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和意义

2024-10-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和意义(共10篇)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和意义 篇1

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举措

一、立足基本国情,明确提出理论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深刻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主动顺应新世纪新阶段世界文明发展潮流,科学认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阶段性特征,不断深化对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认识,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

二、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生态经济

1、优化区域发展布局。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划的要求,明确各地主体功能区的发展定位和方向,合理确定发展方式和发展规模,细化环境分类管理。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编制实施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继续抓好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加快建设一批生态工业园区和再生资源基地,完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不断延伸产业链,实

现资源、能源和废弃物的合理有效利用。

3、促进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以提高能效和碳生产率为核心,发展低碳经济。

4、加快发展生态农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广“种、养、加”相结合的循环农业模式,实现大农业内部的产业对接。

5、用生态理念指导服务业发展。充分利用生态环境资源优势,实现开发与保护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加快建设一批生态旅游景区。以生态体验为核心,整合自然、人文要素,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生态旅游服务。强化绿色管理,倡导健康饮食,突出环境保护,促进餐饮、娱乐业健康发展。

三、加大生态建设力度,夯实环境保护基础

1、构建人水和谐的水生态系统。全面推行流域水污染治理行政首长负责制,推进小流域综合整治。加大工业企业重点污染源治理力度,严格执行企业废水排放标准,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积极推进安全饮水工程,节约用水,合理调配生产、生活用水,维护水域生态健康。加强对湿地的保护,充分利用湿地、坡岸以及水生生物的自然净化功能,实现湖泊生态系统的自然恢复。

2、构建功能完备的森林生态系统。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积极推进平原绿化和以绿色通道为重点的沿路、沿河、沿湖绿化美化。大力推进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抓好天然林、重要生态公益林保护和退耕还林、沿江防护林建设以及石漠化治理,加强对重要生态敏感区域的建设与保护,建立一批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

3、构建生态宜居的城市环境。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森林城市、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为载体,切实加强城市综合管理,全面提升城市建设水平。坚持环境基础建设先行,努力实现污水、垃圾全收集、全处理。严格控制二氧化硫、粉尘等大气污染物以及温室气体的排放。整治餐饮业油烟污染。安全妥善处置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实施宁静工程,全面整治噪声扰民。

4、构建优美整洁的农村环境。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作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作用,建设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科学开发利用土地,加大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力度,提高耕地和基本农田质量。

5、构建防控结合的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加强自然灾害的预防预警与监测体系建设,制定完善防洪、抗震、防治地质灾害、应对极端气候变化等防灾减灾规划和应急预案。分级建立环境监测应急中心,强化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核与辐射污染等环境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处置,切实维护生态安全。

四、加强宣传和引导,提升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

1、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示范基地,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和知识普及活动,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将生态文明内容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各级党校、行政学院教学计划,引导党员干部、青少年学生和社会公众树立生态价值意识、生态忧患意识、生态责任意识。

2、推行生态文明生活方式。积极倡导理性消费,引导绿色消费,自觉减少过度消费对自然环境产生的污染。提倡绿色出行,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养成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生活习惯。

3、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深入推进“全民环保行动”。组织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

开展生态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大力开展绿色学校、绿色医院、绿色商场、绿色酒店、绿色社区和绿色家庭等绿色创建活动。多层次、多领域强化生态文明细胞工程建设,夯实生态文明建设基础。

五、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组织领导

1、加强组织领导。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责任。各级党委要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专题研究和解决本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问题。各级政府要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部署和组织落实,确保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共同部署、共同推进。

2、实行科学民主决策。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积极推进规划环评、政策环评、战略环评,在城市规划、能源资源开发利用、产业结构调整、土地开发建设等重大决策过程中,优先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成立生态文明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充分听取专家意见。完善环境信息发布和重大项目公示、听证制度,健全公众参与机制,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3、严格考核评价。实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目标责任制,落实工作责任。强化工作考评,将环境质量、污染物总量减排等相关生态文明指标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和离任审计范围。建立问责制度,对因行政不作为或作为不当,完不成生态文明建设任务的单位和个人,实行问责。对因决策失误造成重大生态环境事故的,要按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地方、单位和人员的责任。对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意义

一、生态文明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生态文明以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因此,生态文明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保障

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但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许多资源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系统整体功能下降,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弱,阻碍了我国可持续发展进程。生态文明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

三、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需要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个战略阶段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发展阶段。如果继续沿用原有粗放型增长方式,资源难以为继,环境难以承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将难以完成。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必须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四、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当前在生产和消费领域,还存在着过度索取自然资源、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现象,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破坏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生态文明是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

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和意义 篇2

关键词: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环境问题日益突显,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还一个美丽中国成为迫在眉睫的现实课题。习近平一贯高度关注生态文明建设,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生态文明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形成了具有丰富内涵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并且这一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也具有非常重大的理论创新意义,也为今后的实践指明了方向。

1 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提出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暴露无遗。当下,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正在步步紧逼,资源需求日渐趋紧,环境污染愈演愈烈,生态系统也逐渐的退化,中国的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得不到有效控制,这些问题和矛盾已成为社会经济是否可持续发展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制约因素。

此时,我们必须认清当前形势,人类对大自然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改造,在生产力大力发展的同时,自然生态系统也随之发生巨大变化,如出现森林锐减、湿地退化、水土干涸、洪涝灾害等等自然报复人类发现象频发,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提上日程,时不我待。

2 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核心——“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他强调重视生态的政府才是清醒的政府,重视生态的领导才是称职的领导,重视生态的企业才是有希望的企业,重视生态的公民才算是具备现代文明意识的公民。他强调:环境污染问题决不能一拖再拖,不然问题会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等到那个时候再着手为时已晚。你若能善待环境,环境自然与你友好;你若对环境污染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环境总有一天会毫不留情地报复你。这是大自然的客观规律,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对于环境污染及早得到治理,要不惜用真金白银来还债。

他还强调:宁肯不要钱,也不要污染。一味的重视社会经济的发展,GDP的增长,而忽略甚至肆意践踏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企业是得到发展了,但最终遭殃的还是老百姓,喝不上干净的水,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地里种不出庄稼等,这种“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发展是不会长久的”。地球很美,但也很脆弱。如果得不到人类的保护,假以时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3 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还是人民

2013年4月25日,习近平同志在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发表讲话时提到,“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它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建党九十余年始终对民生政策不断探索和完善、丰富和发展;在面对生态环境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出现严重冲突的现阶段,习近平将生态环境作为民生的重要内容来强调,突出指出了生态环境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地位、价值与功能。老百姓过去是“盼温饱”现在是“盼环保”,以前是“求生存”当下是“求生态”;邓小平曾说过:“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要把人民的愿望落到实处。2015年两会期间,习近平在参加江西代表团审议时,他明确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和基础,符合全体中国人民的核心利益,正如习近平提出的“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4 生态文明建设也是生产力

