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教学总结

2024-07-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弟子规教学总结(共8篇)

弟子规教学总结 篇1

总结就是对一个时期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回顾和分析的书面材料,它能够使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因此我们要做好归纳,写好总结。那么总结有什么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弟子规》教学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弟子规》教学总结1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新学期开始,红寨小学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学习实践《弟子规》活动,自开展此项活动以来,全校师生或朗读,或背诵,或者以黑板报,国旗下讲话等各种方式凸显自己学习《弟子规》的成果。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习、践行《弟子规》为基本内容,以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学习践行《弟子规》为基本形式,以循序渐进、注重效果为基本原则,广泛深入地开展《弟子规》学习教育活动,使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和人生价值观念,提升德行修养,塑造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思想汇报专题过程与方法

(一)学习领导高度重视

开学前后,我校在全校范围内广泛深入开展了《弟子规》学习的活动,并把此项活动作为本学期师生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校长主持召开全体教师、学生学习实践《弟子规》活动动员大会并做重要指示,要求一定要把《弟子规》教育贯彻好,落实好。同时结合我校生活实际以及故事案例等详细讲述了学习《弟子规》的重要意义和如何开展《弟子规》教育等问题,引导学生学会谦恭、学会感恩,学会文明礼仪,要求学生做到思想上有认识、行动上有付出,在生活中自觉规范言行举止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一步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引领智慧人生。

(二)少先队认真组织

在校领导的指导下,学习、践行《弟子规》活动由少先队具体负责,他们认真制定活动方案,扎实开展活动。在学校进行广泛宣传的同时,精心编辑好《弟子规》全文,下发到每位师生手中。

(三)全校师生共同努力

(1)坚持晨读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每周星期三早上八点钟开始,都会听到教室里传来学生集体诵读《弟子规》的声音。

(2)课堂讲解

为了使《弟子规》中的精辟论述,能被学生理解,老师在讲述时,理论与实际结合。如:读《弟子规》中“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我们就给学生讲了古代舜孝敬父母的故事和闵子骞受到后母的虐待,范文写作仍坚持尽孝的故事等等。这样,既有理论又佐以生动,有益的传说、故事,增加了学生学习的感性认识和趣味性。所谓教学相长,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教师的文化修养、教学能力、职业道德有了进一步提高。

(3)环境熏染与此同时,学校还利用广播、板报等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内化学生的学习需求,加强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

(4)班会分享

我校要求各班在每周一的班会课组织学习《弟子规》分享活动。形式各班自己确定,有本周“文明之星”,“背诵之星”,“故事之星”等,这样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践行《弟子规》的积极性。

(5)队会展示

自我校开展学习、践行《弟子规》活动以来,学习少先队每月组织一次队会,来展示各中队的风采。10月29日,开展了“诵《弟子规》比赛”,六中队以整齐、流利、洪亮的声音得到了全校师生的一致认可。11月28日,开展了《弟子规》抽查活动。

三、成效与问题

(1)校风班风更上一层楼。自开展《弟子规》诵读后,同学之间和睦多了,班集体更团结友爱了,校园里的打闹现象少了,不文明的言行少了。

(2)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师生关系更为和谐。据教师反映:自开展《弟子规》诵读后,课前纪律明显好转,学生上课精神了,课堂的组织教学工作自然就轻松了许多;《弟子规》的讲解与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诵读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很多学生克服了学习上的惰性,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弟子规》教育让学生懂得尊重老师,让老师懂得尊重学生,这样师生关系更为和谐。

(3)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人习惯。《弟子规》本身就是规范学生行为的一本书,它本身就具有一些行为要求和道德要求,这就决定了对它的学习不能只局限在书本上,也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它必须扩充到课堂之外的日常生活中,强调学生身体力行。校内成果显著,但是学生在家进“孝”的行为上,还存在不小的差距。

四、下段目标与措施

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认同的过程,而对自身产生影响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学习《弟子规》,背诵下来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对一个人产生有益的影响,那就需要时间。一个人处世必定有一些原则,在他们潜意识中受到这些原则的制约。学习了《弟子规》,就是要把圣人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去。

对于《弟子规》的学习,我校将会把它作为师生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常抓不懈。除了继续践行以上措施外,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学校将结合教育进展情况,分阶段举办一系列师生共参与的《弟子规》诵读比赛活动;开展“小手拉大手、文明共传承”活动,让学生带动家长继续共同学习传统道德文化,搭建学生家、校共学习教育平台;通过学校与家长之间的联动、沟通,要求学生对《弟子规》活学现用,学以致用,做到“知行合一”,教育与学习相统一。我们相信,在全体师生教职工以及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弟子规》进校园活动一定会做好,我们也相信,让学生认认真真地去学习的这本小小的、薄薄的《弟子规》,一定是解决如今出现的学生教育问题的一剂良药。

《弟子规》教学总结2

本学期,学校在三四年级学生中开展了《弟子规》的校本教学活动。《弟子规》是中华传统经典文化,是一把幸福和谐的人生钥匙,其中的一词一句,都教育人们为人处世应该恪守的规范,学习后,让每一个人都受用一生,让每个孩子那纯洁的心灵都有一颗感恩之心,让孩子们接受圣贤智慧的教诲,能够拥有健康美好的人生!现总结如下:

一、学生们明白了我们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弟子规》课上老师向同学们讲述:母亲十月怀胎,在撕心裂肺的痛苦中把我们生下来,又用乳汁把我们喂大,并无微不至的呵护培养我们成长,母爱无疆,一个个生动的例子催人泪下。汶川大地震,一位母亲临死时还用乳汁喂孩子;一位母亲看到自己的孩子不小心从二楼掉下来,她的脚比刘翔还快,从十几米远的地方跑过去把他接住了??队员们被这些故事感动着,感染着,他们明白了我们为什么要孝敬父母了。

二、同学们知道了我们应怎样孝敬父母。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据家长反映:自开展《弟子规》诵读后,孩子听话了,有礼貌了,能够在上学和放学回家时和家长打招呼,说是“出必告,返必面”;当父母工作一天很累的时候,就会给大人捶背揉肩的,有时还会帮助妈妈洗脚或做饭做家务了,懂得孝敬父母了。

三、同学们知道了怎样为人处世。

自开展《弟子规》学习后,学生们和睦多了,更团结友爱了,校园里的打闹现象少了,不文明的言行少了,就连老大难的卫生问题也明显好转了。以前班里经常发生丢东西的现象,可自从学习了《弟子规》,学生明白了“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既为偷。”的道理以后,班上失窃的行为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了,一种互帮互助的班风也悄然形成了,你忘了带笔,我借给你,你忘了带书,咱俩一起看。

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诵读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为了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

总之,这次教学活动意义深远。学生们受到了一次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

和教育,对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和修养起了很大作用,有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激发了学生的热情,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引领学生享受读书带来的无限乐趣。

《弟子规》教学总结3

《弟子规》 ——规范习惯的宝典

“弟子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凝结着儒家千年处事哲学与生存智慧,它教会了我们在家,出外,待人,接物和上的守则规范。近几年来,我校展开了学习《弟子规》的热潮。通过认真研读《弟子规》以后,使我感悟甚深,受益匪浅,让从教近二十年的我,瞬间打开了教育思想的畅通之门,让我在工作和学习中受益匪浅。

为了适应一年级班级管理,我制定了适合我班孩子年龄特点的《弟子规》践行计划,让《弟子规》成为班级管理的一部分,成为教育规范孩子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的宝典。

首先,让孩子能吟诵《弟子规》,懂得其中的道理。其次,计划把《弟子规》中六方面的内容,用三年时间学习践行完,每一学期践行一方面的内容。每两周践行一至二句话,制定下发相应的践行表,由孩子反思、家长评价、老师总结,使家校联合起来,使践行活动脚踏实地的落实到实处。

再次,每天“晨洗晚醒”,让孩子对照《弟子规》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发扬优点,改正不足。

最后,利用平日的教学、管理,严格用《弟子规》来规范、约束孩子的行为,使这些孩子成为行为规范,举止端庄、品质高尚的好孩子。我主要做法是:

学习习惯:为了培养孩子正确的书写习惯,我以《弟子规》中“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一句引导孩子们注意“写好字,做好人”,督促一定要认真书写;为了让孩子养成坐姿端正,认真听讲的习惯,我以“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来指导;为了让孩子回答问题声音洪亮,吐字清晰,我会告诫他“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孩子马上会意识到要大声回答问题,让全班人都听到。孩子一旦

做事动作迟缓,我就说“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当孩子课上不注意听讲,搞小动作,我就说“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学习和践行,我班大多数的孩子都已经养成了认真听讲、积极发言、书写大方、字迹工整的学习习惯。

行为习惯:为了让孩子能够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在走廊内不喧哗、行走时,做到缓步右行,我就以“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来提醒孩子。为了让孩子学会互相谦让,友好团结,我会告诉他们:“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当孩子犯了错误,不能主动承认时,我会教他 “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孩子马上主动承认错误。为了教育孩子不拿别人的东西,我就经常告诉他们:“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渐渐地,班内偷东西的现象没有了。

在家里,这些孩子大多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从小养成自私、任性的习气。为了使孩子尊敬孝顺长辈,听父母的话,我就教他们: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教育孩子体贴,关心长辈,我就教孩子: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为了使孩子不做让长辈担心的事,我就教他们: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经过几个月的实践,家长普遍反映孩子变得听话乖巧了,知道心疼长辈了,不和长辈顶嘴了。

经过教学《弟子规》,让我感觉到在班级中,《弟子规》帮助转变最大的孩子就是杜俊邑同学。这个孩子是今年下学期转到我班的,在没有转来之前,我就对他有所耳闻,知道他是一个不服管教的、专横跋扈的孩子。在家里,仗着家庭条件优越,全家宠着她,想要什么,就给什么;想吃什么,就买什么;想花多少钱,就给多少钱。在学校,课上,不认真听讲,扰乱课堂纪律;课下,乱扔垃圾,打骂同学;老师管他,他还顶嘴。就是这样一个孩子,在我校,经过短短几个月的学习,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他知道主动给长辈让路,让长辈先走;同学缺少学具,他会毫不吝惜的、无偿的送给他;其他同学发生矛盾,他会主动去调节;看见垃圾,他会主动捡拾起来;见到班级的垃圾桶没有倒,他会主动去倒;爱玩的玩具,也不再带到学校了;当得到老师批评时,也会欣然接受,不再有抵抗情绪了,学习成绩也在逐渐提高。杜俊邑的家长每次见到我,都会高兴好的说:“真没有想到,孩子会有如此大的转变!谢谢老师!”我每次都会笑着说:“别感谢我,这都是《弟子规》的功劳!”

