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与感悟

2024-10-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与感悟(推荐11篇)

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与感悟 篇1

前日看了王老师的“从一个小品演两遍说起”,不禁想起“人生需要观众,生活需要喝彩”这句话,究竟是从哪里看到了这样一句话,我已无从知晓了。但是觉得说的非常好,非常对!

暑假里,我陪儿子去体育馆游泳,因为我不会游泳,我就叫同学带上孩子一起,让孩子们自己进去,我们去街头逛逛,几次后,儿子对我说:妈妈,你也进去吧,你不在,我游得都没劲。你就在池边看看,我也觉得踏实!想想我在旁边时常给他鼓鼓劲,立个标什么的,他都会很起劲!我就是他的观众,我会给他喝彩!

中午,吃过饭,我正在房间里休息,端着杯子喝口水,突然一个孩子走来报告说:老师,老师,他们都在黑板上乱画。

哦,那你该怎么办呢?

我叫他们不要乱画,但是他们都不听。

我让他先离开,我喝了口水,放下杯子,向教室走去,走到门边,便见到一排孩子在黑板上涂涂画画,我轻轻走过去,“Oh,my god”这群孩子哪里是乱画,分明是群小画家啊”他们画得都是庆祝元旦的画面,他们见我过去,并没有四散开去,还在那里很开心地涂画,还不断地说:老师,我们还想画好了请你来看呢。

哦,真的么?

嗯嗯!纷纷点头称是!

你们好棒啊!画得真不错!我再看看打报告的同学,他不作声,我问他:他们是在乱画么?他摇摇头。你也去玩吧!

班上有几个孩子性格内向,相对其他孩子要落后一些,学到数的组成时,就常常稀里糊涂的,课上,我常常点她名,开始时,她是不举手的,大约也发现不举手老师也会点她,对了我也会表扬她,孩子们还会鼓掌以示鼓励!她就主动举手,同学们大约也看出了道道,每次只要她举手回答正确了,大家就给她掌声,她听到的掌声越来越多了,她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了,成绩也有了很大进步!虽然成绩还是略显落后,但是她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变得话多了,活泼起来!

还有一个男孩子,进来时,连个名字也写不出来,开学三天,书已经只剩三分之二了,新发的两本本子已经画符画完了。几次去他家,都只见他一人坐在电视机前的茶几上看电视,家长在厨房干活。通过多次和家长沟通,家长也意识到不足,就按照我说的,每天自己在厨房干活,让他在厨房练字,写得对,有进步就能看电视!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果然有了进步,我那天就表扬了他,放学时,他妈来接他,小朋友们一起围着他妈妈说:今天老师表扬他字写得整齐罗!他妈不好意思地朝我笑了,孩子也笑了!语文课时,老师问哪些动物会冬眠,他竟举手说蛇,同学们给他以热烈的掌声!他笑得开心极了!

想想,人不管到了多大年纪,有人认可,有人赏识总是幸福的!更何况是孩子,想起网络上那个表情包上附的一句话:此处应有掌声!真觉得甚是可爱!我想我要当努力当好一名观众,把掌声送给我的孩子们!

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与感悟 篇2

关键词:每天四问;生活即教育;教学实际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4-044-01

学生的学习好比划桨,教师的传授恰似掌舵。划桨离不开舵手的引航,掌舵还需靠水手的桨随心动,少了一份和谐与默契,各自都难免在河心打转。在教育的殿堂里我们愿是那个歌者,唱着走进孩子内心的歌声与孩子们共同走进成长的和谐,——这些足矣诠释《走进陶行知》两个读本给我的教育启发。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现代著名教育思想家和实践家。他早年留学美国,师从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大师杜威,成为杜威的即门弟子。归国后,他终身致力于中国教育的改造,教育思想和实践经验都十分丰富。陶行知先生提出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著名理论。阐述了生活教育不能脱离社会,它是随着时代前进而前进的,强调教育是由社会决定的,而不是由人的主观愿望决定的。因此,教育应该使学生接触社会生活,参与社会生活,了解社会的实际情况,知道社会发展的需要。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自觉地学习服务社会的思想和本领,将来才能成为改造社会推动社会前进的得力人才。陶行知的两个教育思想给了我重大的启示。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由本体论:“生活即教育”、组织论:“社会即学校”、方法论:“教学做合一”、目标论:“培养真人”、认知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五部分构成的,它们是相互渗透的一个理论整体,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也是我国现代教育重要的教育思潮之一。“生活教育”理论对改变以“学科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的弊端,加强教育与社会生活、儿童生活的联系,改善教育过程和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和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生活教育”理论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教育宝库,是博大精深且永久地富有生命力的,对我国当今实施新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们对“生活教育”理论学之越深,所得启示越多。

