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专业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一.寒假计划
自从考完一级,整个人都松懈下来了。结果考试都应付过去了。直到知道自己一级成绩,居然没过。一下子泄了气,所以想着要在下学期要好好努力,争取把一级过掉。
我知道自己的薄弱点是听力,这或许是学习外语的所有人的通病。之前也是想着每天要抽出时间练习,但因为没有计划,又没有恒心,所以到头来还是没有提高,所以过不了自己的瓶颈。
计划主要是多上一些日语网站,进行听写训练,希望自己在实践后有所提高。但贵在实施和坚持。
二.实践报告
我这次寒假的社会调查对象是xxxx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我于二月二十日走访了这家公司,这家公司主要是提供教育培训和职业培训。通过这家公司我了解了一些xx人力方面的有关信息。
2011年下半年开始xx劳动力市场受金融危机影响,企业的需工量明显萎缩,甚至部分企业出现了裁员现象。2011年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逐渐消退,xx的经济出现回暖,企业已经逐步走出萧条期,用工需求“来势汹汹”,特别是在去年金融危机时期受影响比较大的机械电子、纺织服装、加工制造等劳动密集型行业。
2011,xx人力资源市场共举办现场招聘洽谈会160场,其中,针对进城务工人员、出国务工人员、大中专院校毕业生、残疾人、退役士兵等不同群体举办的大型、专场招聘活动16场。
从用人单位对求职者文化程度的要求来看,约90.1%的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文化程度有要求。要求高中、中专(含职高、技校)文化程度的用人需求占总体需求的37.16%,其中中专(含职高、技校)的用人需求占13.02%;对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求职者的需求比重为37.05%;对大专文化程度求职者的需求比重为13.87%;对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求职者的需求比重为2.01%。从求职者的文化程度来看,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劳动者是劳动力市场的求职主体,占全部求职者的50.41%;31.39%的求职者是高中、中专(含职高、技校)文化程度;大专文化程度的求职者比重为14.79%;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求职者比重为3.4%。
三.个人感想
1 高校外语专业跨文化教学的现状
1.1 割裂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 在英语专业教学中舍本求末
学习语言和学习文化实际上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布兰贝克 (Brembeck) 曾经说的幽默干脆:学习外语而不学外国文化是造就一个口齿伶俐的傻瓜的好办法。也就是说, 语言和文化有着不可割裂的关系。束定芳、庄智象将他们的关系概括为三句话, 即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底座。
高校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现状分析自20世纪80年代交际法教学被介绍到国内以来, 与培养交际能力密切相关的文化逐渐进入外语教师的研究视野, 文化是外语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一论题得到外语界的普遍认同, 教学中的文化问题由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当然, 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更不是简单相加的问题, 不是在原有的语言教学之外, 另加上文化教学, 而应该是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如今文化教学的发展并不平衡。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始终没有形成大的气候。许多高校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中, 仍然普遍存在要么过分强调英语基本技能的培养, 似乎通过四级、八级, 口译等考试就是一名合格的英语专业人才, 把英语专业变成了一个学点英语语言的地方;要么在“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口号下, 过分强调“相关专业知识课程”的学习, 让学过一点“相关专业知识课程”的英语专业学生去从事经贸, 外交旅游的工作, 和经贸, 外交, 旅游专业的学生争夺饭碗。
这两种倾向都忽视了“英语专业知识课程”的培养, 人为地把语言和文化割裂开来, 学习的是语言的物质形式或物质外壳, 丢掉的是它所承载的文化内涵。这样就忽视了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现在的英语教学现状下英语专业学生过分专注语言技能的训练而在思想观念上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英语教学中没有坚持文化教学的发展, 英语教学拣了芝麻, 丢了西瓜。
1.2 专业英语教材的相对滞后
教材不仅是语言教学内容的载体, 也应该是文化教学内容的载体。选定的教学材料既要包涵选定的语言项目, 也要包容选定的文化项目, 只有这样, 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才能都有据可依。
近年来, 大学英语方面的许多优秀教材层出不穷, 如《大学英语》 (修订本) 、《新编大学英语》、《新视野大学英语》、《二十一世纪大学英语》等。这些教材很好地适应了新的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大纲, 在选材方面各有特色, 且涉及到英美文化的各个环节和方面, 对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提高和跨文化意识的增强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然而, 相比之下, 英语专业学生的教材的改革发展和推广则却显得相对滞后。许多普通高校外语专业学生基础外语的课程仍然还沿用“九五”期间的教材或是那个时期的修订本。课文内容和语言陈旧, 有关课文内容的背景知识和语言注释、写作知识等等随着时代的发展已显得十分欠缺。又比如, 商务英语方向的相关课程, 其教材大多是20世纪70~90年代出版的, 内容陈旧, 体系落后。持旧教材的教师们往往在语言教学时间允许的条件下, 才向学生介绍一些自己收集的零散的、不够系统的目的语文化知识, 内容和方法都与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教学所要求的目标相去甚远。显而易见, 这些缺乏文化内容的教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对跨文化交际的需要, 影响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 我国英语专业学科的建设和更新、教材内容的改革和进一步的推广仍然迫在眉睫。
1.3 优秀的专业英语师资缺乏
尽管这些年来, 外语教学的理念已发生巨大改变, 文化教学的重要性也深入人心, 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 许多教师仍然没有真正接受并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教师们还习惯于把重点放在语言形式的教学上, 而对于交际能力的培养和跨文化因素的教学通常则流于形式。“教师害怕较文化”, Bennett, Janet M. (2003) 指出, “教师通常感到没有准备好, 甚至害怕教文化以发展学生的跨文化能力, 因为他们担心自己对文化的了解也不够透彻。”即使没有这个问题, 他们还面临另一个挑战, 即“教哪一种文化”的问题。的确, 对于长年在远离目的语文化的环境中生活、涉外经历不够丰富的多数外语教师来说, 对中外文化差异及其内部各种亚文化之间的差异的理解和认识未必是系统的、全面的。从教学方法来看, 目前文化教学仍然以传统的文化知识传授法为主, 教学方法单一。持传统教学理念的教师已不能胜任当今文化教学的需要。因此, 加强教师的培训工作, 提高教师的现代的教育理念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等问题也亟待解决。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到, 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文化教学在实践上还比较滞后。随着国际上语言和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 新的文化教学方法的不断涌现, 为培养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外语人才, 不能再停留在文化教学的理论阶段, 必须在实践中完成文化教学的现状的改革。在实践中, 除了解决以上存在的这些问题, 即坚持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相结合, 不断更新教学的材料和方法, 和加强专业教师的培训的问题, 还有几点实践的原则在实际的教学中值得关注。
