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益报告(共8篇)
青年已经成为公益创业的主力军,中国青年公益的创业环境和公益创业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也牵动人心。已经走入第五个年头的青年恒好公益创业行动发布了XX年度的青年公益创业成果,并发布首部《中国青年公益创业调查报告》。报告显示,近八成公益创业者盼资金支持。
1.在校大学生最活跃
《中国青年公益创业报告》邀请了清华大学、社会科学院等在内的10家公益组织机构的`相关专家,根据对国内144名公益创业青年的调查问卷撰写而成。这也是中国首部公益创业报告。
调查发现,在校大学生是我国开展公益创业活动最活跃的群体。65%的公益创业青年想“挑战自我”,59%的公益创业青年想“回报社会”,33%的公益创业青年想“学以致用”,30%的公益创业青年为了“解决就业”。公益创业组织普遍规模较小,启动资金规模大部分都在10万元以下,受访的144家组织中有113个人员规模都在30人以下。
公益创业组织小微化、创业主体弱势化、创业行业层次低、市场化运作效率低、可持续发展性不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创业学院副院长邓汉慧教授认为,这是现阶段青年公益创业存在的问题。
邓汉慧表示,公益创业区别于商业创业,公益创业的激情来源于社会责任,她鼓励大学生参与到公益创业中。邓汉慧指出,社会企业面临几大困境:一是资金的延续性;二是因为收入低,面临优秀人才的流失;三是有政府失灵、市场失灵、志愿者失灵问题,公益创业的模式还需创新。
2.期盼政策关注+资金支持
公益创业者期盼着政策的关注和资金的支持。“公益组织获得资金的一个渠道是政府采购。可是公共关系建立、产品招标都挺麻烦的。我们的产品明明很好,就中不上标,没有办法。”曹军在发布会讨论环节说。曹军是一位视障者,卖掉房子创业,研制出一款“能让手机说话”的应用技术。
针对公益创业青年希望政府提供哪些创业扶持这一问题,调研结果显示,资金支持占80%、公益孵化基地占59%,税费减免占54%。此外,65%的公益创业青年期待对公益创业制定单独的政策措施。
他希望能用相机能为农村的老人和孩子留下美好的记忆
袁柯, 中共党员, 家住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肖金镇双桐村, 他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 艰苦的生活让他学会了独立。2009年9月, 当时, 袁柯刚刚考上大学, 为了方便和孩子联系, 父亲省吃俭用给袁柯买了一部手机。一天, 袁柯去看望84岁的姥姥, 袁柯说:“姥姥, 我用手机给你照一张相。”姥姥很高兴, 重病在床的姥姥硬撑着爬了起来, 让袁柯给拍照。临走时, 姥姥问袁柯能不能把照片洗出来?当时, 袁柯不知道手机里的照片, 可以先传输到电脑, 然后洗出来。就说:“可能不行。”姥姥失望极了。2009年10月, 在学校的袁柯突然接到消息说, 姥姥去世了。没能满足姥姥最后的这个心愿, 成了袁柯心中永远的痛。办丧事时, 家人翻箱倒柜也没有找到一张姥姥的照片。袁柯被极大地震撼了, 他突然想起姥姥那失望的眼神。那时, 姥姥多么渴望有张自己的照片。袁柯用手机拍的姥姥的照片, 成了姥姥的遗照。2010年春节回家, 袁柯从手机里取出照片, 他把照片洗出来后, 放到了姥姥的坟前。
袁柯是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学生, 进入大学, 为了减轻家庭负担, 他开始做兼职家教, 努力承担上学的费用。2011年5月, 袁柯受邀参加第八届全国绿色领袖营活动。主办方需要提交一张儿时的照片, 为参会者制作一套会议视频, 袁柯没有儿童时的照片, 当时, 他多想有一张自己的童年照片啊!他想, 拥有一部属于自己的照相机, 为没有机会照相的农村人留下一个纪念, 是一个很好的公益选择。
在农村, 很多老人突然去世, 连一张做遗像的照片都没有;年轻的父母外出打工, 却没有一张带在身边的亲人照片。袁柯就想为贫困农村的老人和孩子免费拍照, 留下老人的形象, 定格孩子的童年, 做一件美好事情。因为缺少照片, 许多农村老人在逝世后, 丧事期间, 老人的子女要为一张照片四处奔波, 有的只用一张白纸写上老人的名字, 摆上供桌, 这张白纸就成了老人最后的留念。从小在农村生活的人, 平时没有照相的习惯, 有的孩子长大后, 却发现相册里没有儿时的照片。袁柯多么希望能用相机为农村的老人和孩子留下美好的记忆啊, 他多么希望老人和孩子们尽情地享受着照相带来的幸福和快乐。
2011年4月, 康师傅创新挑战赛吸引了袁柯的注意, 这个比赛要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公益创业策划, 袁柯提交了自己“三秒快照”的设想, 袁柯自己也没想到, 这份企划书竟取得了组委会相当高的评价和肯定。“三秒快照”项目在“2011康师傅公益大赛”中, 从全国800多公益项目中脱颖而出, 最终获得了全国大赛第4名的好成绩, 同时也得到了该项目的1万元启动资金。
袁柯在校期间策划和组织“三秒快照”、“向阳花微笑成才计划”等多项公益活动, 2011年8月, 袁柯发起了一个叫“三秒快照”的公益项目, 呼吁爱心人士关注农村, 用相机帮助农村老人和孩子, 解决农村老人缺少遗照、孩子缺少童年照片的难题, 让照片不再成为农村老人和孩子眼中的奢望。
三秒快照”的项目虽然定了下来, 袁柯却还没有自己的照相机, 没有钱, 他一口气接了好几份家教, 两个多月后, 他才花1000元买了一台照相机, 相当于他3个月的生活费。为了筹集活动经费, 他尽可能地缩减生活开支, 同时, 多做几份家教, 多积攒一些活动经费, 就能帮助更多的人拍照。
2011年暑假, 趁着去农村小学支教的机会, 他开始做“三秒快照”活动。为了打消村民们的顾虑, 他从给孩子拍照入手, 通过孩子的宣传, 再为老人们拍照。
2011年8月3日, 第一站是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安远镇苏家沟村, 苏家沟小学的教室沸腾了, 孩子们高兴得直跳。袁柯要给他们拍照时, 孩子们就全部围过来了, 抢着要站在镜头前面。在5天的支教时间中, 成了苏家沟小学的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光。在袁柯的指导下, 孩子们兴高采烈地站成一排, 在镜头前享受着幸福和喜悦。苏家沟村有一个家族, 前几年因为一些事情闹了矛盾, 家庭关系很紧张。拍摄全家福照片将两家人凑在了一起。拍完照片有了言语交谈, 两家关系缓和。这个村有两位村民因为田地边界闹矛盾, 在袁柯和村民的劝说下, 两人照了合影, 矛盾和解, 关系改善。
他组建“三秒快照”公益团队给全村老人和孩子拍了照片
返回兰州后, 袁柯将照片通过邮递形式邮回村里, 让村里的人及时收到了自己的照片。每次拍照时, 老人激动、兴奋的眼神让人难忘;拿到照片时, 老人高兴得合不扰嘴。特别是那些孩子们, 拿到照片时那种高兴劲就别提了, 这时, 孩子们才知道, 原来照片里的自己是这样的。
2011年8月24日清晨, 一位70多岁的老人, 提着一包自家果树结的桃子, 来到袁柯借宿的农户家。特意送给袁柯品尝。随后, 老人伸进衣服口袋, 拿出了一天前刚从袁柯手上拿到的照片, 老人用手轻轻地抚摸着照片说:“我活了70多岁, 是你给我照过一张照片。”在场的一个小姑娘说:“我奶奶还没照过照片呢?”袁柯说:“好, 我马上就给你奶奶拍照。”
袁柯作为西北师大环境保护学社的成员, 他准备为更多的农村老人和孩子拍照。在苏家沟, 袁柯在村里见到一位老人, 他掏出相机, 为老人拍了一张半身照和一张全身照。老人在拍照时欣喜的眼神, 令袁柯久久不忘。第一次尝试, 袁柯为苏家沟的100多名老人和孩子拍照。随着中秋节的临近, 袁柯为一些家庭拍摄“全家福”。他要为更多的家庭留下他们团聚时刻的照片, 为更多的人留下美好的回忆。
用相机关爱贫困地区老人、儿童, 使更多的人了解到了“三秒快照”公益活动的故事。很快, 西北师范大学尹青青、郭妹丽、郑思园三位同学受到影响, 2011年9月27日, 他们一起组建了“三秒快照”公益团队。他们走进兰州红古区薛家村, 遇到一对年过七旬的老夫妇, 老人没有一张自己的照片。回访送照片的时候, 老两口把照片放进大相框里, 挂在房门框上方。老人说:“我活了70多岁, 是你给我照了第一张照片。”2011年10月2日, 红古区薛家村的李芬连老人十分高兴。李芬连穿上了自己最体面的衣服, 端坐在家门前, 让袁柯为她拍照。这一天, 薛成基老人和妻子苏美英也有了人生中的第一张合影。袁柯是在路上碰见薛成基老人的。当说到要免费给他们拍照时, 老人热情地邀请他们去家里拍。
