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角色的变化(精选13篇)
新课程实施十年来,激活了许多语文教研中存在的问题,语文课程改革正在讨论中不断推进,教师的角色扮演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下面就结合我在本次培训学习中的感受,谈谈我在语文教学中所存在和遇到的一些问题:
1.教师是语文学习的引领者。
我们对新理念,对课程标准背得很熟,我们知道应该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方式,但是一到课堂上我们还是回到原来的方式当中。老师们认为,课堂上不讲课,就是没尽到责任。很多老师不愿意放弃自己熟悉的经验,不敢尝试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害怕改革不好会出现问题。
在传统课堂上,教师一般是把预先准备好的知识一五一十地告诉学生,学生被动地听记教师的每一句话。传统课堂理想的效果往往是教师按部就班地完成预定的教学内容,学生学习的理想状态,就是专心致志地听讲。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就大不一样了。课堂教学的热烈气氛表现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不同经验与认识的对话、交锋、碰撞和协商。课堂教学的理想效果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经历学习的过程,学生在探究中掌握预设的教学内容,并能得到修正补充。学生的学习融入了自己已有的经验,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有所积累、有所反思,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例如:在备课时,一些教师大致看看课文,就急于读教材,甚至照着教参写教案,搞“教材搬家”。课文中的一些知识,不加思索就照搬给学生,没有“化”的过程,虽然教学要求讲解完了,但由于没有消化,学生吸收根本就不好;反之,换一个角色,让学生自己找出问题所在,老师实时提示、指导,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倍增,同时也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2.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看到这句话,很多老师就可能这样理解,就是学生是主体,教学中的什么事都要围绕学生转。怎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呢?我们经常听到老师在讨论的时候说,这堂课我没处理好,大部分时间是我在说,我没有以学生为主体。我们认为,老师对“学生是主体”的概念理解错了。课程标准讲“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是课程论的概念,学习是一种实践活动,实践活动的行为人就是主体,学生当然是学习的主体,其实教师也是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体。一个是学习的主体,一个是教学的主体。
新课程教学中, 没有现成的可供遵循的模式, 所有的问题都要靠教师在实践中摸索、分析、思考和解决。教师如果墨守成规、不思进取, “穿新鞋走老路”, 固守传统课堂教学模式, 必然会被时代所淘汰。因此, 教师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 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 对自身教学行为进行反思, 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 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教师必须要认识到自己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所起的作用, 要把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 使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发展的舞台、合作探究学习的乐园。
二、教师应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者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做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
传统教学中,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权威, 师道尊严, 说一不二。新课程理念强调师生地位的平等, 即教师和学生不能是教训与被教训、灌输与被灌输、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 而应是平等的、对话式的, 充满爱心的双向交流。课堂教学组织实施是由教师引导完成, 教师就像导演一样, 在课堂教学中, 首先要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 使学生产生自觉参与的欲望, 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 激发其探索未知的欲望;其次要精心组织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 为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学习活动提供充分的时间与空间。
三、教师要从“传道授业解惑”、“道德偶像”的传统角色中解放出来, 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应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努力创设一种为学生所接纳的、宽松合作的、开放的、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良好教学氛围。这也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 是教师角色特征中的核心特征。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则是优秀教师的最重要标准之一。教师作为促进者, 他的角色表现主要为:1.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 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 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2.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的策略, 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教师要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 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3.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 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为学生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 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 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 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 探索热情更加高涨。
四、教师应由课堂的主宰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与合作者
教师向教学的参与者、合作者转变, 必须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 教师应该主动由“站在讲台上”变为“走到学生中去”, 只有把自己当作了学生学习的伙伴, 站在合作者的平等的位置上, 学生才会获得平等意识、主动意识;其次, 教师要扮演好合作者角色, 就必须放下架子, 走下讲台, 最大限度地去接触学生、推动学生、鼓励学生, 尊重学生提出的问题、见解, 以交流、合作、商讨的口气与学生共同讨论交流, 建立起合作伙伴关系。
五、教师应由“严师”变为“益友”, 成为学生学习中真正的赏识者
赏识教育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认可。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 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积极思考, 主动探究。也就是说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的特殊表现, 关注每一个学生,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件“小事”, 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更多的肯定和关注。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不断欣赏学生的每一点进步, 关注和赏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 关注和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与运用方法的优良行为, 关注和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 真诚地肯定学生、赏识学生, 及时表扬, 不断给学生以前进的动力,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让学生感受“课堂的幸福”。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时效;策略
一、专业的教师素养
小学语文是相对于其他学科丰富多彩且灵活的一门科目,一个连自己都解不出语文题的教师,不可能带出高素质的学生。这就需要教师具有专业素养,在课堂上用专业的语文知识去征服学生,这样才能让学生重视你,跟上教师的思路,打好每节课的基础。语文素养体现在教师对语文的认识上,对教材的把握上。教师在注重知识点的生成过程时,也要注重方法的探究,注重能力的培养,才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教师要不断学习,多听名师讲座和示范课,活到老学到老,不断地充实自己。
二、教师精心备课,学生提前预习
无论什么类型的课、什么內容的课、多么简单的课,教师都需要精心备课。因为对学生来说,再简单也都是新知识,都会存在难点。还有就是我们的学生如果课前花上10分钟左右的时间投入课前语文预习,虽然所花时间不多但成效会很大,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自觉地预习课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只有精心备课,依据学生成长需要,全面地解读文本,细致地分析内容,才能灵活驾驭课堂,遇到预设外的问题,才能有精力有方法去处理,才能实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效率。学生只有提前预习课本,才会更明白教师讲课时的教学意图,更好地把握重点,为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时效性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每一节课的教学方法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教师要根据每一节课堂的语文知识使用多种教学方法,要根据内容的不同灵活运用,让学生爱上语文。比如,情景的创设,良好的心境、情绪、积极的情感对语文学习有积极的作用;在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创设“和谐情境”“乐学氛围”,用幽默、类比等丰富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做到有效学习。语文是一门灵活的学科,我们可以使用多媒体增加学生的学习的乐趣。而且多媒体的播放会有声有色,进而提高语文课堂的时效性。
四、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巧妙提问
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严格束缚课堂教学,学习的积极性也得不到有效的调动。新课改下课堂教学要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精神,创设合作探讨的自主性学习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拓展教学空间,加深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在课堂上让学生积极举手发言,同桌讨论、分组交流,从而产生思维碰撞,我们解读文本,学生研读文本,同学间互相倾听,互相补充,引导学生自主吸收语文知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教师不仅要求学生自主学习,而且要巧妙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启发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大胆的猜想,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巧妙的提问不仅会增加学生的语文记忆能力,还可以让课堂变得更有活力。
五、多用鼓励性语言,给予每个学生自信
如火如荼的奥运会结束了,2016年中国女排给了世界一个伟大的惊喜。“慢慢来”,是郎平跟队员说得最多的一句话。2013年5月10日,在郎平率队完成上任后的第一堂训练课后,队员们业余的表现让她颇感意外,基本功差,团队意识差、心理素质差……她不得不对记者坦言:“队员们目前的身体状态还不错,但在技术能力、场上意识上,跟我想象的有差距,慢慢来吧。”郎导的慢慢来,对我感触很大,这是我这个急性子必须学习和应该做到的简单的三个字,给了学生极大的肯定和希望。用激励的语言,实实在在的行动静待花开。19世纪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有句名言:“一个普通的教师奉献真理,一个优秀的教师让人发现真理。”教师能深入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加以鼓励,使之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就能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只要学生有自信心,一定能够学好语文。我们要经常鼓励他们,并在方法上悉心指导,提高小学语文的课堂实效性。
六、教师的课后反思
“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教师每上一节课,都要进行深入的剖析、反思,对每一个教学环节预设与实际吻合、学生学习状况、教师调控状况、课堂生成状况等方面认真进行总结,找出有规律的东西,在不断“反思”中学习。我们反思的主要内容有:思考过程、分析过程、语言的表述、教学的思想方法等,以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培养教师的专业素养、精心备课,让学生提前预习、课堂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巧妙提问研究教学中的细节、用鼓励性语言,给予每个学生自信、课后总结养成教学反思的习惯,只有这样才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的兴趣,转变好自己的教师角色。路漫漫其修远兮,角色转变不是空话,只要我们有心,这必将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1]高桂峰.小学语文阅读中教师积极引导分析的作用[J].学周刊a版,2013(22).
