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理论教学复习版

2024-07-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羽毛球理论教学复习版(精选8篇)

羽毛球理论教学复习版 篇1

课次一:

1、现代羽毛球运动1870年诞生在英国。

2、根据史料记载古代中国羽毛运动的产生是以贵州苗族为代表的。

3、日本把古老的羽毛运动称作“追羽根”。

4、印度用西部城市“poona”(浦那)纪念古老的羽毛运动产生。

5、羽毛球运动的英文名称为Badminton 即(英国伯明顿镇的译音)。课次二: 1、1877年,第一本羽毛球比赛规则在英国出版。2、1893年,在英国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羽毛球协会。3、1899年,英格兰羽毛球协会举办了第一届“全英羽毛球锦标赛”,它是世界历史上最悠久的羽毛球赛事。每年举办一次,沿袭至今,已有113年的历史。最初由英国和英联邦国家选手参加,现在已成为全球性的羽坛大会战。4、1934年,由九个国家倡导成立了国际羽毛球联合会,总部设在伦敦。九个会员国: 英国、法国、加拿大、丹麦、苏格兰、爱尔兰、新西兰、荷兰、威尔士。5、1939年国际羽毛球联合会通过了各会员国共同遵守的《羽毛球竞赛规则》。课次三:

1、汤姆斯杯赛是指世界男子团体羽毛球锦标赛。1948年举行第一届比赛,现为两年一届,在偶数年举行。比赛由三场单打,两场双打组成。

2、尤伯杯赛是指世界女子团体羽毛球锦标赛。1956年开始举行第一届比赛,两年一届,在偶数年举行。比赛由三场单打,两场双打组成。

3、世界羽毛球锦标赛是指世界羽毛球单项锦标赛。设有男、女单打、双打和混合双打五个比赛项目。1977年起开始为三年一届,1983年改为两年一届,在奇数年进行。

4、苏迪曼杯是指世界羽毛球混合团体比赛。1989年开始举办,两年一届,在奇数年举行,比赛由男女单打、男女双打组成。5、1988年汉城24届奥运会上,羽毛球被列为表演项目,6、1992年25届西班牙巴塞罗那奥运会上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设男、女单打和双打4项。

课次四:

6、1981年5月国际羽毛球联合会重新恢复了中国在国际羽联的合法席位。课次六:

1、我国羽毛球运动员首次在世界性羽毛球比赛中亮相。1981年7月,在美国圣克拉拉举行的第1届世界运动会羽毛球比赛的五个项目中,中国运动员一举夺得男子单打、男子双打、女子单打和女子双打共4枚金牌。2、1982年首次参加汤姆斯杯赛,经过艰苦奋战,最后以5比4反败为胜,从印尼队的手中夺得世界羽毛球男子团体冠军。3、1984年中国女子羽毛球队把世界女子羽毛球团体赛的奖杯“尤伯”杯捧在怀中。4、1986年中国的男女羽毛球队在印尼首都雅加达把“汤姆斯”杯和“尤伯”杯双双举起。5、1987年,在中国北京举行的第5届世界羽毛球锦标赛的5个单项比赛中,中国羽毛球运动员囊括了全部冠军。至此,中国羽毛球创造了一个国家同时获得并保持了世界羽毛球比赛男女团体赛和5个单项个人赛的全部7项冠军,这一国际羽坛史无前例的纪录。

6、至今中国男女队均捧杯10次,蝉联冠军4次。课次七:

1、羽毛球场地是一个长13.40米,双打宽6.10米,单打宽5.18米,各条线宽均为4厘米,场地上空12米以内和四周4米以内不应有障碍物。

2、场地中央被球网,两边柱子高1.55米,中间网高1.524米。球网应是深色、优质的细绳织成。网孔方形,各边长均在15-20毫米之间。网上下宽760毫米。网的顶端用75毫米的白布对折而成,用绳索或钢丝从夹层穿过。白布边的上沿必须紧贴绳索或钢丝。

3、羽毛球球重4.74克-5.5克,由16根羽毛插在半球型软木托上。球高68-78mm,直径58-68mm,分为1-10号。的重要技术。杀球分正手杀球、反手杀球和头顶杀球。

5、杀球均可作重杀、轻杀、长杀、深杀、直线扣杀、斜线扣杀。

6、杀球时手臂动作要领是:间前臂旋内,手腕应迅猛地向下“扣压”,在球拍击到球的一瞬间,突然用力握紧球拍,使整个击球动作犹如“鞭打”,集中到击球点上。

7、吊球技术分正手吊球

反手吊球、头顶吊球。

8、网上击球有:搓球;放网前球;勾对角球;推球;扑球。

9、勾对角球是在网前把来球回击到对角线网前。

10、搓球的技术动作要领是:击球时,拍面稍前倾,利用手腕和手指的力量向前“切削”球托底部或向后“提拉”,使球击出后旋转或滚动过网。搓球一般在对方来球较靠近网上时运用。课次十一:

1、单打战术包括:发球抢攻战术;攻后场战术;攻前场战术;打四方球战术;杀、吊上网战术;打对角线战术;防守反击战术。

2、双打战术包括:攻人战术;攻中路战术;攻后场战术;后攻前封战术;防守反攻战术;

3、比赛的项目:男子单打、女子单打、男子双打、女子双打、混合双打、男子团体、女子团体。

4、羽毛球比赛采用3局2胜制,每局比赛一方分数先达21分者胜,每局双方打到20平后,一方须领先2分该局获胜。

5、一局比赛若双方打成29平后,一方只领先1分时该局取胜。

6、除特殊情况(比如地板湿了,球打坏了),球员不中断比赛。但是,每局一方以11分领先时,比赛进行1分钟的技术暂停,让比赛双方进行擦汗、喝水等。

7、在第三局或只进行一局的比赛中,当一方分数首先达到11分时,双方交换场区。

8、发球员的分数为0或双数时,双方运动员均应在各自的右发球区发球或接发球。发球员的分数为单数时,双方运动员均应在各自的左发球区发球或接发球。

9、发球员和接发球员都必须站在斜对角线发球区内发球和接发球,脚不能触及发球区的界限;两脚必须都有一部分与地面接触,不得移动,直至将球发出。

10、发球时任何一方都不允许非法延误发球。

11、司线员未看清,裁判员也不能作出决定时,应重发球。

羽毛球理论教学复习版 篇2

关键词:初三英语,语法复习课,多元智能理论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 如何发展每个学生的智能优势, 挖掘每个学生的智能潜力, 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 是每一位英语教师面临的新课题。笔者作为苏州市英语教改组成员之一, 结合日常的教学也进行了相关内容的探索和实践。下面以自己在教改组内开的初三英语语法复习课为例, 就如何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运用多元智能理论, 实现复习课堂有效教学的问题作一探讨。

