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理论概论论文(精选8篇)
音乐学概论论文
怀揣着我所有的梦想来到了大学,可能是以前被初中高中老师灌输了一种思想、对大学的定义特别的肤浅。来到石大才发现现实和想象有很大的差别、我能感到那些压力、甚至比高中还让人分身乏术。第一节课张老师让我们明白了我们所要学习的、我们上完大学出来最基本的定位、以及我们的学分和所有课程的任务,听完感觉负担很重。
一节课让我深刻明白我们的大学并不是来玩的也不是来消遣的、是让我们学习知识、学习做人、提升内涵、完善自我的。我也让自己很清醒的认识到了这些问题。我们这节课由好几位老师来为我们授课、分别讲了音乐和艺术中不同的领域,老师让我们了解大学明白我们的任务和大学生要做到的基本的事情、让我们明白四年之后出来怎样就业怎样择业怎样在单位为人处世、学习钢琴的要领和我们要怎样学习、声乐的要领声乐的重要性、最后还有一场演出所要具备的以及一个舞台所需要的这些要领。
上完这些课我才明白音乐所涵盖的内容是极其广泛的、我们学到才是皮毛中的一点点。我们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很多。我的理解可能太浅薄、这也根本算不上论文、但是还是应该谈谈自己的看法,因为这门课程确实让我受益匪浅。爸爸妈妈对我有很高的期望,我一点也不想让他们失望,在上这门课之前我必须得承认我来的时候所抱着的心态就不对、和大多数上完高中的同学是一样的,觉得大学意味着解放意味着放纵,第一节课给了我响亮的一巴掌、我也明白确实该醒醒了,拿着父母的血汗钱不是来玩的。但是压力确实很大,我们所学的课程中并不是所有的都擅长有很不擅长的地方就很懊恼、有难过也有无助、但是我很清楚只有压力才能不断进步,我应该去努力去奋斗青春才不至于被荒废。人的一生有很多活法,虽然我不喜欢争抢、但是我不应该让自己后悔。
作为学生我不能旷课不能迟到、就算不是最优秀的我也应该用尽全力去努力。老师说我们培养的是中小学的音乐老师,其实我也很愿意当老师、这个职业很稳定。说到职业,老师也跟我们讲了大四的时候要去实习、其实我还蛮期待的,那些比我小的孩子我可能会很喜欢他们,我愿意去教他们知识愿意与他们沟通交流。在这之前,有一天我的钢琴老师教我的时候突然问我这个问题如果你要教小朋友你要怎么教她怎么让她明白,我当场就愣了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后面老师跟我说该怎样做我就明白了。才明白要成为一位好老师不只是自己学好东西就够了,还需要怎样让学生更加简单明了的学懂。
还有美女老师教的上班和应聘的那些应该注意的事项、我觉得老师说的特别对、真的是细节决定高度,好多招聘公司和单位看的不仅仅是能力还有态度、应聘者的素质。如果老师不说我可能也会犯那些应聘者所犯的错误、如果注意到那些细节是不是自己又比别人多一点印象分呢、老师举了好多个实例、每一个实例都有大道理、美女老师讲的特别实际,我也很喜欢她、我觉得她真是一个有内涵有素养的知性女性。后面有老师讲到声乐、我很惭愧、我是一个声乐主项的学生,我喜欢唱歌但是却很懒惰不去专心研究怎样将它唱的更好,用一个词就是浅尝辄止、以前老师说我有潜能但是学习的时间短,但是我觉得是我自己不努力,高考之前确实努力了而且进步很大、但是现在又停在那不动。那个老师讲声乐是声气结合同时发生才是最好的发声的状态、但是我气息不好,其实学好唱歌气息是最重要的,可是我却特别缺少这个、我可以去练我明白自己的问题所在却这么懒惰所以说惭愧,而且老师也讲到了表演,其实音乐在舞台上是特别需要表演的、我的性格有点内向在舞台上别说表演了连正常发挥好像都有点困难、我克服不了自己的恐惧心理,面对很多人我始终做不到镇定。
就像老师说的音乐是需要表演的,所以我要好好努力去克服这些阻碍,这是我的专业,如果我一直是这样怎么成为合格的老师。我会很重视我的专业、班里有好多唱歌好的同学我会向他们靠拢的。钢琴、我从小就特别喜欢但是却没有坚持学它只有小的时候接触它,多么羡慕班里钢琴主项的想弹什么都信手拈来,钢琴不愧是乐器之王,不管是悲伤地还是欢快的乐曲都那么深入人心,感觉触碰到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一样。爸爸说大学四年一样可以弹到很好的程度只要认真去学习,我对钢琴领域不太清楚、我只知道我要从最基础的好好学习,打好基础才能将以后弹曲子做得更好。
舞蹈就更别提了,我觉得跳舞的女孩子很漂亮,那天蔡乐老师给我们放了四小天鹅的芭蕾舞剧确实很美、但是我对我自己这个从小不接触舞蹈的硬身板实在很无奈,因为实在太硬了,看到班里有女生可以随随便便下腰劈叉我就傻眼了,恨自己小的时候不多学点东西。但是我爸妈却对我们有舞蹈课感到很欣慰、觉得我确实该学习学习。这对我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锻炼,我会去好好学习的,不能因为不擅长而自暴自弃。
最后面潘老师的课也让我明白不表演是不可以的,舞台上技术是排在表演之后的,但是要表演的前提实现由好的技艺。还有老师说的也对舞台上紧张是因为对自己技术的不肯定所以才害怕,不得不让我又想起了我高中老师跟我说的艺高则胆大,这句话很有道理,如果你真学下东西有很可靠很牢固的知识你害怕什么、会害怕出丑吗。
还有潘老师说到一场演出所耗费的人力物力都是很巨大的、什么总策划之类的我都傻眼了、原来一场演出需要这么多要素。也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我觉得这门课的意义很大、我们应该学习这门课,这不算什么论文、我只是谈谈我上完这门课所有的体会和感受,如果有什么专业上说的不对的问题、请老师谅解并加以指点。
作为一个声乐主项的学生、我应该像那天闻鸿斌老师说的那样、向正确的声乐方法靠拢。石娟老师讲的那些钢琴上需要注意的问题、我现在要做到可能有点困难,但是我会慢慢去学习的、为以后能够弹好钢琴学好钢琴打基础。可能在老师所讲的内容里面我还有理解的不够透彻清楚的地方我会再向老师询问,音乐里面的奥妙是无止尽的要想要学得好就要一直去探索,我会和同学们大学四年好好学习这门课程。
同时谢谢为我们讲授这门课程的所有老师。
王耀华先生现任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他的著作有《中国传统音乐概论》、《世界民族音乐概论》等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曾获国家级二等奖和省级一等奖等,并多次赴日本、荷兰等国家进行考察讲学。
杜亚雄先生现为中国音乐学院教授。1986-1997年获得多项国家级和国际级的奖项和荣誉称号,有《中匈民歌之比较研究》、《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概论》、《中国传统音乐概论》等十多本专著,并用中、英、匈文在国内外发表过200多篇论文。《中国传统音乐概论》是第一本比较全面地介绍中国传统音乐各个方面内容的书籍,它吸收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传统音乐的理论与教学成果,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整理而成的。绪论部分从中国传统音乐的界定、属性以及中国传统音乐学的研究范畴三个层面来简要介绍本书的研究对象和框架。第一章,中国传统音乐的源流,讲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三大来源、三大历史时期以及吸收、融化、创新的发展,其发展是一种兼容性的更新发展,稳定是相对的。第二章,中国传统音乐的构成,包括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宫廷音乐和宗教音乐四大类,民间音乐是基础且为主要的构成部分,其他三部分都是从民间音乐中吸取养分的,四大组成部分是相互依存、相互吸收、相互融合的关系。第三章,中国传统音乐的音乐体系和支脉,大致可分为中国音乐体系、欧洲音乐体系和波斯——阿拉伯音乐体系,本章内容对三大体系所包含的各个支脉的概况、代表性乐种以及各支脉的音调特点都进行了详尽的描写。第四章,中国传统音乐的艺术特色,从美学基础和音乐形态特征两个方面展开描写,表达一种“中和之美”与对“和谐”境界的追求。
文中无论是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源流的介绍,还是对其构成、音乐体系、支脉等的编写,内容都相当丰富,层次分明有序,是一本理论性较强的音乐概论书籍。它为下一代乃至几代人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特殊规律以及使他们正确地理解民族传统音乐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
二、本书的研究方法以及相关的不足之处
