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现实意义(精选10篇)
摘要:
对外开放,对于闭关锁国而言,它是主权国家的一种政策行为。毛泽东明确提出了对外开放的思想,并以此为指导推动和促进了中国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主要建树是:深刻阐发了“中国不能离开世界”的思想;坚决主张“向一切国家和民族的先进的东西学习”的思想;反复强调“对外开放必须建立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基础之上”的思想;必须坚持“批判继承与学创结合并逐步赶超”的思想;积极发展“对外经贸往来和科学文化交流”的思想等。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
对外开放
现实意义 正
文: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把中国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而形成的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适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有着坚实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其核心和精髓就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本本”或“原则”出发;就是理论联系实际,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理论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实践观,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毛泽东思想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重要的理论观点。这些理论观点经过了长期的考验和检验,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毛泽东思想包括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政策和策略、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同时还有最重要的被称之为毛泽东思想的“三个活的灵魂”。
一、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对外开放理论,是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对资本主义的肯定性成果的继承和借鉴。“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不是随心所欲的创造,并不是他们自己选定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毛泽东还批判地吸收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其中最突出的是孙中山的对外开放思想。”孙中山主张实行对外开放要坚持平等互利原则,尤其以不损害中国主权为前提。孙中山的对外开放思想,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并没有实现,他的理想在毛泽东领导下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得以实现。毛泽东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加以运用发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外开放思想。同时,大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
二、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特点
(一)、对外开放思想的一贯性
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不是一个偶然的思想成果,他一直就有这样的想法。正如,学习外国的先进文化是毛泽东一直关注的问题。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革新、进步,诚然要考虑自己的特点,却总不能离开对外国文化精萃的借鉴和吸收。他早在1940年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中就指出“中国应大量吸收外国的先进文化,作为自己的文化食粮的原料,这种工作过去还做得很不够。这不但是当前的社会主义文化和新民主义文化,还有外国古代文化。
(二)、对外开放思想的辩证性
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不是一味地、不顾一切地与外国进行交流,他强调:外国资产阶级的一切腐败制度和思想作风,我们要坚决抵制和批判。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去学习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方法中合乎科学的方面。同时,外国的经验,即使是成功的好经验,也有一个如何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问题、“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用”,要能够独立思考。
(三)、对外开放思想的广泛性
毛泽东的对外开放思想不仅领域较为广阔,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而且地域也较广阔不仅主张国内地区间的交流,而且主张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开放的对象也广,不仅和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国家做生意,也同资本主义及第三世界国家做生意。可见其开放的内容是较全面的。
三、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现实意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继承了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中关于维护国家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思想。根据国际形势的新发展,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对外开放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对外开放思想的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
(一)、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新判断
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毛泽东对时代主题的判断一度发生失误,对战争的潜在的危险估计地过于严重,认为世界大战不可避免,这大大限制了我们国家的发展,而且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建设。
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改变了战争不可避免并且迫在眉睫的认识,对战争和和平问题做出了新的判断,认为在较长的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大战是有可能的。中国共产党关于和平与发展是时代发展主题的论断,有利于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也有利于我们实现工作重心的转移,一心一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二)、注重对外发展
毛泽东注重发展新中国的对外往来,他不仅认为要广泛发展同各国的政治经济合作,而且明确提出要学习外国的长处。在他看来,向外国学习,不仅要向社会主义国家学习,而且也要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长处;不仅要学习他们先进的技术科学,而且要研究和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文化方面的一切有用东西。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对外开放思想,把中国引领到向世界全面开放的历史潮流当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全面对外开放理论。人类文明的创造,离不开历史遗产的继承,更离不开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彼此间的相互借鉴。世界发展的主体是各国人民,世界的管理者必须由各国人民共同参与。因此,国家不分大小、贫富和强弱,都是国际社会的一名成员,毛泽东的对外思想就早已体现了这一点。参考文献:
1、《毛泽东思想概论》
郑德荣等(著)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5
2、《毛泽东思想概论》
李伟文(编)
3、《毛泽东的艰辛探索》
石仲泉(著)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5
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
一、论毛泽东宗教消亡的现实意义
1927年在湖南农民运动的考察活动中, 毛泽东意识到束缚中国农民四大绳索之一的神权, 正与政权、族权、夫权一起受到严重的冲击。中国的宗教神权一直依附着封建势力, 如果封建政权垮台, 它也会受到严重冲击。但是, 想要宗教神权消失不仅要凭借政治斗争, 还要有经济斗争。毛泽东的宗教思想发生了具大的转变, 他认为宗教不能自行消亡, 而是通过人类的改造, 从思想上连根拔起, 这是需要时间的, 所以宗教问题可能一直存在。如果人们的思想、生活得到满足, 宗教问题会逐渐消失。毛泽东同志写过, “菩萨是农民立起来的, 到了一定时期农民会用他们自己的双手丢开这些菩萨, 无须旁人过早地代庖丢菩萨。”根据毛泽东所说, 当时的宗教问题是要想彻底推翻地主权力, 必须要求党应该领导农民做政治斗争。要想根本解决农民的土地及其他经济问题, 就必须采取开展经济斗争。待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胜利了, 宗教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打响了毛泽东思想, 其宗教观点也进一步完善, 这次胜利不仅推翻了封建制度, 而且消灭了作为阶级形态而存在的剥削阶级。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使我国宗教存在的阶级根源基本消失。由于目前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生产力水平不高, 在经济和文化上还存在地区之间的差距, 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没有达到和谐与融洽。这就使相当一部分人感到悲观、恐惧、困惑, 在宗教中找到解脱的方法。在社会主义时期, 这就是宗教长期存在的根源。
要消除宗教长期存在的根源, 一方面要进行大力发展生产力, 提高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战胜自然的能力, 另一方面还要坚持无神论教育和共产主义思想, 改变人们的世界观, 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毛泽东在引导人民进行宗教问题的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的同时, 也要提高思想觉悟认清宗教问题的本质, 要解决人们对有神论信仰的问题, 就要促使对“神”膜拜的人们“用他们自己的双手丢开这些菩萨。”人们只有摆脱了自然和社会的压力, 才会自觉地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这个世界, 也就再不需要向虚幻的神的世界去寻求精神寄托, 宗教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条件而自行消亡。
二、论毛泽东统一战线问题的现实意义
