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谎的孩子怎么教育

2024-09-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说谎的孩子怎么教育(精选11篇)

说谎的孩子怎么教育 篇1

四岁后的孩子,社会交往能力在初步发展阶段,对很多事物还表达不够完善。头脑的想象力丰富,孩子还不会区分事实和心里所想的有什么不同,所以家长不能把孩子说的认为是谎话。孩子说出一些小谎言,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本能反应,是非常天真的,很好理解。所以面对孩子说谎时,家长不必反应过度,或立即戳穿孩子的“谎言”并立即加以呵斥,应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关注什么事情,帮他解决,了解他为什么说谎,给孩子恰当的引导。

孩子为了不想让幼儿园,说肚子疼,父母先确认是否真的是否是肚子痛,如果是假的,就告诉他去了幼儿园是很好玩的,有很多小朋友在等着他一起做快乐的事情。如果这时孩子仍然坚持说疼,就不要上学,但规定病了不能出去玩、不能看动画片、玩玩具、吃好吃的东西,只能躺着休息,给予冷处理,这样下次孩子不就愿再赖在家里不想上学了,或者孩子否认打碎家里的某样物品,需要从家长的处理方式也要恰当。

因为人都有做错的时候,成人都不例个,孩子调皮、喜欢玩、跳来跳去,打碎家里的某些物品是非常正常的,妈妈应首先关心孩子是不是受伤了,“妈妈下次把这个东西放在更稳妥的地方”,“宝宝下次这样就不会摔坏它”,这样的处理方式下次孩子下次如果做错了会愿意承认。打碎了东西都不是故意的,不该受到斥责。如果家长能及时给予孩子足够的肯定和欣赏,孩子就不会编造谎言来讨好父母。

养成说谎毛病的`孩子家长对其都比较严厉。而孩子的过失不能得到理解、宽容,为了逃避责备才会说谎。无论孩子做错了什么,只要说了实话,就不应再受到惩罚。如果承认了错误反而引来父母更大的怒气,孩子下次还会本能地说谎。日常生活中,父母快乐、随和,关心理解孩子的需求,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无论发生什么,回到家里总可以得到父母的支持和理解,孩子就会向父母倾诉内心的感受,永远不会说谎。无论多大的孩子也不例外。

孩子说谎了,家长首先不要把这件事看得太严重,毕竟还是孩子,面对孩子说谎应积极找出原因,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怀和理解,这样孩子得到父母的肯定,以后都不会再说谎了,因为这也同时会让孩子明白,生活中诚实才更讨大人喜欢。

孩子为什么说谎?

1. 将想象和现实世界混淆

孩子的想象力是丰富的,很多时候会自己凭空想象一些不着边际的话,并说得和真事一样。这并不是孩子在说谎,而是孩子的想象。有时孩子把所想象的事物当成了现实,因为他还分不清想象的情景和现实之间的界限。有的父母往往把孩子的各种想象和说谎混为一谈,这样责怪孩子是很不公平的。

2. 为了引起注意

孩子有通过别人的注意来肯定自己存在的特性,如果在孩子的经历中,说谎比较能引起成人的关切,孩子就能用这种方式来引起他人的注意。

3. 父母的教育不当

有些孩子说谎,往往与成人的影响有关,特别是家长的说谎行为,常是造成孩子说谎的直接原因。父母是孩子心目中的权威人物,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说了谎,就会使孩子产生“说谎不为错”的错觉,最起码也为他们的说谎壮了胆。

4. 容易受别人的暗示

家长不能用暗示性的提问口气问孩子,例如:“你是不是把玻璃弹子吞进肚子里去了?”这种暗示性的提问,很多孩子会回答:“是的。”如果你耐心些问孩子:“弹子哪里去了?”孩子会指着桌子底下告诉你:“弹子滚进桌子底下去了。”

5. 为了达成某种愿望

有时,小孩子常会把希望得到的东西当成已经得到的。这是由孩子心里活动和思维发展尚不完善,因而产生了“幻想”,并非真的说谎。

6. 为了逃避某些事

说谎的孩子怎么教育 篇2

一、幼儿说谎的原因及表现

诚实是一种美德。说谎则是不诚实的前奏, 是人人都厌恶的一种不良品质。所以我们要及时了解幼儿说谎的特点及原因, 及时给出正确指导。

1. 有意说谎。

有意说谎是指幼儿有说假话的动机, 并且也意识到自己在说谎, 说谎时还伴有出现较强的心理紧张、不安、恐惧、内疚等情绪体验。具体表现在:

(1) 孩子做错了事, 为了逃避惩罚, 常常会说谎;

(2) “编造式”说谎;

(3) 模仿父母的言行;

(4) 满足自己小小虚荣心。

2. 无意说谎。

无意说谎是指幼儿没有故意说谎骗人的主观动机, 还意识不到自己在说谎, 也不会伴随说谎出现紧张、内疚、恐惧等情绪体验。主要表现在:

(1) 概念模糊, 语言表达出错;

(2) 想象与现实相混淆, 以假当真;

(3) 由于对事物的不理解, 而无意中说了谎。

二、幼儿说谎行为的教育策略

现代社会的孩子并非都像《皇帝的新装》中的那个孩子一样诚实而单纯, 随着多媒体等各种先进电子技术在家庭的介入, 人际交往中成人的言行表现等等, 都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幼儿, 使孩子纯洁幼小的心灵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产生了一些不良现象。

1. 了解找出孩子撒谎的根源, 耐心疏导及时表扬, 促使说谎的孩子改正不良习惯。

当孩子说谎时, 父母最应该关心的不是谎言本身, 而是谎言背后的含义, 找出孩子说谎的动机。幼儿都有较强的自尊心, 发现孩子说谎时, 成人先不要责备孩子, 而是要冷静客观地分析他们说谎的原因, 寻找说服教育的方法。属于有意识说谎的, 要帮他分析危害, 可用形象的事例来帮助孩子了解说谎是一种不良行为, 会失去别人的信任, 会失去朋友, 并鼓励他、帮助他改正。

2. 父母要以身作则, 榜样示范。

古语说:“其身正, 不令则行, 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也说过:“野蛮产生野蛮, 仁慈产生仁慈。”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是孩子效仿的第一榜样, 是最直接、最有效地诚信教育的播种者。因此, 父母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 诚实守信, 以身作则, 让孩子接受好的熏陶, 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

3. 营造诚实氛围。

教师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 要求孩子做到的, 教师自己要先做到。教师之间、教师与幼儿之间要以诚相待, 言而有信是孩子诚实品质得以生根发芽的关键。平时, 多给孩子讲关于《狼来了》《曾子杀猪》的故事, 让孩子在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逐步形成诚实的优良品质。

