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无题诗赏析手法(精选6篇)
2 、从格律上看,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爱情诗。
3、这首诗的前两句写暮春时节,男主人公触景伤情,怅恨离别的情景。
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借助比喻来写强烈的相思和至死不渝的爱情。此外,它还寓含着一种超越诗歌本身内容而更具普遍意义的哲理:对工作或对事业的忠诚执著,无私奉献。我们往往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表现无私奉献的精神,请写出这册书中也可以用来阐释奉献精神的另两句古诗中的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5、说说“相见时难别亦难”一句中两个“难”字深刻含义以及表达效果。
含义:第一个“难”是指相会困难,第二个“难”则含有痛苦难受的意思。两个“难”意思不同,见面本来已很困难,所以分别时也更令人难受。
表达效果:两个“难”字的使用使相思之苦和离别之痛显得分外深沉绵远。
6、请简析本诗的抒情特点。
本诗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用春蚕和蜡炬一对最具表现力的比喻来抒写强烈的相思和至死不渝的爱情。
7、李商隐写了不少“无题”诗,以“无题”为题等于没有题目。你能根据诗的内容为本诗拟写一个题目吗? 相思(别思,伤别)。
8、请从内容情感语言或写法四个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进行赏析。
内容、情感:此联表达了诗人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现用来比喻默默的无私奉献精神。
语言、写法:此联以“蚕”“蜡炬”为喻,并运用谐音的方法,“丝”与“思”谐音,暗指“相思”,下句写蜡烛燃烧时流下的蜡汁喻“相思泪”,两句诗比喻对爱人的`思念到死才能停止,表达对爱情的无比坚贞。哲理:对工作或事业的忠诚执着,无私奉献。
9、“东风无力百花残”的妙处是什么?
“无力”和“残”点名分离的季节,(暮春时节)的百花凋谢的景物特点,营造了离别的悲伤,凄凉的意境,以暮春衰残景物衬别离之情,倍增哀怨。融情于景,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
10、“丝方尽”中的“丝”在文中谐音“思”,属双关语,暗指对爱人的思念。
11、理解“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的妙处。
这是设别对方伤感久别的种种情景。“但愁云鬓改”是对青春年华的逝去表示忧虑。“改”字见出别离之久,相思之苦。“应觉月光寒”忖度对方的感受,一往情深。
12、尾联“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将对方住处比作“蓬山”有何深意?
这一时期的诗歌, 杂处在由唐代“诗境”向宋代“词境”的转变过程之中。恢宏壮阔的盛唐气象经过丰富多彩的中唐风采, 最终转变为哀婉深沉的晚唐之韵, 即走向更为细腻的心灵感受和更为含蓄的情感体验。
晚唐的“无题诗”晦涩、难懂, 呈现出复杂、朦胧的特点, 这是时代的困窘在诗人心头打下的痛苦而绝望的印痕, 不可避免地使作品染上悲哀的色调和伤悼情绪。因为它进一步触及了诗人潜意识的层面, 所以表现出一种更深刻、更隐蔽的时代情绪。
一般来说, 诗之有题犹如文之有目, 起到提纲挈领、画龙点晴之目的。但是, 当诗人本身的思想不太明晰、目的不太明确、情感不太单纯的时候, 为作品设题目便成了一件困难的事情。过去, 有人将同一情感类型的诗篇排在一起, 用一个笼统的名字一以贯之, 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如阮籍的《咏怀诗》八十二首, 陈子昂的《感遇诗》三十八首。但是, 真正大张旗鼓地以《无题》为题, 并创作出极有特色之诗篇者, 还要数晚唐那位“制造诗谜的专家”李商隐。在中国古代诗歌的历史上, 恐怕没有谁比李商隐的“无题诗”更加婉曲幽深、隐晦含蓄, 让人猜不透、想不清、坐不实了。然而这些难以索解的诗篇却同样让人牵肠挂肚, 难以割舍, 爱不释手。
广义地讲, 李商隐的无题诗不仅包括以“无题”命名的作品, 而且泛指那些以诗歌首句前两字做题目的作品, 比如《碧城》、《如有》、《相思》、《东南》、《昨日》等, 以及那首脍炙人口而又令人费解的《锦瑟》。
与其他“无题诗”相比, 《锦瑟》诗似乎更具有扑朔迷离的朦胧美。就其所选取的意象而言, 无论是庄生之梦为蝴蝶、望帝之化为杜鹃, 无论是沧海遗珠、鲛人泣泪, 也无论是蓝田日暖、良玉生烟, 都带有不可指实的朦胧性与模糊性, 它们之间的排列也没有明显的必然联系。因此, 诗境之下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真是很难揣知了。我们所能感知的只是笼罩弥漫于诗境之上的那层浓重复杂、挥之不去的人生情绪:伤感、迷惘、惆怅、无奈、悲伤……不过, 这已足以使我们心荡神摇了。近代学者梁启超曾说:“义山的《锦瑟》等诗, 讲的什么事, 我理会不着。拆开一句一句叫我解释, 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但我觉得他美, 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是多方面, 美是含有神秘性的;我们若还承认美的价值, 对于此种文字, 便不容轻轻抹煞。”在我们看来, 梁启超所谓的神秘性的美, 是儒、释、道三家交融汇合后, 在诗歌中所表现出来的必要的艺术张力。
