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审计局加强内控机制建设

2024-09-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连云港市审计局加强内控机制建设(精选8篇)

连云港市审计局加强内控机制建设 篇1

2009年以来,连云港市审计局积极探索强化对审计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的内部制约和监督,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不断促进和推动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促进和推动了连云港审计事业的创新发展。

一是明确指导思想,建立科学规范的权力运行机制。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审计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暨警示教育大会》精神,按照改革创新、惩防并举、统筹推进、重在建设的要求,牢固树立“预警在先,防范在前”和“最大限度地减少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的理念,通过界定职权、明确责任、优化流程、预控廉政风险,努力形成制度确权、科学分权、公开亮权、实时监控的权力运行机制。

二是明确工作目标,建立源头治理的权力内控机制。通过开展权力内控机制建设工作,探索有效控制权力运行的途径方法,逐步建立起以完善的内控制度体系为支撑,以廉政风险源(点)排查为基础,以强化对权力的实时监控为核心,以制度执行问责为手段的权力内控机制,使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增强廉政风险意识,使审计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透明、规范、高效运行,最终实现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腐败。

三是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内控机制的配套体系建设。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加强了对各项制度的“废、改、立”工作。根据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形势需要,对历年各项制度建设情况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共废除制度8项、修改制度3项、新建制度15项。特别是制定和修改了《连云港市审计局审计项目审定暂行办法》、《连云港市审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反腐倡廉工作的意见》、《连云港市审计局审计结果公告实施办法》等一批较为完善的制度规范,四是把握重点环节,加强投资领域反腐倡廉工作。根据经济建设快速发展,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迅猛增长的态势,重点加强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中反腐倡廉工作。面对固定资产投资涉及面广,资金量大,诱惑力强,一直是腐败案件的高发领域,也是审计人员容易出现问题的高危区的现实情况,我们在加强警示教育的同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审计署关于印发〈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管理办法〉的通知》和《审计机关国家建设项目审计准则》等有关规定,制定了《连云港市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操作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工作。

五是排查廉政风险,抓好内控机制建设的关键环节。党员领导干部、审计执法人员在行使权力、执行公务或日常生活中,如果不注意时时刻刻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严格执行制度规定,自学

接受监督,就有可能发生腐败行为的可能性。因此我们特别注意加强对审计人员在一些关键环节上管理,尤其是注意对思想道德风险、制度机制风险、岗位职责风险、业务操作风险等方面认真组织排查,对排查出的各类廉政风险源(点),针对性地加强管理和防范。

连云港市审计局加强内控机制建设 篇2

一、加强企业集团财务内控机制建设的必要性

1、加强企业集团财务内控机制建设是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各类企业集团在资金、市场、人员等方面都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企业的机构设置、财务管理水平、人力资源的配置等方面必须适应企业的进一步战略发展的需求。只有加强企业的管理,加快管理创新,实现企业管理从传统模式向现代化管理模式过渡,企业集团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2、加强企业集团财务内控机制建设是提升管理效率的必然要求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一些国际化的科学管理规范和管理体系已经逐步融入到我国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加强企业集团财务内控机制建设不仅关系到企业内部相互制衡、相互监督的治理机制问题,更是在经济一体化和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企业得以有效保证公司经营效益和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提升管理效率的必然要求。

3、加强企业集团财务内控机制建设是参与市场竞争的迫切要求

管理大师杜拉克曾说过:“所谓社会经济发展,其实就是管理的发展,管理是关键因素,发展中国家之所以落后,关键是管理水平低、管理落后。”同时,一个规范的、有效的企业集团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认可度,还适应了国内外资本市场监管的客观需要,增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实力和信心。因此,加强企业集团财务内控机制建设,加快企业集团财务内控机制的创新,是获取和保持我国企业集团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

4、加强企业集团财务内控机制建设是顺应法律规范发展的方向

根据我国新的《会计法》、《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以及国际资本市场对于上市公司的监管要求,企业集团必须建立内部控制体系并确保有效运行,以提高对投资者和市场的诚信度。因此,建立健全企业集团财务内控机制是顺应法律规范发展的方向和顺应社会发展潮流的表现,同时,避免了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带来的一系列不必要的麻烦,减少企业集团的财务风险。

二、加强财务内控机制建设,防范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的有效途径

1、建立基于ERP的现代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简称ERP)是指建立在先进的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企业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服务的运行系统。而现代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也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结合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建立各种预测、决策、预算与控制及分析模型等,对各类业务数据和财务信息进行再处理的人-机一体化系统。现代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是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ERP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

(1)现代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改变了财务信息闭塞、企业信息无法共享的局面。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后期,基于MRP下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MRP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以物料计划人员或存货管理人员为核心,以加强物料的计划与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库存量,减少资金占用和满足企业生产为目标的企业生产与库存管理方法。但是,随着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企业竞争空间与范围的进一步扩大,MRP管理模式下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无法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因为基于MRP下的各子系统与财务系统之间的离散性与独立性,使得企业内部数据无法共享,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可以说是几乎处于一种完全独立状态,成为一个信息孤岛。这就减弱了数据的可靠性,降低了工作效率,甚至会造成企业的决策失误。于是,90年代向企业内部资源全面计划管理的思想逐步形成,而基于ERP的现代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也运用而生。基于ERP管理模式的现代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强调以财务执行过程中资金流的优化来计划和控制来维系企业的经营与生产。它的财务管理子系统涵盖了企业所有的经济业务(市场预测、合同订单、销售计划、生产信息、库存信息、人力计划、投资计划、筹资计划及现金分配计划等),建立了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与其他各个系统的高度集成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实现了企业资金流与物流、信息流有机地结合。基于ERP的现代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不仅集成了企业内部的业务处理功能及业务范围,而且也集成企业外部,如外部环境中包涵的客户、供应商等的相关业务处理功能及业务范围,扩展了传统财务功能。

(2)现代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了强大的决策支持服务。决策支持功能主要是基于财务核算的数据加以分析,并进行相应的管理、控制和预测。它侧重于财务计划、控制、分析和预测。财务计划是指根据前期财务分析做出下期的财务计划、预算等。财务分析是指提供查询功能和通过用户定义的差异数据的图形显示进行财务绩效评估,账户分析等。财务决策的中心内容是作出相关资金的决策,包括资金的筹集、资金的投资及资金的管理三方面。

目前,我国国内大多采用的是全世界排名第一的ERP软件——SAP系统。SAP是一个基于客户/服务机结构和开放系统的、集成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其功能覆盖企业的财务、后勤(工程设计、采购、库存、生产销售和质量等)和人力资源管理、SAP业务工作流系统以及因特网应用链接功能等各个方面。包括财务会计、财务管理、企业控制、投资管理、生产计划、物料管理、品质管理、专案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全部业务管理模块。企业可以灵活运用组合,满足各种需要和特定行业的要求。世界五百强中有超过80%的公司使用SAP。中国的大型国营、民营企业90%使用SAP。

