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语言总结

2024-12-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幼儿园大班语言总结(精选8篇)

幼儿园大班语言总结 篇1

语言与思维有着密切关系,同为智力与创造力的重要因素人们为什么能通过交谈、通信等语言活动来交流思想呢?就是语言和思维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语言活动离不开思维,语言不是空洞的声音或字形集合,而是有确定意义的心理现象。语言的意义不是别的,正是思维的内容或结果,思维的水平,往往影响着语言的水平。并在语言表达方面除以上原因外我班幼儿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班级中总会存在那么几个沉默寡言的幼儿,无论是语言活动中还是日常生活中,不管教师怎么引导,怎样激发兴趣,他们最多就是认真的倾听,而不愿意积极地参与和模仿。

二、在语言活动过程中,如果遇到幼儿感兴趣的一些故事、儿歌等,幼儿愿意倾听,但是有的幼儿活动参与性很强,有的幼儿却不理会成人的提问。

三、幼儿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集体看书,并且有很强的兴趣,但是还没有养成独立看书的习惯,在让幼儿自己看书时,很多幼儿就是拿到书之后一下子就看完,有些幼儿根本连翻都不翻,就开始折、撕书本。

四、托班幼儿的语言活动融合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除了正常的语言活动之外,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教育随机性较大,不够细。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老师坚持运用普通话,还注重了幼儿一日的随机教学,如:幼儿洗手时,我会在旁边亲切地说:“小手小手搓一搓,洗一洗、冲一冲、擦一擦”,幼儿由于在特定的环境中常受到这样的语言刺激,他们很自然地就接受了这些话,而且乐意边洗边说,效果很好。

为了使幼儿的语言发展得更好,我在本学期中通过学讲话,学儿歌,讲故事等各种形式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并培养幼儿的发音清楚,正确,学习说普通话.进一步丰富幼儿词汇,发展幼儿思维和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

幼儿园大班语言总结 篇2

1. 有意识地加强自己的语言修养

语言修养注重的是个体运用语言的熟练度、准确度和流畅度,以及在各种语言环境中的言语行为。教师的语言修养绝非一日之功,需要教师日积月累地形成,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工作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必须加强思想修养。古人说:“言为心声。”没有丰满的心灵,就没有丰满的语言;没有高尚的心灵,就不会有高尚的语言。教师只有有高尚的师德,其语言才可能健康、文明、丰富、美好。其次,教师必须加强语言基本功的训练。它包括语音的训练,即练好普通话;包括仪态的训练,即举止稳重、态度大方、讲究仪容、从容镇定;包括必要的朗读训练、胆量训练和讲话训练,等等。

2. 掌握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

对于幼儿教师来说,把握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是掌握语言技能、运用语言策略、实施良好语言教学行为的前提。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幼儿思维、理解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比如,幼儿不能理解教师的“反话”,当教师用讽刺、挖苦的语言对幼儿说话时,他们听不出老师的正话反说。有一个初入园的小班幼儿,老师问:“人有几只眼睛?”他说:“有三只眼睛。”老师非常生气,于是说:“人的眼睛有四只。”他马上点头跟着说:“是四只。”这样的语言只能使幼儿的思维更加混乱,不会收到好的教育效果。幼儿对语言的理解也只能按表面的意思去理解,很难理解喻义或语言的深层含义,年龄越小,这种特点表现得越明显。只有把握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特别是把握幼儿理解成人语言的能力和水平,才能更有效地在不同场合、在幼儿园各种活动中,有效地运用语言对幼儿进行指导和教育。

3. 营造良好宽松的语言环境和氛围

幼儿学习语言的基本方法是模仿,发音、用词和掌握语法规则等无不如此。因此,幼儿所生活的家庭、幼儿园、社区中的成人、伙伴所使用的语言,便可能成为幼儿模仿的对象。这种语言环境会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成人的言语范例的作用更大。成人应发音正确、标准;词汇丰富、用词确切;口语清楚,文理通顺;讲话要适合幼儿水平,在内容、语调、速度等方面均应做到。不能错误地以幼儿语言为标准,迁就幼儿。同时还应努力丰富幼儿的生活内容,增长幼儿的知识,开阔幼儿的视野,加深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认知和理解,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使幼儿的有事想说,有思想感情表达。要让幼儿广泛地接触自然,参加多种活动,因为轻松、愉快、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会使幼儿产生表达感情、交流思想的愿望,而向别人描述自己的所见所闻可以提高幼儿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学习需要良好的语境,这可促使幼儿听、说、想的欲望,这种良好、宽松的语境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物质环境包括活动场地(景)墙面、头饰、电教设备等,这些物质环境和教具玩具可以给幼儿一种直观的感受,让他们置身于一种模拟的实境中,唤起幼儿情感上的共鸣,使其乐于说,敢于做,发自内心地去表述,为心理环境的创设打下基础。在活动中教师应给予每个孩子说话的机会,引导、鼓励幼儿树立自信心,使之连贯、大胆地对主题发表自己的想法。而在此过程中,教师应不惜赞赏语句,及时抓住幼儿表述的亮点进行肯定的评价,尽量不予否定,(除与科学性原则性相反的)同时还可以用多种形式让幼儿进行表述,如语言游戏“说相反”,故事续编“猫医生过河”,儿歌创编“动物世界真奇妙”,表演“咕咚”故事,看图讲述“小雨伞”“让座”,拼图讲述“聪明的公鸡”。另外,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开展语言活动,如“今天的新事儿”、“论天气”、“报食谱、说菜名”等,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习语言。为使所学的内容得以及时巩固,应将活动时使用的相关教具、情景图等放置在固定的区角中,使之随时随地地去学习、体验和交流,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观察技能,加深幼儿的记忆,而且可以培养幼儿的协作精神和自主学习的兴趣,更可以拓展幼儿的思维。

4. 教学中要重视提问

陶行知说得好:“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由此可见提问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大班幼儿喜欢挑战、好奇、好问,他们喜欢对所有的问题作出反应和追问,对追问的方式感觉刺激而入迷并乐于参与。因此,优化大班语言教学活动中的提问,激起幼儿的求知欲望是每个教师都期望达到的目标和追求的效果。

4.1 教师的提问应具有引导性

语言教学活动中的提问,应从启发激励孩子的思维出发。古人说: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可见提问贵在巧字。教学过程中,一个接一个的“好不好”、“对不对”、“是不是”只会使孩子机械地不假思索地去回答、去应付,失去学习的兴趣。但如果问题过于复杂,孩子们只会启而不发,导而不思,百思不得其解,从而挫伤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的提问要考虑到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使问题具有引导性。例如讲《百鸟朝凤》的故事时,提问:“故事中有谁?凤凰做了什么事,为什么成了百鸟朝凤?森林中的白鸟是怎样感谢凤凰的?如果是你,你会用什么方式来感谢它?”不仅能引导孩子从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而且能加深孩子对问题的理解和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具有一定的引导性。

4.2 教师的提问应具有想象力

教学活动中应设计出能培养幼儿想象力的问题。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了世界的一切。如果将故事中的“怎么说?怎么办?怎么做的”改为“会说些什么?可能怎么做?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做?你身边发生过这样的事吗?结果如何呢?”孩子的答案就不会局限于故事的原文,他们就会凭借日常生活中的经验积累大胆想象,拓展思维,这不正是想象力引发的功效吗?

