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2025-01-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精选8篇)

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篇1

(接上期) 5.国家创新体系面临的挑战 创新体系的活力依赖于其运转的基础条件和规则.有些条件是政府政策规划和实施的,有些由私营部门行为所构成.创新活动的本质是创新,但一些创新体系外部的因素,如政治、环境、社会变化等会对其有深远的.影响.一般而言,政府和社会也无法很好地预测这些因素的变化.未来,国家创新体系会面临许多压力,任何压力或压力的组合都能颠覆今天的体系所达到的平衡.

作 者:华山  作者单位: 刊 名:全球科技经济t望 英文刊名:QUANQIU KEJI JINGJI LIAOWANG 年,卷(期): “”(12) 分类号:F1 关键词: 

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篇2

大力推进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通过实施“技术创新引导工程”、改革科技计划管理以及支持企业加强创新基地建设等, 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 建设了若干个产学研合作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积极推进各类公共技术研发和服务平台建设, 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服务。

充分发挥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骨干和引领作用。通过实施知识创新工程, 中国科学院对科研力量布局进行了战略调整, 科研条件显著改善, 人才队伍结构得到优化, 在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和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方面取得丰硕成果;通过分类改革, 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结构得到优化, 初步形成了一支精干高水平的公益性研究队伍, 科技创新与公益服务能力明显增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初见成效, 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科学研究能力大幅提升。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为企业服务等方面开展了多种形成的联合与协作。

区域创新体系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断增强。各地方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制订了统筹区域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建设的规划。地方科技投入大幅增加, 科技设施不断完善, 与国家级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合作日益深化, 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一些地方围绕区域支柱和特色产业发展初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创新服务格局。

军民结合科研攻关提升到新水平。近年来, 在高新装备研制、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等专项工程中, 动员全国优势力量和科技资源, 开展材料、器件、零部件和配套生产的大协作和大攻关, 一大批民口企事业单位成为国防科研生产坚实的配套力量, 军民融合的步伐不断加快。

科技中介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十五”期间科技中介机构蓬勃发展, 技术贸易机构、创业服务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等各类科技中介机构已近7万个, 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合同的数量大幅度增强, 质量进一步提升, 为推进产学研合作、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 当前国家创新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还存在着宏观统筹机制不健全、整体系统效率不高以及创新要素流动不畅等突出问题。我们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坚持解放思想, 深化改革开放, 以制度创新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 进一步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保障。

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篇3

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

(一)发展历程

198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全面启动了科技体制改革,确立了“经济建设要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要面向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

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确立了科教兴国战略,提出“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改革方针,支持基础性研究、高技术研究和重大战略研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活动。

199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现产业化的决定》,提出全面优化科技力量布局和科技资源配置,形成有利于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和机制。

2006年1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发布了《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对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做出战略部署。提出要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进一步消除制约科技进步和创新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2010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要求必须加强科技体制改革的统筹规划和系统推进。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2012年5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并对我国当前科技改革和创新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对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出了相关的要求。

(二)现状研究

目前,我国基本形成了以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及高校、技术创新为支撑的服务体系四角相倚的创新体系,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紧紧围绕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以加强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目标,以调整结构、转换机制为重点,取得了重要突破和实质性进展。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且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新科技革命和全球产业变革步伐加快,使得我国科技发展既面临重要战略机遇,也面对严峻挑战。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必须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上取得新的重要进展,带动生产力的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三、我国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创新体系建设的建议

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科技创新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科技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中的支撑引领作用。才能更好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第一,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科技创新道路。我国的社会性质和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科技创新道路。所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同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全面落实科技规划纲要。

第二,完善关于科技创新的相关政策。科技体制改革与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必须在不断完善的国家政策的指导下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只有不断完善国家科技体制改革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政策,才能激励企业技术创新,保护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创造有利于科技改革创新的政策环境。

第三,改革我国科研管理机构,建立现代科研管理制度。针对当前我国科研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现代科研管理制度。重点在于健全我国科技决策机制和宏观科技协调机制,改革科技评审与评估制度,消除体制机制性障碍。加强各项资源的统筹协调,这样才能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现代科研管理制度。

第四,加大科技创新投资,建立科技共享平台。我们要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资体系,吸引更多社会资源的投入和使用,调整和优化科技创新投入结构,提高科技经费使用效益;同时建立科学技术基础平台和科学技术创新共享机制,加大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进力度。有效整合社会科技创新的资源,达到资源投入的优化,产出更高效的科技产品和服务。

第五,加强本国科技人才培养和国外人才引进的力度。我们要培养和引进科技人才。吸引留学生和海外人才回国工作,发挥我国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这样才能为我国科技制度改革的深化和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加快我国科技制度的改革和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

参考文献:

[1]罗南林.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思考[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2]新华社.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N].人民日报,2012年5月29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载新华社,2006年2月9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10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报告》,载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门户网站,2010年7月30日

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篇4

[2007-11-23] ·来源:

尊敬的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

在举国上下正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之际,在我国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成功绕月飞行工作之时,我们在此欢聚一堂,隆重庆祝中国农业科学院建院50周年,回顾过去难忘的历程,展望未来美好的前景,共商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大计,很有必要、很有意义!