2011年国庆期间, 袁柯和尹青青、郭妹丽、郑思源等放弃国庆休假, 深入到兰州市的红古区薛家村、东乡县汪集镇、临夏县尹集镇, 为当地老人和儿童拍照。袁柯将他们取名为最美夕阳红、爱的天使等。每一张照片, 袁柯都要回忆着拍照时的情景, 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2011年8月19日, 他们去了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肖金镇双桐村, 袁柯向村干部表明了自己想为村民们免费拍照, 村长振臂一呼。不多时, 就有村民扶老携幼参加拍照。当天, 袁柯就给100多位老人拍了照片。在农村, 有些老人想拍照片留个纪念, 但又害怕拍遗照, 暗示自己要死了。因此, 在拍照时, 袁柯总是夸老人身体好、不显老。在他们为一位89岁高龄的老人拍照时, 老人的儿媳说:“这可能是老人最后一张照片了”。一名老人主动请求袁柯为他和老伴照一张遗照, 遗照是老年人需要的, 是老人在世的留念。一位年过六旬的李大爷找到袁柯, 说:“你给我拍张遗照吧!我怕以后没机会了。”随后, 袁柯还为李大爷的老伴拍了照, 留下了老人美好的影像。
为了冲洗和递送照片, 袁柯所获得的项目资金已经所剩无几。每次出去拍照, 他就把当家教挣来的钱垫付上。大量的照片需要冲洗和邮寄, 前后5次较大的拍照活动耗费了一笔钱, 是袁柯自己预支的奖学金和带家教挣的钱。
平时, 看似给老人拍一张照片很简单, 但是, 坐车、吃饭、冲洗照片、邮寄, 这些都需要钱, 为了多攒点钱, 袁柯将自己的生活费一省再省。“三秒快照”成员刘玉说, 认识袁柯时, 袁柯就穿着黑色上衣和蓝色牛仔裤, 一年后, 没见过袁柯买过新衣服。
2012年10月, 他们的“三秒快照”还受到了临夏县尹集镇新寨村村支书的邀请, 袁柯一行去新寨村后发现, 这里的农民也很贫困, 有些老人一辈子连一张照片都没有, 去世后就拿一张白纸作为遗像。袁柯带着他“三秒快照”公益团队给全村老人一一拍了照片, 当要给一位90岁的老人拍照片时, 老人强打着精神, 双手拄着拐杖站了起来。老人的儿媳妇说:“也许, 你给他照的这张相是他这辈子唯一一张照片。”时隔4个月后, 得知那位老人去世了, 袁柯为此伤感不已。
他成了“走基层, 最美的中国人”, 受邀登上了中央电视台
在永登县连城镇连城村, 77岁的盲人万神保得知要拍照时, 他将两个毛主席纪念章别在胸前, 让袁柯拍照。拿到照片后, 这位老人将照片放在小木匣子里, 经常拿出来看一看。“我活了70多岁, 是你给我照了一张照片。”王大爷换上新衣服, 夸赞着这些远道而来的热心青年。村里人说:“他们来的时候这些家庭最热闹, 平时都是冷冷清清的, 让人十分怜惜。”“你要给我拍照片嘛, 我一辈子还没有拍过照片呢。等着我去换一件新衣服。”在庆阳农村, 听到要拍照, 一位老人扔下锄头就往家里跑, 还坚持要在换上新衣服后再拍照, 袁柯很是感动。
这一年来, 去农村拍照片的袁柯, 有了很多的触动、感动和收获。有老人将自家产的梨塞在了他的口袋里, 还有人送来了煮熟的玉米, 向袁柯表达了最纯真的情感。
袁柯到学校给孩子们拍照时, 也常常被人怀疑, 在一个回民村, 一个小学校长并不信任他们, 反复打听他们的来历。“你要把我的照片怎么样?你不告诉我, 我的儿媳妇回家会骂我的。”一次, 袁柯给一位老人拍了照片后, 老人一直紧跟着他, 担心用他的照片做别的事。袁柯说:“每次下去拍照, 都有一些老人不理解我们的想法, 认为拍的照片肯定要去做其他事情, 会给他们带来不好的影响。”
“免费拍照片?怎么可能。”“你要拿我的照片干什么去?”类似这样的问题, 在过去的一年中, 袁柯遇到了很多次, 每次他们都会耐心解释, 慢慢地, 村民也就放下了戒备。其实, 少数人对他们的不信任、不接受才是真正的困难。那些纯朴的村民没有想到, 袁柯会跋山涉水来到村里, 只是为了给他们免费拍照。
中央电视台报道了袁柯“三秒快照”爱心公益活动后, 袁柯顿时成为全国“名人”。有很多人都来找他, 有哈尔滨、天津、广州、浙江等全国各地的热心人想要加入到他们这个团队中来。
从2011年8月到2014年12月, 袁柯第一次开展活动至今, “三秒快照”已深入甘肃天水、庆阳、临夏、定西14个偏远山区乡村, 为老人和留守儿童拍照5000多张。而在这些照片中, 只有十几张全家福。袁柯有点遗憾, 他想再下乡拍照时, 多拍些农民的全家福。
每当冲洗出一张照片, 袁柯就会回忆拍照时的情景, 他说:“每张照片背后, 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 拍摄的近5000张照片, 就有5000个故事。”看到洗出来的像片, 那份感动, 就在袁柯心底慢慢开始流淌。袁柯说:“每当看到老人和孩子们在镜头前享受着那三秒钟带来的幸福和喜悦时, 就感到非常欣慰。”
袁柯担任西北师范大学环境保护学社社长。在校期间, 曾多次组织或参加“绿色出行”、“点绿中国兰州站”活动、“谷歌公益创意大赛”、第八届全国绿色领袖营等校园活动。曾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青年环境友好使者”、“最美的中国人”等10余项荣誉称号。
2014年, 他成了“走基层, 最美的中国人”, 受邀登上了中央电视台《美丽中国》节目的舞台, 与央视主持人董卿畅谈“三秒快照”公益项目的开展情况, 他代表“三秒快照”团队, 参加了北京卫视联合举办的“中国感动”颁奖晚会, 他要做公益的行动者, 给农村的老人和孩子拍下照片, 让照片定格了人生的幸福。
2004年,美国作家戴维·伯恩斯坦出版《如何改变世界——社会企业家与新思想的威力》,在“社会企业家及组织全球分布图”上,他标注出了全球34个社会企业的位置,中国的版图上一片空白,5年后,这种尴尬的情况已经发生了改变。
“社会企业家”是一类特别的经济参与者,与商业企业家以营利为目标不同,他们以一种创新的方式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将经济资源从较低的领域转入有更高生产力和更高产出的领域”,实现社会利益。事实上,在教育、环保、扶贫、医疗保健、助残等政府和企业力有不逮或者效率低下的地方,社会企业家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说社会企业家正在改善社会的性能。
在美国,一个叫J.B.施莱姆的男人帮助了数以千计的来自低收入家庭的中学生进入大学;在南非,一个叫维洛尼卡·霍萨的女人发展出一种以家庭为基础的艾滋病病入护理模式,改变了政府的卫生医疗政策;在巴西。因为法维奥·罗萨的努力,数以十万计的边远农村居民用上了电;还有美国人詹姆斯·格兰特领导了一场全球儿童免疫运动,挽救了2500万个生命;美国人彼尔·德雷顿创建了一个志愿者基地“阿育王”,在超过40个国家资助和支持了1400多名社会企业家,直接资助超过400C万美元。
而其中最为知名的,无疑是穆罕默德·尤努斯1976年创立的格莱珉银行,它向最穷苦的孟加拉人提供小额贷款,从微不足道的贷款艰难起步,发展成为拥有近400万借款者(96%为妇女)、1277个分行(分行遍及46620个村庄)、还款率高达98.89%的庞大的乡村银行网络,通过格莱珉银行的帮助,穷人实现个体创业,从而永远地摆脱贫困生活,尤努斯也因此获得2006年的诺贝尔和平奖。
在中国,公益创业事业方兴未艾,越来越多的人面向社会需要,以建立新的组织,向公众提供产品或服务。公益创业主要包括创建非营利性组织、兼顾社会效益的盈利性企业等形式,比如安猪创办“多背一公斤”组织,鼓励旅游者出行时多背一公斤书籍和文具,带给旅游目的地的孩子们,开拓他们的视野,并与他们真诚交流;刘润创建“捐献时间”组织,借助互联网力量把志愿者和需求者联系起来;“山水自然保护中心”通过引入国际环保组织的先进方法,结合中国本地实际,致力于中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中国村络工程办公室”,通过为贫困地区建设信息站的方式,开展信息化扶贫,缩小数字鸿沟。