2 跨文化外语教学的实践原则
2.1 明确文化教学的中心地位
当外语教学的目标确立为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时, 文化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已经在理论上确立。外语教学的主要目标语言学习的目的最终是能够获得跨文化交往的能力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 并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流。然而这种跨文化交往的能力不仅仅取决于对词汇, 语法的熟练掌握, 还取决与对对方文化的理解和掌握。语言的意义只有在相关的文化语境中才能准确地表达。一个仅仅掌握了目的语词汇和语法的学习者是不可能在目的语文化中成功交际的。而且, 在跨文化交际中词汇和语法的错误往往可以被理解, 而对文化差异的无知则常常会在交际中造成极深的误解甚至极大的混乱。因此, 在外语教学中, 文化的教学, 尤其是文化的特殊性, 即文化的差异, 要尤其重视。只有把文化教学放在外语教学的中心位置, 才能为它的发展扫清障碍。
2.2 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相结合
语言是文化的基石, 与文化紧密相连。Kramsch (1993) 认为, 我们每一次说话都是一次文化行为。文化教学不提倡独立进行, 应该与语言教学相结合, 一起融入课堂教学。使得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充分了解目的语名族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审美情趣等方面的信息, 提高自身的跨文化意识。
很多教材中也会在最后一章留下单独的页面描写文化。这些文化通常是目的语文化国家的节日, 艺术等一些很有趣的现象。然而, 这些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并不是很紧密, 也不是学习者在跨文化交往时的难点所在。真正的难点在于有时候非常简单的一句话往往包涵着极其复杂的文化内涵。因此, 将文化从语言形式中分离出来, 强调它的重要性是没有必要的, 甚至会造成误解。文化作教学在教授的过程中必须与其它的语言技能融为一体。文化教学可以用来加强对其他基础语言技能的训练。此外, 正如Kramsch (1993) 所说, 文化教学决不能只是以罗列文化事例的形式进行, 因为事例是停滞不前的而文化是在一直不断发展的。
2.3 区分是什么样的文化
语言教学实际上是文化教学, 而一种语言就可能负载多种文化, 因此要根据需要进行多种文化的教学。以英语教学为例, 面对的文化是英国文化、美国文化、澳大利亚文化、新西兰文化、加拿大文化 (加拿大还有法文文化) 、南非英语文化、尼日利亚英语文化、其它非洲英语国家文化、印度英语文化、英语为官方语言之一的其它亚洲国家的英语文化等等。其实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还存在着不同的视点问题, 比如英国文化, 仅仅从地域和名族区分, 就存在着英格兰文化、苏格兰文化、北爱尔兰文化、众多复杂的移民文化等。那么, 在教语言中的文化时, 就要区分是什么样的文化, 要引导学生形成对文化的多元视点的认知, 不要出现“刻板印象” (stereotyping) 现象。形成“先入为主”的偏见, 造成社会认知的偏差和错误的文化描述。
2.4 关注隐性文化
美国著名学者莫兰 (Moran, P.R., 2004) 曾在纷繁复杂的文化界定中提出自己的文化的五要素说, 更加全面地涵盖了文化的要素。即:文化产品 (products) 文化实践 (practices) 、文化观念 (perspectives) 、文化社群 (communities) 、文化个体 (persons) 。这五要素的关系是互动的。作者又进一步使用“文化冰山” (the iceberg of culture) 来表达文化五要素的不同, 他指出, 在这五要素中, 文化概念的大部分书隐性的, 少部分是显性的, 而其它四要素则是显性的。在文化教学中要注意到, 文化教学只能是对文化冰山显性部分的教学, 水下隐藏的绝大部分部分更需要在文化交往中注意。教师要给学生明确的警示, 切不可以为自己学习的外国文化就是其全部, 更需要关注外国文化的隐性部分, “冰山”影藏在水里的很大部分。比如:感知、信价值观、态度等决定人类文化行为的这些因素。“任何的教学中, 观念都是最难的教学内容, 首先应该理解不同视点的文化观念, 把握自己文化观念的视点, 引导学生形成有效视点”。
结束语
跨文化外语教育中, 自从文化教学的地位在理论上确立后, 中国的语言教学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文化教学的理论研究进一步深入。但是, 放眼目前的高校外语专业的教学状况, 文化教学的实践中仍然有许多的实际问题亟待解决, 文化教学的状况和效果还不令人满意。作为高校外语教育者, 应该正视目前的实际情况, 在外语教学的过程中认真研究国外先进的教育理论, 学习他们的教学方法, 结合中国学生的外语学习实际, 推动文化教学健康地发展。
摘要:简要地总结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外语专业教学中文化教学的现状, 并在对这些不令人满意的现状进行分析后, 提出几点文化教学的实践原则。旨在强调文化教学的实践对培养外语专业学生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关键词:跨文化外语教学,文化教学,实践原则
参考文献
[1]Bennett, J.M., Bennett, M.J., &Allen, W.Devel-oping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A].In D.L.Lange&R.M.Paige (eds.) .Culture as the core:Perspectives on culture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C].Greenwich, CT:In-formation Age Publishing, 2003:237-270.
[2]Crozet, C.Teaching Verbal interaction and cul-ture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J].Australian Review of Applied Liguistics, 1996.19 (2) :37-58.
[3]Liddicoat, A.J.Intercultural language teaching:principles for practice[J].The New Zealand Language Teacher, 2004 (30) :17-23.
[4]Kramsch, C. (1993) .Context and culture in language educa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5]Moran, Patrick R.Teaching Culture:Perspec-tive in Practice[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4.
[6]刘淑艳.高校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现状及改革策略探讨[J].教育科学, 2008.
[7]刘祥清.我国普通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回顾、问题与思考[J].外语界, 2007.
[8]刘祥清, 胡鸿雁.新中国英语专业文化教学评述[J].南华大学学报, 2002.