1 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

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霍华德·加德纳 (Howard Gardner) 于1983年首先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智能是在某种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 个体用于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的难题或产生及创造出某种产品所需要的能力。”他把智能分成言语—语言智能 (linguistic intelligence) 、音乐—节奏智能 (musical intelligence) 、逻辑—数理智能 (logical-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 、视觉—空间智能 (visual-spatial intelligence) 、身体—运动智能 (bodily-kinesthetic intelligence) 、自知—内省智能 (intelligence) 、交往—人际关系智能 (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 和自然观察智能 (naturalist intelligence) 等八种。

多元智能的方向就是使每一位学生有机会展现自己, 发现自己潜在的才能与冲动, 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所以, 教师在教学中应更多地关注学生, 开发学生潜能, 采用多种有效教学策略, 创设各种有效教学情景, 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这和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维课程目标是一致的。

2 初三英语语法复习课运用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案例

2.1 注重学生的基础, 确定合理有效的教学目标

这是一节关于宾语从句的复习课。之所以选择宾语从句, 因为它是主从复合句中最常见的从句之一, 是每年中考的必考题。由于宾语从句涉及到引导词、语序、时态等多方面的内容, 所以这一直是学习的重难点。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 笔者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实际情况, 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伊始呈现如下教学目标, 使学生心中有数, 有的放矢。

Aim:The students are supposed to distinguish what the object clause is and learn to figure out the right answers in exams.

2.2 关注学生的体验, 提高学生参与和互动的热情

体验, 是指由身体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情感和意识。体验性学习是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 主要体现在:强调身体的参与;重视直接经验;重视感情因素。英语复习课应立足于学生原有的学习体验, 引导学生发现、表达、正视、解释自己的学习困惑和问题, 帮助学生认清自身的责任和努力方向, 从而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 激发他们与老师、同伴互动的愿望。

该课教学步骤如下:

(1) 绕口令导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笔者以绕口令导入, 以此调动学生的言语—语言智能和音乐—节奏智能:

Tongue twister:I saw a saw saw a saw.

If you notice this notice, you will notice that this notice is not worth noticing.

绕口令朗朗上口、有节奏感, 符合初中生的年龄特点, 不仅联系了本课的知识点, 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发了学生的思考, 使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言语—语言智能和音乐—节奏智能都得到良好的开发。实践证明, 多元导入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 课本在线。重现初一至初三学过的一些宾语从句, 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如:1) Sometimes we paint our faces and people do not know who we are. (牛津版7A Unit 3Halloween) 。2) Mission Control thought it was better to be safe than sorry. (牛津版9B Unit 4 Neil Armstrong) 。

复习课是一个自我检测、自我提高的过程。学生不难发现宾语从句贯穿在初中三年的英语学习中。复习时主要关注其语序、连接词、时态。为第三环节作铺垫。

(3) 学生归纳。发挥学生的逻辑—数理智能, 由学生归纳宾语从句的注意点。学生的归纳如下:

1) 语序。宾语从句的语序是陈述句语序, 即连接代词/副词+主语+谓语+其他成分

e.g.:Let me know whether he will come or not.

2) 时态。主句是一般现在时, 从句根据实际情况使用任何时态。

e.g.:I worry about whether I hurt her feelings.

主句是过去时态, 从句须用过去时态的某种形式。

e.g.:He asked whose handwriting was the best in our class.

客观事实、普遍真理、自然现象或习惯性动作等, 从句时态都用一般现在时。

e.g.:The teacher said that the earth goes round the sun.

在此基础上,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把宾语从句的要点用框架结构呈现出来。图1是一个小组的框架图。

通过视觉—空间智能让学生用框架图再一次解析宾语从句的注意点, 既清晰地表明了语序, 也陈述了时态的要点。

(4) 中考链接。精选宾语从句的考点, 让学生练兵。这时学生进入一个反思自我的过程, 即自我认识智能的过程。

1) Can I help you?

Yes.I’d like a ticket to Mount Emei.Can you tell me (C) take to get there?

A.how soon will it B.how soon it will C.how long it will D.how long will it

2) You can’t imagine (B) __when they received these nice Christmas presents.

A.how they were excited B.how excited they were C.how excited were they D.they were how excited

3) Every morning the patients are asked if__ (C) __their temperature taken.

A.they had had B.have they had C.they have had D.had they had

(5) 延伸拓展:宾语不从句。宾语不从句是根据宾语从句的押韵而产生的, 便于学生记忆。实质上就是把宾语从句转换成非从句的形式 (动词不定式或宾语补足语形式) 。如:

I hope I can get high marks in the final exam.→I hope to get high marks in the final exam.

Liu Ping found that there was a wallet lying on the ground.→Liu Ping found a wallet lying on the ground.

They found that the box was very heavy.→They found the box very heavy.

中考链接和延伸拓展这两个环节主要是自我测试和评价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6) 小组竞赛:交往—人际关系智能有助于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语言情境下的小组活动能让学生在交往、沟通和合作中学习, 能有效提升这一智能。

1) 火眼金睛:让学生辨别宾语从句的真伪, 小组成员相互合作, 说出哪句是宾语从句, 哪句不是宾语从句, 为什么?如: (A是宾语从句;B是状语从句)

A.Do you know when he will come back tomorrow?你知道他明天什么时候回来吗?

B.Sorry, I don't know.When he comes back, I'll tell you.对不起, 不知道。当他回来了, 我将告诉你。

2) 三维一体:因要把主句、连接词、宾语从句三部分组装成一个宾语句子, 故称为三维一体活动。教师出示5个宾语从句的15个组成成分, 要求小组成员分工合作, 看哪组最先完成。如:学生拿到Could you tell me/they will leave for Beijing/when三部分, 要求组成Could you tell me when they will leave for Beijing?该游戏主要考察学生对宾语从句的熟悉程度和辨析能力。

2.3 发挥学生的想象潜力, 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该环节旨在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 使用宾语从句写一段话。先小组讨论, 再每组选一位代表交流。如:Let your imagination fly!

