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警戒体系管理办法

2024-08-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药物警戒体系管理办法(精选3篇)

药物警戒体系管理办法 篇1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制定依据)为规范药物警戒工作开展,确保药品风险效益平衡,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有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责任主体和要求)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是药物警戒工作的责任主体,应当严格遵守和执行本规范,坚持诚实守信,禁止任何虚假、欺骗行为。

第三条

(总体目标)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建立健全的药物警戒体系,开展有效的药品风险管理活动,进行合理的安全性信息沟通,以实现以下药物警戒的总体目标:

(一)遵守国家有关药物警戒的法律法规要求;

(二)预防任何可能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

(三)促进安全有效地使用药品,并及时向监管部门、患者、医护人员及公众传递与药品有关的安全性信息。

(四)保护患者健康和公众健康。

第二章

药物警戒体系

第四条

(总体目标)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建立健全的药物警戒体系,设立体系目标和要求,通过开展质量计划、质量依从、质量控制和保证、质量改进等药物警戒体系管理活动,将体系目标和要求系统地贯穿到药物警戒的全部工作中。

第五条

(人员职责)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确保实现既定的药物警戒体系目标,相关岗位的人员应当共同参与药物警戒体系的建立和维护,承担各自的职责。

第六条

(体系构成)药物警戒体系应当与机构规模、工作内容、所持药品安全性情况相适应,应当包括合理的组织机构、人员、文件、设施设备、计算机系统等。第七条

(一致性要求)药物警戒工作开展应当与药物警戒体系目标和要求、相关工作制度及操作规程保持一致。

第八条

(内审开展要求)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定期及在药物警戒体系或药品安全性发生重大变化时,组织开展内审,评估药物警戒体系和药物警戒相关活动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本规范的要求、是否适应药物警戒工作的开展和药品风险的控制。

第九条

(内审评估要求)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对内审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评估,依据结论制定并完成相应的改进措施,不断提升药物警戒管理水平,保证药物警戒体系持续有效运行。

第三章

机构与人员

第一节

原则

第十条

(机构总体要求)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建立与药物警戒工作相适应的组织机构,明确其职责、权限及内部关系,并有清晰的组织机构图。

第十一条

(人员总体要求)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指定符合要求的药物警戒总负责人和药物警戒部门负责人管理药物警戒工作,应当配备符合要求的专职和兼职人员开展药物警戒工作,并持续进行培训,确保各岗位人员保持相应的工作能力。

第二节

药物警戒管理委员会

第十二条

(委员会组成)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建立药物警戒管理委员会,该委员会由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负责,多个相关部门负责人共同参与。

第十三条

(委员会职责)药物警戒管理委员会负责商议和决策重大药品安全性事件及其他药物警戒重大事项,应当建立相关事项的处理机制并依照执行,应当建立委员会档案并记录相关事项的处理过程。

第三节

药物警戒部门

第十四条

(总体要求)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设立独立的药物警戒部门,并合理设计部门架构及职责分工。

第十五条

(职责要求)药物警戒部门应当承担药物警戒工作的主要责任,履行以下主要的工作职责:

(一)负责建立和维护药物警戒体系;

(二)负责制定药物警戒相关文件,并按文件要求执行相关活动;

(三)负责建立和管理计算机系统;

(四)负责进行风险管理,并制定、更新、提交、执行和评估风险管理计划;

(五)负责监测药品安全性,并对药品不良反应/事件进行上报、评价和调查;

(六)负责识别、确认和评估风险信号;

(七)负责选择、执行和评估风险最小化措施;

(八)负责撰写和提交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

(九)负责与监管部门、患者、医护人员及公众进行安全性信息沟通;

(十)负责督促相关部门开展药物警戒工作;

(十一)负责组织药物警戒体系内审;

(十二)负责对受委托开展药物警戒工作的受托方进行管理;

(十三)协助开展药物警戒相关的教育和培训;

(十四)其他应当由药物警戒部门履行的职责。

第四节

受托方管理

第十六条

(基本要求)存在委托开展全部或部分药物警戒工作的情况时,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与受托方签订书面合同及相关协议,明确规定双方责任、工作内容及相关事项,并按相关法律法规、本规范及约定的要求开展相关工作。

第十七条

(委托方职责)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承担以下的主要职责:

(一)应当对受托方进行资质审核,对其工作条件、技术水平、药物警戒管理情况进行书面评估或现场考察,确保其具备完成受托工作的能力,并能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本规范的要求;

(二)应当对受托方开展药物警戒工作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并定期对其进行评价或审计,确保其持续具备相应能力和符合相关要求。

第十八条

(受托方职责)受托方应当承担以下的主要职责:

(一)应当履行相关法律法规和本规范规定的与受托工作有关的职责,并承担相应责任;

(二)应当履行与委托方依法约定的相关职责,并承担相应责任;

(三)应当接受委托方的资质审核、监督、评价或审计等活动,并持续提升药物警戒工作能力。

第五节

人员与职责

第十九条

(关键人员类型)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指定药物警戒关键人员,关键人员为全职人员,至少应当包括药物警戒总负责人和药物警戒部门负责人。