经过近一年的学习、践行《弟子规》,我班的孩子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目前,孩子们学习《弟子规》已经成了一件快乐的事,学习形式已经从一开始的老师单独说教,转化为了师生互动,每当我说出上句,孩子们马上对出下句。《弟子规》之花已经在每位孩子的心中绽放,它不仅影响学生的日常行为,同时也是班级管理的好帮手。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继续引导学生学习践行《弟子规》,使孩子们具备良好的品质,应对未来的社会需要,有能力承担起建设和谐美好新社会的崇高责任,使《弟子规》之花,在每位孩子的身上结出硕果。

《弟子规》教学总结4

本学期我校开展了孝心教育与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研究科研课题的研究活动,自研究活动开展以来,得到了县教育局、县科研所的关心和指导,为把研究工作落到实处,本学期把弟子规纳入到了“孝心教育”课堂教学中,现针对一学期的弟子规教学做以下总结:

一、学期初。

根据弟子规全部内容制定了课堂教学计划及各阶段的活动方案,并以每个班级为授课单位,确定每周每班一节课,同时成立了以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科研员为主的备课小组,并承担课堂教学任务。

二、教学方面。

1、课堂教学中,运用多种形式进行朗读。

因为弟子规本身就具有韵律性,三字一句,很适合学生的诵读,所以在教学中,我们采用对对碰、同学接龙、师生接龙、男女对抗赛等形式进行诵读教学,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感悟其中所蕴含的道理,达到正心正身的教育目的。

2、采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的方法进行辅助教学。

为此每节课我们都利用多媒体课件设计一些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故事、图片等,来帮助学生在理解所学内容的同时,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生动性,如在教读“斗闹场、绝勿进,邪僻事,绝勿问”时,在大屏幕上播放有关打仗斗殴、逃课去游戏厅、网吧等图片,告戒同学们这样的场所是不适合我们出入的,它会让我们染上不健康的坏习惯的。在教读“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时,利用多媒体播放“汉文帝侍母的故事”引导同学们明白,不论你是什么样的身份,在父母面前你都是儿女,你必须无条件的孝敬他们。

3、课堂教学实现理论联系实际。

在每节课教学内容的讲解后,都设计一个师生自由讨论的环节,让学生联系学生活实际进行思考,集中讨论所学内容对我们今天学生的思想品质的形成有什么指导性作用,我们要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认识前人,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去其糟粕,用辩证的方法看待问题,也达到了对学牛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我们还将弟子规的内容与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联系起来教学,让学生在古圣贤的身上找到今天行为准则的影子,让学生明白与圣贤结朋友一样可以修身正德,同时也实现了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有效达成,与新的教育理念相适应。

4、在弟子规课堂教学过程中,每班设立弟子规小助手,在每班选一名代表做教师的助手。

利用上早课前20分钟组织全体同学朗读弟子规,晚课后20分钟背诵弟子规,平时检查同学们学习掌握弟子规的情况,这几名小助手工作认真负责,对教学效果的达成起到推动作用。

5、为了配合孝心教育课题研究,结合课堂教学需要,我们精心设计了“孝心教育”记实手册和孝心日调查表,一册一表记录了学生每周弟子规学习的收获,手册集学习性,趣味性于一身,也简单便于学生操作和教师的检查。

三、开展系列活动方面。

进行弟子规课堂教学,是为了完成“孝心教育”课题研究的需要,最终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实现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目的,因此我们在进行弟子坪课堂教学的同时,设计了弟子规伴我行主题实践活动,学习弟子规自我感受师生座谈会,弟子规知识竞赛活动等丰富的系列活动。

1、弟子规伴我行主题实践活动,我们把课题组成员分成三个组,分别深入到各个班级中,参与主题实践活动的组织和设计工作,在活动中学生把自己学习弟子规的感悟表达的淋漓尽致,七年一的志书的星期天、七年二的、老师我错了、八年级的放学后的珊珊这些情景剧都从小事表现出了学习弟子规后学生在思想行为上的变化和进步,特别是八年级同学结合弟子规的学习自编了他们自己的在家弟子规、在校弟子规、交友弟子规、学习弟子规等现代弟子规,其内容包括的层面较广,思想积极进步,体现了同学们对弟子规的感悟之深,理解之透彻。

2、在学习弟子规自我感悟师生座谈会上,师生们分别谈f学习弟子规的所得,师生一致认为弟子规让师生在思想行为上都得了很好的教育,它教会了我们为人处事应格守的规范。学生表示,学习弟子规后,同学们的课堂纪律有了明显的变化,淘气的学生少了,听话的孩子多了,原来混乱的课堂秩序不见了,同学之间闹矛盾的少了,多得是同学间有谦有让的和谐气氛,特别是以前不学习的学生开始摸书动笔了,弟子规的学习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个人习惯,与此同时,弟子规也增加了学生的文化内涵和爱国热情。

3、弟子规知识竞赛活动的开展,是对学生掌握弟子规、践行弟子规的测试,活动按学年分四组,七年一组,七年二组,八年一组,八年二组竞赛分笔试和现场竞赛两部分。

笔试部分成绩是:七年一组81分;七年二组94分;八年一组76分;八年二组74分,各组的笔试成绩将作为现场竞赛的基粗。

现场竞赛部分我们设计了五个环节,分别从不同层面对学生的学习、掌握、运用等方面进行了测试,通过活动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对弟子规的掌握,运用都很到位,充分的说明了课堂教学的目标的达成,竞赛最终以七年二248分;护八年一228分;七年一221分:八年二197分结束,七年二成为本次活动的冠军。

四、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校是初次开展这样正式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因此在教学中不可避免的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1、有时为赶进度,课堂内容容量大,学生不能当课消化所学内容,为理解和运用弟子规增加了困难。

2、没能有效的与更多的学科进行整合,缺少与各学科间的相辅教学,使教学手段显得比较单一。

3、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缺乏创新,只停留在期初的固定形式中了,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了教学质量。

4、各种活动的开展,在组织时经验不足,使结果显的不够完美。

五、下步工作安排。

1、在下学期对八、九年级同学继续诵读弟子规内容,巩固掌握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运用弟子规、践行弟子规、奉行弟子规,使教学环节逐渐完善。

2、对七年级新生开设弟子规课堂教学,因为这些新生在小学期间没有学习弟子规,在入中学后对其行为习惯须进行养成教育。

《弟子规》教学总结5

《弟子规》是中华传统经典文化,其中的一词一句,都教育人们为人处世应该恪守的规范,学习后,让每一个人都受用一生,让每个孩子那纯洁的心灵都有一颗感恩之心。

一、采用多种形式师生共同学习

1、课堂讲解

在校本课程及各个学科中都渗透弟子规教育,并结合礼仪教育,教师们循循善诱,引经据典,分析说理。为了使《弟子规》中的精辟论述,能被学生理解,老师在讲述时,理论与实际结合。所谓教学相长,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教师的文化修养、教学能力、职业道德有了进一步提高。

2、师生齐背经典

教师指导和学生共同背诵,使师生关系更为和谐。学生上课精神了,坐立姿势端正了,课堂注意力集中了,学习主动性增强了,很多学生克服了学习上的惰性,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不完成作业作业的现象很少了,《弟子规》教育让学生懂得尊重老师,让老师懂得尊重学生,这样师生关系更为和谐。教师节很多学生给老师发短信祝老师节日快乐……学生的行为让老师们无比感动。《弟子规》教育在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情感,和谐了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学成绩的提高。

3、举办学习心得体会展

学习实践《弟子规》活动,或朗读,或背诵,或训练学生定力等各种方式落实学习《弟子规》,教师从中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学生也在活动中懂得了最做人的基本道理,为形成正确价值观、人生观奠定了基础。师生写出心得体会共同展出,共同分享学习之感受,体会感受学习的乐趣。

4、家校联系,共同成长

我班践行弟子规活动开展以来,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落实“孝”行。家长做孩子们行孝的模范,给孩子行孝的机会。孩子在待人接物,感恩父母等基本道德意识和行为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随着学习践行《弟子规》活动的深入开展与家长、学校教育的结合,孩子父母有很多自己的感想,家长们纷纷来信、致电反映孩子的显著进步并表达对学校的感激之情。

二、今后教学设想

学习《弟子规》,就是要把圣人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去。在以后的工作中将深入落实教育活动,让学生懂得做人处世的道理、学习安身立命的人生哲学,让学生知道应该去爱周围的人,以及懂得如何去爱周围的人。

