销售部工作规定

2024-08-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销售部工作规定(通用11篇)

销售部工作规定 篇1

一、视同销售行为的相关税收与会计法规解读

(一) 税收相关法规规定

《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规定, 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 为收入总额。《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十四条规定, 销售货物收入, 是指企业销售商品、产品、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以及其他存货取得的收入;同时, 第二十五条规定了企业应视同销售确认收入的情形。而国税函[2008]875号《关于确认企业所得税收入若干问题的通知》第一条对收入的税务确认进行了补充规定, 除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另有规定外, 企业销售收入的确认, 必须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企业销售商品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 应确认收入的实现: (1) 商品销售合同已经签订, 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相关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2) 企业对已售出的商品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 也没有实施有效控制; (3) 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4) 已发生或将发生的销售方的成本能够可靠地核算。

(二) 会计相关法规规定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三十条规定,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同时,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第四条规定, 销售商品收入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 才能予以确认: (1) 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2) 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 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 (3) 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计量; (4) 相关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5) 相关的、已发生的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

(三) 税收与会计规定差异分析

从税收的角度, 应当遵循权责发生制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只要企业销售的商品同时满足上述税收法规规定的四项条件, 就应当确认收入;而视同销售确认收入的情形也是在同时满足上述税收法规规定的四项条件时应作出的税务判断。从会计的角度, 也应当遵循权责发生制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当企业销售的商品同时满足上述会计准则规定的五项条件时, 才能确认收入。

通过比较税收与会计法规对各自收入确认的判断标准不难发现, 税收法规规定的四项条件与会计准则规定的五项条件中的四项重合, 而“相关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成为会计判断收入确认的特有条件。因此, 在通常情况下, 当相关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时, 税收与会计不产生差异, 都会确认收入。但如果企业明知销售商资金周转困难, 仍以维系关系或降低库存为目的进行赊销时, 会计会形成相关经济利益很可能不能流入企业的专业判断, 从而不确认收入;而税务却并不需要关注相关经济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企业, 在同时满足了四项条件时, 应当确认收入, 从而出现了税收与会计的差异。

视同销售是税收角度的传统概念, 在企业执行会计准则的前提下, 当企业发生将货物用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抵偿债务、捐赠、赞助、广告、样品、交际应酬、职工福利或者利润分配等用途的经济业务时, 相关经济利益往往体现为已经换入的非货币性资产、偿付的债务、承担的社会责任、发生的期间费用或者股东的收益分配等, 通常并不会形成相关经济利益很可能不能流入企业的会计判断。因此, 一般情况下, 税收法规规定的视同销售行为在会计上已经确认了销售收入, 企业在进行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时不再需要特别关注是否遗漏了视同销售收入;但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 企业以放弃非现金资产为支付对价的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除外。另外, 会计处理涉及的成本费用类项目的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应根据税收相关法规规定处理。

二、视同销售行为的相关税收与会计实务处理

(一)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当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且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时, 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 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涉及相关税费的, 如换出存货视同销售计算的销项税额, 换入资产作为存货应当确认的可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 以及换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视同转让应交纳的营业税等, 按照相关税收规定计算确定。此时, 税收法规与会计准则规定一致, 不存在特别的纳税调整事项。

但作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特殊情况, 企业以放弃非现金资产为支付对价的控股合并, 必须区分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两种情况分别进行税收和会计处理。在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中, 购买方应确认放弃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 并将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同时, 购买方的合并成本也以放弃的非现金性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出发点, 加上为进行企业合并发生的各项直接费用, 计入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这种情况类似于有商业实质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税收法规与会计准则规定一致, 不存在特别的纳税调整事项。在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中, 合并方不确认放弃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 始终以合并日取得的被合并方账面净资产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 而放弃的非现金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视同销售应交的流转税额的合计数与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的差额作调整资本公积处理。在这种情况下, 会计上没有确认的所放弃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 必须作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调整事项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待今后处置上述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所取得的股权时在作反方向的纳税调整。

[例]20×9年6月30日, A公司以一套使用了三年的生产流水线设备和一批库存商品为支付对价取得同一集团内的B公司80%的股权, 并于当日起能够对B公司实施控制, 两公司在合并前采用相同的会计政策。合并日, A公司该套生产流水线设备的账面原价1000万元, 已计提累计折旧300万元, 市场公允价值900万元;A公司该批库存商品的账面价值500万元, 市场公允价值800万元;B公司账面净资产总额为1800万元。

A公司应作如下会计处理:

