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英语音标教学不容忽视(通用11篇)
偶然,笔者翻学生的英语课本时,发现诸如此类的注释比比皆是:twelve注为“脱衣舞”;girl注为“狗”;thank you very much则是“三块钱一碗麻食”,如此的解释令人啼笑皆非。
作为一名英语教育工作者,笔者的心情也变得沉重起来。
在我们辛苦的备课、精确的领读、详尽的解释之后,却将英语推进了这种尴尬的局面。
这时,我们才发现在英语教学中的国际音标教学是何等的重要和必要。
英语单词往往是许多学生英语学习中的“拦路虎”,不少学生开始学英语时就失去了兴趣。
而英语国际音标是英语入门学习的关键,掌握了音标及其拼读,不管是学过的还是没学过的单词,学生都能够脱口而出。
教师帮助学生解决发音,学生自己解决朗读理由,既避开形成发音的坏习惯,学生记忆单词既省时又高效,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乐于开口说英语了,还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现在笔者谈谈自己在音标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关注音标的发音描述,注重英汉音素的比较
教师在音标教学中,经常关注学生怎样发音,教的是技巧,关注音素的发音描述。
然而如果学生被示以该音标素与母语音标素在发音的相似和区别之处,加之教师对音素知识进行详细解说,学生对音素知识的认识就会豁然开朗。
例如对于学生难以区别的[θ]、[s]两个音素,笔者是这样对学生进行发音描述的:舌尖轻触齿背,形成微小缝隙,气流由缝隙逸出形成辅音[θ];舌端及舌关靠近上齿龈,但不接触,上下齿靠拢,但不要咬住,气流由舌端上之间逸出,形成清辅音[s],通过笔者的描述和训练,学生很快掌握了它们的区别,同时在英语单词的朗读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双元音是音标学习中的重点也是难点,注意英汉音素的比较是学习双元音的策略之一。
如在学习[ei]这个音素时,笔者告诉学生:和母语中ei形同音不同,它由两个元音组成,发音时由第一个元音[e]向第二个元音[i]的部位滑动,但不完全达到第二个元音[i]的部位,比汉语拼音中的ei读得长,笔者又对学生解释说,我们中国学生的发音理由是长元音[u:][a:][?藜:]等发音不够长,短元音则发音时间不够短,而[?蘅] [?蘧]等则是口张得不够大。
在爆破音[b][d]后往往加[?藜],笔者正是基于对英语音素和汉语音素相同和相异之处的对比讲解,预见学生在学习英语音标时的难点和重点,从而在教学中采取对英语音素进行发音描述和化英汉比较的.策略,对学生的错误防微杜渐,在学生标准的读音声中, 笔者知道他们收获的不仅仅是一个个微小的发音。
二、采取元音和辅音相结合的分单元式的音标教学思路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常常发现有些教师利用很短的时间进行音标教学,教师贪多求快,学生则生吞活剥,实难消化,有的则是把辅音和元音割裂开来,孤立地教学,几乎没有什么收效。
笔者在教学中采取分单元式的音和辅音有机结合的音标教学思路,按音标的类别和难易适度每单元编排一定数量的元音和辅音。
如第一单元笔者把前元音[i:]同辅音[p]、[t]、[d]、[k]、[f]、[v]、[s]、[z]作为教学的内容,这就像让一个小孩来背50斤的大米,如果让他们一次背,既不可能又不现实,还会挫伤孩子劳动的积极性,如果我们换个策略,把大米分成五等份,孩子分五次就能够轻松完成原有任务。
笔者采取的这种元辅音有机结合的单元式教学策略,减少了每堂课的容量,又分散了教学难点,增强了学生的兴趣,而且为拼读练习提供了方便和条件。
笔者也深深体会到:教育只有遵守孩子认识过程发展的规律才能产生质的飞跃。
三、通过大量拼读实践,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拼读国际音标的能力
外语教学的心理学指出:拼音是一种复杂的感知和运动过程,其效率高低取决于从感觉刺激到作出反应的快慢,在拼读过程中,教师要确保课堂三分之二的时间练习拼读,力戒空谈发音知识,只有通过循序渐进,灵活多样的实践练习,才能促使拼读能力的形成。
因此,笔者在实践中特别设计了这样一个兼顾策略和层梯性的练习模式:拼读音素——合成拼音——直呼拼音——跳跃拼音——二次合成拼读音标词——根据音标读单词——辨音练习——单词重读与非重读练习,现就第一单元第二课时教学程序略作叙述:
第二课时内容:
1. 朗读元音[i]和辅音[p]、[t]、[d]、[k]、[f]、[v]、[s]、[z]
2. 合成拼音:把10个辅音分别按顺序同元音拼/p...i ...pi/、 /b...i...bi/
3. 直呼拼音:把10个辅音同按顺序直接拼读起来/pi/、/bi/、/ti/、.../vi/
4. 跳跃拼音:按教师指令不按顺序直接拼读起来/vi//ti/
5. 二次合成拼读音标词/pis/、/bit/、/tim/、/kip/
6. 根据音标读单词/tip/、/kis/、/siks/、/gift/
7. 辨音训练:把10个辅音对照地和元音相拼区别/i/ / it/ /sit/ /fit/ /hit/ /i:/ / i:t/ /si:t/ /fi:t/ / bi:t/
四、通过音标学习,掌握单词的拼读规律,便于牢固地记忆单词
字母不能很好地体现英语单词“音——形——体”的特点,只有引入“字组”这一概念才能使单词的“音”与“形”统一起来。
如chick一词,如果把chick拆分开来看c-h-i-c-k,我们并不知道每个字母发什么音,只有把ch、i、ck看成字组,以字组为单位来看待这个词,才能看出词形与读音之间的对应关系,ch-i-ck分别对应[t ]、[i]和[k]音。
三个字组对应三个音素的记忆方式,比排列组合式地记忆五个字母要容易得多。
英语是一种拼音文字,不认真总结单词里每个字组的读音规律,不是把单词的拼写形式与其读音联系在一起,不是在单词的拼写形式和读音之间建立一种对应关系。
那么,记忆单词就要从三个方面来记忆:记词形、记词音、记词义。
掌握一定的拼读规律,可以把三个方面记忆变为两个方面。
把英语单词的拼写和读音做为一个整体来掌握,见到一个单词就可以根据其拼写形式读其音;反过来,听到一个单词的发音,就能够根据其读音拼写出这个单词。
这样把拼写和拼读当成一个整体来对待。
记住了词形,也就记住了词音,记住了词音也就等于记住了这个词的拼写形式。
将记忆单词的三个方面(记词形、记词音、记词义)简化为“一一对应”式的记词策略。
所谓“一一对应”就是将“读音”和“拼写”看作一个整体,即“音形一体”,只要记住这个“音形一体”所对应的词义就行了。
将“记词形、记词音、记词义”简化为“记音形、记词义”。
使单词记忆更加牢固。
此外,在综合练习中还可采用单词重音——词——句甚至到段这样一种练习策略,在练习的设计中,笔者常常安排一些绕口令、笑话、谜语等内容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学生的学习变得饶有趣味。
总之,学习系统的英语音标是符合学生认知结构需要的。
语音的学习,特别是音标的学习是整个学习过程中最基本的也是最关键的,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
笔者相信也只有这样,才不会再有“twelve”变成“脱衣舞”、“女孩”变成“狗”的笑话出现。
1.改变死记硬背的不良学习习惯。
单词是英语学习的第一关,也是必过关,过不了单词关,短语、句型、语法的学习便无从谈及,而记忆单词又是让学生感到最枯燥乏味的差事。学习音标后,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从音标中找出单词的拼写规则,并根据规则来记忆单词,从而大大提高记忆单词的速度和准确度。如记忆单词straight/streit时,可以根据音标技巧/s/及字母s、/tr/与字母tr,/ei/及字母a、/t/及字母t的规则进行记忆,在同样的时间,利用音标记忆单词的准确度是死记硬背的三倍,而记忆保持的时间也比死记硬背要长很多。
2.培养自学能力。
学习音标后,学生可以在教师教授新课前主动尝试拼读单词,通过查词典进行课前预习,提高自学能力。
二、音标教学的最佳时期
有的教师认为七年级上学期是音标教学的最佳时期,有的则认为是七年级下学期,还有的甚至认为整个初中阶段都不用在音标教学上下太大功夫。我认为音标教学应与字母教学同步,从学习英语的第一天开始就要下功夫。七年级是学生好奇心最强、学习积极性最高、主观能动性最强的时期,教师应在这一时期,把学习英语的有效方法教给学生,否则,就算学生有再高的兴致,也会在后期重复而呆板的死记硬背中被消磨殆尽。一旦学生对此学科丧失兴趣,想要再重新出发,不仅费力、费时,而且收效不高。
