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城市公共安全体系的建设(精选8篇)
随着丹东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安全也需要不断的更新和充实,特别是丹东实现“四城联创”的现阶段,城市公共安全工作更尤为突出,可以说城市安全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公共安全不同于工业生产安全与职业安全。它不但包括自然因素、生态环境、公共卫生等安全问题,还囊括了人们的身体健康、互联网络安全、生物物种安全、矿产资源保护、公众心理稳定等诸多方面,可以说城市安全是丹东实现“四城联创”的基本保证,也是丹东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条件。如今,城市安全由于人群的聚集而不断放大;由于系统的社会敏感性而猝变;由于系统的脆弱性而易受破坏。因此,科学的应对各种安全机制对于城市公共安全至关重要。
一、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提高全民安全的意识,建立和完善公共安全教育和培训体系是城市安全的前提和基础。
现在丹东的城市人口不断密集,外来人员和企业不断增多,人员流动性增强,使各种城市隐患不断加剧。现在城市灾害中,人为因素造成的灾害占很大比重,很多灾害是由于人的主观行为不当造成的。因此加强对市民的危机意识和防灾减灾安全意识教育尤为重要。争取把因人类社会自身行为不当而造成灾害控制在源头,减少人为灾害造成的严重后果,就是要通过加强市民的防灾减灾意识教育、文明安全生产教育、防范技能的培训等措施。现阶段对市民的城市公共安全教育较少,让市民无法从根本意识到那些是危险源,哪些行为是容易引起事故的。再者,由于各方面的安全基础设施跟不上当代的发展形势,不能系统有效的让每个市民掌握自救的能力,使市民在面对各类灾难、事故发生时不能掌握一定的自我保护能力。记得在2008年汶川地震的时候,由于四川安县桑枣中学四年中多次进行紧急疏散演习,地震发生后,全校2200多名学生、上百名老师,从不同的教室中,全部冲到操场,以班级为组织站好,无一伤亡,创造了一大奇迹。这些就是他们从2005年开始,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在全校组织一次紧急疏散演习的结果,他们工作做得非常仔细,每个班的疏散路线、楼梯的使用、不同楼层学生的撤离速度、到操场上的站立位置等,都事先固定好,力求快而不乱,井然有序。在以后的时间里,政府官员不但要进行反危机模拟训练,教育部门也要把各级别学生的反危机模拟训练列入教学计划,各单位企业要注重对员工城市安全宣传和教育。要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群体的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和教育,特别是老弱病残,外来务工人员要加强城市安全常识的宣传力度。使市民危机意识的增强的同时遇到突发灾害事件,能够做到听从指挥,临危不乱。总之要让广大市民切身感受到城市安全的预防工作是为民办好事,办实事,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这样才能让城市安全得到广大市民的认可和支持,才能使城市安全的预防工作有所成效。
二、提高政府处置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提高政府处置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首先要加强应急管理机构建设,建立健全城市安全体系。从而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才能明确相关单位的责任和义务,推行城市安全责任制的全面落实。只有这些体系的完善,才能保证一切工作顺利展开。以前在发生公共安全危机事件后,往往是组建一个临时应急领导小
组,负责事件的应急处理及事后恢复,随着危机事件消失,应急领导小组使命也就完成了,从而使经验教训无人系统总结借鉴。因此建立长期的城市安全管理机构对提高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整体水平是十分必要的。政府等有关部门要合理整合现有资源的基础,改善装备,加强管理,提高用于公共安全的财政支出,从而形成一个长效的保障机制。应急管理机构的建设,要与政府领导职能相结合,在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协调。与防汛、防火等各专业指挥机构相协调。要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应急救援人员的指挥水平和专业技能。在对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事件等及时有效的进行组织指挥,要有足够的救援通信保障、物资保障、医疗保障、防疫保障、资金保障、队伍保障、居民生活保障等为一体的危机处理系统和社会保障系统。不管什么危机发生,都有事先的组织体系应对策略。
由于突发性灾害事件是随机的,小概率事件,各部门在应急预案的编制和落实上存在着重视不够、力度不大的现象,一些部门对预案不熟悉。所以平时必须认真学习和熟悉预案,要认真熟悉预案中的总体原则、主要思路。多组织对有关部门对预案的模拟演习,从而达到熟练使用预案。这样才能发生突发性事件之后冷静应对,妥善处置。从而使城市公共安全建设成能够有效、准确、及时处理的长效机制。
三、完善对城市安全预防和监督体系
城市安全隐患要以“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为方针。在危机事件发生后的应急处置和事后恢复固然重要,但预防城市安全中的危机事件才是确保城市安全一种积极主动的化解手段。防患于未然,是公共安全危机管理的关键所在。政府要加强对公共安全密切相关的重点行业和企业的排查和管理,要加大对这些容易存在隐患地方的监督和检查力度,及时的清除事故隐患,堵塞各种漏洞。让民众生活在一片安全、安心的环境里。
四、加强对危机善后的处理
危机情形一旦被控制或消除后,相关部门应查找产生灾害的原因、进行事故分析,加大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罚,总结经验教训,举一反三,深悟其理,警钟长鸣。丹东是一个旅游业发达的城市,在这方面,城市安全管理工作要有的放矢,准确到位,要更好的了解游客的安全事故特征,让游客有一个安全的防范系统,使游客不但觉得丹东的山美景美,更能够感觉到安全舒心,因此准确的科学发展城市安全,对丹东的旅游状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城市公共安全体系,既是政府执政为民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对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考验,是确保公共财产和人民群众安全的措施,是丹东促进和谐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当前丹东实现“四城联创”的关键时期,必须加快城市公共安全体系建设,才能使丹东这座大气秀美的城市社会更和谐,人民更安居乐业
六道西社区
一、公共交通安全体系构建不足
1. 安检措施缺乏。
公共交通的特点是大众化、便利性、公益性, 这些特点就决定了其安全是属于公共安全, 因此, 安全检查是必须要进行的。这些安检措施通常在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民航等公共交通出行中进行, 其中民航的安检最严格, 也最有效。安全检查措施是保证平安出行的基本前提, 然而在公交车出行中, 根本就没有安全检查措施, 任何人都可以乘坐公交车。近年来发生的公交车爆燃事故中, 大多是由于乘客携带了汽油, 报复社会进而伤及无辜导致公交车爆燃, 造成伤亡惨重的巨大代价。公共交通安全体系建设中的不足之一就是安检措施缺乏。笔者有时乘坐长途汽车, 发现汽车站的安检也存在缺陷。没有专人值守, 乘客有没有携带危险品, 根本无人查验。如果有乘客携带危险品, 蒙混过关, 那后果是无法设想的, 所以乘客携带危险品是发生公共安全交通事故的直接原因。
2. 管理不到位。
科学的管理在公共交通安全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如果管理不到位, 经常会导致事故更严重。例如在成都公交车爆燃事故中, 公交车超载无人管;发生事故后, 公交车安全锤找不到, 乘客无法破窗逃生;厦门BRT公交车爆燃事故中, 公交车着火之后, 司机坚持开车到站台停靠, 这样做无异于火上加油, 加剧了事故的严重性;另外, 厦门BRT快线建好后, 有市民就建议政府部门对BRT快线的安全隐患 (包括超载) 进行了分析。可惜, 有关部门没有采纳, 最终导致了事故的发生。这些管理不到位导致了事故的发生以及后续救援受阻, 从而加剧了公共安全交通事故后果的严重性。
3. 公共交通安全教育缺失。
良好的公共交通安全常识是公众在公共交通安全事故发生后进行自救的重要依据。公众缺乏基本的公共交通安全常识, 例如, 即使公交车已经达到满座的情况下, 还是要挤进去, 以至于公交车里人满为患, 乘客连正常的移动都无法进行。在这种情况下, 发生爆燃事故, 后果就十分严重, 拥挤的公交车使得乘客的逃生变的十分困难。如果对上述的公交车载客量进行限制, 那么即便发生不测, 乘客下车的机会还是很大的, 因此要加大对乘客的公共安全教育, 提高公众对公共交通安全的认识, 从而有效防范公共安全交通事故的发生。
二、完善公共交通安全体系对策
1. 加强安检。
对利用公共安全交通工具的乘客实施安全检查是完善公共交通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要措施。从源头上杜绝导致公共安全交通事故的发生, 进而保障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众所周知, 飞机的事故率最低。除了必要的飞行技术保障和飞机可靠性之外, 另外一个重要的安全措施就是安检。飞机的安检最严格, 连一瓶矿泉水都不允许带上飞机。笔者曾经携带一罐八宝粥, 结果被收缴了。和飞机相比较, 公交车的安全检查几乎没有, 因此, 笔者建议在公交车系统运行中强制安检。随着科技的发展, 安检技术已经很成熟, 只要为每辆公交车装上安检设备, 至少从技术上杜绝不法分子作案的可能性。加装安检设备会造成公交运营成本的增加, 政府要在这方面给以补贴。或者适当提高公交运营价格来抵消安检设备引起的成本负担。人的生命是无价的, 安检设备的成本负担和人命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2. 科学管理。
