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提升人文素养ying(推荐10篇)
通过这几天的学习,原本认为自己还可以的我陷入了深思.发现自己多么眇小,存在好多不足:
1、自身人文知识太少。学科知识掌握不多,认为能把课本上的内容所涉及的知识通过备课比学生先知晓就行了。
2、爱好不广泛。课余时间不爱读书,讲课时内容干、涩,不生动活泼,学生不感兴趣认为是学生的问题。
3、语言行为不规范。说话方言多,上课有时要接手机。
4、对学生缺乏爱心和宽容心。有时学生有困难,不细心询问,很冷漠。
5、责任心不强,认为教了书本内容就行了,不管学生能否掌握了。
6、从不反省工作的得与失。
7、没有创新意识。
找出了问题,立足于未来,借学习的机会,反省了自己,找出了努力方向。
一、不断充实自己的人文知识
第一、我们学校目前在进行“书香校园活动”师生们都购买了一定数量的好书,安排好自己的时间,每天阅读一万多字的书,作好分类的读书笔记。
第二、多听各年龄段教师的课,听所开涉的课程课,与老师们探讨各种科目的教学方法及策略。
第三、参加各种参观学习活动,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素质,增强多方面的能力。
二、提升自己的人文精神。
第一、使命感,责任心
第二、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新型的师生关系。课堂怎么做,课后怎么做 第三、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学困生。
第四、要有爱心和宽容心
第五、善于挖掘学生闪光点,激励学生自尊
第六,要善于自省。
一、不断充实自己的人文知识
第一、我们学校目前在进行“书香校园活动”师生们都购买了一定数量的好书,安排好自己的时间,每天阅读一万多字的书,作好分类的读书笔记。
第二、多听各年龄段教师的课,听所开涉的课程课,与老师们探讨各种科目的教学方法及策略。
第三、参加各种参观学习活动,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素质,增强多方面的能力。
二、提升自己的人文精神。
第一、使命感,责任心
第二、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新型的师生关系。课堂怎么做,课后怎么做 第三、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学困生。
第四、要有爱心和宽容心
第五、善于挖掘学生闪光点,激励学生自尊
一、强化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 实质体现的是一种理想人性。人文与教育有着久远而深刻的渊源, “以人为本”是人文精神的本质, 它反映了在现阶段时代背景下教育工作者的价值观、人生观、时代精神的集中表现, 人文精神对教师职业成长有重要影响。教师成长状况可以用这样一条不等式来表示:第二次成长>第一次成长。如果说第一次成长主要依靠经验的积累, 第二次成长则依靠教师用理论来反思自己的经验。成长既是一种状态, 也是一种人文精神的气息散发。教师所处的成长状态远大于教学方法的获得, 着手进行基于课堂的研究又远大于经验的积累, 教学团队之间的合作又远大于自我独行, 抓住教学工作关键又远大于整体的布局, 教学反思又远大于埋头苦干。善于反思, 以一种人文优良品质思考自己, 借鉴别人, 留下教育精华, 扬长避短, 反思就成为自我锤炼的过程, 更是一个在精神层次上不断超越自己的过程。因此, 生物教师在践行教育理念获取教育知识的同时, 也应强化自身的人文精神。教师要懂得抓住工作的关键, 协同团队的力量不断进行课堂研究和教学探讨, 在提高自身素养的同时, 提高团队整体的教育水平。
二、树立教育信仰
教育信仰与人文精神密切相关。教育信仰是通过长期的文化实践, 逐渐积淀、升华而成的反映人的文化价值理想的社会意识。教育信仰的形成, 则依靠教师本人对待教育事业的态度和内在动力的程度。信仰的塑造历程, 有时间阶段性。例如, 数据表明, 刚参加工作3~5年的理科 (包含生物科) 教师, 注重教学技能的运用;工作5~10年的教师, 更注重教学经验;工作10~15年的教师, 则讲究教学艺术的形成;有15~20年教龄的教师, 更注重教学哲学体系的构建, 只有工作了20多年以上的教师才会真正形成自己的教育信仰。教育信仰的塑造不但利于教师践行教育理念, 获取有效的教育经验, 而且有助于教师形成自己个性化的教育观念。在树立教育信仰的过程中, 教师人文精神也将得到不断升华, 同时, 也提升了理科教师对教育职业的承诺, 加强了教育使命感, 坚定了教育信心。
三、丰富人文知识
人文知识是人文素养的重要体现, 也是教师素质的基础。它包括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专业能力知识。一个知识粗疏, 见解浅陋的人, 是很难为人师表的, 教师应尽力使自己见识广博, 学养厚实。对于一名中学生物教师来说, 既要拥有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 又要具备扎实的专业能力, 这就要求教师不单能把理科概念表达清楚, 条理清晰, 逻辑严密, 还要懂得理科科学史知识、理科方法论知识、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等。例如, 初中生对概念的学习缺乏真正的理解与思考, 习惯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适当用形象化语言进行概念讲解。如在讲授“遗传”这部分内容时, 可以引用“龙生龙, 凤生凤, 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来阐述遗传的概念。另外, 还要尽可能地使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例去阐述概念。这都体现了教师对学科教学方法掌握的程度。教师只有具备丰富的人文知识才能丰富人文素养, 因为广博文化的养成必会造就教师对教育观念、教育行为的不断思考和修正, 教师个人整体形象和素质将闪烁出独特的魅力和个性。
四、提高专业水平
在专业水平方面, 生物教师应该具备流畅的语言沟通表达能力, 掌握系统的实验技能与方法, 具有改进、设计实验的能力、理解和驾奴教材能力、信息收集的能力、教学观察能力、自制教具的能力和进行教育科研的能力。例如, 中学生物教师经常会碰到由学生提出的一些令人困扰的问题:“转基因食物对人体有影响吗?怎样才能把优良的基因向后代遗传?”等等。信息时代, 面对大量的新生文化, 富有责任感和上进心的教师在课外的时间里务必会尽力为学生答疑解惑, 虽然不苛求教师成为知识的“自来水”, 但是能够高效收集信息仍然是新时代教师应具备的一项能力, 教师要自觉培养自己的阅读习惯, 熟练掌握多媒体的操作, 学会处理信息和加工信息的方法。
五、提高道德修养
具备人文素养的生物教师应不断提高内在的道德修养。道德修养的提高首先表现在具有胆识和自信心, 有自己的教育思想, 能确立生活和工作目标, 用心发展自己, 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和敢于挑战的精神, 懂师道, 重言行;其次, 会爱, 懂得关爱别人, 尊重弱者, 对学生和家人不轻易生气, 能宽容他人, 人际关系和睦;第三, 会引领团队, 乐意为学生排忧解难, 诚挚博爱, 点拨与激励学生要多于苛责和批评, 尊重和呵护要多于训斥和粗暴;第四, 富有自己独特的兴趣爱好, 保持童心, 可以跟学生讲幽默笑话, 不睡懒觉, 坚持锻炼等。这样的教师是有灵性的, 是魅力四射的, 在岁月的洗礼中更好地沉淀了人格内涵, 也极大地阐释了人文素养的精神境界。