2、推行财务委派制

财务委派制是政府产权管理部门或企事业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以所有者身份,直接委派财务负责人代表企业产权所有者监督其所属单位资产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的一项制度。作为企业集团,特别是针对控股子公司实行财务主管(财务总监)委派制,成为集团公司控制所属子公司经营状况、财务状况的有效手段。

推行财务委派制,加强财务内控机制建设,一定程度上防范了企业集团财务风险。一方面,财务委派人员在审核经济业务入账时,可以及时发现不合理的费用和不合规定的凭证、单据等,能够当即制止经营管理者的违规行为,解除经营者在财务状况中埋下的违规行为。另一方面,财务委派人员可以随时就公司的重大问题向集团公司汇报,便于集团公司及时采取预防对策和措施。最重要的是,推行财务委派制度,有利于加强财务队伍的统一管理。实行财务委派制,财务委派人员不再完全受单位负责人的领导,这就避免了传统财务人员由于受到单位负责人的压力而做假账的行为发生。

财务委派制作为企业集团中一项新兴的制度,其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必须着重解决以下一些问题。首先,要对委派的财务候选人员的能力和称职等情况进行综合考核和选拔。考核通过者,其档案由集团公司本部人事部门管理,工资、福利由集团公司本部发放,成为集团公司本部的员工之一。其业务主要由财务、审计部门进行考核。其次,明确委派财务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为了达到公司集团财务委派人员对子公司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监管的目的,必须赋予财务委派人员相应的职责权限。再次,要抓好财政委派制度的建设。为了使财务主管委派工作顺利实行,必须建设一套完整的制度才能保证其正常的运行。如档案管理制度、任职和职务升迁制度、考评轮岗制度、培训制度、回避制度、奖惩制度、报告与述职制度等。

3、建立和完善企业集团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1)企业集团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功能。企业财务预警系统是以企业财务信息数据为基础,以财务指标体系为标准,通过对企业集团财务指标的综合分析和预测,及时反映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的变化,并对企业各环节发生或即将可能发生的经营与财务风险发出预警信号,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的监控系统。企业集团财务预警系统作为企业财务运行状况的晴雨表,具有信息收集、监控、预控和诊断等多种功能,见表1。

(2)企业集团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框架。第一,成立财务预警组织机构。成立财务预警组织机构能够使企业财务内控机制的功能得到正常、充分的发挥。该机构成员应由企业经营者以及企业内部熟悉管理业务、具有经营管理经验和技术的管理人员等人组成,同时需要一定数量的企业外部管理咨询专家充斥到队伍中来。该机构设置应该相对独立于企业,独立开展组织工作,不干涉企业的日常经营与管理,并且只对企业的高管负责。第二,建立财务风险信息收集子系统和加工子系统。企业集团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功能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收集信息,企业财务风险信息主要有与企业经营相关的产业政策、企业本身的各类财务和生产经营状况、市场竞争状况等信息。而财务风险信息加工子系统是指对上述相关信息进行整理与归类,并能对信息的有效性和真实性进行辨别。财务风险信息经过整理和归类后,使所收集到的信息更加清晰及条理化,有助于企业集团从整体上把握企业财务的信息。第三,构建企业财务风险分析机制。高效的财务风险分析机制是企业财务内控机制的核心和关键。首先,要将财务风险信息转化为可以进行分析的量化指标,即制定出衡量财务风险的指标体系。然后,通过指标分析法,建立各种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并计算出模型的结果,与有关目标或标准对比,最终判断是否发出财务风险警报及财务风险警报的级别。通过财务风险分析能够迅速排除对财务影响小的风险,从而将企业的主要精力放在有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风险上。第四,建立起企业的财务风险处理机制。财务风险处理机制主要包括财务应急方案、补救方法和改进措施三个方面。其中,应急方案主要是指面对财务危机和财务风险应该采用何种手段或者措施规避,以有效控制危机或风险;补救方法主要是指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减少企业损失,并且将损失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改进措施主要是指改进企业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杜绝类似的财务风险再度发生的主要措施。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集团的财务风险也越来越大。加强财务风控机制建设成了防范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的首选之策。本文主要从建立基于ERP的现代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推行财务委派制、建立和完善企业集团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三个有效途径论述加强财务内控机制建设,防范企业集团财务风险。

关键词:财务内控机制,企业集团,财务风险

参考文献

[1]陈清:健全公司内部控制制度[J].通信企业管理,2005(4).

[2]梁永刚:企业财务管理、内控机制建设和风险防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11).

[3]刘晓欢:企业管理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何波:ERP在财务管理系统的解决方案[J].经营管理,2002(6).

[5]倪国爱、王玉春:试论ERP环境下财务管理信息系统[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2).

论加强企业内控制度审计 篇3

【关键词】内部控制制度;审计;内容;程序;方法;途径

一、概述

为了提高自身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内部控制逐渐成为许多企业实现组织目标的重要管理手段和自我约束机制的主要组成部分。

内部控制制度(以下简称内控制度)审计是指以被审计单位各项内控制度为对象,对其进行审查、分析、测试、评价,以确定其是否健全有效,从而对内控制度产生的结果做出鉴定的一种现代审计方法。

加强内控制度审计,变事后审计为事前防范,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有助于促进企业内控制度建设,保证内控制度作用的充分发挥。因此,内控制度审计应引起内部审计部门的重视并在实践中逐步推广运用。

二、企业内控制度审计的程序及方法

1.初步了解企业内控制度

具体来讲应包括:企业经营组织机构、主要业务流程、相应的控制环节、控制措施和手段以及有关内控制度健立健全和完善等情况。在审计过程中应注意根据不同的审计目的确定需要重点了解的内控制度范围,如财务结算内控制度审计,应重点针对财务结算审批程序和不相容岗位分离控制制度;生产管理内控制度审计,应重点针对项目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内控制度。

2.健全性测试

健全性测试是指把以上了解到的被审单位内控制度基本情况与理想模式进行比较,测试其控制点是否完整,找出内控制度在设计上存在的不足,总结其产生的负面影响。

这一环节操作的主要方法有文字描述法、流程图法、调查表法等。无论以上哪种方法,关键控制点的选择都至关重要,错选或漏选关键控制点都会影响审计质量,加大审计风险。例如,进行固定资产内控制度审计时,审计人员应选择固定资产的预算审批、供应商选择、合同签订、账薄登记、验收保管、定期盘点以及增加和处分固定资产的授权批准等环节作为关键控制点,围绕这些关键控制点,审计核实相应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据以初步测试和评价固定资产内控制度设计上存在的问题。

3.符合性测试及有效性测试

符合性测试是在确定的审计范围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业务事项,沿着现有的规定和程序对控制系统的遵循程度进行检查,考察有关的控制点是否符合规定、执行情况如何;有效性测试,主要是针对某项控制的某个控制环节,选择若干时期的同类业务进行检查,查明该控制环节的处理程序是否按规定发挥了作用。这两种测试旨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各项控制措施是否切合实际、切实有效,有无失控和不完善之处,贯彻执行的实际效果是否符合设立该控制的初衷。