据亚洲基金会的调查,美国58%的社会服务组织为非营利组织,而中国非营利组织在服务业中的就业比例仅仅为0.34%,不仅远远低于美国,甚至离世界平均水平10%也有很大的落差。在经济田难,大学生就业压力大的背景下,公益创业也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据人保部和教育部数据,中国目前毕业而未就业的大学生达300万人,有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如果能有效地引导大学生转变观念,走上公益创业之路,将可大大缓解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压力。据统计,在1990年代,纽约市的就业率只增长了4%,而公益机构的就业率则增长了25%。5.12地震之后,中国的公益组织也在蓬勃发展,截至2009年3月底,我国民间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的数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9273个,这既推动了公益事业的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大学生的就业。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以个人创建的公益组织外。大型企业也在公益创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09年10月,联想举办“青年公益创业计划”,在全国范围内面向大学生、年轻白领等青年群体公开征集选拔优秀的公益创业团队,联想将为公益创业团队提供创业资金、社会资源、导师培训等关键支持,辅助青年人以爱心开创未来,迈上公益创业之路。
联想集团自2007年12月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开始,致力于履行对价值链伙伴、环境和社会的责任,联想公益创业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公开征集公益组织,为其提供定制化的能力建设和志愿服务支持,首期总计投入300万的创业支持资金,并和上海浦东非营利组织发展中心等机构合作,为部分处于初创阶段的公益组织提供入驻位于北京的“公益孵化器”的机会,为这些公益组织提供免费的场地、免费的办公设备、小额补贴以及全方位的能力建设。到2009年6月,共有超过20家公益组织入驻,其中“多背一公斤”、“山水自然”等机构都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一个国家慈善事业的发展,绝对不只是一个道德问题。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个人都开始积极参与到慈善中来,然而,慈善机构如何取信于民?相关法规又如何保证捐赠者与受助者的共同利益?中国的慈善机构目前有哪些可以改进的问题?在慈善项目的推广方面,又有哪些可以借鉴的创新模式?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走访了一些政府及非官方的慈善机构,几乎所有慈善机构负责人都表示,公信力是慈善机构最具影响力的指标之一,而我们的话题,就从慈善机构的公信力谈起。
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慈善机构的公信力都是一个有实际影响力的指标,和吸引公众的筹款能力高度相关。如何让民众的善款可以得到合理分配使用,几乎是公益组织得到民众支持的首要条件。采访中,很多被访机构都提出,公信力的加强除了要通过行业自律,还需要通过专业分工、相互监督、相互依存来实现。
须大力发展社区性公益机构
目前,中国公益组织还是以国字号的公益筹款机构为主,它们在引导行业发展中起到了非常明显的规范作用,并基本形成合乎规范的接受资助和合作、监督模式。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应该大力发展基层社区性慈善公益机构,它们直接面对基层问题和需求,针对性和快速反应能力较强,运作成本相对较低,能够将慈善行动价值延伸到社区,满足社区慈善的需求。和所有企业一样,慈善公益机构的公信力还在于如何吸引和培养人才,只有更多优秀人才从事慈善事业工作,才能使慈善机构的组织能力及公信力大幅度提升。
立法可保慈善基业长青
另一方面,通过立法保障慈善组织公信力是最简洁有效的方法之一,拟议中的《慈善法》,一方面通过对慈善机构的性质及运行方式作出相应规范,对国家的监督管理职责及社会监督机制予以明确,以大幅提高慈善机构的公信度和透明度;另一方面,通过确立现代慈善事业必须尊重受助者人格的基本Ô¬则,来帮助人们树立现代慈善意识与观念,推动我国古老的慈善事业向现代化的转变。《慈善法》第一稿2005年就已¾¬完成,后来几¾¬修改,至今仍有许多根本性问题尚未形成完全共识。比较核心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慈善的内º¬和外延;一个是政府到底如何管理慈善。慈善到底是民间的事业,还是政府也可参与其间的公共事业,这个问题不仅是事关理论,而且是实际问题,因为慈善是有资源的、有资产的、有利益的。相信现在随着社会对慈善的关注,这方面的法律法规也会行之有效的出台。
阳光运行,慈善无阴影
另外要加强对社会慈善募捐行为的统一管理。还需要对慈善捐赠资金实行税前列支。对慈善捐赠行为给予鼓励也是必需的。几家被访问机构都同时提出需要规范慈善资金的管理。进一步建立规范、公开的财务管理“阳光运行”制度,形成慈善项目资金追踪和反馈机制,并定期向公众公布有关善款筹集、管理、使用等信息,自觉接受社团管理机构和社会各界的监督,保证慈善资金使用公开透明,切实做到善款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专款专用、规范管理。加强慈善组织自身建设。
创新捐赠模式
胡润百富第一次举办生活奥斯卡慈善晚宴的时候,很多到场富豪还对这种优雅慈善的形式非常新鲜,几年时间过去,媒体、艺人、明星都开始以各种形式参与到慈善中来,随着慈善宣传力度的增加,如何广泛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共同推进慈善事业的发展,已成为所有慈善机构都在积极筹措的方向。与Ô¬有的思维方式不同,很多慈善机构都开始创新捐赠模式,建立捐赠工作新机制,多元化、多渠道、多形式募集慈善资金。
慈善机构的主要资金来源渠道
筹资机制关键是拓宽渠道,建立稳定的资金来源。采访中我们了解到,目前慈善资金的来源主要包括:
1、国内社会各界的捐赠与赞助。这是慈善机构资金的主要来源,包括企事业单位、组织赞助和个人捐款。由于¾¬济发展、社会习惯的不同,资金的来源也大不相同,比如在香港,捐款的70%来自个人。
2、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及国际友人团体的捐赠和赞助。这是我国善款的重要组成部分。慈善事业无国家和区域界限,在博爱精神和人道主义Ô¬则下,向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及国际友人团体的募捐,是慈善机构工作的重点之一。政府的有关部门如外办,侨办、台办、海外联谊会也一直发挥着优势与特长,为慈善团体牵线搭桥。
3、政府资助。在政府支持方面目前存在两种方式:西方国家的慈善机构通常得不到政府的拨款资助,政府对慈善事业的支持主要通过减免税收形式实现;而香港的慈善机构是以政府资助为主要财政来源,形成官助民营的官方财政主导性社会公益事业。现阶段我国政府资助则主要体现为政府各部门的支持和优惠税收政策。国家对《公益事业捐赠法》的税收优惠政策已作出了一些Ô¬则性规定:如政府各部门应乐为慈善机构牵线搭桥,提供服务。有条件的可给予一定的资金、信息资源支持。优惠的税收政策包括:单位慈善捐赠在应纳所得税额3%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个人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义务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以从其给税所得额中扣除;慈善机构以组织的各种义演、义卖、义赛、义拍、义诊等活动所得收入可免除营业税;从事慈善事业的非盈利机构用于公益事业的支出,可按《税法》有关规定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前扣除;企业或个人向慈善机构、基金会等非盈利机构的公益、救助性捐赠可以税前全额扣除。