毛泽东认为要想取得反帝反封建的胜利, 宗教问题必须同政治行动上取得一致步伐。因此, 毛泽东同志提出建立统一战线的观点:“共产党员可以和某些唯心论者甚至宗教徒建立在政治上行动上的反帝反封建的统一战线。”他指出要与宗教界的爱国人士、信教群众共同建立统一战线, 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毛泽东对统战理论的突出贡献, 就是把宗教问题当作统一战线的重要问题。新中国的成立以后, 毛泽东同志并没有忽视宗教问题, 而是进一步完善宗教问题与统一战线的内容, 他指出“我不信佛教, 但也不反对组织佛教联合会, 联合起来划清敌我界限。”维护和发展毛泽东的统一战线, 必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正确指导宗教工作中的方针、政策。毛泽东指出, 共产党员可以和宗教人士建立统一战线, “但是决不能赞同他们的唯心论或宗教教义”。在统一战线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坚持独立自主, 坚持团结民主的原则。同时必须完善党的宗教政策, 保障公民信仰自由, 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基本方针。建立和发展党同宗教之间的爱国统一战线, 必须坚持党同宗教政治的团结合作、互相尊重信仰的基本原则, 正确处理宗教的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坚持宗教要遵守法律, 维护法律尊严、人民利益、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行为准则。
(2) 改变传统认识, 团结宗教界人士。社会主义制度是新的社会制度, 从根本上讲不需要宗教为国家政权服务, 因为它不同于私有制社会, 在社会主义时期已经丧失了维护政治权利的作用, 所以我们必须改变对宗教的传统认识。要想做好新时期统战工作的关键, 必须要在认识上看清“左”的错误, 不能采取简单的行政手段干预宗教事务, 要充分尊重信仰宗教的人, 转变对宗教工作问题思想上的看法。处理复杂的宗教问题必须了解宗教工作问题的实质, 遵循宗教发展的规律性, 按照正确的方法去做宗教工作。
(3) 做好信教群众工作, 加强党的领导能力。宗教问题实际上也是群众问题、民族问题。我国信教的群众遍及了全国各个地方, 少数民族聚居区基本上也都是信教的, 这就使宗教的群众性和民族性十分突出, 同时也出现了宗教的“群众性和民族性的社会现象”。党的宗教政策的贯彻落实使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政治上安定, 经济上得到发展。宗教工作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做好信教群众的工作, 要通过广泛的群众工作, 团结广大信教群众把信教的和不信教的群众力量凝聚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上来。加强党的领导能力, 从各个方面切实解决宗教工作存在的社会现象。
(4) 客观认识和发挥宗教中的有利因素,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为了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安定, 宗教主张扬善止恶, 维护社会秩序, 规范行为, 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宗教属于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 由于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宗教作为唯心主义吸取了人类具有普遍性的道德规范, 不断的与世俗社会心理和传统道德观念相结合、相适应。当今各门宗教都在调整着原有的教义、教规, 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我国宗教也要求信教人士恪守宽容、仁慈、普度众的信条, 提倡宽以待人、严以律己、爱人如己、买卖公道、孝敬父母、谦虚诚恳、助人为乐等。宗教道德规范对人们的行为方式、情感模式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 尤其是在那些笃信教义的人士和少数民族中, 更具有明显的调适能力和凝聚力。尽管宗教道德与共产主义道德不能相同, 它所追求的目标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方向却大相径庭, 但是我们也应该有选择性地、批判地利用它的某些积极的现实意义。
三、论毛泽东正确区分和处理宗教矛盾的现实意义
新中国成立以后, 毛泽东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认真考察和研究了宗教界的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问题, 得出了重要结论,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宗教理论。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指出:“我们不能用行政命令去消灭宗教, 不能强制人们不信教。”宗教界突出的人民内部矛盾, 主要是宗教界广大爱国人士和信教群众因信仰不同而引起的与其他劳动者之间的矛盾。对待人民内部矛盾, 解决的方法是团结—批评—团结、对待敌我矛盾, 采取镇压和专政的方法。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权, 必须坚持宗教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坚持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支配的宪法规定, 坚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方针。
四、结束语
当前, 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 宗教一直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部分, 所以我们更要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始终坚持党和政府对宗教工作的领导, 加强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的教育。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坚决反对和抵御境外利用宗教进行渗透。新的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正确的宗教政策, 强调既要做好信教群众内部的和谐关系, 又要做好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的和谐关系, 发挥宗教的积极因素, 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这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主旨。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关键词 高等院校 场馆 对外开放 现实意义
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大众健身人口增多,锻炼场地出现严重短缺的问题,为此国家教育部允许并鼓励高校在满足正常教学的前提下实施场馆的对外开放,此项决议的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本文总结并参考了前人对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看法,以天津体育学院为例,针对部分参与者和部分场馆的管理人员制定访谈提纲,整理访谈结果并简单的分析了场馆对外开放对天津体育学院本身、学生和社会的现实意义,为提高人民群众对高校场馆对外开放的认识、增强各高校实施对外开放的积极性提供参考。
一、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对学院发展的意义
场馆开放的有效实施不仅利国利民,更对学院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为学校提供场馆维护的资金
场馆的对外开放是在满足日常体育教学与训练的前提下进行的,分为有偿和无偿两种类型,有偿开放部分增加了学校场馆科场馆管理的经费,为场地的管理、维护提供较为充足的资金,便于形成良好的循环发展,为参与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品质。
(二)形成“品牌效应”,增强学校发展的生命力
场馆既然要实施有偿的对外开放,就是提供服务并把服务转化为商品进行出售,有好的服务品质,不仅会给学校场馆开放带来不错的收益,而且也会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展示学院风采,树立学院在社会中良好的形象,这些能吸引更多的莘莘学子报考学院,也能吸引更多的人才来学院应聘。同样的招生、招聘计划,却能在更大的基数上进行精良的选拔,必定使学院未来的发展更加充满活力。
二、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对学生发展的意义
天津体育学院开设多个专业,且大部分专业与体育有关,这些学生大部分从中小学时代就开始参加专项技术训练,而且又通过了全国统考和学院的体育加试,可以说各个都是文化素养高、专项技能优秀的学生。学院实施场馆对外开放更多的是展示学院学生的精神面貌,因此,开放对学院学生也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为学生提供锻炼自己、展示才华的机会
原本就有着良好文化素养和高超专项技能的学生在大学学习中学到了更多的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对于训练方法、组织教学都有较为系统理论知识,这就为今后学生实施教学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外来的体育运动参与者多是业余水平,普遍存在着对运动技术认识不足的问题,这就需要技术指导。学院学生无论是理论知识、技术还是时间上(对外开放都是课余时间),都比较适合成为技术指导人员,这也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锻炼自己、展示才华的机会。
(二)补贴生活费用,改善生活质量
大学生普遍年满18岁,身为有思想的当代青年想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是有责任心的表现,在不影响学习任务的前提下想通过自己的一技之长来获取劳动报酬是绝对的可取的,很多学生自食其力成为了技术指导员。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仅进行了教学实践,而且有一定的收入可以补贴生活费用,是个一举两得的好办法。
(三)提高学生就业率
大学是知识的海洋,是众多学子梦寐的港湾,更是搭建学生成功就业的桥梁。在场馆对外开放的推动下,社会对学院学生的文化水平和专业水平必定有更深層次的了解,这也必将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三、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对社会的意义
(一)场馆对外开放符合社会发展需要
国家早在1995年就发布了《关于公共体育场馆向群众开放的通知》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这两项文件的发布说明国家对于全民健身计划的支持,对于国民体质的重视。体育院校场馆对外开放切实表现出学院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关注全民健康,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
(二)缓解国家压力,提高资源利用率
经济发展迅速,人们利用更多的闲暇时间参加体育锻炼,这就使运动场馆处于缺乏状态,高校场馆的对外开放及时缓解了大众运动场地不足的现状,同时也缓解了国家兴建公共体育场馆的压力。高校场馆除了对学生进行日常的教学工作,再无他用是对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对外开放的实施正是提高场馆资源的利用率有效方式,避免了学院在资源上的浪费。
四、总结
天津体育学院场馆对外开放迎合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一股势不可挡的潮流。国家的提倡、高校的积极配合不仅提高了场馆的利用率、缓解了民众锻炼场所不足压力,更为各高校增加了场馆的维护费用,使场馆开放形成良好的可持续发展态势,这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所以不仅是天津体育学院应该重视场馆的对外开放,而且各个高等体育院校、各类高校也都应该积极推行场馆的对外开放,为高校本身、为民众、更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身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冯建中.充分认识“开放”的重要意义认真做好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工作[J].体育教学2008(4).6-7.
