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请求解决生活困难的报告(精选10篇)
我叫***,是**镇**村2组农民。全家五口人,夫妻二人及三个子女,妻子和我一样,是农民;三个子女中,大的在外打工,老二在**中学就读,老三在**小学读书。一家挤在一间不足五十平方米的瓦房中生活。一切费用开支,都是靠我夫妻二人辛辛苦苦做农务所得的微薄收入来维持。收入少,人口多是我家的现实情况,加上两个小孩正在读书,所需的各种开销较多,全家在省吃俭用的情况下,也仅能维持基本生计。今年干旱所造成的收成减少,更是给全家的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困难。正所谓“天有不测风雨,人有旦夕祸福”,在2008年1月11日15时,我家因不明原因,发生了火灾,大火持续了近三个小时,在17时40分样子,才被完全扑灭。大火把我家里的物资全部烧完,只剩下四堵空墙。现在,全家的生活无依无着,仅有不多的粮食和过冬的衣物都在大火中被全部烧光,住的地方也没有了。几天以来,一家人的吃饭、睡觉,都是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度过的。有了上顿,担心下顿,过了今晚,发愁明晚。十分艰难。
一直以来,一家人都是在贫困中度过,家中没有任何积蓄,为了早日重建房屋,现特申请解决建房资金,万望给予解决。
申
请人:***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教师住房,大学毕业生,农村任教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 首次把住有所居与学有所教, 劳有所得, 病有所医, 老有所养并列提出, 列为和谐社会的特征之一。住房是民生之本, 然而广大农村教师的住房情况却不容乐观, 国家教育督导报告2008 (摘要) [1]中指出农村教师住房存在政策盲点, 国家现行住房改革政策未能惠及农村中小学教师, 这充分说明农村教师住房问题日益凸显, 已经成为制约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瓶颈。
一、农村中小学教师住房现状及原因
1. 现状
农村教师是农村基础教育的中坚力量, 承担着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艰巨任务, 他们辛勤耕耘, 呕心沥血, 为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长期以来, 他们的住房问题没有得到应用的重视, 住房条件和生活条件十分艰苦, 乡村小学几乎没有教师宿舍, 乡镇中学也只是解决了部分教师的住房问题, 这部分住房的居住条件也令人担忧, 大部分是简易房或筒子楼, 有些甚至是危房, 严重威胁着教师的生命财产安全, 住房不仅面积狭小, 设备也不齐全, 甚至是“三无房间” (有电无水无厨房无卫生间) 。很多教师一家三口住在一个单间, 简陋而拥挤, 既生活又办公, 使得教师的生活极为不便, 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 更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很多年轻教师无法分到单间, 几个人合住的现象十分普遍, 新招教的老师更是尴尬, 他们常常被迫租房或走教。不少老教师以校为家, 在农村辛辛苦苦奉献了几十年, 退了休却面临无处安家的难堪局面, 少数在城里买了房的农村教师, 城乡之间来回奔波, 不仅加重了经济负担, 而且影响了教学。农村教师住房问题成为我国目前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
2. 原因
(1) 缺乏专项基金。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农村义务教育, 不断加大投资力度, 学校办学的硬件设施得到极大改善, 但教育经费专项用于教学楼、学生宿舍、教学设施建设, 不允许涉及教师住房项目, 造成了教师宿舍缺乏资金支持的后果。特别是在实行税费改革, 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下, 农村教师住房资金来源被完全切断。“学生宿舍条件好了, 教师宿舍啥时解决”[2]充分反映了农村教师住房的真实情况。
(2) 房改政策没有惠及农村教师。自1994年我国住房制度改革以来, 城镇职工的住房得到了不断的改善, 有的住房已经调换到了第三代。但广大农村教师的住房却成了“夹心层”, 他们在户籍上属于城镇居民, 却因为城乡二元经济的影响, 没有享受到城镇职工的福利待遇, 既无宅基地建房, 又享受不到住房补贴和住房公积金等优惠政策, 更不必说享用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 农村教师丝毫没有享受到房改带来的任何实惠。更严重的是国土资源部重申城镇居民不得到农村购买宅基地、农民住宅或所谓的“小产权房”, 这使得农村教师住房形势更是雪上加霜, 农村教师可能会陷入无房可居的因素, 农村教师的安居成了社会难题。
二、引发的问题
1. 住房困难导致农村教师队伍不稳定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 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3]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在教师。[4]广大农村教育落后的一个关键原因是缺少优秀教师。安居方能乐业, 而目前的状况是农村教师无居可安, 窘迫的居住条件是农村教师流失的重要原因, 严重影响了广大农村教师从事农村教育工作的积极性。人心不稳, 许多农村教师总是想方设法往城里调, 导致农村教师严重不足, 城里教师严重超编, 给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妨碍了农村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育的深入发展。教育部2009年工作要点七指出重点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在全面提升教师素质的工作中安排“启动农村教师周转房和住房建设试点。”[5]这充分显示了住房对稳定农村教师队伍的重要性。