5. 其他

5.1 报菜谱

幼儿可以根据幼儿园当天的食谱在三餐的时候进行播报,从而既培养幼儿不挑食的好习惯,又有意识地促进家长对幼儿园伙食情况的了解。

5.2 娃娃报新闻

可采用读报、说报、剪报的形式让幼儿同家长把要播报的新闻整理出来拿到幼儿园进行播报。

5.3 天气预报员

大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篇3

关键词:大班;语言表达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4-144-02

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幼儿心理的研究成果和长期的教育实践已经证明,幼儿期是人一生中掌握语言最迅速的时期,也是最关键的时期。正如《纲要》中所说:“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可见,幼儿语言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努力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而灵活多样的方法永远是吸引幼儿的最好武器。

一、在宽松的语言环境中激发幼儿的表达兴趣

《指南》中指出:“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教师应注重为幼儿创设一种“蹲下来说话,抱起来交流,牵着手教育”的平等、宽松的语言交流氛围,使幼儿敢想、敢说、敢问。教师要关注幼儿之间的交流,帮助他们参与问题的讨论,无论是幼儿同伴间的讨论还是与教师的交流,教师都应以平等的身份出现,给予肯定或者帮助。不管是哪一类幼儿,不管他们的问题有没有价值,也不管他们讲的完不完整、对不对,教师都应力争做到不轻易打断、否定幼儿的提问或者谈话,尽可能让每个幼儿都有表达的机会。这种宽松、和谐的环境,使幼儿说话没有负担,“敢说、乐想”,能按照自己的生活经验合理想象,多角度地思考与回答。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为幼儿创设了宽松、和谐的氛围,成为每个孩子的朋友,与孩子们共同学习、共同游戏,摸一摸孩子的头,拉一拉孩子的小手,对孩子们竖起大拇指,架起孩子们交流情感的桥梁。慢慢地,孩子们愿意和老师交谈了,愿意把家里有趣的事讲给我听,我又不失时机地为幼儿营造一种畅所欲言的语言环境,使每一位孩子都能自由交谈。如:用点心前、用餐前、午睡前、穿脱衣服中与同伴轻轻地交谈。久而久之,孩子们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变得无话不说了。在交流中,老师也要当一位“有心人”,一位出色的听众,记录下幼儿的语言,及时鼓励他们用好词好句,是幼儿在说话中体验成功,树立信心。

幼儿在宽松的环境中积极参与,发挥自己的想象,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获得成功的愉悦体验。

二、在日常谈话中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日常生活中的谈话是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通过谈话可以比较具体地掌握每个幼儿的口语发展水平,如发音正确与否,词汇的掌握情况、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程度等,也可以及时发现幼儿口语中的错误并给予纠正,增加有效指导幼儿练习表达的机会。幼儿在集体谈话或个别谈话中,由于语境比较轻松自由,较容易暴露自己的问题,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指导的契机。

谈话的内容应是幼儿感兴趣的或亲身经历的。“生活是语言的源泉”。对幼儿来说是否亲身体验过,是否有类似生活经验是激发他们兴趣的重要原因,有了相似经历的基石,幼儿在面对这样的谈话活动时有充分的“发言权”。这学期中,我利用晨间谈话时间、餐前准备时间和孩子们交流了“我最喜欢的早餐”、“德克士和肯德基”、“中秋节的月饼”、“生活中的符号”、等话题。由于这些话题与孩子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他们能积极思考,从而丰富了谈话内容,活跃了谈话氛围。

尽管谈话的内容要符合幼儿的兴趣,但并不是让幼儿空谈、乱谈。教师还应该把一些语言要求如词汇的运用、谈话方式、谈话思路蕴含在谈话内容中。如:在“我喜欢的糖果”这一谈话活动中,我提出了三个要求:“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带来的糖果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请幼儿谈谈自己最喜欢哪种糖果,为什么?请幼儿谈一谈自己觉得哪一种糖果最有趣,为什么?”在每一个要求提出后,我都让孩子们围绕这个问题谈论。通过提问和引导,孩子们逐步开拓、发展“我最喜欢的糖果”的谈话内容,从而给幼儿提供了学习运用新的谈话经验的机会。

三、巧用“讨论法”促进幼儿表达能力

作为一种广泛运用的教学方法,讨论法在幼儿语言活动中广为运用。通过讨论,幼儿可以发现彼此对问题的不同看法,从而达成理解的一致或深化对问题的理解。通过讨论,可以加深幼儿和教师、同伴之间的情感,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大家在交流的过程中,敞开心扉,产生共鸣;通过谈论,可以对一个问题提出多种解决方案。如在学习了主题活动《相反国》中的故事《吉吉和磨磨》后,我们班开展了一次辩论活动《吉吉好?还是磨磨好?》。在辩论中,有的孩子认为吉吉好,做事情快,不磨蹭。有的孩子却认为磨磨好,虽然慢一点,但做事仔细。孩子们积极辩论,各抒己见。孩子们发表自己的想法后,我又问孩子们:“你觉得哪些事情快好?为什么?哪些事情却要慢好?为什么?”问题抛出后,宝贝们都抢着发言。“医生在抢救病人的时候,应当快一点。”“消防员叔叔去救人的时候,也要快”“刘翔叔叔跑的快好”;“我们在过马路的时候,应该慢一点注意安全。”“爸爸开车要慢一些才好。”

讨论应发教师和幼儿之间,幼儿和同伴之间的互动,让幼儿与教师,幼儿与幼儿在彼此交流的过程中接纳对方,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促进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在语言交流及展示中增强幼儿语言表达的信心

大班幼儿言语发展水平比中、小班的发展的要快。大班幼儿爱于表现自己,并且模仿力强。为了增强幼儿语言表达的自信心,我们班在学期初,开展了“最棒的我”活动,每天在固定时间让幼儿轮流在全班幼儿面前介绍自己和家庭,并为小朋友表演一个自己最拿手的节目。通过这种方式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和勇敢表达的机会,大大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极大地满足幼儿的表现欲望,促使幼儿在增强自信心的同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五、在游戏中丰富词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要让幼儿会说,还必须重视对幼儿进行定向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训练,养成他们说前先想的习惯,把思和说有机结合起来。可以训练的重点和切入口放在游戏活动上。

在区域游戏中,我在图书角投放故事书,有声设备、图片等各种听、说、看的语言材料。让幼儿看一看,玩一玩,说一说,如看着图片用多个形容词说一句好听的话;或由一位幼儿描述,一位幼儿听后猜猜他说的是什么,这样既丰富了幼儿的词汇,又发展了思维能力。

在角色游戏中,孩子们通过模仿成人扮演角色。幼儿选择的角色往往是自己生活熟悉的人,而模仿的事往往是生活中看到的事,对幼儿来说比较容易表达完整,因此可以引导幼儿,把自己扮演角色所做的事完整地讲述出来。

表演角也是幼儿最喜欢的区域活动,因为在表演角里有他们熟悉的道具、服装,有他们喜欢的饰品、场景。他们看见这些材料就能想起一个又一个动听的故事。拿起这些材料就能沉浸在美妙的童话世界中。表演角中,幼儿的心态是开发的,他们不怕说错、做错,能无所顾忌地开展思维活动,敢于表现他人之所未发的见解。通过表演角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增强了,词汇量也丰富了。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

理解古诗的内容,感受古诗的意境美、语言美,能有感情的朗诵,并进一步了解五言律诗。

2;

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春天景色的感受和对诗歌的理解,并了解一些春天的景

3;

欣赏并感受音乐的旋律,有初步的歌唱能力。

活动准备:

配合古诗意境的音乐、图片,制作好PPT的放映。

活动内容;学习古诗《春晓》

孩子的认知水平:有20—25分钟的注意力水平。对古诗有一定的接触和了解,在学习《春晓》之前已听过或读过一点古诗如《咏鹅》,《悯农》等

活动过程:

一、课前导入《春天在哪里》歌曲,引起小朋友的兴趣。并提问

这是首什么歌?她唱的是哪个季节?那么春天它都有哪些景象呢?