三、音标教学的方法
1.打破常规,灵活处理。
音标教学最传统、最常用的方法是将音标分成辅音和元音,然后进行重复教学。为了使音标教学不至于太呆板,教师可以将音标教学与26个字母的认知一起进行,将26个字母相应的常用音标复印在字母下面,发到每个学生手上,指导他们读字母,并读出每个字母相应的音标,然后用手在桌子上边拍边读,使之具有很强的节奏感,从而编成顺口溜,拼读起来则朗朗上口。这样学生就能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记住26个字母常用音标的读音。
2.见子打子,切忌普遍撒网。
音标教学不宜将所有音标一并呈现并进行逐一教读,此种教学法会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复杂的音标要求学生准确无误地读出它们的发音,容易让学生产生恐惧心理。如果是个别,学生只要能够按照相应音标拼出此单词即可。如音标/藜u/与/au/极难区分,如果让学生单一辨别,学生会感到十分吃力。所以,教师可利用不同单词进行区别辨认,如home/h藜um/ house/haus/,这样经过长期的积累,学生便能熟能生巧。
3.严格要求,长抓不懈。
音标教学需要循序渐进,不断完善,切忌操之过急。教师在音标教学中要严格要求学生,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可采用提问方式,做到人人过关,严中有细。另外,教师应帮助学生找到识记的规律,给学生制定学期目标。
四、音标教学的技巧
1.穿插游戏。
为了使音标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可以在教学中穿插游戏。如比一比谁的发音最准,通过小组、个人赛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采用听音辨音游戏,在规定时间内给学生一段录音,然后让学生复述,看看谁的听辨能力最强。
2.积极鼓励。在课堂上,教师应多关注、关心学生,多采用激励性语言。如“还有问题吗?”“还需要帮助吗?”“Good girl,Good boy”“you’re great”鼓励的语言能让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内容摘要:新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小学英语课改也是当中的新生力量。本文仅从小学英语单词的教学入手,简要的介绍了日常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手法,紧密结合新课改的宗旨,目标就是让英语不再只是停留在课堂上的a b c ,而是能够应用到我们生活中去的一门语言,真正体现小学英语教学的成效,让英语学习做到学以致用。关键词:课程改革英语单词教学
引言
教育是国之根本,没有教育就谈不上发展。如何能使教育与时俱进,课程改革是当中的重要措施也是必要措施。原因如下:其一,我国固有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所产生的危害影响至深。其二,传统的应试教育势力强大,素质教育不能真正得到落实。其三,脱离社会实际,过于着重于学业成绩和选拔而忽略了社会发展和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这些问题的存在,以及它们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制约及产生的不良影响,都足以说明推进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针对性。
小学英语更是应运而生的一门新兴学科,他展现的正是我们的教育和时代发展紧密合拍的步伐,但同样的小学英语教学也受到了我国固有教育模式的诟病。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作为教育领域新鲜血液的小学英语,新课改是挑战也是机遇。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去紧握时代的脉搏,实施新的教学方式也有了更坚实的后盾,新课改从根本上改变了小学生机械重复,死记硬背等学习状况,进一步强调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尽量真实的语言情境,组织具有交际意义的语言实践活动。这正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英语学习的基本元素是单词,所以对于单词的学习则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就以英语单词的学习作为切入点,在新课改的领导下奋勇向前。小学英语学习开始于三年级,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阶段的英语学习对孩子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单词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几乎所有的小学生一提起英语单词,就感到很头痛。怎么办?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激发孩子们对英语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单词教学贯穿到娱乐之中,使学生学起来不感到枯燥、乏味,使他们每个人乐于学习才能真正达到效果。结合小学
生年龄特点,我从以下三方面来教授这阶段的单词:
一、寓教于嘴,让学生“唱”起来
1、歌声中学习单词
读小学的孩子正处于一个活泼好动的年纪,为此,我们从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角度出发,遵循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语言学等有关原则,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大胆运用歌唱教学法,使之成为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利用歌曲学习语言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记忆力,减轻其学习负担,激发其成就感,为其学习英语创造和谐、愉快的环境。例如在PEP小学三年级上册unit2的学习中,《How are you?》这首歌曲,在Hello,hello,how are you?I’m fine,I’m fine,thank you thank you very much.的歌声中,孩子不但会说,也轻松的完成了对单词的认读。
2、顺口溜里记忆单词
语言的学习有时总是枯燥的重复,死记硬背似乎成了最好的手段,其实不然,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诵读的,而诗歌有朗朗上口的节奏感,将我们的英语学习和顺口溜结合起来,是事半功倍的举措。孩子们对一遍遍单调的跟读早已失去了耐心,而运用韵律节奏都富有美感的歌谣则让学习生动有趣起来。比如在三年级上册的《We Love Animals》 中,可以将小动物都编进歌谣,小狗dog汪汪叫,小鸭duck嘎嘎吵,小猫cat喵喵喵,兔子rabbit蹦蹦跳,猴子monkey爱打闹,熊猫panda睡懒觉。
二、寓教于手,让学生“画”起来
1、课堂上穿插画画
孩子的注意时间大约在15分钟左右,一节课40分钟,学生总会觉得有些累,以致精神有些不集中,这时,我喜欢把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教学方法融入到英语学习中,很多学生对画画有着浓厚的兴趣,我们不妨尝试一下用“画画”来巩固新知,将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Look at me》中“This is my body.”让学生画画涂涂人体的各个部分,边画边说,说说画什么,把学过的多种知识结合起来,内容形式丰富又有趣,并且更直观易懂。
2、画出我的家庭作业
三年级的孩子并不会书写,单纯的口头作业难以满足课程需求,而有趣生动的绘画作业可以极大的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比如学习number时请孩子们动手画出卡通数字并涂上颜色,既拓展了新知,又巩固了旧识。又比如在food的学习中,通过绘画图片来开食品店并编对话,不但对英语学习进行拓展,还将英语学习运用到生活中去。