第二十条

(药物警戒总负责人的要求、资质和职责)药物警戒总负责人是药物警戒工作的最高负责人,应当被授予足够的权限,确保其可以独立执行药物警戒工作的管理权和决策权,不受其他人员干扰。药物警戒总负责人不得由质量授权人、质量管理负责人或生产管理负责人兼任。

药物警戒总负责人应当满足以下的资质要求并履行以下的主要职责:

(一)资质要求:

药物警戒总负责人应当至少具有医学、药学、流行病学、生物统计学或相关专业本科学历(或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具有至少三年从事药物警戒相关工作的实践经验,熟悉药品及药物警戒相关的法律法规,具备管理药物警戒体系、药品风险管理活动、药品安全性信息沟通等所需的充分的知识和技能。

(二)主要职责:

1.负责药物警戒体系的建立和维护,确保药物警戒体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本规范的要求;

2.负责药品风险管理体系的管理,确保风险管理活动被有效执行,以维持药品风险效益平衡;

3.审核药物警戒总文件、风险管理计划、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等关键的药物警戒文件,并确保上述文件的提交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本规范的要求;

4.负责安全性信息沟通的管理,确保药品安全性信息得到及时有效的沟通,并作为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与监管部门的联系人,落实监管部门的相关要求;

5.负责其他药物警戒相关工作的管理。

第二十一条

(药物警戒部门负责人的资质和职责)药物警戒部门负责人是药物警戒部门具体工作及事务的管理人员,应当满足以下的资质要求并履行以下的主要职责:

(一)资质要求

药物警戒部门负责人应当至少具有医学、药学、流行病学、生物统计学或相关专业本科学历(或中级专业技术职称),具有至少三年从事药物警戒相关工作的实践经验,熟悉药品及药物警戒相关的法律法规,接受过与药物警戒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

(二)主要职责

1.负责组织药物警戒体系的建立和维护,组织开展药物警戒体系内审; 2.负责组织和落实风险管理活动,监督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药品安全性监测、风险信号管理、风险最小化措施、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上市后安全性研究等活动的开展,并组织制定风险管理计划;

3.审核药物警戒总文件、风险管理计划、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等关键的药物警戒文件,审核药物警戒相关的工作制度和操作规程;

4.负责药物警戒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工作协调; 5.负责药物警戒部门人员的培训和考核。6.负责药物警戒部门其他相关工作的组织和管理。

第二十二条

(专职人员的要求、资质和职责)药物警戒部门应当配备足够数量、具备相应资质、经过培训且能胜任的专职人员从事药物警戒工作。专职人员应当满足以下的资质要求和履行以下的主要职责:

(一)资质要求

药物警戒部门专职人员应当至少具有医学、药学、流行病学、生物统计学或相关专业大专学历,接受过与药物警戒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具备开展药物警戒工作的所需技能。

(二)主要职责 负责与药物警戒相关的具体工作。

第二十三条

(兼职人员要求)药物警戒相关部门应当配备足够数量、经过培训的兼职人员参与药物警戒相关工作。

第二十四条

(职责分工要求)应当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岗位职责不得遗漏,交叉的职责应当有明确规定;每个人所承担的职责不应当过多。

第六节

培训管理

第二十五条

(基本要求)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建立和维护药物警戒培训体系,制定培训管理制度并依照执行。

第二十六条

(人员培训要求)药物警戒工作相关的各岗位人员应当接受与其职责和工作相关的岗前培训和继续培训,确保其持续具有开展药物警戒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第二十七条

(培训内容要求)培训内容应当包括相关法律法规、药物警戒专业知识及技能、相关工作制度及操作规程、部门及岗位职责等。

第二十八条

(培训过程要求)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按照培训管理制度制定培训计划并开展培训,培训工作应当做好记录并建立档案,培训结果应当以评价或考核的形式进行评估。

第四章

药物警戒体系文件

第一节

原则

第二十九条

(总体目标)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建立规范的文件管理制度,合理制定与药物警戒工作相适应的各类文件,并记录药物警戒相关的每项活动。

第二节

文件管理

第三十条

(基本要求)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建立药物警戒体系文件管理的工作制度,确保文件管理的合规性。

第三十一条

(文件构成)药物警戒体系文件应当包括药物警戒主文件、风险管理计划、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部门及岗位职责、工作制度、操作规程、档案、其他计划和报告等。第三十二条

(文件内容要求)药物警戒体系文件的内容应当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本规范的要求,并与实际工作情况相适应。

第三十三条

(文件管理流程要求)药物警戒体系文件的起草、修订、审核、批准、替换或撤销、复制、保管和销毁等应当按照文件管理制度进行,并保存相关记录。

第三十四条

(文件规范性要求)药物警戒体系文件应当标明题目、种类、目的以及文件编号、版本号和变更历史;文件描述应当准确、清晰、易懂,不得模棱两可。

第三十五条

(文件更新要求)药物警戒体系文件应当定期审核和修订,以持续满足相关法律法规和本规范的要求;文件应当使用现行有效的版本,废止或失效文件除留档备查外,不得在工作现场出现。

