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监督员发言稿(推荐10篇)
纪检监督工作交流材料
近年来,劳动保险办一直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不断提高窗口服务质量,大力加强作风建设,窗口服务质量和群众满意度有明显提升,较好地促进了社保业务工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以教育为核心,打牢干部勤廉思想基础
一是加强廉洁勤政和依法行政教育。按照上级部署,组 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市纪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章》,以及国家、省、市出台的有关党员干部廉洁从政规定。二是加强反腐倡廉警示教育。通过对组织党员干部进行廉政教育讲座、去警示教育基地,引导干部自觉遵守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努力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
二、以制度为保障,规范行政行为
一是根据市局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制定我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度》,成立全办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将廉政建设责任目标分解到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好廉政建设工作。二是认真执行《行政问责制度》,建立全办行政权利运行运行和监督管理制度,规范行政权利,切实加强行政权力运行的监控管理,有效提高预防腐败的能力。三是严格按照《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落实“三重一大”事项实施意见》要求,对重要决策、重要干部任免奖惩、重要项目安排、大额度资金调度相关事项进行及时申报。
三、以群众满意为目标,规范服务行为
一是为规范经办服务行为,针对办理业务时,对政策依据、办理条件、工作流程等把握尺度不尽一致的问题,我们对全办各项业务流程进行了全面梳理、优化和再造,从政策依据、办理条件、工作权限、办理时限等九个方面入手,把业务经办工作分解为149个工作单元,汇集编制了10万字的《青岛市劳动保险经办业务工作规范》,作为工作人员日常办理业务的工具书。二是为规范窗口服务工作,制定了《劳动保险窗口服务规范》,建立完善了公开承诺制度、廉政承诺制度、限时办结制度、首问负责制度、AB角制度、导服制度、一次性告知制度、职业道德规范、形象规范、服务忌语等14项窗口服务制度和服务规范,对工作人员窗口服务行为作了统一要求。
四、以监督为手段,推行阳光政务
一是实施业务操作内部监督控制管理办法,对基金征缴和管理、待遇拨付、资格认定等50项业务的事前、事中、事后业务运行监控和操作权限管理,在关键流程及重要功能模块中设置自动关联判断及系统控制,实现了系统自动实施的内部监控管理。二是加强重点岗位的监督管理,建立了《重点岗位监督管理办法》,对基金征缴、待遇拨付、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工龄审核等重点岗位强化监督,严格管理,促进依法行政。三是聘请了社会各界人士作为社会监督员,对劳动保险经办工作进行监督,及时反馈窗口服务情况,反映群众关心的问题,切实维护群众的利益。四是在全省率先对国有、集体企业原固定工人事档案进行预审,将审核信息纳入微机系统,形成电子档案,有效预防了临近退休时,企业或职工私自篡改档案等行为。
五、以培训考核为契机,提升队伍素质
构建反腐倡廉“大宣教”工作格局, 是党中央进一步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部署, 是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内容, 是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形式。2004年12月, 按照中共中央的要求和部署, 全国宣传部长会议第一次把加强反腐倡廉的宣传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向全国宣传思想战线作出了部署。这标志着构建反腐倡廉“大宣教”工作格局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纪检工作有着广阔的社会视角, 关注的重点遍及各级政府的重大施政课题、当前社会上最突出的“热点”问题、各职能部门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关键问题等等方面。这些都为开展纪检监督、实施民主监督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也为新闻舆论监督提供着取之不尽的信息来源和丰富素材。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只有充分运用和不断放大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 采取综合手段, 通过报刊、广播、电视、出版、文学、艺术、互联网等多种手段, 才能形成宣传教育的整体合力, 达到综合效果。
此外, 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的舆论氛围, 舆论和谐的程度反映和影响着社会和谐的程度, 和谐社会的构建呼唤着和谐的舆论监督。在当前, 国际形势复杂多变, 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 特别是近一个时期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加剧蔓延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方方面面的影响, 出现了一些值得高度关注的新情况新问题。这就对履行好纪检监督职能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和挑战, 不断探索创新和充分发挥“大宣教”的作用, 运用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坚持用时代要求审视纪检监督和新闻宣传工作, 严格纪检监督职能, 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 努力使纪检监督与新闻舆论监督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形成舆论监督和纪检监督工作的双赢, 达到双方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的共同提高。
由中宣部、中纪委主办的全国性新闻常设项目“党风廉政建设好新闻奖”的评选活动, 截止2011年已成功举办六届, 先后有七百多部作品获得表彰。该奖项的设立, 营造了反腐倡廉新闻宣传的强大声势, 涌现出了一大批宣传反腐倡廉工作的优秀新闻作品, 逐步开创了反腐倡廉工作的新局面, 为其深入开展创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围绕反腐倡廉, 推动党风廉政建设, 注重政治性、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廉政公益广告活动举办多年, 成效显著, 是纪检与媒体成功合作的又一个亮点, 2006年, 阳泉广电总台广告管理中心与中央电视台广而告之国际广告公司签约, 加入中国公益广告联播网。近年来, 涉及反腐倡廉的公益广告在黄金时间的播出力度一年大于一年, 仅2012年播出时间总量就达1000分钟, 创作出一大批优秀的以警示、弘扬和正面宣传为主的影视、漫画、平面、广播廉政公益广告作品, 充分发挥了新闻舆论在党风廉政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促进了广大党员干部增强纪律观念和法制意识、筑牢了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促进了全社会树立“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风尚, 营造了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良好舆论氛围。