经过上述会计处理, 确认了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1440万元, 放弃的库存商品和固定资产应交的增值税销项税额也得到了确认和计量, 但没有确认放弃的库存商品和固定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从企业所得税的角度出发, 应该一方面确认销售库存商品的毛利为300万元 (800-500) , 另一方面确认转让固定资产的所得为182万元 (900-700-18) , 合计482万元应该进行纳税调整增加, 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同时, 长期股权投资的计税基础应确认为1922万元, 今后处置B公司80%股权时, A公司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1922万元的长期股权投资计税成本, 即在处置股权的当期作反方向的纳税调减482万元。

(二) 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 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 债务人应分清债务重组利得与资产转让损益的界限, 并于债务重组当期予以确认。抵债的非现金资产涉及的应交流转税金按照相关税收规定计算确定。假设债务人以存货抵偿债务, 应按应付账款的账面价值借记“应付账款”, 按存货的公允价值贷记“主营业务收入”, 按应交的增值税销项税额贷记“应交税费”, 按存货的公允价值和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的合计数与应付账款的账面价值的差额贷记“营业外收入”, 同时按存货的账面价值借记“主营业务成本”, 贷记“存货”。此时, 税收法规与会计准则规定一致, 不存在特别的纳税调整事项。

(三) 货物用于发放职工福利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 企业以自产产品或外购商品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的, 应当按该产品的公允价值和相关税费, 计量应计入成本费用的职工薪酬金额, 相关收入的确认、销售成本的结转和相关税费的处理, 与正常商品销售相同。即按货物的公允价值贷记“主营业务收入”, 按应交的增值税销项税额贷记“应交税费”, 按货物的公允价值和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的合计数借记“应付职工薪酬”, 同时按照货物的账面价值结转主营业务成本。此时, 税收法规与会计准则规定一致, 不存在特别的纳税调整事项。

(四) 货物用于捐赠、赞助、广告、样品、交际应酬或利润分配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 对企业将货物用于对外捐赠、赞助、广告、样品、交际应酬或利润分配进行会计专业判断时, 其同时满足收入确认的五项条件;同时, 根据相关税收法规的规定进行税收专业判断时, 也将得出其同时满足收入确认的四项条件的结论。在上述情况下, 用于对外捐赠、赞助的, 按货物的公允价值和应交流转税金的合计数借记“营业外支出”, 按货物的公允价值贷记“主营业务收入”, 按应交流转税金贷记“应交税费”, 并同时将货物的账面价值借记“主营业务成本”, 贷记“库存商品”等;用于广告、样品的, 按照货物的公允价值和应交流转税金的合计数借记“销售费用”, 其余会计处理不变;用于交际应酬的, 按照货物的公允价值和应交流转税金的合计数借记“管理费用”, 其余会计处理也不变;用于利润分配的, 按照货物的公允价值和应交流转税金的合计数借记“应付股利”, 其余会计处理仍然不变。

由于《企业所得税法》相关条款对企业的对外捐赠、赞助、广告、样品、交际应酬、利润分配等的税前扣除作出了相关规定, 为此, 当企业发生上述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时, 应分别作出相应的税务处理:企业将货物用于对外公益性捐赠而会计记入营业外收入的, 在当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 准予税前扣除;超出部分应调整增加应纳税所得额。 (1) 企业将货物用于对外非公益性捐赠、赞助而会计记入营业外支出的, 不得税前扣除, 应全额调整增加应纳税所得额。 (2) 企业将货物用于广告、样品而会计记入销售费用的, 符合条件的可以作为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 不超过当年销售收入15%的部分, 准予税前扣除;超过部分应调整增加应纳税所得额, 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3) 企业将货物用于交际应酬而会计记入管理费用的, 按照发生额的60%税前扣除, 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收入的5‰;超出部分应调整增加应纳税所得额。 (4) 企业将货物用于利润分配而会计记入应付股利的, 属于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 不得税前扣除;但由于会计处理体现的是企业所得税后的利润分配程序而并未记入任何成本费用类项目, 未涉及损益, 因此不存在纳税调整事项。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6》, 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销售部电话接听管理规定 篇2

为规范公司销售人员业务电话服务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与服务水平,更好的树立公司形象,特制定此规定:

一、销售电话服务的四项基本职责:

1、了解客户需求,解决客户疑议;

2、了解市场、产品、服务需要;

3、解决客户购买前咨询,购买中服务需求;

4、客户异议,投诉处理。

二、销售业务人员手机必须随身携带,早8时至22时不得关机,手机接听电话时,新来电等待号码必须记录起来,过后马上回复。如发现电话号码联络不上或电话响起超过5声或故意不接电话者,罚款50元/次。