One sunny afternoon, I sat by a window and drank coffee, a waiter came to me and he told me that…

He wondered whether…

He asked…

I was so sad.

有组学生的作品是:One sunny afternoon, I sat by a window and drank coffee, a waiter came to me and he told me that there was a discount for men.He wondered whether I was a man or a woman.Then he asked whether I was a man.I told him I was Li Yuchun.So I couldn’t get the discount.I was so sad.

上述环节既复习了语言点, 又锻炼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而且全班学生分为九组, 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共享九个不同的学习成果。

2.4 调动学生感官, 实现有效复习

在多元智能理念引领下, 该复习课充分调动学生智能, 不仅听说读写得到训练, 而且通过绕口令、画框架图、中考链接、延伸拓展、小组竞赛、发挥想象等活动充分调动学生感官,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实现了有效复习。行动成功国际教育集团董事长李践说过: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是“做”。多元智能理论着眼多元发展, 调动学生各种感官, 让学生在做中学, 在学中做, 从而实现课堂有效教学。

3 结束语

本课的教学设计, 不仅紧扣教材, 而且结合学情, 并在课堂上进行充分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 以语言情境调动起学生的多元智能, 引发学生的多维思考, 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改理念, 让学生在探索和合作中获得知识, 在实践和体验中学会学习, 实现了复习课的有效教学。听课教师也给予了肯定, 有教师说, 语法课能上得如此生动, 难能可贵, 学生反映如此热烈, 整个课堂非常灵动, 复习有深度。有教师说, 每个环节的小标题新颖别致, 朗朗上口。也有教师说, 学生的想象力太丰富了。笔者觉得多元智能理论的实践, 不仅给课堂带来了活力, 而且促进了师生互动, 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哈维·席尔瓦.多元智能与学习风格[M].张玲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

[2]李践.学习管理[M].上海:上海百家出版社, 2009.

羽毛球理论教学复习版 篇3

【关键词】英语复习 备考策略 训练

新课改对中学英语教学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开放、愉快教学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成为一个难点问题。英语的备考复习工作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对三年所学知识的系统归纳,也是学生实现英语综合能力提升的重要方式。

一、英语备考复习的理论基础

1.明确考点和知识构建。英语考试无论习题形式的创新还是命题思路的转变终会落脚于考试大纲之中。所以,教师在组织学生备考时要以教材中考试大纲所要求掌握的知识点,需识记的单词以及需达到的能力等级为复习备考的依据,并根据近年来各省市的中考试卷及模拟试卷来找准英语的难点、重点、和常考点。同时,还应当根据切实的学科要求来保证复习的方向性和科学性,减少盲目复习,最大限度的利用复习备考的宝贵时间。

另一方面,英语教师要在备考复习环节中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系统。中学英语知识点多而杂,如果单个记忆往往遗漏知识点较多。教师首先要将知识点进行梳理,将不同句式、时态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语法系统;在单词方面引导学生筛选出重点、考点词汇,进行针对性的记忆。

2.重视分类训练。分类训练是根据考试题型及能力要求进行的一种实效性强的备考训练。可分为听力训练、单词训练、阅读训练、写作训练四种。分类训练一方面可以避免熟练知识点的重复练习;另一方面则可以分版块的地掌握复习的重点,提高复习效率。例如每周进行一堂阅读专项训练课,在规定时间内要求学生完成材料阅读和习题解答,教师统一讲评。教师在课下每周至少分配一次写作练习。

英文写作是英文综合运用能力的体现,也是一项需要长期进行的学习。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要求可以根据他们的水平差异有所不同。对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着重强调文章的流畅性和词汇的准确表达,句子结构及表达层次化、多样化;对基础较差的同学作文则要求表达观点清楚,句子完整且无拼写错误。

二、英语复习备考的实践操作

1.有规律有质量的习题训练。以往的教学经验已经表明题海战术存在盲目性和低效性。习题练习对于英语考前复习必不可少但要有质量有计划的进行。习题训练要主要强调目标性,也就是说要明确训练任务。教师在训练过程应当注意训练的题目难度上要稍高于大纲要求,学生在考试过程中遇到难度较大的题目才能应对自如。训练时教师应注意对时间的严格控制,使学生克服做题拖沓的习惯,营造考场紧张感,学生在考试中才能做到有条不紊。做题的根本目的在于练习后的总结与反思,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解时要多强调结题思路,使学生知其所以然并能够举一反三。

2.重视词汇和语法的积累。英语考试中基础知识与基础训练非常关键,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词汇和语法的积累能力。词汇是语言学习的基础,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科学地记忆单词。单词的记忆不求多但要强调持续性,在课堂上每次复习10到20个单词,反复记忆。教师也可和学生一起整理常用的常考词汇、短语的典型用法,并在课堂上对一词多义的词汇进一步讲解,使学生能灵活运用。

3.注重应试技巧培养的训练。英语考试除了对英语单词、短句、句式的的运用的考查外,同时也是对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评价。以完型填空为例,由于完形填空属于障碍性阅读,考察阅读能力同时也要求考生具备语言运用能力。阅读材料中空缺单词的出现需要学生结合上下文的具体情况,经过仔细分析,才能推断出适合的单词。如果没有阅读技巧,单纯逐词逐句的翻译不仅仅大大影响做题时间也没有良好的效果。听力试题同样也需要相应的答题技巧。在听力材料播放前快速浏览听力试题,根据答案选项对所提问题方向有个初步判断。例如:A.railway station B.airport C.hotel D.hospital,通过选项大概推测出题目考查的是根据对话内容来判断对话发生的地点,再听的时候就能准确筛选出有用的信息。

英语备考复习讲求的是科学性和高效性。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明确考察目标、摸清考试思路,在巩固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多层次的应试技巧指导,使学生有条不紊的备考。

参考文献:

[1赵静.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初探[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16).

[2]张玲.九年级英语复习备考策略浅谈[J].读与写杂志. 2012(10).

[3]吴德元.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M].学林出版社. 2012.