学习《弟子规》,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中国古代经典博大精深,这是祖先留下来的巨大财富,承传这些财富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将会把践行《弟子规》作为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常抓不懈。我相信,在全体师生及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弟子规》一定会落实得更好,也相信《弟子规》一定会成为学生安身立命的准则。强民小学一年二班施绵绵

《弟子规》教学总结6

第一节课

今天是第一次教授《弟子规》,我主教,鲁婷婷助教。课程安排在二三两节课,第一节课是练字和说文解字课,由梁国文老师教授,邱伟文助教,计划9:40下课。我的《弟子规》计划9:55开始,实际10:15点开始上课。应到34人,实到30人,另外四人在阅览室。

在上课之前我酝酿了一下情绪,告诉自己保持好一个微微笑的表情,在10:14时,我告诉学生们歇息4分钟后,我们正式上课,以此提醒他们做好上课准备。

同时,我告诉自己在授课时要多走动,走到学生中间,这样有助于与他们交流;另外也提醒自己,在课堂上对于那些积极回答问题学生,将其名字写在黑板上并画一个红旗以此调动积极性。当然,我也制作了一下教学流程,附录如下:

第二节课

1、各位同学,请注意,我们开始准备上课了。(停顿一会儿)现在开始上课,各位同学上午好(注意学生们是否回应“老师好”)

2、(根据是否回应,引导出我今天要讲解的内容,回应了就是礼貌的行为,没有回应就应该注意做一个有礼貌的人)我们平常应该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弟子规》就是教导我们如何做一个有礼貌的人

3、做一个调查,当爸爸妈妈在家呼喊你的名字时,你的回答是什么(一般是回答“干嘛”);当在学校时,老师呼喊你的名字时,你的应答是什么(一般是有礼貌的站起来,然后说“老师,有什么事情吗?”)。根据不同的反应,告诉学生《弟子规》也是引导我们如何说话做事的规范

4、接下来,请同学们翻开书到第__页。对于《弟子规》,有的以前学过,有的没学;有的学的很多,有的学的少。那么一会儿学的多的就在下面熟记,要记得很熟,没学的就听老师讲解。那么,现在我来了解一下大家学习《弟子规》基本情况(学过的人请举手)

5、我首先朗诵一遍,然后讲解大意,然后教同学们朗诵1遍

6、安排下一堂课的时间,并告知下一堂课有神秘教学内容,然后宣布下课

第三堂课

1、安排同学们自由朗诵3遍,分三个小组各朗诵一遍,集体朗诵一遍

2、播放《弟子规》歌曲的一部分

3、为活跃课堂气氛,带领孩子们与身边的`朋友比较各自手心的不同,并告诉他们要去发现不同点,以此启发他们明白每个人都是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4、教学生们学会“石头-剪刀-布——我是猪”该项游戏

以上就是课堂流程的基本设置。通过实践教学,对于这种教学设置,我觉得好处有以下几点:①能够较好的吸引孩子们的兴趣,让学生对课程形成了整体概念;②可以让学生既能明了所讲解内容的意义,也能熟记原文;③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互动,促进了学生与老师之间良好氛围的形成。特别是玩“石头-剪刀-布——我是猪”该项游戏时,大家展现了极大地兴趣,很好的把这些不同年级的学生组织到了一起做成同一件事。所以最好给我的启发就是,学生们都特别喜欢素质拓展一类的活动,在暑假支教期间我们应该多准备一些这方面的课程。不足之处也有以下几点:①上课时,我的表情控制不够好,亲和力不足;②讲解句子意思时,速度较慢,听着让人着急;③在课堂上的语言有点深奥,节奏感不是很好。当然还有一些问题我现在还无法评价其好坏,比如说上课纪律问题,到现在为止,上课纪律一直是每一个老师不满足的地方。学生的年级跨度较大,认知能力不相同,很难统一管理,我今天对于那些很调皮的孩子进行了较严厉的批评,起到了维持纪律的效果,然后再课堂之后有机会与其进行私下交流,以保持相互之间良好的氛围。只是这样是否适合,尚不得知!

总之,今天的《弟子规》课程,还算没有给自己打击了,学生能够较好的配合我的教学过程,也能够较好地去听我的讲解并进行了必要的朗诵,有的学生已经了很好的背诵。而我,需要对接下来的课程进行更加充分的准备,以便做好我的教学。

《弟子规》教学总结7

《弟子规》教学反思今天教了弟子规的片段。内容是“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弟子规内容总是朗朗上口,精简干练,所以孩子们诵读起来也是朗朗上口。弟子,学生的意思。规,行为准则。前两行讲的是怎么穿戴和放置衣物。“冠”,帽子。“纽”,纽扣。“切”,密合。意思是:帽子要戴正,纽扣要扣好,袜子要穿好,鞋带要系紧;衣服、帽子、鞋袜等要放在固定的地方,不要随意乱放,以免弄脏弄乱了。后两行讲的是要注重德学才艺。意思是:如果发现自己在品德、学问、才能、技艺不如别人的时候,就要勉励自己,奋发图强;至于穿着打扮、饮食方面不如别人的则不要悲伤难过。虽然句子精炼短小,但内涵贴切生活,与学生日常行为息息相关,因此,除了教会学生学习,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理解。在教学中,未采用以读代讲的形式让学生诵读识记。首先,先让学生自由朗读,在这一过程中提醒学生读准字音,读顺句子。接着我来进行示范朗读,学生再次练习,注意朗读节奏。然后,我出示难字难词的意思,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大致内容。最后学生反复练习,熟读成诵。

《弟子规》教学反思9

教学目标:

1、背诵《弟子规·入则孝》,体会古文韵味。

2、看动画、听赏析初浅理解文中的意思。

3、看画面,老师配乐读,感悟父母平时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爱,感恩父母。

4、理解“孝”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教学重点:

体会父母支撑家庭所付出的艰辛,引导学生孝敬父母,在家为父母分担家务。

教学难点:

博引“百善孝为先。”

(一)引入

师:你们喜欢猜谜吗?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一个有趣的字谜。猜猜,这是个什么字?(课件:字谜)

学生猜谜:(略)

师:很遗憾,不过没关系,你看老师把它写出来。(边板书“孝”,边讲解)你们看老师把它写出来。这是一个会意字,上边表示一位老人家,头发很长;下面是“孩子”的“子”字。这是个字念成——(投影:“孝”)

师:《弟子规》这本书就把“孝”篇放第一位,可见古人认为孝敬父母是头等重要的事。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弟子规·入则孝》。

生齐读“入则孝”。(投影:“入则孝”)

(二)知孝

1、正音

(1)请同学们自己先自由读一读,注意把每个字读准。

(2)谁来说说哪些字的读音需要提醒其他小朋友注意的?

(3)学生自由读,部分学生试着背诵。

2、各种形式读

(1)拍手读

(2)男女合作读

(3)打节奏读

(4)师生开火车读

(三)悟孝

1、看故事《黄香温席》

(1)说说黄香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2)他哪些行为让你觉得他是个孝顺的孩子?

2、看古人教子图

(1)找找看,《弟子规》中的哪句话说的就是这幅图?

(2)再看看图,你们有没有什么疑问?

3、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都喜欢看动画片吗?假如有一天,你在客厅津津有味地看动画片,突然听到妈妈在厨房里大声地叫你,想让你到超市去买瓶酱油回来。这时候,你会——?

(四)总结

1、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是怎样孝顺父母的?

2、出示身边孝顺父母的榜样。

3、师配乐朗读,生看画面,感悟父母平时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爱,感恩父母。

师:多少年过去了,《弟子规》一直在影响着我们。尽管《弟子规》有些内容已不符合我们现在的生活,但是它所倡导的孝道却是我们每一个人必须做到的,做好的!来,让我们再次诵读《弟子规·入则孝》。

教学反思:

《弟子规》是国学经典,也是我们学校的校本课程。在本次教学中,我借助动画、图片,让孩子们进入了文本所描绘的景象之中;在此基础上,引导孩子们去看、去想、去说、去听、去悟。孩子的思维在扩张,认知在深化。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调动孩子的情感体验,进行有感情的朗诵、背诵训练,教学中渗透了“母爱子孝”的人文思想,使得孩子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我通过形式多样的诵读活动,自读、齐读、男女合作读,师生开火车读,读出节奏,读出感情,读出韵味;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受,在读中悟理。学生在反复朗读中达到熟读成诵,学生不仅积累了语言,更积累了品质。通过这次课,我和孩子们的内心都受到了一次洗礼,我会和孩子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对自己的父母、同学、老师,因为“百善孝为先”。

当然不足之处也是有的,如:由于个别同学在实际生活中缺乏对父母的关心,在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是怎样孝顺父母的这一环节时有人云亦云的现象。课前应多让孩子搜集一些孝敬父母的小故事,搜集的过程也是他们学习、行动的过程,这样在课堂上交流时效果会更好些。

《弟子规》教学总结8

《弟子规》一书就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我们传统美德培养的守则,只要按照书中的要求去规范自己,就可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弟子规》一共1080个字,三字一句,两句一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全书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先后有序地向学生讲解了孝敬父母,关爱兄弟,尊敬长辈,修身修性,为人处世,读书求学等方面的基本规范,对每个学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学期,我班开展以《弟子规》为主要学习内容的校本课程,一学期下来,学生都大有收获,我要求全体学生全情投入,现在本班对于诵读《弟子规》热情高涨,学习气氛浓厚。这次的传统美德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影响深远。现将本学期校本课程总结如下:

一、课堂教学方面

1、课堂教学中,运用多种形式进行朗读

因为《弟子规》本身就具有韵律性,三字一句,很适合学生的诵读,所以在教学中,我们采用对对碰、同学接龙、师生接龙、男女对抗赛等形式进行诵读教学,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感悟其中所蕴含的道理,达到正心正身的教育目的。

