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微观经济学理论

2024-07-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级微观经济学理论(精选8篇)

高级微观经济学理论 篇1

一、名词解释:

1.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的数量。

2.供给: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商品的数量。

3.均衡价格:使得供给量恰好等于需求量时的市场价格水平。在市场上,由于供给和需求力量的相互作用,市场价格趋向于均衡价格,如果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超额供给使市场价格趋于下降;反之,如果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则市场上出现超额需求,超额需求使市场价格趋于上升直至均衡价格。因此,市场竞争使得市场稳定于均衡价格。

4.效用:人们消费或拥有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所获得的满足程度。

5.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6.预算约束线:是指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条件下,消费者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各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

7.收入—消费曲线:是指在两种商品的价格水平之比为常数的情况下,每一收入水平所对应的两种商品最佳购买组合点组成的轨迹。

8.价格—消费曲线:是指在一种商品的价格水平和消费者收入水平为常数的情况下,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动所对应的两种商品最佳购买组合点组成的轨迹。也就是当某一种物品的价格改变时的消费组合。

9.吉芬商品:以经济学家吉芬的名字命名的一种特殊商品,随着价格的上升,市场对它的需求量增加,其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10.生产函数:在特定时间范围内和既定的生产技术水平下,一定的生产要素数量组合与其他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11.边际产量:在技术和其他投入要素不变的情况下,每增加一个单位变动投入要素所得到的总产量的增加量。

12.等产量曲线: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的轨迹。

13.生产要素最优组合:是指在要素价格不变,在存在两种以上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中(即长期中),生产者在其成本既定时使产量最大或其产量既定时成本最小所需要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最优数量组合。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的条件是RTSLK=w/r(使用L和K这两种生产要素时的情况)。

14.完全竞争厂商面对的需求曲线:简称厂商的需求曲线。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由于厂商是市场既定价格的接受者,所以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是一条由既定的市场均衡价格水平出发的水平线,它表示:在既定的市场价格下,市场对该厂商的商品的需求量是无限的。

15.不完全竞争市场:指这样一些市场:因为至少有一个大到足以影响市场价格的买者(或卖者),并因此面对向下倾斜的需求(或供给)曲线。包括各种不完全因素,诸如垄断竞争等。

16.古诺模型:假定一种产品市场只有两个卖者,并且相互间没有任何勾结行为,但相互间都知道对方将怎样行动,从而各自怎样确定最优的产量来实现利润最大化,因此,古诺模型又称为双头垄断理论。

17.边际产品价值: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厂商增加一单位要素投入所增加的产品的价值。它为一种投入品的边际产品(也就是额外一单位投入品所导致的额外产出)乘以产品的价格,即

VMP=P×MP,表示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增加使用一个单位要素所增加的收益。

18.边际要素成本:指厂商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投入量所带来的成本增加量。

19.外在性:外在性又称为外溢性、相邻效应。指一个经济活动的主体对它所处的经济环境的影响。外部性的影响会造成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或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之间的不一致,这种成本和收益差别虽然会相互影响,却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偿,因此容易造成市场失灵。

20.实证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中按研究内容和分析方法与规范经济学相对应的一个分支。是指描述、解释、预测经济行为的经济理论部分,因此又称为描述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种重要运用方式。

21.无差异曲线: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

22.需求弹性:需求的价格弹性的简称,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大小通常用弹性系数来表示。

23.供给弹性:供给的价格弹性的简称,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相对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大小通常用弹性系数来表示。

24.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

25.消费者均衡: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在既定收入条件下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指在既定收入和各种商品价格的限制下选购一定数量的各种商品,以达到最满意的程度,称为消费者均衡。

26.规模报酬: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

27.边际收益:边际收益表示厂商增加一单位产品销售所获得的收入增量,用公式表示为:MR(Q)=△QTR(Q)/△Q,其中MR表示边际收益,TR表示总收益,Q表示产品。

28.厂商利润最大化原则: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厂商应该选择最优的产量,使得最后一单位产品所带来的边际收益等于所付出的边际成本。

29.完全竞争市场:微观经济学对完全竞争市场做了如下明确定义符合如下四个条件的市场就是完全竞争市场:1:市场上有无数的买者和卖者。每个消费者或厂商都是市场价格的被动接受者,对市场价格没有任何控制力量;2:同一行业中的每个厂商生产的产品是完全无差别的;3: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是完全自由的;4:市场中的每一个买者和卖者都掌控与自己的经济决策有关的商品和市场的全部信息。

30.市场失灵:是指现实的资本注意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不能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自由的市场均衡背离帕累托最优的情况。

31.公共物品:消费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一般不能或不能有效通过市场机制由企业和个人来提供,主要由政府来提供。

32.免费乘车者问题:是指经济中不支付即可获得消费满足的人及其行为。

33.社会成本:是一项经济活动给社会带来的总成本。

34.垄断竞争市场:竞争程度介于完全竞争市场和寡头市场之间的一种市场结构。

35.交换的契约曲线:指在纯交换经济中,当经济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交易者选择的交易数量组合构成的曲线;在消费的埃奇沃思框架图中,两个消费者所有无差异曲线间的切点就是交换的契约曲线。

36.生产的契约曲线:是指在生产经济中,既定数量的两种生产要素生产两种产品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时,厂商选择两种生产要素的数量组合所构成的曲线。是指在埃奇沃思框图中,社会使用任意两种要素生产两种商品的等产量曲线切点的轨迹就是生产的契约曲线,条件是两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都相等。

37.生产可能性曲线:用来表示经济社会在既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各种商品最大数量的组合,反映了资源稀缺性与选择性的经济学特征。

38.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39.收入效应:指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40.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当该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单位生产要素投入增加所带来的产量增加量是递减的。

41.寡头市场:是指少数几家厂商控制整个市场的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种市场组织。

42.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指随着劳动价格即工资率的提高,最初劳动的供给量逐渐增加,但当工资率上升到一定程度之后,劳动供给量反而逐渐减少的情况。

43.帕累托最优状态:又称作经济效率,指对于一种特定的配置而言,当不存在任何变动,使得再配置可以在不受影响他人福利状况的条件下改善某些人的福利状况,则称原有的配置处于帕累托最优状态。

44.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生产最优条件即任意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

MRTS

对于使用这两种要素而生产的商品来说都是相等的。

45.科斯定理:(一)在交易费用为零的情况下,不管权利如何进行初始配置,当事人之间的谈判都会导致这些财富最大化的安排;(二)在交易费用不为零的情况下,不同的权利配置界定会带来不同的资源配置;(三)因为交易费用的存在,不同的权利界定和分配,则会带来不同效益的资源配置,所以产权制度的设置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

二、简答题:

1.需求变动的含义是什么?分析引起需求变动的诸因素。

答:需求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引起需求变动的因素指消费者收入水平变动、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消费者偏好的变化和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的变动等。

2.供给变动的含义是什么?分析引起供给变动的诸因素。

答:供给的变动时指在某些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数量的变动。引起供给变动的因素有生产成本的变动、生产技术水平的变动、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动和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的变化等。

3.运用供求分析说明“谷贱伤农”的道理何在?

答:“谷贱伤农”是指农产品价格下降使得农民收入降低。一般来说,农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小,因为当其价格下降以后,需求量的增加幅度小于价格的下降幅度,从而使得农民的总收益下降。

4.分析说明需求的价格弹性与收益之间的关系及其对管理的意义。

答:商品的需求弹性表示商品需求量的变化率对于商品价格变化率的反应程度。厂商的销售收入等于商品的价格乘以销售量。假定厂商的商品销售量等于市场对商品的需求量,则销售收入可表示为商品价格乘以商品的需求量。这意味着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影响需求量的变化,进而影响这种商品的销售收入的变化情况。直接取决于该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大小。

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和提供该商品的销售收入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以下几种情况。(1)ed>1的富有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提高价格会减少厂商的销售收入。(2)ed<1的缺乏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减少,提价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增加。(3)ed=1的单一弹性商品,降价或提价对厂商的销售收入没有影响。(4)对于ed=0的无弹性的商品,厂商销售收入同比例于价格下降而减少,同比例于价格上升而增加。(5)ed=∞的无限弹性商品,这种商品价格的微小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无穷大的变化。

商品的需求弹性与提供该商品的销售收入之间关系的几种情况表明,企业管理人员制定产品价格策略时,降价未必就能达到薄利多销,增加收益的目的,反之,提价也不一定就会因销售量下降而减少收益。在管理实践中,管理人员可根据价格变化引起的销售收入的变化,来判断商品需求弹性大小,若商品价格变化引起销售收入反方向变化,则该商品富有弹性,降价促销能增加收益。若商品价格变化引起厂商销售收入同方向变化,则该商品缺乏弹性,提高价格方能增加销售收入,若厂商的销售收入不随商品价格的变化而,则该商品是单一弹性商品。

5.单一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是如何确定的?

答: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是指理性的生产者所限定的生产要素投入的数量范围。

在短期内,并且只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是可变的话,则该变动要素的合理投入区处于平均产量最大值点与边际产量等于0的点之间,如图。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在L1之间L2。在L1的左边,生产要素投入L的边际产量超过平均产量,相当于固定投入而言,变动投入L相对不足,增加L投入可增加总产量,显然,理性的厂商不会讲投入数量停留在这一范围内。在L2的右边,边际产量为负,厂商也不会吧投入增加到这一范围,因此只有在L1与L2之间才是投入的合理区域。

在长期内,投入要素都是可变的,假定有两种投入要素K和L都是可变的,那么,两种可变投入要素的经济区域是其斜率为负的区域。如图中(b)中OE和OF包含的范围。就一条等产量曲线而言,投入K超过OE和投入L超过OF的范围,则意味着生产统一数量的产量可以通过同事减少L和K来实现,因此理性的厂商会吧投入组合限定在L和K可以有效替代的区域内。

6.试说明短期总产量曲线与短期总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

答: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作用下,短期总产量曲线表现为一条先增后减的曲线。受总产量曲线的支配,短期总成本曲线则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二者之间存在着对偶关系。

7.简要分析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根据厂商理论,单个厂商对产品的供给取决于厂商的利润最大化行为,厂商按照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效益,即MC=MR的原则决定提供商品的数量。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短期生产中,不仅产品市场的价格是既定的,而且生产中的不便要素投入量是无法改变的,即厂商只能用既有的生产规模进行生产,所以,厂商只有通过对产量的调整来实现MC=MR的利润最大化均衡条件。厂商短期均衡可以分为五种情况。

第一种:平均收益大于平均成本,厂商获得利润。按照MR=MC的原则,厂商在E1处形成短期均衡。

第二种:平均收于等于平均成本,即AR=SAC,厂商利润为零,如图,厂商需求曲线d2与SAC线相切于后者的最低点E2,而SMC和MR2也过该点,故E2为厂商短期均衡点。在该点利润为零。故E2点又称为收支相抵点。

第三种:平均收益小于平均成本,但仍大于平均可变成本,即AVC

如图,当市场价格为P3,相应的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为d3时,SMC曲线与MR3曲线交点E3决定厂商的短期平衡。因AR

第四种:平均收益等于平均成本,即AR=AVC,厂商亏损处于生产与不生产的临界点。如图,在市场价格为P4,相应需求曲线为d4时,厂商的短期均衡点为E4,在该点,AR=AVC,收益刚好弥补厂商的变动成本,而不能弥补任何不变成本,厂商可能继续生产,也可能不生产。

第五种:平均收益小于平均可变成本,即AR

因此,MR=SMC是完全竞争厂商的均衡条件。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对一个既定的生产规模来说,不同的市场价格水平将直接影响厂商均衡的亏损状况。

8.简要说明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是如何得到的?

答:与产品市场一样,完全竞争市场上有众多的厂商和众多的要素供给者,他们都按照既定的要素价格选择最优的要素使用量和供给量。另一方面,在产品市场上,厂商也是完全竞争者,即产品的市场价格是厂商决策的依据。

就厂商而言,厂商选择要素使用量的原则继续是利润最大化,即要素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必须相当。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为该要素的编辑产品价值,即边际产量与价格的乘积。这是因为,增加以单位要素可以增加的产量就等于该要素的编辑产量,而这些产量以不变的产品价格出售,所以,增加该要素一个单位给厂商带来的收益就等于边际产量乘以产品价格,即:VMP=P*MP。

从要素的“边际成本”考察,由于厂商面对的要素价格由市场供求所决定,它不随厂商使用要素数量的多少而改变,因此增加以单位的要素所增加的成本等于该要素的价格。由此可以知道厂商的使用要素利润最大化原则变现为:VMP=P*MP=R。(其中,P为要素的价格)。

对应于由市场所决定的要素价格,厂商选择利润最大化的要素使用量,因此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构成了厂商对该要素的需求曲线。由于要素的边际产量MP服从递减规律,而产品在完全竞争市场上的产品价格保持不变,因为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VMP也随着要素使用量的增加而递减,即完全竞争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9.用图说明厂商在既定产量条件下是如何实现最小成本的最优要素组合的?

图中有一条等产量线Q和3条等成本线,等产量线代表既定的产量,三条等成本线具有相同的斜率(即表示两个要素劳动L和资本K的价格是既定的),但代表三个不同的成本量,离原点较远的等产量线成本较大。等产量线与其中一条等产量线相切于E点,这就是生产的均衡点或最优要素组合点。在E点,厂商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两种要素价格的比率,即MRTSL,K=MPL/MPK=w/r,其中MPL和MPK分别为劳动和资本的边际产量,w,r分别为劳动和资本的价格。如果厂商的边际替代率大于或小于这两种要素价格的比率,厂商就会用一种要素替代另一部分的另外一种要素,只到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要素价格的比率为止。

10.何为吉芬商品,其需求曲线形状如何?试运用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加以说明。

答:以经济学家吉芬的名字命名的一种特殊商品,随着价格的上升,市场对它的需求量增加。因此,这类物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其原因可以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加以说明。

图中的OX1和OX2表示商品1和商品2的数量。其中,商品1是吉芬商品,商品1的价格P1下降前后的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分别为a点和b点

吉芬物品是一种特殊的低档物品,作为低档物品,其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吉芬物品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的效应的作用很大,以至于超过了替代效应的作用,从而使总效应与价格成正方向的变动。这是吉芬物品的需求曲线呈现出右上方倾斜的特殊形状的原因。

11.为什么边际技术替代率会出现递减?

答:主要是因为生产要素报酬递减规律.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总产量不变的前提下,一种生产要素增加一单位时,另一种生产要素减少的数量的比率.由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不断增加一中生产要素所能代替的另一种生产要素将越来越少,所以边际技术替代率会递减。

12.为什么说厂商均衡的一般原则是

MR=MC?

答:经济学中通常认为理性厂商行为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最大化的利润。为了获得最大化的利润,厂商在进行决策时都试图使得MR=MC,即增加一单位决策量时,所增加的收益等于所增加的成本。经济学中通常称这一原则为利润最大化原则。这一原则可用数学方法加以证明:收益是厂商出售产品的收入,收益函数R=R(q)表示收益与产量之间的关系。成本函数C=C(q)表示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关系。以π代表利润,则按照定义:π=R(q)-C(q),要使利润达到最大化的必要条件是:

即,所以

即MR=MC

如果MR>MC,这表明每多生产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大于生产这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成本,这时增加生产有利可图,结果供给增加,价格下降,边际收益减少;边际成本增加,直到二者相等时,厂商才不增加生产。

如果MR

只有在MR=MC时,厂商既不增加生产,也不减少生产,获得最大利润。

13.简要评述古诺对双寡头竞争的分析。

答:它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古诺于1838年提出的。是纳什均衡应用的最早版本,古诺模型通常被作为寡头理论分析的出发点。古诺模型是一个只有两个寡头厂商的简单模型,该模型也被称为“双头模型”。古诺模型的结论可以很容易地推广到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寡头厂商的情况中:

每个寡头的均衡产量=市场总容量

古诺模型假定一种产品市场只有两个卖者,并且相互间没有任何勾结行为,但相互间都知道对方将怎样行动,从而各自怎样确定最优的产量来实现利润最大化。

古诺模型的假定是:市场上只有A、B两个厂商生产和销售相同的产品,他们的生产成本为0;他们共同面临的市场的需求曲线是线性的,A、B两个厂商都准确地了解市场的需求曲线;A、B两个厂商都是在已知对方产量的情况下,各自确定能够给自己带来最大利润的产量,即每一个产商都是消极地以自己的产量去适应对方已确定的产量。

应该说古诺对寡头行为的分析是经典的。通过寡头行为的基本假定,古诺得到了一个均衡的价格和数量,从而使得这一模型可以直接纳入到新古典的体系之中。但这一模型也存在着某些缺陷,最重要的是,在古诺米性中,厂商的最优行为是以竞争对手的产量不变为条件的,这显然不符合至少是不完全符合现实中寡头的行为

。其次,模型中假定厂商只调整产量而不调整价格或采取非价格和非数量的竞争,这也使得该模型不能作为寡头理论的普遍结论。

14.市场为什么会出现失灵?