一、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角色转换
(一)关于教师角色的概述
1、国内外对教师角色的研究现状
2、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研究成果
(二)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转换的必然性
1、教师角色重新定位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2、教师角色的转换是影响课程改革的关键
二、新课程中政治教师角色的定位
(一)传统政治教师角色及其局限性
1、传统政治教师角色
2、传统政治教师角色的局限性
(二)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政治教师转换角色
1、新课程运作要求政治教师转换角色
2、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求政治教师转换角色
3、新型师生关系要求政治教师转换角色
(三)新课程下政治教师的角色定位
1、课程的开发者和实施者
2、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3、学生品德的塑造者
4、教育教学实践的反思者
5、学生思维和视野的开拓者
6、社会问题的敏锐观察者和思考者
三、新课程下政治教师角色转换的实现
(一)教师要走进新课程
1、根据新课程的要求转变教育观念
1)教师观
2)教学观
3)学习观
4)知识观
5)人才观
2、要积极尝试新角色
1)研究性学习中的教师角色
2)合作学习中的教师角色
3)自主学习中的教师角色
(二)教师要加强专业素养
1、思想道德修养
2、理论修养
3、心理素养
4、信息素养
5、教学监控能力和反思能力
(三)建立教师角色转化发展的制度
1、加强教师培训
1)加强教师培训队伍建设
2)开发适应新课程的教师培训有效机制
2、建立教师合作机制
1)形成教师发展的共同目标
2)建立教师“学习共同体”
3)促进教师的合作实践
姓名:左太平学号:200841340180指导老师:张栋栋
摘要:当下,教师角色转变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一是传统主导性角色受到挑战,非主导性角色开始增强,新角色内容不断产生和丰富;二是传统的落后认识开始遭到摒弃,新的科学的角色概括开始出现,对教师的角色开始科学规正。对于教师角色, 当下人们谈论颇多的是“转变”,它似乎意味着中小学教师正由“旧教师”转为 “新教师”,去旧迎新。笔者认为,这种说法和认识不够全面,有失偏颇,容易误导对今天教师角色的构建。故此,这里就中小学教师角色“转变”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关键词] 新课程教师角色转变
1、新课程改革中农村中小学教师角色发生转变的原因
1.1在传统教学中,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角色已成为新课程改革的羁绊
教材和教参、统一考试和检查。学生的统一考试严重束缚了教师们的手脚,注重应试教育,因为当代现实社会中社会对学校做出的评价主要是依据一个学校的升学率。大部分认为升学率高的学校就是好学校,然而升学率低的学校就是“ 差” 学校。学生家长们在孩子小的时候就通过各种路径,想尽一切办法,把孩子们送去那些升学率高的学校读书,而“ 差”学校则面临着学生资源短缺的问题,学校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不向社会大众低头,沿着传统教育的轨迹,想方设法提高升学率,大搞应试教育和对成绩优秀的学生优厚待遇。学校评价教师也“ 依葫芦画瓢”,无奈,教师只能被动地且必须严格地执行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和课程计划,机械地“ 照本宣科”,毫无创新地向学生传授与考试内容有关的课本知识,教师最终成了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工具、载体,其所承担的只是“ 传声筒” 式的角色。而学生也只好在被动地接受知识中苦苦挣扎。这种单行线的、就范式的和接受式的单向知识传递,会泯灭学生鲜活的个性。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新课程的实施,使我们醒悟到必须把为教师设计的教育,转变为学生设计的教育,这是教育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支撑这一重大突破和改革的是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原有的“ 园丁”、“ 蜡烛”、“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角色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特别是在当今信息时代,随着人们对教育观念的提升,这些美名不但发生了变化,而且还要不断补充新的角色,教师将不再扮演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而要成为学生的促进者和研究者的角色。
1.2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角色的转变也是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
马可波罗曾经说到: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实施,尤其是对农村中小学教师而言,角色的转变已成为新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新课程改革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无论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转变,还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抑或是新课程的推进和教学质量的提高,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更要积极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努力更新教育观念,及时转变教师角色来达到这一教育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际上是将以知识传授为重点的旧课程转变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新课程,这一转变必然对教师的角色提出全新的要求。面对新课程目标全面启动,从“ 教学大纲” 走向“ 课程标准”,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教师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只有客观地、科学地、合理性地转变自己的角色,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也只有充分发挥自身的角色作用,才能充分理解新课程,保证新课程的有效实施。这是新课程目标要求,也是新时代基础教育的要求。
2.新课程改革中农村中小学教师角色转变的策略
新课程改革从实施到现在已经有八年之久,在推进教育进步、教育革新方面取得了不可泯灭的作用,尤其在我国经济力量薄弱相对偏远的农村。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很好地证明了广大人民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的主力军,是学生进步的助推器,教师角色的转变对深入推进课程改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广大教师在传统的教育教学课程教学实施中,一部分教师受困于角色的转变,在教学工作中穿新鞋走老路,总是徘徊不前。为了更好地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根据新课程改革内在的要求,教师的角色应作如下的转变:
2.1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
在传统教育模式中,以应试教育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教师就成了知识的输出者。教师只重视对学生传授书本知识,严重忽视了学生的发展,思维定势,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想。可是新课程改革则是要求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呼唤学生的主体精神,让学生成为有思想、有自主能力的人,而不是只会接受知识,不懂学以致用。学生在新课程改革的前提下,学习和掌握知识,又可以陶冶
情操,开发智力和培养能力。还可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所以说,教学过程是一个身心发展、潜能开发的过程。当今时代,对教育的要求比仅仅是一纸空文凭,又给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而是为了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使人的个性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教育不再仅仅是为了适应就业的需要,而是要贯穿学习者的整个一生。回顾20世纪学校教育所走过的历程,大致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发展轨迹:知识本位———智力本位———人本位。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影响人生成功与否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人的情感, 而不是知识甚至智力。体质的发展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当代教学应超越唯一的认知,应致力于发展学生包括智力本位的整个个性和整体素质的提高。教师队伍原来所担任的角色已不能适应当代学生的发展了。因此,教师角色必须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
2.2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