4.内控制度审计综合评价

根据上述测试的结果,审计人员对被审单位的内控制度做出综合评价,评价内容应包括对以上健全性、遵循性、有效性测试相关结论。此外,笔者认为,在评价中还应将执行健全完善的内控制度所耗费的成本与不实施该项控制制度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比较,将控制措施所带来的效益与该控制的实施成本进行比较,从而作出内控制度经济性评价。

三、加强内控制度审计的措施

1.提高企业管理层对内控制度审计的重视程度

内控制度审计可以帮助企业管理层看到内控制度中的薄弱环节,全面掌握企业的工作秩序,为企业健全内控制度,提高管理效率,堵塞漏洞起到积极促进作用。由此可见,企业内控制度审计行为间接参与了企业宏观经济调控活动,为企业宏观控制起到保驾护航作用,作为企业管理层应重视内控制度审计。

2.创新审计理念,改进审计手段,加强审计人员内控知识的学习

内控制度审计与传统的审计业务在审计内容上有很大不同,所以在审计方式和手段上也应有所创新。首先,企业应提高内部审计的地位,允许内部审计部门参与企业内控制度的制订工作,提出合理建议,最大限度地克服内部控制建立时可能就有的天然缺陷;其次,加大对企业内控制度的审计力度,改日常审计项目中的内部控制评价程序为内控制度专项审计,予以单独立项,专门评价,使内部审计深入到企业的管理和经营领域。第三,内控制度审计工作政策性强、涉及经济活动广,对内部控制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要求较高,要加强内部审计人员有关生产、经营、管理等相关的知识的培训,强化宏观分析能力,全面提高审计业务能力和理论水平。

3.加强内控制度审计风险的防范

内控制度审计风险主要为评价失当风险,如进行内控制度健全性评价时,由于建立和使用的评价标准不当而造成对评价的偏差所产生的审计风险,或进行制度符合性和有效性评价时,由于样本的范围和数量抽取不当而造成评价失当所产生的审计风险。

审计人员应注意将防范风险关口前移,在制订审计计划时进行风险预测,了解风险所在,并在审计实施过程中通过设计适当的内部控制制度评价标准、制定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审计步骤、合理选取抽样样本等措施规避审计风险的发生。

四、结论

随着企业对内部管理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强化企业内部控制成为现代企业生存发展的基本法则,内控制度审计在企业管理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内部审计部门应该利用其熟悉企业情况的优势,充分发挥其监督、服务的职能,正确实施内控制度审计程序,为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浅谈企业内控制度审计》 作者:艾石英.

[2]《内审部门应积极加强内控制度审计》 作者:郭江平.

[3]《企业内控制度审计探讨》 作者:何存花.

作者简介:

连云港市审计局加强内控机制建设 篇4

加强全市国税系统内控机制建设,进一步构建大预防大监督的惩防体系是今年市局的一项重点工作。运用建立权力+权利制约模式,推进适合兰州国税工作特点的内控机制建设,对于提高反腐倡廉工作机制的科学性、系统性和针对性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此,笔者结合兰州市国税局推行内控机制建设的情况,谈点认识和看法。

一、认真领会内控机制建设的重要性与基本要求

(一)充分认识内控机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五次全会上指出“要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从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环节入手,排查廉政风险,健全内控机制,构筑制度防线,形成以积极防范为核心,以强化管理为手段的科学防控机制”。2009年全国税务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总局提出“坚持以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突出抓好预防预警机制建设,着力构建符合税务系统实际的大预防工作格局”。2010年8月25日,总局纪检组长冯惠敏同志在甘肃省国家税务局考察工作时提出:“内控机制建设要突出抓好机关内部部门和部门之间的工作流程化。要克服过去将任务层层分解给下级单位,而管理机关不抓自身建设的问题。规范部门间的业务流程,其实还是要把科学地分配权力作为核心内容,部门的风险点来源于权力,要思考解决部分部门、个别干部权力过于集中的

问题。权力的运行要科学,流程要规范,要把各个环节做到位”。因此,建立和完善国税系统内控机制是贯彻中央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健全反腐保廉体系的重要举措,也是构建税务系统大预防工作格局并使之顺利运行的重要保证。

(二)内控机制框架的基本构成及要求

内控机制框架的基本内容主要构成有岗位职责、岗位工作程序(流程)、岗位工作目标、岗位风险点及其等级、岗位人力资源优化配臵、岗位风险控制措施、岗位绩效考核、内控工作机制运行评价等构成。

1、岗位职责:指每个工作岗位的职权、任务与责任。即解决“干什么的问题”,岗位职责是内控机制的前提。

2、岗位工作流程:指完成某项工作任务的步骤、顺序、时限、形式等,解决“怎么干”的问题,这是内控机制运行的基础。

3、岗位风险点:指每个工作岗位按照岗位职责履行职务时,未按规定履行,而存在于每一项工作中的风险。

4、岗位风险等级:指对应风险岗位风险点,所造成工作后果损失的程度高低。我们要求的主要是廉政风险。

5、岗位风险控制措施:指根据岗位风险等级的高低,综合其他因素,制定的预防和控制岗位风险的各项措施。

6、内控工作机制运行评价:指在一定期限内,对岗位风险控制工作的内容、作用、效果等进行评议、修改和完善。

二、市局机关推进内控机制建设的进展情况

(一)认真落实了内控机制建设责任制

内控机制建设作为今年市局国税系统的一项主要工作,在年初召开的党风廉政会议上进行了安排部署,确立今年首先在市局机关各部门开展内控机制建设工作。今年2月,市局机关部门落实内控机制建设签订了责任书,就内控机制的责任任务分解为全面排查廉政风险,界定制约监督重点;完善岗责体系,明确岗位廉政责任;科学配臵权力,健全制衡控制流程;完善制度规范,健全内控成效机制;公开透明运行,促进内控动态校正等五个方面。同时,对落实内控机制建设的责任措施作了五条措施,要求每个处室要确定一名联络员,对落实内控机制工作实行层层问责制。

(二)认真查找内控机制风险点并进行风险等级评定 市局以机关部门及直属单位就涉及综合类、税收执法类、行政管理类的3个领域,确立“征、管、查,减、免、罚,人、财、物”9个重点,并将其细化成133个岗位廉政责任风险点,从源头开展查找,着力打造好构建内控机制建设的基础。按市局内控机制建设方案的要求,查找方式采取“个人自查、互找互查、社会帮查、群众评查”的方式,294名在岗人员参与自查,把工作容易出错的、群众反映多的、上级机关提醒注意的、别人曾出过问题的事项一一列举出来,然后以处室和直属局为单位开展互评互查,并召开评查会50场次,交叉互查1000多人次,还邀请30名纳税人代表座谈查找,6名市级民评代表深入到10个基层分局(所)参与协查。从第一轮查找风险点的情况看,各部门查找风险和制定自我防范措施工作的质量比较准确,经过汇总,市局18个处室,4个直属单位,10个局领导部门内控机制查找风险点具体是,工作人员291人;风险岗位84个;风险点数110个;预防措施95项。根据第一轮查找情况,结合省局7月27日内控机制座谈会议和8月4日全省局长会议要求,为了加快推进速度,保证年内全面完成内控机制建设的各项工作任务,提出了进一步细化查找风险点工作等5条措施,制定了按日推行内控机制建设的时间表,8月23日,完成了第二轮查找风险点,并完成了修改工作,具体是工作人员294人;风险岗位101个;风险点数97个,其中:一级风险72个,二级风险25个;预防措施157项。