三、寓教于玩,让学生“活”起来
英语新课程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主线,以获取直接经验为主要目的, 培养学生动 手、动脑能力,激发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要求学生在做中学,在玩中用这样有利于发展语言运用的能力,有利于提高语言学习的动机。在教学中,尤其是再巩固环节和检复环节经常带学生开展各种游戏。比如Guessing游戏,学生非常喜欢的“中奖”活动,孩子们的好奇心很大,求知欲也很高,猜测活动中能
启发学生思维发展。例如在教学句型“I have a„”时,我设计了一个猜物游戏。我拿出一个盒子,让学生猜一猜里面有什么物品,并让学生上台来摸物回答,当学生摸到ruler、pen、book、eraser等时,I have a ruler.I have a pen.句子脱口而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了。每当猜对一件物品时,他们都兴奋不已,不但猜的同学能说句子,全班同学都一起参与,达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教学实践证明,上述的教学形式都能让学生“活”起来,从而活跃了学生的学习思维,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除了以上的形式之外,教师还可以自制头饰,通过Simon says、接龙游戏、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来进行教学,尽量是课堂气氛“活”起来。
新课改下的高中英语教学
薛亮
摘要:作为高中英语教师,必须不断反思自身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力求使自己的英语教学能更契合新课标的主要精神,为切实帮助学生提高实际应用英语的水平和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新课改精神;实际应用能力;学习兴趣
英语是一门语言性的工具学科,其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掌握沟通的必要技巧,让学生敢说、会说,为他们日后学习、生活、工作中的灵活运用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伴随着高考沉重的压力,很多教师却将“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这一教学目标弃之一边,反而热衷于在课堂上长篇大论地向学生讲解语法知识、课文分析等纯理论的东西。学生在课堂上面对枯燥无味的知识点难免会产生排斥的心理,这样一来就很容易导致自身失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上课也无精打采、昏昏欲睡,试想以这样的状态又怎么能切实提高自身的英语素质呢?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应当积极转变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使自己的英语课堂教学更加契合新课改的主要精神,并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真正提升自己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英语知识的水平和能力。我对“如何将新课改精神更好地融入高中英语教学”这一课题进行了充分的探讨,下面就结合自身的日常教学经验,阐述一下从中得出的领悟和体会。
一、“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水平和能力”是高中英语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重心和主要任务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是高中英语教师教学的首要目标,教师所有的教学工作都要围绕着这个重心展开。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新课标的这一要求,我们英语教师必须彻彻底底地抛弃自己以往“向学生灌输纯理论知识”的教学方式,转而着重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水平及能力。就拿单词来说吧,单词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学生只有具备足够的英语词汇基础才能更好地进行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学习。英语教师普遍认识到了英语词汇对于英语学习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会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些单词,学生学得心不甘、情不愿,学习效果自然不会太好。对此,我采取了比较“另类”,对学生来说比较新颖的单词教学法。比如,针对一些组合名词,我会教导学生利用“联想法”进行记忆:“fire”是火、发光的意思,“fly”有两翼昆虫的意思,能发光的两翼昆虫自然就是萤火虫了;“water”是水、水分的意思,“melon”则是“瓜”的意思,含有大量水分的瓜果自然就是我们常吃的西瓜了……再比如,针对一些单词,我会教导学生利用“谐音记忆法”学习和掌握一些单词:“ambulance”谐音为“俺不能死”,“pregnant”谐音为“扑来个男的”……谐音法虽然难登大雅之堂,但是却可以在诙谐、幽默间帮助学生加深对英语单词的记忆和理解,记忆效果自然不会太差。
不管是“联想法”还是“谐音记忆法”,其本质目的不单单是让学生掌握我所举例的这几个单词,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充分掌握这几种记忆单词的方法,在没有帮助下,也能灵活运用这些方法,对单词进行更好的记忆,进而逐步提高自身实际应用的水平及
能力。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更好地开展英语教学工作的重要手段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了错误的教学方式,直接导致学生缺乏进行英语学习的热情及积极性,丧失了学好英语的自信心。为了端正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态度,作为教师,一定要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更好地开展英语教学工作的重要手段。比如,学生高一刚入学时,由于对新环境缺乏足够的熟悉感和亲切感,不少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的心不在焉,始终融不到正常的教学活动中去。因此,在学习“SchoolLife”这部分知识时,我就让学生依此到讲台上做个简单的“presentation”,内容可以包括对过去学校、同学的介绍和描述,也可以是自己在新学校的感受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
望……这样一来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不再死气沉沉,更重要的是充分激发了他们进行“presentation”的兴趣,促使他们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活动中,为接下来的英语教学提供了极为有利的
条件。
作为高中英语教师,必须不断反思自身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
法,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使自己的英语教学能更契合新课标的主要精神,为英语素质教育的发展以及帮助学生提高实际应用
英语的水平和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肖健壮。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现代出版社,.