阳泉作为地级市, 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委宣传部的正确领导下, 逐步形成了广播、电视、报纸、网络齐头并进的媒体强势, 在大事要事紧急事的宣传报道和舆论导向方面反映迅速、报道及时、宣传主动, 营造了团结、稳定、鼓劲的良好氛围, 从而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 在树立执政为民、立党为公的良好风气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多年来, 阳泉市纪委、市纠风办、市行评办坚持与阳泉广播电视总台办好《政风行风热线》节目, 与阳泉日报社共同开办《正风镜》专栏和《惩防体系实施纲要知识问答》栏目, 与平定县、盂县、郊区、城区、矿区以及阳煤集团、阳泉一监等新闻单位协作打造了一批富有特色的栏目和专题节目。尤其是《政风行风热线》节目, 阳泉起步早, 效果好, 从2002年7月开办至今共播出1292期, 先后有近百个政府部门和行业单位490多位责任人走进直播间, 接听听众热线咨询、投诉10941多个, 现场解决和处理问题9846次, 问题答复办结率达93%以上。2012年9月, 我台新开办了电视专题栏目《政风行风追踪》, 栏目以“端正政风行风、优化发展环境”为主题, 以“倾听群众呼声、解答百姓难题、接受群众监督、展示部门形象、加强作风建设、优化发展环境”为宗旨, 以干部作风建设、机关效能建设、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创优发展环境为内容, 以政风行风监督员明查暗访发现问题、日常信访举报、“政风行风热线”节目接听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其他媒体渠道反映的问题为来源, 通过对问题的跟踪走访、深入调查、研究解决、深度报道, 认真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综上所述, 纪检监督与新闻舆论监督的合力和联手, 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具备形式、内容和效果上的契合。面对挑战和机遇, 纪检工作应紧紧围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 围绕大局, 服务大局, 以党和国家的各项政治、经济等任务为中心, 以战略的眼光, 从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和更宽视野想问题、办事情, 积极主动联手广播、电视、报纸和互联网等大众媒体, 开创开放性、多元化、广覆盖和内外并举的监督格局, 不断探索广泛深入的合作内容, 活泼有效的合作形式, 健全灵活的合作机制, 竭力消除监督视野里的“盲区”和“死角”, 形成强势联动的合力监督体系, 使监督对象更加清晰和阳光, 问题解决更加顺利和公正, 社会环境更加和谐和稳定。新闻媒体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充分依托纪检监督, 从不敢监督、不会监督的传统工作格局和思维定势下走出来, 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宣传工作, 充分发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统一思想、引导舆论、鼓舞干劲、凝心聚力的重要作用, 在确保新闻舆论监督真实性、法制性、政治性的前提下, 着力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 与纪检监督实现资源共享、互补共赢, 以新闻舆论监督推动纪检监督的执行力, 以纪检监督促进新闻舆论监督的影响力, 降低消极和负面影响, 化解社会矛盾和不满情绪, 不断提升纪检工作和新闻媒体的社会公信力和影响力, 为建立健全反腐倡廉大宣传格局, 加快和谐社会的建设步伐, 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
摘要:反腐倡廉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大任务, 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促进社会和谐的紧迫任务。把党内监督、专门机关监督、群众监督与新闻舆论监督紧密结合起来, 形成监督合力, 提高监督实效, 营造健康向上、丰富生动的主流舆论氛围,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这是纪检监察机关与党的新闻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
另据2009年9月4日《成都商报》报道,文强自1992年任重庆市公安局副局长以来,吃黑贪黑。个人总资产接近一个亿。拥有8处房产,其中一栋别墅占地20亩,价值3千万元左右。这种非正常的财富积累,来自于他甘当黑社会组织保护伞,为其“黑道生意”保驾护航所获得的巨大回报。文强身居执法部门要职,却成为黑社会组织的后台和保护伞,支持弟媳开赌场,收受巨额贿赂,强奸未成年少女和胁迫玩弄女明星。令人心惊的是,他手下有“四大金刚”,还有公安局下辖各治安总队队长,都是黑社会的保护伞。
人们感到惊讶,反贪局长、公安局副局长、治安总队队长居然都是吃黑护黑的大贪官!老百姓的惊讶至少说明了一点:人们对反贪局、公安局等司法机关还保留了最基本的信任,人们不愿相信司法公正这个最后底线也会沦陷。然而,现实中却屡屡出现司法官员贪贿案件。在一些地方,司法公正这个最后底线确实沦陷了。在穆新成、文强犯法之前,原山东省泰安市公安局局长李惠明目贪污受贿,被判处死刑。原公安部副部长李纪周与赖昌星勾结,暗中指使赖昌星逃到海外去。原湖南省郴州市纪委书记曾锦春利用“双规”权,大肆敲诈勒索,吃黑贪黑,涉嫌受贿金额总计3152.25万元,另有960.75万元财产来源不明,约4000万元红包礼金、投资收益未写入起诉书,曾锦春个人及家庭拥有的财产和开支折合人民币6805.76万元。原河南省郑州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治业收受贿赂387.2万元,等等。据2009年6月25日《新京报》报道,最高人民检察院目前透露,2005年至2009年3月。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查处渎职侵权司法人员9270人,司法不公渎职侵权犯罪增多,徇私枉法类犯罪呈上升趋势。这一事实。发人深省。
司法官员渎职侵权,徇私枉法,贪污受贿,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司法机关形象,破坏了司法公正,对国家和人民危害极大。普通人的堕落,危害的是少数人,或者只有他自己和家人,而像穆新成、文强这类权力者的堕落,危害性大,涉及面广,能把一个地区置于危险的境地,人民不得安宁。文强敛取的巨额财富,其代价是重庆市黑社会势力猖獗,屡发涉黑、涉枪大案,整体治安形势严峻。根据重庆市公安局统计,重庆市近年来治安案件每年在10万件以上。在这黑社会猖獗的环境下,重庆市民在生活中,对社会治安能有多少安全感可想而知:对这样的公安机关、司法官员会有怎样的口碑?文强近亿元的家产,沾满的是血腥、暴力和权黑交易的标记。
反贫局长、公安局长、纪检书记从监督者沦为违法者,为人们思考如何监督监督者提供了新视角。黑社会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社会黑”和“警匪一家”。当黑社会组织与司法部门的官员勾结起来,法律就会崩溃,老百姓就会叫天不应叫地不灵,更严重的问题是:为什么穆新成、文强和他的手下能够身居要职,为什么他们能够在光天化日下胡作非为,谁应当负失察之责?文强和当地黑社会组织之间或明或暗的关系,其实早就有劣迹可察。据重庆市一名政府官员说,早在上世纪90年代,重庆一王姓黑社会大佬在解放碑为女儿办生日宴,文强参加了这次宴会,并为很多人所知。2005年10月25日,重庆查禁赌场的警察死于黑社会组织成员护赌的枪口下,原重庆市公安局治安总队总队长李虹被判刑,文强被指为幕后的“最大保护伞”。从那以后。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他的反映就没间断过,但文强官职不降反升为正厅级干部,直到最近的打黑行动中才被拉下了马。人们不禁要问,这9年期间,人大、政协是怎样答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监督的?考察、任用干部的组织部门和“伯乐”们在干什么,难道是为了让文强养得更肥更大些再出手,是谁给了文强能够“带病”任职、晋升、贪黑护黑、纵横江湖的一片天地?可以想见,在繁峙县、重庆市,在那些由不同资源构成的利益链条中。穆新成、文强的权力处于怎样的“无敌”地位。在当地的权力制衡链条中,恐怕难以找出他们的“天敌”。于是,反贪局长、公安局长、纪检书记就在当地大肆贪贿,吃黑帮黑,胡作非为,直到发展到严重的地步,才被上级主管部门偶然发现,这样的偶然,看似正常,实则无奈。