习近平强调要辩证的看待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二者并不是对立的、孤立存在的。习近平在2013年5月24日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保护了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了生产力,改善了生态环境就是改善了生产力。这一重要论断,深刻阐明了生态环境和生产力之间息息相关。

5 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

习近平在地方工作期间,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过深入的思考和探索,发表过许多重要论述,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些思考和实践为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做了基础和准备工作。

在河北正定工作时,习近平曾主持修建《正定县经济技术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时指出:保护自然环境,消除环境污染,治理开发,合理利用资源,保持生态平衡,是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人民生产、生活的迫切要求。要积极组织植树造林,扩大城区绿化面积,禁止乱砍乱伐;他还强调,宁肯一分钱不要,也不要再污染,严格杜绝污染搬家、污染下乡,摈弃谁污染谁治理的旧观念。

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指出,资源要合理开发、合理利用,不是单纯的只讲经济效益,而是要达到社会、经济、生态三者效益的和谐共生。并在实际工作中,习近平五次下到福建长汀,鼎力支持长汀水土流失的治理。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长汀地区治理水土流失情况得到大幅度缓解,成功实现了由荒山到绿洲再到生态家园的历史性转变。长汀生态治理取得成功虽然是个例,但是它反映出习近平在思考如何实现人类生产与自然系统和谐共生方面成功投出了一个“试金石”。

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对生态文明建设作了多方面重要论述,并提出创建生态省。习近平将如何解决人类与自然的矛盾,创新发展理念置于重要地位,强调要有科学的发展理念、合理的发展方式。经济增长不能和经济发展混为一谈,社会效益得到了提高,但是社会环境却遭到重创,简直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顾此失彼,得不偿失。发展,说到底是为了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因此将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结构优化作为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既要GDP,又要绿色GDP”。

6 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意义

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直面生态环境的突出问题,显示了对党和国家事业高度的责任感,显示了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其一,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和人的全面自由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核心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看法,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认为自然生态本身就蕴含物质力量,提出“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整体,对自然界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利用不讲建设。”从征服自然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重大转变,更强调了人与自然统一和谐的一面,承认尊重自然规律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认识前提,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对中国发展方式的明确校正。

其二,丰富了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习近平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治国理政战略的空前高度,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和方法贯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来。2013年4月25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发表讲话中指出:“如果仍是粗放发展,即使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的目标,那污染又会是一种什么情况?届时资源环境恐怕完全承载不了。经济上去了,老百姓的幸福感大打折扣,甚至强烈的不满情绪上来了,那是什么形势?所以,我们不能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倡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等仅仅作为经济问题。这里面有很大的政治。”由此可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他的生态环境遭受到严重的破坏,他的子民,老百姓的生活必将受到严重的影响。不能实现政治和谐发展,不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不能实现社会稳定有序,不能实现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他四大建设的前提条件和根本保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自然基础。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24).

[2]唐小芹.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意义[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6).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和意义 篇3

关键词: 职业技能竞赛 环境专业 专业建设 教学改革 教学实践

在全国、各省市举办的职业技能竞赛,不仅展示了高职院校的教学教改成果和技能水平,还推进了职业教育改革,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推进了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与交流,推进了各高职院校之间的交流和学习,促进了学生就业,影响意义深远。但现行的大赛依然存在精英化、重技能而轻理论的倾向,特别是为了夺得一等奖,赛前教师调停课、学生停课,抽调专业教师中精兵强将指导学生备战,搞突击训练,严重影响了正常教学秩序。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采用“逐级竞赛”机制的,先后通过学校初选,省市预赛,全国大赛,层层选拔,最后能参加比赛的是其中的佼佼者,而大多数学生并没有真正受益。

只有将高职技能大赛与常规教学融会贯通,才符合“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能力,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素质”的高职教育理念[1]。开展技能竞赛对环境类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引领作用的研究,在国内外都有不少研究成果,但问题的研究还不很深入,迫切需要探索和实践职业技能竞赛对高职环境类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引领作用。

1.加强与环境专业前沿企业进行深度合作,互利双赢

德国三分之二的职业教育是由企业来完成的,没有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会出现很多问题。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从办赛开始就积极发挥着行业企业的主导作用。行业企业根据产业需求设计赛项,为各比赛提供专家、裁判、技术规范和相应的设备,还为大赛提供赞助,并到现场招聘优秀选手等,实质性地参与赛项的设计、组织和实施,使大赛形成了“由行业牵头、企业参与、教育部门配合的工作态势”,有助于加强校企合作,使技能大赛更加贴近实际,体现了职业院校职业教育的特色。

我校积极与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水环境监测与治理”赛项竞赛设备制造和赞助企业浙江天煌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及我校高效依托型企业天津市绿通环保工程设备开发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把现代企业的新理念、新技术、新产品及新的工艺方法,把企业真实的作业内容、作业方法和作业要求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依此将竞赛内容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内容,促进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深入发展,推动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社会需求,实现学校培养与企业的需求“零距离”对接。

2.加大专兼教学队伍建设投入,提高教师教学实践能力

全面提升教师专业技能水平,培养老师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团结协作意识,推进职业教育更直接有效地服务学生。但由于我校环境类专业教学人员相对比较年轻,青年教师占90%,是本专业教学和实训的骨干力量,缺少企业实际操作经验。职业教育以实践教育、应用教育为主的教学形式,要求教师队伍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因此,应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专业教师每年下相关企业实习至少三个月,锻炼实践能力,真正领悟企业工作岗位所需,将新技术、新理论、先进的生产经验转换为教学内容[2]。

在已有市级和国家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队伍基础上,带领成长一批技能精湛的教学骨干和优秀青年教师,成立了技能竞赛指导小组,在竞赛方案的策划、实施等方面与企业密切合作,共同设计。邀请行业协会专家、校企合作企业的技术能手常年担任“技能竞赛指导小组”的指导教师,给予参赛选手技术指导。技能竞赛指导小组在经过近两年技能大赛实际指导过程中,形成了一套技能大赛训练方案,应用于日常学生培训和教学工作中,在培训和教学中,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修正,形成完善的、融合先进技术的、具有辐射作用的、应用型的训练方案。

3.进行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加强技能教学

本专业将课程改革与技能竞赛紧密结合,牢固树立严谨教学、规范操作的教学思想,把赛项作为嵌入课程或工作案例纳入了学校的教学过程,通过汲取技能竞赛内容和标准对原有教学项目进行改造,提炼、转化为教学项目,不断补充和完善项目课程教学,推进竞赛内容的普及化教育。