[9]束定芳, 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关键词:外语教师;自主发展;专业发展策略;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7) 11-0042-4
Abstract: For the sake of thei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put teaching theory into practice.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several popular practical strategies for teachers’ professional self-development, which involve definitions, developing process and research methods. The essay aims at provid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with these strategies for thei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Key words: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self-development, strategies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ractical research
1. 外语教师专业发展概述
外语教师专业发展是近几年来外语教学研究领域讨论颇多的一个术语。对教师发展(teacher development)问题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美国,盛于70-80年代的欧美,我国对此的研究始于90年代,然而该问题的核心内容反思和发展却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 1991)关于持续发展教育及反思性思维的观点。就教师发展而言,Lange(1990)提出“教师发展是一个智力、经验和态度等方面持续发展的过程”。Graves(1996)认为教师发展内涵和外延同时进行,内涵发展即通过个人实践和反思,外延发展即借鉴他人的经验和理论。由此可知,教师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和探索。
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是从外语师资培训(teacher training)和师资教育(teacher education)演变而来的。刘润清(2000)指出:师资培训一词,重在如何让未来教师熟悉课堂教学的具体技能和技巧,忽视了对教师的通才教育及其认知结构的发展;师资教育虽然使教师不仅要接受课堂技能的训练,还要开展应用语言学、语言测试和评估、科研方法等理论课程的学习,但忽略了教师本人内在的自觉性、自我进步意识,即教师成长和发展的真正内在动力;而教师专业发展重视教师自我主动性,意味着教师参与开发教学理论、理解教师做决策的本质、形成批判性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教师本人积极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察自己的课堂行为,评估自己的教学效果以促进自身的教学发展。根据Wallace(1991)对教师教育及教师培训和教师发展所作的区分,培训或教育可以由他人来进行和管理,而发展只能依靠自己。教师发展强调教师要在教学中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监督自己的课堂行为,评估自己的教学效果,开展“教学行动研究”。因此,外语教师要实现自身专业的发展,只依赖学校和社会的重视和支持是远远不够的,作为教师发展的主体,教师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教师的自主发展。周燕(2005)对全国高校英语教师发展需求的调查显示,高校英语教师有迫切的自我发展需求。
那么外语教师如何来实现自我职业持续发展呢?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对教师专业发展内容及途径进行了广泛研究,如教师可以通过师生座谈、进修学习、参加自学考试和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听专家讲座、同行听课、进行反思性教学、开展校本研究和行动研究以及利用网络和博客等等来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本文通过介绍国内外学者在教师自主发展实践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旨在给外语教师自主发展提供可行性参考策略。
2. 外语教师专业自主发展实践研究策略
长期以来,外语教师只承担学校下达的教学任务,进行教学实践,而教学理论的提炼是由所谓的理论语言学家在实验室中或在抽象的环境下凭想象进行的,其结果是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近年来,人们逐渐意识到此问题的重要性,倡导外语教师不仅要扮演教学的角色,还应进行相应的教学实践研究。我们这里提到的外语教师专业自主发展实践研究策略就是指能给外语教师提供把教学理论与自身的教学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手段或方法,以此解决外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实现自身专业自主发展。
2.1 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有的学者把其意译为“教师的科研”或“教学行为中的科研”,这一概念是由德国社会心理学家Kurt Lewin于1946年在《行动研究和少数民族问题》一书中第一次正式提出,最初并不专指教师的研究,而是泛指“实践中的研究”或“边行动边研究”。 20世纪50年代,在Corry 等学者的倡导下进入外语教学研究领域;80年代,教师行动研究已经发展成为教育领域的热门课题。
就行动研究的定义,学者们(如Ebbutt,1983;Nunan, 1990; McNiff, 1995; 高文,1998;Richards, J. & T. Farrell, 2005等)讨论颇多,这里我们引用较具有典型的Ebbutt的话来给行动研究进行定义。Ebbutt(1983)指出行动研究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自己的教学观念、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及由此所产生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在反思中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观念,探讨、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转引自王蔷,2002)陈坚林(2004)在总结众多学者(如Cohen & Manion, Kemmis & McTaggart, Alwright & Baily, Nunan, Wallace等)对行动研究的评价和观点的基础上,提出行动研究具有实效性(目的是解决外语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合作性(研究者和实践者的结合)、反馈性(强调的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而使反馈的及时性成为可能)和灵活性(螺旋式发展过程意味着会不断出现新问题和新情况,这就要求实践者边行动边研究)等四个特点,并进一步指出行动研究法五步骤程序,即:
(1)问题:目的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确定研究课题。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问题是指教师在日常外语教学中所碰到的或观察到的具体问题,而非教育中的宏观问题,如“如何提高学生复合式听写能力”的问题。
(2)计划:包括确定目标、拟定变量(为解决问题所采取的方法),安排步骤和时间,收集资料。
(3)行动:要注意行动的目的是解决实际问题,而非检验计划的手段;注意信息的反馈;注意行动的灵活性,不断地对所制定的研究计划加以调整。
(4)观察:对行动过程、学生反应、研究结果、实施背景及行动者特点进行全方位、全过程观察,不断完善行动计划。
(5)评估:对研究计划实施的过程和效果进行全面的总结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计划下一步的行动周期。
由以上讨论可知,行动研究是一种反思性研究方法,注重解决具体外语教育背景中实际问题,需要一系列的步骤来完成,其基点在于“行动”和“研究”的有效结合,其关键在于外语教师对教学中所出现问题的反思,以提高对教学大纲、教学过程以及学习过程的理性认识。行动研究是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最高境界,使教师的自我反思系统化、理论化、程序化,目的在于改进教育状况,提高教育质量。因此,我们说行动研究作为反思研究方法的一种有效形式,为外语任课教师参与并实地改进外语教学提供可靠的工具。(李静纯,2000)但是行动研究具体的操作步骤还需要各教师在教学过程及实践研究中不断地摸索、提高,同时由于行动研究过程的复杂性,还需要与其他教师协作,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2.2 教育叙事研究
教育叙事研究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应用于社会学中的叙事研究,20世纪80年代在几位加拿大课程学者的倡导下,作为教师的研究方法引进入教育领域,并逐渐运用于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研究中。
“叙事”本是一个文学术语,又称“叙述”,指作者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把人生经验的本质和意义传述给他人。叙事研究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一种典型的描述—解释性研究,其理论基础是Dewey的经验理论,以质的研究为方法论基础的,是质的研究方法的具体运用。所谓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及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陈向明,2000)叙事研究对教育的重要意义在于把有关生活性质的理论思想引入到教育经验中,并通过对教育生活经验的叙述促进人们对于教育及其意义的理解。总结学术界对教育叙事研究含义的讨论(如Connelly & Clandinin,1994:45-48;冯晨昱、和学新,2004;刘万海,2005等),本文认为教育叙事研究是一种反思性研究,是教师通过对有意义的教学事件、教学实践经验和行为的叙述与分析,发掘出内隐于这些事件、经验和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探讨教育的本质规律和价值意义,从而改进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