4. 家园配合, 不给孩子说谎设下“陷阱”。

幼儿园和家庭、教师与家长应相互合作, 共同培养幼儿诚实的品质。有一次, 一名小朋友入园时, 吵着要买一辆玩具小汽车, 妈妈问他:“今天一定要买吗?”他小声地说:“老师要买的!”当他妈妈坚决反对时, 他却坚持说:“妈妈, 你就给我买一辆小汽车吧, 因为我已经答应送给俊俊一辆小汽车了。”听到这话, 我马上迎上去, 竖起大拇指对天天说:“你很棒, 你是一个诚实守信的好孩子。”同时教师和家长之间要密切配合, 教师和父母要言行一致, 及时了解幼儿在家、在园的情况, 使说假话的孩子无机可乘, 这样才能有利于儿童诚实品格的形成, 及时了解孩子, 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总之, 教育孩子的过程要循循善诱、旁敲侧击, 一定不能刺伤孩子的自尊心, 让孩子从此自暴自弃。我们相信没有天生就会说谎的孩子,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真无邪的, 只要我们正确对待他们的说谎行为, 适时进行教育, 相信孩子在我们的关爱下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遇上“爱说谎”的孩子怎么办? 篇3

儿童心理学研究发现,几乎所有的儿童都会“说谎”,但孩子说谎并不一定都是不诚实的品质问题。儿童常见的谎言类型大致分为想象型说谎,被迫型说谎,模仿型说谎,虚荣型说谎以及有意型说谎。孩子说谎的原因有很多,需要具体地分析孩子说谎的心态和动机,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当你遇上“爱说谎”的孩子,你可以:

1.帮孩子摘掉“爱说谎”的标签。

不要让说谎成为孩子的习惯。一个被称为“爱说谎”的孩子,会觉得说谎是自己的本性,但实际上他不是这样的。你也许不喜欢孩子的所作所为,但是你对孩子的爱应该是无条件的。

2.辨别孩子说谎的性质。

说谎的性质各有不同,我们都熟知的最常见的谎话,就是为了摆脱麻烦。比如:“最后一块点心不是我拿的。”更大一点的谎话是为了逃避他不想做的事,比如,孩子会跟你说:“老师,我在家吃过鸡蛋了。”实际上他并没有吃。还有一类常见的谎话可能是为了逞强,庇护别人的错误,或为别人的不良后果承担责任而说谎。比如,文文不小心把教室的玻璃窗打破了,乐乐就谎称是自己干的。对于这种侠义型的说谎,教师要慎重对待,既要肯定他的动机,又要引导孩子学会实事求是。

3.和孩子玩编故事的游戏,不去测试他的诚实。

如果你知道孩子做错了事情,就不要去问他你已经知道答案的问题,这样会让孩子陷入两难的境地:说真话意味着接受惩罚,说谎有可能逃避惩罚。不要让孩子做这种选择。

孩子说谎,有时是一种幻想和想象的表现。孩子的好奇心强,脑子里会冒出各种各样的想象,把想象的东西当成事实,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当他把这种夸大的并不现实的想象当作真实的东西说出来时,小朋友会听得入了迷,成人听来就成了说谎。教师需要把孩子善意的想象和恶意的谎言区分开来。对于孩子想象之光的闪烁,不但不应该批评,反而应当鼓励,培养孩子的想象力。为了帮助孩子明白现实和想象之间的区别,你可以设定一个特别的时间,让孩子编故事,然后让孩子再把真实的情况讲述一遍。比如,孩子和你说了一件事,恰好你知道不是真的,你可以说:“你讲的这个故事非常有趣,现在你来讲一下真实的情况。”

4.在纠正孩子的错误时,试着理解孩子的感受。

明白了孩子说谎的性质之后,就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当发现孩子说谎时,不一定非要问出个水落石出不可,尤其当着孩子的同伴时更应如此。非让孩子承认自己说了谎,无非有两种结果:一是孩子顽抗到底,死不承认;二就是孩子认了错,但自尊心大受伤害。如果发现孩子说谎,尽量不要当众揭发、批评他,可以把他悄悄叫到一边,单独跟他谈话,一是指出他说谎了,二是阐述说谎的危害性,同时警告他:下不为例;三是跟他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让孩子懂得承担责任。孩子会觉得你在顾及他的感受,这会让他感觉好一些。

5.鼓励孩子说真话。

孩子说真话时要表扬孩子,无论孩子说的是好事还是坏事。这样可以帮助6岁以下的孩子理解事实和谎言之间的区别,教育幼儿分清自己的、别人的或幼儿园的东西,不经别人允许不去拿,学会自我控制,不说谎话。如发现有的幼儿拿了别人的东西又撒谎说是自己的,教师要在不损害孩子自尊心的前提下进行个别教育,帮助他分辨是非,学会自我欲望的控制。让他明白:别人的东西就是别人的,使用别人的东西要经人同意,使用完毕后要归还致谢,这才是好孩子。对于6岁以后的幼儿则重在教育“做错了事要勇于承认”,让孩子说出真话以后,再帮助孩子对情况进行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让孩子表达出真实的情感体验,孩子才会身心健康发展,才不会把说谎变成习惯。

教师要注意使用正确的肢体语言:看着孩子的眼睛,把头垂向一边,斜靠着,使用开放的手势——比如,不要把手叉起来。这些身体语言没有恐吓性,可以鼓励孩子说真话。

6.抓住第一次,将谎言消灭于无形。

在对幼儿进行诚实教育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幼儿的第一次说谎。当老师们觉察到幼儿第一次说谎时,要正确对待,千万不要打骂、呵斥,要采取正面教育的态度,把幼儿的第一次说谎消灭于无形之中,让幼儿明白说谎的后果。这样,幼儿以后说谎的几率就少了。

7.坚持正面教育,不因过分生气而惩罚孩子。

讲明诚实的要求和正确的行为方式,对孩子进行引导,向孩子灌输诚实的品德。对幼儿的诚实教育,必须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根据幼儿年龄和身心发展水平的不同采取灵活机动的教育方法。当孩子说谎时,如果你大发雷霆,只会逼着孩子不敢讲真话,因为他怕激怒你。当孩子说谎是为了摆脱麻烦时,就不要惩罚孩子。应该交给孩子的是,犯了错误该如何承担责任,并且怎样去解决问题。比如,你可以说:“墙被画花了,现在我们要想办法清理墙壁,你去拿抹布,老师去拿清洁剂。你看,跟老师说实话,我们就可以一起解决问题。”