三、明确推进步骤,实施好阶段性管理

8月17日,市局召开的全市县区国税局长会议上,提出“在今年的后五个月,要严格按照省局的要求,在进一步充实完善各部门查找风险点和制定预防控制措施的基础上,争取于9月份在市局层面全面推行部门内控机制建设。同时,在时机成熟时,要积极做好县区一级的内控机制建设。要通过推行内控机制建设,达到促进机关廉政建设、推动机关工作规范运行、提高机关工作效能,促进干部素质全面提升的目的,以此进一步构建大预防大监督的惩防体系”。明确规定了全市推进内控机制建设的时间、步骤、任务、目标。摆在我们面前的内控机制建设任务,尽管没有做过试点工作,也没有现成经验,为了既能稳步顺利推进,便于在实践中易于操作,又能按照推行的时间要求完成任务。市局确定市局机关办公室、人事处、教育处、监察室、法规处、征管处作为全市国税系统试点单位或者定为第一批推行单位,运行时间定在9月1日开始,要求在9月份率先试行内控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内控机制运行的有效办法和措施,并进行认真总结和提高完善,10月10日前提交阶段性运行报告。其它处室10月中旬开始运行。对所属的其他区县局可鼓励先选择机关部分科室或1-2个基层分局进行试点,在总结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拟定在10月中旬,召开全市内控机制建设工作会议,要求各县区局汇报交流内控机制建设情况,安排部署各县区局的内控机制推行工作,在经过10月中旬至11月的认真准备后,12月份应能在全市各区县局 全面开展。目前,内控机制建设工作正处在探索试点阶段,试点的单位要选择1-2个重点风险岗位进行重点监测,重点对一级风险点要做好检查,认真做好运行记录,按时填好内控运行表格,及时上报内控办公室。试点运行单位在认真组织实施的基础上,要出经验。同时,试点阶段不仅是一个再学习、再修改、再完善的过程,也是一个大家评头论足,多提不足的过程,也

是一个希望大家对风险点、风险等级、措施布控提出修改完善意见的特定阶段,其目的就在于打好基础,在于制定切实可行、简明管用、易于操作的防范措施。

四、推行内控机制建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尽管前期的内控推行工作大家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也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和成效。但是受主观态度、客观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一)工作重视程度不够,进展不平衡

自内控机制建设进入风险排查阶段以来,在少数单位中出现等、靠、拖,随大流思想,工作不够积极主动,仅仅满足过得去,有的甚至敷衍应付。这种工作态度上的差距直接反映到了工作效果上。如,填写风险自查不认真,查得不深不透,几行字应付了事,防范措施中,空话套话多,原则性要求多,缺少过硬的措施。

(二)防范措施质量有待提高

虽然各单位都针对风险点制订了防范措施,但质量参差不齐。第一,泛泛而谈多,一针见血少。加强教育、严格监督等一般性要求多,针对风险对症下药的措施少。第二,原则要求多,管用手段少。有的仅提出了原则性的防范要求,但缺少配套有效的监控制约手段,导致难以操作落实。第三,重申多,创新少。有的仅对现有制度规定进行简单重申或略作改动,缺少独创性的过硬措施,亮点和效果不突出。防控 的工作重点不够突出。有些措施单纯依靠增加环节、层层设限来防范风险,防范成本高、效率低,有些关键性的措施没有找准。如有的处室预防措施中引用法律法规依据不够准确

五、对进一步做好内控机制建设工作的建议

增强紧迫意识,抓好当前工作是我们这一工作阶段的基本要求。目前,市局机关建立部门内控机制工作按照方案的要求,已完成了方案提出四个阶段的前三个阶段工作,即学习领会和宣传动员、全员排查风险、审核完善阶段的工作,在这三个阶段完成的工作主要有明确了部门工作职责、划分了执法类别、引出了执法依据、细化了工作岗位、制定了岗位工作流程、排查风险岗位工作环节存在的风险点、制定了风险点防范措施等8项具体工作。现在已进入了推行内控机制工作阶段,也就是进入了攻坚阶段,工作的重点应该是抓制度完善,抓制度落实两个方面,着重做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一)进一步完善内控机制要求的防控措施

完善内控机制要求的防控措施要做到制定一个就要管用一个,使干部对不廉行为,想为而不能为;对规章制度,不想为也必须为。因此,一是要增强针对性。要科学分析论证,把分险点的特征、成因、传导机制、防控关键分析深、分析透,才能有的放矢,这是保证防控措施质量的根本。二是增强实效性。在防控制度设计上,要考虑易于操作和应用,要善于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提高防控效率,同时,要注意不

能“繁琐”,更不能脱离预防廉政风险的实际。

(二)建立廉政风险档案库,编好《内控机制建设手册》建立廉政风险档案库,将排查到的风险分门别类,汇总造册,并填写单位和岗位(个人)风险识别防控表,以及重点领域风险项目登记表,按单位、岗位(个人)、专项廉政风险建立台账,形成市局机关各部门(单位)廉政风险信息档案库。《内控机制建设手册》是代表我们内控机制建设水平的重要工具,在完善新的防控措施的同时,各处室对已有的防控措施要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出来,汇总上报市局内控机制建设领导小组,内控办公室要组织骨干,严格把关,认真筛选,编写工作完成后,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审定,汇编成册,发放到每个风险岗位的工作人员,让每个人都知道“风险在哪里,风险有多大、怎样去防范”,让手册指导大家在工作中去防范,在实践中去倡廉。

(三)做好考核评价体系的设计与完善

在内控机制建设过程中,必须形成科学规范的长效机制。对此,要明确抓好:

1、明确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内控机制建设应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结合起来,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纪检监察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部门和单位各负其责,群众积极参与,形成内外监控、多方联动、上下协同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2、建立检查考核机制。建立和完善内控机制建设检查考核制度,通过信息监测、定期自查、上级检查、社会评议等方式,对内控机制建设运行情况进行检查考核。考核工作与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考核、工作目标考核结合进行,同时,要充分发挥好税收执法系统的日常考核监控作用。考核结果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评价系统。

3、完善责任追究机制。对制度不落实、防范措施不到位的,及时指出,责成整改,保证内控机制的有效运行;对不认真开展工作,不积极防控廉政风险,导致单位和岗位人员发生违纪违法案件的,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关于加强审计风险内控制度的思考 篇5

就外部控制制度而言,即通过制订、完善与注册会计师相关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独立审计准则体系,加强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执行等措施来降低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

内部控制制度,主要是注册会计师有从事的审计业务即对合计会计报表的审计过程来实现。一般包括: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和审计终结三个阶段。由于审计风险始终贯穿其中,因此,有效地控制审计风险必须控制审计的三个阶段。

