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争光的人物事迹

2024-10-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为国争光的人物事迹(精选12篇)

为国争光的人物事迹 篇1

一、徐悲鸿是现代绘画大师,美术教育家。出身农村,家境清贫。自幼对绘画发生兴趣。靠卖画为生。1917年徐悲鸿赴日本东京研究美术,1919年赴法留学。在著名画家达仰的画室学习素描,1933年携中国近代绘画作品赴法、德、比利时、意大利及苏联展览。抗战时期,将自己作品带到南洋,印度等东南亚地区展览,并将全部收入捐献给祖国难民。解放前夕,国民党政府派飞机接徐悲鸿和一批著名教授去南京,遭到徐悲鸿拒绝。他一生创作作品达数千件,培养和发现了一大批优秀的美术人才。

二:童第周童第周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学家、教育家。童第周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也是国际知名的科学家。他是我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创始人。

童第周出生在浙江省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由于家境贫困,小时候一直跟父亲学习文化知识,直到17岁才迈入学校的大门。

古代杰出人物事迹精选 篇2

一、周瑜:历史长河中的不灭星光

【评价】

1.谈笑间,羽扇轻摇,破敌百万;沙场上,征袍染红,血战南郡。他用短暂的一生,诠释忠诚与智慧的真正含义。

2.国家危难,他力排众议,强据曹魏,尽显名士风采;赤壁阵前,他泰然自若,拔剑相迎,破百万曹军。他短暂的一生确如高山般让人仰止!

【事迹】

周瑜出身士族,早年与孙策是挚友。他尽心辅佐孙策,为孙策东渡江东立下汗马功劳。孙策死后,周瑜又效力孙权。建安七年,曹操下书责令孙权送其子为人质,众大臣犹豫再三不能决断。周瑜力挽狂澜,分析利弊,最终说服群臣。周瑜对孙氏忠贞不二。他拒绝了曹操派人的游说,态度坚决。

建安十三年,曹操挥军三十万会猎江东。周瑜英勇不惧,说服众人,与曹决一死战。面对三十万曹军,周瑜展现的是一位真正的英雄拥有的豪迈。一句“操直送死”,一计“火烧曹军”,一场“赤壁之战”,成就了他的辉煌。这场大火使曹元气大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局面。熊熊的火焰是周瑜爱国的心火,是他誓死效忠的赤子之心。

赤壁之战后,他为了扩张东吴的势力,主张攻打南郡,在那场战争里他失去了生命,但他在赤壁船头傲立的风姿,依然让人仰望。他将一生都奉献于东吴霸业,直到最后一刻都不曾倒下。

二、屈原:赤子之心的汨罗英魂

【评价】

1.“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在有些人看来,处世不必过于认真,世道清明,可以出来为官;世道浑浊,可以与世浮沉。然而你宁可投江而死,也不愿使清白之身,蒙受世俗尘埃。

2.眼看自己一度兴旺的国家已经无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你本可以出走他国,却最终因爱恋国土,于悲愤交加中自沉于汨罗江,殉了自己的理想。怎能不让人叹惋?

【事迹】

战国时楚国人。我国最早的大诗人,名平,字原。他学识渊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联合齐国,抗击强秦。在同反动派斗争中受诬陷而丢官离职。顷襄王时被放逐,但因此却更加接近人民的生活,对黑暗现实十分不满。后因楚国的日益腐败,首都郢亦被秦兵攻破,他既无力挽救楚国的危亡,又深感政治理想无法实现,遂投汨罗江而死。

屈原的著作有《离骚》、《九章》等,这些著作文字华美,体现了他的人生理想和政治追求。他看清了贵族的虚伪、昏庸与腐朽,看清了奸臣排斥贤才的行为,看清了社会的种种不仁……他的主张,体现了他对楚国国事的深切忧念以及为理想而献身的伟大精神。

屈原的死是对当时黑暗势力的一种嘲讽和揭露,是一种无言的反抗与斗争,同时也是向后世发出的一个警告——要小心黑暗的势力!他的作品语言生动而富有活力,有着浪漫主义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国争光的人物事迹 篇3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要积极弘扬奉献精神,凝聚起万众一心奋斗新时代的强大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对老英雄张富清事迹的重要指示,极大地激励了社会各界崇尚英雄、不忘初心、为国奉献的强大热情。战火纷飞的岁月,他在枪林弹雨中冲锋在前,以英勇与无畏书写下保家卫国的英雄篇章;和平发展的年代,他在贫困山区中默默耕耘,以淡然和奉献践行共产党人的忠诚誓言。沧海桑田,物换星移。半个多世纪以来,95岁高龄的老英雄张富清以宠辱不惊之态、淡泊明志之心、甘于奉献之举生动诠释了信仰的力量,也立下了一个共产党人的精神标杆。

学习张富清的英雄事迹,就是要学习他初心不渝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一个人有了信仰和理想,就有了人生的方向和自信的力量,就能在前进的道路上意气风发,在困难挫折中奋发而上,在平凡普通中铸就辉煌。正如张富清同志一样,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因为,他心里始终装着党和人民。

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从来不是虚无缥缈的,我们要把党的初心和使命铭刻于心,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始终做到对党忠诚;勇于承担职责,焕发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始终做到为国尽职;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始终做到为民造福。

学习张富清的英雄事迹,就是要学习他甘于奉献的精神。在革命的年代,正是拥有众多像张富清这样不怕牺牲的英雄们前赴后继,才有了新中国的诞生;在建设和改革的时代,张富清同志再次以自己平凡而伟大的工作为我们作出了榜样,他扎根山区,尘封功绩,不讲条件、不求回报、不怕代价,以纯粹朴实、默默奉献的精神彰显了共产党人精神底色。

在新的长征路上,我们要以百姓心为心,不忘初心和使命,将老英雄的精神接力棒传递下去。要勇于奉献,甘于奉献,乐于奉献,以奉献书写灿烂的人生年华,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事业之中,让自己的生命更加充盈与光辉。

初心和使命,是我们党不忘来路、开辟未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今年6月开始,全党自上而下将分两批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张富清同志,就是不忘初心和使命的生动典型。我们要深刻领会、切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张富清同志为榜样,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以砥砺奋斗建功新时代。

深藏功名背后的坚守

如果不是一次退役军人信息采集,老英雄张富清的故事可能依旧会无人知晓。

近日,通过媒体的报道,人们才了解到他的英雄传奇。他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先后荣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然而,60多年来,他刻意尘封功绩,连儿女也不知情。在1955年退役转业后,他主动选择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