作为封建文人, 李商隐具有儒家学者积极入世的精神。他执著于人生、理想、功名、事业、爱情、亲情等, 并将之升华为一种人间至美, 甘愿为之泣血生烟。甚至于明知无望, 仍然要“一寸相思一寸灰”地不懈追求, 真正凸现了儒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剧精神。从而, 为诗歌提供了内在的、深层次的情感动力, 并呈现出深挚真纯的精神面貌。与这种入世精神相反, 佛教恰恰要求超越一切人生执著, 超越是非、毁誉、美丑、善恶等一系列价值标准, 甚至于要求泯灭物质与精神二者的界限, 让人走进清澈澄明的佛禅之境。因而李商隐在遭遇到一系列人生打击之后, 便终于走上了佛禅之路。用他的话说, “三年已来, 丧失家道。平居忽忽不乐, 始克意事佛。方愿打钟扫地, 为清凉山行者。” (《樊南乙集序》) 无疑, 这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态度, 恰似两股巨大的激流在诗人心底不期然而遇了。诗人力图在儒、佛之间找到出路, 寻求于执著中实现超越, 超越中坚持执著的途径。这种极难实现的努力在给诗人内心带来激烈痛苦的同时, 更给诗人以排遣不尽的诸种人生情绪。
“诗家总爱西昆好, 独恨无人作郑笺。” (《论诗绝句》) 元好问曾感叹于李诗的扑朔迷离, 索解不易, 希望有人像郑玄为《诗经》作笺注一样, 能为李诗解谜。此后, 果然有不少人诱于无题诗的巨大魅力, 苦心求证。此风绵延千载, 至今不衰。然而, 每一次新释义的增加非但没有使这些作品的读解更加明晰, 反而又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朦胧美与神秘感。就像一条不断延长的解释链一样, 其韵味也变得更加丰厚、更加绵长。或许, 无题诗不仅言志, 而且言情, 它包含了更为复杂微妙的人生体验与生命感受。就像在“锦瑟”与“五十弦”之间, 李商隐巧妙地加入的“无端”二字一样, 有些情绪和感受本来就是没有端倪的。或许, 正是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在缠绕着诗人。以“无题”为题, 这难道没有什么特殊的意味吗?
就作者的经历而论, 李商隐创作无题诗并不是偶然的。他聪明早慧, 很早就有“欲回天地入扁舟” (《安定城楼》) 的远大政治抱负。在一段少年得志之后, 他不幸被卷入牛李党争, 虽屡次上书投表请求汲引, 却终遭冷遇, 致使一生辗转各地做幕府书记, 官小位卑, 潦倒不堪, 心中自有抑制不住的郁闷忧伤。与此同时, 他的情感经历也颇为坎坷, 尤其是中年丧妻之后, 郁郁寡欢, 常常沉湎于回忆之中, 发而为诗, 本是极为自然的事。加之中国诗歌自屈原以来就有“托芳草以怨王孙, 借美人以喻君子”的比兴传统, 因而哪些诗是“言志”, 哪些诗是“缘情”便难以分清了。从社会的角度上看, 无题诗在晚唐的崛起也不是偶然的, 此一含蓄幽深、晦涩难懂的诗风正是衰变时代特有的表现。如果换上盛唐诗人, 无论是写仕途, 还是写爱情, 都会比这明快健朗、直露坦诚得多。我们知道, 若就仕途的坎坷而言, 李白并不比李商隐更幸运。但李白对自己的抱负与苦恼却从不隐晦:得意的时候, 他高唱“仰天大笑出门去, 我辈岂是蓬蒿人” (《南陵别几儿童入京》) ;失意的时候, 他狂呼“大道如青天, 我独不得出” (《行路难》之三) 。诗中表现的只是大悲大喜, 丝毫没有凄凄惨惨的情调。由于他对命运的不满是建立在充分自信的基础上, 因而他不但敢出怨言, 而且企图进行抗争:“我欲攀龙见明主, 雷公砰匐震天鼓”;“闾阖九门不可通, 以额扣关阍者怒” (《梁甫吟》) 。这种悲剧性的搏斗, 充分显示了盛唐士人昂扬的气质和蓬勃的生机。然而, 在李商隐这里, 我们感到的却是欲言又止的表露, 毫无希望的执著, 充满痛苦的深情, 无能为力的慨叹。爱情的失意、仕途的蹭蹬以及时局的混乱, 使诗人失去了对外部世界的兴趣。他宁愿沉浸于内心狭小的一隅, 不再希望高飞远举了。正所谓, “雌去雄飞万重天, 云罗满眼泪潸然;不须长结风波怨, 锁向金笼始两全” (李商隐《鸳鸯》) 。诗人就像金笼锁鸟一样, 将自己的心事紧紧地锁在意识的底层, 使人琢磨不透。从这一意义上讲, 如果说盛唐诗歌是行至中天的太阳, 将光芒向广袤浩大的宇宙间播洒, 强烈而充沛;那么晚唐诗歌则是静静燃烧的烛火, 只给很小范围内的事物涂上一层微黄玄妙的光泽, 柔和而宁静。如果说盛唐诗歌如同一望无际的大海, 汹涌澎湃;那么晚唐诗歌恰似跳跃在山涧之中的潺潺小溪, 幽微曲折。如果说盛唐诗歌像一首气势磅礴的交响乐;那么晚唐诗歌则似一曲低回婉转的小夜曲。前者固然以其特有的劲健沉雄给人带来高亢昂扬的审美感受, 后者也因其独到的柔美幽深、含蓄细腻而具备了特殊的魅力。
与这种时代精神相一致, 李商隐的无题诗不仅朦胧、隐晦, 而且绝望、痛苦。如果说“悲”可以转化为一种“美”的话, 那么古今中外的诗歌恐怕无过于李商隐的几首《无题》诗了。在这些作品中, 我们感受到一种不可企及而又刻骨铭心的爱, 一种万念俱灰而又至死不移的情, 一种无法言传而又心心相印的思。人生是宝贵的, 也是短暂的, 然而在这宝贵而短暂的一生中, 人们又将留下多少刻骨铭心的遗憾呢?相爱而不能遂愿, 相思而难以谋面, 但诗人耿耿此意, 拳拳此心, 至死不渝。他就像一只春蚕, 一生一世都在吞吐着不尽的丝 (思) ;他就像一只红烛, 每天夜晚都有流不尽的泪。早晨起来, 他常常面对镜中新添的白发空自叹息;夜幕降临, 他常常不忍离开眺望远方的楼台;夜晚的睡梦里, 往往出现与挚友重逢的场面;落日的余晖中, 每每记起与恋人约会的情景……然而这一切的一切, 只能加深那日渐绝望的爱, 那无法延续的情。以李商隐为代表的晚唐诗人已经失去了改造世界的信心与勇气, 面对猝然而至的悲剧命运只好抱有一种近乎宿命的绝望情绪。在这里, 诗人已经失去了“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的勇气, 有的只是“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李商隐《乐游原》) 的叹息了。然而, 细细想来, 这种自我信念的失落不正是时代的夕阳投射在诗人身上的暗影吗?