一个吃黑护黑的反贪局长。一个颇具江湖气质、与黑社会沆瀣一气的公安局副局长的出现和落马,完全是权力监督机制和信仰的缺失所致。如何监督监督者?如何监督司法官员?是反贪局长、公安局长、纪检书记贪贿带给我们的考问。加强对权力监督者、司法官员的监督,是关系到一个地区。乃至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要解决黑社会和司法官员徇私枉法问题,不能靠清官政治,只能靠长效的法治和民主监督。首先,要建立预防权力不法行为产生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尤其是开放社会公开监督权力不法行为的渠道。发动广大干部、群众监督权力不法行为,其次,各级人大代表需要真正代表人民行使监督权力,监督权力不法行为。各级党委、人大、政协、纪检、监察等部门需要切实开展工作,有效行使监督权力,通力协作,齐抓共监,形成合力,全面加强监督,对权力监督者、司法官员实行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监督。第三,实行监督失职责任追究制。各级人大常委会是权力监督最高机关,对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的工作和执法官员的工作实行全面监督,若监督不力或失职,追究人大常委会主要负责人责任。实行“一把手”监督副职责任制。副职及班子成员犯法,追究“一把手”责任。层层落实监督责任,层层追究监督失职者责任,确保权力依法、公正、公开、透明运行。
为认真履行纪检组监督责任,扎实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精神,制定本清单。
一、加强组织协调方面
1.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认真研究部署,执行交办工作打折扣,落实不到位。
2.向党组织提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建议不及时、不客观、不具体,致使延误重要工作任务。
3.协助党组织抓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分解和监督检查工作不力,监督检查工作走过场、效果差。
4.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不力,致使本单位本部门党风廉政建设出现重大问题或严重腐败问题。
二、维护党的纪律方面
5.对本单位本部门发生违反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和组织纪律等行为不制止、不查处、不报告,造成严重影响的。
6.对本单位本部门发生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行为制止不力,导致政令不畅或影响重要工作推进的。
7.对同级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履行职责、行使权力情况监督不力,发现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违纪违法问题不及时报告的。
8.对本单位本部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监督检查不力,对违反纪律的行为查处不力,致使本地本部门存在管理松懈、纪律松驰现象。
三、严肃查办案件方面
9.信访举报渠道不畅,对群众反映的案件线索不能及时收集和办理。
10.线索处置和案件查办不能严格执行在向同级党组织报告的同时必须向区纪委报告制度,存在隐瞒不报、迟报漏报、选择性上报的问题。
11.对交办案件查办不力,有意拖延办案时限、敷衍应付办案。
12.本单位本部门在查办案件中存在压案不查、查而不究现象。
13.在办案过程中发生徇私舞弊、办人情案问题以及截留、挪用、私存暂扣、收缴涉案违纪违法款物的情形。
14、对纪检监察干部管理不严,发生涉案信息跑风漏气、失密泄密等问题。
15.在查办案件中出现以权谋私、以案谋私、收受贿赂等执纪违纪情形。
16.办案人员不能严格依纪依法办案、文明办案,违反办案程序和办案纪律,致使发生办案安全责任事故等问题。
四、强化作风监督方面
17.对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强作风建设监督不力,致使本单位本部门“四风”问题频发,造成不良影响的。
18.作风效能监督流于形式、群众不满,本单位本部门不断发生侵害企业和群众利益的严重问题。
19.对“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重视不够、行动迟缓,不能聚焦主业主责,仍然牵头或参与与纪检监察主业无关的工作。
20.自身作风问题突出,发生纪检监察干部严重违反作风纪律的情况。
五、深化教育预防方面
21.廉政教育不能得到有效落实,对典型案例未能及时通报曝光,未能较好地发挥案例警示教育作用。
22.对作风和纪律问题未能做到早发现早提醒,致使小问题酿成大案件。
23.廉政风险防范体系不完善,廉政风险点不明确,监督措施不到位。
24.惩防体系建设监督管理台账没能有效建立,出现惩防职责不落实、任务不兑现情形。
六、严格追究问责方面
25.责任追究机制不完善,责任追究工作未能有效开展。
26.对落实两个责任敷衍应付,对不履行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的问题不追究、不报告。
今年,我校纪检工作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深入开展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纪委有关精神,紧紧围绕我校的中心工作,进一步加大纪检监督工作力度,大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向纵深发展。
一、确定目标,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学校支部召开专题会议,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作为重要工作来抓。继续健全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监督制约机制,强化检查、督查考核力度,严肃追究违反责任制的行为。结合实际,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内容逐项分解,明确责任,落实到各分管领导、责任部门,实行一级抓一级,年终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年终评优评先进行挂钩,增强了各科室和分管领导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性,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为城建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了良好的责任意识环境和坚实的制度基础。
二、增强责任,促进干部职工自觉做到廉洁自律
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活动深入开展,继续认真贯彻落实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定。
一是抓好干部职工的廉政学习教育。3月以来,按照市局的统一部署要求,认真落实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工作,在全体党员、干部职工中开展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损害群众利益典型案例剖析》、《坚持群众路线、坚决反对四风》等专题讲座学习。同时,也开展了《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影视教育学习。通过学习,进一步增强了党员干部职工的群众观念,牢固树立了团结务实干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形成了勤政廉洁的良好作风。
二是抓好四风的突出问题查摆。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以理论理想、党章党纪、民心民声、先辈先进为镜子,着力解决四风突出问题,特别是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问题。党员、领导干部结合自身实际,撰写了深刻的个人对照检查材料,针对剖析出来的问题制定了详细有效的整改措施,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到务实整改。
三是切实做好政务公开。把工作职责、内容、程序、时限等向社会公开,增加工作透明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三、严抓查处、及时处理干部职工违规行为
在信访处理上,从完善工作程序、健全工作制度入手,进一步加强信访工作,对群众举报的重要信访和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实行分管领导和干部职工首问负责制,及时收集、办理、回复群众反映的问题。