从叙述的主体看,教育叙事研究分为教师叙事的行动研究和教师叙事的人类学研究,前者指教师本人既是叙说者又是记述者,且叙述的内容属于自己的教育实践或为了解决某些教育问题的过程,追求以叙事的方式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促进了自己的专业发展;而后者指教师只是叙说者,由教育研究者记述,通过“解释”教师的“想法”或所提供的文本,探究教师叙述的教育事件与教育理论之间的关联,促进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之间的互动。从内容上看,教育叙事研究分为教学叙事、生活叙事和自传叙事。教育叙事研究的过程可根据不同的叙述的主体和内容进行删减,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研究问题:与行动研究中的问题不同的是,教育叙事研究中的问题关注的是微观层面细小的教育事件,强调对教育中特殊现象的描述和观察,体现一定教学理念的“教学案例”;如“交际教学法在我的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选择研究对象:选择好的合作伙伴,实现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互动是教师叙事研究的重要一步;
(3)进入研究现场:走进教师活动的时空,把握教师的行为、观念所赖以产生的背景原因,是获取真实资料的直接来源;
(4)进行观察访谈:围绕着研究问题在自然状态下进行;
(5)整理分析资料:避免原有偏见的影响,尊重事实,尊重研究对象的声音;
(6)撰写研究报告:包含研究者对所观察到的“事”的故事性描述,也包含研究者对“事”的论述性分析。
从对教育叙事研究的讨论可以知道,教育叙事研究具有真实性(以教师教育教学过程的真实的事件、活动、体验和感受为研究素材)、情景性(所论述的都是鲜活的例子,都是一定情景下的有情节、有意义的相对完整的故事)、反思性(不仅要叙述故事本身, 而且要有议论,要有反思)、主观性(表现的是教师的教育生活经验,是个人的经历和心理路程)和人本性(强调的不仅是客观规律的发现,而且更加关注人们教育经验的存在意义)等特点,因此在教育界颇受欢迎。但同时教育叙事研究也有自身的局限性,如故事本身具有的强制性功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接受者的观念,以及叙事研究的研究结果具有独特性,不可推广等等。但总的说来,正如加拿大学者Connelly和Clandinin所说:“重述和重写那些能够导致觉醒和变迁的教师和学生的故事,可引起教师实践的变革”(Connelly & Clandinin, 1994: 45-48)。
2.3 教育人种学研究
人种学研究(ethnographic research)起源于人类学研究和社会学研究,Wilson(1982)认为其起源与自然生物假设(其核心思想是人们行为发生的周边环境对行为本身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和定性现象假设(认为人类行为的研究不应过分地依赖外在的实情,应该充分考虑到人的主观思想对其行为所产生的作用)有关。(转引自陈坚林,2004)从20世纪中期开始,西方学者逐渐把人种学的研究方法引入教育领域,同时,也日益受到外语教学研究者的重视。多年的研究实践表明,人种学研究可能是解决语言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最好方法,也可能是唯一的方法。(Wiersma, 1995)当然,如前面所述,我们现在已经找到了其它解决语言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好方法了。
对于人种学研究,学者们(如Jacob, Becker 和Geer, McDonough, Wiersma等)给其下了不同的定义,典型的教育人种学研究定义是通过对所研究现象的观察、描述、定性判断及解释,“为特定情境中的教育系统、教育过程以及教育现象提供完整和科学的描述”(Wiersma, 1995)。概括起来,教育人种学研究有现象性(强调从经历这些现象的角度对现象进行仔细描述)、自然性(总是在某一自然情境中进行研究)、整体性(注重从整体上而不是以零碎的方式来研究教育现象和问题,事先未形成假设,而是随着观察和资料的收集,逐步形成假设)和概括性(采用归纳所收集的资料,从而形成结论)等特征。其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1)确定研究的现象:注意研究现象的确定不是对研究的严格限定,而是进行概括性的界定,暗示要研究的问题,即预示性问题,随着研究的进展,预示性问题可能变得更集中。如“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研究”,包括的暗示性问题有“成绩优秀的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研究”、“成绩较差的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研究”、“如何提高成绩较差的大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策略研究”等等;
(2)确定具体的研究对象:在已确定的研究现象的范围内,根据研究具备的条件和可行性,确定具体的研究对象;
(3)收集分析资料:访谈和观察是人种学研究获取资料的重要手段,但不预先拟订访谈提纲和观察计划,强调情境的自然性;
(4)概括研究假设:假设是逐步形成的,而且常常变化;
(5)总结表述结论:研究者应在研究结束时进行总结、概括,而且还要表达出来,而不只是停留在对事实的描述不成熟的假设的水平上。
人种学研究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对教师自身的外语教学研究具有广泛的意义。首先,教师通过自身教学经历,可以收集大量原始资料,这为有关教育现象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其次,通过对现象的经验性的描述,对教育理论的发展和检验起着重要作用。但同时,教育人种学研究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如现场研究需要大量的资金;对研究人员要求较高;资料收集数量大,但缺乏代表性;时间要求较长等等。
3. 结语
以上提到的是三种目前在外语语言教学研究中较受欢迎的研究方法,由于篇幅原因,还有其它的研究方法如内省研究、个案研究等未出现于本文讨论之中。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相信会有越来越多而且更有效的解决外语教学实践中所出现的问题的方法。但是,在实践研究中,作为自主发展主体的教师本人,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在充分分析不同研究方法的异同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研究发展策略,实现自身的自主发展。
参考文献
Connelly, F. M. & J. Clandinin. Telling teaching stories[J]. Teacher Education Quarterly, 1994 (1): 45-48.
Graves, K. Teachers as Course Developers[M]. Cambridge: CUP, 1996.
Lange, D. L. A Blue Print for a Teacher Development Program[A]. In Richards, J. C.& Nunan, D. (eds.), Second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C]. Cambridge: CUP, 1990.
Lewin, K. Action research and minority problems[J].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1946.
McNiff, J. Action Research: Principles and Practice[M]. London: Routledge, 1995.
Nunan, D. Action Research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M]. Cambridge: CUP, 1990.
Richards, J. & T. Farrell.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r Language Teachers: Strategies for Teacher Learning[M]. London: CUP, 2005.
Wallace, M. J. Train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M]. Cambridge: CUP, 1991.
Wiersma, W. Research Methods in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M]. Allyn and Bacon, 1995.
陈坚林. 现代外语教学研究——理论与方法[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冯晨昱、和学新.教育叙事研究述评[J].上海教育科研,2004(7).
高文主编. 现代教学的模式化研究[M]. 青岛: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李静纯. 语言教师行动研究[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刘润清. 语言教师心理学初探[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刘万海.近二十年来国内外教育叙事研究回溯[J]. 中国教育学刊,2005(3).
约翰·杜威. 我们怎样思维[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王蔷. 英语教师行动研究——从理论到实践[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树立文化自信,传承优秀文化#
趁着做社会实践的机会,我参观了城西关的于右任故居。7月,为了使于右任故居得到妥善保护,三原县人民政府公布于右任故居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879年4月11日,于右任先生出生于陕西三原县,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一位反帝反封建的志士,辛亥革命元老,书法大师和着名的诗人。他早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创办了上海复旦大学、西北农林科大等17所学校,还创办了《神州》《民呼》《民吁》《民立》四报。孙中山就任大总统时,他出任交通部次长,改革邮电交通,首创国内火车夜行先例。袁世凯复辟时,他积极参加二次革命,护法运动,任陕西靖国军总司令,旗帜鲜明地反对复辟。军阀刘振华围困西安时,他前往苏联请冯玉祥回国解了西安之围。后出任民国监察院长,从国共一大到重庆谈判,力主国共合作,他的一生为中国民主革命和国共两党的合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我想,于老抒写这首《望大陆》的诗篇时,在先生那渴望祖国统一的心灵深处也一定饱含着对居住在西安书院门52号妻女的深深眷恋和思念之情。1949年,于右任被裹挟到台湾,而结发妻子和儿子却留在大陆,从此天各一方.所以,他的《望大陆》并非泛泛的`家国之情,而是深藏了刻骨铭心的身世之痛.祖国统一,是诗人一生所志追求的。阅读此诗,给人一种悲怆深沉、爱国情挚的感觉.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于先生久居台湾,不能回归桑梓,但是海峡波涛却隔不断、阻不了他望大陆、念故乡、思亲人的深情。
这一次社会实践使我深思良久,叶落终归根,可于老却客死他乡,这种身世之痛,谁人能知?