答:市场失灵是指现实的资本主义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不能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自由的市场均衡背离帕累托最优的情况,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有:不完全竞争、外部影响、公共物品和不完全信息。

1)不完全竞争。不完全竞争厂商不存在象完全竞争厂商那样的需求曲线,使得d(AR=MR=P),所以,不完全竞争厂商的利润最大化状况并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在利润最大化产量q上,价格P高于边际成本MC,这表明,消费者愿意为增加额到一单位产量所支付的货币额超过了生产该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成本。因此,存在有帕累托改进的余地。

2)外部影响。以外部经济为例。假定某个人采取某项行动的私人利益为VP,该行动所产生的社会利益为VS,由于存在外部经济,故VP

3)公共物品。对于公共物品,即使它是排它的。任何一个消费者消费一单位商品的机会成本总为0,这意味着,没有任何消费者要为他所消费的公共物品去与其他任何人竞争。因此,市场不再是竞争的。如果消费者认识到他自己消费的机会成本为0,他就会尽量少支付给生产者以换取消费公共物品的权力。如果所有消费者均这样行事,则消费者们支付的数量将不足以弥补公共物品的生产成本。结果便是低于最优数量的产出,甚至是0产出。显然,这存在帕累托改进的余地。

4)不完全信息。如图所示,由于消费者存在一条向后弯曲的需求曲线,所以,当供求均衡时的价格为P2,但它并不是最优价格。这是因为,如果把价格上升,则根据需求曲线,产量可以增加,而在较高的产量上,需求价格高于供给价格,消费者和生产者都将获得更大的利益。但是,如果价格超过了P*,则产量不仅不增加,反而会减少,从而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利益都将受到损失。因此最优价格应当是P*。但是,当价格为P*时,生产者的供给大于消费者的需求,出现非均衡状态。这种非均衡状态显然违背了帕累托最优标准。

P

D

S1

P1

S2

P*

P2

O

Q1

Qd

Qs

Q

不完全信息与市场失灵

15.外在性如何影响资源配置?政府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答:外在性又称为外溢性、相邻效应。指一个经济活动的主体对它所处的经济环境的影响。外部性的影响会造成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或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之间的不一致,这种成本和收益差别虽然会相互影响,却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偿,因此容易造成市场失灵。外部影响的存在将使完全竞争下的资源配置偏离帕累托最优。

福利经济学认为,除非社会上的外部经济效果与外部不经济效果正好相互抵消,否则外部性的存在使得帕累托最后状态不可能达到,从而也不能达到个人和谁会得最大福利。政府可以通过以下3个方法进行帕累托改进:

(1)使用税收和津贴:对造成外部不经济的企业,国家应该征税,其数额应该等于企业对社会造成的损失。反之,对造成外部经济的企业,国家可以采取津贴的方式对其进行补贴,使得企业的私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相等。从而使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

(2)使用企业合并的方法:通过企业合并,使得企业的外部影响内部化,从而使合并企业的成本与收益等于社会的成本与收益,于是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

(3)规定财产权:在许多情况下,外部影响所以导致资源配置失效,是由于财产权不明确。如果财产权是完全确定的并得到充分保障,则有些外部影响就可能不会发生。因为此时被侵权者会得到侵权者的补偿,从而使其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之间不存在差别。于是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

16.为什么垄断会导致市场失灵?政府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答:第一,在垄断情况下,厂商的边际收益小于价格。因此,当垄断厂商按利润最大化原则(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确定产量时,其价格将不是等于而是大于边际成本。这就出现了低效率的情况。

第二,为获得和维持垄断地位从而得到垄断利润的寻租活动是一种纯粹的浪费,这进一步加剧了垄断的低效率情况。

针对垄断原因导致的市场失灵,政府干预的方式主要有:制定反垄断法,公共管制。

17.低档品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有什么特点?其需求曲线形状如何?

答:低档物品来说替代效应和价格呈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同方向变动,而且在大多数场合,收入效应的作用小于替代效应的作用,所以,总效应与价格成相反方向的变动,相应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但是,在少数的场合,某些低档物品的收入效应可能会大于其替代效应,于是就会出现违反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现象。这类物品通常称为“吉芬商品”,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线呈现出向右上方倾斜。

18.用图说明厂商在既定成本条件下是如何实现最大产量的最优要素组合的?

答:以图为例,要点如下:

(1)由于本题的约束条件是既定的成本,所以,在图中,只有一条等成本线AB;此外,有三条等产量曲线Q1、Q2和Q3以供分析,并从中找出相应的最大产量水平。

(2)在约束条件即等成本线AB给定的条件下,先看等产量曲线Q3,该曲线处于AB线以外,与AB线既无交点又无切点,所以,等产量曲线Q3表示的产量过大,既定的等成本线AB不可能实现Q3的产量。再看等产量曲线Q1,它与既定的AB线交于a、b两点。在这种情况下,厂商只要从a点出发,沿着AB线往下向E点靠拢,或者从b点出发,沿着AB线往上向E点靠拢,就都可以在成本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对生产要素投入量的调整,不断地增加产量,最后在等成本线AB与等产量曲线Q2的相切处E点,实现最大的产量。由此可得,厂商实现既定成本条件下产量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MRTSLK=eq

\f(w,r),且整理可得eq

\f(MPL,w)=eq

\f(MPK,r)。

19.为什么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上等于和高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最低点的部分?

答:所谓供给曲线是用来表示在每一个价格水平厂商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数量。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的供给曲线可以用一部分的短期边际成本曲线来表示。

对完全竞争厂商来说,P=MR,所以完全竞争的厂商短期均衡条件又可以写成P=MC(Q),此式可以这样理解,在每一个给定的价格水平P,完全竞争厂商应该选择最优的产量Q,使得P=MC(Q)成立,从而实现最大的利润,这意味着在价格P和厂商的最优产量之剑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而厂商的SMC曲线恰好准确的表明了这种商品的价格和厂商的短期供给量之间的关系。当市场价格分别为不同值时,厂商根据MR=SMC的原则选择最优产量,而这刚好在SMC曲线上。

但是,厂商只有在P大于等于平均可变成本时才会进行生产。而P小于平均可变成本时,厂商会停止生产。所以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应该用SMC曲线上大于和等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最低点的部分来表示,即用SMC曲线大于和等于停止营业点的部分来表示。

20.用图说明垄断厂商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的形成及其条件。

21.运用基数效用论说明为什么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答:商品的需求价格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对一定量的某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基数效用论者认为,商品的需求价格取决于商品的边际效用。具体的说,如果某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边际效用越大,则消费者为购买这一单位的该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就越高;反之,如果某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边际效用越小,则消费者为购买这一单位的该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就越低。由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作用,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连续增加,该商品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相应的消费者为购买这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即需求价格也是越来越低的。这意味着建立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上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22.运用序数效用论分析消费者均衡。

答:(1)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大小可以排序,并满足完备性、传递性、连续性和不饱和性等公理假定。

(2)用无差异曲线表示消费者偏好。无差异曲线指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不同的商品组合描述出来的轨迹。性质:①不相交;②有无数条;③向右下方倾斜;④凸向原点(边际替代率递减)。

(3)消费者选择效用最大化的商品组合时又受到既定收入的限制,因此,引进预算约束线分析。

(4)消费者均衡,是指在既定收入约束下消费者实现的效用最大化。这一均衡点可以用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约束线的切点表示:RCS1,2=P1/P2

P1X1+P2X2=m

即:当消费者根据偏好决定的两种商品的相对价值恰好等于两种商品在市场上的相对价值时,消费者获得最大效用。

23.试运用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说明,为什么正常物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答:(1)正常物品,是指随着消费者收入增加,消费数量也增加的商品。(2)商品价格变动对其需求量的影响可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就正常物品而言,这两种效应的变动方向是一致的。即当价格下降时,消费者会在保持总效用不变前提下,通过改变商品组合,增加该物品的消费量(替代效应);同时,由于价格下降使得实际收入增加,消费者也会增加其消费量(收入效应)。总效应就是这两种效应的加总。即随着价格下降,消费量增加。在图形上,即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24.为什么说消费者需求曲线上的每一点都是消费者的最大满足点?

答:消费者的需求表示的是在任何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消费者的消费要受到收入的限制。在基数效用论下,消费者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商品的价格是由商品的边际效用决定的,因此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向下倾斜,同时消费者要将有限的收入分配在不同商品的购买上,这就要求消费者所花费的最后一元钱,无论是购买哪一种商品,所能够获得的边际效用都是相等的,只有这样消费者才会停止对消费活动的调整即达到了消费者的均衡。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消费者均衡条件推导出来的消费者需求曲线,每一点都代表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

25.什么是帕累托最优配置,其主要条件是什么?

答: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所有的帕累托改进均不存在,即在该状态上,任意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有一个人的状态变好而又使任何人的状态变坏,则称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也称为帕累托最优配置。

其主要条件是:

1)交换的最优条件:任何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对所有的消费者都相等。即:

其中,x和y是任意两种产品,A和B是任意两个消费者。

2)生产的最优条件:人和两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对所有生产者都相等。即:

其中,L和K是任意两种要素,C和D是任意两个生产者。

3)生产和交换的最优条件:任何两种产品的边际转换率等于它们的边际替代率,即:

其中,x和y是任意两种产品。

当上述三个条件均得到满足时,称整个经济达到了帕累托最优配置。

26.为什么说完全竞争市场可以处于帕累托最优状态?

答:帕累托最优状态是用于判断市场机制运行效率的一般标准。它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在该状态下,不可能存在资源的再配置使得在不影响其他人境况的条件下改善某些人的境况。

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需要满足一系列更重要的必要条件:(1)任意两个消费者消费任意两种商品时的边际替代率都相同(2)任何两个厂商使用任意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都相等(3)消费者对任意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都等于生产者生产这两种产品的转换率。

如果市场是完全竞争的,那么经济存在着一般均衡状态。在一般均衡状态下,消费者为了获得最大化的效用满足,必然会把商品的消费数量选择在边际替代率等于相应的价格比的状态生产者为了获得最大化的利润,其选择的生产要素投入组合也必然满足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要素价格比的条件。当市场处于均衡时,厂商按价格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进行生产,这就决定了厂商生产两种产品的边际转换率等于相应的价格比。但我们注意到,由于市场是一般均衡的,因而每个经济当事人面临着相同的价格,这就决定了上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条件在一般均衡状态下自然得到满足。因此,完全竞争市场的一般均衡是帕累托最优的。

27.用图说明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的形成及其条件。

答:在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生产中,市场的价格是给定的,而且,生产中的不变要素的投入量是无法变动的,即生产规模也是给定的。因此,在短期,厂商是在给定的生产规模下,通过对产量的调整来实现MR=SMC的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当厂商实现MR=SMC时,可能获利,也可能亏损,各种情况考虑在内,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可以变现为以下5种情况(如图)。

(1)根据MR=SMC的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均衡点为MR曲线和SMC曲线的交点E,此时,平均收益EQ*大于平均成本FQ*,厂商获得利润,总利润量相当于阴影部分;

(2)厂商的需求曲线d相切于SAC曲线的最低点,即SAC和SMC的交点,也恰好是MR=SMC的利润最大化的均衡点E,又叫收支相抵点,此时,厂商的利润为零,但正常利润实现了;

(3)厂商的平均收益小于平均成本,厂商是亏损的,但在Q*的产量上,厂商的平均收益AR大于平均可变成本AVC,所以,厂商虽然亏损,但仍继续生产;

(4)厂商的需求曲线d相切于AVC曲线的最低点,即AVC和SMC的交点,也恰好是MR=SMC的利润最大化的均衡点,此时,厂商的平均收益AR等于平均可变成本AVC,厂商可以继续生产,也可以不生产,因为两种情况结果是一样的,这均衡点也叫停止营业点或关闭点;

(5)亏损量相当于阴影部分,此时,厂商的平均收益AR小于平均可变成本AVC,厂商将停止生产。只要厂商停止生产,可变成本就降为零,显然,此时,不生产比生产好。

综上所述,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是:MR=SMC

式中,MR=AR=P。在短期均衡,厂商的利润可以大于零,也可以小于零或等于零。

28.试述消费者的要素供给原则。

答:第一,要素供给者(消费者)遵循的是效用最大化原则,即作为“要素供给”的资源的边际效用要与作为“保留自用”的资源的边际效用相等。

第二,要素供给的边际效用等于要素供给的边际收入与收入的边际效用的乘积。

第三,自用资源的边际效用是效用增量与自用资源增量之比的极限值,即增加一单位自用资源所带来的效用增量。

三、计算题:

1.若市场需求曲线为

Q

=

10-2P,求价格

P

=

时需求的点弹性值,并说明怎样调整价格才能使得总收益增加?

解:(1)∵Q=10-2P

∴,∵点=•=2•=,此即为所求弹性。

(2)∵点=<1,根据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知,欲使总收益增加,可采用提价策略。

2.已知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

u

=

x·y,商品

x

y的价格分别为

Px

=

2,Py

=

5,若该消费者的收入为

m

=

300

元,问他将如何选择

x

y的消费量?

解:∵U=X•Y

=Y,=X

由消费者均衡条件

此即为所求。

3.已知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

u

=(X·Y)1/2,商品

Y的价格为

Py

=

5,若该消费者的收入为

m

=

300

元,求他对

X的需求曲线?

解:∵=,=,由消费者均衡条件

消去变量Y,得X=,此即为所求的需求函数。

4.已知企业的生产函数为

Q

=

5L—L2,其中

L

为雇佣工人的数量。

求企业劳动投入的合理区域?若企业生产的产品的价格

P

=

5,现行工资率

PL

=15,问企业应雇佣多少工人?

答:根据题意

TPL=5L-L的平方

APL=5-L

MPL=5-2L

令APL=MPL

L=0

令MPL=0

L=5/2

则合理生产区为(0,5/2)。

②厂商雇用劳动的最优条件为

P×MPL=rL

5(5-2L)=15

L=1

即劳动的最优投入量为1个单位。

5.厂商的生产函数为

Q

=

L1/2K

2/3,生产要素

L

K的价格分别为

rL

=

和rK

=

3,求厂商的生产要素最优组合?

解:∵Q=12,∴=6,=8

代入生产者均衡条件=有

=,此即为厂商的生产要素最有组合。

6.厂商的生产函数为

Q

=

8L1/2K1/2,生产要素

L

K的价格分别为

rL

=

rK=

4。如果资本的数量

K

=

9,求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

解:当=9时,Q=8=24

=

(1)

C=2L+4×9=36+2L,将(1)代入,得

C=36+

即为所求的短期成本函数。

7.已知垄断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是

Q=10—2P,求:

1)求厂商的边际收益函数?

2)若厂商的边际成本等于

3,求厂商利润最大化的产量和价格?

解:(1)∵Q=10-2P

P=5-,∴R=PQ=Q(5-)=5Q-,∴MR=5-Q

此即为边际收益函数。

(2)令MR=

MC

5-Q=3

Q=2

∴P=4

此即为所求。

8.设某劳动市场的供求曲线分别为:供给为

LS=50W,需求为

LD=3000-50W,求:

1)均衡工资为多少?

2)假如政府对工人提供的每单位劳动课以10

元的税,则新的均衡工资为多少?

答:(1)SL=DL得出50w=3000-50w

解得w=30

均衡工资为30

(2)SL=DL

50w=3000-50(w-10)

解得w=35

均衡工资为35

四、论述题:

1.如何从消费者的行为中得到需求曲线?