三、同办公室人员要相互帮忙,团结互助。在同事离开或暂时不在岗位时,电话响起,必须帮忙接听电话。遇上自己解决不了的,可以记录起来,等该同事回来再回复。电话响起不得超过5声或故意不接电话,发现一次办公室在位者提出口头警告,每人处一次性罚金50元。

四、收到业务短信或微信信息,必须马上回复。超过5分钟无回复的,一次性罚金50元。

五、所有销售人员接打电话必须使用普通话,并报“您好,鸿源机械”。接听电话要坐姿端正,态度要和蔼,语速声调要适中,左手接听电话、右手拿笔准备记录。严禁把腿翘到椅子扶手,或趴在桌子上接听电话。无论任何情况,不许在电话中与客户争吵。

六、所有接听电话,要求必须做好通话记录,记录清楚来电人姓名地址、电话号码、电话内容。对有购买意向的客户,要做好跟踪回访。遇到自己不能解决事项应当即转交相关人员和部门。

七、当你正在接听电话,又碰到客人来访时,应用眼神示意来客,表示自己已经注意到对方的到来。并尽快结束通电,接待来访客人。当你正在通话,又遇到另一部电话响起,应礼貌地告知接听电话客户,“对不起,您稍等会,我需要接一下电话。

八、本规定由公司办公室制定,销售部各部长负责督促落实,公司安排人员不定时抽查。

饶阳鸿源机械有限公司 办公室

销售人员管理规定 篇3

(六)、督促客户订货的进展;

(七)、提出改进质量、营销方法和价格等方面的建议;

(八)、整理经销商和客户的销售资料。

总经理:兹收到《销售人员管理规定》壹份,经我认真阅读,本人已完全明白制度的详细内容。本

人谨此声明:保证按本制度尽职尽责和严格贯彻执行,如有违反纪律,绝不会推卸责任,本人愿意接受公司的规章管理制度进行纪律处分和经济处罚。

执行人签字:

编制单位:广西宏伟科技有限公司

废品销售管理规定 篇4

为加强对公司废品销售的管理,进一步规范公司废品销售行为,结合公司实际,经公司领导研究决定,制定本规定。

一、公司废品指日常生产产生的废品(塑料膜、外包装箱、铝箔、边角料等)、报废品(废铁、废铁皮等)和其他一切废旧物品。

二、公司内所有废品均由总务部、监察部、生产管理部和成本核算科四部门负责管理和销售,任何人和部门不得私自销售。

三、废品销售务必货款两清,杜绝赊账或个人担保行为。纸类、塑料类、铝箔、铁类等数量较大的废品进行销售前要签订销售合同,并向收购方收取不低于5000元的保证金。保证金由财务部负责保管,在不违反销售合同情况下,到期如数返还收购方。

四、废品销售应严格按以下流程进行:

1、出库:计量小组安排3人以上负责计量工作,计量小组组长及在场计量人员均应在过磅单上签名。财务部凭过磅单和销售合同价格结算货款,并开具“废品出厂单”。“废品出厂单”上须注明废品名称、数量、销售合同价格、销售时间等信息,经董事长签字后生效。

2、出厂:门卫人员凭“废品出厂单”验货放行,发现无“废品出厂单”或“废品出厂单”内容与实物不符时不准放行,并立即上报监察部,否则对门卫人员按偷盗论处。

五、监察部负责对计量人员、门卫人员、财务收款等方面的监督检查,发现有弄虚作假、私自放行、少收漏收货款等行为时,根据公司制度对相关人员严肃处理。

六、本规定经董事长审核后,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销售部工作规定 篇5

一、概念差异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销售商品收入包括企业为销售而生产的产品和为转售而购进的商品, 如工业企业生产的产品、商业企业购进的商品等, 企业销售的其他存货, 如原材料、包装物等也视同企业的商品。

《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销售货物收入是指企业销售商品、产品、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以及其他存货取得的收入。

通过二者对销售收入的描述, 很清楚可以看出税法中“货物”的概念比会计准则中“商品”的概念界定更为宽泛。“货物”是税法中常用的概念, 一般指有形资产, 除了包括会计准则中的“商品”之外, 还包括电力、热力、气体在内。

二、确认条件的差异

一般情况下, 对销售货物收入的确认、计量和报告。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的规定相同, 都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即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 不论是否实际收到现金, 都应在当期确认;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 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到, 也不应确认。