在此,我首先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中国农科院50周年华诞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中国农科院的全体职工,并向全国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和亲切的问候!也向所有关心支持中国农业科技事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中国农科院建院50年来,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刚才,我们参观了全国农业科技成就展,我们十分高兴地看到,50年来,中国农科院认真贯彻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部署和科技工作方针,坚持服务“三农”方向,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农业科学家,取得了一大批在国内外领先的原创性的科技成果,为推动农业的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食物供给,实现人民生活达到总体小康的历史跨越,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50年来,中国农科院的广大科技人员,胸怀报国富民之志,始终不渝的以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农村发展为己任,以自己的智慧、热血和汗水谱写了一曲曲感人的奋斗之歌。他们呕心沥血,潜心钻研学术,致力科技创新,培育了一朵朵科技的奇葩。他们不辞辛劳,推广先进技术,传播现代文明,在广阔的田野上播下了一颗颗希望的种子,他们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令人敬佩,他们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感人至深。完全可以这样说,在我国农业的发展史上,中国农科院已经写下了浓墨重彩、灿烂辉煌的一页,已经奏出了慷慨激昂、精彩感人的乐章。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与时俱进的制订了加强“三农”工作的大政方针,形成了一系列指导“三农”工作的新理念,新认识,出台了许多符合我国国情,符合农村实际,符合国际惯例的新政策、新举措。

中央十分鲜明的提出了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重中之重的基本要求,明确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做出了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基本判断。制订了多予少取放活,工业返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方针,规划了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任务。在我们中华大地上,已经废除了延续2600多年的农业税,建立了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和粮种、农机、农资综合补贴等制度。同时,对农业大县实行奖励补助,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并且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经过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国的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现在,我国的谷物产量、棉花产量、水果产量、蔬菜产量、肉类产量、禽蛋产量和水产品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我们以占全球6.5%的淡水资源和9%的耕地,解决了占世界21%人口的温饱问题,实现了历代仁人志士梦寐以求、为之不懈奋斗的“但愿苍生温饱”的目标。

在这一历史的跨越中,包括中国农科院的科技人员在内的广大科技工作者,特别是作为我国农业科技进步领军人物的两院院士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永远要予以感谢!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加快推进的发展阶段,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现代化建设加快推进的历史时期。农村的经济社会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正在经历着广泛而持久的变革。在这一

背景下,我国农业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也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挑战。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对农产品数量的需求在持续增长,对农产品的品种要求在不断增多,对农产品的质量的追求也在日益提高。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给,改善生态环境的任务极为繁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共同富裕的任务极为艰巨。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应对外来挑战、增强我国农业竞争力的任务也极为紧迫。

总体上看,我国的农业、农村发展,目前仍处在一个艰难的爬坡阶段,解决好“三农”问题必须作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20天前闭幕的党的十七大,是我国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强调,解决好“三农”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的现代化道路,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报告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加快建设国家的创新体系。这些重要的论述和部署,对“三农”工作,对农业科技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指明了方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国农业科技界和中国农科院肩负着更加光荣的使命,更加繁重的任务。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农业科技事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加强对农业科技工作的支持,进一步加强对中国农科院的支持,努力创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

在此,我就贯彻十七大精神,做好农业科技工作提几点希望:第一,要大力强化农业的科技自主创新。

科技进步,这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是农村繁荣的希望所在,是农民富裕的有效举措。只有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我国的农业才能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的过程中,基础得到加强,素质不断提高,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才能在激烈的农业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跻身于世界农业强国