一、社会的生活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由于各种因素给教育带来了新的难题,特别是社会给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尤为紧迫。社会上,成人娱乐场所的增多和管理不严,利欲熏心,对于未成年的儿童并没有做到积极引导,而是诱惑他们沉迷于网络、游戏的虚拟世界中,不能自拔。游戏机房,各种成人书刊、玩具、影视光盘的不断流通,给了许多缺少引导的孩子更多的机会,去接触这复杂的社会,而他们的学生角色,也被他们抛之脑后,做着不符合自己身份,不符合自己角色的事情。另外,社会对黄、赌、毒、游戏等等管理上的不力,给学生的健康成长设置了许许多多的障碍,这些问题,必须靠社会齐心协力,去关心青少年,爱护青少年。作为教师,要和家长共同合作,多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对自觉性不高的学生加强监督和鼓励,循循善诱,把学生引入正轨。

二、家庭的生活教育

当代家庭中,随着离婚率的增多,许多家庭离异的孩子无人管教,有些孩子由于渴望亲情,却无法得到自己所渴望的亲情,而产生了一些扭曲的心理,经常会去做一些负面的事情来引起家人的注意,甚至自暴自弃,放弃了自己,对自己的未来没有丝毫的向往;还有一些孩子,回由于父母的离异而遭到同学的歧视和嘲笑,从此就非常自卑,对学习没有激情,对生活也失去了信心,严重的还产生了自杀的念头和行为。家庭教育的不当给孩子们带来的负面影响是非常严重的。作为家长要时刻关心自己的子女,对自己的子女负责,为他们撑起一片天。作为教师,也要时刻关心学生,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将学生看作自己的孩子一般,发自内心得关心、爱护他们。

三、带着行知的思想进行教育,让教育焕发生命的神采

陶行知说:“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教师时刻关心学生,做学生的朋友,在教学时以饱满的热情、充分的信任和强烈的责任感面对学生,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主动参与,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热爱每一个学生”这是陶行知的人生格言。教师对学生的爱尤其是问题学生的爱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师爱能营造出和谐、温馨、亲切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师生关系中,学生不仅乐学,而且个性会得到充分发展,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一直以来,我学陶师陶,把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实践到平时的工作中,我发现以平等的爱才能温润学生的心灵;以真挚的爱才能规范学生的行为;以真情的爱,才能抚平学生的伤痛。同时,以自己爱的言行感召学生,才能培养学生也拥有一颗爱心。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陶行知的崇高师德。教师要有“爱满天下”的胸怀,热爱每一个学生,这是陶行知的人生格言。“为了苦孩,甘为骆驼。于人有益,牛马也做”,是陶老夫子的办学心愿。“教人求真”,使学生“学做真人”是教师的神圣使命。“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是陶老夫子對教师和家长的良言忠告。“二千年前孔夫子,二千年后陶行知”陶行知的学生观体现了崇高的师德,其核心是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祖国和人民的无私奉献、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他的教育理论、主张以及不同凡俗的人格典范,对于21世纪今天的新课程改革及素质教育具有极大的启发和借鉴作用,他的许多教育思想和理念仍代表着先进文化,值得我们去学习和继承。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更新教育观念的今天,聆听陶行知掷地有声的话语,振聋发聩,倍感亲切。

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与感悟 篇3

你好!星期天妈妈收拾东西时,在家里看到一张红色的布条,上面写着“学业有成,金榜题名”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拿起仔细一瞧,在八个大字的前面还有“保佑某某德”几个小字。

这是什么回事呀?妈妈觉得好奇怪。

哦,前几天你们去外面旅游,听老师说好像有个祈祷的环节,莫非这就是你在菩萨前所祈祷的内容?想到这里,妈妈顿时明白过来了。

孩子,你知道吗?你祈祷的让妈妈觉得很意外,想不到你竟然如此渴望自己“学业有成,金榜题名”!我一直以为你是不在乎成绩的。

孩子,你知道吗?你的祈祷又让妈妈觉得很开心,因为这证明你很渴望自己优秀嘛!