摘要:李商隐的“无题诗”晦涩、难懂, 呈现出复杂、朦胧的特点, 表现出一种更深刻、更隐蔽的时代情绪。他的诗歌如静静燃烧的烛火, 只给很小范围内的事物涂上一层微黄玄妙的光泽, 柔和而宁静;也似跳跃在山涧之中的潺潺小溪, 幽微曲折;又如一曲低回婉转的小夜曲。因其独到的柔美幽深、含蓄细腻而具备了特殊的魅力。
关键词:晚唐,李商隐,无题诗,赏析
参考文献
[1] .赵景波, 《论李商隐无题诗的朦胧机制—兼论中国古典意象诗的解读规律》, 《齐齐哈尔师院学报》, 1996年第六期。
[2] .陈冠明, 《李商隐的无题诗和锦瑟诗》, 《唐代文研究年鉴》1984辑。
[3] .李泽厚, 《美学三书》, 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9年版。
[4] .郑官柱, 《终身之困, 难言之隐——李商隐〈锦瑟〉新释》, 《文史知识》1994年第10期。
[5] .王蒙, 《对李商隐及其诗作的一些理解》, 《文学遗产》, 1991年第1期。
无 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烛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译文:
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也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完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女方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乌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对方的住处从这里去没有多远,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来往传递消息。
《无题》赏析
1.
的诗句是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2. 诗中通过神话传说找到慰藉自己的途径,表达了自己情感的诗句是: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3. 推己及人,想象对方和自己一样因相思而痛苦的诗句: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4. 如果把此诗当爱情诗来读,那么,“蓬山”在诗中喻指什么?
答:“蓬山”,本来是指传说中的海上仙山蓬莱,这里用来借指恋人住处——玉阳山西山灵都观。
5. 有人认为“春蚕”两句是写诗人自己,“晓镜”两句是诗人设想的女方,你同意这个观点
吗?
答:同意。颔联巧妙的运用比喻和双关,明写春蚕实写人,写出主人公对恋人思之切、爱之深、情之坚定;颈联则由己及恋人,拟想两人别后幽思孤寂的情状,设想对方的种种情状,以示相爱之深。
6. 为什么说“相见时难别亦难”,两个“难”连用有何深刻含义?
答:乐聚根别,人之常情。一对忠贞不二的情侣,久久分隔天涯,一朝得以相见,这是多么动人的场面啊!说明两个有情人难得相见一回。第一个“难”是困难,第二个“难”是难受,两个“难”字,凸显两人情深意重。
7. 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可有多种理解。你还可以用来形容什么人?说说你的理由。
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寓含着一种超越诗歌本身内容而更具普遍意义的哲理:对工作或事业的忠诚执著,无私奉献。
8. 赏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答:春蚕到死的时候才停止吐丝蜡烛燃尽时才停止流泪,这里的“丝”与“思”谐音,蚕丝和蜡泪象征爱情;而“死”啊“泪”的,则暗示着爱情带有浓郁的悲剧色彩,以象征手法描写致死不渝的爱情,语言巧妙多姿,最为精彩感人。现在多指教师为学生呕心沥血,乐于奉献,因而古今传诵。
李商隐的《无题》寄托了作者仕途苦闷的`心情,以极其沉痛的心情写伤别