[2] 白宏毅.1999-2010年中文体育核心期刊中关于高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研究的文献综述[J].搏击?体育论坛.第4卷 3期.32-33.
毛泽东对粮食问题的探索及其现实意义
作者:王锡伟
文章发于:《毛泽东思想研究》
网摘编发
建国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过程中,为解决我国的粮食问题、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作了不懈努力,形成了依靠社会主义制度解决粮食问题、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和统筹兼顾、综合发展等特色,为当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城乡改革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一、毛泽东对“粮食问题”的基本认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通过土地改革,确保了农民有了土地;又通过合作化,使农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毛泽东对“粮食问题”的基本认识可归结如下:
1.手里有粮,心里不慌。毛泽东一直把“粮食问题”看作是解决革命和建设问题的重要前提条件。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在《必须注意经济工作》中指出,为了革命战争的胜利,为了巩固工人和农民的联盟,巩固工农民主专政,加强无产阶级领导,同时,也为了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保障红军的给养和供给,我们必须进行经济建设工作。在经济建设当中,农业生产又是第一位的,因为它解决的是最重要的粮食问题。建国后,毛泽东多次强调粮食问题的重要性,提请各地各级政府和党内领导干部重视这一问题。例如,1959年4月29日,毛泽东在《党内通信》中说:“吃饭是第一件大事”,因为我国是一个有六亿五千万人口的大国。在这封信中,毛泽东提请注意的六件事,件件与农业有关,与粮食生产有关。1959年7月5日,毛泽东在粮食部副部长陈国栋《关于一九五九至一九六0粮食分配和粮食收支调整意见》的报告上写了一大段批语,题目就是“粮食问题”。毛泽东认为,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只有解决好了粮食问题,我们才能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强国防力量,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巩固人民政权和防止反革命复辟。
2.粮食节约问题。毛泽东提倡在全国六亿人口中实行增产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浪费是个很大的缺点,必须像洗脸一样,每天都应当批判这一缺点错误。粮食的节约要从收割、保管、吃用(收、管、吃)三方面着手,一定要抓得很紧很紧,一定要抓得及时。收割时,要丰产丰收,颗粒还家。必须要有储备粮,年年储一点,逐年增多。从吃的方面讲,要按人定量,结合农时,忙时多吃,闲时少吃。为节约粮食,可杂以番薯、青菜、萝卜、瓜豆和芋头之类。对粮食的代用品生产,毛泽东也十分关注。1960年10月27日,胡乔木写信给毛泽东,建议推广小球藻的生产,以弥补粮食因灾
生产的不足。毛泽东看后批示:“印发各中央局,各省、市、区党委第一书记研究、推广。”
3.粮食也是生产力。1948年,毛泽东在起草《中共中央关于土地改革中各社会阶级的划分及其待遇的规定》(草案)中写道:“人们为着要生活,就要生产生活资料,例如粮食、衣服、房屋、燃料、器具等。”这里,毛泽东将粮食看作人们生活必需的生活资料。而到了1950年6月4日,在《关于修改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给刘少奇的信》中,毛泽东除继续强调粮食是生活资料,是农民利用生产资料生产出来的生活资料外,同时指出粮食也是生产资料,这就肯定了粮食也是生产力。“我们将从地主手里没收的粮食亦和其他被没收的东西列在一起称为生产资料也是可以的,因为这种粮食具有资金的性质。”在毛泽东看来,所谓生产力是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劳动者,二是生产资料(或生产手段)。毛泽东提出粮食也是生产力,主要是为了澄清当时某些同志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上的错误认识,便于划分阶级成分。现在看来,粮食也是生产力的论断指出了粮食的二重性,为我们很好地理解生产力概念提供了新的思路。
4.毛泽东重视粮食问题的原因。第一,吃饭穿衣是人们的基本需求。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毛泽东早年即认识到“食”是人类各种欲望当中最根本者之一,在延安时期,他就用通俗的语言指出,吃饭穿衣是我们十分需要的,不但中国如此,全世界也是如此,“不但我们需要,我们的儿子、孙子、子子孙孙,也是要吃饭穿衣的”。可见,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这一思想是毛泽东重视粮食问题的重要原因。第二,源于我国具体的实际情况。我国人口多,底子薄,自然灾害多,加上帝国主义列强对我国的侵略和掠夺,广大中国人民无法得到其生存和健康所需耍的食品,而这些情况无法在建国后的短时期内得到根本改变。第三,关心群众的需要。要动员广大群众参加革命战争,打倒帝国主义租国民党,必须一点也不能疏忽、一点也不能看轻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和生活问题,因为只有解决好了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的工作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战争年代是如此,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更是如此。
二、毛泽东解决“粮食问题”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农业生产是农村中压倒一切的工作,农村中的 其他工作都是围绕它并为它服务的。这是毛泽东解决“粮食问题”的基本原则。当时,农业增产的办法主要是三种:开荒,修水利和合作化。毛泽东对中国农村和农业生产现状的判断是:“目前我国的农业,基本上还是使用旧式工具的分散的小农经济,这和苏联使用机器的集体化的农业,大不相同。”小农经济的现实决定了毛泽东在解决“粮食问题”时必须不同于其他国家,而要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开辟出一条中国特色的道路。
1.先合作化后机械化。在毛泽东看来,中国由于人口众多、可耕土地不足,时有灾荒,每年都有大批农田受到不同程度的水、旱、风、霜、雹、虫等灾害影响,加之经营方法落后,中国农民的生活贫困。他们只有联合起来,向社会主义大道前进,才能改善自己的生活。走社会主义大道,就是走合作化道路。毛泽东相信,广大农民愿意在党的领导下逐步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也相信党能够领导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毛泽东认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通过引导农民走上合作化,就能实现农业的机械化,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粮食问题。毛泽东的根据很明确,苏联是用有计划地领导和发展农业合作化的方法解决工业化和粮食问题的,我们也可以用苏联的办法解决。“苏联所走过的这一条道路,正是我们的榜样。”中国只有在社会经济制度方面彻底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又在一切能够使用机器操作的部门和地方实现了机械化,才能彻底解决粮食问题,使社会经济面貌全部改观。
2.兴修水利,基本消灭普通的水灾旱灾。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兴修水利是保证农业增产的大事。毛泽东强调要有水利规划,多搞小型水利,除遇到不可抵抗的特大水旱灾荒外,保障遇旱有水,遇涝排水。大型水利工程,由国家负责兴修,治理危害严重的河流。小型水利,主要指打井、开渠、挖塘、筑坝和其他水土保持工作,主要由合作社负责。毛泽东提出,应当使每人有一亩水地。以1958年为例,由于之前在全国范围兴修水利,当年粮食产量由1957年的三千七百亿斤增加到七千多亿斤。
3.实行绿化,基本消灭荒地荒山。毛泽东主张在一切宅旁、村旁、路旁、水旁,以及荒地上荒山上,即在一切可能的地方,都按照规格种树,实行绿化。1955年,中共山西阳高县委书记王进写了题为《大泉山怎样由荒凉的土山成为绿树成荫、花果满山》的文章,介绍了本县两位农民的事迹。这两位农民通过挖坑、开渠、培埂、堵沟、植树等方法,治水、用水,不仅改变了大泉山面貌,也使自己的生活逐步富裕起来。毛泽东很高兴地看完这篇文章
,并将原题改为《看,大泉山变了样子!》,号召每个县委书记向王进学习,用心寻找当地群众中绿化的先进经验,认真总结并使之推广。