二、紧接着观看一些有关春天的图片(最好是与讲课内容相贴切)。自由表达自己欣赏的感受。

指导语:看到这幅画你有什么感觉?用完整、连贯的话说一说。教师结合幼儿的回答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经验,丰富相关词语。

三、欣赏、理解古诗,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1)边欣赏图片,边倾听老师有感情的朗诵古诗。

2)讨论:听了这首古诗你有什么感觉?

指导语:这首古诗中说了那些动物和景物呢?哪些地方你听得懂了,哪些地方你不明白?

三、再次欣赏古诗,理解古诗中的字、词及古诗所表达的含义。

教师采用互助的形式让幼儿理解字、词及古诗的含义。

A、师生互动

老师结合文字和图片,每读一句学生跟一句。随后让学生看着有关情景图片能回忆起来,以此类推加深印象,直至学生自己能完整读下来。

B、生生互动

幼儿之间互相解决,由理解的幼儿讲解给未明白的幼儿听。

四、尝试随着音乐欣赏图片,朗诵古诗。

教师首先让幼儿要感受到音乐和古诗之间的相似处,从而从内心体会春天的美景。

A、欣赏音乐

B、随音乐朗诵古诗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祖国新貌,介绍中国之最,激发幼儿作为中国儿童的自豪感,萌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

2、通过系列活动,使幼儿理解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了解几个主要的少数民族,培养幼儿尊重少数民族。活动时间: 2周环境创设:

1、在升旗活动中,开展争做小旗手的活动。

2、在教室里悬挂中国地图,让幼儿随时观察并提出自己不懂得问题。

3、玩玩做做:西藏裙、西藏头饰(编彩辫)新疆帽、朝鲜裙大飘带等,进行展示。

4、布置祖国风光图片展览会家长工作:

1、协助幼儿收集祖国各地的图片或照片,并讲出图片的内容。

2、向幼儿介绍一处名胜古迹。

3、向幼儿介绍各民族的小常识。

4、向孩子介绍自己熟悉的省市情况(出差去过的地方)使幼儿知道中国很大,各地很美等。活动内容:

社会——美丽的祖国;社会——各族儿童喜洋洋;科学——学习2的组成;科学——学习3的组成;艺术——绘画:天安门;艺术——律动:挤奶;艺术——舞蹈:小伙伴,你好;分区活动:我们的祖国真大;游戏活动:祖国知识我知道;游戏活动:谈话——美丽的家乡;游戏活动:绘画——美丽的家乡 附活动设计:

活动内容:社会——美丽的祖国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认知能力。

3、使幼儿初步了解我国的几个“世界之最”,知道祖国地域辽阔。

4、使幼儿初步知道万里长城、故宫都是勤劳的中国人民建造的。活动准备:有关长城、故宫的图片和录像。中国地图一张 活动过程:

一、导入(激发幼儿了解祖国的兴趣)请幼儿说出我们国家首都的名字。请幼儿分别谈谈自己去过哪些地方,看到些什么?

二、展开

1、让幼儿看“大地图”,使他们知道我们的祖国很大(1)请幼儿在地图上找出首都北京的位置。

(2)请幼儿在地图上找出中国最北、最南的地方。(最北的地方是漠河,那里天气很冷,到那里去要穿厚厚的皮大衣。中国的最南面是南沙群岛,那里一年四季都很热,到那里要穿很薄的衣服)

(3)向幼儿介绍我国的世界最高山脉——喜马拉雅山;东北的大片森林和我国的两条河流:长江、黄河。

2、引导幼儿看图片,了解我国的世界之最(1)师生共同观看《长城》录像,给幼儿讲解:长城的一头在山海关,另一头是嘉峪关,弯弯曲曲,上上下下,很长很长

(2)师生共同观看《故宫》录像或图片,教师讲解: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有近一万间房屋。房屋的顶是金黄的琉璃瓦,四周装饰着各色的图案,雕刻着龙、凤等吉祥物。故宫里有大量的珍贵文物,这些都是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

3、教师小结

三、结束请幼儿“游览”美丽的祖国幼儿自由结伴,在大地图上的“各地”游览,说说自己来到了祖国的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些什么。活动内容:社会——各族儿童喜洋洋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教育幼儿要尊重少数民族的人民。

2、提高幼儿的认识能力。

3、使幼儿知道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了解几个少数民族的服装、饮食特点及各民族居住地。

活动准备:中国地图,幼儿身穿各民族服装的图片。幼儿从家里带来的各族有特色的食品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请幼儿欣赏歌曲《尝葡萄》,请幼儿说说这是哪个民族的歌曲?

二、展开

1、教师提问:我们的国家有多少个民族?你都知道哪些民族?那你知道他们都居住在什么地方吗?

2、请个别幼儿来指一指(教师注意为幼儿纠正)

3、教师出示民族娃娃(藏族)提问:知道这是哪个民族的小朋友吗?(教师向幼儿介绍藏族的服饰和生活习性)

4、教师向幼儿介绍一个民族的服装特点和生活习性,让幼儿来猜猜这是哪个民族?(这个民族生活在草原上,人们喜爱骑马放牧)

5、教师为幼儿指出蒙族人民的居住地

6、出示朝鲜族娃娃,教师:谁认识这个民族的娃娃?(请了解的幼儿来介绍一下)

7、巩固对少数民族的认识

(1)挂出藏族、朝鲜族、汉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的人物图片,请幼儿辨认。让幼儿根据自己手中图片上人物身穿的服饰,贴在地图的相应位置。

(2)尝一尝各民族的特色食品,一起来谈谈他们的生活习惯。

三、结束教育幼儿要尊重、爱护少数民族,知道只有各民族人们同心协力才能把祖国建设的更强大。

活动内容:艺术——绘画:天安门 活动目标:

1、加深对我国首都北京的认识,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2、发展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3、学画天安门三层梯形的主体结构,初步掌握建筑物由下往上画的基本方法,引导幼儿能对称、均衡的安排画面。活动准备:画纸,彩笔,天安门挂图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我们国家的首都是哪?(北京)北京最有特点的地方是什么,你知道么?(天安门)

二、展开

1、提问:谁去过北京,见过天安门?请见过天安门的幼儿讲述一下天安门是什么样的。

2、出示天安门的挂图,引导幼儿观察。请幼儿仔细观察,天安门的整体外形是什么形状?(重点提醒幼儿看出天安门的梯形结构,下边长,上面短。)请幼儿想一想,如果请你画天安门的时候,你应该从那画起?画出它的什么特点? 3 幼儿绘画,教师指导。

提醒幼儿动笔的时候一定要想好:我从哪画起?应该注意什么?要注意天安门的梯形结构,要画出它的这一明显特点.提醒幼儿画的线要直,涂色的时候要均匀.三、结束展览:将幼儿的作品排在一起,看看谁画的天安门最好。以天安门的结构画的准确为主要标准。活动内容:艺术——律动:挤奶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蒙族人民的热爱之情。

2、提高幼儿对少数民族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3、熟悉蒙族音乐特点,学习律动,掌握提腕、压腕动作,能跟音乐完整的完成动作。

活动准备:蒙古族舞蹈录像 活动过程:

一、导入和幼儿一起表演邀请舞《找朋友》,引起幼儿的活动兴趣

二、展开

1、请幼儿欣赏一段音乐

2、讨论:听了这段音乐有什么感觉?你想到了什么?

3、教师告诉幼儿这是一段少数民族的音乐,猜猜这是哪个民族的?(蒙古族)

4、教师:你们想不想看看蒙族人民是怎样跳舞的?