一堂课究竟应该怎么上? 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讲是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这是以教定学,让学生配合和适应教师的教。长此以往,学生习惯于被动学习,学习的主体性也渐渐丧失。显然,这种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不利于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在知识信息时代的今天,教师不可能,也没必要把浩如烟海并且可能过时的知识尽可能多的教给学生,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特别是终身学习的方法才是教师的真正选择。只有让学生拥有了终身学习的方法,学生才可能终身掌握开启学习和创造之门的钥匙,才能真正自主地踏上学习和创造的征途。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教师讲,更要注重学生学,真正实现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的转变。实现了这一转变,学生将会成为教学活动真正的主人,教和学将会呈现出生动活泼的景象。可以很好地促进对学生智商与情商的综合培养,可以使素质教育得以实实在在的实施。
2.3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传统的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只是一种形式上走捷径的教学,把形式结果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它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同时,它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把教学过程庸俗化到无需智慧努力,只需听讲和记忆就能掌握知识的那种程度,于是便有了掌握知识却不思考知识、提问知识、评判知识和创新知识的“好学生”。这实际上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个性的摧残。目前,人们意识到教学结果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切
身体验,学生的认知体验、情感体验以及道德体验等,正是这种体验决定着教学的最终结果。因此,为了实现结果目的,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师必须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并力争在教学过程中做好四点:其一,强调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兴趣,力求形成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乐学、善学的学习态度;其二,强调在教师启发引导的基础上,让不同层次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获得对基础知识的领悟和技能、技巧的习得形成;其三,强调“知—情”对话,注重不同层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寓于知识经验中的情感的充分觉察和体验;其四,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以及多种方式和方法的综合应用,为学生设计出合乎年龄特点的活动,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实现了这一转变,可以让课堂变成学生成长的乐园。在这个乐园里,所有学生都能够愿学、能学、会学、苦学、乐学;在这个乐园里,学生的理性思维、自由意志与人格特点会得到很好的尊重,学生会成为独立思考和行动的主体,在和教师、同学的交往与对话中,个体的智慧潜能得到挖掘,道德性格得到了陶冶,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最佳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感到这是一个有价值的幸福乐园。
2.4由居高临下向“平等中的首席”转变
传统的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权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居高临下。他们已习惯于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对学生按自己的要求“格式化”。这种
不平等的师生关系阻碍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同时,教师的教学受到了严重的束缚。同时,知识信息时代的今天,教师并不是知识拥有的唯一者,而学生完全可以不依赖教师,在课堂之外获取更多更新的知识,他们获取知识速度之快、内容之丰富、渠道之便利,远远超出教师的想象,在某些方面,学生的知识已经超出了教师。教师在课堂上还是一味地居高临下主宰课堂,将会直接影响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长此以往,将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潜能。而且学生也会产生一定的厌烦情绪和逆反心理。因此,为了在课堂上创造出一种民主、平等、和谐、愉快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和教师都处于愉快状态,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其他媒体之间进行广泛的交流,互相启发、活跃思维、陶冶性情、张扬个性、提高能力,教师就必须由居高临下向“平等中的首席”转变。
2.5由教学模式向教学个性化转变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更新观念,要勇于创新、积累、总结和提高,要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化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培养有智慧、有创造性的一代新人。相当一部分传统型教师,他们的教学方法单一化、模式化和公式化,已不能很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必须向教学个性化转变,并落实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中:
2.5.1精心处理教材。教材往往把知识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看到的是思维的结果———教学结论,而看不到思维活动的过程。具有个性化的教师应该使课本上的知识“活”起来。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已有知识,对教材进行科学和艺术的处理,从而形成可以操作的教学思路,倡导用教材教,反对教教材。
2.5.2编制和优化教学方法。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教法上的编排、设计和加工,克服组织形式的模式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当好组织者和引导者,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利用教材为自己的学习服务。
2.5.3倡导教师教学风格富有个性化。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风格就是一种教学艺术的创造性表现。
2.6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
从信息论上说,课堂教学是由师生共同组成的一个信息传递的动态过程。由于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同,课堂教学过程存在四种主要的信息交流方式:一是以讲授法为主的单向信息交流方式,教师教,学生受;二是以谈话法为主的双向信息交流方式,教师问,学生答;三是以讨论法为主的三向信息交流方式,师生、生生之间互相问答;四是以探究———研讨为主的综合信息交流方式,师生共同讨论、研究、做实验。按照最优化的教学过程必定是信息量流通的最佳过程的道理,显而易见,后两种教学方法所形成的信息交流方式较好,尤其是最后一种多向信息交流方式最佳,这种方法把学生个体的自我反馈、学生群体间信息交流、与师生间的信息反馈、交流及时普遍地联系起来,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的立体信息交流网络。这种教学方式能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对不同智力水平、认知结构、思维方式以及认知风格的学生实现“互补”,达到共同提高。这种教学方式还加强了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和师生之间的纵向交流,并将两者有机地贯穿起来,组成网络,使信息交流呈纵横交错的立体结构。这是一种
最优化的信息传递方式,它确保了学生的思维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活跃、主动的状态,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系列学生主体活动的展开与整合。
参考文献:
[1]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 [M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2]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3]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编. 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M] .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 黄济. 现代教育论[M] .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 钟启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1.
[6] 袁振国. 教育新理念[M] .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7] 曾素林.教师角色的转变: 从“ 单一型” 走向“ 综合型” [J]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7,(1).
[8]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编. 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M] .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9] 黄济. 现代教育论[M] .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10] 钟启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1.