(一) 税法规定企业销售商品确认的条件

税法规定企业销售商品同时满足下列4项条件的, 应确认收入的实现: (1) 商品销售合同已经签订, 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相关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2) 企业对已售出的商品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 也没有实施有效控制; (3) 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4) 已发生或将发生的销售方的成本能够可靠地核算。

(二)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销售商品确认的条件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销售商品同时满足下列5项条件的, 才能予以确认收入的实现: (1) 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相关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2) 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 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 (3) 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4) 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5) 相关的已发生或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三) 税法与会计准则对收入的确认条件的差异

通过上述税法与会计准则对收入的确认条件比较发现:

1. 税法对收入的确认不以“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为必要条件。

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是指销售商品价款收回的可能性大于不能收回的可能性。例如, 企业在出口商品时不能肯定进口企业所在国政府是否允许将款项汇出时, 就可能出现与销售商品相关的经济利益不能流入企业的情况, 企业出于谨慎性原则的考虑, 不应确认收入。而这些风险本质上属于企业经营风险, 应由企业获得的利润来弥补, 不能由国家来承担。

2. 税法对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相关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这条增加了个前提, 商品销售合同已签订。

这是因为, 对一项交易和事项的把握, 尽管会计准则给出了原则性的规定, 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要较多地利用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 如果将财务人员的职业判断结果作为计税基础, 税法就不能保持其应有的严肃性和确定性。税法往往遵循“形式重于实质”的原则, 根据合同、协议等外在形式确认收入。

三、实务方面的差异

(一) 涉及商业折扣的商品销售

商业折扣是指企业为促进商品销售而在商品标价上给予的价格扣除。税法规定:企业应当按照从购货方已收或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确定销售货物收入金额;涉及商业折扣的, 如果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销售发票上注明的, 可按折扣后的销售额计算征收所得税;如果将折扣额另开发票, 则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折扣额。会计准则规定:销售商品涉及商业折扣的, 应当按照扣除商业折扣后的金额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

(二) 涉及销售折让的商品销售

销售折让是指企业因售出商品的质量不合格等原因而在售价上给予的减让。税法规定:涉及销售折让的, 应当在发生时冲减当期销售货物收入。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分别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已确认收入的售出商品发生销售折让的, 通常应当在发生时冲减当期销售商品收入, 已确认收入的销售折让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 应当按照有关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三) 涉及销售退回的商品销售

销售退回是指企业因售出商品质量、品种不符合要求等原因而发生的退货。税法规定:涉及销售退回的, 应当在发生时冲减当期销售货物收入。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分别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已确认收入的售出商品发生销售退回的, 通常应当在发生时冲减当期销售商品收入, 已确认收入的销售退回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 应当按照有关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四) 附有销售退回条件的商品销售

附有销售退回条件的商品销售, 是指购买方依照有关协议有权退货的销售方式。对附有销售退回条件的商品销售, 税法没有明确的规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根据以往经验能够合理估计退货可能性且确认与退货相关负债的, 通常应在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企业不能合理估计退货可能性的, 通常应在售出商品退货期满时确认收入。例如新产品试销阶段, 一般会在合同中附加退货条款, 从形式上看, 企业已将发票、提货单等凭据提交给买方, 但是在试销期内销售能否实现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如果按照交易的外在形式立即确认销售收入, 则不能反映交易的实质, 也就难以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可靠的信息。税法对附有销售退回条件的商品销售, 往往根据发票、索款凭据、合同等形式确认收入。

(五) 分期收款方式销售商品

分期收款方式销售商品是指商品已经交付, 货款分期收回。税法规定:以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的, 按照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确认收入。对具有融资性质的分期收款销售商品, 税法没有单独规定。会计准则规定:一般分期收款销售商品, 企业会计准则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在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的实现。具有融资性质的分期收款销售商品, 企业应当按照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或商品现销价格计算确定收入金额。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与其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 应当在合同或协议期间内, 按照应收款项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金额进行推销, 作为财务费用的抵减处理。

摘要:企业会计和税收处理分别遵循不同的原则, 服务于不同的目的, 本文从销售收入的概念、确认条件、实务三方面对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差异进行分析比较。

关键词:企业会计准则,税法,销售收入,差异

参考文献

【1】注税师考试教材《税法2》中国税务出版社2009 (01)

【2】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人民出版社2007 (04)

销售内勤管理规定2 篇6

为规范公司销售内勤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与服务水平,更好的树立公司形象,特制定此规定:

一、日常管理

1、严格执行公司考勤制度,按时上下班,如有事请假,必须出具书面请假条,并交接好当日工作,经部门主管签字后方可准假,如未请假私自休班,按旷工处理,罚款50元并且扣除当日工资。

2、内勤人员手机必须随身携带,不得关机,如发现电话号码联络不上,或故意不接电话者,罚款30元/次。

3、严格按照值日表上的顺序清洁办公桌和样品间待客桌上的卫生,有发现不打扫者,处以每次10元罚金。

4、文明着装,不穿拖鞋上班,发现有穿拖鞋上班者,处以10元/次罚款。

5、.工作热情,以礼貌待人,接听电话务必使用文明用语,接电话是要求用“您好,幸福之家”“谢谢”“再见”等等,禁用 “我不知道”“我不清楚”“这个不是我管的”等等。

二、接单流程

订单类:客户传真草单——根据草单填写ERP格式任务单——回传给客户签字并要求预付定金30%(5樘以下付全款)——提交财务审核——纸质单交销售经理处审核(标门交金经理,非标交高经理)——下达车间生产——跟踪——生产完成通知客户付清尾款——开具发货单,同时提交发货申请——财务盖章审核——发货——短信通知客户相关物流信息,方便客户提货。

库存类:客户传真草单并付全款——根据草单开具发货单——财务盖章审核——司机发货——短信通知客户相关物流信息,方便客户提货。

所有防火门订单需提供防火门身份证管理信息方可下达车间,库存防火门客户打款时要求客户提供防火门身份证管理信息。

三、岗位职责

1、掌握公司产品结构,含产品材质、配置、表面工艺等。

2、熟练掌握公司销售流程、下单流程、发货流程、退货流程。

3、接单时,务必做到详细询问客户或业务人员相关材质、规格、数量、颜色、交货期、质量要求、付款方式及其他相关要求,详细记录,做成ERP订单,经客户确认后下单。

4、业务人员带来的新客户或自行上门的新客户,初次合作,需及时记录相关详细信息(名字、地址、通信方式等),并主动告知客户自己的名字、电话、联系方式等。

5、销售内勤不得向客户直接报价,如有询问,请告知与相关的业务人员联系。

6、及时跟踪订单交期情况,及时提醒生产、采购等各部门,如遇特殊情况,无法及时交货,要第一时间向客户解释,由于接单员跟踪不及时,订单日期超过后10天还未下达车间(客户要求延期发货的除外),接单员不反馈,客户急催货,造成公司损失的,处以该接单员50元/次罚款。

7、订单发生异常情况,自己无法解决的,应立即向上级主管反映。

8、做好开单工作,仔细检查与任务单核对,算好金额,并写清楚信封内容,发生开单错误,每次处以50元罚款,信封写错,每次处以10元罚款。

9、做好售后服务,发货后,将发货内容、货运单的提货号码、联系电话发给客户,以便提货。如有客户投诉,需详细记录内容,并及时告知业务人员、销售经理及品质部,尽快给客户答复。

10、销售内勤不得私自更换客户,未经销售经理同意,私自更换客户的,每次处以50元罚金。

11、销售内勤不得泄露公司内部机密,如客户信息等,如有泄露,一经核实,罚款200元并予以辞退。

四、相关记录:

销售内勤必须按公司要求的格式做好电话记录; 销售内勤必须按公司要求的格式做好客户分类帐;销售内勤必须按公司要求的格式做好订单跟踪账目;

五、奖励制度

销售内勤提出的对公司有利的可行性建议,公司采纳后每条建议奖励100元。

六、本规定为试行草案,在正式规定出台之前,一切以此规定为准,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建筑业混合销售新规定 篇7