(一)技术性研究方法。王耀华先生搜集、参考和整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并加以强有力的逻辑推理和分析判断,这种研究方法贯穿了全文。例如第三章第二节“中国乐系的十二个支脉”代表性乐种的讲述中,作者就引用了中国艺术学院音乐研究所编的《中国音乐词典》中的许多材料,然后对中国乐系十二支脉的概况、代表性剧种以及种类一一详细阐明,这样就深刻地描写出了各个支脉的特点和风俗状况。
(二)导向性研究方法。每章的开始都会先描述章节的整体历史背景和人文状况,这种研究方法有助于学者更加全面地了解传统音乐的发展趋势,形成一套连贯的知识体系。
(三)书中的不足之处。书中对支脉的区域划分不尽明确,划分界线不清晰。此外,书中还有一些内容专业性过强,使读者在学习过程中无法领悟其实质。如书中讲到古琴曲的调式转换问题时,讲解较简单而内容却过于复杂,使读者理解起来有点吃力。
三、学习心得
首先,有关学科的学习方面。中国传统音乐这门学科与其他姊妹学科是紧密相连、相互借鉴、相互影响、一脉相承的,如原始音乐、古乐器等都是包含在中国传统音乐的范畴之内的。所以,我们要更多地去了解其他相关学科的内容,这样能开阔我们的眼界,开发大脑,理清思路,使得思维模式多元化,了解事物更加全面具体。
其次,有关史料的学习研究方面。研究传统音乐,必须翻阅一些古籍资料,其中会有很多艰涩难懂的内容,其复杂性是不言而喻的,所以,我们学习时除了按脚注去查阅古籍资料外,更重要的是找到原文,如果不能查阅到原文资料,理解不了原文意思,我们就必须翻阅大量的文献来校正核对,找出各种不同的观点,综合各种观点进行取舍,最后表明自己的观点。
最后,作为传统音乐的研究者,我们除了要认真汲取先辈们积累的那些辉煌成果之外,还要学习先辈们那种脚踏实地的研究和学习精神,从基础的层面做起,全方位地去发现和了解事物的现象和本质,合理地运用正确的研究方法进行合理的评价。同时要借鉴、学习他国的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平生所学运用到研究领域中去,为后来人创造更具价值意义的研究性成果,让中国传统音乐屹立于民族之林,走向世界。
摘要:《中国传统音乐概论》是由王耀华先生和杜亚雄先生共同完成的一本关于中国传统音乐的专业性著作。这本书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结构清晰,内容丰富,立意新颖。
关键词:语言学概论;理论教学;理论运用;能力培养
语言学概论是语言类课程中的基础理论课程,是高等院校中文学科本科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就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来看,这一课程的教学内容被视为一个中文专业本科学生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设置这门语言理论课程的目的是否只是为了使学生了解有关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还是应该有更高的、更有意义的目标?更高的目标又该如何去实现?从更普遍的意义上说,高校理论课程教学目标的设定是应该着眼于知识的传授,还是应该着眼于能力的培养?如果应该着眼于能力的培养,又该如何帮助学生跨越理论知识与运用能力之间的距离?语言学概论课程在高校中文专业的开设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这些问题恐怕并没有得到令人满意的解决。
近几年来,为了更好地应对高等教育发生的诸多变化,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了一套中文学科本科专业基础课教材。受中文教指委委托,其中的《语言学概论》教材由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大学的专业教师承担编写工作,目前该教材已正式出版(《语言学概论》,贺阳、沈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在教材编写过程中,我们对理论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思考,总结了长期理论教学实践的经验和得失,并有意识地将形成的教学理念贯彻到教材的编写中,努力使新的语言学概论教材能够方便这些教学理念的实现。
一、学以致用是理论教学的根本目标
语言学概论是一门理论课程,主要讲授语言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这些内容,无疑是语言学概论教学的首要任务。但如果到此为止,我们不禁要问:学习理论究竟为了什么?怎样才算掌握了一种理论?要回答这些问题,需要对理论的本质和功能有充分的认识。
理论是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系统化知识,它来自实践,但又不局限于当下的实践。理论在人的认知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具体体现为对科学观察的引导作用、对观察结果的梳理、概括和解释作用,以及对未知事实的预测作用。理论虽然也是一种知识,但其最大的价值在于对认知活动的引导作用和对客观世界的解释和预测作用。一句话,理论既是人类认识的总结,又是人类认知活动的工具。既然理论是一种工具,那么学习理论的目的就应该是运用,而不能只是单纯的了解。脱离了理论的运用,也不可能真正了解和掌握一种理论,这跟我们了解和掌握任何一种工具是同样的道理。因此我们说,学以致用应该是所有理论教学的根本目标。所谓学以致用就是要使学到的理论能够发挥其在认知活动中的应有作用,而不仅仅是识记一些概念和命题。具体到语言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我们认为教学的根本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观察、分析、解释语言现象的能力。
既然理论运用能力的培养是理论课程教学的根本目标,而我们又清楚地知道:知识并不等于能力,从知识到能力需要一个跨越,学习甚至理解了相关理论,并不意味着能够正确地运用这些理论来解决问题,那么理论课程如何教,才有利于学生完成从知识到能力的跨越呢?这是我们在理论教学的根本目标确定之后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我们在长期的理论教学实践中体会到,高校的理论教学应该由单纯的理论知识传授转向理论运用能力培养,教学和教材编写中强化问题意识、注重解释理论和理论解释等做法,对培养学生的理论运用能力都是有意义的。
二、强化问题意识与能力培养
科学研究都是问题驱动的,好奇心是科学研究最为基本的原动力,提问和质疑通常是科学研究的起点。好奇心的具体表现就是喜欢问“为什么”,这本是人的一种天性,但在应试教育下,这种天性或多或少被消磨折损以至于不少学生只习惯被动接受现成的结论。理论都是为了解决问题的,看不到问题,提不出质疑,也就不会有理论的运用。所以,提问和质疑是理论运用的前提,质疑的精神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是理论运用能力的基本要素。要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的能力,首先应该培养他们提问的能力和习惯,强化他们的问题意识。以问题导入教学内容和以追问深化理论理解,则是两种行之有效的强化问题意识的手段。
1. 以问题导入教学内容
以问题导入教学内容是说在讲授教学内容之前,先提出相关问题来启发学生思考,引起他们探讨的兴趣,再讲授理论作为问题的解答。这种问题导入方式比开门见山讲概念更能引起学生对相关理论的兴趣,更能活跃学生的思维。特别重要的是,教师发问的摹本作用,有利于学生获得发现问题的技巧,逐步养成提问的习惯。
语言学概论中的音位理论比较抽象,是学生理解上的难点之一,学生尤其不容易理解为什么要把一些明明不同的发音归并为同一个语音单位。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在前期知识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有意思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然后再引出音位理论来加以解释。
通过前期语音物理属性和生理属性及元辅音的教学,学生已知道不同的元辅音音质不同,发音共鸣腔的任何变化都会造成音质的不同。那么我们就要问:
(1)就不同人的发音而言,没有哪两个人的发音器官是完全一样的,因此也就没有哪两个人的发音是完全一样的。每个人的发音都有自己的特点,但为什么不同的人发某一个音时,明明都是有差异的,但我们却会听成同一个音?
(2)就同一个人的发音而言,有时候我们通过对自身发音器官变化的感受,明明知道刚才因发音器官的状态不同,所发的音一定是两个不同的音,但为什么却又听不出来分别而把它们当成同一个语音单位?