教育是一种教的行为和学的行为, 富含人文精神的教育更多要求教师在精神层次上与学生平等对话, 这意味着如果我们要培养一个学生, 就要唤醒其心中美好的人性, 就必须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渗透人文精神, 也就是说, 教师在用自己的教学语言传授知识、训练能力、开发智力的同时, 还要培养学生对良好道德的追求, 更需要向学生传递人与人之间温暖的关切与爱护。只有这样, 教育才能为培养人文精神和提高文化素养创造条件, 教师才能切实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燕国材.素质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9.
[2]杜时忠.人文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9.
[3]项贤明.走出传统的教育学理论体系[J].华东师大学报, 1996 (2) .
[关键词]中学生物 教师 人文素养 提升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050119
在现今的教育背景下,生物教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理念和教学风格,这对提升生物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中学理科教师教学时间多、教学任务重,学生管理任务繁杂,工作模式化、缺乏学科系统性,这些非常不利于理科教师人文素养的提升。那么,作为理科生物教师,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呢?笔者认为,提升教师人文素养主要有以下方法,即强化人文精神、树立教育信仰、丰富人文知识、提高专业水平和提高道德修养。
一、强化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实质体现的是一种理想人性。人文与教育有着久远而深刻的渊源,“以人为本”是人文精神的本质,它反映了在现阶段时代背景下教育工作者的价值观、人生观、时代精神的集中表现,人文精神对教师职业成长有重要影响。教师成长状况可以用这样一条不等式来表示:第二次成长>第一次成长。如果说第一次成长主要依靠经验的积累,第二次成长则依靠教师用理论来反思自己的经验。成长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人文精神的气息散发。教师所处的成长状态远大于教学方法的获得,着手进行基于课堂的研究又远大于经验的积累,教学团队之间的合作又远大于自我独行,抓住教学工作关键又远大于整体的布局,教学反思又远大于埋头苦干。善于反思,以一种人文优良品质思考自己,借鉴别人,留下教育精华,扬长避短,反思就成为自我锤炼的过程,更是一个在精神层次上不断超越自己的过程。因此,生物教师在践行教育理念获取教育知识的同时,也应强化自身的人文精神。教师要懂得抓住工作的关键,协同团队的力量不断进行课堂研究和教学探讨,在提高自身素养的同时,提高团队整体的教育水平。
二、树立教育信仰
教育信仰与人文精神密切相关。教育信仰是通过长期的文化实践,逐渐积淀、升华而成的反映人的文化价值理想的社会意识。教育信仰的形成,则依靠教师本人对待教育事业的态度和内在动力的程度。信仰的塑造历程,有时间阶段性。例如,数据表明,刚参加工作3~5年的理科(包含生物科)教师,注重教学技能的运用;工作5~10年的教师,更注重教学经验;工作10~15年的教师,则讲究教学艺术的形成;有15~20年教龄的教师,更注重教学哲学体系的构建,只有工作了20多年以上的教师才会真正形成自己的教育信仰。教育信仰的塑造不但利于教师践行教育理念,获取有效的教育经验,而且有助于教师形成自己个性化的教育观念。在树立教育信仰的过程中,教师人文精神也将得到不断升华,同时,也提升了理科教师对教育职业的承诺,加强了教育使命感,坚定了教育信心。
三、丰富人文知识
人文知识是人文素养的重要体现,也是教师素质的基础。它包括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专业能力知识。一个知识粗疏,见解浅陋的人,是很难为人师表的,教师应尽力使自己见识广博,学养厚实。对于一名中学生物教师来说,既要拥有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又要具备扎实的专业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单能把理科概念表达清楚,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还要懂得理科科学史知识、理科方法论知识、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等。例如,初中生对概念的学习缺乏真正的理解与思考,习惯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适当用形象化语言进行概念讲解。如在讲授“遗传”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引用“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来阐述遗传的概念。另外,还要尽可能地使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例去阐述概念。这都体现了教师对学科教学方法掌握的程度。教师只有具备丰富的人文知识才能丰富人文素养,因为广博文化的养成必会造就教师对教育观念、教育行为的不断思考和修正,教师个人整体形象和素质将闪烁出独特的魅力和个性。
四、提高专业水平
在专业水平方面,生物教师应该具备流畅的语言沟通表达能力,掌握系统的实验技能与方法,具有改进、设计实验的能力、理解和驾奴教材能力、信息收集的能力、教学观察能力、自制教具的能力和进行教育科研的能力。例如,中学生物教师经常会碰到由学生提出的一些令人困扰的问题:“转基因食物对人体有影响吗?怎样才能把优良的基因向后代遗传?”等等。信息时代,面对大量的新生文化,富有责任感和上进心的教师在课外的时间里务必会尽力为学生答疑解惑,虽然不苛求教师成为知识的“自来水”,但是能够高效收集信息仍然是新时代教师应具备的一项能力,教师要自觉培养自己的阅读习惯,熟练掌握多媒体的操作,学会处理信息和加工信息的方法。
五、提高道德修养
具备人文素养的生物教师应不断提高内在的道德修养。道德修养的提高首先表现在具有胆识和自信心,有自己的教育思想,能确立生活和工作目标,用心发展自己,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和敢于挑战的精神,懂师道,重言行;其次,会爱,懂得关爱别人,尊重弱者,对学生和家人不轻易生气,能宽容他人,人际关系和睦;第三,会引领团队,乐意为学生排忧解难,诚挚博爱,点拨与激励学生要多于苛责和批评,尊重和呵护要多于训斥和粗暴;第四,富有自己独特的兴趣爱好,保持童心,可以跟学生讲幽默笑话,不睡懒觉,坚持锻炼等。这样的教师是有灵性的,是魅力四射的,在岁月的洗礼中更好地沉淀了人格内涵,也极大地阐释了人文素养的精神境界。
