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重要知识点

2024-07-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三历史重要知识点(推荐10篇)

高三历史重要知识点 篇1

(1)管仲改革:春秋时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内容:作用:

(2)商鞅变法:(时间、人物、主要内容、作用)

(3)北魏孝文帝改革:——均田制

(4)庆历新政:(时间、人物、主要内容、作用)

(5)王安石变法:(时间、人物、主要内容、作用、失败原因)中华考试网

2、综述:

(1)分类:

A、促进旧社会形态向新社会形态转化:

B、奴隶社会内部富国强兵的改革:

C、封建社会内部调整统治政策的变法:

D、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和制度的改革:

(2)变法的原因:

A、旧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发展;

B、为了达到某一目的,实现富国强兵;

C、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D、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地区,为吸收汉族先进文化和制度,加速本民族的封建化进程;E、统治阶级面临统治危机,结果改革或变法抑制了土地兼并,缓和了阶级矛盾,增加了财政收入。

(3)目的:根本目的:巩固封建王朝的统治;其它目的:建立封建统治基础、克服封建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

(4)变法成功的原因:

A、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B、改革者或为统治者,或赢得统治者的充分信任和支持;

C、制定了顺应社会发展潮流并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

D、改革者具有坚强意志和百折不挠的信心。

(5)变法失败的原因:改革触动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用人不当或操之过急,新法反而危害老百姓。

(6)改革的启示:它是革除弊政,促进国家富强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它必然会触及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有,进而遭到他们的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曲折性,不可能一帆风顺;改革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高中历史知识点学习资料

资产阶级维新派——维新思想推动下的戊戌变法

1、变法背景:

(1)国际大势:发展资本主义成为世界性潮流

①经济上: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②政治上: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进一步完善

③思想上:西学东渐——西方启蒙思想的进一步传播

(2)国内

①社会背景:甲午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列强掀起瓜分狂潮,民族危机日益加深②经济基础: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③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发展壮大

④思想基础: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产生和发展

A、早期维新思想家:冯桂芬、王韬、郑观应——学习西方的制度和文化,主张政治改革。

B、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民权思想的启蒙(选修二专题一第三课)

a、背景: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阶级上,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壮大;思想上,国内早期维新思想的产生,国外资产阶级民权思想的传播;外交上,甲午战争失败,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b、基本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开展维新变法,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

c、评价:直接动员和指导了维新变法运动;通过变法挽救民族危机,具有强烈爱国主义激情;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具有进步意义;传播西方知识,宣传天赋、自由平等观念,具有启蒙意义;表达了资产阶级对平等、自由和民主的向往,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是后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先声。被称为“进行了第一次较为全面的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社会动员”。

2、变法的准备活动——士人干政

(1)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①焦点:要不要实行维新变法,要不要改封建专制制度为君主立宪制度,要不要改革封建的教育制度

②实质:中国新兴资产阶级与没落封建地主阶级在思想上的首次交锋

③影响:论战进一步开阔了知识分子的眼界,解放了思想,也为政治斗争做了舆论和思想先导

(2)公车上书(选修二P35)使资产阶级维新运动由思想理论传播发展为政治实践,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3)创办报刊:《中外纪闻》《时务报》《国闻报》

高三历史重要知识点 篇2

许多高三历史老师都知道,近年来高考文综试题中大量引用中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学术气息非常浓。以2009年全国普通高考文综卷全国二卷客观题部分为例,经过认真的梳理,我发现试题中的大量材料有不少出自中外学者的著作。

第17题美国历史学家弗格森在《美国革命史(1763—1970)》中写道:“1776年革命派认为自由是保护个人权利,反对政府暴政的侵犯。1787年联邦派所要保持的自由,按他们的理解,则是反对群众暴政的侵犯。”根据他的看法,创立美国联邦政府()。

A.背离了美国革命的原则

B.强化了全国性政府的权力

C.忽视了对个人自由的保持

D.维护了商人和农场主的利益

该题的材料出自罗荣渠著《美国历史通论》第71页(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第18题1835年,印度总督本丁克决定:“英语政府的伟大目标,该是在印度本地人中间提欧洲文艺和科学,所拔出的一切教育经费最好完全用在英语教育上。”这表明英国当力图()。

A.将英语教育融入印度本土教育

B.以行政手段促进印度基督教化

C.在印度大力推行西方文化

D.推动英语文化与印度文化结合

该题的材料出自马克著《世界文明史》中册第454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第19题美国历史学家平森认为,德国在短短30年间,“从一个‘诗人思想家’的民族变为以工艺技术、金融和工业组织以及物质进步为公共生活的的显著特征的民族”。成这一巨变的主要原因是()。