4.“八字宪法”。所谓“八字宪法”,是指毛泽东1958年提出的农作物增产的八项措施,即土、肥、水、种、密、保、管、工。长期以来在中国农村,肥料和深耕是增加粮食产量的重要办法。那深耕以多长时间间隔、多深为宜呢?1958年,毛泽东在对《十五年社会主义建设纲要四十条(一九五八——九七二)》(初稿)所作的批语和修改中提出,所有耕地可以每三年轮流深翻一次,一般1到3尺,有的地方也可以达到4到7尺。肥料的主要出路是猪,猪的饲料容易解决,某些青草、某些树叶,番薯藤叶和番薯都可以当饲料,一头猪就是一个小型有机化肥工厂,因此,毛泽东鼓励除合作社公养外,每个农家都养猪,力争做到一亩田一头猪。农作物要合理密植,但上级机关如下死硬的密植命令,不但无用,而且害人不浅。农作物的密植不可太稀也不可太密,毛泽东认为,“密植程度以何为好,积累经验,根据因气候不同,因地点不同,因土、肥、水、种等条件不同,因各种作物的情况不同,因田间管理水平高低不同,做出一个比较科学的密植程度的规定,几年之内达到一个实际可行的标准,那就好了。”对工具改良,1958年7月13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联合发出关于迅速在农村展开农具改良运动的指示后,全国各地的工具改良运动热烈地开展起来。毛泽东不仅详细了解了运动进展情况,并指示各级党委要调查研究、摸清情况,制定规划,具体领导,做到哪种农具先改、哪种后改,什么时候完成,都心中有数。后来,毛泽东更明确地提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而对于实现农业的机械化,毛泽东提议每省每地每县都设立农具研究所,集中一批科学技术人员或有这方面经验的人,一方面收集全国各地比较先进的农具,通过比较加以改进,另一方面试制新农具,成功之后加以推广。这样,保证农业的机械化“四年以内小解决,七年以内中解决,十年以内大解决”。
三、毛泽东探索“粮食问题”的基本特色
建国时,我们从旧中国接受下来的是一个烂摊子,工业几乎等于零,粮食也不够吃,通货恶性膨胀,经济十分混乱。建国后,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依靠社会主义制度,为力保国家的粮食安全、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作了不懈努力,形成了下面几个特色。
1.依靠社会主义制度解决粮食问题。建国前夕,毛泽东在《唯心历史观的破产》一文中指出,革命加生产就能
解决吃饭问题,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这里的革命就是土地改革和合作化运动。建国后,毛泽东则强调依靠社会主义制度解决粮食问题。“‘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言不及义’就是言不及社会主义,不搞社会主义。„„不靠社会主义,想从小农经济做文章,靠在个体经济基础上行小惠,而希望大增产粮食,解决粮食问题,解决国计民生的大计,那真是难矣哉!”而对于生产建设,毛泽东认为,这不仅是农民的事,军队也应该参加。早在1949年12月5日,毛泽东在《军委关于一九五○年军队参加生产建设工作的指示》中就明确强调,和平时期军队在不妨碍军事任务的前提下,应该有计划地参加农业和工业生产,帮助国家的建设工作,增加社会和国家的财富,这是一项光荣而巨大的任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尽快克服长期战争所遗留下来的种种困难,加快国家的经济建设。军队之所以要参加生产建设,这是因为,第一,由于国内外反动派发动的反对中国人民的战争,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严重的灾害,经济破坏严重;第二,新中国建设的需要,国家要进行各种建设工作,但是国家收入不足,开支浩大。因此,人民解放军必须担负一部分生产任务,才能与全国人民一道共同克服这些困难。毛泽东认为,人民解放军的这项任务是可以实现的,因为战争结束后,人民解放军除了担负保卫国防、肃清土匪、巩固治安、军事训练等任务外,已有空余时间参加生产建设。再说,他们中的大多数来自劳动人民,政治觉悟高,生产技能好,在战争年代担负过生产任务,有生产经验和劳动传统。人民军队参加生产活动,不仅战胜了困难,减少了政府的开支,改善了军队的生活,还能够提高军队的政治素质,改善官兵关系和军民关系。但是,军队参加的生产项目须在一定范围内,以农业、畜牧业、渔业、手工业等为主,严格禁止从事商业活动。为了使军队正确执行生产任务,毛泽东还具体作了五条规定。
2.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即对粮食进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具体说来,就是在农村实行征购,在城市实行定量配给,严格管制私商以及调整内部关系。统购统销要处理的是粮食问题上的四种关系,这就是“国家跟农民的关系;国家跟消费者的关系;国家跟商人的关系;中央跟地方、地方跟地方的关系。”毛泽东把粮食统购统销政策不仅仅看作是解决粮食问题的一项应急措施,更重要地把它看作是改造中国农业不可缺少的环节,以此促进农业合作化的发展。这一重大举措,被称作新中国财经战线上的“第二大战役”,它在相当长的 一段时期内,保障了国家经济建设,对几亿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和社会安定起了重大作用。
3.统筹兼顾,综合发展。毛泽东认为,无论解决粮食问题、灾荒问题,还是其他各项问题,都必须统筹兼顾,都要从我国有六亿人口这一点出发,根据当时当地的实际条件,同各方面协商,作适当安排。粮食问题也是农业问题,而农业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国民经济其他行业和部门,农、林、牧三者相互依赖,缺一不可。“在垦荒的时候,必须同保持水土的规划相结合,避免水土流失的危险。”“必须注意水土保持工作,决不可以因为开荒造成下游地区的水灾。”
福建省收藏家协会福州 张祖仁邮编:350001
摘要:本文重点阐述了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意义和历史贡献,尤其是《毛主席语录》、《毛泽东选集》、《毛泽东诗词》深受广大人民所喜欢。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语录、文革、辩证法
我从1969年开始收藏到第一本毛主席语录起,至今已收到2000多本,少年的我怀着对主席的特殊感情,以一片赤诚之心收藏毛主席语录,当时人们都要拿一本毛主席语录,“语录不离手,万岁不离口”,成为判断一个人革命思想,忠不忠看行动的唯一标准。40岁以上的人对文革记忆犹新,他们收藏文革文物,以获得对过去时光的追忆,30岁以下的人也希望通过文革文物了解那段非常的历史的。对于广大中国百姓来说,毛泽东一直是他们的领袖,在改革开放的20多年中,中国的经济在邓小平领导下经济飞速的发展,人民生活迅速提高,然而人民却没有忘记毛泽东,许多人从四面八方到北京,总想看一看毛泽东的遗容,湖南湘漂的韶山似乎没有什么奇景异山可以浏览,但许多人还是像伊斯兰教徒朝拜圣地麦加一样,云年韶山这个幽静的田园山洞,目的为了瞻仰毛泽东简陋的故居,以便获得精神力量。1989年,一批有关毛泽东个人和家庭的纪实作品的《毛泽东选集》《毛泽东诗词》研究毛泽东的理论著作,忽然间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成为几年来罕见的,长时间不衰的畅销书,一时间在干部和群众中,毛泽东成了议论的中心,这就构成了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的耐人寻味的现象,寻找毛泽东。
1986年出版了新编《毛泽东著作选读》之后,又相继出版了《毛泽东的读书生活》《毛泽东书信集》和《毛泽东哲学批注集》。1989年《巨人的诞生》和《晚年毛泽东》等一批研究毛泽东理论著作不下一百种在中国流行,在毛泽东诞生115周年之际,毛泽东的孙子《我的爷爷毛泽东》创下了毛泽东研究书籍的出版最高纪录,达到了二十多万册。
曾记得1977年的春夏之际,否定毛泽东的思潮一涨高过一涨,持续了将近10年,邓小平说“否定毛主席”就是“全盘否定毛泽东,全盘否定毛泽东思想”这时党中央做出决策,纠正这股思潮,纠正毛泽东晚年错误的同时,应正确确立毛泽东思想在中国的地位,批判他的个人崇拜,林彪对毛泽东的崇拜是具有个人的目的,他指示总政出《毛泽东语录》并不断扩大宣传,经常在各种会议强调说:“毛主席的话,水平最高,威力最大,句句是真理,一句顶一万句。”
今天,我们回顾这段历史,不是为了发思之幽情,而是为了现实的需要,那就是找出今天出现“寻找毛泽东”现象的原因。
今天寻找毛泽东,必须去寻找毛泽东思想的精华,那么,毛泽东思想的精华是什么呢,是实事求是,把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邓小平同志说过“我们不能够只从个别词句来理解毛泽东思想,而必须从毛泽东思想的整个体系去获得正确的理解”这段话阐述了一个在今天仍有重大现实意义和重要指导作用的思想,不能够只从个别词句来理解毛泽东理想,而必须从整个体系出发去理解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寻找毛泽东,应首先找其精华——辩证思想方法,毛泽东《矛盾论》继承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辩证法。
我们这一代人,承上启下,继往开来,学习毛泽东的哲学很重,如何不负时代的重托,为创造中国的未来而实现自身的价值。“寻找毛泽东”是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社会现象,它的出现并不简单地反映人们的怀旧心理,更表达出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年对未来发展的前瞻,我们今天学习《毛主席语录》《毛泽东选集》从探寻中找到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发展理论,以毛泽东思想为武器,重温毛主席语录的教导,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应用毛泽东思想,为四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参考1969年版《毛主席》语录
2、西苑出版社2003年月8日第一版《毛主席“红宝书”》收藏与赏析,杨宪金主编
班级:工管082姓名:牛伟帅学号:200807010223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现代意义