教育是一种教的行为和学的行为,富含人文精神的教育更多要求教师在精神层次上与学生平等对话,这意味着如果我们要培养一个学生,就要唤醒其心中美好的人性,就必须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渗透人文精神,也就是说,教师在用自己的教学语言传授知识、训练能力、开发智力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对良好道德的追求,更需要向学生传递人与人之间温暖的关切与爱护。只有这样,教育才能为培养人文精神和提高文化素养创造条件,教师才能切实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燕国材.素质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
[2]杜时忠.人文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
[3]项贤明.走出传统的教育学理论体系[J].华东师大学报,1996(2).
[4]何成刚.人文精神:人文教育的核心目标[N].中国教育报,2001-9-27.
罗爱静陈亚南许泽华肖睿
【摘要】 新形势下,人文与科技已成为医学发展两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医学科技是为实现医学人文目的而服务,而衡量医学人文目的是否达到的唯一标准是人的幸福。本文阐述了人文素养的内涵、外延,并以医务工作者中最庞大的女性群体为例,阐释提升其人文素养的原因,并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如何提升女性医务工作者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 女性医务工作者人文素养
古之医者,仁术为上。医者,不仅需要有科学家的敏锐与果断,艺术家的想象与洒脱,还要有哲学家的思辩与情怀。
在新形势下,人文与科技已成为医学发展两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医学科技是为实现医学人文目的而服务,而衡量医学人文目的是否达到的唯一标准是人的幸福。人文素养,其灵魂是“以人为本”,是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人格模式、审美情趣、学识才华等精神收获的总和。女性在医务工作者中占到很大比例,她们在承受巨大工作压力的同时还要以母亲的角色影响下一代成长,不仅如此,她们还需要追求更高层次的发展。因此,女性医务工作者人文素养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
1.人文素养的内涵和外延
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源于儒家的“仁爱”思想。“仁者,爱人”。“人文”这一概念,中国古已有之。《易·贲》中将“人文”与“天文”对举:“小利有攸,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①人文者,人之文也,如同天文意为天之文一样,是古老的天人感应说较早的表①金景芳.周易系辞传新编详解[M].沈阳:辽海出版社,1998.述形式。② “素养”一词在《高级汉语大词典》里的解释为:“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巧或能力”。可见,“素养”与“素质”、“精神”不同,它更强调能力,即“素质”和“精神”的外显、行为。但这种能力必须是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那么“人文素养”的内涵又是什么呢?具体来讲,应包含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人文行为三个方面。
1.1基础是积累人文知识。人文知识是与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相对应的一种知识类型,是人类总体知识构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语言(符号)的方式对人文世界的把握、体验、解释
③和表达。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必定具备全面发展之知识架构,丰富的人文知识则是培养人文素养的前提和基础。古往今来,真正称得上“大家”或“大师”的人,无不具有广博的人文知识。他们在包罗万象的人文知识学习和思考中,懂得如何与他人和谐相处、与自然乃至宇宙和谐共生。
1.2内在核心是具备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一种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思想,主要包括人的信念、理想、人格和道德等。人文精神是人文素养的内在支撑,是人文素养的最高层面,具有人文素养的最典型标志是具有人文精神。具有人文精神的人拥有无价的精神财富,懂得如何与他人、自然和宇宙和谐相处;他们敢于直面人生苦难,体验生存深渊,并去深渊揭底,去化解苦难。
1.3外在表现形式是具体的人文行为。一个人通过人文知识的学习和体悟,唤起对人的生命本身带有终极性质的追问,养成“清风亮节”和“超然物外”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品格。这种内在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品格体现在外在的行为上即是人文行为。人文知识的内化即是人文精神,而人文精神的外化便是人文行为。人文行为体现了“素养”一词所含的“技巧”、“能力”之意,也是人文素养最终之目的。
2.提升女性医务工作者人文素养的原因
2.1医学人文现状。一是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部分片面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导致诸多不和谐、不稳定的社会因素。医疗领域中, 大量新技术、新手段的应用,使医务人员进入了狭窄的专业范围,医生直面的是“病”,仅凭报告单来判断病情和诊断疾病越来越成为常规,医患之间的对等交流在消失,所发生的医疗行为与以人为本相悖离,医疗行业缺乏人文关怀;二是以往我国的医学教育体制过于强调专业知识的学习,缺乏对人文素质的培养,从而导致一②赵磊.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内涵与提升[J].重庆大学学报,2002(9-2):156.③石中英.人文世界、人文知识与人文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6):12-14.些医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只重视专业技术的学习,忽视自身人文素养的提高。而在西方国家,人文课程在医学院课程所占的比例美国为20%-25%,英国、日本为10%-15%④;三是对人文氛围营造的严重缺失,也加剧医患间的矛盾,沟通难免出现误解和隔阂。
