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效应演讲稿(精选8篇)
李文慧
在心理学上,有一种心理效应叫“贴标签效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由于兵力不足,而战争又的确需要一批军人。于是,美国政府就决定组织关在监狱里的犯人上前线战斗。为此,美国政府特派了几个心理学专家对犯人进行了战前的训练和动员,并随他们一起到前线作战。训练期间心理学专家们对他们不过多地进行说教,而特别强调犯人们每周给自己最亲的人写一封信。信的内容由心理学家统一拟定,叙述的是犯人在狱中的表现是如何地好,如何地接受教育,改过自新等。专家们要求犯人们认真抄写后寄给自己最亲爱的人。三个月后,犯人们开赴前线,专家们要犯人给亲人的信中写自己是如何地服从指挥,如何地勇敢等。结果,这批犯人在战场上的表现比起正规军来毫不逊色,他们在战斗中正如他们信中所说的那样服从指挥,那样勇敢拼搏。后来,心理学家就把这一现象称为“贴标签效应”,心理学上也叫暗示效应。
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他就会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这种现象是由于贴上标签后面引起的,故称为“标签效应”。这一心理现象在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当你想要把一张纸贴在墙上,你会选择用浆糊?胶水?双面贴?还是透明胶呢?不管你会选择用哪一种方式,有一点是众所周知的就是:当你把纸撕下来要换新内容的时候,不管你多小心,不是墙上会留下印痕,就是纸上会撕下疤痕!而当你为孩子的性格、行为、处事的态度贴上小标签的时候,会给孩子的性格、行事的行为和处事的态度造成不好的影响。
为什么贴上标签会发生如此大的效应?一般认为如下因素在起主要作用:
一是标签的以点概面作用。一般来说,原来个体的许多特征都散落于整体之中,某一特征很难为人特别关注,只有当它成为知觉对象时,它才会被人注意,被人认知。
二是标签的类化作用。一般来说,某一特征被标签后,人们就会按照所贴的标签去理解,去反映这一特征所代表的个体。
三是标签的暗示作用。一个人一旦被贴上某一标签,即使没有标签所具有的某些特征,由于标签的使用,常常会暗示自己必须与标签内容相一致,否则自我认知就会失调,心理就会不一致,从而产生自我印象管理,产生积极的标签效应。
四是标签的指向作用。一个人一旦被贴上某一标签,他往往会认为,我即使再努力,也很难摆脱这一标签的消极作用,因此就会错误地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念头,放弃自己努力的方向,而转向于标签所定的方向,从而更像标签所具有的特征,成为名副其实的标签人。
1. 霍桑效应
在美国芝加哥郊外的霍桑工厂, 是一个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厂, 具有较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等, 但工人们仍愤愤不平, 生产状况也很不理想。为探求原因, 1924年11月, 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组织了一个以心理学家为主的专家研究小组, 在该厂开展了一系列试验研究。中心课题是生产效率与工作物质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在这一系列试验中有个“谈话试验”, 即用两年多的时间, 专家们找工人个别谈话两万余人次, 规定在谈话过程中, 要耐心倾听工人对厂方的各种意见和不满, 并作详细记录;对工人的不满不准反驳和训斥。这一“谈话试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霍桑工厂的产量大幅度提高。这是由于工人长期以来对工厂的各种管理制度和方法有诸多不满, 无处发泄, “谈话试验”使他们这些不满都发泄出来, 从而感到心情舒畅, 干劲倍增。“霍桑效应”给企业领导的启示是:身为领导, 每天要处理大量的事务, 工作中难免有差错或不尽人意之处。因此, 往往会引起下属的不满。对于下属的不满, 企业领导切莫加以压制, 而应该通过种种方法千方百计地让其发泄出来, 这样既能缓解下属的心理压力, 增添下属的工作干劲, 又能了解下属的真实心理, 以便加以引导。
2. 南风效应
南风效应也称“温暖效应”, 源于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的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威力, 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凛、寒冷刺骨, 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 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 顿时风和日丽, 行人顿感春暖上身, 始而解开纽扣, 继而脱掉大衣, 南风获得了胜利。这则寓言形象地说明一个道理:温暖胜于严寒。企业领导在管理中运用“南风效应”, 就是要尊重和关心下属, 以下属为本, 多点“人情味”, 尽力解决下属的实际困难, 使下属真正感受到领导给予的温暖, 从而激发工作的积极性。
3. 鱼缸效应
鱼缸是玻璃做的, 透明度很高, 不论从哪个角度观察, 里面的情况都一清二楚。“鱼缸效应”也可以说是“透明效应”。鱼缸效应运用到企业管理中, 就是要求企业领导增加企业各项工作的透明度。企业的各项工作有了透明度, 企业领导的行为就会置于全体下属的监督之下, 就会有效地防止企业领导享受特权、滥用权力, 从而强化企业领导的自我约束机制。务必记住:透明公开是防止腐败和不正之风的重器。
4. 刺猬效应
刺猬效应可以用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来形象地说明:两只困倦的刺猬, 由于寒冷而拥在一起, 可怎么也睡不舒服, 因为各自身上都长着刺, 紧挨一块, 反而无法睡得安宁, 几经折腾, 两只刺猬拉开距离, 尽管外面寒风呼呼, 可他们却睡得十分安详。“刺猬效应”就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心理学专家的研究表明:组织领导要搞好工作, 应该与下属保持亲密关系, 但这是一种“亲密有间”的关系。不是吗, 雾里看花, 水中望月, 往往给人“距离产生美”的感觉。一个原本很受下属敬佩的领导, 由于与下属“亲密无间”, 他的缺点便显露无遗, 结果不知不觉地使下属改变了原有的看法, 甚至变得令下属失望和讨厌。特别需要提醒的是, 企业领导与下属“亲密无间”, 还容易导致彼此称兄道弟、吃喝不分, 最终在工作中丧失原则。
5. 海潮效应
海水因天体的吸引力而涌起, 吸引力大则出现大潮, 吸引力小则出现小潮, 吸引力过弱则无潮, 人们将此自然现象称之为“海潮效应”。众所周知, 管理好一个企业的关键之一是要有一支德才兼备的干部队伍, 吸引人才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略。依据海潮效应, 企业吸引力大, 就容易吸引德才兼备的人才加盟;企业吸引力小, 则难以吸引人才。现在, 许多企业领导通过“待遇”、“感情”和“事业”三个方面来吸引人才。但有必要提醒的是, 在这三个方面中, 最具吸引力的是“事业”。毫无疑问, 人才需要舒适的生活环境、丰厚的待遇以及企业领导的信任, 但他们最需要的是自己热爱的事业, 并在追求事业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价值。一个过分看重待遇的人, 很难指望他能做出什么大事业。
6. 拉锯效应
日本有一家企业, 在招聘员工时, 要进行一场特殊的考试:他们把报考的人带到一个农场, 并随机将每两个人分成一组, 然后发给每组一把锯子, 要求将一根圆木头锯成两段。在锯圆木头时, 有的组两个人不能相互配合, 快慢不当, 费了很长时间才把圆木头锯开;有的组两个人很快就磨合好, 相互配合, 用了很短时间就把圆木头锯开。结果, 这家企业将“能否相互配合很快锯开圆木头”作为录用的一个重要指标, 人们将此称为“拉锯效应”。在社会分工更加精细更加需要合作的今天, 一个优秀的人才要发挥作用, 必须善于与他人相互配合, 否则将一事难成。依据“拉锯效应”, 企业领导要管理好企业, 必须与领导成员之间、与下属之间密切配合, 形成1+1>2的局面, 不断发展。
7. 登门坎效应
1966年, 美国心理学家曾作过一个实验:派人随机访问一组家庭主妇, 要求她们将一个小招牌挂在她们家的窗户上, 这些家庭主妇愉快地同意了。过了一段时间, 再次访问这组家庭主妇, 要求将一个不仅大而且不太美观的招牌放在庭院里, 结果有超过半数的家庭主妇同意了。与此同时, 他们派人又随机访问了另一组家庭主妇, 直接提出将不仅大而且不太美观的招牌放在庭院里, 结果只有不足20%的家庭主妇同意。不言而喻, 前一组的家庭主妇同意率之所以超过半数, 是因为在这之前对她们提出了一个较小的要求;而后一组的家庭主妇同意率之所以不足20%, 是因为在这之前对她们没有提出任何要求。换句话说, 前一组家庭主妇的同意率之所以高于后一组家庭主妇, 是因为人们的潜意识里总是希望自己给人留下首尾一致的印象。人们将这种心理现象称之为“登门坎效应”, 即指一个人接受一个小的要求后, 往往愿意接受一个更大的要求, 犹如登门坎时要一级台阶一级台阶地登, 这样能更容易更顺利地登上高处。“登门坎效应”对企业管理有很多启示:例如, 当企业领导要求某位下属做某件较大的事情又担心他不愿意或不尽心做时, 可以先向他提出做一件类似的、较小的事情;又如对工作暂时还难以胜任的下属, 企业领导一下子不宜对他们提出过高的要求, 而是先提出一个只要比过去有所提高的小要求, 当下属达到这个要求后再通过鼓励逐步向其提出更高的要求。