第三节

记录管理

第三十六条

(基本要求)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建立记录管理的工作制度,规范记录的建立、填写、修改、保存、销毁等过程。

第三十七条

(规范性要求)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规范记录药物警戒相关的每项活动,确保记录及时、真实、完整、准确、有效和可追溯。

第三十八条

(保存年限要求)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工作实际情况确定不同类型记录的保存年限,至少应当保证药品退市前其相关记录的完整性;若为电子记录则应永久保存。

第三十九条

(电子记录要求)如使用计算机系统、影像技术或其他可靠方式记录电子数据的,应当确保电子记录符合上述基本要求,并在必要时采取访问控制、权限分配、授权更改等控制手段保证电子记录的安全性。

第四节

药物警戒主文件

第四十条

(基本要求)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制定药物警戒主文件,用以描述药物警戒体系和药物警戒工作概况,并记录其符合要求的情况。

第四十一条

(提交条件)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在以下情况向相关监管部门提交药物警戒主文件:

(一)上市许可申请人进行药品上市许可申请时,应当提交药物警戒主文件作为新药申请材料的一部分;

(二)上市许可持有人进行药品再注册时,应当提交药物警戒主文件作为再注册申请材料的一部分;

(三)受监管部门要求时,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提交药物警戒主文件。第四十二条

(主文件内容)药物警戒主文件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药物警戒总负责人的基本信息:应当包括详细联系方式、关键简历信息、主要职责权限等;

(二)上市许可申请人或上市许可持有人的组织架构:应当描述与药物警戒工作开展有关的组织架构及关系;

(三)药品安全性数据来源:应当描述药品安全性信息收集的主要单位、方式和流程;

(四)计算机系统及数据库:应当描述用于监测药品安全性信息、开展信号管理活动及其他风险管理活动的计算机系统和数据库的地点、功能及运营责任;

(五)药物警戒体系:应当提供药物警戒体系的描述及体系质量控制的情况;

(六)药物警戒流程:应当提供药物警戒工作相关的工作制度和操作规程目录,并描述相关记录的保存方式;

(七)药品安全性监测方法;应当描述药品安全性监测的方法和流程;

(八)附录:应当提供的支持性材料。

第四十三条

(主文件更新要求)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在必要时对药物警戒主文件进行更新,确保其内容与现行药物警戒体系及当前药物警戒相关活动开展情况保持一致。

第五节

工作制度及操作规程

第四十四条

(基本要求)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制定药物警戒相关的工作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本规范的要求,并具备良好的可操作性。

第四十五条

(工作制度列举)药物警戒相关的工作制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

(二)药物警戒体系管理;

(三)药物警戒委托工作管理;

(四)培训管理;

(五)文件管理;

(六)记录管理;

(七)计算机系统管理;

(八)信号管理;

(九)风险管理;

(十)安全性信息沟通;

(十一)其他工作制度。

第四十六条

(操作规程列举)药物警戒相关的操作规程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药物警戒体系内审;

(二)计算机系统验证与测试;

(三)数据库管理;

(四)个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处理;

(五)药品群体不良事件报告和处理;

(六)境外发生的严重不良反应报告和处理;

(七)药品安全性监测;

(七)文献检索;

(八)数据处理;

(九)风险信号管理;

(十)风险管理计划;

(十一)上市后安全性研究;

(十二)说明书修订;

(十三)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

(十四)处理医学咨询和投诉;

(十五)其他操作规程。

第五章

设施设备

第四十七条

(总体目标)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配备开展药物警戒工作所需的办公区域和办公设施,应当配备足够数量、符合要求的办公设备,及适当的计算机系统和电子存储空间,以满足药物警戒工作开展的需要。

第四十八条

(设施设备管理要求)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对关键的设施设备进行适当的管理和维护,确保其持续满足使用要求。

第六章

计算机系统

第一节 原则

第四十九条(总体目标)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建立满足药物警戒工作需要的计算机系统,用于药物警戒相关数据的管理和支持药物警戒活动的开展,并对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

第二节

计算机系统总体要求

第五十条(基本要求)上市许可持申请人或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建立符合以下基本要求的计算机系统:

(一)有支持系统正常运行的服务器和相关的终端,并确保其安全性;

(二)有安全、稳定的网络环境,有固定接入互联网的方式;

(三)有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等配套的第三方系统软件;

(四)有能够满足本规范中要求的各项工作制度和操作规程的应用软件;

(五)有满足药物警戒工作开展所需的标准数据库;

(六)有其他与药物警戒工作开展相适应的的软件或功能。

第五十一条

(安全性要求)计算机系统应当具备完善的数据安全及保密功能,确保相关数据不损坏、不丢失、不泄露。

第五十二条

(功能拓展要求)计算机系统应当具备一定的升级和扩展能力,以满足药物警戒工作的发展需要,并支持相关监管部门的新要求。

第三节

计算机系统管理要求

第五十三条

(系统管理要求)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建立计算机系统相关的工作制度和操作规程以规范计算机系统的管理过程,应当至少包括以下管理要求:

(一)应当根据计算机系统类型、用途、风险性的不同对其进行分级管理,并明确计算机系统的分级标准;

(二)应当明确不同计算机系统在设计、安装、配置、验证、测试、培训、使用、维护等环节的管理要求,并规范记录上述过程;

(三)应当明确不同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管理要求,根据不同的级别选取访问控制、权限分配、审计追踪、授权更改、电子签名等控制手段,确保计算机系统及其数据的安全性;

(四)若由供应商提供计算机系统或计算机系统相关服务,应当与供应商签订合同或协议,明确其职责与义务,并对其进行监督管理;

第五十四条

(数据管理要求)计算机系统的相关数据除符合本规范第五章第三节记录管理中的相关要求外,应当符合以下管理要求:

(一)计算机系统相关数据应当永久保存;

(二)应当通过定期备份、存档等方式确保计算机系统相关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三)计算机系统相关数据的录入、新增、修改、删除、导入导出、转存等操作应当符合权限范围、工作制度和操作规程的要求,并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安全和可追溯。

第七章

药品风险管理

第一节

原则

第五十五条

(总体目标)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在药物警戒体系及其相关活动的基础上,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本规范的要求在药品全生命周期内进行药品风险管理,并以风险管理计划的形式描述所持药品的风险管理情况。

第二节

风险管理总体要求

第五十六条

(责任主体)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是药品风险管理的责任主体,但可有相关领域的专家参与协作。

第五十七条

(基本原则)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制定风险管理的工作制度,遵循风险监测、风险识别与分析、风险预防与控制、风险效益评估的风险管理周期,开展循环往复的风险管理活动,以确保药品风险效益平衡。

第五十八条

(风险管理活动要求)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根据所持药品安全性情况,按照风险管理周期的基本要求,开展如下的主要风险管理活动:

(一)药品安全性监测:连续监测药品安全性情况,为风险信号的识别与分析提供数据基础;

(二)风险信号管理:以药品安全性信息为基础,识别、确认和评估风险信号,发现药品安全及其他方面的新风险或已知风险的新变化;

(三)风险最小化措施:根据风险信号的管理情况或其他必要情况,选择和执行风险最小化措施,预防和控制药品风险;

(四)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综合上述活动的开展或计划开展情况,结合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情况,定期评估药品的风险效益;

(五)上市后安全性研究:当上述风险管理活动不足以管理药品风险时,可采取上市后安全性研究等其他风险管理活动有针对性地监测、识别、分析、控制药品安全风险。

第三节

风险管理计划

第五十九条

(基本要求)风险管理计划是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描述药品当前安全性情况及其将如何进行药品风险管理的书面文件,应当在规定情况下提交,并在药品生命周期内进行必要的更新。

第六十条

(提交条件)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在以下情况向相关监管部门提交风险管理计划或其更新版本:

(一)上市许可申请人进行药品上市许可申请时,应当提交风险管理计划作为新药申请材料的一部分;

(二)上市许可持有人进行药品再注册时,应当提交风险管理计划作为再注册申请材料的一部分;

(三)上市许可持有人对已上市药品进行重大改变的新申请时,包括新剂型、新给药途径、重大工艺变更、儿童适应症重大改变、其他与适应症有关的重大改变等,应当提交风险管理计划作为申请材料的一部分;

(四)当已上市药品出现影响药品风险效益平衡的情况,由监管部门要求时,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提交风险管理计划;

(五)药品上市后,上市许可持有人认为出现影响药品风险效益平衡的情况时,应当提交风险管理计划。

(六)当风险最小化措施的评估结论、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的评估结论表明有必要修改风险管理计划时,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提交风险管理计划。

第六十一条

(风险管理计划内容要求)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按照以下的结构和内容要求制定风险管理计划:

(一)药品概述:应当描述药品基本信息和风险管理计划基本信息;

(二)药品安全性描述:应当描述药品安全性情况,包括已确定风险、潜在风险及缺失信息;

(三)药物警戒计划:应当基于药品安全性描述,详细描述如何进一步描述和监测风险的药物警戒行动的计划。药物警戒行动分为常规药物警戒行动和额外药物警戒行动。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对所有药品进行常规药物警戒行动,包括药品安全性监测、风险信号管理、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等活动;当常规药物警戒行动不足以满足药品安全性监测时,应当采取额外药物警戒行动,针对特定药品的特定风险制定针对性行动,例如上市后安全性研究;

(四)上市后有效性研究:应当描述已上市药品有效性研究的相关计划,用于分析评估药品的风险效益情况;

(五)风险最小化措施:应当基于药品安全性描述和药物警戒计划,详细描述预防或控制风险的最佳措施及其选择依据,并在必要时描述风险最小化措施的评估情况;

(六)风险管理计划概述:应当精准概述风险管理计划的所有要素,作为向公众公开的部分。

(七)附录:应当包括风险管理计划的支持性材料,以及拟开展的药物警戒计划、风险最小化措施计划、上市后安全性研究方案等。

第六十二条

(针对性要求)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根据不同的药品类型(例如创新药或仿制药)、不同的提交目的(例如首次提交或更新)、不同的药品风险(例如总体风险或特定风险)等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风险管理计划,在结构和内容上区分层次和重点。