孩子,一个人渴望自己优秀,这是好事。但是如果光有祈祷,而不努力学习,就算是菩萨答应了你,也不会实现的。至于为什么,你先听我讲个故事吧。

从前有个懒汉,天天躺在床上,什么也不肯做,家里有好吃的了,他却总是吃得最多的那一个。有一天,他的父母外出掉进河里被水淹死了。懒汉痛哭了一场后,又像往常一样躺在家里大吃大喝。都说“坐吃山空”,父母留下来的那一点财产,很快就被他吃完了。亲戚邻居见了,都劝他好好种地养活自己。可是懒汉从小懒惯了,哪里肯去干活啊!从此,这个懒汉就开始四处乞讨,过着饥一顿饱一顿、吃了上顿愁下顿的日子。

转眼间一年过完,大年三十就到了,这个懒汉又没得吃的了,他饿着肚子走出家门,想去村子里讨点吃的。可是,这时候,家家户户紧闭门户,正团团圆圆、热热闹闹地围在火炉旁吃着团年饭呢。懒汉知道这时候如果上门乞讨不仅要不到吃了,还会招来打骂。

懒汉漫无目的地在野外走着,走着走着,他发现自己来到了村外的庙门口。又冷又饿的懒汉再也不想动了,他想:大家都说这庙里的菩萨最灵验了,我何不进去求菩萨保佑我明天有鸡肉吃。

懒汉走进庙里,跪在菩萨面前把自己的愿望说了出来,然后就又跑回家里睡起了大觉。迷迷糊糊间,一位慈眉善目的老人出现在这个懒汉面前,对他说:我是你今天去的那庙里的菩萨,你说的话我全听到了,念在你孤苦无助,今天又是大年三十,我就帮你实现愿望吧。听好了,明天卯时,有人会来我那里还愿,等他走了后,你就把他留下的鸡拿去吃了。不过,你一定不能来晚了。要是晚了,说不定就没有了。

懒汉大喜,睁开眼睛一看:天还是黑黢黢的。懒汉心说,还早着呢,去庙附近等着太冷了,我睡一会再去也不迟。于是,懒汉又沉沉地睡着了,等他再醒来,窗外已是大亮。懒汉见了,连忙爬起床,急急忙忙地直奔小庙而去。

懒汉气喘吁吁地跑到庙门口,却正好看到一只土黄色的野狗叼着一只肥得流油的母鸡,从庙里冲出来。啊?这不就是菩萨许给我的那只鸡吗?想不到竟然叫这饿狗给叼走了!

眼睁睁看着就要到嘴的肥鸡又飞了,懒汉又气又恨,他悻悻地跑去问菩萨:我只是晚来了一脚而已,你为什么都不肯把鸡留给我?这时菩萨突然开口说话了:没错,我是答应了你的请求,可昨天你走了之后,那只流浪狗也来请求我赏吃的给它,我心想你把肉吃完后总会留下点骨头,便答应了它,可谁知道你却来晚了!所以,你自己要偷懒,我的法力再大也帮不到你啊!还有,你年纪轻轻,却为何不像村里其他人一样努力劳动?自己付出劳动,取得好收成,不比向别人乞讨来得容易得多?

懒汉听了这话,默默无语地低头走了。不过,打这以后,这个懒汉就像变了个人似的,每天都在地里辛勤劳动,很快就收获了满仓的粮食,又过了一些日子,这个懒汉娶了个老婆,从此他过上和其他人一样的幸福生活。

儿子,看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些什么?反正,今天在向你讲这个故事时,妈妈觉得,如果自己不发奋图强,就算是菩萨有心保佑,你也把握不住啊。

人们常说的“求人不如求己”!意思是说,与其央求别人帮忙,还不如自己努力奋斗。加油吧,时时记得督促自己努力学习吧!我的儿子,用行动证明自己可以“学业有成,金榜题名”吧!

孩子,最后妈妈要祝你梦想成真哦!

爱你的妈妈写于南城

5月16日

作者|念奴娇

教育孩子的感悟 篇4

一、注重孩子品性的教育培养

孩子的思想开始都是一张纯净的白纸,他的人生观是一天天从身边接触的人和社会中逐渐形成的。就我而言,主要比较注重以下几方面的培养,觉得主线抓住了,也就出不了大的偏差:

培养孩子的良好性格,教育孩子为人要大气,学会包容别人; 培养孩子积极、上进的乐观心态;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避免独生子女的那种娇(骄)奢习气; 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爱好,尽量让孩子自由选择,家长适当引导; 培养孩子的学习责任感,养成自觉、认真的学习态度;

培养孩子正确的人生观,学会少报怨,多做事,尊师重教,睦邻友爱。

二、重视与孩子的沟通,关注孩子身边的人和事

日常生活中与孩子相处时,许多家长在头痛如何与孩子沟通,如何让孩子能积极主动与家长交流,并且愿意说出真话、心里话。这相当重要,如果你不了解孩子的心思就无从引导孩子了。我们的具体做法有以下几方面:

1、和孩子交心,把孩子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平等的和孩子交往,令他愿意主动与你分享他的心事,放下传统的家长尊严成为孩子的朋友。不要只是训斥、要求,更多的是鼓励和赞赏。如兴趣班,从小我们没有硬性的要求孩子要上多少培训班,要学习多少课外知识,一次选择一到二个项目学习,只要求选择了就必须坚持。