8. 蝴蝶效应
中图分类号:G44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07)12-0056-01
我曾经组织过不同层次、不同性格的学生多次座谈,了解他们最喜欢什么样的课堂教学。他们的回答基本上是“有趣、民主课堂”。我研究学生的课堂学习心理,发现符合学生下列心理的课堂是最成功的:“有疑问,有猜想,有困惑,有期待,有笑声,有争议,有沉思,有联想”。教师应遵循学生的这些心理需求,精心创设适应学生心理特征的课堂情境和气氛,上好每一节课。
一、把握教材整体,引导学生超前预习新课
授新课前,教师应引导学生预习,以使他们对新课有个大致了解,尽管概念可能模糊,但头脑中已有影像,这样学生心理上带着疑问和求知欲,听课是主动的,上课时会精神更集中,听讲会更专心、更认真。学生会心随师动。教师进行画龙点睛的启发,学生会有恍然大悟的感觉。这样的课堂既顺应了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求知欲,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又可培养学生自学的良好意识习惯和探索精神。
二、巧妙设计导语,重视课堂的“首因”效应
教师从登台亮相到开场导语,短短几分钟内是促进学生进行课堂心理整合、决定整堂课成败的关键。课初的心理整合效应直接影响这节课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的精神风貌和情绪。因此,教师在举手投足、衣着服饰、语音语调等方面都应重视“首因”效应,它能奠定课堂情绪基调,并转化为一种思维定势,直接影响和决定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尤其是给新班上课,教师更应精心设计自己的一言一行,为求登台亮相就获得学生的尊重和好评,以创设积极的学习心理整合效应。而要上好每一节课,教师必须首先吃透教材,潜心琢磨开课台词。导入新课时,应具有“凤冠”之美,美而生惊奇,生疑问,进而引导求索,力争第一句就能吊起学生的胃口,激起兴趣,激发疑问,调动注意力。一堂课的美好开端,能引人入胜,把学生带入艺术的课堂气氛,能先声夺人,扣人心弦,一锤定音,将学生引入佳境。
三、以人为本,把握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学生需要
重视学生的期待心理整合效应,教师应在每节课的课堂教学中学会观察学生,随时掌握学生的喜怒哀乐变化,要重视对学生的感情投资,对学生充满信心,给予热情鼓励和期待。尤其是对学困生,更要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课堂中多给他们创设成功的条件,满足他们对成功的迫切愿望,体会进步的光荣。教师必须重视这种对所有学生的感情培养,哪怕是用一个赞许的微笑,一个轻微的点头,一个爱抚的手势,一句鼓励的话语,都可以给学生带来莫大的自信、希望和力量。学生一旦感受到成功和进步的喜悦,必然会产生知识主宰之感,还会信心倍增,产生更强烈的求知欲。教师只要能不断为学生创设成功情境,给予鼓励赞扬,学生就会更加努力学习,师生感情会更加融洽,促进教学相长,良性循环,从而实现学生理想学习心态的整合。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以平等身份投入到教学过程中,贯彻教学民主,增强学生的主人翁学习地位。教师应想方设法让所有学生在宽松、愉快、新奇、成功的课堂气氛中学习,在最佳心理整合状态下学习,在这种最佳心理整合的情境中,学生乐于学习,课堂气氛会呈现出一种和谐、美好的状态,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在老师的引导下去探索解决一个个难题,而且会乐此不疲。实践证明,学生的情感被感染、被激发,心理整合到最佳状态时,他们往往听得专注,说得热烈,读得有味,学得入神,而且印象深刻,经久不忘。教师在每节课的教学中都能千方百计地使每个学生实现这一最佳心理整合效应,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的威信也就在其中稳定建立起来了。
四、课堂结尾匠心独具,精心设计
成功的一堂课,应开端激趣,中间香溢,尾意无穷。对于每节课的结尾来说,应具有豹尾之神,使人印象深刻。切忌草草收场,又讳画蛇添足。就如同一首动听的歌曲一样,本来起调不错,唱得动听,但最后一跑调,全曲将黯然失色。一节课也是如此,结束语应言简意赅,简单明了,又发人深思,并朗朗上口,这样的一节课会使学生终生难忘,余味无穷,深刻至极。每节课的结尾也应不拘一格,因科而定,因课而论。可采用号召性结尾、抒情性结尾、含蓄性结尾、议论性结尾等等。号召性结尾如同波浪翻滚,形成扣响学生心弦的大潮,让学生去实践、去奋斗、去拼搏;抒情性结尾是带“情韵以行”的结尾,教师激情昂扬的情绪,能感染学生,增强讲课的魅力和效果,引起学生感情的共鸣,这种结尾能使学生回味无穷,遐想不已,引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创新;议论性结尾能使课堂意境伸展和升华,给学生以启迪,以哲理,以智慧,这正适合中小学生思想活跃和思维敏捷的特点,让他们无形中受到陶冶,学到课堂以外的知识。
如此精心设计,讲好每一节课是不容易的,但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孜孜不倦,致力以求,把每节课上好,使每个学生都达到最佳心理整合状态。人民教师应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心血奉献给祖国的这一伟大而光荣的育人工程,这是我们人民教育事业的性质决定的。
色彩的直接心理效应来自色彩的物理光刺激对人的生理发生的直接影响。
心理学家对此曾做过许多实验。他们发现,在红色环境中,人的脉搏会加快,血压有所升高,情绪兴奋冲动。而处在蓝色环境中,脉搏会减缓,情绪也较沉静。有的科学家发现,颜色能影响脑电波,脑电波对红色反应是警觉,对蓝色的反应是放松。自19世纪中叶以后,心理学已从哲学转入科学的范畴,心理学家注重实验所验证的色彩心理的效果。
不少色彩理论中都对此作过专门的介绍,这些经验向我们明确地肯定了色彩对人心理的影响。冷色与暖色是依据心理错觉对色彩的物理性分类,对于颜色的物质性印象,大致由冷暖两个色系产生。波长长的红光和橙、黄色光,本身有暖和感,以次光照射到任何色都会有暖和感。相反,波长短的紫色光、蓝色光、绿色光,有寒冷的感觉。夏日,我们关掉室内的白炽灯,打开日光灯,就会有一种变量双的感觉。颜料也是如此,在冷食或冷的饮料包装上使用冷色,视觉上会引起你对这些食物冰冷的感觉。冬日,把卧 室的窗帘换成暖色,就会增加室内的暖和感。
以上的冷暖感觉,并非来自物理上的真实温度,而是与我们的视觉与心理联想有关。总的来说,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既需要暖色,又需要冷色,在色彩的表现上也是如此。
冷色与暖色除去给我们温度上的不同感觉以外,还会带来其它的一些感受,例如,重量感、湿度感等。比方说,暖色偏重,冷色偏轻;暖色有密度强的感觉,冷色有稀薄的感觉;两者相比较,冷色的透明感更强,暖色则透明感较弱;冷色显得湿润,暖色显得干燥;冷色又很远的感觉,暖色则有迫近感。
一般说来,在狭窄的空间中,若想使它变得宽敞,应该使用明亮的冷调。由于暖色有前进感,冷色有后退感,可在细长的空间中的两壁涂以暖色,近处的两壁涂以冷色,空间就会从心理上感到更接近方形。
转载——杂谈 2010-04-09 10:07:44 阅读156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心理效应是社会生活当中较常见的心理现象和规律;是某种人物或事物的行为或作用,引起其他人物或事物产生相应变化的因果反应或连锁反应。同任何事一样,它具有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意义。因此,正确地认识、了解、掌握并利用心理效应,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蝴蝶效应
先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气象学家洛伦兹(Lorenz)的发现谈起。为了预报天气,他用计算机求解仿真地球大气的13个方程式。为了更细致地考察结果,他把一个中间解取出,提高精度再送回。而当他喝了杯咖啡以后回来再看时竟大吃一惊:本来很小的差异,结果却偏离了十万八千里!计算机没有毛病,于是,洛伦兹(Lorenz)认定,他发现了新的现象:“对初始值的极端不稳定性”,即:“混沌”,又称“蝴蝶效应”,亚洲蝴蝶拍拍翅膀,将使美洲几个月后出现比狂风还厉害的龙卷风!