很多人不禁好奇,张富清老人为何一辈子深藏功名?为何在平凡岗位上能如此低调奉献却甘之如饴?或许,这正是与他的英雄传奇相比更令人敬佩的地方。张富清老人用他的朴实纯粹不仅书写了他的精彩人生,更给后辈们上了人生的重要一课。可以说,老英雄张富清既是一面镜子,让我们照见了自己的不足;也是一个标杆,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在淡泊名利中修养崇高精神。古人讲“举世纷纷名利逐”,但无数共产党人的故事告诉我们“荣名利禄云过眼”。面对记者的提问,95岁的老英雄张富清思绪飘到远方,眼睛湿润:“和我并肩作战的战士,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一个排、一个连的战士,都倒下了。他们对党忠诚,为人民牺牲。和牺牲的战友相比,我有什么资格张扬呢?”即便先进事迹被发觉后他也一直拒绝接受采访,直到有人提醒:把先进事迹讲出来教育更多人,也是对党和国家事业更大的贡献,他才接受。是啊,与党和人民事业的需要相比,与那些为之付出的鲜血和生命相比,个人的名利又算得了什么呢?对于张富清们来说,比追逐名利更高尚的,乃是追求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这也正是一个人能够修养精神、有大境界的关键所在。

在无私奉献中不改英雄本色。老英雄张富清先后在粮食局、三胡区公所、卯洞公社、外贸局、建设银行等单位工作,在各个岗位上留下“政声人去后”的清誉,以无私奉献绽放人生、烛照他人。他常跟子女们这样要求:“我没有本事,也没有力量给你们找工作。我是国家干部,要把位置‘站’正。”无论在什么岗位上,张富清老人不以英雄自居,始终以共产党员、革命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为家人立规矩,这也是英雄本色之所在。常言道“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但在平凡岗位上,仍能守住做人的本分、显出英雄的本色,难能可贵,老英雄张富清兼而有之,更启迪我们做人做事做官的本色与本分。

在对党忠诚中坚守为民初心。“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几十年来,张富清老人的岗位、身份一再改变,始终不变的,是他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张富清老人为什么能一辈子坚守为民初心?“在党需要的时候,越是艰险,越要向前”,正是有这样的信念,他在每一次战斗中都要担任“突击队员”;“党的干部,哪里需要就去哪里”,正是有这样的信守,他放弃留在大城市,放弃回到陕西老家,主动选择了湖北最偏远的来凤。张富清老人的故事深刻表明:“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

“国势之强由于人”。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之所以能书写翻天覆地的壮丽史诗,就在于有无数张富清们“只问为民耕耘,不求自己收获”,在各自岗位上无私奉献、一心奋斗。面向未来,像习近平总书记所期许的那样,“要积极弘扬奉献精神,凝聚起万众一心奋斗新时代的强大力量”,努力奔跑、接续奋斗,新的更大奇迹一定会在我们手中创造出来。

越是平凡处 越是见初心

写满付出与奉献的人生,总能给人心灵带来深深的感动。

95岁的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来刻意尘封功绩,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这样的感人事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指示中所指出的,“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是广大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学习的榜样”。

越是平凡处,越是见初心。战争年代,张富清担任的是最危险的突击任务,因为他坚信“越是艰险,越要向前”;建设时期,他二话没说立刻启程赶赴偏远落后地区,因为他抱定“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建设祖国”的坚定信念;有着征战沙场的英勇事迹,有着屡立战功的不朽功勋,却从不显摆,而是深藏功名,因为他认为,做这些只是一名共产党员的本分……张富清用一生的默默付出、无私奉献、克己奉公,诠释了共产党人的高尚人格和崇高品质。这既是一位老党员的初心本色,更是一笔启迪后人的精神财富。

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从“愚公”李保国,到“樵夫”廖俊波;从“燃灯者”邹碧华,到老英雄张富清,正是一个又一个实干家、奋斗者的无悔奉献,换来了新中国的辉煌成就。让我们以他们为镜、为标杆,从他们身上汲取精神力量,在本职岗位上恪尽职守,奋斗新时代、筑梦新征程。

用一生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

穿上军装,他是当之无愧的战斗英雄。枪林弹雨中冲锋向前,炸碉堡,擒敌人,毫不退缩,不畏牺牲。“为党为人民我可以牺牲一切”,对党绝对忠诚的誓言,他用一生去践行。

脱下军装,他是不折不扣的党的好干部。条件艰苦的地方别人不去他坚持去,不讲条件,不计得失,夙夜在公,甘守清苦。“党叫我到哪里去,就到哪里去”,对信仰的崇尚,他用实际行动作出诠释。

什么是初心与本色?95岁老兵张富清用一生给出了答案。什么是信仰与使命?71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用一次次选择作出回答。虽然这些故事尘封了半个多世纪,但精神的力量,不论何时都能直抵人心。不少网友留言“这才是真正的党员”“感人肺腑”“泪流满面”。每一次点击都是一次致敬,每一次致敬的背后,精神的种子悄悄埋下。

致敬张富清,就是要学习他一辈子不忘初心、不改本色的精神,就是要学习他朴素纯粹、淡泊名利的品格,就是要学习他无私奉献、烛照他人的境界,就是要学习他心之所向、九死不悔的情怀……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是广大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学习的榜样。”

他是一面镜子,每个人都可以也应该从“镜中我”里有所思考。他是一个标杆,再一次告诉世人“用特殊材料制成的”共产党员的价值密钥。他是一座矗立的精神灯塔,与无数革命时代的人民英雄、建设时期的建设标兵以及改革时期的改革闯将一起,一次次提醒我们为什么出发,并将我们的前路照得更加明亮。

用忠诚兑现誓言,用信仰成就人生,这就是优秀共产党人的样子。站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时间节点回望,正是一代代像张富清这样的革命军人和共产党员不怕牺牲、无私奉献、不忘初心,我们才挺起了民族的脊梁,让希望在我们脚下的土地上不断升腾。

展望前路,民族复兴正处于关键一程,新的使命任务召唤新的英雄。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交到我们手上,新时代的奋进者定要坚定信仰,坚持信念,不忘初心,不改本色,从榜样的身上汲取前行的力量,万众一心,书写新的光荣与梦想。

一次庄严宣誓 一生忠诚不变

“我一辈子也忘不了我的入党誓词,坚决听党的话,保证完成任务。”

“我是共产党员,哪里有困难,哪里条件艰苦,我就去哪里。”

“党把我培养成一个革命军人、一个国家干部,我就要努力为党、为人民做点事。”