2、学会倾听,找合适的时机和孩子像朋友聊天似的轻松交流。上学后,孩子的主要问题是围绕着在学校与老师、同学的人际关系、学习关系展开的。于是,我们和孩子的交流很多时间是放在吃晚餐过程中,问问今天在学校有什么新鲜事,有什么感受,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津津乐道,有开心,有烦恼,我们对孩子的所有话题表示饶有兴趣,从孩子的述说中去发现有没有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引导孩子想出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案,提醒孩子应注意的事项。

3、密切配合学校和老师,形成学生,家长,老师三教合力。对于纠正孩子的一些不足,及时和老师沟通常非常非常重要。

4、对孩子一些不良习惯的纠正,重引导而不是强迫,再加上适当的奖励。

现代社会信息的传播是开放式的,网络的诱惑无比强大,孩子接受的信息量与我们小时候比大太多了,孩子的思维活跃,见识面广,或者说早熟得很,他总能找到理由辩解自己想做什么事,不做什么事。如果想强制孩子做什么事,多数情形下是失败的,我们的原则是尽量引导不强制,不要引起孩子的反叛心理。

孩子有了好成绩或是做得好了,适当的物质与精神奖励还是必要的,那样更能鼓舞她上进的动力。我们的奖励多是以精神鼓励为主,有进步就夸,再适当结合她喜欢的我们也承担得起的物质奖励如手机、电脑等等。

5、该约束的要约束。毕竟是孩子,自制能力差,心智未成熟,惰性、耐心、自制力都有欠缺,有的事不能让她自由发展,还需要家长去约束、引导。比如休息时玩游戏一玩就停不下来,没办法在预定的时间到了就自觉的停下;又比如周末了心情一放就不可收,过了休息时间也不睡觉等等,这时候就要动用家长的威严去强制监督,但我一般不采取粗暴的方式,尽量和缓的告诉她,请她配合我行使家长的职责或者给我面子,青春期的孩子用该方式还是有比较好的效果,孩子是喜欢得到尊重的。

关于孩子教育的几点感悟 篇5

在教育的问题上,我们的老祖宗很早就提出了“因材施教”,对此我深有体会。针对孩子的个性,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尊重个性,给他自由快乐的童年!

几点做法:

1、信奉好孩子是夸大的,对孩子的教育尽量以鼓励为主;

2、尽量让孩子保留自己的个性,不和别人家的孩子攀比,不培养千篇一律的好孩子;

3、不要对孩子寄予太高的期望,不要给他太大的压力;

4、通过书籍和以身作则教会孩子要有爱心,要尊师重教、尊老爱幼、遵纪守法;

5、运用幽默的语言经常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培养孩子乐观向上的性格;

6、教会孩子观察和感悟生活,了解他对身边的人和事的看法,形成健康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培养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一点体会: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父母在关心照顾好孩子的日常生活的同时,要把教育的点点滴滴融汇在日常生活中,教会孩子首先学会做人,做一个健康快乐善良的人,再次才是学会做事!

音乐与教育感悟心得体会 篇6

我是一名音乐教师,多年的教学工作让我深知音乐教育的重要性。音乐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还可以发展学生的智力、非智力和情感,以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下面是我对音乐教育与感悟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音乐教育需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感知和表现方式,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选择,让他们在自己喜欢的音乐领域中得到发展。同时,我们也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能力,为他们提供不同的音乐活动和体验,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其次,音乐教育需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艺术,它可以引起人们的共鸣和感受。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他们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更好地理解自己和周围的世界。

最后,音乐教育需要注重学生的创造力培养。音乐创造力是音乐教育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音乐创作、表演和交流,让他们体验到创造的乐趣和价值。

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与感悟 篇7

想想我家孩子上学以来,我们对于孩子的家长会的重视,以及多次和老师一起解决孩子的学习问题,大力支持老师的工作。最终使孩子在她重要的人生阶段,走上了她想,我们也希望她走的道路时。我认为孩子的家长会,我们舍弃一些重要的事也要参加,那是多么明智的选择。

女儿很是幸运,她的幼儿园一直是张红梅老师带了三年。我们和张老师一起,给女儿培养了一些好的习惯。从小讲卫生的习惯,爱读书的习惯,每天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与人分享的习惯。在老师的建议下,我们让孩子坚持跳舞,以此来锻炼身体。根据女儿兴趣,参加了美术班的学习,还一直坚持学习幼儿园英语。入小学前,张老师建议能补补学前班的可更好,因为女儿没有强学前班。