这个发现非同小可,以致科学家都不理解,几家科学杂志也都拒登他的文章,认为“违背常理”:相近的初值代入确定的方程,结果也应相近才对,怎幺能大大远离呢。desperate 的理解可能放在整体上,可是蝴蝶效应说的就是“一件事”对结果的影响,就象只改动了一点数据计算的结果都会相差十万八千里。
“蝴蝶效应”之所以令人着迷、令人激动、发人深省,不但在于其大胆的想象力和迷人的美学色彩,更在于其深刻的科学内涵和内在的哲学魅力。而恰好就是这一点让人很难理解。
蝴蝶效应说的就是“一件事”对结果的影响,就象只改动了一点数据计算的结果都会相差十万八千里。木桶效应
盛水的木桶是由许多块木板箍成的,盛水量也是由这些木板共同决定的。若其中一块木板很短,则此木桶的盛水量就被短板所限制。这块短板就成了这个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或称“短板效应”)。若要使此木桶盛水量增加,只有换掉短板或将短板加长才成。人们把这一规律总结为“木桶原理”,获“木桶定律”,又称“短板理论”。
更进一层,我们可以知道:
1、比最低的木板高出的部分是没有意义的,高出越多,浪费越大;
2、要想提高木桶的容量,就应该设法加高最短的那块木板的高度,这是最有效也是惟一的途径。这是来自生活中的经验,但朴素的道理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任何一个组织或许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但劣势部分却往往决定着整个组织的水平。问题是“最短的部分”是组织中一个有用的部分,你不能把它当成烂苹果扔掉,否则你会一点水也装不了!劣势决定优势,劣势决定生死,这是市场竞争的残酷法则。它告诉领导者:在管理过程中,要下工夫狠抓单位 的薄弱环节。
领导者要有忧患意识,如果你个人有哪些方面是“最短的一块”,你应该考虑尽快把它补起来;如果你所领导的集体中存在着“一块最短的木板”,你一定要迅速将它做长补齐,否则它给你的损失可能是毁灭性的——很多时候,往往就是一件事而毁了所有的努力。
形容科学研究和事物发展的整体水平比喻。决定一只木桶容量的,既不是最长的,也不是平均长度的,而是最短的那根木板。这意味着必须推进所有的知识前沿,加强整个科学技术事业和组织的结构,才能在竞争中取胜。一个团队组织的成功,不在于某几个人,而是所有人的其同并进。由此可见,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短板”的长度决定其整体发展程度。正如,一件产品质量的高低,取决于那个品质最次的零部件,而不是取决于那个品质最好的零部件;一个组织的整体素质高低,不是取决于这个组织的最优秀分子的素质,而是取决于这个组织中最一般分子的素质一样。
羊群效应
也称“从众心理”。是指管理学上一些企业的市场行为的一种常见现象。羊群行为是行为金融学领域中比较典型的一种现象,主流金融理论无法对之解释。经济学里经常用“羊群效应”来描述经济个体的从众跟风心理。羊群是一种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在一起也是盲目地左冲右撞,但一旦有一只头羊动起来,其他的羊也会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顾前面可能有狼或者不远处有更好的草。因此,“羊群效应”就是比喻人都有一种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很容易导致盲从,而盲从往往会陷入骗局或遭到失败。羊群效应的出现一般在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上,而且这个行业上有一个领先者(领头羊)占据了主要的注意力,那么整个羊群就会不断摹仿这个领头羊的一举一动,领头羊到哪里去吃草,其它的羊也去哪里淘金。
一个羊群(集体)是一个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大家在一起盲目地左冲右撞。如果一头羊发现了一片肥沃的绿草地,并在那里吃到了新鲜的青草,后来的羊群就会一哄而上,争抢那里的青草,全然不顾旁边虎视眈眈的狼,或者看不到其它还有更好的青草。
鲶鱼效应
即采取一种手段或措施,刺激一些企业活跃起来投入到市场中积极参与竞争,从而激活市场中的同行业企业。其实质是一种负激励,是激活员工队伍之奥秘。
鲶鱼,一种生性好动的鱼类,并没有什么十分特别的地方。然而自从有渔夫将它用作保证长途运输沙丁鱼成活的工具后,鲶鱼的作用便日益受到重视。沙丁鱼,生性喜欢安静,追求平稳。对面临的危险没有清醒的认识,只是一味地安逸于现有的日子。渔夫,聪明地运用鲶鱼好动的作用来保证沙丁鱼活着的人,在这个过程中,他也获得了最大的利益。
当一个组织的工作达到较稳定的状态时,常常意味着员工工作积极性的降低,“一团和气”的集体不一定是一个高效率的集体,这时候“鲶鱼效应”将起到很好的“医疗”作用。一个组织中,如果始终有一位“鲶鱼式”的人物,无疑会激活员工队伍,提高工作业绩。
“鲶鱼效应”是企业领导层激发员工活力的有效措施之一。它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企业要不断补充新鲜血液,把那些富有朝气、思维敏捷的年轻生力军引入职工队伍中甚至管理层,给那些固步自封、因循守旧的懒惰员工和官僚带来竞争压力,才能唤起“沙丁鱼”们的生存意识和竞争求胜之心。二是要不断地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管理观念,这样才能使企业在市场大潮中搏击风浪,增强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
关于鲶鱼效应的应用,目前已有鲶鱼效应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在领导活动中的应用,具体包括竞争机制的建立、能人的启用、领导风格的变革等等。但笔者认为鲶鱼效应的分析和应用远不止这些。思考问题的视角不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就不同。
晕轮效应
又称“光环效应”,属于心理学范畴,晕轮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好”的光圈笼罩着,并被赋予一切好的品质;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坏”的,他就会被“坏”的光圈笼罩着,他所有的品质都会被认为是坏的。
这种强烈知觉的品质或特点,就象月亮形式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从而掩盖了其它品质或特点所以就形象地称之为光环效应。有时候晕轮效应会对人际关系产生积极效应,比如你对人诚恳,那么即便你能力较差,别人对你也会非常信任,因为对方只看见你的诚恳。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晕轮效应的形成原因,与我们知觉特征之一—整体性有关。我们在知觉客观事物时,并不是对知觉对象的个别属性或部分孤立地进行感知的,而总是倾向于把具有不同属性、不同部分的对象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这是因为知觉对象的各种属性和部分是有机地联系成一个复合刺激物的。譬如,我们闭着眼睛,只闻到苹果的气味,或只摸到苹果的形状,我们头脑中就形成了有关苹果的完整印象,因为经验为我们弥补了苹果的其他特征,如颜色(绿中透红)、滋味(甜的)、触摸感(光滑的),等等。由于知觉整体性作用,我们知觉客观事物就能迅速而明了,“窥一斑而见全豹”,用不着逐一地知觉每个个别属性了。
对人知觉时的晕轮效应,还在于内隐人格理论的作用。人的有些品质之间是有其内在联系的。比如,热情的人往往对人比较亲切友好,富于幽默感,肯帮助别人,容易相处;而“冷漠”的人较为孤独、古板,不愿求人,比较难相处。这样,对某人只要有了“热情”或“冷漠”的一个核心特征,我们就会自然而然地去补足其他有关联的特征。另外,就人的性格结构而言,各种性格特征在每个具体的人身上总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例如,具有勇敢正直,不畏强暴性格特征的人,往往还表现在处世待人上襟怀坦白,敢作敢为,在外表上端庄大方,恳切自然。而一个具有自私自利,欺软怕硬性格特征的人,则会在其他方面表现出虚伪阴险,心口不一,或阿谈奉承,或骄横跋扈。这些特征也会在举止表情上反映出来。于是,人们既可从外表知觉内心,又可从内在性格特征泛化到对外表的评价上。这样就产生了晕轮效应。
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效应即为第一印象效应。
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让两个学生都做对30道题中的一半,但是让学生A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前15题,而让学生B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后15道题,然后让一些被试对两个学生进行评价:两相比较,谁更聪明一些?结果发现,多数被试都认为学生A更聪明。这就是第一印象效应。