羽毛球理论教学复习版 篇4

(十一)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和理论成果及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1839年9月,在广州禁烟已有9个月的林则徐在给道光帝的奏折中指出:此蕞尔小邦,若大军远征,势必路途遥远、补给困难,绝对不会出此下策。据此可知,当时的林则徐()A.盲目排外不了解敌情

C.顽固守旧排斥新知识

B.思维固化看不透本质

D.愚昧无知且刚愎自用

解析:选B 从林则徐的奏折内容可知,林则徐是从传统军事战略的角度推断英国因国小,路途遥远、补给困难不会发动鸦片战争,但没有看到英国此时已是工业资本主义强国,国力强大,侵略中国是满足其商品输出的要求。这说明当时的林则徐思维固化没有看清本质,故B项正确。

2.(2018·新余二模)有学者认为,西方的启蒙是一种“内源”式、持续式的启蒙,而近代中国的启蒙则是“外源”式、突变性的启蒙。导致中国思想启蒙出现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是()A.西方文明的冲击 C.政府的腐朽统治

B.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D.儒家思想根深蒂固

解析:选A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出现于鸦片战争之后,其历经阶段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具有较强的突变性,其主要原因就是西方的持续入侵和中华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故A项正确。

3.1898年,张之洞在《劝学篇》中提出“西学之中,西艺非要,西政为要……‘政尤急于艺’”的主张;1901年,他在《致刘坤一等》的信中有“西法最善者,上下议院互相维持之法也”的提法。这说明()A.张之洞始终重视学习西方政治 B.清廷赞同学习西方的强盛之道 C.张之洞的思想观念有了新突破 D.清廷反对传播中体西用论思想

解析:选C 由材料内容可知张之洞主张学习西方政治,赞同“上下议院互相维持之法”,说明张之洞由之前“中体西用”的思想主张上升到学习西方政治,故C项正确。

4.1902年,梁启超写文章分辨了中国儒学“仁政”与西方近代“自由”的区别,认为“以孔孟之贤,其仁政之说,不能禁暴君贼臣之鱼肉人民”,是因为“治人者有权,而治于人者无权”,强调“仁政”已经完全过时,应被“自由”取代。这表明梁启超()A.反思和批判传统文化 C.根本否定了儒家思想

B.为维新变法制造舆论

D.主张推翻君主制度

解析:选A 梁启超通过比较“仁政”与“自由”,得出“仁政”已经完全过时的结论,体现了对传统儒家思想的反思和批判,故A项正确。

5.军阀间的纷扰斗争,政府行政管理的混乱无序,经济与市场的进一步发展,租借治外法权的存在,这一切为新文化运动的产生提供了有利条件。这说明()A.思想史与政治史同步演进

B.历史事件植根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之中 C.军阀混战有利于思想解放 D.新文化运动是对西方侵略的抵制

解析:选B 据材料可知新文化运动的出现是当时特定历史时期经济、政治诸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故B项正确。

6.陈独秀认为“立宪政治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多数国民之自动,惟日仰望善良政府、贤人政府,其卑屈陋劣与奴隶之希冀主恩、小民之希冀圣君贤相施行仁政无以异也。”据此,陈独秀认为真正实现立宪关键在于()A.民众思想得到解放 C.推翻君主专制制度

B.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D.传播西方民主思想

解析:选A “立宪政治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多数国民之自动”可得出陈独秀主张解放民众思想,使其民主觉悟真正提高,故A项正确。

7.(2018·衡水模拟)1920年,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先后两次下令改小学一、二年级的“国文”为“国语”,并且规定到1922年废止小学文言体教材。由此表明()A.新文化运动推动了教育语体改革 B.教育制度改革开始走向基层社会 C.新文化运动已经深入社会的下层 D.胡适、陈独秀等大力提倡文学革命

解析:选A 据材料“‘国文’为‘国语’”“废止小学文言体教材”可得新文化运动推动了教育改革,故A项正确; B、C两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

8.毛泽东曾说:“本人信仰共产主义,主张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惟目前的内外压迫,非一阶级之力所能推翻,主张用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中产阶级左翼合作的国民革命,实行中国国民党之三民主义。”这一论述()A.阐明了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理论 B.说明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理由 C.指明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 D.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纲领

解析:选B 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这番话出自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和“二七”惨案的教训,毛泽东主张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故选B项。材料未体现新三民主义理论,排除A项;“工农武装割据”提出于国民革命失败后,排除C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材料中“国民革命”不符,排除D项。

9.1990年,邓小平说:“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这说明邓小平()A.深入探索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B.开始形成市场经济理论观点 C.提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D.主张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解析:选A 根据题干中“1990年”和邓小平讲话的内容可知,邓小平在进一步探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故A项正确。从材料内容无法判断邓小平市场经济理论观点的具体形成时间,故B项错误;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排除C项;D项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

10.孙丽在《“两弹一星”人文精神哲学反思》一文中认为,中国研发“两弹一星”旨在维护本国安全,维护地区及世界的和平与安宁,构建和谐的世界,这实际上已经超越了“两弹一星”科学技术本身的价值。这说明科学技术()A.保障了我国的国家安全 B.撑起了中国经济崛起的保护伞 C.承载了济世的价值诉求 D.维护了地区及世界的和平与安宁

解析:选C 根据材料中“中国研发‘两弹一星’旨在维护本国安全,维护地区及世界的和平与安宁,构建和谐的世界,这实际上已经超越了‘两弹一星’科学技术本身的价值”可知,科学技术承载了济世的价值诉求,故选C项。A、B、D三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11.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此次教育改革()A.实现了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 B.顺应了国内经济体制改革要求 C.贯彻了“科教兴国”的战略 D.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解析:选B 1985年的教育改革是在1984年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下进行的,是为当时的经济建设培养人才,故选B项。A、C、D三项与题干时间不符,均排除。

12.近年来,80后作家的“青春文学”和魔幻小说兴起,网络艺术风起云涌,丰富着当下文艺创作的题材、方法和传播途径。这一现象表明我国()A.网络主导文艺创作 C.文艺创作趋向成熟