2.2提升女性医护人员的人文素养,有助于群体性格优势得到最大发挥。女性具有得天独厚的直觉本能,感觉细微,观察敏锐,作风比较严谨细致,考虑问题周密稳妥,加速人文知识储备,素养的提升,能在工作实践中更好地与病患沟通,避免一些因疏忽造成的失误,引发误解与隔阂。
2.3提升女性医院管理者的人文素养,有助于个人工作魅力得到最大提升。在医院管理工作中,女性管理者更具有亲和力。女性管理者一般都受过较好教育,在工作实践中体现并进一步提升自身良好的人文素养,通过极具人文关怀的工作方式,增强下属的认同感,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以自己的个人工作魅力,凝聚团队,影响团队。
2.4提升女性医院行政后勤工作人员的人文素养,有助于工作执行力得到最大体现。作为医院医疗服务工作最基层的工作群体,对她们进行人文基础知识的普及和具医院特色的人文精神的培养,对凝聚群体人文共识,激发工作热情,更好地为医疗中心工作服务意义非凡。
3.提升女性医务工作者人文素养的途径
3.1夯实基础,完善医学生的知识结构。医学生是一名医务工作者的必经阶段,提高医务工作的人文修养,要从医学生抓起,湘雅三医院从实践层面探讨了提高医学生人文修养的模式—研究生修养论坛,修养论坛以“加强修养,提高素质——做一名好医生” 活动主题,修养论坛受到了中南大学领导的高度重视,中南大学校领导高文兵、黄伯云、徐建军、李桂源分别对论坛活动给予了批示或题辞。研究生修养论坛至今已形成了一个极具特色的研究生思想教育平台和品牌。
3.2循序渐进,激发女职工自强不息的进取心。传统观念禁锢了女性思想上的开拓进取,女性固有的身心特点限制了女职工潜能的发挥。面对新的形势,湘雅三医院女工委创新工作思路,用新观点、新思维来启迪女职工,培养女职工的主人翁意识,让她们认识到女职工不止是做厨④ 查远莉,周裕香.浅谈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J].医学与社会,2004,17(6):50-52.房中快乐的小女人,也不止是做等待丈夫归家的妻子和等待孩子放学回家的母亲,而是要成为加快医院发展、实现医院“二次创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3.3方式多样,提升女职工自强不息的责任心。面对不断向纵深推进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没有较强的理论功底、扎实的业务知识是很难适应新的形势需要的,因此要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为载体,在女职工中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大力提倡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提高她们参加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4开展“三德”主题教育,提高道德品质修养。以为民服务
创先争优、“三好一满意”活动为契机,湘雅三医院开展了“三德”教育政治主题教育,即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医院社会公德教育由宣传办牵头开展,主要内容有: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家庭美德教育由工会牵头开展,家庭美德主要内容: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职业道德教育由纪委(监察)办牵头,深入开展警示教育,组织收看警示教育宣传片,利用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邀请相关人员做形势报告,形成廉洁自律“大宣教”格局,培养医务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增强医务人员的社会责任感和廉洁从业意识。定期开展主题宣传月活动 通过系列主题活动宣传党风廉政建设、行风建设、医德医风建设。医院每年开展评选“十大医德标兵”、“十佳教师”、“十佳护士”、“门诊每周之星”、“先进党支部”、“优秀共产党员和党务工作者”、“五好家庭”、“优秀女职工”等一系列活动,以树立和宣传医院先进典型人物的感人事迹,激励全院医务人员文明行医、廉洁行医。
总之,医学科学和医学人文相辅相成,统一于医学。没有科学,医学技术无法进步,没有人文素养,医学就不能称之为人的医学。提高医务工作者的人文素养是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是医疗卫生行业参与社会竞争、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的需要,必须常抓不懈。
作者简介:
罗爱静,女,1962年5月生,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党委书记,主要研究方向:医院管理、卫生信息管理、医药信息检索。
通讯地址及方式:
赤水一中生物组
王廷霜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间,我已经是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奋斗了将近12年了。愉快地送走五届学生。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感荣幸。然而,面对竞争激烈的教师队伍,我感到了身上的压力。作为中青年教师,不能放松自己的学习,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有所发展,有所进步。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不再是手拿一本书,一套教案就可以应付于千变万化的学生了,新课程的改革不断向前推进,这次改革不仅仅是课本的改变,还有教学手段的改变以及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可以说是天翻地覆的。课本的改变中只是更新,更多的新知识的融入,生动的图画代替了文字,教师如何理清思维,改变教学思路;如何学习新知识进行教学;教学手段多种多样,不会是以往单一机械的讲授式,教师如何改变教学手段,或者说怎么适应其他的教学方法,比如探究式,如何在课堂开展,把课堂还给学生,是课堂的组织者而不是统治者。学生同样也要改变以前的被动接受的学习方法,成为学习的主人,去主动地吸取知识。针对这些的改变,教师应具有积极进取和创新精神,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拥有自己的个性和特长才能更快更好地适应新课程发展的需要。作为生物这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知识是日新月异的,那么生物教师应如何提升自身素质以适应新课程发展的需要呢?