……

眼前的这位老人,说起峥嵘往事,神采飞扬,一开口便是铮铮之言。

95岁的张富清,是解放战争中冒着枪林弹雨炸掉敌人4个碉堡,有着赫赫战功的西北野战军突击队员;是转业时前往鄂西山区,为一方贫穷百姓,默默奉献的基层干部;是在艰苦岁月里藏起战功,甘守清苦,不给党和国家添麻烦的退伍老兵。

在所有的身份中,张富清最珍视的,是一名共产党员。那是1948年8月,在烽火连天的战场上,张富清火线入党,从此70多年的漫漫岁月中,初心不改。带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赤诚,在战场上张富清舍生忘死,为新中国、为人民不畏困难、勇于牺牲。新中国成立后,张富清夙夜在公,哪里有困难,他就主动去哪里,吃苦耐劳、兢兢业业、不计得失。自家的日子再难,也从不向组织开口。他高度自觉:“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要为党和国家分忧,不能跟党讲价钱。”

在所有的身份中,张富清最看重的,是一名革命军人。那是1948年3月,出身贫苦、做过长工的张富清,成为西北野战军的一名战士,从此数十年如一日,本色不改。带着一名革命军人的忠勇,他冲锋在前,每每有突击任务,总是争先报名,从壶梯山、东马村、临皋到永丰城,他记不得打过多少场硬仗,在九死一生间立下赫赫战功。“一日从军,军魂入骨”。转业到来凤,他主动到当时最偏远、最艰苦的地区,修公路、抓生产,在带头干、迎难上中彰显军人品质。

张富清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人们感动于英雄无言,更感动于一位耄耋老人历经岁月磨炼而始终坚守的初心。

心中有信仰,行动有力量。履职尽责、许党报国是张富清一生的修行,也应该成为每一位共产党员、每一位革命军人的修行。

优秀人物的事迹介绍 篇4

徐期宏同学是上海科技管理学校食品0302班学生。现任学校团委组织委员、食品生物系团总支书记。自2003年入学以来,他一直从事学校的共青团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受到了各方面的好评。回首往昔,伴着辛酸的泪水,洋溢着欢乐的笑容,让他真正体会到了成熟与收获的喜悦。他不再有初入学校时的那份懵懂与冲动,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成熟与冷静;他不再有那些漫无边际的幻想,更多了一种脚踏实地而又坚定的信念——因为他在成长。

一.在政治思想方面

徐期宏同学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拥护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在平日他认真学习《党章》和《团章》,并且将这些理论理解与平日的实践相结合,在思想和行动上严格要求自己。2004年5月他郑重地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定期向党组织递交有质量的思想汇报,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并顺利通过了党校基础理论的考试。在对党的认识更加深刻的同时,他对自己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不断加强自身素养的同时,做好各项工作,全心全意为团员和同学服务。他时时刻刻以一名团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并积极朝更高的方向努力,在团员和同学中发挥着重要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在荣誉获奖方面

徐期宏同学积极参加各项知识竞赛活动,为学校、班级和个人争得了荣誉。他连续2年在由中共上海市科教党委等单位主办的上海市中学生时政知识大赛上荣获二等奖,从数十万名中学生中经过初赛、复赛、决赛层层选拔,最终脱颖而出,取得佳绩。他还在上海市青少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知识竞赛中荣获三等奖。在四平校区学习期间,他连续2年荣获“优秀团干部”、“优秀团员”、“社会工作积极分子”等称号,并在2005年6月,获得了由校区党支部、校长室颁发的“特别荣誉奖”。三.在共青团工作方面

徐期宏同学自入学以来从事过多项团干部工作,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主要从班级工作、系级工作、学校工作三方面做如下综述:

首先,是班级工作方面:自入学以来,便担任班级团支部书记。在做好班级团支部的常规工作的同时,能对整个支部的发展做长期的规划,制定团工作的方向和目标。在他的带领下和全班团员、同学的共同努力下,班级团支部在学校的多项活动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自入学以来,他积极带动全班团员、同学开展学习团的理论的学习活动,发挥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平日的工作中,他关心顾及他人的感受,能首先站在他们的立场考虑问题,能及时地与同学交流并将他们的情况与老师做及时地汇报。他的团支部书记工作出色而有成效,一直受到学校领导老师和团员同学们的好评。

再者,是系级工作方面:徐期宏同学的工作成绩是突出显著的。尤其是在进入总校后,他面临新的挑战,他被选举为食品生物系团总支书记,他在建立新的团总支、学生会班子,制定新的相关制度等使食品系工作走上正轨的这条路上付出了巨大而艰辛的努力。万事开头难,从无到有,到今天已逐渐走向成熟的食品生物系,徐期宏同学的工作成绩是突出显著的。他有很强的组织策划工作能力,办事效率高,有创新意识,并善于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通过这三年来担任团干部的实践,培养了自己较强的责任感和工作能力。最难能可贵的是:在系里组织的多项活动中,他均能做到组织策划并积极参加。不仅以一个主办者的身份去衡量一个活动,同时也从一个参与者的角度去看待。这对整个活动的总结以及以后活动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徐期宏在食品系工作的开展中得到了系主任、老师和同学的一致好评,并在团干部中起到了先锋模范的领头羊作用。在食品系的共青团和学生工作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最后,是学校团委工作方面:在2005年6月,在校十届二次团员学生代表大会上他被当选为学校团委组织委员,负责全校的新团员发展工作和团委《迈向团的大门》团课的主讲。他认真积极地备课,以对团组织高度负责地精神,组织上好每一次团课,保证每一堂团课的质量,为团组织输送新鲜血液。他常常利用课余和休息时间,收集各方面优秀的团课资料,并自己制作了一本团课材料作为教材。他还深入到同学中去,听取大家对团课的意见和建议,以便使团课的质量能更上一层楼,使大家真正有收获。尽管一定的成果带给了他欢乐,但他深知自己肩上还有更重的担子去负,脚下还有更长的路去走,他一定会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脚踏实地的走出自己的精彩——成功不再遥远!