B.传统文学已趋向衰落

D.文艺创作走向大众化

解析:选D 根据材料中“青春文学”“魔幻小说”“网络艺术风起云涌”可知,我国文艺创作愈加多样化、大众化,故选D项。材料中未体现A、B、C三项内容。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材料一 1916年2月,陈独秀明确提出:晚清以来,在西学东渐的冲击下,中国为改变自己的落后现状,已经进行了政治制度层面的改革,但未见奏效,究其原因,乃在国人的伦理价值观念未有根本之改变。他断言:“吾人果欲于政治上采用共和立宪制,复欲于伦理上采取保守纲常阶级制,以收新旧调和之效,自家冲撞,此绝对不可能之事。”他认为要使民主立宪站住脚,就必须反对儒家三纲之说。按照这种思路,不进行根本价值观念的转变,中国人就没有资格实行民主。

——摘编自周玉萍《新文化运动中启蒙思想家

改造中国国民性思想的思考》

材料二 自中世纪以来,人们的天赋理性一直受到宗教神权和世俗王权的控制和压抑,现在,要以哲学的名义把人的理性呼唤出现,恢复它的合法权利,要在批判之中倡导理性这种新的思维方式,确立起理性至高无上的地位。伏尔泰在给达朗贝尔的信中写道:“理性的时代已经到来”,“这个时代要求确认以理性来反对种种想象和别的时代的偏见,并取得胜利”。启蒙思想家正是真诚地启发民智,要把潜藏于每个人自身之中的理性召唤出来,挣脱任何外在权威的束缚,使人类走出不成熟的依附和奴役状态,成为敢于运用自己理性的独立的和自由的人。

——摘编自李宏图《十八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

(1)根据材料一,概括陈独秀的主要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并指出中国新文化运动与法国启蒙运动的相似之处。(15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的信息概括即可;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分别从政治、经济、思想角度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信息并结合所学回答;第二小问,从背景、主张、影响等方面回答。

答案:(1)思想:中国伦理价值观没有根本改变是政治制度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要实行民主立宪就必须反对儒家纲常伦理。(言之成理即可)原因: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民主立宪改革失败的教训;尊孔复古逆流的出现。(言之成理即可)(2)背景:宗教神权和世俗王权对人权的压制;文艺复兴宣扬了人文主义精神;自然科学新发展彰显了理性思想。(言之成理即可)相似:都宣扬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思想;都反对专制统治而要求实行民主政治;都体现了对国民改造的要求。(言之成理即可)14.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材料 仿佛惊蛰之后的万物一样,当被震惊的思想开始复苏并试图寻找新资源的时候,人们会在过去所有的古典中去寻找,让所有的古典重新说话——只要是人需要的——但是当他们重新说话时,人们会惊讶地发现,它不仅完全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古典,而且也不是人们曾熟悉的一套老生常谈,原来它还有新意。

——摘编自葛兆光《中国思想史》

根据材料与所学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传统资源的重新发现与诠释”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12分)解析:首先阐明论点:康有为对儒家思想的重新发现与诠释;论据的阐释:可以从原因、内容、影响的角度直接进行论述即可;最后进行观点印证。答案:示例

论题:康有为对儒家思想的重新发现与诠释。

论证:康有为的变法思想,是对传统儒学的重新发现与诠释。在民族危机加深的时代背景下,基于顽固守旧势力强大,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为减少变法的阻力,康有为把西学中的有关政治学说与儒家经史相融合,撰写《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著作,托古改制,传播西学,为维新变法提供了合乎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依据。

羽毛球培训心得(最终版) 篇5

我要感谢团委给我这次培训的机会,让我有了一段难忘美好的经历。通过这次培训,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对打羽毛球有了新的认识,之前我总以为只要尽力把球呼喇过网就可以了,现在我知道它是有章法的一种运动,羽毛球是个斗智斗勇的运动,同一球况,有好几种不同的处理方法,比如网前的搓、推、扑、勾等,我想在平时练习的过程中我们不一定一拍置人于死地,也可多拍通过球路的变化让对方无力以对来温柔的取胜,既锻炼了我们的球技也增强了遇到紧急球况时的分析、判断和处理能力。

于教练讲到羽毛球的精髓在于头脑里的球路,手上的技巧以及脚上的步伐三方面,这无疑指明了我这个半路出家打球人的努力方向,如是练习,受益匪浅。

首先一定要培养自己打球的落点意识,每出一拍,定要有自己的想法在里面,我要打在哪个点,那么为什么打那个点则是平时看高手打球总结提炼的结果,其实根本上就是忠于让对方被动接球这一原则,比如打对手的空位,打对方的反手位等等。

有了第一步落点意识的培养,那么是否可以打准自己想要的点位则是对第二步球技的考验了,球技的灵魂在于对手腕的灵活运用,于教练告诉我们一个小妙招,就是跳双摇,不仅可以练习手腕的灵活性,也可以提高身体的弹跳力,这两项在提升羽毛球技术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第三步就是脚上的步伐了,它就像树木的根基一样重要,它是打球好赖的决定性因素,有句话说的好,手法似招式,步伐似内力,所以无论如何都应该努力练习好自己的步伐。

值得高兴的是,通过教练的监督提醒,我的有些动作有了很大的改观,比如左手可以顺其自然的抬起来保持平衡,等球的时候拍子不再耷拉在地上了,步伐和手上技术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协调能力还欠佳,动作做出来不是很协调,虽然自己都在努力的做着正确的动作,可是还会看起来怪怪的,网前技术需要柔韧性,这也是我所欠缺的,我的动作看起来就会很僵硬,动作效果也就不理想了。

政治第三课复习教学案(最终版) 篇6

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第三课 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教与学案一)

第一框 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

布吉高级中学

童光云

一、考点梳理

1、我国政府的性质(P37)——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2、政府的职能(P37)——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但政府不能包办一切)

3、公民与政府的关系(P38)

(1)人们的公共生活受到政府的管理(2)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各项服务

4、正确处理与政府的关系

(1)了解我国政府的性质和职能,相信我们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2)支持政府的工作,寻求政府的帮助,监督政府的行为。

二、课堂活动(5分钟)

学生列举生活事例,认识政府的职能,感受政府的作用,加深对政府的感情。

三、考点识记(10分钟)

(一)读记课本P37—38(5分钟)(二)课堂检验(5分钟)

1.我国的权力机关是:

;我国的行政机关是:。

我国政府是 的执行机关,是人民意旨的 和人民利益的。

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民政府担负的职能主要有(1);(2);(3);(4)。简单说,就是 和 的职能。

