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胃管病人护理

2024-10-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留置胃管病人护理(通用10篇)

留置胃管病人护理 篇1

[摘要]:重点综述了不同病人留置胃管的方法、胃管的选择和插入深度,对留置胃管期间出现的并发症及其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护理也做了总结,提出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胃管及置管法。

关键词: 留置胃管 胃管 护理

留置胃管常用于胃肠营养支持和胃肠减压。经胃管鼻饲为昏迷或不能经口进食病人提供营养、热量及胃内给药,是促进病人恢复的主要方法之一,还可通过抽吸胃液,了解胃液的性质和量,观察病人有无消化道合并症;有效的胃肠减压可降低胃肠压力,减轻腹胀,促进切口愈合,改善胃肠壁血液循环,促进消化功能恢复。对胃肠道、胆道手术来说,术前留置胃管还能有效减少麻醉中及手术后的并发症,对术后恢复极为重要。近年来,由于临床疾病的多样化和整体护理的要求,常规留置胃管的方法与护理已显不足,广大护理同仁进行了认真总结、大胆尝试。现就留置胃管的置入方法与护理做一综述。留置胃管的方法

1.1 胃管的选择与改良 硅胶胃管因其组织相容性大、管道透明、管壁柔软、侧孔较大等优点,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橡胶胃管。临床上成人多采用16号硅胶胃管,但新生儿经口留置胃管应用内径3.0mm、外径4.2mm、总长度为50cm 的硅胶胃管,也有人用头皮针管代替胃管给新生儿鼻饲,既不使奶液或药液滴漏,又减少了对小儿黏膜的损伤1。为解决昏迷、危重病人插管难题,有人研制了胃管前段向一侧弧形弯曲30 度角的弯头胃管2;还有带有三通阀的胃管3,避免注入液外溢;一次性滴喷药胃管,可使药液呈喷射状布满胃黏膜,以达到治疗目的4。目前国内还引进了新型胃管,具有软、细、耐腐、有导向引导导丝,置管期可达90d~180d,非常适合昏迷及高龄卧床吞咽反射差的病人。

1.2 置管的方法

1.2.1 新生儿置管法 新生儿由于吞咽、咳嗽反射均不完善,加大了插胃管的难度。在插管过程中,当胃管下至5cm~7cm时(即快到达咽喉部时),助手迅速用消毒棉签蘸少许温度适宜(37℃~38℃)的糖水或奶汁放入患儿口腔,使其产生吸吮动作,此时操作者迅速将胃管往下插至胃内5。谢文杰等6认为,新生儿鼻腔狭窄,经鼻留置胃管会引起鼻腔黏膜充血、水肿及造成鼻腔横截面积减少,鼻阻力增高,影响肺功能,而经口留置胃管则对患儿影响较小。

1.2.2 年龄大于3岁患儿的置管法 对能配合的患儿采用口服盐水法:当胃管到 1 达咽部时,助手用汤匙给患儿喂生理盐水,边喂边将胃管插入胃内;对昏迷、哭闹不能配合患儿可使用简易开口器法:小儿取仰卧,头部固定,将5mL注射器去掉活塞,剪去乳头及根部,修整切面使其平滑,插入口腔至舌根部,助手固定口腔外空筒柄部,操作者将胃管沿注射器内壁送至胃内7。此法降低患儿痛苦,提高插管成功率。

1.2.3 一般成人置管法 采用常规法留置胃管时,当胃管通过咽部刺激喉上神经易引起恶心呕吐而致插管失败。所以,减少对喉上神经的刺激是成功的关键。饮水插胃管法8是当胃管插入14cm~16cm时用小勺喂水并嘱病人下咽,同时送入胃管。此法可分散病人注意力,缓解紧张情绪,减轻胃管对咽喉部刺激,通过其吞咽反射使胃管易进入食管而不易误入气管,但对消化道穿孔、肠梗阻、不明诊断的腹痛、腹部外伤、昏迷无吞咽反射者禁用。还有人提出按摩耳穴插管法9,即通过按摩耳屏内侧上1/ 2 处的“咽喉穴”至耳部发热、有轻微痛感时迅速插入胃管,亦可减轻咽部对刺激的反应。对于清醒敏感者,有人提出在插管的同时吞咽20mL~30mL的石蜡油,不仅可产生吞咽动作,使胃管顺利下滑,还可使石蜡油附着于食管和胃黏膜上,减少胃管对黏膜的摩擦刺激10。亦有人提出麻醉润滑法,,即在插管前用1%地卡因喷雾或滴鼻,当有麻木感时再行插管,也可减轻病人的刺激反射11。

1.2.4 特殊病人置管法

1.2.4.1 昏迷病人 ①侧卧位置管法12:适用于昏迷、脑出血急性期、颈项强直、头部不宜搬动者。插管时病人侧卧,操作者面对病人,由一侧鼻孔缓缓插入胃管。此法可不依赖病人做吞咽动作,且避免搬动头部。②液体石蜡浸泡法13:将胃管浸入液体石蜡中,于病人肩部及后颈垫一软枕使颈部伸展,头后仰,将胃管从鼻腔缓缓插入至预测深度并固定。③侧位拉舌法14:对昏迷、延髓麻醉舌后坠病人可采用此法,病人取侧卧位,当胃管插入口咽部(约12cm~14cm)感到有阻力时,助手用拉舌钳将舌头拉出,操作者即可将胃管顺利插入。当取侧位时,重力作用减小,舌后坠减轻,拉出舌体,可使咽喉部通道增大,使置管顺利插入。④托下颌置管法15:用于深昏迷并舌后坠病人,病人仰卧,当胃管插至口咽部时,另一人用双手将病人的下颌托起,使其头呈后仰状态,将舌根肌提起,然后将胃管插入胃内。⑤小儿置管用于成人法16:用于意识丧失、吞咽反射迟钝或消失者,病人取平卧位,头稍后仰或头偏向一侧,取小儿大号硅胶胃管1根(内径1.6mm ,外径2.5mm),常规清洁鼻腔及润滑后插管。由于此胃管内径与成人14号胃管相差仅0.3mm,且体积小,软硬适中,柔韧,有弹性,无异味,容易通过食管的3个狭窄处,所以使一次性插管的成功率明显提高。⑥双枕垫头快速插胃管法17:适用于昏迷及躁动病人。将双枕直接放于病人头下,使其下颌尽量贴近胸骨柄,常规法置入胃管至过鼻腔,双手交替快速插管,同时双手向同一方向 2 稍做捻转,以增加胃管韧性,使管端沿着食管后壁滑行至胃内。此法可减轻插胃管时对咽喉部的刺激。但脑干损伤的病人禁用此法。⑦低头贴胸法18:适用于昏迷、脑血管意外但无明显颅内压增高的病人。病人平卧,当胃管插至口咽部时,一手托住病人头向前低下,使下颌部尽量向胸部靠近,继续插管多能奏效。⑧胃管退后法19:对脑血管病昏迷、吞咽反射消失而咳嗽反射存在的病人,当胃管插入20cm~24cm引起咳嗽时,将胃管退后1cm~3cm,待咳嗽停止后于吸气末的一瞬间迅速插入。而对于吞咽反射、咳嗽反射同时消失的病人,可于胃管插入20 cm~24 cm、有轻度阻力时将胃管退后1cm~3cm,再用一手拇指轻推喉头,另一手持管于吸气末迅速插入。