在原有水环境监测与治理技能竞赛需求课程《环境监测技术》和《水污染控制技术》的基础上,辐射到环境类专业所有专业课程,通过项目课程开发,将技能大赛对选手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要求融入项目课程教学中,按照实际的工作任务、工作要求、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组织课程体系,形成围绕工作需求的新型技能教学训练项目。同时结合我校学生进行水环境监测工、化学检验工、废水处理工等环境相关工种职业证书的考取,形成我校环境类专业技能教学特色,促进技能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既发挥技能大赛检验展示、选拔激励、引领示范的功能,又克服技能大赛与教学孤立开展互不相关的局面,最终使所有学生受益,体现教育的公平性。

4.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强化学生就业竞争力

在校内每年举办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技能节活动,注重开展各种层次的专业技能竞赛,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一是课程教学中的分组竞赛——现“人人参与”,将每个教学项目的测试采用小组竞赛的形式,考查学生对项目培养目标的达标情况;二是专业年级技能竞赛——实现“好中选优”,环境专业年级及学院绿色环保社团和化学社等相关社团定期组织技能比武,重点考查学生对专业技能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并从中精选出一批技能精湛和能力强的优秀选手作为“技能竞赛后备队”成员;三是市级及国家竞赛前的集训选拔赛——实现“优中选强”,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针对性较强的技能训练,定期组织选拔赛,确定最终参赛人选。各层次专业技能竞赛都聘请企业“能工巧匠”作为评委,使竞赛培养出来的学生与企业的规范无缝对接。

通过搭建校内竞赛平台,学校形成了普遍性、经常性的技能竞赛制度和良好的培养选拔制度。每一个同学机会都是均等的,整个专业都会形成一股“赛教相融、工学结合”的学习高潮,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将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行业要求、行业规范融入专业教学中,使学生的专业素质得到整体提高,从而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5.结语

本专业以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为契机,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平台,以赛促改、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努力践行“课岗证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全力提高教学质量。在形成行之有效的技能大赛培训方案的培训下,学生技术技能明显提高,2013年度天津市“圣纳杯”水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技能大赛中,我校6名选手获得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1名;2013年度天津市“圣纳杯”工业分析技能大赛6名选手获得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2名;2014年全国高职水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

参考文献:

[1]黄林.高职物流技能大赛与常规教学融通性研究[J].物流科技,2014,10:64-65.

[2]靳润成.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思考[J].教育研究,2011(9):56-61.

建设穿紫河生态湿地的探索和实践 篇4

摘要:穿紫河湿地由友谊闸、杨桥河、船码头、尼姑桥湿地组成,总面积26.2ha.从穿紫河涅地的.规划设计满足河道的水利功能和河道湿地的形态规划以及涅地的生态驳岸规划角度提出了生态湿地的规划设计思路,为建设河道生态湿地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作 者:许光眉 杨青山 刘云南 罗惠云 李明峰 作者单位:许光眉,杨青山,刘云南,罗惠云(湖南省建筑设计院,长沙,410011)

李明峰(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长沙,410082)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和意义 篇5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创造了全国闻名的‚江南模式‛。但在经济获得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付出了一定的环境代价。近年来,我市把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有机结合,一手抓经济优化转型,一手抓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市的转型发展还仅仅是开端和初期,生态保护和资源利用也正处在历史的节点。如何更好地以环境优化经济增长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并努力践行的历史使命。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 正确协调和处理转型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

转型发展和生态保护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互为因果的关系。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没有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经济得不到发展,自然环境的恶化状况就无力得到有效治理,最终也会制约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现阶段,我市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需求非常旺盛和紧迫,生态文明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转型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

(一)建设生态文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着眼点 工业化道路给无锡带来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在无锡经济社会发展进步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可以说,实现工业化目标仍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我市面临的主要任务。然而,在工业化历史任务尚未全面完成的情况下,如何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能否实现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协调发展?正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面对的现实问题。

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更高阶段,是建立在先进生产力基础之上的文明形态,离开了工业化的强有力的支撑,生态文明也就城了‚空中楼阁‛。而粗放式的经济高速增长是依赖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透支获得的,这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方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是不可持续的。也将会使经济社会陷入困境,而且所带来的生态后果将是灾难性的。2007年我市发生的供水危机就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因此,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在推动工业化进程中,必须以生态文明作为经济发展的着眼点,按照生态文明的要求选择发展工业结构和形式,切实转变发展方式,通过科技创新,解决工业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协调发展,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它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既是无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又是检验无锡转型发展成效的重要标志。因此,在新的历史时,实现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必须突破传统工业发展路径的桎梏,实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实现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协调共存。

(二)促进发展方式转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既要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又必须适合我国国情和我市的实际。面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挑战,我们要用有限的资源环境条件,支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就必须持续提高生态效率。其根本出路在于推动发展方式生态化的转型。通过资源节约、生活俭朴、行为自觉、公众参与和系统和谐,展现全新的天人合一的生态风尚。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具有丰富科学内涵和鲜明时代特征的‚科学发展观‛。为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下,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型优化,既是实现科学发展观,提高竞争力的内在需要和重要机遇,也是推动经济社会朝着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和谐境界快步迈进的必要手段。转型发展方式的内涵十分丰富,具体而言,发展方式的转型应该包括生产方式、消费方式、环境和经济政策、现代科技、政府管理等各个方面。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只是发展方式转型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

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生态保护与转型发展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联系。必须坚持‚环境立市‛、‚生态兴市‛理念,以创建‚生态市‛为载体,落实环保优先,严格环境准入,坚持铁腕治污,大力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切实改善和优化城乡生态环境,以环保倒逼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在经济发展中保护环境,在保护环境中优化发展,谋求环保与经济发展‚双赢‛,努力实现以环境换取增长向环境优化增长的转转变,使生态环保和经济发展呈现良性互动、健康发展的态势。

二、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努力为推动经济转型发展打好环境基础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以治理太湖为重点,坚持以资源环境保护倒逼,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在优化生态环境、实施生态经济、促进转型发展等方便做了有益的实践,为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先驱城市建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一)抓产业结构调整,为发展生态经济腾出空间。