第一印象效应是指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我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的影响,实际上指的就是“第一印象”的影响。第一印象效应是一个妇孺皆知的道理,为官者总是很注意烧好上任之初的“三把火”,平民百姓也深知“下马威”的妙用,每个人都力图给别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心理学家认为,由于第一印象主要是性别、年龄、衣着、姿势、面部表情等“外部特征”。一般情况下,一个人的体态、姿势、谈吐、衣着打扮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个人的内在素养和其他个性特征,不管暴发户怎么刻意修饰自己,举手投足之间都不可能有世家子弟的优雅,总会在不经意中“露出马脚”,因为文化的浸染是装不出来的。
近因效应
与首因效应相反,是指在多种刺激一次出现的时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来出现的刺激,即交往过程中,我们对他人最近、最新的认识占了主体地位,掩盖了以往形成的对他人的评价,因此,也称为“新颖效应”。多年不见的朋友,在自己的脑海中的印象最深的,其实就是临别时的情景;一个朋友总是让你生气,可是谈起生气的原因,大概只能说上两、三条,这也是一种近因效应的表现。在学习和人际交往中,这两种现象很常见。
受近因效应的影响,有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往往改变原有看法,作出错误判断,如有的企业组织一直软弱痪最近因某职工见义勇为受到媒体和上级的表扬,就被认为一贯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用近期一时一事来肯定或否定一个企业的全面工作,很容易片面、失误。
近因效应:与首因效应相反,是指交往中最后一次见面给人留下的印象,这个印象在对方的脑海中也会存留很长时间。在学习和人际交往中,这两种现象很常见。心理学者洛钦斯做了这样的实验。分别向两组被试者介绍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对甲组先介绍这个人的外倾特点,然后介绍内倾特点;对乙组则相反,先介绍内倾特点,后介绍外倾特点。最后考察这两组被试者留下的印象。结果与首因效应相同。洛钦斯把上述实验方式加以改变,在向两组被试者介绍完第一部分后,插入其它作业,如做一些数字演算、听历史故事之类不相干的事,之后再介绍第二部分。实验结果表明,两个组的被试者,都是第二部分的材料留下的印象深刻,近因效应明显。
皮格马利翁效应
也有译“毕马龙效应”、“比马龙效应”,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在小学教学上予以验证提出。亦称“罗森塔尔效应(RobertRosenthal Effect)”或“期待效应”。
暗示在本质上,是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而这种暗示,正是让你梦想成真的基石之一。
“皮格玛利翁效应”留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社会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从而维持这种社会支持的连续性。
马太效应
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名字来自于《圣经·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在《圣经·新约》的“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中有这么说道:“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1968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Robert K.Merton)提出这个术语用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相对于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声名显赫的科学家通常得到更多的声望即使他们的成就是相似的,同样地,在同一个项目上,声誉通常给予那些已经出名的研究者,例如,一个奖项几乎总是授予最资深的研究者,即使所有工作都是一个研究生完成的。”
罗伯特·莫顿归纳“马太效应””为: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此术语后为经济学界所借用,反映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赢家通吃的经济学中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社会心理学上也经常借用这一名词。
所谓强者越强,弱者愈弱,一个人如果获得了成功,什么好事都会找到他头上。大丈夫立世,不应怨天尤人,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马太效应的名字来自于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
《圣经》中“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由这么几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1973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莫顿用这句话概括了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作出的科学贡献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未出名的科学家则不承认他们的成绩。”莫顿将这种社会心理现象命名为“马太效应”。
《新约全书》中马太福音第25章的寓言(和合本译文): 天国又好比一个人要往外国去,就叫了仆人来,把他的家业交给他们。按着各人的才干,给他们银子。一个给了五千,一个给了二千,一个给了一千。就往外国去了。那领五千的,随即拿去做买卖,另外赚了五千。那领二千的,也照样另赚了二千。但那领一千的,去掘开地,把主人的银子埋藏了。过了许久,那些仆人的主人来了,和他们算账。那领五千银子的,又带着那另外的五千来,说∶“主啊,你交给我五千银子,请看,我又赚了五千。”主人说:“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把许多事派你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那领二千的也来说:“主啊,你交给我二千银子,请看,我又赚了二千。”主人说:“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把许多事派你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
那领一千的,也来说:“主啊,我知道你是忍心的人,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我就害怕,去把你的一千银子埋藏在地里。请看,你的原银在这里。”主人回答说:“你这又恶又懒的仆人,你既知道我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就当把我的银子放给兑换银钱的人,到我来的时候,可以连本带利收回。夺过他这一千来,给那有一万的。”
马太效应揭示了一个不断增长个人和企业资源的需求原理,关系到个人的成功和生活幸福,因此它是影响企业发展和个人成功的一个重要法则。
出丑效应
一位著名的心理学教授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他把四段情节类似的访谈录像分别放给他准备要测试的对象:在第一段录像里接受主持人访谈的是个非常优秀的成功人士,他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里面取得了很辉煌的成就,在接受主持人采访时,他的态度非常自然,谈吐不俗,表现得非常有自信,没有一点羞涩的表情,他的精彩表现,不时地赢得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 第二段录像中接受主持人访谈的也是个非常优秀的成功人士,不过他在台上的表现略有些羞涩,在主持人向观众介绍他所取得的成就时,他表现得非常紧张,竟把桌上的咖啡杯碰倒了,咖啡还将主持人的裤子淋湿了;第三段录像中接受主持人访谈的是个非常普通的人,他不像上面两位成功人士那样有着不俗的成绩,整个采访过程中,他虽然不太紧张,但也没有什么吸引人的发言,一点也不出彩;第四段录像中接受主持人访谈的也是个很普通的人,在采访的过程中,他表现得非常紧张,和第二段录像中一样,他也把身边的咖啡杯弄倒了,淋湿了主持人的衣服。当教授向他的测试对象放完这四段录像,让他们从上面的这四个人中选出一位他们最喜欢的,选出一位他们最不喜欢的。
想知道测试的结果吗?最不受测试者们喜欢的当然是第四段录像中的那位先生了,几乎所有的被测试者都选择了他,可奇怪的是,测试者们最喜欢的不是第一段录像中的那位成功人士,而是第二段录像中打翻了咖啡杯的那位,有95%的测试者选择了他。