1.2.4.2 机械通气状态下的病人 气管切开病人因金属导管对气管内壁的推压作用而间接压迫食管壁,常在胃管插入16cm~18cm即达会厌部时, 遇阻力而盘绕在口腔内,可于置管达咽喉部以下2cm~3cm气管切开部位时,由助手将气管套管轻轻外拔0.5 cm~1cm,操作者顺势将胃管向下插入,待通过气管切开部位后,助手再将气管套管置回原位,然后继续按常规法插入胃管,此法可减轻食管壁的间接压迫20。

气管插管接呼吸机的昏迷或肺性脑病谵妄病人,采用小儿气管插管作引导管,利用管形的自然弯曲弧形,先将引导管经鼻腔放入食道,再经引导管将胃管导入胃中。

气管插管状态下脑出血早期有明显颅内压增高者,插管时将病人头部托起有造成脑疝的危险,可采用侧卧位插管法,即病人取左侧卧位,在病人肩部及后枕垫一软枕,使颈部伸展,头后仰,将胃管自鼻腔缓缓插入。

1.2.4.3 食管狭窄的病人 可采用内镜介入法,将胃镜插至食管观察到食管狭窄处后,用扩张器扩张狭窄处5min~10min,内镜活检口插入导丝后拔出内镜,沿导丝送入胃管至胃内,拔导丝固定胃管21。

1.2.4.4 胃肠道、胆道手术前病人 留置胃管能有效减少麻醉中及手术后的并发症,对术后恢复极为重要。黄龙淳等22通过实验表明,喷利多卡因气雾剂后插胃管与按常规方法插胃管相比,前者插管前后血压、心率变化不大,相对平稳,方法为:病人仰卧,头下置枕,嘱其张口,充分暴露咽喉部,将利多卡因气雾剂对准其舌根、咽喉部位连续喷雾2次或3次,5min后由操作者按常规方法将胃管插入胃内。此法能降低病人对胃管刺激的敏感性,提高一次插管成功率。

1.2.4.5 意识障碍且不配合操作的病人 毛晓华等23对常规的留置胃管方法进行改良,即在胃管腔内插入一根硬质内芯后再按常规方法留置胃管,最后拔出内芯。临床应用30例,效果满意。认为带有硬质内芯的胃管硬度得到增强,胃管的弧度变大,通过鼻腔后可沿着咽后壁进入食管。

1.3 留置的长度 常规的留置胃管长度是耳垂—鼻尖—剑突,但通过临床观察,3 发现此深度仅在胃贲门或胃体部,有时侧孔在胃贲门外食管内,若进行胃肠减压则不易吸出胃内容物,进行鼻饲则会加重食管黏膜的缺血坏死。张爱华等24通过改进,得出眉心—脐的体表测量法,经临床多次试验发现胃管可达胃体胃窦部,从而有效地进行胃肠减压或胃肠内营养。李琳18也认为应在传统插入深度的基础上再加10cm~13cm,即为55cm~68cm。陈琼芳25亦认为,脑血管意外病人,由于胃贲门处于半开放状态,胃内容物易反流,插管时应深插入4cm~8cm,胃管接近幽门部,能有效地减少鼻饲反流的发生。但何秀珍等26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对于口腔颌面肿瘤病人,若按常规插胃管证实在胃内后上提10cm再固定会减轻病人的不良反应,提高成功率。对于小儿,李惠章27发现若按“前额正中发际—脐”测量长度留置的胃管,能达到有效胃肠减压的目的。

1.4 留置胃管的检验 除按《护理学基础》介绍的3种检测方法外,即将胃管开口置于清水中看有无气泡、抽取胃液、听气过水声,还可用pH试纸测试,这样结果会更准确,胃液的pH值在1.5~328。留置胃管病人的护理 2.1 一般护理

2.1.1 插管前的护理 插管前病人最容易陷入紧张恐惧状态,针对病人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利用支持性心理疗法进行护理干预。插管前先清洁鼻腔,观察有无息肉、肿瘤、鼻黏膜有无充血、水肿、狭窄等,询问有无出血性疾病,若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采取相应措施,给予对症处理29。

2.1.2 插管时的护理 操作中鼓励病人增强信心,激发能动性,调动其自我控制能力,从而抑制不良情绪,默契地配合插管。插管时若遇到阻力,不可强行置入,应查明原因,特别是食管、贲门癌的病人,若管腔内有肿块堵塞,可向胃管内注入空气,若出现呃逆,说明管腔开口部位在食管内,可将胃管向下试插。

2.1.3 插管后的护理 病人清醒时,多与病人沟通,加强健康教育及胃管护理知识的宣教;定时翻身,按摩背部、肩颈部,以减轻因头颈部制动及被动体位带来的不适;定期用含漱液漱口及擦拭口唇,涂以甘油等润唇剂,以减轻口渴、口唇干燥;随时检查胃管是否通畅,每天以生理盐水或温开水冲洗胃管,每次约30mL~50mL,经常观察引流液的色、质、量;胃肠减压期间禁食禁水,必须注药时,注药后需夹管30 min ,以免将药物吸出,影响疗效;咽干、喉痛者可用凉开水漱口,不敢咳嗽、排痰者,嘱其每日做深呼吸4次,以预防肺部并发症。