坚持以环境保护倒逼产业调整,节省资源,降低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2007年以来,实施从严控制市区快速内环50平方公里的工业项目,已有87家重点企业完成整体搬迁或关停整合,腾出主城区空间面积达7平方公里。建成区内不再审批新建、改建、扩建化工、印染、冶金等污染企业项目,全市否决或劝退总投资近50亿元的960个不符合环保要求的拟建项目。全市新建的工业项目全部进入城市总体规划圈定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对传统产业,加快实施升级改造,设立节能与循环经济专项资金,并从企业排污费中提取10%专门用于支持企业清洁生产。全市9个工业园区、57家工业企业开展了省、市级循环经济试点,实施节能和循环经济项目85个,77家企业通过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900家企业完成清洁生产审核,600家企业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同时,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全市累计关停‚五小‛及‚三高两低‛生产企业1607家,整改达标企业567家。关停并转迁沿湖企业53家。

(二)抓创新产业的发展,抢占新型经济制高点。面对金融危机的压力,我市以尊重科技,尊重人才为抓手,全面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质量与知识产权立市‛主战略。大力实施以引进海外留学归国领军型人才为重点的‚530‛计划和引进外籍科技领军型创业人才的‚泛530‛计划。至今年一季度,累计注册落户‚530‛计划项目876个,注册资金22亿元,集聚各类人才6000多人。全市建成‚三创‛载体750多万平方米,集聚科技型企业2500多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8家。全市新传感网、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工业设计和文化创意、现代旅游、生产性服务等九大新兴产业取得了长足进展。去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在无锡建设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国家传感信息中心),成立‚低碳城市发展研究中心‛,江阴市率先建设首个千亿元低碳产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已经达到43.5%,居全省首位;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和能力跃升全国第一,产业规模占全国16%;太阳能光伏产业位居世界前列,产出分别占全国、全球的50%和10%左右;风电产业具备占领国内技术创新制高点的能力。全球服务外包100强企业中已有11家落户无锡,国内服务外包50强企业中也有11家落户无锡。服务外包产业各项主要指标位居全国前列,全省第一,离岸服务外包产业跃居全国城市第二。在发展创新产业的同时,我们十分注重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全市累计建成现代高效农业面积105.06万亩,占耕地面积的比重达到50.6%;建成规模现代农业园区118个,总面积36.5万亩;建成无公害农产品基地300个,无公害农产品264个,绿色食品216个,有机食品108个。全市现有国家级名牌产品2个,省级名牌产品27个,市级名牌产品71个。

(三)抓环境法治建设,为生态环境改善保驾护航。依法治理环境在整个生态环境保护执行体制中具有引导、促进和制约作用。生态环境保护不仅限于行政管理,更在于建立健全地方性环境保护的法律规章制度,在于加强环境执法监管、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的政府行政推进机制。

一是加强地方环境立法。修订了《无锡市水环境保护条例》、《无锡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办法》等一批地方性环保法规。市委、市人大、市政府相继出台了《举全市之力开展治理太湖保护水源‘6699’行动》、《全社会动员全民动手开展环保优先‘八大’行动》、《关于全面加快生态市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快太湖水污染治理的决定》等25个治理太湖的决定以及相关的实施方案和责任制度、考核体系。同时,实行‚大督查‛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了太湖治理、生态市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坚实的法制和组织保障。

二、严格落实总量减排。至2009年底,我市COD和SO2排放量分别在2005年基础上累计削减30%,提前超额完成了‚十一五‛目标任务。今年,为完成市政府下达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累计削减32%的目标任务,我市共下达减排项目159个,其中COD项目131个、SO2项目28个。截止目前,全市131个COD减排项目已完成114个,在建17个,工程完成率87%;28个SO2减排项目已全部完成,工程完成率100%。

三、大力实施太湖治理。狠抓应急监测预警、饮用水源保护、沿湖排污口封堵、水质断面考核、重点单位执法监管等工作。使太湖水质总体上继续向好的方向发展,太湖藻类情况较为稳定,藻类密度较往年同比大幅下降。今年1-6月份,太湖无锡水域藻类密度平均为234万个/升,较2009年同期下降了35%;密度最大为700万个/升,较2009年同期最高下降了64%。

四、积极开展生态创建。去年,宜兴市、锡山区、惠山区、滨湖区创建成国家生态市(县)区。新区创建成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无锡市、江阴市同时获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我市生态创建工作走在全国同类城市前列。今年4月,无锡创建国家生态市顺利通过了省级考核验收。目前,我市正在进一步加大推进力度。争取顺利通过环保部于近期对我市的技术评估和将于年底前的考核验收。

五是加强执法能力建设。成立全省首个环保法庭,升格了市环境监察局,在乡镇(街道)设立环保分局,在乡村设立环保办公室,形成‚市、县、片、镇、村‛五级环境执法网络。在全市339家重点污染源安装在线监控设施360台(套),全部与环保部门联网,全市COD和SO2排放总量95%以上的重点污染源实现在线监控。建成86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在太湖布设21个蓝藻巡视点,沿岸建设13个蓝藻分布视屏监视系统,配备太湖水环境应急监测船和应急监测车,利用环境卫星加强遥感监测,利用飞行机器人进行太湖蓝藻监测,建立了‚水、陆、空、天‛四位一体监测监控体系。

六是加强现场执法监管。全面推进环境执法网格化管理体系建设,落实飞行检查、交叉检查、联合检查等制度,保持严查重处的高压态势。2007年以来,共出动现场执法人员30多万人次,检查企业近18万厂次,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4800多件,处罚到帐1.7亿多元,收缴排污费8.4亿多元,封堵沿湖地区排污口376个,停产整顿近1000家,责成90多家违法企业自费登报作出公开道歉和承诺,对2310家企业实行环境行为信息公开评级。在铁腕治污同时,实行执法服务。集中开展以‚服务企业助推经济转型,提升能力保障环境安全‛为主题的‚百日环境安全宣传服务活动‛,推出了上门宣传、开展巡诊、风险排查等一系列环境安全宣传服务活动。

经过持续多年的高强度、系统性的城乡建设和综合整治,我市的环境面貌显著改善,综合服务功能不断提升,管理运行机制日趋优化,城乡生态环境有了大幅度提升,为我市经济转型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努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当前,我市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内在发展需求和外界倒逼因素,决定了我们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增强可持续能力。