从这个实验里我们看到了心理学里著名的“出丑效应”,又叫“仰巴脚效应”。就是对于那些取得过突出成就的人来说,一些微小的失误比如打翻咖啡杯这样的细节,不仅不会影响人们对他的好感,相反,还会让人们从心理感觉到他很真诚,值得信任。而如果一个人表现得完美无缺,我们从外面看不到他的任何缺点,反而会让人觉得不够真实,恰恰会降低他在别人心目中的信任度,因为一个人不可能是没有任何缺点的,尽管别人不知道,他心里对自己的缺点也可能是心知肚明的。
井头二中 朱彩凤 教书育人,育人为先。“教书”知识教育的直接任务,而“育人”才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胆在我们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往往对分数、考试、成绩等关键词过度专注,如学校的好坏以升学率为标准,教师的好坏以考试的结果为标准,学生的优劣以分数为标准„„而这些无不是以学生的内心世界被严重忽视为代价的。在以分数为中心的功利化教育环境中,学生无不背负着巨大的压力,倾力追逐着成绩的提高。随之而来的则是学生各种心理问题的出现,轻者产生心理障碍,重者甚至可能患上各种心理疾病。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21世纪人才的需要。一个真正的老师不应只是传授知识的教书匠,而且应该成为学生人生道路的引路人,成为育人的艺术家。
(一)加强交流,了解学生
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一些学生难得向老师白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这就要求每一个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经常深人班级,利用适当的机会和场所,让学生自由自在地表达思想情感,从中了解学生的心理现状,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通过个别谈心,可以发现、掌握某些同学的不健康心理,再“对症下药”,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调节,帮助他们克服缺点,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要使个别谈心取得良好的效果,班主任只有做学生的知己、朋友,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学生才能将自己的烦闷向老师倾诉。当一些学生在学习上遇有困难,家庭生活受挫折时,他们心情苦闷,情绪失衡时,老师要及时帮助他们,安慰他们,开展谈心活动,老师应以诚恳的态度耐心倾听他们的诉说,让他们把心里的积郁情绪渲泄出来,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
(二)尊重学生,关爱学生
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尽管角色不同,但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应该在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进行的前提下,民主治班,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包括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劳动,尊重学生的成绩,尊重学生的隐私等。
(三)创造环境,多样教育
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除了常规教育外,更要注意言传身教。老师在教学实践和日常生活中,要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保持积极向上、平和开朗的心境,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模仿老师。心理学的模仿,指在没有外在压力条件下,个体受他人的影响,仿照他人,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相同或者相似的现象。
(四)因材施教
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气质,心理学的气质是指人的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动力性质的心理特征。教师应该学好心理学基础知识,分清每个学生的气质类型,因材施教。
一、阅读理解的麦格克效应
犹他大学的生物工程学家发现, 人们在理解语言时, 对视觉的依赖程度超过了之前的想象, 大脑在处理语言时会同时考虑视觉和听觉, 但是, 如果二者有细微差异, 那么视觉优先。这个现象称为“麦格克效应”。最新研究表明, 感知和理解过程是并发交错进行的。如特级教师姜树华教学《窃读记》一课的教学片段:
师:谁来表演?旁白也非常了得, 朗读不好, 他表演不起来的, 谁来读旁白?其他同学能不能给推荐出来的这两位同学提些建议, 比如句子中的哪些字眼, 怎么表现, 怎么读?
生:我认为用“跨”“踮”要表现出作者的担忧, 又有些恐惧, 一定要表现出小心翼翼地感觉。
生:我的想法应该是可以像小偷一样。
师:你试试哪里有这种感觉?
生:踮起脚尖, 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
师:示范一下吧。
生:我觉得“挤”不太恰当, 我觉得“挤”字不能把强硬的感觉表达出来。
师:那你说可以用上什么字呢?
生:我觉得也可以用“混”。
师: (对表演者说) 这样, 你挤的时候把“混”字的感受融进去。
生:我想对朗读者提一下建议, 在这些句子中每一个动词都要突出强调, 要读得语气强烈一些。
师:你示范一句话。
生:“我踮着脚尖……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生:我想对读旁白的人提一个建议。希望他读慢一点, 这样可以更好地让我表现动作。
生:我对朗读者提个意见, 动词虽然需要强调, 但不可以太突出, 就像那个“踮”, 因为踮不会那么慢, 她心里想的肯定是快快快快快, 要有轻快的感觉!
姜老师不让学生的阅读思维平滑而过, 过口不过心, 而是让学生以演促读, 在演的过程中达到对重点词“跨”“踮”“钻”“挤”的深刻理解, 并对作者自语式心理描摹以及动作描写的表达方式达到深入的认识和了解。“麦格克效应” (Mc Gurk effect) , 是一个感性的认知现象, 表现出在语音感知过程中听觉和视觉之间的相互作用, 有时人类的听觉会过多地受到视觉的影响。姜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语的时候, 采用吸引眼球的表演形式, 用视觉刺激的出现来提高学生对重点词的理解。
二、阅读潜能优势的瓦拉赫效应
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学生时代, 曾先后学习文学和美术, 但成绩极差。只有化学老师认为他做事一丝不苟, 建议他试学化学, 于是, 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子被点着了, 成为公认的高才生, 这就是著名的“瓦拉赫效应”。教师引导学生阅读, 要让学生努力找到自己智能潜力的强点。如特级教师施建平教学《泊船瓜洲》一课的教学片段:
师:用“绿”好在哪里?
生:它描写春天到了江南岸, 使大树成了绿色的了。
师:哦, 写出了春风到了江南岸, 把大树吹绿了, 吹绿这个意思就有了。
生:如果用“到”“过”或“满”的话, 春风吹过去以后没有什么感觉。春风又绿江南岸, 写出了春风吹过以后, 江南岸就变了样, 成了绿色的了。
师:你也体会到了。春风又“到”, 又“入”, 还有别的字等等, 只能说明是春天到了, 但是绿字, 不光写出了春天已经到了, 而且把春天到后景色的变化也写了出来, 写出了春天的鲜明色彩, 写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你们再读读。
施老师充分发掘学生敏锐的语感潜能, 让学生鉴赏到“绿”的用语之妙。阅读教学中, 学生的智能发展都是不均衡的, 都有智能的强点和弱点。因此,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找到自己智能的最佳点, 使智能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从而取得较好的阅读成绩。
三、阅读思考的酝酿效应
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就是“酝酿效应”的经典故事。学生阅读时会经常遇到“想一想”“说一说”这类思考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都可以采取“把难题放在一边, 放上一段时间, 才能得到满意的答案”的办法。心理学家将其称为“酝酿效应”。如特级教师吉春亚教学《梅花魂》一课的教学片段:
师:这一单元学习的主题是———
生:月是故乡明。
师:在王安石眼中…… (学生朗读《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师:王安石借什么表达思乡情怀?