答:消费者需求曲线可以通过基数效用论或序数效用论来推到,下面以基数效用论的消费者行为为例来推到需求曲线。

基数效用论以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建立在该规律上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为基础推到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认为,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则其边际效用递减,即Q增加时MU下降。

(2)根据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考虑消费者购买一种商品的情况,则有MU/P=入(入为常数)

结合(1)和(2)可知,当消费者消费该商品越来越多时,MU是递减的,而在MU/P=入中,由于入不变,所以,当MU递减时,为了保持MU/P=入成立,则P必然是下降的,因此有Q↑时MU↓,而MU↓时,P也下降,这表明,消费者的消费量Q与商品的价格成反比,这就是Q↑时P↓。以此分析可得需求曲线。

2.结合垄断厂商的均衡,论垄断的效率及其政府对策。

答:垄断是只有一个厂商提供全部市场供给的行业。尽管如此,厂商的目标仍是利润最大化,会把产量选择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之点。厂商的需求曲线就是市场需求曲线,价格将随着销售量的不同而改变。此时,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其相应的边际收益曲线在平均收益曲线的下方。假定平均成本等于边际成本(AC=MC),垄断厂商为达利润最大化,将产量定在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之处(图中y1),并根据此产量在需求曲线上索要价格(图中p2)。由于价格高于边际收益,因此垄断厂商的价格高于边际成本。如同所示:

在自由放任的条件下,垄断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所要的价格高于边际成本,说明消费者为增加一单位产量愿意支付的数量超过了厂商生产该单位所引起的成本。因此存在帕累托最效率改进。厂商再多生产一单位产量,消费者福利将进一步提高。

垄断常导致资源配置缺乏效率,垄断利润也是不公平的,有必要进行政府干预。政府对垄断的干预主要有反垄断法和价格与产量管制手段。

西方国家在不同程度上都制定了反托拉斯法,通过法律规定垄断或企图垄断市场等行为都是非法的,触犯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对垄断的另一干预措施是价格和产量管制,对于过度竞争对资源配置效率无益处的行业,政府应该尽可能增加生产,降低价格。

除上述干预政策外,政府也可以采取税收和补贴或政府直接经营手段进行干预。

3.论外在性对经济效率的影响及其政府对策。

答:外在性又称外部经济影响,指一个经济行为主体的经济活动对另一个经济主体的福利所产生的效应。但这种效应并没有通过市场交易反映出来,分为外在经济和外在不经济。外在性造成市场对资源的配置缺乏效率,因为社会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不等于私人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假设社会边际收益等于私人边际收益,在外在不经济时,私人边际成本小于社会边际成本,因此私人决策生产的产量大于社会最优产量;反之,如果存在外在经济,则私人产量不足。

(1)为纠正由于外部影响所造成的资源配置不当,政府通常可以采取以下政策:使用税收和津贴。对造成外部不经济的企业,政府应该征税,增加其私人成本。

(2)使用企业合并的方法。将产生外部经济影响的企业和受外部经济影响的企业合并,将外部影响变成一个企业内部问题。

(3)使用规定财产权的办法。很多情况下,是由于财产权不明确导致资源配置失当。如果财产权完全确定并得到充分保障,则有些外部影响就可能会通过产权的交易得到解决。

4.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如何得到的?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厂商SMC曲线上大于与等于AVC曲线最低点的部分。完全竞争厂商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P=SMC,在不同的价格水平选择相应的最优产量,这一系列的价格和最优产量组合的轨迹,构成了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由于SMC曲线上大于和等于AVC曲线最低点的部分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所以,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

5.用图说明序数效用论对消费者均衡的分析,以及在此基础上对需求曲线的推导。

解答:要点如下:

(1)本题涉及的两个基本分析工具是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全部组合的,其斜率的绝对值可以用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来表示。预算线表示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全部组合,其斜率为-(P1/P2)。

(2)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发生在一条给定的预算线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的切点上,于是,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为:MRS12=P1/P2,或者MU1/P1=MU2/P2。

(3)在(2)的基础上进行比较静态分析,即令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便可以得到该商品的价格—消费曲线。价格—消费曲线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与某一种商品的不同价格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如图3—8(a)所示。

(4)在(3)的基础上,将一种商品的不同价格水平和相应的最优消费量即需求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描绘在同一坐标平面上,就可以得到需求曲线,如图3—8(b)所示。显然有:需求曲线一般斜率为负,表示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成反方向变化;而且,在需求曲线上与每一价格水平相对应的需求量都是可以在该价格水平给消费者带来最大效用的最优消费数量。

6.试从微观角度论述市场机制的效率。

7.试从微观角度论述市场机制的局限及调节政策。

依照于西方经济学的论证,市场机制是实现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市场需求来源于消费者。消费者出于利己的动机,用既定的收入购买商品,支付价格,以实现最大的效用满足。通过产品市场供求机制,消费者支付的价格变为企业的收入。对应于既定的市场价格,为了获得最大的利润,厂商选择各种生产要素的使用量,以便使得每一产量下的成本为最低。同时,厂商必然使其产量处于价格等于边际成本之处。在完全竞争的长期均衡的情况下,市场价格等于厂商生产的边际成本,同时等于平均成本,这意味着厂商企业家以最低的成本来进行生产。不仅如此,厂商生产的平均成本是企业家支付给生产要素的报酬,等于工资、利润(或利息)和地租的总和,它们分别补偿劳动、资本和土地在生产上所作出的贡献。通过市场价格的自发波动,经济的所有市场处于供求相等的一般均衡状态。在这种一般均衡状态下,在不减少任何成员的福利的情况下,无法再增加任何一个成员的福利,从而社会实现了帕累托最优状态。

然而,在现实经济中,由于众多原因的限制,帕累托最优状态通常不能得到实现,即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能力不足,出现资源配置失当。这种情况被称为所谓“市场失灵”。导致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是垄断、外部影响和公共物品。

首先,垄断是经济中常有的一种现象,因为市场竞争的趋势是垄断。垄断的存在造成资源配置的低效率,社会福利受到损害。以完全垄断的厂商为例。由于厂商面对的需求曲线即为市场需求曲线,因而其价格也就是平均收益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从而决定了其边际收益曲线低于平均收益。垄断厂商根据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利润最大化原则决定产量,并在需求曲线上索要价格。结果,价格高于边际收益从而高于边际成本。由于价格是社会的边际福利的度量,而厂商的生产成本是社会边际成本的衡量,因而垄断市场缺乏效率。

由于垄断常常导致资源配置缺乏效率,另外垄断利润也被看成是不公平,政府经常对垄断进行干预,主要手段是反垄断法和价格与产量管制。西方很多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制定了反托拉斯法,规定限制贸易的协议或共谋、垄断或企图垄断市场、兼并、排它性规定、价格歧视、不正当的竞争或欺诈行为等非法。对非法行为依法可以由法院提出警告、罚款、改组公司直至判刑。对垄断的另一项干预措施是价格和数量管制。政府管制可以是价格管制,也可以是价格和数量同时管制。在进行价格管制时,政府通常把价格规定在厂商的边际成本等于市场需求之处。在进行数量和价格管制时,政府可以采取市场需求与厂商平均成本相等的条件确定政策。此外,政府也采取税收和补贴,甚至是政府直接经营的手段。

其次,外在性也是造成市场失灵的原因。外在性是指经济当事人的行为所造成的部分成本或收益没有由经济行为人所承担或得到。外在性有正的和负的之分。无论是消费的外在性还是市场的外在性,无论是正向外在性还是负向外在性,它们产生的影响是,即使整个经济仍然是完全竞争的,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也不可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外在性之所以产生这样严重的后果,其主要原因是外部影响导致判断社会最优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与决定私人最优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出现不一致。例如,负向外在性导致私人边际成本小于社会边际成本,从而私人生产过多。

为了纠正由于外部影响所造成的资源配置不当,政府通常可以采取以下政策:税收和津贴、企业合并和明确产权的方法。这些政策的基本思想是将外部经济影响内部化。例如,对造成外部不经济的企业征税,意味着企业的私人成本增加,以致于私人成本恰好等于社会成本。合并企业将使得私人厂商在决策时考虑外在性的影响。明晰产权方案则是通过财产权规定和交易,以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外在性的市场化解决方案。

第三,公共物品是消费者需要而私人厂商不愿供给或供给不足由于这类产品具有非排他性。排他性是指只有对商品支付价格的人才有权支配或消费这种商品。然而公共物品却没有这种特性。例如,国防、净化大气等,就很难把没有支付的人排除在外。此外,公共物品有时也具有非竞争性。竞争性是指社会增加一单位消费会引起成本增加。但对天气预报、电视广播等,增加一个人的消费似乎并不影响生产成本。结果,非排他性的存在使得经济当事人试图成为一个“免费乘车者”,而非竞争性则意味着增加一单位物品的消费需要支付的边际成本等于零。因此,私人部门很难供给或全部供给人们所需要的数量,从而导致市场失灵。

对于公共物品而言,解决市场失灵的关键性问题是使得消费者准确显示其偏好或需求曲线。首先,公共物品的特征决定了市场需求曲线来源于所有单个消费者在既定的数量下沿横向相加。其次,显示偏好的机制通常借用投票方式。

由以上分析可能看出,尽管大致说来市场机制是有效率的,但由于实现这一效率所需要的条件是严格的,因而现实中很难达到。即使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市场机制也未必有效率地运行。另一方面,即使市场机制有效地发挥作用,其所产生的波动和分配问题仍然是严重的。因此,政府在市场经济中也有发挥作用的余地。

8.试论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的关系。

两者都是研究消费者行为的一种理论。后者是前者的补充和完善。两者用的研究方法也不相同。前者用边际效用分析法,后者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基数效用论提出效用可以用基数衡量的假定以外,还提出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假定,它是进一步推到消费者需求曲线的基础。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支出,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基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条件为:MU1/MU2=P1/P2。

序数效用论指数,效用只能用序数来衡量,即消费者只能对消费组合进行排序。因为效用是一个主观的心理概念,不同人的效用之间是很难进行比较的,而这一点恰恰是技术效用论所主张的。序数效用论假设理性消费者的偏好应该满足完全性、可传递性和非饱和性,并进一步把消费者的排序用无差异曲线来表示。虽然避免了使用基数效用以及避免了假设边际效用递减,但是,一般的,序数效用论假设无差异曲线斜率的相反数即边际替代率具有递减的趋势。序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条件为:MRS1,2=

P1/P2。这里,在一定程度上,MRS1,2可以看作是边际效用之比MU1/MU2。

总之,作为分析消费者行为的两种基本方法,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都在效用概念的基础上推导出了需求曲线,因此,他们的本质是相同的。

9.试比较完全竞争市场和垄断市场的效率。

完全竞争市场经济效益最高,完全垄断市场经济效益最低。

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而且厂商的长期利润为零,所以在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时,水平的需求曲线相切于LAC曲线的最低点;产品的均衡价格最低,它等于最低的生产的平均成本;产品的均衡产量最高。在垄断市场上,厂商在长期内获得利润,所以,在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时,向右下方倾斜的、相对比较陡峭的需求曲线与LAC曲线相交;产品的均衡价格最高,且大于生产的平均成本;产品的均衡数量最低。

10.效用论主要是要说明什么问题?

高级微观经济学理论 篇2

目前的中国广告市场, 是一个具有成熟稳健发展风格的市场, 拥有完备的市场组成要素, 极具发展空间的市场容量, 以中国网络广告市场为例, 艾瑞咨询在2010年1月发布的分析报告显示, 2009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突破200亿元, 相比2008年同比增长21.2%, 发展速度和空间容量惊人, 广告市场中价值运行及其规则逐渐成型, 商品市场的关系日渐明朗化规范化, 中国广告将会迎来生命中的又一个春天是不争的事实, 为什么中国的广告市场会具有这样的优势, 首先来看看中国广告的发展轨迹:

萌芽———新中国广告的春天。1983年12月27日,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广告协会在北京成立, 中国广告协会的成立, 在团结广大广告工作者, 协调各方面关系以及推动行业自律等诸多方面产生了积极作用, 同时也标志着中国广告业自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发展———改革开放。进入20世纪以来, 随着新经济增长周期的到来和中国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中国广告又呈现了以下四种趋势: (1) 京沪粤占据“半壁江山”; (2) 专业广告公司与四大传统传媒“平分秋色”; (3) 国有企业与各类综合企业“两军相当”; (4) 私营企业占专营广告公司的“半边天”。 (1)

从这个阶段可以明显看出, 中国广告的本质变化是在这个时期完成的, 从伴随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崭露头角, 到专业化、市场化的私企经营, 并与国有广告公司分庭抗礼, 都显示了中国广告的新生活力, 中国广告自此也逐渐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使得中国广告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商品, 接受市场的洗礼。

新趋势———融合。如果说四大传统媒体给广告以生命空间, 那么新兴媒体与广告的有机融合则是中国广告生命辉煌的延续, 也是中国广告市场得以稳健发展的契机。以手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普及宣告了新媒体时代的来临, 3G时代更加剧了新媒体的平台融合化趋势。

以上是对中国广告发展脉络的思考, 从中可清晰地看到中国广告市场的今天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经过几代广告人的探索, 经过中国经济社会的时代变迁, 而在变迁中选择了正确的道路, 所以今天的成就来之不易。

为什么中国广告市场有这样的特点呢?先抛开科学数据定性的分析, 用中国传统智慧中庸来分析, 在《论语———小戴礼记》中中庸被解释为三大准则:一执中守正, 恪守中道, 坚持原则, 不偏不倚, 无过无不及;二折中致和, 执两用中, 和而不同;三因时制宜, 与时俱进, 通权达变, 随机应变。中国广告的市场化遵循着这个传统理念, 比如根据我国《外商投资广告企业管理规定》, 2003年底以后, 中外合资广告公司允许外资控股, 但股权比例最高不超过70%;2005年12月11日起经审查批准, 外资可以在我国境内投资设立全资广告企业。中国广告面临的形势是广告业的全面开放, 此举中国广告业的格局也将随之发生重大变化。外资广告企业进入中国的条件有三:一是独资或合资双方必须是以广告为主业的企业;二是投资总额 (注册资金) 不低于30万美元;三是引进先进设备, 培训中国广告从业人员。从中可以看出允许国外广告经营的渗透, 并运行适合中国广告发展特有的经营体制, 在开放的广告市场中, 中国广告业的发展是顺时而动的。

从上面对中国广告市场的整体宏观分析, 广告市场的良性发展有一个重要因素, 就是市场均衡, 市场均衡就是广告市场内部各个要素的既得利益达到均衡, 那么它们是如何达到均衡的, 并且这种均衡的状态如何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对发展中的广告市场有什么宝贵的启示, 我们将用均衡理论来分析目前的广告市场。

美国广告之路的借鉴

在对我国广告市场进行进一步分析之前, 有必要看看广告的龙脉之地———美国的广告市场之路是如何走到今天的, 综观美国广告业的发展, AIDA理论, USP理论, BI理论, BC理论, CIS理论, R.O.I, 定位理论, IMC理论, TG&AL理论, CS理论, 这些广告学中经典的理论至今为人们所探寻追求。先抛开美国先进的教育理念, 从市场环境入手, 理论的诞生和发展有着深厚的市场背景, 美国在市场化的道路上出现了每个经济时期必然出现的问题, 例如, 在二战后, 人们的需求逐渐增加, 市场逐步恢复并繁荣起来, 大众化的消费时代到来, 尤其是电子媒介广告的出现, 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广告的运作方式, 为了顺应这种新的变化, 罗瑟·瑞夫斯的USP理论得以完善和推广, 这个理论的关键之处就在于它主张在广告的运作过程中必须提出独特的销售主张, 解决了商品同质化的问题, 但是由于广告内容变化较快, 不利于塑造整体化的品牌印象, 针对USP理论的不足和市场不断出现的新情况, 世界著名广告公司奥美的创始人大卫·奥格威提出了BI理论, BI理论认为广告的主要目标是建立、培育和发展品牌, 给顾客一种稳固清晰的印象。这一理论的出现, 突出了广告塑造品牌形象方面的功能, 提升了广告策划的高度, 但仅仅强调广告的品牌识别功效, 拒绝广告的商品信息, 有一定的局限性。于是20世纪60年代, 强调塑造企业整体形象的CIS理论开始在广告界流行, 通过统一的视觉识别设计, 予以视觉化、规范化、个性化和系统化, 有效地弥补了之前理论的不足, 包括以后的IMC理论、CS理论都是逐渐升级而形成的, 所以美国的广告理论之所以如此丰富, 缘于美国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

均衡到底是什么?