首先我们要有自信。用实际行动给学生一个暗示,那就是:我是好样的,你们也是好样的,爱可以传递,心情可以互相感染。学生能否在学校中健康快乐的生活、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
一个学生就是一个世界,每个学生都应是一颗珍贵而闪亮的星。可一些孩子就像天际辽远的星星,常常被人忽略、被人遗忘。或许只要一丝关注的目光,他们就会绽放最璀璨的光芒。所以,我们要关注每一个角落的学生。
其次以教书为乐,以学习为趣。让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应该做到才具有说服力。我让学生主动学习,以学习为乐,我们自然应该以教书为乐,以学习为趣。与学生一同体会学习的乐趣。而作为教师,我们要认真吸收新的教学理念,坚持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继续教育和培训活动,在学习中提升师德修养,转变观念,提升专业品性;积极参加各种研讨活动,多听老教师的课,向老教师学习教学经验,并在课后及时写好收获或反思。
第三是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改革,学习新的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更加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形成有自己特色的、学生喜欢的教学风格。以往的教学一般就是老师讲,基本就是满堂灌,填鸭式,老师就是课堂的主人,学生在下面死气沉沉,昏昏欲睡。现在要转变角色教师应是课堂的组织者,怎样把课堂还给学生,这都是教师提升自身素质,才能达到的。生物本来就是一门实验课程,进行试验是必不可少的,如选修一、三中的组织培养技术,有些教师自己都没做过,也就是照葫芦画瓢,建议多实践几次,教学时也能底气十足。
第四是 勤于反思,促进自我完善。“想大问题,做小事情。”学会思考教育问题,积极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自己的教育行为,从反思中提升教学研究水平。对每堂课的成败及时地进行总结和反思,是对自身教学工作的检查与评定,是适时总结经验教训,找出教学中的成功不足的重要过程。
第五是研究新课标、新课本,进行有效研修,与同仁进行交流。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研究新课标,这样对生物的整体知识有所把握,教学深浅才有数,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然后就要研究新的课本了,如果对课本的知识不能掌握,那就说不上教学。因为新课本中有许多知识是由大学课本下来,所以我们要捡起大学时的课本进行系统学习,从而对我们高中课本进行全面把握。同时,在网络的全面发展中,我们也需要依托互联网,了解最新的生物知识填充课堂,使之不呆板、说教。第六是教学生如何主动学,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对课本非常掌握,对教学手段也运用自如,但仍没摆脱死气沉沉的课堂,学生兴趣并不高涨,这是因为学生并没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并没有参与其中,好像上课就是看老师表演,教师必须调动学生积极性,把他们摆在首位,从课堂中感到快乐才能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以适应今后多变的世界,这也需要教师提升自身素质,将纷繁复杂的世界展示一部分给学生看,将奇妙的生物世界呈现在他们眼前,真正感兴趣了,自然会主动学了。
一、大学语文教学对于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重要性
语文一直都是教育过程中比较重要的学科, 从语文在所有学科中所占的学分比例就可以看出来, 大学语文在大学教育中有重要的地位, 如今却面临着尴尬的形式[1]。学生很难真正从语文课堂教学中获取有关的文化知识, 学生的人文素养就更不可能得到提高。大学语文教学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促进学会说呢过发展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不可忽视。
语文课程一定程度上是对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承载, 对于语文的学习和尊重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文化在人身上的反映形式就是人文素养。
通过对语文的学习, 学生不仅可以开发自身智力, 能使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 还能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满足大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要求。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随之引发的是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这使得我国在世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国外已经兴起了汉学热, 可是国内的大学生却没有认识到中华文化的宝贵和重要性, 同时某些教师对于语文教育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以及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没有清晰认识。
二、大学语文教学中在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1. 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存在问题
这些问题普遍存在于某些高校中, 例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方法过于单一, 知识为了完成课堂任务而教学, 将重点放在学术观点或者研究方面, 虽然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但是就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和大纲要求来说有所偏离。我国大学的语文教育更应该将人文素养的培养作为重点, 尤其是少数民族, 更要把学生的人文教育作为教学任务的重点。把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作为教育的目标, 让学生对不同的文学作品进行了解, 并对其中表现出来的不同文化以及价值观念进行体会。但是我国目前的问题还是在于仍然一直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 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人文素养水平的提高。
2. 语文教材过于老套, 学科地位的不到重视
虽然时代在快速的发展, 但是现阶段我国高校内部的教材却没有更新, 和社会的发展脱节。缺乏时代感, 内容老套, 科学性差。同时文章内容质量差, 缺乏必要的内在联系, 没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 一些学校甚至把语文课作为选修课, 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或者不学, 学校、教师以及学生对待语文学习的态度都呈现出随意的状态, 这种教学态度和方式极大地阻碍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 甚至会完全不起作用。长时间过去不仅使得语文这一学科的地位下降, 对于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提高也发挥不出任何作用。
3. 考评模式不合理
我国的教育制度一定程度上属于应试教育制度, 受到这一制度的影响, 我国的大部分高校在对学生进行学业水平测试时采用的方式都是通过出试卷题进行考试这一形式, 即通过卷面分数来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成绩好坏进行评判, 这种方式显然是不科学的, 并不能真正的显示出一个学生的真正的认知和学习能力, 只会让学生有目的的进行语文学习, 即通过期末测试, 不注重过程, 只是临时抱佛脚, 没有真正的对语文知识进行理解, 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也没有益处。
三、大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措施
1. 重新对大学语文进行定位并进行教材改革
我国部分高校仍存在把语文设置为选修科目的现象, 不能正确认识语文对于学生文化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尽管一些名校已经做出表率, 例如南开大学就已经将其列入了必修必选课, 其他学校在这方面仍然处于建设中。语文并不是简单的总结历史经验或者我们经历的社会发展, 还应该包含其他的知识, 但是现代语文教材并不重视这一点。因此教材编写时要尊重历史, 并对其中的文章进行严格的筛选, 对于利于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内容进行积极采纳。并且在编写模式上不断创新, 激发学生积极性, 使学生的思考和学习化被动为主动。