这些问题是人人都可以亲身体验的,但又是一般人难以回答的。从这些问题出发,我们可以告诉学生:人对语音的感知是一种范畴感知,这种范畴感知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和概括性,所得到的语音心理印象是在对客观的声音进行过滤和筛选后形成的。那么过滤和筛选的机制又是什么?或者说人是根据什么来决定在这个过滤和筛选过程中舍弃什么,保留什么?endprint
语言是社会的交际和思维工具。语音差别在语言中只有一种功能,那就是把不同的意义区别开来。因此人们对所有的语音差别并非一视同仁,而是根据是否与区别意义有关而区分出重要的和不重要的。凡是和区别意义有关的,就是重要的,不管它们之间的音质差别多么细微,人们一定会敏感地察觉到而详加分辨,否则就听不明白别人说的意思。凡是和意义的区别无关的,就是不重要的,即使听不出差别,也不会影响对他人言语的理解。久而久之,人们对这些语音差别的感知就会迟钝,甚至完全不能感知。这既是音位理论的经验基础,也是音位理论的基本原理。
在这个提问—解释的基础上,再去讲授“音位”的概念,由于有了人人可以体验的经验事实,学生理解起来就要容易很多。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提问—解释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鲜活的理论运用案例,学生从中可以获得有益的体验。
2. 以追问深化理论理解
以追问深化理论理解是说在讲授比较复杂的理论问题时,可以通过一步一步的追问,将理论的阐释和理解引向深入。这种追问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理论的融会贯通和综合运用,也有利于避免学生不求甚解而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语言学概论在讲到语言和社会的关系,或者语言的发展演变时,总是要提到“语言接触”的概念,但很少去讨论“语言接触”究竟是什么,语言和语言又是如何接触的,而只是介绍语言接触的种种后果,如语言成分的借用、双语现象、语言转用、语言混合等。那么我们就要问一个问题: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是一个由符号和关系构成的抽象实体,并不是具体的物体,它们又怎么能相互“接触”呢?如果我们说不清楚“语言接触”是怎么回事,就无法说清楚语言接触的种种后果是如何产生的。
如果我们提出上述问题,就会引导学生去了解语言接触过程的微观理论。学生就会知道:所谓语言接触是指语言使用者的接触,这种接触指的是互相学习和使用对方的语言。或者说语言之间的所谓接触是通过外语学习和使用实现的,语言接触的种种后果也离不开外语学习和使用的过程。在外语学习和使用过程中,人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外语成分或表达方式引进到自己的母语中来,从而使自己的母语发生变化。可见,所谓“语言接触”实际上是不同的语言在双语人头脑中的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得到这个理论解释后,我们还可以进一步追问:外语成分和结构怎么就会引进说话人的母语,从而引发母语的变化?我们完全可以遇到同胞就说母语,遇到外国人就说外语,这可以是两个彼此分离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语言间的相互影响又是如何发生的呢?
进一步深入了解语言接触理论,可以使学生了解到:由语言接触导致的语言演变可以有多种机制,其中之一就是所谓“语码交替”。所谓“语码交替”是指同一个说话人跟不同对象(例如同胞和外国人)交谈时分别使用两种不同的语言。那么语码交替为什么有可能使外语成分进入母语呢?有关研究表明:说话人如果经常交替使用两种不同的语言,很难在说一种语言的时候不激活另一种语言,以致一种语言的成分会渗透到另一种语言之中,或对另一种语言产生影响。
得到这个理论解释后,我们还可以继续追问:语码交替等机制会导致外语成分的渗透,这种渗透最为常见的现象是外语成分的借用。但语言是社会的交际工具,全体社会成员同时借用同一个外语成分的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那么个人或个别人的借用怎会影响到整个语言而使整个语言发生演变呢?
进一步深入了解语言接触理论,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到:外语成分的借用可以分为借用的发生和借用的传播两个前后相连而又不同的过程。所谓借用的发生是指语言社团中的个体在个人言语中引入外语成分,所谓借用的传播是指个人言语中的借用成分在整个语言社团中的扩散和接受。只有当个体借用扩散到整个语言社团并为其所接受,才称得上是外来成分的“并入”,才是语言演变意义上的“借用”。借用的发生和传播虽是不同的过程,但传播也会制约发生。只要有双语人存在,个体借用就有可能发生,但如果个体借用无法获得广泛传播,就只能是个人言语成分而不是语言成分。因此,传播的可能性对个体借用也会有制约作用,除非借用者只图自娱自乐,否则借用者必须考虑借用的可接受性。
在这样的不断追问下,理论的学习和理解就会不断深化。更为重要的是,这样深入展开的理论呈现了有关现象的足够细节,而绝非空洞的“宏大叙事”。这就为学生具体运用理论去观察有关现象提供了可能,也就是说细化的理论才可能对科学观察有更为具体的指导作用。同时,这种提问—解释,再提问—再解释的过程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理论运用的观摩和实践过程。
当然,从语言学概论的教材编写来说,教材编写受行文惯例的限制,不可能总是以“设问”方式引导下文。但编写者如果有问题意识,在编写过程中能够在心中自问自答,则可以使理论的阐述更系统、更深入,避免重要的问题浅尝辄止,同时也方便教材使用者以提问方式展开教学。而这正是我们编写这部《语言学概论》教材的一个原则。
三、注重解释理论与能力培养
注重解释理论是说要讲清楚理论的道理,使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理论的介绍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讲清楚某种理论的内容是什么,一是解释某种理论为什么是如此,或者解释某种理论在何种意义上才是合理的。介绍理论的内容固然重要,但显然后者更能够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理论的精神和实质。只有掌握了理论的精神和实质,才可以更好地把握理论运用的范围和程度,从而避免理论运用中的生搬硬套和强作解释。
语言学概论教学中,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是一个重要内容。关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美国语言学家沃尔夫(Benjamin Lee Whorf)曾提出“语言决定论”,认为语言是思维的纲领和指南,人借助语言对事物进行切分和分类,人对世界的认识是通过语言组织起来的。因此,语言决定人的思维方式,语言不同,语言使用者的思维方式也就不同,对世界的看法就会不一致。这也被称作“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这个理论长期以来充满争议,在中国大陆更是长期遭到批判。但在今天看来,对这样一个在世界范围内有重要影响的理论,语言学概论不介绍是不合适的,但前提是要讲清楚这个理论在何种意义上才是合理的,简单的肯定和简单的否定都是不可取的。endprint
对“语言决定论”,我们在教材和教学中是这样来处理的:就民族语言和民族思维的关系而言,“语言决定论”在多大程度上是合理的,这要看我们对其中的“决定”做何种解释。如果对“决定”做强式解释,认为一个民族的认知方式和对世界的认识完全是这个民族的语言决定的,有什么样的语言,就有什么样的思维,民族语言不同,民族对世界的认识也就不同,这种关于语言影响思维的看法,目前在学术界还存在较大的争论。如果对“决定”做弱式解释,认为民族语言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民族的认知,一种语言可能比另一语言更容易促发和指引某些认知方式和认知过程,从而导致不同民族在认知习惯和认知方式上存在差异。这种关于语言影响思维的看法,不仅有一定的事实依据,而且目前在学术界也有相当共识。但同时也应该看到,不同的民族语言虽然会造成不同民族的认知差异,但语言和认知毕竟不能等同。认知能力作为人脑的一种机能,是各民族相同的,不同民族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也共同遵循人类思维的一般规则和规律。我们既要看到语言不同所造成的认知方式和习惯上的民族差异,也要看到人类在认知能力、思维规律上的一致性以及在认知结果上的共通性。
上述对“语言决定论”的理论解读,可以告诉学生这个理论在何种意义上才是合理的、可以接受的。这相当于给出了运用这一理论的限制条件,以保证理论运用的适恰性。
对理论进行解释,还可以利用理论和理论、属性和属性之间的因果关系,用更为基本的理论来解释其他理论,用更为本质的属性来解释其他属性。例如,语言学概论课要讲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强制性,离散性和线条性。但为什么语言符号会具有这些特性?我们就可以从语言的社会功能(社会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角度进行解释。语言学概论课要讲词义的模糊性,但词义的模糊性是否具有必然性?我们就可以从语言和认知的关系、范畴化和词义来源之间的关系进行解释。用理论来解释现实现象是理论的运用,用理论来解释理论同样也是理论的运用。
从语言学概论的教学来说,注重解释理论,可以深化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把握,使其了解某一理论的立论依据、可信程度和适用范围,建立“理论自信”,而这些都是敢于运用某一理论并能够恰当运用这一理论的保障。
从语言学概论的教材编写来说,注重解释理论,教材内容才能够具有一定的深度,并尽可能地建立理论之间的关联,从而使教师在使用教材授课过程中可以有更大的展开空间。
四、注重理论解释与能力培养
注重理论解释是说学习理论要理论联系实际,要学会利用理论的解释功能,不但能够描写相关现象,而且有能力对这些现象背后的理据进行解释。描写和解释通常被认为是语言研究的两个层面,但由于语言现象往往无法穷尽观察和完全归纳,因此没有解释的描写往往难以达到“描写的充分性”要求。从这个角度说,描写的充分性有赖于解释。所以,学会运用理论来对客观现象背后的理据进行解释,是培养理论运用能力的重要一环。
为什么下面每组句子的真值条件相同,语法结构一样,但却一句自然,一句别扭:
a1. 茶杯在桌子上面
a2. 桌子在茶杯下面
b1. 板车在大楼前边
b2. 大楼在板车后边
c1. 邮票贴在信封上
c2. 信封贴在邮票上
其中的道理,我们可以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来进行解释。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符号的意义并不直接反映客观世界,直接反映的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语言形式是人的认知活动的一种外化形式。因此,语言形式总是和认知方式相一致,如果不一致,就等于扭曲了人的认知习惯,这样的语言形式就不易被人们接受。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语言现象背后往往有其认知上的根源。
那么为什么上面所举各组句子中一句能说,一句一般不说呢?从人的认知习惯上看,当人去观察和感知同一空间内的两个物体时,人眼不可能同时聚焦于两个物体,只能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个物体上,这个物体因受到关注而在人的心理上留下突出而清晰的印象,另一个物体则只能作为确定方位的陪衬。在这个认知经验的基础上,就形成了主体—背景认知模型。那个被关注的物体可以称作“主体”,被当作“主体”陪衬的物体可以称作“背景”。一个物体究竟是被当作主体,还是被当作背景,并不是完全任意的,而是要遵循一定的认知规律。粗略说来,体积、面积相对较大的物体通常被看作背景,体积、面积相对较小的物体通常被当作主体,违反了这一认知规律,语句就难以成立。在汉语里,“在……上/下/前/后”结构通常是表示背景的,(a2)、(b2)和(c2)之所以别扭,是因为这个结构中的名词所表示的都是体积或面积相对较小的物体,用这样的成分做背景,违背了认知规律,所以句子让人难以接受。
从语言学概论的教学来说,注重理论的解释功能,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帮助学生完成知识到能力的转化。
从语言学概论的教材编写来说,如果我们可以在教材中多提供一些理论解释的案例,不仅可以印证理论,而且可以为理论的实际运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这比举几个例子去简单印证理论,对教材使用者的帮助会更大。
总之,高校的理论课程教学不能只满足于讲清楚有关概念和命题,而应该在人才培养上有更高的追求,也就是应该把培养学生的理论运用能力作为理论课程教学的根本目标,语言学概论课的教学亦当如此。理解和运用、知识和能力都不是可以自然转化的,怎样才能帮助学生完成这一转化,既是高校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也是理论课程教师的应尽职责。
《邓小平理论概论》 期末考试A卷(开卷)
教学中心专业学号姓名成绩考试注意事项:
