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解读

2024-08-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论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解读(精选7篇)

浅论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解读 篇1

【摘要】从1978年以来我国开始推出一系列的利率改革措施,我国的利率市场化道路也在不断的探索之中。我国央行目前推行的利率市场化改革选择的是渐进模式,并以货币市场和外币作为改革的突破口。1996年,国家在上海建立了银行同业拆借市场,放开了同业拆借率,将交易利率交由市场决定;与此同时,国债发行也引入市场机制,由承销商竞价确定发行价格。其次是贷款利率和保险公司大额存款利率,1998年10月和1999年9月,央行两次扩大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1999年7月,央行放开外资银行人民币借款利率,同年19月又进一步放开对保险公司期限5年以上、存款金额3000万元以上的人民币大额协定存款利率。然后是外币利率,2000初,央行明确提出了“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后短期”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思路,并从2000年9月21日起放开外币贷款利率,由金融机构根据国际金融市场利率的变动情况以及资金成本、风险差异等因素,自行确定各种外币贷款利率及其计结息方式。大额外币存款利率由金融机构与客户协商确定。300万美元以上或等值其他外币的大额存款,其利率水平有金融机构与客户协商确定。外币利率市场化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先声,标志着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正式拉开序幕。

一、什么是利率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是指利率决定权交由市场,由市场资金状况决定市场利率,市场主体可以在市场利率的基础上,根据不同金融交易的特点,自主决定利率。但是,利率市场化并不排除国家的宏观间接调控,即政府可以利用经济手段在市场上间接影响资金供求状况来影响利率水平,从而形成一个以中央银行利率为上下限、以同业拆借和短期国债利率为市场基准利率、由市场供求决定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利率市场化至少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金融交易主体享有利率决定权。金融活动不外乎是资金盈余部门和赤字部门之间进行的资金交易活动。金融交易主体应该有权对其资金交易的规模、价格、偿还期限、担保方式等具体条款进行讨价还价。

2、利率的数量结构、期限结构和风险结构应由市场自发选择。同任何商品交易一样,金融交易同样存在批发与零售的价格差别,与其不同的是,资金交易的价格还应该存在期限差别和风险差别。利率计划当局既无必要也无可能对利率的数量结构、期限结构和风险结构进行科学的测算。相反,金融交易的双方应该有权就某一项交易的具体数量(或规模)、期限、风险及其具体利率水平达成协议,从而为整个金融市场合成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利率数量结构、期限结构和风险结构。

3、同业拆借利率或短期国债利率将成为市场利率的基本指针。显然,从微观层面上看,市场利率比计划利率档次更多,结构更为复杂,市场利率水平只能根据一种或几种市场交易量大、为金融交易主体所普遍接受的利率来确定。

4、政府(或中央银行)享有间接影响金融资产利率的权利。利

率市场化并不是主张放弃政府的金融调控,正如市场经济并不排斥政府的宏观调控一样。但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政府(或中央银行)对金融的调控只能依靠间接手段,例如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影响资金供求格局,从而间接影响利率水平;或者通过调整基准利率影响商业银行资金成本,从而改变市场利率水平。

二、为什么要推行利率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我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深化的关键,也是我国加入WTO的客观要求,有利于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有利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有利于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利率自由化是历史发展趋势,市场经济学说告诉我们,价格是市场机制的核心,价格反映供求关系,为资源流动提供信号,最终引导资源的优化配置。现代市场经济学说则将利率看作最重要的价格。因为利率是资金的价格、资本的价格。资金作为一种投资、生产、消费等一切经济活动都必须使用的生产要素,其价格机制影响的不是某一局部市场的供求平衡,而是整个社会的供求状况和资源配置效率。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率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杠杆,对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微观经济运行起着不可替代的十分重要的调节作用。利率具有调节国民经济结构,引导资金投向,调节社会储蓄与投资,促进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等重要功能。利率升高时,储蓄收益增加、投资和消费收益减少(因为获得资金的成本增加了),市场主体对资金的需求随之减少,经济过热就会缓解。当资金需求过淡,资金市场供大于求,供给方又会降低利率,从而激发资金需求再度增加,投资和消费随之兴旺。世界主要的市场经济国

家无一例外地将利率政策作为最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甚至在许多国家,利率几乎是唯一经常运用的宏观调控手段。

三、利率市场化对国有银行的影响

利率市场化改革蕴藏着风险,也孕育着机遇。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留给中资银行的过渡期已为数不多,而能否用活利率杠杆,能否按照市场化方式运作银行资金,也是中资银行能否在未来取胜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金融企业来说,利率市场化可能产生多方面的风险,它对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制度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它对国有银行经营的重大影响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有利于促进完善的金融市场的形成,为国有银行创造比较规范的经营环境。

利率市场化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培育金融市场由低水平向高水平转化的过程,最终形成完善的金融市场:融资工具品种齐全、结构合理;信息披露制度充分;赋有法律和经济手段监管体制;金融市场主体充分而赋有竞争意识。这些都将为国有银行的经营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促进了商业银行经营行为的变革。

利率市场化有利于落实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自主权,进一步确立银行的自主经营地位,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同时,利率市场化会使银行间、乃至金融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只有银行的预算约束强,内部风险、成本控制制度健全,定价科学合理才能适应利率市场化,这将迫使银行的经营机制发生根

本性变革。

(三)银行利率风险和利率管理的难度加大。

利率市场化将引起银行利率风险的扩大。利率变化对银行是有利还是不利主要是看资产和负债对利率的敏感程度,但是不管利率上升还是下降,利率缺口必然伴随着利率风险。进一步说,利率变动的风险要求银行能够对其进行控制,而银行控制风险能力的强弱又产生了对利率的控制风险。利率风险是金融风险的一种,是指由于利率的波动,致使资产收益与价值相对于负债成本和价值发生不对称变化而造成银行损失收入和资产的风险。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影响利率水平的因素众多,利率波动的频率和幅度大大提高,利率的期限结构也更复杂,与利率管制下相比,市场利率的波动对于银行经营的影响更大,利率风险的识别和控制更难。

(四)加大了银行的竞争压力和经营压力,利差缩小。

利率市场化将加大银行的竞争压力,将导致市场份额的重新分割。银行间的竞争不再局限于对客户资源的简单争夺,而是扩展到与存款与贷款以及相关的中间业务领域。银行的实力、信誉、存贷款利率报价水平、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能力将成为银行竞争的关键。最近这几年,国内银行间的竞争加剧,地方性银行和国有银行已经展开了“贷款营销”,通过降低贷款利率来争夺客户成为最重要的一种竞争手段,许多大企业成为各家银行争夺的焦点,银行的传统信贷业务的利差持续下降,经营收入减少。

(五)有利于商业银行推出新的金融工具、产品和服务,促进商业银行

业务的发展。

利率市场化将导致银行传统主导业务的萎缩和非利差型业务的发展。利率市场化以后,银行为争夺存款,存款利率肯定会有一定程度的上涨,而为了争夺优质客户,其贷款利率又会趋于下降,银行传统主导业务的比重将会逐渐下降。与此同时,必然会有大量的新型金融产品出现,那些不受利率波动影响和不占用银行自身资金的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将获得较快的发展。利率市场化的主要意义在于促进金融创新,所有的经济主体都会得到创新带来的好处。利率市场化后,一方面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定价权加大,商业银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定价自主权,这在客观上为商业银行进行金融创新提供了可能性。另一方面,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大大上升,面临的竞争压力加大,这在客观上对商业银行从事金融创新产生了强大的动力和压力。商业银行只有通过持续有效的金融创新行为才能规避利率风险,为资产提供增值、保值的机会。

(六)有利于商业银行优化客户结构。

利率市场化促使国有银行经营管理部门自觉关注贷款市场的运行趋势,根据客户与银行所有业务往来可能带来的盈利、客户的经营状况、银行提供贷款所需的资金成本、违约成本、管理费用等因素综合确定不同的利率水平,在吸引重点优质客户的同时对风险较大的客户以更高的利率水平作为风险补偿,推动银行客户结构的优化。

四、商业银行如何去应对这场竞争

我国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

下进行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必然有别于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进行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商业银行是影响市场化改革成败的关键环节,作为利率体系的中枢,商业银行起到了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因此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能否成功应对改革显得至关重要。一是要尽快建立以效益为中心、高效协作的金融产品定价体系,包括准确预测利率走势、确定商业银行定价原则、严格内部授权和利率体系、提高对外谈判能力和建立快速反映和决策机制;二是要建立利率风险防范机制,包括建立利率风险预警机制、利率风险分散机制和利率风险转移和补偿机制,提高利率风险管理水平;三是要大力发展中间业务,研究客户金融需求的变化,加大产品开发力度,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四是要加强金融产品定价方面专业人才的培养。

五、我国推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时机已经日益成熟

(一)、宏观经济运行日趋稳定

从西方经验来看,很多国家都是在市场经济相当成熟的条件下放开利率的,这是因为相对有效的市场机制有利于烫平利率放开后宏观金融领域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波动。

(二)、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方面的间接调控能力大大增强

(三)、货币市场建设日趋完善

(四)、金融稳定机制建设得到发展

这是一项牵动整个经济运行全局的改革,所以必须稳步推进,慎重行事,绝非一蹴而就,不可操之过急.利率市场的开放,要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与整个经济开放的进程相吻合,同汇率、资本项目等 的开放联系起来考虑;利率市场的开放,要逐步探索,选择合适的品种和有利时机,应是有理论指导、有政策规范、有实施步骤的开放。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原则上应遵循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大额、后小额的步骤。目前,外币存贷款利率、同业拆借利率和银行间国债市场利率已经放开,放开农村存贷款利率的改革正在试点。不久的将来,央行将通过提高贷款利率浮动幅度,规定存款利率上限和贷款利率下限等过渡方式,最终建立市场利率体系,实现利率市场化。

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浅论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解读 篇2