很多人考虑考研,说实话我也考虑过,可是我发现自己对读研没有多大兴趣,没有兴趣逼着自己去做的事情,我不知道结果和自己期待的会相差多少,所以我放弃了,剩下的道路便是工作了,可是对于工作这个概念我了解的确实甚少,我不是一个做事很有计划的人,总是走一步算一步,现在看看,是要加把劲了。
既然学习了日语,我想以后还是选择份与日语有关的工作来做比较好,不然总觉得白白浪费了4年,4年的青春年华。正好邻居也是学习日语的,而且已经工作了,这是她工作以来的第二份工作,似乎现在跳槽的在现在普遍不过,看来自己还要做好随时换工作的准备,只不过,如果以后真的在日企工作,还是做到从一而终比较好,不管是你选择了这份工作还是工作选择了你,既然选择了就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工作。跟邻居交谈,她所在的公司叫精鼎医药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我好不犹豫将它定为中日合资企业或日资企业,可是邻居告诉我它是美国的企业,总部在美国,孤陋寡闻的才发现,不只是日本的企业才需要学日语的人。只是这对我们来说,除了掌握日语,英语也是很重要的工具,才发现自己大学一直忽略英语是个多么错误的选择。既然是个医药公司,了解医药知道是肯定需要的,不过我想这部分知道也只有靠以后填补了。不管我们以后进那种公司,除了专业的日语知识外,肯定要是要了解其他知识的,除了自己平时学习外,我想大部分还是要以后恶补吧。或许有人就觉得日语学习了对以后工作帮助不大,确实学习的东西工作中用到的确实不是很大,但这是个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可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了解到她们日语组一共13人,对于全国数以上万的日语专业的学生来说,这个数字确实有点少,让人不得不感慨找工作真的`不容易。他们平时的工作是日文数据录入,临床实验时记录的每个病人的病例,还有病人自己的患者日记,对于我们来说,这些都是陌生的,看来工作中需要我们学习的东西还是很多。
从上网查资料,从已经工作的朋友那了解来,日语就业的前景可以说是既不乐观也不悲观。
先说说不乐观吧。经济走势不乐观,学校过多不乐观。 目前美国及日本经济发展缓慢,虽然有所复苏,但远远不能满足现在中国日语人材的岗位需求。我简单给大家计算一下,从我的一个亲戚那了解到,她所在的黑龙江省每年输出日语人才在人以上,这是保守估计。目前日本企业都有翻译,我们只能期望,跳槽的人多点,你的机会就大点,另外就是日本人来中国开新厂或是现有日企扩大生产与投资。目前她和她的朋友也很少听说有哪个工业区有出现日企新厂了,很少,,几乎没有。扩大生产,开2厂,3厂的企业倒是有的。从日本新闻了解到,大型有名日企在中国加大投资是有的,比如日立,电装等等,这样的大企业就吸收一部分本科或者专科的人拉,中专生一般很难进入。一个企业大点的话,也就能吸收10左右的翻译,小企业也就1~4人左右。
这样算算拿黑龙江每年输出2000人来计算,每年在全国要有200家企业新成立才能提供足够的岗位,当然台湾,韩国,香港,内地企业也有部分开展日本业务或是日本技术支持等,也是需要日语翻译的,但毕竟也是少数。目前,大连,福建,广东省,上海等地,日企比较多,但并不是全国都很多的。只是集中在一部分的城市。另外不仅是黑龙江省输入日语人才,哈尔滨,全国各地都有日语专业学校,再加上大学本科及专科生日语专业的,每年毕业量,我不敢想象。实在是太多了,当然也有退休日语人才,主动放弃日语的人,也有,但比例绝对小于输出来的人才。大家都知道现在的日语学校遍地都是,以前东莞有几家啊,广州有几家,深圳有几家,现在呢,在网络上谁处可见的日语培训机构的广告,到处都是,还有部分网络教学网校园也很多,这几年日语学校发展过快,也是导致日语人才不值钱的原因之一。我们也都已经参加过日语能力考试,我想大家都会感受到场景的壮观,除了学生,还有很多中年人,工作的年轻人,真的不敢想象这将是怎样一个就业情形。
但我们也不能完全这样悲观。会日语也是一种技能,也是一个条件。我就拿我那个邻居做个例子吧。她是学日语的,来到上海,开始一直想找日企的相关工作,但日企在经济危机中也受到了很大的打击,日企招聘很少或者要求很高,找了一个月多,都没有找到,最后选择了美国企业。做数据输入工作,日语根本用不,日语用的很少,有时会整理病人的病例,患者的日记,我们要思考,思考什么呢,虽然这是份对日语要求不高的工作,但毕竟是因为你有这么一个技能才能找到这样一份工作。现在日语前景不乐观,我们不一定要进日企,其他企业也可以,香港,台湾企业管理方法和日本都比较相似,也能积累经验,很多企业招聘都要有经验的,我们要积累经验,多学习,多问,甚至要自学一些其他管理知识。再讲一个我听来的故事,一个2000元的员工到企业品质经理的故事,他最开始是一名员工,做仓库的配货员,他刚从农村来什么都不知道,他自己别比人差,一有时间就到公司有揭示版的地方看,看一些品质揭示资料学习,一次他发现了一卷材料里面有个不良标识,一般不注意很难发现,夹在里面了,并且已经到了现场,他就立即报告相关领导,避免了公司的损失。由于他认真仔细,对品质意识强,赢得领导的注释,并加了1000工资。当了仓库的班长。 他还是不甘心,因为是班长,在公司活动方便他一有时间就去品质部门翻看资料,当然是领导允许的,并且经常和品质检查员,品质班长学习与请教,然后也买了很多的书,书上不明白的第二天就问品质部的班长,就这样一年过去了,刚好品质部门缺人手,他主动权放弃班长位置,去做了检查员,做检查员其间他把书上的理论和实践结合的非常好。又自学电脑及其中的涵数相关知识,让检查员有人工计算结果变为了自动生成。就这样又过了一年,把整个品质体系都摸清了的他,选择了离开。去了一家企业面视,老板和他谈了很久,通过谈话发现他品质理论非常扎实,也和他谈了具体做法等等。老板当场敲定他为经理,工资6000 。机会不会给没有准备的人,大家一定要记住。 只要我们努力学习,无论是日语,还是其他技能,同时再多学点其他,一定会获得成功的。 为什么说不悲观呢,日语毕竟是技能,有了技能,虽然不能拿高的工资,但至少可以保住饭碗。等我们慢慢积累了经验,我们的机会还会更大。
作为一名大一新生,对缤纷多彩的大学生活充满了好奇。在大学的第一个寒假里,我希望能与以往有所不同。自从走进了大学,就业问题就似乎总是围绕在我们的身边,成了说不完的话题。为了让自己面对更多的各种各样的人,增加自己的阅历,因为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需要有更多的体验,更多的经历。毕竟身在学校,接触社会的机会很少,趁着寒假有这样一个机会,好好的大干一场。但是万事开头难,什么事都要有尝试,都要有开始,都要有经过,都要有失败。
我是一名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很早就有一种想法,就是我想利用放寒假的时间来完成一次真正属于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所以我就预想着找一份跟管理有关的工作来做。因为我知道,实践可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学到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因为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不同,从中所学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要学会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我们不只要学好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还要不断从生活中,实践中学其他知识,不断地从各方面武装自已,才能在竞争中突出自已,表现自已。
假期来了,我还能像以前一样来挥霍自己的时间吗?一片叶子属于一个季节,年轻的莘莘学子拥有绚丽的青春年华。谁说意气风发,我们年少轻狂,经受不住暴雨的洗礼?谁说校园里的我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走出校园,踏上社会,我们能否不辜负他人的期望,为自己书写一份满意的答卷……第一次参加跟我的专业挂边的社会实践,我明白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在校学生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与知识。近三个月的社会实践,一晃而过,却让我从中领悟到了很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将让我终生受用。社会实践加深了我与社会各阶层人的感情,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我们青年学生的成材之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我在实践中得到许多的感悟!