独立完成,学习体会雷同成绩0分;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上应清醒认识和科学回答的基本问题是什么?谈谈学习十八大提出的“三个自信”的体会。(50分)
(一)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世界各国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东西方文明。以五代领导人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根本遵循,充分吸收古今中外的人类文明成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开创并完善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成为近代以来世界文明中的具有独特魅力、显示出强大生命力的一颗璀璨明珠。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摆脱了任人欺凌的悲惨命运,摘掉了一穷二白的落后帽子,走上了独立自主、繁荣富强的康庄大道,昂首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经历了“从命题的提出到历史性飞跃并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这样一个过程。近代以来的中国,所面临的历史任务是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此,无数志士仁人上下求索,在俄国十月革命的炮声中得到了启示,开始尝试走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以中国工人阶级为依托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道路。并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正式明确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通过革命实践,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又逐步认识到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道路相结合的重要性,并开始独立自主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1938年,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在政治报告《论新阶段》中,明确提出了“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步阶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标志是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也是同各种错误思想斗争的结果。土地革命战争前期,是毛泽东思想的开始形成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地开辟了以井冈山根据地为代表的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毛泽东发表了《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等一系列著作,在理论上
论证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从遵义会议直到抗日战争结束,是毛泽东思想成熟时期。毛泽东在这一时期发表了一系列著作,内容涉及哲学、统一战线、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党建等各方面,特别是比较系统的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构成了毛泽东思想的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1945年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正式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从解放战争到新中国成立以后,为毛泽东思想的丰富和发展阶段。伴随着中国革命决定性的变化和国际关系的深刻变化,毛泽东思想得到丰富和发展。其主要内容有:关于二战结束后国际形势的科学分析,以“十大军事原则”为主要内容的军事理论的新发展,关于政策策略理论的新发展、关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理论,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等。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方略,并提出以苏为鉴,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任务,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初步探索。但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毛泽东却逐步偏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探索误入歧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经历了长达20多年的曲折历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曲折中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显著标志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建立。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第二次伟大变革时期,是从传统的社会主义转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新时期。在新的历史时期,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清醒分析世界发展大势,立足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经验和教训,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党的十八大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这是首次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目标是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这与2004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中提出的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即努力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这一宏伟目标具有开创未来的伟大意义,以总书记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将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次历史性飞跃。
(二)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上应清醒认识和科学回答的基本问题,我认为就是“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圆什么梦”的问题。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个毋庸置疑,决不能改旗易帜。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总书记指出:全党同志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点,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挥历史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清醒认识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和不变,永远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锐意进取,大胆探索,敢于和善于分析回答现实生活中和群众思想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
党的十八大精神,说一千道一万,归结为一点,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2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虽然这两个历史时期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很大差别,但两者决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扬经验,吸取教训,在这个基础上把党和人民事业继续推向前进。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社会主义从来都是在开拓中前进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邓小平同志为
它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这篇大文章上都写下了精彩的篇章。现在,以总书记为代表的第五代中央领导集体和全党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把我们的事业推向前进、稳步发展。
(三)习近平同志指出: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这三个自信源于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源于对我国国情的深刻把握、对民族命运的理性思考、对人民福祉的责任担当。坚定“三个自信”,有利于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受了历史和实践的检验,得到了全党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也受到了世界人民的尊重,只有倍加珍惜、毫不动摇地坚持这条道路,才能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才能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百年梦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实践证明,这个理论体系是科学的,只有坚持和发展这个理论,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才能有光明前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是一种制度体系,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提供了一系列的制度保障,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我们的自信来自于我们强大的实力。中国从以前积贫积弱到如今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道路”和“中国经验”引发全球瞩目。我们之所以能在全球经济一片哀鸿的境况下逆势上扬,靠的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反思历史,对照现实,中国的问题还是得靠中国人自己去解决,我们理应充满自信。只要我们坚定道路,振奋精神,踏实干事,“中国梦”就一定会早日成为现实。
二、如何理解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谈谈学习体会(50分)