四、强抓作风,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坚持用制度规范各项工作程序,把各项工作融入到党风廉政建设中去。扎实开展城乡互助共建活动。积极开展四走四问、慰问贫困母亲、送温暖等各项活动,深入联系社区结对帮扶,有力地促进了互助共建工作向纵深发展。
五、源头防腐,强化监督制约机制
学校纪检监督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审计的监督职能,积极参与各项重点工作和经济活动的监督。
1.全面推行校务公开、政务公开。学校重大决策一般都经教代会讨论通过,实行校务公开。开设校务公开网站,校务公开公示栏,不断完善查询、咨询、投诉等服务项目的范围。做好“阳光工程”,收费、招生、评聘等一律向师生公开,接受监督。
2.积极发挥纪检监督职能。年初制定《2017年纪检监督工作计划和工作要点》,有计划开展工作,有针对性的收集一些党风廉政方面的信息,年终利用座谈会和个别交流等方式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总结,使纪检监督工作不断深入,落到实处。
市纪委王丹
建立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这是新形势下加强纪检监察工作的纲领性文献,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建立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新时期赋予纪检监察工作的历史使命。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中,惩治只是在情在法都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所采取的措施手段,预防才是实施纪检监察的真正目的。预防腐败,要加强教育,要完善制度,更要实施监督。教育的开展需要监督,制度的落实需要监督。监督是纪检监察工作的中心职责。因此,纪检监察工作实践中,应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断地强化监督职能。
下面,就如何强化纪检监察工作的监督职能呢,谈几点初浅的看法。
一、把好教育调控导向,并对教育活动过程和效果实施监督,使教育活动不流于形式。
各级纪检监察部门要牢牢把握思想政治建设的主动权,要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开展理想信念和廉洁从政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对待权力、地位和自身利益,筑牢思想政治防线。当前要着重搞 1
好“三项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廉洁勤政意识。一是大张旗鼓地做好正面典型的示范教育。要在全体党员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中广泛开展学习英雄模范先进事迹活动,形成一种立党为公、勤政为民、团结拼搏、清正廉洁、无私奉献的浓厚氛围。二是利用典型案例深入开展警示教育。充分利用全国特别是各地发生的典型案例,采取观看电教片、组织干部到监狱参观、听犯罪人员现身说法等形式,广泛开展警示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从中汲取教训,引以为戒,不断增强党性观念和拒腐防变能力。三是进一步抓好党纪政纪条规教育。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特别领导干部认真学习习近平几年出台的党纪政纪条规,并进行党纪条规考试,促进遵纪守法良好风尚的形成。
在组织开展上述“三项教育”活动的同时,要避免教育活动流于形式,使之收到良好效果,有必要对各系统、各单位教育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监督。监督工作可以介入活动过程,也可以考察教育效果。考察教育效果的形式,可以要求参加教育的党员干部撰写学习感想、心得体会,也可以就相关内容组织进行考试。监督工作的开展,关键是纪检监察部门必须把工作做扎实,要切实制定出操作性强的监督标准,实施监督时要严格把关,一丝不苟,务求实效。
二、坚持制度优先原则,要注重建立和完善监督制度,更要注重监督制度的落实和执行。
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就制度和人这两个因素来说,制度比人更可靠,制度对人的约束有巨大的制约作用。以法治国,强调的是法制,弱化的是人治。因此,要重视建立完善党风廉政规章制度,促使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向法制化发展。要建立和形成一个完整严密的制度关系,并且向社会公开,增强透明度,接受广泛的群众监督。通过严格的制度约束,加强对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管理。当前,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搞好制度建设。一是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责任追究制、服务承诺制等一系列限制和约束党政机关干部的行为制度,倡导清正廉洁、务实诚信的职业道德。二是建立苗头预防制度,针对新形势下党员干部中可能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订立严格的制度加以预防和约束。三是完善廉政监督制度,重点要完善党政领导干部任期责任审计制度、新任职领导干部、后备干部和初任公务员廉政谈话制度等。四是群众参与制度,要适应法制社会的要求,运用现代化手段完善信息公开制度,积极推行政务公开,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为民主监督、社会监督提供条件。
建立和完善监督制度之后,各级纪检监察部门更重要的工作,是抓紧抓好各项监督制度的落实。这是强化监督职能的关键。落实工作主要抓好两个方面:一是督促各自职权范围内被监督单位,要根据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各
项制度的规定,切实制定出本部门、本单位、本职岗位的廉政建设责任制度,实行严格自律。二是对职权范围内各部门、各单位的执行党中央和党的各级纪律检查机关制定的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对各部门、各单位领导班子尤其是“一把手”执行风廉政建设各项制度和廉洁自律的情况进行监督。监督中要客观公正,不讲情面,确保各项制度的彻底落实和认真执行。
三、抓住监督的重点,关口前移,及早防范和纠正违法违纪现象发生。
《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条例》),以法规的形式确立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条例》确立“一把手成为党内监督重点”,这是党中央根据客观形势作出的高瞻远瞩的决定,是对新时期纪检监察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应当正确领会其精神实质。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点也要随之改变。当前各级纪检监察部门工作的重点,是要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并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必须坚持惩防并举、注重预防。对“一把手”的监督,既要坚决查办其以权谋私、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又要关口前移,着眼防范。在处理“惩”与“防”的关系中,要以“防”为重点;在“防”的时候,既要注重防止“一把
手”以权谋私的个人行为,又要注重防范“一把手”为片面追求政绩而在重大决策上侵害群众利益的集体行为。“防”的重点,在于纪检监察“关口前移”;做好了“关口前移”工作,对于及早防范和及时纠正重大案件的发生,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第二,建立和完善对“一把手”的教育防范机制。要针对“一把手”的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理想信念、权力观、群众观和法纪观教育,使他们真正认识到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要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不断增强“一把手”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虚心地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接受监督;要对“一把手”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进行教育和提醒,做到早打招呼,早防范;要加强对“一把手”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管理,不准他们打着领导干部的旗号牟取私利,如果他们利用领导干部的影响严重违纪违法,要按有关规定追究该领导干部的责任;对于不履行党员义务、不符合党员领导干部条件、经教育仍不转变的“一把手”,必须依据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坚决开除出党。