2. 住房问题影响了农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住房是民生问题, 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农村教师的住房缺乏保障, 难以吸引优秀人才献身农村教育事业, 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宁愿在城里打工, 也不愿到农村教书, 老教师难以稳定, 新教师引进困难, 农村教师队伍难以补充新鲜血液, 出现了断层的现象, 严重影响了农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妥善解决农村教师住房问题是农村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三、解决机制及意义
1. 解决机制
农村教师是教师中的弱势群体, 其住房问题的解决可借鉴城市低收入市民的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办法, 要像抓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一样, 政府发挥主导作用, 以乡镇为中心, 在每一个乡镇都建立一个教师社区, 全乡镇的教师都集中生活在教师社区, 一次性地解决农村教师的住房问题, 使所有农村教师都住有所居。这项适时的安民心工程, 将会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 也将对农村教育产生深远影响。其形式可以是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周转房或共有产权房, 以满足不同教师的需求。教师社区的交通保障是村村通工程。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国家把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 基本建设资金增量主要用于农村, 很多省都在进行村村通工程, 农村的交通状况大为改观, 便捷的交通使得人们可以很快到达每个村落, 为教师社区的交通提供了保障。资金保障即对农村教师启动住房补贴和住房公积金政策, 政府部门应拓宽资金渠道, 设立专项资金, 中央、省、市、县按比例出资, 农村教师也可以通过按揭贷款的方式购买住房, 真正享受到住房优惠政策。其运行机制是政府调控, 定向开发, 市场化运作, 惠及教师。既要保证质量, 又要严格控制房价, 让农村教师买得起, 租得起, 彻底解决农村教师住无定居的后顾之忧。
2. 意义
农村教育既是我国教育的主体部分, 也是最薄弱的环节。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 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 能否妥善解决农村教师的住房问题, 是农村教育事业成败的关键。在每个乡镇建立一所农村教师社区,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首先, 缩小了城乡教师的待遇差距, 农村教师也能享受到城市教师的待遇, 从而稳定了农村教师队伍, 促进了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其次, 可以吸引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任教, 通过改善农村教师住房条件, 提高了农村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 让农村教师“香”起来, 及时补充农村教师, 使之成为解决农村教师缺乏的主要手段。[6]现在正值全球金融危机, 大学生就业困难, 国家正在采取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到农村任教, 这正是农村开门纳贤的大好时机。大批优秀人才扎根农村教育, 不仅能改善农村教师队伍结构, 同时还能拓宽大学生的就业渠道, 有利于社会稳定, 有利于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再次, 利用农村教师社区的辐射作用,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 农村教育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石, 没有农村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就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 不可能实现农村的全面小康。农村教师肩负着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使命。农村教师社区有利于集中农村教师, 将分散的教育资源集中起来, 充分发挥农村教师知识群体的作用, 这样, 教师社区就成为乡村的文化、科技、信息服务中心。农村教师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书匠角色, 他们不仅担负着提高农民素质, 培育新型农民的责任和任务, 而且与农村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及农民生活息息相关。通过他们的示范作用, 开创农村文明之风, 借助他们的宣传, 及时传达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 以维护社会和谐, 增强民族自尊心和凝聚力。农村教师是科学技术的传播者, 是一种先进生产力, 是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乡村学校做改造乡村的中心, 乡村教师做改造乡村的灵魂, 小而言之, 全村之兴衰, 大而言之, 全民族的命运都操在小学教员的手里”[7]。这些朴实的话充分说明了农村教师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教育家晏阳初和梁漱溟也都着重强调农村教师在农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教师社区是一种文化社区, 可以设立农村留守儿童服务中心, 建立图书馆和科技馆, 举办科技讲座, 以社区教育促进教育社会化、社会化教育, 对农民进行终身教育, 建构学习型社会。
总之, 建设农村教师社区是一项民心工程, 系统而庞大, 我们必须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 提高思想觉悟, 充分认识到它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从教育事业的全局出发, 尽早建设农村教师社区, 让农村教师住有所居, 从而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督导报告2008 (摘要) .中国教育报, 2008.12.05.