(一)要大力弘扬生态文明意识,实现全民生态意识的集体觉醒。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每个市民、每个单位、每个企业、每个地区、每届政府的共同努力。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全民意识的形成。因此,要把提升全民生态意识放在重要位置,提到应有高度。一是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要以‚5.29‛饮用水安全日和6月环境宣传月为契机,通过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全民生态意识。使每一个人都能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既是环境保护的监督者,更是环境保护的参与者、践行者,尤其要对青少年从小就加强环境保护知识和理念的教育培养。二是要开展系列生态创建活动。要结合生态市的创建,积极开展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家庭、绿色宾馆等绿色创建活动。通过创建确立生态文明的价值理念,倡导绿色生活,实现人们生活方式的革命。三是要增强企业责任意识。企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要通过规划的导向、典型的宣传、严格的执法、政策的扶持,进一步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促进污染治理和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的推广,加快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和社会共同参与的机制。四是要加强部门协调。生态文明建设涉及到方方面面,离不开各方的配合和支持。既要明确分工,又要加强沟通、团结协作,形成合力。五是要形成公众参与机制。建立环保志愿者、监督员制度,推行环保有奖举报,鼓励揭发各种环境违法行为。公开环境质量、环境管理、企业环境行为等信息,维护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形成人人关心环境、珍惜环境、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社会氛围。

(二)要以生态环境倒逼产业调整,实现由环境换取增长向环境优化发展的根本性转变。

转变发展方式必须坚持调高调优调强的基本取向,促进新兴产业跨越发展、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传统产业优化发展。一是要优先发展新兴产业。加快培育传感网、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工业设计和文化创意、现代旅游、生产性服务等九大新兴产业,以规模化和高新化为核心,优化政策环境,加强产学研合作,抓好一批规模大、效益好、带动性强的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建设一批创新能力强、机制灵活的研发平台,培育一批产业链条完整、产业集聚优势突出的产业基地,使其成为无锡经济的主要增长点。二是加快发展低碳服务业。以高端化、生态化为导向,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生态旅游业等低碳型生产性服务业、新兴服务业和高端服务业,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提升,推动服务业发展实现新的突破。三要大力改造传统产业。大规模改造提升冶金、纺织、轻工、建材等传统产业,大力发展区域品牌,推动传统产业从数量规模型向品牌效益型转变,实现传统产业生态化、绿色化。

(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多的福祉。

生态文明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生态建设成果是人们群众最期盼的发展成果。无锡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以太湖治理为重点,不断优化城乡生态环境。一是要狠抓太湖治理。虽然近年来太湖治理工作取得初步成效,藻类聚集的时间延后、频次和面积大幅减少,圆满完成了安全度夏和‚两个确保、三个下降‛的目标,但形势仍不容乐观。太湖富营养化程度、氮磷污染负荷仍偏高,在未来3-5年,甚至更长的时期内,大规模发生蓝藻集聚的隐患依然存在。因此,我们要常存忧患意识,保持高度警惕,严格按照国家治太总体方案和省、市部署要求,把太湖治理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试金石‛,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作为落实环保优先的有效载体,做到决心不动摇、力度不减弱、工作不松劲、标准不降低。二是要防控新型污染。近几年,我们集中精力狠抓水环境综合整治,取得良好的阶段性成效。但要清醒地看到,以城市建筑扬尘和机动车尾气为主的大气污染、固体危险废物、土壤污染、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新型环境污染正日益成为市民投诉的热点。在推进以治太为重点的水环境综合整治的同时,要编制并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加强危险废物和放射源管理,开展土壤修复试点,改善声环境质量。三是要打造和谐宜居环境。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排水达标区建设和垃圾处理体系建设。建立长效机制,持续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加强‚绿色无锡‛建设,全面推进植树造林,提升城乡绿化水平。加强生态功能区建设和保护,开展生态修复,建设生态廊道,保护生物多样性。

(四)完善生态制度体系,形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机制体制。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健全严格的生态监管体系和生态考核体系,努力形成民主科学、制度完善、法制健全、监管有序的资源环境制度体系。一是要创新绿色行政管理体制。建立绿色政绩考核制度,进一步转变GDP唯上的政绩观;建立符合科学发展、符合无锡实际的生态建设政策法规体系,加强以‚引导‛和‚预防‛为主的政府生态管理模式;建立重大决策听证和评议制度,完善政府决策问责制度,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建立节能减排激励约束机制,通过区域限批、企业限排、关停搬迁等措施实施总量控制。二是创新资源环境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区域环境资源补偿、绿色责任保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等实施意见和操作细则,使这些制度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有效运行。同时,要积极探索和建立绿色信贷、绿色采购、绿色贸易等制度。完善投融资体制,确保每年财政新增财力的20%专项用于太湖治理和环境保护。鼓励社会资本投资经营环保基础设施,加快形成多元化的环保投入机制。建立环境保护科技成果推广与转化机制,加大对环境科技成果的推广力度。探索建立环境治理代理人制度,特许代表政府履行环境治理代理人职责。三是创新环境执法监管体制。进一步完善太湖治理和环境保护大督查、后督查工作机制,定期开展联合执法,形成综合治理、整体推进的格局。积极推广物联网技术在环境监测监控领域的应用,加快 ‚无锡市环境监控中心‛建设,形成遍布‚水、陆、空‛、覆盖‚水、气、声、渣‛的监测监控网络。全面推进环境监察‚网格化‛管理,实现环境执法监管全覆盖。建立健全公众参与监督机制,积极引导公众参与环境监督管理。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全面开展‚百日环境安全宣传服务活动‛活动,不断增强执法效能,提升执法水平。

建立生态补偿制度的实践意义 篇6

编辑:admin 时间:2013-12-8 21:09:00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这为进一步建立完善我国生态补偿制度指明了方向。从实践的角度看,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生态补偿制度意义重大。

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效率与公平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关系问题,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还没有真正解决的一对矛盾。国际经验表明,效率低下、经济停滞,发展进程就会被迫中断;公平缺失、社会分化,发展进程也会遭遇不同程度的干扰。“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建立生态补偿制度正是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作为经济管制手段,生态补偿能够比较有效地解决发展中的“效率”与“公平”问题。其基本原理是,当发展带来外部环境不经济时,从发展中获益的一方应该对他人造成的外部环境损害予以赔偿;而当一方为了保护环境放弃发展机会时,他有权获得相应的补偿。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翰·罗尔斯在《正义论》一书中指出:“财富和权力的不平等,只要其结果能给每一个人,尤其是那些最少受惠的社会成员带来补偿利益,它们就是正义的。” 环境,就像一块公地,很容易酿成“公地的悲剧”。作为人类共同享有的自然环境,如何改变其“公地的悲剧”命运,是人类面临的迫切问题。我们必须坚持生态正义原则,实行生态补偿。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主要目的是为了明确其权属。当前,由于我国自然资源没有明晰的权属关系,往往陷入“公地的悲剧”,造成自然资源被过度使用或浪费的现象大量存在。因此,要通过明晰自然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及收益权来明确其所有人、使用者和保护者,增加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进而达到可持续利用的目的。