9. 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诗的主题:
答:这是一首伤感离别的爱情诗,表现诗人与相爱的人分别时难舍难分,分别后心中充满不尽的相思之情。“无力”和“残”紧扣暮春时节的景物特点,渲染离别的气氛。情景交融,使人有凄楚的感觉。
10. 理解“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的妙处。
答:设想对方伤感久别的种种情景。“但愁云鬓改”是对青春年华的逝去表示忧虑。“改”字,见出别离之久,相思之苦。“应觉月光寒”忖度对方的感受,一往情深。
11.思和至死不渝的爱情。
所谓“感时伤事”,“颇得风人之旨。”(《四库全书》“提要”)
冯浩说得更明白:“自来解无题诗者,或谓其皆属寓言,或谓其尽赋本事,各有偏见,互持莫决。
余细读全集,乃知实有寄托者多, 直作艳情者少。夹杂不分,令人迷乱耳
纪晓岚说:无题组诗,大抵组述美人香草之遗,以曲传不遇之感,姑情真调苦,足以感人.昔人贺赏曾指出:魏晋以降多工赋体,义山犹存比兴.<<载酒园诗话>>
纪昀认为“此亦感遇之作”
何焯以为是寄寓“光阴难驻”的感喟
冯浩的《笺注》、张采田的《会笺》则认为是寄意于恩公令狐楚之子令狐 , 希望得到援引
明初杨基对义山无题诗“虽极其秾丽,皆托于臣不忘君之意,而深惜乎才之不遇也”的评论,成为无题有寄托说的滥觞。
就解诗与论诗:
清代王渔洋论诗也有“一篇《锦瑟》解人难”之说。
清人朱彝尊曾有“以句求之,字字可解;以篇求之,字字不可解”之说。
冯浩在《玉溪生诗意凡例》中说:“凡诗有所寄托,有可知者,有不可知者。⋯⋯知其有寄托而已。
若必求其何人何事以实之,则凿矣。今但就诗论诗,不敢牵扯。”
早在钱龙惕的《大兖集》中就提出,“狂裙钗脂粉之语,闺房谑浪之事,仅可以意逆志,毋庸刻舟求剑”。吴乔《西崑发微》虽力主寄托于令狐二世恩怨来解说无题,并视此为发七百年来独得之秘,但受此说很深影响的冯浩,在具体解说中却采取有分析的态度,承认其中有直赋艳情者。
蒋冕:《无题》诗自唐李商隐而后,作者代有其人,然不伤于诞,则伤于淫;且词晦旨幽,使人读之,茫不知其意味所在,„„先生之诗,无一句不可解,无一句无出处,真有古作者之风焉。近代评诗者谓诗至于不可解然后为妙(《琼台先生诗话》)
钱谦益《注李义山诗集序》:“义山《无题》诸什,春女读之而哀,秋士读之而悲。公为真清净僧,何取乎尔也?”公曰:“佛众终生,为有情此世界”,情世界也。欲火不烧然则不干,爱流不漂鼓则不息。诗至于义山,慧极而流,思深而荡,流旋荡复„„
杜诏按:义山无《无题》,杨孟载谓皆寓言君臣遇合长孺亦云不得但以艳语目之,吴修龄又专只令狐綯,说以为近之。(《诗筏》)
“余观杨孟载论李义山《无题》时,以为音调清婉,虽极其浓丽,皆托以臣不忘君之意。因以深悟风人之旨。若韩致光遭唐末造,流离闽,越,从浪香奁,盖亦起兴比物,申写托寄,非犹小夫浪子,沈湎流连之云。
就无题诗特色:
冯浩所说: 读李商隐的诗“爱其设系繁艳, 吐韵铿锵, 结体森密, 而旨趣之遥深者未窥焉” 王国维则称“有唐一代,惟玉溪生诗词旨最为微晦”。
清人甚至还有这样的贬称:“李商隐本庸下之才,其诗皆在半明半暗之间。”
鲁迅也对人说过:“玉溪生清词丽句,何敢比肩? 而用典太多,则为我所不满。”(致杨霁云信)清代冯浩所编著的李商隐诗集中有一引注却是非常的精辟,其称义山无题类诗“总因不肯吐一平直之语,幽咽迷离,或彼或此,忽断忽续,所谓善于埋没意绪者。
纪昀所说“大抵《无题》是义山偶然一种,本非一生精神所注”之评语
朱鹤龄说:“其[李商隐]《梓州吟》云‘楚雨含情俱有托’,早已自下解矣。吾故曰: 义山之诗,乃风人之绪言, 屈宋之遗响, 盖得子美之深而变出之者也。”
清代叶燮评之为:寄托深而措辞婉
清何焯评之为:顿挫曲折,有声有色, 有情有味.___<<义门读书记>>
清代陆昆曾《李义山诗解》中道:“八句中真是千回万转。”
宋荦云在《漫堂说诗》中提到“义山造意幽邃,感人尤深,学者皆宜寻味。”
有关无题的说法:
陆游曾云:“唐人诗中有曰,《无题》者,率杯酒狎邪之语,以其不可指言,故谓之‘无题’,非真无题也。”
谢榛云:“李商隐作《无题》诗五首,格新意杂,托寓不一,难于命题,故曰:无题。”
关于诗的内容:
薛雪《一飘诗话》云:“此是一副不遇血泪,双手 出,何尝是艳作?”