回答者: lujiongjiang-五级

2009-5-26 11:01

王现华,男,资源勘查工程00-1班,现任班长。兼任地球科学院学生会体育部部长,中共预备党员。曾经获得院级优秀学生干部荣誉称号。

2000年,该生以一表第一志愿被大庆石油学院录取。在入学之后,该生立志从各方面来提高自己的能力,德育、智育、体育全面的发展。开始他担任班级的组织委员,在这期间他能配合团支书把班级的团活搞的有声有色,并在活动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下半学期,自己的努力和在上学期工作中的表现,使的在竞选班长时成功,这极大的增强了在学习和工作中的责任感。作为班长,他能认真的干好班级本职工作,并组织了班级内部的娱乐活动如寝室间的篮球赛,扑克比赛,速滑比赛等,来增加了班级的凝聚力,使同学们更加团结了,并能认真的解决同学们在学习上和生活上的困难。能以身作则,发挥班干部的作用树立了榜样,使得班级的学风正,学习气氛浓,这得到各位任课老师的好评。在搞好班级工作的同时,积极的参加社团活动,在“爱心社”担任活动部部长,献出了自己的爱心。并参加地科院、院里、其他社团组织的各类活动,如院级足球赛、篮球赛、以及去福利院慰问等活动,在这类的活动中得到了许多的锻炼,责任心加强了,社会阅历增加了,提高了领导和组织能力,是他在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他没放松在学习上对自己的要求,学习目的明确,态度很端正,各课的成绩均列专业前列,大一全年的智育成绩排在专业第三名,并提前通过了国家英语四级考试,德育和体育均名列在专业的第一,大一全年的综合测评排在专业第二名,并被评为“院级优秀学生干部”。好的班干部的领导,好的班风,同学们认真的学习态度使得该班大一有12个拿到奖学金,包括全部的一等奖学金和二等奖学金的2/3。

在大二,该生继续在各方面对自己严格要求。积极的作好学生和老师间的纽带工作,配合团支部做好同学们的思想工作,帮助辅导员老师了解班级,并能把有困难的同学的情况及时的反映给老师,并最大限度的帮助他们,感觉到班级的温暖。好的学风加上班干部的认真负责,上学期该班全部通过省二级,优秀率56%强;下学期的国家英语四级通过率为21/27,均在专业前列。在学习上,他各门专业课都取得了优良以上的成绩,并不忘帮助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下学期该生选择读英语第二学位,各课成绩良好,提高自己的另一面的知识,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担任着地科院学生会体育部部长的工作中,不时的举办一些有意义的体育活动,来丰富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娱乐同学们的身心,积极的配合系里的老师搞好了运动会及越野赛等大型活动,发挥了一名学生干部的作用。尽管由于学习双学位对专业课程有一定的冲击,组织各类体育活动占用了他大量的学习和休息时间,但是该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学好每一门课,并最终取得大二智育成绩第五名,体育和德育成绩均在前列,综合排名专业第二。在地科院举行的”地科佳学子”的评选中当选为“优秀学生干部”。该生还在思想上提高自己,通过参加院里的党课的学习,认识到自身存在的弱点,并积极的改正自己的缺点,思想上武装自己,并于2002年3月29日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预备党员。

该生学习优异,工作塌实肯干,得到班级同学们的拥护,是老师的得力助手。该生能很好的为同学服务,用党章严格来要求自己,积极的改进工作中的缺点,立志朝着“一体两翼”跨专业发展来提高自己,发展自己,争做一名优秀的大学生。

李婧,女,1985年5月出生,担任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02商英(4)班团支书,院学生会秘书处负责人。入校以来,她严格遵守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好模范带头作用。平时她能够妥善处理好班级工作与学生会工作之间的关系,在思想、学习、工作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一、思想积极要求上进,不断提高政治素养

该生平时能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且努力践行“三个代表”,不断提高自身政治修养。她思想健康、活跃,常常能提出一些好的意见和建议。作为班级团支书,她认真组织好每周三下午的政治学习,而且能积极调动大家的思想,引导非团员积极向团组织靠拢,做好优秀团员向党组织推荐工作,该生已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团干”。入校后该生就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定期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处处以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

二、认真学习,努力工作

在工作上,她能做到一丝不苟,认真踏实,从不假公济私,决不利用学生会的职权为班级谋利益。平时努力做好学生会及各班级干部每个月的考核工作,做好会议记录考勤工作,起草学生会的各项规章制度。该生不仅能积极完成好部门的工作,也能积极主动的协助其它部门做好工作,而且从不拖拉,一直都是以“今日事,今日毕”的原则去做每一件事,作为班干及学生会干部,具有二重身份,在班级和学生会之间难免会引起一些矛盾冲突,她总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做到学生会、班级工作两不误。

在学习上,她勤学苦练,刻苦钻研专业知识,入校以来都是以综合名次第一的好成绩获得院一等奖学金的奖励。在英语口语学习上,她自信、大方,一直以来,她都是外教的好助手,并多次参加学校的外事活动,从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水平。

三、生活朴素,乐于助人

在班级里,李婧是一名模范班干,和同学相处的十分融洽,同学们都很喜欢她,信任她。平时她也注意工作方法,比如晚自习,有时候大家讲话,她便让讲话的人管纪律,让她们也尝尝当班委的滋味。该生能积极带头能加学校的各项活动,集体荣誉感较强。平时,李婧同学养成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她不但能够真诚的指出同学的错误缺点,也能够正确的对待同学的批评和意见。面对同学的误解,她总是一笑而过,不会因为同学的误解和批评而耿耿于怀,而是诚恳的接受,从而不断的提高自己。在生活上她也十分俭朴,从不铺张浪费,也从不乱花一分钱。但是,只要哪个同学在生活上遇到了困难,她都能力尽所能的帮助解决。

李婧同学身上体现了一名莘莘学子良好的道德品质,一种为国学习的思想态度,一种身体力行的工作作风,体现了一名当代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基本素养。在学生心目中,她无疑是一面旗帜,一个众人瞩目的学习榜样,她应当是一名当之无愧的优秀学生会干部。

--------***同志于2000年3月担任区交通局团支部书记。几年来,特别是近两年,由于工作表现十分出色,赢得了领导的赞誉和同志们的好评。2005年,在领导的关心指导和同事们的支持帮助下,该同志立足本职岗位,一如既往地干好本职工作,完成上级和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坚定政治信念 在政治上,***同志积极拥护中国

共产党的领导、坚决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以及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约束自己,在思想和行动上自觉的与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热爱交通事业,不断增强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二、加强学习提高自身水平加强学习,提高理论和业务素养。办公室是综合部门,对各方面的能力和知识都要掌握。要做好本职工作,就必须首先自己用理论武装头脑。他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另外,他也十分重视学习业务知识,积极利用各种机会向老同志请教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在实际工作中,把政治理论知识、业务知识和其它新鲜知识结合起来,开阔视野,拓宽思路,丰富自己,努力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本职工作的要求。

三、立足本职工作,增强团队建设

描写人物事迹的作文 篇5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逐鹿中原。我在众多豪杰中看到了他,曹操。此人被后人骂的狗血淋头,我却对他情有独钟。曹操,初举孝廉显其孝顺仁道,冒死刺董卓显其大义,然后初举义兵、会诸侯伐董卓、杀吕布、攻袁术、灭袁绍均为其不忍中原黎明苍生饱受军阀战争苦难的济世情怀,其曾曰:奉天子以令不臣。