建筑业混合销售有新规定
彭总是某建筑公司的财务总监,其公司主要经营项目是从事钼材料的销售与安装。近日,彭总公司在江苏某地施工时,其主管税务机关要求其公司依照原营业税的规定,依法对其安 装销售钼结构的业务按照建筑业混合销售行为申报缴纳营业税。一项销售行为如果既涉及营业税应税劳务又涉及货物,为混合销售行为。根据《中华人 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对于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或者零售的企业、企 业性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的混合销售行为,视为销售货物,应当缴纳缴纳增值税,不缴纳营业 税;其他单位和个人的混合销售行为,缴纳营业税。其中,货物是指有形动产,包括电力、热力、气体在内。同时,实施细则规定,纳税人有提供建筑业劳务的同时销售自产货物或有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情形的,应当分别核算营业税应税劳务的营业额和货物的 销售额,其应税劳务的营业额缴纳营业税,货物销售额不缴纳营业税,缴纳增值税;未分别 核算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其应税劳务的营业额。对于建筑企业混合销售行为的有关税收规定,此前税务机关的操作基本上是按照 《国家 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人销售自产货物提供增值税劳务并同时提供建筑业劳务征收流转税问题 的通知》(国税发[2002]117 号)的文件规定执行:纳税人销售自产货物、提供增值税应税 劳务并同时提供建筑业劳务(包括建筑、安装、修缮、装饰、其他工程作业)的,如果具备 建设行政部门批准的建筑业施工(安装)资质,同时在签订建设工程施工总包或分包合同中 单独注明建筑业劳务价款的,对销售自产货物和提供增值税应税劳务取得的收入征收增值 税,提供建筑业劳务收入(不包括按规定应征收增值税的自产货物和增值税应税劳务收入)征收营业税,文件还同时规定了自产货物范围包括:(1)金属结构件:包括活动板房、钢 结构房、钢结构产品、金属网架等产品;(2)铝合金门窗;(3)玻璃幕墙;(4)机器设备、电子通讯设备;(5)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自产货物。后来,国家税务总局又规定建筑 防水材料(国税发[2006]80 号)也属于这类自产货物范围。正是按照国税发[2002]117 号文件的规定,税务机关认为彭总公司经营销售和安装的钼 材料不属于国税总局文件中规定的自产货物范围,因此,不能够适用文件规定分开缴纳增值 税和营业税,应该按照合同总金额缴纳营业税,而 2009 年以后,其业务就可以按照新《营 业税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的规定,分别计算缴纳增值税和营业税了。


医药公司药品销售管理规定 篇8

2.范围:适用于本企业药品销售的全过程管理。3.定义:

3.1购货单位:本制度所称购货单位是指从本企业购进药品的中国境内的医疗机构、药品经营企业以及药品生产企业即:销售客户。4.内容:

4.1 购货单位合法资质审核

4.1.1药品销售必须对购货单位的合法资质进行审核确认,销售部门不得将药品销售给未经审核确认的购货单位。

4.1.2销售部门负责向购货单位索取下列资质证明材料并进行初审,建立销售客户档案。(1)《药品经营许可证》、《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复印件;(2)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3)GSP认证证书复印件:

(4)购货单位的开户户名、开户银行及账号等开票信息。(5)其他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需要索取的资料文件。

4.1.3由购货单位提供的上述材料均需加盖企业原印章,所有材料应完整、清晰、有效。不符合以上要求的应重新索取。

4.1.4购货单位为医疗机构的,须索取《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复印件,复印件上需加盖该医疗机构原印章。

4.1.5购货单位为其他性质医疗单位的,须索取其合法资质证明文件复印件,复印件上需加盖该单位原印章。

4.1.6质量管理部门对销售部门提交的购货单位资质证明材料进行质量审核。(1)审核购货单位提供材料的完整性、真实性和有效性:(2)审核是否超出有效证照所规定的生产(经营)范围和经营方式:

4.1.7购货单位合法资质审核程序,按公司有关程序执行。对未通过审核确认的购货单位,公司任何人不得与其建立业务关系。4.1.8对已有正常业务关系的销售客户,应注意审核确认其资质文件的有效性、是否有项目变更,如超过有效期限或有项目变更,质量管理部门应通知销售部门及时索取相关资质证明材料进行审核确认,并更新销售客户档案。

4.1.10质量管理部门负责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中销售客户基础信息的维护和控制,并按期审核、更新相关内容。

4.1.11对于未在资质证明材料失效前提供有效资质证明材料的销售客户,从资质证明材料失效之日起,质量管理部门可直接在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中实施控制措施,停止向该客户销售药品。

4.1.12购货单位资信的审核管理,按公司《销售客户管理规定》中客户资信审核管理规定执行。

4.2 销售人员管理

4.2.1药品销售人员应依照国家职业技能准入规定,取得药品购销员资格证书,持证上岗。4.2.2药品销售人员必须在公司授权的范围内依法销售药品,依法规范其销售行为。4.2.3公司对派出的销售人员出具授权书。授权书原件应当载明授权销售的品种、地域、期限,注明销售人员的身份证号码,并加盖本企业原印章和企业法定代表人印章(或者签名)。4.2.4销售人员授权书有效期限应在一年以内(含一年),到期重新授权。销售人员授权书应留有与原件项目一致的存档文件备查。4.3 药品销售质量管理

4.3.1向购货单位首次销售药品时,应提供下列材料供购货单位核实。(1)加盖本企业原印章的《药品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复印件:(2)加盖本企业原印章的《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复印件;(3)提供本企业质量保证协议书。