A.垄断组织大量出现

B.从殖民地攫取巨额利润

C.法国获得割地赔款

D.德意志统一的完成

该题的材料出自齐世荣著《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的历史演变》第183页(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第23题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在总结20世纪的历史时说,最简单明了的一点,就是到80年代,保加利亚与厄瓜多尔之间的相似之处,远比其各自与1939年时的本国或方更为接近。他强调的是()。

A.走向现代化的国家经济上共同之处增多

B.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C.不同国家之间的社会发展水平差距缩小

D.各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

该题的材料出自霍布斯鲍姆著《极端的年代》上册第14页(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高三老师都可能注意到,2007年和2008年,高考文综卷采用的新材料最初主要引用斯塔夫里阿诺斯、布罗代尔、霍布斯鲍姆、吴于廑、齐世荣等著名中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涉及的学者不多。但是到了2009年的高考,不论是全国卷还是地方卷,更多中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著作纷纷被使用到高考文综试题中,例如:

(1) 2009年全国一卷:法国人达尔让松在18世纪中期写道:“委托给大臣们的事务漫无边际。没有他们,什么事也办不了,只有通过他们,事情才能办成:如果他们的知识与他们庞大的权力有距离,他们便被迫将一切交给办事员办理。”这则材料出自托克维尔著《旧制度与大革命》第101页(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2) 2009年江苏卷:“如果基督教国家参与镇压这场运动将是很悲哀的,因为起义者们抱着一种争取进步的激情和作全面改革的意向……目前显得较可取的惟一政策,……避免与内战双方发生任何政府层面的瓜葛。”这则材料出自徐中约著《中国近代史》第187页(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版)。

(3) 2009年江苏卷:20世纪30年代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大纲》称: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即追求近代化。这则材料出自蒋廷黻著《中国近代史》第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4) 2009年海南卷:历史学家乔·科尔顿写道:“这场战争持续四年,其中有些好像拿破仑时代一样的大规模战斗,这是除了中国1853—1864年的太平天国之外,在19世纪发生的最惨烈的战争。”这则材料出自帕尔默著《现代世界史》上册第457页(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年版)。

(5) 2009年福建卷:西方历史哲学家柯林伍德指出:“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这则材料出自柯林伍德著《历史的观念》第19页(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6) 2009年海南卷: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为历史学辩护》中说:“各时代的统一性是如此紧密,古今之间的关系式双向的。对现代的曲解必定源于对历史的无知;而对现实一无所知的人,要了解历史也必定是徒劳无功的。”这则材料出自布洛赫著《为历史学辩护》第2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从2009全国各地文综卷的客观题部分可以看出,试题的设问角度巧妙,学术性强,对考生的综合能力要求很高。2009年高考结束后,我曾经在部分学生中作过一些调查,许多学生在这一种类型的题目中丢分情况比较严重。有学生告诉我:“外国人说的话难懂,我们在做题过程中感到很难,有时候读几遍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也就只好随便猜一个。”这也难怪,目前中学使用的教材和教辅资料都是由中国人编写,多数学生一般接触不到国外学者的著作。虽然教材中也适当引用了部分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但一方面数量有限,另一方面学生也不太重视。同时西方人的语言习惯与中国不一样,多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普遍感到有一定的困难。再者,我们所使用的国外学者的著作都是经过国人翻译过来的,在翻译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会出现误译的现象。

高三历史重要知识点 篇3

关键词:高三历史复习知识体系

一、依据教材,以教材的专题体系进行复习,进行专题内的知识整合,线索梳理

第一轮复习虽然是以课为单位,但强调的是某一专题的阶段史实,某一史实的发展轨迹,史实本身在本专题中的具体状况。

在教材专题内的线索梳理中,以“三段分析法”来进行线索梳理,能有效的将专题内的不同知识有机的梳理成线,整合成块。“三段分析法”即历史事件的原因(背景、条件)、内容(措施)、结果(影响),或者说“为什么这样做,做了些什么,做成了什么样”;如果是涉及改革的内容,则叙述为“为什么要改,怎么改(改什么),改成什么样”。历史事件的原因、内容和结果,是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必须重点掌握的内容,也是掌握历史知识的主要方法。学生在基础学习和复习中,一定会对这“三段”其中的一部分较为熟悉,掌握这种方法,通过推理、分析,就能基本掌握另外两方面的内容。如对历史事件的内容较为熟悉,通过“逆推”得出原因,通过“顺推”得出结果和影响,反之亦然。