管理是否科学是衡量一个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科学的管理是实现安全公共交通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上述公交车爆燃事故中, 公交车超载就体现了管理上的缺位。公交车超载加剧了公共交通事故的严重后果。公交公司不能简单一成不变地安排公交车辆, 而应该根据不同时段人流的状况合理调配公交车辆, 实施公交车辆的动态管理。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分流、增加运力等措施来杜绝超载现象的出现。严格遵守公共交通工具的限额人数, 坚决打击超载现象。除了对超载现象的治理外, 还需要在公共交通的运行中强化管理。加装视频监控设备, 对公交运行的全过程进行监控, 及时将公共交通安全的隐患消除掉。公共交通工具上的安全门、卫生消毒和逃生工具等各方面的维护是完善公共交通安全的必要措施。这些貌似不起眼的、平时用不到的工具在关键的时候才能够起到应有的作用。
3. 加强公共交通安全教育。
公共交通安全教育的实施是为了让每一个乘客和司机都有较好的公共交通安全常识。在事故发生前能有一个基本的安全考虑;在事故发生时能够有效地、临危不乱地开展自救, 避免次生事故的发生;在事故发生后, 能够有序地逃生。公共交通安全教育不能流于形式, 而是经常在公众中开展。无论乘客还是司乘人员, 都要接受公共交通安全教育。经常开展公共交通事故演习, 使得公众在心灵深处对公共交通安全具有清楚地认识, 从而有效地防范公共交通事故的发生, 提高乘客和司乘人员的自救能力, 尽最大程度减小公共交通事故造成的危害。
4. 构建良好的社会安全网。
公共交通安全不是孤立的, 它和社会上的食品安全、医药安全、公共卫生安全、信息安全、建筑安全等方面构成了公共安全。尽管公共安全的各个方面有区别, 但是也存在一定的联系。比如:贵阳公交车爆燃事故犯罪嫌疑人怀疑妻子出轨, 发泄心中愤怒, 从而报复社会;另外, 厦门公交车爆燃事故犯罪嫌疑人因为派出所不更改年龄, 诉求无门, 从而诉诸报复社会, 导致了严重事故的发生。这些案例表明, 良好的社会安全网对预防公共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作用。假定这些不法分子心中的不满和诉求能够得到一定的释放和满足, 也许这些悲剧是可以避免的。因此, 政府部门要恪尽职守, 为民服务, 让有诉求的民众具有申诉的途径和渠道, 不能诉求无门, 以至于绝望。除了满足正常的诉求, 政府还要加大投入, 改善民生, 对普通民众的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切实做到保障全民, 使得民众有基本的生活保障, 从而构筑良好的社会安全网。
一、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社区文化建设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文化资源不断整合,文化建设初具规模,文化室、图书室,计算机、音响设施成为许多社区文化室的基本设置,大部分住宅小区配备了宣传栏和读报栏。同时,文化队伍发展壮大,各社区组织本区域内的各类文艺骨干,在文化馆等上级部门的扶持指导下,成立了以合唱队、舞蹈队、腰鼓队等为主的文艺小分队,长期坚持为群众演出,活跃在社区文艺舞台上。社区还常常开展一些主题性的文化活动,配合政府宣传中心工作。
二、社区文化建设的不足
尽管近年的社区文化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各地发展水平不均,仍存在一些不足。
(一)资金投入不足,困扰社区文化发展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虽然政府加大了投入力度,但所拨经费也常常只够购置计算机、桌椅等设备,勉强保证最基本的办公需求。不少社区文化活动室建起来后,设备得不到有效的更新、添置,更没有多余的经费用于聘请专业教师,文化活动和培训活动无法正常开展。另外,社区聘用干部工资待遇较低,使得高素质、稳定的社区干部队伍的形成难上加难。
(二)社区文体活动场所、设施不足,档次较低。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区成为了城市居民最主要的户外活动、休闲场所。而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又必须依托相应的文化设施。当前,在我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社区文化设施缺口仍然较大,活动场地、活动器材和设施短缺。全国6524个街道中,共有街道文化站4545个,没有文化站的占30.33%。全国83370个社区居委会中,共建有社区文化活动室37732个,没有文化活动室的占54.74%。
(三)文化专干不专,身兼数职现象普遍。
目前,社区中文化干部身兼数职的现象十分普遍,许多文化干部在承担文化工作的同时还必须兼任团委、计生、办公室等多项工作,无法专干专用,能够投入文化工作的精力十分有限,对社区文化工作无法进行有效地指导、协调和服务。
三、参与人员老龄化,年轻人参与率低
社区居民的参与度是衡量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指标。当前,日常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人员大部分是退休的老年人,年龄结构偏大。年轻人对社区工作知之甚少,缺乏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积极性没有被调动起来,年轻人参与度低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这给社区文化活动的推广带来很大难度。
四、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加大政府投入,保障社区文化事业发展。
首先,建议各级政府把社区文化投入纳入政府每年的财政预算,以保障社区文化软硬件建设的资金来源,且增长幅度不低于财政增长水平,确保资金投入的可持续性。其次,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形成社会资源共享、多方积极投入的社区文化共享、共建局面。
在这一方面,海沧区政府进行了积极的尝试。2012年,海沧区邀请厦门市歌舞剧院在区文化中心广场举办了48场“温馨海沧”假日广场专场文艺演出。该演出是在区政府主导下,由嘉里大通物流有限公司进行独家冠名赞助的。同时,作为企业积极参与到社区文化建设的鼓励措施,企业当年的应缴纳税款可依据该年度的赞助费用数额做相应的减免优惠。这样有效地提高了当地企业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积极性,让群众享受到了更多高雅艺术。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社区文化事业发展
首先,要将文化设施建设纳入社区乃至整个城市建设规划中来考虑,在小区规划初始就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配备相应的文化设施,按人口比例配建社区文化活动室,保证社区文化设施能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其次,要加大公益性文化场所及文化设施建设的力度,例如,兴建社区文化广场、报刊栏、文体活动室、图书室、棋牌室等,为社区居民开展文化活动提供更多的场所。另外,要重视社区内现有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推动社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校向周边社区居民开放其文化场所,实现资源共享。
以海沧区为例,近年来,加大了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海沧湾公园、区法治文化公园、彩虹公园建成并对市民免费开放;由文化馆、图书馆、影剧院、青少年宫和文化中心广场五个部分组成的区文化中心,共投资1.2亿元,总用地面积3.5万平方米,全部免费开放;投资5.2亿元,建设用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的海沧区体育中心;全面铺开村、居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镇街及各村居已有村民综合服务中心文化活动场所近10000平方米;各种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基本形成功能完善、层次分明、布局合理,覆盖区、镇(街)村(居)三级的公共文化设施服务网络。
(三)加强社区文化队伍建设,增强后备力量
加强社区文化建设、进一步发展社区文化就必须建立一支文化素质较好、业务知识较为全面的文化队伍。首先,加强社区文化管理干部队伍建设。提高社区聘用干部工资待遇,通过选聘,竞争上岗,建立一支相对稳定、高素质的社区专干队伍。其次,加强社区文艺骨干队伍建设。对日常社区活动中表现突出的文化人才进行登记造册,建立社区“文艺人才库”,并及时吸收到社区文化工作队伍中来,使之成为社区文艺骨干。第三,还必须注重对文化管理建设干部及社区文艺骨干进行定期培训,使社区文化队伍的综合素质得到不断的提高。
海沧区是厦门市最早执行文体协管员聘任制度的先行区,现共有专职文体协管员37人。自2011年起,海沧区村(居、场)级文体协管员工资由每月500元提高到每月1100元。目前,这支队伍已经成为海沧区基层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力量。同时,海沧区文化馆定期指派专业教师深入各个社区,举办秧歌、排舞、交谊舞、合唱及如何组织开展社区群众文化活动、如何协助搞好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等各类培训。
(四)丰富文化活动内容、创新模式,提升年轻人参与热情。