8.利用榜样的力量。

大部分幼儿都喜欢听故事,老师可以有针对性地找一些有关诚实的童话、故事、寓言等讲给幼儿听,或者选取幼儿熟悉的人物形象,例如“喜羊羊、灰太狼、托马斯、花园宝宝等”编成一些有关诚实的故事讲给幼儿听,并在结束时附带性地说明一下诚实的好处以及说谎的坏处,同时请孩子发表对这件事的看法和观点;另外,孩子总是把身边的成人当作榜样来模仿,这样就要求成人要以身作则,正面示范,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推荐一些有助于培养孩子诚实善良的故事:

童话:《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木偶奇遇记》、《国王的新衣》等。

名人故事:《乔治·华盛顿与樱桃树》、《讲诚信的富兰克林》、《诚实的林肯》等。

成语故事:《曾子杀猪》、《指鹿为马》、《完璧归赵》、《言而有信》等。

寓言:《伊索寓言——诚实为上》、《狼来了》、《牧童的恶作剧》等。

9.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配合。

与家长的沟通和配合是教育幼儿不说假话,养成诚实品格的重要保证。教师和家长之间要密切配合,及时了解幼儿在家、在园的情况,使说假话的孩子无机可乘,这样才能有利于幼儿诚实品格的形成。教师和父母要言行一致、以身作则,做孩子的知心朋友。有些家长自己本身就常常说谎,甚至要求孩子对别人说谎。这样,孩子自然就很容易说谎成性。父母的行为举止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道德品质对孩子的影响远胜于任何说教。对这样的说谎,家长应该从自身做起,诚实守信。

有的孩子犯了错误怕受到责罚,便用说谎来掩盖错误,逃避惩罚。成人要从自身找原因,改变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使孩子觉得家长、老师不但可敬,而且可亲。这样,孩子自然会把知心话告诉家长,也就不存在说谎的问题了。如遇到经常性说谎且情节较严重的幼儿,教师应及时告知家长,与家长沟通,或建议其咨询心理专家。

说谎的孩子怎么教育 篇4

1.原因

(1)幼儿自身的原因

-产生说谎行为的一种原因是由于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幼儿期想象的发展特点是无意想象占主要地位,有意想象才刚刚开始发展,因此,他们容易把现实和想象相混淆,把想象的东西当作现实。例如,4岁的乐乐在照片中看到姐姐在游乐园玩耍很是羡慕,第二天就会跟老师说她去游乐园玩了。幼儿记忆的精确性也较差,在回忆时容易歪曲事实。例如,强强听到老师让军军把做好的汽车模型拿给大家看看,同时又告诉大家别忘了带易拉罐。结果强强回家却让妈妈给他买一个汽车模型,还说是老师说的。以上这些情况中,幼儿都不是有意在说谎,说谎是他们的心理发展还不成熟的表现。

-另一种原因是幼儿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或愿望而有意识地说谎。如为了获得某种奖励、赢得老师或父母的赞赏、逃避惩罚等。这就属于问题行为了,反映了幼儿的品德问题,需要及时矫正。

(2)家长的原因

-不注意自身的言行。幼儿的模仿能力很强,如果父母经常说谎,时间长了,孩子也会学着说谎。慎言、修身对家长也是很重要的,至少在孩子面前要如此。例如,母亲不想去孩子奶奶家,就让孩子对奶奶说“妈妈生病了”。或者,曾经答应孩子某事却没有做到,让孩子觉得自己被欺骗了,事后他也会学着欺骗别人。

-教育方式的不当。对于孩子的过失,有的家长总是以粗暴的方式对待,不管是什么原因,一概严厉训斥甚至是打骂,使孩子产生了畏惧心理,进而为了逃避责骂而说谎。

2.对策

对于幼儿有意说谎的行为,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如果不及时给予纠正,孩子说谎将来变成一种习惯,就很难改正了。首先,父母要以身作则。在平时的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能间接教孩子说谎。其次,不能简单、粗暴地对待孩子所犯下的错误。

《绝不说说谎的孩子》读书笔记 篇5

今天,我读完了《绝不说谎的孩子》这本书。放下书,我难以掩饰心中的愤怒,书中的那对养父母实在是太可恶了,太可恶了!

书中“绝不说谎的孩子”指的是小男孩旦南,他看到了养父母杀了人。当养父母让他帮着说谎时,他哭着劝养父去自首,结果被他们拳脚相加。面对雨点一样的拳头,旦南坚持着,绝对不说谎,最终被养父母给活活打死。

旦南养父母的暴行,实在是天理难容。我为旦南的死而伤心、流泪,这么好的孩子,这么诚实的孩子怎么就死了呢?不!他没有死!他永远地活在了人们的心中!他这种诚实无畏的精神是多么可贵呀!后来,当地人们设立了“诚实节”来纪念他,号召大家向他学习,做一个诚实的人。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知道人比不能说谎,说谎既害人又害己,我们何必要说谎?更何况说谎的人是必定会得到惩罚的。

我们为什么要做一个诚实的人呢?诚实是一个人做人的基本品质,只有诚实才会获得别人的信任。如果你没有了诚实这个良好的道德品质,那么你就将会失去所有人对你的信任,这样,你也交不到任何朋友了。没有了朋友,你无论是在学业上,还是在事业上,都没有人来帮助你了。在你受到挫折的时侯,你也没有了朋友来安慰你。不仅仅是失去了朋友,连亲人也不会相信你,他们会每天像防小偷一样的防着你,生怕你在他们不注意的时候欺骗他们,甚至严重的话还会把你赶出家门,不然他们就要每天提心吊胆地过日子。这样的话,即使满世界的都是人,你也只能一个人孤单地生活着,你也将成为一个无依无靠的流浪者。因此,我们要成为一个诚实的人。

我想:诚实是我们做人最起码的准则,如果人们每天都生活中谎言中,生活在《狼来了》那样的故事里,是一件多么难以想象的事。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善言的谎言在某些时候也是需要的,但仅仅是偶尔而已。让我们从自我做起,把每一天都当成“诚实节”,做一个诚实的人吧!