第六十三条

(流程要求)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制定操作规程规范风险管理计划的制定、更新、提交等过程,并记录上述过程的所有信息。

第八章

报告和监测管理

第一节

原则

第六十四条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总体目标)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本规范的要求对已上市药品的不良反应/事件进行收集、上报和评价,对相关病例进行随访和记录,对获知的死亡病例、药品群体事件进行调查、分析和评估。

第六十五条

(安全性监测总体目标)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在药品全生命周期内多途径收集药品安全性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为风险信号的管理提供数据来源。

第二节 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

第六十六条

(报告的收集)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多途径收集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并建立操作规程以规范其收集频率和具体要求。收集途径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医疗机构渠道;

(二)经营企业渠道;

(三)销售渠道

(四)咨询或投诉电话;

(五)科学文献;

(六)网站或其他信息化平台;

(七)其他途径。

第六十七条

(报告的记录及传递)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建立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记录和传递流程,明确记录内容、记录要求、传递过程、时限要求等内容,确保记录及传递过程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第六十八条

(报告的确认)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对收集到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进行核实,对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进行确认。

第六十九条

(报告的上报及评价)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对已确认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进行上报和评价,符合相关的规范性、准确性及时限性要求。第七十条

(病例随访)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对缺失关键性信息的病例进行随访,及时补充相关信息;应当对有重要意义的病例进行随访,例如新的或严重的病例。

第七十一条

(死亡病例、群体事件调查)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对获知的死亡病例、药品群体不良事件进行调查,全面分析评估,并按要求撰写和提交调查报告。

第三节

药品安全性监测

第七十二条

(监测渠道)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对所持药品的安全性进行常规监测,并建立操作规程规范监测频率和具体要求。监测渠道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国家反馈数据库;

(二)科学文献;

(三)临床试验;

(四)上市后安全性研究等额外药物警戒行动;

(五)国内外监管部门发布的相关信息及通报;

(六)媒体及社交网络的相关信息;

(七)其他渠道。

第七十三条

(安全性信息管理)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建立数据库或采取其他可靠方式储存和管理药品安全性信息,并对其进行规整和分析。

第九章

风险信号管理

第一节

原则

第七十四条

(总体目标)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在药品安全性监测的基础上,识别、确认和评估风险信号,及早发现药品安全及其他方面的新风险或已知风险的新变化。

第七十五条

(总体要求)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建立风险信号管理的操作规程,明确风险信号识别、确认和评估的流程及标准,并跟踪记录风险信号管理的全过程,不遗漏风险信号及相关信息。

第二节

风险信号识别

第七十六条

(基本要求)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以来自所有适当来源的安全性信息为基础,选择适当的方法识别值得进一步调查研究的风险信号。

第七十七条

(信号识别依据)值得进一步调查研究的风险信号应当包括以下方面:

(一)药品说明书中未提及的新不良反应,特别是新的严重的不良反应;

(二)药品说明书中已提及的不良反应,但频次、严重程度等明显增加;

(三)新的药品-药品、药品-器械、药品-食物或药品-营养品之间的相互作用;

(四)新的特殊人群用药或已知特殊人群用药的新变化;

(五)药品使用方面的新风险,或已知风险的新变化;

(六)药品其他方面的新问题。

第三节

风险信号确认

第七十八条

(基本要求)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对已识别风险信号的支持性信息深入分析,进一步明确是否存在新的因果关系,或已知因果关系的新变化,从而确认风险信号是否已发展为新的药品风险。

第七十九条

(信号确认依据)风险信号的确认过程应当至少考虑以下因素:

(一)风险信号的临床相关性;

(二)风险信号的知情程度;

(三)支持性信息的全面性和可靠性;

(四)其他相关因素。

第四节

风险信号评估

第八十条

(基本要求)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对已确认的风险信号进一步评估,考虑其优先度和重要性,形成建议后续处置措施和时间安排的评估结论。

第八十一条

(信号评估依据)风险信号的评估过程应当至少考虑以下因素:

(一)药品风险对患者的影响,包括严重性、可逆性、可预防性以及临床相关性;

(二)中断药品使用所产生的结果,以及其他治疗方案的可获得性;

(三)支持性信息的可靠性和一致性,例如,生物可信度、报告比例的均衡性、是否存在集中报告现象等;

(四)临床背景,例如关联性是否表明可能包括其他反应在内的临床综合症;

(五)对公众健康的影响,包括药品在普通群体和特殊群体中的利用范围,药品的利用模式等;

(六)已知不良反应频率或严重性增加的程度;

(七)疑似不良反应的新颖性,例如药品上市后不久即出现未知的疑似不良反应;

(八)替代性药品的研发或上市进度;

(九)社会关注度和影响范围。

第八十二条

(信号评估结果)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根据信号评估结论采取相应措施,例如更新药物警戒行动、执行风险最小化措施等,并在必要时更新风险管理计划。