“无题诸诗,大抵祖述美人香草之遗,以曲传不遇之感,故情真调苦足以感人。”
陆游认为:唐人《无题》“率皆杯酒狎邪之语。”
就无题诗本身:
薛雪在一瓢诗话中评此诗说“ 永巷樱花, 哀弦急管, 自日当天, 青春将半老女不售, 少妇同墙, 对此情景, 其何以堪辗转不寐, 直至五更, 梁燕闻之, 亦谓长叹。此是一副不遇血泪, 双手掬出, 何尝是艳作”。
冯浩在玉溪生诗集笺注中说“ 此寄内诗。盖初婚后, 应鸿博不中选, 闺中人为之不平, 有书寄慰也, 绝非他篇之比。”(只《照粱初有情》一诗)
张采田《玉溪生年谱会笺》说“ 此篇为陈情不省, 留别令狐所作。首云‘ 相见时难别亦难’ , 结云‘ 蓬山此去无多路’ , 味其意其在大中三年将赴徐幕时耶徐辟在十月, 义山至幕则为明年正月。诗中‘ 东风’等字, 不必泥看。况十月亦可称小春乎”此诗盖已至徐幕所作。故写景皆系春时, 与转韵诗‘薄青柳碧春一色’ 正同。玩结语知其非在京留别之作矣。” 冯浩说“ 将赴东川, 往别令狐, 留宿而有悲歌之作也。首作起二句袅帐之具三句自惭四句令狐乍归, 尚未相见五六喻心迹不明而欢会绝望七八言将远行, ‘ 垂杨岸’寓‘ 柳姓’ , ‘ 西南’指蜀地。”(相见时难别亦难一诗)
他说“ 首二句纪来时也三句取瓣香之义四句中汲引之情五句重在‘ 椽’ 字, 谓己之常为幕官六句重在‘ 才’ 字, 谓幸以才华, 尚未相绝结则叹终无实惠也。”
张采田承袭冯氏之评认为诗“ 盼望令孤掏来”
“ ‘ 金蟾’句瓣香已久。‘ 玉虎’ 句汲引无由。后四句贾氏窥帘, 以韩椽之少密妃留枕, 以魏王之才, 我岂有此哉‘ 相思一寸灰’ , 深叹思之无益也。”
《中山诗话》:人莫晓其意,或为是令狐楚家青衣名也。(《锦瑟》一诗)李义山
《锦瑟》以其朦胧的意境和忧郁的情调在引起情感共鸣的同时,也因其含蓄深婉和工于用典的特点给读者带来了神秘新奇之感。
梁启超曾说:“义山的《锦瑟》,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但我觉得他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就连鲁迅也不得不感叹:“玉溪生清词丽句,何敢比肩。”这样的文章这样的诗,让人沉醉。
李商隐一生经历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六朝,这时唐朝已无可挽回地走向衰落。《旧唐书》说其“恃才诡激,为当涂者所薄,名宦不进,坎壈终身”。可见他在政治上不受重用、屡遭挫折,处境凄凉,性格上又因为过于偏激、恃才傲物,被人嫉妒。“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他虽有政治抱负,想当英雄,在政治上成就一番事业,但有志难申;于是把感情寄托到儿女情长上,着眼于普通人的爱恨情仇与悲欢离合。
《锦瑟》一诗诗意多解,作家王蒙曾进行考证,认为有以下六种说法:以宋代刘攽为代表,认为“锦瑟”是令狐楚家一个与李商隐有着恋情的丫环的名字;宋黄朝英假托苏轼名义说《锦瑟》是咏瑟的声音的“适、怨、清、和”;清代学者朱鹤龄、朱彝尊、冯洗、何焯、钱良择以及今人刘开扬等认为是悼亡诗;何焯、汪师韩以及今人叶葱奇、吴调公、陈永正、董乃斌及安徽师范大学古典文学教研组,认为此诗是诗人回首生平遭际,有的还特别强调是政治遭际之作;叶葱奇先生认为此诗是一篇客中思家之作;程湘衡认为《锦瑟》是义山为自己的诗集写的序言,以此为序,概括回顾反思自己的一生。
然而不论如何,进行文本解读,我们应该首先从文本自身的角度去理解和阐释。从字面上理解,这首诗的大意是:锦瑟无缘无故地长着五十根琴弦,每一根弦都让人追忆起美好的青春年华。庄周在《齐物论》中描绘自己在白天做梦,梦见自己变成蝴蝶,望帝把自己的一片哀痛寄托到来世,化为杜鹃日夜悲鸣。茫茫的大海上,鲛人泣泪,流出的泪珠变成了珍珠,遥远的蓝田玉在太阳的照耀下化成了一片烟雾。这种感情本待慢慢地进行回味,但从那时开始,已经感到惘然若失。
首联“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是起兴,锦瑟的每根弦发出的乐音都勾起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颔联“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化用庄周梦蝶的典故,昔日美好的感情成了梦幻,但诗人依然一往情深,即使到死,他也不愿让“春心”湮灭。这里颇有“此恨绵绵无绝期”的意味。颈联“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视野瞬间由小变大:苍茫的大海上,明月高悬,鲛人泣泪;层叠的山峦中,蓝田日暖,良玉生烟。这样的一种情愫,既穿越生死,又感天动地,使天地为之同悲。尾联“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则是回到现实,深知往事不堪回首,感慨一切恍如隔世。