我们先来总结一下当代中国广告市场的现状:1.媒体广告保持高增长, 新媒体广告市场份额逐年加大;2.广告营销价值凸显, 营销属性加强;3.广告产业投资价值看好, 合作收购力度加大;4.广告产业创新速度加快, 新的产品、新的服务不断涌现。总体而言, 广告市场基本上趋于一种相对均衡的状态, 广告市场要素包括广告主、广告公司、广告媒介、广告受众, 同时, 均衡的广告价格是在广告的市场需求和供给这两种相反力量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 同样, 要素市场的均衡也是由要素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决定的, 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等的均衡, 先要搞清楚广告市场的类型, 需要几个参照点:1.市场上厂商的数目;2.厂商所生产的产品的差别程度;3.单个厂商对市场价格的控制程度;4.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的难易程度。前两个因素是最基本的决定性因素。从以上几个标准来判断, 中国的广告市场是不完全竞争市场, 因为中国的传媒或多或少还存在着一定的垄断现象, 使得广告产品的营销也存在着一定的垄断。我们追求的是在目前不完全竞争的广告市场下, 能够使得广告价格、广告需求、广告供给达到一种相对均衡的概念, 这样中国的广告市场才能健康稳步地发展, 什么是均衡呢?按照微观经济学的均衡理论, 一般均衡是寻求在整体经济的框架内解释生产、消费和价格。一般均衡是指经济中存在着一套价格系统, 它能够使: (1) 每个消费者都在给定价格的情况下提供自己所拥有的投入要素, 并在各自的预算约束下购买产品来达到自己的消费效用最大化; (2) 每个企业都会在给定价格的情况下决定其产量和对投入的需求, 来达到其利润的最大化; (3) 每个市场 (产品市场和投入市场) 都会在这套价格体系下达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当经济具备上述这样的条件时, 就是一般均衡。这套价格就是一般均衡价格。按照这个均衡理论, 广告市场要想达到相对均衡的状态, 需要以下几个要点: (1) 消费者均是理性消费者, 广告在消费者面前仅是需要时做的参考; (2) 广告价格在一定的时期内, 是保持稳定的; (3) 由于广告既是产品, 又是商家作为投入资本之一, 广告价格在一定时期稳定, 就会保持整个广告市场的总供给与总需求均衡。那么, 我们要追求的健康稳健的广告市场仅仅通过稳定的广告价格就可以实现吗?答案当然不是这么简单。

价格、供求、竞争三驾马车铸就广告新时代

投资大师索罗斯说过:要想和市场打交道, 必须先学会忍受痛苦。这说明市场充满着竞争、沉浮, 广告市场也不例外, 我们现在追求的均衡状态, 是从根源上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广告市场机制, 广告市场的各个要素, 包括价格、供求、竞争之间, 互相联系、制约, 各自发挥功能。笔者认为要做的有三个方面: (1) 建立广告正规的价格机制。价格机制能调节生产和投资的方向及规模, 调节商品的供求关系, 消费需求的方向和结构, 收入分配, 技术进步和经营管理。价格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是价格与价值既相背离, 又趋于一致, 这是价格机制作用的实现形式。广告是一种特殊的商品, 它以创意的形式借助媒介渠道, 发挥着自己独特的功效, 因此考虑它的价格不能仅从价值考虑, 还应考虑受众的接受程度, 广告本身是将商品的真实价值展现, 并挖掘更高层次的价值, 一则优秀的广告不仅要告诉消费者需要的商品是什么, 更要提醒消费者是否还有更多的需求呢?这样就使广告本身的价值高于广告本身带来的效益, 也就是广告带来的效益远远超出了广告的价格, 在无形中创造了更多的商机, 这就是广告价格为什么既要与价值一致, 又要与之背离的原因。 (2) 建立灵活机动的广告供求机制。供求机制可以调节商品的价格、商品的生产与消费的方向和规模。供求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是供求关系能够灵活地变动, 因为供求关系在不断变动中取得相对的平衡, 这是供求机制作用的实现形式。广告的供求要考虑到消费者的需求, 还要考虑到商家的需求。 (3) 建立充满活力的广告业竞争机制。行业内竞争机制是指在市场经济中, 广告主、广告公司、消费者等之间为了自身的利益而相互展开竞争, 由此形成的经济内部必然的联系和影响。它通过价格竞争或非价格竞争, 按照优胜劣汰的法则来调节市场运行。目前我国的广告业竞争可以说是一片红海, 到处都是直销式的叫卖和强加于人的接受, 如何改变这种状态呢?有几点可以参考:1.改变广告代理商做完广告之后就与广告主脱离关系的局面。广告发布之后, 消费者接受程度如何, 社会舆论如何, 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益, 如果没有原因又是什么, 所要承担的责任有哪些, 这些广告代理商应与广告主同时承担, 从而增加自身的信誉度。2.IMC即整合营销传播的应用。在广告业界中, 往往只重视产品最后的宣传, 其实更应该在整个传播环节上整合产品可以向消费者传递的信息, 这样既可以节约传播成本, 又能在恰当的传播媒介中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3.创意, 还是创意。广告大师李奥·贝纳说:我们生活的真正目的, 便是透过创意和点子, 为客户塑造商誉并不断开创销售佳绩。这里的创意既包括广告的创意, 更包括在市场传播上的新方式方法。当然, 要真正做到完全的市场均衡是不可能的, 只能是在现有的广告市场呈现出类型的特点, 对症下药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均衡收益, 真正持续的收益

均衡到底能带来什么收益, 所做的有关市场经济的分析, 都是在一个前提下进行的, 那就是有限的资源和人力。物力、财力都是需要不断追求的资源, 在有限的资源下, 能见证什么奇迹呢?我们致力于将有限的资源发挥最持久的经济效益, 这就是均衡的终极意义。如何能达到这样的效益呢, 我们追求的不是一城一池的成果, 而是使整个中国广告业行进在一条平坦的道路上, 使得广告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最佳状态。广告主、广告公司、广告代理商、消费者都能够在这样的均衡条件下, 达到利益的双赢。

参考文献

女性微观经济学 篇3

女人对于消费品牌的交流,早已不是原始的漏斗型或放射状,而是分享社交型。她们对于产品和服务,不仅仅满足于消费瞬间带来的美好体验,更会将美好的感受与闺蜜和家人分享。女人在买东西的同时,也在卖东西。如此一来,女人们不但掌握着自己家庭的消费大权,也影响了其他家庭的消费决策。

让我们来看一组数据吧:

世界80%的生意是女人的生意,80%的女人消费是本地消费,80%的女人消费容易受到意见领袖的影响;每年全球消费总额18.4万亿中的12万亿是由女性主导消费;女性承担50%的商务旅行消费决策;银行新开户89%是女性;女性决定着91%的家居布置方面的购买力;女性掌控87%的度假决策;女性负责79%的家庭开支;女性掌控72%的医疗保险决策;女性掌握60%的家电购买决策权……

女性决定消费

自2007年开始,女权消费主义在中国强势崛起。有数据表明:90%以上的已婚女性掌管着家庭日常支出的话语权;78%的已婚女性决定家庭日常开销和衣物购买;77%的已婚女性的个人好恶会影响大额商品的购买决策;51%的已婚女性将夫妻双方的工资放在一起共同管理;23%的已婚女性表示,她们能独立作出房子、汽车或奢侈品等大额商品的购买决策。

中国社会购买力70%以上掌握在女性手中,而自2005年以来每一次消费总额的巨大增长,几乎都来源于女人在消费领域的卓越贡献。

由环球网对“中国女性社会地位”的一份调查中得悉,61.6%受访者认为地位很高,27.3%的受访者认为地位一般,其余表示说不清。调查还显示,说中国女性作为消费主力军,90.8%受访者给予了充分肯定。

根据万事达国际组织预计,独居年长女性的消费力,很可能从2005年的500亿美元增至2015年的1150亿美元。而另一方面,子女已经长大离家的“师奶级”女性,购买力预计也将从2005年的1000亿美元增至2015年的1500亿美元;独居或已婚未育的中国年轻女性的总购买力,将从2005年的1800亿美元增至2015年的2600亿美元;这三类中国女性的消费能力,合计将从2005年的3300亿美元增长到2015年的5250亿美元。这个数字表示,中国女性可支配的消费金额将达到全球消费总金额的1/60。

在2009年金融危机肆虐时,世界著名商业杂志《经济学人》出炉了一篇在当时引发轰动的文章《Marketing to women:Hello,girls》。其核心观点是:在日趋恶化的全球消费环境下,抓好女性市场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通俗一点说——女人的生意没有不景气。

2000年2月,消费行为学家帕克·昂德希尔在他那本著名的《顾客为什么购买》里作了一个小心翼翼的预言:将来零售市场会跟着女性生活品味的变化而变化。

比这个时间稍早一点,1999年,高盛日本总经理兼首席策略师Cathy Matsui发布了一份关于“Womenomics”的报告,这个复合词就是“女性经济”的意思。报告说,因为出生率低下,人口萎缩以及经济疲软等问题,越来越多日本女性重回职场,而她们的回归也改变了日本的消费趋势。

据NHK报道,在日本,购买新车时,男性一个人能够拿主意的情况只占了19.7%,日产公司由此成立一个全部由女员工组成的“创造女性魅力”小组,因为“女性才是购买新车时的主角”。Facebook的COO谢丽尔·桑德伯格表示,女性不仅是 Facebook 的主要用户,还是信息、更新和评论的主要力量。她们提供了62%的内容(包括信息、更新和评论),参与了71%的粉丝活动。

而奢侈品代理公司捷成集团称,价格更高、更耐耗的商品,在女性的消费比重中份量越老越大。比如汽车,捷成代理的保时捷就拥有许多女车主,因而保时捷会举办专门面向女车主的派对活动。

女性消费逻辑

帕克的预言正在一点点被证实,但事实上,要赚女人的钱也并非那么容易。

帕克的《顾客为什么购买》贡献之一,就在于帕克率先分析了女性的消费逻辑。我们不妨在这里列上几条:

一、挑剔,无论是对哈密瓜、房子,还是丈夫。这主要因为女人常会陷入某种想象,比如使用这种产品的感觉,并以此总结是否购买的理由。

二、女人更在意环境。女人希望在商场从容地四处走动,如果一个地方压抑嘈杂、拥挤不堪,它就不会讨女性顾客喜欢。

三、她们是开放式销售的拥趸。女性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希望有一点私人空间,尤其是在买化妆品这件事上。

四、商品的关联性。女性希望获取建议,所以如果你开一家五金店,螺丝和石膏板可以和厨房橱柜及按摩浴缸放在一起。

……

对许多奢侈品牌而言,零售店中的导购,其实是让那些女性顾客们产生“受到瞩目和欣赏”、“被悉心对待”的体验,进而让她们将这些体验与品牌联系在一起。而在H&M、ZARA这类快时尚门店中,有宽敞的试衣间让她们感受自在,有柔和的灯光让肤色看上去均匀透亮,有大面积的落地镜使人像轮廓更鲜明……所有这些,无非都是在为其“自我欣赏”创造氛围。

购物网站Opensky因为成功建立起和女性消费者的对话,在六个月内三次融资4900万美元,已经拥有了60万注册用户,主要用户群是30岁左右的女性。这些用户平均每单消费50美元,是亚马逊平均每单消费额的两倍。

Opensky的CEO John Caplan在总结成功经验时说:“我们帮助她们发现新东西,也为她们提供最好的专家购物经验,给予她们额外的信息,帮助创造更多产品价值。”Opensky上经常分享许多名人购物的经验。按照John Caplan的说法,Opensky更像Twitter,而不是普通的电商网站。

“发现好产品”是女性购物最大的推动力,网站的UI交互、社交工具的应用、产品的质量和描述等,都是支持她们去发现新东西的动力。在所有Opensky的用户中,超过一半的女性会在网上分享消费经历,而其中的36%会帮助其他人变得“更精美”。

“今天,一件产品的诉求不应该再是仅仅针对男性或女性的,其诉求应该是,它是不是能够给购买者带来更好的生活,以及更多的乐趣。”John Caplan说。

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女性消费行为的探究可以放在一边。解剖女性行为习惯,不仅仅是为了更精准地定位营销目标,女性消费者也不仅仅可以利用社交网络促进更多购买,而且在探究女性消费者习惯过程中,商家往往可以让整个产品或者服务流程得到进化,科技产品尤其如此。

视觉感和舒适感

女人都是“外貌控”。看看美容行业的发达就知道她们对视觉的要求比任何时代都要高,包括对她们自己。在这个全民瘦身的时代,高、瘦这种唯美形象,成了主宰一切审美的终极标准!

同样,女性消费者对商品外观、形状、终端陈列等一切与视觉相关的元素极度敏感。能够产生情感互动和共鸣——长得好看才会买,视觉因素已经成为促成购买的主要动机。

如何才能让女人购买?视觉营销——“图像就是权力”,产品的多种颜色、终端的整体氛围,形成一种完整的视觉的营销力量。像H&M、ZARA这些品牌的终端陈列,都显示出十足的人性化,产品摆放得整齐而充实,各种衣衫裤裙琳琅满目,供人随便拣选。丰富也是一种美,几十种水果放在一起卖,这种强烈的饱满感,让人愿意花更多的时间挑选。陈列之美,也是一种取悦女性眼球的方式。

除了视觉感,还有什么?那就是内心的舒适感。

夏普在设计手机的时候很注重按键的舒适感。因为他们发现,女生的指甲有时候会留得比较长,又喜欢发短消息,怎样让她们不觉得累,这是考量键盘材质的重要因素。同样关注到女性用户指甲的还有索尼。在设计Cyber-Shot T系列相机的时候,考虑到很多女性指甲很长,所以触控的界面要做得大些,按键做成圆弧形,能使女性用户舒适地抓握相机。

索尼这样总结女性使用相机的思维方式:第一,女性会选择和自己风格相近的产品,选相机的颜色也会和穿衣配色联系起来;第二,女性希望相机镜头盖上之后,让人看不出是相机,而是和化妆盒、钱包一样的精致物件。

马蒂·巴雷塔写过三本和女性营销有关的畅销书,她告诉企业:吸引女性上门,任何细节都不能马虎。比如订个旅馆,男性顾客只要酒店房间的价格符合心理价位,就会下订单;而对女性而言,健身房、SPA水疗、床上用品的舒适程度也很重要。

有句话是:“满足男人的胃口,你只能做成一笔生意;满足女人的胃口,你可以得到一个客户。”

上帝是女人

但是,女性在很多情况下并非真的明白自己的需求。弗洛伊德也说过:“我研究女性心理30年,到现在也不知道,女人到底最想要的是什么。”

从表面上看,女性消费者会时常表达出自己的各种需求,而实际上对于大多数女人而言,能够清晰地说明购买动机的人并不多见。她们敏感、复杂、感性、多虑、善变。有调查表明,很多女性在购物时常常冲动,而在迅速消费后,她们大都记不起当时为何会有强烈的欲望和需求。调查显示,高达93.5%的18~35岁的女性,都有过各种各样的冲动消费行为,而这种莫名其妙的花费,居然占到了女性消费总支出的30%之多。

而对于大宗商品和耐用消费品,虽然她们的购买动机是清晰的,且趋向于理性消费,但由于不懂产品,她们最终还是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产品是什么样的。比如电冰箱、洗衣机等,要买什么功率,哪些功能合适,品牌之间有什么差异,她们对此都一头雾水。

如今,在女性消费者的情感面前,认知的作用不再像传统意义上认为的那么明显。而这种认知,必定会随着消费者对产品、品牌情感的变化而变化。

女性营销机构尚道公司认为,做女性营销,与女人建立某种情感关系,是销售产品的关键。

如果说消费者是上帝,那么,上帝就是女人。

《经济理论与实务》高级经济师 篇4

第一部分 经济学

一、社会主义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二)资源配置方式与市场经济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和体制框架

二、社会主义经济中的所有制关系和产权制度

(一)所有制关系和所有制形式

(二)市场经济与产权制度

三、现代企业制度与公司治理

(一)国有企业改革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二)公司制度

(三)公司治理结构

四、收入分配制度与现代公平效率原理

(一)个人收入的分配过程与收入分配的调节

(二)收入分配方式与居民收入来源的多元化

(四)社会公平与经济效率

五、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

(一)产出、就业与经济发展

(二)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换

(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战略

(四)经济波动

(五)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六、市场经济运行与宏观调控

(一)市场机制的有效性

(二)市场失灵和市场功能缺陷

(三)政府的作用和宏观调控

(四)宏观调控的目的和政策目标选择

七、金融市场与金融监管

(一)金融市场及其运行

(二)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

(三)金融监管

八、对外经济关系

(一)国际经济组织

(二)对外贸易关系

(三)对外经济合作关系

(四)对外金融关系

九、合同法制度

(一)合同法制度概述

(二)合同的订立和成立

(三)合同的效力

(四)合同的履行

(五)合同的担保

(六)合同的变更与转让

(七)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

(八)违约责任

(九)合同的管理和合同争议的解决

十、公司法律制度

(一)公司法概述

(二)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

(三)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

(四)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发行与转让

(五)公司债务

(六)公司财务会计

(七)公司合并、分立

(八)公司破产、解散和清算

(九)法律责任

十一、证券法律制度

(一)证券和证券法概述

(二)证券市场的主体

(三)证券发行制度

(四)证券上市

(五)证券交易

(六)上市公司收购

(七)证券监管制度

十二、物权法律制度

(一)物权与物权法

(二)所有权

(三)用益物权

(四)担保物权

(五)占有

第二部分

一、管理概述

(一)管理

1、管理的含义

2、管理的作用

3、管理的性质

管理学原理

4、企业管理的社会责任

(二)管理者

1、管理者的角色

2、管理者的层次

3、管理者的技能

(三)管理理论的发展

1、古典管理理论

2、行为科学理论

3、现代管理理论

二、计划

(一)计划概述

1、计划的含义

2、计划的类型

3、计划的程序

4、计划的要求

(二)预测

1、预测的作用

2、预测的内容

3、预测的方法

(三)决策

1、决策的类型

2、决策的过程

3、决策方法

三、组织

(一)组织的含义和类型

1、组织的含义

2、组织的类型

(二)组织的基本概念

1、分工

2、职权与职责

3、部门化

4、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

(三)组织的基本原则

1、组织服从战略原则

2、授权和责权一致原则

3、分工与协作原则

4、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原则

(四)企业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

1、直线职能制

2、事业部制

3、矩阵制

4、网络组织

5、虚拟组织

(五)组织变革

1、组织变革的原因

2、组织变革的方式

3、组织变革的阻力及其克服

4、组织变革与学习型组织

四、领导与激励

(一)领导与领导者

1、领导

2、领导者

3、领导者的素质

(二)领导理论

1、领导特质理论

2、领导行为理论

3、领导权变理论

(三)激励理论

1、需求层次理论

2、双因素理论

3、期望理论

4、强化理论

5、公平理论

(四)激励方法

1、物质利益激励方法

2、精神激励方法

五、控制与协调

(一)控制

1、控制的含义

2、控制的类型

3、控制的过程

4、控制的重点

(二)协调

1、协调的含义

2、协调的作用

3、协调的方法

(三)沟通

1、沟通的含义和作用

2、沟通的方式

3、沟通的障碍

4、沟通的技巧

六、战略管理

(一)企业战略的制定

1、企业战略管理的意义

2、企业的愿景、宗旨和目标

3、企业战略环境分析

(二)企业总体战略

1、稳定战略

2、发展战略

3、撤退战略

(三)企业竞争战略

1、成本领先战略

2、差异化战略

3、集中战略

(四)企业战略的实施

1、企业战略与组织结构

2、企业战略与组织文化

3、企业战略的控制与修正

七、现代管理的方法

(一)分析问题的方法

1、因果图法 2、5W1H法

3、标杆管理法

(二)分配资源的方法

1、规划论方法

2、网络计划技术

3、价值工程

4、企业资源计划(ERP)