[11] 袁振国. 教育新理念[M] .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总 结
姓
名: 杨 永 琴
学
号: 8 号
工 作 单 位: 嵩 明 县 嵩 阳 镇 杨 桥 小 学
日
期: 2011 年 12 月 20 日
参加楚雄市小学语文置换研修班研讨心得
总
结
―――杨桥小学:
杨永琴
2011年10月10日至2012年1月10日,我由嵩阳镇中心学校安排,有幸参加了在楚雄师范学院国培计划小学语文置换班的研修,听了各个专家的精彩讲课,跟班研修了半个月,再加上一线教师的经验交流,使我感触很深,受益匪浅。
从参加工作以来,历时15年,在这短短的15年中,我一直都在一线从事小学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特别是最近几年,在教学上我一直有自己的困惑,我一直在思考,不断的问自己,我的教学方法陈旧了吗?教学理念太模糊了,尽管每年都参加进修学校的培训学习,还是有一种道不尽说不明的感觉,当我知道我有这样的一次学习机会时,我不由为之一怔,我可以解惑了,于是我认真的准备资料,总结了一份关于这几年教学的心得体会,和三个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困惑问题,一份平时上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随我带去了,我抱着一种解惑的目的去了,经过三个月的学习,让我重新回到了这三尺讲台,我又好像有了很多的自信和勇气,我心理有了很多的想法和做法。
通过学习让我知道教育是围绕树人这一终极目标而设置和规范的,一个人的精神境界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成才,个人价值实现的可能、大小。除了家庭和社会因素,能直接影响孩子成长的,非教育莫属,非小学教育莫属。语文重在培养学生的交际功能,在教学中常常体现在八个任务和四个能力上,(识字、写字、阅读、积累、交际、习作、方法、习惯,)最后通过的(听、说、读、写)能力来表现,历次课改,其实都是对怎么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做调适和整合过程。其实语文教育的宗旨是要教导人“学识广博,生活高雅”,目的不是只给学生一种职业训练或专业训练,而是还要培养一种身心全面发展的理想的人格,或者说发展一种丰富的健康的人性,语文教育可以理解为三个关注:一是关注每一位学生,二是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三是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一句话概括,就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小学的6年要为学生今后的60年负责。
作为语文老师,要有语文课堂的品位特征,知道自己教什么,(要坚定不移的指向课程目标),知道自己怎么教,(听说读写是常态),知道语文不复杂,环节比较简单,能够体现语文特殊的味道,(“语文味”、“人情味”、“课堂要有书卷味”)。以学生为本、以训练为主、以表扬鼓励为主,上课要有常态性,要知道“学语文就是学做人,伴随语言文字读写听说训练渗透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语言文字不是单纯的符号系统,而是一个民族认识世界、阐释世界的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
在教学中,要讲究教学策略,要遵循儿童认知规律,注意保护学生识字写字的积极性,不能惩罚。要从小时候抓起,教会学生横平竖直、干净工整、笔顺正确书写中国字,要把学生的认真勤奋刻苦的习惯养成。识字教学不可能节节都有趣味,基于学生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和记忆力处于最好的时期,为了以后的阅读和写作,识字的任务必须在小学低中年级基本完成。习惯养成正当其时。
要认识到一个学生的精神成长史,就是他的阅读史。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主体地位作用,占有很大课时量,它不但对学生的语文 3 素养的形成具有依托意义,同样也对学生的人生观、社会观、自然观的形成具有依托意义。我们要培养的“学识广博,生活高雅”的全面发展的公民,就必需在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候,加强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和学生自我阅读的培养,新课标倡导的阅读教学的模式:一是由“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二是由重视“识字教学”转向“理解教学”;三是由“精熟学习”转向“策略学习”;四是由“单文教学”转向“群文教学”;五是由“讲授教学”转向“合作学习”。从学生身心成长的角度看,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阅读,因为,阅读是获取外在信息最重要的渠道,阅读同样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人生和社会的基本渠道。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本身就是理解、吸收、内化,甚至创造。给予学生以时间、空间,让学生通过阅读涵养性情,大家知道任何能力都是学习主体“悟”后“练”出来的,而绝非是“讲”或者“听”出来的。缺少阅读,对语文教学是釜底抽薪;缺少阅读,对学生能力养成是致命一击。
把作文与做人以及生活联系起来,韩寒说:“人生的第一次撒谎常常是从写作文开始的。”可见作文教学的重要性。我们的作文教学有三个常见的问题不容忽视,第一、对立意的要求过于统一于主流价值观。第二、题材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儿童志趣缺失。第三、作文训练走过场,批改大而不当。其实新课标对作文教学的表述是 作文目的: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要求:简单明白,文从字顺。如何解决这几个问题。针对措施:
1、降低价值要求,海纳多元标准,鼓励表达真情实感。习作是不提倡虚构捏造的,意在训练学生的手写学生的心。
2、提倡贴近生活的作文训练。作文即做人,人以诚为信,文以诚为本。要记住,写作兴趣是第一;写作意志是第二;写作人格是第三;写作技能是第四。
3、科学安排句段篇训练,使学生的表达丰满有序。
一、由“师傅”向同伴转变
“一日为师, 终身为父”的信条体现着教师的权威。对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 学生言听计从。这种传统的教师角色缺乏对学生应有的尊重和关爱, 缺乏双方的互动与合作, 更缺乏促进学生成长的服务意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活动中“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语文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就有别于传统意义上教师的内涵。教师的一切活动要围绕学生的发展而展开,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要从学习支配者的地位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让学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的氛围中受到激励和鼓舞, 得到指导和建议。教师的角色要变为组织者、促进者、引导者、合作者, 真正地建立起相互沟通、交流、启发, 相互补充, 互教共学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我们教师应重新定位师生关系, 充分认识到教师与学生是人格平等的主体, 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平等对话的过程。要把课堂还给学生, 把平等自由交给学生, 教师就要减少在课堂上讲授的时间, 要降低教的“营养感”。该学生做的教师决不插手, 最大限度地给学生创造活动和思维的空间,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提高、在探索中创新, 逐渐步入教与学的互促互动境界, 使严肃的课堂荡漾起“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悠然氛围。
二、由知识传授者向促进者转变
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 片面夸大教师的权威作用, 把学生看成一个可以装进各种东西的容器, 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忽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新课程改革中, 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被赋予新的内涵。教师要改变过去强调单一知识传授的观念, 努力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使学习过程不仅成为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 而且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要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由统一模式教育向个性化教育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只重课本知识向重生活知识转变。总之, 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语文、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语文, 不同的人在语文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基本目标, 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使学生也能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创造者。
三、由单一评价向综合评价转变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的经历, 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语文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 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要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水平, 更要关注他们在语文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信心。”因此, 评价不能仅仅满足学生知识掌握的多少, 还应当包括学生探索精神的唤醒与弘扬, 创造力的发展与提升, 创新人格的生成与确立等。
新评价理论要求语文教师明确评价目标, 建立新的评价体系, 不仅要采用纸笔测试, 而且要结合课堂笔记、学习资料卡、成长记录袋等形式了解和记录学生的基本情况;要通过平时学习过程和日常生活中表现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合作情况来进行评价, 经常对比他们的变化, 鼓励学生互相学习、互相激励, 促使学生不断进步。
四、由复制者向研究者转变
以前教师只是被动地、消极地按部就班地复制着教育行政部门审定的课程计划。作为新课程实施者的教师, 面临着知识爆炸的挑战, 同时也面临着对新课程改革的诸多新问题的学习、研究、反思和总结。这要求语文教师必须由复制者向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转变, 积极主动和全方位地介入新课程研究、开发、设计和实施等一系列活动。