2.1.4 胃管的更换时间 根据传统要求,长期鼻饲病人每周更换1根胃管,则次数频繁,易损伤鼻咽黏膜,且破坏机体平衡,降低机体抵抗力,增加感染机会,同时 4 也导致病人精神紧张。但若胃管留置时间过长,不仅降低了鼻黏膜正常生理功能,导致鼻黏膜水肿、溃疡,还会造成导管老化、断裂。车杰等30研究表明硅胶胃管留置适宜时间是21d~30d,可降低反复插管对鼻、咽黏膜的刺激,减少插管时病人的痛苦、材料的损耗及费用。廖平31研究表明,每4周更换1次胃管,可以做到既减少插管次数,又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

2.2 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护理 2.2.1 并发症的护理

2.2.1.1 黏膜损伤 对长期留置胃管者,用1%薄荷油滴鼻剂和呋麻滴鼻合剂或氟嗪酸眼液滴鼻,每日2次~4次,防止鼻咽部黏膜发炎及不适,避免局部感染及鼻咽部细菌沿导管下行致肺部感染。当黏膜损伤时,则应采取以下措施: ①保持口鼻腔清洁,合理配置营养,增强抵抗力;②留置胃管的前段时间,可适当使用复方薄荷滴鼻剂,收缩黏膜血管,防止黏膜充血水肿;③适量饮水及服用维锌合剂,预防口咽部感染,增强局部和全身的抵抗能力32;④当胃肠减压压力过高导致胃黏膜损伤出血时,应立即放松,将胃管回抽至食管,休息胃黏膜,并予法莫替丁、泰胃美等黏膜保护剂33。

2.2.1.2 食管炎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食道化脓穿孔 李邦库等34认为使用制酸剂、H2 受体拮抗剂、促胃肠动力药可减轻症状,降低食管炎的发生率,增加病人的依从性。

2.2.2 不良反应的护理35 ①咳嗽、咳痰:协助病人排痰,避免受凉及胃管滑脱,在排除合并肺部疾患等病理性因素的情况下,早期行α-糜蛋白酶加庆大霉素雾化吸入,加用祛痰止咳药。②呃逆:根据血中二氧化碳升高可抑制呃逆的原理,可采用嘱病人在深吸气后,屏气不呼出,或者在一封闭硬纸袋内重复呼吸,吸入二氧化碳(在O2中加入5%CO2),这样可提高血液中二氧化碳分压,抑制横膈膜的活动;还可采用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如让病人极快地饮一杯水、做吞咽动作、诱发呕吐、拉出舌头或压迫眼球、轻压或按摩颈动脉窦等方式,以减轻呃逆,加用药物治疗如东莨菪碱、溴隐亭胃管注入,镇静剂应用或针刺足三里、内关、合谷及耳针疗法,严重者可试用0.5%普鲁卡因溶液行膈神经封闭注射。同时在鼻饲药物或饮食时避免过热、过冷刺激。③咽痛、咽感不适:操作前加强医患交流,选择合适的胃管,操作熟练、轻柔、规范,掌握留置时间;术后密切观察病情,条件许可时及早拔管,拔管前给病人饮少许水。咽痛病人选择性应用激素预防咽喉部水肿。④不耐管:采用分散注意力、治疗想像、有节律的按摩、深呼吸逐渐放松肌肉等心理治疗并加用镇静剂逐步缓解。⑤焦虑、睡眠障碍:尽量解除诱因如疼痛、担心等,妥善固定胃管,勤巡视,提供宣泄焦虑的方 5 法,病情允许时使用药物催眠。

留置胃管病人护理 篇2

1胃管改进

硅胶胃管与橡胶胃管相比优点较多, 与组织相容性大;且硅胶胃管头端较硬, 便于顺利插入, 管壁柔软, 对患者刺激小;末端连接一小塞子, 灌注后只需将小塞子塞住末端开口, 不必反折末端并包裹纱布, 节约卫生材料;管道是透明的, 便于观察管内情况;管前端侧孔较大, 便于灌注食物或引流。

2置管方法

2.1 新生儿插管方法

由于新生儿吞咽、咳嗽反射均不完善, 因而加大了插管难度, 在插胃管过程中当胃管深入5~7cm时 (快到达咽喉部) , 助手迅速用消毒棉签蘸少许温度适宜的糖水或牛奶放入患儿口角处, 使其产生吸吮动作, 此时操作者迅速将胃管插入至胃内。

2.2 成人一般插胃管法

采用常规法留置胃管时, 当胃管通过咽部刺激喉上神经易引起恶心、呕吐而致插管失败。因此, 成功的关键是减少对喉上神经的刺激。当胃管插入14~16cm时嘱患者做吞咽动作, 此时, 操作者借吞咽的惯性迅速将胃管插至胃内。

2.3 昏迷患者插胃管方法

2.3.1 深昏迷合并舌根后坠患者插胃管方法:

插胃管前去枕, 协助患者头向后仰, 当胃管插入15cm时, 左手将患者头部托起, 使下颌靠近胸骨柄, 以增大咽部通道弧度, 便于管端后壁滑行, 插入至预定长度。在临床工作中发现, 此法难以成功, 其原因是这类患者咽部组织松弛、舌根后坠堵塞了口咽部通道, 将患者头部托起难以改善堵塞状况。如果患者取侧卧位, 舌向后坠的重力作用就会减少, 舌后坠减轻, 口咽部不再受阻且比正常情况还要增大, 所以便于胃管插入。

2.3.2 浅昏迷患者插胃管方法:

由于昏迷患者不能配合做吞咽动作, 常规法插胃管易进入气管而至失败。这时同样可采用侧位置胃管法:患者取侧卧位, 操作者面对患者由一侧鼻孔将胃管插入。此法不依赖患者做吞咽动作, 成功率达98%, 且特别适用于脑出血急性期、有明显颅内压增高患者及颈强直患者。

3小结

患者置管关键在于有效地沟通、减轻对鼻部和咽部的刺激。临床上对置管特别困难的患者可用润滑麻醉剂 (盐酸丁卡因胶浆) 润滑胃管前20cm处, 由于患者反应轻而获成功。对胃管留置术的不同病种、不同个体差异的患者, 采用有效的技术处理方法, 可提高留置胃管术的成功率。现国内医疗器材生产厂家, 对胃管现存的软、脆、缺少导向等缺陷加以改进, 将更便于临床, 有利于留置胃管术的一次成功。

留置胃管病人护理 篇3

方法:对留置胃管的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

结果: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能减轻患者紧张、焦虑、减少并发症,提高置管成功率。