第三,形成对“一把手”权力进行有效制约的机制。针对“一把手”权力过于集中的问题,必须对不同性质的权力进行适当的分解,使决策职能、执行职能和监督职能相对独立行使,在各种权力之间形成合理的制衡机制,防止滥用权
力的行为发生。规范“一把手”的决策权,要建立公众参与、专家论证、政府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完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的行政决策程序,实行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和决策跟踪反馈、决策责任追究制度,逐步实行行政决策公开。
一、企业纪检监察系统内部监督问题分析
1. 企业纪检监察系统内部监督缺少与时俱进的理论指导和法律依据
目前, 我国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执行所依靠的相关的法律和法规制度大多都只是宏观上的规定, 没有从具体上作出要求, 企业在纪检监察过程中缺少有效的法律法规依据, 伴随着社会主要体制的改革, 企业在发展和壮大的过程中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和机遇, 企业的管理机制、运行机制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以往的纪检监察系统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现如今发展的需求, 不能适应企业纪检监察工作面临的实际问题。
目前, 由于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健全,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利的因素影响和制约企业的经营, 市场经济体制下不正当的市场竞争还普遍存在, 一些监管比较严的企业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企业经营危机, 造成企业亏损, 倒闭, 而如果采取不正当的手段则会违反国家及企业的有关政策和制度, 这使得企业纪检监察部门出现两难的局面。
2. 企业纪检监察系统内部监督缺乏必要的权威性
企业纪检监察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但是目前, 企业监察系统内部监督缺少必要的权威性, 监察人员不能从客观的角度去分析、审视、监督, 监督部门权力有限, 级别不够, 使企业纪检监察部门很难参与到企业重大决策中, 不能对企业内部进行全方面的监督, 在发现问题时也会收到各种因素的阻碍, 纪检监察部门和干部一方面要行使自己的职责, 另一方面却受到自身权利的限制, 缺少权威性。如果坚持原则、严格执行又会得罪领导, 不利于自己今后的发展。而如果“睁一只眼, 闭一只眼”则又违背了监督原则, 失职、失职, 这种监督环境, 导致监管人员在监督过程中有所顾忌, 不能够真正意义上发挥监督管理的作用。
3. 企业纪检监察系统内部监督管理体制不合理
企业纪检监察系统内部监督管理采取“双重领导”制度, 纪检监察部门同时接受上级部门和同级党委、行政组织的双重领导。上级部门主要是业务上的指导, 而纪检人员的选用则有企业单位自己决定, 所以这就决定了监督人员实际上由企业内部上级说了算。在对本单位进行监管时, 常常要考虑本单位的利益, 从本单位的实际利益出发, 在对问题的追究上也一般坚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对于本单位的违纪违规的事件往往采取的是听取领导意见的态度, 使监管体制在本单位没有起到实质的作用。毕竟监管人员从属于本单位, 如果不从本单位声誉和利益考虑, 对监管人员自身的发展造成了影响, 所以监督管理体制的不合理将会直接影响监督工作的正常有序的开展。
4. 企业纪检监察系统内部监督人员缺乏积极性
一些监督人员认为监督工作是一种吃力不讨好的工作, 监管人员工作比较被动, 缺乏积极性, 往往是领导要求或者是上级指示而开展的。工作上中规中矩, 怕得罪人, 顾虑重重, 根本没有从真正意义上认识到监管工作的重要性。特别对于一些注重经济利益, 轻视思想政治工作的企业中, 监管工作更加的形式化, 没有发挥监督工作在制度和管理等各个方面的作用, 对于违纪违规现象更是缺少调查和了解。哪怕是发现了问题也只是采取简单的方式处理, 尽可能的避免影响到领导及他人的切身利益, 危害到自己的利益。
二、企业纪检监察系统内部监督问题的解决对策
1. 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 明确规定实施细则
结合当前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和规定, 制定详细的法律法规细则。加强对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发展的制度和政策的实施, 促进企业之间的良性竞争, 保障企业健康发展。完善相关的制度规定, 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2. 建立纪检监察干部上级委派制度
通过上级直接委派人员到基层的方式进行有效的管理, 避免同级监督, 制定完善的人才管理和选取制度, 提高监管人员综合素质, 发挥监管部门实际作用。
3. 建立独立的监督机构, 提高纪检监察的时效性
要想真正意义上发挥监督机构的作用, 提高纪检监察的时效性, 就必须成立单独的纪检监察机构, 使纪检监察机构与企业之间相互独立, 不受到企业领导的企业同事之间的影响, 能够公平、公正、公开的实行监督和管理。
4. 加强宣传和督导, 转变干部作风, 提高监管人员工作积极性
树立正确的指导观念, 在宣传的过程中, 引导广大干部和群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监督人员要明确自身的职责所在, 发挥自身作用, 贯彻和落实制度和政策, 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和管理, 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找准定位, 规范企业行为, 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三、结束语
企业的纪检监察系统的内部监督作为惩治和预防腐败的重要部门, 对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解决企业纪检监察系统内部监督问题不仅仅有利于纪检监察工作顺利有序的展开, 同时有利于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
参考文献
一是提升企业纪检监察组织在企业中的地位,发挥“权权相制”功能。实践证明“以权制权”是最便捷有力的监督。在企业的权力结构中,处于隶属地位的纪检监察部门不可能真正有效地监督制约处于决策地位的领导者。因此,要加强基层纪检监察工作,强化履职能力,首先就要提升纪检监察部门在企业中的地位,使监督部门具有履职的权威。具体措施是:明确规定纪委主要负责人进入企业党委和行政领导班子,并担任企业党委副书记,主管企业纪检监察工作;同时进入企业董事会、监事会,出席董事会和行政决策会议,参与研究企业经营发展与经济工作运行问题;企业纪委副书记应该高于中层部门科室长职级,享受副总师职级待遇;纪检监察部门工作人员的职级应不低于或高于其他部门工作人员职级,并在职称评定、福利待遇等方面均应与其它部门的人员相同。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纪检监察部门的权责一致,充分发挥监督职能的功效。其次,要理顺企业纪检监察部门的工作机制体制,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领导。重点体现在落实“两个为主”方面:查办腐败案件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线索处置和案件查办在向同级党委报告的同时必须向上级纪委报告;各级纪委书记、副书记的提名和考察以上级纪委会同组织部门为主,这样就避免了纪检人员的任免受同级党委的制约。