4、创始基金的增值部分。
5、举办募捐、义演、义卖等慈善活动组织收入。
6、慈善资金的利息收入。
7、其他合法收入。如将无主财产及非法所得等充作慈善基金。
慈善资金如何使用
慈善资金的使用总体来说要按照量入为出的原则,编制预算,经理事会审查批准后,按计划使用。几乎所有慈善机构都提出,慈善资金的使用,要严格执行财务纪律。所有发票必须有经手人、证明人签名,负责人审批签发后方可报销。资金实行独立会计核算,配备必要的财务人员,开设独立银行账户,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管理财务。对国家批准的慈善机构来说,资金募集和使用接受财政、审计、民政、金融等部门的审计、监督,并定期上报资金收支情况。慈善机构也会不定期向社会公布资金收支情况,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慈善机构接受捐赠后,也须向捐赠者出具凭证、颁发证书,执行严格的钱物交接、保管制度和财务审计制度。
资金募集除接受社会各界人士和企事业单位的自愿捐赠外,还可以开展义卖、义演及专项慈善捐赠活动等各种形式,向社会进行募集。部分慈善机构对于创始基金(慈善总会成立时接受的捐赠资金)的使用,坚持动息不动本的Ô¬则。以后陆续接受的捐赠,少部分纳入创始基金,少部分用于当年必需之活动¾¬费,大部分用于当年的救助支出。
对突发性灾害募集的资金,全部用于赈灾。定向专项捐赠,按照捐赠人的意愿,实行专款专用。对于义演义卖所筹集的资金,扣除成本外,全部纳入捐赠收入。对于捐赠者所捐的实物,全部用于救助。
慈善的现存问题之一理念有待更新
不可否认,目前中国慈善事业还在探索阶段,关于慈善的现存问题,我们在走访中发现,尽管政府现在大力倡导,但一些人仍对慈善事业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甚至一些慈善组织及其工作人员,也只是将慈善事业看成是单纯的“道德事业”,未能将其作为社会分工的产物及不断发展的社会事业来对待,在理念上与发达国家慈善事业存在着较大差距。
慈善的现存问题之二资源匮乏,捐赠水平低
另外慈善机构的数量太少,慈善捐赠水平较低。我国目前的慈善公益机构仅有100多家,而且绝大多数是“官办”的,全国每年募集到的慈善资源不到全国GDP的0.1%(美国慈善公益团体掌控的资源高达美国GDP的8%£¬9%),并且我国的慈善事业在很大程度上仍依赖海外捐赠,如中华慈善总会的捐赠物资中有近80%来自海外,只有20%多一点来自内地。一份慈善组织的公益调查显示,国内工商注册登记的企业超过1000万家,但有过捐赠纪录的不超过10万家,这意味着国内有99%的企业从未参与过捐赠。
慈善的现存问题之三法规尚不完善,系统内自律有待强化
迄今为止我国尚没有出台有针对性的,专门规范慈善(公益)组织实体内容的法律与法规条款,发展慈善事业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和完善。即使是已¾¬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亦因缺乏具体的、可供操作的配套政策而难以落实。我国目前只有中华慈善总会与中国红十字会等7家慈善机构是捐赠全额免税的慈善组织。也就是说,只有极少数慈善机构获得了政府特别许可,有权开出能得到政府财政部门认可的捐赠证明。这种垄断格局,成为慈善事业依附于政府,难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的主要障°¬。
而且慈善组织自身亦存在着不适应发展需要的弱点。部分慈善机构的组织建设还不规范,慈善募捐的方式缺乏足够吸引力,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还有待提高,机构运行还缺乏透明度,接收社会监督,慈善公益系统的自律还有待强化。
民营化成慈善机构重要发展方向,慈善立法是当务之急
虽然事实上,现今我国的慈善组织都或多或少带有政府行为倾向,但是慈善事业是社会的公益事业,必须坚持民间力量独立自主发展的原则。因此民营化或者说非政府化是慈善机构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现有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基金会管理条例》及《公益事业捐赠法》等6部涉及慈善公益事业方面的法律法规,对规范和推动慈善事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在现代文明社会,一项事业要想成熟发展,必须有相应完善的法律制度对其给予保障和规范,慈善事业也是如此。这是慈善事业进一步健康长期稳定发展必不可少的制度保障。因此,大力推动《慈善法》的制订,形成一部专门规范慈善事业发展的基础性法律,成了我国慈善事业法制化发展的当务之急。
专业化发展道路已成慈善事业必然性的发展方向,积极推动和坚持慈善工作队伍的专业化和工作内容的专业化,这是慈善事业提高自身业务办理效率的有效途径。
慈善事业发展面向的最终目标是:在全国上下,从城市到农村的每个角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在我们这个正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国度,普及成为一种自觉自愿的意识和行为。
创新推动慈善长青
当财富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慈善事业就会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维护社会公平的重要力量。近年来,随着中国¾¬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希望为慈善事业出钱出力。与此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社会事业,需要来自社会各界的鼎力相助。而如何通过有效的整合创新,把这特殊的“供”和“需”双方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富有挑战性的社会事业。在这个过程中,慈善事业发展的快慢,与整个社会的慈善创新步伐息息相关。
我们常说,慈善是一种力量,而创新,更是推动慈善前行的力量。凡是在慈善事业比较发达的国家,慈善事业绝不只是往捐款箱里投钱这么简单,他们通过长期的慈善创新,让慈善事业从形式到内容都有着很多吸引人的地方。比如说,在许多国家,都流行一种名为“胶鸭赛跑”的公众筹款活动,活动就像娱乐游戏一样吸引人。具体的做法是,慈善机构购买一大批编了号的黄色橡胶玩具鸭,让公众来认购,然后,通常是在公众假日,找一条风景如画¬的河流,把这些橡胶鸭放到河里,看ˬ率先流到终点。胜出的鸭主会领到一笔奖金,而绝大多数的款项则拨入善款。今年9月,英国的一场“胶鸭赛跑”,筹款高达50万英镑。
媒体助力慈善创新
而在慈善创新过程中,媒体永远是一个重要的角色。出色的媒体,永远能通过智慧和创意,给慈善事业带来崭新的局面。就拿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为例,互联网产生以后,很多全新的慈善模式被创造出来。比如说,面对节能减排的全球趋势,一些国外的环保组织就在网上推出了针对个人的碳排放权交易,任何国家的公民都可以用信用卡为自己的汽车、游艇和房子购买碳排放权,而这些机构则用这些捐款进行环保公益事业。据一家澳大利亚环保组织透露,已¾¬有相当多的中国内地车主在他们网站购买碳排放权。
附录:慈善机构简介
中华慈善总会
中华慈善总会成立于1994年,是¾¬中国政府批准依法注册登记,由热心慈善事业的公民、法人及其他社会组织志愿参加的全国性非营利公益社会团体,目前在全国拥有260多个会员单位。截至目前,中华慈善总会直接募集慈善款物共折合人民币40多亿元,数以千万计的困难人群得到了不同形式的救助。中华慈善总会实行严格的财务制度和审计制度,聘请了国际知名的毕马威国际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财务审计,重大募捐活动接受国家审计署的审计,并随时接受社会监督。