小学六年,都是董辉老师的班主任。每次家长会,我们都去参加,从老师那里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支持老师的读书和日记计划。只要是老师推荐的图书,我们一定给孩子买到。老师推荐的书,孩子们爱读。小学二年级开始写日记,开始女儿说我们写。后来,女儿就脱离了我们,自己说自己写了。小学她坚持读书和日记,对于她的语文学习帮助很大。语文学习三分课内,七分课外。必须大量阅读和写作,才能让人游刃有余的感觉。

初中四年是谢文华老师的班主任,她更是一个有才华和爱心的人。每次家长会,大家都会有不少的启迪。她现身说法,因为儿子就在她的班上。每次家长会孩子他爸必到,大家一起交流孩子们的教育问题。共同形成合力,打造书香班级,为孩子创造了优美学习环境。

老师用心,但是若碰上不用心的家长或者甩手掌柜似的家长,就无语了。女儿班级有很多忙碌的家长,平时无暇顾及孩子。老师要求做的不配合做,孩子更是会学着家长,认为学业无所谓,读书无用。只有家长用心,孩子才会打心底认同老师,认同学校,最终让自己和父母受用一生!

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与感悟 篇8

下雪了,家长心疼得要死,孩子冻着怎么办,滑倒怎么办,那么多车,把原本畅通的门口堵死。无人接的孩子们,成群结队,边走边聊,谈天说地,有的男女挽手结伴,也很快乐、幸福。

走在漫天雪花的路上,有学生时不时裹一个雪球,朝朋友“砸”过去,青春活力四射。哪儿有家长担心或者渲染的那么苦?

“太辛苦”的观念,都是一些家长输灌给学生的。久而久之,学生还真以为自己在做一件多么“辛苦”的事(其实成绩一塌糊涂,好比种地一年,最后颗粒无收),一副大爷的派头,家里的所有事情都得围着自己转,稍有不合心意处,就怨声载道!

家长臆测的“吃苦”行为,也许在孩子那里就是一种享受,就是一种生命的体验。就像我们不理解孩童为什么非要踩泥巴,搞一身泥,不理解孩子在沙堆里滚来滚去,鞋子衣服都是沙,不理解孩子在雪地里跑来跑去,鞋子湿了,手冻得通红,他们却乐此不疲。

大人往往容易忽略“吃苦”过程中,孩子们成长、收获的喜悦。

冰花男孩,经网络发酵、热炒,网友都觉得孩子太可怜,有的键盘侠甚至责备家长,攻击学校,抱怨社会。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满头冰花,孩子你太悲惨了!

据了解实际的情况,孩子满头冰花进教室并不觉得自己多特别,反而跟其他小朋友开玩笑。这说明他很乐观,是一个充满阳光的男孩,为什么非要如此“悲天悯人”,好像孩子生活在万恶的旧社会!

最看不得这样一种以“救世主”自居的态度,谁说孩子就一定觉得很辛苦呢,那是他在特定的情况下生活求学的方式罢了。

新闻报道说,今年冬天,河北某所小学没有暖气,孩子们好可怜。听闻此事,只能“呵呵”。

我从北方来,知道除了主城区的小区通了暖气,广大农村乡镇小学,都是靠学生呼出的二氧化碳取暖的,几十年了,司空见惯。敲敲键盘,指责几句,无济于事,反而让快乐学习的孩子觉得自己多么“悲催”!

中国的父母就这这样的忍辱负重,明明自己都很“辛苦”,非要表现的若无其事,好像孩子所得到的一切都是从天而降。

车站广场,风雪交加,一位中年男人坐在拉货的小车上,发梢落了一层的碎雪花。他手拿一袋面包,拿一个,吃了一口,吃着吃着,突然掩面而泣,泪流满面,清鼻涕流下来,他顾不得擦,冰柱一般冻着。

奔波一年,不知以何回家;劳碌一年,不知回家以何面对。他是父亲,是儿子,是丈夫。他不会把自己的艰辛痛苦传递给亲人。可以不回家,可以露宿街头,但不能让亲人,尤其是孩子受罪。这就是中国的父亲。

,第二场大雪。北风呜咽,空气吸进鼻腔,冷得头疼。雪籽肆虐,砸在脸上颧骨上,噼啪作响。临近放学,陪读母亲已来送饭。

她们站在二道门口,焦灼地往里面张望。地上已是银装素裹,北风卷起雪粒,层层涌起,扑打在裤腿上。她们双手抱着保温桶,有的甚至扯下围巾,包裹,自己受冻也不能冰凉了孩子的饭菜。这就是中国的母亲。

父母爱孩子,天经地义。但爱不能取代生活,适当让孩子了解生活的真相,知晓人间所有的获得,必然会有艰辛的付出。天道酬勤,这是自然社会的规律!了解而不是输灌,也许,孩子在自己的岗位上会做的更好!