二是改变企业纪检监察组织机构的设置形式,整合监督资源。企业现行内设监督机构以及具有监督职能的部门较多,除了纪委、监察部门外,审计、法律事务、巡视等部门行使监督职能存在交叉、重迭、多头等现象,即浪费资源,又影响效率。为此,应该整合各种监督资源,构建“大监督”运行机制,提升监督效能。首先将企业内部相关监督机构重新组合,将职能相近、手段互补的纪委、监察、审计、法律事务等部门,组合为一个新的纪检监察组织。通过这种组合,将分散的力量聚集在一个“拳头”上,来实现精简机构、减少扯皮、优势互补的目的,这样就能够有效提升整体功能,强化监督履职的能力。其次按照一定的比例给企业内各基层单位配备专职纪检监察人员,同时在基层党总支、支部成员中指定或选派兼职纪检监察员,在工作上接受企业纪检组织的指导,使企业监督部门随时掌握下属单位开展工作的情况,实现上下级之间信息畅通,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督监察网络。
三是赋予企业纪检监察组织履职必须的权限。没有权力的监督就如同“纸老虎”,是缺乏应有的震慑力的。所以,应根据党章规定并参照《行政监察法》赋予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权限,赋予企业纪检监察组织履行监督职责所必须的权限:第一,必须具有一定的检查、调查权和建议、咨询权,为完成工作目标提供重要手段和保证。企业纪检监察组织对企业经营战略、干部任用、大额资金使用等重大决策的制定和实施情况,有权进行检查、咨询,发现影响决策科学性或决策实施的违纪问题时,有权进行调查和提出建议,并及时向企业党政班子或上级纪检监察组织报告,使其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防止决策失误或保证正确决策的有效实施。第二,必须具备一定的党纪政纪处分权,以强化监督的威慑力。明确规定企业纪检监察部门有权直接对违规违纪的中层干部及以下人员,给予最高以党内严重警告、行政记过的处分权,并且只需向同级党委、行政领导机构报备而不必请示审批。同时,可以独立地管理控告和举报,独立地进行调查和审理,有效地维护党纪政纪的严肃性,遏制和减少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第三,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处罚权,使监督的实效得到彰显。明确规定企业纪检部门有权对造成经济损失或者取得非法所得的企业中层干部及以下人员,按照有关规定、协同相关部门,给予一定限度内罚款、没收处罚,罚没的财物移交企业财务部门。
四是加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不断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按照新一届中央纪委对纪检监察工作提出的“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要求,着力打造与之相适应的干部队伍。一是推行纪检监察资格准入,实行业务工作考试考核制度,严格把好干部进口关。二是畅通干部流动渠道。要既打造职业铁军,又加大干部交流力度,切实保持纪检监察队伍的活力。三是健全执纪办案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对不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失职渎职、跑风漏气甚至以权谋私的严肃处理;对不适应纪检监察职业的纪检人员,及时调离纪检部门。
小金街道纪工委书记 刘晓宇
近年来,小金街道纪工委不断加强自身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对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的监督检查,聚焦主业问责,以案代训,并扎实开展专业知识学习,掌握办案流程及技巧,认真开展网络评论,整体执法执纪能力不断增强,队伍整体结构不断优化,能够较好完成纪检监察各项业务工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一是干部队伍素质还需要继续提高。目前,我街道纪工委配备2名纪检干部,由于日常工作繁琐,以及个人干部对培训工作不重视,业务知识常常得不到有效补充,知识面窄,内容过时,理论水平、工作思路、方法举措等相对滞后。
二是个别干部思想上存在畏难情绪。个别纪检干部在实际工作中有时存有畏难情绪,有的在监督监察、查办案件时,担心领导不支持,影响人际关系,影响今后工作和自身的发展。有的担心自己管严了、限制多了,会成为干部完成工作目标任务的“绊脚石”,影响干部工作积极性。
三是监督执纪工作效率需提升。在监督执纪过程中,有时处理方式过于简单,对出问题的干部职工,仅仅是简单的批评教育,没有切实帮助他们认清问题所在、自觉整改,常常使对方口服心不服。
四是日常工作方法还比较陈旧。面临着“四风”新情况新问题,没有作细致地调查,不善于研究新情况,仍凭过去的习惯、经验开展工作,有时对遇到的非常见问题不知道如何处理。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制定了以下改进措施:
一是严格培训要求,全面提高素质。一是开展内部培训,突出有重点的培训,有计划,有安排,持之以恒,避免应景、应时的短期行为,确实做到学有所用。二是开展新入职培训,对新从事纪检工作的同志,除搞好岗前培训外,经常举办业务培训,加快从不懂到较懂到精通的进程,提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二是加强组织领导,发挥头雁作用。充分发挥纪工委书记的模范带头作用,努力形成以上率下带动全局的良好局面。一方面是带头守规矩。严格落实工作纪律、生活纪律,坚决执行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扬民主,施行末位表态,确保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另一方面是带头抓工作。坚持做到重要工作亲自谋划、重要活动亲自组织、重要事项亲自调度,谋在前、干在前,以勤奋敬业的工作态度影响纪检干部,做给大家看,带着大家干。
三是健全制度机制,规范队伍管理。着力深化纪检监察队伍规范化建设,一抓运行管理规范化,一手抓业务工作规范化。一方面是建立健全队伍管理制度。对纪检监察干部行为、印章管理、请销假制度、保密工作等日常运行管理制度进行精细化、扁平化管理。另一方面是建立健全工作落实制度。实行重点工作定期调度,周调度、月通报,尝试出台《工作督查办法》,实施三级督查,一把手督导书记,书记督导分管部室,职能部室督查具体制度和工作落实,逐级细化,压实责任,建立台账、挂账督办,形成“三位一体”工作督查机制。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市纪委、市监察局派驻(出)机构(以下简称“派驻(出)纪检监察机构”)监督工作,促进领导干部正确行使权力,保持清正廉洁,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实施条例》,参照《中共XX省纪委、XX省监察厅派驻(出)机构履行监督职责办法(试行)》等有关规定,结合XX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派驻(出)纪检监察机构履行监督职责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目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反腐倡廉方针,强化监督职能,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改进履行监督职责的途径办法,推动驻在部门及所属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
第三条 派驻(出)纪检监察机构要依照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及其他制度规定,根据市纪委、市监察局批准的职责和权限,有效利用各种监督途径和手段,对驻在部门及所属系统开展监督。重点加强对驻在部门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特别是主要负责人的监督,对权力集中和资金、资源密集的重点环节与部位的监督。第四条 驻在部门要关心支持派驻(出)纪检监察机构工作,为其履行监督职责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驻在部门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要自觉接受监督,主动支持派驻(出)纪检监察机构开展监督工作。
第二章 监督的重点内容
第五条 对驻在部门维护党的政治纪律、保持党的纯洁性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进行监督。