5、组织幼儿一起观看蒙古族舞蹈录像

6、教师:你都看到了哪些动作?(让幼儿来学一学)

7、教师重点教授提腕和压腕提醒幼儿提腕和压腕时,手腕要用劲,手指不要用劲,不要扣手指

8、幼儿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9、教师表演律动《挤奶》,幼儿欣赏

10、请幼儿来跟教师一起来表演一边

11、教师数着节拍来教授律动的动作

12、听音乐表演律动

13、教师纠正幼儿不正确的动作

14、听音乐再来表演

15、分组来表演

三、结束看录像,请幼儿模仿录像上的动作一起来表演 活动内容:舞蹈:《小伙伴,你好》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体会维吾尔族小朋友之间团结友爱的亲密友情。

2、学习维吾尔族舞蹈,感知舞蹈的独特风格,要求幼儿跳的热情、奔放、开朗、轻快。

3、学会维吾尔族舞的基本步伐:错步、跺地拍手、进退步活动准备:场地、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教师戴维吾尔族小帽、敲打着摇鼓进教室,引起幼儿对舞蹈的兴趣。

(二)展开部分:

1、请幼儿说一说对维吾尔族人民的了解。教师介绍维吾尔族民族的特色及其舞蹈特色。

2、全体幼儿欣赏音乐《小伙伴,你好》,体会音乐的热情、欢快,熟悉节奏。

3、教师和幼儿自由表演,教师重点示范舞步,请幼儿创编舞蹈动作,伴随着音乐翩翩起舞。

4、教师示范讲解错步、进退步、跺脚拍手等动作,教师指导,请幼儿间相互纠正动作。

5、随音乐跳舞,分组反复练习,请幼儿相互指导、自我评价、相互评价。

6、请个别跳的好的幼儿带领大家一起练习。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讲评,幼儿听音乐跑跳步出教室。游戏活动内容:美丽的家乡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探索学习,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和立志建设家乡的愿望。2、引导幼儿了解和熟悉家乡的名胜古迹和土特产。

3、使幼儿知道家乡是自己出生和生活的地方,能说出自己家乡的名称。(省、市、区县)

活动准备:山东地图;请幼儿搜集反映家乡的图片、故事等,向家长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家乡的土特产实物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出家乡的话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你们知道家乡是什么意思么?(家乡是我们自己出生和生活的地方,每个人的家乡都不一样)请幼儿说说自己的家乡是哪里。

2、出示山东地图,引导幼儿在地图上找到自己的家乡,记住家乡的名称。

3、请幼儿以小讲解员的身份介绍一下自己的家乡:(可出示自己准备好的图片)说说自己家乡有什么名胜古迹,它有什么特点,最著名的是什么地方,有什么特产。

4、以“小小广播站”的形式,出示图片,为幼儿介绍一些地方的名胜古迹和土特产。

5、结束:组织幼儿讨论对家乡的认识,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立志长大后把家乡建设的更美丽。

游戏活动内容:绘画《美丽的家乡》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家乡的特点,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2、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培养幼儿对美的表现力。

3、通过认识家乡,能画出自己喜欢的家乡的某一特点。活动准备:家乡景物的图片,画纸,彩笔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小朋友,刚才我们认识了自己的家乡,你喜欢自己的家乡么?为什么?你最喜欢哪?

2、幼儿讲述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地方,要求要说出它的特点。

3、请幼儿把自己家乡最美丽的地方画下来。要求幼儿先构思好:我想画哪里,都画什么,怎么安排画面,用哪重颜色?

4、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想好后再下笔,注意画面的构图安排,注意颜色的搭配。

5、结束:师生共同讲评作业。

以画面内容丰富、构图合理为主要标准。游戏活动内容:祖国知识我知道 活动目标:

1、加深幼儿对祖国的认识。

2、发展幼儿的认知能力和灵敏的反应能力。

3、通过游戏,巩固幼儿对祖国各方面知识的掌握。活动准备:有关祖国各方面的知识,记分牌 活动过程:

一、导入教师:你了解我们的祖国吗?请你来说说(个别幼儿发言)

二、展开

1、教师提出游戏的愿望教师:今天我们来一场知识竞赛,看看哪个组的小朋友知道我们祖国的知识最多。

2、幼儿分组坐好(将幼儿分为4组),将记分牌都翻到“零”

3、教师提出游戏的玩法

(1)

第一轮:必答题(每组请一名幼儿回答)我们祖国的全称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祖国有多少个民族?(56个)国土面积有多大?(960万平方公里)我们祖国的首都在哪里?(北京)(2)

第二轮:抢答题(谁会谁举手来回答)最大的岛(台湾岛);最大的海(南海);最小的海(渤海);最大的湖(青海湖);最大的河(长江);最大的运河(京杭大运河);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最大的高原(青藏高原);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最大的草原(内蒙古大草原);最大的森林(大兴安岭森林);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最大的瀑布(黄果树瀑布);最大的广场(天安门广场);最大的宫殿(北京故宫);最大的佛(乐山大佛);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4、教师和幼儿一起看得分

5、为胜利的组发小奖品

三、结束

活动内容:分区活动 活动目标:

1、巩固幼儿对祖国的认识。

2、发展幼儿的认知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利用各种形式丰富幼儿的知识。活动准备:开放认知区、构筑区、美术区 活动过程:

一、导入教师:我们的祖国真大,小朋友也知道很多有关祖国的知识。请你到区域里把自己知道的知识表现出来,好吗?

二、展开

1、向幼儿介绍开放的区域:认知区、构筑区、美术区

2、幼儿进区活动

3、教师指导区域活动:

认知区:请幼儿玩地图拼图、风光拼图、民族服装拼图 构筑区:请幼儿用积木搭建出各种著名建筑物。

美术区:请幼儿用绘画纸、绘画笔以及面泥等材料来绘画(制作)出祖国的风光和建筑。

4、小结:请幼儿来当小导游,将自己绘制(制作)出来的风光或是建筑介绍给其他小朋友

三、结束

量词歌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朗诵儿歌《量词歌》,感受儿歌活动的乐趣。

2、通过找错、创编活动,能正确使用量词。

3、以愉悦地情绪参与猜想、摸奖游戏,体验和父母一起学习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一份教师使用的大型图夹文儿歌范图,为遮挡式。

2、摸奖盒一只,里面放有各种物体的卡片,卡片的背面写有相应的奖品名称。

3、每个家长的手背上贴有一朵笑脸花。

4、汉字卡片“量词”。

活动过程:

一、找错活动,提高幼儿的听辨、改错能力。

1、师:现在,老师要讲几句话,这几句话中有三个地方讲错了。比一比,谁的耳朵最灵,能把错的地方找出来。

2、师:“今天的天气真好!小红、小芳两条好朋友出去玩。她们在草地上跳绳、捉迷藏,真开心!玩累了,就去买两件方便面泡着吃。吃完后,她们就爬到一朵床上睡觉了。”

3、引导幼儿大胆找出错误并进行改正,对量词的正确使用有个初步的感知。

4、小结:小朋友真聪明!把我说错的地方都找出来了。两条好朋友应该说两个好朋友、两件方便面应该说两袋方便面、一朵床应该说一张床。“个、袋、张”有个共同的名字,叫“量词。”(出示字卡“量词”。)

二、通过猜想、揭示活动,引导幼儿愉快地学习儿歌。

1、师:今天,有很多量词都跑来跟我们做游戏了。不过,他们都躲在一首儿歌里面,要大家把他们猜出来呢!你想来猜一猜吗?(想)