却被罗贯中说成:挟天子以令诸侯。

多大的冤枉啊!在官渡大战前袁绍帐下王琳曾写檄文大骂曹操家祖,当曹操大败袁绍后,非但没有杀王琳,反而大夸其文采好并施以重用。何等胸怀!。在我看来,曹操非但不是奸雄,而是英雄。

建国初年,我国经过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早已经是千疮百孔。帝国主义国家对我国更是严锁封杀,怎么才能提高我国的国际政治声望这时是一件头等大事。这时又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在这一时期的历史上横空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周总理的事迹我不想一一叙述,因为他为人民为祖国争荣誉的事迹太多了。

他深受人民的爱戴,不然怎么总理逝世的时候天安门广场上的人四人帮怎么都压不住呢!我只想说,万隆会议上的身影我们永远不会忘。周总理,一个不折不扣的人民公仆,一个不可否认的民族英雄。

时光走的太匆匆,我们不可触及。可他留下的历史,是可抚摸的,英雄是可以关怀的。今日,只希冀今后的华夏可以多一些为国为民的英雄来建设祖国,来完成祖国的复兴大业。

为国争光的人物事迹 篇6

无论是土——读书人的结社,还是侠——习武者的创会,都体现了侠骨柔情的中华儿女对个体生命价值及民族文化精神的追求。

今天,我们应该抱着为中华文化争光彩、为中国功夫争光荣的情感来聚会,共同祝贺香港太极气功社成立十周年。我相信,大家强烈的信心,势必产生强烈的共鸣,强烈的共鸣一定形成一种深厚的文化力量,这种蓬勃向上的力量,对发扬光大中华文化精神,保护全球文化生态平衡,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党的先锋人物事迹材料 篇7

一、勤于学习,永葆思想先进性

该同志立场坚定,拥护党的领导,在思想与行动上始终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一致,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能够主动学习适应新形势下的政策和理论知识,积极领会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重大理论的科学内涵。在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该同志能够积极学习,自觉查找不足,整改提高。在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的同时,自觉加强分管工作、矛盾纠纷协调、医疗等业务知识的学习,参加了市、县组织的科局级领导干部培训班,并在学习中多次被授予“优秀学员”称号。

二、踏实干事,书写工作新 篇章

同志从xx县调到工作,作为县5万苗族人民中的一员,同志以强烈的责任感和饱满的热情,一心想为苗乡的建设尽自己的微薄之力。这样的信念促使她在通过公务员考试从一名县城的教师加入乡镇公务员队伍。 在任大坝苗族乡任党政办主任的两年里,天天和群众打交道,深切体会群众的难处和苦衷,也体会到了基层工作的苦与乐。 20初,同志调任镇工作。新的工作岗位意味着更大的责任。面对重大项目工作,秉着耐心、细心、贴心的工作原则,她用微笑化解矛盾,用耐心换来群众的理解。一周里至少有4天的时间都奔走在拆迁户家中和田间地头,仅一年时间,便带领工作组的成员一起完成了工业园区二号路、普朝钢构等企业近800余亩的土地丈量和100余户房屋的拆迁工作。她说:“每当看到群众笑着搬出居住多年的老屋,企业顺利进场,当地群众进入园区工作时,那一刻我觉得我的付出是值得的”。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基层干部最基本的职责,在,被县委、县政府授予“苗乡好干部”称号。

三、无私奉献,群众永远在心中

该同志牢记党的宗旨,面对繁重艰巨的工作任务从来不叫苦、不叫累,工作作风踏实。对分管工作,特别是重大项目工作,经常加班加点,有时为保证项目顺利推进,放弃双休和假期,奔走于拆迁农户家中,耐心的做好政策解释和沟通。入职公务员四年来,常常不能按时回家,作为一名妻子和母亲,疏于对家庭的照顾让她深感自责和内疚,但仍然一直坚持对工作的全身心投入。该同志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工作作风得到了领导的好评。在日常工作中,该同志严格要求自己,谦虚谨慎,尊重他人,热情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受到同事和群众的称赞。

四、严于律己,不断修正人生坐标

因镇地理位置因素,重大项目涉及多,所以更要求干部在工作中强化廉洁意识,正确处理好个人、企业与单位之间的利益关系。该同志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了政治上坚定、思想上清醒、工作上有作为,时刻保持着思想上的纯洁和先进,筑牢了自身思想防线,防微杜渐。在参与的重大项目建设工作中,从未出现过任何违规违纪操作,参与的每个重大项目工作都顺利推进完成,以崇高的使命感和党性修养做到了克己奉公,清正廉洁。

身残志坚的人物事迹 篇8

斯蒂芬.霍金(1942-)是本世纪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现年63岁,出生于伽利略逝世周年纪念日,剑桥大学应用数学及理论物理学系教授,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家。70年代他与彭罗斯一道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为此他们共同获得了1988年的沃尔夫物理奖。他因此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思想家和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他还证明了黑洞的面积定理。霍金的生平是非常富有传奇性的,在科学成就上,他是有史以来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担任的职务是剑桥大学有史以来最为崇高的教授职务,那是牛顿和狄拉克担任过的卢卡逊数学教授。他拥有几个荣誉学位,是皇家学会会员。他因患卢伽雷氏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禁锢在一张轮椅上达20年之久,他却身残志不残,使之化为优势,克服了残废之患而成为国际物理界的超新星。他不能写,甚至口齿不清,但他超越了相对论、量子力学、大爆炸等理论而迈入创造宇宙的“几何之舞”。尽管他那么无助地坐在轮椅上,他的思想却出色地遨游到光袤的时空,解开了宇宙之谜。

海伦·凯勒(Helen Keller)(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是美国盲聋女作家和残障教育家。1880年出生于亚拉巴马州北部一个叫塔斯喀姆比亚的城镇。她在一岁半的时候因为一次猩红热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接着,她又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然而就在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因为她的导师安妮·沙利雯(Anne Sullivan)的努力,使她学会读书和说话,并开始和其他人沟通。而且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拉德克利夫学院,成为一个学识渊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她走遍美国和世界各地,为盲人学校募集资金,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她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赞扬,并得到许多国家政府的嘉奖。主要作品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法国当地时间2008年4月7日中午12点30分(北京时间4月7日下午18时30分),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接力在法国巴黎著名的埃菲尔铁塔开始环球传递第5站的传递活动,来自中国的残疾击剑运动员,火炬手金晶是第三棒。在这一站这个非常勇敢和可爱的女孩引起在场所有媒体和