【关键词】 角色意识 角色观念 角色学习 角色技能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 G45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2)12-014-01
课程改革中最难实现的变革是教学实践的变革和教学精神的变革。可以说,教与学的变革是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衡量一个变革的成败,最根本的是看课堂中,教室里发生的变化,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活动所发生的变化。否则,一切改革都将成为不可能。就像川剧中的变脸艺术一样,教师也是一个多重角色的表达者。下面就近几年来的教学所得对教师的角色浅谈如下:
一、教师的角色意识
角色是一种对每个处在一定地位的人所期望的那种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模式。他决定着一类人的共同轮廓。角色也就是一个人的身份、地位、职务及其相应的行为模式。教师的角色是复杂多样的不同角色的统一体,因而,教师的角色意识的确立,需要多方位多角度地展开。
1. 传授者的角色。教师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者,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者的角色意识。既然要传授知识和技能,教师应该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座知识的宝库,一本活的教科书,一位学者或专家。只有确立这样高目标高水准的角色意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从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 管理者的角色。对于学生来说,教师担当着管理者的角色,教师应当确立相应的管理者意识。教师在实施教育中,要有明确的管理观念、管理方式、管理标准,通过实施管理,使学生逐步形成“律己”的习惯和自控能力的加强。
3. 家长代理人的角色。 在实际教育中,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不可避免地担负着家长代理人的角色。学生从家庭来到学校,家长把自己的权威和教育责任部分托付给了教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师是学生继父母之后遇到的最直接的社会权威。因此,教师应自觉地树立起家长代理人的角色意识。这种角色意识的确立,并不意味着教师要时常代替父母的角色,对学生施以家长般的培养和引导,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师具有“长者”般的责任心和义务感,以真诚温暖的情感、耐心细致的教育激发和鼓励学生的上进心和进取精神。
4. 促进者的角色。传统教学中,教师遵从于“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常以“三尺讲台为舞台,一支粉笔作教具”,教师让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教师将教学的重心从“教”转到“学”,注重让学生自己去思考、体会、讨论、探究、下结论。增强学习的研讨性、互动性,教师要注重“行为课程”和“经验课程”研究,注意将积累的教学经验融于新的教学方法中,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的方式要发生根本的改变,教师必须进行角色转换。
5. 朋友的角色。教师要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和学生打成一片,就要想方设法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教师应该要有扮演学生的知心朋友的角色意识。教师如果一味把学生看作是自己管教的对象,就会无形中在自己与学生之间划上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造成师生间的隔膜、误解甚至敌视。教师只有以知心朋友的身份走到学生中间,随时随地洞悉他们内心世界的波澜,学生才会及时地把自己内心的喜怒哀乐倾诉出来,从而使教师适时找到对症下药的最佳教育方法。
6. 心理医生的角色。学生的心理健康离不开教师正确的引导和培养,教师应该具有心理医生的角色意识。教师要具备较高的心理学方面的修养和才能,及时消解学生的心理障碍和不良情绪,从而使学生从惧怕权威、缺乏自信和自卑的感觉中解放出来。教师要适时地关心学生的情绪变化,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使学生始终保持正常、健康向上的情绪和心态。
二、教师要进行角色学习
学习教师的权利、义务和规范;学习教师的情感和态度。例如,一个商店的售货员,不但要知道售货员的职责、各种商品的规格,而且还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学习和养成百问不倦的习惯,热情服务的态度,并不断体验顾客的心理反应,从而巩固社会、他人所肯定的情感态度和行为方式,使自己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售货员这一角色。
所谓“活到老,学到老”,角色学习也是无止境的,它伴随着整个生命的历程,教师角色学习的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他为师的好坏,影响到他在其他人心中的教师形象。
三、教师要掌握角色技能
教师技能是指教师具有顺利完成教育任务的智慧、能力、经验等个性特征的总和。每位教师都希望自己受学生欢迎,这就首先要正确分析和评价自己的角色。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角色行为,以适应教育改变和发展。要积极学习,更新观念,善于研究和总结科学的教学经验,使之上升为理论。要增强同学生打交道的能力,增强处理各种特别是突出问题的能力,增强组织能力,尤其是在课堂中,教师要善于用适当的姿势、动作、面部表情、声态表情、体态表情等语言系统。这种活动技能,往往成为学生上课加强记忆的一种线索。是教师行为实现的重要途径。所以说,教师要熟练掌握这些基本技能,结合自己知识、经验扮演一个成功的教师角色。
新课程教育改革将会使我国教育发生一次历史性变化,每位教师将在这场变革面前接受考验,经历洗脑、充电、反思过程,我们教师要主动接受挑战,首先在教育理念和角色定位上发生变化,争取在高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
[ 参 考 文 献 ]
[1] 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3.
[2] 王祖浩.中学化学新教材,2005.
我庆幸,我赶上了新课程改革,走进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在这一过程中,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长的轨迹,真切地感受到了一颗颗充满活力的教学弄潮儿,一个个充满生命张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民主衣袂飘飘,楚楚动人,自主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款款地向我们起来。我们激动得想,新课程真好。新课改在铜陵已有两岁了,如果现在谈到新课程改革还仅仅是“新课程真好”,那课改在铜陵就真的要停止呼吸了。可喜的是,我们在一批老师已经开始理性地看待新课程改革,开始用批评与反思赋予铜陵教研以新的生机,构建教学真的精彩。
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
记得在课程改革开始的一次调查中,有位家长这样说 :“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
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1、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
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
3、教学活动中要注重“溶情”。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
二、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
传统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对话”。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
三、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1、让孩子去“展示自己”。“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
2、引领孩子去读书。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我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在教学《车的世界》后,引领学生阅读背诵了《小小交通警》、《洒水车》、《让车》等十余首儿歌,使学生们了解到了更多有关于车、交通规则方面的知识,而且无形中又认识了许多生字。另外,将《安徒生童话》、《唐诗三百首》、《格林童话》等书籍推荐给他们阅读,使其领悟书中的精妙所在!总之,教师要做一个牧羊人,把可爱的孩子们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尽情享受!
3、在生活中学语文。
“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一直以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这样,孩子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在生活中识字”的教学实验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大街上、电视上、车厢里„„ 到处都成了孩子们识字的地方。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
四、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曾说过:学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杠杆上的支点,对人的发展来说,学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正决定今后能否撬起这个“地球”。感悟既是一种心理活动,又是一种感情经历,还是一种审美的体验。
1、把人家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
2、把人家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
3、把别人的文章当注解,把自己的人生当正文。
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们和学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个人的所得是不尽相同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时,不忘时时联系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把别人的文章当注解,把自己的人生当正文”!
真诚地希望:我们的每一节语文课都能陪伴孩子们度过一段幸福快乐的时光!