目前,由于工作压力大、缺少时间,社区文化活动内容、形式单一是年轻人远离社区活动的主要原因。那么如何激发年轻人的参与热情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多开展适合年轻人的活动。目前社区开展的广场舞、腰鼓舞等活动大多适合中老年人,年轻人感兴趣的很少,参与的人数少之又少。我们可以多举办一些歌唱类比赛、球类比赛、户外远足及登山类的年轻人喜欢的活动,也可以邀请一些专家、学者举办适合年轻人的公益讲座,或者举办一些亲子活动,吸引80、90后父母参加;二是创新模式,从“新”上下功夫,改变活动的方式,吸引年轻人参与。例如开创网络社区、微博或微信平台,每次社区搞活动可以在网络论坛或是微信群上提前发出“帖子”,公布活动内容、时间、地点等详细信息,方便青年人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时间来取舍,年轻人也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分享自己参与活动的感受,对社区活动进行推广。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源头活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乡村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则是实施乡村文化振兴战略的基础和前提,完善的体系可以从文化和精神层面提供支持,提高人们的思想文化素质和科学技术水平。为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更好地繁荣农村文化,助推乡村振兴,针对公共文化设施维护资金短缺、利用率不够高、基层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人才队伍力量薄弱、特色文化挖掘不够等问题,结合永昌实际,提出以下几点思考与建议:
一、加大投入力度,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投入保障机制。
一是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加强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持续投入,同时强化对外免费开放经费和农村文化建设资金的管理,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加大文化投入和保障机制。
二是将群众性文化活动补助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农家书屋的管理、维护、运行经费等纳入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正常运转。三是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并使之成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投入的有益补充。二、加强管理督导,提高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利用率。
一是加大对基层公共文化设施使用的管理力度,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规范服务行为。
二是合理布局和科学配置农村公共文化设施,根据区位和人口密度合理配置文化设施,提高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的利用率。三是充分发挥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社区)文化服务中心的阵地作用,提升自身服务能力,充分利用各种节庆日,大力开展各类有针对性的文化活动。四是将面向基层的各类公共文化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推动文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实现人、财、物统筹使用,防止基层公共文化设施被挤占、挪用。三、立足农村实际,丰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内容。
一是根据农村发展实际和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充分挖掘全县民俗文化、民间艺术文化等农村文化资源,针对不同人群的文化消费需求,开展“菜单式”“订单式”服务,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
二是职能部门要加大对参与提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主体(包括村委会、民间文艺团队等)的奖励和扶持力度。三是系统化、常态化征集基层群众公共文化需求信息,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满意度调查,以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精准度和满意度。四、注重人才培养,壮大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队伍。
一是创新机制,招聘急需的文化专业人才,着力解决乡镇文化专干不能专职专用以及文化人才老化等问题。
二是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专业指导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工作制度化,加强对乡镇、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指导。同时,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乡镇、村(社区)文化管理人员、民间文艺团队等群体就文化服务的方式、内容等方面进行培训,帮助其提高技能。三是充分发挥乡土文艺人的作用,建立乡土文艺人才库,着力解决基层文化工作人员不足问题。同时,不断优化激励措施,吸引有一技之长,热衷于基层文化工作的乡土文艺人兼职文化辅导员,鼓励文艺人才积极创作精品。四是认真落实民间艺人的优待措施,经常性组织开展非遗传承人培训和传习展演活动,适当将非遗艺术引入“课堂教学”,通过特色课堂、作品展览、体验传习等活动,推动非遗项目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
五、深入挖掘内涵,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建设。
根据中共保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保发„2007‟8号)、《保山市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意见》要求,为将我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落到实处,按时完成“十一五”期间全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任务,建立和完善全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全县各族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服务,促进昌宁经济繁荣、社会和谐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加强我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意义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意义。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显著改善。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日益增长,对公共文化产品、基础设施、服务网络、资源配置等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广大农村和山区,文化设施还比较落后,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严
—1— 重不足,实现和保证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任务十分艰巨。各级各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有重点分阶段地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抓紧抓好。
二、加强我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任务
积极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创新文化服务方式,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技术,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构,按照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原则,以政府为主导、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努力建设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供给、设施网络、资金人才技术保障、组织支撑和运行评估为基本框架的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保障人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参加大众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当前,要大力加强公益性文化工程建设,认真组织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文化室和厂矿企业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村民小组文化院(农家书屋)建设等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充分发挥现有文化设施作用,积极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加大产业支撑和市场供给,增强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供给能力。至2010年,达到基本满足人民群众就近便捷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