(三)系统管理方法

1、全面质量管理

2、目标管理

3、平衡记分卡

4、供应链管理

第三部分 国民经济管理

一、概论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国民经济管理的基本特征

(二)国民经济管理的任务和目标

(三)国民经济管理的基本原则

(四)国民经济管理的主要手段

二、市场管理

(一)市场体系的培育与完善

(二)市场经济中的政府与市场

(三)政府与市场秩序

三、产业管理

(一)产业结构与布局管理

(二)产业组织管理

(三)产业发展规划

四、区域经济管理

(一)区域经济布局

(二)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与平衡

五、资源管理

(一)环境与自然资源的管理

(二)科技资源管理

(三)人力资源管理

(四)资源的优化配置

六、国有资产管理

(一)国有资产的特征与分类

(二)国有资产管理的内容

(三)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四)国有资产的评估与重组

(五)国有资产的监督

七、国民经济的监督调控

(一)国民经济中的基本关系

(二)国民经济衡量与监测

(三)国民经济预警

(四)国民经济调控

八、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一)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

(二)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三)环境、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四)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协调

(五)短、中、长期发展目标的协调

微观经济学习题 篇5

一、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习题

1、如果A物品价格上升引起B物品需求曲线向左方移动,那么()

A.A与B是替代品

B.A与B是互补品

C.B一定是低档物品

D.A一定是正常物品

答案:B

2、需求规律意味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A.随着汽车价格的上升,汽车的需求量将增加

B.随着汽车价格的上升,汽车的需求量将减少 C.随着收入的增加,汽车的需求量将增加

D.随着对汽车需求的增加,价格将上升

答案:B

3、下列哪一种情况会引起对汉堡包的需求增加

A.一场新的汉堡包热

B.人口减少了

C.作为互补品的炸薯条的价格上升了

D.消费者收入减少了

4、在哪一种条件下,A物品是正常物品

A.互补品价格上升引起A物品需求减少

B.收入增加引起A物品需求增加

C.替代品价格上升引起A物品需求增加

D.符合需求规律

5、下面哪一种情况不属于沿着需求曲线移动的其他条件不变

A.收入

B.其他物品的价格

C.物品本身的价格

D.嗜好

6、如果土豆是低档物品,收入增加就会直接引起

A.土豆的供给增加

B.土豆的供给减少

C.土豆的价格下降

D.土豆的价格上升

7、引起某种物品价格下降的条件是

A.在现行价格下存在剩余

B.现行价格高于均衡价格

C.在现行价格下供给量大于需求量

D.以上论断全对

8、假设我们注意到橘子的价格上升了,下列哪一种情况是不可能的原因

A.替代品苹果的价格下降了

B.科学家发现橘子有助于治愈感冒

C.收入增加了

D.产橘子的省份受灾

9、下列哪一种情况会引起均衡的交易量增加

A.需求与供给都增加

B.需求与供给都减少

C.需求增加与供给减少相结合D.需求减少与供给增加相结合二、弹性理论习题

1、水平的需求曲线是完全无弹性的。()

2、如果需求富有弹性,则供给增加,收益(支出)增加。()

3、盐的需求弹性小于电视机。()

4、在汽油价格上升之后,随着时间流逝,汽油的需求会越来越缺乏弹性()

5、如果某种物品价格从7元上升到9元,需求量从8500单位减少为7500单位,则需求弹性为0.5,属于需求缺乏弹性。()

5、如果卷心菜需求的收入弹性是正值,那么,卷心菜就是低档物品()

6、馒头与花卷之间的需求交叉弹性为负值()

7、垂直的供给曲线表明供给弹性为零()

8、如果供给减少引起收益减少,那么,需求就一定是缺乏弹性的。()

9、假定A物品的需求曲线是一条直线,那么,价格越高,需求也就越富有弹性。(10、如果某种物品价格上升9%,而引起需求量减少5%,那么,总收益就会减少(Tshaim

答案:A

答案:B

答案:C

答案:C

答案:D

答案:A

答案:A

答案:错误

答案:正确

答案:正确

答案:错误

答案:正确

答案:错误

答案:错误

答案:正确

答案:错误)答案:正确

答案:错误)

三、消费者理论习题

1、当总效用增加时,边际效用应该:

A 为正值,且不断增加

B 为正值,且不断减少

C 为负值,且不断减少

答案:B

2、当某消费者对商品X的消费达到饱和点时,则边际效用MUX为:

A 正值

B 负值

C 零

D 不确定,需视具体情况而定

答案:C

3、商品价格变化引起的替代效应,表现为相应的消费者的均衡点:

4、商品价格变化引起的收入效应,表现为相应的消费者的均衡点:

A 沿着原有的无差异曲线运动

B 运动到另一条无差异曲线

答案:AB

5、正常物品价格上升导致需求量减少的原因在于:

A 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增加,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减少 B 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增加,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增加 C 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减少,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减少

D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减少,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增加

答案:C

6、当吉芬物品的价格上升时,应该有:

A 替代效应为正值,收入效应为负值,且前者的作用小于后者 B替代效应为负值,收入效应为正值,且前者的作用小于后者;

C替代效应为负值,收入效应为正值,且前者的作用大于后者;

答案:B

7、一消费者将其所有的预算都花在两种商品A和B上,其均衡条件是:()

A MUA=MUB

B MUA/PB=MUB /PA

C MUA/ PA =MUB /PB

D 以上都不是

答案:C

8、商品X的价格是1.5元,商品Y的价格是1.00元。如果消费者认为Y的边际效用为30U,并购买X和Y的条件下使效用最大化,那么,该人一定认为X的边际效用为:()A15

B20

C30

D45

答案:D

9、如果X和Y互为替代品。假设X的价格上升并且两种商品都不是劣等品,那么,收入效应会诱使你购买:()

A 更多的Y,只有当X的价格低于Y的价格时

B较少的Y C同量的Y

D更多的Y,只有当X的价格高于Y的价格时

答案:B

10、如果上述问题中指的的替代效应而不是收入效应,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A 更多的Y,只有当X的价格低于Y的价格时

B较少的Y C同量的Y

D更多的Y,只有当X的价格高于Y的价格时

E 以上都不是

答案:E

11、消费者剩余定义为:()

A 某种商品的总效用和消费者愿意为之支付的最大数量的差额

B 某种商品的总效用和其市场价格的差额

C 某种商品的总效用和其市场价格之和 D 生产者出售某种特定商品所得到的总收入

E 某种商品的所有的消费者的边际效用之和

答案:B

12、市场需求曲线是()

A 对个人需求曲线在垂直方向上的加总

B 对个人消费曲线在水平方向上的加总 C 在给定的时点上,市场交易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D 个人需求曲线相对缺乏弹性的部分。E 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有最高需求弹性的个人需求曲线

答案:B Tshaim 2

13、消费者剩余是一个面积()

A 在供给曲线以下和价格以上

B 在供给曲线以下和价格以上 C 在需求曲线以上和价格以下

D 在需求曲线以下和价格以上

E 需求曲线以下和供给曲线以上

答案:C

14、买者的支付意愿是买者的()

A 消费者剩余

B 生产者剩余

C 他们愿意为一种物品支付的最大量

D 他们愿意为一种物品支付的最小量

E 以上各项都不是

答案:C

15、消费者可以承担的消费组合的限制被称为()

A 无差异曲线

B 边际替代率

C 预算约束线

D 消费限制

答案:C

16、以下哪一对物品的相对价格变动可能引起的替代效应最小()

A 中国石化加油站的汽油和中国石油加油站的汽油

B 右脚鞋和左脚鞋

C 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

D 南昌啤酒和雪津啤酒

答案:B

17、完全替代品的无差异曲线是

A 直线

B 凹向原点

C 凸向原点

D 直角

E 不存在 答案:A

18、假设消费者必须在消费三明治和比萨饼之间做出选择。如果我们用横轴表示比萨饼数量,用纵轴表示三明治数量,而且,如果比萨饼的价格是10美元,而三明治的价格是5美元,那么,预算约束线的斜率是()

A 5

B10

C 2

D 0.5

答案:D

19、无差异曲线上任何一点的斜率称为()

A 权衡取舍率

B 边际替代率

C 边际权衡取舍率

D 边际无差异率

答案:B 20、以下哪一种关于无差异曲线标准特征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A 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B 无差异曲线不互相交叉

C 对较高无差异曲线的偏好大于较低的无差异曲线

D 无差异曲线向外突出

答案:D

21、消费者任何两种物品的最优购买量是()

A 在预算约束线不变时消费者达到最高无差异曲线的一点 B 消费者达到最高无差异曲线的一点

C 两条最高无差异曲线的相交点

D 预算约束线与无差异曲线相交之点。

答案:A

22、以下哪一种关于消费者最优消费组合的说法是正确的?在最优时()

A 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约束线相切

B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等于预算约束线的斜率 C 两种物品的相对价格等于边际替代率

D 以上各项都正确

E 以上各项都不正确

答案:D

23、假设我们用横轴表示X物品的量,用纵轴表示Y物品的量。如果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当我们从有丰富的X物品变动到有丰富的Y 物品时,Y物品对X物品的边际替代率(无差异曲线的斜率)()

A 上升

B 下降

C 保持相同 D 可能上升或下降,这取决于两种物品的相对价格

答案:A

24、如果消费者的收入增加引起消费者增加了对一种物品的购买量,那么这种物品是()

A 低档物品

B 正常物品

C 替代品

D 互补品

答案:B Tshaim 3

25、如果闲暇是一种正常物品,工资增加()

A 总会增加劳动供给量

B 总会减少劳动供给量 C 如果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就增加劳动供给量 D 如果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就增加劳动供给量

答案:D

26、以下哪一种关于消费者最优化过程结果的说法不是正确的()

A 消费者在受预算约束线限制时达到其最高的无差异曲线 B 支出于每种物品的每单位货币的边际效用相等

C 在消费者预算的约束线的任意两点之间,它是无差别的 D 物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等于物品之间价格的比率

E 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与其预算约束线相切

答案:B

某消费者的均衡如左图,已知道商品1的价格为2元。求

1、消费者的收入

2、商品2的价格

3、写出预算线方程

4、求预算线的斜率

5、求E点的MRS12

四、供给理论习题

1、在追求利润的过程中,厂商要回答的问题是:

A 如何生产,为什么生产

B 生产什么,何时生产

C 生产什么,谁获得产品

D 生产什么,如何生产

答案:D

2、厂商从销售其生产的产品中获得的金额叫

A超额利润

B边际利润

C边际收益

D收益

E利润

答案:D

3、收益减去成本等于:

A固定收益

B利润

C不变成本

D经营收益

E可变收益

答案:B

4、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是:

A产量的变化除以厂商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量的变化

B产量除以厂商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量 C产量除以总生产成本

D平均产量的变化除以厂商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量的变化

答案:A

5、使用50单位的劳动,一个厂商可以生产出1800单位的产量,使用60单位的劳动,一个厂商可以生产出2100单位的产量,额外一单位劳动的边际产量是: A3

B30

C35

D36

E300

答案:B

6、生产函数的斜率是:

A总产量

B平均成本

C平均产量

D边际成本

E边际产量

答案:E

7、如果厂商在生产过程中只增加其中一种生产要素的使用量,产量的增加将小于要素增加的比例。这时候,生产函数表现出:

A收益递减

B收益保持不变

C成本递减

D收益递减

E生产可能性递减

答案:A Tshaim 4

8、如果劳动是唯一的可变生产要素,我们经常可以发现在生产过程中劳动的收益递减,这意味着:

A随产量的增加,劳动的数量减少

B随劳动的增加,产量减少 C随劳动的增加,劳动的边际产量减少

D随劳动的减少,产量增加

E随劳动的增加,劳动的边际产量增加

答案:C

9、每单位投入的产量叫做:

A总产量

B平均生产率

C边际产量

D边际成本

E可变成本

答案:B

10、即使厂商不生产也必须支付的成本叫:

A平均可变成本

B边际成本

C平均成本

D可变成本

E不变成本

答案:E

11、下面哪种农场投入对农夫而言最可能是不变成本

A财产的保险费

B化肥

C用于灌溉的水

D种子

E额外的帮手

答案:A

12、对厂商决策者而言,最重要的成本是:

A边际成本

B可变成本

C不变成本

D平均不变成本

E平均可变成本

答案:A

五、完全竞争市场行为习题

1、下列哪一项不具有完全竞争行业的特点:

A 厂商数量众多

B 厂商生产同质产品,相互之间可以完全替代

C 行业竞争对手之间有剧烈的价格竞争

D 厂商自由进出这一行业

答案:C

2、短期内,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将:

A 让平均总成本等于价格

B 生产平均成本最小的产出

C 生产平均变动成本等于市场价格的产出

D 使总收入等于总固定成本

E不采取以上任何一种行为

答案:E

3、完全竞争厂商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价格等于边际成本”,这表示企业将:

A 扩大产出直到价格上升到等于边际成本

B 扩大产出直到价格下降到等于边际成本 C 扩大产出直到边际成本降低到等于价格

D 扩大产出直到边际成本上升到等于价格

E 降低价格直到等于边际成本

答案:D

4、完全竞争条件下的某一厂商,在其当前的产出水平下,其索要的价格、边际成本及平均总成本都是1美元。边际成本将随着产出的增加而提高,则这一厂商:

A 正好处于利润最大化位置

B 不在利润最大化位置 C 不一定在利润最大化位置,我们需要知道平均变动成本 D 不一定在利润最大化位置,我们需要知道总成本和总支出

答案:A

5、一完全竞争行业的厂商每天产出的总收入为5,000美元,这是其利润最大化的产出。厂商的平均总成本是8美元,边际成本是10美元,平均变动成本是5美元,其每天的产量为: A200单位

B500单位

C625单位

D1,000单位

E不可能从所提供的条件中得到

答案:B

6、问题5中厂商的固定成本是:

A10美元

B 100美元

C500美元

D 1,500美元

E不可能从所提供的条件中得到

答案:D

7、问题5中厂商每天的利润为:

A-500美元

B收支相抵

C500美元

D1,000美元

E不可能从所提供的条件中得到

答案:D Tshaim 5

8、一完全竞争行业内的厂商每天生产并以7.00美元的价格卖出200单位。其平均成本是4.99美元,如果它每天扩大生产及销售到每天201单位,平均成本将上升到5.00美元,为达到利润最大化,根据以上条件,厂商应当:

A扩大产出,因为MC接近6.00美元

B减少产出,因为MC接近6.00美元 C保持当前的产出,因为MC接近7.00美元

D不会减少产出,有可能增加产出,因为平均成本低于价格 E增加产出,因为MC接近5.01美元

9、边际收益指的是

A、最后1单位销量的价格

B、总产出与总收入的比率 C、总收入减最后1单位销量的卖价

D、最后1单位的销量造成的总收入的增量与生产这一单位产出的总成本的增量二者之间的差别。E、最后1单位的销量造成的总收入的增量与在较低价格下销售前面所有产品而造成的总收入的减少量二者之间的差额