中国人民银行在2010年5月10日公布的《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着重指出, 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推动金融市场健康发展。因此, 如何稳定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我国在新形势下面临的新问题。

回顾历史, 可以看到, 中国在1993年拉开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序幕。利率市场化改革采取的是逐步推进的方式。随着我国经济的开放与发展,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也逐渐开展起来。人民银行按照先外币、后本币, 先贷款、后存款, 存款先大额长期、后小额短期的基本步骤, 逐渐建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利率水平的利率形成机制, 中央银行调控和引导市场利率, 使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这样的改革思路体现了审慎改革的特征, 保持了金融、经济的稳定性、改革的可控性。

二、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

首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利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可以促进资金在社会生产各部门间进行优化配置,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 有助于优化产业改革, 促进经济发展。

其次, 由于利率市场化所产生的市场传导机制, 使中央银行可以有效的利用利率变化进行宏观调控。借此来影响商业银行的借贷行为和定价能力, 使利率充分发挥杠杆的作用。同时, 通过改变利率, 调节货币资金的流转方向, 来平抑通货膨胀, 使物价趋于平衡。

再次, 利率市场化有助完善金融市场:使市场多元化、发育比较完善、富有分配和投资效率。在这样的金融市场下, 可以通过分散资产组合等方式来有效的规避运营风险, 并且可以通过多种避险工具的选择来有效地规避投资风险。

三、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特点

1. 政府推动型

从改革的发展路径可以看出, 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是自上而下的政府推动型, 表现出外生性推动的特征。政府不仅要关注经济增长, 提升综合国力, 还要考虑增加就业, 保持稳定。因此, 政府需要在改革速度和经济稳定之间权衡。

2. 渐进性

改革的路径表现出渐进性。这是因为, 在改革之初, 市场经济理念较薄弱、金融市场的基础条件不够扎实、金融产品的不够丰富、金融市场的微观主体和政府宏观调控的政策工具发展不够成熟, 决定了利率市场化需要逐步进行改革。

3. 谨慎性

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所采取的“先外币、后本币, 先贷款、后存款, 存款先大额长期、后小额短期”的改革思路, 表明了管理当局对改革的次序是进行了仔细研究的, 充分体现了谨慎改革的特点。此外, 试点推广模式也反映了谨慎改革的要求。整个利率市场化改革进行到目前的阶段, 既考虑了我国利率改革之初的国情, 包括市场设施、市场观念、金融产品、微观主体以及货币调控工具及金融交易的状况等, 也考虑了金融交易参与者的承受能力。

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建议

1. 发展和完善银行同业拆借市场, 把同业拆借利率作为中央银行间接调控的目标利率。

开放同业拆借利率既是货币政策改革的需要, 又是发展货币市场的需要。同时, 人民银行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 及时调整货币政策, 通过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业务等工具调节同业拆借率, 使之保持在可控制的目标范围之内。同时要加快培养Shibor在我国货币市场的核心地位。Shibor (即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 自2007年正式运行以来, 为货币市场的产品定价提供了新的基准和参考, 准确反映了市场资金供求和利率预期的变化, 但与国外同类利率标准相比, 由于目前Shibor利率仅为报价性质的利率, 因此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只有不断扩展Shibor的市场认可程度和参考范围, 进一步完善作为市场基准利率的定价标准, 才能使它最终能作为央行调控货币市场的基准利率。

2. 由于我国目前还处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 经济体制的建设

还不是很完善, 如果政府完全的放弃干预可能会导致利率风险的产生。因此,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的出现, 政府要通过设立各种法规和监管制度来约束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 防止恶性竞争而产生非预期的改革结果。

3. 政府和中央银行要积极主动地为利率市场化创造条件。

利率市场化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配合, 政府要在方针政策、体制改革、市场环境营造等方面为利率市场化创造条件。不仅要大力发展金融市场, 还要加快企业改革, 建立现代的企业制度。实施有意识、有目的的导向利率市场化。

4. 将金融产品的定价权逐步交给商业性的金融机构, 存贷款利率由商业银行根据资金的供求情况来决定;

人民银行通过使用货币政策工具来间接调控货币市场利率, 并且不再要求金融机构执行统一的存贷款利率。进一步深化金融机构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当前, 金融机构的存款利率上限与贷款利率下限仍然存在管制, 这不利于信贷市场的细分化, 并将阻碍融资结构的改善, 同时也使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无法发挥其应有作用。在高速发展实体经济的同时要不断完善金融市场, 为利率市场化改革奠定良好的基础, 同时要改革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体制, 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实现利润最大化。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进我国货币政策的决策机制在安全发展的前提下不断完善, 使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尽早实现。

参考文献

[1]胡海鸥季波:改革三十年利率市场化路径反思.上海金融2009.2

[2]牛濛:浅谈利率市场化的必要性

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模式和顺序 篇3

【关键词】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改革模式;政府渐进型改革模式

在资金优化配置中,利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利率市场化改革也势在必行。通过利率市场改革,可以在资源配置中更好的发挥利率的作用,促进资金的合理流动和优化。本文对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模式进行了探讨,并尝试提出了中国市场化改革的顺序,推进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

1.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模式

以建立以货币市场利率为基准的金融体系为基准,发挥货币市场的基础性作用的改革称为利率市场化改革[1]。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对利率体系进行优化,实现资金配置的优化。从当前国际范围内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案例中,可以将利率市场化模式分为三个基本模式。

1.1市场驱动型

市场力量是市场驱动型改革的动因,通过金融创新,金融机构对利率管制进行规避,从下而上的促进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成功的几率较大。典型例子有德国和美国。

1.2政府激进型

由于经济形势的恶化和市场化程度的偏低,需要由政府通过行政手段进行自上而下的短时间利率改革。改革容易出现反复或者失败。典型例子有拉美国家的改革。

1.3政府渐进型

当宏观经济形势较好,经济市场化的发展程度达到了一定水平时,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市场条件。政府对利率市场化改革进行推动,改革自上而下的、分阶段的渐进进行。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往往谨慎的进行每一步的推动,改革的成功率较高。典型例子有香港和日本。

2.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模式

2.1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趋势

参照各国的市场化改革模式,对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模式进行界定。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的资源配置中逐渐确定了市场的基础地位,利率作为资金价格,同样要以市场作为基础。我国改革开放迄今已有30年,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两个基本内容。首先是对利率管制进行逐渐的放松,以存款利率来限制利率上限,以贷款利率来管理利率下限[2]。其次,短期基础利率以SHIBOR为代表,中长期基准利率体系以国债收益率曲线为代表。总体而言,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经经历了一个承上启下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直至2011年,中国的利率市场化已经实现了货币市场、商业票据、金融债、企业债、外币存贷款。我国已经部分实现了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

2.2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类型及其原因

对国际上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模式进行比对,我国的市场条件明显不能匹配市场驱动型改革模式,因为该模式出现较早,对经济市场化程度有着很高的要求。而政府激进型改革主要由政府进行推动,其改革的时间过短,改革结果容易出现反复,且造成很多经济问题,我国也不属于政府激进型改革模式。

我国从改革开放至今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更为接近日本与香港的政府渐进型利率市场化改革。1996年至2000年,中国进行了对货币市场交易、商业票据和金融债、企业债中的市场定价,不再限制价格。2000年至2003年,中国分几步对国内的外币存贷款利率进行了放开。2003年至2004年,中国进行了银行存款定价权和贷款定价权的扩大,2004年的贷款上浮范围突破了2003年以前的30%,扩大至基准利率的1.7倍,2004年又取消了贷款上浮封顶,但没有完全放开上浮。2004年不再对银行存款利率的上浮设底。2006年,我国对商业性个人住房的住房贷款利率浮动范围进行了扩大,浮动的范围达到了基准利率的0.85倍。2008年,我国的商业性个人住房的住房贷款利率的下限已经达到了基准利率的0.7倍。

从制度的变迁来看,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在市场力量与政府力量的推动下进行,推行的步骤比较谨慎。因此,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模式属于政府推动的渐进型改革模式。

3.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顺序

确定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模式之后,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否有一定的顺序,并且应该如何制定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顺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3.1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关键步骤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当前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关键步骤有两个:放开存款利率的上限和放开贷款利率的下限[3]。借鉴香港与日本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经验,在确定二者的放开时点,需要对当时的宏观经济条件进行观察。宏观经济条件会对银行业在放开利率之后的稳定情况产生影响,例如物价水平的情况、经济增长的稳定情况等等。当货币政策趋紧、物价水平较高时,则有利于对贷款下限进行放开,当货币政策宽松、物价水平较低时,则有利于对存款下限进行放开。制度保障在存贷款利率放开的进程中必不可少,其中最重要的制度保障就是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也就是建立良好的银行业退出机制。

3.2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后续步骤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正在持续推进中,后续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应当包括四个基本步骤:放开短期存款利率上限、放开长期存款利率上限、放开贷款利率下限和建立存款保险制度[4]。至于这四个步骤的具体顺序,还要对当时的宏观经济形势进行观察,并考虑银行业受到改革措施的影响。

宏观经济环境的稳定性关系到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成功,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环境较好,金融业发展形势稳定,能够支持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我国的总体处于经济稳步增长时期,增长情况稳定,且金融深化的水平较高。虽然当前仍需面对通货膨胀的压力,但是银行业已经具备了较高水平的资本充足率,具有较低的不良贷款率。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率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90年代以来,年平均增长率更是超过了10%,这种增长趋势还将继续延续下去。因此,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后续改革的主要影响还是银行业受到相关措施的影响。

3.3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逻辑顺序

①要对金融发展环境和宏观经济环境进行改善,做好制度性铺垫和宏观环境铺垫,为进一步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做准备。

②银行盈利与利率市场化的关系中可以看出,受相关措施影响较小的是中间业务收入较大的银行。为了使银行能够承受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冲击,要对银行的业务结构进行优化。