第十章

风险最小化措施

第一节

原则

第八十三条

(总体目标)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根据风险信号的管理情况及其他必要情况,选择和采取最佳的风险最小化措施预防或控制药品安全风险,并在必要时对风险最小化措施进行评估。

第二节

风险最小化措施的选择

第八十四条

(选择依据)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根据药品风险的类型、严重性、发生频率、对患者健康的影响程度、可预防性等因素合理选择风险最小化措施;风险最小化措施分为常规风险最小化措施和额外风险最小化措施。

第八十五条

(常规风险最小化措施)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优先考虑常规风险最小化措施;常规风险最小化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科学设计药品说明书、标签及包装,及时更新已知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禁忌等安全性信息;

(二)制定并发放专门针对患者的教育材料,向其传达用药过程中需了解和注意的信息;

(三)制定并发放针对医护人员的教育材料,指导其安全有效地使用药品;

(四)通过设计药品包装规格限制患者每疗程用药,避免滥用;

(五)设立药品流通和使用中的条件和限制,例如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界定。第八十五条

(额外风险最小化措施)当常规风险最小化措施不足以应对时,上市许可申请人或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选取适当的额外风险最小化措施,例如设立教育项目、进一步控制药品流通、限制药品获取、预防妊娠等。额外风险最小化措施的选取应当考虑以下方面的因素:

(一)应当权衡实施额外风险最小化措施的新增风险和患者获益;

(二)额外风险最小化措施应当针对最重要的可预防风险;

(三)当单一措施不足以控制药品风险时,应当采取一系列额外风险最小化措施的组合,并合理设计实施路线。

第三节

风险最小化措施的有效性评估

第八十六条

(基本要求)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对风险最小化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估,特别是额外风险最小化措施。

第八十七条

(评估标准)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建立评估指标和判断标准,对风险最小化措施的实施过程、目标实现等方面进行有效性评估。

第八十八条

(有效性评估结果)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针对风险最小化措施有效性评估的结论采取相应措施,包括改进风险最小化措施或其实施路线、更新风险管理计划、启动信号再评估等,确保药品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第十一章

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

第一节

原则

第八十九条

(总体目标)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本规范的要求撰写和提交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以定期评估药品风险效益。第二节

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总体要求

第九十条

(基本要求)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是上市许可持有人对药品进行上市后评估的主要工具,应当在综合考虑当前药品安全性情况、新的风险和获益情况、风险管理情况等方面的基础上,对药品的风险效益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

第九十一条

(撰写和提交要求)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按照《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和《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撰写规范》的要求撰写和提交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

第九十二条

(分析范围)为达到评估风险效益的目的,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分析和评估的范围应当包括以下方面:

(一)应当描述药品安全性监测所获信息,分析药品安全性情况;

(二)应当对风险信号的管理过程进行分析和评估,确定是否产生新的信号,是否存在潜在的新风险或已知风险的新变化;

(三)应当辩证地总结可能对药品风险效益平衡产生影响的,与药品安全性、有效性等相关的新信息;

(四)应当概述风险管理计划的制定或执行情况,包括计划时间表和药物警戒计划的情况;

(五)应当总结在报告期内已制定或已执行的风险最小化措施,以及计划执行的风险最小化措施;

(六)应当基于以往的累积信息及报告期内获得的新信息,对药品的风险效益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第十二章

安全性信息沟通

第九十三条

(总体目标)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在药品全生命周期中向监管部门、患者、医护人员及公众传递药品安全性信息,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第九十四条

(沟通目的)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进行安全性信息沟通的目的应当至少包括以下方面:

(一)及时提供新的药品安全性信息或已知信息的新变化;

(二)改变用药态度、决定或行为;

(三)督促和促进合理用药;

(四)促进上市后安全性研究的开展;

(五)促进风险最小化措施的执行;

(六)其他需要进行安全性信息沟通的情况。

第九十五条

(沟通原则)上市许可申请人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根据不同的沟通目的和沟通对象,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制定有针对性的沟通内容,确保安全性信息的有效沟通。

第十三章

相关概念及定义

第九十六条(术语)本规范涉及的相关概念及定义如下:

(一)药物警戒:发现、评价、认识和预防药品不良反应或其他任何药物相关问题的科学和活动。

(二)药品不良反应: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

药品产生的有害和非预期的反应,包括药品在上市许可范围内使用产生的不良反应,药品在上市许可范围外使用引起的药物过量、超说明书用药、误用、滥用、用药错误,以及职业暴露引起的反应。

(三)药品不良事件: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临床事件,不一定与药品有因果关系。

(四)质量计划:根据法律法规、本规范要求及实际情况预先设立体系结构并计划互相协调一致的流程。

(五)质量依从:按照已建立的体系和流程要求履行职责和执行任务,确保实际行动与要求保持一致。

(六)质量控制和保证:监测和评估体系结构和流程在设立时的合理性,以及流程在执行时的有效性。

(七)质量改进:在必要时纠正和改进体系结构和流程。

(八)药品风险:用药后出现的任何关乎患者健康或者公众健康的问题,涵盖药品质量、安全性或者有效性的任何风险。

(九)药品风险管理:在药品全生命周期采取一系列管理药品风险的措施,是风险监测、风险识别与分析、风险预防与控制、风险沟通以及风险措施评价的循环过程。

(十)风险管理计划:对风险管理情况的详细描述,是风险管理情况的书面形式。

(十一)风险最小化措施:预防或降低因药品暴露而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性,或者降低不良反应严重性的干预措施。