答案:E

10、如果一厂商的边际收益大于其边际成本,则利润最大化法则要求厂商:

A、在完全竞争和不完全竞争条件下都扩大产出

B、在完全竞争时扩大产出的,而在不完全竞争时并不一定如此

C、在不完全竞争时扩大产出,但在完全竞争时并不一定如此 D、在完全竞争和不完全竞争时都减少产出

E、在完全竞争和不完全竞争时都提高价格,而不是产出

答案:A

11、只要一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是完全弹性的,则:

A、厂商不可能在实际竞争下生产

B、利润最大化法则,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不适用 C、在每一产出单位下,价格等于边际收益

D、在每一产出单位下,价格等于边际成本

E、以上结论都不正确

答案:C

12、如果一利润最大化垄断厂商达到了均衡点,则价格:

A、一定小于边际成本

B、一定等于边际成本

C、一定大于边际成本

D、可能等于或小于边际成本,但不大于它

E、以上都不正确,因为均衡不要求价格与边际成本之间存在任何特殊关系

答案:C

13、一利润最大化厂商的边际收益可能等于价格:

A、只有在行业是寡头时

B、只有在行业是垄断时 C、如果销售量增加伴随着需求曲线上价格的提高

D、只要厂商能够使其产品差异化,对价格有一定的控制能力

E、只有当行业是完全竞争时

答案:E

14、一垄断厂商决定其边际收益为2.00美元,平均成本为1.75美元,在给定当前的技术水平和投入品价格条件下,1.75美元是最低的可持续平均成本。为达到利润最大化,厂商将: A、提高价格

B、降低价格

C、减少产出和销量

D、维持价格和产出不变

E、以上都有可能,条件不足,难以判断

答案:B

15、如果是价格而不是边际收益确定为2.00美元,则问题15里哪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答案:E

21、如果一厂商产出的市场价格高于边际成本,利润最大化法则要求厂商: A、在完全竞争和不完全竞争时都扩大产出

B、在完全竞争下扩大产出,但在不完全竞争下未必如此 C、在不完全竞争下扩大产出,但在完全竞争下未必如此

D、在完全竞争下和不完全竞争下都减少产出的E、在完全竞争和不完全竞争下都提高价格,但不扩大产出

答案:B Tshaim 6

16、边际收益(MR)与需求价格弹性间关系的正确表述是MR:

A、当需求无弹性时为负值

B、当需求无弹性时为0

C、当需求无弹性时为正值

D、当需求表现为单位弹性时为负值

E、当需求为完全弹性时为负值

答案:A

17、吉姆和蒂什正在决定明天是否去滑雪,他们有附近雪山的季票,吉姆和蒂什:

A、必定去滑雪,因为他们已经付了季票的费用

B、只有在票价低于滑雪的边际收益时才去滑雪 C、只有在当天的边际收益超过当天的边际成本时才去滑雪

D、不去滑雪,因为票价已经付出去了

E、不滑雪,除非他们可以搭便车,有免费午餐

答案:C

六、寡头与垄断竞争

1、下列哪个特点在高度集中的市场上普遍存在?

A略高于正常水平的利润

B超过市场平均水平的广告费用

C、超过市场平均研究和开发费用

D、低于平均水平的价格灵活性

E、以上全是

2、集中率指的是:

A、行业中4家或8家最大企业的销售占行业总销售的比率 B、家或8家最小企业的销售占行业总销售的比率 C、政府中政策制定者对一行业规范了管理力度

D、企业所有者决策权力的大小

E、特定行业中反垄断政策的重要性

3、以下哪种情况巧妙地在合法的情形下为维护寡头市场结构设置了进入壁垒 A、定价低于潜在的市场进入者能承受的最低价格

B、采取只允许小部分外国商品进入国内市场的关税政策 C、部分生产者产品差异化

D、平均成本曲线约在市场需求的30%处达到最低处

E、以上全是

4、如果进入壁垒是成本壁垒,题3中的选项哪一个正确? A、定价低于潜在的市场进入者能承受的最低价格

B、采取只允许小部分外国商品进入国内市场的关税政策

C、部分生产者产品差异化

D、平均成本曲线约在市场需求的30%处达到最低处

E、以上全是

5、最3中的哪一个选项在作为维护寡头市场的进入壁垒时是非法的? A、定价低于潜在的市场进入者能承受的最低价格

B、采取只允许小部分外国商品进入国内市场的关税政策

C、部分生产者产品差异化

D、平均成本曲线约在市场需求的30%处达到最低处

E、以上全是

6、欧佩克所代表的市场结构可以准确地概括为:

A、纯垄断模式

B、不完全竞争市场下的寡头勾结垄断模式

C、垄断竞争模式

D、双寡头垄断模式

E、完全竞争模式

7、如果题6的市场是大豆市场,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A、纯垄断模式

B、不完全竞争市场下的寡头勾结垄断模式 C、垄断竞争模式

D、双寡头垄断模式

E、完全竞争模式

8、如果我们豪华车 个行业由许多产品差异化的卖方组成,而且行业进出自由,那么这一行业中典型企业的长期均衡有何特性?

A、平均成本AC位于最小水平,要价P=AC

B、AC位于最小水平,P>AC C、AC高于其最小水平,P>AC

D、AC高于其最小水平,P=AC E、AC高于其最小水平,P=AC的最小值

Tshaim 7

9、大公司里所有权与控制权是分开的,这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A、经理人员关心的是增加他们个人的薪水和利益,而不是企业利润最大化 B、经理人员更愿意以股利的形式分配而不是用于公司的再投资

C、经理层比所有者更易于冒险,这增大了所有者所能够忍受的不确定性风险 D、以上都对

E、以上都不对

10、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动作的厂商愿意采用价格管成本加价法的原因是: A、不同边际收益不确定

B、不同产出水平下边际成本不确定

C、在高水平达到收支均衡点

D、担心更高的定价将吸引新的竞争者加入

E、价格与最有效率的企业的对应

11、熊彼特假说认为:

A、大并不意味着不好

B、厂商没有制定价格的权力,因为必须要考虑需求曲线 C、由政府、小公司和大公司协同支持的研究和开发更有效率

D、如果大企业的经理也被 村注拥有该企业的股权时,创新速度就会加快

E、以上都正确

12、在过去几年中,美国银行经历了集中率增加的变化,新的银行管理法规允许跨州兼并,根据熊彼特假说,集中率增加是:

A、好的,因为促成了收入由富人到穷人的再分配

B、好的,因为集中率增大产生了创新领域的外部性收益

C、不好的,因为牵连其中的银行破产的可能性增大 D、不好的,因为银行应当由当地银行法管制

E、可能好也可能不好,这取决于兼并银行的利润

13、考虑到不完全竞争的长处和,政策的制定应该:

A、保持较低的进入壁垒

B、鼓励反竞争的商业行为。

C、鼓励技术雄厚的大企业

D、鼓励大企业和小企业的研发努力

E以上都正确

14、一面临需求曲线DD的垄断厂商利润最大化的作法是:

A、以2美元卖出4单位产品

B、以6美元卖出4单位产品

C、以2美元卖出8单位产品

D、以2美元卖出10单位产品

E、以5美元卖出5单位产品

15、问题16的哪一个答案在竞争性均衡条件下是正确的

A、以2美元卖出4单位产品

B、以6美元卖出4单位产品

C、以2美元卖出8单位产品

D、以2美元卖出10单位产品

E、以5美元卖出5单位产品

16、如果垄断厂商追求收入最大化,则问题16的哪一个答案正确 A、以2美元卖出4单位产品

B、以6美元卖出4单位产品

C、以2美元卖出8单位产品

D、以2美元卖出10单位产品

E、以5美元卖出5单位产品

17、问题16中垄断厂商的福利成本以消费者剩余来衡量等于 A、以2美元卖出4单位产品

B、以6美元卖出4单位产品

C、以2美元卖出8单位产品

D、以2美元卖出10单位产品

E、以5美元卖出5单位产品

18、与反托拉斯法不同,管制:

A、在政府机构的监管下,允许垄断和接近垄断的市场结构存在 B、打破垄断行业,将其由许多小企业竞争的市场结构 C、对企业课以重税,并给予正当经营的鼓励和刺激

D、鼓励垄断行业由政府所有或国有化

E、为企业进行新产品的研发提供资金

七、要素价格与收入分配理论习题

设一厂商使用的可变要素为劳动L,其生产函数为: Q=-0.01L+L+38L 其中,Q为每日产量,L是每日投入的劳动小时数,所有市场(劳动市场及产品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单位产品价格为0.1美元,小时工资为5美元,厂商要求利润最大化。问厂商每天要雇用多少小时劳动?

微观经济学概念总结 篇6

1.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体经济单位。个体经济单位指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和单个市场等。

微观经济学对个体经济单位的考察,是在三个逐步深入的层次上进行的。第一个层次是分析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的经济行为;第二个层次是分析单个市场的均衡价格的决定;第三个层次是分析所有单个市场均衡价格的同时决定。

2.经济人

在经济学中,“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设条件也被简称为“理性人”或者“经纪人”的假设条件。

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3.需求

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4.决定需求的因素

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是由许多因素共同决定的。其中的主要因素有: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偏好和消费者对该商品的价格预期等。5.需求函数

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函数。

6.需求函数

需求函数Qdf(P)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和该商品的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7.需求表

商品的需求表是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水平和与各种价格水平相对应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之间的关系的数字序列表。8.需求曲线的特征

需求曲线具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它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即它的斜率是负值。它们都表示水泥股票的需求量和价格之间呈反方向变动的关系。9.供给

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10.供给函数

供给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和该商品的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11.供给表

商品的供给表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和与各种价格相对应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12.供给曲线的特征

供给曲线表现出向右上方倾斜的特征,即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值。它们都表示商品的供给量和价格成同方向变动的规律。13.均衡

均衡的最一般的意义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14.均衡价格

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15.均衡数量

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

市场上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的状态,也被称为市场出清状态。16.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

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由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应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

需求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它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

17.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由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应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

供给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它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18.供求定理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

的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19.经济理论

在对现实的经济事物的主要特征和内在联系进行概括和抽象的基础上,对现实的经济事物进行的系统描述。20.经济模型

用来描述所研究的经济事物的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理论结构。21.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参数

内生变量指一个经济模型所要决定的变量。

外生变量指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知变量。

参数是指数值通常不变的变量,也可以理解为可变的常数。参数通常是由模型以外的因素决定的,参数也往往被看成外生变量。

静态分析根据既定的外生变量值来求得内生变量值的分析方法。22.比较静态分析

研究外生变量变化对内生变量的影响方式,以及分析比较不同数值的外生变量下的内生变量的不同数值。23.动态分析

需要区分变量在时间上的先后差别,研究不同时间点上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24.弹性

当一个经济变量发生1%的变动时,由它引起的另一个经济变量变动的百分比。

25.弧弹性

表示某商品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

26.点弹性

表示需求曲线上某一点上的需求量变动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27.需求的价格弹性

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28.需求的价格弧弹性

某商品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它表示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29.需求的价格点弹性

当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变化量趋于无穷小时,需求的价格弹性要用点弹性来表示。也就是说,它表示需求曲线上某一点上的需求量变动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30.需求的价格弹性和厂商的销售收入

对于ed1的富有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相反,提高价格会减少厂商的销售收入,即厂商的销售收入与商品的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

对于ed1的缺乏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减少,相反,提高价格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增加,即销售收入与商品的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对于ed1的单位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或提高价格对厂商的销售收入都没有影响。

31.影响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因素

商品的可替代性;商品用途的广泛性;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所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

32.供给的价格弹性

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量变化的百分比。33.供给的价格弧弹性

某商品供给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34.供给的价格点弹性

某商品供给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35.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相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百分比。36.替代品

如果两种商品之间能够相互替代以满足消费者的某一种欲望,则称这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这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品。37.互补品

若两种商品必须同时使用才能满足消费者的某一种欲望,则称这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这两种商品互为互补品。38.两种商品的相关关系与交叉价格弹性

若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则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它的替代品的需求量之间成同方向的变动,相应的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正值。

若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则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它的互补品的需求量之间成反方向的变动,相应的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负值。

若两种商品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则意味着其中任何一种商品的需求量都不会对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作出反应,相应的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零。39.需求的收入弹性

需求的收入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量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消费者的收入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40.恩格尔定律

在一个家庭或在一个国家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用弹性的概念来表述它则可以是:对于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来说,富裕程度越高,则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就越小;反之,则越大。41.效用

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意程度。42.基数效用

表示效用大小的计量单位被称作效用单位。43.序数效用

效用的大小是无法具体衡量的,效用之间的比较只能通过顺序或等级来进行。

44.边际量

一单位的自变量的变化引起的因变量的变化量。45.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总和。

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

46.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47.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均衡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效用。48.商品的需求价格

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对一定量的某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49.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50.偏好

爱好或者喜欢的意思。

51.序数效用论者关于消费者偏好的三个基本假定

偏好的完整性;偏好的可传递性;偏好的非饱和性。52.无差异曲线

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或者说,他时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53.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的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被称为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54.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55.完全替代品

两种商品之间的替代比例是固定不变的情况。56.完全互补品

两种商品必须按固定不变的比例同时被使用的情况。57.预算线

预算线又称为预算约束线、消费可能线和价格线。预算线表示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

58.预算线的变动

两种商品的价格P和P不变,消费者的收入I发生变化;

12消费者的收入I不变,两种商品的价格P和P同比例同方向发生变化; 消费者的收入I不变,商品1的价格P发生变化而商品2的价格P保持不变;

12消费者的收入I与两种商品的价格P和P都同比例同方向发生变化。

1259.最优购买行为的条件

最优的商品购买组合必须是消费者最偏好的商品组合; 最优的商品购买组合必须位于给定的预算线上。60.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在一定的预算约束下,为了实现最大的效用,消费者应该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使得两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两商品的价格之比。也可以这样理解:在消费者的均衡点上,消费者愿意用一单位的某种商品去交换另一种商品的数量(即,应该等于该消费者能够在市场上用一单位的这种商品去交换得到的另MRS12)一种商品的数量(即P)61.价格—消费曲线 1P

2在消费者的偏好、收入以及其他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某一种商品的不同价格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62.收入—消费曲线

在消费者的偏好和商品的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消费者的不同收入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63.恩格尔曲线

消费者在每一收入水平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64.总效应

总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65.替代效应

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的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称为替代效应。66.收入效应

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的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称为收入效应。67.预算补偿线

以假设的货币收入的增减来维持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不变的一种分析工具。

68.正常物品

正常物品是指需求量与收入呈同方向变化的商品。对于正常物品来说,替代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的变动,收入效应也与价格呈反方向的变动,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总效用必定与价格呈反方向的变动,正因为如此,正常物品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69.低档物品

低档物品是指需求量与收入呈反方向变化的商品。对于低档物品来说,替代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动,而且,在大多数场合,收入效应的作用小于替代效应,所以,总效用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相应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70.吉芬物品 吉芬物品是一种特殊的低档物品。作为低档物品,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吉芬物品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的收入效应的作用很大,以至于超过了替代效应的作用,从而使总效应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动。这也就是吉芬物品的需求曲线呈现出向右上方倾斜的特殊情况的原因。71.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

每一个价格水平上的该商品的所有个人需求量的总和。72.市场需求曲线

市场需求曲线表示某商品市场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不同的价格水平上所有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市场需求曲线是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的水平加总,所以,如同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一样,市场需求曲线一般也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市场需求曲线上每个点都表示在相应的价格水平下可以给全体消费者带来最大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市场需求量。73.期望效用

消费者的期望效用就是消费者在不确定条件下可能得到的各种结果的效用的加权平均数。

彩票的期望效用函数为:

E{U[p;W1,W2]}pU(W1)(1p)U(W2)

彩票的期望值为:

pW1(1p)W2

彩票期望值的效用为: U[pW1(1p)W2] 74.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指经济行为者在事先不能准确地知道自己的某种决策的结果。或者说,只要经济行为者的一种决策的可能结果不止一种,就会产生不确定性。75.风险

在消费者知道自己某种行为决策的各种可能的结果时,如果消费者还知道各种可能的结果发生的概率,则可以称这种不确定的情况为风险。76.风险态度

某消费者认为在无风险条件下持有一笔确定的货币财富量的效用大于在风险条件下彩票的期望效用,即

U[pW1(1p)W2]pU(W1)(1p)U(W2)则该消费者为风险回避者。

消费者认为在无风险条件下持有一笔确定的货币财富量的效用小于在风险条件下的彩票的期望效用,即

U[pW1(1p)W2]pU(W1)(1p)U(W2)则该消费者为风险爱好者。

消费者认为在无风险条件下持有一笔确定的货币财富量的效用等于在风险条件下的彩票的期望效用,即

U[pW1(1p)W2]pU(W1)(1p)U(W2)则该消费者为风险中立者。77.生产者

生产者亦称厂商或企业,它是指能够做出统一的生产决策的单个经济单位。78.厂商的组织形式

厂商主要可以采取三种组织形式: 个人企业、合伙制企业和公司制企业。个人企业指单个人独资经营的厂商组织;合伙制企业指两个人以上合资经营的厂商组织;公司制企业指按公司法建立和经营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厂商组织。79.交易成本