中国人的关注。金晶传递途中极少数的“藏独”分子企图干扰北京奥运火炬的传递,他们试图要从坐在轮椅上的金晶手里抢走火炬。金晶面对突如其来的冲击,毫不畏惧,紧紧护住火炬不被抢走。同时脸上仍然流露出骄傲的神情。用她那残弱的身躯捍卫着奥运精神,这个画面打动了在场所有人的心,被誉为:守护“祥云”的天使;“最美最坚强的火炬手”。

邱仲毅:我的理想是为国效力 篇9

姓名:邱仲毅

国籍:澳大利亚

身高:181cm

体重:78kg

球衣号码:17

场上位置:中后卫、右后卫

所属球队:阿根廷青年人

最喜欢的球队:皇家马德里

最崇拜的球星:伊万诺维奇

最早加盟的球队:Bentleigh

所获荣誉:维多利亚州U-16组联赛冠军、维多利亚州U-15组联赛冠军

每年一届的潍坊杯如约拉开帷幕,来自世界各地的共8只球队参加男子组的争夺,其中,来自阿根廷的青年人俱乐部中的一名球员,引起了记者的关注。

在青年人的报名名单中,我们发现了一位以“10号\门将”的报名信息、名叫Zhong Yi Qiu的球员,我们通过青年人队的翻译找到了这位球员。邱仲毅,福建莆田人,从小在广州长大,小学二年级时随父母移民澳大利亚。

令记者较为吃惊的是,邱仲毅在12岁之前并没有接受过专门的足球培训,而他也是来到澳大利亚之后才开始踢球的,位置也不是门将,而是后卫。来到澳大利亚后的邱仲毅辗转于多个球队,根据邱仲毅自己讲,他家里有很多亲戚在阿根廷,因为自己喜欢这项运动,又有打算去阿根廷继续踢球,所以他一直在澳大利亚寻找一家阿根廷风格的俱乐部,而这也是他加盟东南食人鱼俱乐部的原因,他曾随该队两度拿到维多利亚州U-16组联赛的冠军。

2013年,16岁的邱仲毅和妈妈一起来到阿根廷继续寻找自己的足球梦想,他在经过数轮试训、击败了几百名竞争者后,最终被阿根廷青年人俱乐部签下。邱仲毅说,自己来阿根廷后很受启发,这里的球员大多出身贫寒,踢球是唯一出路,所以十分刻苦,这让他感受颇深。

目前,邱仲毅一方面跟随青年人U-19参加青年联赛,同时跟随青年人预备队训练,他说,这次来中国参加比赛的,都是青年人队中该年龄段的佼佼者。邱仲毅说,今天上午的比赛,本来教练安排他上场,但是他在热身的时候受了点伤,最终没有上,“太倒霉了,希望明天可以上”。

随后,记者和邱仲毅谈起了关于理想的问题,这时的邱仲毅态度突然很认真起来,他说自己的梦想就是有朝一日能回中国踢球,并入选中国国家队,“我不是在开玩笑的,当真。即使我们家移民了,我在家里还是吃中餐,看中国节目,说老家话。”

抗击武汉疫情的英雄人物事迹 篇10

疫情发生后,看着同事们大过年的每天需要入户排查、路口24小时执勤,她忍着身体上的疼痛跟丈夫说要回到单位跟同事们并肩作战。丈夫曾试着劝她在家躺着休息一两天,等脚消肿了再去上班,她却说:“大家任务都很重,我不能掉队啊!”

除夕夜,__安顿好家里事,要丈夫背她下楼、拄拐杖、坐轮椅……虽然很吃力,但__却说,坐轮椅也要坚持,决不能掉队。为方便工作,__将办公位置调整到一楼。

为减少上厕所带来的麻烦,她忍着尽量少喝水。有伤在身,每天又高强度工作,女儿心痛妈妈,每天给她送来热饭菜。为了安全起见,女儿每次都把饭送到医院门口,然后请同事再端进来。于是打石膏的第三天,她安顿好读初中的孩子,由丈夫背着她下楼,拄着拐杖,毅然决然的加入防疫战线。成为一名战疫一线坐在轮椅上工作的战士。卫生院条件不好,只有一楼病房轮椅可以去,上厕所要费好大的劲,大家穿着工作服,只能推她到门口。后来她看大家实在太忙,上厕所就自己一个人倒着用键侧脚蹬着去厕所。每天女儿把饭菜送到医院门口的台子上,同事再去端过来。就这样,她克服了种.种困难保质保量的完成了各项工作。

我身边的榜样人物事迹材料 篇11

一个前进的时代,总有一种奋发向上的力量。

“冼星海”这个名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这是一位爱国的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出生于澳门一个贫苦船工的家庭,1929年去巴黎勤工俭学,1931年考入巴黎音乐学院。1935年,当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华之时,冼星海谢绝巴黎音乐学院的挽留,毅然回到了多灾多难的祖国。回国后,他精心为进步电影《复活》,《大日出》等配曲,而且为抗日救亡不要任何报酬。读到这里,我不禁为他的爱国精神所感动,爱国精神是我们民族的根,我们的魂。它深深根植于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土壤中,每个时代涌现许多的爱国人士,从“路漫漫兮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到“还我河山”的岳飞,还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以及后来“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他们身上都集中体现我们伟大祖国的民族精神。他们的精神像天上的星星,光耀神州大地。

这里,我又想到我们国家数学泰斗华罗庚先生。他曾在美国讲学,并且享有一流的科技条件和优裕的物质生活。1950年2月,他毅然放弃了在美国“阔教授”的待遇冲破重重封锁回到祖国,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而奋斗。

为国追梦 星光可鉴 篇12

从1991年的一篇硕士毕业论文到2011年的我国首次星地激光通信链路试验的圆满成功,再到如今的国家技术发明奖的一等奖,马晶、谭立英带领他们的团队用20余年的坚守与执著、攻坚与奉献,实现了星地激光链路快速捕获、稳定跟踪和高质量通信,为我国建立空间激光高速实时信息网络奠定了工程和技术基础。

“瞄得准、捕得快、跟得牢”,这又何尝不是这支团队的生动写照呢?

“瞄得准”——小教师挑战大课题

实现星地激光通信到底有多难?想象一下在时速高达2.8万公里高速运动的卫星与地面站之间,在近2000公里的距离下实现微弧度量级精确双向极窄光束相互对准,其难度可想而知。我们可以用“针尖对麦芒”来描述它的难度,用双手各拿一根针和一个麦芒,要使针尖和尖尖的麦芒相互对准,角对准精度大约需要100微弧度,你会感觉很不容易对准,而且要保持始终相互对准就更难。星地激光链路中,上下行的两束光相互对准所要达到的角对准精度在1微弧度左右,并且要在卫星高速运动和大气的严重扰动中实现,其难度比针尖对准尖尖的麦芒还要难上百倍。

可是,如果说这项尖端技术在中国的发展,仅仅起因于一篇硕士论文,你会不会觉得不可思议?