4.3.2销售药品时,必须开具合法票据,做到票、账、货相符。

4.3.3销售人员应依据药品的使用说明,向销售客户正确介绍药品的适用范围、用法用量、药理作用、禁忌及注意事项等,不得虚假夸大和误导客户,在药品质量上对客户负责。4.3.4药品营销宣传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广告管理的法律、法规,宣传内容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使用说明书为准。4.4 销售制单管理

4.4.1药品销售应依据客户订单的信息进行销售制单,客户服务部门负责客户订单的接收和销售制单工作。4.4.2制单员应按照《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操作手册》的要求,将客户订单的信息正确录入到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选择正确的销售价格,正确的开具《销售(内部)流转单》。4.4.3开具发票的人员必须依据已经开出的销售(内部)流转单的内容,正确开具销售发票并加盖公司发票专用章。4.5 销售记录及凭证的管理

4.5.1药品销售必须按规定做好销售记录。

(1)销售记录必须注明:药品的通用名称、剂型、规格、批号、有效期、生产日期、生产厂商、购货单位、销售数量、销售价格、销售日期等项内容。

(2)销售记录要做到真实、完整、可靠、准确。客户服务部门负责对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自动生成的销售日志进行分类备份并做好药品销售的记录和存档管理。

(3)药品销售记录应保存至超过药品有效期一年,但不得少于三年。4.5.2销售票据应按规定妥善保存备查。

(1)销售发票留存联次由财务部门负责存档备查:

(2)销售(内部)流转票据客户服务部门负责管理,按规定保存备查。

4.5.3除上述管理规定外,销售的记录与凭证管理按公司《质量记录、凭证的管理规定》执行。

4.6 药品售后服务

4.6.1销售部门应积极做好药品售后服务工作,追踪本公司销售的药品在客户端到货及在终端客户的使用情况。

4.6.2销售部门应定期进行客户访问,及时反馈客户的意见,具体要求按公司《用户访问管理制度》 5.相关记录:

5.1《销售内部流转单》 5.3《药品销售记录》 6.相关文件:

6.1《计算机管理规定》

销售人员离职调岗管理规定 篇9

销售人员离职调岗工作交接规定

为规范销售部业务人员调岗及离职交接手续,协调人事、财务和销售部门职责,现制定业务人员调岗及离职手续办理规则如下:

一、职责

销售副总、各分公司办事处经理要及时掌握下属人员的工作状态。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调查、控制,避免造成公司货、款损失。

二、书面申请

1.所有销售人员调岗及离职均要提前30日向所在部门领导书面提出离职申请,以便做正常的交接工作;

2.销售人员提出书面申请的同时,直属上级要将情况及时通报给公司人事部、财务部;若未及时通报,直属上级对离职调岗人员遗留的货物、账款等问题工作承担直接责任;

3.外派业务人员原则上要回公司本部解决离职问题。

三、离职调岗审核

离职调岗的书面申请必须经直属上级审核后提交到人事部后才视为申请生效。

四、离职调岗交接工作的具体要求

1.离职调岗人员的直属上级要及时指派专人交接工作,并对交接工作进行监督审核。

2.业务人员岗位调换、离职,必须与接管人、客户,三方共同对经手的:(1)货物、应收账款;(2)客户资料、订单状况、客户承诺;(3)备机;(4)费用等详细资料进行现场如实交接,未收回的应收账款须得到客户付款的承诺担保,接交过程中如有不清楚的,接管人应立即要求移交人说明客情并确认,由移交人、接管人、客户和直属上级在《销售人员岗位变动交接单》签字确认;

3.对于移交人交接不清的、客户资料不全的情况,接管人未立即呈报直属上级或有意隐瞒者与移交人同负全部责任;

4.若发现移交人有瞒报不报客户资料,恶意删改业务工作文件,不配合工作交接的,作自动离职处理,按照人事部即辞即走的规定不予结算

工资;若发现有贪污公款,货品短缺,除限期赔偿外,情节严重时要依法追究其民事、刑事责任。

5.财务部:核对离职调岗人员是否有未结清的公司款项或个人支借;由经办人及财务负责人签字确认。

6.人事部:核对离职手续是否齐全,核算工资,开具离职证明,办理保险的转出;由经办人及人事负责人签字确认。

五、薪资核算

离职人员的工资和提成,应在完成移交手续后方可进入薪水结算价段,并须由直属上级、离职人员、财务部三方签字确认,但考虑到销售工作涉及客户的往来,须待接管人与客户核实:(1)货物、应收账款;(2)客户资料、订单状况、客户承诺;(3)备机;(4)费用后给付,核实周期为60天。