2. 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革新,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方式多为灌输式, 模式古板, 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不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过程中, 要把学生作为整个过程的主体, 从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尊重客观存在的差异性, 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个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学时可以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文章[1], 同时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不同的课堂需求得到满足, 充分调动学生的每一根神经, 教学效果增强会促进学生人文素养水平的提高。
3. 改变和学生的交流形式
我国的信息技术已经极大的发展并且应经被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同时也可以被利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利用信息化平台为学生推荐优秀的文学作品, 例如一些优秀的小说、名著等, 同时可以就其内容与学生进行讨论, 和学生及时进行沟通, 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总结
大学语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作用, 要不断改变现有的教学方式, 改变古板的授课模式, 同时优化语文教学课本的内容, 改变落后的评价方式, 使学生可以更好地感受语文教学过程中蕴含的文化底蕴, 提高学生积极性, 促进学生人文素养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关键词:人文素养;职业能力;职业教育
近几年来,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有这样一种现象:有的毕业生出去准备自谋职业却找不到事做,闲在家里;有的送出去实习工作怕累跑回来或被淘汰回来。实际上这是多数职业技术学校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即职业学校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差。一方面社会需要大量的技术型人才,而另一方面从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的学生相当一部分就不了业,这充分说明了,现在的职业学校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差。职业学校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差严重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能否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职业教育的成败,因为只有职业学校学生能适应社会,才能解决职业学校学生的就业出路问题,职业技术学校的生源才能源源不断,职业学校才会发展,才能生存。
一、现在的职业学校学生适应社会能力差的原因
1.职业学校学生所处的环境和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我们所处的环境和社会已不同于过去,过去我们的教育模式只是注重学生学习技术的培养,毕业以后国家安排就业,也就是说多数学校教育还停留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上,不注重学生素质的教育。
2.多数职业学生的基本素质差
多数职业学校学生在社会交往、谈话艺术、团结协作、吃苦耐劳、敬业精神等方面的基本素质还很差,跟不上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另外,许多职业学校学生的就业理想、思想观念等方面还未转变过来,多数人不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
3.职业学校学生所掌握的基本专业技术太差
由于学校或自身的素质,一些职业学校学生基本技能不扎实,到了社会不能为用人单位创造价值,当然用人单位就不会用你。
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一大组成部分,其任务光荣而艰巨,职业教育搞得好与坏直接关系着人口素质的提高、社会的稳定、经济的繁荣发展,而职业学校学生能否适应社会、能否为社会创造价值又直接关系着职业教育的成败。职业教育目前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职业学校学生如何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只有他们在社会上站得稳,才能为社会创造价值,职业教育的生源才会源源不断,才能有生存发展的空间。
二、提高职业学校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措施
1.加强德育工作
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关键,一个技术再好、本领再高的人,如果思想品德差、道德败坏,是不能为社会作出贡献的。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就要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方面的教育,加强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只有品德的高尚,才会用正确的心态去面对社会、适应社会。
2.加强专业技能的训练
对于职业学校学生来说,毕业后要面对工作,要适应社会,在社会站稳,要能为别人创造价值,别人才会用你,自己才会获得利益,所以职业学校学生要有过硬的技术本领才能为社会创造价值。这就要求学生在学校时就要加强基本技能与实际动手能力的训练,教师教给学生的知识要实用。学校还要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以便使学生所学的本领适应社会的发展。
3.坚持一专多能的原则
在培养人才上,要注意一专多能,即一至两个专业为主,发展其他相关的专业技能。如服装专业的,除了学好本专业外,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学习绘画、工艺美术、中国结艺等,模特专业的除了自己的本专业外,还可以学习计算机、服装设计、绘画、礼仪等,每个人至少要掌握两门以上的专业技术。
4.要大力加强职业学校学生社会处事能力、交涉艺术、吃苦耐劳、敬业精神、自身管理能力等基本素质的训练
(1)处事能力和交涉艺术。职业学校学生毕业后面对的是社会,怎样把自己推荐出去,社会处事能力、交涉艺术是关键。在过去,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现象:学生遇到老师不会打招呼;上台说一句话脸都红;叫他去办事缩头缩尾;车上遇到老师不会让座位等。试想用人单位遇到这样的人会对他(她)产生好感吗?会用他吗?要加强社会处事能力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的训练着手:①班主任平时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让学生多参与管理班级,多教给学生一些为人处事的本领,多锻炼学生独立办事的能力等;②抽出一定的时间,把社会处事能力和交涉艺术作为一门技能传授给学生,教他们如何结识周围的人,如何战胜自己,怎样与同学、同事、领导以及下属相处及交涉等;③多举行演讲、自我介绍等锻炼口才以及交涉能力的活动。
(2)关于吃苦耐劳和敬业精神。过去我校输送出去的职业学校学生中,就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不能吃苦耐劳,没有敬业精神而做了“逃兵”,由此可见,加强职业学校学生吃苦耐劳、敬业精神等基本素质的训练,对于职业学校学生能否适应社会也很重要的。
(3)关于自身仪表。如果说专业技能是内存,那么人的仪表就是外在。要想取得别人的好感、信任,良好的印象是关键,所谓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要想得到别人的使用,首先别人看你的第一印象很重要,所以职业学校学生就业,给别人的第一印象即仪表是很重要的,因而要求教师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要从穿着、精神面貌、文明礼貌、言谈举止等诸多方面加强训练。
(4)关于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主要是教会学生一般做事的原则、常识、哪些事可做哪些事不可做,辨别是非真假、处理一般事物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加强训练,提高学生管理自己、约束自己的能力。学会学习是指职业学校学生出去以后如何把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职业学校学生在学校学到的专业知识,毕竟和现实还有一定差距,很多实践的东西还需要多总结才行。
总之,如何提高职业学校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不是一成不变的,应以市场为准则,以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素质为标准,不断总结找到更多、更好的办法。
参考文献:
宋红霞.浅议高校教师人文素养的提升.中国成人教育,2008(14).