(一)必须走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的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也曾出现过几个加速发展的阶段,1957年城镇化率达到15.4%。由于上个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我国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限制城镇人口的机械增长成了从那以后相当长时期的重大政策,由此而使城镇化的进展大大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到1978年,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到44.3%,而城镇化率只有17.9%。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我国城镇化进程出现加快的势头。1978年到2000年,城市数量由193个增加到663个,建制镇由2173个增加到20312个,城镇总人口由1.7亿增加到4.56亿,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由17.9%提高到36.2%。22年提高了18.3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0.83个百分点。城镇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国内生产总值的70%、全国工业总产出的50%、国家税收的80%、第三产业增加值的85%、高等教育和科研力量的90%以上集中在城市。但是,与我国的工业化进程相比,城镇化水平依然处于滞后的状况。据世界银行资料,目前我国城镇化水平比同等人均GDP国家和地区低11个百分点,是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由于大量农业劳动力长期滞留在农村,基本靠手工劳动,使我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很低,只相当于美国的6%。同时,2/3的农村人口收入增长缓慢,农村购买力低,农村市场打不开,已成为影响扩大国内需求和经济增长潜力发挥的重要矛盾。因此,加快城镇化进程,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已经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工业化,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按照基本完成工业化的要求,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水平应该达到50%以上,即城镇化率应该提高14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0.6个百分点。由于这个幅度还低于前22年年均提高的幅度,所以这个指标是留有余地的,是完全可以达到的。理论界有一种意见认为,本世纪头20年我国城镇化率还可以定得再高一些。理由是,从国际经验看,工业化中期是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阶段。例如,韩国从1967年到1987年间城市化率提高了20个百分点,日本从1966年到1987年间城镇化率提高了27个百分点。今后20年,也是我国工业化加速阶段,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也会相应加快。但是,我们必须充分看到我国农村有8亿人口,新增人口主要在农村的基本国情。改革开放20多年来,尽管城市人口增加近3亿,但农村人口的绝对数量并没有减多少。农村劳动力在向非农产业转移了1.5亿左右的同时,务农劳动力还增加了4000万。据测算,到2020年,我国人口总数将达15亿左右,到那时即使城镇化率达到50%,农村人口也还有7.5亿,也就是说,就绝对数来看,20年只比目前净减少5000万。这说明,我国农村人口减少的难度很大,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只能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必须与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中国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有限,各地区发展很不平衡。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还面临着实现经济增长、扩大就业、维护社会稳定以及解决人多地少、资源紧缺、环境脆弱、地区差异大等诸多问题和矛盾。因此,中国城镇化道路的选择,既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走高消耗、高排放、城乡分割、缺乏特色的传统城镇化老路,也不可能照搬其他国家的做法,而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走符合中国实际、符合各地区实际的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这种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多元化、渐进式、集约型、和谐型、可持续的城镇化。它不仅要具有中国特色,而且是一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新型城镇化,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传统的城镇化战略和模式的彻底扬弃。
(二)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基本上是以城镇化为最大特征。从1978年到2011年,中国经济规模的复合增长率近10%,同期城镇化率由17.9%升至51.3%。城镇化与经济高速发展之间互为因果。改革开放的过程,正是城市形成和范围扩张的过程,也是生产要素和商品打破壁垒自由流动、聚集,并形成全国统一市场体系的过程。得益于城镇化产生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企业享受到较低的资金和劳动力成本,以及更长的产品生命周期,通过不断满足巨大的国内外需求,实现高速增长。就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对应关系而言,按照钱纳里的世界发展模型,一国的工业化率达到30%时,城镇化率可以达到60%;工业化率达到40%时,城镇化率一般在75%以上。目前,我国的工业化率接近40%,但城镇化率才51%。这种城镇化与工业化水平的背离,表明我国城镇化的发展空间和必要性依然较大。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难题是中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目前,中国51.3%的城镇化率是按城镇常住人口统计的,其中包括1.6亿的农民工;若按户籍来算,人口城镇化率只有35%左右。未来10年,中国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2个百分点,中国城镇化率届时将提高至60%以上,将再有2亿农民进入城镇,加上现有的1.6亿农民工,新增城镇人口将达4亿左右。按农民工市民化以人均10万元的固定资产投资计算,能够增加40万亿元的投资需求。城镇化带来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消化工业化的过剩产能,房地产、家电、汽车、家具等耐用消费品销量提速。
(三)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核心是全面提高城市化质量,促进城市化健康发展。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就是要从中国国情和各地实际情况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走渐进式、生态型、集约型、融合型、和谐型、多样型城镇化之路。
一是走渐进式城镇化道路。各地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一定要从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地区合理有序流动,科学把握城镇化推进的速度和节奏,城镇化的规模和速度要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城镇吸纳人口的能力相适应,防止出现超越承载能力的“过度城镇化”。
二是走生态型城镇化道路。确立新的城市生态观,实行绿色发展战略,推行绿色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建立绿色考核指标体系,构建环境友好型的生态城镇、生态园区、生态企业和生态产业体系,建设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优美的良好人居环境。
三是走集约型城镇化道路。坚持资源节约,大力推进土地、能源、水资源等节约集约利用,促进人口与产业协同集聚,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城镇、低碳型城镇和紧凑型城镇,提高城镇资源利用效率。
四是走融合型城镇化道路。坚持城乡统筹的理念,积极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劳动就业、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社会管理的一体化,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形成城乡良性互动、融合发展的格局。
五是走和谐型城镇化道路。坚持以人为本,倡导和谐理念,切实保护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合法利益,维护进城农民工的各种正当权益,促进农民工和谐融入城市,加快城中村、城市危旧房和边缘区改造,建设平等、公正、安全、宜居的和谐型城镇。
外国音乐史概论教学大纲
兰州城市学院音乐学院
时间:2010-04-27
浏览: 58
一、课程性质和定位
欧洲音乐简史是高等师范院校三年制音乐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是为学生掌握欧洲音乐史的历史而开设的一门音乐理论课程,是学生学习其它音乐课程的基础科目。
二、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1、了解欧洲音乐史的基本内容,理论体系,要求及其发展历史。
2、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熟习各个时代的音乐特征,培养学生独立从事中小学音乐教学工作中辅导和欣赏音乐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的研究音乐史打好基础。
三、教学建议
1、明确教学目的和要求,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欧洲音乐史的基本原理和一般理论。
2、采取以讲述之主,附加不同时期的作品鉴赏。
四、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 本课程为考试科目,平时成绩不少于3次,占总成绩的10%,期中考试占总成绩的2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70%。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五、该课程总课时
本课程为一个学期,每周授课两个课时,总学时数为36课时。
教 学 内 容
第一章
西方古代音乐文化(2学时)[教学要求]
1、了解欧洲音乐史的学科性质。
2、了解欧洲古代音乐文化的音乐起源问题,让学生了解几种有影响的观点。[教学内容]
1、音乐的起源和原始社会的音乐。
2、古希腊音乐。
3、古罗马音乐。
第二章
中世纪欧洲的音乐文化
(2学时)[教学要求]
1、了解中世纪的宗教音乐。
2、了解中世纪的世俗音乐。
3、了解中世纪的音乐理论和乐器。[教学内容]
1、中世纪的宗教音乐。
2、中世纪的世俗音乐。
3、中世纪的音乐理论和乐器。
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文化
(2学时)[教学要求]
1、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新艺术。
2、了解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音乐流派,学习各大乐派的创作特征和代表人物。
3、掌握文艺复兴时期产生的音乐体裁形式从声乐体裁和器乐体裁两方面学习。[教学内容]
1、新艺术。
2、十五、十六世纪复调音乐的发展及其流派。
3、新教圣咏和宗教音乐改革。
4、音乐理论,乐器和器乐。
第四章
十七至十八世纪上半叶欧洲的音乐文化(6学时)[教学要求]
1、了解十七至十八世纪上半叶欧洲歌剧的诞生和发展。
2、了解十七至十八世纪上半叶大型声乐体裁清唱剧与康塔塔的产生和发展。
3、了解十七至十八世纪上半叶的乐器及器乐体裁。
4、了解巴赫、亨德尔的生平事迹和代表作品、音乐成就。[教学内容]
1、欧洲歌剧的诞生和发展。
2、大型声乐体裁清唱剧与康塔塔的发展。
3、器乐发展与器乐流派。
4、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5、格奥尔格·弗里德里克·亨德尔。
第五章
十八世纪下半叶至十九世纪初欧洲的音乐文化(6学时)[教学要求]
1、了解十八世纪下半叶至十九世纪初的音乐特点。
2、了解喜歌剧的兴起和发展。
3、了解格鲁克的歌剧改革,学习格鲁克歌剧改革的原则。
4、了解古典奏鸣曲,交响的成型和发展。
5、详细了解海顿的交响曲创作和弦乐四重奏的创作,详细了解莫扎特的歌剧创作和交响曲创作。