一、审计准备阶段审计风险的控制

审慎选择被审单位,选择一个好被审单位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减少或部分降低审计风险。在决定承办审计事项后,为了做好审计计划工作,注册会计师应充分了解被审单位的经营业务及所属行业的基本情况,以便弄清楚对会计报表具有重大影响的事项、交易及惯例。认真调查了解被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对被审单位的内控制度进行评价时,首先要调查了解被审单位的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并做好记录;其次,要对被审单位的内控制度实施符合性测试程序,证实有关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和执行效果;第三,要对被审单位内控制度的强弱程度进行评价,即评价被审单位的控制风险水平的高低。

若内控制度执行得好的被审单位,相应的控制风险也较低,反之亦然。了解被审单位内控制度的实施情况,可以确定在内控制薄弱的领域扩展审计程序,以便在实质性测试过程中采取相应的对策来降低审计风险。与业务委托人签订明确的审计业务约定书,并取得其管理当局声明书。审计业务约定书具有法律效力,它是确定会计师事务所与委托人之间权利和义务的重要文件。它规定了所执行业务的性质、审计对象、双方的责任即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等事项。被审单位管理当局声明书是一份表明其对所提供的会计报表及相关资料的真实性,并对审计工作不加以限制的书面证明,这对减轻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审计实施阶段审计风险控制

根据审计计划确定的范围、重点、步骤和方法等,进行取证、评价,借以形成审计结论,这是实现审计目标的中间环节。它是审计全过程的中间不可缺少的步骤,其主要工作应包括:对被审单位内控制度的建立和遵守情况进行符合性测试,根据测试结果修订审计计划;对会计报表项目的数据进行实质性测试,根据其测试结果进行评价、鉴定。在这一阶段中,注册会计师不可能把全部的错误事项都审计出来,所以审计风险总是存在的,

这就要求注册会计师自己应严格遵循专业标准的要求执业,时刻保持慎重的警惕,尽量降低审计风险。

在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对于接近资产负债表日的大量产品 销售收入应执行有关的审计程序;对资产负债表日后一段时间的有关业务的执行必要的审计程序;公司的经营突然与一贯方式不同(可能有其实际上的需要,企业为适应环境的变化),但注册会计师必须谨防经营者借改变经营方式创造虚假的利润;对于收益的确认必须注意有无其他附带条件存在;对于不寻常或不合常规的交易,应保持谨慎态度,只凭合同上的法律文字或条款是不够的,注册会计师需凭其敏锐的专业嗅觉,对于合同条款加以认真仔细查核。对于合同上未列示的可能附带的约定,应保持高度警觉。

在注册会计师注意到表明可能存在违法行为的迹象时,他应获取对这种行为及其产生环境的了解,并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来评价它对财务报表的可能影响。在进行这种评价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1)潜在的财务后果。如罚款、刑事处罚、被没收财务的损失、强制停业及诉讼等;(2)是否要求揭示潜在的财务后果;(3)潜在的财务后果是否严重,以致对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公允性产生了影响。此外,注册会计师在发展被审计单位内控制度存在重大缺陷时,应将他的发现记录工作底稿中(包括取得记录底稿和文件的副本),并与管理部门交换意见。甚至,在认为必要时,应向管理当局出具管理建议书。

三、审计终结阶段审计风险控制

出具审计报告、作出审计结论和决定是审计的终结阶段,即审计的最后阶段。因为会计师事务所不同于一般的企业,审计质量是会计师事务所整体工作的生命线。如果一个会计师事务所质量不严,很有可能因某一个或一个部门的原因导致整个会计师事务所遭受灭顶之灾。所以,在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成后,在签发审计报告前,通过一定的程序、经过多层次的复核显得十分必要。通过对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可以减少或消除人为的审计误差,可以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另外,在出具审计报告之前还应与客户交换意见、进行沟通,使双方达成共识,减少矛盾的发生。

四、审计风险控制还应采取的防范措施

(一)注重重要性问题。重要性与审计风险是注册会计师必须慎重考虑的两个问题,对不影响会计报表客观、真实的次要事项,可以适当忽略。注册会计师必须将重要性重化后运用于整个审计过程中,合理解决好它们之间的矛盾,这样可以更有效地控制审计风险。

(二)防止或减少诉讼失败所造成的损失。会计师事务所应当按照规定建立职业风险基金,办理职业保险。

(三)聘请法律顾问。会计师事务所应聘请熟悉相关法规和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律师担当其法律顾问。

税务推进内控机制建设经验材料 篇6

―某局推进廉政风险内控机制建设的主要做法

筑牢防险堤,换得水长清。今年以来,xxx局在省局和xx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把部门内控机制建设作为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举措;积极探索“以廉政教育为先导、以风险排查为基础、以权力监督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考核问责为手段”的“六位一体”廉政风险内控体系,取得了初步成效,走出了一条有效防控廉政风险的特色之路,提高了预防腐败工作水平,规范了权力的运行,实现了干部队伍的廉洁、高效,促进了国税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建设廉政风险内控机制的动因和构想

一是外在的机遇。2009年,国家税务总局机关带头完善内部监控制约制度,在内控机制建设上为全系统作出表率。2010年,国家税务总局提出了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在目前党风廉政建设基础上逐步形成“大内控”的工作格局,建设特色内控机制的总体部署。今年初,省局党组提出了“机制管人、信息管税、内控促廉”的工作要求。这为我局加强内控机制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外在机遇。二是内在的动力。近年来,我局在构建惩防体系工作中,探索和创新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措施,如何在继承中求发展,在实践中再创新,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推进干部队伍建设,形成促进税收业务工作的部门内控机制体系,为全省国税系统加强内控机制建设发挥好“试验田”的作用。我局党组审时度势,研究决定及早开展廉政风险防范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在深入调查,认真研究的基础上,确立了“试点先行、分步实施;持续推进、务求实效”的工作思路,选取代表性比较强的xxxxxxx四个基层国税局开展试点。在试点期间,省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xxx先后两次到我局深入调研并现场指导工作,要求我局精心组织,大胆探索,加快推进,为全省推广做好准备。我们深受鼓舞,进一步坚定了工作信心。

我局内控机制建设的总体规划是:本着积极稳妥、先易后难和边探索、边总结、边完善的原则,统筹推进工作。一是在实施步骤上分四步走。第一步:动员部署;第二步:组织实施;第三步:总结推广;第四步:建设体系。计划经过一至两年的努力,建立起较为完备的岗位风险控制体系。二是工作方法上以点带面。先由四个县局分头试点突破,建设各具特色的“试验田”;试点探索成熟后,市局统一进行梳理整合推广,形成全市性、系统化、多层次的防范体系框架。

二、推行“六位一体”内控机制建设的工作实践

在试点中,各试点单位继承和总结了以往廉政风险防范工作中好的做法和经验,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内控促廉体系。