结论:心理护理可以减轻应激原对患者造成的心理压力。

关键词:留置胃管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275-02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越来越强调人文、心理的护理,并成为当今医院现代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临床护理工作中,留置胃管是一项基本、常见的护理技术工作。普外科胃肠道疾病、胆囊疾病、肠梗阻、胰腺炎等,都需要留置胃管,且留置时间相对较长,利用它不仅能清除胃内有害物质,减少毒物的吸收,解除或缓解梗阻所致的症状,减轻腹胀,缓解患者的痛苦,又能补充营养和水分,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达到治疗的目的,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然而留置的过程中会给患者身心带来很大的压力与痛苦。加上现在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胃管置入应更注重人性化,故护士不仅要有熟练的技术,还要有良好的心理干预能力,以协助患者克服心理恐惧,配合治疗。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我国普外科病房住院期间需留置胃管的患者共120例,其中胃肠道手术35例,胆手术38例,肠梗阻、胰腺炎保守治疗47例。按住院号奇偶数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60例其中男37例,女23例;平均年龄(42.2±19.1)岁。干预组60例,其中男31例,女29例;平均年龄(35.6±18.1)岁。2组患者性别、年龄、插管方式等各项配对因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无专人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

1.2.2干预组。置管前向患者说明进行插管操作的重要性及操作、配合要点等。做好插管前、中、后的心理干预指导,接触患者的焦虑、恐惧、害怕疼痛等心理负担,增强其信心。插管方法:选择14号或16号胃管1根,准确测量插入深度,相当于患者平卧或站立时发际到剑突的长度,约为40~55mm。置入是要清洁鼻腔,润滑胃管前段,一手持纱布托住胃管,另一手持镊子夹住胃管前段5~6mm,沿一侧鼻孔缓缓插入到咽部时嘱患者作吞咽动作,同时将胃管送入,注意送管动作于患者的吞咽动作同步,直致需要留置长度。①置管前的心理干预:对于患者来说置胃管是一个痛苦的治疗过程,护士选择适当的时机,通过健康宣教,向患者说明留置胃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患者对留置胃管的认识水平,同时向患者交代在置管操作中需要配合的要点,介绍护士在置管方面的经验、手法等,也可以让一些曾经置过管的患者谈谈感受,互相交流。这样不但可以提高置管的成功率,同时也减轻患者的焦虑、恐惧,减少患者的痛苦。置管前让患者掌握深呼吸的方法并学会吞咽动作,必要时示范给患者看。例如,可以教会患者吃面条的动作,让患者把胃管想像成一根很粗的面条,从心里上减轻自己对胃管的恐惧。②置管中的心理干预:在置管过程中不断鼓励患者,适时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在置管过程中,患者因为害怕往往手心冒汗、发抖、不敢吞咽,护士可以通过抚摸、安慰、鼓励等给予心理支持。告知患者通过吞咽反射使胃管易进入食管而不误入气管。如果患者出现恶心时暂停片刻,嘱家属轻抚患者胸部或按摩其耳廓,以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嘱患者做吞咽动作,每当患者吞咽时就进管,无吞咽动作时可以稍作停顿,这样顺着患者的吞咽动作,护士可以顺利的插入胃管。③置管后的心理干预:给患者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病室通风换气、光线适宜,适当睡眠和锻炼。做好患者个人清洁卫生工作,提高其躯体的舒适度,从而使其心情舒畅。不仅要恢复患者的身体功能,还要使患者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恢复社会功能。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置管后患者因为胃管缘故会感觉咽部不适,从而会出现焦躁的情绪反应,这时候应进行遵医行为教育,多与患者与家属沟通,认真倾听管着的诉说,多功患者配合治疗等,同时也可以给患者听一些舒缓的音乐分散患者的注意力,解除其焦躁情绪。在留置胃管期间口渴、干燥不适时,每天进行口腔护理2次,以保持口腔的清洁卫生。定时给予石腊油、甘油等润滑口唇,这样不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口腔舒适感,而且可促进肠胃功能的恢复,减少自拔管的发生。患者在置管期间不要因为插胃管而害怕活动,卧床是可适当翻身。病情恢复期可适当下床活动,要加强功能锻炼以助疾病早日康复。

2结果

本研究说明,干预组通过心理干预,是患者认识到留置胃管的重要性并掌握置管过程中的配合要点,从而减轻患者的焦虑、紧张、烦躁、害怕疼痛的程度,提高了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通过2组结果比较,提示心理干预对置管成功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心理情绪与留置胃管过程中诸多因素产生着联系,加强患者的心理干预,可消除患者的焦虑、紧张、烦躁等。置留胃管前、中、后三个各阶段实施心理干预护理和疾病的知识宣教,增加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信任,产生安全感,不仅提高了一次性置管成功率,而且也能帮助患者以良好的心态面对自己的疾病。

3讨论

胃是最能表现情绪的器官之一。胃管的置入过程对鼻咽、食道、胃是很强的外源性刺激过程,不仅对患者生理造成不良影响。如恶心、呕吐,更重要的是会对心理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对置管患者施行心理护理后,患者的焦虑与痛苦明显减轻,提高了护理质量。对置管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具有支持和加强患者防御机能的特点,能使患者增强安全感。减少焦虑和不安,使他们对治疗的态度和认识方法积极的改變。进行情绪干预,帮助患者以良好的情绪使躯体功能得到有效的调节。

参考文献

[1]朱巧君.胃管固定方法改进的效果观察及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7A);70-71

留置胃管病人护理 篇4

固定方法的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传统胃管固定方法与新的固定方法(胶管、寸带法)差异,选择即牢固又简单易行的方法,减少病人意外脱管率,解除病人留置胃管带来的心理负担,消除胶布对固定胃管处皮肤的刺激,减少护士工作量。方法分析比较我院2009年3月~2009年6月分别采用传统固定方法(109例)与新固定方法(127例)的意外脱管率、固定胃管处皮肤受损情况及病人担心脱管的心理负担。结果新固定方法意外脱管率、固定胃管处皮肤受损发生率及病人的心理负担状况明显降低,传统固定方法(109例)与新固定方法(127例)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新的固定方法固定牢固、取材方便、简单易行,在我院使用受到广泛认可。