[2]两会图说.中国教育报, 2009.03.05.
[3]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中国教育报, 2007.09.07.
[4]教育部部长周济.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关键在教师.中国教育报, 2009.01.22.
[5]教育部2009年工作要点七.中国教育报, 2009.01.02.
[6]翟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最受关注.中国教育报, 2009.02.22.
尊敬的县水利局领导:
你们好!我系菁盛乡加禾村委会加吉屯居民,名叫潘立敢,家庭人口7人,长年以来我户人畜饮水卫生较差、水源稀缺。我们的人蓄用水都是从山上引来的雨季山岩积水,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困难,一直没有建有蓄水池,每逢旱季,经常出现饮水短缺的现象,饮水问题成了我户急需解决的大问题。为此,今年我户决定修建一个容纳150m3水的家庭水柜,由于资金不足,只能由家里人亲自投工投劳,经过两个多月的开挖场地后,目前已经砌好基础,按照这样的建设进度,预计今年10月份可以建成使用。但建设所需的水泥、石沙等材料只靠向熟人老板赊销,欣闻上级目前有农村家庭饮水的扶持项目,特向水利局申请家庭水柜建设补助。万盼贵局领导能体察我户实情,给予项目扶持,感谢党恩!
申请人:潘立敢
尊敬的领导:
我叫1111,男,现年58岁,中共党员,22222组村民,爱人2222,1958年出生。我们夫妇按照国家政策,晚婚晚育,按国家计生政策生育一男一女。我夫妇一直在家种田为生,本人为1976年入伍服役,在部队当过班长,立过三等功,在执行艰苦的任务中,因山高气候恶劣,导致胃溃炎病。复员后,没有得到政府的工作安置,但我没有报怨,安心在家种田为生。小女儿已外嫁,生活基本自理,没有余力支持。但天有不测风云,2005年我儿在外地淅江打工,别人欺侮他反抗时,将他人误伤致死,被判无期,至今无音信,成为了我夫妇心头永远的伤痛。加上年龄增大,我夫妇二人病痛也相对增多,特别是我的胃溃炎病越来越严重,经常要到医院去治疗,每年需要近万元的开支。因生活所迫,近60岁的我夫妇二人,不得不到外地以打工为生,免强维持生活,村里住的房屋快要倒塌了也无钱维修。为此,特恳请领导特别关心,帮助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困难。
不胜感激!
报 告
县民政局、低保局:
我叫段依云,女,出生于1982年10月17日,现年33岁,身份证号码为***118,儿子段嘉诚,生于2005年1月11日,现年11岁,在县实验小学就读四年级,我们娘俩的户口均在华容县城关镇东街五组,现与父母亲合租住在城磁镇水乡街,每年租金三千多元。
敬爱的领导,本人于2004年元月结婚,婚后因家庭琐事导致感情破裂于2011年元月在民政局办理离婚手续,小孩判给我抚养成人,本人因身体不适,患有子宫肌瘤、卵巢肿瘤、慢性宫颈炎等病,住院手术费1万多元,为了儿子的生活,出院后至今在餐饮打工洗碗,身体差,经常吃药而且身体未能完全康复。现在我们俩的生活及小孩读书,靠娘家亲戚的赞助,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请求县民政低保局为我们娘俩解决追加低保生活保障金,为盼,将不胜感谢!