1991年的秋天,我校物理系一名年轻的女教师,为准备硕士论文,只身从哈尔滨来到北京。在资料文献浩如烟海的北京图书馆内,一篇关于卫星激光通信技术的外国文献进入了她的视野。当通读完全篇论文之后,她被深深地吸引了,立刻意识到卫星激光通信是一个国际前沿的研究领域,中国未来也一定需要卫星激光通信技术。

“是的!这就是我要研究的方向了!”她暗下决心。凭着对科学的直觉和敏锐,那时的她已隐隐地感觉到,卫星激光通信技术也许会成为她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

她,就是谭立英。

可是,卫星激光通信的关键技术有哪些?突破口在哪里?所有这些问题,谭立英都一无所知,她甚至都不知道应该从哪儿着手做,做什么。她只知道,这一定是一条充满荆棘和险阻的道路,一条自己原本不曾想过要涉足的道路。

顾不得多看一眼美丽的首都,来不及体味一下“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带着兴奋的心情和一系列未知难题,谭立英在北京图书馆搜集了所有能够找到的相关资料后,归心似箭地回到哈工大,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丈夫马晶。

马晶毕业于我校物理系,曾在世界上最大的粒子物理实验室——欧洲核子中心做访问学者。他的科研能力十分突出,留在国外会有很好的发展空间,但他觉得自己的事业在中国,于是放弃了优越的科研和生活条件,毅然回到哈工大,成为物理系的一名讲师。

在认真分析了谭立英带回来的有限资料后,马晶沉默了。

此时,国外对这项技术的细节进行了严格的封锁,而当时在中国,卫星间微波通信尚没实现,更不用说更超前的卫星激光通信技术了。“美国已研究近30年仍没实现,你要开展这方面的研究,等于新开一个方向,简直是天方夜谭!硕士很难毕业!”面对这样的质疑,谭立英一个人的力量能够支撑起这个伟大而沉重的梦想吗?

“咱们一起来做吧。”思考良久,马晶打破了沉默,一句看似轻描淡写的话为这个决定“一锤定音”。从此,他们一起走上了卫星激光通信研究的道路——这是一条在中国还没有人走过的充满荆棘和险阻的道路,但这又是一条必须有人去探索的路。

万事开头难。目标有了,可怎样实现呢?毕业论文题目虽然极具前瞻性和创新性,但挑战性和难度太大了。然而,导师的坚决否定没有阻止他们,专家们的善意提醒没有阻止他们,一穷二白的实验条件也没有阻止他们……钱三强曾说,古往今来,凡成就事业、对人类有所作为的,无不是脚踏实地艰苦攀登的结果。马晶和谭立英就是如此。

一切从零开始。没有实验室,他们就向别的课题组借了一间潮湿的地下室做实验室,每天都需要用去湿机除湿,经常一天能够抽出十几升水;没有实验仪器,他们就找来一些废旧仪器自己进行修理;没有启动经费,他们就将马晶出国期间积攒下来的钱拿出来开展研究……

“既然选择了远方,就只顾风雨兼程。”这句话放在马晶和谭立英的身上,再合适不过了。就这样,从概念研究开始,他们踏上了卫星激光通信研究的艰难之路。是创新还是盲动?是坚守还是偏执?面对质疑,他们在20多年后的今天给出了圆满的答案。

那一年,马晶35岁,谭立英34岁。

“捕得快”——小论文演绎大文章

20年看起来很长,但从基础研究到工程化研究,再到空间试验,仅用20年的时间已经很快了。马晶说,他原本已经做好了打30年或者50年持久战的准备。

是他们找到了捷径,还是机遇眷顾了他们?

从1991年到1995年,1000多个日日夜夜,无数次的论证和试验,他们终于完成了卫星激光通信的概念研究和单元技术研究,并初步掌握了关键技术。1995年,谭立英顺利通过硕士论文答辩。但是,这项研究早已超越了单纯的毕业论文的意义,作为马晶和谭立英心仪的毕生事业,卫星激光通信的研究还要继续做下去。

困难再一次摆在了他们面前。

前期的研究已经让他们倾其所有,投入了自家的2万多元,这是他们多年的积蓄,如果继续投入,他们真的就要“倾家荡产”了。

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1995年秋天,就在快要“走投无路”的时候,谭立英想到主动出击。她带着硕士论文,背着20 袋方便面,来到当时的航天部争取支持。

后来辗转联系上了中国卫星测量、控制技术的奠基人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陈芳允院士。在阅读了谭立英的毕业论文、了解了他们所做的工作之后,陈芳允也深受感动,激动地说:“你们做得非常好!国家需要激光通信,也一定会支持你们的研究工作。希望你们能继续做下去,不要有任何顾虑,我也和你们学校负责领导介绍一下。”

1996年,时任哈工大副校长的强文义找到马晶和谭立英,询问研究进展,鼓励他们刻苦攻关。学校向他们提供了5000元的科研基金,支持前期项目探索研究,解了燃眉之急。1997年学校又拿出2.5万元的航天基金支持他们的研究工作。同年,他们获得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五院)8万元的预研基金支持。有了专家的认可,学校和上级部门的支持,他们的研究有了坚强的后盾和更大的动力。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为了更好地开展研究工作、培养相关专业人才,马晶和谭立英逐渐组建起了属于自己的科研团队。他们将自己掌握的全部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课题组的新人,手把手地带出了一批青年骨干,将一个研究方向变成了整个团队的事业追求。历经20年,团队已经从最初的两个人发展成为由百余名师生组成的科研基地。

在马晶和谭立英的影响下,团队每一位年轻人都充满了干劲,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为了调整一个光学元件的位置,好多人经常围着光学平台,弯着腰一干就是两三个小时。当他们把精细的角度调整到位时,才发现腰已经直不起来了。

在测试攻关阶段,大家常常夜以继日地一调就是几个月。“样机对振动和温度都非常敏感,只好选择在后半夜调试。那时,我们经常整夜睡在实验室里,几个人轮流调试”。团队成员们表示,虽然条件艰苦,但大家只觉得这是个挑战,并且一定要挑战成功。