然而,人世间,经常出现这样一幕:有人废寝忘食地专注做一些事情,在当事人看来,那是一件多么美妙的过程。而在旁人看来,那种生活简直惨无人道,过的日子简直猪狗不如,他怎么能忍受?

然后,旁观者就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可怜对方:你太悲哀了,太可怜了,来吧,我们拯救你!

其实,那些所谓的可怜,只是停留在键盘上,真正让他们捐款,绝对跑的比兔子。什么叫苦?苦,是一种身心的感受,主观性强是苦的主要特点。

旁观者以为苦的事情,当事人可能以为很甜蜜。改变不了人家现状,那就给一句赞赏,给一丝鼓励,何必撕裂别人追求美好的梦?

酷暑严寒,街边的小贩都坚守着摊位。寒冬腊月,女人招呼摊位,男人回家做饭。男人顶风冒雪送来了饭,招呼女人在棚子里吃。男人把饭盒里的菜夹出来给女人,天寒却温馨。

顾客买完东西,看着正在吃饭的女人,怜悯地叹气,说,唉——,这么冷的天,你们这么累这么辛苦,怎么就吃这个啊,你说一家人咋“混”的!

听了顾客的话,男人心情抑郁,觉得没有给妻子带来好生活。妻子更郁闷,泪珠子吧嗒吧嗒往下掉,是啊,我的命咋这么苦!一句话,把两人原本温馨和谐的生活打乱了,“苦日”子的念头一遍遍敲响在他们脑海。

摆摊做小生意,确实辛苦,不可否认。但是,对特定人群来说,那是他们谋生的方式,他们生活的来源全部靠一天天点滴的积累。不干这,那干啥不辛苦呢?

警察军人,保家卫国,加班加点,别人过节,他们执勤,苦不苦?医生护士,手术护理轮班倒,节假日得加班,病人家属有情绪得接受,医院一个电话马上归岗,苦不苦?

老师一天到晚,三尺讲台轮头转,改不完的作业,谈不完的心,还要忍受家长误解、学生调皮,甚至还有生命危险,苦不苦?民工师傅,背井离乡,想孩子,念父母,早出晚归,一天十几小时工作量,时不时还会受伤,要不到工资,苦不苦?

送快递,送外卖,风里来雨里去,稍微晚了,还会被投诉,本来工资低,还会被罚钱,苦不苦?马化腾、马云、王健林,日程紧凑,一天到晚飞来飞去,参加各种会议,批阅文件,管理公司,规划发展,还得抽空健身以便多活几年,苦不苦?

各行各业,想做点成绩,不吃苦不行,只享受不吃苦的工作,还真没有,除非混吃混喝等死!所以,吃苦只是一个行动的过程,更多时候,苦的恰恰不是过程,而是糟糕的结果。

橘生淮南为橘,生淮北则为枳。橘子的痛苦在于,明明在淮南可以生活很好,却被人强迫生长在淮北,结果,果子只能是又酸又涩又苦的枳。考虑任何问题,都不能脱离了具体环境。社会的事情,哪像键盘侠敲键盘那么简单。

学生的工作就是学习,学习的本质就认识新事物,接受新观念,反复识记,掌握知识。这个过程必然枯燥乏味,充满艰辛,甚至付出和成果不成正比。

但是,学习是他们追求好的未来,追求人生价值,实现灵魂自由解放的重要途径,跟小商贩做买卖,警察军人保家卫国,医生护士救死扶伤的工作性质一样。

如果一天到晚,被旁观者强调渲染“吃苦受罪”的观念,而在现实的条件下又无法摆脱困境,人只能活在郁闷的压抑中,身心俱如焚!

学习阶段的孩子就应该把本职工作搞好——即尽心尽力把学习搞好。家长的职责就是提供有利于孩子学习的平台和环境。不然,达尔文若生活在同时代的中国,绝无可能发现进化论的观点。

因此,请不要打扰孩子们“吃苦”的幸福和陶醉,说不定,在他们不以为意的“吃苦”劳动中就隐藏着一个美好未来!

作者|方超

家庭教育感悟:伴随孩子一同成长 篇9

期盼着,期盼着,那个肉肉萌萌的小宝宝慢慢地长成了阳光帅气的小男孩;等待着,等待着,小男孩子终于踏进了小学校园,开始了小学成长的第一步。

忐忑中令人兴奋,开心中而又有点紧张的小学生活有序地开始了,虽匆忙但很充实。

慢慢的感觉儿子长大了,懂事了。

从幼儿园每天赖床不睁眼到如今闹铃一响立马起床;从幼儿园的尽情玩耍到如今每天到家就乖乖坐在书桌前算数,读书,听英语;从幼儿园不肯穿园服到如今能记得每天穿哪套校服;从不知道班级荣誉到如今因班级没得到流动红旗而伤心;从以前只知道玩耍的小捣蛋到能自己主动洗碗、洗鞋的家务小帮手……