③对长期存款利率上限和长期贷款利率下限进行放开。

④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

⑤从银行利润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措施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对銀行经营冲击较大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措施是短期存款利率的放开。因此,对于短期存款利率的放开要放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最后,逐渐进行推进,以免银行联营受到过大的冲击而产生振荡,影响宏观经济环境的稳定。

商业银行要对自身受到利率市场化改革措施的冲击程度进行测算,并对业务结构进行转型,积极适应利率市场化改革,为迎接后续改革措施做好准备。

4.结语

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属于政府渐进型改革,且取得了较好的改革成果。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要遵循一定的顺序,对宏观经济环境和银行业的影响进行综合考虑。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要借鉴成功的类似经验,稳步推行、循序渐进。银行也要积极做好结构转型,适应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伐。

参考文献

[1]王文宝,刘恩齐.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经济危机视野下的新探索[J].时代金融,2012(01)

[2]程振轩.农村信用社应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方向[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12(07)

[3]吴海军,庞介民.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机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3(06)

[4]李恒光.经济启动政策与利率市场化改革[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1(06)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前景展望 篇4

一、进一步拓展货币市场的深度和广度

竞争有序、品种丰富、统一高效的货币市场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基础。为此,在未来几年要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强货币市场建设,充分发挥货币市场功能,建立起我国以场外市场为主体、场内市场为补充的统一、高效、开放的货币市场,并以此提高金融机构流动性管理水平和市场化方式筹资能力。一是要继续扩大市场主体,提高市场成员的广泛性,促进社会资金广泛、高效、充分的流动;二是要增加市场交易品种和交易工具,满足不同层次投资者的需求,丰富市场内涵,特别是要研究并适时推出利率互换、利率期权、利率掉期和利率远期协议等衍生交易品种,为投资者提供规避利率风险的工具;三是加强市场中介制度建设,推动市场经纪业务发展,完善做市商制度,提高市场流动性,四是要完善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易系统效率,提高市场透明度,特别是要全面推广债券柜台交易系统,扩大市场网络的覆盖面;五是要促进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的相互融通,并促进各个子市场(如票据市场、大额存单市场等)的均衡发展,为形成统一的权威的市场基准利率创造有利条件。

二、进一步健全金融机构内部定价机制,成本约束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已初步建立了利率定价机制,强化了内部利率管理部门职能,明确了管理的原则、决策程序、授权管理办法等内部规章制度,建立了法人集中统一的利率管理机制。如外币利率,各商业银行建立的外币贷款利率和大额存款利率定价机制,主要是以国际金融市场同业拆借利率(LIBOR)为基准,同时适当考虑其他因素决定加(减)点利差(或浮动幅度)来确定。各银行总行通过对不同分行实行差别管理、分类授权等手段进行控制,风险由总行集中规避。但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要求相比仍有一定的距离。特别是在利率定价和利率风险管理方面,经验仍显不足,制度有待完善。为此,应引导并督促商业银行加大投入,重视并充分利用新的电子信息设备,采集、分析各种数据信息,建立科学的成本定价、内部授权、利率风险预警等先进管理制度。

三、提高市场利率的透明度,有效降低利率风险

放开利率管制后,各家金融机构提供的存贷款利率都是不同的,如何判断各自不同的利率水平,公众需要金融机构真实的信息披露。否则,公众盲目追求高息存款,必然造成恶性竞争,埋下金融风险隐患。为此,一是要建立公正、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保证金融机构信息披露的真实性,二是要加强利率调控和监管,规范金融机构利率行为,提高市场利率的透明度,正确引导金融机构和其他社会公众对市场利率的理性判断;三是出台利率风险指引,强化金融机构利率风险意识,提高利率风险管理水平。

四、进一步增强监管能力和调控能力,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保障

放开利率管制,银行必须具备自我约束能力,同时有关部门要能够适应新的商业银行定价机制,进行审慎性监管。否则,利率市场化改革出现风险的可能性会增大。在稳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同时,要加强对金融机构法人的利率监管。各金融机构一级法人统一管理本系统利率,负责制定有关规章制度、日常利率管理和调整等。人民银行要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积极进行调控,加强对行业自律组织的指导,对已经放开的存、贷款利率建立行业自律约束机制。

五、改变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存贷款业务垄断化局面,提高市场竞争的充分程度

目前,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较高的市场份额降低了市场竞争充分程度和市场利率弹性,不利于利率市场化的进行。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单一的金融所有制形式。为此,必须改变商业银行所有制结构,对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造,以适应经济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同时,加快民营金融机构的建立,提高市场竞争程度,为利率市场化改革创造条件。

六、解决利率市场化改革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汇率政策和国际收支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问题

目前,在我国利率管制条件下,利率政策承担着财政分配职能。国家可以通过规定利率水平实现区域经济平衡协调发展的目的。但利率市场化改革以后,利率将完全由市场供求决定,资金将随着利率流动。国家将无法通过制定利率水平进行资金在不同区域、行业和产业的分配。对于西部落后地区和国家应扶植的行业、产业和企业存在着资金流出或不足的问题。为此,必须理顺财政职能来解决这个问题。同时,利率市场化改革会提高利率与汇率变动的联动性,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加大,必须加强利率与汇率政策的协调,维护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此外,我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宏观环境发生很大变化,利率改革进程还要考虑与国际收支政策,特别是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可兑换政策的协调,应按照先实现经常项目可兑换,然后实现利率市场化,最后是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次序进行,以有利于我国掌握经济金融发展的主导权,执行独立的货币政策。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展望

“十二五”,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将是坚持以债务工具发展及债务工具利率市场化,来促进存贷款利率市场化。只有通过有计划、有步骤、渐进式的改革,才能实现最终的利率完全市场化。

(一)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中央银行制度一是要进一步扩大人民银行的自主决策权。利率市场化成功以后,人民银行将不再直接决定和管理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而是将参考宏观经济的变化来制定再贷款利率、再贴现利率、存款准备金利率以及公开市场操作等,通过这些手段来控制和影响市场利率的水平,这就要求人民银行要建立起决策程序和独立的决策机构。二是进一步提高宏观调控的能力和水平。一方面利率市场化可以帮助中央银行实行货币政策目标,另一方面对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能力和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利率市场化后,利率将不再是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而成为一种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此时,中央银行将会面对更多的货币政策工具,要想灵活的运用这些工具,人民银行就必须进一步提高宏观调控的能力,加大对金融市场利率的分析和监测,适时调整基准利率。

(二)加快存款保险制度建设,有效防范金融市场风险为了能够有效防范市场化利率条件下储户面临的金融风险,应该尽快出台我国的存款保险制度和加快制定金融机构的破产条例制定,从而防范银行出现挤兑风险。存款保险制度的制定主要是用于保护存款人的利益,特别是一些小额存款人的利益,提高社会公众对银行的信心,保证银行体系能够平稳运行。一旦利率市场化后,我国的所以商业银行及金融机构都将面临着同样的市场风险,而且如果银行业的信息产生不对称,就会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现象。因此,为了降低利率市场化带来的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系统稳定,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是一项必做的“功课”。

(三)建立和健全银行间市场信用风险缓释合约机制为了有效防范利率市场化条件下的银行所面临的金融风险,还应建立和健全银行间的市场信用风险缓释合约(CRM)机制。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市场对于信用类衍生产品一直存在着争论,市场普通认为,信用衍生产品本身并不是带来危机的主要原因,只是由于使用不当,使得金融危机迅速扩散。事实上,金融危机以后,国际信用衍生产品市场发生了一系列的变革,其中包括向简单产品的回归、加强市场监管、完善标准协议文本、推动票息的标准化、完善中央清算制度,增强市场的透明度等。这些变革,给我国发展衍生产品市场带来了启示。我国的信用衍生产品市场面临的状况与国际市场不太一样。欧美市场是发展过度,而我们却是发展不足,主要表现在产品种类不全、市场规模小、创新机制不完善,并不能满足实体经济的需要。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推出,极大扩展了直接债务融资的规模,改善了市场的融资结构,增加了定价有效性和避险的手段,对促进债券市场的融资功能、定价功能和风险管理功能,以及宏观调功能都起到积极的作用。

浅论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解读 篇5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模式贷款定价体系

引言

我国利率市场化在渐进式改革中稳步推进。资金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利率是资金的价格,利率市场化是生产要素价格市场化的重要方面。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建立以市场经济资金供求关系为基础,以中央基准利率为核心,以货币市场利率中介的市场利率体系。1993年<<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和<<国务院关干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最先明确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设想,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九五”时期深化利率改革的方案>>初步提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思路。此后,我国利率市场通过几次重大改革:1996年6月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1998年3月放开贴现和转贴现利率,2000年9月实现对境内外币利率的市场化改革,2004年10月放开人民币贷款利率上限。至此,在借鉴世界各国经验的基础上,我国利率市场改革形成了: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顺序。同时,我国的银行业正式迈进人民币贷款利率进行市场化改革的关键时期。我国商业银行长期处于严格的利率管制中,贷款自主定价能力薄弱,缺乏完善的金融贷款定价机制,因此,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进行合理贷款定价,建立一整套贷款定价机制,是我国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环境中取得生存和竞争经验,成功迎接挑战的必然选择。

一、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策略的重要性

利率市场化赋予了金融机构更大的贷款定价自主权,促使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原则和风险对称原则实施新的资金定价管理机制。商业银行贷款定价就是确定贷款利率,以什么样的价格发放贷款以保证获得目标收益率,其核心内容是通过对贷款成本的核算和效益评价,优化信贷资源配置,增强商业银行贷款营销能力,以获得最大利润,提高同业竞争力。而新的人民币贷款浮动利率政策的出台是我国金融改革和金融深化的必然趋势,这就需要商业银行充实贷款定价的知识,掌握贷款定价的技巧,在中央人民银行制定的浮动的基准贷款利率区间内采用一定的定价方法,建立一整套完备的贷款定价体系,提高竞争力和盈利水平。因此,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掌握正确的贷款定价方法,调整贷款定价策略,对商业银行的发展具有极大的重要性:

1、保证利润最大化和一定的投资收益率

银行最主要的营业收入是贷款的利息收入,因而贷款收益最大化对商业银行利润大小具有决定性影响。美国<<联邦储蓄公报>>公布,美国商业银行体系合并资产负债表中,贷款占有所有资产比重为41.9%,近2/3的营业收益(60.39%) 来自贷款的的利息和手续费。在我国,贷款在银行资产中的占有比率更高。

2、争取市场份额

市场份额是衡量商业银行经营状况与竞争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适当的贷款价格能拥有一批稳定的客户并拓展新的销路。

3、适当价格竞争

金融市场上竞争激烈,灵活的贷款定价策略能保证商业银行更好的生存发展。

4、优化银行服务

贷款的价格除了要考虑资金成本外,还要结合其附属服务的实用性、盈利性等进行全面权衡制定。如果一家银行能够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那么客户在使用贷款时必然愿意支付更高的代价,从而银行也能增加盈利。

5、树立银行形象

良好的贷款定价策略既能考虑贷款的价格水平是否适应客户需求,是否有利于银行的营销战略的顺利实施,也要严格遵守社会公德与银行职业道德,这样才能经过长期的积累,树立良好的银行形象。

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人民币贷款定价面临的风险及其现状和问题

(一)、我国商业银行人民币贷款定价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我国商业银行巳开始初步具备贷款差别定价的意识

利率市场化使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市场风险增大,为其商业化带来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贷款作为商业银行的主要产品,其规模、结构对于商业银行实现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目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银行最主要的盈利性资产,贷款价格的是否适当直接影响其盈利水平。2004年各家银行都在政策范围内自主对贷款利率进行区间浮动,调整信贷结构,进行贷款差别定价。表2为中国农业银行某分行营业部2004年发放贷款利率的浮动情况。

表2 营业部 2004年发放贷款利率浮动情况统计表

上浮金额 笔数 不浮动金额 笔数 下浮金额 笔数

1-6个月 25005587 3410 928121750 1924 250783000 87

6个月-1年 719358500 7695 55625419 319 412582500 934

1-3年 159289000 207 11417200 34 316050074 43

3-5年 1490529 473 52885100 562

5年以上 4716 10000 1

合计 905143616 11785 1048049469 7555 979425574 1065

占比 30.86% 57.76% 35.73% 37.03% 33.41% 5.21%

通过上述数据可知:2004年该行发放的贷款中,利率上浮金额占比为30.86%,笔数占比为全部贷款笔数的57.76%,利率下浮金额占比为33.41%,笔数占全部贷款笔数的5.21%。从数据中我们读到,在利率上浮中,贷款笔数多,金额都不大,同时,贷款利率下浮金额占比迅速扩大。由此分析,该行贷款已经开始主动的实施贷款差别定价机制,对笔数多、金额小、信用等级相对较低、贷款成本相对较高类贷款,实行利率上浮,实施较高的贷款定价;从其贷款期限和行业特征分析,主要以短期贷款为主,行业范围分布较广,一般为中小企业,通常具有较大的行业风险,信贷收益率低,不良贷款率高的特点。贷款利率下浮则以中长期为主,行业主要集中在电力、电信等基础设施行业,一般为优质客户。

从上面分析来看,该行逐步进行了信贷市场的细分,在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内调整信贷结构,力图规避风险,增加银行盈利能力,客观上提高了信贷资产质量,保证了盈利水平和风险补偿能力,初步具备了贷款差别定价意识。

2、部分商业银行未将贷款定价纳入信贷决策机制

我国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过程中,主要通过审查客户的信用等级和还款能力做出是否发放贷款的决策,而未将利率浮动纳入审贷分离、分级审批的信贷管理机制中,很少对贷款定价问题进行精确计算,存在营销与定价、审批与管理不衔接的现象。由于缺乏有效的基础数据和分析工具,实际工作中对利率风险的测量分析无人下手,难以形成科学系统的贷款定价决策机制

3、我国商业银行缺乏完善的定量性定价系统

从当令国际上普遍采用有贷款定价模型看,完善的贷款定价系统不仅需要对贷款业务管理的资金成本和非资金成本进行量化分摊,而且还要能够对贷款项目的损失概率以及贷款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量化处理。我国银行由于长期的粗放管理,难以将其经营成本分摊到日常经营的各项业务上,在这方面尤其显得薄弱。在风险量化上,我国商业银行由于对客户信用等级以及对贷款项目的风险分类起步较晚,可用于量化和分析贷款风险的基础数据严重不足,对风险进行量化也就无从谈起。

(二)、利率市场化条件下我国商业银行人民币贷款定价面临的风险

1、资产与负债差额风险

从资产与负债的配比角度分析,可以分为资产敏感型期限差额风险、负债敏感型期限差额风险和资产敏感型数量风险、负债敏感型数量风险,具体表现为期限短、数量多的资产负债配比对利率变动的敏感性更高。当资产负债结构是资产敏感型时,商业银行净利息收入与利率变动方向成正比;当资产负债结构是负债敏感型时,商业银行净利息收入与利率变动方向成反比,即在商业银行负债和资产利率敏感性不相匹配的情况下,利率变动会对商业银行净利差收入产生影响。从我国现状看,商业银行的存贷款期限严重失衡,存款中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而贷款却以短期贷款为主,以福建省为例,人民币活期储蓄在全部储蓄中的占比为:2002年为37.92%,2003年为39.71%,2004年为41.75%;人民币定期存款中占比为:2002年为17.88%,2003年为18.91%,2004年为21.01%;人民币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占比分别为:2002年为53.77%和35.87%,2003年为47.86%和41.04%,2004年为46.14%和43.3%。这种情况表明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敏感性资产大于利率敏感性负债,在这种情况下,利率变动对商业银行的净利差收入造成很大的制约,尤其是长期贷款要大幅让利的情况下,这种风险更为突出。

2、 违约风险

违约风险指借款人不能按期还本付息的可能性,即在其偿债和履约上的不确定性风险。在违约事件发生前无法清晰的判别借款人是否会违约,只能对违约的可能性做出估计,因此商业银行在贷款定价过程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客户的违约风险,这就需要对所有授信进行信用评级,测量贷款风险度,建立一切实可行的风险评估体系。通常,借款人在无风险利率的基础上支付相当于其违约几率的额外利益作为这种不确定性的补偿。在我国现行的商业银行贷款五级分类法对借款人进行信用评级,违约风险补偿率通常可通过信用评级和历史统计数据得出,如表1:

贷款人不同信用等级的风险补偿率

借款人信用等级 AAA AA BBB BB B级及以下

风险补偿率 0.25% 0.50% 1.25% 2.00% 不能授信

3、期限风险

贷款的期限风险是由由贷款期限长短不一导致贷款损失的可能性和货币时间价值的变化,期限越长,风险越大。

4、潜在选择权风险

银行的许多贷款含有客户选择权,如提前还款和利率上限,具有期权的特征。当利率上升时,存款可能提前支取并转存为利率更高的存款,而贷款客户一般不会提前偿还贷款;反之,在利率下降时,贷款客户可能提前偿还贷款,存款客户一般不会转存。利率变动时,这些选择权使银行面临利率风险,导致银行的收益和资本净值下降。

5、操作风险

贷款价格制定权蕴含着金融腐败的风险。在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有了贷与不贷权和贷款价格制定权两种权力,这时容易出现商业银行不根据风险情况对贷款利率实行合理定价而出现“人情利率”“关系利率”等,从而导致金融腐败,引起操作风险。

6、 流动性风险

在利率管制时期,各家商业银行贷款产品、利率等大同小异,资金在各家银行的流动的意愿并不强烈,在利率市场化下,资金趋利性会日趋强烈,资金在各家商业银行间流动会更加频繁,流动性问题便浮出水面。

三、贷款定价三种模式

在利率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对贷款利率的管理相对比较成熟,其贷款定价的主要模式归纳为以下三种:1、成本相加定价模式 2、价格领导模式 3、客户盈利性分析模式。

(一)、成本相加模式

这是一种较为传统的定价模式,认为价格是由成本加目标利润而形成。任何贷款的利率都应包含以下四部分:(1)贷款资金的筹集成本(2)与贷款有关的各项费用,如信贷人员的工资,评估和管理贷款项目的费用(3)贷款的风险溢价,即对贷款可能发生的违约风险作出必要的补偿(4)目标利润,即银行资本从每笔贷款中应获得的最低收益。由此可得:

贷款利率=贷款的资金成本率+贷款的管理费用 +贷款的风险溢价率+目标利润率

这种定价模式是从银行自身的角度出发给贷款定价,属于“成本导向型”模式,采用这种定价模式虽然有利于商业银行补偿成本,保证其预期利润的实现,但不能充分兼顾市场利率水平的变化、客户需求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导致客户流失和贷款市场份额的萎缩,因而这种模式一般适用于居于垄断地位的商业银行或处于贷款市场需求旺盛的商业银行;其次,这种成本导向的定价模式要求商业银行能够精确的计算分配其经营成本,拥有一套完善的成本管理相关系统,以准确地把经营成本分摊到日常经营的各项业务环节上;再者,采用成本相加模式进行定价的精确性还依赖于商业银行能否充分估计出贷款的违约风险、期限风险及其它相关风险,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合理的风险溢价,这就需要一整套完善的贷款风险管理系统对贷款风险进行精确度量。

(二)、价格领导模式

该模式是当前国际银行业广泛采用的一种定价模式,其具体方法是:首先选择某种基准利率作为“基价”,然后针对客户贷款风险程度不同确定风险溢价(可选择“加点数”或“乘数”),这样根据基准利率和风险溢价,即可以确定该笔贷款实际利率,即:

贷款利率=基准利率+风险溢价点数或贷款利率=基准利率*风险溢价系数。

采用这种模式进行定价时,选择何种利率为基准利率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早期西方商业银行通常选择对最优质客户发放短期流动资金贷款时所征收的最低利率作为基准利率。上世纪70年代以来,商业银行通常以伦敦同业银行拆借利率(LIBOR)作为基准利率。同样,价格领导模式有其自身的优缺点:首先,它是“市场导向型”模式,它以一般利率水平为出发点,结合贷款的风险程度来制定贷款价格,既考虑市场利率风险,又考虑贷款本身的违约风险,具有较高的合理性,其价格更具竞争力;其次,这种模式要全面考虑贷款和利率风险,使得风险管理难度大大增加;最后,这种定价模式依然没有考虑银行和客户的全面关系。

(三)、客户利润分析模式

前两种模式都是针对单一贷款产品的定价方式,仅考虑了成本、风险、竞争以及贷款的利息收入等因素,并未考虑客户因结算、咨询、委托、代理及其它附带服务给银行带来的中间业务收入,而这些都是银行在定价时必须面对的,于是客户利润分析定价模式应运而生。此模式认为:商业银行在每笔贷款定价时,应考虑客户与本行的整体关系,首先为客户设定一个目标利润,然后比较银行为该客户提供的所有服务的总成本、总收入及银行的目标利润,以此权衡定价水平,用公式表示为:

贷款利率=(银行的目标利润+为客户提供所有服务的总成本-为客户提供所有服务中除贷款利息以外的其它收入)/贷款额

在上述关系中,如果银行从客户的整体关系中得到的净收益为正并达到预期的目标利润水平,则这项贷款申请很可能被批准;如果净收益为负或未能达到银行预期目标利润,则银行很可能否决该项贷款申请或者要求提高贷款价格和其它服务项目的收费标准。由此可见:

1、 该模式是“客户导向型”,真正体现了现代商业银行“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实现差别定价的个性化经营方式,既吸引和保留那些真正为银行带来合理利润的客户,又能通过提高贷款价格来弥补那些无利可图甚至亏损给银行带来的损失;

2、 这种定价方式要求银行准确的测算为客户提供服务的总成本,加大了成本管理的难度;

3、这种定价方法适宜于与银行往来关系密切、资金需求量较大的客户,而对于新开户企业及有发展潜力的客户则不宜采用。

综上分析,成本加总模式可以保证银行的每笔贷款都有利可图,但它可能影响到贷款定价的市场竞争力;基准利率加点模式有更强的市场导向,但由于对资金成本重视不够,有可能导致占有市场而失去利润的结果;客户利润分析模式的前提是分客户的收益和成本的核算,我国银行短期难以实施这种核算。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程度的推进,各家银行贷款定价的自主权逐步扩大,选择适当的贷款定价模式对每一家银行都非常重要。

四、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模式的现实选择

笔者认为,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看,各分行可以在总行确定的利率基准和浮动范围内,综合考虑成本费用分摊、客户让利程度、产品收益相关性及因提前还款、违约和展期等导致的必要的价格调整等因素,最终确定价格水平。即建立起“以同业拆借利率为基准,以贷款风险溢价为核心,兼顾银行的目标利润及客户整体关系”为主要内容的定价模式。理由是:

其一,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行严格的利率管制,所有的贷款利率都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制定,各商业银行普遍缺乏丰富的贷款定价的实践经验。“分产品核算”“分客户核算”等成本管理系统尚有待于建立和完善。因此,从技术上而言,我国商业银行暂不宜采用客户利润分析定价模式。

其二,利率放开使我国商业银行间的竞争将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价格竞争,市场利率水平成为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首要考虑因素。根据我国实际情况,选择同业拆借利率作为贷款时市场利率水平的代表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同业拆借利率是以中央银行再贷款利率和再贴现利率为基准,再根据社会资金的松紧程度和供求关系由拆借双方自由议定,所以人们常用同业拆借利率反映市场上资金供求变化的情况。我国自1996年放开了对同业拆借市场上资金利率的管制,经过几年的市场洗礼,已形成相对成熟和规范的市场利率,完全可作为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参考。

其三,借款人的违约风险是我国商业银行在贷款定价时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可参照国外银行通用的计算风险溢价的办法。贷款的风险溢价主要有两部分:(1)长期贷款的期限风险溢价,即贷款的期限越长,不确定的因素越多,贷款的风险越大越多,因此客户应支付风险溢价。对于长期贷款的期限风险溢价,商业银行可根据历史经验或实证分析来确定。如贷款期限为1-3年,风险溢价为1.5%,贷款期限为3-5年,风险溢价为3.0%,贷款期限为5年以上的,风险溢价为3.5%。(2)借款人的违约风险溢价。它的设定比较困难,应把它作为整个贷款定价过程的核心内容来抓。我国自90年代以来一直推行的贷款风险管理已为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定价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如借款人信用等级的评定,贷款风险度的测算等,直接为风险溢价的确定提供了可参考的依据。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要进一步提高贷款风险管理水平,设定出科学合理的贷款风险估计与测算体系,提高贷款风险溢价的精确性。

其四,获得合理的利润水平是商业银行从事贷款业务的内在动力。具体可反映为银行资本必须从每一笔贷款中获得一定的最低收益。随着现代商业银行制度在我国的确立,我国商业银行都具有明确的产权关系,要求获得一定的投资回报。因此,银行必须分解资本收益率,确定每一笔贷款收益中所应包含的目标利润,具体可参照下面的公式计算:

单笔贷款的目标利润=(资本/总资产)*资本的目标收益率*单笔贷款金额

其五,随着“以客户为中心”这一现代经营理念在我国商业银行界的确立,商业银行越来越强调针对不同的客户提供一揽子服务,从同客户的整体关系中得到盈利,这就要求银行在贷款定价时合理考虑其与客户之间的整体关系。具体地可采取在一般贷款利率基础上,确定一个浮动范围,针对不同的客户制定不同的利率水平。如对于那些与本行往来关系密切,能带来净利润的客户给予贷款利率优惠,可在原利率基础上下浮一定利率;对于与本行往来关系较少,不能带来净利润的客户给予较高的贷款利率,可在原利率基础上上浮一定比率。在条件成熟时,对于少数优质客户,可试行运用客户利润分析模式来定价,将借款公司本身,它的附属公司,主要股东、高层管理人员都合并在一起,编制所发生的收入和费用情况明细帐户说明书,建立起统一的盈利性分析系统,进而找出最佳的定价方案。

五、构建合理的贷款定价体系

(一)、要加快管理会计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在贷款定价体系中,经营成本率和税负成本率均来自管理会计系统。商业银行应进一步强化定价中的成本分析,提供丰富而完备的成本资料,并以此为契机,大力推行全面成本管理,寻找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成本管理对贷款定价的积极作用。一套完善的管理会计系统要全面覆盖账户信息、客户关系信息、人力资源信息。我国的商业银行的管理会计核算基础尚不完备,相关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还相对滞后,因此,必须大力强化管理会计的推广工作,加快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促进合理贷款定价的建设。

(二)、建立完善精确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系统

商业银行以资金融通为主要业务,其内部分工大致分为资金筹集部门和资金运用部门。如果成本核算准确,银行就可以对各种资金来源的价格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合理的贷款价格,有效地引导商业银行资金的流量和流向。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系统的职能在于银行根据资金的边际成本率,在其各部门之间分配资金。建立内部资金评定系统的优势在于,当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进行定价决策时,可把利率风险和信用风险分离,贷款决策可集中分析贷款资产的质量,而资金管理部门则可决定资产的负债期限及搭配问题,可以进行资产、负债的对称性管理。目前,我国许多银行尚未建立起资金转移定价系统,大量日常性分析和监控工作需要手工完成,效率低下,难以定量,无法对利率变动适时调整内部资金价格,同时,加快建立内部资金价格调整模型,逐步开发相关的管理信息和决策支持系统,为贷款定价体系的建立和应用创造条件。

(三)、健全内部风险评估系统

正确评估信贷风险,合理确定风险补偿水平是贷款定价的重要环节。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都引入了信贷风险评估系统,但各家银行的这套系统强调的因素不尽相同,各有侧重,反映出各银行在信贷风险分析方面不同的理解和经验。相对于贷款定价而言,这些系统都有以下几个共同的缺陷:(1)评价目标是客户的整体信用状况而非某笔贷款的风险状况。(2)风险等级缺乏与之相对应的违约概率和违约后贷款损失的比率,评估系统只能客户信用风险进行排序,无法对风险进行衡量。(3)评估系统只能处理有规范财务报表的企业法人客户,无法评价事业法人客户、项目法人客户的信贷风险。信贷风险评估系统需要根据贷款定价的要求进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应结合<<巴塞尔新资本主义>>的实施以及我国国情,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建立一套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风险评估系统,为做好贷款定价工作做好基础。

(四)、 建立健全科学的分级授权体制

利率市场化要求商业银行建立科学、高效的分级授权和严格完善的监管制度,以防范贷款定价权力下放造成的道德风险。利率市场化过程中,贷款利率的放开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利息收入,因此,要加快建立贷款定价程序的分级授权管理制度,对一级分行和二级分行根据差别化管理的原则,授予一定的浮动权限。即根据不同分(支)行所处的经济地理环境,同业竞争状况、业务量大小,资本金成本、资金价格供求弹性等进行有差别的逐级授权管理,对突破授权的利率定价履行严格的利率审批程序,各机构在授权范围内着力提高贷款定价能力和客户谈判能力,适应市场竞争要求,保证贷款收益,坚持利率下浮贷款集中一级分行审批、重点对于上浮不足的贷款进行监督纠正。