《锦瑟》有时也作《无题》,把它归类于李商隐的无题诗系列。我们不妨从这个角度,将义山的其他六首无题的七言律诗和《锦瑟》放在一起作为辅助解读。
第一首“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表现追求的可望而不可即,但即使如此也至死不渝。“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则写的是会面无望,幻想青鸟鱼雁传书遥寄相思。
第二首“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将相爱而不能相守的恋人心态刻画得细致入微。“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则是写身不由己的无奈,暗含身世飘零之慨叹。第三首“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写与情人别后的`思念,梦碎人醒,怅然若失,借刘郎之典故,隐喻今后相见已经不可能。
第四首“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写相思最终都成灰,语气看似埋怨,实则用情至深,是痴人痴语。
第五首“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写短暂的会面之后,对方便音讯全无,只能独自度过不眠长夜。“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待好风”则是化用曹植《七哀》“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盼望一阵好风将自己吹送到心上人身边。
第六首“神女生涯元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写爱情有过美好的追求和短暂的姻缘,但终成梦幻。“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写即使相思无益,也仍满怀痴心,哪怕惆怅而终。
结合这些无题诗,我们可以看到《锦瑟》和它们所描述的意境和表达的感情似乎是一脉相承的,但在词语和结构上又上升了一个层次,引领无题诗走上巅峰。在这些缠绵细腻、用典精致、朦胧含蓄的爱情诗里,表现出对美好爱情的执着追求,即使所追求的短暂易逝,甚至可望而不可即,也要舍身一搏,万死不辞。但他又不免常常为这样不可得、难长久的爱情而失望落泪,他爱得越深刻,痛苦就越多。
本文也欲围绕李商隐无题诗研究, 就以下的问题, 谈谈自己的一些观感和浅见。
一、无题诗的范围
对无题诗的范围, 学者们似乎一直未能达成共识。张明非介绍了对无题诗界定的几种方法:“一种着眼于题目, 认为标明无题、以首二字或篇内二字为题、题目本身无意义或与诗意了不相涉者, 均可归为无题;一种着眼于题材, 认为一部分写艳情或爱情的诗, 即使有题, 也可归于无题, 如《圣女祠》等;一种着眼于体裁, 认为除内容须写爱情外, 形式必须是七律。界定方法不同, 无题诗范围自然难以确定, 一些研究者在讨论时, 便将自认为属于无题却未明确标题的统称为准无题诗。”[1]因此, 不同学者在论文中所标明认定的无题诗具体数目亦各有不同, 现略举几例:如汤翼海认为无题诗应为15首, [2]刘学锴的《李商隐》中认为有17首, 许总所著《唐诗史》中认为有19首, 王灿认为有51首, [3]何剑平认为有68首, [4]阎海翎认为有99首, [5]等等。
依照冯浩《笺注李义山诗集》的分类, “无题诗”计有:五古二、七古一、五律二、七律七、七绝五, 共17篇。但是“幽人不倦赏”一首, 冯浩《笺注》作“失题”, 旧本则都连在“八岁偷照镜”之后, 题作《无题二首》;《唐音戊签》分入五古中, 亦题作《无题》, 所以如依旧说, 将“幽人不倦赏”一首划入, 共得18篇。但汤翼海先生在其文中指出:
无题诗见于通行之玉谿生诗集以无题为题者十七首。然纪昀谓“幽人不倦赏”五律乃与无题诗相连失去本题误合为一者。可信无疑。又“白道萦回入暮霞”, 一曰《阳城》, 既别有题, 当非无题矣。故均不为考释。又李义山诗集辑评卷上有“蝶三首”, “长眉画了绣帘开”及“寿阳公主嫁时妆”七律两章均归附于此题之下。纪昀谓此二章乃冶游之词, 误入于此。冯浩编为无题二首。此二章诚如纪昀所言, 盖冶游之词, 非写蝶也。拙见以为此二诗编于“含情春晼晚”无题诗前后, 差近之矣。此类诗谓之失题则可, 谓之无题则不可矣。