怎样做才能改掉孩子说谎的习惯 篇6

说谎可分有意识说谎和无意识说谎两种。那种有目的的说谎叫有意识说谎。其说谎动机有时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如孩子在打针时,成人问他痛不痛,孩子为了表现出勇敢的精神而连声说“不痛,一点儿也痛”,这种动机就是积极的。

造成说谎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成人不正确的教育方法所致。孩子做错了事,家长不是循循善诱、耐心教育,而是采取简单的说教或打骂、体罚,运用强制手段让孩子认错,造成孩子为了躲避成人的责罚而说谎;另外,由于家长溺爱、娇惯,对孩子的错误包庇、袒护,也易导致孩子说谎。

2、为了取得成人夸奖,如成人的东西找不到了,问孩子拿了没有,并说只要你承认,你还是好孩子,孩子为了要做好孩子会违心地说:“我拿了,弄坏了,我扔掉了。”

3、虚荣心所致。孩子与同龄人交往,一起游戏时,免不了要相互比较、竞争。有的孩子会吹嘘自己的玩具比同伴的多,自己的衣服比别人的贵,也会夸自己的家长比别人有能耐等。孩子有时为了显示自己比别人处处占优势而夸大事实,编造谎言。

4、为了达到某种愿望而说谎。如天气并不很热,孩子想吃冷饮,他会故意擦汗,表示天气很热,嘴里不停地念叨“热死了”,目的是为了向家长要钱去买冷饮。

5、由于孩子年龄小,记忆不清晰或由于时间概念模糊而造成的说话不真实。如一个月前妈妈给婷婷买了一个可爱的娃娃,别人问她什么时候买的,她会说是昨天买的。孩子还会把想象和现实混淆,甚至把想象、渴望的事情当作现实。

怎样对待孩子的说谎呢?

1、由于孩子智力、知识水平尚低而造成的无意识说谎,家长不必大惊小怪,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记忆力、想象力、辨别力、分析能力的发展,这些说谎现象会自然消失。父母可亲切地指出与事实相违的地方,帮助他们把希望、想象与现实分开,切不可粗暴地训斥,也不要归结为道德问题,否则会使孩子感到莫明其妙,惊惶失措。

2、孩子有说谎的不良行为,成人要耐心教育,循循善诱。家长先不要责备孩子,而是要找出原因,属于有意识说慌的,要帮他分析危害。可用形象的事例来帮助孩子了解说谎是一种不良行,会失去别人的信任,会失去朋友,并鼓励他,帮助他改正。当孩子有了进步,要及时表扬,级以信任。要激励孩子鼓足勇气,积极向上,争取做一个高尚的人。

幼儿说谎行为成因及教育对策 篇7

一、幼儿说谎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下列几个方面

1.增添心理负荷

孩子在撒谎之后, 有些自相矛盾, 难以自圆其说, 心感烦闷;有些则担心谎言被识破而恐惧不安;有的谎言一次成功之后, 便一发不可收拾从而导致严重后果。幼儿阶段是人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由于说谎而引起的心理负荷, 会影响幼儿的心理健康。

2.导致人格畸形

有位名人曾经说:“真实是一股坚强而又伟大的力量, 它能够主宰人生。儿童养成习惯性说谎的不良品质将会影响其身心健康。在此种情况下, 幼儿说谎行为就不容易彻底纠正。儿童在将道德要求转化为道德行为的过程当中, 常常会出现言行不一的现象, 从而口头上的认可与行为上的否定, 便使得说谎成为一种习惯, 从而导致畸形人格。因此, 在幼儿阶段要正确分析幼儿的说谎行为, 防微杜渐, 使其得到健康成长。

3.影响良好性格的形成

从幼儿心理健康上而言, 性格是个性当中最本质的表现, 是个性的核心要素, 它表现在对客观现实的坚定立场和习惯化了的活动方式, 而交往却是直接影响幼儿的性格。喜欢说谎的幼儿会受到其他小朋友的排斥、从而很难融入集体当中。这样就会使得幼儿的人际关系不协调, 久而久之, 将使幼儿的性格向着自卑胆怯、自私冷漠、孤僻被动的方向发展。由此可见, 解决幼儿说谎行为极其重要。

二、幼儿说谎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幼儿的认知水平的限制

幼儿的心理尚未成熟, 各个方面有待于逐步发展和完善。幼儿年龄太小, 其认知水平及语言能力的限制, 以及对问题理解的简单化, 而经常会混淆事实与愿望, 将想象与愿望当成是已发生的事情。此外, 幼儿的记忆也存在一定的缺陷, 他们记忆的精确性较差, 识记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幼儿的识记主要是无意识记, 其有意识记还没有发展起来, 进而导致的对感知过的事物记忆模糊不清而造成的说话不真实, 经常会有一些歪曲事实的现象。

2.由于意志力较差幼儿很难做到言行一致

因为幼儿的认知发展比较落后, 往往会导致意识与行为上相脱节。 幼儿阶段的小孩其意志不坚定, 自制力差, 常常无法控制他们的行为。 一些儿童, 尽管知道自身的行为活动是不正确的, 但意志力薄弱、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等都可以让幼儿说到做不到。例如:有的小朋友贪玩, 时常在上课期间跑去玩就不回来上课。老师批评教育了他, 他便保证以后再也不这样了。可是没过几天, 他又做出了同样的事情。像这种情况, 是由于幼儿的意志薄弱导致的。

3.害怕受到批评或惩罚逃避现实而说谎

哲学家罗素说道过:“小孩不诚实几乎总是恐惧的结果。”这类说谎常常出于一种自我保护的心理。幼儿在做错事后, 内心紧张而产生恐惧感, 所以就用说谎的办法开脱责任, 避免惩罚。如有的幼儿自己在玩耍过程中, 弄脏了衣服后却说成是同伴把他推到了才这样的。针对幼儿这类原因的说谎, 明智的家长不应不分缘由的训斥、指责、惩罚孩子, 而要理解孩子多和他们交流谈心, 告诉孩子父母都喜爱诚实不说谎的孩子。尽管父母不想让你犯错误, 但是更不想你撒谎。

4.为了不愿做某事或得到某些利益而说谎

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 有了直接提出要求被拒绝的经历后, 就产生了为不做某事或是得到某些利益而有意说谎。为了达到个人的某种目的或想得到某些利益, 但又不愿付出劳动因而有意歪曲事实躲避责任或获得利益。因此,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讲是惰性滋长了孩子们的有意说谎。

5.为了取得他人的赞扬而说谎

喜欢听好话, 希望得到他人的赞美和表扬, 这是幼儿普遍的一种心态, 也是期望得到别人注意的心理归属的需要, 更是幼儿情感的需要。 假如这种情感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 有些幼儿就会弄虚作假, 便出现有意说谎, 以换取表扬或奖励。这主要是由于幼儿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对事实加以虚构、歪曲或是为了向他人夸耀而编造谎言。

6.由于成人言行与教育影响不当而说谎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 儿童不良行为的产生是因为示范作用而引起的学习结果。示范作用是指“人类个体接受某范例影响时并据有其特性的过程。”幼儿说谎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缘于成人不良的言行影响与不当的教育方式所致。幼儿模仿能力强, 辨别性低, 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幼儿模仿的对象。著名教育家洛克曾说过:“说谎在形形色色的人群里很盛行, 要使孩子们不看到、不听到他人说谎是很困难的。他们经常看到、听到他人说谎, 又怎么会不学呢?”[2]