(一)对遵守和执行党的政治纪律情况的监督。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的严肃性,维护党中央权威和党的团结统一,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执行。
(二)对保持党的纯洁性制度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督促整改党员干部在思想、队伍、作风、廉洁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维护党的纯洁。
(三)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和树立正确政绩观的监督。围绕中央和省、市制定出台的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政策和改革措施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政令畅通和重大决策部署的全面贯彻落实。
第六条 对驻在部门执行民主集中制情况进行监督。
(一)督促驻在部门建立健全规范领导班子及其成员正确履行职责和行使权力、加强自我约束和互相监督的措施和制度。督促驻在部门制定、完善、执行领导班子议事、决策的规则和程序。
(二)对驻在部门党委(党组)民主生活会征求意见、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制订和落实整改措施等情况进行监督。对驻在部门党委(党组)成员在民主生活会上所作的检查或说明,需要查清事实的,按照有关程序办理。
第七条 对驻在部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情况进行监督。督促驻在部门建立健全反腐败领导体制与工作机制,对驻在部门领导班子成员在党风廉政建设中落实“一岗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
第八条 对驻在部门党务、政务公开情况进行监督。督促驻在部门落实党务、政务公开有关规定,及时、准确、全面公开群众普遍关心、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信息,促进驻在部门重大决策公开和办事公开,提高权力运行的透明度。
第九条 对驻在部门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等情况进行监督。
(一)对驻在部门贯彻执行上级重大决策部署、重要决定而采取的重大措施,部门和行业工作规划、机构调整、专项整治或专项工作等重大决策事项及集体决策的情况进行监督。
(二)对驻在部门干部任免、竞争上岗、轮岗交流、招考录用、职称评审等干部人事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三)对驻在部门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年度投资计划、大宗政府采购等项目的设立、安排、使用和进展等情况进行监督。
(四)对驻在部门大额度资金的调动、使用、运作、效益等情况进行监督。
第十条 对驻在部门行政审批、行政执法情况进行监督。
(一)督促驻在部门深化管理体制和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审批事项、环节和时间,监督驻在部门按规定下放审批权限。
(二)监督驻在部门规范行政执法工作,对推行“阳光执法”、构建权力阳光运行机制、规范自由裁量权等工作进行监督。
(三)根据工作需要对驻在部门业务活动情况开展跟踪监督。
第十一条 对驻在部门执行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有关规定和“三公”经费使用情况、党政机关厉行节约有关规定进行监督。加强对驻在部门作风建设、行政效能、绩效管理等情况的综合监督检查。
第十二条 对驻在部门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情况进行监督。
(一)督促驻在部门领导干部严格执行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有关规定,加强对领导干部执行廉洁自律规定情况的监督。
(二)了解掌握驻在部门领导班子成员在婚姻变化、配偶子女移居国(境)外、就业、收入、房产、投资等方面的情况,及时掌握驻在部门科级干部及下属单位负责人在用车、住房、出国(境)、兼职取酬、从事营利活动、配偶子女从业和接受礼品、支付凭证登记等方面执行廉洁自律规定及个人和家庭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
(三)加强对驻在部门执行防止领导干部利益冲突有关规定情况的监督。
第十三条 对发扬党内民主,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和党员、公务员权利保障制度实施情况进行监督。第十四条 承办市纪委、市监察局交办的其他监督事项。
第三章 监督的主要措施
第十五条 召开、参加或列席会议
(一)根据工作需要,组织召开驻在部门及所属系统党风廉政建设、纪检监察工作会议或有关业务会议,研究部署反腐倡廉工作。
(二)纪检组组长(纪工委书记)参加驻在部门党委(党组)会议、党风廉政会议、民主生活会议、领导班子述职述德述廉会议等重要会议,根据工作需要参加驻在部门及所属系统有关会议。监察室主任(监察分局局长)列席行政领导班子会议,参加驻在部门有关行政会议。根据工作需要,派驻(出)纪检监察机构还可派员参加或列席驻在部门各类业务工作会议。
第十六条 通报重要情况
(一)向驻在部门领导班子及时通报中央和省、市有关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会议精神、重要工作部署,提出贯彻落实意见建议,并对贯彻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二)定期与驻在部门领导班子成员就贯彻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廉洁自律规定等方面的情况交换意见,并主动向驻在部门主要负责人通报派驻(出)纪检监察机构的工作情况。
第十七条 廉政鉴定
驻在部门党委(党组)拟提拔任用的干部,应事先征求派驻(出)纪检监察机构的意见,由派驻(出)纪检监察机构出具党风廉政鉴定后方可提交党委(党组)会研究讨论。对驻在部门干部拟提拔为市管领导干部的,由派驻(出)纪检监察机构按要求向市纪委、市监察局提供党风廉政情况。
第十八条 开展廉政风险防控
加强对驻在部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监督,督促指导驻在部门及下属单位深入推进廉政风险防控项目化管理,加强对重点岗位、关键领域的风险防控,建立和实施廉政风险教育机制、权力运行监督制约机制、廉政风险预警机制、廉政风险处臵机制、风险防控责任落实考核和激励机制等工作机制建设,形成有效预防腐败的长效机制。
第十九条 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廉政档案
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建立健全驻在部门科级领导干部及下属单位领导班子成员的廉政档案,完善廉政档案制度。廉政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领导干部的基本情况。
(二)领导干部个人在用车、住房、出国(境)、兼职、配偶子女从业和收受礼品登记等方面执行廉洁自律规定及个人和家庭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含防止利益冲突有关规定的情况)。
(三)廉政谈话、诫勉谈话情况。
(四)信访、案件查处、作风建设、执法效能监察、纠风治乱等方面有关问题的反映及调查结论。
(五)经济责任审计及涉及的其他审计情况。
(六)受驻在部门及以上单位表彰、奖励情况。
(七)受处分、处理情况。
(八)廉政方面的其他情况。
第二十条 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和专项治理
根据上级有关工作部署及驻在部门中心工作的需要,对驻在部门及下属单位组织开展专项监督检查或专项治理工作。
第二十一条 协助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督查
协助驻在部门做好对所属单位和系统的党风廉政建设情况监督检查工作。
第二十二条 信访处理
(一)受理对驻在部门管理的党组织、党员、监察对象的控告、检举。
(二)受理驻在部门管理的党组织、党员、监察对象不服党纪政纪处分、纪检监察决定等的申诉。
(三)承办市纪委、市监察局信访交办件、转办件、督办件。
(四)根据需要协助办理反映驻在部门及其领导班子成员信访举报事项的核查工作。
(五)严格执行信访举报受理、登记、送阅、审批、办理、反馈、报结等规定,落实信访办理责任制,建立健全案件线索排查和集中管理、报告制度。
第二十三条 查办案件