6、详细了解贝多芬的创作特征,了解钢琴奏鸣曲的创作及其交响曲的创作和其它重要的音乐作品。[教学内容]
1、喜歌剧的兴起和发展。
2、格鲁克的歌剧改革。
3、古典奏鸣曲、交响曲的成型和发展。
4、维也纳古典乐派、海顿、莫扎特与贝多芬。
第六章
十九世纪欧洲的浪漫主义音乐(6学时)[教学要求]
1、了解浪漫主义音乐的美学思想及其特征。
2、了解和掌握浪漫主义音乐时期的音乐体裁。
3、了解浪漫主义乐派的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创作特点和作品。[教学内容]
1、浪漫主义音乐的美学思想及其特征。
2、费朗茨·彼得·舒伯特。
3、卡尔·马里亚·恩斯特·冯·韦伯。
4、雅各布·路德维希·弗利克斯·门德尔逊。
5、罗伯特·舒曼。
6、路易·埃克托尔·柏辽兹。
7、肖邦与波兰音乐。
8、李斯特与匈牙利音乐。
第七章
十九世纪下半叶欧洲音乐和民族乐派(6学时)[教学要求]
1、了解意大利歌剧的复兴及发展。
2、了解民族乐派的音乐特点及其代表人物。[教学内容]
1、奥地利的轻音乐和约翰·斯特劳斯。
2、理查德·瓦格纳。
3、约翰内斯·勃拉姆斯。
4、意大利歌剧的复兴及发展。
5、法国音乐。
6、俄罗斯音乐。
7、捷克音乐。
8、西班牙音乐和阿尔贝尼斯。
9、北欧音乐和格里格。
第八章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上半叶西方现代音乐(6学时)[教学要求]
1、了解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上半叶西方现代音乐各种新思想和新技法。
2、了解印象派音乐的音乐特点及其代表人物。[教学内容]
1、晚期浪漫主义音乐。
2、真实主义歌剧。
3、印象派音乐。
4、表现主义音乐和序列音乐。
5、新即物主义音乐和新古典主义音乐。
6、偶然音乐和微分派。
7、美国爵士乐和流行音乐。
主要参考书目
黄腾鹏著:《西方音乐史》敦煌文艺出版社
相关内容:
2010-04-27形体舞蹈教学大纲
2010-04-27声乐教学大纲
2010-04-27钢琴教学大纲
2010-04-27合唱教学大纲
2010-04-27歌曲写作基础教学大纲
2010-04-27音乐教学论教学大纲
2010-04-27外国音乐史概论教学大纲
2010-04-27音乐名作欣赏教学大纲
2010-04-24教师教育本科专业
1994.5 2010-04-27乐队编配常识教学大纲 版权所有 兰州城市学院 音乐学院 2009-2012 陇ICP备05004189号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被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将字母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5分)
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是„„„„„„„„„„„„„„()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D、消灭剥削和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2、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科学命题是在„„„„„„„„„„„()
A、党的十二大上B、党的十三大上
C、党的十四大上D、党的十五大上
3、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并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党的十二大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大D、党的十五大
4、在“三个有利于”标准中,最根本的标准是„„„„„„„„„„„„„„„„„„„()
A、A、实践标准B、综合国力标准
C、人民生活水平标准D、生产力标准
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始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结束
C、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D、党的十三大的召开
6、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有机统一,不可分割,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A、基本路线B、基本纲领
C、基本方针D、基本原则
7、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论断„„„„„„„„„()
A、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B、概括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
C、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D、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8、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A、阶级斗争B、社会基本矛盾
C、改革开放D、人民群众政治和利益的统一
9、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战略步骤的第三步,是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
A、发达国家水平B、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C、发展中国家水平D、世界先进水平
10、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对市场经济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是„„„„„„„„„„„()
A、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B、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调节作用
C、市场经济是国家干预的经济D、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11、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
A、A、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B、人民当家作主
C、民主集中制D、维护社会主义制度
12、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和集中体现是„„„„„„„„„„„„„„„„„„„„„()
A、A、爱国主义B、集体主义
C、社会主义D、为人民服务
13、“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最初是为了解决„„„„„„„„„„„„„„„„„„„()
A、A、香港问题B、台湾问题
C、澳门问题D、钓鱼岛问题
14、我国对外政策的根本立场是„„„„„„„„„„„„„„„„„„„„„„„„()
A、A、反对霸权主义B、反对帝国主义
C、维护世界和平D、独立自主
1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经济发展程度上看,是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
A、A、计划化B、全球化
C、国际化D、现代化
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所给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
A、A、可以长期并存共同发展
B、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
C、在各自的范围和领域内都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D、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
E、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不同
2、和平与发展„„„„„„„„„„„„„„„„„„„„„„„„()()()()()
A、A、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B、B、这两个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
C、C、是世界人民的要求和愿望
D、D、是世界发展的潮流
E、这两个问题也就是东西南北问题
3、党的基本路线提出的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
A、A、社会主义道路
B、B、人民民主专政
C、C、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D、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E、依法治国
4、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是:教育要„„„„()()()()()
A、A、面向现代化
B、B、面向国际
C、C、面向世界
D、D、面向未来
E、面向全国人民
5、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党始终代表„„„„()()()()()
A、A、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B、中国社会发展目标
C、C、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D、D、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E、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判断题(在每小题后的括号内打“√”或“ × ”,每小题1分,共8分)
1、社会主义本质是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2、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3、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4、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
5、当今时代主题的核心是和平问题。„„„„„„„„„„„„„„„„„„„„„„()
6、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7、邓小平最早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这一概念是在1992年南方谈话。„„„„„„„„„()
8、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四、辨析题(要求对所给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分析,判断错误,本小题不得分。每小题8分,共16分)
1、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辛勤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要求。
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等价交换原则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
五、简答题(每小题9分,共36分)
1、邓小平对毛泽东提出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有哪些新贡献?
2、简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关系。
3、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六、论述题(本题共15分)
作为教材在名称上会有相对固定的叫法是合理的, 这在我国有着一定的历史原因。但是, 根据新闻学的学科特点, 在新闻教学的实践中, 实际存在两门课程:新闻学概论和新闻理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在大一开设新闻基础知识, 大二开设新闻理论;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在大一为学生开设媒介概论, 大二开设新闻学理论;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则分别开设新闻传播入门和新闻传播理论两门课程。这说明, 在实践教学工作中, 需要这两门课程的并存。