2、采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的方法进行辅助教学

利用多媒体课件设计一些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故事、图片等,来帮助学生在理解所学内容的同时,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生动性,如在教读“斗闹场、绝勿进,邪僻事,绝勿问”时,在大屏幕上播放有关打仗斗殴、逃课去游戏厅、网吧等图片,告诫同学们这样的场所是不适合我们出入的,它会让我们染上不健康的坏习惯。在教读“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时,利用多媒体播放“汉文帝侍母的故事”引导同学们明白,不论你是什么样的身份,在父母面前你都是儿女,你必须无条件的孝敬他们。

3、课堂教学实现理论联系实际

在每节课教学内容的讲解后,都设计一个师生自由讨论的环节,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思考,我们要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认识前人,让学生学会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去其糟粕,用辩证的方法看待问题。与此同时,我们还将《弟子规》的内容与《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联系起来教学,让学生在古代圣贤的身上找到今天行为准则的影子,让学生明白与圣贤交朋友一样可以修身正德,同时也实现了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有效达成,与新的教育理念相适应。

4、坚持不懈的检查诵读

本班设立《弟子规》小助手,每组选一名代表做教师的助手。利用午读20分钟组织全体同学朗读《弟子规》,平时检查同学们学习掌握《弟子规》的情况,这几名小助手工作认真负责,对教学效果的达成起到推动作用。

二、取得效果方面

1、学生们明白了我们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我向同学们讲述:母亲十月怀胎,在撕心裂肺的痛苦中把我们生下来,又用乳汁把我们喂大,并无微不至地呵护培养我们成长,母爱无疆,一个个生动的例子催人泪下。汶川大地震,一位母亲临死时还用乳汁喂孩子;一位母亲看到自己的孩子不小心从二楼掉下来,她的脚比刘翔还快,从十几米远的地方跑过去把他接住了……同学们被这些故事感动着,感染着,他们明白了我们为什么要孝敬父母了。

2、同学们知道了我们应怎样孝敬父母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据家长反映:自开展《弟子规》教学后,孩子听话了,有礼貌了,能够在上学和放学回家时和家长打招呼,说是“出必告,返必面”;当父母工作一天很累的时候,就会给大人捶背揉肩,有时还会帮助妈妈洗脚或做家务,懂得孝敬父母。

3、同学们知道了怎样为人处世

自开展《弟子规》诵读后,同学们和睦多了,更加团结友爱,打闹现象有所减少,不文明的言行也逐渐消失,就连老大难的卫生问题也明显好转了。据其他老师反映:以前校里经常发生丢东西的现象,可自从学习了《弟子规》,学生明白了“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既为偷。”的道理以后,学生丢失东西的情况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了,一种互帮互助的校风也悄然形成了,你忘了带笔,我借给你,你忘了带书,咱俩一起看。

4、有效进行了课前组织教学

据教师反映:自开展《弟子规》诵读后,课前纪律明显好转,学生上课专心,老师的小助手

《弟子规》教学总结9

本学期,《弟子规》诵读活动。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工作,使得《弟子规》诵读在全校学生中逐步掀起高潮。一段时间下来,学生都大有收获,我们要求全体学生参与,全情投入,现在我校的诵读热情日益高涨,气氛浓厚。班级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进行诵读检查。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学生琅琅的书声常常在耳边回荡。这次活动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了传统美德的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影响深远。现将本次活动总结如下:

一、增加了学生的文化内涵和爱国热情。

《弟子规》是具有几百年历史的中国文化的经典之作,内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的精髓,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不仅是学到了一种古代文化知识,而且更主要的是培养了一种传统文化的感觉和对伟大祖国的感情。不但培养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语感,而且作为一种文化潜意识储存在他们的心中,它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相信这些对他们日后审美趣味,人文素养和为人境界的提高会起到催化的作用。

二、学生们明白了我们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弟子规》班会上老师向同学们讲述:母亲十月怀胎,在撕心裂肺的痛苦中把我们生下来,又用乳汁把我们喂大,并无微不至的呵护培养我们成长,母爱无疆,一个个生动的例子催人泪下。他们明白了为什么要孝敬父母了。

三、同学们知道了我们应怎样孝敬父母。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据家长反映:自开展《弟子规》诵读后,孩子听话了,有礼貌了,能够在上学和放学回家时和家长打招呼,说是“出必告,返必面”;当父母工作一天很累的时候,学生就会给大人捶背揉肩,还会帮助爸爸妈妈洗脚或做饭做家务,懂得孝敬父母了。

四、同学们知道了怎样为人处世。

自开展《弟子规》诵读后,学生们和睦多了,更团结友爱了,校园里的打闹现象少了,不文明的言行少了,就连老大难的卫生问题也明显好转了。据科任老师反映:以前班里经常发生丢东西的现象,可自从学习了《弟子规》,学生明白了“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既为偷。”的道理以后,班上失窃的行为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了,一种互帮互助的班风也悄然形成了,你忘了带笔,我借给你,你忘了带书,咱俩一起看。

五、有效进行了课前组织教学。

据教师反映:自开展《弟子规》诵读后,课前纪律明显好转,学生上课精神了。由于《弟子规》三字一句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一读便喜欢上了,结果课堂秩序为之一新。之后我们又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如:男女生分读,表演等,在充分保证学生天性不被抹杀的同时,尽力维护课堂秩序,使全班学生真正成为一个集体,在全校形成了书声琅琅的局面。

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诵读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丰富了学生校园文化生活。

由于《弟子规》本身具有的韵律性,学生特别喜欢。课后,据许多家长反映,自从自己的孩子参加了本课的学习以来,常常会在一个人自己玩的时候会不知不觉地背诵起来,有的学生还主动要求自己的父母给买书和与家长一起学习,这还增进了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关系。这样的学习气氛还带到了其他课堂上,尤其是与本课有密切关系的语文课。这些都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七、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个人习惯。

《弟子规》本身就是一种学生行为规范式的文字,它本身就具有一些行为要求和道德要求,这就决定了对它的学习不能只局限在书本上,也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它必须扩充到课堂之外的日常生活中,因此我在教授过程中不仅强调知识性的诵读,而且更加强调学生切实的身体力行,如果学生和别人发生了矛盾,吵嘴了,我就会讲:“德有伤,贻亲羞,也贻师羞。”同学之间团结友爱,我就会说:“兄弟睦,孝在中,也敬师在其中。”如我们讲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应勿懒”时,及时引导学生听从父母的话,许多学生都在以后的生活中有很大改进;再比如当讲到“称尊长,勿呼名”时,直接告知学生在长辈面前应该有礼貌,许多学生课前课后见到老师时都主动叫老师好。

弟子规教学总结 篇2

一、“山穷水复疑无路”——烦恼篇

1. 幼儿对于语句的理解存在“囫囵吞枣”的现象

《弟子规》这本书, 教导孩子在日常生活中, 要做到孝顺父母, 友爱兄弟姊妹。因此按照教学内容, 我们一开始教给孩子的便是那句经典的“父母呼, 应勿缓;父母命, 行勿懒”。

一天早上, 绚绚的爷爷送绚绚来上幼儿园, 对我们说绚绚在家“父母呼”了就立即答应, “爷爷呼”就不答应, 当作没听见。爷爷和她说道理, 她还不听, 说老师没有这么教。一番玩笑话之余多多少少看到了老人的些许无奈。“父母呼, 应勿缓;父母命, 行勿懒”是出自《弟子规》中的“入则孝”这一篇, 意思是说“父母呼唤, 应及时回答, 不要慢吞吞很久才应答, 父母有事交代, 要立刻动身去做, 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虽说绚绚是班级里比较能干和聪明的孩子, 但是显而易见, 她对于《弟子规》的领悟还不是很到位。之后, 我告诉孩子们, 在家中除了尊敬爸爸妈妈还要尊敬爷爷奶奶, 如果是“爷爷呼”“奶奶呼”也要做到“应勿缓”, 这样才是一个好孩子的表现。

2. 幼儿对于音词的认读存在“盲人摸象”的现象

在教孩子“冠必正, 纽必结;袜与履, 俱紧切”的时候, 我告诉孩子们这是出自《弟子规》中的“谨”这一篇。没想到, 几个孩子竟然以为是一口井的“井”, 于是我告诉孩子们, 所谓“谨”, 就是一种生活态度, 我们做人要谨慎小心才不至于犯错误。“谨”这部分的教诲可以培养一个人三方面的能力:第一是自制力, 第二是独立生活的能力, 第三是做事的能力。虽然“谨”和“井”读音一样, 但是它们不是一个字也不是一个意思, 在中文里有很多字都是音同字不同, 这叫同音字。

对于中班下学期的孩子来说, 虽然他们的理解能力相比较小班的时候有所提高, 但是总的来说还是有些欠缺的, 更何况是《弟子规》这样的古文教学。但我想, 只要慢慢地渗透, 慢慢地学, 别小瞧孩子们的理解能力, 孩子们总会懂得其中的含义, 并在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 付诸行动的。

3. 幼儿对于语句的应用存在“张冠李戴”的现象

在《弟子规》中“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的意思是说:穿的衣服贵在整洁大方, 而不在于华丽。衣服要符合自己的身份, 还要和自己的家庭条件相适合。有一天子谦妈妈告诉我, 她和子谦逛商场, 当她想买一件衣服的时候, 子谦却不让她买, 并将“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这一句搬了出来, 让她很吃惊。之后细细想了一下觉得不对, 她想买的衣服很得体, 价格也很合适, 并非是那些昂贵的奢侈品牌衣服。而子谦只是个中班的孩子, 对于物品的价格与价值完全没有数的概念, 子谦用这句话说她妈妈存在语句应用上的“张冠李戴”现象。