(一)经批准,初步核实驻在部门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违纪问题,并及时向市纪委、市监察局报送初步核实情况报告及有关证据材料。需立案调查的,由市纪委、市监察局按规定程序办理,派驻(出)纪检监察机构可参与调查。
(二)立案调查驻在部门管理的党组织、党员及监察对象的违纪案件及其他重要案件,相关情况同步报市纪委、市监察局。
(三)经批准,给予驻在部门管理的党组织、党员和监察对象党纪政纪处分。
第二十四条 开展问责
督促驻在部门贯彻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制度规定,按规定对驻在部门管理的领导干部进行问责。
第二十五条 开展廉政谈话、诫勉谈话
(一)纪检组组长(纪工委书记)每年至少与驻在部门党政主要负责人以外的领导班子成员进行一次廉政谈话,对驻在部门管理的新提拔、调整、任用的领导干部进行任前廉政谈话。
(二)纪检组组长(纪工委书记)或监察室主任(监察分局局长)每年至少要与驻在部门内设机构及下属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进行一次廉政谈话,针对存在问题和不足提出建议和要求。
(三)发现驻在部门管理的领导干部在政治思想、履行职责、工作作风、道德品质、廉政勤政等方面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纪检组组长(纪工委书记)或监察室主任(监察分局局长)应当及时对其进行诫勉谈话。诫勉谈话应当作书面记录,经本人核实后,由派驻(出)纪检监察机构存入个人廉政档案。
第二十六条 纪律检查建议、监察建议和监察决定
(一)派驻(出)纪检监察机构可根据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向驻在部门党委(党组)、下属单位党组织提出纪律检查建议,并报市纪委备案。对派驻(出)纪检监察机构的建议,有关党组织如无正当理由,应予采纳,并将办理结果及时报告派驻(出)纪检监察机构。
(二)督促驻在部门及所属系统执行上级监察机关作出的监察建议、监察决定。按照工作职责及人事管理权限,派驻(出)纪检监察机构根据检查、调查结果,经市监察局批准,可以向驻在部门及所属系统和有关人员提出监察建议或作出监察决定。
第二十七条 重要情况报告
按规定及时向市纪委、市监察局报告以下情况:驻在部门党委(党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对驻在部门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进行监督的情况和问题;驻在部门及所属系统发生的重大事件;收到反映驻在部门及其领导班子成员违纪违法问题的信访举报;发现驻在部门及其领导班子成员涉嫌违纪违法方面的问题;查办驻在部门管理的科级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情况;其他应当报告的重要事项。
第二十八条 廉情报告 每年年初,应向市纪委、市监察局递交驻在部门上一年度廉情报告。报告内容主要包括驻在部门廉政建设情况、领导班子成员的述职述德述廉情况、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廉洁从政情况与执行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情况,提出工作意见和建议等。
廉情报告递交前,应征求驻在部门主要负责人意见。在意见不一致的情况下,主要负责人可将相关说明材料附后一并呈报。市纪委、市监察局相关室(中心)根据廉情报告及委局领导批示要求,督促驻在部门进行整改。
第二十九条 重要情况建议
派驻(出)纪检监察机构在履行监督职责过程中,按规定向市纪委、市监察局报告驻在部门领导班子或成员的情况和问题时,可以提出以下建议:
(一)由市纪委、市监察局发函请驻在部门党政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或其他班子成员说明有关情况。
(二)由市纪委、市监察局领导与驻在部门党政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进行谈话;或者由市纪委、市监察局委托驻在部门党政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与驻在部门领导班子其他成员进行谈话。
(三)对反映驻在部门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违纪问题进行初步核实。
第三十条 科技监督 利用电子监察、管理信息系统等现代科技手段,对驻在部门依法行政等相关工作实施动态监督。积极探索科技监督防控的新方法,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对象和重点环节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
第四章 监督的保障措施
第三十一条 工作保障
(一)驻在部门党委(党组)应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统一领导职责,为派驻(出)纪检监察机构开展监督工作提供有力的工作保障,不得向派驻(出)纪检监察机构委派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无直接关系的工作。根据工作需要并受驻在部门党委(党组)委托,派驻纪检组组长(纪工委书记)可以分管内部审计等与纪检监察直接相关的工作,不承担驻在部门职责范围内的其他业务工作,不得分管所负责监督的工作。
(二)驻在部门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要积极支持派驻(出)纪检监察机构工作,认真听取派驻(出)纪检监察机构就有关问题提出的意见、纪律检查建议和监察建议,如有异议可向市纪委、市监察局报告情况,听取市纪委、市监察局意见。
(三)驻在部门内设处室及下属单位要积极配合派驻(出)纪检监察机构工作,为派驻(出)纪检监察机构开展有关情况的了解、核实,相关台账资料的查阅、复制等工作提供便利。
(四)根据监督工作需要,派驻(出)纪检监察机构可协调驻在部门业务处室及下属单位的工作力量共同参与有关工作。在实施重大复杂的专项监督检查、专项治理中,可提请市纪委、市监察局机关相关业务室(中心)支持配合。在查办案件中遇到力量不足等情况,可向市纪委、市监察局申请启动办案协作机制。
第三十二条 后勤保障
(一)驻在部门应确保派驻(出)纪检监察机构履行监督职责、日常工作所需要的工作经费。各派驻(出)纪检监察机构应严格按照财经纪律使用相关经费。
(二)驻在部门应为派驻(出)纪检监察机构提供履行监督职责必须的办公设备、交通保障等,并安排案件查办、信访谈话等所需要的场地和设备设施等。
第五章 工作责任
第三十三条 派驻(出)纪检监察机构及工作人员要严格依照本实施细则履行监督职责,发挥监督作用,履行监督职责的情况纳入年度综合考评内容。
第三十四条 对派驻(出)纪检监察机构及工作人员不正确履行监督工作职责,情节轻微的,给予批评教育、限期改正;情节较重的,责令作出检查、诫勉谈话、通报批评或者调整工作岗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直接责任人及有关领导依照相关法规作出处理:
(一)参与研究驻在部门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等重要工作中,发现违纪问题,未能及时提出纠正意见和建议,造成严重后果的;
(二)不按规定报告、不如实报告或隐瞒不报有关重要情况、举报线索和问题,造成严重后果的;
(三)对管辖范围内发现的案件不及时组织核查、调查,造成严重后果的;
(四)违反规定办理案件造成涉案人员伤残、死亡、逃跑等严重后果的;
(五)对明令禁止的不正之风发现后不制止、不查处,造成不良影响的;
(六)擅自对外泄露监督情况和结果,造成严重后果的;
(七)其他因工作失职造成严重后果的。
第三十五条 驻在部门领导班子及其成员,驻在部门管理的党组织、党员、监察对象应积极协助派驻(出)纪检监察机构履行监督职责。对影响派驻(出)纪检监察机构履行监督职责的,由市纪委、市监察局商驻在部门或提请市委、市政府处理,情节轻微的,给予批评教育、限期改正;情节较重的,责令作出检查、诫勉谈话、通报批评或者建议调整工作岗位。发现违反党纪政纪行为的,依照相关法规作出处理。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六条 市直属其他单位纪检监察机构和各县(区)纪委监察局派驻(出)机构,参照本实施细则执行。
【纪检监督员发言稿】推荐阅读:
纪检干部监督心得10-22
纪检组落实监督责任12-05
纪检监察人员监督管理05-29
村纪检监督小组工作职责06-11
监督员座谈会发言稿01-09
学生会纪检部开会发言稿05-24
纪检监察调研工作发言05-31
纪检监察工作座谈会发言材料06-07
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座谈发言稿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