(十二)已确定风险:存在充分证据表明与目标药品存在关联的不良事件。

(十三)潜在风险:即与目标药品存在可疑关联,但未经证实的不良事件。

(十四)缺失信息:与特殊人群安全性和药品使用有关的,可能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药品知识缺陷。

临床医学中的药物警戒 篇2

关键词药物警戒;药物不良反应;合理用药;临床医学

中图分类号R19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75-2156(2009)04-0134-02

药物警戒(pbarmacovigilance)是药物流行病学的分支学科,它已被描述为一门对有效临床实践和公众健康有关键作用的科学。近年来,随着医药科技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新药”品种不断涌现,不仅使整个医药市场混乱,而且给临床医师增加了药物选择难度。在传统的治疗模式中,药物治疗决策的任务几乎完全由医生来承担。然而,研究显示,医生在治疗决策中经常会出现错误。尽管相当部分的错误并没有造成损害或及时地被阻截,仍有一部分错误最终造成药物不良事件,给病人、医院及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害、损失和影响。国外研究表明,临床开展药物警戒能够减少药物不良事件(ADEs)的发生。因此,在药品使用终端一临床开展药物警戒显得尤为重要,它在科学合理的用药、防范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降低药品费用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1 药物警戒的概念与目的

随着全球药害的日益严重,使得药物警戒受到WHO的关注而在全球迅速推广。药物警戒(Pharmacovigilance PVG)的概念最早是由法国科学家提出的(1974年)。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出版的《药物警戒的重要性:药品安全性监测》一书中明确将药物警戒(Pharmacovigilance)描述为:“药物警戒是发现、评价、认识和预防药品不良作用或其他任何与药物相关问题的科学和活动。”

“药物警戒”对于大多数人还比较生疏,常被理解为监测药物的安全性及提供药物的安全信息。但随着药物警戒的概念已扩展,它不仅包括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还包括着对上市后药品的再评价和药品不良反应的预警。因此,药物警戒的目的是:①提高医疗质量及与药品应用相关的安全性;②提高公众的健康及与药品应用相关的安全性;③有利于与药品的收益、危害、效果及风险的评估,鼓励新药安全、合理和更有效地使用;④促进对药物警戒的理解、教育和临床培训以及与公众的有效交流。药物警戒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制定决策。

2 临床开展药物警戒的方法

2.1 信息收集与记录临床药物警戒信息主要来源于院内、院外两个方面。院外药物警戒信息一是来源于国内外其他医务工作者、其他专业人员或消费者志愿地向国家或地区的药物警戒中心、国家管理机构或制药企业报告的药物不良事件或反应的综合信息,即志愿报告(Spontaneous reports);二是专业刊物发表的病例报道;三是来源于制药企业提交的安全性资料。院内药物警戒信息主要通过3个渠道来获得:(1)在医生查房时听取ADEs的信息,其判断有些直接来源于医生,有些则为药师的独自发现;(2)查房后翻阅,研究病史也可以发现一些问题和信息;(3)查阅医生交班记录也可以发现少量信息。数据记录内容主要包括:①患者基本情况表;②ADE表;③详细记录患者每天用药情况的药历表;④药师参号情况表:包括日期,类型,涉及药物,以及参与是否被接受。

2.2 检验方法与判别药物警戒信号的检验主要使用四类研究方法,一是传统的流行病学方法(如病例对照研究),即通过比照来自人群的数据说明问题;二是临床前药理学和毒理学的再验证。三是Meta分析(Meta-analysis)等方法;四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大型数据库的建立,记录链接(record linkage)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检验方法更加迅速和多样化。在药物不良事件的评价中,传统的流行病学方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药物流行病学(pharmacoepidemidogy)是用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方法来研究药物在人群中的应用及其效应的一门学科。这门学科主要基于观察性数据而非实验性数据,研究者对治疗不加“控制”,而仅是观察与评价正在进行中的医疗的转归。研究中常遇到的问题是如何处理数据的偏倚和混杂。主要研究方法有:横断面研究(Cross-sectionalstudy)、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以及队列研究(Cohort study)(包括回顾性的与前瞻性的)等。有时在新药临床试验中发现了药物风险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评价其不良反应的作用机理。如有时可能要深入进行药动学和药效学研究,测定是否某一剂量用法会使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风险增大。有时为了研究哪类患者更易发生不良反应,可能要测试患者基因。而有时根据药理学性质及预期的l临床应用,也可能需要进行调查可能的药物相互作用和药物~食物相互作用,以及进行群体药动学的研究及对患者和一般志愿者的药物浓度监测。