生:是借春风表达思乡情怀的。
师:在张籍的《秋思》里呢? (学生读“洛阳城里见秋风”)
生:借秋风表达思乡情怀。
师:在纳兰性德的《长相思》中…… (学生读“风一更, 雪一更, 聒碎心乡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师:借什么表达情怀?
生:借北方的风雪表达自己的情怀。
师:而我们今天要学的……
生:梅花魂。
师:又是借什么抒发思念之情呢?
生:梅花。
师:何以见得?
生:课题就是梅花魂。
阅读的“酝酿效应”呈现两个特点:一是潜意识的理解、感悟、思考和想象的听读内言活动;二是显意识的讨论、交流、沟通和表达的说写外言行为。学生常常会对“‘梅花魂’的‘魂’是什么意思?”这个难题束手无策, 不知从何入手, 这时, 思维就进入了“酝酿阶段”。吉老师高明地利用“酝酿效应”, 首先从预习“酝酿”引入新课, 借梅表达“思乡”情、爱国情和民族气节。学生抛开面前的疑难问题, 另辟蹊径, 去从另一个角度思考, 百思不得其解的答案就突然出现在面前, 忍不住发出类似阿基米德的惊叹———啊, “魂”就是那种“不管历尽多少磨难, 受到怎样的欺凌, 从来都是顶天立地, 不肯低头折节”的精神!这时的“酝酿效应”就绽开了“思维之花”, 结出了”答案之果”。
四、阅读启发的翁格玛丽效应
阅读的翁格玛丽效应 (暗示效应) 是指在无对抗情绪的和谐氛围条件下, 教师用语言、语音、眼色、表情、手势、动作、停顿、媒体课件等含蓄、抽象诱导的间接方法, 对学生的阅读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 从而诱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阅读方式去感受、理解和感悟语言文字的意义, 使其思想、行为与教师暗示的期望目标相符合。如特级教师王崧舟教学《长相思》一课的教学片段:
师:请坐。已经读懂了一半, 下面我提第二个问题 (板书“心”) :纳兰性德的心, 心情的心, 心愿的心, 心在哪儿?
生:他的心在故乡, 纳兰性德的心在家乡。
师:用课文里的一个词一起说, 纳兰性德的心在哪儿?
生: (齐答) 纳兰性德的心在故园。
师:好! (板书:在“心”的后面写“系故园”) 孩子们身在征途, 心却在故园, 把它们连起来。 (板书:在这两句上画了一个圆圈) 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新的体会?
生:我发现他身在征途却很思念故乡。
生:我发现纳兰性德既想保家卫国, 又很想自己的家人。
师:你理解得更深了一层。
生:我觉得纳兰性德肯定很久没有回家乡了。
师:你的心思真是细腻啊!
生:我觉得纳兰性德虽然远离家乡, 可是心总是牵挂家乡的。
师:好一个远离一个牵挂!同学们, 就是这种感受, 这种感情, 这种心愿。
阅读教学, 学生更容易接受暗示。王老师一是用语言暗示:“纳兰性德的心, 心情的心, 心愿的心”“你理解得更深了一层”, 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思维情绪, 改变消极的心态;二是用动作暗示:在“身在征途”和“心却在故园”这两句上, 用板书动作画了一个圆圈, 让学生产生联想思维, 拓展想象空间;三是用态度暗示:王老师的两个“好”字, 既表明了教师的精神状态, 又鼓舞了学生的阅读信心。还有学生的自我暗示, 一个个“发现”, 一个比一个深刻;一个个“发觉”, 一个比一个细腻。阅读的暗示效应就是“一语点醒梦中人”, 教师的启发, 让学生的思维突然接通, 心胸豁然开朗, 想象格外丰富, 联想特别畅通, 阅读更加有效。
五、阅读引领的贝尔纳效应
英国学者贝尔纳勤奋刻苦, 有很高的天赋, 如果他毕生研究晶体学或生物化学, 很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但他却心甘情愿地去为他人做一架云梯, 把一个个富有开拓性的课题提出来, 指引别人登上科学的高峰, 这一举动被科学家们称为“贝尔纳效应”。教师不一定要有贝尔纳的天赋, 也不一定是某学科的专家学者, 但与学生相比, 教师总在一些方面占有一定的优势, 只要认真地把自己的优势加以发挥和利用, “做一架云梯”, 引领学生阅读, 逐步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就能促使学生更快地进步, 产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效果。如特级教师薛法根教学《珍珠鸟》一课的教学片段:
生: (读第一句话) 起先, 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 随后就在屋子里飞来飞去, 一会儿落在柜顶上, 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 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晃动。
师:读得真好!你们从这一句话中能体会到写什么呢?注意这个“只”字。
生1:我从这个“只”字中体会到珍珠鸟开始的时候胆子并不大, 只敢在鸟笼四周活动。
生2:鸟笼就像它的家, 一有危险就可以躲到鸟笼里去, 躲到它的父母身边去。
生3:我也体会到小鸟胆子小, 它害怕飞得远了会受到伤害, 所以活动范围很小。
师:很有见地!再读读这三个“一会儿”, 又有什么发现?
生1:我发现小鸟很快就胆子大了些, 敢到屋子里活动了。
生2:我发现珍珠鸟开始淘气了。它发现没有人伤害它, 没有人管它, 就胆子大起来了。
生3:我从三个“一会儿”发现珍珠鸟非常活泼, 就像天真好动的小孩子一样, 作者是不会生气的, 反而很喜欢的。
师:你还能体会到作者的喜欢之情, 了不起!
生:我发现珍珠鸟的胆子是慢慢变大的, 不是一下子就大的。
师:你看到了珍珠鸟胆子变化的过程, 有一双敏锐的眼睛。这句话表现了珍珠鸟活动范围越来越大、胆子也越来越大。 (板书:胆子越来越大) 现在我们再来朗读体会这句话的含义。
“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 指而不明, 开而不达, 引而不发。薛法根老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贝尔纳心理效应, 引领学生阅读。他从朗读开始就请同学们自己边读边体会“只”“一会儿”这些关键词, 他说:“读书就要这样, 从那些含义丰富的词语、句子中间体会言外之意、言中之情。”
六、阅读积累的重叠效应
在一前一后的记忆活动中, 识记的东西相类似, 不利于保存。这是因为重复出现内容相同的东西时, 相同性质的东西由于互相抑制、互相干涉而发生了遗忘的结果。柯勒把这种现象命名为“重叠效应”。把类似的知识增加对比度, 可以破解心理重叠效应, 强化阅读积累的记忆。如特级教师孙双金教学《落花生》一课的教学片段:
生:徐子慧同学把“后园”的“园”读成了“院”。
师;这位男同学听得真仔细! (板书:后园)
师:同学们, 这个字是很容易搞错的, 读什么?
生 (齐) :后园 (板书:后院) 。
师:把这个词读一遍!
生 (齐) :后院。
师:你知道后园和后院有什么区别吗? (学生没反应)
师:这个“园”可以组成什么词?
生1:可以组成“花园”, 还可以组成“公园”。
生2:可以组成“游园”。
师:可以组成“菜园”, 是不是?种菜的园子叫菜园, 那么这个“院”可以组成什么?
生1:可以组成“庭院”。
生2:还可以组成“医院”。
师:还可以组成大学的、高校的叫什么?