三、积极实施一批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工程,努力推动全县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一)实施公益性文化设施更新提升建设工程。力争在“十
—2— 一五”后三年完成县综合体育训练馆(后备体育人才训练基地)的建设,完成县图书馆的迁建工作,完成会堂广场篮球场改造提升,积极争取昌宁文化广播电视大楼建设项目。
(二)实施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要把文化站建成具有文化、广电、体育、科普、宣传等服务职能,集书报刊阅读、多媒体电子信息资源共享、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普教育、体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动、老年人活动、妇女、民兵之家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的综合文化站。积极整合资源,增强综合文化站建站力量,动员社会力量捐资建设,除县级财政对每个乡镇文化站基础设施建设补助5万元之外,每个乡镇每年要拿出2万元作为文化站设备购置、维修费,并纳入每年预算。要提高办站水平,加强管理,并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投入机制和管理评价机制,使文化站不仅能够较好地服务乡镇机关所在地的干部群众,不断满足当地干部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而且能够辐射带动所属各村文化室。村民小组文化院(农家书屋),要坚持公益性的性质,认真履行社会服务、指导基层、协助管理农村文化市场的职能。到2010年底全县13乡镇要按国家标准建成综合文化站,使文化站真正做到有站有址,产权自有,建筑面积达300m2以上,藏书在1500册以上。
(三)实施村(社区)综合文化室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工程。在“十一五”后三年和“十二五”期间,要整合宣传、组织、教育、文化、科技、广电、体育、青年、妇女、老干等各方力量,—3— 因地制宜,以阵地建设为基础,以开展活动为中心,积极为广大村民提供综合服务。到2010年,按“七有七落实”的建设目标,完成70个村(社区)综合文化室的建设工作,使全县50%的村有文化活动室,社区有文化活动中心。到2015年基本实现125个村(社区)都建有文化室,每个村(社区)综合文化室县财政给予1万元的设备补助。“七有”:一有必要的文体用房;二有电脑1至3台;三有电教设备;四有“农民健身工程”规定的篮球场和乒乓球桌;五有文化体育科技活动骨干队伍和相应的文化体育科技用品;六有不低于国家规定标准的“农家书屋”;七有宣传栏。“七落实”:一落实综合建设管理机制,形成宣传、组织、教育、文化、科技、广电、体育、青年、妇女、学校、老干共建共管共享村文化室的格局;二落实启动资金和长期支持活动的资金来源;三落实专人(兼职)管理责任制;四落实管理人员及村文化科技骨干培训辅导措施;五落实对群众进行电脑、科普培训措施;六落实组织文体活动的措施;七落实持续发展评价管理机制。
(四)实施文化体制改革工程。一是在文化事业单位实行“三项制度”改革;二是进一步深化县文工队改革,全面推行合同聘用制。参照临边县(区)文化体制改革做法,结合昌宁实际,经研究,昌宁文工团改革的初步方案为:成立编制为25人的表演队伍的昌宁县文工团,设置13个事业岗位,用于解决保障专业艺术团队必须的核心和技术骨干力量(其中:团长1人,副团长2人,编导2人,文字创作1人,音乐创作1人,灯光、音响1
—4— 人,主要舞蹈演员2人,优秀声乐演员1人,节目主持2人),设置12人的合同聘任制岗位用于保障演员队伍;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事业编制岗位享受全额拨款待遇。合同聘用制岗位人员按每人月工资800元,保险费6000元/人年计,县财政每年应核拨187200元(壹拾捌万七仟贰佰整元);为确保完成40场公益性文化演出和“三下乡”任务,每年每场3000元计,县财政每年应予补助120000元。
(五)实施城乡群众文化繁荣发展工程。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1.建设一批村民小组文化院(农家书屋),深入开展全民读书用书活动,使读书用书成为全县一种基本的社会风气,成为多数人搞好生产、生活和工作的一种必要的手段,成为乡风文明的一种基本标志。农家书屋是农民身边的图书馆、没有围墙的农民学校、没有门槛的农民之家,农家书屋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标识,统一品种配备,统一活动组织,采取免费借阅、出租、规范化管理。
各乡(镇)要按县文体局下达的计划,每年建一批村民小组文化院农家书屋,建一批村文化室,最后达到村村有文化室,每个村民小组有一个农家书屋,村文化室图书装备不得低于700册12000元,每个农家书屋图书装备不得低于500册8500元。有阅览室、借阅室,有专人负责管理。农家书屋建好后,各村要保证图书有增无减,每个村民小组农家书屋、村文化室,每年图
—5— 书存量(册数)必须增长30册,500元,以满足农民读者的需求。
农家书屋装备的图书是以农业科技为主,文学艺术、文化教育、少儿读物、哲学社会科学、音像制品为辅。农家书屋是农民学科学、学文化、提高自身素质的免费学校,是惠及千家万户农民的文化工程,所存图书必须是正规出版物,非法出版物不能进入农家书屋。为确保图书质量,农家书屋的图书由昌宁县文体局监督,昌宁县新华书店负责采购并配送到乡镇、村、村民小组。采购资金由县、乡两级财政各负责50%,并纳入当年财政预算,由县政府组织相关部门每年进行检查验收,对不达标的乡镇,要追究第一责任人的责任。
2.积极开展“五个一”乡村文化活动,即:每月每村组织中小学生和村民看一场电影;每季度每村组织村民开展一次体育活动;每半年每村组织中小学生和村民开展一次文艺活动;每村培养一批信息共享骨干人员;每季度每村组织村民开展一次实用科技、经济信息、政策法规或乡风文明等方面的培训活动。
3.每个乡(镇)每年至少举办一次乡村文化体育演赛活动,每两年举办一次全县乡村或城镇企业职工文化体育调演(赛)活动,把全县群众文化体育活动,特别是乡村群众文化体育活动推向一个更新的层次,形成全县公益性文化工作特别是乡村文化工作的一个新的亮点,不断丰富人民群众文化体育生活。
4.认真开展“昌宁歌曲大家唱活动”,继续开展“千年茶乡·昌
—6— 宁”歌曲征集活动,力争2010年前出版发行“千年茶乡·昌宁”歌曲专辑,进一步推动昌宁歌曲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机关、进企业等“五进”活动。
5.高度重视社区文化建设,大力开展社区文化活动。逐步形成社区文化活动与行业文化活动相互推动、相互补充的格局。
6.实施好漭水、卡斯两镇国家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示范项目。积极争取实施其余乡镇建设项目,县财政给予相应补助。广泛开展城乡广场(晒场)群众文化活动和全民健身活动,丰富城乡人民群众的文化体育生活。从2009年起,县财政每年给予县少体校5万元的专项经费补助。
7.组织县文工团、文化馆送戏下乡,推进“千场节目”进乡村活动。文化馆、文工团既要积极推出代表我县最高水平的精品节目,又要结合县委政府中心工作努力创作、排演短小精悍、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节目,及时下乡下厂、进村巡回演出,每年不低于40场。
8.认真办好一年一次的“千年茶乡商贸文化节”、“湾甸傣族泼水节”、“鸡飞立夏旅游节”、“耈街苗族花山狂欢节”、“珠街彝族火把节”等一批重要节日。将千年茶乡商贸文化节活动经费纳入每年县财政预算。
9.发挥“云南省茶文化创作基地”的作用,积极开展讲茶经、品茶韵、写茶文、唱茶歌、推好茶等活动,带动民族文化、产业文化的进步发展,繁荣昌宁文学艺术创作阵地。从2009年开始,—7— 政府将拿出专项资金,设立昌宁县文学艺术政府奖或创作奖励基金,每两年评比一次。
(六)实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工程,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
1.建设一座建设用地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集广播、电视制作、发射、转播及综合服务于一体的昌宁县广播电视大楼,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需求。
2.到2010年,完成全县13乡镇904个20户以上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新增广播电视覆盖人口15万人。
3.到2020年,完成13个乡镇及所在村民委员会通过光纤建设工程,建设有线电视(含有线调频广播)光纤主干线284.43公里及13个乡镇的有线调频广播工程建设。使全县13乡镇及乡镇所在村委会覆盖有线电视,使有线电视覆盖率达42%。
4.借助中央和省实施农村无线覆盖工程的机遇,不断完善硬件建设,大力提升我县鸡蛋山转播台和三甲中波台的转播质量,提高节目的传输质量和本县节目的覆盖范围。
5.进一步理顺有线电视管理体制,规范管理,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增强自身活力,加快发展速度,扩大网络覆盖面,积极稳妥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工程,为城乡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个性化服务,并为解决农村“看电视难”问题做出应有的贡献。
6.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努力提高自办节目水平,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宣传媒体的作用,切实加强对内对外宣传,建立
—8— 广播电视“村村通”长效机制。认真落实安全播出责任制,切实加强安全管理。