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实验小学 黄伟华
【摘要】
小学作文的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传统的教学方法强调的是学生在应试教育中能够取得较高的分数,就进行固定模式的灌输,而忽略了学生的兴趣的培养以及其个性的发展。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教育出的学生,千篇 一律,不适合学生的长期发展,也违背了人性发展的规律,因此必然被社会所摒弃。素质教育强调激发学生的兴趣,要求学生能够贴近实际、生活以及社会,对自己内心的感受进行抒发。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创新思路 激发兴趣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传统的教学方法受到了强烈的冲击,想要适应素质教育,就必须进行教学方式的变革。以往的教学就只注重学生写作的能力,学生写作的内容存在着“假、大、空”的现象,作文的内容空泛。但是在新课程的背景下要求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进行思维的创新,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作文的创作中去,引导学生进行自己真实感受的抒发,使得作文充满了灵动性。这就要求学校转变校风,以素质教育为主,教师转变教风,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转变学风,以自学为目的,总的来说就是要对传统的教学方法有正确的认识,转变教学观念。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作文情景
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作文教学是一个重难点,因为学生对其没有兴趣就不愿意听,也不愿意写。其次,现在学生学业压力大,没有多少时间能够自由的支配,对于老师布置的题目或许没有真正的理解,就造成了学生没有内容可以描述的窘况。小学生好奇心一般比较强,也比较贪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讲求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之后,再进行作文的写作,那么学生就有了创作的源泉和动力,就能够在愉快的氛围中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对于作文的命题一定不能轻率确定,不考虑学生兴趣和能力,会束缚儿童的个性。因为人都是个性的个体,每个学生的喜好都不尽相同,因此就会根据自身的喜好来选择不同的素材来进行描述,从而使得他们的文章丰富多彩。同时对于作文评判的标准也不能是唯一的,单纯的以成绩划分优劣的行为是不可取的。相反的对于思维新奇,或者言辞优美,抑或是表达出彩的学生都应当进行表扬,对于水平较低的学生应当进行鼓励,而不是批评,要让学生爱上作文。教师还可以设置比较开放性的命题,让学生先进行情景模拟,然后将自己的感受进行抒发,就能够形成文采飞扬的作文内容了。
二、注重学生的个性,分层教学
学生是一个差异性较大的群体,有的小学生智力开发较早,有的.却比较晚,因此对于知识接收理解的能力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就要求教师要因材施教。下面笔者进行举例说明:
(一)命题
新课程的要求是进行素质教育,对于学生的创作要提供广阔的空间以及便利的条件,尽量不对学生的创作进行束缚。与此同时,中小学的思维性还不是很强,因此笔者认为半开放式的题目更有利于进行小学的作文教学。例如《我爱____》《假如我有-》,()这种半命题给学生的思考和选材留下了广阔的空间。第一个题目学生可以选择的内容十分的宽泛,可以填家人朋友,也可以填花花草草、家里的小动物,还可以填自己喜欢的玩具或者是有纪念价值的事物,甚至还可以是大自然,这就充分的考虑到了学生的个人爱好,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评语
进行作文的评价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语气,儿童的心里是敏感的,我们应当采用鼓励性的语气代替传教式的评语,例如“你这次的作文让老师刮目相看”、“老师也情不自禁的与你一起……”等。但是对于作文水平已经较高的同学,要注意加强对其的引导,在写评语的过程中要进行作文方法的探讨,从而对其不足之处进行委婉的表达,促使其能够更上一层楼。比如说“这篇文章的言辞精美,如果能够条理性更强一些老师认为会更好”“你写的作文老师感同身受,但是我认为如果对思路能够进行发散,效果会更好”,这样的评语都能够鼓励学生再接再厉,同时还能帮助学生意识到自己思维性不强,联想力不够的缺点,既保证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尊,又能起到引导的作用。如果一些学生能够运用一些比较好的写作技巧,就可以采用巩固性的评语,让其能够对于已经掌握的技巧能够熟练的应用。比如说一个学生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就可以这样评价:“这篇文章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很好!”这既是对其的肯定,同时还有利于其下次继续巩固。
(三)讲评的方式
对于同一题材,教师可以选取几篇比较典型的文章进行点评,这样学生就能够了解到了自身的长处以及不足,从而受到启发;对于某一作文中班级内共同的优点,可以点出,对于普遍存在的缺点也要指出,有利于学生弥补自身的不足;对于一些技巧好、文采优异的文章可以进行整理,在班级内部进行传阅;对于部分比较具有针对性的文章可以选出来,重点的进行讲解,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写作技巧。
【结语】
传统的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而今新课程标准向教师提出了基础教育下教师要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学会学习,促成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为目的。我们教师应正确认识自己所处的位置,正确认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并尽快地转换自己的角色,尽快适应目前的教材和学生。那我们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呢,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五方面:
一、学生的知心朋友和学习的亲密伙伴
教师要诚恳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尊重差异,关爱每一位学生,对学生要保持一种理解、容纳、友好的态度。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与学生多交流、多沟通,成为一名学生们赖于信任的知心朋友,教育才能深入学生的内心。也只有学生从内心接纳教师,教育教学效果才会事半功倍。
课堂教学过程不单是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教师学习的过程,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亲密伙伴。现在学生的知识可以通过网络、书籍和电视等传媒手段获取,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广了许多,学生在很多方面都会超过教师。正所谓“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在这种现状下,就要求教师不断的接受新的知识信息,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如果教师不及时学习,抓紧学习,很快就会被学生抛在后面,失去与学生平等对话和双向交流的资格,更别提作为指导者和教育者了。另外,信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及其应用也要求教师深入学习,并且能熟练操作,而这又进一步强化了师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共享、交流和对话的可能性。现在的初中生电脑操作水平普遍较高,很多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请教学习、请学生帮忙, 既可以解决难题,又可以肯定学生、接近学生,不可谓不巧妙。
二、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励者
新课程强调要面向每一个学生。这就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能获得激励,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都拥有自信心,使每一个学生在他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新的发展。而教师就是学生探究过程的激励者。心理学研究证明,学生的意志情感比较脆弱,他们在探究的过程中,一旦遇到困难往往会产生畏惧心理,如果不及时疏导,时间长了学生就会丧失自主求知探究、不断进取的信心。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一切机会激励学生,肯定学生,正所谓“好孩子是表扬出来的”。特别是在探究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发表个人见解、倾听他人意见、相互交流、相互比较的机会,让学生即可以表现个人的自信,又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和别人的长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激励每一个学生所取得的成就,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激励每一个学生独特的见解和方法;激励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专长。通过激励来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健康发展。
三、学习方法的指导者
新课程的教学更注重的是学生的学习策略的运用,不以掌握知识的多少为目的,而是给学生提供知识平台,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只是指导和帮助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但同时,要参与学生的各个环节的学习活动中去,与学生交流和沟通,准确地了解学情,及时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或调整教学计划,从而实现向学习方式的转变,发展学生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自己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是统治者或权威者,而是作为学生的指导者,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启发学生,与学生一道寻求真理。