另外,我国的城市和农村也存在生态不公的问题,不仅环境保护设施和环境管理服务主要集中在城市,而且存在城市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的趋势。作为环境弱势一方,农村应该得到相应的补偿。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发达地区援助和补偿落后地区,维护生态安全。总之,生态需求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需求,从制度上对生态进行补偿,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加快生态建设步伐,是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

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就世界历史来说,在各国的工业化进程中,发展初期技术水平低,主要依靠资源投入来提高产量。当工业化进入一定阶段、经济总量达到一定规模、经济发展明显受到资源供给约束时,就必然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是一种客观规律。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决策,也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作出的。为此,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从资源环境角度讲,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有效突破资源环境制约、提高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迫切要求。主要依靠物质投入的传统经济发展方式使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我们只有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建立生态补偿制度,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才能有效突破资源环境瓶颈制约,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在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和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和有利位置;才能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的关系,促进生态领域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良性互动,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有利于加快推进区域生态建设

区域生态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其基本内涵是指在一个区域范围内,以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环境保护等基本国策统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全局,利用生态学、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原理,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改善环境质量为前提,抓住产业结构调整这一重要环节,充分发挥区域生态和资源优势,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和实施环境保护、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区域生态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建设优美、和谐的区域生态就要全面提高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区域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建立生态补偿制度,有利于进一步加快我国区域生态建设。目前,我国生态补偿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比如,保护者和受益者的权责落实不到位;多元化补偿方式尚未形成;政策法规建设滞后,现有涉及生态补偿的法律规定分散在多部法律之中,缺乏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生态补偿范围偏窄,补偿标准偏低,补偿资金来源渠道单一,补偿资金支付和管理办法不完善,等等。从推进区域生态建设的角度看,建立比较完善的生态补偿制度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有利于履行国际环境责任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我国已把环境保护纳入“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框架体系,并对认真履行环境保护国际公约作出了庄严承诺。我国一贯支持国际生态环境合作,积极参与相关全球气候谈判、国际环境发展等全球性会议,在推进南北合作的同时,与发达国家在环境保护、气候变化、能源资源等领域形成了制度化合作机制。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陆续推出了多项旨在保护全球生态环境的国际公约和协议,包括《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濒危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生物安全议定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作为缔约国,我国有责任把所承诺的国际义务纳入国内各项生态保护工作中,认真履行。特别是国际环境公约所规定的一系列原则、规范和程序,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国际政治经济的众多领域,尤其是在国际贸易方面,生态化设计、循环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等成为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为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我们要继续认真履行国际环境公约,按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承担应尽的国际义务。同时,有必要建立生态补偿制度,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使我国尽快适应当前环境保护进入世界政治经济体系并成为全球政治、经济热点话题的新形势,适应贸易与环境的新变化。

作者:龚高健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和意义 篇7

为了防治大气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保障公众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近日环境保护部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送审稿)》,报请国务院审议。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经征求有关方面的意见,修改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为进一步增强立法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提高立法质量,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稿的相关要求

征求意见稿提出,我国将建立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体系,实施排污许可制度,同时突出燃煤、机动车、扬尘等重点领域以及重点区域的大气污染防治。根据征求意见稿,我国将建立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体系。可能发生严重雾霾等重污染天气时,省级人民政府须适时发出预警,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将依据重污染天气预警启动应急响应,采取责令有关企业停产限产、限制部分机动车行驶等应对措施。

征求意见稿还要求实行排污许可管理制度,对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实行总量控制。省级人民政府应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削减和控制本行政区域的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地区,将暂停新增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

在重点领域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征求意见稿提出,国家将进行煤炭消费总量控制,优化煤炭使用方式,减少煤炭生产、使用、转化过程中的大气污染物排放;在机动车船污染防治方面,国家鼓励发展公共交通,合理控制机动车保有量,推广应用节能环保型机动车和新能源机动车。

征求意见稿还特别指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的需要和机动车排放污染状况,划定高污染车辆禁行区。

征求意见稿还强化了对有关政府和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追责机制及违法排污行为的处罚力度,对有关违法行为规定了没收违法所得、处以罚款、吊销许可证、责令停产整治以及责令停业、关闭等行政处罚。

征求意见稿的总体思路和原则

征求意见稿立足于我国当前大气污染防治的实际情况和经济技术条件,以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为依据,全面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的各项制度措施,主要遵循4条原则:

源头治理,协同管控。坚持规划先行、明确标准,强化对建设项目的环保要求和对排污单位的排放管理,加强大气污染的源头管控;从单一污染物控制向多污染物协同控制转变,从大气污染治理的属地管理向区域联防联控转变。

综合施策,突出重点。综合采用经济、法律、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防治大气污染,并结合当前实际,突出燃煤、机动车、扬尘等重点领域以及重点区域的大气污染防治。

强化责任,从严管理。强化政府和企业的环保责任,明确公民的环保义务。同时,严格法律责任,加大对污染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使排污者不敢违法。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积极回应社会关切,针对当前雾霾等重污染天气频发的形势,建立重污染天气预警和应对机制。同时,通过法治方式引导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品质量,淘汰落后工艺、设备,建立健全大气污染防治的长效机制。

征求意见稿的主要内容

征求意见稿一共八章,分别为总则、大气污染防治的标准和规划、大气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大气污染防治措施、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重污染天气应对、法律责任和附则,共计102条。主要相关内容如下:

明确政府的环保责任

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大财政投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负责,实行以环境空气质量改善为核心的大气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及其负责人完成大气环境保护目标的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开 (第三条、第四条) 。

完善排放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制度

规定省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削减和控制本行政区域的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并将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分解落实到市、县,再由市、县人民政府分解落实到排污单位。排污单位要同时执行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和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对超过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地区,暂停新增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同时,明确排污许可证发放的范围、要求及发证机关。新的排污许可证制度在整合现有排污申报制度的基础上,将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总量控制、达标排放等一系列制度衔接起来 (第十四条、第十五条)。

加强重点领域大气污染防治

针对燃煤、机动车、工业、扬尘等重点领域进一步强化防治措施,如燃煤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增加了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绿色电力调度等内容;机动车船污染防治方面,增加了鼓励发展公共交通、新生产机动车排放达标评估、油品质量监管、环保召回等制度,并授权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划定高污染车辆禁行区。同时,增加了工业大气污染防治和扬尘污染防治两节。

突出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

增加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一章,经国务院批准划定的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明确协同控制目标,提出重点防治任务和措施;进一步提高重点区域的环保标准;实行煤炭消费的等量或者减量替代;在规划环评会商、联动执法、信息共享等方面建立起区域协作机制(第五章)。