之林。我们要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农业的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共性技术研究,加快推进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努力使我国农业科技整体实力尽快进入世界前列,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要大力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是关键,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建立有效地激励机制,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调动广大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要下大力气培养和造就一批世界一流的农业科学家和科技的领军人物,建设一批结构合理、业务素质高、爱岗敬业的农业科技创新队伍。广大的农业科技工作者,要自觉地担负起农业科技自主创新的历史使命,树立雄心壮志,勇攀科学高峰,以我国农业科技的大跨跃,来推动农业生产力大提高,农村经济社会的大发展。第三,要大力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我们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加快建立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科技成果高效转化的有效机制,形成科研课题从生产实践中来,科研成果到田间地头中去,科研论文写在大地上的良好局面,使更多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大力推进农科教结合,产学研协作,充分发挥农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积极作用,要建设充满活力的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机制;形成一支业务素质较高、数量稳定的基层农技推广队伍;要加快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模式,以科技入户工程为平台,整合各方面的科技力量和科技资源,形成共同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的合力;要多形式、多渠道、多途径的开展农业的科技培训,提高农民对先进实用技术的接受能力和应用水平。第四,要大力开展农业科技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进入新世纪以来,一场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正在全球蓬勃兴起,正在深刻改变着世界农业的面貌。我们要顺势而为,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推进农业科技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世界

农业科技创新的进程,分享世界农业科技进步的成果;要紧紧围绕我国建设现代农业的重大科技需求,深刻把握国际农业科技发展的脉络和走势,全面了解世界农业科技的前沿和热点,积极引进、消化和吸收国际的先进技术,科学方法和管理经验,加快我国的农业科技创新步伐。

中国农业科学院是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的排头兵,是重大农业科技研发的主力军,是“三农”问题研究的学术重镇,也是农业发展重要的人才摇篮。在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农科院要大力发扬优良传统,充分利用现有基础,抓住难得的机遇,加快发展步伐,努力多出一流的科技成果,培养一流的创新人才,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办成世界一流的农业科研机构,带动全国农业科技事业的跨越发展。在新的历史征途上,再创佳绩,再造辉煌!

尊敬的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农业农村发展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步伐,以更加积极奋进的精神状态和更加扎实有效的工作,为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篇5

全面素质教育的提法,已经为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所接受。笔者认为,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由于政府、理论界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推动,正在影响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但是,对于它的深层次的内涵以及如何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在理论上仍需进一步探讨,在实践上仍需进行实验研究。

一、何谓素质教育

按心理学的解释,素质的原义是指“人的先天的生理解剖特点”,而且“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这种生理特点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物质条件,属于人的先天身心品质。这种先天的生理特点,还要通过后天社会实践来发展、成熟和补偿。没有后天的社会实践,再好的先天素质也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与发展水平。影响人们素质发展的基本因素,包括遗传、体质、环境、教育以及个体的认识与社会实践等,其中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由于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后天的教育和实践表现为很强的阶段性。有的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智能发展呈负加速度趋势,婴幼儿时期发展速度较快,大约在14岁左右发展速度减缓,青年时期发展趋于成熟。这虽然不是精确的生理学理论,而且因人而异,但这个结论提醒我们,应当抓住青少年这个关键时刻,根据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科学合理地促进他们的身心品质和智能发展。学校的任务,主要是让他们具有以后参与社会生活和职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基础,促进他们身心品质的全面发展。

什么是素质教育?教育学上的素质概念,是心理学素质概念的引申,它强调的是后天素质的养成,是先天素质和后天素质的整合。它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学习、训练而逐步内化的养成素质。因此,我们所说的素质教育,应当是这样一种教育,它利用遗传与环境的`积极影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生理和心理、智力与非智力、情感与意志等因素全面而和谐的发展,促进人类文化向个体身心品质内化,从而为学生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这种基础是递进的,当个体的发展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时,就同原有的基础整合而构成新的发展基础,这就形成了个体发展的良性循环。所以说,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宗旨的,其目标是通过教育和训练促进学生内在的身心品质发展。在素质教育中,“发展”和“内化”是人的素质形成和提高的两个不可分割的过程。

这种建立在心理科学基础上的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学的基石,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核心内容。只有从总体上把握素质教育的实质,才能科学准确地实施素质教育。

?(一)素质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内在素养

素质的内在性,要求把教育的着眼点放在学生良好的内在身心品质的养成和发展上。这种内在身心品质的养成和发展,是通过长期的知识积累、艰苦的思考实践实现的。现代教育学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意在使学生在学习和对信息的摄取、加工、运用过程中,达到知识内化和情感意志品质的养成,形成内在的潜能。由于素质的内在性,使其难以从外在表象上进行直接检测,不能量化,只能根据个体长时间、多方面的行为表现实施间接判断。

?(二)素质教育注重基本品质的培养

按照教育学的解释,人的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通过自身的认识与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素质是人的先天素质和后天养成素质的融合,人的知识的积

[1] [2] [3] [4]