以“罗斯福新政”为例进行分析。学生复习这部分历史时,可能对新政内容较为清楚,现在就以内容为入题点进行推理。内容有:①整顿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②恢复工农业生产;③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④保护劳工权力;⑤建立社会保障体系。“逆推”得出原因:①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全面打击,美国经济掉入沟底,在金融业、工农业、外贸、就业、生存等方面全面危机(内容①②);②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工人罢工,农民暴动,阶级矛盾尖锐;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失去信心,资本主义制度处于崩溃的边缘;法西斯势力猖獗(内容③④⑤);③胡佛政府自由放任政策不能挽救危机,人们希望有一强有力的政府采取有效政策,进行改革以摆脱危机(新政措施也是特点);④罗斯福以反对自由放任主义,主张加强政府对经济干预的竞选宣言,当选总统(个人因素)。“顺推”得出特点和影响。特点:①国家直接、全面干预经济,但没有废除自由竞争运行机制(内容);②采用立法手段、并成立相应机构,保证新政的实施(内容);③采取一些有利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以缓和阶级矛盾(原因、内容)。影响:对美国(结合原因、措施和结果延伸出来):①直接:使美国逐渐摆脱危机,促进了生产力恢复,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广大民众也从中获得一些好处(原因①,内容全部);②间接:社会矛盾相对缓和,一定程度恢复了人们对国家的信心,从而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维护了美国的民主制度(原因②,内容③④⑤)。对世界:①新政采取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开创了国家加强对经济干预的先河,创造出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标志资本主义告别了自由放任时代(内容、特点);②二战中,美国成反法西斯主力之一,推动二战胜利(原因②);③对战后美国以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经济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特点)。通过以上归纳整理,专题“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第一、第二课就有机的结合起来。

二、延伸和补充相关知识,使知识体系完整

我们的教材限于篇目,并不能将所有的历史知识都收入,但高考中教材外的知识却是涉及的较多,这就需要让学生学会相应的方法,能较好的以一个点为中心,延伸和补充相关知识,使知识体系完整,以使教材知识不再是一些孤立的零散的“点”。

必修一,第一专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其重点、难点是先秦的“分封制”和“宗法制”、秦汉及以后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通过对“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目的、内容、作用的分析理解,我们能让学生基本掌握这两个知识点,但对高考来说,这显然还不够,还需要对这两个知识点延伸和补充,以便使知识体系更完整,学生能够更全面地掌握。

延伸一,背景。通过目的、内容、作用的分析“逆向”推,分封制的背景是:①解决统治集团内部矛盾,以维护统治——目的;②吸取商灭亡的教训——商各宗族都是政治实体;③生产力水平低,交通通信落后,中央难以管理庞大的国家——统一;④诸侯实力强,商旧贵族势力大——周灭商得到许多部落支持;⑤国家不成熟——原始社会留下的部族思想。宗法制的背景是:①维护统治集团内部团结的需要——目的;②生产力水平低——控制地方;③氏族公社时期父系家长制的影响——血缘。

延伸二,两者关系。根据教材知识可知,分封制和宗法制二者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从以上内容分析得出二者关系:联系方面:①总体上,二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和纽带,是分封制的基础。②分封制从政治结构方面建立了贵族间的等级秩序,宗法制则以特定内容和原则的宗族传统观念使这个等级制度得到巩固,它们共同为维护统治,巩固统治者的地位发挥重大作用。区别方面:①目的不同:分封制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统治辽阔的疆域;宗法制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权力继承的规范有序,保证王权的稳定。②内容不同:分封制下,周武王将子弟和功臣分封于各地,建立诸侯国,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重要的诸侯国有燕、鲁、宋、晋等;宗法制是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其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即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为大宗,庶子进行分封,为小宗。③作用不同:分封制通过分封诸侯以加强中央和地方的政治联系,进而强化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宗法制形成了森严的宗法等级,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强化了王权,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④结果不同:分封制下,由于诸侯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边疆的开发,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分封制逐渐瓦解;而宗法制在以后的封建社会仍是统治者享受特权的依据,宗法观念和宗法传统在封建社会继续传承,到今天在民间还有影响。

延伸三,特点。根据以上分析,结合本课课前提示,得出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①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组成国家政治结构;②神权与王权相结合;③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④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家天下”取代“公天下”,形成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相对完整的行政管理制度。经过以上的分析整理,先秦政治就能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

高三历史知识点 篇4

政治上:秦代出现大一统局面,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中央的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和地方的郡县制,汉承秦制,皇帝制度,郡县制,三公九卿制得以沿袭,并形成了“中外朝制度”,地方上实行郡国并行制导致地方王国实力的壮大,最终形成“七国之乱”汉武帝时期解决了“王国问题”