正是靠着所有成员这种执著精神的支撑,2000年团队的基础研究终于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他们承担的相关预研项目在北京通过了鉴定。鉴定专家委员会认为,其技术水平和研究成果为国内领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成功没有让这个团队停下脚步,反而激励他们向更高的目标迈进,他们决定向工程化研究进军。更高的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卫星激光通信本身就是一个跨学科的技术,要进行工程化研究,更需要多学科的协作攻关。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他们紧紧依靠学校扎实的技术基础和学科优势,发挥多学科协作攻关的传统,形成了以卫星激光通信技术为引导,包括光电子、精密机械、控制和电气工程等多个学科组成的联合创新团队。冉启文、周彦平、梁迎春、陈兴林、李勇、杨贵杰、杜云龙、王岩等各专业的佼佼者都参与其中。

2001年3月24日,国防科工委系统一司在北京组织召开了空间数字激光通信技术论证会,航天领域许多著名专家前来把关。“两弹一星元勋”王希季院士、张履谦院士等指出:“卫星激光通信技术是我们国家急需的技术,而且,这也是我们国家必须要上的技术。”领导与专家们高瞻远瞩,并一致同意支持,使中国卫星激光通信技术的工程化应用向前迈了一大步,他们的肯定为该技术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谭立英回忆说,最后论证通过,经费也获得了较大支持,这对团队来说简直是久旱下的甘霖。

有了这笔经费,研究进展很快。经过5年的刻苦攻关,团队实现了一次又一次零的突破:他们研发完成了星地激光链路的星上光通信终端样机、卫星激光通信地面动态演示验证测试系统、集成化卫星激光通信终端高精度测试校准仪……2005年11月,民用航天工程预研项目在验收时得到了评审专家组的一致好评。该项目2009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007年1月,海洋二号卫星工程项目获得国家立项批复,并确定在海洋二号卫星上进行星地激光通信试验。在这项试验中,马晶担任海洋二号卫星副总设计师,负责星地激光通信试验,谭立英任星地激光链路系统总指挥。

经过4年多日日夜夜的刻苦攻关,2011年8月16日6时57分,我国“海洋二号”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2011年10月25日,我国首次星地激光链路试验取得了圆满成功。

2012年10月31日,北京,星地激光链路试验项目鉴定会。与会专家指出:成功进行了我国首次星地激光链路试验,圆满完成了各项试验研究任务。链路捕获时间短、链路跟踪稳、通信质量好,综合技术居国际先进水平,主要性能处于国际领先。

这一年,马晶56岁,谭立英55岁。

“跟得牢”——“小光斑”凝聚大团队

“跟上了!跟上了!一直在牢牢地跟着!”

2011年10月25日早6时许,我国首次星地激光链路双向捕获跟踪试验正式开始。海洋二号卫星以时速2万多公里的速度向我国上空疾驰而来,过顶只有几分钟,卫星光信号与地面光信号必须迅速精确对准,实现快速双向捕获、链接并跟踪,每个步骤都不能失误。仅11秒,地面终端成功捕获到星上终端发出的光信号,期待已久的“小光斑”终于出现在屏幕上——这,意味着试验成功了。马晶、谭立英一直紧盯监测屏幕的眼睛湿润了,团队的小伙子们情不自禁地高呼起来。

星地激光通信链路数据传输试验期间,由于当初对试验的复杂性及各部分工程任务量等估计不足,科研经费又一次出现了短缺。参与试验的团队成员们都自带行李,挤进了租来的简易房。马晶、谭立英把家里的电视机、窗帘、大米、土豆等一股脑地搬进了这个“新家”。为了节省经费,所有研究人员每天中午都只吃6元的盒饭。到了晚上,忙碌了一天的谭立英又变身为厨师为大家准备晚饭。“我的厨艺还是很不错的,每次做的菜总会被大家哄抢一空。”谭立英笑着说。

是什么让他们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依然如此乐观地坚守理想呢?

“是哈工大,是卫星激光通信,是我们这个不计得失与名利的科研团队,他们让我舍不得也放不下。”“我们课题组就像一个家,在这儿工作很开心。每个人都特别认真负责,无论有多难,大家都毫无怨言,也从不推卸责任,我是离不开这个‘大家庭’的。”团队里的年轻人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团队成长的历程,也是国家急需人才的培养过程。团队骨干成员于思源教授在1996年刚刚读硕士时,还不知道卫星激光通信为何物,后来成长为我国首次星地激光链路试验的现场总指挥。团队中的很多年轻人像于思源一样已经成为能够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我们团队的学生现在真是供不应求,很多研究院所都点名要。”马晶、谭立英如是说。

马晶、谭立英带得好,年轻人“跟得牢”。在质量和标准面前,整个团队的责任意识同样“跟得牢”。

卫星激光通信系统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在这个复杂的工程系统中是重中之重。是什么让哈工大的科研质量管理体系达到了航天工程的要求?是哈工大人的责任心,是哈工大“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优良传统。

“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已经融入了他们的血脉。不仅如此,从设计文件、资料的归档到元器件的采购、安装调试的记录等等,科研团队都按照总体单位的要求来完成。他们不仅自己设计、自主研发了所需的专用设备,还在实践过程中检验和确定出了一套光电器件筛选的统一标准,为光电器件的筛选建立了一个可靠性保证平台。哈工大还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建立起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成为国内第一所具有科研质保体系的高校。

“我们并不比外国人聪明,我们的优势在于整个团队的勤奋和团结。成功与哈工大的优良传统分不开。项目立项后,各学科精英通力协作,携手攻关,协同创新。强大的集体力量为项目快速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同时,围绕着这个方向,我们也获得了航天院所、中科院和许多企业的大力协同支持。”就像马晶所说的那样,在需要携手攻关时,协同创新依然“跟得牢”。

对此,副校长安实说,一直以来,哈工大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际学术前沿”,马晶、谭立英研究团队的成功恰恰体现了这一办学特色。他们是哈工大众多团队和教授中的优秀代表,爱国敬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他们身上得到最直接的体现。一代又一代哈工大人扎根在祖国的大地上,秉承航天精神,为了国家的安全和富强辛勤耕耘。这一方面,哈工大同样“跟得牢”。

2013年,星地激光链路试验项目入选“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同年,团队获得了“全国工人先锋队”称号。

“莫谓星地通如许,更星间链路待接续。我们今后的梦想就是建立天地一体化的激光高速信息网络,实现天地高速互联。我和我的团队将继续为实现这一梦想作无畏的追梦者。”2014年教师节前夕,作为全国模范教师,马晶在我校庆祝教师节暨优秀教师表彰大会上畅谈了团队永不停歇的信念。

上一篇:宁夏电大《管理方法与艺术》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下一篇:电梯销售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