摘 要:毛泽东思想把中国从黑暗中拯救出来,又引领着中国走向独立、民主、富强。在中国的各个历史发展阶段,它给予了不同的引导,在历史的潮流中不断进步,完善。在祖国一日千里的变化里,它依旧就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历史地位意义
毛泽东思想是指以伟大领袖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中国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的丰富经验进行理论概括而形成的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在历史上,毛泽东思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如邓小平所说:“没有毛泽东,中国人民还会在黑暗中摸索。”在**的年代,中国的社会情况一变再变,毛泽东思想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有日军大扫荡式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有中日对峙时的“在精神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有反动派猖獗时的“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有在即将迎接光明时候的“向日军发起最后一战”,它在不同时期,不同情况下不断自我更新,自我完善,为新中国的到来立下了汗马功劳!
邓小平也曾作过这样的回顾:“回想在一九二七年革命失败后,如果没有毛泽东的卓越领导,中国革命有极大的可能到现在还没有胜利,那样,中国各族人民就还处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下,我们党就还在黑暗中苦斗。所以说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这丝毫不是什么夸张。”
新华网报道曾提到,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数十年的革命实践证明,有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正如刘少奇所说:毛泽东思想“是客观的真理,是唯一正确的救中国的理论与政策”。“当着革命是在毛泽东同志及其思想指导之下,革命就胜利,就发展;而当着革命是脱离了毛泽东同志及其思想的指导时,革命就失败,就后退”。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找到了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道路,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提出了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国防、外交等方面的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观点。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中国人民不仅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而且积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
毛泽东思想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财富。中国共产党是鸦片战争以来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进步潮流同十月革命以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进步潮流相交汇中应运而生的。它从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更是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这一鲜明特点。毛泽东思想,一方面完全是马克思主义的,另一方面又完全是中国的,是中华民族智慧的最高表现和理论上的最高概括。毛泽东思想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从而“把我国民族的思想水平提到了从来未有的合理的高度”,它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支柱,将长期激励和指导我们前进。
由此,也许有人会说,毛泽东思想确实为中国的独立,自主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但是随着改革开饭的春风,时代的变迁,毛泽东思想已经过时了。如果这么认为的话,谭荣邦教授会给予你答案。
江泽民同志始终认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1
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特别是他关于社会主义建设中十二大关系的思想和《 论十大关系》 的联系,关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纲领和《 新民主主义论》 的联系,更具有历史的典型性意义。可以这样说:只有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有着深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功底,才能更深刻地领会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更好地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同时谭荣邦教授认为,泽东思想是开拓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锐利武器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则是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过程中产生的毛泽东思想,反转来又成了认识和改造中国的锐利武器。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一个国家革命要胜利,最根本的一条经验就是:各国共产党应根据自己国家的情况,找出自己的革命道路。毛泽东思想的实践价值,就在于它根据理论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原则,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为特征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以和平改造为特征的社会主义革命道路;还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党和国家工作的全局出发,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这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的科学把握,也是对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三农”建设理论和实践的继承和发展。尽管毛泽东本人没有明确提出建设新农村的概念,但从他的有关论述、文稿及在他指导下形成的一系列文件指示中,仍可大体勾勒出他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构想。其中,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走农业生产合作化和人民公社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农村基本的组织形式;采取多种措施发展生产,逐步改善农民生活,是建设社会主义农村的中心任务;大力兴办农村的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体育事业,是建设社会主义农村的重要内容;注意协调好各种关系,是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农村的重要保证;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支援农村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农村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今天,我们总结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经验教训,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不动摇,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不动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动摇,坚持以人民利益为本不动摇。
所以,无论是改革开放、三个代表,还是和谐社会、三农问题,都和毛泽东给思想紧密相连。毛泽东思想正如一座永不衰竭的矿藏,等待着人们一步一步的挖掘,每进一步就会有新的认识,新的惊喜。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毛泽东思想承载着中国的历史,也暗藏着中国的未来!