经济上:封建经济得到较大发展,牛耕推广,汉代出现耧车和代田法,汉代的炒钢技术和青瓷制造技术表明了手工业的进步。国家统一和政治安定也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文化上:秦代的“焚书坑儒”到汉代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治国思想由法家到儒家转变,更能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秦代科技发达,造纸术(西汉出现,东汉成熟)的发明改进,《九章算术(刘徽)第一部数学专著》《伤寒杂病论(张仲景,东汉时期)》是汉代的典型代表,汉代文学上出现了新的文体——赋。二、魏晋南北朝(220——581年)——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

政治上:长期处于分裂状态,战乱不断,民族融合加强,九品中正制度维护士族的政治特权,选拔官员看中出身和门第,不注重才能,政治制度出现了三省制。

经济上:北方经济遭到破坏,南方经济发展。

高三历史明清知识点 篇5

1.明朝强化专制皇权

(1)废除丞相: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废丞相,亲掌六部直接管理国家政事,标志着专制皇权发展到新高度,丞相制度从此被废除。

(2)设立内阁:明太祖设立殿阁大学士,但不参与决策。明成祖正式设立内阁。内阁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3)完善监察制度:在中央设有都察院和监察御史,地方设十三道巡按御史和各省提刑按察使司。

(4)实行特务统治:设锦衣卫、东厂西厂等特务机构,凌驾于法律和司法机关之上,直接服务于皇权。

(5)地方行政机构改革:废行省,设三司。在地方分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别主管民政、司法和军事,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6)文化专制:实行八股取士,加强思想控制。

2.清代专制皇权发展到高峰

(1)设立军机处:初为雍正年间为处理西北紧急军务而设立。其后职权不断扩大,军机大臣可以参与处理机要政务,但只能跪奏事迹亲ㄖ苹嗜ǜ叨确⒄沟闹匾曛尽

(2)加强思想控制:实行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思想专制更加残酷。

3.明清君主专制制度强化的特点及其影响

(1)特点

①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如监察制度、选官制度、行省制度等都体现了继承性的特点;而内阁、军机处的设置则是一种新发展。

②君主专制空前强化。主要体现在《大明律》的制定,特务统治的加强,八股取士的推行,军机处的设置和“文字狱”的严酷等方面。

③体现了时代特征。君主专制逐渐达到顶峰,并且走向反动,反映了我国封建制度渐趋衰落的时代特征。

(2)影响

①积极: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有利于民族大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

②消极:经济上,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政治上加剧了社会矛盾;思想文化上,使知识分子脱离实际,阻碍了科技创新和文化的进步。

二、经济:明清农耕经济的发展与迟滞

1.农业生产

(1)农耕技术:作物种植形成多熟制,培育农作物新品种,引进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

(2)农业著作:徐光启编写的《农政全书》体现了当时农业科技的水平。

(3)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这与人口增加、人地矛盾突出有关,佃农对田主的依附关系进一步减弱。

2.手工业生产

(1)生产方式:明代中叶以后,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2)手工工场和雇佣劳动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在纺织业发达地区出现自由劳动力市场。

3.商业的发展

(1)货币经济:随着商品流通的扩大,社会上大量使用白银,商业资本日趋活跃,长途贩运贸易兴盛。

(2)农产品商品化: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大量进入市场。

(3)工商业市镇:明朝中后期,在运河沿岸、江南地区,工商业市镇大量涌现。与周边农村联系密切,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加快了社会分工。

(4)商帮:区域性商人群体壮大,长途贩运贸易长足发展,形成徽商、晋商等商帮。

(5)区域分工:地区性的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出现;各地市场联系密切,地域分工趋势显现。

(6)对外贸易:在正当的中外贸易中,中国对外贸易占优势地位。

(7)赋役变革:一是将赋和役合并起来征收,二是用货币税代替实物税。

4.经济政策

(1)重农抑商政策:中国封建社会长期推行的经济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明朝“海禁”:明太祖规定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3)清朝闭关锁国: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三、文化:明清时期承古萌新的思想文化

1.思想

(1)王阳明心学: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主张克服私欲,“致良知”。

(2)李贽的“异端”思想:主张破除对孔子的迷信,认为人皆有私,主张个性自由。

(3)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

黄宗羲

反对专制暴君统治,提出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主张工商皆本

顾炎武

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主张经世致用

王夫之

提出“理在气中”,充分肯定人的私欲本能;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4)对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评价

①积极性: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冲击,给后世民众以深刻启迪;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为传统儒学注入新活力,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②局限性:资本主义萌芽力量弱小,早期的民主思想不占统治地位,无法撼动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不能引起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