围绕交易契约所产生的成本。80.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81.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一般被划分为土地、资本、劳动和企业家才能四种类型。82.固定替代比例的生产函数

固定替代比例的生产函数也被称为线性生产函数。它表示在每一产量水平上任何两种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比例都是固定的 83.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

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也被称为里昂惕夫生产函数。他表示在每一产量水平上任何一对生产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都是固定的。84.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一般形式为:Q = A Lα Kβ 其中的参数α和β的经济含义是:当α+β=1时,α和β分别表示劳动和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对重要性,α为劳动所得在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β为资本在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

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参数 α与 β之和,还可以判断规模报酬的情况。若α+ β >1,则为规模报酬递增;若α+ β=1,则为规模报酬不变;若α+ β<1,则为规模报酬递减。85.生产的短期和长期

短期指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时间周期。长期指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的时间周期。

86.总产量

总产量指与一定的某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相对应的最大产量。87.平均产量

平均产量指平均每一单位某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所生产的产量。88.边际产量

边际产量指增加一单位某种可变要素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

89.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在生产中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某种可变生产要素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这就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90.边际产量

边际产量最终必然会显现出递减的特征。

只要边际产量是正的,总产量总是增加的;只要边际产量是负的,总产量总是减少的;当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值点。91.等产量曲线

等产量曲线就是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所有不同组合的轨迹。

等产量曲线上某一点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就是等产量曲线在该点斜率的绝对值。

边际技术替代率还可以表示为两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92.边际技术替代率

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被称为边际技术替代率。93.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在两种生产要素相互替代的过程中,普遍的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这一现象被称为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94.关于既定成本条件下的产量最大化 为了实现既定成本条件下的最大产量,厂商必须选择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使得两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两要素的价格比例。

厂商可以通过对两要素投入量的不断调整,使得最后一单位的成本支出无论用来购买哪一种生产要素所获得的边际产量都相等,从而实现既定成本条件下的最大产量。

95.关于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成本最小化

厂商应该选择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使得两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两要素的价格之比,从而实现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最小成本。

为了实现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最小成本,厂商应该通过对两投入量的不断调

整,使得花费在每一种要素上的最后一单位的成本支出所带来的边际产量相等。利润最大化可以得到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96.等成本线

等成本线是在既定的成本和既定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生产者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97.等斜线

等斜线是一组等产量曲线中两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的点的轨迹。98.扩展线

在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技术和其它条件不变时,如果企业改变成本,等成本线就会发生平移;如果企业改变产量,等产量曲线就会发生平移。这些不同的等产量曲线将于不同的等成本线相切,形成一系列不同的生产均衡点,这些生产均衡点的轨迹就是扩展线。

扩展线一定是一条等斜线。99.规模报酬

规模报酬分析涉及的是企业的生产规模变化与所引起的产量变化之间的关系。

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称之为规模报酬递增。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称之为规模报酬不变。产量则加的比例小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称之为规模报酬递减。100.机会成本

一般地,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它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101.显成本

企业生产的显成本是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102.隐成本

企业生产的隐成本是指厂商本身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

隐成本也必须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按照企业自有生产要素在其他用途中能得到的最高收入来支付,否则,厂商会把自有生产要素转移出本企业,以获得更高的报酬。

103.经济利润和正常利润

企业的所有的显成本和隐成本之和构成总成本。企业的经济利润是指企业的总收益和总成本之间的差额。正常利润是指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支付。104.短期成本

在短期,厂商的成本有不变成本部分和可变成本部分之分。具体的讲,厂商的短期成本有以下七种:总不变成本、总可变成本、总成本、平均不变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

总不变成本TFC是厂商在短期内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对不变生产要素所支付的总成本。

总可变成本TVC是厂商在短期内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对可变生产要素支付的总成本。

总成本TC是厂商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对全部生产要素所支出的总成本。

平均不变成本AFC是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不变成本。

平均可变成本AVC是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可变成本。

平均总成本AC是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全部成本。边际成本MC是厂商在短期内增加一单位产量时所增加的总成本。105.短期成本变动的决定因素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短期生产的一条基本规律,因此,它也决定了短期成本曲线的特征。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作用下的短期边际产量和短期边际成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可以简单地表述如下:

在短期生产中,边际产量的递增阶段对应的是边际成本的递减阶段,边际产量的递减阶段对应的是边际成本的递增阶段,与边际产量的最大值相对应的是边际成本的最小值。正因为如此,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作用下的边际成本MC曲线表现出先降后升的U形特征。

106.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的关系

边际成本MC和边际产量MP两者的变动方向是相反的。

L总产量和总成本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

平均可变成本AVC和平均产量AP两者的变动方向是相反的。

MC曲线和AVC曲线的交点与MPL曲线和AP曲线的交点是对应的。

LL107.长期成本

在长期,厂商的所有成本都是可变的。厂商的长期成本可以分为长期总成本、长期平均成本和长期边际成本。

长期总成本LTC是指厂商在长期中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通过选择最优的生产规模所能达到的最低总成本。

长期总成本曲线是无数条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包络线。

长期平均成本LAC表示厂商在长期内按产量平均计算的最低总成本。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无数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

长期边际成本LMC表示厂商在长期内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最低总成本的增量。

108.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

在企业生产扩张的开始阶段,厂商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这叫规模经济。当生产扩张到一定的规模以后,厂商继续扩张生产规模,就会使经济效益下降,这叫规模不经济。或者说,厂商产量增加的倍数大于成本增加的倍数,为规模经济。相反,厂商产量增加的倍数小于成本增加的倍数,为规模不经济。显然,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都是由于厂商变动自己的企业生产规模所引起的,所以,也被称作内在经济和内在不经济。109.外在经济和外在不经济

外在经济和外在不经济是由企业以外的因素所引起的,它影响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位置。110.市场与行业

市场是物品买卖双方相互作用并得以决定其交易价格和交易数量的一种组织形式或制度安排。行业指为同一个商品市场生产和提供商品的所有的厂商的总体。在经济分析中,根据不同的市场结构的特征,将市场划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市场和垄断市场。111.完全竞争市场

完全竞争市场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第一,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第二,市场上每一个厂商提供的商品都是同质的。第三,所有的资源都具备完全的流动性。第四,信息是完全的。

112.完全竞争市场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

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由既定的市场价格水平出发的水平线。113.收益

厂商的收益是指厂商的销售收入。114.总收益

总收益指厂商按一定价格出售一定量产品时所获得的全部收入。115.平均收益

平均收益指厂商在平均每一单位产品销售上所获得的收入。116.边际收益

边际收益指厂商增加一单位产品销售所获得的总收入的增量。117.完全竞争市场收益曲线的特征

完全竞争厂商的平均收益AR曲线、边际收益MR曲线和需求曲线d三条线重叠,它们都用同一条由既定价格水平出发的水平线来表示。

此外,完全竞争厂商的总收益TR曲线是一条由原点出发的斜率不变的上升的直线。

118.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边际收益MR等于边际成本MC是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119.收支相抵点

厂商无经济利润但能实现正常利润的均衡点也被称为收支相抵点。120.停止营业点

厂商的平均收益等于平均可变成本,厂商可以继续生产,也可以不生产,也就是说,厂商生产或不生产的结果都是一样的。由于在这一均衡点上,厂商出于关闭企业的临界点,所以,该均衡点也被称作停止营业点或关闭点。121.短期供给曲线

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应该用SMC曲线上大于和等于AVC曲线最低点的部分来表示,即用SMC曲线大于和等于停止营业点的部分来表示。122.短期供给曲线的特点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它表示了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之间同方向变化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在每一个价格水平的供给量都是能够给他带来最大利润或最小亏损的最优产量。123.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

一个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由该行业内所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的水平加总而得到。

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也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它表示市场的产品价格和市场的短期供给量成同方向的变动。而且,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上与每一价格水平相对应的供给量都是可以使全体厂商在该价格水平获得最大利润或最小亏损的最优产量。

124.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生产

厂商在长期生产中对全部生产要素的调整可以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为对最优的生产规模的选择,另一方面表现为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的决策。125.成本不变行业

成本不变行业是这样一种行业,该行业的产量变化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变化,不对生产要素的价格发生影响。126.成本递增行业

成本递增行业是这样一种行业,该行业的产量变化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变化,会导致生产要素价格的上升。127.成本递减行业

成本递减行业是这样一种行业,该行业的产量变化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变化,反而使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了。128.生产者剩余

生产者剩余指厂商在提供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实际接受的总支付和愿意接受的最小总支付之间的差额。129.消费者统治

消费者统治指在一个经济社会中消费者在商品生产这一最基本的经济问题上所起的决定性作用。这种作用表现为:消费者用货币购买商品是向商品投货币选票。西方学者认为,这种消费者统治的经济关系,可以促使社会的经济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从而使全社会的消费者都得到最大的满足。130.不完全竞争市场

在西方经济学中,不完全竞争市场是相对完全竞争市场而言的,除了完全竞争市场以外的所有的或多或少的带有一定垄断因素的市场都被称为不完全竞争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分为三种类型,它们是垄断市场、寡头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其中,垄断市场的垄断程度最高。寡头市场居中,垄断竞争市场最低。131.垄断市场

垄断市场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唯一一个厂商的市场组织。具体地说,垄断市场的条件主要有这样三点:第一,市场上只有唯一的一个厂商生产和销售商品;第二,该厂商生产和销售的商品没有任何相近的替代品;第三,其他任何厂商进入该行业都极为困难或不可能。132.自然垄断

有些行业的生产具有这样的特点:企业生产的规模经济需要在一个很大的产量范围和相应的巨大的资本设备的生产运行水平上才可能得到充分的体现,以至于整个行业的产量只有由一个企业来生产时才有可能达到这样的生产规模。而且,只要发挥这一企业在这一生产规模上的生产能力,就可以满足整个市场对该种产品的需求。在这类产品的生产中,行业内部总会有某个厂商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其它优势,最先达到这一生产规模,从而垄断了整个行业的生产和销售。这就是自然垄断。

133.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由于垄断市场中只有一个厂商,所以,市场的需求曲线就是垄断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垄断厂商的AR曲线和需求曲线d重叠,都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134.价格歧视

以不同的价格销售同一种产品,被称为价格歧视。如果厂商对每一单位产品都按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出售,这就是一级价格歧视。一级价格歧视也称为完全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要求对不同消费数量段规定不同的价格。垄断厂商对同一种产品在不同市场上(或对不同的消费群)收取不同的价格,这就是三级价格歧视。135.垄断竞争市场

垄断竞争市场是这样一种市场组织,一个市场中有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种产品。市场上大量的生产非常接近的同种产品的厂商的总和称作市场集团。

136.非价格竞争

在垄断市场上,由于每一个厂商生产的产品都是有差别的,所以,垄断场上往往通过改进产品品质,精心设计包装,改善产品售后服务以及广告宣传等手段,来扩大自己产品的市场销售份额,这就是非价格竞争。137.生产集团

垄断竞争市场上大量的生产非常接近的同种产品的厂商的总和称作市场集团。

138.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

垄断竞争厂商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是比较平坦的,相对地比较接近完全竞争厂商的水平形状的需求曲线。d需求曲线表示:在垄断竞争生产集团中的某个厂商改变产品价格而其它厂商的产品价格都保持不变时,该厂商的产品价格和销售量之间的关系。D需求曲线表示:在垄断竞争生产集团的某个厂商改变产品价格,而生产集团内的其他所有厂商也使产品价格发生相同变化时,该厂商的产品价格和销售量之间的关系。139.理想的产量和多余的生产能力

一般把完全竞争企业在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上的产量称作为理想的产量,把实际产量与理想产量之间的差额称作为多余的生产能力。140.寡头市场

寡头市场又被称为寡头垄断市场。它是指少数几家厂商控制整个市场的产品生产和销售的这样一种市场组织。141.纯粹寡头行业和差别寡头行业

根据产品特征,可以把寡头行业分为纯粹寡头行业和差别寡头行业。在纯粹寡头行业中,厂商之间生产的产品没有差别。在差别寡头行业中,厂商之间生产的产品是有差别的。142.占优策略

无论其他参与者采取什么策略,某参与者的唯一最优策略就是他的占优策略。

143.占优策略均衡

由博弈中的所有参与者的占优策略组合所构成的均衡就是占优策略均衡。144.纳什均衡

在一个纳什均衡里,任何一个参与者都不会改变自己的最优策略,如果其他参与者均不改变各自的最优策略。145.囚犯的困境

略。见书P244 146.无限期重复博弈

所谓无限期重复博弈是指相同结构的博弈可以无限次的重复进行下去。147.有限期重复博弈

有限期重复博弈是指相同结构的博弈有限次重复进行。148.生产要素价格

西方经济学家们习惯于把生产要素分为三类,即土地、劳动和资本。这三类生产要素的价格,则被分别称作地租、工资和利润。149.边际生产率分配论

在其他条件不变和边际生产力递减的前提下,一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取决于其边际生产力。150.引致需求

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从消费者对产品的直接需求中派生出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西方学者认为,生产要素的需求又是派生或引致需求。151.完全竞争要素市场

和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一样,完全竞争要素市场的基本性质可以描述为:要素的供求双方人数都很多;要素没有任何区别;要素供求双方都具有完全的信息;要素可以充分自由的流动,等等。152.完全竞争厂商与不完全竞争厂商 同时处于完全竞争产品市场和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中的厂商称为完全竞争厂商。

不完全竞争厂商包括如下三种情况:第一,在产品市场上完全竞争,但在要素市场上不完全竞争;第二,在要素市场上完全竞争,但在产品市场上不完全竞争;第三,在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上都不完全竞争。153.边际产品

增加使用一单位要素所增加的产量。154.边际产品价值

它表示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增加使用一单位要素所增加的收益。VMP = P * MP 155.边际收益产品

它表示一般情况下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MRP = MR * MP 156.边际要素成本

边际要素成本是增加一单位要素使用所增加的成本。MFC=[L*W(L)]’=W(L)+L*[dW(L)/dL] 157.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

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可以表示为:VMP=W,或者MP*P=W。158.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局部均衡研究的是单个(产品或要素)市场。一般均衡即将所有相互联系的各个市场看成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局部均衡就是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的分析。一般均衡就是就一个经济社会中的所有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159.瓦尔拉斯定律

在一定的假设条件全部得到满足时,一般均衡体系存在均衡解。160.超额需求函数、不动点定理

瓦尔拉斯通过计算方程数目和未知数数目来证明一般均衡的存在是错误的。本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方经济学家用集合论、拓扑学等数学方法证明,一般均衡体系只有在极其严峻的假设条件下才可能有解。证明的基本思路是:

设整个经济中包括n种商品(要素和产品)。从家户的效用最大化行为出发,可以得到每种产品的需求和每种要素的供给;从厂商的利润最大化行为出发,可以得到每种产品的供给和生产要素的需求。用每种产品和要素的需求减去相应的供给,可得到每种商品的超额需求。这些超额需求都是价格体系即价格向量的函数。由于所有价格同时按比例变化不会改变超额需求的值,故可以通过变换将原价格向量集合“压缩”为标准价格向量集合。于是超额需求函数确定了从标准化价格向量集合到超额需求价格向量集合上的一个映射;如果再“构造”一个从超额需求向量集合回到标准化向量集合的映射,并将这两个映射“复合”起来,则得到一个从标准化价格向量集合到其自身的映射。根据布劳尔不动点定理,标准化价格向量集合在一定的条件下存在一个不动点。而这个不动点就是一般均衡价格向量。

161.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实证经济学研究经济体系是怎样运行的,它对经济行为作出有关的假设,根据假设分析和陈述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并试图对结论进行检验。规范经济学试图从一定的社会价值判断标准出发,根据这些标准,对一个经济体系的运行进行评

价,并进一步说明一个经济体系应当怎样运行,以及为此提出相应的经济政策。162.福利经济学

福利经济学属于规范经济学范畴,它是在一定价值判断的前提下,提出经济行为的标准,并探讨怎样才能使经济活动符合这个标准。具体而言,它从生产资源有效配置和国民收入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这两个方面研究一个国家实现最大社会经济福利所须具备的条件和国家为增进社会福利应采取的政策措施。163.帕累托最优状态

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所有的帕累托改进均不存在,即在该状态上,任意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称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164.帕累托最优条件

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所必须满足的条件被称为帕累托最优条件。它包括交换的优条件、生产的最优条件以及交换和生产的最优条件。165.契约曲线