生 (齐) :学院。
师:同学们有的可能会纳闷, 我们平时写的都是“后院”, 这里为什么写成“后园”呢?你知道吗?
生1:也许是后园的花草比较多。
师:你真会想!
生2:因为刚才听别人组词“公园”, 所以我想后园可能是比较大的。
师:你看书上写大到什么程度?
生 (齐) :半亩空地。
师:是个很大的地方, 我们城里人一家一户的院子是比较小的, 并且我们读到的园子里可以种什么?
生 (齐) :花生。
师:可以种花生, 像一个菜园子, 是不是?
生 (齐) :是的。
学生把“后园”的“园”读成了“院”, 发生了心理“重叠效应”。孙老师没有急于告诉学生答案, 而是让学生通过组词, 联系生活, 比较“园”和“院”的不同点, 这不仅仅纠正了字音, 还让学生养成字斟句酌的阅读好习惯。
七、阅读的通感效应
阅读的“通感效应”是指学生在阅读鉴赏活动中, 各种感觉相互渗透或者挪移的心理现象, 将听觉转化为视觉与触觉。如特级教师王崧舟教学《慈母情深》一课的教学片段:
生:我奶奶的手就是龟裂的手, 因为爸爸妈妈不在家, 她要做家务, 手上是一道道裂纹。
师:一个词形容就是———
生:龟裂。
师:摸上去感觉如何?
生:干燥。
师:心里怎样?
生:难受。
师:真会心疼人。带着感情一起读。
在阅读教学中, 王老师让学生用眼看, “手上是一道道裂纹”;用手摸, 感觉“干燥”;用心感受, 很“难受”。他将抽象的心理知觉转化成视觉、听觉和更加直观生动的触觉形式, 发挥一切意向之间的交错与混合作用, 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语“龟裂”。阅读可以借助视觉、语言、场景等来发挥“通感效应”。借助视觉, 是指以图像、画面等课件使文本语言成为可观察的形象;借助语言, 指以语言描述的形式表达文学作品的内容情节;借助场景, 指课堂像戏剧舞台一样用简单的道具和人物造型, 分角色表演, 创设故事场景。
八、多角度阅读的莫扎特效应
1993年, 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的戈登·肖教授进行了一项实验。他让大学生在听完莫扎特的《双钢琴奏鸣曲》后, 马上进行空间推理的测验, 结果发现大学生们的空间推理能力发生了明显的提高。他们将这种现象称作“莫扎特效应”。莫扎特效应启发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 促进脑功能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并使学生认识到阅读欣赏等传统上被视为“休闲”的活动, 在脑的潜力开发中可能具有一定的价值。如特级教师窦桂梅在执教《难忘的一课》时, 从多角度引领学生阅读, “为学生生命奠基”。一是对课文重点进行研读:“我是中国人, 我爱中国”;二是在悠扬婉转的《思乡曲》中, 师生共同深情朗诵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的《乡愁四韵》,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之情;三是让学生放声朗诵, 表达激动的心情;四是师生共同写话, 将这句话永远地镌刻在心灵的深处;五是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我是中国人, 我爱中国!”六是教师总结强调: (激情地) 同学们, 通过这堂课, 相信你一定记住了“我是中国人, 我爱中国”这句话。咱们今天上的不是普通的语文课, 而是一堂人生感悟课, 因此, 这也就称得上是—— (生:难忘的一课!)
多角度阅读的“莫扎特效应”, 启发学生思考, 促使他们动脑、动情、动口、动手和动耳倾听, 带给师生同品共享的无尽愉悦和曼妙丰盈的心路历程。窦老师从6个角度引导学生阅读, 处处闪现诗意, 处处充满灵性, 处处涌动激情。教学中, 教师把文本所蕴含的情感进行恰到好处的加工、提炼, 收到了以情生情、以情促知、知情并育的效果。课虽然结束了, 但学生们在经历了这样一次刻骨铭心的情感体验后, 在那颗被点燃、升腾的心灵深处, 一定烙上了鲜红的“中国印”。
九、阅读价值的共生效应
在自然界, 植物单独生长时, 往往长势不旺, 没有生机甚至枯萎衰败, 而当众多植物一起生长时, 却能郁郁葱葱, 挺拔茂盛, 心理学家把植物中这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现象称之为“共生效应”。阅读价值的共生效应, 就是学生与文本、作者、编者和教师的思想、精神、价值观同构共生, 获得自身发展的过程。如特级教师窦桂梅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的教学片段:
生1:假如我是皇帝, 我不会建造圆明园。我会把所有的钱用作军费。当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时, 我会派出军队与他们战斗。如果打不赢, 我会与他们谈判。
生2:如果我是朝中大臣, 我会给皇帝建议, 派人去留洋, 学成归来后制造自己的枪炮。
生3:假如我是北京城的一位老百姓, 我会动员号召其他百姓团结起来与敌人抵抗。
生4:假如我是士兵, 我会和他们血战到底。即使我牺牲了, 我的身体也要倒在圆明园里成为敌人的绊脚石!
师:给自己掌声, 为自己喝彩。 (生鼓掌) 但遗憾的是历史不能假设。请读下面的词条……
生1:圆明园是皇帝享用的。当圆明园被烧, 咸丰皇帝无奈, 只好带着慈禧等人仓皇逃跑了。
生2:焚毁圆明园的前几天, 英法联军列队入城, 清军士兵夹道而跪。英法联军两次洗劫圆明园。军阀混战时期, 一军阀又进行洗劫, 圆明园最后只剩几块残垣断壁。据说, 中国人龚橙———著名诗人龚自珍的儿子是火烧圆明园的帮凶, 是他带的路。
师:当我们的思维视角停留在一个方面的时候, 我们的思考就会停止。刚才的体验只是让我们正视一下历史。读了上面的词条, 现在再读“圆明园”这三个字的时候, 难道你心中仅仅是自豪和愤怒吗?
生1:说不出来的滋味。
生2:我悲愤!悲愤的是我们自己的少数人怎么会这样!我的心里好像被插了几刀, 很难过。
师:我看到同学们的表情很复杂, 正如刚才同学说的, 心中的滋味复杂了。学习一篇课文, 最重要的是要打开思路、学会思考。现在就要离开圆明园。那么请闭上眼睛, 课前你眼前出现的是废墟, 是火焰, 那么, 现在, 你的心中, 圆明园仅是废墟、是火焰吗?圆明园在你心中是什么形象? (学生思考后回答)
生:圆明园是我们的耻辱。
生:我认为是中国人民的警示牌……
阅读价值产生共生效应, 需要三个条件:1.绿色的“共体”。在犹太经典《塔木德》中有一句名言:和狼生活在一起, 你只能学会嗥叫;和那些优秀的人接触, 你就会受到良好的影响。窦老师积极培育出一个群体性的共生温床。学生的思想价值共生是很复杂的问题, 既有先天禀赋, 又有后天环境和教育问题, 更要决定于自身的努力奋进。然而, 这中间无论如何也不能否定共生效应的作用。2.高效的“共情”。窦老师引导学生高唱生命希望之歌。有着五千年文明的中国为什么会被几千个强盗杀到京城?圆明园烧掉的究竟是什么?毁灭的究竟是什么?永远也毁灭不了的是什么?“圆明园的大火早已熄灭, 可是我们思考的脚步不能停止。”3.和谐的“共振”。窦老师说:“也许今天的学习只是给同学们打开了一扇小小的门, 希望大家从这扇门出发, 怀着更多的思考走向未来的人生。这才是这两节课学习的真正的目的。”是的, 学习《圆明园的毁灭》, 不能只让学生沉浸于过去的辉煌与自豪、愤怒与仇恨之中, 而要学生同构起面向未来的思想、共生出充满希望的精神, 形成价值观的共识。
十、阅读想象的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 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 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 (Edward Lorenz) 在演讲和论文中, 最常见的阐述是:“一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蝴蝶效应”之所以令人着迷、令人激动、发人深省, 不仅在于其大胆的想象力和迷人的美学色彩, 更在于其深刻的科学内涵和内在的哲学魅力。阅读想象的蝴蝶效应, 指在一定时段、难于预测的、比较复杂的阅读过程中, 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 初读文本的极小刺激, 将会引起阅读的极大想象力。如特级教师窦桂梅教学《长相思》一课的教学片段:
师:孩子们, 睁开眼睛, 现在你的眼前仿佛出现怎样的画面和情景?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你仿佛处在一个怎样的世界里面?