2.科学技术成就

(1)传统科技辉煌

①医学:《本草纲目》系统地总结了中国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成就。

②农学:《农政全书》系统总结历代经验,达到传统农业科技的顶峰。

(2)没有产生近代科技,与西方相比逐步落伍。

3.文学艺术

(1)文学:明清时期,小说创作进入蓬勃发展阶段。《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最为著名。

(2)戏曲:明中叶到清中期,昆曲鼎盛,被誉为“百戏之祖”。清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献艺,兼容并蓄,形成京剧,被誉为“国粹”。

高三历史知识点的总结 篇6

高三历史知识点总结

(一)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1)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要求废除封建地主阶级所有制。根据“凡天下田,天下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不论男女,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规定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的产品分配原则。

他们试图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天朝田亩制度》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但平均分配土地的办法,不符合实际,《天朝田亩制度》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实行过。

(2)1859年,为了振兴太平天国,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主张向西方学习,进行经济、政治和文化改革。这是先进的中国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具有一定的进步性。由于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以及当时处于战争环境,《资政新篇》未能真正施行。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1)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①三个团体: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

②时间、地点:1905年日本东京。

③建立者:孙中山。

④性质:中国近代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武昌起义

①时间:1911年10月10日。

②参加力量: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

③影响:成立湖北军政府,各省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中华民国的成立:1912年元旦在南京成立。以中华民国纪年,民国元年为1912年,五色旗为国旗。孙中山担任临时大总统。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颁布: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主要内容:

①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人身、言论、著作、集会等权利。

②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

(3)性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4)意义:具有反封建的积极意义。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①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②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③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五四运动

(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收回国家主权的正当要求遭无理拒绝。

(2)过程:①1919.5.4-6月初,中心北京,主力学生,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②1919.6初开始,中心上海,主力工人。

(3)初步成果: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亲日卖国贼的职务,中国外交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性质意义:五四运动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中共的“一大”和“二大”

(1)中国共产党“一大”,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召开。

主要内容:

①大会规定党的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

②会议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意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中国共产党“二大” 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①时间:19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②主要内容: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③意义:制定了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高三历史知识点总结

(二)南昌起义

①时间及领导者: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等率领革命军在南昌起义。

②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反动派的第一枪。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建设

①1927年秋,毛泽东发动秋收起义。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来到井冈山地区,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在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的土地革命。土地革命使广大贫雇农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土地,生活上有的保障。为了保卫胜利果实,他们积极参军作战,努力发展生产。

②1931年冬,在江西瑞金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红军长征

(1)长征原因:博古、李德等人执行王明“左”倾教条主义路线致使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2)长征过程: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开始长征,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同在陕北的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3)长征意义:①红军长征粉碎了“围剿”红军、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②红军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宣传了自己的政治主张,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遵义会议

(1)召开:1935.1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

(2)意义:

①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②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矛盾和分歧,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标志。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1)时间地点:1949年3月,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召开。

(2)内容:党的工作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一切工作的中心。报告确定了全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以及中国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奴役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当家做主,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起一个统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高三历史试卷讲评 篇7

教学实践证明,要想上一堂成功的历史试卷讲评课,充分发挥试卷讲评的作用,教师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抓住一个中心

历史试卷讲评课要把学生考试中存在的问题放在首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讲评之前要认真细致地分析每位学生的试卷,对基本的情况作详细的汇总。讲评课有讲有评,讲究师生互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在对自己和他人的试卷作出正确客观的评价、对试题对答案发表自己的见解的同时,得到相互启迪,使整个讲评过程学生兴趣浓厚,容易接受大量的有关知识及解题的信息,更有助于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讲评课的效率,从而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二、区别两个基本方面

选择题可以通过微机阅卷认真分析正答率,弄清学生的得分、失分情况,以此来确定哪些内容该少讲,哪些内容该多讲,哪些内容该重点讲。非选择题要认真仔细地研究每位同学的试卷,做到全批全改,分析高分同学之所以得高分的原因,还存在哪些问题;低分同学之所以得低分的原因,又有哪些闪光点;哪些是大家共同存在的问题。只有细致地分析,才能有针对性,才会有所收获,才能真正达到试卷讲评课的良好效果。因为材料题、问答题都只有参考答案,没有标准答案,所以我向学生说明:就是阅卷者给了满分的答案,也未必完整,也有可以修正之处。也正因为如此,近年来,我再也不给学生印发答案,讲卷时通常是先由一位得分较高者(有时也可能是得满分者)说出其答案,再由别的同学从审题到作答各方面加以修正和补充,形成讨论气氛。