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
光彩事业促进会成立于1994年4月23日,是在中央统战部和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积极推动和倡导下,由非公有制¾¬济代表人士以及港澳台和海外工商界人士自愿组成的具有法人地位的民间社会团体。通过十三年坚持不懈努力,光彩事业以造血为理念,以项目投资为主要形式,先后实施了农业产业化扶贫、生态建设扶贫、资源开发扶贫、医药卫生扶贫、智力开发扶贫、移民安居扶贫、招工就业扶贫、建设市场扶贫、公益捐款扶贫和国际援助扶贫等多项扶贫工程,不仅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也得到了受助地区群众的赞誉,还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取得联合国¾¬社理事会特别咨商地位、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特约观察员身份。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简称为“中国青基会”,属全国性公募基金会,面向公众募捐的地域是中国以及许可中国青基会募捐的国家和地区。其使命为:通过资助服务、利益表达和社会倡导,帮助青少年提高能力,改善青少年成长环境,倡导“社会责任、创造进取、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价值观。其发起实施的“希望工程”是我国社会参与最广泛、最富影响的民间公益事业。
中国红十字总会
颇有历史的中国红十字会始建于1904年,建会后一直从事救护伤兵、救助难民和赈济灾民活动,并积极参加人道主义救援活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的红十字组织,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也是国际红十字运动的重要成员。
爱德基金会
爱德基金会成立于1985年4月,是一个由中国基督徒发起、社会各界人士参加的民间团体,致力于促进我国的医疗卫生、教育、社会福利和农村发展工作。优先考虑发展直接改善人民生活的项目,帮助缺医少药、教育的落后穷困地区开展脱贫工作,促进生态保护。在我国,基督徒的人数大约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一,应该说,爱德基金会为中国基督徒参与社会服务提供了一种新形式。
中国扶贫基金
中国扶贫基金1989年成立,已成为当前内地扶贫领域规模最大的公益组织,累计募集资金和物资近20亿元人民币,帮助400万贫困群众受益。目前已逐渐形成六大援助型品牌项目。包括:“小额信贷扶贫项目”,以降低贫困地区孕产妇死亡率和新生儿死亡率为目标的“母婴平安120行动”,以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为目标的“新长城特困大学生自强项目”,以救助水灾灾民为主要目标的“紧急救援项目”,以改善贫困地区医疗条件和提升管理水平,降低医疗成本,从而减少贫困人口治病开支的“天使工程”项目和以培训就业、教育扶贫和国际合作扶贫为主的“综合项目”。同时,中国扶贫基金会也积极开展以动员社会力量、推动全民扶贫、倡导贫富和谐为愿景的“365天天扶贫宣传项目”等倡导型品牌项目。
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
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成立于1997年5月26日。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是为了维护法律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为¾¬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实现司法公正、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接受国(境)内外社会各界捐赠资金并进行管理运作而成立的民间非营利组织,是¬国务院批准成立并在民政部登记注册的独立的非营利法人。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成立于1993年4月,是中国第一个专门从事环境保护事业的基金会,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属非营利性社团组织。2005年获得联合国¾¬社理事会的“专门咨商地位”。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建立了严格的资金筹集、管理和使用制度,并接受政府有关部门、捐赠者和公众监督。本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造福人类”的Ô¬则广泛筹集资全,将之用于奖励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资助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活动和项目,促进中外环境保护领域的交流与台作,推动中国环境保护事业向前发展。(来源:胡润百富)
在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素养的今天,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报告成为了一种新兴产业。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写报告很是头疼的,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公益岗辞职报告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公益岗辞职报告1尊敬的领导:
您好!
首先我对自己的工作表现表示深深的歉意,诚望领导谅解。我很遗憾自己在这个时候向单位正式提出辞职申请。
来到单位工作也有将近一年了,正是在这里我开始踏上了社会,完成了自己从一个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有过欢笑和收获。单位平等的人际关系和开明的工作作风,一度让我有着找到了依靠的感觉,在这里我能开心的工作,开心的学习。
在此工作期间多受诸位领导的悉心照顾,在此表示深深的谢意!最近因为参加了大学生村官招聘考试,经过层层选拔,我顺利的考上了岗位,因此不能继续在此工作,经过慎重考虑,决定请求辞职。
最后,我为我的辞职给单位带来的诸多不便深感抱歉,并请各位领导谅解我的处境,再一次致谢。
此致
敬礼!
申请人:
公益岗辞职报告2尊敬的领导:
您好!
首先我对前段时间没有在职工作表示深深的歉意,诚望领导谅解。我很遗憾自己在这个时候向单位正式提出辞职申请。
来到单位工作也有一年多了,正是在这里我开始踏上了社会,完成了自己从一个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有过欢笑,有过收获,也有过泪水和痛苦。单位平等的人际关系和开明的工作作风,一度让我有着找到了依靠的感觉,在这里我能开心的工作,开心的学习。
在此工作期间多受诸位领导的`悉心照顾,在此表示深深的谢意!最近因为参加了xx-xxx-x招聘考试,经过层层选拔,我顺利的考上了岗位,因此不能继续在此工作,经过慎重考虑,决定请求辞职。
最后,我为我的辞职给单位带来的诸多不便深感抱歉,并请各位领导谅解我的处境,再一次致谢。
此致
敬礼!
申请人:
公益岗辞职报告3尊敬的领导:
您好!
我因为诸多个人原因,经过深刻冷静的思考后,郑重的向学校领导提出辞职要求。
在过去的三年多时间里,学校给予了我良好的学习和锻炼机会,学到了一些新的东西充实了自己,增加了自己的一些知识和实践经验。学校的工作气氛很好,同事们工作都很努力,领导也很体谅下属,在学校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我对于学校长期的照顾表示真心的感谢!