★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简历

★ 试论国家政策体系与经济发展目标的统一

★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 应届生简历:工程设备专业

★ 国家大学生创新项目申请报告

★ 港口装卸设备的安全运行与创新管理

★ 学习经济构建创新体系论文

★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探讨论文

★ 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

培养创新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 篇6

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是建设创新型国家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胡锦涛同志最近反复强调,增强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的一种模式。世界上国家发展主要是三种模式:第一种是资源型发展模式,主要依靠自身丰富的自然资源来增加国家财富,比如,中东产油国家,像沙特阿拉伯等,他们就是躺在上帝赋予他们的石油这样一个资源的基础上。第二种是依附型发展模式,主要依附于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和技术,比如,一些拉美国家,像巴西、阿根廷、智利等。第三种是创新型发展模式,把科技创新作为国家战略,科技的实力和竞争力不断提高,比如像美国、日本、芬兰、韩国等。创新型国家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创新的投入高,二是创新的产出高,三是自

主创新能力强。

韩国是从一个落后国家发展成为创新型国家的成功范例。1962年,韩国人均GDP只有82美元,与我国当时水平大体相当。到了2005年,韩国达到12000美元,等于我国的10倍,现在韩国人口只有4700万,经济总量却大致相当于我国40%。在半导体、汽车、钢铁、电子、信息、通讯等众多领域,韩国都比我国起步晚,但他们醒得早,技

术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已经走到我们前面。

在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上,日本推出了高清晰度电视,并且向世界转播。这是当时的日本独家技术,日本很快制定自己的标准,梦想这样可以一举占领世界新一代电视的市场。但时过三年,1991年,美国突然宣布了数字式的高清晰度电视的标准。日本陷入被动,因为日本的产品是模拟式的高清晰度电视,是在现有的普通电视技术基础上渐进的创新,而美国的数字式高清晰度电视是在原理上的重大创新,得益于强大的原始创新能力。这等于说,日本的多年投资努力付之东流。由此可见,国家之间的经济、科技竞争的焦点是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已经前移到原始创新方面。所以,现在国际上的说法是,一流企业卖标准,二流企业卖专利,三类企业卖技术,四类企业卖产品,五类企业卖苦力。什么叫标准,标准意味着完全的知识产权,在产业链中利润最大最丰厚的部分,当然代表着技术发展的方向。

我国已经是一个经济大国,但还远不是一个经济强国。因为产业结构重心还是比较低,主要是在中低端产品市场上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从经济发展的动力源的分类看,低端的动力源,主要是依赖廉价的劳动力、土地、矿产等。我们国家还没有完全摆脱这种模式。中端的动力源,主要依赖资本投入的驱动。我国经济发展还处在这个阶段。高端的动力源,就是创新驱动,就是依托科技创新和创新人才资源,掌握核心技术,创新

自主品牌,拉动产业能级提升,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前提是更新教育观念

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在以下六个方面更新教育观念。第一,教育的目标。传统教育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现在我们谈教育目标主要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前者是以社会为本,后者是以学生个体为本。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积极推动学生的自主发展,使其成为积极适应社会的人才。第二,教育的使命。传统的教育使命是教授前人的知识,现代教育的使命是使人获得持续发展能力。教育不再是简单知识的传递,而是使当代学生获得发展的能力。第三,教育的特征。传统的学校教育是建立在工业经济基础上的,是按工业经济的要求来培养学生。现代教育则反映的是知识经济对人的需求,教育方式、教育过程强调个体化、个性化。第四,教育的组织形式。传统的组织形式是以学科、课堂为基础体系,现代教育强调建立以问题为中心的跨学科结构。现代教育应该突出问题取向的方式,让学生提高面对现代问题的解决能力。第五,教育权利。传统教育讲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现代教育更加强调机会平等、过程平等,是尊重个人发展性的教育。第六,教育过程。传统教育过程是传授和读书,现代教育强调实践性的过程和创新。教育的根本结果就是要使人获得广泛的生活经验、完整的生活概念。以上六条是现代教育的核心理念,如果我们能够把上述思想渗透到创新教育实践中,创新型人才培养必将取

得很好的效果。

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核心是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21世纪最伟大的成就,不只是在征服自然和物质生产方面的科学发展,而应是在终身教育理念指导下,人的潜能的开发,人的自我发展。学习型社会要求,我们的教育不仅要给学生第一次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更重要的是为学生奠定终身教育、自我发展的牢固基础,后一种功能在当代社会显得愈来愈重要。