(一)以廉政教育为先导,提升内控预防工作认识

我局在廉政风险防范试点工作开始时,有一些同志不理解、不积极参与,认为搞廉政风险防范就是摆花架子,搞形式主义;甚至错误地认为廉政只是领导干部的事,离自己很远,不能重视和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各种漏洞和隐患,或参与意识不够、主动关注不多;有的认为自己手中就针尖大点权力,出不了多大的事,不愿将它公之于众,不愿暴露那些可以为自己带来方便的“潜规则”,不愿意触及到权力运行的核心环节。针对这些风险意识淡化的思想,我局抓了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好深入宣传发动,强化风险意识。市局主要领导亲自作动员讲话,各试点单位层层召开动员大会,大力宣传内控机制建设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以“熟悉内控、理解内控、掌握内控”为目标进行宣传动员,营造内控机制建设的良好氛围;组织开展以“我的风险点在哪里、我的风险点有哪些”为主题的专题讨论,结合近年来发生的违法违纪案件,深刻剖析根源,帮助大家认识到几乎所有违法违纪案件的根源都在于制度不严、内控不力,使干部职工清醒地意识到风险就在身边,防范风险就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干部职工思想认识逐步趋于统一,参与内控机制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显著提高。二是多措并举,扎实开展宣传教育。采取专题培训、重点辅导、交流研讨、警示教育等多种方式,组织机关党员干部系统地学习总局、省局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印发的《关于加强部门内控机制建设的通知》和冯慧敏组长撰写的《税务系统部门内控机制建设研究》及新颁布的《廉政准则》等相关文件,进一步强化党性纪律观念和廉洁从政意识,努力提高抵制腐败、恪守职责的自觉性。同时,大力加强税收业务培训,按照人员的不同层次或工作需要,安排干部分期分批接受专业培训或知识更新教育,提高税务人员的执法水平,为干部应对和防范风险打好基础。今年来,全市国税系统先后在省、市培训中心举办了9期各类业务培训,培训245人次。

(二)以风险排查为基础,抓住廉政风险控制工作关键

排查廉政风险的目的,就是为了有效控制廉政风险,使廉政风险防范机制真正成为干部职工保持清正廉洁的保护伞、远离腐化堕落的防火墙,免受不正之风侵蚀的高堤坝。找准、找细、找实风险点是建立整个内控机制的基础,也是决定廉政风险防范工作是否有成效的根本。一是抓住查找环节。为了准确排查出权力运行的廉政风险,各试点单位按照“人人都查找,人人受教育”的要求,坚持“三个不放过”。即“查不准不放过、查不全不放过、查不到位不放过”,结合各自实际,积极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廉政风险排查方式方法。如xxx县国税局采取了“三步走”、“四查找”、“五对照”的方法开展工作。“三步走”即明确岗责体系、全员风险排查、集中风险评估;“四查找”即岗位自查、不同岗位互查、领导帮助查找和集体排查等方法;“五对照”即对照法律政策规定、岗位风险流程、常见问题、历史案件、信息系统数据,认真梳理权力运行中、业务流程中存在的或潜在的廉政风险。四个试点单位共汇总梳理出273个具体岗位、排查各类风险点1361,并从中评定出高风险点516 个、中风险点 474 个、低风险点381个。二是抓好评估环节。准确评估风险,既是对查找环节的把关,又是确定防范重点,分级、动态管理的依据。我们在组织干部、职工深入自查的基础上,把查找出来的风险点进行公示,让广大干部群众来评价风险找得准不准、实不实,让大家都能清楚识别和有效监督风险点。然后根据风险发生几率、危害程度、形成原因等因素确定风险等级。xxxx国税局为了准确评估风险,自主研发了“风险评估软件”,有效提高了风险评估精准度。三是突出工作流程梳理环节。将工作流程贯穿风险防范始终是我局内控机制建设的一个特色。无论是查找风险源,还是制定防范措施,都坚持以定岗定责为基础,围绕工作流程这条主线来进行。明确各部门各岗位职责,将各项工作以流程图的形式描绘出来,认真仔细讨论工作流程的每一环节,找出流程中的权力点和漏洞。在制定风险防范措施时,强化流程控制,规范工作流程,做到环环相扣,互相制衡,让决策权力、执法权力和行政管理都处于缜密的内部制约与监控之下。四是把好审核环节。坚持全员动手与集体会审相结合。按照“每个干部职工自查→科室主管领导带领科室全体人员集中讨论→分管领导初审→内控预防领导小组定审”四个步骤,逐项排查,层层把关,确保质量。同时,各单位将全部风险点及其特征、成因、风险等级等汇编成了《岗位风险手 册》,为精确控制岗位风险明确了目标和重点。

(三)以权力监督为核心,突出廉政风险控制工作重点

一是加大政务公开,强化监督制约。在对权力风险点的清理、审核的基础上,我局着力推行阳光国税,在内部将人事、财务、资产管理等八个方面的内容实行最大化公开;在外部进行管理公开、处罚公开,实行阳光定额、阳光退税、阳光监控、阳光稽查,让公共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使监督权渗透到权力运行的各个环节,在公开中有效防范权力滥用。二是抓住“三个”关键环节,强化执法监督。抓住征收环节,严把申报关,将执法监督的关口前移;抓住管理环节,进一步建立健全各种制度,规范管理行为,尤其是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管理、专用发票增量增版、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管理、福利企业认定、纳税评估、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实行定额征收业户税额的核定、减免抵退税环节的管理,严格标准,严格程序,规范运作;抓住稽查环节,把好选案关、实施关、审理关,加大执行力度,确保执行到位;进一步加强执法检查,强化执法监督,有效地防控税收执法风险。三是创新监控方式,强化外部监控。实施“三双监控”。即:双向承诺,要求税收管理员在廉政勤政方面,既向单位承诺又向纳税人承诺;双向述廉,每个税收管理员在向本单位述勤述廉的同时,要向纳税人公开述勤述廉,认真听取业户代表的评价和意见;双向考评,税收管理员既接受单位考核又接受纳税人评判内外监督。同时,建立了纳税人投诉、处理及反馈机制,强化了对纳税服务投诉的督办,保障纳税人合法权益。今年8月,我局倡导成立了xxxx纳税人协会。全系统聘请了281名特邀监察员、143名内部兼职监察员、84名税收法制监督员和134名社会监督员,形成了专兼结合、内外结合的监督网络。

(四)以信息技术为依托,搭建科技防腐工作平台

一是构建风险信息监控预警提醒和纠错机制。充分利用现有信息网络,依托税收执法监察和执法考核信息系统,与我局自主研发的“限时办结监控查询系统”和“纳税服务导航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及时筛选错误执法信息并追踪到具体岗位和人员,加强权力运行风险的预警提醒和监控纠错,形成了执法有风险、风险有人控、人人受控的互动内控循环机制。二是工作事项模板化,强化权力制衡。我局研发了税收管理员信息平台,按照“一员式”管理理念设计,实施对纳税人的各种纳税行为进行分类管理,特别是对税收管理员工作行为进行了模板式规范,税收管理员通过接收工作指令和执行启动工作任务,完成工作事项的任务派单、工作过程监控、待办事项提示、数据自动生成、结果自动产生、实现计算机考核,实施了全市统一的执法文书模板和工作流,既堵绝了执法不规范带来的风险,又保护了干部。三是全面推行税收风险管理系统,有效降低执法风险。该系统运行以来,下发遵从风险核查任务73户,发现43户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少缴税款行为,查补税款229.6余万元。通过对疑点数据信息的监控,较好的发挥了加强税收管理,规范执法行为,提高纳税人税法遵从的综合效应。通过信息化手段将廉政风险控制工作置于计算机网络资源之中,以无情的“电脑”来制约有情的“人脑”,为加强廉政风险控制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