生:我看见了士兵们翻山越岭到山海关, 外面风雪交加, 士兵们躺在帐篷里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 在思念他的故乡。
师:你走进去了。
生:我看见了纳兰性德在那里思念家乡, 睡不着那样的情景。
师:你看到了作者辗转反侧的画面。
生:我看见了纳兰性德走出营帐, 望着天上皎洁的明月, 他思乡的情绪也更加的重了起来。
师:你看到了纳兰性德抬头仰视的画面。
生1:我还看到了山海关外, 士兵们都翻来覆去睡不着, 但是在他们的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 睡得很宁静。
生2:我看见了晚上月光皎洁, 星星一闪一闪的, 他的亲人坐在窗前望着那圆圆的月亮, 鸟儿不再叽叽喳喳地叫, 外面只听见阵阵呼呼的风, 花儿合上那美丽的花瓣, 亲人是多么希望纳兰性德能回到家乡与他们团聚啊!
师:一个多么宁静多么安逸多么美好的夜晚啊!
生:我看到了在那个晴朗的天气中, 妻子正绣着锦缎, 孩子们在门外的草地里玩耍, 一会儿捉蝴蝶, 一会儿逮蚂蚱, 汉子们正挑着一桶水回家做饭, 做好饭后,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喝酒聊天。
师:天伦之乐, 温馨融融, 多美好的生活。但是现在, 此时此刻, 这样的画面全都破碎了, 这样的情景全破碎了。
窦老师引导学生阅读想象, 发生了惊人的蝴蝶效应:由“长相思”三字引导学生“走进”意境, “看到了作者辗转反侧的画面”, “看到了纳兰性德抬头仰视的画面”, 看到了“士兵们都翻来覆去睡不着”的情景, “看见了晚上月光皎洁, 星星一闪一闪的”美丽夜空, “听见阵阵呼呼的风”等等, 真是思接千载, 视通万里。文学的想象力可以激发社会创造力, 最终会使理想变成现实。
引 语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设计已经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审美与发展需求,是人们人性人伦,智慧结晶的表现。平面设计是视觉传输的手段,被广泛的应用于各个传播领域和社会各个阶层。通过不同的形式和传播媒介,成为人与社会,人与人及社会层面的交流互动的主要途径。同时平面设计还能引导人们的喜好,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在经济,文化,社会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下面让我们就平面设计中的心理效应和传统文化效应做一定的分析,希望有助于人们理解平面设计的内在涵义。
平面设计中的心理效应
平面设计中的心理效应由受众心理接受途径,受众心理需求的变化两方面构成。先来谈谈平面设计的受众心理途径,平面设计不仅仅以深刻优美的画面作为标准,还要考虑其传达的信息途径和受众心理接受的空间二者之间的关系。要使受众接受信息并与之产生心理互动,这也是平面设计的一个重要准则。追求欣然和美是人的天性,平面设计就是一种美的创造,拥有美的特征。于是受众心理接受途径有创造意境美这一方式,在平面设计中运用美学的规则,努力营造出美的意境和塑造美的形象,重视受众感性的思维,满足人们的情趣,有助于平面设计激发人们的想象力,提高人们对平面设计的认知。受众心理接受途径还有因相似特点导致的错视,就是指由相似性引发的联想效果。相似联想是人的一种基本能力,可以让信息传达更加快速和直观,所以在平面设计中要注意这一点。除二者之外,还有借用认知经验而移情的途径,因为人们总是不自觉或自觉的用自己过往的经验来搜寻能引发共鸣的信息。如今在平面设计中加入人们熟知的信息,有助于受众产生移情效应,达到物我一致的效用。
受众心理需求的变化也是平面设计心理效应中重要的关注点。随着社会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人们对于环境,心理空间,个人情感,审美等都产生了新的诉求。这这个满是设计的时代,平面设计对人们的生活和思想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其中有精华也有糟粕。强制人们关注平面设计的方式被越来越受到抵制,所以设计师应当改变过去单向输出设计传输的途径,尽可能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更主动设计的感染力和亲和力,让受众变得主动乐于参与这种互动的推广模式。
平面设计的传统文化效应
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根基,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中非常重要的作用,没有文化的传承与积累就不会有今天的社会。若将传统文化的精神或图腾融入到西方的平面设计当中,可以让民族精神在设计中呈现另一种美感,触动人们的内心,最终获得设计的成功。在平面设计中应用传统文化的形式与内涵可以激发人们的共鸣。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北京”的设计就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意境,精神与智慧的特性。会徽设计以中国印作为载体,把传统文化中的书法艺术和印章艺术相互结合,夸张的展现出一个奔跑舞动着的人形,刚柔相济的外形又酷似中国汉字的“京”字形,搭配上色彩更显出这份平面设计的别出心裁和特有的感染力,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和形式感。
著名平面设计大师靳埭强主张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设计融合不能仅仅是简单的加减,应该在对传统文化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再进行融合。比如中国银行的标志,整体看去线条流畅舒适,极有现代的活力感,标志又显示了中国古钱的形象,有传统文化中天圆地方的理念包含其中。提倡平面设计中的传统文化效应并不是让设计师们依葫芦画瓢的去继承它,而是要努力将传统文化精髓融合到现代设计理念当中去,这样才能体现出平面设计中的精神与内涵。
平面设计中心理效应和传统文化效应的结合
平面设计作为精神的载体,是用一定的理念原念指导价值创造和精神的一种形式。利用传统文化进行平面设计营造出特有的意境,是人的一种情怀,一种意识的体现。在这种特有的意境中,客观的精神得到了集中额处理,使创作作品情景交融,牵动受众的某种体验,情感,联想。想要达到这种特有的意境效果,需要通过心理效应和传统文化效应的有效结合。在多元化的现代社会,设计者们应该更加深入探究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进一步的挖掘,继承,分析研究传统文化。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把握其形,意,神融合进平面设计当中。此外还要重视受众的心理需求,加强对于受众心理的分析探索,设计要符合受众的心理认知,满足他们普遍的需求。一件优秀的平面设计作品就应将心理效应和传统文化效应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使作品更具感染力和艺术性。
总 结
在多元文化对传统文化强烈冲击的今天,我们应更加提倡重视传统文化在平面设计中的地位,探索传统文化语言和世界文化语言的沟通,使二者能求同存异,形成我们自有的设计风格。此外还要加强对受众的心理调查,使设计能服务于大众。只有将心理效应与文化效应完美的相互结合,才能使一件平面设计作品绽放出璀璨的光芒,受到世界大众的认可。
(作者单位: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心理效应演讲稿】推荐阅读:
巧用心理效应,提高演讲效果06-01
爱心在班级管理的效应10-03
营林工作的生态效应论文10-11
成功面试,巧用心理效应10-14
光电效应物理知识点07-24
异性效应在青少年中的作用09-25
基层央行支农再贷款的使用效应分析10-25
蝴蝶效应观后感300字心得体会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