随着科技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类社会拥有的知识总量迅速增长,知识发展和更新速度大大加快。有专家估计,最近20年来人类所创造和积累的知识总量,已经相当甚至超过过去20个世纪的总和。还有专家预测,未来30年人类的科技知识总量将在现有基础上再增加100倍。人们从学校中获取的知识已经远远不能适应人们对工作和自身发展的要求。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产品更新换代的加快和产业结构、生产模式的变化,大大增加了职业和岗位迁移的速度。例如在过去15年的时间里,由于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发达国家就有8000多个原有的技术工种消失,同时,出现了6000多个新的技术工种。在人类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中,不但要求有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的能力,而且对人的素质提出许多新的要求,主要是6种能力,即主动工作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岗位转换的能力,交流沟通的能力,应对挫折困难的能力,创造改革的能力,这些能力越来越成为对劳动者素质的基本要求。

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保证是创新人格

塑造学生创新人格,首先要确立社会责任感。对社会有无责任感,是检验人生境界高低的尺度。社会责任感不是抽象的,具体体现在对家庭、他人、集体、国家、民族的情感、态度、责任和义务上。要树立正确理想信念,把责任感转化为学习知识、增长本领的实际行动。第二,要培养创新毅力。一个人事业要成功,特别是要做出比较大的创新贡献,需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十年磨一剑的恒心,需要对真知执著不懈地追求,需要自强、自立、自信的奋斗精神,甚至还要面对失败的风险。现在社会大环境还比较浮躁,急功近利的风气还比较浓,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大学生的学风。他们喜欢吃“快餐”,做事希望立竿见影。我们对大学生的创新毅力培养,就是要针对这种现象,着力培养学生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对科学真知的不懈追求,在创新的道路上知难而进,不畏挫折,勇于冒尖,敢为人先。第三,要培养创新激情。创新型人才要有干事业的激情。所谓激情,就是要面对机遇,敢于争先;面对艰险,敢于探索;面对落后,敢于奋起;

面对竞争,敢于创新的勇气。第四,要培养团队精神。现在重要的创新活动已经很少靠个人单打独斗,更多的是跨学科“集群”式的创新,没有团队精神,协同攻关,集思广益,就很难产生很大的创新成果。个人只有融入到集体之中,才会有个人的全面发展。国内外很多高校都非常关注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这是德育的要求,也是学业上的要求。团结合作是人的生存方式、道德规范、品格修养。具有团结合作意识是现代人的重要素质。一些大学生到社会上能不能成功,固然有能力不够的原因,但相当一部分是不会团结,不能与别人合作。第五,要培养诚信品德。诚信是关系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就个人而言,诚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就学校而言,诚信是宝贵的无形资产;就社会而言,诚信是正常秩序的运行基础;就国家而言,诚信是良好的国际形象。要大力倡导“以诚信守信为荣”的风尚,加强诚信品德教育,把诚信作为现代文明之基,使现代诚信意识深入人心,成为自觉行为规范。要引导学生诚信立

身,诚信做人,诚信做事,使诚信成为走向社会的“通行证”。

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是创造个性

创新未必是全能冠军,往往是单向冠军。我们教育制度的设计,应该为学生创造个性留出足够的空间。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性,没有人才。个性是教育的灵魂。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何谓个性,简单说是人的天赋,一般表现为兴趣、爱好、特长。天赋并不是少数人具有,而是潜藏在每个人身上的潜能。只要充分发挥这种潜能,人便能成为不平凡的人。但由于教育问题,人们这种潜能大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正是今天天才极少的原因所在。个性发展就使一个人独特天赋的充

分发挥,就是独特潜能的发挥。

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人的大脑是很复杂的肌体,不同的部位掌管着不同的智能。一个发育正常的人,都具备这种智能。但是不同的人又有不同的特别发达的智能,这就是每个人的个性、特长。如果我们的教育在普遍发展学生各种智能的基础上,着重发展个性、特长,每个学生都可以成为在某些方面具有创新的人才。人才不是样样都强,只是在一个方面或某几方面有独到之处、卓越之处。如果把聪明智慧用在这几方面,另外方面往往会出现缺陷,如果我们求全,只能助长平庸,抹煞卓越,埋没人才。每个人的最大成长空间在于他最擅长的领域。人无个性必平庸,个性愈强愈能出类拔萃,取得成功。教育的真谛就是发现学生天赋,加以培养,使其获得成功感。可以讲,你喜欢做的事情,往往正是你的天赋所在,你的事业所在。