参考文献:
谭荣邦毛泽东思想
郑言实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一十周年
毛泽东与20世纪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学术研讨会综述
汉江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一、毛邓三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2.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3.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2、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
义。邓小平理论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振兴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1.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 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2.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3.邓小平理论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尽管现在国际国内的形势比起当年有很多新的变化,但是邓小平理论为我们确立的基本思想依然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建国初期,毛泽东,农民教育观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全局的重大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毛泽东是最早认识到农民教育问题重要性的领导人。建国初期,毛泽东提出了许多农民教育观点,并将其付诸实践。毛泽东的这些教育观点对于今天我们提高农民素质、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业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毛泽东对农民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建国初期,毛泽东充分认识到农民素质高低对中国农业发展乃至整个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在他的论著中曾多次阐明农民教育的重要性。1950年,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的闭幕词》中便指出:中国的主要人口是农民,革命靠了农民的援助才取得胜利,国家工业化,又要靠农民的援助才能成功。毛泽东认为,在中国搞社会主义建设,离开了广大农民的理解和支持是不可能成功的。因此,毛泽东反复强调,不能忽视农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性。1957年2月,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毛泽东明确指出:“我国有五亿多农业人口,农民的情况如何,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政权的巩固,关系极大。”①他还说:“过去打仗主要靠依靠农民。现在我国城市资产阶级很快地服从社会主义改造,也是因为农民组织起来了,农业合作化了。因此,党在农民中的工作更重要了。”②正是因为对农民问题的重视,毛泽东才认识到“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这也表明面对建国初期新的局面,农民教育如何适应新的历史形势,已经成为毛泽东极其关注的问题。
二、建国初期毛泽东的农民教育观
1.重视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
毛泽东深知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反映旧制度的旧思想的残余,总是长期地留在人们的头脑,不愿意轻易地退走的”。(3)因此,只有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使农民成为有觉悟的人。有觉悟是毛泽东对新时期农民提出的基本要求,并把它作为与旧式农民区别的标志。所谓社会主义觉悟,在毛泽东看来,主要包括坚定社会主义方向不动摇;以国家集体利益为重;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同时,毛泽东也指出,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要“很具体很细致地去做,不能采取粗暴的态度和简单的方法”,“要结合着经济工作一道去做,不能孤立地去做”。(4)毛泽东要求共产党人对广大农民群众进行耐心的、生动的、容易被他们所理解的宣传教育工作,以坚定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2.注重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农民应该是也必须是有文化的劳动者。因此,毛泽东认为要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文化素质,关键在于提高占总人口80%左右的农民的文化素质。他把农民作为文化运动的主要对象,积极开展扫盲运动,普及科学知识,努力培养和造就有觉悟、有文化、懂技术的新型农民。
他经常过问扫盲工作,要求各级政府制定扫盲计划,加强领导。1955年12月21日,毛泽东亲自制定“每人必须要认识1500到2000个字”的扫盲标准。同时,毛泽东还认识到要解决农业问题,最终要靠现代科学技术。因此,提出在全国广大农村,凡有条件的都应建立农业技术夜校、农民技术学校,成立农业科学研究站,“要有计划地组织青年人学习技术,提倡老手带新手,生产队在检查和总结生产的时候,要进行技术上的检查、评比,对技术上有贡献的和积极传授技术的社员,应该给以奖励”。(5)
3.加强农民教育和生产实践相结合。
1958年1月,毛泽东总结了我国广大师生实行生产劳动与教育相结合方面的创造性的经验,开始提倡半工半读。同年9月,他在最高国务会议上谈到,“几千年来,都是教育脱离劳动,现在要教育劳动相结合”。在毛泽东的支持下,半工半读、半农半读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教育制度和劳动制度。同年9月10日,毛泽东批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上做出批示,指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此后,教育界掀起了贯彻这一指示的热潮,一批农村简易小学、农村中学、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等各式各样的半工半读、半农(耕)半读学校发展起来,较好地解决了农村生产第一线的人才和技术需求问题。
4.倡导灵活多样的农民教育形式。
毛泽东根据农村经济落后,文盲半文盲数量庞大的实际情况,积极倡导和推广由农民创造、受农民欢迎、符合农民生活实际的各种教学形式对农民进行教育,激发了农民的学习热情和信心,极大地推进了农民教育。在毛泽东指导下,各地纷纷兴起了民办村学的高潮,冬学、读报识字组、夜校、民教馆等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和平时期的教育方针应以正规化为发展的方向,但是在建国初期,一些地方过分强调教育正规化,忽视了一些农民子弟交不起学费、书籍费等就学困难的问题,致使某些工农子弟不能入学。毛泽东发现这一问题后,于1953年5月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专门研究教育问题。他说:整顿小学,不要过了头,不应强调正规化。农村小学可分三类:中心小学、不正规的小学、速成小学。农村小学应便于农民子女上学。这一思想,充分体现了毛泽东从中国农村实际出发,不拘形式、灵活多样地开展农民教育的思想。
5.强调农民教育应基于农民的自觉和自愿。
建国初期,在中国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毛泽东通过对农民教育问题的深入、系统的思考,认为搞好农民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农民学习的自觉性。他多次号召群众自己起来同自己的文盲、迷信和不卫生的习惯作斗争,消灭“群众脑子里的敌人”,并指出这个“自觉性”来源于农民的愿望和自愿。这里有两条原则:一条是群众的实际需要,而不是我们脑子里幻想出来的需要;一条是群众的自愿,由群众自己下决心,而不是由我们代替群众下决心。
6、着力建设一支具有专业素养的农业干部队伍。
建国初期,毛泽东反复强调农业方面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做懂行的领导者和管理者,要逐步认识农业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不断提高领导和管理农业经济的水平。在1962年的七千人大会上,毛泽东再次强调农业干部学习农业科学的重要性:“要较多地懂得农业,还要懂得土壤学、植物学、作物栽培学、农业化学、农业机械,等等;还要懂得农业内部的各个分业部门。”(6)他鼓励干部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取得第一手材料,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掌握领导农业经济的主动权,从而切实加强和改善对农业经济的领导和管理。
三、毛泽东农民教育观的失误
建国初期毛泽东倡导的农民教育工作也出现过一些偏差。
,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试图通过提高农村集体经济公有化程度加速建设进程,并从根本上克服资本主义文明的社会弊端,从根本上达到教育农民的目的不幸地是这注定只能成为一种脱离实际的社会空想。
毛泽东的农民教育观点,还突出体现在通过思想改造、斗私批修、灵魂革命,使广大农民形成一种永不衰竭的追求崇高理想的精神渴望。但当他发现期望与现实发生矛盾时,他会转而一再打击各级农村干部和农民的精神堕落,并进而以为只有通过“四清”、文化大革命等方式才是触及人们灵魂深处的思想大革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农民的教育问题。1963年至1965年间在部分农村开展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使农村的阶级斗争不断强化,结果是严重脱离农村社会的实际,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四、现实意义
当今社会,我们所面临的农民教育的现状是:在一些贫困地区还有一些农民子弟完成“普九”教育困难,面临失学的危机;大批涌入城市的民工面临教育问题;农民的政治、文化和科学技术知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毛泽东曾设想解决的问题有一些仍然存在,同时又增加了许多时代赋予的新任务。因此,毛泽东的农民教育观念在当今社会仍具有现实意义。
1.毛泽东主张的农民教育,不是单一的教育,而是对农民的综合教育,不仅包括文化教育、科技教育,而且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主张“德智体全面发展”。
因此,我们必须努力提高农民的全面素质,实施对农民的全面教育。一方面,要继续坚持和完善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在农村青少年中杜绝文盲和半文盲。另一方面要增加对农民的培训经费,抓好现有农民的教育和培训。除了继续坚持由农科站、文化站组织农民学技术、学文化外,还应该利用广播、电视、电脑等现代信息手段,因地制宜地开展各种宣传教育培训活动。重视对农民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特别是农民经济管理理论教育,逐步改善广大农民经济理论素养。
2.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引导农民、教育农民、组织农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
农村干部要认真落实党的各项农民政策,如取消农业税、退耕还林、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城乡用电同网同价及即将实施的九年义务教育免费制等等。要杜绝坑农、害农和损农现象的发生
3.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注重农民教育效果。
根据现在农户分散生产的特点,农民教育应采取不同的教育形式,如集中学习和个别辅导相结合、普遍教育和重点宣传相结合、口头讲授和材料传递相结合,把农民的短期培训、项目培训、农闲培训和学历教育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大学、函授大学、自学考试等学习形式的作用,从不同角度,不断提高农民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中国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培养。建国初期毛泽东的农民教育观为我们党解决农民问题提供了成功的指导。重温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对于我们今天解决“三农”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启发作用和现实意义。
注释
1毛泽东选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379、244.244.