【关键词】胃管固定意外脱管皮肤受损情况担心脱管的心理负担

留置胃管的固定是一直困扰我们的一个难题,临床上我们在使用传统的固定方式的同时也进行了较多的探索[1],近年来,许多护理 文献 也报道过各种尝试,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胃管固定不牢,或固定方法复杂等不足[2],工作中经过反复思索我们 总结 出一种制作简单、适用的固定方法。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于2009年3月~2009年6月普外科留置胃管人数236例,随机分为两组,传统固定方法(A组)109例与新固定方法(B组)127例,胃管均采用扬州市新星硅胶厂生产的一次性使用硅橡胶胃管,规格型号16号。1.2方法

1.2.1传统方法置入胃管后分别用胶布将其固定于鼻翼和脸颊处[3]; 1.2.2胶管、寸带的固定方法

材料:寸带一根(80cm长0.8cm宽),胶管(日常输液用的止血带)一根(1.6cm长、内径0.5cm)。

制作方法:在胶管中间处剪直径0.4cm的孔道(胃管恰可通过此孔道贯穿胶管且非人力作用胃管不能移动),将寸带从胶管中间纵向穿过,胃管盲端穿过胶管中间剪好的孔,滑到60cm处,常规置入胃管后,将胶管移至鼻尖处,寸带分别从两侧耳廓上缘系于枕后,松紧以能容纳两指为宜。1.2.3统计方法数据采用χ2检验,观察有无显著差异性 1.3评价指标(1)意外脱管率

(2)固定胃管处皮肤受损状况

(3)固定后病人是否存在担心胃管脱出的心理状况。2结果

在2009年3月~2009年6月,我院采用新固定方法意外脱管率、固定胃管处皮肤受损情况及心理负担情况均明显小于传统固定方法(P<0.05)3结论

3.1胶管、寸带固定方法使意外脱管率降低

由于病人活动、出汗和皮肤油脂分泌,胶布固定不牢固,传统方法固定胃管需反复更换胶布,增加意外脱管的风险和护理人员的工作量[4]。采用胶管、寸带固定方法明显将低脱管率,且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3.2胶管、寸带固定方法固定处皮肤无受损

传统固定方法使用的胶布刺激皮肤易引起过敏、水泡等皮肤受损情况,而新的固定方法无需胶布,且胶管有一定的宽度,牵拉力量由面颊沿耳上共同承载至枕后[4],对侧鼻孔皮肤不受压,无过敏、水泡等皮肤受损问题。

3.3传统固定方法易发生意外脱管,病人由于担心胃管脱出,减少很多活动,不利于外科病人疾病恢复。胶管、寸带固定方法外观就给病人一种安全感,病人无心理负担且取材方便,制作简单。

参考文献

[1]郑微艳,叶飞.三打结、三胶布胃管固定方法[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5):30.[2]李玲,肖艳秋,白琳.介绍一种胃管固定法[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4):346.[3]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 理学(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10.

留置胃管病人护理 篇5

神经内科留置胃管采取双固定法的临床效果研究

李葵芳,陈景梅(郴州市第四人民医院 湖南,郴州 423000)

【摘要】目的:研究神经内科留置胃管采取双固定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留置胃管患者16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为棉绳固定(52例)、3M鼻贴固定(54例)、双固定(54例)3组,每组采取相应的固定方式,比较三组固定方法的胃管滑脱情况。结果:双固定组与棉绳固定组对比,脱管率明显更低,3M鼻贴固定托管率偏高(P<0.05);双固定组与3M鼻贴固定组的脱管率比较,也明显更低(P<0.05)。结论:双固定法比棉绳固定以及3M鼻贴固定在降低神经内科留置胃管脱管率上更具应用价值,不过不论采取哪种固定方法,护士要加强病房的巡视,才能确保胃管固定的安全有效。

【关键词】神经内科;留置胃管;双固定法

留置胃管是一项最为多见的基础护理措施,通过胃内插入胃管的方式,为患者灌输药物、营养液、流食,和做胃肠减压等护理操作提供方便[1]。神经内科患者往往伴有吞咽困难、应激性溃疡以及意识不清等症状,一般根据饮食和病情需要,会把胃管保留几天或者更久,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护理效果。有学者研究报道[2]各种管道意外脱管概率从小到大依次为:引流管、尿管、静脉插管、气管插管、胃管。传统的留置胃管通常使用普通胶布进行固定,其效果不佳,临床上渐渐被淘汰,最近几年,不同材质的固定带以及3M弹力胶布做成不同形状的鼻贴在临床上得到较多的使用,留置胃管脱管率也得到有效控制,不过其相对各种管道的脱管率依然比较高[3]。所以,本文主要针对留置胃管双固定法进行研究,并通过另外两种临床常用的固定方法做对比,确定双固定法的应用效果。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我院神经内科留置胃管患者16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93例,女67例;年龄范围42~87岁,平均(68.5±9.1)岁;疾病类型:95例脑梗死,27例脑出血,15例帕金森综合征,9例运动神经元病,6例症状性癫痫,5例重症肌无力,3例脑栓塞。按胃管置入顺序分为棉绳固定(52例)、3M鼻贴固定(54例)、双固定(54例)3组。将3组患者基础资料进行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2 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都采用复尔凯鼻胃管(北京灵泽医药,型号Link-0201,120cm,通用漏斗接头)。胃管置入长度:患者发际至尖突的实际长度,为50~60cm。固定方法:棉绳固定组采用∞形双套结棉绳固定法,以∞形双套结从胃管另一端入,固定在鼻尖下0.5cm,结节部向上,拉紧套结,沿两耳上方,在枕后打活结固定,松紧以能容一指为度。3M鼻贴固定组使用3M“T”形鼻贴固定(“T”形鼻贴制作方法:剪一段2cm宽的3M弹力胶布,修剪成“T”形,前端为2cm×2cm的正方形,将上方的直角修剪成圆弧形,可以避免卷边,尾端是一宽为0.5cm、长为2cm的长方形),胃管置入后将“T”形鼻贴宽的部分贴于鼻部,尾部缠绕在胃管上。双固定组采用“T”形鼻贴加固定带双重固定法[鼻贴制作同鼻贴组;固定带制作方法:取山东威高一次性使用精细输液器的软管30cm,将1根细松紧带(用3根一次性口罩的松紧带连接起来)穿在软管中,两端拉出,在软管中点处剪开一直径约0.2cm的圆孔,将松紧带拉出备用]。双固定法示范如图一。