3.政府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主要是、、和。

4.政府的便民利民主要表现在:(1)人们的 受到政府的管理;

(2)人们享受着政府提供的。

5.了解政府的,相信我们的政府是,支持政府的,寻求政府的,监督政府的,是我们的公民意识和政治素养的体现。

四重难点探究(15分钟)

1.综合分析国家性质、国家职能和国家机构的关系,加深理解政府的性质和职能。2.从是什么、为什么和怎样做等角度分析政府四个方面的职能。

3.有限政府:政府有管理经济职能,并不意味着政府可以直接干预经济活动;

政府承担着重要职能,并不意味着政府包办一切。

4.中国共产党通过政治、思想和组织三种方式领导国家和政府,但党不能代替政府履行职能。

5.政府的职能是政府的责任和义务,作为公民个人,既享受政府提供的各种公共服务(权利),就必须接受政府的管理(义务)。这也体现了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性。

6.公民应该树立正确的政府观:我们的政府还有许多的不足,但是我们也要肯定政府提供了许多服务,认识到我们的政府在改革中正不断完善。

五.巩固练习(1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的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这是由()

A.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B.我国政府的职能决定的 C.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 D.对人民服务的原则决定的

2.自20世纪90年代末起,我国政府开始对电信行业实行一系列改革。政府退出电信经营并打破行业垄断的这些努力,有助于国家实施经济管理职能。这些职能包括()

①经济调节

②生产计划

③市场监管 ④价格管制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3.某市三轮摩托车营业不但影响市容,而且常引发交通事故。有关部门多次发文取缔,均因车主抵制而未果。2003年,该市修改相关法规。制定了包括折价回收三轮车、帮助车主转岗就业在内的一揽子保障政策和安置措施。该市解决了这一难题时行使了政府的()

①政治职能

②经济职能

③文化职能

④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4.近年来,为加快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国务院对该地区实行了投资政策倾斜和其他优惠政策措施。这一事实表明国务院具有()

①组织我国经济建设的职能

②协调人民内部利益关系的职能 ③调控地区经济发展的职能

④制定法律和政策的职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下列活动中,属于履行我国政府职能的有()

①中国外经贸代表团与美国、欧盟等进行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 ②教育部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 ③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出学好、宣传好是十七大文件的通知

④国务院有关部门发布5项粮食产销政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实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在我国,国家公务员指国家行政机关的公职人员。这里所谓的“国家行政机关”是指()

A.党政机关

B.政府机关及企事业单位

C.上至中央政府下至村委会各级组织机构

D.乡镇以上(含乡镇)各级行政部门 7.,“东突”是指一些主要在新疆地区和境外的以暴力恐怖为手段,从事危害国家安全,破坏社会稳定,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妄图建立所谓的“东突厥斯坦”国的恐怖活动组织。“东突”罪行累累,为国法所不容,为此公安部于2003年12月15日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公布了正式认定的第一批“东突”恐怖组织和恐怖分子名单,呼吁各国政府对其加以取缔,全球围剿“东突”毒瘤。这是政府在行使()

A.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B.协调人民内部矛盾的职能 C.组织社会主义建设的职能 D.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8.深圳市有3万多酒楼和食堂,日产餐厨垃圾2380吨,其中的“潲水”多半被提炼成潲水油,潲水油与棕 榈油勾兑后,掺入食用香精冒充花生油和调和油,用来炸蚕豆、豆腐、制作辣椒酱和做火锅底料。大酒店大酒楼的食用油还有保障,那些小饮食店、大排挡、路边摊,多是用潲水油。不仅如此,设备落后的炼制潲水油的土作坊周围还散发着恶臭,严重污染了环境。针对这种情况,深圳市政府于2007年10月1日颁布《深圳市餐厨垃圾管理暂行办法》,将于明年1月1日起实施。上述做法,体现了深圳市政府履行()

①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职能 ②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 ③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职能 ④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 ①②④

9.据国家航天局消息:经过130多圈的环月飞行,工作人员对嫦蛾一号卫星进行的长达11天的“身体检查”于11月18日已全面结束。各项数据表明:卫星的能源供应稳定,姿态控制、温度控制、通信等指标均正常,“嫦蛾工程”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嫦蛾工程”的实施,主要体现了我国政府的()A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职能 B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 C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职能 D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10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11月19日在内蒙古看望困难群众时说,退休人员为国家建设和发展作出了贡献,党和国家是不会忘记你们的。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中央决定继续提高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进一步改善退休人员的生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件大事抓好,使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央决定继续提高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保障和改善民生,体现了()

A政府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

B党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 C党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D政府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二)多项选择题

11.政府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不属于政府机构的是()A十七届中共中央委员会

B全国政协

C全国人大

D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

12.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建立服务型政府。下列属于政府机构的有()

A国务院

B中国人民银行

C南湾街道办

D南岭村村委

(三)辨析题:我国政府承担重要职能,因此管得越多的政府越是好政府。

提纲: 1.2.3.4.归纳: 1.2.3.4.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略

二、单项选择题:1---6 ACCACD 7---12 ADCDCC 三辨析题

(1)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承担着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2)政府承担着重要职能,但并不意味着政府包办一切。有些事情政府办不了,也不该办。政府只有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能,把该管的事情管好,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人民。

(3)因此,这句话是片面的。评价一个政府好坏的标准是政府能否发挥职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维护社会稳定,而不在于管的多少.知识拓展

一个政府只有顺应时代条件的变化,适时、适当地实现职能转变,才能给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正确的引导、可靠的保障。在现代社会,政府职能应发生哪些转变? ①政府职能的重心应发生位移。随着经济发展、民主政治的发展、科技进步、教育水平的提高、社会联系增强,政治统治职能相对收缩,而社会管理职能应日趋扩大。②政府职能的内涵应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既体现在政治统治方面,更应体现在社会管理方面。

羽毛球理论教学复习版 篇7

一、学生分组

在进行正式上课之前,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分组,要保证每个学习小组中都包含优等生、中等生以及差生. 本文所选择的高中班级为50人,根据上述分组原则,将其平均分为5个小组,每组中选出一个人担任小组长. 分组完成之后, 让同组的学生坐在一起,然后开始上课.