一、语文教师应树立高尚的理想。
流沙河的诗歌《理想》中说“平凡的人因有理想而伟大,有理想者就是一个大写的人”。理想是人们内在的精神脊梁,语文教师树立正确的理想不仅可以鞭策自己努力前行,也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指引正确的方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语文教师应具备较高的文学素养。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中学语文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文学素养也是衡量其教学水平的基本准则。文学作为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情感工具,从古至今一直影响着人们。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岳飞“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等经典名句,常在迷茫中给世人以警醒,中学语文教师应熟练掌握并运用好这类素养,传承文化,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三、语文教师应有渊博的教学智慧。
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习性,怎样才能在千篇一律的教学方式中展现出独特的教学风格呢?余映潮的《致语文教师》中,第一辑就对语文教师提出应练好的四项基本功:
(一)练好研读教材的基本功。
教材是教学最基本的教学工具,语文教师应掌握好对语文教材的理解与渗透,教材就像渔夫手中的鱼网,即使鱼网错落有致,不去仔细考量对它的使用技巧,那么呈现在你面前的就只是一张“网”而已。语文教师应在课余时间对教材深入细致的研读,悟出其中的奥妙,减少对教参的依赖,形成自己快速有效的教学模式。
(二)练好能够运用多种教学手法的基本功。
余映潮认为语文教学中“教什么”与“怎样教”同等重要。而近些年伴随着考试内容的愈加明确,许多教师早已成为“考什么”就“教什么”的执行者,“教什么”的问题也越来越不如“怎样教”更加显著。“怎样教”成为了同一内容下,语文教师不同教学方式的评价。如讲戴望舒的诗歌《雨巷》时,语文教师可以制作PPT,播放带有深巷的背景图片及耐人回味的背景音乐,找一两个朗读较好的学生配乐朗诵。使学生在脑海中勾勒出雨巷姑娘、油纸伞等意象,形成一幅唯美和谐的画卷。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思路可以始终保持学生对学习的热情。
(三)练好作文指导教学的基本功。
中学语文习作是学生积累的最佳时段,语文教师应对作文教学加以重视。在课上课下引导学生养成积累写作素材的习惯,如阅读时摘抄好词好句、课前演讲、每日读报、每周名句赏析等。这种目的性明确的活动长期坚持有助于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
(四)练好科学地指导学生复习应考的基本功。
中考、高考的压力使学生与教师长期陷入苦闷的“题海战术”当中,中学语文学习是掌握基础知识的重要阶段,语文教师应对考试制定有效的管理方式。余映潮提出三个要点使教师具有指导学生复习应考的本领:“1.如何精于考点提炼。2.如何善于训练指导。3.如何巧于计划安排。”从而科学的指导学生备战,带离学生脱逃“题海战术”。
四、语文教师应有积极向上的形象。
语文教师与其他教师相比,因具备良好的文学底蕴所述语言应该更加生动形象,话语谈吐文明,是语文教师的标志。语文教师还要有得体的行为,如站姿、坐姿、微表情、身体语言等。语文教师温柔、善良、富有爱心的性格会受到学生们的好评。
五、语文教师应有健康的身心状态。
鞠献利《教师素质论》中引用毛泽东所著《体育之研究》谈道:“又尝闻之,精神身体不能并完,用思想之人每歉于体,而体魄蛮健者多缺于思。其说亦谬。”教师特定的工作特点需要教师平时应养成营养膳食、锻炼身体、适度用脑、注意卫生等习惯。另外,心理素质高也是教师心理承受能力强的表现。对于许多学生眼中语文不用认真学也可以得高分的情况,语文教师应循序善诱引导学生,顽强的毅力是语文教师健康心理的表现之一。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提高中学语文教师素养切不可急焦急躁。中学语文教师应在日常教学生活中不断审视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带到语文课堂当中去,为语文教学事业的课程改革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要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主要靠自身的努力,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并转化为教学行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善于观察学生,精心研究教学过程,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和处理实际问题。
一、坚持教师基本功训练
前些年,曾兴起教师基本功训练热潮,以“三字”,(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一话”(普通话),“一画”,(简笔画)为主要内容,坚持磨练教学基本功。应该承认,语文教师基本功不过关或不过硬的情况还是存在的。比如,普通话不标准,教学语言干瘪,字写得不好看,不能进行示范朗读,写不出好文章,使用现代教学媒体不熟练等。我就听见有家长反映了这么一个情况:有位老师教“b、p、m、f”时,把“b、p、m、f”的“f”读成“fu”。
教师基本功的训练,主要靠自己持之以恒的锻炼,也要靠教师培训部门组织开展有关的比赛活动、培训活动。
二、教学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语文教师要能走进新课程,加强新课程理念的学习,掌握新的教学理念,胜任课程改革。转换教师角色,正确看待教学质量,加强对学生学习情感和过程的关注,创造性地进行教学。
三、教学设计
当前教学设计的现实问题:一是缺时间。语文教师工作太忙,作业数量多,批改难度大,大多兼任班主任,每天要做大量琐碎的事务性工作,还要兼任其他课程,能用于教学设计的时间非常有限。二是缺动力。事业心强的老师,经常利用休息时间来进行教学设计,事业心不强的老师就缺乏这样的动力。三是缺方法。长期以来,习惯于抄现成的教案,不习惯于自己结合教学实际进行教学设计,不能或不太能把教学理念转变为自己的教学行为。所以,加强教学设计研究,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四、课堂操作能力
良好的课堂操作能力,取决于教师个人的教学经验,教学艺术,教育机智,新课程特别强调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即使一个教师拿着一份很优秀的教学设计,也不一定能上出一堂好课。比如“相机进行……”怎么“相”机呢?这就需要教师善于捕捉教学契机,善于抓住教学契机,不要错失良机。这是新课程对教师有着很高要求的教学素养。