幼儿的说谎行为是幼儿不良行为的一个内容。倘若说谎一旦养成习惯性将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甚至会危害终生。因此, 面对孩子说谎时, 既不要惊慌失措, 也不能置之不理, 认真分析其说谎的心理原因, 及时地对说谎幼儿给予正确地引导与教育, 使其心理得到健康均衡的发展。

三、幼儿教育者与家长用什么样的方法来纠正解决幼儿说谎

1.创设民主良好的生长环境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环境。不同的环境影响着幼儿的发展与成长, 在一个民主的环境、舒适的氛围中, 幼儿不会犯错误后便产生害怕畏惧的情绪。所以, 家长和幼教工作者要为幼儿创设民主良好的生长环境, 创设一个能让幼儿如实表达自己真实情感的氛围;要为幼儿提供一个互相信任, 诚实坦然的良好环境, 多尊重幼儿、多关心幼儿, 学会倾听他们内心的想法, 并设法让幼儿知道说谎是不对的行为。

2.父母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幼儿在观察别人行为举止时所获取的范例行为、行为情境和行为的结果便会使得他们形成替代性强化。父母在要求孩子诚实的同时, 自己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 严格要求自己, 做到不说假话, 诚实守信, 言行一致, 为孩子树立一个言行一致的好榜样。使得幼儿在潜移默化当中逐渐养成诚信的良好品质。对幼儿或他人的诺言要认真践行, 做错事后敢于承认并认真改正。要让孩子明白, 只有真诚待人, 才会博得他人的信赖, 彼此成为真正的朋友。

3.坚持奖惩适度得当

正确对待幼儿所犯的错误, 做到奖惩适度得当。如果孩子出于好奇、淘气, 无意做了错事, 就要注意巧妙地引导和教育。如果犯了错误还说谎, 就要严厉地批评, 要让孩子勇于承担责任, 明白不掩饰自己错误时会赢得他人的尊敬。如果幼儿犯了错误敢于承认, 家长、老师应首先对幼儿能主动承认错误、敢于承担责任的品德给予表扬, 不要急于批评幼儿的过失。

4.引导良好社交, 强化诚实行为

孩子交往的对象主要是同伴, “同伴的交往对幼儿个性的发展和社会化进程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出现更多的分享, 友好的交谈, 促进幼儿的交往行为向着积极的、友好的方向发展”[3], 所以, 我们应该培养幼儿良好的交际圈, 引导其良好社交, 从而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美国作家梅尔曾说过:“所有的人说的谎—小谎、大谎、善良的谎言—全是为了保证社会安定、心理舒适而采取的必要手段。我们要用谎言粉饰我们对生与死、各种各样我们不能理解, 不能控制的事物的恐惧与焦虑。”[16]所以, 对幼儿的说谎行为, 我们应该给予理解和帮助, 更要多一些耐心和爱心, 不要轻易地对幼儿“定性”。我们只有做出正确判断, 才会有助于进一步分析其原因, 采取积极有效的教育措施。

参考文献

[1]【美】查尔斯·福特著, 林达译.说谎, 你所不知道的一切[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1, (7) :12-15

[2]赵尚松.幼儿的撒谎行为及其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 2002, (4) :75

[3]肖晓玛.透视学生的说谎心理[J].基础教育研究, 2004, 1-2. (77)

[4]Leek man SR.Believing and deceiving:Steps to becoming a good liar.In S J Ceci, M D Leichitman, M Putnick (Eds) .Cognitive and social factors in early deception.Hillsdale, N J:Erlbaum, 1992:47-62.

[5]Carlson Sm, Moses 1j, Xix H R.The role of inhibitory process in young children‘s difficulties with deception and false belief[J].Child Development.1998, (3) :672-691.

[6]黄人颂.学前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60.

[7]徐芳.幼儿说谎的成因及对策分析[J].新课程 (教育学术版) , 2007.

读懂孩子的说谎“怪招” 篇8

说谎是认知发展中的小插曲

“小孩子为什么也会说谎?”“又没有人教他说谎,他怎么就学会说谎了呢?”很多父母常会不解地叹气。孩子说谎的原因各种各样,在他成长的不同阶段,说谎背后也有着不同的含义。我们先从两个方面来了解一下儿童说谎与认知发展的联系。

1.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才会说谎。

爸爸给3岁的孩子看两个盒子,其中一个盒子上没有标签,另一个盒子上贴着写有“创可贴”的标签。爸爸问:“若你需要创可贴,会到哪个盒子里去找?”孩子说:“当然是贴着标签的盒子。”当孩子打开两个盒子一看,哦!原来创可贴放在没有标签的盒子里。然后,爸爸又问:“若你的朋友需要创可贴,你觉得他会去哪个盒子里找呢?”

3岁前的孩子常按自己看到的事实来答,所以往往会说:“我的朋友会去没有标签的盒子里找。”而3岁及以上的孩子会说:“我的朋友会去有标签的盒子里找。”因为他知道,他打开过盒子才知道创可贴在没有标签的盒子里,别人没看过就不会知道,别人和自己的想法不同,所以仍然会去有标签的盒子里找。

通常3岁的孩子已能认识到,别人的想法、相信的事情会和自己的不一样,并且明白每个人知道的信息会影响各自的想法。当孩子编造谎言时,说明孩子已经有了这种认知。

2. 认知发展不是由说谎来衡量的。

虽然儿童说谎表明认知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但认知发展却不是由说谎来衡量的。有的父母说,孩子到了3岁还没有发现他说过谎,是不是认知发展缓慢啊?这些担心是没必要的。只要孩子理解“别人相信的事情有可能和我不一样”,即使没有说谎行为,也表明他认知发展的进步。具备了说谎的条件,但通过父母的教育,很多孩子选择不以说谎的方式解决问题。

说谎就像是认知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愉快的小插曲,这个插曲会出现几次?为什么会出现?是不是可以避免呢?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从孩子各年龄阶段的说谎含义来进一步理解。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说谎原因也不同

3~4岁的孩子:上面提到3岁的孩子已能意识到别人的想法会和自己不同,但同时他们的认知发展还有局限,且孩子情绪的发展比逻辑思维发展早。情绪对孩子的言行影响很大,他们常在情绪的驱使下对事情作出反应,有时还会把自己的想象加工到现实中去。这些“说谎”没有明确的目的性,也不是像父母想象的那样“故意和父母作对”。