二、高中化学复习教学过程及相应结论

1.氧族元素的复习

问题情境1: 本节课中,我们进行氧族元素复习,主要是复习二氧化硫,学生回忆一下周期表中硫的具体位置,并对其可能的价态和氧化还原关系进行分析.

教师提出问题之后,学生根据自身的化学知识体系对硫在周期表的位置进行搜索、定位. 随后,小组长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将每个小组成员所负责的职责明确,针对自身的职责,小组成员进行思考、讨论,同时,将自己思考的结果记录在纸上,最后,小组长将成员的结论汇集到一起,形成自己小组的结论[1]. 小组内的讨论完成之后,教师组织各个小组将自己的结论呈现出来.

问题情境2: 含硫的化合物是比较多的,将其化学式写出来,同时,将各个含硫化合物之间的转换关系表示出来,并根据转换关系将化学方程式写出来.

教师的问题提出之后,各个小组的学生立即进入到讨论当中,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在进行巡视和查看,掌握学生的了解状况[2]. 首先,小组成员对含硫化合物的种类进行讨论,这个过程中教师发现,小组中的成员都能够积极的发言,成员提出一个化学式之后,就会记录下来; 其次,进行转换关系图的绘制, 在进行此项工作时,小组成员之间紧密配合; 最后,将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出来. 组内的讨论完成之后,教师组织小组间进行交流,硫元素价态的变化在组间交流的过程中被逐渐的掌握.

结论: 在进行“氧族元素”复习时,教师创设了相应的问题情境,学生根据实际的相关问题展开交流和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态度由问题情境1的被动转变为问题情境2的主动,由此可见,基于合作教学理论的小组讨论教学,有利于转变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同时,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情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 通过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的提升,有效的提升了高中化学复习课的教学效果,真正的实现了掌握和巩固化学知识的目的[3]. 另外,教师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会适时的给予相应的指导,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师生之间僵硬的关系,增加了师生互动,提升了小组讨论及教学的有效性.

2.元素周期律及元素周期表的复习

在进行此知识点的复习之前,教师在上一节课已经布置了小组成员进行元素周期表自制的作业,在本节复习课中,教师挑选了其中一个小组的的元素周期表进行展示,在展示的过程中, 由组员讲解绘制的思路,随后组织其他四个小组进行针对元素周期表进行讨论,进而达到复习元素周期表的目的.

教学中选择的展示小组为1组,1组的元素周期表主要包含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将主族元素展示出来,轴心为零族稀有气体元素,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对称分布在左右两边,形成平行四边形; 第二部分为副族元素; 第三部分为镧系和锕系元素. 1组的讲解完毕之后,其他4个小组针对1组的元素周期表优点、 缺点、清晰度、完整度以及讲解员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讨论和评价. 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达到复习的目的,还有效的缓解了复习课堂的枯燥性.

通过本节课的合作复习模式,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的体现出来,学生真正的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教师只需发挥引导和点拨的作用就可以达到复习化学元素周期的目的. 本节课的课堂氛围十分活跃,学生都能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复习当中. 通过此种教学模式,学生的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综合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和加强,同时,学生的发散思维也得到了培养,既能够有效的调动自身知识体系中的相关知识点,还能做到归纳总结、融汇贯通,从而促使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形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4].

3.二氧化硫制备实验的复习

化学实验是高中化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既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帮助学生直观的观察各种化学物质的特性. 在上课之前,教师准备好五组学生进行实验时所需的设备,通过课堂导入引出实验的正题之后,让小组成员领取实验设备,并让学生自主设计二氧化硫的制备实验.

小组所领取的实验设备有气体发生装置、尾气吸收装置, 以及各种验证装备. 各个成员讨论设计完实验步骤之后就开始进行实验设备的连接,实验试剂的选取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在学生之间进行走动观察各组的讨论及实验状况,同时, 在适当的时候给予相应的指导. 实验完成之后,成员一起进行归纳总结,并将实验报告填写完成. 最后,教师让各组展示自己的实验成果,并阐述实验结论,教师针对各组的情况进行相应的总结,将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共性问题进行分析并加以指导.

在进行实验复习的过程中,教师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不但能够将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还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等. 小组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发现,各个成员之间的配合度非常高,由此看来,合作学习教学的模式能够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改善学生之间的关系,在学生之间形成互帮互助的氛围,与此同时,学生的化学成绩也会相应的提升[5].

三、建议

在高中化学复习教学进行的过程中,学生的成绩都会出现上升或者下降的情况,因此,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小组成员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状况来进行动态的调整,不过调整不能随意的进行,一般以一个学期为最佳[6]. 另外,在进行小组评价的过程中,不能单纯的运用组内平均成绩作为小组讨论的总成绩,在测评时还要参照小组讨论积极性、小组讨论方法、小组合作情况等多方面要素进行综合考虑,不仅要评价合作学习的结果,更要重视合作学习的过程.

羽毛球理论教学复习版 篇8

【关键词】词块理论 初中英语 写作 教学效果

英语知识的要求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自身各方面能力,在听说读写译等方面实现全面发展。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但是,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大部分在心智上发展不够成熟,导致其在接受英语知识的过程中产生较大程度上的情绪波动,影响学习效果。新课改要求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在英语学科学习中更是如此。以下是笔者对词块理论的有关分析。

一、词块理论及其意义的概述

1.理论。词块具备多词性现象,介于词和句子之间,不仅具备传统意义上的词法和形式等,还具有较高的出现率。词块自身的语法结构较为固定,搭配与语用的条件较为稳定,属于一种复合物。根据相关调查发现,一些语义比较固定的词块在自然预言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词块自身的构成部分与其语法结构和语义的相互搭配有着密切联系。使用词块的人能够随意根据语法结构等从记忆库中随意提取有效信息,进而提高词块搭配的成功率,并降低犯错误的几率。因此,词块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能够形成各种形式的组合。首先,多词性组合。多词性组合指由一个以上的单词所形成的固定式短语,形式较为固定。例如:for example、as long as 等,这些词块需要学习者进行熟记。其次,搭配性组合。搭配性组合指出现的频率比较高的单词组合类型,属于一种限制性的短语组合,其词汇可以变化。例如:forget to do sth、stop to do sth等,这些搭配类型需要学生能够灵活掌握并运用。再次,习惯性用语组合。习惯性用语指的是一些具有固定性语用功能的有效性单词组合,该组合一般表示为符合有关语法规则并在意义表达上较为明确的句型,形式固定且没有变化。例如:Lets ...、What is wrong?