[2]周淑清。高中英语教学模式研究。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3]高雪松。英语词汇探索[J]。科技信息,(2)。
[4]熊坚。浅议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兴趣教学法[J]。科技信息,2009(2)。
[5]马博森。阅读教学中的话语分析模式。外语教学与研究[M],.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
开发区硖石小学 刘静
英语阅读是巩固和扩大词汇量的最好方法,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更多地获取信息,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加强阅读,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培养主动学习的能力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目前,小学英语教学提倡“听说领先,读写跟上”,而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的听说能力得到了提高,读写水平却没有真正跟上,以至中小学英语教学出现了衔接不上的问题。如何进行有效的英语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呢?我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合理使用教材,循序渐进地进行英语阅读教学 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抓好英语阅读教学关键是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使用教材,逐步分段地进行英语阅读教学。
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重点突出阅读与朗读相结合、与表演相结合。英语中有不少儿歌、名言警句,这些内容读起来朗朗上口,可激发兴趣,培养语感,比较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给孩子渗透这些内容时,要充分利用图片或动画辅助,帮助孩子理解单词及简单的句子。在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的兴趣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将连环画中的故事讲给学生听,或者放有声录音带,让学生在有声有色的声音感染中不知不觉地接触较多的单词和词汇,帮助学生把单词的音、形、义结合起来理解。再如小学生好表演,在学生阅读完文章之后,为检阅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教师可让学生分成小组,通过表演的形式,搭建舞台,使学生有学习英语的成就感。在中年级阅读教学中,重点要求精读与泛读相结合、与课外相结合。根据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相对进步的情况,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的英语故事,培养学生能根据上下文,猜测新词在句中含义的本领,并引导学生掌握对非重要单词跳过去的阅读方法来读懂故事内容,让学生明白在阅读中遇到生词很自然,做到不惧怕,敢读下去。同时,鼓励学生订阅一些英语报纸和图文并茂的英语简易读本,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编辑英语小报、唱英文歌曲、表演英语课本剧等方式让学生学会选择阅读、欣赏阅读、理解阅读。
在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中,重点做到阅读教学与听、说、读、写相结合。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尝试让学生根据故事发展的过程,整理一篇次序混乱的短文,领会文章的组织与结构。或者结合开展的一些实践活动,指导学生用自己学过的词汇来写一些主题小作文,将学生的阅读活动与听、说、读、写相结合,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分析能力。
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合作地进行阅读训练
新课标要求采用互动的课堂模式,提倡开放的学习方式,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乐于动脑、勤于动手、合作交流。但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对阅读文章缺乏兴趣,即使读懂了,也局限于课本内容,阅读效率不高。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我们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从而让阅读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有效。
1、精心设计问题,有效激发学生的主体思维。问题设计是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帮助学生理解短文的切入点。小学英语的阅读文章篇幅较短,内容比较简单,但由于小学生词汇量少及未涉及过语法的局限性,再加上小学生缺乏克服困难的耐心,因此有很大一部分同学读的时候没有目标或读了后还是比较迷惘。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一些渗透文章内容的一系列问题,不但可以帮助理解内容,还可以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例如:在教PEP Book 7 Unit 3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PART B Let’s read 出现了两个句子I’m going to plant trees.So I’m going to the plant shop.很多同学不能理解plant的意思,我就在黑板上出示了两个问题What is Sarah going to do on the weekend? Where is Sarah going to buy the plants?在回答了这两个问题后同学们恍然大悟,纷纷举手说前一个plant是植树的意思,而后一个 plant则是植物的意思。
2、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教师的任务仅仅局限在传授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要提高学生的素质,就要培养学生的能力。从让学生“学会”转到学生“会学”,授之以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英语阅读课中,虽然一问一答能让学生对阅读短文有所目标,但“一问一答”挤牙膏式的交流容易造成课堂毫无生气,且效果一般。因此,在阅读课中正确引导学生阅读轻松、有趣,对于提高课堂效率至关重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妥善引导,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参与到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去。要营造良好的参与环境,宽松、和谐、融洽、平等的学习氛围,留下足够的参与时间和空间,而不是“满堂灌”,也不能“满堂问”,学生能讲的,尽量让学生讲,学生能动的,尽量让学生动,组织学生独立思考与集体讨论,就他们感兴趣的方式以小组为单位全班展开讨论,以达到全体参与的目的。
三、开发课程资源,延伸英语阅读空间
一、概述
新课改的目标是更好地激发并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的兴趣与能力, 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找到高效的系统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 英语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日常交际能力, 使每个学生都能熟练说英语, 增强英语教学的实用性, 提高初中生的英语实践能力。新课程中制定的教学纲领也遮掩了一些学生的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从背默改变为说什么, 要求教师创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情景, 让学生在一定的场景中进行英语训练。同时, 增加一些课外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说英语的胆识, 因为很多学生在校外不敢说英语。
二、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应为渐进式
在初中阶段, 英语能力的提升一般以渐进式的形态出现, 因此, 要采取相匹配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教学具有高效性, 在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口语能力的培养中, 随着学生自身口语能力的提高, 学生自己会产生展示的欲望, 想开口但是又不敢说, 不敢说的原因是怕说错, 怕别被人笑话。此时要鼓励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大胆地从听向说进行过渡, 引导学生对着镜子说, 对着同学说, 对着家长说, 对着朋友说, 对着老师说, 对着陌生人说, 尽量摆脱书面英语, 摆脱以前只会写不会说的教学模式。增加课堂上学生发言的机会与时间, 对学生实施鼓励式教学, 鼓励更多的学生勇敢地使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绪。用符合初中阶段英语水平的英语词汇给学生讲教师自己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出现的有趣的错误, 以达到加深学生记忆, 鼓励学生开口的目的。
三、 打造全方位英语语境
在我国由于条件的限制, 直接从英语环境中学习英语的机会不多。很多学生即使掌握大量的英语词汇, 考试也能够取得较高的分数, 但是真正英语交际时候, 就会出现用词不准, 语言不得体, 造成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是学习时脱离英语语境。语境制约着语言单位的选择, 意义的表达与理解。词典中对单词和短语的解释是从语境中抽象、概括出来的, 它们已失去词语本身的具体性, 词语意义必须在上下文中才能精确化、具体化。同样, 一个句子可能表达很多不同、甚至相反的意义, 理解该句的准确意义必须结合语境。
四、 加强对学生的学习策略指导
不同学生的学习策略不同, 因此就会有不同的学习效果, 有效的学习策略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有效学习的基础, 要学好英语, 首先要有良好的学习方法, 不同的学生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不仅要学生知道其然更要学生知道所以然。教师教学最好是教会学生学习, 如把单词放入一定的语境中, 根据上下文或上下文中词与词间的搭配猜测单词意思;对同类词用联想法;利用构词法、按同义反义词义;用音、形、义综合;对具体名词用直观物、图片;对动词用动作等形体手段以及对抽象名词采用想象或其他特殊方法;通过大量阅读扩大词汇量等等。同时, 要教会学生自主学习, 养成自学的习惯, 这样教师教得轻松, 学生学得轻松。
五、 突出学生主体, 尊重个体差异
学生的发展是教育的出发点和终点, 也是英语教学的出发点和终点。因此, 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应始终贯穿学生为中心的思想, 英语教学中尽量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尊重学生的特殊性和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不能只关注优等生, 而是要平等对待每个学生, 尊重学生的人格, 给予每位学生参加学习活动的机会。我在课堂上的提问、对话操练中经常采用one by one、pair by pair、row by row、group by group的形式, 针对不同的学生, 采取不同的方法, 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 让每一个学生在回答完问题后有一种成就感。要善于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 创造一切条件帮助后进生树立自信。
我想英语课堂教学应更加需要情趣、体验、多维和互动, 由教师的讲授型向学生的探究型学习转变。同时教师要会欣赏学生, 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学生学会自己去解决问题, 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学习知识, 并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刘倩.初中英语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开明出版社, 2004.