二、“柳暗花明又一村”——喜悦篇

如今回想起来, 《弟子规》教学这一路走来虽坎坷, 但也是趣味无穷, 我也在教孩子的同时不断地反省自身言行。下面就着重从一些孩子们的具体事例来说一说通过学习《弟子规》, 孩子们是如何践行“孝悌”的。

1. 故事之“兄弟睦, 孝在中”

《弟子规》中“兄道友, 弟道恭;兄弟睦, 孝在中”意思是说:当哥哥姐姐的要友爱弟妹, 做弟弟妹妹的要懂得恭敬兄姐, 这样兄弟姐妹就能和睦相处、互相尊重, 父母自然欢喜, 孝道就在其中了。

班级里的杨凯雯小朋友是个小人精, 因为表姐上学不方便就住在了她家, 于是两个女孩子总是会发生一些争吵, 杨凯雯总是不许姐姐这样不许姐姐那样, 更不许妈妈对姐姐比对自己好。作为同是老师的杨凯雯妈妈也多次和我们聊天说不知如何是好, 每次家里总是吵吵闹闹, 协调了好多次都效果甚微, 让她很头疼。可自从学习了“兄道友, 弟道恭;兄弟睦, 孝在中”这一内容之后, 她说杨凯雯主动向她表明要和姐姐和睦相处了, 而事实上杨凯雯也是将学到的知识落实在行动上, 让她感慨到《弟子规》的魅力, 着实让她很欣慰。

2. 故事之“人有短, 切莫揭”

《弟子规》中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人有短, 切莫揭;人有私, 切莫说。”意思是说:别人的缺点、短处, 不要去揭穿。别人有秘密不想让人知道, 我们就不要说出来。但是我们常常在班级中能听见这样那样的告状, 一点点的小事情都喜欢告诉老师, 希望老师“惩戒”那些“坏孩子”。自从学了《弟子规》, 孩子们懂得了其中的道理, 但是依然有人时不时地跑来告状, 这时候我就会以“人有短, 切莫揭;人有私, 且莫说”这十二个字来回应孩子, 孩子立刻明白了。时间久了, 告状的现象也逐渐减少了, 我想这正是《弟子规》的魅力所在之处。

3. 故事之“兄道友, 弟道恭”

如今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 是家中的“宝贝”。在家里由于老人的宠爱, 让孩子养成了娇气、霸道的坏脾气。我们班上有个男孩子, 名字叫子谦, 五官清秀, 看上去斯斯文文的, 却是个“打人大王”, 面对这样的孩子, 曾几何时也让我束手无策, 可自从学习了《弟子规》后, 我欣喜地看到了发生在子谦身上的变化。

一天, 我正在组织孩子们活动, 突然我听到了一阵笑声, 放眼望去, 原来是佳佳和晨晨这两个孩子在那里打闹, 全然不顾我在组织活动。平时这两个孩子也是肆无忌惮, 我想趁此机会好好教育他们一下。当我一番教育之后, 爱哭鬼佳佳不出所料地哭了起来……我一边轻言安慰一边想拿餐巾纸给他擦眼泪时, 没想到子谦不声不响地抽了一张纸巾, 转而跑到佳佳面前帮他擦起了眼泪!

我瞬间被这个男孩子的行为给惊呆了, 班级里三十四名孩子, 唯独子谦去给佳佳拿了纸巾, 用行动安慰佳佳, 希望他不要再哭了。虽不能说子谦完全做到了《弟子规》中“悌”的一面, 但是他这样的行为已经让我很是欣慰, 他真的在改变, 这足以让我感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子谦就不是“打人大王”了。

校本实践之教学《弟子规》 篇3

关键词:联系生活;《弟子规》;礼仪规矩;活学活用

近年来,很多学校引用《弟子规》作为校本教材,来教育孩子学习做人处事,为孩子最终步入社会、遵守规矩打下文明和道德基础,使他们终身受益。我在实践中认识到,利用校本《弟子规》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活学活用。

一、教学《弟子规》要联系生活实际进行

《弟子规》是中国古代圣贤的教育,但仍然适合现代学生活学活用。《弟子规》讲述一个人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当恪守的规矩,教育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孝敬父母、尊老爱幼、诚实守信、体谅别人、勤学好思等。把古代圣贤的教诲与现实中的学生《行为规范》结合起来,与日常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结合起来,使他们养成正确的处事待人的态度、行为,从而践行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在成长中学做,在生活中践行,使学生现在和将来用自己良好的德行服务他人,服务社会。

二、践行《弟子规》中的礼仪规矩

《弟子规》关注的都是一些日常小事,而这些小事在古代的确有很多圣贤做到过,这在历史当中是有考证的。生活是《弟子规》的唯一源泉。所以必须联系生活教学《弟子规》,让《弟子规》与生活接轨,使《弟子规》成为学生生活中可以借鉴的一面明镜,使他们在生活中通过这面明镜处处反思在日常生活中的习惯,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当上课铃响起时学生应该怎么做,教师走到讲台时,教师向学生问好时学生应该怎么做,听课、回答问题、有事请教他人怎样做到有礼仪,通过课堂表演实践等,做到学礼仪,践行礼仪规矩。除此之外,我还把课堂模拟成家庭、餐桌、公共场所等让学生去表演,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以致用。如我在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我特意从教室外走进班级,看到前面参与践行的三名学生能不能结合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有礼貌地对待教师。其他学生边看边思考,看完后评价。这样通过情景表演,了解了礼仪的要求,让文明礼仪更好地落实在学生的生活中去,但要根据课本内容的不同需求,设计不同的情景表演。

三、抓住“时机、教育点”规范学生行为

教师要善于捕捉平常在校生活中的最佳教育时机,自然而然地融入《弟子规》教育,就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例如,看到有的学生使劲往下拉窗帘时,我见状说:“缓揭帘,勿有声。”这个学生听后轻轻地慢慢地往下拉窗帘了。看到学生借完东西后不及时还给主人,主人向他索要,他不说“对不起”还理直气壮地跟主人说:我还没用完,我见状说:“‘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是什么意思?”做错的学生赶紧道歉,并把东西还给人家。学生犯错的时候正是教师用《弟子规》教育学生的最佳机会,这时可以帮助他们懂规矩。

有时我还利用节假日教育学生按《弟子规》的要求去做,例如,在母亲节、父亲节、寒暑假等,我让学生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做到“亲所好,力为具”“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将《弟子规》引入日常的生活与教学管理中,是把《弟子规》落实到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最好方式之一。督促学生在生活中力行《弟子规》,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学会感恩,学会尊重,学会体谅,逐渐变得懂事。

四、活学活用《弟子规》

现代社会生活状况与古代社会有很大的差距,我们不能拘泥于《弟子规》中的某些古训条文一成不变地去照做,而要引导学生用现代文明礼仪要求批判地学习它,例如“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但是在今天有时候是不能完全照搬去做的。教师在前面站着讲课,学生能陪着教师站着听课吗?开会也是如此。所以学习《弟子规》要考虑时代的变迁,考虑现代的场合、实际情况,不能墨守成规,要活学活用。

如,在教学“长者先,幼者后”时,在上学路上你碰见了妈妈的朋友张阿姨散步锻炼身体,这时你能按“长者先,幼者后”陪着张阿姨走在她后面吗?你该怎么办?通过思考讨论,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从中体会到不能“学死”《弟子规》,应让学生明白,要根据现实情况处理,说明原因,有礼貌地打招呼,赶时间上学,这就是活学活用《弟子规》。教师一定要活教《弟子规》,要考虑现代社会实际,根据环境、条件去教,让学生去学去做去实践,做一个懂文明礼仪的人。

陶行知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教育要融入学生生活,不能脱离学生生活。教学《弟子规》,增强实效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使美好的人生获得尊重、幸福、快乐。

参考文献:

白云姣.《弟子规》德育思想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4(3).

小学弟子规教学工作总结 篇4

本学期,《弟子规》诵读活动。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工作,使得《弟子规》诵读在全校学生中逐步掀起高潮。一段时间下来,学生都大有收获,我们要求全体学生参与,全情投入,现在我校的诵读热情日益高涨,气氛浓厚。班级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进行诵读检查。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学生琅琅的书声常常在耳边回荡。这次活动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了传统美德的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影响深远。现将本次活动总结如下:

一、增加了学生的文化内涵和爱国热情。《弟子规》是具有几百年历史的中国文化的经典之作,内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的精髓,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不仅是学到了一种古代文化知识,而且更主要的是培养了一种传统文化的感觉和对伟大祖国的感情。不但培养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语感,而且作为一种文化潜意识储存在他们的心中,它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相信这些对他们日后审美趣味,人文素养和为人境界的提高会起到催化的作用。

二、学生们明白了我们为什么要孝敬父母。《弟子规》班会上老师向同学们讲述:母亲十月怀胎,在撕心裂肺的痛苦中把我们生下来,又用乳汁把我们喂大,并无微不至的呵护培养我们成长,母爱无疆,一个个生动的例子催人泪下。他们明白了为什么要孝敬父母了。

三、同学们知道了我们应怎样孝敬父母。“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据家长反映:自开展《弟子规》诵读后,孩子听话了,有礼貌了,能够在上学和放学回家时和家长打招呼,说是“出必告,返必面”;当父母工作一天很累的时候,学生就会给大人捶背揉肩,还会帮助爸爸妈妈洗脚或做饭做家务,懂得孝敬父母了。