2、出示儿歌第一句“一头牛,两匹马。”

师:看!图上是什么?有多少?请你来说一说!(引导幼儿说:“一头牛,两匹马。”)

3、猜想第二、第三句儿歌中的物体名称。

师朗诵“三条××,四只×,五本×,六支×。”把××朗诵在心里,鼓励幼儿大胆猜想物体的名称。

例如:三条鱼、三条裤子、三条辫子、三条狗„„

四只小鸭、四只小鸡、四只螃蟹„„

五本本子、五本书„„

4、出示儿歌内容,为猜对的幼儿鼓掌。

5、猜想第四、第五句儿歌中的量词。

师朗诵“七×树,八×花,九×飞机,十×车。”把“×”量词念在心里。

(引导幼儿自己想猜想哪一个就说哪一个,可以不按照顺序。)

6、出示正确答案,给予猜对的幼儿以言语奖励。

7、教师小结:想不到一个小小的量词也有这么大的学问,牛要说“头”、马要说“匹”。所以说(出示儿歌最后一句):“量词千万别说错,说错就要闹笑话。”(幼儿跟念两遍。)

三、采用多种形式学习朗诵儿歌《量词歌》。

1、倾听老师完整地朗诵一遍。

2、幼儿跟着老师完整、慢速地朗诵一遍儿歌。(老师的声音高、幼儿的声音低。)

3、前排、后排幼儿分批跟着老师朗诵,(老师的声音要逐渐放低。)比一比哪排念得响亮、整齐?

4、男、女幼儿对念儿歌。(分前半句、后半句。)

5、幼儿、家长对念儿歌,形式同上。

6、幼儿倾听家长朋友朗诵一遍儿歌。(遮住所有的量词和物体名称。)

7、评选“儿歌大王”,鼓励幼儿单独朗诵儿歌或与家长一起上前进行表演朗诵。

四、游戏:我中奖啦!

玩法:准备一个纸盒,里面放有一些物体卡片,(如:一本书、一支笔、三朵花„„)卡片背面写有相应的“奖品”名称。如:“和老师来个拥抱”、“向爸爸妈妈鞠个躬”、“大声地说‘我真棒’”、“和老师握握手”、“和老师来个‘ye’”„„幼儿轮流从纸盒中摸出一张卡片,如果说对其量词,就可获得相应地奖品。

五、经验迁移活动。

1、师:生活中每一样东西都有属于它的量词。现在,请你在教室里找一样东西,把它的量词说给爸爸妈妈听,如果说对了,就会得到爸爸妈妈手背上的笑脸花。

2、幼儿自主活动,把量词说给爸爸妈妈听,与大人一起分享成功的快乐!

附文:

量词歌

一头牛,两匹马,三条鲤鱼四只鸭,五本书,六支笔,七棵果树八朵花,九架飞机十辆车。

量词千万别说错,说错就要闹笑话。

说相反(大班)

一、设计意图

设计这节活动,意在让幼儿在相关物品中、生活中找找、想想、说说反义词。根据我班孩子在中班末期对反义词表现出比较浓厚的兴趣,并能说一些的特点。开学后,我在日常活动中指导孩子们尝试用反义词来形容事物,但在实际的运用中幼儿经常发生错误,因此便选择设计了指导活动。

设计中,考虑到孩子刚升人大班,且发展存在着差异性。因此我在材料的投入上更注重了材料的生活化、多样化、层次性,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活动中获得满足与成功。

同时,根据孩子们的思维特点,我便从孩子们身边熟悉的实物着手,并逐步过渡到能够摆脱实物、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讲述。孩子们从两种物品中找出了一对反义词,从两种物品中找出多对反义词,最后到只出现一种物品找出多对反义词。孩子们的思维也由此得到了锻炼。

在活动中,孩子们思维的敏捷性、正确性在游戏速度的快慢与变化,形式的集体与个体变化中得到发展与强化。

二、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大胆探索,通过找一找,想一想。寻找生活中的反义词。

2.鼓励幼儿积极思维、表述声音响亮,清楚。

三、活动准备

幼儿经常接触的东西(纸、笔、书、玩具等)

自制图片一张两个人区别(略)

①笑、哭②胖、瘦③高、矮④头发多少⑤穿长袖、穿短袖⑥一个红短裤、一个黑短裤

⑦ 一睁眼、一闭眼

四、活动设计

(一)在物品中寻找反义词

1.今天我们做个游戏,叫“说相反”。这儿有许多的东西,等会儿请你们去找两样东西,再找找这两样东西里意义相反的地方。幼儿去寻找,并请每一位幼儿都将自己找的东西说出来。

规则:①你找的两样东西里必须有“反义词”朋友。

②别人说过的尽量不说。

2.出示图片,鼓励幼儿能够找出多对反义词。

规则:同上

3.出示一杯水,请幼儿说出多对反义词。

规则:①你找的东西和我手里的东西必须是有“反义词”朋友的。(多和少、轻和重、左和右、上和下、大和小)

②别人说过的就不能说。

(二)在生活中寻找反义词

1、想想在家里、电视里、马路上、教室里还有哪些“反义词”朋友,找到后等我说“开始”就站起来,(自由地站起来表述)等会儿告诉大家。

规则:①你说的两样东西里必须有反义词朋友。

②别人说过的就不能说。1.老师问,幼儿答(如师说软,幼儿找硬)。速度由慢到快。

2、幼儿合作玩,一问一答。

两个好朋友组成一节车厢,一个问一个答,说对了就拍一下手,表示通过。全说对了,这列火车就可以出发了。

五、延伸活动

鼓励幼儿继续寻找身边的反义词朋友。

早睡早起身体好

活动目标:

1、通过果实培养孩子早起的生活习惯。

2、能借助图片简单描述画面情景,学习说完整的话。

活动准备:

1、图片:早晨、晚上。

2、手偶、指偶各一个。

3、图画纸。

活动步骤:

1、讲故事《最勤快的和最懒惰的》:

2、大森林中谁起的最早?最起的最晚?

3、听一听、学一学公鸡是怎么叫的?数一数公鸡叫了几声?

手指游戏:大拇指醒来了,你早,你早;

食指醒来了,刷牙,刷刷牙;

中指醒来了,洗脸,洗洗脸;

无名指醒来了,梳头,梳梳头;

小拇指醒来了,一起做早操!

4、出示早晨、晚上的图片:

5、幼儿简单描述画面的情景,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上都有什么?

6、游戏:早晨晚上。教师弹奏或演唱“Areyousleeping”的歌曲,幼儿做睡觉的动作,唱完后,教师学一声大公鸡的叫声,幼儿做起床动作。请幼儿模仿大公鸡,反复进行游戏。

7、学一学公鸡叫、小猪打呼噜的音效,利用教室内的玩具自由地创造声音,并说一说声音象什么。

8、绘画:早晨、晚上(老师画好小朋友起床、睡觉的图片,幼儿添画太阳、月亮)

活动延伸:带孩子早锻炼,在锻炼时渗透早起床的益处。

附:《Areyousleeping》(曲调同《两只老虎》)

Areyousleeping?Areyousleeping?Brotherjohn,Brotherjohn.Morningbellsareringing,Morningbellsareringing,Dingdingdong,Dingdingdong!