2施拉姆.毛泽东思想[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305~306.
31962年9月27日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农村人民公社条例修正草案.
关键词:教学相长;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学、思、行;教学思想
一、孔子教学思想产生的历史及社会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应该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物质生产关系、阶级构成的客观存在的变化中,找到教育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春秋时期之前,西周社会的主要生产资料即土地归天子所有。这种天子所有制决定了学习教育只可能有“国”的形式出现。至春秋时期,新兴地主阶级逐渐取得了一些政权,为了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力量得到增强,迫切需要掌握文化知识,培育自己需要的人才,这要求在教育上打破原来“学在官府”的形式,于是造成“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局面。
孔子的时代正是奴隶社会逐渐衰亡,新兴封建制度逐渐兴起的历史过渡时期。孔子适时开办私学,总结和发展了我国当时传统的古代文化,对我国文化教育影响很大。孔子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经验经过整理概括,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方面:(1)教学相长的思想;(2)启发诱导的思想;(3)因材施教的思想;(4)学、思、行相结合的教学思想。
二、孔子教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1.教学相长思想及现实意义
教学相长这个提法出自《学记》上:“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即使有美味的肉食,不吃(也)不知道它的好味道;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也)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有所不足,然后才能反省自己;才能勉励自己奋发上进。所以说教导和学习是相互促进的。
教育的基本活动是教与学,教与学既是教育的两个基本因素,也是教育的两个重要环节。教与学既是彼此矛盾的统一体,也是彼此协调的统一体。在教与学的关系中,教育者不能只教不学。孔子是教学相长的实践者,他提倡教育者既教又学,要与受教育者“共学”,以收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新课程改革倡导师生互动,这是对教师单动的变革与挑战。师生互动是教学创新的基本要求,是倡导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优势方式,是实现学生主体地位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过程。
2.启发诱导思想及现实意义
孔子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并运用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论语》中提到:“不愤不启,不徘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认为,教师应该在学生达到“心愤口徘”的状态下,再加以启发,才能发挥启发的作用。“启发式”的教学,是积极地利用学生已有的求知动机进行诱导,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当代教师在教学中关键要像孔子那样把握好“愤”和“徘”的时机,创设学生积极奋进的情境,使学生始终处于跃跃欲试的亢奋状态,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新欲。
3.因材施教思想及现实意义
因材施教是孔子教育实践的重要原则,它开创了我国教育史上“因材施教”的先河。从《论语》的有关内容中,可以看出孔子因材施教的大致思路和相对稳定的教学模式。
了解学生的特点,明察学生的个性,是实施因材施教的先决条件。掌握学生的情况,熟悉学生的生活,是实施因材施教的根本。保证在同一个问题上,对不同的受教者施以不同的教育,这是孔子因材施教教学思想的精髓。
4.学、思、行的教学过程及现实意义
孔子在教学中既重视“学”,又重视“思”,主张在教学中要把学与思结合起来,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这就是说学习如果不进行积极思维,就会昏昧,毫无所得;但是如果只凭思维不以学习为基础,就会流于空想,徒然使自己疑惑不定。孔子还注重学与行的结合。孔子主张用思想指导行动。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行,不行就等于没有学习,那么学习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思而不学则殆,反对脱离实际的苦思冥想,把学习作为求得真知的基础。学可解蔽启思,学是思的基础,思决不能脱离学而成为先导。孔子反对把学习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主张通过思考,对见闻所得的感性材料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总结,从而使之提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
在孔子看来,学思结合而达知,并不是学习的终极,而是知之开端。已获知识,需要复习练习才能巩固,需要躬行实践,才能达到深层次的理解以及纯熟的掌握和自如的运用。这些,比起学思结合达知来说,更显得难能可贵。
参考文献:
[1]毛礼锐.中国古代教育家传[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2]许梦瀛.孔子教学思想的现实意义[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87.(01).
[3]刘利新.孔子的教育哲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硕士].青岛:山东大学.2008.
[4]续润华,王孝成,张书霞.论孔子的教学思想及其借鉴意义[J].中州大学学报.2006.23(1).
[5]杨万涛.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对现代教育的启发[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0).
[6]胡庆祝.孔子的教学思想及现实意义[J].安徽文学.2007.(02).
[7]李尊贤.孔子学、思、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及其运用[J].咸阳师专学报.1991.12(01).
论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与当代意义 摘要:毛泽东是中国现代化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毛泽东思想则正确的指引着中国人民在发展的道路上前进,照耀着中华民族朝着一个又一个目标奋进。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是植根于“中国土壤”之中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新发展。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具有特定的科学涵义。它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而产生的理论原则的代名词。因此,毛泽东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毛泽东思想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大理论成果
二、毛泽东思想是开拓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武器
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升华,是20世纪中国思想史划阶段的重大标志
毛泽东思想有重要的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毛泽东思想推动马列主义中国化,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指导思想
二、毛泽东中国现代化思想中的正确与失误,为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论文关键词:乐记 礼乐 和 和谐社会
论文摘要:《礼记·乐记》作为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儒学典籍,蕴含着广泛而深刻的哲学、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内容,所有这些,在“和”这个概念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本文试图从多个角度来全面分析《乐记》的这一重要范畴——“和”,为今天和谐社会的构建寻找哲学基础,并探索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乐黛云在其著作《跨文化之桥》中写到:“追求和谐是东方各民族共同的传统精神”。“和”是中华民族永恒鲜活的文化精神,凝聚着中华民族对人生、社会乃至宇宙的深刻体验和理性思考。《乐记》是我国一部重要的儒家典籍,它的内在灵魂就是“和”。《乐记》以天地为思维的两极,运用整体思维和模糊思维,以意象化的语言阐释了“和”的思想,不仅在当时,乃至今天都具有深刻的人文价值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乐记》的“和谐”思想探讨