看似微不足道的改变与成长,包含了老师们辛勤的教导,感谢老师们的教放诲与陪伴,感谢老师们不分节假日,不分时间段的沟通与交流,让小朋友们从一脸懵懂的小屁孩到能懂得学习的乐趣,分享的快乐的小学生;更让家长们懂得了陪伴孩子成长的快乐和教育的重要。

成长是漫长而又短暂的,陪伴更是看似漫长而实际稍纵即逝的,父母是孩子成长道路的最佳导师,言传身教更是流传下来的旷世名言。短短数年,孩子就会长大,我们也会老去,所以在孩子的启蒙阶段,我们家长要做的就是更多的陪伴,更多的配合老师的教育,和孩子们一同成长,让孩子们变成有爱、健康、自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新少年。

我相信在立才学校那么有爱、有责任心的老师们的带领下,我们的孩子一定会越来越棒,106班也一定会成为最棒的班级。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一同成长,一路同行,让我们一起伴孩子成长。

与孩子沟通教育心得 篇10

与孩子沟通教育心得

郑浩

孩子教育,听谁的都有道理。可是到了具体的事情上,又都对不上号。道理上讲,还是我们学习不够,可是我们的学习短时间里也就这样,能不能有一种方式,让我们只要照做就能基本正确呐。

基本正确

就我个人的体会,简单一点的方式还是有的。只是照做,一点不用想的方法,当然不现实。还是需要尽量少的理念配合我们的行动的。这些理念是:1.孩子的任何感觉对他来说都是真实的,也就是他认为是有道理的。我们不能简单地说你不对来讲道理。2。孩子的许多不对是我们的判断,客观上我们也不一定对。3.很多时候,我们和孩子对问题的不同看法是可以并存的,不需要分个对错的。4.孩子的行为只要:1。不伤害自己,2。不伤害他人,3。不与环境有大的冲突。都是可以接受的。

以上四条理念解决一个问题,我们不去强迫孩子接受我们的说教,尊重孩子的感受。尊重就是我们虽然不能理解,但我们承认对方有对方的道理,不把自己的理当作是唯一正确的。

尊重孩子只是教育孩子的基础,仅有尊重是不够的。虽然孩子的感觉是真实的,但孩子凭感觉成长,不是最有效的成长途径。

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引导孩子就是孩子的最有效的成长途径了。

首先,我理解引导并不是要孩子简单的听我们的,而是要引导出孩子的想法和看法。如果孩子的想法和看法和家长的一致,那自然就是听了话了,一切没问题。如果孩子的想法、看法和我们的不一致,是不是就要引导孩子像我们的靠拢呢?这其实是明天要说的,这里暂且先用。就是对于那些基本的、普遍的、已有社会认可的对错结论的事情,我们是需要做这样的引导。比如:三种伤害。而那些我们自认为是对是错的事情,可以暂且放一放,不急于将我们的认识通过引导的方式,灌输到孩子的思想中。因为我们的灌输,会是孩子的认知受到限制,孩子自身适应环境的有自由发展的机会就会受限。实际上我们会发现有些事情回头想想是不必要的,甚至是错的。这种情况不仅孩子成人了回头会发现,就是孩子还小,也时常会有的。所以引导什么,也就要细心选择了。要简化又简化。这样你的引导就会更有效率,又尽可能少的影响孩子的自由空间。

引导的唯一途径是沟通,你要让孩子的所有想法呈现在你面前,尽管这些想法在你看来还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这就是完整的孩子,你只有让孩子完整的呈现在那里,你才有机会胸有成竹。任何对孩子的训斥、打断、等否定行为,都会让孩子退缩和隐瞒。你对他的了解就会打折,你对他的教育也就是只见一斑了。所以在和孩子沟通时,要鼓励和肯定孩子,至少他说了就很好。对其中你赞同的,给与鼓励和夸奖。对于你认为不妥的,你不认可的,不能简单的给与批评和否定,更不能训斥和惩罚。下次孩子哪里还敢跟你说啊。这样你就和孩子失去了心灵的联系,你就很多时候看不懂他了。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按照孩子的思路,引领他多走几步,或者退回几步,让他自己看到{思想中看到}结果,并且由他自己去选择坚持还是改变。可以用它熟悉的事情引领,也可以是某个故事,某个动画片等等一切他能感受的事情来引导他。这样我们就不会陷在自以为是的说教之中了。也许一次两次都达不到你想要的效果,那也得慢慢来。说不定还有其他结果。坚持这样做,就会迎来简单的教育,至少家长和孩子关系融洽,思想上保持沟通,情绪上没有负担。孩子是快乐的,孩子始终完整的呈现在你面前。