面对大量的医学信息,Meta分析(Meta-analysis)作为一种资料再分析的方法已成为药物警戒信号检验的一个有用工具。Meta分析通过对一系列的独立研究结果进行合并分析,产生综合效应大小的定量估计以及效应估计的同质性检验结果。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库挖掘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许多大型医药卫生数据库逐步建立,利用这些数据库所包含的巨大数据资源进行数据库挖掘,即应用传统的流行病学和统计学知识,描述和分析在一定时间内,用药人群中可疑药物使用和效应的分布(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而探索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的关联。目前较为常用的是处方监测软件系统(prescription automatic screening sys-tem,PASS),进行数据处理及分析。

3 临床药物警戒的作用

3.1 药物警戒能够促进临床合理科学用药推动合理用药,减少药源性危害,已成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临床实践中,造成对患者的药源性损害的因素十分复杂。既有已知的可预期的药物不良反应,亦有临床用药错误、药品质量缺陷、不合理的合并用药以及药物用于特殊人群产生的非预期不良反应,甚至还有假药、劣药造成的临床伤害。其中药物已知的可预期的不良反应(如与剂量有相关的ADR)、用药错误、药品质量问题所致损害等,均属临床可预防的药物不良事件(preventable adverse events)。据统计,世界上30%的患者死亡与不合理用药有关。药物警戒积极参与到临床药疗医嘱的即时性监测,对处方、医嘱中可能存在的药物相互作用、药物过敏史、药物剂量和注射液的体外配伍等方面潜在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监测,并将信息提供给医生或药师,及时对临床上存在的传统的不合理用药观念和用药现象进行纠正,改进药品的使用,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为药品的安全使用提供实时警戒,能够减少可防范的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3.2 药物警戒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药品不良反应药品不良反应(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的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反应。药物警戒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监测体系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其首要目标是发现、评价、理解和预防药品不良反应。药物警戒通过对药品使用中出现的不良事件进行收集和分析,检出和确认不良反应,并通过相关措施防范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药物警戒是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监测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和深化。临床是药品使用最集中的地方,同时也是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的地方。这是由于在临床上应用的药物,由于受医学科学发展的限制,绝大多数在具有治病功能的同时还存在着或多或少、或严重或轻微的不良反应。同时,很多疾病的临床治疗需要使用合并用药和辅助性支持治疗,造成因药物治疗或合并用药而引起的ADR很难避免。因此,在临床开展药物警戒不仅可以及时发现临床病人出现的药品不良反应,而且对医嘱中潜在的ADR进行处理,帮助临床医生,及时修正“问题医嘱”,并作出有效的防范措施,如更换品种、调整剂量、调整给药方案或进行特殊提示(如对于药物配伍或联合用药可能引起的ADR,提示对病人进行特殊检查,或密切观察临床指征)等等,有效地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

4 小结

公安机关警戒带使用管理办法 篇3

1.下列关于警戒带的解释正确的有(ABC)。

A.由公安机关按照规定装备的 B.用于依法履行职责

C.在特定场所设置禁止进入范围的专用标志物

2.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在履行职责时,可按相关规定使用警戒带。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使用警戒带,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B)A.正确 B.不正确

3.公安机关使用警戒带的原则是(AB)

A.有利于履行职责

B.有利于公民、单位的正常活动 C.有利于

4.下列情形中使用警戒带正确的是(BD)

A.执行公务时警戒带可以用其它的普通绳索代替 B.夜间使用警戒带应当配置警示灯或照明灯

C.使用警戒带的情形消失时,可视情况决定拆除与否。D.使用警戒带的情形消失时,应当立即停止使用和拆除

5.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履行职责时,可以根据现场需要经(C)批准,使用警戒带。

A.派出所所长 B.县以上公安局长 C.公安机关现场负责人 D.指挥中心 6.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履行职责时,可使用警戒带的是(ABCD)

A.警卫工作需要

B.集会、游行、示威活动场所 C.治安案件的现场 D.刑事案件的现场

7.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履行职责时,可使用警戒带的是(ABCDE)

A.交通事故或交通管制的现场 B.灾害事故的现场

C.爆破或危险品实(试)验的现场 D.重大的文体、商贸等活动的现场 E.其他需要使用警戒带的场所

8.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使用警戒带的行为,受(A)保护。

A.法律 B.行政法规 C.规章

9.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碍、干扰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使用警戒带。(A)

A.正确 B.不正确

10.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使用警戒带设置(C)时,在场人员应当服从人民警察的指令。

A.控制区 B.警备区 C.警戒区 11.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违规使用警戒带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有关法律和规定追究主管领导和直接负责人的()责任。

A.行政 B.法律

12.对(C)警戒带或擅自进入警戒区的,经警告无效,可以强制带离现场,并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A.破坏 B.冲闯 C.破坏、冲闯 D.以上都不对 13.对破坏、冲闯警戒带或擅自进入警戒区的,立即强制带离现场,并可依法予以处罚。(B)

A.正确 B.不正确

14.对制造、贩卖、使用警戒带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处罚。(B)

A.正确 B.不正确 15.(C)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负责警戒带的使用管理工作。

上一篇:给外公的一封信小学二年级作文下一篇:基础工业工程课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