例如,妈妈问:“是不是你在吃饭前吃巧克力了?”孩子为了避免体验某些情绪,就说:“我没吃。”因为父母告诉过他,饭前不要吃巧克力。孩子在饭前吃了巧克力会有内疚感,也害怕因此被父母批评。内疚、被批评都不是愉快的体验,所以他说没有,尽管很容易被父母看穿。

5~8岁的孩子:能够理解行为带来的后果以及哪些行为会让父母不高兴。他们的情感更加丰富,自我意识情绪(如内疚、自豪、尴尬等)会影响行为。当他们做错事时,也知道内疚。这时,孩子选择说谎,其实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可能是为了让父母高兴,或逃避惩罚。父母需指出说谎不是一个好方式,教他们找到更好解决问题的办法。

例如,孩子说:“今天没有阅读作业。”我们可以直接指出:“老师说每天都有20分钟阅读作业,我想今天也有。若你今天不做,明天要花很多时间来补。现在你需要我的帮助吗?”我们不需要指责他说谎,而是明确表示:我知道你有作业,最好今天就做完,若有困难,我可以提供帮助。

小学高年级的孩子:他们的逻辑思维大大提高,说谎能力也随之提高了,知道怎么说谎说得圆,同时也慢慢理解了什么是善意的谎言。他们说谎的原因也可能随着社交范围的扩大而改变。他们说谎,可能是避免做自己不爱做的事,也可能为了安慰别人而说谎。这个年龄的孩子特别希望得到同伴的认同,他们可能会说一些同伴喜欢的事情,尽管他们没有做过。

例如,班里大部分小朋友都去过露营,孩子可能会说:“这个暑假我也跟爸爸去露营了。”他不说实话可能仅仅是避免尴尬,或保护自己的隐私。所以,我们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就指责孩子,最好先搞清楚他为什么要说谎,才能帮助他。

孩子少说谎,信任和方法很重要

1.父母不要制造机会,变相地“鼓励”说谎,而是直接点明问题,给出建议。比如,当看到两个孩子吵闹,如果妈妈明知故问:“是不是你拿了弟弟的玩具?”哥哥极有可能说:“我没有。”其实这时不如说:“我看见你拿了弟弟的玩具,你把他弄哭了。现在请你想个办法,让他高兴起来。”这样的谈话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谎言,也对他解决问题给出建议。

Tips 人们常觉得说谎的孩子会有道德品行问题,但我比较认可珍妮特·雷曼(Janet Lehman,社会工作硕士,专门处理有问题的儿童和青少年工作达30年)的一个观点:“不要把说谎当作一个道德问题,它是孩子使用的不算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式。父母要做的是,指出孩子这样处理是无效的,教他们怎么处理才更有效。”

2.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有了良好的亲子关系,孩子才有可能在父母面前讲真话。所以最关键的是,改善和孩子的关系,让孩子相信,父母理解他的感受和需要,并且会妥善帮助他解决问题,包括不当行为的后果。遇到问题,也可以听听孩子的意见,共同制定计划。只有这样,孩子才不再害怕告诉你真相,因为你是真正关心、帮助他的人。

3.父母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很多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对自己讲实话,他们对孩子说:“犯错不要紧,只要你讲实话。”我们常会认为说谎比犯错更严重。问题是,有时当孩子承认所做的事情,父母却因非常气恼或担心孩子再犯,就食言了,会责备甚至惩罚他们。父母不守诺言对孩子的伤害很大,孩子以后会觉得无法信任父母,这其实也伤害了亲子关系。

结语:父母不要轻易把孩子说谎与道德品行联系起来,但也不要因事小而不管。我们要引导孩子找到想说谎的原因,然后提出建议,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孩子会发现,不说谎反而比说谎能更好地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问题让问题一直存在,就会越来越多地选择正确有效的方法。

作者简介

陈忻,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心理学博士,世界儿童发展研究协会会员。专注于研究婴幼儿心理发展,著有《高效能父母的21个教子习惯》(全新修订版)等。在教学、研究、带俩娃的过程中,感悟和分享有趣又充满启迪的发展心理学常识。

永不说谎的孩子读后感300字 篇9

文章讲了一个叫埃默钮孩子,他是个孤儿,一直生活在养父母家。有一次,他看见养父母杀害了一个小贩,于是他的养父让他说谎,可是他不愿意说谎,所以养父母把他活生生的打死了。事后这对狠心的夫妇被警察捉去了。为了永久地纪念这个诚实而勇敢的孩子,威斯康星州政府建造了一块纪念碑,上面摆放着埃默纽的塑像。 碑上刻写道:“怀念为真理而屈死的人,他在天堂永生!”州政府还通过立法,每年的5月2日为“诚实节”。

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了以前的一件事,有次我很想要一个玩具,又不能跟爸爸妈妈说,看到爸爸妈妈抽屉里的钱自个拿了去买,后来妈妈发现钱少了,问我我说没拿。可是后来我越想越不安,总是想到老师教导我们不要撒谎。于是我第二天我就跟妈妈坦白了一切。妈妈也原谅了我,说自错能改就是好孩子。

从那以后,我在也不敢撒谎了。要做个诚实的好孩子!

说谎的孩子怎么教育 篇10

说谎是什么意思呢?说谎是作弊与欺骗在言语方面的表现。这种欺骗与作弊是最要不得的,大而言之,直接的或间接的有害于国家民族,拿那些贪官污吏来说吧,就是一种惯于说谎的典型人物。小而言之,亦足以使个人人格破产。

第一是损失自尊心,一个人是不能没有自尊心的,人失却自尊心,不看重自己,则自暴自弃,什么事都做得出来。第二是丧失信用、得不到别人的同情与帮助,从前不是有过一个“牧羊儿与狼”的故事吗?当牧羊儿第一次说谎,在山岗上大喊“狼来了”的时候,别人听了,连忙跑来替他赶狼,可是他却恰然自得,以为愚弄了别人一次。哪里知道这样一次说谎,竟播下了失信的种子,当真的狼来了,他惊慌失措大喊“狼来了”的时候,人家以为他又在撒谎,不来救他了,而他竟至被狼咬死。林肯说:“你能欺骗少数的人,你不能欺骗大多数的人;你能欺骗人于一时,你不能欺骗人于永恒。”这是多么中肯的话啊!