三、试卷讲评应注重三原则

1. 注重针对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是指教师在客观分析学生答卷的基础上,对准学生在答卷中所反映出来的症结所在,恰当地选取讲评材料,并有所侧重地进行讲评。这样,教师不仅能有效地控制讲评材料的数量,而且能使讲评更具针对性,更有利于学生去识记,从而直接提高讲评的质量。

2. 注重辐射性原则。

试题受考试卷面、时间的限制,不可能将所学知识全部涉及,面面俱到。出题者往往以点带面地体现课本知识,教师在讲评时应从这一“点”出发,把“面”带出来呈现给学生。因此,讲评不能就题讲题,而要从一道题出发,将这一道题从改变题干内容、改变设问方式等进行多角度变化,带动相关的知识点、能力点,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3. 注重指导性原则。

在讲评中应加强对学生答题方法的指导,一般来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指导学生学会读题、审题、理解题意,正确把握答题方向;指导学生如何审题,从何处分析,为什么这样分析,指导分析的方法与技巧,如何挖掘隐含条件,如何排除思维障碍,等等。第二,指导学生理清答题步骤,注意答题的条理性和规范性,注意答题的速度;指导一道题目在解答过程中如何尽快上手,解答一道题目如何才算完整准确,规范标准,从而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三,试卷讲评多样化。讲评试卷时要注意变换讲评的方式:有老师讲评、学生讲评 (试题较易的) 和师生共同讲评 (难易题都有) 三种。

四、试卷讲评应突出的四个关键

试卷讲评关键是讲、评、练、思。教师通过试卷分析,找准讲什么,评什么,练什么。讲历史概念、解题规律、方法、技巧系统归类,然后进行变式训练和拓展训练。所以,教师要讲错因生成、讲解题思路、讲处理问题的方法、讲本质;要评命题意图、评学生错因、评考察的知识点;还要组织学生进行变式训练和拓展训练,布置学生写好考后反思小结。小结内容包括总结考试的准备情况、答题情况、得分情况、出错的主要原因,总结讲评后的启示等。出错原因包含知识遗忘、审题、书面表达、数据处理、有效提取、知识迁移、解题速度及非智力因素 (怯场、畏难、马虎大意等) 。启示包括解题方法和技巧,语言怎样表述规范准确精炼等。

五、试卷讲评应把握的五个环节

1. 要认真做好试卷讲评课的准备。

教师在讲评前,除认真独立做完试卷每一题这非常基础的第一步外,还要进行有关的成绩统计、分析和处理 (包括全班的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优秀率、及格率等) ,以此来确定本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还要记载得分较低的题目及学生的典型错误,选择题要记下典型错误选项,文字题要记录典型错误概念、容易遗漏的答题角度、知识点等,找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客观地分析其出错原因;也要看到学生的进步,对有创见性的解题方法加以肯定。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讲清近年出题趋势,既要确定讲评要达到的目的,又要确定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疑点,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因此,教师备好课,对症下药,才能提高讲评课的质量。

2. 要重视和优化讲评过程。

讲评时要注重学生的情感。教师在讲评试卷时要善于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多给予学生肯定的目光和激励的语言,对“优生”要鼓励其再接再厉,对“差生”要用进步的眼光纵向看,从试卷中捕捉每位学生的闪光点,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等积极因素。

3. 要注重解题思路、方法和技巧的指导。

在讲评时,教师要先启发学生说出本题所考查什么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在理解和运用时有哪些注意点,然后分析命题思路是什么;如何答题,解题的突破口在哪,什么又是最佳解题途径。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在讲评时,教师还应做到多角度设问,变换条件,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其正确答案是什么。这样不仅可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而且可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促使学生牢固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发展求异思维能力。

4. 要注重与课本紧密联系。

在讲评时,教师要选择与本单元或本模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和教学方法有直接关系的题,引申出其他类似的知识,并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这样教师讲评的不仅仅是题目本身,还是该题所涉及的一系列内容,会大大提高教学效果,也使学生在相关知识的联系和区别上产生深刻的理解。这样做,不仅仅能启发学生正确答题,巩固知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

5. 讲评后要重视内容的消化。

高三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 篇8

变化:

(1)从“衣”来说,由清末的笨拙的旗人服装转变为西装和五彩缤纷的休闲服装;

(2)从“食”来说,引进了西餐,而且更多的考虑到膳食结构和营养配餐;

(3)从“住”来说,以传统的平房为主转变为整洁宽敞的楼房为主;

(4)从社会风俗来说,传统的陈规陋俗转变为简约文明的习俗。

原因:

(1)鸦片战争以来,由于西方国家的侵略,使西方国家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涌进我国;

(2)一些先进的中国人也通过近代以来的战争和交往,发现了自己的落后,所以也积极主动吸收外国的一些生产生活方式;

(3)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始终把改善人民生活放在第一位。

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发展:

(1)交通工具方面:传统的交通运输工具是舟楫、马车和步行,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在中国建立了轮船公司;受西方影响,19世纪70年代初期洋务派在上海建立轮船招商局,以轮船运输业为代表的交通工具的革新开始了。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火车机车由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高速列车发展到磁悬浮列车,速度越来越快。中国铁路总运营里程,居世界第四位。19冯如制成我国第一架飞机,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航运大国;

(2)通讯工具方面:中国传统通讯实行驿站制度。19世纪70年代西方丹麦的电报公司在上海建立第一个电报机房。受其影响,我国的福建巡抚在台湾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19世纪80年代,外国在上海建立电话公司,到20世纪初才在南京开办了第一个电话局,开通市内第一部电话。新中国成立后,通讯事业迅速发展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的全国通讯网络。

影响:加快了人民生活的节奏;提高了生活的质量:加快了信息的传递;提高了效率。

3、大众传媒的发展

(1)报刊

19世纪前期,外国人开始在中国办报,的有《中国丛报》、《万国公报》;

1873年,艾小梅在汉口创办《昭文新报》,被认为是最早由中国人创办的报刊;此后的一些报刊有:戊戌变法时期的《时务报》、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报》、五四运动时期的《新青年》成为宣传改良、革命、新文化的武器,起到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启蒙作用。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创办的《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与国民党的《中央日报》展开斗争,为民主革命胜利起到了推动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成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主要舆论工具。

(2)电影

19世纪末,电影传到中国,19中国第一部国产电影《定军山》首映,标志电影事业起步。

1931年,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结束了我国无声电影的历史。

1935年,在莫斯科电影节上获奖的《渔光曲》是中国第一步获得国际大奖的影片。

高三历史考前知识点梳理 篇9

考点1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儒家:孔子,儒家学派的创立者,政治思想:仁、礼,“为政以德”;教育思想:“有教无类”(这个对社会发展贡献最大)“因材施教”。(“克己复礼”的意思是令自己的言行思想符合礼的要求),与“以德治国”的观点相似;

孟子,政治思想:仁政,民贵君轻,性善论,先义后利。

荀子,政治思想:儒法并重、礼法并施。其提出的主张有“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2.道家:老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无为而治;庄子,主张齐物。

3.墨家:墨子,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等。

4.法家:韩非子,主张法治,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曾提出“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法家”的立场与“君主”的立场相似。)

5.百家争鸣: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考点2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董仲舒的新儒学:提出“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大一统”“三纲五常”“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2.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影响:儒学开始成为正统思想;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考点3 宋明理学

1.程朱理学(程颢、程颐、朱熹):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主张:“理”是世界的本原;通过“格物致知”贯通明“理”;“存天理,灭人欲”。

2.陆王心学(陆九渊、王守仁):陆九渊主张心即理也;王守仁主张良知就是理,致良知。

考点4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1.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1)共同主张:政治上都反对君主专制;经济上都主张发展工商业;思想上提出“经世致用”主张。

(2)不同之处:黄宗羲主张“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出“工商皆本”思想,代表作《明夷待访录》;顾炎武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代表作《日知录》、《天下郡国利弊书》;王夫之是唯物主义思想家,代表作《船山遗书》。

2.明清时期儒学发展的作用:明清批判思想为儒学发展注入新活力;对后世民众有启蒙作用。

材料一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主张“德”“礼”)

材料二 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主张尚贤)

材料三 不尚贤,使民不争……大道废,有仁义……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主张无为)

材料四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邪,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不起。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主张严刑峻法,更适应了建立封建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需要和国家走向统一的潮流,更能得到各国统治者的重视)

高三历史复习应考策略探究 篇10

一、以教材为载体, 全面掌握基础知识。

全面掌握历史基础知识, 是指不仅要掌握教材中的目录、正文、小字、注释、学习思考题、课本插图、年表等, 而且要包括历史教材所涉及的事实、概念、结论、现象、人物、事件及其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等。 只有准确理解、深刻挖掘出其内涵, 才能为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奠定基础, 才能应对高考命题的不断发展变化。 历史知识面覆盖广, 能力标准要求高。 为达到良好的复习效果, 学生在复习中多看教材, 对教材的阅读至少要达到三遍以上, 甚至达到熟记的程度, 知识才能运用自如。 教材是学习的工具, 也是高考命题的依据和根本, 掌握全面的基础知识, 是学生答题的前提, 是获得高分的基本保证。 要取得理想的成绩, 就必须以课本为载体, 深厚基础, 这是由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的。