四、同学们知道了怎样为人处世。自开展《弟子规》诵读后,学生们和睦多了,更团结友爱了,校园里的打闹现象少了,不文明的言行少了,就连老大难的卫生问题也明显好转了。据科任老师反映:以前班里经常发生丢东西的现象,可自从学习了《弟子规》,学生明白了“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既为偷。”的道理以后,班上失窃的行为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了,一种互帮互助的班风也悄然形成了,你忘了带笔,我借给你,你忘了带书,咱俩一起看。

五、有效进行了课前组织教学。据教师反映:自开展《弟子规》诵读后,课前纪律明显好转,学生上课精神了。由于《弟子规》三字一句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一读便喜欢上了,结果课堂秩序为之一新。之后我们又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如:男女生分读,表演等,在充分保证学生天性不被抹杀的同时,尽力维护课堂秩序,使全班学生真正成为一个集体,在全校形成了书声琅琅的局面。

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诵读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丰富了学生校园文化生活。

由于《弟子规》本身具有的韵律性,学生特别喜欢。课后,据许多家长反映,自从自己的孩子参加了本课的学习以来,常常会在一个人自己玩的时候会不知不觉地背诵起来,有的学生还主动要求自己的父母给买书和与家长一起学习,这还增进了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关系。这样的学习气氛还带到了其他课堂上,尤其是与本课有密切关系的语文课。这些都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七、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个人习惯。《弟子规》本身就是一种学生行为规范式的文字,它本身就具有一些行为要求和道德要求,这就决定了对它的学习不能只局限在书本上,也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它必须扩充到课堂之外的日常生活中,因此我在教授过程中不仅强调知识性的诵读,而且更加强调学生切实的身体力行,如果学生和别人发生了矛盾,吵嘴了,我就会讲:“德有伤,贻亲羞,也贻师羞。”同学之间团结友爱,我就会说:“兄弟睦,孝在中,也敬师在其中。”如我们讲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应勿懒”时,及时引导学生听从父母的话,许多学生都在以后的生活中有很大改进;再比如当讲到“称尊长,勿呼名”时,直接告知学生在长辈面前应该有礼貌,许多学生课前课后见到老师时都主动叫老师好。

总之,这次诵读活动意义深远。学生们受到了一次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和教育,对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和修养起了很大作用,有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引领学生享受读书带来的无限乐趣。

2011年12月31日篇二:红寨小学《弟子规》活动工作总结 红寨小学2013年秋季学期 学习《弟子规》活动工作总结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新学期开始,红寨小学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学习实践《弟子规》活动,自开展此项活动以来,全校师生或朗读,或背诵,或者以黑板报,国旗下讲话等各种方式凸显自己学习《弟子规》的成果。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习、践行《弟子规》为基本内容,以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学习践行《弟子规》为基本形式,以循序渐进、注重效果为基本原则,广泛深入地开展《弟子规》学习教育活动,使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和人生价值观念,提升德行修养,塑造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过程与方法

(一)学习领导高度重视

开学前后,我校在全校范围内广泛深入开展了《弟子规》学习的系列活动,并把此项活动作为本学期师生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校长主持召开全体教师、学生学习实践《弟子规》活动动员大会并做重要指示,要求一定要把《弟子规》教育贯彻好,落实好。同时结合我校生活实际以及故事案例等详细讲述了学习《弟子规》的重要意义和如何开展《弟子规》教育等问题,引导学生学会谦恭、学会感恩,学会文明礼仪,要求学生做到思想上有认识、行动上有付出,在生活中自觉规范言行举止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一步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引领智慧人生。

(二)少先队认真组织 在校领导的指导下,学习、践行《弟子规》活动由少先队具体负责,他们认真制定活动方案,扎实开展活动。在学校进行广泛宣传的同时,精心编辑好《弟子规》全文,下发到每位师生手中。

(三)全校师生共同努力(1)坚持晨读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每周星期三早上八点钟开始,都会听到教室里传来学生集体诵读《弟子规》的声音。(2)课堂讲解

为了使《弟子规》中的精辟论述,能被学生理解,老师在讲述时,理论与实际结合。如:读《弟子规》中“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我们就给学生讲了古代舜孝敬父母的故事和闵子骞受到后母的虐待,仍坚持尽孝的故事等等。这样,既有理论又佐以生动,有益的传说、故事,增加了学生学习的感性认识和趣味性。所谓教学相长,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教师的文化修养、教学能力、职业道德有了进一步提高。

(3)环境熏染与此同时,学校还利用广播、板报等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内化学生的学习需求,加强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4)班会分享

我校要求各班在每周一的班会课组织学习《弟子规》分享活动。形式各班自己确定,有本周“文明之星”,“背诵之星”,“故事之星”等,这样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践行《弟子规》的积极性。

(5)队会展示

自我校开展学习、践行《弟子规》活动以来,学习少先队每月组织一次队会,来展示各中队的风采。10月29日,开展了“诵《弟子规》比赛”,六中队以整齐、流利、洪亮的声音得到了全校师生的一致认可。11月28日,开展了《弟子规》抽查活动。

三、成效与问题

(1)校风班风更上一层楼。自开展《弟子规》诵读后,同学之间和睦多了,班集体更团结友爱了,校园里的打闹现象少了,不文明的言行少了。

(2)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师生关系更为和谐。据教师反映:自开展《弟子规》诵读后,课前纪律明显好转,学生上课精神了,课堂的组织教学工作自然就轻松了许多;《弟子规》的讲解与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诵读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很多学生克服了学习上的惰性,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弟子规》教育让学生懂得尊重老师,让老师懂得尊重学生,这样师生关系更为和谐。

(3)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人习惯。《弟子规》本身就是规范学生行为的一本书,它本身就具有一些行为要求和道德要求,这就决定了对它的学习不能只局限在书本上,也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它必须扩充到课堂之外的日常生活中,强调学生身体力行。校内成果显著,但是学生在家进“孝”的行为上,还存在不小的差距。

四、下段目标与措施

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认同的过程,而对自身产生影响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学习《弟子规》,背诵下来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对一个人产生有益的影响,那就需要时间。一个人处世必定有一些原则,在他们潜意识中受到这些原则的制约。学习了《弟子规》,就是要把圣人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去。

对于《弟子规》的学习,我校将会把它作为师生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常抓不懈。除了继续践行以上措施外,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学校将结合教育进展情况,分阶段举办一系列师生共参与的《弟子规》诵读比赛活动;开展“小手拉大手、文明共传承”活动,让学生带动家长继续共同学习传统道德文化,搭建学生家、校共学习教育平台;通过学校与家长之间的联动、沟通,要求学生对《弟子规》活学现用,学以致用,做到“知行合一”,教育与学习相统一。我们相信,在全体师生教职工以及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弟子规》进校园活动一定会做好,我们也相信,让学生认认真真地去学习的这本小小的、薄薄的《弟子规》,一定是解决如今出现的学生教育问题的一剂良药。篇三:《弟子规》教学工作总结 《弟子规》教学工作总结

菜堂小学 施世琼 2014年春季

本学期,学校在三四年级学生中开展了《弟子规》的校本教学活动。《弟子规》是中华传统经典文化,是一把幸福和谐的人生钥匙,其中的一词一句,都教育人们为人处世应该恪守的规范,学习后,让每一个人都受用一生,让每个孩子那纯洁的心灵都有一颗感恩之心,让孩子们接受圣贤智慧的教诲,能够拥有健康美好的人生!现总结如下:

一、学生们明白了我们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弟子规》课上老师向同学们讲述:母亲十月怀胎,在撕心裂肺的痛苦中把我们生下来,又用乳汁把我们喂大,并无微不至的呵护培养我们成长,母爱无疆,一个个生动的例子催人泪下。汶川大地震,一位母亲临死时还用乳汁喂孩子;一位母亲看到自己的孩子不小心从二楼掉下来,她的脚比刘翔还快,从十几米远的地方跑过去把他接住了??队员们被这些故事感动着,感染着,他们明白了我们为什么要孝敬父母了。

二、同学们知道了我们应怎样孝敬父母。“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据家长反映:自开展《弟子规》诵读后,孩子听话了,有礼貌了,能够在上学和放学回家时和家长打招呼,说是“出必告,返必面”;当父母工作一天很累的时候,就会给大人捶背揉肩的,有时还会帮助妈妈洗脚或做饭做家务了,懂得孝敬父母了。

三、同学们知道了怎样为人处世。

自开展《弟子规》学习后,学生们和睦多了,更团结友爱了,校园里的打闹现象少了,不文明的言行少了,就连老大难的卫生问题也明显好转了。以前班里经常发生丢东西的现象,可自从学习了《弟子规》,学生明白了“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既为偷。”的道理以后,班上失窃的行为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了,一种互帮互助的班风也悄然形成了,你忘了带笔,我借给你,你忘了带书,咱俩一起看。

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诵读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为了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

学习.弟子规总结 篇5

——道滘镇中心小学语文教研组 开展《弟子规》学习教育实践活动总结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经典更是灿若星河,这些优秀的文化经典,凝聚了前贤的大智大慧,睿语哲思,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思想精粹,感染熏陶了一代又一代龙的传人,可以说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利用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让孩子们在读经诵典中养德行、学做人是我们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初衷。《小学生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研究》课题研究实施以来,如清风涤荡校园,于无形中净化着每一个人的心性。老师们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这门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实验中,引领学生们走进文化经典的圣殿,汲取精神的营养。两年来,我们欣喜地听着,看着,感受着经典带给孩子们的种种欢娱和教益,同时,我们也将经典诵读的根牢牢扎进课堂,扎进校园,扎进家庭,扎进每位学生心田。