塑造学生创造个性的目的在健康成才。成才,需要明确方向定位。第一,要适应社会需要。把握社会发展规律,顺应时代潮流。一个人只有具有了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把个人成才追求与社会需要紧密联系起来,其自身的潜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才能成为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第二,要发挥自身优势。对自己要有客观的把握,要有一个准确的定位,找寻自己的优势和长处,选择最能发挥自己专长和兴趣的方面作为自己的成才定位。第三,要利用现实条件,全面分析现实条件提供了哪些有利因素、哪些不利因素,这些因素哪些可以直接利用、哪些能够改善和转化、哪些需要暂时等待、哪些无法克服,在此基础上明确成才定位。

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是评价机制

试论国家电网中人力资源体系建设 篇7

1 国家电网中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20世纪80年代以来, 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规模和水平不断提升。服务领域和内容日益多元化, 从最初的招聘服务、人事代理发展到包括培训服务、劳务派遣、就业指导、人才测评、管理咨询和人力资源服务外包等多种业务, 形成较为完善的服务产业链。2011年, 全国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达4.9万余家, 基本形成由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民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中外合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共同组成的多层次、多元化的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体系。

有关资料表明, 国家电网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经过常年的实践探索和知识更新, 提高了人力资源管理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通过对职工的科学管理, 解决了部分劳动计划与员工职能分配的关系, 提高了国家电网职工的工作效率, 加快解决了电网架构一线缺少职工的问题, 积极推进了国家电网架构改革, 对国家电网的人员、机构编制难点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国家电网以SG186为主要依据, 实现各项工程的统一部署, 在实现集约化管理的过程中, 充分利用成熟套装模块人力资源管控模块, 遵循严格的统一标准, 结合实际采取有效的实施策略, 不断推进信息化管理建设, 人力资源管理业务系统需要具备完备的应用功能, 实现纵向贯通和横向集成。如图1所示, 为国家电网实施SG186工程前后的业务变化架构图[1]。

国家电网人力资源管理培养了职工准确定位自我价值的观念, 国家电网在完善人力资源业务构架之后, 通过全网的统一管理和基于数据中心的全面分析, 准确定位了人力资源管理办法, 不仅培养了能及时高效完成任务的职工, 还有利于职工在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

2 国家电网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在20世纪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 国家电网的人力资源管理也受到了影响, 在僵硬教条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下, 国家电网的人力资源管理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 人才培养机制不够完善, 激励策略不够到位, 人力资源管理中缺乏相应的优秀人才, 所采用的管理模式缺乏战略性和长远性, 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无法得到发挥, 创新能力极度欠缺。

(2) 国家电网公司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投入不够, 也缺乏对人力资源管理重要性的深刻认知, 甚至将人力作为企业的负担, 没有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缺乏相应的管理人才, 企业的激励方式存在问题, 只利用物质奖励作为激励策略, 无法真正调动员工的主动性, 也不能提高员工的责任感[2]。

(3) 对人力资源的培训力度有所欠缺, 或者培训方式存在问题, 没有结合人员的实际采取培训方案, 企业的后备人才不够, 只是以岗位需求为依据来开展各项培训工作, 员工的实际问题考虑不足, 例如职业生涯规划, 培训内容多集中于理论的层面, 对实践内容考虑较少, 导致培训多流于形式, 培训效果不尽人意。

(4) 人才的选拔机制较为落后, 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制约, 国家电网的绩效考核中没有重视不同员工的工作性质, 企业的战略导向不能得到体现, 考核方式不够科学, 缺乏对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考核结果不能形成激励作用[3]。

3 国家电网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建议

国家电网公司的人才技术和资金都较为密集, 并且关系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关系到国家能源的安全。在全球经济不断变革的过程中, 知识经济时代逐渐来临, 国家电网公司正面临着严峻的国际挑战。为了保证电网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 必须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将人力资源管理作为重要的竞争手段, 不断发扬企业的优点。坚持以人为本、人才强企的战略方针, 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保证人力资源的基础性和能动性得到有效的发挥, 利用企业的优势不断引进优秀人才, 稳定核心企业队伍, 为员工提供良好的成长空间。

在国家电网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同时, 必须完善人才补充渠道, 优化人力资源市场的配置, 结合企业的发展状况不断解决人力资源增量补充问题, 结合实际已整体优化和局部优化为依据, 做好技术含量和安全风险较低的非核心业务, 在上级主管公司的协同下, 利用异地派遣的工作模式不断完善特殊工种的劳务体系。