摘
要: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优化教学环节,创建和谐的学习氛围,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运用恰当有趣的例子,活跃课堂气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添学生兴趣,使学生对课堂感兴趣,乐于接受和掌握课堂内容。如何有效地构建高效的初中英语课堂,是值得深入探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英语是初中阶段最主要的课程之一,学好英语对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任何一轮课程的实施都应当首先是教育理念的转变,如何使课堂教学更有效果,如何将新课标的思想理念、方法手段运用到日常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构建高效的初中英语课堂,是值得深入探究的重要课题。为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以下一些探索。
一、精心预设,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某一学科感兴趣时,他们总是不畏困难,百折不挠,主动学习,而且以最敏捷、最有效的方法去获得必要的知识,兴趣是要靠教师培养的。在有效教学的准备阶段,教师的备课至关重要。真正的备好课包括深入钻研大纲和教材,吃透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前后的逻辑关系,精心预设课堂教学过程。具体说来就是要备教材、各学生、备教具、备板书等等。首先,备教材。教材为学生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是实施课程目标,实施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我们现在使用的初中英语课本图文并茂、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编排新颖。怎样才能有效且高效地利用教材是每个教师备课时应该考虑的重点。其次,备学生。初中学生是带有一定的失盯识、经验和解题策略等进入教室的。在教学中要把讨论法和阅读、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将新旧知识融会贯通,尽可能地用英语表达出来,进一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有效地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以往的英语教学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不能发挥出创造性。通过讨论参与课堂教学,可以改变课堂气氛,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学生学得轻松自在,又可以收到一定的效果。此时,教师扮演的是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让学生自由发挥,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密切师生间的关系。
二、优化教学,使学生乐学
英语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都要求教师尽快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即由课堂上教师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消极、被动的学习,转变为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进行主动获取知识的教学模式。教师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多接触不同的教学模式,同时精心备好每一节课,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不同的教学模式。比如:教学各国家不同的节日时,就可以采取多媒体课件演示法,对于对话教学就可以采取欣赏经典原文对白,进而创设情境进行表演的方法等等。在导入环节的设计上,可以从直观教具和演示开始导入。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教室中的人和事物、直观教具,如图片、挂图、简笔画等创设情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抓住每一个机会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功感。在提问时,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让比较优秀的学生来回答,而那些简单的、基础性的问题就留给那些差生,如果他们回答得不错,应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觉得自己没有被老师遗忘,能够享受成功的喜悦。多给学生提供、创造一些表演的机会。比如在讲“Greetings and Introductions”(打招呼和介绍)这一课时,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自我介绍,相互介绍,这样关于“介绍”的一些固定词组和句型,学生们很快就掌握了。在讲“Holidays”(节日)时,可以让学生介绍西方的一些重要节日,或者让他们装扮成“Father Christmas”(圣诞老人)表演在圣诞节前给孩子们送礼物,通过表演学生们对一些西方的风俗习惯就能了然于心了。再如讲授“Famous people”(名人)时,让学生们分别扮演雷锋、爱因斯坦、迪士尼、居里夫人、卓别林等课文中出现的人物,请他们作自我介绍,介绍“自己”的学生必须对“自己”的情况了如指掌,听介绍的学生又是听得生动有趣,既学习了课文,又提高了听说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三、教法多样,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时应充分考虑活动形式的多样性,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以go for it!七年级上册unit 10 can you play the guitar?为例。此单元的教学内容是情态动词can?的肯定句、否定句、一般疑问句及其肯定与否定回答,以及特殊疑问句的构成和用法。此单元的话题是?“加入俱乐部,谈论自己的能力”。笔者在教学中设计了以下三个任务型活动:(1)个人才艺表演,学习情态动词can的用法;(2)成立“个人俱乐部”,运用情态动词can介绍自己在某一方面的能力、喜好和意愿;(3)复习和巩固谈论爱和特长的表达法。通过学习情态动词can的用法,学生能够学会表达自己在某一方面的才能;能谈论自己的喜好和意愿;能为拟成立的乐队制作海报,并编写招聘广告。通过谈论彼此的特长和爱好,培养了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合作意识,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欲望,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展示了学生的个性。
Lesson 41:puter.(3)We forgot to connect the computer to the phone line.(4)What do Li Ming and Wang Mei use to connect the computer to the Internet?
重点难点
How to use the computer? Can you describe the use of the computer in English?
课前学习
一. 通过预习归纳本课的知识点:
1.2.3.4.5.connect to …
connect …to(或with)… be glad to do sth turn on forget to do sth 二. 根据汉语提示完成下列英语句子
1.李明正在看王梅的新电脑。
Li Ming ____ ____ ____Wang Mei’s new computer.2.我将很乐意帮助你。
I’d ___ ___ ___help you.3.让我们打开电脑。
Let’s ___ ___ ___the computer.4.”failed ”是什么意思?王梅问道。
“What _____’ failed ’____?”asks Wang Mei.5.请把这个连到电脑上。
Please ____ this ____ the computer.课堂学习
1.交流预习结果,讨论课文内容
2.归纳课文知识点,并熟练运用它们
1)the key to sth
2)3)
4)5)
6)
7)8)3.Have you found the key to the door of our classroom? enter: come or go into He entered(or come into)a room.shout : speak in a loud voice shout at …
Don’t shout at the old man!shout to…
He shouted to us ,”Come here!” search: look carefully at He searched and searched through all the drawers for the missing papers.be connected with…
I’m not connected with the matter.connect…to/with…
The workers connected two islands with a bridge.be glad to do sth =be glad+(that)从句=be glad for sth I am glad to hear of your success.=I am glad of your success.=I am glad(that)you have succeeded.turn on
turn off turn up turn down turn in 上交
turn over 翻身;翻转
turn(a)round 转身;向后转 fail to do sth 或 fail in doing sth Tom often fails to keep/in keeping his words.找出下列句子中写错的单词并改正
1.You can saerch the Internet to get what you want to know._____ If you try hard ,you will succed._____ Don’t shuot at the old man.____
We can click on the picture with the moues.____
When you press the “entre” key ,you begin a new line.____
4.交流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2.3.4.5.巩固练习
一、根据句意及首字母提示完成单词
1.We may find lots of information on the I______.2.The s_____of the computer looks like a TV.3.He f_____ to call me yesterday.My telephone doesn’t work..4.I think you must s______if you work hard.5.S______,I heard a big noise in the classroom.6.Don’t s______ at the boys, they are asleep.7.The soldiers are s______ for those thieves.8.What does Li Ming use to connect the computer t______ the Internet?
9.There are lots of m______ in the old house.10.W______ to the Internet.二、单词选择
()1.Yesterday morning, I ______ catch the train.A.failed to
B.failed in
C.fail to
D.failed with
()2.The machine is broken.Please ______ at once.A.turn on it B.turn it on
C.turn off it D.turn it off
()3.Tom, have you ______your answers in your exam paper?
A.checked out B.checked in C.checked of D.checked off
()4.Please _____her about it.A.say
B.speak
C.tells
D.tell
()5.It’s going to rain.Don’t forger _____ your window.A.closed
B.have closed
C.to close
D.closing
()6.That mountain is _____ metres high.A.five hundreds B.five hundreds of
C.five hundred D.five hundred of()7.Hurry up!There is _____time left.A.few
B.a few
C.little
D.a little()8.What do you usually do _____the Internet?
A.on
B.in
C.to
D.at()9.Welcome _____our class.A./
B.in
C.to
D.at
()10.– Have you ever ____an e-mail?
-Yes, I have.A.write
B.writing
C.wrote
D.written
三、阅读理解
The Internet is becoming important in our life.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it ?
What is the Internet?
The Internet is a large ,worldwide collection(聚集)of computer networks.A network is a small group of computer put together.The Internet is many different network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These networks are called the Internet.Once you have learned to use the Internet ,you can do a lot of interesting things on the Wide Web.What is the World Wide Web? The World Wide Web has been the most popular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The Web is like a big electronic(电子的)book with millions of pages.These pages are called homepages(主页).You can find information about almost anything in the world on these pages.For example, you can use the Internet instead of a library to find information for your homework..You can also find information about your favorite sport or film star, talk to your friends or even do some shopping on the pages.Most pages have words ,pictures and even sound or music.What is e-mail? Electronic mail(e-mail)is a way of sending messages to other people.It’s much quicker and cheaper than sending a letter.If you want to use e-mail ,you must have an e-mail address.This address must have letters and dots and an “@”(meaning “at”).This is what an address looks like:Emily@star.net.Write a message , type in the person’s e-mail address, then send the message across the Internet.People don’t need to use stamps ,envelopes or go to the post
office since the invention of the Internet.Quick ,easy and interesting –that’s the Internet!