我校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把学习《弟子规》作为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的主阵地,制订《弟子规》学习教育实践活动方案,贯彻落实每周升旗后全体师生集体朗诵一次,每节课上课前两分钟朗读《弟子规》,学生上书法课时写一页以《弟子规》为内容的钢笔字,每天朗读、背诵《弟子规》内容一则,学生努力践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小学生守则》,积极开展专题教育,把《弟子规》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之中,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体现为“两大转变,三个促进,四个和谐”:

一、两大转变

1、教职工对学习推进《弟子规》教育活动认识大转变。

推进《弟子规》学习教育活动初期,我校组织学校领导、班主任、全体教职工参加《弟子规》学习教育活动进校园学习培训、动员会议。此时,大家的潜意识里仍然认为只是走走形式,对推广《弟子规》持观望态度,对推广《弟子规》的成效持怀疑态度。随着《弟子规》学习活动的推广,学习分享、交流,学校组织的学习活动等后,全体教职工的思想认识实现了质的转变。卢沃灵校长在学习《弟子规》动员会上号召:全体教职工要认真学习、积极推进,做《弟子规》学习教育活动进校园的带头人和推动者。全体教职工已经充分认识到学习推广《弟子规》进校园活动,是一项利学生、利教师、利学校、利家庭、利教育、利社会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符合学生的教育成长规律,符合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

思想决定高度,思路决定出路。全体教职工带头学习践行《弟子规》,做《弟子规》进校园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示范者。无论是学校领导还是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朗诵《弟子规》内容,捡垃圾废纸和杂物,已不再是一项难为情、不乐意的附加差事,已经成为教职工们的行为习惯。

2、校园精神面貌新变化。

开展《弟子规》进校园活动以来,学校宣传橱窗、课室、学习园地都张贴《弟子规》相关内容,校园广播、手抄报、以《弟子规》为内容的绘画,书法、课堂教学、专题教育、《弟子规》校本课程顺利开展,稳步推进。校园里《弟子规》书声朗朗,氛围浓厚。仁爱、诚信、知礼入心田,师生精神面貌有新变化,文明礼仪满校园。同事、师生相见笑脸相迎,随手随地乱扔垃圾现象少了,大吵大闹现象变少了,互帮互助的多了。集会安静、文明了,着装、仪容仪表规范了,守时、守信、关爱、奉献进取的人多了。在各类《弟子规》主题活动中获得好成绩。我校开展学习《弟子规》活动以来,在镇《弟子规》主题活动中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09年11月份全镇小学举行的《知行弟子规、学做有德人》主题中队会评比活动中我校获得第一名;在12月24日团市委工作组对全市少先队工作检查评估中,我校“弟子规”主题教育得到了检查组的高度赞扬,一致认为该主题有新意、有特色、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很有教育意义。12月29日在全镇《知行弟子规、学做有德人》情景剧的比赛中,我校参赛的节目《诚信与友谊》获得第二名。二、三个促进

1、促进了良好校园的进一步优化。

开展《弟子规》进校园活动以来,学校组织师生学习“孝、悌、谨、信、爱、仁”等方面的内容,大力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开展读《弟子规》内容,看《弟子规》经典教育小故事,听感恩主题歌曲,分享学习《弟子规》的心得体会和感想活动,把《弟子规》教育列入学校德育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达到了师生人人重视《弟子规》,人人背诵《弟子规》,人人践行《弟子规》的目的,有力地促进了良好校风的进一步优化。主要表现在:学生上学守时了,迟到现象少了,讲文明礼貌的多了,粗言污语少了,奇装怪服少了,着装规范统一了,小偷小摸行为少了,捡金不昧行为多了,闹矛盾、打架的没了,讲谦让、讲礼让、相互帮助的多了。

2、促进了爱岗敬业奉献良好教风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通过学习《弟子规》,学生的礼、爱、信等也进一步激励着教师们的奉献热情。我校的许多老师认真处理好家庭和工作的关系,经常加班到夜幕降临。即使偶患小病,仍然坚持上课,老师们常在一起说,我们的工作要对得起良心,对得起学生,对得起纳税人,要常怀感恩、关爱的心对待工作和学生。良好的教风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主要表现在:讲奉献的多了,讲报酬的少了,谈教育教学方法的多了,嫌弃学生调皮、难教的少了,与学生交朋友,与家长沟通的多了,课堂只重教不重导的少了,早出晚归的多了,出谋献策、关心学校发展的多了,钻研业务的多了,上班闲聊的少了。

3、促进了“比学习、比进步”良好学风的形成。

学生学习《弟子规》“有余力,则学文”,“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等内容,进一步明确了学习的意义和方法,也明确了“亲所好,力为具”的道理。学生能努力学习,制订好计划,掌握适合自己方法。在学习《弟子规》的潜移默化、师生的相互感染下,专心听课的多了,学生上课打瞌睡的少了,搞小动作讲话的少了,不耻下问、不懂就问、相互学习的多了,作业抄袭、不缴交的少了,勤奋上进的多了。

三、学生关系、师生关系、家庭关系、工作关系更加和谐

1、学生关系更加和谐。

在《弟子规》教育中,学校重视学生关系的和谐建设。正如《弟子规》所述“兄道友,地道恭,事诸兄,如事兄”,“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着重引导学生如何正确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学生能运用《弟子规》的内容分析、解决自己遇到的矛盾和难题,构建和谐的同学关系。现在学生中宽容、礼让的多了,冲动、打架的少了,关爱、帮助的多了,集体荣誉感增强了。

2、师生关系更加和谐。

推进《弟子规》学习活动进校园以来,师生践行《弟子规》的内涵,执行教师、学生行为规范,从言、行、举止,工作态度,工作作风等方面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忠实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把爱、宽容、理解、信任、鼓励、进取作为师生共同的行为准则,形成师爱生,生敬师、爱师的良好氛围。教师的爱更温暖,教育更人性化,方法更科学化,师生的配合更默契,帮教更到位,沟通更融洽,师生关系更和谐。推广《弟子规》进校园以来,教育更加有成效,师生关系更和谐。

3、家庭关系更加和谐。

师生学习《弟子规》“入则孝,出则弟,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的内容后,在处理家庭关系中做得更为出色。在学校开展学生写的书信活动《给父母的一封信》中,很多学生真诚地表达了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悔意,深切地体会父母的艰辛与期盼,真诚地表达了感恩的心。家长也在学生的信中写道:“孩子,你长大了。”

4、工作关系更加和谐。

我校教职工把《弟子规》及教师行为规范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把谦逊、礼让、爱心、感恩贯穿于工作之中,充分发挥主人翁的精神。教职工们更进一步明确了幸福人生的真谛,都把做好本职工作当作自己人生幸福的追求,使学校层级管理更加有效,政令更加畅通,规章制度执行的更加顺畅。

《弟子规》阶段总结 篇6

学习力行《弟子规》是我校确定的 落实德育规划的` 中心工作。在区教育局《学习力行《弟子规》教育活动方案》的指导下,制定了详细的《房镇中心学校学习、力行《弟子规》教育活动实施方案》,确立了学习力行活动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活动步骤和组织保障。学习、力行《弟子规》教育活动不可急于求成,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我们在学习力行活动中努力实现一个“促进”(促进德育工作),三个“结合”(与学校文化建设结合;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结合;与社区教育结合)。将活动进程细化为: 宣传发动、学习掌握、力行实践、总结提高 四个阶段。根据进程现已完成了 宣传发动、学习掌握阶段的工作,正进行力行实践阶段。

前段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弟子规教学总结 篇7

为了让学生喜欢上这本教材, 为了让老师更好地用好这本教材, 我于2010年12月1日, 在学校多功能室上了一次示范性的研讨课。教学内容为中级读本的《弟子规》中“谨”的一部分。

在教学过程中, 有着不少的精彩瞬间。

镜头一:

上课伊始, 我说:“‘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孩子们, 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来听课的领导与老师!”孩子们立即微笑鼓掌并齐声高诵“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在场的领导与老师也感动了, 跟着孩子们鼓掌!这一句简单的欢迎词让他们兴奋了起来。我想, 这就是文化的魅力吧!

“子曰:‘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让我们一起来复习闯关吧!”

第一关——我会背:《弟子规》总序

题目一出来, “弟子规, 圣人训。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这样有节奏韵味而响亮的背诵立即响彻整个教室, 听课老师们侧耳静听, 并且频频点头, 似乎在为孩子们的表现表示赞许!

第四关——快速抢答:

⑴做人要有爱心, 应该多亲近那些道德高尚的人;精力有余, 时间充足, 应该多读书学习。相应的《弟子规》的语句:

⑵古代的时候有个皇帝叫汉文帝, 他对待母亲可孝敬了。母亲生病三年, 他常常吃不下饭, 睡不好觉。母亲所服的汤药, 他都要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这个故事在《弟子规》中是怎么说的呢?