对于新闻学概论和新闻理论的区别, 笔者以为, 新闻学概论是作为一门课程出现的, 不同的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工作中的实际情况涉足新闻理论、新闻史、新闻业务的不同内容, 以使学生对新闻学领域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新闻理论则是作为一门学科独立存在, 它的研究对象可以是具体的新闻现象, 但最终将在理论的视域下回答具体问题。
很多教师, 包括很多教材的著作者往往将“新闻学概论”和“新闻理论”看做一回事。如, 由上海大学出版社出版, 郝雨、王艳玲编著的《新闻学概论》 (2003.3第一次版) , 就认为李良荣的《新闻学概论》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1第三版) 是高等院校新闻专业的新闻理论教科书。[1]
郝雨、王艳玲误解了李良荣撰写《新闻学概论》的目的。李良荣在教材中已明确表示“新闻学概论”课程是“总结、阐述人类新闻活动主要是新闻事业的基本规律及新闻学中的基本概念和知识, 为进一步掌握新闻业务、探索新闻理论、研究新闻史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系统基础知识”。[2]
这段表述中, 李良荣廓清了两个基本问题:第一, “新闻学概论”是总结、阐述新闻学中的概念和知识。一般地讲, 新闻学包括新闻理论、历史新闻、应用新闻三部分, 李良荣教授使用“新闻学”这个概念的时候, 即已包括以上三部分。也就是说, 李良荣的《新闻学概论》旨在对新闻学学科的基础知识进行全面介绍, 并非单一针对新闻理论。第二, “新闻学概论”与新闻业务、新闻理论、新闻史都不尽相同。“新闻学概论”课是对上述三者的梳理和整合, 是为开设上述课程所做的前期准备。因此, 郝雨、王艳玲将李良荣的《新闻学概论》等同为“新闻理论”教科书是不准确的。
在实践工作中, 将新闻学概论等同于新闻理论的现象比并少见, 这种观念对于新闻学概论和新闻理论的教学工作都极为不利。笔者查阅了国内外二十余个版本的“新闻学概论” (导论) 、“新闻理论” (原理) 的相关教材, 得出了以下观点:
一、“概论”概念使用混乱, 教材内容差异较大
《辞海》 (1989年版) 对“概”的解释, 切合“概论”的有两个:注释 (5) , 景象、状况;注释 (6) , 要略。那么, 对“概论”即可解释为, 事物的全景介绍或者是对事物大略地介绍。互动百科对“概论”解释为概况的论述。英文多使用outline, introduction, survey, 如Introduction to mass communication被翻译为“大众传播概论”。
李良荣的《新闻学概论》内容涉及:第一章新闻活动, 第二章新闻, 第三章新闻与信息、宣传、舆论, 第四章新闻事业的产生, 第五章新闻事业的发展及其基本规律, 第六章新闻媒介的性质, 第七章新闻事业的功能与效果, 第八章大众媒介与社会, 第九章新闻自由和社会控制, 第十章新闻媒介的运行体系与管理模式, 第十一章传媒业经营, 第十二章新闻媒介的受众, 第十三章中国新闻事业的工作原则, 第十四章新闻选择, 第十五章新闻从业人员的专业理念、职业道德和修养, 第十六章中国的新闻改革。该书对整个新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做以介绍, 符合概论的要求。
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谢金文编写的《新闻学导论新编》 (2008.12第一次版) 序中明确“新闻学主要有三部分内容:新闻理论、新闻传播实务和新闻传播史。与本书同类的书籍一般仅含第一部分的内容, 本书则对第二和第三部分也有所涉及, 以期对新闻学作出近于全景的展示。”[3]
斯坦利·J·巴伦的“Introducing Communication Theory”尽管介绍的是大众传播学知识, 但其框架结构对“概论”性教材却有范式的意义。其内容包括:第一部分打下基础, 第二部分媒介、媒介产业和媒介受众, 第三部分辅助行业, 第四部分信息时代的大众媒介文化。
以上观点和郑保卫教授“不管是叫‘概论’、‘总论’还是‘导论’、‘通论’, 都不应当仅仅是讲新闻理论的内容, 它还应当包括新闻史和新闻业务的内容”[4]的观点不谋而合。目的都是通过概论性质的教材, 对新闻学做出全景式的介绍。
邵志择的《新闻学概论》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8第一次版) 英译名为“Basic theories on journalism”, 可直译为“新闻理论基础”。该书的内容:第一章信息、语言与新闻, 第二章新闻价值与新闻价值观念, 第三章新闻事业与社会整合, 第四章新闻传播者、媒介、接受者, 第五章新闻真实性, 第六章新闻客观性, 第七章新闻自由理念, 第八章新闻与宣传, 第九章新闻与公众舆论, 第十章新闻与法。这些实际上是新闻理论的内容, 这种做法是将新闻学概论等同于新闻理论。
邵志择在该书的后记中, 也对书名有所反思“本书名为《新闻学概论》, 真的是概而论之”。同时, 他还认为“新闻学基础理论究竟应当是怎样的框架并无定论”。对于这种观点, 笔者不敢苟同, 作为教材的编写者对于新闻理论的研究对象认识不清, 是非常不应该的。笔者同意杨保军教授的观点, 新闻理论应该包括新闻本体理论、新闻业态理论、新闻关系理论三部分。不同作者可以在教材中建构不同的框架, 但至少应该明确研究的对象。
二、国内外其它名称的新闻学概论相关教材
台湾学界似乎没有“新闻学概论”的观念, 非新闻史和新闻业务的著作, 往往都冠以“新闻原理”的名号。
黎明文化事业公司出版, 政治大学李瞻教授编写的《新闻学原理》的内容为:第一篇新闻理论, 第二篇我国电视问题, 第三篇新闻政策。这种体例, 在大陆学界很少见。
国立编译局出版, 郑真铭主编的《新闻原理》的内容为:新闻的本质和新闻记者的角色, 新闻学之发展, 报业的四种理论, 新闻教育之发展, 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 新闻与法律, 新闻与公共关系, 新闻组织的经营与管理, 新闻编辑, 新闻采访与写作, 报业的发展与问题, 电视的发展与问题, 广播的发展与问题, 出版事业的发展与问题, 广告的发展与问题, 电影的发展与问题, 世界主要的新闻通讯社。作为“部编大学用书”, 如此系统地介绍新闻界全貌, 似以《新闻学概论》命名更为妥帖。
北京大学出版社的世界传播学经典教材丛书中, James Glen Stovall著“Journalism:w ho, w hat, w hen, w here, w hy an d how”中译名《新闻学教程》内容包括:何事新闻与社会新闻文化成为新闻工作者;何处报纸、杂志、电视与广播、新闻网站的经营与管理;何人与如何记者、报道、新闻与特稿写作、风格、编辑、编辑工作与标题写作;何时新闻业之始新闻业之成熟期;为何法律与新闻工作者道德实践。该书在内容简介中表示, 本书“对新闻学领域的知识进行了综合介绍, 包括新闻如何产生和传播、新闻机构如何运作, 以及受众如何反馈并与新闻机构互动等;同时本书还介绍了报道、写作、编辑等新闻业务。”从这个角度, 该书命名为《新闻学教程》是合适的。
在英文著作中, 理论著作往往使用“Theories”直接表明身份, 如“Communication Theories:Origins, Methods and Uses in the M ass M edia”。该书翻译者反对在对原文进行中介和诠释时, 将“传播理论”和“传播学”画上等号 (这种观点具有范式意义) 。如翻译者认为, 施拉姆的“Men, Women, M essages and M edia:Understanding Human Communication”因“以理论为主, 几乎没有涉及应用层面, 甚至未提及研究方法”而被翻译为《传播学概论》是不合理的。[5]
三、新闻理论教材内容的相对稳定
以“新闻理论”命名的教材, 近些年有越来越多的趋势, 如:《当代新闻理论》 (郑保卫新华出版社2003.11) 、《新闻理论新编》 (郑保卫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7.9) 、《新闻理论教程》 (杨保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3) 、《新闻理论基础》 (刘九州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3) 、《当代新闻学原理》 (刘建明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3) 、《新闻理论教程》 (胡正荣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2) 、《新闻理论教程》 (何梓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2) 、《当代新闻理论》 (丁柏铨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12) 、《新闻理论》 (雷跃捷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8) 。
郑保卫教授的《新闻理论新编》分五部分:新闻, 新闻事业, 新闻工作, 新闻受众, 新闻从业者。自序中, 郑教授表示力图通过该书对“新闻学本体理论所涉及的基本概念作较为准确的阐述、界定和厘清”, 而新闻理论对于新闻实践的作用则是“概括、分析和论述”。
《新闻理论基础》 (刘九州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3) 认为“对于新闻理论来说, 作为‘母性’学科, 其主要功能是揭示存在于新闻事业史和新闻业务活动背后的规律, 而不是代替它们作具体的对象性描述, 否则就不能涵盖后二者, 从而失去基础理论所必备的组织能力, 即能够将后者研究中的新发现纳入自己的论述模式之内。”[6]该书的编著框架为:第一章对新闻理论范畴的一般性理解, 第二章新闻理论范畴的逻辑系统, 第三章事实与新闻事实, 第四章新闻真实性, 第五章新闻客观性, 第六章新闻时效性, 第七章新闻自由, 第八章新闻党性, 第九章新闻道德, 第十章新闻舆论, 第十一章新闻信息, 第十二章新闻可读性, 第十三章新闻价值, 第十四章受众期待。
研究新闻理论离不开新闻史和新闻实践, 但如何在教材中平衡三者的关系、合理分配三者权重, 以上两本著作作出了明确的回答。
台湾由三民书局印行, 政治大学彭家发副教授著《新闻论》自序中表示“本书论域, 即是从理论、实务、历史、社会及现象等这五个类项取材, 试图以实例举证, 来编织、突显和引出新闻学的本质及新闻学原理”, 也应视作一本新闻理论教材。
而彭菊华的《新闻学原理》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1) 将“传媒新闻传播实务运作”作为新闻理论涵盖的内容, 似有所不妥。
四、辨析教材名称的意义及建议
库恩主义认为, 教材是一个范式确立的重要标志。而一般说来, 新闻教育质量的高低, 起决定作用的, 主要是两个因素:一个是师资, 一个是教材。两者之间, 教材的作用更大。科学的教材配置, 对于新闻教学工作有着指导意义。[7]
实际上, 教材名称使用混乱的情况, 郑保卫教授已在《当代新闻理论》中指出“从名称看, 在已经出版的新闻理论著作中, 《新闻学概论》、《新闻学通论》、《新闻学总论》、《新闻学导论》、《新闻学新论》、《新闻学原理》、《新闻学教程》、《现代新闻学》等各种名称都有。其中叫《新闻学概论》的最多。”[8]
郑保卫教授将教材定名为《当代新闻理论》是出于“人大新闻学专业本科的新闻学理论课程定名为《新闻理论》”的考虑。杨保军教授的《新闻理论教程》在前言中开宗明义“这是一本关于新闻理论的著作性教材”。他们对于新闻理论课所使用的教材的名称, 考虑是周全的。
将“新闻学概论”等同于“新闻理论”不利于教师和学生理论修养的提高, 甚至可能弱化新闻理论的理论色彩, 不利于对“在整个新闻学中处于统帅地位”的新闻理论的学习。将“新闻学概论”等同于“新闻理论”, 本身也说明, 教材的编写者对于新闻理论研究对象认识不清, 而欲以己之昏昏, 使人之昭昭实在是教育的大忌。
辨析教材名称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多数高校的“新闻学概论”课程开设在大一第一学期, 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对新闻学学科有一个全面而基本的认识, 促使学生建立学习其它专业课的兴趣。这时如果选用的教材不尽合理, 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产生不必要的畏难情绪。因此, 笔者以为, “新闻学概论”课程教材宜以《新闻学概论》、《新闻学总论》、《新闻学导论》、《新闻学通论》命名。
新闻学理论则适合在开设新闻学概论的基础上, 在大二或者大三开设。有了一定实践经验和理论性的思考, 学生在学习新闻理论课程时必定会有更多的收获。简单的以“新闻学概论”取代“新闻理论”的做法是极不可取的。《当代新闻理论》 (丁柏铨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12) 内容提要中作出的说明, 本书“与《新闻学概论》相衔接, 然而又有所分工”, 这种对新闻学概论和新闻理论的区别是很合理的。
摘要:目前, 新闻学概论课程所使用的教材名称多为“新闻学概论”或“新闻理论”, 实际上新闻学概论并不能等同于新闻理论。本文通过辨析本领域内的部分教材, 试图对“新闻学概论”课程与“新闻理论”学科作出合理区别。在实践教学中, 新闻学概论与新闻理论应当作为两门独立的课程存在, 这样既保证了学生对新闻学学科的全景式了解, 又是对新闻理论学科地位的尊重。
关键词:新闻学概论,新闻理论,区别,范式
参考文献
[1]郝雨, 王艳玲.新闻学概论[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3:15.