综合以上各家看法, 我以为汤翼海先生观点最为可取。从十七/十八首变为十五首的原因, 汤先生已经作出解释。至于所谓从体裁 (必须是七律) 或是题材 (爱情诗/艳情诗) 着眼, 我以为并非无题诗的界定标准。先说体裁。从冯浩的分类来看, 无题诗中五古、七古、五律、七律、七绝均占一定比例, 并非七律一家天下。虽然张尔田认为“无题诗格, 创自玉谿。且此体只能施之七律, 方可宛转动情” (《李义山诗辨正》《无题四首》后) , 但已有学者指出了张氏此说和其处理无题四首的自相矛盾之处。[6]因此此说不足取。再看题材:如果说有一部分爱情诗/艳情诗应归于无题诗, 那么问题是:1.这样的爱情诗/艳情诗归入无题诗的标准是什么?仅仅是因为这样的诗无题吗?抑或接近无题诗的意境?2.如果无题诗以爱情诗/艳情诗为主要题材, 为什么历代方家会感叹“无人作郑笺”、“词旨微晦”?爱情诗/艳情诗的诗旨不是一目了然么?至少这类题材的诗不会有“涩僻难解”的声名。那么这样的分类是否值得我们商榷呢?因此, 仅仅以爱情/艳情来概括无题的题材似乎有失片面, 作为无题诗的界定标准也就失之偏颇。当然, 关于无题诗的题材内容之争, “爱情说”、“寄托说”、“泛论说”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各派见仁见智, 各有所长。此题不在本节讨论范围之内, 另当别论。
那么还有一种情况, 即“摘首二字为题或以篇内二字为题、题目本身无意义或与诗意了不相涉者”亦为无题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在《李义山诗集三卷》条下言称:
无题之中, 有确有寄托者, “来是空言去绝踪”之类是也;有戏为艳体者, “近知名阿候”之类是也。有实属狎邪者, “昨夜星辰昨夜风”之类是也。有失去本题者, “万里风波一叶舟”之类是也。有与无题相连, 误合为一者, “幽人不倦赏”之类是也。其摘首二字为题如《碧城》、《锦瑟》诸篇, 亦同此例。一概以美人香草解之, 殊乖本旨云云。 (纪昀《三家诗评》与此字句近似, 而意旨全同。)
纪昀的看法, 至少能代表一部分学者的看法。相连误合为一者, 汤翼海先生已有所澄清, 那么摘首二字或以篇内二字为题呢?我以为这类诗和无题诗还是有区别的。王国维《人间词话》卷上:“诗之三百篇十九首, 词之五代北宋, 皆无题也。非无题也, 诗词中意不能以题尽之也。诗有题而诗亡;词有题而词亡。然中材之士, 每能知此而自振拔者矣。”李商隐有意创制无题诗格, 自是“诗词之意不能以题尽之”, 既然不能找到一个合适的题目来概括诗旨, 那就“无题”好了。而以诗中二字为题, 则有欲说还休之意, 几近一语道破。否则, 为何李商隐不作统一处理, 将此类诗全部以“无题”命名, 或是以诗中二字为题?何必多此一举?当然, 这只是我的个人拙见, 还请方家批评指正。
纵观李商隐全部诗作, 十五篇的数目只在六百多首诗中占0.33%强。但就是这十几篇无题诗, 也成为各派学者研究争论的热点问题。
二、无题诗的研究方法
前人研究无题诗, 多结合李商隐生平经历、社会背景来分析创作动因和心理状态, 并以史料为依据, 对无题诸诗的内容和意义进行品评。但因受到“知人论世”、“文以载道”等儒家观念的影响, 有时难免矫枉过正, 言过其实。叶嘉莹在《关于评说中国旧诗的几个问题》中说:“中国的说诗传统与中华民族固有的思想, 实在有极密切的关联。在中国固有的思想中, 自当推儒家与道家为二大主流, 其影响及于后世者亦最为深广。在中国文学批评方面, 当然便也不免受有这二派思想的明显痕迹, 形成受儒家影响的`托意言志'派和受道家影响的`直观神悟'派。儒家思想重视人的实践道德, 故其影响及于文学批评时, 便形成`说理则以可实践者为美, 言情则以可风世者为美'的一种衡量标准。因此说诗人乃经常喜欢在作品中寻求托意, 并且好以作者之生平及人格为说诗和评诗的依据。……中国自《诗经》、《楚辞》以来, 比兴讽喻之说可以说早就为此派尊立了悠久的历史传统。”这本是一种很好的研究思路, 但如果一概而论, 认为事事都有托意, 自然难免横加猜测, 误入歧途。另外, 我们知道诗人的作品总是多少带有自己生平经历和内在情感的痕迹, 但二者并不是完全等同的, 也并不会因此形成一种映射关系, 每一首诗都能在作者的现实生活或生平经历中找到本事。艾略特也曾说过类似的看法:“诗人的心灵活动可能部分地或纯然地依赖诗人本身的经验;然而诗人本身的穷困苦楚和他创作的心灵之间是有分别的;……艺术和事实之间永远有绝对的区别。”[7]姑且不说这种区别是不是绝对的, 但至少我们应该明确一个观点:艺术源于生活, 却是高于生活的。
学者张尔田在《李义山诗辨正》中的观点:“`近知名阿候'一首, 必有本事, 非戏作艳诗也。至`万里风波'篇, 则确系无题, 不得谓本有题而失之。其摘诗中二字为题者, 只有寄托、本事二种, 细玩全集自见。”尽管张尔田认为无题诗俱有本事、寄托, 但终不能面面俱到, 自圆其说, 他也有找不出寄托所在的时候, 其时只得语焉不详。他一方面批评纪昀“纪氏于玉谿一派本未深考, 且其妄下注释矣”, 另一方面他自己却不能对寄托或本事自圆其说, 难以让人信服。
张尔田长于史学, “其年谱部分, 应有而有, 弗蔓弗枝, 诚不愧谱之正宗。史文每条下钩稽条贯, 曲达旁通, 唐集人事之讨究, 自今已前, 无有若是之详尽。”张氏在史学方面才干非凡, 确实令人瞩目。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史事史料的搜寻比附, 是否能完全深入地剖析作品的内涵, 直达作者的本意?