附:《最勤快的和最懒惰的》

森林里有一只红色的公鸡。每天早晨,当太阳公公刚刚睁开眼睛的时候,大公鸡就扬起脖子大声的叫着:“嗝儿--嗝儿--嗝儿——!嗝儿--嗝儿--嗝儿——,起床了!”森林就在公鸡的叫声中苏醒了。

有一天,森林里的动物们要举行一次森林选拔赛,选出最勤劳的动物。早晨大公鸡的叫声在森林里飘啊飘啊,飘到猪妈妈的耳边,猪妈妈推了推身边的小猪,说“猪宝宝,快起床啦!公鸡都叫了!”猪宝宝翻了个身,又“呼呼”地睡着了。

大公鸡的叫声在森林中继续飘啊飘,飘到了啄木鸟医生的耳边,啄木鸟医生昨天晚上为树伯伯做了个手术,很晚才睡,听到公鸡的叫声,使劲儿伸了伸腰,起床了。“嗝儿--嗝儿--嗝儿——起床啦!”“嗝儿--嗝儿--嗝儿——起床啦!”大公鸡在叫第二遍。森林里的小鸟、蝴蝶和小鹿都起来了。

春晓

活动目标:

1、理解古诗的内容,感受古诗的意境美、语言美,能有感情的朗诵。

2、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春天景色的感受和对诗歌的理解。

活动准备:

配合古诗意境的音乐、图片

活动过程:

一、观看图片,自由表达自己欣赏的感受。

指导语:看到这幅画你有什么感觉?用完整、连贯的话说一说。

教师结合幼儿的回答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经验,丰富相关词语。

二、欣赏、理解古诗,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1)边欣赏图片,边倾听老师有感情的朗诵古诗。

2)讨论:听了这首古诗你有什么感觉?

指导语:这首古诗中说了些什么?哪些地方你听得懂了,哪些地方你不明白?

三、再次欣赏古诗,理解古诗中的字、词及古诗所表达的含义。

教师采用互助的形式让幼儿理解字、词及古诗的含义。

A、生生互动

幼儿之间互相解决,由理解的幼儿讲解给未明白的幼儿听。

B、师生互动

幼儿之间无法解决的情况下,教师解释给幼儿理解。

四、尝试随着音乐欣赏图片,朗诵古诗。

教师首先让幼儿要感受到音乐和古诗之间的相似处,从而从内心体会春天的美景。

A、欣赏音乐

B、随音乐朗诵古诗

五、欣赏歌曲《春晓》,激发学习兴趣。

数数歌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课件,清楚的理解绕口令的内容

2、学说绕口令,能正确发出儿歌中每个字的读音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数数歌”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谈话:请你说说你喜欢的动物是谁?它喜欢在哪里玩?

二、观看幻灯,学习绕口令

1、“今天有几只动物要和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咱们一起找一找他们藏在哪?”

2、点击幻灯片2,请幼儿说说这是哪?(山)

2、“看看是谁藏在了山上?”(同时点击鼠标,出现“虎”),在幼儿的回答中反复并纠正“虎”的发音

3、带领幼儿学说短句“山上一只虎”

4、同样方法分别播放幻灯3、4、5、6,帮助幼儿更快的理解、记忆绕口令的内容,在幼儿的跟读中纠正字的发音

5、“小动物都被我们找到了,咱们再来回忆一下是从那找到的”,播放幻灯7,并介绍绕口令的名称“数数歌”

6、和小动物一起复述绕口令

三、巩固复习

游戏:

1、看谁说得快(全体)

2、做动作说绕口令(全体)

3、绕口令接龙(分组)

看图讲述:不听话的小鸡

目标 :

1. 通过对图片观察能够讲出小黄鸡是因为不听话,离开了大家才险些被老猫捉去。教育幼儿不要随便离开集体。

2. 学习词: 难为情

准备:

1. 挂图一套

2. 母鸡妈妈头饰一个.老猫头饰一个.小鸡头饰若干

过程:

1.让幼儿听声音引起兴趣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许多新朋友,小朋友们把眼睛闭上,听一听是谁来了。”教师模拟母鸡的叫声叫三声。再模拟许多小鸡同时叫的声音,让幼儿问答。

2.教师依次出示图片并引导提问

让幼儿睁开眼睛,导入图片内容:“有一天,天气晴朗鸡妈妈带着鸡宝宝来到了草地上。出示图片

图片一:请小朋友观察,请幼儿相互间自由讲述,再回答问题

鸡妈妈和鸡宝宝在做什么?鸡妈妈对鸡宝宝说了些什么?鸡宝宝怎么做的?小黄鸡在做什么?

图片二:请小朋友观察,请幼儿相互间自由讲述,再回答问题

小黄鸡走到什么地方去了?发生了什么事?小黄鸡看到老猫来捉它,它表现的怎么样?(请幼儿表演)

图片三:请小朋友观察,请幼儿相互间自由讲述,再回答问题

谁赶来救了小黄鸡?鸡妈妈是怎样救小黄鸡的?(引导幼儿做动作来想象鸡妈妈是怎么赶走老猫的,请幼儿表演。)

图片四:请小朋友观察,请幼儿相互间自由讲述,再回答问题

鸡妈妈对小黄鸡说了什么?小黄鸡又对妈妈说了什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妈妈小黄鸡时,小黄鸡是怎么表现的?

3. 请幼儿自由讲述四幅图,教师巡回指导

4. 请个别幼儿代表性讲述,教师引导鼓励

5. 教师总结性讲述:(参考)

有一天,鸡妈妈带着鸡宝宝到草地上捉虫子吃,鸡妈妈对鸡宝宝说:“宝贝们,你们别乱走,要跟大家在一起。”小黄鸡不听话,离开了大家。

小黄鸡来到大树下面玩,忽然从大树后面跳出一只老猫,向小黄鸡扑去,小黄鸡吓的大叫:“妈妈,妈妈,快来啊!”鸡妈妈赶来了,救了小黄鸡,老猫逃走了。

鸡妈妈对小黄鸡说:“你以后要听话,别乱走,要跟大家在一起。”小黄鸡底下了头,难为情的说:“妈妈,我错了,我以后听话了,再也不离开大家了。”

6. 情景游戏

老师做鸡妈妈,请一个小朋友做小黄鸡,另一个老师做老猫,其他小朋友做鸡宝宝,情景表演。

延伸:到户外请小鸡吃虫子。

语言:猴子学样

活动目的:

1、教育幼儿遇事要多动脑筋,多想办法。

2、学习看图讲故事。

3、学习汉字:挑着、睡着、抬头、伸手、搔脑袋、又叫又跳、扔、赶快。

活动准备:《猴子学样》的课件;字卡:挑着、睡着、抬头、伸手、搔脑袋、又叫又跳、扔、赶快、学样;小猴木偶一个;故事内容一份。

活动过程:

一、游戏《学样》

1、师:今天我们一起玩一个“学样”的游戏,小朋友要跟着我学做动作,越快越好。

2、教师分别做各种动作,幼儿模仿。

3、师:刚才你们学谁做动作呢?出示字卡“学样”

4、教师分别做“伸手、搔脑袋、扔”等动作,幼儿学做。

二、学习看图讲述

1、出示小猴木偶:小猴子看见我们玩得这么高兴,他也想来凑热闹,你们想不想知道小猴子学谁的样呢?好,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2、观看课件一。请幼儿思考:这是谁?他在干什么?出示字卡:挑着、睡着,并点读。幼儿自由讲述。

3、观看课件二。请幼儿思考:谁把老公公吵醒了?老公公发现了什么?是谁拿走了老公公的帽子?出示字卡:抬头。幼儿自由讲述。

4、观看课件三。请幼儿思考:猴子不肯把草帽还给老公公,老公公急得做了什么动作?猴子又怎样做?出示字卡:伸手、搔脑袋。幼儿自由讲述。

5、观看课件四。请幼儿思考:老公公想出了一个什么样的办法?这个办法有用吗?出示字卡:扔、起快。幼儿自由讲述。

三、完整欣赏故事一遍。

四、填字游戏

出示故事内容,请幼儿将汉字填到相应的空格内,并一齐指字认读。

五、到户外模仿猴子学样。

小刺猬学时髦

一、活动目标:

1、幼儿能观察小刺猬圆圆把硬刺烫成卷刺又拉回硬刺的有关情节,理解圆圆的心理与故事情节的关系。

2、尝试让幼儿学习分段阅读,让幼儿感知段落。

3、懂得各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不能随便学时髦的道理。

二、活动准备:

1、大图书一本,小图书若干本。

2、幼儿有认识刺猬的经验。

三、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书,导入故事内容。

师:小朋友,猜猜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出示图书)幼:图书。师:小朋友看看,这本图书上有什么? 幼:小刺猬。幼儿:两只小刺猬。

师:还有什么?(教师手指故事名后,提示幼儿说出认识的汉字。)幼:

师:小朋友真棒,认识这么多汉字,马老师告诉你们,这个故事就叫做“小刺猬学时髦”。

(反问,加深幼儿记忆。)

师:叫什么? 幼:小刺猬学时髦。

师:你们知道什么叫“时髦”吗?

(幼儿自由讲述。)

教师小结:小朋友说得真棒,时髦就是“漂亮”、“很帅”的意思。那小刺猬是怎样学时髦的呢?请小朋友从书袋里轻轻拿出图书,看1-3页,看完以后与同伴说一说,聊一聊。不过有个小小的挑战,你看完后就把书轻轻地放到书袋里。

(幼儿讨论看到的内容)

(二)第一段阅读(1-3)1、看看讲讲

师:看完了吗?看到些什么,让老师看看谁最自信,你的小眼睛找到老师的眼睛就说明你最自信,说明你看懂了。

师:小朋友,谁能告诉我小刺猬是怎样学时髦的?(自由讲述)

师:是吗?你来找找你是在哪一页看到的?(幼儿到大图书上找)

师:圆圆怎么想到把硬刺烫成卷刺的呢? 幼儿讲述:

师:那妈妈答应它的要求了吗? 幼:答应了。

师:是吗?你是在哪幅图片上看到的?(幼儿上来指图书)

师:哦!瞧!真的,刺猬妈妈真的不小刺猬的刺给烫卷了。卷发烫好了,小刺猬圆圆心里会怎样想呢? 2、体验心理活动(引导幼儿说说:高兴、很开心、很自豪)

请幼儿来学学小刺猬自豪、很开心,大摇大摆地走到大街上的样子。

(三)第二段阅读(4-7)

提问衔接

师:小刺猬的刺烫好了,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呢?小朋友把图书轻轻拿出来,翻看第4页到第7页,并和同伴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事情,看完后不小图书放回书袋里。

(幼儿自主阅读4-7页,讨论故事内容。)

师:哪位小朋友能勇敢自信地讲讲发生了什么事,老师看看谁自信的小眼睛看到了老师。

(幼儿讲述自己看到的内容)

师:刚才有位小朋友说小刺猬背不上枣子了,这是真的吗?谁来找找在图书的第几页上?(幼儿在大图书上找第5页)

师:这是怎么回事?别的小刺猬都能背上枣子,为什么只有圆圆背不上枣子呢?

幼儿讲述:因为圆圆的刺卷了,所以刺不到枣子。

(四)第三段阅读(8-9)

(教师过渡提问)

师:圆圆刺卷了以后,除了刺不到枣子,还发生了什么事呢?

幼:被小男孩抓住。

师:为什么小男孩要抓它?这时小刺猬圆圆能怎么做呢?

幼:因为它刺卷了,小男孩不怕它,就抓它来玩了。

它会向妈妈喊救命。

师:那我们一起来帮小刺猬喊妈妈救命好吗?

幼儿一齐学小刺猬喊救命。

师:那妈妈怎样做的?(教师把图书翻到第7页,有目的引导幼儿说出刺猬妈妈用身上的刺去刺小男孩,小刺猬得救了。那小刺猬这时心里会怎样呢?(体验心理活动)

(五)第四段阅读

(教师过渡提问)

师:刺猬妈妈把小刺猬圆圆救下来以后,圆圆想自己经历了这么多事情,它会怎么做?

幼:它会让妈妈帮它把刺变回原来的样子。

师:真的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图书。

师:真的,小刺猬还是叫妈妈帮它把刺变回原来的样子,它现在终于知道了,还是直的刺用处最大。

师总结:这本图书不但告诉了我们一个好听的故事,同时也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特点,不能像小刺猬一样乱学时髦,知道吗?

(六)完整欣赏

(教师过渡提问)

师:这个故事好听吗?让我们一起来讲一遍。

(七)结束活动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篇6

1.能运用连贯、完整、富有一定故事情节的语言讲述照片的内容。

2.感受照片所表现内容的多样性。

3.体验与人交流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准备自己的照片2~3张,课前请家长和孩子共同交流、回忆有关照片的内容。

2.自制一本相册。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组织幼儿参观照片,相互交流照片的内容

1、提出参观的要求

教师:请你找一找哪张照片是你的,和好朋友讲一讲你的照片上有谁,

是在什么地方拍的,当时你的心情怎么样。

2、同伴间互相讲述,教师了解幼儿讲述的大致情况,给予个别幼儿恰当的指导。

二、教师示范讲述自己照片的故事

1、教师示范讲述:我的照片的故事。

教师讲述:这是我和我的孩子在泰山旅游时拍的一张照片。放假的时候,

我和我的孩子来到了泰山,泰山是一座很高的山,我们沿着台阶向上爬,一路上看到了高高的树、绿绿的草和五颜六色的花,最有趣的是山上的石头,有的像小猴子,有的像老虎,有的像大象,真是好玩极了!我们爬了好长时间,终于爬到山顶了。

我们高兴地说:我们爬到山顶了,我们胜利了!

2、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讲述的要点以及讲述的条理性和完整性。

(1)我的故事里有谁?

(2)我和我的孩子在什么时候去了什么地方?

(3)我们看到了什么?说了什么?心里觉得怎么样?

三、启发、引导幼儿用连贯、完整的语言讲述各类照片,感受照片所表现的不同内容,体验大胆讲述、与人交流的快乐。

1、个别讲述自己照片的故事。

教师:谁愿意去选一张自己的照片,将照片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2、幼儿讲述在幼儿园活动中拍的照片的故事。

3、经验迁移,讲述他人照片的故事。

(1)全家福照片。

(一家人团聚在一起非常开心、快乐、幸福!拍张全家福作为纪念。)

(2)自选照片,再次与同伴交流、分享照片的故事。

四、分类整理,制作班级相册,共享照片的故事

1、引导幼儿为照片归类、整理。

教师:每一张照片不仅能讲述一个好听的故事,还能帮助我们记往一件事情,每一张照片都很珍贵,我们应该将它保存好。

请幼儿按照片拍摄的地点归类、整理。

2、制作班级相册,分享活动的快乐。

幼儿园大班语言总结 篇7

1. 渗透情感, 激发创造

渗透情感是指教师在语言教学中, 通过创设情境让幼儿身临其境并能够理解情境中角色的情感, 达到内心与角色的情感相融合的境界。

教学案例一:大班语言活动散文诗《听雨》。为了让幼儿对“雨”的体验更加真切, 我给他们戴上了“小雨滴”的头饰, 让他们像诗中的小雨一样, 去找树叶、伞顶、花蕊……我惊喜地发现, 幼儿自然而然地将小雨的情感内化为自身的动力。有的说:“小雨还会亲我的脸!”有的说:“小雨还会爬到草坪上!”有的说:“小雨还会落在我们的秋千上, 和我一起荡秋千!”我和幼儿共同的交流、创造、想象实现了情感的渗透, 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 也让我们找到了一个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有效策略。