说谎决不是偶然说说的,必定是养成了一种说谎的习惯,而这种说谎的习惯大多数又是从小养成了的。因此我要谈谈怎样使小孩子不说谎。要使小孩子不说谎,必须先了解小孩子说谎的原因。小孩子为什么要说谎呢?我以为:

(一)小孩子怕父母或教师的打骂:有些做父母的,每逢小孩子做错了一件事,便要骂小孩子或打小孩子。孩子怕骂怕打,便用说谎来掩饰自己的过错,这种掩饰得到父母或教师的宽恕,于是第二次第三次做错事时,便再说谎来求得宽恕了。

(二)逃避现实:有时小孩子为了不愿意做或不能做某事时,便叫头疼呀!肚子疼呀!用各种谎言去欺骗父母或教师这种谎言又往往得到父母或教师的同情,因此以后便也常说谎去推诿了。

(三)好虚名,要面子:一件事本来不是他做好的,但说是他做的,可以得到奖赏,面子光彩,于是他说谎了;事本来是他做的,但做得不好,怕丢脸,于是他说那件事不是他做的,也说谎了。

(四)贪利:很多小孩子为了口谗,要吃东西,便说说谎,又有些小孩子为了要得到很高的分数或奖品,便在考试时作弊还硬说自己的本领高人一等。这都是为了贪利的缘故。

小孩子谎言背后的六大类型

一、想像型的说谎

孩子说谎,有时是一种幻想和想像的表现。孩子的好奇心强,脑子里会冒出各种各样的想像,把想像的东西当成事实,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当他把这种夸大的并不现实的想像当作真实的东西说出来时,小朋友会听得入了迷,大人听来就成了说谎。

家长需要把孩子善意的想像和恶意的谎言区分开来。对于孩子想像之光的闪烁,不但不应该批评,反而应当鼓励,培养孩子的想像力。

二、取乐型说谎

有些孩子用欺骗说谎来捉弄别人,自鸣得意。《狼来了》故事中那个小孩就属此类。对这样的说谎,家长应说服批评。最好是通过《狼来了》之类的故事,形象深刻地教育孩子懂得,欺骗别人最后会自食其果,从而改正这样的行为。

三、虚荣型说谎

有的孩子说谎,是为了避免丢脸或得到赞许的目光,炫耀自己。对这样的说谎,在理解孩子的同

时,家长应抓住孩子要“面子”的积极一面,鼓励孩子懂得只有付出真实的努力,才是真正的好孩子。

四、模仿型说谎

有些家长自己本身就常常说谎,甚至要求孩子对别人说谎。有这种言传身教,孩子自然会说谎成性。父母的行为举止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道德品质对孩子的影响远胜于任何说教。对这样的说谎,家长应该从自身做起,诚实守信。

五、侠义型说谎

有些孩子为庇护小朋友的错误,或为他们的不良后果承担责任而说谎。比如,小强的表弟不小心把爸爸的茶杯摔碎了,小强就谎称是自己干的。对于这种侠义型的说谎,家长既要肯定他的动机,又要引导孩子学会实事求是。

六、被迫型说谎

孩子犯了错误,或考试不及格,怕受到责罚,便用说谎来掩盖错误,逃避惩罚。对于这类说谎,要从家长身上找原因,改变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使孩子觉得家长不但可敬,而且可亲,是朋友,这样他自然会把知心话告诉他,说谎也就不存在了。

家长应该怎么办?

小孩子说谎的原因知道了,那么怎样纠正他,而培养诚实的习惯呢?

第一,要了解小孩子:小孩子愿做什么,能做什么,希望得到什么,你一定要了解。了解了小孩子的心理与能力,然后让他去做。在做的过程中,你要帮助他去发现问题,克服困难将事情做成功,而得到奖励。要消除他说谎的动机,鼓励他诚实地的去做。

第二,暗示:暗示有两种,一种是正的暗示,譬如有两个小孩子在一起,一个是诚实的,另一个是喜欢说谎的,你要对那个诚实的小孩子嘉许,奖励他,使那个说谎的小孩子感动,走上诚实之道;其次一种是反的暗示,譬如你的小孩子跑来报告你一件事时,你要信任他,不要说“真的吗,你不要骗我呀”,如果你这样说,在小孩子的心灵上,就种下一个说谎的种子,以为说谎原可以骗的。我们必须应用正的暗示去感动小孩子,不要用反的暗示去刺激小孩子说谎的动机。

第三,榜样:做父母的或教师的要以身作则,去做诚实的事,不要在小孩子的面前说谎。我们知道小孩子的模仿性最大。耳濡目染,都会效仿的。有时你还可以讲诚实小孩子的故事给他听,譬如华盛顿小时候,砍樱桃树的故事。有一天,华盛顿在园里砍了一株樱桃树,他的父亲知道了,非常气愤,华盛顿急忙跑去承认,说是他砍的。这时他的父亲不但不责备他,反而嘉许他,鼓励他处处要像这样诚实。以后华盛顿事事做得诚实,决不说谎,终至成就了伟大的事业。这样的故事,你可讲给小孩子听,拿故事中的人物去做他的榜样。有一种榜样是不好的,譬如,一个母亲要打牌,不欲招待客人,嘱咐他的小孩子说:“如果有客人来,你就说妈妈不在家。”等客人来了,小孩子便照着母亲的话说谎了:“妈妈不在家。”这是一种不好的榜样,很容易使小孩子养成说谎的习惯。他既可照母亲的话去欺骗客人,自然他就可以照自己的意思去欺骗别人,甚至是自已的母亲。因此我们要做好的榜样,坏的榜样千万不要做。

这三点,我们做父母的或做教师的应该随时随地注意,务必使小孩子不说谎,建立起诚实的习惯。一位潜心研究成人说谎近20年的美国心理学家根据其近几年来的研究以及作为一个父亲的切身体验,认为要教育孩子说实话,应注意采用下列方法。

一、以身作则

也许,当孩子撒谎时,其父母应考虑的第一件事就是本身对说谎的意向性有多强。所谓无恶意的谎言对成年人来说可能算不了什么,但孩子则经常视之为真正的谎话。研究证明:说谎话的孩子大多出自父母常常说谎或不遵守诺言的家庭。因此,如果你希望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奠定诚实的基础,首先就要以身作则,为他树立一个好榜样。

二、尊重孩子的秘密

孩子与父母之间最大的矛盾之一,就是孩子日益增加的独立需要与父母过多的保护。不幸的是,大多数父母几乎很少考虑他们对孩子的生活应该了解些什么。父母应该想到:孩子也有自己的小秘密,而且应该知道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向他了解不同的内容。

三、结识孩子的朋友

孩子进入幼儿园或学校后,就开始结交一些自己喜欢的朋友。慢慢地这种友情对他们来说比同父母的联系还重要。因此,作为父母,应该知道你孩子的朋友是谁,他们课余时间在一起经常干些什么,让孩子把他的朋友请到家里来作客。当然,你有权告诉你的孩子你不喜欢他所交的某位朋友,但只能是在发现了这个孩子的确切不良行为时才能这样做。尽管如此,也应该作好与之争辩的思想准备。