建立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体系

增加重污染天气应对一章,可能发生严重雾霾等重污染天气时,省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与气象部门的会商结果,确定预警等级并适时发出预警。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据重污染天气预警,及时启动应急响应,采取责令有关企业停产限产、限制部分机动车行驶等应对措施(第六章)。

完善法律责任,加大处罚力度

为保证防治大气污染的各项措施得到落实,征求意见稿强化了对有关政府和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追责机制,加大对违法排污行为的处罚力度,对有关违法行为规定了没收违法所得、处以罚款、吊销许可证、责令停产整治以及责令停业、关闭等行政处罚。对受到罚款处罚、拒不改正的违法行为实行按日计罚。同时还规定了相应的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第七章)。

研究小结

征求意见稿对进一步加强重点领域大气污染防治、突出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建立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体系等作出了明确规定,并要求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及其负责人完成大气环境保护目标的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将向社会公开。此次意见征集将对未来《大气污染防治法》的制定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将会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推动美丽中国的建设;为此我们各界人士都应予以高度关注。(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

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篇8

人类发展史的实践表明,生态文明是有别于任何一种文明的崭新文明形态,其产生和发展具有必然的历史演进轨迹。人们所熟知的物质,精神,政治等文明都是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产生,惟有生态文明是现代工业高度发展阶段的产物。众所周知,工业革命造成了生产力的空前解放和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导致了严重的环境危机和生态恶化,使发展变为不可持续。生态文明,就是在深刻反思工业化沉痛教训的基础上,人们认识和探索到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理论、路径及其实践成果。可以说,生态文明是对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的深刻变革,是人类文明质的提升和飞跃,是人类文明史的一个新的里程碑。生态文明不只是生态、环境领域一项重大研究课题,而是人与自然、发展与环境、经济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协调、发展平衡、步入良性循环的理论与实践,是人类社会跨入一个新的时代的标志。

建设生态文明是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共同的事业。在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则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和深远战略意义。中国是人口、幅员大国,在中国建设生态文明既能造福于13亿人口,又将对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做出重大贡献。人所共知,西方发达国家经过了百年的工业革命,借助其经济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先走了一步,生态文明已具雏形,其成果惠及约10亿人口。但全球尚有50多亿人口处在工业文明初期或中期,生态文明刚刚萌芽。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果我国率先跨入生态文明社会,不但会使全国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人文、民生面貌为之一新,而且必将大大加快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有人说,30年前,做梦也不会想到今天的生活会这样富足;同样,做梦也不会想到今天的环境会如此恶化。环境问题已成为引发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的一大公害。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与其他目标任务同步。然而,同物质文明相比,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明显滞后,是薄弱环节,亟需加大力度,加快步伐。否则,势必会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后腿。这是应当防止和避免的。

生态文明建设必将促进全民族生态道德文化素质的提高。我国环境恶化迟迟不能根本好转,这与人们的生态道德文化缺失有直接的关系。近些年来,我国城乡人民的生态意识、环保观念日益增强,参与生态治理、环境保护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但是,生态道德文化尚未普遍植根于人民大众。

建设生态文明,不仅需要法律的约束,更需要道德的感悟。应当通过生态道德文明建设,提高全社会的生态道德文化水准。为此,必须在广大城乡居民中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生态道德文化宣传教育,普及生态道德文化知识;特别要重视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生态道德文化水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企业建设;加强生态道德立法,规范人们的生态道德行为;转变消费观念,倡导适合国情的合理适度消费;还要实行村居民生态自治,充分发挥民间环保组织的作用,并把生态道德文化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密切结合起来,以收相互促进、事半功倍之效。

浅谈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 篇9

浅谈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蒸蒸日上,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教育、医疗、科技、卫生事业也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中国的发展和腾飞世人有目共睹,取得的成就令我们欢欣鼓舞。可是,这快速的发展与进步,却是建立在对生态的破坏甚至是毁灭的基础之上的!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环境也离不开生态,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迫在眉睫。

随着我国工业文明的推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可它同时加剧了资源枯竭、环境恶化问题,主要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与生物多样性被严重破坏等生态问题。这些问题,一方面造成了经济的重大损失,一方面影响社会安定,它同时加剧了自然灾害的发生,最终制约了小康社会的建设!而生态文明建设,能有效缓解这些问题,并最终解决这些问题。

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水污染问题的解决。谁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存在的可能性。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产生的氮、磷污染物在水中长期积累,加速了水污染的恶化,不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减少生态用水。同时,污染水也影响了水中动植物种类、数量,增加了它们体内随食物链流动富集的有毒有害物质,影响了它们的使用价值。同时,没有洁净的水,城市生态系统将瘫痪和农田生态系统将受到危机,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根本无法进行下去。而生态文明建设可为我们提供可保障工业用水、农业用水、居民生活用水,保障我们的正常生活。

生态文明建设可为我们提供可呼吸的空气。工业化和城镇化是我国发展的方向空气污染顺应而生。2011年,在国家掌握监测数据的325个城市中,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一级标准的城市只有3.1%,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的城市占85.9%,三级和超过三级标准的城市站11%。向大气的各种排放的各种废弃的排放量远超过了自身的自净能力!当今人们普遍关注的PM2.5雾霾问题及沙尘暴问题都是大气污染造成的,说到底是生态破坏造成的。建设生态文明,可以让我们在蓝天白云下自由的呼吸,快乐的微笑,健康的成长。

当今社会我们几乎每天都能听到一个物种濒临灭绝或者灭绝的噩耗。是啊,我们可以想象只有人类的地球是多么的孤单与无助!可是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时多么的真切!我国共有高等植物三万余种,脊椎动物七千多种,陆地生态系统类型近六百种。但是由于对大自然的过分开发利用,导致野生动植物数量不断减少,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当然,生物的价值不仅体现在观赏层面,也体现在医药、科研与自然平衡等方面。生态文明建设可以改善人与动植物之间的关系,为我们提供更加多姿多彩的生活。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件立足当下着眼未来的大事。随着社会压力的不断加大和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的不断更新,发展中孤傲家尤其是那些令发达的发展中过节成了高科技产品的垃圾市场,中国由于人口众多等问题,也未能幸免于难!在我们分苏发展的经济的数字之上,我们的生态财富赤裸裸,触目惊心!中国作为后起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资源有限注定不能像西方发达国建样的以巨大投资治理自身环境或者转移污染工厂到国外,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双重夹击之下,生态恶化的厨师,愈加严重没危害日趋严重。生态文明建设可以扭转这一局面,只不过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们的党和政府脚踏实地立足长远,早就认识到当今世界,绿色循环低碳是主流。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的远见的建设目标,旨在推动人和社会和谐发展,实现经济的又快又好发展。几十年来,我们生态文明建设硕果累累,国家每年的投入巨大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环境治理和恢复工作,大面积植树造林,建设水域监控治理工作,做好水污染处理问题,努力实现工业产品的二次利用机器循环使用,为我们生活质量的改善提供有力的保障!