(五)、加强经济资本管理,促进贷款定价体系不断完善

科学合理的贷款定价体系还应涵盖并准确反映资本金成本。资本金的目标利润率不仅是贷款定价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商业银行防范信用风险的有效手段。资本作为银行抵御风险的最终保证,应在贷款及其它风险的敞口上得到合理配置。其配置原则是将资本数额与其风险水平直接挂钩,通过强化经济资本对贷款定价的作用,可以有效提升 风险管理技术和精细化程度。如某笔贷款的非预期损失较高,则应配置较多的经济资本以提高产品价格,促使该客户主动退出。从实施角度看,内部评级系统可以计算单笔贷款的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等关键指标,从而成为经济资本计算、分配与监测的重要工具。

参考文献:

1、王洪斌:<<利率市场化的货币模型分析-从一种全新角度的审视>> ,南开经济研究,2004第5期,P70-78;

2、单国霞:<<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探讨>>,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年第4期,P103-104;

3、庄新田:<<基于信息不对称的银行贷款定价策略分析>>,系统工程,2002年第2期,

P20-23;

4、中国人民银行:<<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报告>>,2004年,第四、五部分;

5、沈国勇:<<利率松绑后的贷款定价管理>>,经济导刊,2004年第4期,P52-54;

浅论市场化改革与小农经济的矛盾 篇6

解决农村经济问题要有创新,尤其要有理论创新和体制创新。因为即使能够按照原来的成功经验安排政策,也很可能仍然解决不了现在的农村经济问题。

银行商业化改革与农户资金需求高度分散之间的矛盾在坚持市场化取向的改革进程中,银行的商业化体制改革要求银行完全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行

机制来判断其经营行为,从金融部门看这当然无可厚非。但从中国农村发展的需求看则应该另外评价。因为,商业化的正规金融机构是不可能适应农户由于高度分散并且兼业经营而提出的资金信用需求的,商业银行和小农经济这两方面的对接有问题。我认为,农户经营高度化分散是其根本特点,银行的商业化改革也确实要求其追逐利润,规避风险。所以,银行和农户任何一方都没有对错之分。

目前的问题是,农村资金的短缺使之成为极度稀缺要素,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主要问题不是农户资金需求不足,也不是政府不想加大农业资金投入,而是市场化取向的银行商业化改革必然要求其退出农业。

农户的资金需求一般具有分散、小额化、周期长、风险高、不易监督的特点,银行如对其贷款,利润就比较低。而任何银行它所追求的利润只能来源于相对有规模效益的贷款。因此,这就导致了资金的需求和供给两方面不对称。不对称的根本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银行没有办法了解农户的贷款需求,农户也不可能拿出详尽的贷款报告给银行,不可能走目前的金融程序向银行申请贷款。此外,农户没有资产抵押条件,即使可以用土地抵押,银行也难以收回这种隐含农民社会保障的抵押品。实际上如果不使用特殊的或暴力的手段,就连高利贷者也难以收回农户借款时的抵押品。

从近几年对农户的整体调查情况来看,农户的存款增长幅度大于其贷款增长幅度,因此有大量资金从农村流出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表面形式就是农业银行以及农村信用社吸纳农村的资金有所增加,银行给农户的贷款却是减少的。农民的信用需求能够从银行和信用社得到满足的只占到24,连四分之一都不到,这就证明了我们刚才的假设:市场化导向的银行商业化改革的必然结果是其退出农村信用领域,银行的资金供给与农户高度分散的、自给自足和半自给自足的、生活性需求与生产性需求混合在一起的、小额的、周期长的、风险高的、监督不易的资金需求之间信息不对称、体制不对称,其严重结果是导致农村资金要素匮乏。

作为龙头要素和最具组织作用的要素——资金,它如果退出农业,就会导致任何力图加大农业投入的政策措施都不能落实,增加农民收入的良好愿望只能落空。这就会引出一个问题:在整个国家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的同时,农业经济无法实现市场经济。这怎么来解释: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它调控的是什么?它是在边际收益递减的规律作用之下调控那些递减的要素,使那些边际收益可能递增的要素替代那些边际收益递减的要素。

那么什么要素的边际收益是递减的呢?很明显,是劳动力要素,而资金要素是过度稀缺的。因此就必然会产生这样一种现象:在农村搞高利贷是最赚钱的。资金要素的边际效益是上涨的,但由于银行资金供给与农户资金需求之间的矛盾,资金没法通过国家金融部门进入农村,因此农村成为资金要素过度稀缺的一个领域。土地要素也不能增加,因为它是人均占有的,而且由于土地承担农民的社会保障,所以土地要素的流转比例低。因此,尽管劳动力要素的边际效益降为零,甚至是负值,它也当然不能被替代。

因此,我们说,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自发调控资源,在农业生产领域很难发挥作用,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调控农业结构更有可能会出问题。当我们的政策取向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基本思路上的时候,农业、农村经济所遇到的困难与这种政策取向的善良愿望之间似乎就出现了不相一致。

中国的农村经济问题不能靠外资来解决九十年代后期城市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靠外资不断增加来维持的。

那么,农业经济的发展能不能靠外资呢?我的回答是不可能。因为,外资是不会投向高度分散的、自给自足和半自给自足的、生活性需求与生产性需求混合在一起的、小规模的、周期长的、风险高的农业经济的。因此可以说,既不能按照城市经济发展的思路来解决农民、农村和农业问题,也不能靠外部市场来解决农业和农村经济问题。

简单地强调用市场化的路子来调整农业结构可能走不通,因为单纯开展“农业”的结构调整已经走到头了,九十年代中期以来的两次大幅度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导致农业主产品的成本在“天花板”价格(国际价格)之上,此后小农经济条件下惟一能够维持农业简单再生产的内在机制,是农民在家庭经营内部自己把劳动力的收益降为零,甚至是负值。在这种情况下,对农业的一切政策设计,包括政府对农民直接进行补贴,其效果都不可能明显。

农村政策研究应

该体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从以往的经验看,一方面我们认识到,市场化的制度最早是在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被借鉴的,那时候的城市仍然在维持计划经济;并且由于政府对农村采取休养生息的让步政策,放开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因此,农村的市场经济制度并不是被设计好、被推行下去的,实际上是在农民作为利益主体的条件下,自发地与农村传统制度结合,才发挥了市场的作用。

另一方面,后来农村发展面临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则与城市改革从原来的国家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部门垄断体制以及在国家大规模对外开放进程中部门垄断与国际资本结合有关。这显然已经导致农村经济外部环境发生根本改变。以往的教训表明,再单纯地强调农业的市场化改革解决不了农村经济的复杂矛盾。如果政府真的想扶持农业,必须从国家安定团结的大局出发,放开某些垄断领域,让农民合作经济参与进来。

农村经济发展对策的深入讨论第一,中国农村是典型的小农经济,必须用适宜小农经济的思路来解决农业问题。

首先要看到,我国的小农经济中,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其投入产出比下降为负值其实是个必然的过程。要想有针对性地进行理论创新和体制创新,就不能照搬西方,而东亚小农经济社会模式的基本政策安排——东亚模式——是更值得我们借鉴的。东亚模式的主要特点就是对农民合作社采取特殊政策放开农业外部规模经营。因为纯粹的农业生产没有规模效益,政府对农民进行补贴又由于交易费用太高而不可能补到每个单一的农民头上,因此,只能靠农业外部规模来补充农业内部收益下降的损失,政府只能是放开与农业相关的领域,让农民合作经济进入。与农业相关的这些领域包括:农村信用、保险、生产资料购销、农产品的加工,以及农副产品的批发等。所有这些农业生产外部经营领域都能形成规模、产生利润,而惟独种植业产生不了利润。外部合作经营所产生的收益必须通过合作社内部收益分配补贴到种植业上去,否则东亚小农经济从事的农业就很难持续下去。

其次是政府对农业的投入要针对那些有组织的合作社,而不是直接投给农户。这还是由于政府与单个农户的交易成本过高。近年来提出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税费改革等政策都是以为政府可以与九亿农民进行直接交易,其实五十年的经验教训证明这是做不到的。政府能做的是,对农村的投入和补贴不是用于部门或者部门下设的企业,而是直接用于农村基层合作经济组织。比如,政府对合作社的农产品加工项目投入,政府投入可以计股(政府股权甚至可以占到50以上,保证政府投入的资金不被私人占有),但不能拿回收益。政府股权收益只能通过合作社内部分配用于农业生产补贴和农村公益事业开支。

不过,即使我们采纳了东亚的合作经济模式,也仅仅意味着我们其实将小农经济条件下必然不断推高的农业生产成本消化在其他涉农行业领域返还的利润之中,而这并没有解决农业规模不足的根本问题(美国劳动力人均土地面积为八百多亩,中国仅为四亩多,相差二百倍),中国的农业依然无法与国际上的规模农业去抗争。

第三,现在必须尽快启动城市化,否则就很难解决农村经济结构调整问题,也难以带动国民经济整个一盘棋的发展。

这已经是被政策理论界自从八十年代中期以来谈了十五年的老话题。按说已经没有再讨论的必要,当务之急似乎只是如何操作的问题。但是,如果站在新世纪的门槛上“放眼全球”,如果考虑到二十一世纪中国所面临的国际环境,我所做过的关于加快农村城市化的一切分析,就变得几乎没有意义。因为进一步的分析是,如果按照一九九八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定义的将来在二十一世纪的国际垂直分工体系中,中国所能够扮演的,只能是以廉价原材料和劳动力生产最低价格的一般制成品的角色的话,其结果可能要求我们只能像当年搞工业化资本积累那样维持城乡二元结构,才能保证劳动力的低成本,否则追求高增长的中国经济就走不下去了。

如果人们能够把复杂经济过程的最后结果进行认真归纳研究,就会发现历次的中国经济危机都能软着陆,其苦果最终是由“第三世界”——中国内部第三世界的广大农民来承担的。纵观中国五十多年来的经济发展,最后的结论是很清楚的,我们现在的决策思路具有天然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合理性。

看来,如果不认真考虑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仅仅个别地讨论农村经济领域中的问题和对策,很可能事倍功半。