所有的前续工作在学校上下极力重视下一步步推进。也正是考虑到学校今后推进的合理性,本着对学校负责的态度,为了不让学校因我而造成的决策失误,我郑重向学校提出辞职,望学校给予批准。
祝学校推进顺利创造辉煌,祝学校的领导和同事们前程似锦鹏程万里!
此致
敬礼!
新华网北京6月8日电(记者卫敏丽)一项旨在造福老年人的公益行动――“中国助老公益行动计划”8日正式启动实施。这是记者从此间举行的中国老年学学会助老公益事业研究委员会成立大会暨“中国助老公益行动计划”启动仪式上了解到的。
经民政部批准,作为专门从事助老公益事业研究的全国性、学术性和具有公益性的社会团体,中国老年学学会助老公益事业研究委员会也在北京正式成立。
据中国老年学学会助老公益事业研究委员会会长刘坚介绍,作为委员会今年的工作计划,“中国助老公益行动计划”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开展助老公益有关课题的调查研究,重点是对贫困老人等的生活状况、家庭状况进行调研,了解他们的帮扶需求;举办全国助老公益事业高峰论坛;举办“全国长寿明星评选活动”;开展“2009年度助老公益人物”评选活动;组织有关机构和企业等对定点帮扶的敬老院、社会福利机构、老年活动中心等进行助老救济、设施建设和改造以及开展“光明助老”行动等。
(一) 电视公益节目:具有时代特色的电视媒介形态
公益, 指的就是公共的利益和福祉, 即公共利益, 多被认为指卫生、救济等群众福利事业方面。而从广义层面解释, 即在公众所要求的社会任何领域中的利益。其所服务的对象并非某一特定群体而是社会公众。公共性是它最主要的特质, 有可以公开讨论的空间, 是开放性的话题和事件。
电视公益节目, 指的是众多电视节目类型分类中的一种, 并非传统意义上以传播内容和传播对象划分的节目类型, 而是一类将多种节目类型的表现形式相融合, 并以保障公共利益为本质社会诉求的电视产品。该类节目从谋求社会公众利益出发, 以社会特殊群体为关注对象, 记录并反映个体或群体的生存现状和心理状态, 充分体现人文关怀, 并以此唤起社会广泛关注。
对社会公益的关注程度与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密不可分。随着近年来电视媒体中此类节目的日益增多, 整个社会的文明化程度也会取得一定提升。相较于国外社会, 我国公民的公益意识还远未形成, 在我国公益事业发展尚处于探索阶段的今天, 电视媒体应以创办电视公益节目为契机, 借助自己的媒体传播优势引导公众逐渐建立起自身的公益意识, 激励其参与公益行为, 从而激发社会公众对真善美的追求, 使全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平提升。
(二) 电视公益节目的发展原因
1. 倡导和谐社会发展的大背景决定媒体自身的发展需求
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 全国上下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取得较大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例如贫富差距、弱势群体、社会冷漠等, 2011年发生在佛山街头的“小悦悦事件”更是将整个社会漠视生命的问题推至风口浪尖, 让我们正视问题的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的历史阶段中国社会的发展目标。在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 对新闻传媒工作者提出了明确要求:“正确的思想舆论导向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社会科学, 要坚持正确导向, 唱响主旋律, 为改革发展稳定营造良好的思想舆论氛围;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
因此, 电视媒体必须重新审视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而电视公益节目对于提高整个社会的公民素养和道德水准, 唤起整个社会对于社会责任和社会问题的正确认识, 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和健康发展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电视媒体在制作此类节目时, 不仅扩展了电视的社会功能, 还加强了媒体社会责任的体现, 从而更好的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2. 节目形式的多样化探索满足受众的需求
电视公益节目区别于严肃的新闻节目和过于娱乐性的综艺节目, 将真实与温情相结合, 既有描述事件的真实客观, 也有表达情感时的温情纯粹。通过多种形式的表达方式, 传达正确价值观, 直击受众内心, 满足人们对美好事物及真善美的向往, 与受众产生强烈共鸣。
3. 媒体竞争的激烈环境推动市场召唤
近些年, 电视传媒行业的发展空前繁荣, 不同节目形式、传播方式、传播内容层出不穷。隐藏于表面繁华背后的是节目质量的参差不齐, 大量内容庸俗、形式雷同、制作低劣的电视节目充斥银幕。因此, 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 最重要的即为创新出质量高、水平高, 且深受观众喜爱的电视节目。而电视公益节目的出现无疑满足了这一要求, 它紧扣时代发展脉络, 将“社会责任感”“社会公民”及“公益意识”等更具普世意义的精神注入其中, 并把正确的价值观、道德标准传达给受众, 为弱势群体提供了一个与其他社会阶层或其他群体交流沟通的平台, 得到大众的关注, 从而提升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最终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局面。
4. 新媒介技术促进广泛、高效传播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 电视节目已逐渐摆脱了单一化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多的新媒体技术被应用于节目制作过程和媒体传播之中, 使电视节目得以高效、广泛地传播。伴随着网络与数字化的普及, 越来越多的新科技成果已潜移默化的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短信、论坛、微博及3G技术等的广泛应用, 使节目的表现形式日趋多元, 表达方式不断丰富, 从而使观众与节目的互动得以强化。
二、中国电视公益节目的类型及特点
电视节目的形态复杂多样, 而电视公益节目作为一种在我国刚刚起步的电视类型, 很难准确分类。笔者经过总结后, 将现有的且影响力较大的公益节目, 大体分为三大类。
(一) 募捐类公益节目:最为传统的公益节目
1. 募捐类公益节目的表现形式
募捐类公益节目旨在将政府、媒体、基金会、NGO组织及爱心企业等社会各界力量整合起来, 共同关注时下的社会现实问题, 通过募集善款的形式为需要帮助的群体及个人提供帮助。此类节目是我国目前最为传统、同类节目中受众群最为庞大的电视公益节目类型。其中影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为央视《春暖》系列节目。
2007年2月4日, 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 (CCTV-2) 发起全国大型电视直播公益活动《春暖2007》。以“春暖2007”为主题, 帮助2000万进城农民工子女筹集助学善款。本次活动联合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交通部、铁道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团中央、全国妇联等多个相关政府及公益机构, 共同行动。直播活动采用全国各地多点直播, 17小时连续播出的形式。白天对全国多个地区的公益活动进行直播, 晚上推出两台公益晚会, 并在晚会中设置拍卖环节, 通过企业竞拍方式募得善款。据统计, 当时短短一天, 节目就获得捐助现金达7235万元。2012年2月4日, 《春暖》取名“特殊家长会”, 呼唤全社会进一步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晚会举办当天各界捐献善款近1.4亿人民币。在节目现场所捐献和所拍卖的钱款, 都存入专项基金中, 并作为一项规范的制度化形式, 长期坚持执行公益项目的实施。整个节目以“爱心纽带”传递温暖为主线, 突出“关爱、温暖、和谐”的主基调。旨在彰显媒体的社会责任, 激发社会的关爱行动, 弘扬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的温暖氛围, 从而推进中国的和谐社会建设。