四、掌握好处理谎话的分寸

强迫孩子坦白是最糟糕的方法。重要的是,使他从中学到应该诚实待人的道理。不应诱骗孩子说出真相,父母最好尽力设法避免类似事情再次发生。如果孩子因回家很晚而撒谎,你可以告诉他为什么你要知道真相;让他知道:你不想听到借口,只是担心他的安全;使他记住:如果下次不能准时回家,要让家人知道;向他指出:要你相信他的话如同你要知道他在什么地方一样重要。

五、相信自己的孩子

也许父母培养一个实事求是的孩子,最重要的是在彼此之间建立一种以相互信任为基础的关系。如果父母常常表现出信任感,任何年龄的孩子都会为此而自豪,从而养成实事求是的习惯。

即使发现孩子说谎,父母也不应为此而结束对其信任,应该告诉他:一句谎言是可以被宽恕的。但如果继续这样发展下去,他就会失去父母的信任。

让孩子不说谎的8条建议

1、父母自己要做出好榜样,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谎话和借口。

2、父母与孩子间的相互信任和理解是孩子诚实的前提条件。让孩子知道,即使他说了谎,你还是爱他的,你能理解他的心情。

3、一旦孩子说了谎,要与孩子一起商量,下一次遇到类似情况用哪些更好的办法代替说谎。

4、不要用严厉的惩罚来威胁孩子,这个办法往往会让孩子说更多的谎,更加狡猾,以便不被你发现。

5、如果你发现孩子说了谎,不要立即在其他人面前指责或教训他,最好是另找一个合适的时间单独与孩子谈。

6、大多数情况孩子是因为害怕受到惩罚而说谎,所以要让孩子尽可能说出为什么怕父母知道,这样你才能知道孩子说谎的原因。

7、平时多关心孩子的生活,对孩子的要求要切合实际,孩子做错事,要作调查研究,鼓励孩子建立正向的行为。

正常对待孩子“说谎” 篇11

三岁的佳丽在幼儿园兴高采烈地对老师说:“我家有个漂亮的娃娃,胳膊、腿都会动,眼睛还会动呢!”但是,小朋友们来到她家一看,并没有眼睛会动的漂亮娃娃。于是小朋友们都说:“佳丽骗人!”其实佳丽并非存心骗人。原来佳丽在电视上看到眼睛、胳膊、腿都会动的漂亮娃娃,就央求妈妈给买一个。“如果你听话,六一儿童节时,看到有卖的就给你买一个。”那个胳膊、腿、眼睛都会动的娃娃,现在只是佳丽想象中的事物,但是孩子却把它当成现实向老师和小朋友讲了。

四岁的小萌津津有味地给几个小朋友讲“魔鬼三角”的故事,越讲越起劲:“那个地方可怕人了,我爸爸开船到过那儿,遇见了大风暴,船差点沉下去。”老师一了解,事实却不是这么回事。小萌的爸爸说:“我当过海员,出海时也遇到过大风暴,并没有到过‘魔鬼三角’,不過我们在家里到是多次谈论过‘魔鬼三角’的事。”看!孩子说的与事实又有出入了。

这些孩子是不是在有意说谎骗人呢·不是!发生上述问题,是因为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常常出现想象与现实相混淆的情况,他们的想象有特殊的夸大性,知识经验贫乏,记忆不清,分辨是非的能力也较差,因此常常把自己想象的、但现实中还没有发生的事情当做真实的事情。幼儿的想象又具有情绪性,常常从情绪出发去幻想,因而出现说话与事实不符的情况。上述问题都不是品质问题,不应认为是说谎。成人应该帮助孩子区别愿望与事实,扩大孩子的知识经验,提高他们认识与分辨事物的能力,教他们用准确的语言表达事物的实际情况。教师可以告诉佳丽小朋友:“你应该说‘妈妈准备给我买个漂亮的娃娃’,不能说‘妈妈给我买了个漂亮的娃娃’。”随着孩子想象水平的提高,知识经验的丰富,语言的发展,想象与现实相混淆的情况会逐渐减少,以致最后消失。

有一次爸爸妈妈都不在家,林林自己喝水时不小心打碎了一个茶杯。爸爸回来后,林林主动地承认了这件事。没想到,主动承认错误并没有得到爸爸的原谅,林林挨了一顿打。事隔不久,林林在洗碗时又把一个碗打碎了,这可怎么办·又要挨打了!为了不挨打,林林编了瞎话:“是小猫把碗碰到地下打碎的。”爸爸把小猫抱怨了一顿,事情就过去了。林林一看,这个办法行。反正主动承认错误也得挨打,编个谎话反而可以把大人哄住,不挨打。于是林林学会说谎了。这该愿谁呢·孩子做错了事,主动向大人认错,做父亲的为啥不能原谅孩子,而非要痛打一顿,把孩子逼上说谎的道路呢·现实生活中,许多孩子不就是因为害怕挨打、挨骂才说谎的吗·面对这种情况,家长首先要改变自己对孩子的态度。要关心爱护孩子,态度温和亲切,不要过分严厉。特别是孩子犯错误时,不要过分责备,更不要打骂孩子,应该鼓励孩子承认错误并改正错误,耐心地向他们讲明道理,使孩子知道错在哪里,应该怎样做才对。这样,孩子就会敢于并愿意说真话。

小燕很爱画画,多次要求妈妈给她买盒小蜡笔,妈妈却始终没把这事放在心上,一直没给她买。为了得到一盒心爱的小蜡笔,小燕开始骗妈妈了:“我们幼儿园王老师说的明天每人要带一盒小蜡笔到幼儿园去画画。”老师的命令怎敢违抗,妈妈只好赶紧到商店买了一盒蜡笔,小燕终于以说谎达到了自己要蜡笔的目的。幼儿的这种为了满足个人的某些需求而说谎的情况屡见不鲜。家长面对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呢·首先要看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如果孩子的要求是合理而容易办到的,就应及时适当地满足孩子的要求,像小燕要的小蜡笔,既能让孩子学画画,发展智力,又很便宜,为什么不能及时给孩子买一盒呢·如果孩子提出的要求不合理,或者虽然合理,但目前办不到,就应该耐心地向孩子解释,使他们暂时放弃这些要求。简单粗暴地限制孩子,不能从思想上解决问题,只能迫使他们另寻其他办法去满足自己的要求,走上说谎骗人,甚至小偷小摸的邪路。

上一篇:二 年 级 数 学 教 学 计 划下一篇:新手上路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