浅论利率市场化下的商业银行转型 篇7

从“十二五”到“十三五”, 商业银行转型逐渐成为金融业的热词, 在金融实践中逐步成为主流。回顾我国金融改革的历史, 每一次具有决定意义的阶段, 总是因各类前所未有的挑战的相互触动所催生。这一次涵盖商业银行圈的“转型”也不例外。商业银行的转型有银行自身发展的必然需求, 有与国际接轨的竞争需要, 但利率市场化加快、经济进入新常态、结构调整加速等宏观经济层面的变动, 是对转型更为强势的鞭策, 外部环境的变化既为银行带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 也对银行的生存提出了严峻挑战。

(一) 宏观经济的挑战

对银行业来说, 经营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亟需加快转型, 以适应未来的挑战。笔者认为, 对商业银行转型必要性的判断, 主要源于以下五个方面的挑战:

一是经济下行。我国经济正处于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的换挡期, 经济下行既有周期性因素也有结构性原因。从外部环境看, 欧洲、日本将继续徘徊在衰退边缘, 新兴市场经济体增长普遍放缓, 外部需求总体疲软;从内部看, 稳增长还要依赖传统的内需, 虽然实现投资增长是关键因素, 但近期房地产市场的波动所导致的新一轮房产投资热, 并不是实现投资增长的正确路径。此外, 在新旧模式和新旧产业转型升级中, 部分行业和企业的信用风险有上升趋势, 银行业的不良贷款和不良贷款率双升对银行业的资产质量和盈利水平带来压力。

二是利率市场化。银行业高利润一直因利差保护而频受争议。本轮金融改革的核心目标就是实现金融要素价格的市场化, 充分发挥金融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 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2015年, 在负债利率市场化方面, 已推出了面向居民的大额存单, 有媒体预计, 2017年将逐步简化存款档期, 存款利率上限或将扩大至基准的1.3倍。商业银行若保持原有资产负债结构不变, 净息差将被大幅压缩, 盈利水平将大幅下降。

三是市场准入放开。为了丰富金融体系, 提高金融业效率, 增加金融供给, 2014年, 监管部门批准设立了5家民营银行, 同时修改外资银行管理条例, 放松了外资银行设立分行的标准以及经营人民币业务的最低时间要求, 民资和外资的进入促进了多层次银行体系的形成, 有利于满足多方面的金融需求, 也带来了银行业竞争的加剧。

四是资本市场的发展。上世纪九十年代, 亚洲金融危机的动荡使不少国家和地区的银行面临重重困境。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 我国资本市场更是陷入低迷, 政府和企业融资主要依赖银行和影子银行, 企业和地方政府负债快速攀升, 债务风险巨大。但随着资本市场改革的推进, 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直接融资功能得到提升, 在降低企业杠杆率的同时, 也给银行表内资产业务扩张带来压力。

五是互联网金融兴起。从2013年开始, 互联网金融向支付、理财、信贷等银行基本业务领域发起冲击, 以阿里和腾讯等互联网电商发起设立的浙江网商银行和深圳微众银行为代表, 从理念、模式、渠道等方面对传统银行经营模式造成了颠覆性的影响。互联网金融在给金融体系带来创新的同时, 也给传统银行业经营造成压力。

可资借鉴的是, 近年来, 亚洲的银行都高举业务转型的大旗, 拓展经营思路, 开辟银行业务的蓝海, 让经营重心由传统的规模积累、获取利差向关注服务体验、关注利润贡献过渡。经过近年的调整转型, 日本、韩国、泰国、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银行业务, 在财富管理、按揭贷款和信用卡等方面, 已初现增长势头, 盈利能力正逐渐恢复。可以说, 走转型之路是亚洲地区很多银行摆脱金融危机困境、重回健康发展轨道的重要引擎, 作为区域性经济巨擘, 中国银行业的转型发展势在必行。

(二) 宏观经济的机遇

随着经济从高速发展进入中高速持续运行的新常态, 未来五年, 银行的发展空间仍然较大。

一是银行信贷仍将保持持续稳步增长。未来五年, 国有资产的重组、基础设施建设、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中小企业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个人消费和经营性融资需求、农业产业化的实现等等, 都需要银行信贷资源的支持。大中型企业贷款对利润的贡献将有所下降, 中小企业贷款将逐渐成为重要的利润来源, 个人贷款业务对利润总额的贡献将逐步提高。预计M2保持在年增长11%-13%, 国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年信贷增长保持在6-8万亿元的水平。

二是居民投资理财业务将实现增长。“十三五”期间, 我国居民收入水平提高, 最低工资标准年均提高13%左右, 居民储蓄达到了50万亿元人民币。高收入阶层加速崛起, 2015年末, 我国居民家庭财富总值已达到35万亿美元, 年收入25万元以上的富裕家庭, 由“十二五”末期的160万户增长至400多万户, 成为仅次于美国、日本和英国的全球富裕家庭数量第四的国家。居民消费和投资意识逐步与国际接轨, 个人客户对银行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向着多元化和个性化方向发展, 推动互联网金融、信用卡、财富管理和私人银行等金融业务进入高速增长通道。特别是随着民营企业家财富代际转移, 对财富管理和私人银行等中高端金融业务的需求快速增长。未来五年, 这一趋势将持续推动我国银行业加速改善投资理财类产品体系, 与互联网金融进一步融合, 汲取互联网金融在服务、产品种类、风控体系方面的便捷优势, 提升竞争实力。

三是银行综合和国际化经营将快速推进。综合化是银行的发展趋势之一, 一方面, 非银行业金融市场的高速发展, 为银行综合经营提供了借鉴。国家“十三五”规划指出, 期内将积极稳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 鼓励金融机构通过设立金融控股公司、交叉销售、相互代理等多种形式, 开发跨市场、跨机构、跨产品的金融业务, 发挥综合经营的协同优势。国家规划、市场竞争都要求银行向综合经营迈进, 银行基金公司、银行保险公司、银行参与证券化市场、参与金融租赁、参与养老金管理、参与资产托管市场等各类股权投资和交叉、延伸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都是综合经营的重要路径, 已成为银行开发新产品、开拓非信贷资产业务、增加非利息收入的驱动力。另一方面,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 人民跨国贸易结算和跨国投资快速增长, 银行和各类企业加速“走出去”步伐, 倒逼人民币汇率机制、利率机制与国际接轨, 以真正实现市场化。客户要求银行具备本外币业务结合的服务体系, 具有国际化程度较高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能够提供更为全面的境内外融资、支付和风险管理等金融服务, 银行在近年的实践中已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获得了显著的成果。

四是国民经济信息化将为银行转型创造更好的条件。“构建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和“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成为国家“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 新一代移动通信网、下一代互联网、数字广播电视网、卫星通信等设施建设, 以及物联网、云计算已成为重点投资领域., 面向各领域的电子商务服务、面向全社会的信用服务、网上支付、物流配送等支撑体系建设更是对国家信息化建设产生了强大的推动作用。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 除了对传统金融产生了分流外, 更助推商业银行借助“互联网+”的新思维, 更加接近市场运行的节奏, 更加接近资金运转的频率, 强化了与客户需求的契合, 层出不穷的手机银行、网上银行、自助银行, 以及银行与互联网金融公司的联名银行的出现, 既为客户提供了更为方便、快捷、全天候的金融服务, 更为银行摆脱传统发展瓶颈开辟了渠道。

上述宏观经济层面的机遇对银行发展能起到系统化的推动。但是, 笔者认为, 面对以利率市场化为开端的所谓“大资管”时代的逐步成型, 商业银行如果仍然走传统的规模积累的老路, 在与以互联网金融等为代表的新势力的竞争中, 就难以摆脱相对滞后的局面。

(三) 利率市场化的影响

利率市场化是本轮金融改革的核心, 也是推动或倒逼商业银行转型的主力。利率市场化的基本表现即为扩大利率浮动范围, 意味着既把定价权交给金融机构, 也让银行客户有了更大选择权。

长期的利率管制, 降低了银行的筹资成本, 保障了银行的利润, 在维护银行体系的相对安全的同时, 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通过客户选择而促成的银行竞争。同时, 由于商业银行对利率缺乏敏感度, 货币政策的作用也受到限制。利率市场化将利率的决定权交给货币市场, 根据市场供求水平由市场主体共同决定利率。在完全竞争的市场, 所有市场参与者都是利率的接受者, 这对商业银行的经营和管理产生了重大影响。如果仅依靠传统的存贷业务获取息差, 银行的利润区间甚至生存空间必然受到大幅挤压。

利率市场化的“自主定价”, 其实质是市场定价。息差收窄的趋势还在继续, 各商业银行已自然地将中间业务作为转型的重心。因为中间业务不受利率定价的影响, 也可以通过配套服务、产品体系的市场竞争, 按照市场的选择实现定价能力的提升。

利率市场化环境下崭新的定价、服务、产品的互动关系, 在为客户提供最优选择的同时, 也为银行优化客户结构、细分目标市场提供了可能。利率市场化环境下, 商业银行在经营负债业务时, 可充分利用资金价格差异吸收公众存款;经营资产业务时, 可在吸引优质客户的同时对风险较大的客户推行更高的利率水平作为风险补偿, 在平滑风险的同时推动客户结构的优化。

市场表现也证实了上述观点。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 首当其冲地即表现为银行业的存款分流。从人民银行及各大研究机构的市场研判可以看出, 从2013年至今, 市场资金已逐渐成趋势地由银行存款形成分流。利率市场化的趋势加快了金融脱媒的速度, 让资本的逐利性成为资金流动的指向标。从2016年上半年的经济指标看, GDP实际增速同比下滑0.2个百分点, 下降趋势持续, 但CPI重新站在2以上等利好也表明整体经济呈现企稳迹象。由于2015年至今的6次降息使市场利率维持在较低水平, 银行体系流动性相对宽裕, 可以预见, 在降息、降准难以在短期内再次出现的预期鼓动下, 银行存款向多渠道转移的情况将得到延续。