温家宝总理不久前在党的十八大做出的政府工作报告时,严肃的提出看我国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以及党和人民做出的努力!十八大又旗帜鲜明地表达了政府主抓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现在我们正在建设和谐中国的道路上疾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走向流量康庄大道。我们在多领域多层次都实现了中国的伟大复兴,总书记曾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媒体见面会上,提出“人民期待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更舒适的卫生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的更好,工作的更好,生活的更好!而生态文明的建设的良好发展无疑是这是个美好实现的基础,是我们奋斗的不竭动力!

生态文明的建设,强调尊重子软,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它着力瑞金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它追求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同时它也是对我国实现绿色工业的伟大考验!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和意义 篇10

关键词:生态文明;美丽河南;长效发展;

中图分类号:C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2-0028-02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美丽中国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为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美丽中国,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指明了前进方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系统论述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目标任务。中国梦是当前党和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从美学的视角共筑中国梦就是要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中国是中国梦的重要维度,美丽中国代表了我们的审美理想,运用美学规律,提升审美情绪,推动美学大发展,把中国建设成为生态美、社会美、艺术美、人性美的人间天堂,美丽中国的实现意味着中国梦的实现。河南省委为了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对于“四个河南”建设中“美丽河南”建设提出了重大决策部署。要求全面提高我省的生态文明水平,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建设美丽河南的意见》。《意见》要我们要坚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要把我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重要地位,完善生态文明制度的建设,着力推进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和绿色发展,坚持生态、环境的保护,为使中原快速崛起,为振兴富民强省提供支撑。《意见》还提出了到2015年的若干近期目标,描绘了建设美丽河南的远景目标。同时, 《意见》明确指出建设“美丽河南”的几点内容。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增强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二、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三、促进资源节约高效利用,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性转变。四、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改善人居环境质量。五、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完善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六、弘扬生态文化,营造良好社会风尚。《意见》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对本辖区的生态文明建设负责,建立起高效、有力的工作机制,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总体规划中来,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共同部署和推进,确保各项政策措落实到位。

一、建设“美丽河南”的重要意义

“四个河南”中的“美丽河南”是河南发展的迫切要求。美丽河南建设,也是切实落实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优化国土开发格局,推进绿色环保、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建设环境好、节约型的社会,为河南人民努力建设出舒适宜居的环境,蓝天绿水的美好家园。河南省委、省政府不断摸索和探究一条适合中原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并且提出了“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科学的生态发展理念。美丽河南的建设关系到亿万中原人民,和未来河南发展的长远大计,也是落实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并且建设“美丽河南”还是建设小康社会、改善居住环境、保障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富民强省、振兴河南、中原崛起的必然选择。2013 年 河南省人大会议就通过了“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打造美丽中原”的目标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当前美丽河南建设面临着资源约束紧、以及环境污染十分严重形势。特别是雾霾持续加重、雾霾天不断增多,更是凸显“美丽河南”的建设刻不容缓。

二、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完善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

“美丽河南”建设不仅仅是地方形象或是地理风貌层面上的,它还囊括了地域文化、生态文明以及社会建设等诸多方面,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社会体系。具体来说“美丽河南”主要是由价值理念、视听呈现以及社会行为者三大体系构成的。

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人口大省,长期以粗放型的方式进行发展,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不断开发而缺乏规划和维护,长期积累的一些矛盾也越发凸显数来。这一切都需要有生态文明的概念并建立起制度来进行实践指导。建立起来一些不仅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同时又能够快速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并且能都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全新模式。

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我们中原地区快速发展、更加出彩。法治建设是一种软实力,不仅在民族复兴、执政兴国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同时对于接下来河南的十年发展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全民树立起法治观念,建设“法治河南”,有法可依才能有法必依。这也是河南振兴、中原崛起、富民强省的前提和有力保障。

省委省政府下发了《河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加强环境法制建设,要认真贯彻落实。纲要中包括健全与完善生态保护、自然资源保护、清洁生产、污染控制等方面的法律法規,构筑起生态环境保护的“防火墙”。加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要加大监管和执法力度,全面形成打造“美丽河南”、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为子孙后代留下蓝天绿水的美好家园提供法制保障。

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决策和要求主要是有一下几个方面。一是探索环境保护新路。要从宏观战略层面切入,制定和完善环境经济政策,形成激励与约束并举的环境保护长效机制,探索走出一条环境保护新路。二是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让生态系统休养生息。扩大森林、湖泊、湿地等绿色生态空间,增强水源涵养能力和环境容量。要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有序实现耕地、河湖休养生息。三是加快健全生态文明制度。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环境保护要立法并严格执行。四是要认真解决关系民生的大气污染等突出环境问题。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着力推进重点流域和区域水污染防治,着力推进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大气污染治理。五是抓节能减排。从实施节能、环境治理、循环经济三点着手,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六是严格考核问责。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终身追究。

三、弘扬生态文化,营造良好社会风尚的具体实践

河南在二十一世纪初就制定了我省建设成为林业生态的决策。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的建设,下大力气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改善生态环境。去年,我省正式出台了《关于建设美丽河南的意见》,加速发展中原、大力推进生态建设、系统的安排了美丽河南的建设,对于美丽河南的建设思路的认知和建设进一步成熟。为河南省的生态文明建设主要包括了生态美、社会美和人性美。

塑造美丽形象的也要通过精心的策划和独特的创意,有较大的艺术表现空间,以独特视角,更直观、更具体、更灵活、更生动地宣传河南、展示河南,多层次、多渠道、大容量、高密度的广告传播,使河南人的精神风貌、河南人的思想文化内涵、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及河南科学发展、生态、旅游的新形象都可以得到深度挖掘和充分展现,在人们心目中留下恒久的印象。利用好山水、自然保护区、人文等美丽品牌的生态文明优势,加强宣传中原文明、文物古迹、河洛山川、禅宗少林、人物风情、戏曲饮食、商业交通等特色。充分利用媒体营造良好氛围,用优秀的公益广告和诚意的沟通传播消除雾霾、治理拥堵、节约能源、降低排放的实际作为,给群众信心和希望,赢得群众欢呼、支持和配合,在全社会建立和加强对河南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新形象。

蓝图美好鼓舞人心,方向明确催人奋进,让我们紧紧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万众一心,攻坚克难,奋力推进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的宏伟事业,努力创造河南更加美好的未来!

上一篇:小学体育排球教学设计下一篇:消防知识应知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