(七)实施农村“数字电影”放映民心工程,充分发挥电影放映的宣传、科普、娱乐和教育作用。根据国家统一部署,从2008年下半年起,开始启动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县财政每年每场电影拨付40元补助(全县1500场6万元),实施好“数字电影”试点工作,实现全县每月每村能看到一场电影,使电影放映的宣传、科普、娱乐和教育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八)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得到文化信息共享实惠。目前,我县已完成国家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的建设。2008年,要重点完成13乡镇综合文化站站点建设任务,县财政给予每乡镇各3万元、共39万元的设备专项补助;从2009年起,每年县财政给予县级支中心6万元、乡镇站点各1万元的工程维护费、信息资源建设费、电费、互联网光纤线路租用费专项补助,每个行政村(社区)县财政给予0.3万元的工程维护费补助;2010年完成百分之十行政村文化室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网络建设;2015年前完成全县村(社区)文化室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使之初步形成覆盖全县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网络。同时积极整合农村信息网络资源,充分发挥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地面卫星接收教学设备、村级党组织活动场所相关设备以及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
—9— 的相关设备等综合服务功能,使之既能服务教学,服务党组织活动,又能服务当地村民群众。要以乡镇为基础、村为单位,广泛开展“百万村民共用共享信息活动”,通过活动开展切实让广大村民尽快走进信息网络,学会利用信息网络,让信息资源惠及乡村民众,把全县信息共享工作推向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九)实施文化产业发展工程,提高文化产业支撑和文化市场供给能力。大力发展五小印刷业、广告业、演艺业、娱乐业、文化会展业、影视制作业、文化旅游业以及乡村特色文化产业等重点文化产业,发挥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双重作用,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坚实的支撑。充分利用市场作用引导文化资源向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合理流动,大力发展专、精、特、新中小文化企业,鼓励、引导农民和社区居民自办文化,要在现有《千年茶乡》季刊、《昌宁检察》季刊、《恒盛》半月报的基础上开发独特文化资源,丰富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文化产品种类和数量,打造苗族服饰文化、民族民间文化、千年茶乡文化,推出一批有影响力的剧目或电视剧剧本,适时进行文化产业投资招商,积极开发农村出版物发行、电影放映、文艺表演等文化市场。要进一步加大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力度,促进农村文化市场的健康有序和繁荣。
(十)实施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与开发利用工程,切实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和开发利用工作。
1.全面落实县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日常监管责任制,—10— 采取有效措施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抢救性维修,确保全县各级重点文物的安全。从2009年起,县财政每年给予3.5万元的文物征集、管理专项经费补助。
2.对国家级“昌宁苗族服饰习俗”、省级“昌宁傈僳族服饰习俗”、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和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项目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实施重点保护,确保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安全。从2009年起,县财政每年给予15万元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专项经费补助。
3.完成第三次文物普查任务,积极组织申报一批市级、省级、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重点保护项目,公布一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重点保护项目,认真组织“申遗”工作。2009—2011年“三普”期间,县财政每年给予5万元的普查专项经费补助。
4.进一步引导和深化千年茶乡文化、民族民间文化和昌宁产业文化的研究;充分利用我县历史文化资源、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挖掘创新《昌宁民间文学 》、《昌宁民间音乐》、《昌宁民间习俗集成》、《昌宁文化志》、《昌宁文化传承人》等一批文化产品,建设推出一批文化旅游景区、景点。2009年,着重出版发行《昌宁文化志》及《昌宁民间习俗集成》,县财政给予30万元的专项经费补助。其余书刊逐年完成,县财政给予相应补助。
5.积极整合文化遗产保护的人力、财力、物力,建立健全新的管理机制,开创文化遗产保护新局面。
—11—
四、加强领导,制定措施,狠抓落实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制。经县委、县人民政府研究,决定成立昌宁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领导小组:
组
长:耿
梅
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
副组长:岳黎松
成员:夏红军
张卫国 张云怡
周跃泉 曹中文 杨建奎 杨雁斌 王朝杨 张光清 穆尚勇 杨志鹏 李国军 王丕军 张浩仁 普
兴 罗建民 刘
杰 县委副书记
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 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 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主任 县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
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县委老干局局长 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县发改局局长 县财政局局长 县建设局局长 县文体局局长
县广播电视局局长
县旅游局局长 县公安局副局长 县教育局局长 县卫生局局长 县民宗局局长 县交通局局长
—12—
李国荣
县科技局局长
于俊荣
县扶贫办主任
罗兴明
县民政局局长
杨荟能
县文联主席
王莲琼
县妇联主席
黄晓东
团县委书记
十三乡镇乡镇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文体局,由县文体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处理日常工作。
各乡(镇)、村(社区)要相应成立公共文化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公共文化建设的协调管理,形成投资建设、管理和开展活动的合力。
(二)多渠道筹资,加大投入力度。
1、县乡两级财政每年要安排相应的专项资金,资金增长幅度不低于财政增长幅度,确保各项任务的完成。
2、从2009年起县财政预算每年安排20万元的乡村公益性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由县文体局重点用于对“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五个一乡村文化活动”、“百万村民共用共享信息活动”等配套补助、扶持或开展相关活动。
3、保山市第三届体育运动会定于2012年在我县举行,从2009年开始至2012年县财政要安排专项经费,用于筹备工作。
4、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对公共文化,特别是公益性文化事业
—13— 的捐赠。县、乡(镇)分别在文化主管单位设立“公益性文化建设捐赠接收管理办公室”,统一接收和监督管理社会对公共文化建设的捐赠,指导和协助捐赠人落实国家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制定相关管理办法,按照捐赠人的意愿监督管理受助单位用好社会捐赠资金。5、2009年起从城市住房开发投资中提取1%的资金用于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由县财政专户管理。
(三)切实加强文化体育人才队伍建设。各级要组织文化管理干部、中高级文化专业技术人员和有成就的作家、艺术家,通过到国内外进行考察、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并加强宣传和扶持,培养和造就一批水平较高的文化管理人才、专业人才和知名的作家艺术家;县文体局、文联要加强对文化单位和基层文化业务骨干、文化管理人员、文学艺术爱好者的培训,采用委培、代培或与大专院校联合办学等多种方式培养好文化体育人才。
(四)加强指导,抓好试点。要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特别是乡(镇)、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监督和管理,抓好试点建设,搞好示范带动,做好协调服务,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切实抓出成效。