尤其是在经过两轮复习过后的冲刺备考阶段, 很多考生常常忽视了课本知识, 单纯为了做题而做题, 结果往往出现考试答题脱离教材, 或者是历史语言不精练, 知识记忆不准确, 不少同学最后都有答题似是而非的感觉。 2014年贵州省高考文综历史卷得分偏低, 究其原因, 就是基础知识不扎实等造成的。 因此, 立足课本, 依据考纲, 夯实基础是当务之急。

二、整合教材, 将所学知识专题化、系统化。

归纳与整理是高三学生在复习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归纳过程中, 要尽量做到专题化、系统化。 根据各复习阶段, 可分别建立单元内专题知识结构体系、 章节知识结构体系、热点问题知识结构体系等。 有了知识间的联系线索, 才能打破教材中的章节界限, 使知识的综合成为可能。 比如:无论是哪一个历史阶段的社会历史, 都是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民族、外交关系、国际格局等方面表现出来的, 这样, 我们就可以把人类历史打破时间空间界限归纳为政治文明史、 经济文明史、思想文化史三大类, 更便于分析比较, 加深理解。

通常情况下, 先可依据历史知识的门类纵向重组历史教材中的相关历史知识成为大专题, 然后可以根据需要组成个别小专题。 如经济文明史这个大专题, 可以分为中国古代经济、近代经济、世界经济三个专题, 古代经济按生产部门分类又可分为农业、手工业、商业、对外贸易、经济制度、经济政策等小专题。 专题复习要特别注意专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

高考试题中的选择题经常就是一些小专题考查, 体现了对学生的能力考查的要求。 只要我们平时用心, 复习时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精选试题, 重点训练, 掌握技巧。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 指出: “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倡导学生主动学习, 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 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是新课程对中学历史教学的要求。 复习的最后阶段, 在日常学习或复习当中, 会经常发现不少学生或忽视练习, 或盲目做题, 其效果自然不佳, 要提高复习效率, 需对近三年各课改区的高考试题进行分析, 熟悉高考题型与读题、审题、答题的基本要求。 文科历史试题可渭浩如烟海, 训练是有必要的, 但要有选择性、针对性, 不宜过多过滥, 这就要求教师多研读近年来全国各地的高考试卷, 多研读市场上规范的复习资料, 为学生做出选择。 在精选试题方面, 应注意把内容相近、容易混淆的选择题目归类掌握, 然后举一反三, 把一些具有新意、创意的题目挑选出来, 增强变通能力。

进行各项题型的专项训练, 并在此基础上对各种题型的解题技巧与方法进行认真总结、归纳。 比如选择题, 要仔细审题, 看清题干和选项, 读懂材料, 分析历史事件和现象的本质;填图、识图题, 要看清图表, 回顾所学, 分析图表的历史背景;再比如解答材料解析题时, 要求学生可用以下步骤解题:第一, 先看材料出处, 大致断定材料属于什么时期哪一方面的内容;第二, 再审问题, 列出问题要点;第三, 带着问题读材料, 获取有效信息, 并列出相关有效信息;第四, 问题中有“根据材料”的, 答案可从材料中得出, “结合材料”的答案要联系材料和所学知识得出。 这样的解题技巧与方法往往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 每次训练之后, 要反思其成败得失的原因, 才能取得进步。 例如:历史科失分的原因, 有的学生是因为基础知识掌握不牢, 表现为史实张冠李戴、概念不清、历史结论错误, 等等;有的学生是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差, 表现为不能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不能正确把握题意等;有的学生是答题不规范, 表现为表述不当、思维混乱、答案错位、完全照抄材料、答题口语化等。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看法, 谬误之处, 还请同行老师们批评指正。 但是, 只有不断思考、不断研究、大胆创新, 才能提高学生历史学习水平和应考能力, 才能为高考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才能在高考中取得理想成绩。

摘要:纵观历届历史高考题就会发现:历史高考命题通过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 考查学生把握历史发展基本脉络的能力, 考查学生的阅读和概括能力、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等综合学科能力。因此, 需做到以下三点:一是以教材为载体, 全面掌握基础知识;二是整合教材, 将所学知识专题化、系统化;三是精选试题, 重点训练, 掌握技巧。

关键词:高三历史,复习策略,教材,专题,训练

参考文献

[1]中学政史地.2014, 10.

上一篇:发挥正能量,共筑中国梦——宗教界心得体会下一篇:项目安全员竞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