()1.The Internet is _____.A.a big computer
B.a small group of computers
C.lots of computer networks
D.the World Wide Web
()2.The World Wide Web is like ____.A.an electronic book
B.homepages
C.an electronic page
D.an interesting picture
()3.What does “talk to your friends on the pages” mean ?It means_____.A.you can talk to your friends face to face
B.you can type words in the computer and then send them to your friends across the Internet C.you talk to your friends through the same computer D.you go to your friends’ house to talk to them
()4.People like to use e-mail to send messages to their friends and family because ____.A.they don’t have to pay any money
B.it’s faster and cheaper
C.they don’t need to have stamps , envelopes or addresses
D.sending e-mail is interesting
()5.The “e” in e-mail means__.A easy
B.electrical
C.electronic
D.enjoyable
课后拓展
二十四节气 The 24 Solar Terms:
立春 Spring begins.雨水 The rains.惊蛰 Insects awaken.春分 Vernal Equinox 清明 Clear and bright.谷雨 Grain rain.立夏 Summer begins.小满 Grain buds.芒种 Grain in ear.夏至 Summer solstice.小暑 Slight heat.大暑 Great heat.立秋 Autumn begins.处暑 Stopping the heat.白露 White dews.秋分 Autumn Equinox.寒露 Cold dews.霜降 Hoar-frost falls.立冬 Winter begins.小雪 Light snow.大雪 Heavy snow.冬至 Winter Solstice.小寒 Slight cold.大寒 Great cold
教学后记
Lesson41 巩固练习
一.1.Internet
2.screen
3.failed
4.succeed
5.Suddenly
6.shout
7.searching 8.to
9.mice
10.welcome 二.1—5 ADADC
高中英语的学习, 共用时三年, 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以及英语教学的规律, 我对每学年的侧重点给予了化分:听与说—听与读—听与写三个阶段。在日常交际活动中, 听力是四会之首。为了学生的长足发展, 在英语教学中, 我更加注重听力的训练, 以听说贯穿英语教学的始终。
一、以说激趣的高一教学
英语是什么?英语是一门语言, 是人说的话, 是用来交流的工具。自上世纪70年代在中学开设英语课以来, 重笔头, 轻口语的现象一直存在, 学生很少有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机会。这造成了所谓的“高分底能”的“哑巴英语”。为了改变这种现象, 新升高一年级, 我在规定的英语课时数量不变的情况下, 每节课前增设一个英语口语训练环节———课前活动, 时间为五分钟。给学生搭建口语练习的平台, 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活动内容有以下几种。
1. 英语值日报告。
题材, 体裁不限,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每一位报告者要独立完成演讲稿, 但要经过教师的课下修改。并在演讲之后根据自己的报告内容用英语问两个问题, 由其他同学回答。一来, 练习了学生的写作技能;二来, 练习了学生的听力;三来, 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表现欲, 让英语课堂的英语值日报告越来越精彩!
外研版的英语教材, 高一分为必修一, 必修二, 每册书六个模块, 每一模块的内容各不相同, 但每个模块中的内容都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因此, 学生很容易地找到有趣的话题。以必修一, 第二模块“My new teacher”为例, 学生刚升入高一, 面对新的老师, 让他们谈论一下他们的新老师, 他们都有自己不同的感受。由此, 再让学生谈论一下他们的新同桌, 也可以谈论一下他们的初中教师, 这时学生都很有表达的欲望。因此, 以用促学是符合学生学习语言规律的。
2. 英语对话操练。
对话内容来源于学生自己创作之手, 可以谈论班级、社区、国家等正在发生的趣事或要闻, 要求语句通顺流畅, 内容健康向上。对话时, 语流语调准确优美。设有必答题, 其目的是提高其余同学听的注意力!
3. 英文短剧表演。
短剧题材不作规定, 开发学生收集材料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题材可以是童话故事, 可以是刚做过的阅读, 完形填空中的文章。把班级分成八个组, 由于时间的限制每周只能由一组表演, 依次轮流进行。每组设有导演一名, 编剧一名, 其余为演员。表演可以是忠实于原文的, 也可以是经过自创改编的, 有创新更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此环节大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高一学生的课余时间较高二、高三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充裕的。晚自习前的10分钟可定为英语角时间。学生的对话及短剧的完成, 可利用这个时间。在这十分钟内学生只能用英语交谈, 不可使用汉语。一经发现违规, 则“罚唱”英文歌曲一首。这个规定, 学生是又爱又恨, 却趣味横生。
二、以读促学的高二教学
学生到了高二, 学习目标更加明确了。他们走过了高一的懵懂与新鲜, 突然意识到他们离高考更近了, 历经了四次 (两次期中期末) 的考试之后, 学生也知道了阅读在考试中的分量。学生的重视, 加之教师的科学引导, 阅读训练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读”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朗读”这是学语言必不可少的一种学习途径。读能生巧。把学生写过的作文范文统一打印, 每个早自习的时候拿出来读, 在反复的诵读中, 掌握字词、句式、语法以及写作模式, 在夯实基础的同时也为今后的写作打下基础。另一种是“阅读”。信息大多都是通过阅读来获取的。课本中的英语课文是范文, 在获取信息的同时, 要传授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阅读, 更多地阅读。英语就成了获取信息的工具, 而且在阅读中, 把好词好句, 名言警句都积累下来, 在读中为我所用。高二英语课阅读课我主要采用“导、读、用”的教学模式。
1. 导。
(1) 导知识。通过导学案解决本篇材料中的生词、语法以及词的拓展。 (2) 导趣味。通老师巧妙地设计问题,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其好奇心及求知欲, 有愿意并渴望马上读其文、找其答案、解开其迷的冲动。
2. 读。
这里的读特指课内阅读。课内阅读主要是加强阅读技巧的指导。 (1) 先看问题后看文。先看题干, 带着问题来读文章, 仔细审视是客观信息题, 还是主观判断题。客观题, 文章中直接查画问题的答案, 而主观题考查的是对文章情感基调、作者未加陈述的观点以及贯穿全文的中心主旨的理解等, 这类题必须对作者的态度、意图以及对整篇文章进行深一层的推理等。 (2) 抓住主要内容来提高阅读速度。首先要分清阅读的目的, 是精读 (intensive reading) 、略读 (skimming) 还是寻读 (scanning) , 然后再在每一段中寻找Topic sentence, key words等, 以便提高阅读速度。 (3) 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来提高阅读的理解能力。高考时, 新课标要求生词率3%,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阅读速度的快慢以及阅读理解的准确率, 因此在阅读过程中, 根据上下文的内容, 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猜测词义就成了一个主要的阅读技巧。在此强调:猜测并不是漫无边际地对文章进行自己的臆测。
3. 用。
英语不同于其他学科, 没有真实的英语环境供学生操练, 为了给学生创设英语学习的平台, 我校开设了“英语第二课堂”活动, 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 促进自主阅读。 (1) 以“赛”促读。在阅读中, 学生寻找自己喜欢的文章, 进行朗诵、背诵、编演英语短剧、演讲、手抄报等比赛, 以比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 以“趣”促读。通过网络, 学生学唱英文歌曲, 在学唱的过程中, 理解歌词的含义, 这就是阅读。看带有英语字幕的动画片, 学生在理解故事情节的同时, 提取简化动画片的内容, 并编排成自己的节目作品, 重现给全校的师生, 这个过程是阅读的创新过程。