(五)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健全廉政风险控制工作机制

坚持以制度为抓手,将风险防范措施寓于各项管理制度建设之中,积极推进各项制度建设,实现用制度机制预防风险、减少风险。一是在税收管理方面,健全制度。我局对执法权力比较集中、容易出现问题的重点环节、重点工作,严格落实重大事项报告、重大案件集体审理等制度,有效地分解权力,化解执法风险。并制定了《xxx国家税务局督察内审双向反馈工作制度》、《税务稽查 “一案双查”制度》、《税收执法责任制追究制度》、《个体工商户电子评税制度》等。二是在内部行政管理方面,形成体系。实行定期岗位轮换交流制度,让干部有活力,权力有防空。一般税源管理岗位的税收管理员每3年轮换一次,重点税源管理岗位每2年轮换一次;深入推行县际间一般干部交流工作,先后有18名干部在9个县区局之间进行了交流;采取“双向选择”的办法,交流轮岗11名机关工作人员;通过借用观察、组织考察等方式从基层择优选择了10名干部充实机关力量,实现了人才资源的重新整合,激发了队伍活力。同时,制定和完善了《xxx国家税务局工作规则》、《政务公开制度》、《xxxx系统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监督管理办法》、《xxxxx局依法行政考核评价办法》、《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等一系列制度,构建了较为完备的制度体系。三是在廉政风险内控制度建设方面,各具特色。xxx县国税局引入标准化管理方式,并与绩效管理考核相融合,探索建立了“基于风险防范的基层税务机关标准化管理”新模式;xxxx税局实施三色预警管理,构建了个人排查寻找、单位评估报告、预警中心警示预防、县局跟踪监控的“四位一体”的廉政预警防控格局。xxx国税局确立了“公开权力--风险排查—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重点防控—建章立制”的工作思路,构建了以重点岗位和关键事项风险防控为核心,“点、线、面”持续推进的廉政风险预警防控新体系。xxxx国税局探索建立了“12645”全员廉政风险防范模式。未列入这次试点的xxx、xxxxx局主动跟进,强化程序防控理念,针对工作流程衔接不紧密、监管不到位等导致的风险,优化再造业务工作流程,注重权力运行监督制约, 使权力运行的每个节点既相互配套协调又相互监督制约。

(六)以考核问责为手段,强化内控预防工作保障

在对岗位风险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我局重新修订和完善了系统和机关两个绩考核办法,将内控机制建设列入目标管理考核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内容,设定考核标准,对各单位的风险排查评估情况、岗位风险梳理汇总情况、制定风险防控措施情况、推行落实情况等纳入目标管理考核中。严格责任追究,我局年底还将内控机制建设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一同进行检查考核,对内控机制建设推进不力或不认真的县(区)局、科室,情节轻微的,给予通报批评;情节较重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三、实施廉政风险内控带来的工作变化

一是完善机制,上下联动,内控促廉带来税收收入的“真金白银”。截止今年10月,我局累计组织税收收入 21.8亿元,增长7.9%,占年计划的93%;累计完成地方固定收入2.05亿元,占市政府下达计划的96 %。二是在廉政上实现了由“他律”到“自律”的转变。随着我局系统廉政风险内控机制建设的试点开展,促进了税收执法与廉政建设的有机结合。通过风险排查梳理出来的廉政风险让干部、职工对号入座,使大家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潜在的廉政风险,广大国税干部能自觉把内控预防的要求与税收工作实际相结合,在税收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坚持规范、公平、公正、廉洁执法。三是在工作上实现了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变。广大国税干部税收执法和行政管理行为更加规范,工作效能、服务效率显著提高,今年元至10月,我局国税系统纳税服务工作基本实现了零投诉,纳税人对国税机关的行政效能、行业作风反应普遍良好,纳税人满意度持续提高。今年7月份在全市纠风办开展的短信测评中社会各界对国税工作的满意度达到了95%。四是在税收执法和行政管理上实现了由粗放管理到精细管理的转变。通过内控机制,可以实现对税收执法权、行政管理权的每一个事项的工作程序、业务流程、考核评价、监控制约环节的严格规范,促使干部职工自觉地按制度办事,增强责任意识,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税收执法责任制得以全面落实,国税干部岗位执法自控能力明显提高,依法治税和依法行政能力大大提升,税源管理、纳税申报、税务稽查、税收征管等业务工作更趋规范。有效保障了全系统税收执法考核持续“零过错”。五是在监督方式上实现了由事后监督向超前预防转变。通过部门内控机制建设可以最大限度地整合各种监督资源,将纪检监察工作渗透到税务部门日常管理和税收工作全过程,真正落实“一岗两责”,较好解决了廉政建设与税收业务“两张皮”的问题。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近年来,我局坚持管理创新带动组织税收收入、优化纳税服务、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有力地推动了汉中国税事业发展,国税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xxx局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基层11个县(区)局实现了“省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满堂红;连续6年在全市执法部门和窗口单位“政风行风联评”中获得第一名;连续9年被xxx委、市政府评为先进系统。

四、进一步完善廉政风险内控机制建设的设想

推行内控机制建设是对国税机关内部管理理念、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的一次工作创新。尽管我们在部门内控机制建设工作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需要学习借鉴兄弟单位好的做法和经验,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进一步完善。一是总结经验,规范推广。我局将在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完善模式的基础上,在全市国税系统全面实施。二是技术支撑,信息防控。在综合运用现有防控手段的基础上,积极整合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科技防控深度和广度,实现由制度管人、管事向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管理的发展和延伸,提高廉政风险防范水平。三是常态防范,动态监控。结合国税工作职能转变和预防腐败工作的新要求,针对高风险事项开展经常性的检查,做到关口前移、强化预防,保持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创新力和生命力。对重大政策执行、重点工作出现的新情况,不断完善廉政风险动态监控机制,形成各部门发现问题、纠正问题、制度防控的内生机制,推进源头治腐工作向纵深发展。

连云港市审计局加强内控机制建设 篇7

各部门:

为了进一步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体系,通过完善廉政预警和防范机制,做好对重要岗位和关键环节的防范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廉政风险,增强领导干部和各岗位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廉政风险意识,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健全预防腐败工作的长效机制,根据《XXX关于印发开展部门内控机制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XX监字〔2011〕1 号)精神,特成立内控机制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开展部门内控机制建设工作的指导、协调和保障。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工作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综合业务股,具体负责部门内控机制建设工作的组织实施。各部门实行分管领导和联络员负责制,必须指定一名部门负责人具体负责本部门内控机制建设工作,同时明确一名工作人员为联络员。

主 任: 副主任: 工作人员:

连云港市审计局加强内控机制建设 篇8

一、活动目的

为进一步推动##村镇银行(以下简称“我行”)全面提升内控水平,实现平稳、安全、可持续发展,我行响应内蒙古银监局决定,##年3月~##年2月在我行内部开展“银行业内控机制建设强化年”活动(以下简称“内控强化年”活动)。结合本行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工作方案。

二、活动组织

我行成立内控强化年活动领导小组,具体组成人员及联系方式如下: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组织、领导、指导本行内控强化年活动,确定不同阶段的目标和工作任务,协调解决活动中遇到的问题。

领导小组在我行内审合规部设立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王国辉同志兼任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我行内控强化年活动的日常工作,组织对我行各部门开展内控强化年活动进行指导、协调、督查和考评。

三、活动方案

(一)准备阶段

1、任务目标:完成内控强化年活动的准备工作。

2、实施计划:在我行成立内控强化年活动领导小组,并制定内控强化年活动工作方案。

3、完成时限:##年5月28日。

(二)动员全体员工参与到内控强化年活动中。

1、任务目标:定期开展动员大会,使全体员工统一思想认识,增强内控理念,明晓内控强化年的目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2、实施计划:由综合管理部牵头,各部门积极参与。层层开展动员大会。全体员工签订责任书和承诺书。形成动员大会及层层落实的情况报告。

3、完成时限:##年7月31日。

(三)建立和完善我行各项章程和制度。

1、任务目标:将我行不完善或者还不具有的规章制度补充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要结合实际情况,使得各项规章可操作、全覆盖、切切实实能控制风险。

2、实施计划:各部门分别制定各部门相关内控制度,最终由综合管理部负责统一补充完善。

3、完成时限:##年7月16日。

(四)全面梳理各项内控制度,编制内控手册。

1、任务目标: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的过程中,编写内控手— 2 —

册。完善内控目录及主要制度文本。确保职责清晰、流程规范、管控有力。

2、实施计划:由综合管理部主要负责,其他各部门协助配合编写内控手册。

3、完成时限:##年7月16日。

(五)学习内控制度并开展内控政策测试。

1、任务目标:不断提高全体员工对法律、法规、监管政策、内部规定及内控手册和案件防控知识的掌握程度。增强全员主动合规意识。

2、实施计划:由综合管理部负责制定定期学习计划,并针对每个学习阶段的学习情况组织考试。

3、完成时限:学习和考试活动贯穿在强化年活动中。

(六)切实执行好各项内控制度。

1、任务目标:强化内控制度执行力,认真落实规范好各项法律、法规、监管政策及经营管理规定、规则和规范,全面提高我行内控效率,形成先进的内控文化。

2、实施计划:

实施基层主管轮岗轮调和强制性休假制度。银企、银银以及银行内部对账制度执行情况检查。重要岗位和敏感环节工作人员的行为规范与监察。

3、完成时限:11月30日

(七)排查风险,评估风险,梳理分析。

1、任务目标:落实好风险排除工作,并进行风险评估。找出问题,梳理问题。

2、实施计划:排查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一是风险排查,二是流程排查,三是行为排查,四是绩效排查,五是人员排查,六是环境排查,七是IT风险排查。

3完成时限:每个季度完成一次排查分析。##年9月25日完成风险评估。

(八)落实整改,增强效果。

1、任务目标:通过自我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不断落实内控制度的实施。

2、实施计划: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梳理。一是制度的完善性;二是执行的有效性;三是奖惩机制的合理性;四是用人机制的科学性;五是内控架构的充分性;六是经营导向和战略决策的科学性、审慎性。

3、完成时限:每月完成一次集中整改。##年10月19日和##年1月15日各完成一次大规模整改。

(九)总结和提高

1、任务目标:增进对内控强化年活动的有效性认识,明确今后深化内控管理机制建设的目标和方向。

2、实施计划:举办内控学习研讨会等活动,开展内控强化年活动大讨论。通报活动情况,并提出今后深化内控管理机制建设的目标和方向。

3、完成时限:##年3月1日

四、活动安排

(一)准备阶段(##年5月29日至##年6月11日)

结合本行自身实际,成立以刘艳秋为组长,主管柜员为副组长,全体柜员为成员的“建设强化年”活动小组。营业部工作小组根据总行条线制定的实施方案,结合营业部经营管理特点和现状,制定营业部详细的“建设强化年”活动方案。

(二)学习阶段(##月6日12日至##年月11月30日)

组织员工集中学习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并对关键风险点、防控措施等内容进行重点交流学习和讨论。

(三)讨论阶段(##月6日12日至##年月11月30日)定期开展内控建设与风险管理大讨论。组织员工对学习的文件进行风险点、防控措施等进行重点交流讨论,并将学习、交流。

(四)自查自纠阶段(##年月11月30日至##年12月20日)

通过开展制度执行力突查。进一步暴露操作风险隐患,严肃责任追究加强问题整改,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同时,充分暴露管理制度漏洞和风险控制盲区,加强制度后续评价,进一步做好“废、改、立”工作,完善制度体系。检查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存款方面。排查营业厅网点负责人、会计出纳人员、储蓄岗位人员、以及客户经理是否有出具虚假存单,虚存实支,强

— 5 — 制修改储户密码、挂失定期存单、办理提前支取以及不入账等截留、挪用、盗支客户存款等问题。

2、贷款方面。检查“审贷分离,分级审批”的信贷岗位责任制是否得到认真执行,贷款“三查”支付是否严格执行,贷款担保、抵押是否真实有效,是否有超权限、逆程序贷款和借名、冒名贷款;是否存在收贷收息不入账、截留、挪用资金;呆账核销是否符合条件;是否存在抵债资产权属不全和违规处置问题等。

3、会计出纳方面。检查营业厅网点负责人是否按照规定进行查库,金库尾箱管理是否符合规定,是否存在白条抵库、挪用库款等问题;是否存在不按规定及时与客户进行对账、记账岗与对账岗是否存在不分离等问题;“印、章、证、押”保管与使用是否违规问题;有价单证、重要空白凭证账实是否相符;联行往账是否按规定进行对账、是否存在只对余额不对发生额、未达账和差错是否及时查清、是否存在侵占和挪用资金问题;财务收支是否存在违规现象;是否存在“小金库”和账外经营问题;主办会计是否按照规定对会计出纳业务认真开展事后监督工作。

4、计算机操作方面。检查柜员密码、主管授权密码的使用、管理和工作程序等方面是否存在问题。重点检查柜员密码是否按规定定期更换,柜员在工作时间内暂时离开岗位时是否办理系统签退,主管授权密码是否存在通用现象。

5、安全保卫方面。检查全体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情况;对— 6 —

有关制度、规程的熟悉及执行情况;消防、防爆应急预案建立及演练情况;安全防范设施建设与达标情况,特别是自助银行监控及报警是否接入监控中心、是否实现远程对讲;是否实行双人、双锁管理;相关台账和登记簿是否建立,填写是否规范。

上一篇:政务公开深化年活动实施方案下一篇:中英文对照产品介绍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