(五)落实责任,稳步推进。根据省、市的有关要求,从2009年起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分别纳入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考核体系落实责任制,对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做
—14— 出积极贡献的相关单位和人员进行表彰奖励;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系统要层层落实业务考核责任制,以促进各项工作的落实,确保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
二OO八年十一月十日
根据闵行区“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围绕“全面调结构,深度城市化”的工作主线,为认真落实区四届人大六次会议“关于加强社区公共安全建设的议案”,以及《闵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闵行区加强社区公共安全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闵府办发[2011]20号),进一步推进浦江镇社区公共安全建设,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关口前移、源头治理”的原则,通过不断深化、落实公共安全责任制度,进一步健全公共安全各级排查整改机制,推进公共安全基础建设,有效预防发生各类公共安全事故,确保为全面建设“智慧、生态、宜居”闵行提供安全有序的社会环境,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二、工作目标
全民普及以消防和治安防范为重点的公共安全知识,提高广大市民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加强社区公共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排查和有效治理公共安全隐患。制定完善有效处置各类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的预案和演练机制,提高应对和处置公共安全灾害事故的能力。
三、组织体系
成立浦江镇推进社区公共安全建设协调小组及其办公室,责任单位:社区中心、各村。
4、各类中小学、幼儿园确定至少1名消防安全课教员,有条件的选聘消防人员担任兼职辅导员;每学期开展不少于2课时的公共安全教育,组织不少于1课时的紧急疏散和逃生演练。
牵头单位:安全办;
责任单位:社事办。
5、加强公共安全宣传工作,通过各类新闻媒体积极刊登和播放相关公益广告和消防、治安安全防范节目;扩大消防公益挂图在社区的覆盖面。
牵头单位:党群办(宣传);
责任单位:社事办、社区中心、各村。
⒍ 认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11.9”消防安全日、“11.15”上海城市公共安全日、“安康杯”知识竞赛等活动。
牵头单位:安全办;
责任单位:镇安委会相关成员单位。
㈡ 加强社区公共安全设施建设
切实加强社区应对突发事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社区公共安全硬件设施水平,尽快改变部分老旧小区社区公共安全设施不配套的现状,重点做好3个项目:
1、大力推进社会消防“防火墙”工程建设,着力开展社会单位“四个能力”建设。
牵头单位:安全办;
责任单位:陈行派出所、杜行派出所、鲁汇派出所。
2、2011年6月底之前,对全镇缺少、损坏的消火栓做好补缺、维修、保养工作。
牵头单位:安全办;
责任单位:规建环保办、农管中心、消防支队、水务站、房管办。
3、认真完成区政府实事项目,在12个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的社区实施消防安全工程建设。
牵头单位:安全办;
责任单位:房管办、社区中心。
㈢ 加大公共安全隐患综合治理
充分运用城市综合管理“大联动”工作机制,切实做好对各类公共安全隐患的滚动排查、上报、整改机制,加强社会前端管理,将可能危及社区公共安全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重点做好3个项目:
1、依托“大联动”工作机制,进一步深入开展对社区公共安全隐患的滚动排查、上报、整改,加强前端管理,提高处置整改实效。
牵头单位:大联动分中心;
责任单位:消防支队、城管中心、房管办、安全办、农管中心、社区中心。
2、认真排查整改物业管理和城市建设管理方面存在的消防和治安防范等社区公共安全隐患,全面整改消防设施年久失修、消防通道堆物封闭、地下空间违章挤占使用、防盗技防设施不配套等问题,确保社区消防应急通道畅通。
牵头单位:综治办;
责任单位:大联动中心、社区中心、规建环保办、房管办、安全办、城管中心、陈行派出所、杜行派出所、鲁汇派出所、消防支队。
3、保障社区消防应急供水,加强消防水源日常检查维护,在旧村宅和“城中村”改造中加强消防水源建设、管理。
牵头单位:水务站;
责任单位:规建环保办、农管中心、消防支队。
㈣ 提升应急指挥和处突整体水平
通过制订完善各类公共安全的预案和演练机制,提高应对和处置公共安全灾害事故的能力,最大程度保护生命、减少损失,重点做好3个项目:
1、制订可操作性、具体化的社区公共安全应急处置预案,建立镇职能部门参与的统一指挥处置体系。
牵头单位:大联动分中心;
责任单位:陈行派出所、杜行派出所、鲁汇派出所、规建环保办、安全办、房管办。
2、推进城市安全单元建设试点,科学设定单元方位,整合单元资源,落实救援力量,梳理单元应急救援的组织架构。
牵头单位:大联动分中心;
责任单位:安全办、消防支队。
⒊ 加强小区物业管理和保安队伍的培训,提高应对处置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的能力。
牵头单位:综治办;
责任单位:房管办、社区中心、消防支队。
五、工作要求
㈠ 精心组织、稳步推进
社区公共安全是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基础,各级领导要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真正将社区公共安全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各部门、各单位要根据项目责任分工,认真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工作方案交镇综治办,扎实完成工作任务。其中隐患排查整治、公共安全教育和应急预案的制订完善,各单位要结合之前工作,不等不靠。涉及基础设施建设和整体规划的,各牵头部门、各责任单位要迅速进入方案设计、审批流程等环节。按照区的工作要求和时间节点,稳步推广,全面落实。
㈡ 强化考核、加强督查。
一、农机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一) 组织机构
1. 自治区级。
自治区农机化公共服务机构包括自治区农机化技术推广总站、农机鉴定站、农机安全监理总站、广西机电工程学校四个单位, 均为自治区农机化管理局直属事业单位。
2. 市、县级。
市、县级农机化公共服务机构包括农机化管理局及直属事业单位农机推广站、农机安全监理所 (站) 、机电工程学校、农机学校共416个。其中农机化管理局 (中心) 110个, 农机推广站 (农机质量投诉站) 101个, 农机安全监理所 (站) 109个, 市级农机学校 (机电工程学校) 7所、县级农机学校89所, 农机研究所1个。
3. 乡镇级。
广西乡镇农机化公共服务机构为乡镇农业服务中心 (内设农机推广、监理岗位) 或乡镇农机站。目前共1 090个, 其中乡镇农业服务中心974个, 为乡镇政府管理;独立的乡镇农机站116个, 其中12个为乡镇政府管理, 17个为乡镇政府和县级主管部门双重管理, 87个为县农机局管理。
(二) 人员结构
市县农机化公共服务体系人员共8 156人 (其中科技人员5 630人, 占总人数的69%) , 其中:农机化管理局在职人员1 174人 (其中科技人员524人) , 农机推广服务机构922人 (其中科技人员669人) , 农机安全监理机构1 242人 (其中科技人员787人) , 农机教育培训机构1 693人 (其中教师1 093人) , 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农机人员2 805人 (其中科技人员2 299人) , 乡镇农机站320人 (其中科技人员258人) 。
(三) 资金投入
农机化公共服务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拨款, 包括项目经费、专项工作经费、办公经费等, 项目经费主要用于水稻、甘蔗生产及其它优势特色农作物生产机械化技术推广、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等, 每年国家及自治区财政安排技术推广等项目经费300~500万元, 安排20~30个县区实施;专项工作经费主要是自治区财政及地方财政安排的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经费, 自治区财政每年安排每个县购机补贴专项工作经费1万元, 部分县 (区) 财政每年配套安排补贴工作经费1~5万元;办公经费主要是地方财政按人头拨付用于电话费、人员下乡补贴等保障单位工作运转的经费, 一般按300~1 200元/人·年标准安排, 部分县级财政没有安排。近几年来, 全区各级农机部门投入农机化公共服务经费虽然呈逐年上升趋势, 但各县区之间投入情况极不平衡, 相差很大。
(四) 工作机制建立情况
各级农机部门基本建立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 实行考评机制和激励机制。年初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层层下达工作年度目标任务, 一级抓一级, 层层签订年度农机化、安全监理工作目标责任书, 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部分市县还实行风险抵押制度, 年初交押一定的风险抵押金, 年终组织考核并根据考核情况给予奖金奖励。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基层管理体制不顺、机制不活。