这些与英语阅读有关的活动, 既丰富了我们的校园文化生活,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又促进了学生的自主性阅读习惯的形成。
如果说课内阅读是基础, 那么课外阅读就是升华;如果说课内阅读是教方法, 那么课外阅读就是实践操作的练兵场。
三、以写致用的高三教学
写是交际中最高的输出方式。用英语写作, 就是用英语表达, 就是用英语进行书面交流, 就是用, 就是习得。但不是指毫无意义的大量抄写, 而是指有意义的写作。让学生的创造思维和英语写作能力得以培养和发展。可以从组词造句开始, 再连句成段, 由段成篇。无论看图写话, 还是记一篇日记, 都可以从模仿作文开始, 再到限定作文, 到自由作文循序渐进。作文的长度, 从十句到十五句, 逐步提高要求, 加深难度。因为有了高一、高二年级的英语知识积累, 为了迎接高考, 写的训练便真正摆上了日程。
1. 听写的改革。
以句子的听写来代替单一的词汇听写。高一、高二年级的听写, 只是单词和词组, 句子不多。高三年级, 听写要加大难度。以句为单位, 不仅可以复习高一、高二学过的常见句型, 又可以巩固新知, 同时它又是写作的基本需求。句是段与篇的最小单位。听英语故事, 速记故事的关键词, 然后写出文章的梗概, 让学生在听的基础上写。
2. 改错的新用。
英语考试二卷中, 其中有一道改错题, 大都来自于学生的一篇习作, 要求学生给予订正。可见, 写作和改错实际上是不同形式的一道题。改错也是学生见习写作的另一种形式。
3. 专课的专用。
根据高考作文的特点, 我专门设置了英语写作课, 以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循序渐进进行写作训练。每一课时从知识角、活动区、实践场三大板块进行授课, 从呈、仿、练三个环节来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使之掌握各种体裁的写作方法, 真正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1) 知识角。导入新课, 呈现写作技巧, 收集写作方法, 规范写作格式。 (2) 活动区。教师提供范文范例, 学生学习技能技巧, 积累经典语段, 仿写合格作文。 (3) 实践场。教师规范要求, 学生互评互学, 再创新作。
通过知识角、活动区的铺垫, 教师布置作文题目, 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文, 然后, 让两三名学生当众朗读其作品, 训练大家的听力, 同时展现了不同学生在写同一材料时的差异;再运用幻灯, 当堂呈现不同层次学生的作文, 现场批改几篇学生作文进行点评。老师公布修改原则后, 同学互评。基本修改的原则有四项:一是检查体裁, 看文章的格式布局、开头和结尾用语是否正确;二是检查要点是否齐全, 字数是否符合要求;三是检查语法是否有错误;四是检查拼写、大小写、标点符号及词形变化是否正确, 行文是否流畅, 语言是否丰富。
互批完毕后, 返回作文本人, 再由自己对习作进行再创造, 最后上交, 由老师进行面批, 做到因材施教, 各有提升。
在引导学生写作的过程中, 教师贵在有效地传授语言基础知识, 加强语言输入, 尽量克服语言石化、避免母语迁移的干扰, 逐步摆脱母语思维的束缚;随着学生所学知识的拓宽加深, 教师适当给学生授以写作技巧和文体知识, 让他们真正做到用英语语言自由地进行思维和表达思想, 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书面交际的能力。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高一学生英语学习掉队的原因,并重点论述了自己在教学中行之有效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高一英语 英语教学 新课改 教学方法
高一新生升入新的学校,进入新的学习环境,大多都满怀信心打算学好英语,重新开始。然而,当他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时,便由希望到失望、由喜欢到畏惧、由有兴趣到厌学这一不良后果。
一、学生掉队原因探析
其一,心理障碍促使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研究证明:人的智力并没有多大的差别,它不是影响学习成绩的决定性因素,也不是教育中成败得关键,而情感、兴趣、喜好等非智力因素具有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一部分学生初中英语基础知识本来就薄弱,诸如:单词不认识,句子结构模糊,时态混淆等。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学生,使他们产生畏难情绪。笔者所教授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家庭,相当一部分学生小学没有学过英语,初一英语就跟不上,一路跌跌撞撞挨过了初中三年,勉强考上高中,英语一直以来就是他们的薄弱学科。只要一提到英语,心里就畏惧,就认为自己学不好。
其二,缺少持之以恒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英语学习有其独特性,尤其需要专心和较强的理解及记忆能力。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不读单词、背单词,课文也几乎很少读,也不去积累优美、实用的短语和句子,没有听录音磁带和提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就单纯依靠课堂上老师40分钟的教授来学习英语。这样,渐渐就听不懂老师的英语表达,学习吃力,丧失兴趣和信心。
其三,教师对学生的心理的消除上显得无措可施。一方面教师对心理障碍的理论知识显得比较匮乏,遇到问题缺乏深入的分析研究,往往感到比较难以处理。另一方面由于教师没有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障碍,单从知识和技能上指导学生。老师认为讲得很清楚的知识,学生仍旧不能掌握,其原因不是不认真听讲,就是态度不端正,而采用极其生硬的态度对待学生。这就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逐渐的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导致英语成绩越来越差,掉队队伍不断扩大。另外教师缺乏对学生的正确引导,没有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导致学生放任自流,最终形成了学生偏科现象,对英语的学习越来越不重视,英语学习的氛围越来越差,最终形成了不良的学习风气,导致一部分中等学生也加入到掉队的行列。
其四,教材的更新,对知识的掌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现行中学英语教材中,对学生的知识掌握要求比较全面,尤其对听说读写技能要求更高,知识容量越来越大,然而在课时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老师们比较头疼的一件事情。
二、提高学生英语成绩的举措
新课程的改革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知识掌握能力,丰富学生科学文化知识,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进行人格塑造的重要手段。这就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重视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质量、课后教学分析。在教学目标上,追求学生的多元发展;在教学对象上,强调学生的优势分析;在教学内容上,充分利用一切课程资源;在教学方法上,灵活地选择与运用适合学生的多种教学方法,并落实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一是分析了我校学生实际情况,尽力做到因材施教。在教学中发现高一学生普遍存在英语底子薄,基础差,尤其在词汇的掌握,文章句子的理解上存在一定的难度,许多基础知识掌握不牢靠,所以针对这个实际情况,我经常思考如何将教材的学习内容传授给学生,在备课时,我反复的钻研教材,充分了解教材的基本思想、把教材的重点难点一一掌握清楚,理清基本概念,了解教材的结构,掌握知识的逻辑,尽力做到基本知识能够举一反三,运用自如。针对不同的学生决定采取夯实基础知识,改进教学学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英语应用能力等方面入手,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安 1
排一定的互动学习环节,力争将教材知识掌握的目标任务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起来,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发现教学效果喜人。
二是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效果。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课,已经学习了一段时间,但是教材的突然变化给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在英语能力的要求上会更高一些,对学生来讲,既生疏又困难,但是它基本知识的掌握方面要求的有所提高,想进办法消除学生厌学情绪,改变对英语没有兴趣的局面。我采取了一些具体教学方法:例如:在词汇的掌握上,我引导学生注意单词的发音,注意音标与单词之间的联系,归纳总结出单词的拼读规则,掌握一定的单词记忆技巧,同时采用反复记忆、滚动记忆的方法,还要坚持持之以恒,每天都有单词收获。在英语听力的培养上,要求学生每天晚上听半个小时的磁带,长期坚持,在听力课堂上努力让每个同学都能够听懂,把一些关键部分以填空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样既降低了听力的难度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是坚持布置适量的作业,提高作业的反馈力度。作业是检查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对学生而言,能够巩固课堂上所学知识的,对老师而言能够充分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改进教学方法,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