黄宗羲较早注意到诗与史的关系:“今之称杜诗者以为诗史, 亦信然矣。然注杜诗者, 但见以史证诗, 未闻以诗证史之阙。虽曰诗史, 史固无藉乎诗也。” (黄宗羲:《南雷文定·前集》卷一) 但有意识地将诗文作为史料来研究历史, 当推陈寅恪先生为首创。陈寅恪认为:“一时代之学术, 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 以研求问题, 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 (《陈垣〈敦煌劫余录〉序》) 陈寅恪以诗证史或诗史互证的方法主要集中在其所著《元白诗笺证稿》和《柳如是别传》中, 其原则是:一是甄别资料, 博考而慎取;二是用诗证史, 必须辨别“古典”和“今典”;三是诗文证史不仅以诗文为史料, 而且诗史互证, 方能融会贯通。
卞孝萱先生在《邓之诚与〈清试纪事初编〉》一文中总结了学术上以诗证史的传统, 卞先生认为“以诗证史, 实有两派:一派为黄宗羲———邓之诚, 采用纪事形式;一派为钱谦益———陈寅恪, 主要采用笺释形式 (如《钱注杜诗》、《元白诗笺证稿》、《钱柳因缘诗释证》) 。”[8]刘师培也提出, “《全唐诗》中所载感时伤世之诗, 均可与史书互证。” (《读全唐诗发微》)
我以为以史证诗 (文) 和以诗 (文) 证史是两种可以互相结合、互通有无的研究方法, 并不是绝对排斥的, 但以诗 (文) 证史时, 尤其需要注意陈寅恪先生所指出的几点原则。王静安先生亦云:“……三百年来治之者近十家, 盖未尝不以论世为逆志之具;然唐自大中以后, 史失其官, 武宗实录亦亡于五季。故新旧二书于会昌后事, 动多疏舛。后世注玉谿诗者, 仅求之于二书, 宜其于玉谿之志, 多所扞格也。” (《观堂集林》卷23玉谿生诗年谱序) 那么, 如果研究者能够避免各位方家指出的片面偏颇之处, 研究自然会有心得和成果。当然, 亦有学者对“以诗证史”的方法不以为然, 认为不足取。[9]
上世纪80年代以来, 关于李商隐研究的方法和视角逐渐多元化, 除了已有的研究方法, 不少学者尝试使用西方文艺学、美学、心理学、符号学、结构学、语境学等不同方法, 对无题诗的构思、结构、意象、境界、艺术风格/特色以及无题诗的成因等进行探讨, 一时间热闹非常。这种局面势必在日后的研究中持续下去, 促成新的研究成果问世。
三、结语
囿于篇幅, 本文只是选取了李商隐无题诗研究中的两个并非热点的问题, 简单谈了谈自己的愚见。关于无题诗, 其实还是有大量可供研究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探讨的。
李商隐所作的无题诗虽然数目不算太大, 但是李商隐之前基本上没有无题诗, 李商隐之后, 也没有一位诗人在无题诗上压过他。总而言之, 李商隐是无题诗的鼻祖, 也是倾注心力创作无题诗的诗人。
无题诗中, 大多是哀怨感伤的作品, 呈现浓厚的缺月残花的情调, 钱谦益在《注李义山诗集序》《有学集》卷十五称:“义山《无题》诸什, 春女读之而哀, 秋士读之而悲。”虽然“无一言经国, 无纤意奖善” (李浩《释怪》评义山诗) , 但是诚如纪昀所谓的“无题诸诗, 大抵祖述美人香草之遣, 以曲传不遇之感, 故情真调苦, 足以感人。” (《诗评》评“何处哀筝随急管”一诗后) 。香艳而不轻薄, 清丽而不浮浅 (刘大杰) , 仍然不失为名家的文学佳作, 而孙德谦所说的“义山之诗韬华耀采, 促弦锦瑟, 自写其玄愁;香烛哀筝, 非关于附物。” (序张尔田《会笺》) 也不算是言过其实。
在中国诗歌文学史上, 李商隐无疑是最为出色成功的诗人之一, 其影响也是深远的。他的影响, 不仅及于同时代的温庭筠、段成式、李群玉、韩偓、彦廉诸人, 当日风行一时的“三十六体”, 正说明了李商隐在诗歌创作方面的成功和影响。并且晚唐之后, 源流所及, 宋初由杨亿、钱惟演、刘筠诸人所代表的西昆体, 更是以李商隐为典范, 致力于追求模仿李商隐的无题诗、咏史诗。有学者认为, “从宋初期西昆体初具宋诗风貌, 到中期的王安石、黄庭坚等大家, 以及江西诗派的典型风格, 乃至南宋范大成、陆游、杨万里所承传沿袭的宋诗余波, 无不潜存着李商隐诗歌艺术追求的影响, 尤其是`无题诗'所表现出的议论使事之风更是影响至深。”[10]在诗坛上, 李商隐的无题诗这朵奇葩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超越时空永久绽放, 令人心向神往, 叹为观止。
摘要:无题诗到底表达了什么样的真实情感, 描写的对象事物又是什么, 都似是而非, 莫衷一是。本文也欲围绕李商隐无题诗研究, 就以下的问题, 谈谈自己的一些观感和浅见
关键词:李商隐,无题,研究,问题
参考文献
[1]张明非:《李商隐无题诗研究综述》, 《文学遗产》1997年第2期。
[2]汤翼海:《李义山无题诗十五首考释》, 国立中山大学中文学会主编:《李商隐诗研究论文集》, 台北:天工书局, 民国73年9月。
[3]王灿:《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诗风及其对宋诗的影响》,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0年第6期第16卷。
[4]何剑平:《李商隐无题诗之寓意与艺术创新》,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
[5]阎海翎:《李商隐无题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征》,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2年3月, 第15卷 (总59期) 。
[6]具体内容可参阅:林宏作:《读李商隐<无题>诗》, 国立中山大学中文学会主编:《李商隐诗研究论文集》, 台北:天工书局, 民国73年9月。
[7]艾略特:《传统和个人天赋》, 《艾略特诗学论集》, p4.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89年。
[8]武黎嵩:《善述文章根血性——卞孝萱先生<现代国学大师学记>初读记》,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年2月, 第29卷。
[9]对于这一点, 林宏作先生就曾在其文中批驳了冯浩与张尔田的笺注。具体内容可参阅:林宏作:《读李商隐<无题>诗》, 国立中山大学中文学会主编:《李商隐诗研究论文集》, 台北:天工书局, 民国73年9月。
【李商隐无题诗赏析手法】推荐阅读:
李商隐无题的翻译05-30
《无题·油壁香车不再逢》赏析06-30
李商隐诗词《天涯》赏析06-26
李商隐《风雨》原文赏析07-18
李商隐《牡丹》全诗赏析11-03
李商隐《夕阳楼》全诗翻译赏析09-29
夜雨寄北李商隐古诗赏析11-21
西溪,西溪李商隐,西溪的意思,西溪赏析07-07
嫦娥_李商隐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06-04
无题其四诗歌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