2002年乡镇机构改革后, 广西大部分乡镇农机站与其他农业站所合并成立乡镇农业服务中心, 人、财、物归乡镇政府管理, 农机人员从事乡镇政府中心工作过多, 基层农机化公共服务功能不断弱化, 与当前农机化快速发展的形势极不适应。部分地方乡镇农机化公共服务机构没有全面推行执业资格和竞聘上岗制度, 没有建立起科学的考评机制, 没有把农机人员进村入户为农民服务的业绩作为考评的主要内容, 没有形成按绩取酬、奖勤罚懒的机制。
(二) 人员队伍素质不高。
据调查, 10多年来, 很少有大中专毕业生充实基层农机部门, 缺少新鲜血液补充, 人员队伍老化严重。由于缺乏试验、培训等经费, 广大农机人员无法开展试验示范, 无法参加培训学习, 知识得不到更新、技能得不到提高, 中高级技术人员不断减少。据统计, 全区基层农机推广机构中具有本专业学历的人员只占人员总数的21.8%, 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人数占总人数的17.7%, 5年内编内职工参加培训3个月以上的只占总人数的14.5%。
(三) 服务经费保障不足。
由于基层财力不足等原因, 农机化公共服务机构办公经费和专项经费安排极少, 导致基层服务机构难以正常运转。近几年来, 国家逐步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 基层农机部门落实的补贴资金量逐年增加, 需要投入更多的工作经费, 但是相当部分的县区没有安排农机购置补贴专项工作经费, 导致农机部门完成补贴工作的压力极大。基层农机推广、安全监理、培训机构办公经费当地财政一般按300~1 200元/人·年的标准落实, 远远不能满足开展农机化公共服务工作需要, 制约了农机化公共服务的正常开展。
(四) 基础设施简陋不全。
由于缺乏投入, 基层农机推广、安全监理和培训机构办公条件简陋, 没有机具库和培训场所, 普遍缺乏交通工具、推广样机、教学设备、计算机和宣传培训设备。101个市、县农机推广站中约一半的站与主管部门合署办公, 只有一至两间办公室, 没有技术培训场地、机具库和技术档案室, 办公场地严重不足, 缺乏必要的办公条件。由于没有设备和经费, 县级农机投诉站只是在推广站挂牌, 无法正常开展农机产品质量监督工作。全区89个农机学校平均每所学校拥有拖拉机教练机不到5台, 而且部分学校教学设备陈旧老化严重。乡镇农机站并入农业服务中心后, 农机服务场地、设施和资金被调拨、占用, 约30%乡镇农机站的房产流失。
三、发展思路
(一) 指导思想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 以提高农机化公共服务能力为目标, 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加大政策、资金扶持, 通过完善农机化政策法规体系, 加强农机化公共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办公条件和服务手段,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开展组织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方式创新, 进一步提高基层农机推广、培训、安全监理、信息服务和投诉监督等服务能力, 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积极贡献。
(二) 建设目标
1. 总体目标:
2015年, 农机化公共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和服务手段完善, 科学的考评机制建立健全, 服务方式方法得到创新, 农机化公共服务满足广大农民需要。
2. 具体目标:
农机科技推广。用3-5年时间, 将基层农机推广机构建成有办公用房、有交通工具、有宣传培训设备、有示范基地、有示范样机的“五有站”, 逐步建立县级业务主管部门、乡镇政府、服务对象共同考核一线农机推广人员的机制, 形成推广人员抓科技示范户、科技示范户带动普通农户的推广服务机制, 满足广大农民对农机推广服务的需求。
农机安全监理。用3-5年时间, 通过加强农机安全监理服务体系建设, 实现农机安全监管手段、基础设施装备建设得到进一步改善和提高, 农机安全监理人员法制、安全、服务和创新意识、依法行政能力和队伍综合素质得到明显增强, 构建以源头管理、执法监控、宣传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农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农机教育培训。用3-5年时间, 加强农机教育培训体系建设, 实现市、县级农机学校 (机电工程学校) 基础设施良好, 教学设备齐全, 农机培训服务机构建立健全, 教育培训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
农机质量监督。用3-5年时间, 加强农机产品质量监督体系建设, 实现自治区、市、县三级农机产品投诉机构建立健全, 监督管理设施设备齐全, 农机产品质量管理工作机制形成, 农机产品质量管理工作正常开展。
农机信息宣传。通过3-5年的建设, 建立健全以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技术为主要手段, 功能齐全、服务优良、高效共享的农机化信息网络, 开发信息资源, 建立信息发布制度, 及时准确地为农民提供农机作业需求、价格行情、天气资讯、油料供应、维修服务等信息和服务, 进一步提升农机化信息服务水平。
四、加强农机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
(一) 加强农业机械化政策法规保障体系建设。
一是继续完善有关农机化法律法规, 强化农机化管理部门的行政管理职能和农机公共服务机构的公益性服务职能;二是各级政府根据国务院促进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意见精神, 出台实施意见, 拟定具体措施, 加强宣传, 将国务院的意见落到实处。
(二) 加快推进基层农机化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
根据国务院关于推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意见精神, 各市、县政府抓紧落实《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实施意见》, 推动建立独立的乡镇农机管理推广站, 由各县级农机化局管理, 从根本上提高基层农机推广、农机监理、农机专业合作社指导等公共服务水平。
(三) 强化农机化公共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
将农机化公共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 建立农机化公共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专项, 用3年时间, 做好省市县三级农机化技术推广、农机监理、农机学校 (机电工程学校) 和乡镇农机管理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 配齐办公、培训、交通、示范机具等服务设备, 提高服务能力。
(四) 加大农机化公共服务投入。
一是中央及自治区财政每年安排一定资金, 用于补助省市县农机推广、监理机构和农机学校开展农机购置补贴、农机示范推广、农机安全监理、农机培训、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等公共服务工作;二是将阳光工程等培训经费, 切块下达到各省市农机化管理部门, 以提高农机培训效果;三是中央及自治区提高对农机化示范区建设补助水平, 切实提高示范效果。
(五) 提高农机化公共服务人员素质。
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用三年时间, 采用组织到重点院校集中学习、到农机化发达省市参观考察、集中培训、到农机化发达省、市、县挂职锻炼等方式, 分期分批对各级农机化公共服务机构人员进行轮训, 进一步提高农机化公共服务人员的素质。
(六) 抓好农机信息化建设和宣传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都在加快城市化进程,沿海发达地方的城市现代化水平确实已经接近国外先进水平。但同时,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还没有完整的建构,受自由主义思潮的冲击,许多人的价值观出现了混乱。对金钱、地位、权力的追逐远远超过了对“真、善、美”的追求,这种迷失现象在得到大量土地拆迁款的群体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没有精神层面上的追求,物质再丰富也不能给人带来满足,对整个社会而言也是非常危险的,同时也对社会的稳定构成威胁,对和谐社会的构建非常不利。再者,没有核心的价值体系,缺乏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又拿什么去加强城镇化建设呢?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正确意识形态的引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意义。笔者以福建厦门海沧区在城市化进程中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例,提出粗浅的建议和看法。
一、实施“三个一”行动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一个民族的魂。就农村而言,文化具有其他社会要素无法取代的作用,如厦门海沧许多村落每年都举行的蜈蚣阁、送王船龙舟、祭祖等民俗活动,成了凝聚、整合村民的力量。
城市化进程必然伴随着这些村落的搬迁和消失,许多村民离开了滋养他们成长的土壤,离开了原来的生活群体和生活环境,变成了社区居民,他们居住到统一规划、环境优美的社区,和城里人一样,享受着优质的卫生和教育等公共服务资源,怀里还揣着政府发放的拆迁补偿款,从表面看,生活水平确实提高了。