我们有时候缺乏和孩子沟通的耐心,是因为我们认为这样就是为孩子好,这样就是对的。当你的为孩子好,是要孩子吃东西时,你会问孩子想不想吃。如果孩子说不想吃,你会尊重孩子,不吃就算了。总不会是为孩子好就强迫他吧。如果你还是想让他吃点,你会进一步询问原因,直到搞清楚了,与孩子达成一致。

当你的为孩子好,是一个对孩子来说是长远的事情时。孩子一定没有你想得远,那你就得从近处着手,一件件的心平气和的沟通到孩子愿意为止,想解决吃东西的事情那样。假如孩子不愿意,就是你的想法同孩子的实际连接不上。如果这时候强迫孩子,事情是简单了,但这种连接是假的,在以后的日子里总会断的。这就是很多家长抱怨的,孩子大了,我管不了了的原因。实在沟通不了,我暂时就这个水平了,怎么办?那还有一条路就是尊重孩子!

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与感悟 篇11

有幸聆听天一沈茂德校长的讲座,题目是《站在素质的高度,探索下一代教育》。瞬时勾起天一学习的朝朝暮暮,点点滴滴,酸甜苦辣还有忧愤欢笑。那些岁月,是彷徨,还是算奋斗?是挣扎,还是算历练?是为光宗耀祖,还是为个人前途?到现在都没有找到答案。天一给了我们高级别的平台,高层次的理念,从此也无形中拉开了理想和现实的距离,太多的人只是在以后的岁月中极力的弥补这种距离和缺失。辛苦其中,悲欢其中!那些所谓的成功人士,我们永远没法触摸到,遥不可及。而如今,女儿的教育恰如夏日的脚步,来得那么匆忙和急切。该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和方法,去融合到她人生的稚嫩旅程中呢,又该以什么样的角色,参与到她与这个社会的磨合和交融中呢?

教育分两个关联部分,一头是知识,一头是素质。

沈校长在知识部分给出了十二点建议:

1、父亲的背影叫伟岸!理解:暗示父亲在孩子成长中不可撼动的地位和力量,尤其在精神、理念和方向方面。

2、懂教育的妈妈才有好孩子。理解:妈妈更伟大,怀胎十月就注定其一,在以后漫长的岁月里,妈妈将是塑造孩子的灵魂的伟大工程师。

3、“天才”就是经营长处。理解:从这个意义上讲,请大家不要迷信天才,天才就在你身边。天才就是优势的再优势,发挥到淋漓尽致,让人无法企及。道理就是这么简单,并不神秘!你也能这样做,关键是发现,然后实现。你愿意这样做吗?

4、坚信“每个孩子都是一座金矿”!理解:我们大家都要学会耐心期盼,这要一个漫长的时间等待,要用我们永不退却的热情、亲情,去呵护她(他)们,永不放弃,然后,我们在过程中慢慢体会幸福,所以,这座金矿石移动的,在人生的任何时点,任何时刻!

5、家庭教育的着力点。理解:很简单,两点。一是千方百计点燃孩子的学习热情;二是千方百计优化孩子的学习习惯。除非你不想他(她)在学业上有所发展。

6、期盼是一种伟大的力量。理解:对孩子的期盼和鼓励要具体化、可视化,而不是飘渺不可及,虚幻不真实。不是笼统的“你真棒”,“你真行”,要有阶段性明确的方向、切实的目标和实现它的原因。父母要学会倾听、发现、宽容和理解,唤醒孩子对知识的无限渴求。相信孩子的想法基本是对的!

7、头脑不是一个需要填充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理解:能够转变孩子的学习态度,就是成功。到时就不是机械的填充,而是自发的燃烧。所以,教会孩子自学,培养自学能力,显得十分重要,它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石。改变孩子任性的个性趋向,它是成功的拦路石。

8、卓越是一种习惯。理解:阐明了卓越和优秀形成的机理。很多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不优秀,妒忌别人孩子的成功和豁达,其实都是一种或者一批优秀习惯在帮助孩子,而这些习惯,假如是被公众认可,被社会认可的,那我们就要花不管多长的时间,都要尽力让孩子养成,并变为自觉行动,让其受益终生。

9、阅读远远重要于奥数。理解:一个喜欢阅读,阅读量大的孩子,在漫长的人生岁月中,一定会胜出的。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千万不要让奥数挤占了孩子宝贵的阅读时间!我相信阅读!

10、贫穷是一种财富。理解:我是一个贫穷出生的孩子,相信和我一样境地的父母会感同身受,理解更深刻。

上一篇: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教案1-1下一篇:国税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