图一 双固定法示范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均录入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以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使用X2进行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表1为3组固定方法留置胃管的滑脱率对比。双固定组与棉绳固定组对比,脱管率明显更低,3M鼻贴固定托管率偏高,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固定组与3M鼻贴固定组的脱管率比较也明显更低,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3组固定方法留置胃管的滑脱率对比[n(%)] 组别 棉绳固定 3M鼻贴固定 双固定

n 52 54 54

脱管 8(15.38)12(22.22)a 2(3.70)ab

未脱管 44(84.62)42(77.78)52(96.30)注:跟棉绳固定对比,aP<0.05;跟3M鼻贴固定对比,bP<0.01 讨论

对留置胃管进行可靠固定可以防止脱管和不良事件的产生,减少因反复置管导致的痛苦和紧张情绪,护士的负担减轻了,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也提升了[4]。棉绳固定法能够减轻病人皮肤不适且固定比较牢靠,不过棉绳不具有弹性,太紧会让病人感到不适,若太松留置胃管易滑脱,此外棉绳污染后清洁会比较麻烦,较细的棉绳容易导致面部压疮。本文应用棉绳固定的52例病人中发生面颊部皮肤压痕6例,耳廓皮肤压红3例,通过护士积极处理,病人局部皮肤逐渐得到改善并恢复正常。

3M弹力胶布颜色为肉色,其优点为透气、抗过敏、粘性佳而且病人舒适度好[5]。不一样的方式裁剪而成的鼻贴如今在临床上得到了普遍使用,不过笔者认为不管任何形状的鼻贴,均为比较单一的固定方法,因为病人鼻部会分泌油脂,鼻贴的粘度会随着油脂分泌不断降低,易发生卷边和起翘,不利于固定造成留置胃管脱出。鼻贴原则上应每周给病人更换一次,更换时,病人打喷嚏和躁动等因素都有可能会导致留置胃管脱出。由于神经内科的特殊性,很多留置胃管的病人通常会不自主拔管;造成不自主拔管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病人精神、意识障碍,躁动以及不配合等等。此外,病人在擦洗、翻身和收拾床单时无意中牵拉到留置胃管,都容易导致胃管脱出,因此发生胃管滑脱的概率依旧很高[6]。本文中54例病人运用了双固定法,于3M鼻贴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由一次性静脉输液管路制作成的固定带,留置胃管滑脱率显著降低,留置胃管双固定法优点:①取材方便,成本低,一根输液器可制作4根固定带,1米3M弹力胶布可以剪成50个鼻贴;②一次性输液管路透明美观、材料柔软舒适,不刺激皮肤,清洁方便,使用1个月仍柔软完好,在胃管留置过程中无需更换固定带,避免反复更换而增加护理工作量及更换时脱管的危险;③固定方法简单快捷,松紧可依据患者头围大小灵活调节,不会造成局部皮肤的压力性损伤,借助耳廓的支撑使固定更加牢靠。

综上所述,双固定法比棉绳固定以及3M鼻贴固定在降低神经内科留置胃管脱管率上更具应用价值,不过不论采取哪种固定方法,护士要加强病房的巡视,避免留置胃管脱落,才能确保胃管固定的安全有效,达到最终使用目的。

参考文献

留置胃管病人护理 篇6

分析外科胃管不畅的原因及护理

施行胃肠减压是将胃管经鼻腔置入胃内,将胃肠道的内容物在负压作用的吸引下流出,减轻胃肠道内的压力,缓解腹痛、腹胀,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采取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主要用于胃肠道手术前后及腹腔脏器严重损伤等。然而在临床护理及操作过程中常遇有胃管不畅的情况,通过总结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胃管盘在口腔内或扭曲在咽喉部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给病人置入胃管的过程中,护士凭主观臆断或病人吞咽不够,特别是危重病人不合作时易发生。(2)胃管经过多次消毒变软难以插入。此时应立即拔出胃管,选择较坚韧光滑的胃管重新插入并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说明置胃管的重要性,以便取得合作。胃管置入过深至幽门部或十二指肠内

(1)一般发生在身材矮小的病人。置胃管时如按正常标准易造成引流不畅(胃管在胃内打弯)。(2)行胃肠吻合术时,胃管过于牵拉使胃管停留在吻合口下肠腔内,护士遇有这种情况时应通知医师共同排除故障,以防胃液潴留。蛔虫梗阻

蛔虫的特点是有孔即入,这种情况发生后,胃管无液引出,也无法注入冲洗液,阻力感极强,此时应拔出胃管,调整后再置入。食物残渣阻塞

胃管的侧孔被食物残渣阻塞,多发生在饱食后胃肠道疾病或穿孔,胃内潴留或残留食物过多,而阻塞胃管侧孔所致。此时可以从胃管内注入少量生理盐水反复多次稀释性的抽吸,也可排除不畅。但不能注入空气。胃管的侧孔紧贴胃壁

基层医院胃管的留置与护理 篇7

关键词:插管方法,鼻饲,护理

在我院的住院患者中, 常常因为各种原因引起的意识障碍而伴有吞咽困难, 以致于不能经口进食。通常都需要插胃管, 通过鼻饲的方法来治疗, 鼻饲是通过胃管提供给患者食物, 满足机体营养与新陈代谢需要,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以达到促进患者康复和维持患者的生命。鼻饲就是将胃管经一侧鼻腔入胃, 从管内灌注流质饮食, 水和药物的方法, “只要肠道功能许可, 首选肠内营养”已逐渐成为共识[1]。现在将我院住院病房中鼻饲患者的护理工作做一分析与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 收入病房需鼻饲患者共30例, 其中男22例, 女8例, 年龄最大91岁, 最小65岁, 其中脑出血16例, 大面积脑梗死12例, 其他病因2例, 所有患者都不能自己进食, 入院后通过给予留置胃管鼻饲流质。

2 结果

30例住院患者均好转出院, 住院时间7~86d, 平均35d。通过尽早采取鼻饲饮食, 供给机体足够的能量和营养, 再配合医师通过胃肠道给药, 从而增强机体得免疫力, 促进病员康复,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同时也适当减少静脉输液量, 降低了医疗费用。

3 护理

3.1 插管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

鼻饲患者往往对进行性加重的进食困难、日渐减轻的体重焦虑不安;对所患疾病有部分或较全面的认识, 迫切希望能早日手术, 恢复进食。但又担心麻醉和手术意外, 表现出日益紧张、恐惧, 失眠、食欲下降, 甚至情绪低落。护士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了解患者及家属对疾病和手术的认知程度、心理状况。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实施耐心的心理疏导。讲解和提供手术和各种治疗的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等, 尽可能减轻其不良心理反应。