当今教育事业正面临着新课程改革, 每一位教学工作者都面临着新的考验与机遇。新教材词汇量增加了很多, 整个课文的选择都彻底地更换了。针对新教材的这一变化, 英语老师应充分转换自己在课堂上的角色, 让学生在轻松、热烈的环境中学好英语。以下我就结合教学经验及多次培训的心得谈谈新课改下的英语教学。
课堂是学生的舞台, 教师应该让学生扮演主角。当然, 教师的精讲是必要的, 但更应该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表达对知识的理解与看法, 在锻炼口语及听力能力的同时, 增强对语言的理解。为了激发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形式:
1.分组讨论, 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 先分小组讨论, 每个成员都必须发言, 然后选一个代表在全班发言, 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可以在发散各自思维的同时得到语言的练习。
2.利用课件和视频播放为学生创造真实的情景, 让学生做英语对话, 编英语短剧, 教师在台下做简单的纠正与指导。
3.设置焦点问题,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讨论研究, 引发他们的辩论, 这样能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口语应用能力, 激发他们的应变思维。
4.让学生讲解课文, 并互相提问, 教师耐心帮助、指导, 给予解答, 给他们练习口语和听力的机会, 培养他们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
活动教学意义上的活动, 主要是指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自主参与的, 以学生学习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 以主动探索、变革、改造活动对象为特征, 以实现学生主体能力综合发展为目的的主体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是活动教学中学生学的本质特点, 这种“学”不是接受性的, 基本上是发现式的, 学的内容以学生的直接经验和综合信息为主, 学习的形式是以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活动, 包括听、说、读、写等。
1.在听力训练中, 教师应向学生交代清楚目标任务, 让他们明白要完成什么任务, 有重点、有目的, 抓住关键词、短语、句子。这种参与完全以学生为主体, 训练提高他们听力及理解能力, 检查学生的听力和快速反应能力, 促使他们自觉思考问题, 寻找答案, 检测学生的学习状态。可分为几步:第一步, 放录音, 让学生听, 了解整体, 捕捉关键词;第二步, 学生再听一遍, 完成任务;第三步, 再听, 检查结果。在这个活动中, 教师可以对难度较大的问题适当重复或解释一下, 帮助学生活动。
2.说贯穿于每一节课、每一项内容, 即全部的英语教学中。提问、听力、对话、阅读、写作等, 都离不开说。Pairwork Groupwork参与面广, 每个人都可以表达自己的看法, 彼此交换意见, 可以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 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在交流和对话中提高听说能力, 更有利于自由无拘束地讨论, 提升思维、反应、交流能力。
3.阅读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 而不要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虽然讲授可能更简洁明了, 课堂教学效果明显, 但是可能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发展起到抑制作用。学生参与能更集中精力, 全身心投入。要启发引导, 激励学生自主地去学, 带着问题去学。教师要提出相关问题, 让学生寻找答案, 完成任务, 获得成就感, 体会阅读的愉悦, 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具体为:
(1) 设计提问, 激发学生的主体思维。教育学理论指出:阅读的过程是一个主动的、语言与思维相互作用的、创造性的学习语言的过程。我们常常忽略了这个过程, 剥夺了学生思维的时间, 阅读的效果可想而知。那么, 怎样使学生成为阅读课的主体呢?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 紧扣教材, 层层推进, 具有一定的思想梯度。在提问、解答的过程中, 教师要启发引导, 以激活学生的思维, 帮助学生认知和理解。
(2)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现代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 这就要求教师不仅教学生“学会”, 而且教学生“会学”。用各种方法教会学生“怎样学”, 使学生具备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能力。
(3) 运用正确的方法。在阅读过程中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和要求, 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和策略, 遵循由浅入深, 由表及里, 由具体到概括的顺序要求阅读。常见的阅读方式有:
略读:通过整体粗读, 领略内容大意, 帮助理解, 为细读做准备。在进行阅读课教学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找出主题句, 抓住中心, 使学生理解主题句与文章的具体事实细节的关系, 从而达到整体理解的目的, 获得文章表达的正确信息。
跳读:寻找所需信息, 如年代、数字、人名、地名等。把握住关键词, 利用语法过渡词、语气转折词及时态等, 抓住文章脉络。
细读:分段细读, 注意细节, 注意语言结构, 处理语言点, 抓住主要事实、关键信息, 揭示文章结构的内在联系, 帮助深化理解。
推读:推测未直接写明的含义、因果关系, 以及词义猜测。引导学生学会根据上下文进行猜测, 这样既提高了阅读速度, 又形成了一种能力, 也是英语阅读的关键所在。培养学生猜词的能力是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十分重要而有意义的一个环节。
概读:要求学生从每篇标题, 到各个部分都进行概读, 以归纳出要点, 概括作者的主旨、意图、观点、态度, 这样就能了解全文的概貌。概读还有助于学生把握上下文之间的意义联系, 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4.在写作活动中促使学生参与。写作是学生亲自动手做的过程, 他们自己动手操作, 亲自实践。写作着重检测学生对每个单元重点任务性语言的理解把握, 是检测他们理解运用能力的一种好方法。实践是学习, 运用是关键, 写作是有效的方法之一。任何知识不通过实践的环节, 就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 达不到自由熟练地运用, 就不算掌握。
总之,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 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探索全新的特色的教学模式, 使广大教师面临更大的挑战和机遇, 只有力图创新, 锐意进取, 敢于冲破妨碍改革创新的清规戒律, 克服思维定势的困难, 养成求异思维, 积极开展好创造性工作, 才能适应新课改下的教学形势。
摘要:新教材的变化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 怎样给学生营造一个多思、多说、多练的氛围, 让他们在轻松、热烈的环境中学好英语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新课改,英语教学,参与式教学,活动教学
参考文献
[1]张敏.新课标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反思与探索[J].文教资料, 2005 (21) .
[2]韩银燕.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策略的调整[J].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4 (5) .
【新课改下英语音标教学不容忽视】推荐阅读: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教学的困惑与对策10-24
浅谈新课改下如何做好高中英语教学反思09-26
基于新课改下的中学英语教学方法探讨03-16
高中英语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模式思考07-06
新课改下的英语教师10-10
新课改下的高中英语12-19
课改下初中英语教学05-31
浅谈农村初中英语新课改教学现状及对策07-13
中学英语新课改教学模式实践经验交流12-09
小学英语新课改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