六、凡离职人员,未办理交接手续而自行离职的其薪水和提成将不给予发放,对公司造成经济损失的,将依照公司及法律程序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如出现结算薪资和提成不足以填补损失的,直属上级按一定比例承担损失。离职交接以最后在交接单上批示的生效日期为准,在生效日期前要交接完成。

房地产销售案场客户归属规定 篇10

一、客户上门时间以《来客登记表》及《客户跟进登记》为原始依据,原则上实行首接业绩制,即客户由第一次接待的置业顾问负责到底,业绩和佣金归最初接洽销售员所有。

二、客户来到现场时,案场秘书须主动问明是否初次来访、是否有人电话邀约或者是否收到宣传单页,以判断客户归属。

三、如客户来到现场,能说出销售员姓名或大致长相,应该销售员接待;若该销售员休息或因公外出,且知道该客户可能要来并告知同事和秘书,则由最后一位轮序人员热情接待,事后需及时(当天)向现场经理和原接待人通报(此种情况不列为有效轮值接待客户)。

四、客户的第一次来访后,第一次回访须在3天内回访,第二、三次回访须在10天以内,第四次及以上须在15天以内回访,若已超出客户有效期限,则视之为新客户。

五、来电咨询的客户,详细登记在“来电登记表”,由秘书分配。以邀约来访率进行考核。

六、多名置业顾问与同一组买房客户联系,但不知情,称为撞单。首先查证回访记录,符合客户认证标准的,实行分单:业绩和佣金归所有接洽销售员所有。

七、客户介绍客户上门。

1.客户经推荐后,点名要找原销售员,由原销售人员接待;如该机密

第 1 页

2013-4-1 销售人员不在,则由当值人员接待,如此客户成交业绩归当值人员所有,佣金两人均分。

2.如客户经秘书询问后没有表明客户介绍,也没有提出找原销售员的,由轮值人员接待,业绩和佣金归属该轮值人员。

八、与本公司有业务来往的客户、本公司领导带上门的客户及业务伙伴带上门的客户购房,如果对方未指定置业顾问接待,则由当轮人员接待,属于该置业顾问业绩。

九、客户第二次上门,如第一次接待的置业顾问认出该客户,或是该客户指认该置业顾问的,应主动交还第一次接待人员继续接待;如第一次接待的置业顾问正常轮休或者因工外出,且已告知秘书或经理今天该客户要来的,当轮人员应该义务接待;如果未和该客户约好时间,且由当轮当场促成签约的,实行分单,如果成交业绩归原销售员所有,佣金首接销售员占70%,错过接待轮次不予补接;如第一次接待的置业顾问在场,而没有认出该客户,该客户也没有指认该置业顾问,当成新客户接待。

十、客户中途要求更换销售人员的,如属于服务质量问题,销售经理确认后应予以更换并由销售经理指定销售人员负责客户今后联系与接待,成交后前销售人员将不再享受提成分配;如属其它原因,销售部经理有权根据实际情况予以确定。

十一、若有销售人员离职或被辞退,其全部客户资料应转交现场销售经理,并由营销经理合理分配。

十二、不详之处,由现场销售经理作出解释,并权衡处理。

机密

第 2 页

销售部工作规定 篇11

为了适应混凝土市场愈演愈烈的竞争,提高公司产销量,充分调动集团公司高管层销售混凝土的积极性,特制定如下规定:

一、集团公司高管层从今年7月份起至12月底,分行业或分辖区负责开展公关工作,力争签订一批有价值的合同单,确保公司五大搅拌站年度生产销售指标任务。

二、公司采取包干活动费办法,支付首次公关必要的应酬费,今年内每人限额3万,超额部分自理。

三、高管层按公司确定价格签定销售混凝土合同、出料,公司根据回款税后核算,提成销售额2.5%(含咨询费、公关应酬费),公司不再支付相关费用。

四、高管层人员做单均受公司销售中心管理,相关合同跟单由销售中心安排,质量管理由站点负责,做单人员负责追收货款。凡经法律诉讼手段追收的欠帐,所收欠款部分取消做单人员的销售提成。

五、高管层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兼进行混凝土销售业务,如违反制度,造成公司损失,自觉接受公司处罚,罚款在当事人工资中扣除。

本规定经董事长签发后即执行。

上一篇:洛阳中考模拟试题下一篇:《对韵歌》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