3.1.2 正确的体位

取正确的体位, 昏迷的患者平卧位、将头稍微后仰, 让食管尽量伸直;清醒的患者取半卧位, 有利于提高插管的成功率。

3.2 插管时护理

患者取合适的体位, 先清洁鼻腔, 测量胃管插入长度, 做好标记, 一般采取低半卧使膈肌下降, 利于呼吸, 但床头抬高角度不易过高, 由于垂直的压力阶差, 平卧时胃尖血流量增多;直立时胃底部血压最大, 而胃尖最小;又因胃底部容量比胃尖部容量小4倍, 如床头抬高的角度过大, 更造成胃尖仅有通气而血流灌注进一步减少, 形成胃泡死腔, 不利于术后胃氧和。为了更有效地使胃泡组织充分氧和, 胃内的血流/通气正常, 可在病情稳定的前提下每1h变换患者体位。当胃管插入14~16 cm左右的时候让患者尽量做吞咽的动作, 尽可能将胃管迅速送入胃内。

3.3 插管后护理

胃管插入后应妥善固定, 为了患者能适应鼻饲, 开始的时候滴注时营养液宜从小剂量开始, 每次量约50~100mL, 持续滴注每小时约50mL, 然后逐渐增量。温度为38~41度。可采用分次、间断推注和滴注的方法, 推注量每次不超过200mL, 每次间隔时间2h, 持续滴入的速度以60~80mL/h为宜。注射前后, 应用温开水冲净胃管, 以免食物在胃管内腐败变质。一旦出现不良反应, 应对症处理, 并根据血液化验结果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调整营养方案。

3.4 常见并发症护理

3.4.1 腹泻

腹泻是最常见的并发症, 主要是由于大量液体进入胃肠道时刺激肠蠕动或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 使肠道菌群失调引起[2]。在护理上, 如有腹泻发生, 通畅进行对因处理:减少管饲流质量及脂肪摄入, 保持管饲流质温度接近体温。在饮食上, 患者应尽量多吃一些能进入食道的食物, 如半流食和全流, 并要注重半流食和全流的质量, 不要限制热量, 要做到营养丰富, 饭菜细软, 容易消化和吸收, 必要时可做匀浆膳。若患者不能进食流质且营养状况较差, 可根据医嘱补充液体、电解质或提供肠外营养。注意观察和记录患者的尿量, 以判断患者有无脱水及决定输液的速度和量。

3.4.2 便秘及其护理

由于患者长期卧床, 肠蠕动减弱, 导致鼻饲液在胃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 容易造成粪便干结而致便秘。在护理上告知慢性便秘患者不要憋大便, 鼓励患者在散步或早餐后2h排便, 并每天大便1~2次。适当增加运动。适当的运动可减少便秘的发生, 对运动无禁忌的患者, 每天要求步行或慢跑10~30min。合理使用药物。根据患者情况使用润滑性泻药, 如甘油、蜂蜜、液体石蜡及促肠动力药及微生态剂, 如:普卡必剂、金双岐等[3]。

3.4.3 食物返流及其护理

返流是胃内食物经贲门、食道由口腔流出的现象。应选择管径适宜的胃管, 鼻饲时和鼻饲后取半卧位, 借重力和坡度作用可防止返流, 鼻饲后尽量避免搬动以免因搬动患者时胃受机械刺激而引起返流, 鼻饲前应吸尽气道内痰液, 如痰液过多者需随时吸痰, 动作轻柔, 吸痰管不宜插入过深, 避免呛咳, 可防止返流;昏迷患者因胃肠蠕动减弱, 消化液分泌减少, 鼻饲应缓慢逐步开始。

4 小结

胃肠道内营养的供给是人类固有的消化吸收利用营养的最佳途径。尤其在昏迷状态下, 有的患者失去咀嚼和吞咽功能, 不能由口进食, 病情重, 病程又长, 丢失量多等特点, 容易导致营养不良, 需要增加营养, 所以必须进行鼻饲补充营养。因此, 做好胃管及其预防并发症的护理, 对于配合医师的治疗, 促进患者的康复起到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Robert G, Stephen A, Vincent W.Guidelines for the provision and assessment of nutrition support therapy in the adult critically illpatient: Society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and American Societyfor Parenteral and Enteral Nutrition[J].Crit Care Med, 2009, 37 (5) :1-30.

[2]田小京.高龄患者胃镜引导下空肠置胃管营养支持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 2001, 36 (8) :59.

留置胃管常见问题及改进方法 篇8

关键词 留置胃管 常见问题 改进方法

留置胃管是临床上常见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1],若操作不当会影响治疗效果,留置胃管是观察病情变化、治疗疾病重要措施,但是留置胃管常见的问题较多[2],为提高留置胃管护理质量,2011年6月~2012年11月对留置胃管患者60例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2011年6月~2012年11月收治留置胃管患者60例,其中男40例(66.7%),女20例(33.3%),男女之比为2:1,年龄16~79岁,平均47.5岁。疾病类型,上消化道出血10例(16.7%),肠梗阻26例(43.3%),胃溃疡24例(40.0%)。置管时间2~21天,平均10.3天。

常见护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恐惧心理:患者对疾病治疗存在较大的恐惧感,在护理操作时不配合,甚至拒绝插胃管,这些原因主要是:①患者對治疗的过程不了解,缺乏插胃管的相关知识,或者听其他患者诉说插胃管的痛苦等,因而产生恐惧心理;②患者曾经插过胃管,由于医护人员操作不当[3],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因而对再次插胃管表现的十分紧张、恐惧。

引流不流畅:胃管插入后并没有抽吸出胃液或者胃管内无液体流出,患者感到腹胀,甚至发生呕吐。其原因主要是:①胃管被胃内容物或血块堵塞[4],导致引流不通;②患者的体位不正确,胃内容物难以引流出来;③置管长度不够深,未能达到胃内容物里面,因而没有抽出;④胃内容物比较黏稠,胃管太细,也是导致难以抽出的一个重要原因。

机械性损伤:留置胃管的过程会给患者胃黏膜带来一定的刺激,甚至会出现出血或感染,其原因:①护士操作不熟悉,在插胃管时用力过猛;②患者插胃管的次数较多,由于反反复复的刺激,导致机械性损伤[5];③胃管质地较硬,不柔软也是导致机械性损伤的一个原因。