除此之外, 大型募捐活动还多出现在发生重大灾害性事件之时, 如2008年央视“爱的奉献”汶川地震大型赈灾晚会、2010年“情系玉树, 大爱无疆”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活动特别节目都是同类电视公益节目中颇具代表性的。
近段时间, 募捐类电视公益节目也在不断发展创新, 湖南卫视于2012年3月30日开播的《天声一队》就是募捐类电视公益节目的一个崭新尝试。
《天声一队》是一档由何炅、汪涵主持, 明星嘉宾助阵, 娱乐化色彩较明显的大型募捐类公益节目。节目共分为三轮, 分别是草根抢擂选明星PK (演唱有主题的经典歌曲) 、队长派人PK (有故事及有绝技的草根, 有故事的明星) 、集体合作PK (两队都是合作出战) , 最后的翻盘:用选盒子的方式, 获得数目不定的现场善款。节目进行中, 通过短信、微博投票的方式通过“芒果V基金”的渠道进行社会募捐, 募捐的善款将会用于募集资金捐助学校或者募集资金捐校车。最终根据募集善款的数额来合理分配善款的用途。
2. 募捐类公益节目的表现特点
笔者认为此类节目一般具有以下特点:紧贴时下社会热点, 且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如中央电视台《春暖》系列“春暖2007”和“春暖2012”分别选取的关注农民工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都是当时最具代表性和争议性的社会热点话题。
此外, 平台优势明显、影响范围广、传播效应强。此类节目多在中央电视台或省台播出, 因此借助平台优势, 他们能够在节目中调用更广泛的公益资源, 能够更加充分体现作为电视媒体在公益慈善上的号召力。但相较于其他形式的电视公益节目, 募捐类公益节目的救助形式较单一, 通常情况下只集中采取物资捐助的方式;播出频率较低, 只播出一期, 并未搭建一个能够长期进行公益行为的媒体平台。
反观像《天声一队》这样创新性的募捐类公益节目, 它不同于传统意义的募捐类电视公益节目。通过新技术的多样化引入, 如短信、微博等增强了电视媒体与普通受众之间的互动反馈;明星和竞赛机制的加入, 突显了公益节目的综艺元素, 公益与娱乐相结合的形态既增加了公益节目的可看性, 也使娱乐节目逐步脱离肤浅;播出频率也区别于以往募捐类公益节目, 采取每周一期, 使得节目播出周期在加长的同时, 为媒体与公众搭建了长期有效的公益平台。
(二) 圆梦类公益节目——具有创新意义的电视公益节目
1. 圆梦类公益节目的表现形式
圆梦类公益节目主要指的是, 电视媒体为爱心企业、爱心人士与需要帮助的草根人物所搭建的沟通、交流与互助的公益平台。并通过媒体所能发挥的自身媒介传播力引发社会关注, 使需要帮助的群体和个人得到更多、更好的救助。此类节目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央视《梦想合唱团》。
2011年9月, 由玉兰油集团冠名、中央电视台与光线传媒公司联合制作播出的大型公益节目《梦想合唱团》。以“和明星一起, 为家乡梦想而战”为口号, 集结史上最强的明星阵容, 以城市概念为纽带, 打造8支为梦想而战的合唱团, 围绕8个不同公益项目展开, 将集体梦想结合个人励志, 开启了中国电视公益节目的另一番景象 (加图) 。
借着《梦想合唱团》成功播出的东风, 越来越多的圆梦类公益节目出现于各大媒体, 江苏卫视的《梦想成真》, 是一档帮助普通人实现心愿和梦想的励志类节目;浙江卫视的《中国梦想秀》是一档由明星带给平民惊喜、帮百姓圆梦的大型公益活动以及山东卫视的《纵横四海》是一档通过明星挑战极限项目赢取奖金, 为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圆梦等都是圆梦类公益节目大军中的一个。
2.《梦想合唱团》的特点及创新之处
(1) 节目模式的创新
《梦想合唱团》的原版节目源于在英、法、美等10多个国家获得市场成功的《合唱团之战》 (clash of the choirs) , 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的电视节目发展现状及受众需求和接受程度, 融入了央视自己的研发和思考。
节目以“和明星一起, 为家乡梦想而战”为口号。集结8位具有良好公众形象且知名度较高的明星, 回到自己的家乡组建一支梦想合唱团, 并在《梦想合唱团》的舞台上, 通过歌艺比拼的形式赢得不同程度的公益项目, 进而完成家乡的一个公益梦想。
《梦想合唱团》将公益主题与娱乐形式相结合。公益主题决定了节目的积极向上性, 而以歌艺比拼的娱乐呈现形式则增加了节目的可观赏性。以“家乡”为单位进行团队招募, 明确以团体作战的方式, 并以此唤起公众日渐削减的集体意识与协作精神。笔者认为节目初期明星找寻队员组队的过程, 也意味着开始了对最终公益梦想达成的努力之路。在团队队员选择上, 不同于真人秀节目挑选形象出众、敢于出位的嘉宾, 而是从各行各业、各个年龄层中挑选普通人。而这些最终被挑选到的队员, 其参赛目的也不同于歌唱类选秀节目中的追逐名利。他们无需出众的形象、高超的歌技, 只要热爱唱歌、拥有个人梦想、了解各团队的公益梦想并能够为了完成最终的公益梦想不懈努力。
节目形式上基本脱胎于娱乐节目。8支梦想团队, 每期节目进行一次合唱演出, 比赛采取晋级制。每次演出完成后, 由现场观众进行投票, 并根据投票结果进行淘汰, 每场淘汰一队。除此之外, 节目还造就了如梦想宝贝焦沛琼、红薯大妈许淑艳、励志男孩褚振龙等平凡但不普通的人, 他们随之成为了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 为营造和谐的舆论氛围, 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做出了积极意义。
(2) 创作手法和理念创新
在我国电视“泛娱乐化”盛行的大背景下, 央视立志能够做出一档代表主流价值观和审美趣味的电视节目。《梦想合唱团》的主题定位积极向上, 并坚持为公益梦想不懈努力。在每期节目的创作过程中, 基本都离不开两条主要线索:一条是能够直击公众内心的情感线索;一条是清晰且贴近民生语态的叙事线索。在汲取国外原生节目模式的独特创意之外, 还加入了反映中国传统美德的精神内核, 用别出心裁的合唱形式, 将“众人拾柴火焰高”、共同助力公益梦想的精神带到了观众中间。不比技巧和唱功, 而用歌声和情感故事打动人, 选取重点人物, 用纪录叙事方式将演播室精彩表演、公益梦想与场外感人故事紧密相连, 集体梦想结合个人励志, 让舞台合唱呈现出浓厚的人文关怀, 在相对自由的时间空间中为观众呈现完整事件, 而非在单一连续的时空中展示合唱比赛过程。引领了综艺节目的新风向。
(三) 故事访谈类公益节目
故事访谈类公益节目, 主要通过讲述故事、主持人访谈的方式, 讲述发生在人们生活中的公益行为、公益人物, 将具有特殊背景或情况的真人真事为主线, 用访谈追踪等方式还原故事情节, 并呈现给受众, 也可称之为好人故事或道德建设类公益节目。如中央电视台的《感动中国》、北京卫视的《好人故事》、四川卫视的《公益中国》、辽宁卫视的《中国好人》等等, 就属于该类范畴。北京卫视的《好人故事》是一档将演播室采访与外拍纪录片相结合的大型访谈节目。邀请的嘉宾主要是具有非凡经历和动人事迹的普通人, 让观众从他们平凡又非凡的故事中, 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在心灵有所触动的同时, 感受到社会的真善美, 宣扬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 呼唤中华民族的仁义礼智信等传统美德。
此类节目最显著的特点, 就是其所讲述的均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公益案例, 更加贴近生活, 是受众更易产生共鸣, 感动观众。
四、我国电视公益节目的发展之路