结合国家电网公司的人力资源现状, 企业的冗员多分布于社会通用专业和技术含量较低的专业岗位, 为了实现电力企业的长远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现状, 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方法解决结构性冗员问题。结合电力技术的发展特点和发展方向, 对企业核心业务进行综合分析, 以非核心业务基准, 避免技术淘汰、外包业务形成新的动态冗员问题。只要解决了冗员问题, 人力资源的保值和增值问题也将得到解决, 重点在于实现人力资源结构的优化调整, 结合企业的发展现状, 建立完善可靠的用工机制。

由于职业发展管理与员工的工作动力相关, 为了解决员工的职业瓶颈和职业倦怠问题, 必须保证员工及时获取成长动机: (1) 改善人才队伍结构, 积极创造条件, 吸引有才有志青年积极参加到公司的发展中, 鼓励员工参加学历教育, 达到岗位规范的要求, 同时建立和谐、包容、积极向上的多元化文化氛围, 积极吸引人才、开发人才和留住人才; (2) 完善员工培训机制, 通过“1551优秀人才工程”来选拔和培养各级技术性优秀人才, 通过增设首席工程师与首席技术员等岗位, 增强员工不断进步的积极性, 还可以组织技能竞赛, 让员工发挥自己的优秀才能, 更好地为公司服务。从而不断激发员工的职业潜能和对企业的归属感, 提高对企业的忠诚度, 保证在企业的人力资本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不断吸引优秀的人才, 保留企业的核心人才, 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保证针对员工的职业发展来讲, 电力企业和员工都十分重视, 职业发展管理也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 因此国家电网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需要建设具有企业特色的职业发展体系。

传统的电力企业以事务性部门为主, 随着时代的发展, 企业逐渐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不断探索出构建专业化人力资源管理平台, 实现了权力中心向服务中心的转变, 也从根本上转变了电力企业的性质。人力资源管理的业务转型需要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作为保证, 同样, 企业战略合作伙伴的定位转型也需要完善的资源管理体系, 这从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对人力资源管理平台的压力, 对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构建, 需要重视人才与岗位的匹配特性, 需要建立科学的员工岗位能力模型, 对岗位和人才进行综合分析, 对岗位模型进行优化设计, 将重点放在员工岗位能力模型上, 同时结合企业的发展战略, 构建人力资源管理的新体系, 从员工的实际出发, 为其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 完善岗位能力模型, 建立人才评估机制, 不断引进优秀人才, 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 注重不同人员能力的发挥, 完善考核激励机制, 将其贯彻到招聘、培训和绩效管理中。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 信息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企业需要充分借助信息技术为支撑, 实现人力资源的管理, 改变业务管理模式, 将纵向职能的模块业务逐渐转移到横向流程的跨部门业务管理中个, 优化业务流程, 实现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集成化[4]。

4 结束语

国家电网想要实现企业的平稳快速发展, 必须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制定完善的发展战略。应该在完善国家电网人力资源管理结构的基础上, 形成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 积极解决电力公司结构性人员冗杂问题;建立人才选拔机制, 创新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优化国家电网内部人员结构, 优质高效的利用人才, 建立具有电力企业特色的职业发展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的激励机制, 构建专业化人力资源集约管理平台等措施时解决现阶段我国国家电网人力资源管理难题的重要方法。

摘要:国家电网公司的主要业务是电网的建设和运营, 是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安全、经济、优质电能的基本保障, 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国家电网以忠诚和奉献为基本理念处理客户、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 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其中, 国家电网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是国家电网对内管理、对外服务的基础。因此, 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非常高。本文就国家电网中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展开探讨。

关键词:国家电网,人力资源,探究

参考文献

[1]李玉杰.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架构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 2010, 03 (24) :128~129.

[2]国家电网公司课题组.构建人力资源集约化管控体系[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13, 03 (13) :72~74.

[3]张伟.浅谈国家电网中人力资源体系建设[J].东方企业文化, 2014, 01 (24) :51~53.

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篇8

关键词:科技创新;农业;都市型;作用

一、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内涵

目前,理论界对都市农业的概念表述不尽相同,但对其内涵的理解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实现了城乡融合。不论其地域范围是城市,还是近郊、远郊,总之,都市农业呈现出来的是“城市中有田园,田园中有城市” 这样一种城乡浑然一体的画面,都市农业与都市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促进。(2)依托都市的科技成果和现代化设备及人才优势实现生产方式的集约化。(3)具有生产、生态建设、休闲旅游、文化教育、科技示范等多功能性。(4)经营形式高度产业化,涵盖了三次产业,实现了种养加、产加销、农工贸、产学研的一体化。

现代农业的概念虽然目前国内也并无统一认识,但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发展现代农业提出了明确思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因此,都市农业和现代农业内涵应为基本一致。