鼻胃管滑脱:患者留置的胃管从鼻腔自动或被动脱出,其原因主要是:①患者心情烦躁,易冲动,导致胃管滑脱[6],或者恶心、呕吐难以耐受,将胃管呕出;②胃管固定不牢固,患者在活动时不经意滑脱。

改进方法

胃管的粗细、软硬程度和型号选择:要根据患者的发病原因来选择胃管的粗细、软硬程度,若是上消化道出血或穿孔的患者,应该应选择型号较粗的胃管,这样可以避免血块或胃内容堵塞胃管。

置胃管技巧:①在插胃管前要做好心理护理,向患者介绍插胃管的过程,对治疗疾病的重要意义,让患者了解插胃管是种刺激性不大的治疗,消除患者的各种顾虑,教会患者配合治疗的方法,在护理人员插胃管时要保持冷静,不要抵触,积极配合,提高插管的成功率。②经过心理护理后仍有部分患者情绪紧张,频繁不安,对于这类患者,操作前可适当应用镇静剂。③术前对有心血管疾病、年老患者,插管时有引起心脑血管意外的危险,应选择插管时机。④为了避免由于置入胃管后证实胃管是否在胃内一难点,可采取空腹侧卧位尤其是右侧卧位,使胃液很快抽出,避免了因胃液不能抽出,将胃管反复盲目插进、拔出或重插,从而增加患者的痛苦。⑤插胃管动作要轻柔,避免操作粗暴。

置管长度:胃管的置管长度按常规应插入45~55cm。护理人员将胃管的插入长度在常规的基础上延长5~10cm后置入,使胃管前段达胃体或幽门处,既有利于术后对患者进行鼻饲,也达到了良好的引流效果。

妥善固定:翻身时注意勿扯到鼻胃管,可以用别针将鼻胃管固定衣服上,胃管与身体稳定地移动,切不可固定在床单或枕头上,翻身或坐起时要时刻维护鼻胃管,防止脱出。

胃管阻塞通畅方法:采用十二指肠导丝疏通来处理阻塞的胃管。操作时导丝上涂上液体石蜡插入胃管内,阻力小,无痛苦较安全。操作前需测量导丝插入长度,并且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也可采用注水回抽方法。

讨 论

对留置鼻胃管患者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进行详细评估,认真分析,积极、主动地采取以上相应的护理措施及对策后,本组60例留置胃管患者均成功插管,患者的紧张、恐惧情况明细降低,未见脱管发生,同时也提高了护理质量,促进了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张金华.双枕垫头快速插胃管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中的应用[J].实用护理杂志,2004,16(2):36.

2 霍永华,王惊涛,高秀江,等.留置胃管引流不畅的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4:724.

3 陈洁芬.应用白扁带系双套结固定胃管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12B):42-43.

4 董小梅.留置胃管阻塞通畅方法[J].护理学杂志,2006,19(7):72.

5 Pal GK,Pal P,Nanda N,et al.Pectral analysis of 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 may predict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essential hypertension[J].Med Hypotheses,2009,72(2):183-185.

静脉留置针护理试题 篇9

一.

填空题

40分

1.神志清醒的患者,操作前应向其说明(操作的目的、注意事项、配合方法),消除患者的顾虑、紧张及恐惧感。使患者(主动积极配合治疗)。

2.根据患者(病情、治疗、年龄)及血管情况的需要分别选择,(粗、直、血流量丰富)、(有弹性、无静脉窦)且远离关节活动方便、易于(固定)的血管,对能下床活动患者不宜选用(下肢静脉)。协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穿刺点上方(10~15

cm)处扎止血带。

3.为防止静脉血栓形成,对长期卧床的病人应(尽量避免在下肢远端使用静脉留置针),常规留置时间为(5天)。

二.

对错题10分

1.肝素稀释溶液48小时更换,超过48小时严禁使用。有出血倾向者严禁使用肝素液封管。(错)

2.病人静脉炎通常发生在置管后6~7天,而5天内静脉炎的发生率为零,5天应作为常规留置时间。(对)

三.

问答题50分

1造成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的原因

穿刺时角度过大,穿透血管

见回血后没有压低角度进针少许,使套管未达到血管

见回血后进针太多而刺破血管壁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护理常规 篇10

【评估要点】

1.应保证导管避免打折、扭转,以保证管腔通畅。2.防止导管感染、血栓及狭窄的发生。【护理要点】

1.股静脉插管患者时床头角度小于40度,患者可短距离行走,但是止坐轮椅,以防导管打折扭曲。

2.应注意保持导管翼缝合线不松动或脱落,必要时重新缝合,以防导管脱落。

3.若发现导管有部分脱出,应原位缝合固定好,或更换新导管,不要重新送回血管内。若确有必要送回导管至血管内,应严格消毒并进行无菌操作。

4.每次透析时都要观察导管出口有无红肿、渗出等,若上述情况存在,应及时作相应处理。

5.避免重复使用肝素帽,建议使用一次性肝素帽。

6.血透操作人员常规戴口罩及洁净手套,如果患者或医务人员自身有呼吸道疾病,为相互保护,建议戴口罩及无菌手套。

7.导管皮肤出口处每周换药2---3次,碘伏消毒后干纱布或透气薄膜覆盖,禁用密闭的塑料薄膜,局部禁止涂抹其它换药。

8.使用纯肝素或肝素盐水封管时要注意规范,严格遵守三步封管法。

9.透析过程中,用透明巾覆盖与管路连接处,以便于观察。

对于那些高凝状态,易堵管的患者,定期(每2----3)周管腔内尿激酶溶栓可能会有效防止管腔内血栓形成,延长导管使用寿命。

10.尽量避免使用留臵管输血、输液或取血。

11.导管动静脉夹子夹闭前调整好位臵。一旦夹闭,勿轻易打开。12.对需要留臵时间较长的导管或半永久性导管建议绘制透析静脉压及动脉压曲线,以早期发现导管血栓形成或打折扭曲等并发症。

13.透析时泵前动脉压应大于—200---—250mmhg,,否则说明实际血流量与设定泵控流量不相符,导管动脉端流量不足。

14.及时治疗鼻腔或其它部位的致病菌感染。【指导要点】

上一篇:在县委理论中心组学习物权法时的讲话下一篇:科技做法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