(一) 电视公益节目要走“专业化”道路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传媒业, 若想牢牢锁住观众, 首先必须要有明确的节目定位。如央视《春暖2007》将关注群体锁定在进城农民工子女, 为他们募捐善款;之后又将关注群体锁定于农村留守儿童。
其次在节目的立意上, 也应始终坚持公益主题。电视人应主动施加自身对公益的追求, 在受众对低层次需求日趋饱和的情况下, 应尽力满足公众对高层次的精神需求, 如对真善美的追求, 对自身道德感、责任感的唤起, 这一点也应该是众多电视公益节目的宗旨所在。
除此之外, 一档专业化的电视公益节目还应注重节目的前后期制作、节目运营方式、节目内容的整体性以及节目的活动宣传等各个方面, 并积极探索多元化的节目形式。
最终公益节目若能顺利地走上专业化道路, 将有利于一个公益节目品牌的创立。最有代表性的即为央视于2002年开办的“感动中国”, 如今它已在国内成为了一个众人皆知的公益品牌, 并通过其品牌影响力凝聚爱心, 倡导人间真情、奉献精神, 影响波及全社会。
(二) 充分运用电视语言, 增强节目观赏性, 避免娱乐化趋势加重
电视公益节目并非要将说教和宣传作为节目的首要诉求。在制作节目的过程中, 要尽可能打破对于公益节目表现形式的传统手段, 转而关注人的生活方式和内在情感的变化, 满足受众的精神需求;将传播触角延伸至受众的情感诉求, 从而激活人们内在的情感基因。充分运用电视语言, 增强节目可看性, 使传播内容在情感理解的层面上得以充分释放。
随着大众对电视节目欣赏水平和观赏意识的不断提升, 受众对精神层面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公益节目便引起了全社会关注。充分运用电视语言, 将造型、表演、蒙太奇、音响效果、电视特技与字幕等都作为表现手段, 可使公益节目产生巨大的艺术魅力。
(三) 拓展电视公益节目的关注领域
此前更多的电视公益节目局限于将目光锁定在爱心、慈善、扶贫、助学及环保几个领域, 这也应与这些领域在国内发展较早、较成熟有关。而笔者认为在日后的电视公益节目制作过程中, 我们应像灾害治理、社区教育、组织成长等领域发展、深入。
(四) 增强媒体“联动效应”, 整合传播
我国媒体有着明显的行政分级, 不同级别的媒体所能享受的资源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差距。例如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家级大台, 所能动用全国范围的媒体资源, 而反观一些地方级小台, 仅能动用当地的有限资源。行政上的分级,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媒体“联动效应”的发挥, 除此之外各个媒体也会为了保全自身利益, 而不选择进行资源或成果共享。因此为了使各个媒体都能够均衡发展, 避免一台独大局面的扩张, 应积极进行整合传播。无论从社会资源, 还是节目资源、频道资源、公益资源等都应进行整合, 从而提升节目的核心竞争力。
而媒体的联动效应更多是针对“公益”这一主题而言, 面对当今的传播环境, 广播、电视和报纸这三大传统媒体不断创新、扩张, 再加上新兴媒体如手机、微博等在日常生活中的侵入, 如何充分整合各种传播媒介, 提升媒体传播效率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从媒体互动——媒体联动——媒体融合, 是媒介更好的完成传播的递进过程。媒体联动指的是不同的媒体个体之间 (可为同介质, 也可为不同介质) 相互联系, 并对同一主题或同一系列的主题所进行的报道, 有时也指媒体间互为信息来源。电视媒体应积极与传统媒体、新兴媒体密切合作, 并利用不同媒体所能集结的不同媒介资源取长补短。
(五) 渗入媒介公益营销
现代公益的发展离不开市场经济的作用。电视公益节目所呈现的并非只靠媒体的一己之力, 需要“借鸡生蛋”——一方面, 由热心于公益事业的企业提供资金、实物等方式, 参与、协办公益活动, 电视媒体以此取得能够运作、传播公益活动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企业也获得了参与公益活动的机会, 并通过这种机会体现出一个良好企业公民的形象, 进而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此外, 强化媒体公益传播的主体意识, 实现媒体的角色转换, 反客为主, 从以前公益活动的报道者、见证者转变为组织者, 并在此基础上寻求新的媒企合作方式。
媒介公益营销的渗入, 是市场需求的必然趋势, 最终使电视公益节目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高度统一。
五结束语
在笔者看来, 电视公益节目就是电视媒体与公益界跨界合作的产物, 它的出现可谓“躬逢盛事”。纵观2012年的电视公益节目, 在节目的表现形式、公益内容、节目角度上都更加多元化, 更多的媒体通过公益节目体现媒体的社会责任。以传播支持公益, 以公益联结社会, 并通过公益传播调动和整合政界、商界、学界及民间资本产生社会进步的聚合效应。媒体不仅是公益的宣传者, 而且逐渐成为公益的参与者与推动者, 众多的电视公益节目, 也为企业的公益活动提供了方向和素材, 为公益营销的提供一种新的方向, 跟重要的是通过公益节目将政府、企业、基金会、媒体、NGO等社会力量融合在同一个平台上, 让爱心更有力量, 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能够受助。
公益的终极目标在于推动公民社会的建设。与国外相比, 我国的公民意识和公益意识都相对薄弱。作为一名媒体人, 我们更不应忽视电视公益节目所担负的公益启蒙责任, 通过电视公益节目对于公益内容、活动的准确传播与宣传, 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公益、认识公益, 并愿意加入公益事业, 推动中国公益事业的发展与繁荣。笔者希望在未来的中国社会中, 每一位公民都能了解到公益无关权利、财富、地位, “全民公益”“人人公益”的概念能够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郎劲松.潘飞.《电视公益节目的社会价值和传播期待——解析贵州卫视.“关注农民工”系列节目的公共话语空间》现代传播.2008年第2期.
[2]严三九等.《2007年中国电视公益节目发展年度报告》.2008.1.
[3]李宝萍.《海外模式的中国化表达——解读央视梦想合唱团》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2.
[4]张振聪等.《传递爱心共建和谐——记CCTV-2的大型公益活动“春暖2007”》今传媒.
[5]胡长全.《我国电视公益节目的问题与对策》现代传播2010年第一期.
[6]罗梦.《中国电视公益节目的现状与进程探微》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4.
在这种热闹的背后,我们需要一种冷静,因为这样我们才能看到进步的问题。其中一个最突出的问题,是我们的公益活动通常是缺少评估的。也就是说今天给钱的、拿钱的、用钱的、用完钱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项目开始说的要求与成效是不是达到,大家都是不知道的,也有很多给钱的人根本没想知道,或者不知道原来还需要知道给钱后的成效。
从科学管理的角度来说,如果一种行为的后果是不可评估的,那么科学性就会丧失,同样管理如果不处在评估之下,往往就会走形与扭曲。没有评估如果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也特别容易产生普遍的作弊——我拿了你的钱,我告诉你钱用得很好,你也根本不知道好不好,也无从知道好不好,根本不知道我说的好不好是真的还是假的,那么钱就掉在了黑箱里。这个时候,腐败与滥用的几率就大大提高了。公益的钱只要不在适当的监控之下,是很容易变成公害的。
【中国公益报告】推荐阅读:
中国公益组织07-23
中国公益慈善的新动力07-15
公益活动社会实践报告07-10
公益志愿者2013年度述职报告07-05
室内PM2.5污染公益调研报告06-12
公益策划06-15
公益岗位面试06-17
校园公益团队07-08
国学公益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