契约曲线分为交换的契约曲线(或效率曲线)和生产的契约曲线(或效率曲线)。交换的契约曲线表示两种产品在两个消费者之间的所有最优分配的集合。生产的契约曲线表示两种要素在两个生产者之间的所有最优分配状态的集合。166.生产可能性曲线

生产可能性曲线是最优产出量的集合的几何表示。167.社会福利函数

需要知道在效用可能性曲线上每一点所代表的社会福利的相对大小,或者更一般地说,需要知道效用可能性区域或整个效用空间中每一点所代表的社会福利的相对大小:这就是所谓的社会福利函数。(课本)

社会福利函数(social welfare function)是社会福利水平与所有社会成员的效用水平之间的关系,它表明一个社会对效率与公平双重目标的偏好,它由社会无差异曲线构成。社会无差异曲线的统一特性是它必定关于从原点出发的45度射线对称。不同的伦理观念形成不同的社会福利函数和无差异曲线。(上海财大财政学演示文稿)168.社会无差异曲线

社会无差异曲线。每一条社会无差异曲线都代表一定的社会效用水平,其曲线上每一点的斜率都表明社会对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边际替代率。每条曲线上各点代表的是福利水平相等的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各种组合。位置越高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福利水平越高。(人大)。169.不可能性定理

在非独裁的情况下,不可能存在有适用于所有个人偏好类型的社会福利函数。

170.市场社会主义

市场社会主义是一种试图将生产资料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以实现社会主义的理论。它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由旅美波兰经济学家奥斯卡·兰格首次系统阐述。在西方左翼学者提出的种种市场社会主义模式中,影响较大的是英国学者戴维·米勒的“合作制的市场社会主义”、美国学者约翰·罗默的“证券的市场社会主义”和美国学者戴维·施威卡特的“经济民主的市场社会主义”。(人民网)171.市场失灵

在现实资本主义经济中,看不见的手的原理一般来说并不成立,帕累托最优状态通常不能得到实现。换句话说,现实的资本主义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不能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这种情况被称为所谓的市场失灵。172.反托拉斯法

从1890年到1950年,美国国会通过一系列法案,反对垄断。其中包括:谢尔曼法(1890)、克莱顿法(1914)、联邦贸易委员会法(1914)、罗宾逊—帕特曼法(1936)、惠特—李法(1938)和塞勒—凯弗维尔法(1950)。统称反托拉斯法。

173.公共管制

垄断常常导致资源配置缺乏效率。此外,垄断利润通常也被看作是不公平的。这就使得有必要对垄断进行政府干预。政府对垄断的干预是多种多样的。统称为公共管制。174.外部影响

单个消费者或生产者的经济行为对社会上其他人的福利的影响。175.科斯定理

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其交易的成本为零或很小,则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176.公共物品

高级微观经济学理论 篇7

一、若干问题探析

(一) 偏好关系~酆与集合A、B在R+上都是闭的证明

《高级微观经济理论》[1]中第13页“根据习题1.11, 的连续性意味着集合A、B在R+上都是闭的”, 对该问题的证明, 以下两种方法:

2.此处仅对A是闭集的情况进行证明, 集合B是闭集的证明与之类似。假设A是开集, 那么根据单调性定义, 只能是形式为[0, b) , (详细证明可参考《高级微观经济理论》习题A1.24, 此处略去) , 并且b∉A, 但是be属于n维非负空间, 根据完备性定义, be严格优于x。根据偏好关系的连续性、单调性, 存在, 使得t1e严格优于x。可得t1b, 那么t1∈A, 产生矛盾, b∈A。据此, A为闭区间。 (证毕)

3.这一证明过程如下: (1) C是闭集, 根据闭集定义, 等价于X中的任意收敛序列的极限属于C; (2) 偏好是连续的, 等价于任意给定消费束X, X的不优集合与X的不劣集合都是闭集。接下来用反证法进行证明:

任意给定消费束X, 假定A (或B) 不是闭集, 那么A (或B) 中必定存在一个收敛序列, 且其极限不属于A (或B) , 而这与连续偏好的假定矛盾。 (证毕) (注:本证明不需要偏好的强单调性假设)

以上三种证明方法所用到的数学知识均集中在数学附录A部分, 可以根据教学进度选择适合学生的方法。

(二) 拟凹性与负半定等价性的必要性证明

首先考虑一个既定的x∈A和一个开始于x的位移方向x∈RN, 且z≠0。令Ø (a) =f (x+αz) (其中α∈R) , 在α=0点运用泰勒展开式可得:

对于某一个β∈[0, α], 利用反证法并分3个步骤证明: (1) 若f (x+αz) >f (x) , 则由于f (x) 是拟凹的, 根据定理M.C.3可知必定有∇f (x) ·z>0, 与已经条件中的∇f (x) ·z=0矛盾; (2) 若f (x+αz) <f (x) , 则根据M.C.3中的证明方法可知f (x+αz) -f (x) <0, 又由于∇f (x) ·z=0, 所以泰勒展开式的左端小于零, 意味着z·D2f (x+βz) z<0, 因而f (x) 是负定的; (3) 如果f (x+αz) =f (x) , 并且∇f (x) ·z=0, 那么泰勒展开式左端必定等于0, 从而z·D2f (x+βz) z=0。综合上述步骤中的第 (2) 、 (3) 步骤, 可知若f (x) 是拟凹的, 那么海塞矩阵D2f (x) 在子空间{z∈RN;∇f (x) ·z=0}都是负半定的。 (证毕)

二、原因分析

以上是对研究生微观经济理论教学中所遇到几个问题的解析, 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现在对其进行背后原因的探析。

(一) 研究生对数学工具重要性认识不够

学生在学习微观经济理论时, 需要学习和掌握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统计、拓扑学等数学工具, 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经济理论推导的逻辑, 有效地训练经济学思维方式, 使学生在面对现实经济问题时, 掌握如何选取、界定经济变量, 构建数理模型并进行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动态分析。一旦发现模型的推导结果与现实不符, 就可以观察现实经济环境与模型构建时的假定条件有哪些区别, 进而全面、深刻地解释经济现实。

但是, 由于数学语言抽象、数学定理的推导难懂, 研究生在学习数学基础时感觉吃力, 往往放弃微观经济理论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 直接追求故事化的描述过程和由此所得出的结论, 对利用数学推导的分析过程不以为然。在自己的论文写作时, “临时抱佛脚”地选取数理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而对这些模型与所研究经济问题的契合程度置之不理。

(二) 教师工作中多任务目标冲突

高级微观经济理论教师在授课时需要在教学目标的完成与保证教学质量两者之间权衡比较, 其教学目标可以分解为以下两个任务:第一个任务是完成高级微观经济理论课程规定的知识, 此时教学进度完成是第一位的;第二个任务是保证学生在高级微观经济理论课程的学习中掌握微观经济理论推导的工具和方法。这两个任务都是教学目标的必要组成部分, 但是难以避免教师的“选择性授课”, 将授课过程中的一些细节问题略去不讲留给同学们, 如果学生课后缺乏动力对这些问题深入探讨, 要么以后用到时“恶补”, 要么继续不求甚解。由于授课过程中的“质”和“量”两个目标存在冲突, 教师在授课时必然会有侧重, 重“质”会导致学生对部分经济理论理解深入, 但无法了解微观经济理论的全貌;重“量”则使学生有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的学习体验。这个问题在高级经济理论 (高级微观、高级宏观) 的教学过程中广泛存在, 是影响研究生微观经济理论学习的重要因素。

(三) 微观经济理论的学科性质

经济学是社会科学皇冠上的明珠, 其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性毋庸多言。高级微观经济理论中的许多问题都要涉及各个经济主体之间利益的协调, 如果缺少数学工具的分析, 往往会使得研究者所得出的结论缺乏可信性, 并有可能收到直觉和已有经验的约束, 很难有新的发现。在数学工具在经济理论的运用上, 有以下三种观点: (1) 一些学者认为数学工具在微观经济理论中的作用可有可无, 甚至不需要定量的分析就能够“定性”; (2) 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为辅”, “成功地运用初等数学也行”, 经济管理专业的数学教学始终进步缓慢, 课时经常被压缩; (3) 还有介于两种观点中间的一种观点, 例如保罗·罗默在《经济增长理论中的数学滥用》就同意经济学中的适度运用但反对数学工具的滥用。例如在经典的最优化数学方法不够用时, 冯·诺依曼的对策论以及阿罗·德布罗的一般均衡理论使得人们对群体的经济行为和有利害冲突的经济问题的认识大大深化了。这些都是数学工具成功得到运用并极大地推动所研究学科取得进展的典型例子, 同样的例子还有, 对个体和整体的利害关系研究的福利经济学和社会选择问题正是由于成功地运用了数学公理化方法, 使得阿罗不可能性定理所揭示的深刻关系是非数学方法无能为力的。经济学需要数学, 甚至是不寻常的数学。[3]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学家无法运用纯净的可控实验作为其研究后盾, 除了逻辑上的一丝不苟, 没有更好的方法。

三、对策建议

(一) 增强研究生掌握数学工具的兴趣

“一种科学只有成功地运用数学时, 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经济学在分析问题时和科学的其他分支类似, 往往出于数学上的便利进行假设, 这种对现实经济问题的抽象能够发挥数学方法的巨大威力, 使得分析过程不囿于直觉和经验的局限。经济学与物理学一样, 允许在分析问题时进行假设, 这样方便于将视角集中在所研究问题的重要问题, 厘清理论的基准, 从而对经济问题进行体验和观察。数学是自然的语言, 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复杂的数学公式语言转化为经济学语言娓娓道来, 学生将这些公式转化为充满趣味性的经济学语言进行理解、掌握。反过来, 在教学过程要将一些经济理论构建为数理模型的, 即经济学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的过程教授给学生, 培养学生用数学工具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许多著名经济学家都擅长在经济学语言和数学语言之间挥洒自如地切换。例如, 《萧条经济学的回归》作者, 大名鼎鼎的克鲁格曼就善于将数学模型及推导转化为浅显易懂的语言展现给广大读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对微观经济理论所用数学工具产生浓厚的兴趣, 学生才会自觉地在研究经济问题时借助于数学的逻辑性和严谨性, 从而得出具有一定价值的经济结论。

(二) 把握教学中“质”与“量”的关系

高校教师在日常工作中有“教学”和“科研”两大任务, 这两个方面的成绩都直接决定教师的绩效考核与职称晋升, 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也需要考虑将自己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分配在两大任务上, 根据效益最大化原则, 教师会选择更有效率的教学方式。一般来讲, 研究生的微观经济理论课程中大量的数学预备知识教学会占去总课时的1/3左右, 即使保证数学基础知识的课时, 学生的掌握情况也不尽人意, 更遑论在经济学语言与数学语言之间自如转换了。这就要求: (1) 教师在研究生微观经济理论授课时保证数学基础知识的课时, 同时注重这些数学知识在经济理论的演进中的运用, 借助于一些仅靠直觉和经验无法得出清晰结论但借助于数学轻松得出结论的典型案例, 是学生体验到数学的强大作用, 提高微观经济理论的教学质量。 (2) 研究生在学习微观经济理论时, 可以选修数学专业的基础课程, 如经济数学、微积分、拓扑学等, 课前预习加上课后总结、主动解决学习中所遇到的数学难题, 从而提高微观经济学学习的质量。当然, 不是为了数学而学习数学, 数学工具仅仅是桥梁和中介, 通过它才能更好地学习微观经济理论。

(三) 正确认识微观经济理论学科性质

在现实中, 也确实存在一些学者或者天才能够凭借他们自身的经验或者直觉就能够对许多经济问题给出其正确的判断, 然而这样的方法并不是科学的方法, 运用这种方法所得到的论断绝对不可能是十分准确的, 还需要进一步的科学论证, 往往表现为科学发展史上的种种“猜想”。微观经济理论得到越来越深入的发展, 对数学也就会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坚持数学的严格性, 使得公理化方法不止一次地引导经济学家对其所研究的问题有更深刻的理解, 并使适合于这些问题的数学技巧用得更好。”[4]微观经济理论到现在已经发展了一百多年, 经济学系统地运用数学方法的最早的例子, 通常都认为发轫于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威廉·配第 (1) 的《政治算术》。实际上, 从19世纪中叶开始, 数学才真正与经济学结下不解之缘。以概率论研究开始其学术生涯的古诺 (2) 所发表的《财富理论的数学原理研究》, 由于该书充斥了数学符号而被他同时代的经济学家认为是“胡言乱语”。马克思曾经写道:“在制定经济学原理时, 计算的错误大大地阻碍了我, 失望之余, 只好重新坐下来把代数迅速地温习一遍, 算数我一向很差, 不过间接地用代数方法, 我很快又会计算正确的。”[5]这也充分说明数学对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同样是至关重要的。

综上, 教师和研究生正确认识微观经济理论学科性质要坚持以下三点: (1) 在教授和学习微观经济理论时, 要明确经济学中的那些部分适合用数学工具进行研究; (2) 学会从数学的角度理解经济学理论与数学究竟有多深的关系, 不用数学工具能否得到同样的结论, 数学对经济理论的总体发展能够起到大大的作用; (3) 在教学和学习中考察和展望数学和微观经济理论发展是怎样相互推动的。

参考文献

[1]杰弗里·A·杰里, 菲利普·J·瑞尼.高级微观经济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

[2]安德鲁·马斯—科莱尔, 迈克尔·D·温斯顿, 杰里·R·格林[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4:906.

[3]史树中.数学与经济[J].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8:266.

[4]德布罗.数学思辨模式的经济理论[J].数学与进展, 1988, (3) :251-259.

经济学:宏观与微观的结合 篇8

“热门”都是浮云

经济学专业并不仅仅是人们所认为的工作好找、赚钱多的“热门专业”而已。事实上,大学里的经济学专业似乎与热门不沾边,它只是一门学科,研究着社会现象与问题,与研究其他领域的学科一样。就专业而言,经济学注意理论上的传授与研究,至于如何将其运用于对实际的指导,则是对我们学习经济学的学子运用所学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要求。

进入大学两年,对于经济学专业有了一定的专业认识。经济学是关于经济发展规律的社会科学,已有的专业方向大致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等。经济学相关课程需要我们系统掌握经济学基本理论和相关基础专业知识、了解微观宏观市场经济运行的机制、熟悉国家的经济政策、了解全球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同时也要及时关注经济态势和经济学的学术动态。另外,北京大学开设的部分经济学课程中,对数学的要求很高,因为经济学需要运用数量分析方法和现代先进技术手段进行经济分析和实际操作,从而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概述与调查。

具体而言,本科期间需要学习的有政治经济学、经济学原理、统计学等基础课程和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论统计等数学课程以及根据小专业选择的不同选修的专业课程,比如财政学、货币银行学、经济学史、发展经济学、国际金融学等。当然,也离不开实践活动,包括社会调研、实习工作以及各种联系实际的赛事等。

寻找属于自己的风景

一般来说,经济学的就业方向主要是以下几大类。第一是经济预测分析人员。这一般是在大公司和经济决策部门,负责市场数据的搜集和分析,市场化程度的加深使得市场调查和分析的重要性也越发明显。第二是市场营销人员。顾名思义就是销售产品和服务,但并不是简单的推销员而已,而是具有专业技能,充分掌握市场需求。第三是管理类人员。但刚出校门的大学生由于工作能力与经验的限制,一般不太容易获得好的管理职位。所以首先得到的可能是一线的管理职位,比如生产管理、人事管理助手等。第四是其他行业的相关职位,比如公务员等。

更细致地分,经济学类包含不同的专业分支也有不同的就业方向。比如金融学专业毕业后一般是想进入四大会计事务所、投行、信托等金融类机构工作;财政学则比较集中在财政部门、税务部门、经济管理部门或者大型企业等。

由于学科的特殊性,经济学专业并没有整套的能力评定机制和证明,不像考托福、GRE就能证明英语水平。因此要早早地对自己的未来制订明确的计划。如果你想出国深造进行学术研究,那么多写论文多发表;如果你想进入会计行业,那么多学习考过CPA;如果你想进入四大会计事务所,那么多实习多练英语……但总的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先打好经济学的学术基础,在此之上再尽情飞翔。

有能力,才有实力

在许多人眼里,学经济学就意味着较好的就业待遇和环境,却忽视了自己是否具有学习经济学的能力。首先,经济学对于数理的要求很高,各种数学分析工具都要求能掌握,而学习的数学课程难度也很大。其次,由于现实问题很复杂,使得许多经济研究都没有定论,这就需要我们具有很高的鉴别能力。再次,由于经济学偏理论,很多同学不可避免会选择继续深造,那么就要耐得住寂寞,不怕困难和失败。

上一篇:网络研修考核管理制度下一篇:中职生求职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