选择了旅游专业的我,主要学的是景区开发与管理,因为我们马上就要考导游证了,所以在这次实践中自然比较关注这一环。我们来的是我的家乡南阳的景区,没来之前我们有很多幻想,想想的是多么的美好。到这之后发现我们的工作主要是导游讲解但是还会干很多其他岗位的工作,虽然我们都觉得很辛苦但是我们也确实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在这个景区里我们每天面对的景色是一样的但是游客却没有一样的。虽然导游词都是那些东西但对于不同职业的游客我们的表达方式也不同,通过与他们相处的过程我也学到了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
随着国内需求的增加, 不少高校都开设了外语类专业课程, 而且都有扩招的趋势, 笔者对多所高校进行了实践课程方面的调研, 其中包括重庆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等, 发现许多高校容易忽视实践部分, 即使有一定的实践部分, 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内容的形式比较单一, 主题以老师为主。这样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效果方面有限, 也无法适应市场的需求。有些大学虽然有综合性的实践项目, 但是内容和体系仍然不够成熟和完善。而且, 据经验可知, 目前的实践教学大都是在教授理论课时附加的内容, 所以都没有专门的教材, 因此, 应该增加或者教育机构出版相应得实践教材。除此之外, 还应该重视实践教学环境的建设, 使得学生能够更加重视自身能力的培养。
2. 构建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
目前, 国内市场对有实际交流能力的人才需求大量增加, 这使得外语类专业逐渐意识到现在教育方式的不足, 开始渐渐摸索一体化实践教学的体系。随后, 不少高校也树立了工程教育的理念, 积极设计出内容和目的明确的实践项目, 其中编写了专门研究实践课程内容的教材, 而且兼顾了实践环境的建设, 经过多年的努力, 已经基本构建出了全方位的外语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一体化体系。
2.1 重视理论中的实践内容
很多外语类专业优化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以老师授课理论知识为主, 而是在理论课上浓缩授课内容, 增加随堂练习和随堂活动, 两者的比例以高于65%的比例居于重要位置。而且随堂的实践活动, 不仅仅局限于过去的口译, 笔译, 语法讲解, 而是更加的多元化, 例如:对话表演, 有话题性的展开讨论, 针对性的训练口译等等。内容和形式都有了极大的改革, 引起了学生的兴趣, 激发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趣味性。
2.2 具体的一体化项目体系
外语类专业在教学的过程中, 细化了每个学期, 不是简单地传统的一个年度两学期。笔者认为一个学年可以分为三个学期。第一个学期主要讲述外语教学的主干课程, 根据不同学生的未来就职要求, 在以后的学期多设置不同程度的实践课程, 满足不同学生的要求。除此之外, 开设多个商务外语的实践项目, 在第一学期的基础上, 巩固, 充实, 提高。在紧跟理论教学的最初一个实践教学学期, 要非常注重对理论课程的回顾, 对理论内容进行多次概括总结和升华。第二学期的实践教学, 最主要能够使学生掌握单一商务场景的处理技巧和能力。因此, 第二学期的实践内容, 主要训练学生的初级商务外语的听说能力。
2.3 编写实践项目的专门教材
实践课的开设必然要有实践教材的出版和应用。在实践教学中, 要针对每一个学期对学生的具体素质要求, 编写合适科学的教材, 还要统筹兼顾, 各个学期的教材之间要有一定的联系, 或者可以说是递进性的关系, 使得学生有条不紊的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编写的专门教材一定要符合外语实用性, 职业性, 严肃性的特点。而笔者认为可以借鉴日语专业的实践教材来进行编写其他外语类的实践教材的编写, 例如《商务外语的场景实践》、《商务外语的口译实践》、《商务外语的综合项目时间》等等, 具体到某一种外语, 可以改名称, 例如, 如果是英语类专业, 可以说是《商务英语的口译实践》诸如此类。下面抽出基本分析教材的作用。《商务外语口译实践》主要培养学生有条不紊的掌握口译能力, 以及外语的各种日常敬语的掌握;《商务外语的场景实践》目的是让学生提前清楚外国企业的理念, 以及外国与中国商务活动中基本礼仪, 是学生对外国的文化有一定的理性认识, 从培养学生的未来职业修养, 而且通过这个项目的训练, 是学生能够在各式各样的场景中熟练运用自己学到的知识, 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从而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学生的应对交流时的各种能力。《商务外语综合实训》则是压轴之作, 它概括性的录入外语理论教学的基础知识, 除此之外, 还浓缩了各种实践教学的精华, 使得理论和实践相得益彰。在前三学年的培养基础上, 又巩固了学生实际掌握的能力。最终, 通过多次反复大量的有针对性的练习, 使得学生成为国家需要的综合性人才。
2.4 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环境
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另辟一地, 专门进行外语的实践活动, 在这里学生不再仅仅坐在那里听老师授课, 而是采用更灵活的方式学习或者说是与老师探讨, 不如建立多个外语角, 在这里学生们可以自由的听老师讲课, 自由的参与某种实践活动。另外, 要科学的运用多媒体教室, 合理的模拟各种场景, 是学生能够稍微体验一下未来工作的各种场合和各种环境, 提前做好准备。与此同时, 完善实践教学资源的建设。而且, 高校之间还应该有所交流, 高校与企业之间也应该有所交流, 比如, 企业可以吸收一部分比较优秀的学生进行提前的工作实用, 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又为公司储备了后生力量, 可谓一举双得。
结语
外语类专业的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 从理论上克服了传统外语类教学只重视理论教学的顽疾, 大大提高了实践教学在实际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而目前有不少高校也采取了不同的一体化措施, 取得成果确实要比传统的理论教学要多出许多。所以笔者认为, 应该加大外语类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的力度, 发挥它的优点, 在市场需求变化的时代, 使得外语教学可以跟上步伐, 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的同时, 推动我国与外语有关事业的发展。
摘要:随着改革的深入, 市场需求的发展, 国内急需要拥有较强的商务外语的应用和实践的人才。而高校的教育是大量培养人才的摇篮。但是根据调研, 目前许多高校的外语教育培养出人才的树数目和质量不容乐观。本文从整体结构上把握, 介绍了从整体理论教学的把握, 编写实践项目的教材, 综合运用现代化方式教学等具体措施, 初探了外语类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以希望能够对其他高校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外语类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体系构建
参考文献
[1]马辉.工程管理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项目管理技术, 2011, 10:40-43.
[2]梁永飞.高职涉外文秘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 2012, 15:156-158.