要想真正弄清楚《乐记》“和谐”思想的含义,就不能不涉及 中国哲学史上的“和”“同”之辩问题。《国语·郑语》记载了郑桓公和史伯的对话,史伯说: “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史伯的这番话,集中地论述了要求“和”但决不能“同”这一问题。所谓“和”就是不同事物的有规律的和谐的相处,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而不是消除差异,消灭对立,所以“和”不能与“同”划等号。搞清楚了“和”“同”之辩,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乐记》的“和谐”思想,本文拟从三个方面来探讨《乐记》“和谐”思想的含义:
(一)人与心的和谐
人与心的和谐,即人自身的和谐,它实质上就是关于“理”与“欲”的关系问题。“理”和“欲”是历来受伦理学和道德规范重视的一种关系。它说的是人的各种物质追求和各种精神追求之间的关系。“理”即“天理”,就是“人道之正”;“欲”即“人欲”,就是喜、怒、哀、乐各种情绪的外露,对物质世界的各种欲望。
在古代尤其重视对“欲”的节制。《乐记·乐本篇》:“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物至知知,然后好恶形焉。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理”就是“人生而静”的“天之性”,它是先天就有的,是上天赋予的,它的特点是“平和”、“和顺”;而“欲”是后天的,是主体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不好的一面,是“感于物而动”的结果,是需要克制的,否则就会“有悖逆诈伪之心,有淫逸作乱之事”。如果人不加节制地放纵自己的欲望,就会导致人伦的混乱和道德的败坏。因此需要一种“正道”来对外在的诱惑和个人的欲望加以节制和进行正确的引导,达到“和”的状态。“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人为之节 -..…·礼节民心,乐和民声”“礼乐不可斯须去身。致乐以治心,则易直子谅之心油然生矣”。
通过礼乐的教化功能,“理”与“欲”的关系得到合理的解决,“天理”存而“人欲”灭,也即实现了人与心的和谐 。
(二 )人与人的和谐
人与人的和谐 ,就是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使社会生活有序合理。《乐论篇》说:“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义之事也。礼义立 ,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孔颖达解释这段文字说:“同则相亲无所问别 ,故相亲也,异则相敬有所殊别,故相敬也。乐胜则流,礼胜则离者,此明虽有同异,而又有相须也,胜犹过也。若乐过和同而无礼,则流慢无复尊卑之敬。若礼过殊隔而无和乐,则亲属离析,无复骨肉之爱,唯须礼乐兼有,所以为美。故《论语》云,礼之用,和为贵是也。”孔颖达所说“唯须礼乐兼有,所以为美”,一语道破了《乐论篇》这段文字的天机。“乐统同,礼辨异”,礼强调人与人之问的不同,人为地拉开了人与人之问的距离;乐则强调人与人相同的地方,力图缩短人们之间的心理距离。二者的互相补充,互相作用,就是“和”。
“乐”与 “礼”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礼”将人们区分开来,分清尊卑;“乐”则让不同等级之间的人和睦相处。而“和”则是体现出礼乐教化所要达到的一种人际关系上的美好境界:“是故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
(三)人与天的和谐
人与天的和谐,即人与自然的和谐,也就是古人说的天人合一,今人说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蔡仲德先生在其著作《中国音乐美学史》中写道:“《乐记》认为天有阴阳之气,此阴阳之气生养万物,给万物以生命。所以天、人、物统一于 ‘气’,自然、社会统一于 ‘气’,‘气 ’使宇宙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乐记》以天地为思维之两极,以乐礼相比、相对,避免了以管窥天的遮蔽和具体事物的制约,这种宏大的视野所追求的是天、地、人的和谐统一,也是一种超越狭隘的感性经验和个人心理的升华。在《乐记·乐象篇》中“从以箫管,奋至德之光,动四气之和,以著万物之理”;《乐记·乐情篇》中“是故大人举礼乐,则天地将为昭焉。天地欣合,阴阳相得,煦妪覆育万物,然后草木茂,区萌达,羽翼奋,角胳生,蜇虫昭苏。羽者妪伏,毛者孕鬻,胎生者不殖,而卵生者不弛,则乐之道归焉耳 !”;《乐记·师乙篇》中“夫歌者,直己而陈德出,动己而天地应焉,四时和焉,星辰理焉,万物育焉。”显然,这都是以天地宇宙自然为认识对象和审美对象,把宏观的天地熔铸于和谐运转的图式之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的阴阳调和、刚柔相谐、动静互补的`中庸把握。
古人是很敬畏天地自然的,“人的心灵与整个自然 致”也就是说,在天人感应、天人互动的历史进程中,“天”和“地”都被社会化、人化、文化和神化了,所以人们在长期的历史承传中,崇拜和敬畏天,就再自然不过了,“故圣人作乐以应天,制礼以配地”。遵循一定的自然规律来制定礼乐,用规律来指导人的活动。这种尊重事实,尊重客观规律的科学思想在今天都是极其宝贵的。
而更为难能可贵的是 ,“中国古代的先贤们拥有大智大慧,他们在敬畏和崇拜天地的同时,并没有消极地屈从于天地,而是在‘明于天地’的基础上,以积极的心态去建构天地之间的和谐关系,建构乐(人)与天地之间的和谐关系”。“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模仿天地 自然,是为了更好地认识自然,与天地之问建构和谐的关系,而且这种和谐关系是动态的,是双方经过相融相谐所达到的新境界。“地气上齐,天气下降,阴阳相摩,天地相荡,鼓之以雷霆,奋之以风雨,动之以四时,暖之以日月,而百化兴焉,如此,则乐者,天地之和也。”这也说明,乐为“天地之和”,并非纯粹没有矛盾、没有斗争,而是要经过“地气上齐”与“天气下降”的相互渗透,要经过“阴阳相摩”、“天地相荡”的运动,要经过“雷霆”和“风雨”的交融,还要历经春夏秋冬的变化和日月的照耀。
二、《乐记》和谐思想的现实意义
《乐记》凝结着先哲的智慧,包含着许多科学的思想,对今天仍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党的报告提出了“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的宏伟目标。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和谐文化与之相对应,构建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首先,在哲学基础视阈下,和谐文化源于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和谐思想,辩证的宇宙观是和谐文化的哲学基础。和谐是《乐记》高超智慧的精髓。“和谐”强调适度,志在圆满。“和谐”强调包容万物,流转生命,展示天道酬善、惠及众生的伦理理念,这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宗旨是一致的。
其次,在方法论视阈下,《乐记》的和谐思想有助于我们抵制腐朽文化,发扬先进文化。随着科技的发展,文化也 日新月异。在文化突飞猛进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问题:高雅与低俗并存,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同在,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正宗主流文化学习的人越来越少,而铺天盖地的低俗消极文化正消蚀着广大人民,尤其是青少年的心智和斗志。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不得不思考文化与伦理的关系问题,文化对道德的影响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到《乐记》那里寻找答案不失为一良策。《乐记》作为一部儒家经典,不仅是音乐史上的巨著,更是一部伦理学和社会学著作,对于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人类的道德修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通过上面对《乐记》和谐思想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出,《乐记》的和谐思想具有很强的伦理价值,对于人们道德修养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音乐具有改良社会风气,改变社会陈规陋习的作用。礼,即道德规范对人们道德修养的作用一目了然,而乐对社会风气,道德修养的作用则是潜移默化的。
《乐记》主张音乐对个人的道德修养有重要作用,“礼乐不可斯须去身”,“致乐以治心,则易、直、慈、良之心油然生矣”。乐教不仅对个人有重要影响,还有促成群体关系和睦的重要一面,“是故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昕之,则莫不和顺;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乐教再配以礼教,则“移风易俗,天下皆宁”“情见而义立,乐终而德尊”的良好社会风气指日可待。 所以 ,学习《乐记》、研究《乐记》、从《乐记》中汲取智慧,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和谐、把握和谐,更有助于我们发展和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国语·郑语》
[2]《乐记·乐化篇》
[3]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人民音乐出版社,.
[4][荷]斯宾诺莎.知性改进论[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0.
【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现实意义】推荐阅读:
论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当代意义07-15
毛泽东的文化建设思想11-17
论毛泽东军事哲学思想09-16
对毛泽东思想的认识06-22
如何理解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12-09
毛泽东思想概括09-07
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11-25
毛泽东思想整理笔记06-26
毛泽东思想期末复习11-29
第一章毛泽东思想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