……

抢答题一出示, 孩子们小手林立, 甚至有人站起来了, 因为他实在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 想表现自己的欲望极其强烈!正当老师们还在思索的时候, 孩子们已经抢出了答案, 领导老师们不断地为孩子们惊叹!……

设计并执教这堂课的目的, 就是要研讨如何培养孩子们学习国学经典的兴趣, 让老师对上国学经典课充满热情, 感悟传统文化之魅力!这堂课结束, 我不断反思, 既有成功的地方, 也有不足之处。我认为值得总结的经验有如下几点。

1、用丰厚的文化功底, 激发孩子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课后, 有一个学校的领导详细地向我询问了一个问题:“这么多内容, 每周一节课, 孩子们怎么能记得呢?”我微微一笑说:“兴趣!有兴趣的内容, 孩子们就乐此不疲!……”有个老师对我说:“我真佩服你的文化功底!国学经典课, 你竟上得如此有滋有味!”也有老师说:“孩子们的表现真是让我开了眼界, 我们真不能低估了孩子们!”……

要想孩子们爱听, 首先必须做到你自己觉得有意思, 要想让孩子们记住你说的话, 首先你自己必须先记住。我们讲文化, 首先得自己懂文化。我们不是博学鸿儒, 但至少对自己要上的内容读熟悉读透彻!我们上40分钟的课, 要准备的东西至少得有四个小时, 有时需要四天、四个月, 甚至用一生来备课!孩子们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提出问题你都能对答如流!咱虽不是大儒, 但至少得给孩子们树一个博学的形象!在课堂上适当时穿插名人名言, 穿插名人故事, “之乎者也”既不深奥晦涩, 又通俗易懂, 深入浅出!就像《百家讲坛》一样, 人人都听得懂, 但道理并不简单也!传统文化也是来源于生活的, 经典离我们很近很近, 久而久之, 学生便会爱听乐记, 从心底里喜欢, 对此有浓厚的兴趣!

2、用巧妙的环节、风趣的语言, 点燃孩子学习传统文化的激情。环节设置巧妙, 语言抑扬顿挫, 幽默风趣, 是上好国学经典课的关键。向小学生讲经典, 应该讲求的就是生动形象、妙趣横生, 如果死板呆滞, 别说小孩子, 就是成年人也会觉得枯燥无味的。

⑴环节设置简单而巧妙。在进行传统文化教学的时候, 要充分利用新课程理念, 关注每一个学生, 关注他们已有的发展水平, 精心设计好每个环节。每个环节既要有挑战性, 又不能太难, 要寓趣味性与文化性于一体, 可运用闯关、游戏接龙、小组比赛甚至辩论等形式, 还可运用韩兴娥的朴实的教学方法, 增强教学的生动性。

⑵语言表达既要正确流利, 又要抑扬顿挫, 幽默风趣。如我在教学中每部分的过渡语几乎都运用了一些名人名言, 并且注意声情并茂的语调与语速, 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经典文化的熏陶, 孩子们在羡慕老师的同时, 也会想去读老师说过的这些名言警句。在珍惜时间教学中, 孩子们也会不由自主地运用所学知识, 尽量将话说得有文化味一点, 再加上老师顺学而导, 开展师生对诵《今日歌》、《明日歌》, 获得了在场领导与老师的喝彩。

3、利用反复的诵读记忆, 增强孩子学习传统文化的效果。这一堂课中, 孩子们是在琅琅的书声中度过的:接龙读、填空读、拍手读、唱读、摇头晃脑地读、手舞足蹈地读……多种多样的诵读方式, 刺激着孩子们, 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一遍又一遍的诵读中, 不知不觉中已经记下所学内容, 快乐又轻松, 根本无须死记硬背, 学习效果显而易见——他们的自信心得到了增强也!

弟子规教学总结 篇8

关键词:透析精选巧学

《弟子规》内容涉及孩子在家、外出、待人、接物、求学等方面处事过程中应该遵守的礼仪规范和行为准则。它所强调的道德教育思想,无论对于维护亲情伦理,还是对于建构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学习,让孩子们结合日常活动规范自己的行为,很好地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其一生幸福积累财富。那么如何科学、创新地运用《弟子规》教材,设计有效的品德教学活动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不厌其烦,透析《弟子规》

教师是知识的化身,道德的楷模,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应该成为学生学习取之不竭的“源头”。所以,品德教师必须先准确把握品德教学目标,透彻品德教材,学习、了解、熟知《弟子规》。寻找两者的契合点,使品德教学与《弟子规》有机结合,自然渗透。

1.教材内容再挖掘:品德课程的教材根据儿童品德发展的规律和认知特点,在整个教材中渗透对儿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重视儿童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的养成。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品德课程承担着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任务,课程资源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要使学生广泛地接触和了解社会,就必须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以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因此,我们可以基于教学目标,挖掘品德教材与《弟子规》相结合的内容,自然渗透。

2.教学内容再整合:《弟子规》涉及的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等内容分散在不同年级、不同的主题单元中,如果按原来的教材顺序来教学,那样的引导是零碎的,不能较好地把教材和孩子的生活体验进行对接,无法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为了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可以把教学内容再调整,以《弟子规》的思路组合主题单元,把原先教材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做相应变动,整理出一套以《弟子规》为主线的品德教学体系。

二、不断反刍,精选《弟子规》

根据《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内容可以看出,要让《弟子规》的品德教学真实、有效,我们必须要根据孩子们的当下生活,对《弟子规》的内容进行精选,对其含义再创新,对其容量再扩充。为孩子提供科学而有实效的行为准则、选出为孩子们生活“保驾护航”的“弟子之规”。

1.《弟子规》内容再精选:《弟子规》涉及各个方面,对于规范孩子们的行为的确有其科学性与道理。如“父母命,行勿懒”让孩子学会了帮父母做事,“借人物,及时还”让孩子们明白“有借有还”,“心眼口,信皆要”让孩子们明白了读书的方法……但从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其中也有不少糟粕。如“丧三年,常悲咽”似乎很难做到,如“居处变,酒肉绝”是否太不近人情,再如“不关己,莫闲管”那就没有正义可言了等等。对于懵懂无知的少年儿童,我们教师要帮助孩子选取,帮助孩子们分析,帮助孩子们取舍。我们应该吸取其科学性精华,剔除其封建性糟粕。我们教师要学会“选取有度,把握尺度”。同时,让孩子们学习《弟子规》应该根据孩子们身、心发展特点,选择跟孩子们生活相联系的内容为重点,其他为延伸的原则。

2.《弟子规》含义再创新:《弟子规》是清朝的产物,必然有着一定的封建思想,必然与孩子们生活的现代社会现象有着不协调或不一致。所以,我们要对《弟子规》的含义再创新,让它富有时代气息,让它适合孩子们的生活实际。如“亲有疾,药先尝”中的“尝”不应是让孩子们先去尝药的冷暖与安全,而可解释为:用手去摸一摸,感觉温度是不是刚好;再如“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如若按原意,孩子们对父母的规劝是否太夸张了点,可以让孩子们做到“父母有错我们要好好规劝”就可以了。再如“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原义是“路上遇见长辈,应恭敬问好行礼,如果长辈没有说话,应退后恭敬站立一旁,等特长辈离去”这样的尊敬是否太死板了,我们可让孩子们知道“尊敬长辈,见到长辈要问好”就足够了。

3.《弟子规》容量再扩充:《弟子规》虽然三字一句,朗朗上口,但要让孩子们能熟知它的内容和意义,把这些“规”牢记在心,还是存在一定难度的。所以,对于《弟子规》的内容,我们品德教师要再开发。如“兄道友,弟道恭”可补充为“哥爱弟,弟敬哥,互和睦”让孩子们更能明白,如“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可改编为“有仁德,人敬畏,不隐瞒,不讨好”让孩子能更能理解。同时,由于时代的不同,现代社会纷繁复杂的生活环境是古代贤人们所未知的,日新月异的时代变迁更是蕴含了无穷的教育资源。如乘公交车,我们可以编出“上公交,先买票,见老幼,即让座”让孩子们明白如何文明乘车;关于上网,我们可以让孩子记住“若上网,学知识,时间短,效率高”等等。我们可以根据品德教学目标和内容补充、改编和创造,以满足孩子们当下生活的需要。

三、不失时机,巧学《弟子规》

纯粹的读、背《弟子规》,对于孩子们来说必然是枯燥,难懂的。所以,我们要会有机融合,巧设《弟子规》的学习时机,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乐学、爱学。

1.教学情景再创设:品德课应该创设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真实可感的教学情境,以达到知行合一的教学目的。《弟子规》的运用,把教学有机的渗透到孩子们的生活中。班级环境的布置,营造一种与教育和学习相融合的外部文化环境,既能增添学生学习生活乐趣,消除长期学习后所产生的疲劳,又让学生养成良好文明行为习惯,培养正确审美观。如在黑板报边上设立“加油站”,贴出《弟子规》中的句子,把《弟子规》的内容编成书签,孩子们人手一套,不时与《弟子规》亲密接触。整个教室环境,处处有《弟子规》的“影子”,时时都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从环境中渲染浓厚的学习氛围。

2.教学时机再创造:在品德课堂上教师要运用多种形式,引经据典,适时展开,让教学内容更鲜活、更生动,让学生切实感受《弟子规》。如可以每节品德课前的五分钟“《弟子规》微课堂”,用来诵读。课堂可以更精彩,如:生动的讲述——将《弟子规》中的经典故事,通过自己声情并茂的讲述,让孩子们听懂故事,轻松体会里面蕴含的道理;直观的展示——把对于孩子们来说枯燥艰涩的文字转化成视频、动画、图片等,或让孩子们自己给文字配上图画,从而加深孩子们对内容的理解和印象;真实的再现——教师可以为孩子们创设适当的情境,通过情境表演的方式,把深奥难懂的经典变为直观形象的表演,让孩子们在演中学,在玩中学,从而学以致用。

品德教师应该不厌其烦地透析《弟子规》,把品德教材内容再挖掘,教学内容再整合;我们应该不断反刍去精选《弟子规》,精选内容、创新含义、扩充容量;我们应该不失时机地巧学《弟子规》,创设情景、创造时机。品德课中科学、自然、有机地渗透中国传统的启蒙教材、圣学的根基——《弟子规》,两者必然互相补充,必然全面合理地促进孩子们道德品质及行为习惯的养成。

参考文献:

[1]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建党节教师演讲稿下一篇:一带一路筑梦中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