2.意义。词块理论能够指导学生灵活运用词块之间的搭配,在英语写作中提供大量的句子和词汇,丰富写作素材。因此,词块在英语写作中有重要实践意义。首先,词块能够提升学生写作的精确性。词块本身能够有效融合语法以及语义等各项要素,且受到一些固定性语法的限制。学生在记忆词块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其中的固定语法结构,规律背诵。在写作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从记忆词库中进行提取,在稍微调整之后组成新的符合语法的句型,进而提升英语写作过程中的精确性。其次,词块理论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写作的顺畅性。词块理论本身具有一定固定性模式,在学生的记忆系统中形成整体性存储形式。学生进行写作的过程中能够从记忆存储库中迅速进行提取,且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重新进行组织,提升词块使用的自动性,进而提高英语写作的顺畅性。最后,词块理论提升学生英语写作的地道性。词块在起初组成的过程中已经包含地道性的语言习惯,属于一项约定性的搭配形式。英语写作教学的过程中,词块理论能够有效避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母语带来的定向思维影响,写出地道性英语文章。例如:A:She has more money than I do. B:Her money is more than mine.以上两句中,A句型巧妙运用词块,在英文表达上更符合英语表达习惯。

二、词块理论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当中的应用分析

以上论述可知,词块本身具备的一系列特点能够为英语写作教学和学生的英文学习提供重要的辅助性作用。词块理论在初中英语的写作教学环节中能够有效通过三个方面发挥作用,分别为输入、内化以及输出三个部分,具体阐述如下:

1.输入部分。输入部分指教师引导学生在教学的前部分进行相关素材的积累,为后期学生的写作积累词汇。输入词块要求所选择的材料与学生当前认知水平相符,并以当前课程目标为准。在实际输入词块的过程中,教师应逐渐培养学生对词块的意识以及输入语言所需要具备的识别性能力等,进而帮助学生能够在需要写作的过程中随时提取信息,实现顺利提取词块的目标。

(1)借助多媒体输入词块。在输入词块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相学生直接呈现语文写作话题相关的资料,刺激学生的眼球和听觉,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达到辅助学生积累词块的目的。例如,在仁爱版九年级的英语作文中,有一个作文题目为“Saving the earth”,要求学生围绕保护环境以及污染环境等话题进行阐述,并在最后部分提出如何保护环境才能使得地球更加美丽。针对这一作文题目,教师可以主动在网上搜索相关的视频以及图片资源,主要内容集中在我国的环境污染以及美丽的自然环境相关图片,且在图片边上附上英文短语的讲解,例如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natural environment等,这些词块是类似环境话题写作的高频词汇。

(2)自由讨论。教师在引导学生输入词块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头脑风暴式的方式,引导学生自由发言,对作文标题相关内容进行阐述。例如,以上述作文题目为例,在有关地球环境保护的问题上,教师提出:As a teenager,what can you do to save the earth ?引导学生开动大脑,对该话题相关的知识背景进行思考和回忆,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学生在表达自身见解的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回应,给予学生继续参与活动的信心,并自由发表意见。教师在听取学生意见的过程中,应及时记录学生的答案,并归纳总结,对于出现表达错误等进行及时纠正。

2.内化环节。词块内化是学生积累词块的重要目的,只有将所积累的词块真正实现内化,才能在未来写作的过程中具备足够的词块储备。因此,在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继续指导学生实现词块内化。教师应积极帮助学生对已经积累完成的相关话题背景知识和语言结构实现语篇的构建。因此,在词块内化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辅助下将新积累的词块融入到自身已有的知识结构当中。

(1)归纳固定句式。在英文作文写作教学中,写作文体的类型有很多,其中一些写作文体在格式和写作句式上有固定结构,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并懂得如何运用。因此,在促进词块内化的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归纳并展示一些书面表达形式的固定语句。

例如,在仁爱版九年级英语作文中,有一个题目为写作一封倡议书,主旨为号召全校献出爱心,帮助一些困难的孩子们。针对这些倡议书的书写,一些固定句式有:Lets make some good programs to help those children、We hope there will be smiles on those childrens face、Please...这些固定句式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奠定写作基础。

(2)归纳和背诵。英文写作过程中有许多固定表达方式需要学生识记并灵活运用。因此,在内化词块的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收集和整理以往积累的词块,并组织学生自主归纳和背诵,在课堂上展示。将学生和教师积累的词块进行综合,引导学生进行记忆和运用,或重新组成一篇新的作文。

例如,提出观点的句型为:I think that、 in my opinion、as long as I am concerned等;转折:However、but等。这些词块在写作中使用频率较高。当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多搜索一些新词汇,新型词汇能够成为英文写作中的加分亮点。

3.输出部分。词块输出指教师将前期输入和内化两个部分的词块通过一系列的训练顺利帮助学生在写作中进行运用。词块输出的方式有很多,例如学生自由讨论、练习初稿以及修改定稿等,都有助于学生实现实际实现词块输出。

例如,针对上文中关于“Saving the earth”的作文题目,教师可以设置一系列的问题,类似于:What do you think about the environment protection?等。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成功激活对于相关话题的词块,并及时将原本所积累的词块进行提取,进而运用在英语作文的写作过程中。教师在辅助学生词块提取的过程中,可以采取提问、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激发原本积累的词块,并对学生所形成的文章进行一定的修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进而实现整体意义的提升。除此之外,初中英语阶段的学习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语法知识,还应在词块的积累和运用等各个方面都实现灵活转变,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机会。

三、结语

词块理论在英语写作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能够帮助学生在词语的积累和运用等方面实现灵活转变,有利于提升学习质量。目前,我国很多地区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式较为古板,难以从各方面发展学生英语学习的能力,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尤其是在英语写作课程中表现较为明显。本文对词块理论及其相关意义展开简要分析,并重点阐述词块理论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以期为实现初中英语教学效果的提升提供相关建议。

参考文献:

[1]韩春凤.基于词块理论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验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3.

[2]温小英.仁爱版初中英语教科书插图的分析与应用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4.

上一篇:大学生求职技巧资料下一篇:久违了晴天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