[2]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内容摘要.
[3]谢金文.新闻学导论新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序.
[4][8]郑保卫.当代新闻理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3:8.
[5]理查德.韦斯特, 林恩·H·特纳.传播理论导引:分析与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2.
[6]刘九州.新闻理论基础[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2.
【关键词】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临床课程
我校在非医专业——英语和法学开设必修课程《临床医学概论》,因为这两个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既不进入临床,又不考行医执照,所以对《临床医学概论》课非常应付。如何让非医专业的学生喜欢《临床医学概论》课,并且能真正学到一些临床知识,为今后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做一些全面的准备,是研究《临床医学概论》课程教学模式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1.建构主义对学习的认识
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对世界的理解和赋予的意义是个人主观决定的。人类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构建、解释现实。每个人的个人世界是用他自己的头脑创建的。由于我们的个人经验以及对经验的解释不同,所以我们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也各不相同。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原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互动来获取、建构新知识。[1]所以,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是认知活动的主体,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2.基于建构主义的学习者特征、学习内容特征的分析及教学目标的确定
设计建构主义教学模式要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为了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充分了解所教学生的特征,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设计适合学生能力与知识水平的学习问题,提供适合的帮助和指导。非医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临床医学概论》前已经学习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中医基础课程,已经有一定的中医临床基础理论知识,对中医已经有了较全面的把握。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要解决真实环境下的问题,在完成真实任务中达到学习的目的,但真实的任务是否会涵盖教学目标所定义的知识体系,这就需要教师认真分析学习内容。其中陈述性知识可通过提供学习资源的方式获得;而策略性的知识,则可通过完成任务的过程自主学习获得。《临床医学概论》是在学完中医基础课程后开设的一门临床课,学生对疾病已经有一定的了解。而且《临床医学概论》课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可将学生身边的具体病例设计成“任务”,并提供参考书目,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疾病,最终达到掌握临床基本知识的教学目的。
非医专业的学生在他们的第四学年已经具备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学习中医临床课的能力。所以,《临床医学概论》课程的教学目标可设定为让学生对临床疾病有更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3.在真实的学习情景下设计真实的学习任务
学习情景指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背景,以此为支撑开展教学。[2]如在《临床医学概论》课程教学中可以常见病、多发病为学习情景,在此问题背景下设计“任务”。
“设计学习任务“是建构《临床医学概论》教学模式的核心,它为学生提供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其他辅助设计是为了使任务更加明确具体、使学生解决问题成为可能,最终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临床医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可以在第一节课对学生做摸底调查,看学生对哪些常见病感兴趣,将学生感兴趣的病种设计成“任务”,以使学生学有所得。例如可以将常见病痔疮设计成“任务”。
4.提供学习资源
学习资源是指与解决问题有关的各种信息资源,包括文字和影像[3],丰富的学习资源是建构主义学习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如为了让学生了解痔疮,可提供参考书目:荣文舟主编的现代中医肛肠病学、李开泰等编著的中医治疗经验选集——痔疮、王治宽主编的中医临床诊治自学入门、史仁杰主编的痔疮手术、王德昭主编的痔疮、岩垂纯一主编的远离痔疮、沈龙生编著的痔疮防治等书,让学生到图书馆或网上去查阅、参考。
5.教师的管理与帮助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的地位。教师可组织学生讨论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探讨解决的方法,总结完成任务过程中的经验。
同时,在思路上启发学生,看一看其他同学是如何完成该任务的,在方法上和自己有什么不同。集思广益,开拓思路,鼓励创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终身受益。
6.总结与强化练习
教师的总结在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其主要任务是查漏补缺。但总结时不能太细,应为知识体系的串讲,应简明扼要。可讲解一些共同的难点和重点,再给出临床应用中的实例,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如讲解痔疮发作或手术后排尿障碍时所用“通脬汤”的方义、用药特点及临床应用案例。
同时,教师的总结、归纳可使学习能力差的同学或操作有疏漏的同学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全面掌握知识点,达到教学目标。
为巩固学生对所学习知识的掌握,可给学生一些练习题,进一步加深记忆。如痔疮的中医病因病机是什么?
7.教学评价
教师要依据客观的教学目标对于一些基本的教学要求进行评价,但这还不是评价的全部,更多的应该包括学习任务的整体性评价、学习参与度的评价等。评价通常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两种方式。
形成性评价是在某项教学活动过程中,为了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取得更佳的效果而不断进行的评价。[4]它能及时了解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情况、存在问题,并可据此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进行形成性评价时要注重学生个体过去和现在的比较,看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相对独立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而不是简单的分等排序。形成性评价可采用日常检查法、纸笔测验法和表现性评价法。
日常检查可包括课堂提问和课下写小论文等,如让学生尝试总结内痔、外痔和混合痔的异同。
纸笔测验中要注意命题反映学生知识应用能力、思维能力、语言概括和组织能力的差异,适当拉开档次。如让学生写出痔疮熏洗法和敷药法的常用方药。
表现性评价是指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表现知识和技能成就的评价,学生每完成一次任务都应得到一个成绩。
总结性评价又称“事后评价”,一般是在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的评价[5],如期末考试。最后要将这几种成绩结合,给出这门课的总成绩,这样更有利于全面培养学生,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有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总之,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课堂教学的改进、促进学生的进步,职能是诊断教学中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周明亚.试论建构主义课堂的创设与建构主义教师的教学行为[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3):93.
[2]余胜泉,杨晓娟,何克抗.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0(12):7.
[3]郭婧娟.建构主义下的研究性教学方案设计[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1):100.
[4]辛自强,池丽萍,张丽.建构主义视野下的教学评估[J].教育研究,2006(4):55.
[5]陳亮.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视野下的教学评价体系研究[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5(4):24.
基金项目:国家质量工程中医特色建设项目(TS2067);北京市高等学校特色建设项目;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建设项目。
作者简介:
张煜(1968—),女,北京人,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养生康复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医养生学,中医学。
仁青加(1972—),男,主要研究方向:藏医学,临床学。
通讯作者:李峰(1965—),男,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诊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医学,中医诊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