四、优秀的心理医生
现在的初中学生学习压力大,生活环境相对较为复杂,心理问题越来越多。要想让学生心静下来学习,必须要有阳光的心态、健康的心理。心理问题不解决,根本就无法实施正常的教育。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有许多,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也相当地复杂,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就要通过学习多掌握一些心理知识,对有心理问题的孩子进行必要的开解和辅导,使之走出不健康的心理阴影,健康快乐地学习、生活。当然,要带给学生以阳光,教师自己必须保持阳光、积极、健康的心态,学会有效地调整情绪,做到乐观、豁达。同时要求教师有一双敏锐的眼睛,能及时发现学生的变化、及时捕捉学生的不良情绪;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与技术,能对学生进行准确的分析和有效的开导。
一、新课程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促进者
教师即组织者和促进者,指教师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教师即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促进者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是教师角色特征中的核心特征。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转变源于以下原因:首先,现代科学知识量多且发展快,教师要在短短的几年学校教育时间里把所教学科的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已不可能,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传统地位被动摇了。其次,教师作为学生惟一知识源的地位已不存在了。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渠道多样化了,教师在传授知识方面的职能也变得复杂化了,不再是只传授现成的教科书上的知识,而是要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以及学会如何根据认识的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因此,教师再也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二、新课程要求教师是教育教学的实践者和思考者
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传统的教学活动和研究活动是彼此分离的。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研究被认为是专家们的“专利”。教师不仅鲜有从事教学研究的机会,而且即使有机会参与,也只能处在辅助的地位。这种做法存在着明显的弊端,一方面,专家、学者的研究课题及其研究成果并不一定为教学实践所需要,也并不一定能转化为实践上的创新;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没有以研究为依托的提高和深化,就容易固守在重复旧经验、照搬老方法的窠臼里不能自拔。这种教学与研究的脱节,对教师的发展和教学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它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新课程所蕴含的新理念、新方法以及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出现和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新问题,都是过去的经验和理论都难于解释和应付的,教师不能被动地等待着别人把研究成果送上门来。教师既是新课程的实践者,也是研究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这一转变是教师由“教书匠”成长为“教育家”的前提条件,是教师持续进步的基础,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是创造性实施新课程的保证。
三、新课程要求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与课程是彼此分离的。教师被排斥于课程之外,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是按照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考试试卷和标准答案去做,课程游离于教学之外。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是由国家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学参考资料和考试试卷是由专家或教研部门编写和提供的,教师成了教育行政部门各项规定的机械执行者,成为各种教学参考资料的简单照搬者。有专家经过调查研究后尖锐地指出,现在有不少教师离开了教科书就不知道教什么,离开了教学参考资料就不知道怎么上课,离开了练习册和习题集就不知道怎么出考卷。教学与课程的分离,使教师丧失了课程意识和课程能力。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同时确立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政策。这就要求课程必须与教学相互整合,教师必须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性作用。教师不能只是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教师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为此,教师要有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改变以往学科本位论的观念和消极被动执行的做法。教师要了解和掌握各个层次的课程知识,要提高和增强课程建设能力,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在学校、在课堂实施中不断增值、不断丰富、不断完善。新课程越来越需要教师具有开发本土化、乡土化、校本化课程的能力。教师要培养课程评价的能力,学会对各种教材进行评鉴,对课程实施状况进行分析,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定。
嘉定区迎园小学 章晓颖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新课程如同一股清新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它为传统语文教学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随着语文教学改革不断走向深入,我们欣喜地看到,语文教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主要表现在:
一、教师的教育观念有了极大的转变。从“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立场来理解语文课程的性质,已成为一种社会共识。
二、在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由传授者转变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变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三、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观念,教师的教学策略也在发生改变。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四、新的教学评价理念得到较为广泛的接受和认可,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于教学实践中,既重视“知识与技能”的评价,又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
五、《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不仅改变了教师的教学生活,也在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
可以说,我们的语文教学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改革中的语文教学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值得我们静下心来,认真分析,加以改进,固做了如下调查,现将调研情况分析整理如下。
【调研对象】本区部分教师、学生 【调研方法】听课、访谈法、分析法
【问题一】三维目标割裂,不明确,不符合学生实际。
实施新课程以来,由于语文课承担的功能越来越多,因此方方面面的内容被带入课文中。一些老师面对课文,认为都是文质兼美的,什么都应该教,什么都应该学,结果造成眉毛胡子一把抓,以致目标不清或者是目标混杂,搞不清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
另一方面,为了迎合多目标的理念,同时做到目标清晰,一些老师便将三维目标割裂开来,使其各自为政。例如把情感目标单列出来,以示重视、清楚,殊不知情感的教育本应融入在其他目标的教学中。
再有就是目标的可实施性存在着问题。教学目标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来制定,或流于肤浅,或过于繁难。目标太低,学生不用努力就能达到,没有意义;目标太高,学生达不到,也没有意义。我想这是课堂教学低效的主因。
【对策】
教学目标的设定是教师进行课堂授课的一个重要依据;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鉴定标准。于漪曾指出“每堂课的教学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教学内容应根据教学目的作一番认真的剪裁,要确定重点,突出重点,把握难点,分解疏导”。“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一、认真解读、熟记课程标准,形成对课程标准的高度敏感性和自觉性。
二、结合语文特点,突出三维目标的交融性。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知识教学、能力锻炼、策略选择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往往是同步实现的,教师应将三维目标统一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并通过一定的教学策略使其得以实现。
三、潜心与文本对话,深度钻研教材。只有教师正确地理解和领悟课文内容,才能真正提高学生驾驭语文的能力。教师应根据不同内容、不同体裁文章的要求,找到突破口,找准难点,突出重点。