五、加强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教学反思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写教学后记、教学日志、案例分析,请同事指导和帮助等方式,提高自己的教学反思能力。比如,我校专门发一个“教师教学反思记录”本,并且有数量规定:坚持每天写教学反思,每期不低于75篇。教学反思是校本教研的一种有效方式,也是教师实现专业成长的有效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该静下心,认认真真、深刻地反思,切忌抄袭。
每个版本的英语教材,刚开始都以打招呼作为第一单元,内容简单易懂,单词也不难读。此时,抓住时机鼓励学生,激发他们想要开口的欲望,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使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也许才开始接触英语的他们,发音并不是很标准,甚至听上去还有点可笑,可听到他们早上热闹地用英语打招呼的时候,我知道,他们已经丢开了羞涩,用自己的行动来尝试使用英语。在课堂上,老师千万不能吝啬对学生的表扬及鼓励,可以面带微笑地说“Good”“Great”“Good job”“Try it again”“Well done”“Clever boy”“Have a try”“Let me help you”等。对于学生的过错可引导其自己发现,自己纠正,不应直接说“You’re wrong.”这样一来,学生身上潜在的学习能力不仅被挖掘了出来,而且自尊心和自信心也会从此树立和提高。这样,打消了学生学习英语的不自信, 敢于说英语、用英语也就水到渠成了。一个微笑,一个表扬,一个抚摸,一个眼神,都会让学生充满了激励和自豪,从而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真心地爱上用英语交流这个新的方式。
一、充分利用教材,以情感人,以情育人
小学英语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的语言文化内容和思想教育内容。很多教师只注意到了语言训练的内容,单纯地以某个话题,如:问路、天气、时间、看病等进行教学,忽略了文本深处的思想教育,使英语的教学只孤立地存在于语言学习这座孤岛上。
例如,《小学牛津英语》5B Unit2“A telephone call”一课,许多教师都抓住了语言训练重点“How do you feelnow?I feel…”“What’s wrong with you?I’ve got a/an…”花了大量的时间学习重点句型及句型的运用。其实,教材中的情感教育无处不在,只要仔细挖掘, 很多内容都可以作为情感教育的素材。本课中Helen没来学校上学,作为好朋友的Su Yang在午饭后打电话询问情况,得知Helen生病了,Su Yang问候了Helen,给她提出一些建议,并约好放学后去看Helen。这就是情感教育的主题:关心同学,关爱他人。
在文本教学中,我们要挖掘出情感教育内容,关注教学过程中的细节,也能创造出情感教育的机会。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授“How do you spend your weekends”这个句型的时候,让同学们以开火车的方式依次问:“How do you spend your weekends?”另外的同学回答:“I often. Sometimes I…”。两列火车开下来之后就发现,好多学生的答案都是:“I often watch TV. Sometimes I play computer games.”在现实生活当中,确实有许多孩子沉迷于电视和电脑游戏中,离开了电视和电脑,他们会觉得不知道该干什么。教师抓住这个细节,针对这样的情况,及时地对学生进行引导。要让学生知道,在我们的周末里,可以做很多有意义又健康的事情,不只是看电视和玩电脑游戏,完全可以使我们的假期过得悠闲而又精彩。
二、增强祖国意识,拓展国际视野
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接触和了解外国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接受属于全人类先进文化的熏陶,有益于培养国际意识。
(1)抓住时机,增强祖国意识。例如,在教授like句型时,教师先和同学们交流自己或自己的朋友喜欢干的事情,接着出示了一系列姚明、郎朗、刘翔等人物图片,叫学生介绍这几个人物。学生一看到这几个人物就特别兴奋,积极举手想要发言。“Yao Ming is tall. He likes playing basketball. He can play it very well.”“Lang Lang likes playing the piano. He plays beautifully.”“Liu Xiang likes running. He can run fast. I like him very much.”…等说完这一切时,学生们高昂的兴致依旧不减,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苦于自己学习的句型和词汇量太少,还有好多介绍他们的话无法用英语表述出来。此时,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对学习更多英语知识的渴望达到了高潮。
(2)认识中外差异,拓展国际视野。通过英语的学习使学生接触到一些外国文化,并对中外文化的差异有了粗略的了解,帮助学生拓展视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进而提高中外交际能力。
《牛津小学英语》6A Unit6 Holidays这一课中,出现了很多中外节日。春节(Spring Festival)、端午节(Dragon Boat Festival)、中秋节(Mid-Autumn Festival)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同学们都了解,复活节(Easter)学生就很难理解其内涵。这时,教师要及时补充一些关于复活节的内容介绍,让学生了解复活节的由来、时间及在这个节日中外国人有哪些风俗习惯。当学生注意到中外节日文化差异,且对其产生好奇的时候,教师可以适当补充一些英语国家中重要的节日。这样一个简单的节日补充介绍,让学生了解了一些外国文化,不再是简单枯燥的单词认读、拼读,单词板块的学习显得更加丰满,他们的视野也变得更加广阔。
【教师如何提升人文素养ying】推荐阅读:
生物教师如何提升自身素养06-23
提升中小学教师人文素养的新途径09-22
中职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论文09-17
修炼教师人文素养05-26
如何提升学生信息素养11-12
学习教师人文素养心得09-22
青年教师人文素养的培养01-05
如何提升员工的素养文化礼仪12-18
高职教师人文素养培养途径论文10-23
教师人文素养的新修炼学习心得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