【关键词】高职 商务英语 服务公司 实践
一、外语商务服务公司概述
外语商务服务公司将由我校外语商务学院承办,以学生为主体,着力于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涉外服务实践,对外拓展业务,提供涉外展会、宴会/会议接待、翻译等服务,力求做到标准化、专业化、职业化。
成立该公司的主要目的如下:
1.打造推广我校的品牌,通过各种实践机会树立我校的形象、提升知名度。2.为学生创造更多涉外锻炼机会、开拓更为广阔的社会实践平台。3.公司将严格按照标准企业模式运营,与市场接轨,吸收学生员工,让学生参与到公司的日常管理、运营和维护中,创造真实的公司环境和氛围,培养学生领袖,帮助学生提升组织管理能力和就业竞争力。4.为学生提供各种有针对性的职业培训,促使学生以更专业、更职业的精神面貌和良好的工作态度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
二、成立外语商务服务公司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1.成立背景。21世纪中国的进出口行业、会展行业蓬勃发展,大型国际交流、商贸往来日益增多。其中,广州在对外贸易、涉外服务行业更是占据领航地位; 2015年仅在琶洲国际展览中心举办的国际展览会便超过60场,包括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国际家具博览会、广东国际美博会等知名展会。2.承办单位概述。外语商务学院在党和学校领导的关怀下迅速发展,开设了商务英语(会展方向、外贸方向、应用方向)和旅游管理专业,拥有专业素质过硬、一线企业经验丰富的教师团队,培养了大批专业知识丰富、工作踏实的外语人才。3.业务范围。本公司的业务范围将集中在涉外会展、会议/宴会、涉外接待、翻译、外贸业务拓展、涉外文秘等服务,突出外语特色,提供优质专业的涉外服务。4.项目优势。(1)低投入。公司依托于学校,属服务型公司,按目前实习经费标准和配置即可运营,无需额外启动资金、设备耗材。(2)业绩零风险。公司提供服务产品,只须对外联络、拓展业务,对内培训、统筹管理,并不涉及到风险项目或产生可能亏损。(3)易操作。公司的组织架构、操作流程简单可行,承办单位在学生涉外实习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拥有稳定的社会资源可定期为我校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保证良好的供需关系。(4)学生参与度高。公司的日常运营、维护将由学生作为主体,同时每次涉外服务项目将为学生提供大量实践机会,能让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得到尽可能真实的职场锻炼。
三、外语商务服务公司流程
1.公司架构与职能。外语商务服务公司架构图和职能如下:
总负责人:制定发展策略并作出有效决策,统筹领导各个部门。
项目执行负责人:协助总负责人管理各部门,具体落实各项决策。
市场部:业务拓展与维护、公司产品推广、形象宣传。
操作部:执行总负责人通过的方案,包括物料准备、现场统筹等。
人力资源部:人员招募、培训、考核。
财务部:制定预算、成本核算、收支统计、工资发放。
2.人员配置。项目负责人由教师担任,人力资源部需学生辅导员辅助,其它岗位由优秀学生担任;涉外服务项目将以外语商务学院学生为主,同时招收我校其它专业外语优秀的学生。
3.具体操作。为使学生切身体会到公司规范化管理、得到充分的职场锻炼,本公司所有操作流程均参照公司模式,尽量规范化。操作流程图如下:
市场部拓展业务→市场部制定服务方案→领导/教师与客户洽谈→财务部做预算→签合作协议→人力资源部组织学生报名、选拔→操作部统筹物料、安排交通、餐饮等事项→人力资源部现场考核,撰写考核报告→全体员工进行评优、总结
四、预期效果
外语商务服务公司将按标准化流程操作,充分调动师生积极性,勇于开拓社会资源,预期效果如下:1.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商务平台,公司模式规范、新颖,能让学生在模拟职场环境中得到充分的锻炼、激发出学生的活力和创造力。2.进一步巩固已有的实习基地,以更专业化的形象为社会服务。3.拓展新的实习基地、开发了新的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4.专业的职业培训使更多学生受惠,全面提升精神面貌和职业素养。5.通过专业的、优质的服务为我校树立良好的口碑。
五、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由于是第一天我的积极性特高,不管龙哥干什么,我都想帮忙,可无奈自己是个菜鸟,干什么都笨手笨脚的,也做错了不少,不过龙哥从不斥责我而是细心的教我,车间里的站一直都开着,所以车间很冷,温度和外面相差无凡,才半天的时间于冻得就麻了,但是一进烤漆房,里面60度的气温马上就让人大汗淋淋,感觉真是冰火两重天,好不容易熬到了午饭,吃过午饭休息一会儿便马上投入工作中了,下午可比上午强多了,不那么笨手笨脚的了,师傅也在空闲时给我讲很多汽车方面的知识。一天的时间很快就结束了,回到家,看到自己一天就把白色的工作服穿成黑色时,不免觉得愧疚,不过心里还是挺美的,一天的时间,我学会了很多认识了各种从前不知为何物的修车工具,对车身框架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
在师傅的教导下,才三天我便可以一个人拆卸车门,给车更换玻璃了,看着第一辆自己修好的车开走心里有着莫大的成就感。
眨眼间一个礼拜的时间就过去了,我从钣金部门换到机修部门,开始学习发动机,变速箱等部件的知识,在这里我认识了李克单、一个同样是军需学院汽车系毕业的师傅,他同样细心的教我,各部件的构成和工作原理,让我这个门外汉也变成半个内行,并且还学会了电脑检测车辆故障。
调查时间 : 2008 年 1月至3月
调查范围 :湖南、湖北、北京、东莞、深圳、上海
调查对象 :外贸企业、国有企业、三资企业、民营企业
调查人员 :商务英语专业教研室全体教师
调查目的 :了解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规格要求,为我院商务英语专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依据。
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给我国对外贸易行业带来了新的希望、新的机遇。随着我国经济开放度的不断加深,对外贸易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一支主要动力,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加快,中国经济同世界经济接轨的趋势日益明显,为中国企业占领国际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而经济体制转轨和外经贸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将大大提高国内商业的国际化经营程度,国际商务人才出现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大批操作性和服务性较强的涉外工作岗位也将吸纳更多技能型英语专业毕业生。因此,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社会对一线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必将会持续旺盛。
一、专业人才社会需求调研分析
随着我国从事商务英语企业的数量大幅增加,大批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制造业企业、国内零售企业大规模入盟外贸行业,从而产生了更多的涉外就业岗位。众多新获得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都希望在短时间内将自身的业务扩大,职业化、技能化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已成为企业参与国际商务竞争必备的因素,涉外企业对专业人才需求规模骤升,对业务人员的专业化要求也更加丰富,据商务部统计,目前我国外经贸企业各类高级管理人才缺口将近10万人。各类外贸进出口企业大量需求从事实际业务操作的既擅长英语又精通商务英语的双向型技能人才。面对人才市场存在的巨大需求,国内本专业的人才供给却十分有限,专家估计,未
来五年全国外贸管理人才缺口至少在100万以上。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具有较强的职业竞争性和发展性。
就湖南省而言,湖南省是中国重要对外贸易省份之一。
2007年1—12月,全省完成进出口总值968987万美元,同比增长31.8%,比全国平均增幅高8.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652342万美元,同比增长28.1%,比全国平均增幅高2.4个百分点;进口316645万美元,同比增长40.2%,比全国平均增幅高19.4个百分点。累计贸易顺差335697万美元,同比增长18.4%。
从出口国家和地区来看,欧盟、美国、香港、东盟、韩国分列前5位,对东盟出口额4.7亿美元,增长64.8%;从进口国家和地区来看,欧盟、日本、澳大利亚进口额超过4亿美元,澳大利亚进口额为4.2亿美元,增长114.68%。
2007年,全省新增对外贸易经营企业640家,截至到2007年底,进出口企业总数达到4148家。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1729家,比上年增加138家;有出口实绩的企业1527家,比上年增加116家,平均出口规模达到427万美元,比上年提高66万美元。年出口规模超过亿美元的企业有7家,比上年增加1家;出口在5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22家,比上年增加7家;出口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达到115家,比上年增加28家。有进口实绩的企业597家,比上年增加35家,平均进口规模53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28万美元。进口超过亿美元的有8家,比上年增加3家,进口在5000万美元以上的11家,比上年增加1家。