四、分析学生实际,为学生找准真实的学习起点。教学目标的确定要以学生的发展为着眼点,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已有知识积累、生活积累和思想知识水平,关注学生的兴趣点、障碍点和发展点,将学生的昨天、今天、明天综合在一起,把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有针对性的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
五、设计教学目标时要注意层次性。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出不同的要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
【问题二】教学内容单薄,结构松散,置语文内容的整体性于不顾。教学中把生动的课文肢解为知识的拼盘,零敲碎打,对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有所忽视。课堂上,教师常让学生找喜欢的地方,选择喜爱的句段,喜欢的内容来读,这虽然照顾了学生的个性和兴趣,但脱离大的语言环境和内容情景的词句、语段还会有多大魅力?脱离课文整体,对部分的理解肯定是粗浅的,甚至是偏颇的,对于培养学生提纲挈领地获取主要信息的能力也是不利的。
【对策】 对课文的阅读感悟首先应该是整体的领悟。因为,只有准确地把握整体,才能对其中的每一部分有深入的理解。《语文课程标准》特别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当然,强调对课文的整体感悟,并不是不能从某一个方面或某一个局部进行分析,而是要求这种分析必须顾及全篇,要有课文的整体观;即使对课文的某一段落或词句的理解,也应该具有整体观的意识,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阅读教学中的“整体把握”不仅要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更要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阐发文本内容,研究表达形式等等。整体把握教材可以从这几方面入手:一是理清写作思路,作者在写文章时进行立意和谋篇的思维之路,是写作时串联文章的关键,是阅读时理解文章的重点。只有理清了文章思路,才能正确理解作者的看法、态度或感情。二是分析结构布局,整体阅读离不开领悟作者怎样布局谋篇,研究文章是由几个部分组成的,这些组成部分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三是抓住 “点”“线”“面”,一篇优秀的文章,总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线”“面”,如关键的词语、警句、过渡段等等。抓住这些“点”“线”“面”,同时拓展到全篇,就能顺畅地实现“整体把握”。
教师还应从课程标准的宏观上整体把握,从全套教材编写的整体入手,作整本教材及教材单元的整体设计。这样才能理清语文教学整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明确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明确教材的整体框架,明确教材的知识序列;才能从宏观、微观层面上审视教材,既有全盘考虑又有具体目标,使教材与教学成为有机的整体,使教学目标得到最大化实现;才能既有整体设计又体现不同阶段的教学重点,遵循课程所反映的语文知识能力、方法习惯、情感态度之间的联系,在渐进的过程中整体推进,使教学形成一个有序、有机的整体。
【问题三】过分注重朗读与感悟,弱化语文的“工具性”,训练不扎实,不到位。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要让学生在阅读中有所感悟,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但是部分老师没有准确把握阅读教学中的个性理解、情感体验的要义,片面地认为“朗读感悟”是课堂教学的着眼点和归宿点。从阅读教学的现状看,大多数教师比较重视通过文本阅读来丰富学生的积累,积淀语感,而比较忽视通过练习来运用语感,以为语感积淀好了就自然能运用了。其实积淀和运用是两回事,积淀是运用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从积淀转化为运用必须有条件,那就是语文实践。语文能力的提高是以大量的语言材料的积累和反复多次的语言实践活动为前提的。知识要在训练中获得,情感要在训练中体验。
【对策】
语文教学应当坚持以语言文字训练为本,这是由语文学科性质决定的。“训练”是落实语文教育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最为有效的方法。因此我们要致力于构建科学的语言训练新机制。
首先,要确定训练目标。应以“知识和能力”为主要训练目标,在达成“知识和能力”目标的时候重视“过程和方法”,同时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每一课的训练目标要重点突出,具有鲜明的个性,易于操作和达成度的检测。目标要少而精,讲究一课一得,一练一得,循序渐进,忌面面俱到。另外,确定课时训练目标时,必须把文本的语言特点与学生的语文现状紧密结合起来。
其次,要设置语言载体。我们要经常关注三个“点”:一是找准听说读写的附着点。二是洞悉情感发散的栖息点。三是发现价值引领的切入点。这三个“点”是相互渗透与交融的,并不孤立存在,只是因其训练价值而有所侧重。
再次,要选择合适的训练方法。训练方式因训练目标和语言载体的不同而千变万化。譬如,从训练对象的多少看,有个别训练,小组训练,全班集体训练;从语言的运用形式上看,又有口头语言训练和书面语言训练。口头语言训练主要有朗读、背诵、复述、讨论、回答、对话等形式,书面语言训练主要有默写、连线、填空、写词、练句、仿写片断等形式。但无论选择哪一种训练方法,都必须要考虑到学生参与的趣味性和语言训练的时效性。
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语言文字训练应该有新的内涵。比如,把机械的、重复的语言文字训练变成综合的语文实践活动,把静态的语言文字练习变成动态的语文实践。训练如果进行得好,就能和人文精神的熏陶结合在一起。
【问题四】为体现学生的主体,刻意追求课堂的热闹,却只留于形式。比如,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因此应运而生。但部分教师片面理解,使自主异化为自流。老师动不动就让学生三四成堆坐在一起讨论。且不说讨论的内容怎样,仅讨论的过程就令人担忧。不是一个人(优秀生)说,另外几个人听,就是大家叽叽喳喳,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互不相干。全班交流时,发言者所说内容仍是个人见解,并没有概括大家的意见。讨论只是流于形式,没有真正收到合作学习的效果。
再比如,多媒体进课堂本来是好事,但由于老师使用的目的不明确,安排的环节不恰当,结果一节课看上去热热闹闹,占了不少时间,但到下课的时候,学生课文还没来得及读两遍。
【对策】
在语文课程改革中,由于我们的认识偏差或一时还达不到应有的认识深度,从理想主义或经验主义出发,有意无意地给语文蒙上了一层炫目的铅华,遮蔽了它的自然本色。近来,“本色语文”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那么什么样的语文是本色语文?开宗明义,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语文就是本色语文,辨证地处理好“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语文就是本色语文。科学地把握本色语文并使之得到落实,就体现了语文的本色,也体现了语文的本体、本貌、本质、本真,褪尽修饰,删繁就简,回归常态,真正做到“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
一、摈弃功利。功利,会让教师走向自我展示,走向哗众取宠;让教学走向飘摇肤浅,走向华而不实;让语文迷失本貌,消融本体,丧失本真。
二、删繁就简。崔峦先生曾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教学内容要精”“教学环节要简”“教学方法要活”的教学主张。张庆生先生也倡导“简法”,他认为语文教学因追寻新课程的本质而“简”,因削枝强干、集中目标而“简”,因三维目标的整合而“简”,因突出基本教学手段而“简”。
三、强化训练。训练要铆定学生母语的发展;训练要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训练要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问题五】过分张扬语文的“人文性”,与其他学科的内容过度整合,削弱了学科特点。
在听课中,我们常发现有重视人文性、忽视工具性,偏于人文内涵的开掘、疏于语言文字的理解、揣摩、积累、运用的现象。虽然教师的本意在于提高学生素质,体现人文性、开放性以及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但结果却使得课堂教学内容庞杂,形式令人眼花缭乱,大量的非语文元素源源不断地涌进课堂:简略的背景交代变成历史演义,作家作品介绍变成人物掌故。只要课文内容稍有牵连,天文地理都可扯进去,语文教师俨然是博学多才的学者,语文课仿佛成了综合课。非语文的东西“越俎代庖”,语文课不像语文课,语文味缺失了。
【对策】
语文姓“语”名“文”。《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的学科性质定义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教材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学中,首先要用好教科书,凭借教材培养学生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的能力。要防止忽略教材内容、要求,忽视对课文的研读,过早、过多地补充其他内容或安排与语文关系不大的活动的做法。其次,在用好教科书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引进相关资源,如,课前搜集相关资料,以增加对作品、背景、主人公的了解;课中插入相关资料、文章的阅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课后推荐相关读物,以拓展学习内容,提高阅读能力。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角色的变化】推荐阅读:
小学教学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感受11-09
走进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01-03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十问”01-09
新课程实施背景下的高一语文教学反思06-26
《新课程背景下的评价方式》01-01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评课07-05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的反思论文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