2. 感悟情感, 展示创造

不管是哪一种语言教学材料, 都蕴含着作者的情感。作为幼儿教师, 我们要善于解读其中的情感, 并结合作者的情感来创设情境, 让幼儿主动去感悟情感, 去想象、创造。

教学案例二:大班语言课《花婆婆》。我先引导幼儿:“花婆婆想, 如果海边开满了鲜花, 世界一定变得十分美丽;如果海边一年四季都开满鲜花, 世界一定变得更加美丽。那么, 小朋友们, 你们知道什么花儿会在什么季节开放吗?”在这一片段教学中引出了有关花卉的认知, 为幼儿深入领会故事情感奠定了基础。之后, 我进一步引导幼儿思考:“在花婆婆的眼里, 开满鲜花的世界是美丽的, 所以花婆婆要种很多很多的鲜花, 你认为做什么事可以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呢?”有的说:“唱歌!”有的说:“做花!我做很多纸花、绢花, 挂满整个世界, 世界就更美丽了!”幼儿在情感和经验的驱使下积极参与, 想象力和创造力就自然而然地迸发出来了。

3. 促发情感, 启迪创造

在大班幼儿的情境化语言活动中, 只有善于促发情感, 才能更多地发掘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潜力。

教学案例三:大班语言游戏教学活动《心愿树》。我事先准备了游戏材料———心愿树、心形的花等。活动中, 首先让幼儿理解词“心愿”“心愿树”, 然后让幼儿说出自己的心愿。每说出一个愿望, 我就在树枝上贴上一朵心形的花, 幼儿对着“心愿树”大胆地表达了自己的心愿, 而他们的每一心愿都能得到“心愿树”的应答和鼓励。这一片段中, 幼儿在喜欢的游戏情境和语言情境中萌发了情感。接下来, 我又确定了一个“乐于助人”的主题, 让幼儿展开自己的想象, 说出乐于助人的心愿, 促发幼儿情感。有的说:“我的花园里种上了一棵心愿树, 心愿树有很大的魔力, 能帮助有困难的人。”有的说:“我的心愿是我有无穷的力量, 去帮助所有的残疾人都能站起来, 快乐地生活着!”情感的促发, 启迪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他们的回答闪烁着智慧之光、友善之光。

幼儿园大班语言总结 篇8

【关键词】区域活动 大班幼儿 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7-0252-01

语言作为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与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其表达能力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的全面发展,幼儿时期的语言发展对其得以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因此,必须注重加强幼儿时期的语言交流与表达能力。幼儿在升入大班后的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思维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受限,在幼儿的大班教学中进行区域活动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区域活动是一种教师扮演旁观指导的角色,给予幼儿在活动中自由发挥、自主游戏空间的活动,区域活动有利于幼儿在活动中不受外在因素影响时进行自由交流互动,必要时可由教师指导幼儿的正确表达语言,从而进一步提高大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以下对几种区域活动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以更好地培养与促进幼儿时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在科学区进行语言训练

幼儿时期的儿童通常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渴望尝去接触每一件新奇、有趣的事物,从而促使其探索时向别人提问,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幼儿的这一特点采用科学活动对其进行语言教育。讨论与描述是在科学教育活动中进行语言信息交流的两种主要方式,教师可以鼓励、引导幼儿进行提问,表达清楚自己的内心想法。讨论有利于大班幼儿之间对于某一事物进行互相交流,发表各自的意见与想法,描述是通过教师的引导,促使幼儿使用正确的语言向其他人讲述在科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新发现等。结合描述与讨论,使得幼儿在科学探索的过程中运用适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与他人探讨交流,学习他人的语言表达方式。例如教师可指导幼儿使用天平秤对不同物品的重量进行称重比较,在这个过程中由幼儿自主选择相比较的物品,幼儿在比较中描述哪一个重哪一个轻,并向同伴或教师提问或讨论一个重一个轻的原因,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增加了一定的科学知识。

二、在阅读区进行语言训练

语言教育具有丰富与优美语句的优点,教师可通过指导幼儿观察事物并进行描述,从而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例如教师可以放置有趣的图画、玩具、小饰品等,引导幼儿对这些实时物品的相关内容进行描述,也可以引导幼儿之间进行问答、交流与讨论。如教师摆一个苹果,让幼儿看物造句等,首先引导幼儿描述这是怎样的一个苹果,幼儿自主发散思维,或与同伴讨论这是一个红红的苹果,这个苹果很大等,然后引导幼儿利用苹果一词进行造句,从而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在思考与讨论交流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再如,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红帽的童话故事的表演时,让幼儿讲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特点和故事内容,如小红帽的扮演者的特点是头上戴着一个漂亮的红帽子,在路上遇上狼等,幼儿在讲述的过程中无形地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并扩大词汇量等语言知识。

三、在益智区进行语言训练

数学教育活动要求幼儿具有反应敏捷、快速与语言表达精确的能力,同时数学活动多以数字形式表现,内容单一,会让幼儿感到枯燥无味,因此教师在进行数学教育活动时应利用各种有趣的方法如游戏、儿歌等提高幼儿的兴趣,在此过程中精确、快速地表达数学知识。例如做加减法运算练习时,可以通过指导幼儿描述数字形状并用短棒摆出来,例如“十”的形状是一横一竖,等于号的形状是两条短横,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一边进行语言描述一边摆形状,这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同时将所学数学内容用形象的语言描述出来。

四、在手工区进行语言训练

幼儿的世界是多彩多样的,会对漂亮的事物爱不释手,教师可利用美工活动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通常情况下,美工课幼儿动手的时间比较多,而使用语言进行交流的机会较少,教师可通过各种方式改变这一情况,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在进行美工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作品所需要的材料、制作过程、成品的样子等,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材料、颜色,在制作过程中自由讲述或与同伴合作交流完成作品。如幼儿在使用橡皮泥捏制小猪时,可一边捏制一边讲述制作步骤:捏捏捏,搓搓搓,搓出一个小圆球就是一个小猪头,再捏一个小圆球压扁就是小猪的耳朵。幼儿在完成捏制作品后,向教师和其他幼儿描述小猪的肥胖、身体颜色等,幼儿发挥想象力并用语言表述出来,其他幼儿在倾听的过程中也学习到表达的具体语言内容,在美工活动中幼儿既锻炼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又得到进一步提高。

五、在表演区进行语言教育

生活充满音乐色彩,幼儿时期的儿童好动、喜欢唱歌跳舞,教師可利用幼儿的这一特点在音乐活动中训练其语言表达能力。例如让大班幼儿在进行音乐教育活动时,通过播放儿歌,指导幼儿在学唱中学习语言;或者组织幼儿进行歌舞表演,在练习节目的过程中学习音乐语言,从而达到锻炼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

综上所述,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年龄阶段的思维、情感与社会经验等密切相关,教师应抓住幼儿时期的特点进行语言教育,通过科学活动、语言活动与数学活动以及美工活动等区域活动锻炼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使幼儿在实践过程中积极发挥想象力与运用语言知识,循序渐进地培养与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唐林丽.幼儿自然科学课程建设的“五个结合”[J].华夏教师.2016(07)

[2]李芳芳.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的策略思考与实践[J].新课程(小学).2016(07)

[3]王巧玲.幼儿园的语言教育[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4(02)

[4]张敏.浅谈对0-3岁婴幼儿开展语言教育的意义[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04)

上一篇:小学生节日作文doc下一篇:新学期新目标主题班会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