欧盟仍然保持我省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2007年欧盟为我省第一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达到206914万美元,增长54.5%,其中出口129806万美元,增长51.3%,占全省总额的19.8%;进口77109万美元,增长60.2%。日本为我省第二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为91835万美元,增长19.5%,其中出口40400万美元,增长5.3%;进口51434万美元,增长33.6%。美国为第三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90762万美元,下降3.1%,其中出口68088万美元,下降6.4%;进口22674万美元,增长8.3%。此外,2007年我省对东盟、香港、韩国、德国和印度的双边贸易额均在5亿美元以上,分别为65713万美元、85854万美元,5737
5万美元和54495万美元和51875万美元,分别增长28.4%、4.6%、23.6%、54%和71.5%。
商务英语专业设置的基本思路是:立足湖南,面向华南。瞄准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具有良好素质的商务英语技能型人才。商务英语专业设置迎合了社会人才需求,把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放在首位,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针对性,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岗位需求分析
通过广泛调研与分析,商务英语专业的适用职业岗位(群)为:
岗位(群)一:在对外经贸企业或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从事对外签订购销合同等对外贸易业务活动;
岗位(群)二:在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从事跟单、制单、报检和自理报关业务;
岗位(群)三:在对外经贸企业从事专职制单的单证员工作;
岗位(群)四:在外资企业、外经贸企业从事秘书、文员、市场营销策划及管理工作。
岗位(群)五: 在外语学校从事教学、涉外接待工作
三、企业对学校培养环节的意见
在调查中,企业就培养环节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十分中肯的意见,我们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了总结。
1.关于课程设置与师资队伍
企业对目前高校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有些看法,同时认为教材普遍偏旧,而且学生也没有学得很扎实。不少企业认为总体专业教育的面偏窄,需要进一步拓宽。企业需要上手快、后劲足、专业操作技能熟练的专业人才。商务英语人才应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特别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因此,许多企业提出学校的专业教育除了要学习坚实的商务英语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外,还应学习诸如财会、信息管理、客户管理等专业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外语听说读写,熟
悉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经营管理模式,精通商务英语相关法规惯例,了解外贸知识的实际应用背景和主要应用领域,这样能够发挥出更好的作用。
在调查单位的毕业生和企业专业人士对师资队伍现状也表现出不满和忧虑。他们认为,现在一些教师教学水平不够高,不少教师照本宣科,脱离应用背景和技术前沿。这些毕业生们希望,教师应当改进教学手段,在讲课的时候多联系实际,让学生明白课程内容具有实际的应用。另外,这些毕业生认为不同阶段的大学生对教师的要求不一样:
一、二年级需要那些讲课条理清晰、深入浅出的老师,而三年级则比较欢迎那些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学术水平高、有实际项目研究和开发经验的老师。
因此,我们的基本判断是:目前商务英语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比重并不小,但由于学生不了解其作用,许多教师没有将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方法与手段传授给学生,致使相当多的在校学生不重视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我们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中应对相应专业课程的授课方法和时间进行调整。此外,我们还应全方位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授课教师理论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促使教师继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2、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改进
调查中企业认为教学方法呆板,过于重视考试和成绩,缺乏启发式、研究式的学习氛围;重理论、轻实践,理论脱离实际,不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知识面狭窄,课程内容落后于时代,缺乏反映学科发展前沿的新学科、新技术和新思维的知识,从而不能激发学生思考新问题、探讨新知识的创新欲望。而且许多企业认为闭卷考试有很多缺陷,不能客观反映出学生理解、掌握、应用知识的实际情况,所以不应拘泥于这一种形式,需对考核内容和形式作适当调整,形成多样化的考评方法。例如:减少闭卷考试的科目,安排具体实践项目,结合平时组织的小讨论、小论文,做项目、写方案报告,以论文考核为主;通过课程的实验和成果来考核,鼓励在实验中的创新,理论成绩所占比例可以缩小到总成绩的50%以下。即考核方式可以多样化,而不只是为书本知识打分。
考核的中心应由重点考核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转变为考核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我们应革新教学方法、要求教师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为改革新的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做好准备。
3、加强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众多企业家强调,高职院校必须“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学校教育应注意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应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虽然素质教育、文化氛围在高职院校也提了不少年,也加强了这方面的建设,但如何实际的用在生产、开发和科学技术研究中的交流、总结中,还明显不足。许多企业家认为除了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外,学校还应培养他们的现代市场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使其能独立完成各类企业的进出口各项环节的运作,并能承担企业的财务核算及日常管理工作,能从事国际营销、外贸管理与对外交流工作。目前,针对外贸业务人员的归纳总结能力差、对事件或具体的工程技术状况表述不清,甚至词不达意,创新动力、创新目标和百折不挠的创新毅力都较缺乏的问题,企业对我们高职教育又提出新的建议:加强对学生具有强的适应环境的能力,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敬业与拼搏精神,合作精神,“抗挫折能力”的培养以及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调查结果显示,许多企业认为商务英语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动手能力培养不足,这主要是因为目前许多学校教育仍处于应试教育模式中,学生在校期间缺乏有效的、足量的实践环节,动手能力不强,致使毕业后竞争力较差。一些被访企业家建议,学校可采用一些有效手段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大赛等社会性活动,让学生在假期能参与一些具体实践;参与国家相关专业考证,既提高专业知识的把握程度,又为就业打下一定基础;学校加强与企业合作,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实现学校与企业、学生与企业的互动。学生应该从在校期间就去专业对口的公司实习,帮助自己定位,认清并发挥自身优势,为今后
顺利地进行工作定位做好铺垫;或尽早安排实习,通过企业实习让学生对商务英语行业有一些感性体验,尽可能将教学内容和实际应用相结合。
由此可见,我们应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探索学生培养的“宽基础、活模块”新路,让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对国贸实务和市场营销方面的专业课程有一个系统的学习,从理论上对商务方面的知识有一个系统地把握;这样学生的基础宽,可塑性强,有着较大的上升空间和发展潜力。可以做到在相对比较满意的岗位获取一到两年的连续工作经验后,以“宽基础、活模块”做依靠,使自身素质和能力确实得到提高。
【外语专业寒假社会实践报告】推荐阅读:
外语专业自荐信范文12-22
外语专业毕业生个人鉴定11-21
大学生外语专业考研心得体会06-08
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外语学习策略调查12-27
法学专业寒假社会实践工作报告11-23
护士专业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报告06-11
寒假大学生国贸专业社会实践报告11-02
医学专业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报告11-16
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报告07-26
外语需求调查报告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