二、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体系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与农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主要还是依靠土地和劳动力的投入,大多数地区的农业生产还属于粗放式管理,机械、物资、科技投入量较少,农业生产率较低。况且,每个都市自然条件、地域风貌和文化底蕴各有不同。因此,要想加快农业发展,必须对每个城市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体系进行区别定位,利用适合的科技创新成果,建设符合本区域实际的都市型现代农业体系。但总的看来,利用区位优势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以科学发展观来定位建设开发,把农业、旅游、文化资源集中捆绑,整合发展,有助于转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加快农业结构调整。

(二)有利于搞活农产品流通。都市型农业是在市场经济中孕育而诞生的。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不断提高,消费档次逐步拉开,对以高科技技术栽培的高档果蔬、肉奶及一些珍稀产品需求逐渐增大。特别是国外市场对高质量绿色无污染产品的大量需求,都给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带来难得的发展契机。经过都市型现代农业模式生产出的绿色产品,无论对国内还是国外,消费需求量逐年增加,经济效益也大为提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中,农产品的销售和流通一直是制约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因素。进行都市型现代农业体系建设,一方面能够快速掌握市场需求,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产品销售观念,加快农产品流通。另一方面通过对都市型现代农业体系建设,利用贴近都市优势,有效地集合科技成果、现代化设备、人才优势资源进行产品生产。这样的生产方式可更大程度上满足市场消费需求,促进农产品的销售和流通。

(三)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都市型农业是高智能产业,它的建设发展,一方面可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使广大科技人员有英雄用武之地,能充分施展才智为农业科技现代化提供服务;另一方面,都市型现代农业体系的建设,涉及到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业消费服务等第一、二、三产业的发展,其产业链群非常宽,其建立和发展能够吸纳大量的农业工人和城市失业者,能有效的扩大就业、减少城乡隐形失业率。因此,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体系,可根据区位优势有针对性的进行农业生产建设。

(四)符合人们消费需求层次需要。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发展,人们需求层次不断提高,从生理、心理上对以绿色植物为主的自然环境的需求不断提高。现代农业观光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休闲方式,可使人们在观赏、采摘、品尝、劳动中得到心理上的放松,体会乡情农趣,得到愉悦的享受。因此,观光农业的开发备受青睐。这是城市发展跨入生态文明阶段的理性反应,为都市型农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因此,在人们消费观念不断地提升的今天,高质、绿色、环保的农产品正受到消费者越来越多的关注,农产品的优势已经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三、科技创新在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体系中的作用

(一)科技创新是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基础。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可有效的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不断开发出满足市场的新产品。我国是个农业大国,要实现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就必须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必须立足于农业生产和经营。但目前,我国在农业生产和经营上基本还维持传统方式。农业科技含量,观光休闲农业还不发达,低经营观念和生产方式严重制约了农业发展。而利用当地农产品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和地域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加快对都市型现代农业体系的建设则是改善农业经营结构,用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科技创新是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动力。要使都市型现代农业体系得到持久的发展并始终保持活力,必须要时刻重视科技创新的作用,因为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技术进步的原动力。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体系是一项持续的重大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会受到诸如土地资源的短缺、与其他行业在自然资源上的竞争、农民心理变化、市场供求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应根据具体情况作出适当的调整,将农业科研成果不断通过实践和生产转化为产品,提高经济效益。综观日本、荷兰、以色列等缺乏土地资源的国家,几十年来,高科技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之所以一直处于世界前列,就是因为一直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始终注重农业科技的研究和技术进步,为农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改变了本国农业生产的劣势,大大提高了农业的经济效益。

(三)科技创新是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关键。在都市型现代农业体系中,如高科技示范观光农园、农产品深精加工企业等类型不仅是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在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作中起到示范和行业带动作用。

要实现这一目的,就必须提高这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拥有核心技术,而形成核心技术的关键则在于科技创新。通过科技创新,不仅可以开拓市场、为企业本身创造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还能由科技创新成果构建的新技术尤其是核心技术,在不同农业企业或产品中扩散和渗透,可使农业科学技术扩散产生“收益倍放”的效应,使同一技术同时在不同的产品市场上获得巨大的创新收益,提高整个高科技农业行业在各方面的竞争力。这样不仅可以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更可以通过提高农业生产核心技术来增强整个农业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改变以粗放式产品出口为住的农产品出口现状,大大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加快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文  琦. 中国农村转型发展研究的进展与趋势.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年(1):20

上一篇:发展预备党员发言稿下一篇:农垦经济体制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