二、商业银行转型路径概述

利率市场化引领的一系列外部环境的变化使商业银行的利润空间受到挤压, 主要表现在银行的存款、客户数出现了趋势性的分流, 传统生存方式受到全面挑战。利润是商业银行生存的根本, 综观各商业银行的转型之路, 改革产品体系、创新服务理念是转型的两大路径。

(一) 改革产品体系

利率市场化下的商业银行转型, 核心是实现与客户需求的契合。传统的银行产品, 往往从银行角度出发, 与客户及社会金融运行难以全面适应。银行业是国家金融政策的执行者, 与民生需求及经济发展应紧密结合。利率市场化所赋予客户的选择权, 引导银行的产品设计向与民生息息相关、国家经济运行亟需的方面倾斜。近年来, 商业银行在产品体系的改革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从客户的反映看, 商业银行的产品体系在传统的存贷款产品之外, 更注重理财、信用贷款等符合个人客户增值、保值和经营性资金周转需求的产品设计, 深入到了传统银行产品不能覆盖的蓝海, 最主要地是与客户和经济运行的基本需求更加契合。

(二) 服务创新

银行服务的实质是为客户的金融需求提供方便, 为了赢得客户的青睐, 转型期的各商业银行普遍提出了“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或通过完善客户分层营销服务体系, 或通过制定客户服务回馈考核体系, 关注客户对银行服务的体验, 以及客户通过服务实现需求的程度。

与传统的引导性服务、事务性服务不同, 转型中的银行服务更要求“创新”, 服务品质的提升已成为专业性和技术性的工作。对金融趋势的分析、对定制型产品的设计、对客户资产的配置顾问服务, 由于已成为客户的普遍需求, 商业银行已普遍将其纳入银行服务品质的评价体系中。

同时, 在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中, “便捷性”成为其突出的优势之一。近年来, 借鉴互联网金融服务在系统上的便捷优势, 商业银行普遍开始了系统优化工作, 在合规的前提下, 逐步克服物理壁垒, 贯通线上线下, 24小时银行、手机银行APP、微信支付通道等基于便捷服务的支付结算、投资理财产品层出不穷。

三、提高利润关注度, 推动商业银行转型

利率市场化的启动可以追朔到1996年, 直到2015年才放开存款利率的全面管制, 近20年的市场预热交杂了市场的博弈和对银行治理的突破。迄今, 利率市场化已经颠覆了商业银行的传统盈利渠道。从各商业银行的转型措施看, 除了采取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提高资产的流动性等传统措施外, 商业银行已普遍将完善服务和产品功能置于发展的优先位置, 以服务和产品的价值提升客户体验, 从而提升银行的价值, 在规模之外获取服务和产品带来的利润。简而言之, 与以往的规模积累相对应, 对利润的关注已成为利率市场化下的商业银行转型的核心。

(一) 提高利润关注度的原因

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 各类金融产品创新蓬勃发展, 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首先出现了向非银行渠道的分流, 继而在商业银行内部出现由存款向理财等产品的分化。可以预计, 银行负债的分流将随着利率市场化成为常态。

1. 直接原因。

各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的驱动下, 改变规模积累的经营模式, 提高对利润的关注, 直接的原因是源于存款的分流。

从人民银行的数据看, 2016年上半年, 货币市场的利率水平保持低位稳定运行, 在货币总量增长、M1同比增速提高的同时, 金融机构存款的增速明显放缓。

货币总量方面, M2增速比3月末低1.6%, M1、M0的增速分别比3月末高2.5%和2.8%。M2增速回落, 说明社会总需求已逐步放缓;M1和M0增速自2015年二季度以来持续回升, 则反映了在低利率环境下, 受到房地产销售回暖等结构性因素的影响, 居民和企业资金的灵活性提高, 持币人的自主选项增多。

金融机构存款方面, 本外币各项存款增速比3月末低1.9%;人民币各项存款增速比3月末低2.1%。从存期看, 活期存款增量比上年同期大幅提升31.8%;非金融企业活期存款同比多增1.6万亿元, 是推升M1的主力军。

而从金融机构的分析数据看, 存款分流的主要渠道为证券、理财、债券、保险、黄金, 分流趋势将在一定时期内成为常态。

2016年上半年, 股票市场筹资额大幅增长。各类企业和金融机构在境内外股票市场上通过发行、增发、配股、权证行权等方式累计筹资同比增长10.4%。银行理财方面, 402家银行共发行了54140款理财产品, 发行银行数同比增加77个, 个人理财产品发行量同比上升5957款。值得一提的是, 农村金融机构整体发行量占比同比上涨了11%。债券发行规模同比增长110.2%, 国内各类债券余额同比增长44%。

2016年上半年, 保险业累计实现保费收入同比增长37.3%, 但投向银行存款的资金同比下降11.9%, 其它投资类资产同比增长32.7%。

2016年上半年, 黄金累计成交量同比增长55.49%;成交金额同比增长65.89%。

综上所述, 在上述各渠道全面增长的同时, 银行负债的分流对依靠存贷利差获取利润的传统经营模式的影响巨大, 银行从拓展生存空间的角度, 需要提高对利润的关注度。

2. 深层原因。

第一, 资源配置的合理需求。利率市场化的本质与市场经济的本质如出一辙, 尊重市场的导向作用, 才能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银行通过利率工具所起到的资源导向作用很突出, 因此, 健康的利率工具必须能让资源配置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改造利率工具, 符合逻辑;尊重资本的逐利性、允许存款向需要资金的阵地分流, 符合逻辑。第二, 公司治理逐步向利率市场化靠拢。近20年的预热已将利率市场化的趋势融入了经济、金融的各个领域, 各银行也在按照这一趋势长时间地推进公司治理, 公司架构、考核标准、战略意图与利率市场化的预期逐步接近, 对市场定位、差异化经营、成本控制有了接地气的思考, 更倾向于关注利润、实现价值, 规模性的指标被普遍认为是更适合作为实现价值、开展渠道合作的条件予以重视。存款分流, 既是资本逐利性的结果, 也是利率市场化后, 银行经营的主动选择。第三, 商业银行管理的制约性。利率市场化激发了金融体系的活力, 第三方机构在资金配置中的重要性和灵活性促使银行边学边做, 原有的商业银行管理需要注入新的理念。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突破时间、空间的局限, 将金融服务渗透到需要资金的各行各业, 已经促使商业银行突破物理网点等限制, 开始了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改造。

(二) 提高利润关注度的措施

1. 完善和加强利润管理机制。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 商业银行转型所面临的问题日益增多, 竞争压力逐步提升, 为了保证转型的顺利实施, 商业银行首先需要对利润进行制度化管理, 不断完善和加强利润管理的推进机制, 促进制度的制定、修订、宣传、推动、评价等工作。同时, 在实施过程中, 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战略的具体规划, 按年度经营情况调整利润管理机制的具体推进细则, 以保证机制能适应利率市场化的要求。

2. 主动管理负债。

面对利率市场化趋势, 商业银行应转变以存款为中心的负债管理思路, 建立包括存款、理财及同业存款等的统筹管理内容。同时, 加快向主动负债管理转型, 把握存款增长源头, 从稳定负债构成、分散负债来源、控制负债成本等方面, 主动管理负债业务, 提高负债质量。另外, 要积极转变理财业务发展动因, 细化理财业务服务和管理, 提供更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 回归代客理财的初心。

3. 完善利率定价机制。

利率管制的逐步放开, 成为了原始的“价格战”的开端, 既是银行对存款分流的恐惧, 也体现了对自主定价工具的认识还处于摸索阶段。存款利率“一浮到顶”成为同业在初期的普遍选择。现在, 商业银行已逐渐将利润作为经营关注点, 将价值银行作为战略目标。符合逻辑的做法是, 逐步通过客户细分和客户综合贡献度等管理和评价工具, 实施差异化定价, 从差异中实现客户和银行的价值, 才有利率市场化的良性发展。

四、结语

银行是国家经济的重要一环, 它存在的目的是推动社会的资金融通, 实现资源配置。利率市场化的推进, 应该让银行业对尊重市场、以价值立行的必要性有更深刻的认识, 它说明, 现有银行体系和服务, 并不能满足所有领域的资金需求, 这不符合建立银行的初心。顺应利率市场化的要求, 其实是让银行回归“通过金融服务创造价值”的本质, 通过银行这一较为完善的综合金融平台, 为社会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的产品和服务支持。利率市场化的阵痛更像是一种鞭策, 只有尊重市场, 做好逆水行舟的准备, 坚定“利润精品银行”的发展目标, 才能在不进则退的现实面前笑到最后。

参考文献

[1]彭嘉庆.国有商业银行与现代企业制度关系初探[A].2002中国未来与发展研究报告[C], 2002年.

[2]周如辛.金融转型——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的必由之路[A].2002中国未来与发展研究报告[C], 2002年.

[3]李长应.改进国有商业银行服务工作的思路与对策[A].湖北省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优秀科研成果汇编 (1999-2000) [C], 2001年.

[4]张小蓉.利率市场化改革中的国有商业银行管理模式初探[A].中国档案学会第六次全国档案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5]康平东.试论当前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利率管理的措施[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现代企业风险管理论文汇编 (下册) [C].2005年.

[6]康淘尘.健全商业银行内控机制的几点思考[A].新世纪新思考[C].1999年.

[7]崔滨洲.全面构建商业银行现代管理模式[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调研报告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8]王霄勇.国有商业银行机构改革中的负债管理[A].基于全球视角的金融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国际金融研究会第六届亚洲年会论文集 (中文部分) [C].2007年.

[9]张家望.国有商业银行培养选拔年轻干部要正确把握六个关系[A].湖北省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优秀科研成果汇编 (1999-2000) [C].2001年.

[10]丛丽萍.利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A].新世纪新思考[C].1999年.

上一篇:电力工程应急管理制度下一篇:吸烟的危害演讲稿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