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由于这些居民原有的知识程度和阅历,使他们无法马上接受城市文化,融入城市生活中。一个村庄搬迁和消逝带走的不仅是古老的村落,还会带走它所蕴含的深厚文化与沉重的记忆。伴随着大量村落的消失,他们所寄托的“根”文化也随之消失殆尽,他们变得茫然、无所适从,这种社区所居住的群体徘徊在城市社区边缘地带,造成了村不村、城不城的“伪城区”现象,“六合彩”、“赌博”等不良的黑色文化趁机而入。对传统根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是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实施“三个一”行动有助于“根”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一本“书”。开展拆迁村落民俗文化调查、搜集,为每个拆迁村落编辑一本书。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民俗志资料都不够详尽,有些地区还缺乏一般性民俗调查,对拆迁村落进行民俗文化普查是保护工程不可缺少的基础。只有开展普查,我们才能对村落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给予全局和整体的把握,才能比较、鉴别来认清保护的重点,制定出因地制宜、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
普查的重点要放在有代表性的民俗文化事象上,主要是指在基层民众生产生活中现时传承、演变、遗留或尚为老人们清楚记忆的各种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具体可以参照非遗普查的线索,如民族语言、民间文学、民间舞蹈、戏曲、曲艺、民间杂技、民间美术、民间手工技艺、生产商贸习俗、消费习俗、人生礼仪、岁时节令、民间信仰、民间知识、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传统医药等类,但在调查中应避免对民俗做机械的分类,要从实际出发重点选择代表地方特点的事象。要注意发现民俗事象之间的实际关联,同时注意了解当地历史和典型传人的生活经历,构成内容比较完整的调查个案。
调查结束后,编撰拆迁村落民俗志丛书,这不仅为即将消失的村落留下可供追忆的材料,也将为今后民俗文化的研究提供雄厚的资料宝库,其巨大的科学研究价值难以估价。厦门海沧区选派文化馆非遗工作者为拆迁村落编辑“风土海沧”系列丛书,拆一个村,出一本书,得到了村民的大力支持和高度的赞赏。
一座“民俗博物馆”。因地制宜,建立村落博物馆,每个自然形成的村落都会有自己的故事和文化,有不少值得保留下来的文化遗产。在拆迁重建过程中,可以通过制定针对性鼓励方案,动员村民把自己家里具有历史意义的东西捐献出来,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现代储存记录手段等方法保留下来,实现“一村一馆”,至少是文化遗产丰富的村庄建立一个博物馆或纪念馆,让子孙后代可以通过这些浓缩的精品穿越时光,了解祖先的发展足迹。厦门海沧就建立了“海沧区非遗展厅”、“海沧区生态展览馆”等等,其中海沧非遗展厅就按照海沧原居民居住的红砖古厝形状来设计,展示海沧人家农耕渔猎的生活状态,展物大多是居民自愿捐出的珍藏多年的传统的生产工具以及生活用具,村民到了非遗展厅,就能找寻祖先的足迹。
一座宗祠。宗祠和家庙是村民缅怀祖先的场所,也是他们举办民俗活动不可缺少的平台,政府部门要尊重民情及地方民俗文化。在拆迁旧的村落和建设新社区之前,要深入基层,加强调研,征求被安置居民对新小区的建设要求,充分考虑和尊重村民们的生活习惯、乡土乡情及传统的民俗活动,对于传统姓氏比较集中的村落,要科学规划和合理安置村民祭祖的宗祠、家庙,为村民寻根谒祖和开展民俗文化活动提供必要的场所。
这种做法一举多得,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也体现政府对村民的一种人性的关怀,让村民有强烈的文化归属感。
二、加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一)制度建设健全完善
政府各部门要从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问题,高度重视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协调发展,把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维护居民利益,保障居民文化权利来抓。要明确体系建设责任,分解工作任务,形成各级政府共同参与、共同推进工作格局。制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方案》、《公共文化服务公众评价办法》、《重大文化项目工作目标考核办法》等工作制度,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
(二)经费投入长效保障
建立公共文化投入长效保障机制,将公共文化建设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计划,设立公共文化建设专项经费,逐步加大公共财政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确保每年对文化建设投入不低于财政的增长幅度,有力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扎实推进。
(三)设施建设便民利民
坚持以人为本、文化惠民政策,统筹城乡发展,着力构建功能完善、层次分明的公共文化设施服务网络。要布局合理,在居民居住的集中区建设服务网络,让居民在10分钟的生活圈里能有合适的场所可以活动。如厦门海沧,在区行政中心建有全省最大的文化中心,区文化馆、区图书馆均为国家一级馆,镇(街)综合文化站均达到建设面积500平方米以上,正在建设的东孚镇和新阳街道文化中心面积均在6000平方米以上。全区村(居、场)文化室均达到200平方米以上,其中海发社区、洪塘村等文化活动室近2000平方米。
(四)服务供给不断提升
围绕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目标实现重心向下、资源下移、服务下移,让城镇新居民能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如厦门海沧,“美在海沧”系列群众文化品牌活动在新社区持续深入开展,全年下乡文艺演出近百场、送各种流动展览几十场。区图书馆在基层建立图书分馆和流动服务点,每到周末,海沧区居民都可以在离家门口不远的文化中心欣赏到丰富多彩的文化精品,为他们演出的都是来自厦门歌舞剧院、专业歌仔戏剧团等的“大腕”。区、镇(街)、村(居)三级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全面落实免费开放,常年面向社会组织开展各类文艺辅导培训。实行“五步曲”形式,送服务到基层,为市民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组建更多的特色文化队伍。(五步曲:第一步,深入了解基层文化站的工作现状及计划,了解基层文化站对师资的培训需求;第二步,针对需求开展文艺骨干培训;第三步,文艺骨干推广;第四步,文化馆专业教师下乡指导;第五步,举办赛事,以奖代补。)
(五)人才队伍持续加强
加大公共文化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提高公共文化专业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组建文化志愿服务队,设立“文化志愿者之家”,举办文化志愿者专题培训。每个社区文化活动室配备1名以上专职文化协管员,并结合社区管理和服务创新,在全省首推并实施专职文化协管员网格化管理。同时培植民间文艺队伍,挖掘新社区民间艺人,加强对民间艺人的关心、引导和管理,充分发挥他们在传承和发展民间传统文化方面的作用。创新新社区文化活动内容和形式,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形式,鼓励居民挖掘和传承原有的乡村民俗文化,扶持民俗文化的开展,做好原社区与社区之间的文化交流,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构建公共文化事业、文化服务体系结合起来,创新文化活动内容,改进和提高文化活动形式。促进新居民从农村到社区文化活动的过渡,逐步培养新社区自身文化的造血功能。
三、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
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坚持创新发展理念,积极研究探索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的政策法规和方式方法,引导社会文化资源向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合理流动,拓宽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和形式,并形成可持续、有实效的社会参与机制。如厦门海沧,一是与厦门歌舞剧院合作打造“美在海沧”系列群众文化活动,与厦门海投集团合作打造广场文化演出活动,与海沧旅游投资集团合作打造青礁慈济宫民俗阵头表演;二是联手厦门书香阳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推行图书统一配送流动服务模式,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常态化,有效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层次和水平。
【加强城市公共安全体系的建设】推荐阅读:
昌宁县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意见01-07
放开市场准入,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10-19
关于加强城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06-03
加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11-15
新型智慧城市网络安全体系建设方案12-11
关于加强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工作的通知09-23
城市公共安全的思考09-23
关于加强城市客运行业车容车貌06-09
民政部关于加强救灾应急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