产业化科技扶贫项目启动(滚动)资金的请示
行署:
2007年、2008两年省扶贫办共安排我区资金万元,我区重点县(市)种草养羊。项目下达后,各县(市)及相关部门认真制定项目规划和实施方案,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由于项目资金下达较晚(每年6到7月才下达),导致圈舍建设和种羊采购迟缓,种羊越冬困难,部分造成死亡,不仅严重影响了项目的实施进度,而且影响了我区各级党委、政府的形象。为吸取前两年的经验教训,扎实推进2009年的项目建设。根据冬春两季修圈,春夏两季购羊,秋季种草的原则,特向行署申请建立草地生态畜牧产业化科技扶贫项目启动(滚动)资金500万元,主要用于采购种羊和圈舍建设,待项目资金下达后再划转财政。
当否,请批示!
地区畜牧兽医局
地区农办(扶贫办)
县教育局:
王截流乡三桥小学是我乡一所布局调整后保留的完小,有着四十多年办学历史,多年来,为上级学校培养输送了大批优秀毕业生,在当地有着良好口碑。但是,学校目前状况不容乐观:硬件设施严重不足,校园美化绿化相当滞后,办公条件特差,桌椅破烂不堪,校园整体环境亟待整治,这些因素严重阻碍了学校进一步发展,但学校自身资金短缺。为了能给孩子一个更加良好的学习环境,造福一方百姓,特请求县教育局能为我校解决部分校园文化建设资金,以解燃眉之需。
专此报告。
尊敬的县教育局领导:
红岩溪镇毛坝村小学,现有学生50人,教师2人,设有学前班、一、二年级,原有五间砖木结构瓦房教室,建于2001年,建造时受经济条件的制约,施工质量不够好,又因长期失修,存在安全隐患。因村小规模小,资金有限,尚欠资金30万元(其中:饮水,离水源5000米,需要10万元;教室维修10万元;课桌椅及远程教育设备10万元),请求县教育局付拨,实现我校的夙愿!
红岩溪镇毛坝村小学
红岩溪镇西湖小学
关于解决教学楼维修资金的申请报告
尊敬的上级领导:
新安县正村镇第二初级中学位于正村镇白墙村,学校服务周边8个行政村和一个工业园区(万山湖工业园),服务人口1.85万人。现有十二个教学班,教职工37人,学生687多人。
学校教学楼始建于1996年,由新安县经济顾问李廷魁先生筹资、白墙村村民集资兴建。承建时受经济因素制约,又缺乏有效监管,工程建设质量较差,目前教学楼已陈旧不堪,楼顶漏雨严重,内墙墙体脱落;地面凹凸不平,学生桌凳难以放平;教室的门窗破损严重,门板破洞,有些甚至断裂。窗户为旧式铝合金型材,外框破损、残缺,推拉窗扇无法移动;窗户与墙体的结合处也出现了许多裂缝,窗户无法关严,有些窗子还曾经因刮风掉落下来,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供电线路为2.5平方的铝线,线号小,不能满足学校的正常用电需求,加上班班通设备的使用,超载运行跳闸断电已经成为常事,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学工作。已严重老化的电线,也给学校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为了解除安全隐患,学校也采取了许多安全措施,但也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保障学校财产安全,让师生有一个安全、舒适的学习工作环境,急需解决教学楼维修问题。
尊敬的领导,我校教学楼已使用19年,存在的问题已经影响到正常的教学工作,恳请上级领导实地察看,予以解决为盼。
新安县正村镇第二初级中学
二〇一六年三月十七日
附:工程预算
1、门窗
门
45套×600=27000元
塑钢窗 348平方×165=57420元
小计:84420元
2、不锈钢 一楼防护网 113平方×110=12430元
3、水磨石地面 20624、楼顶防水 7525、供电
6mm 75 mm6、粉刷
7、设计、监理费 20000楼梯护栏 36平方×130=4680元 小计:17110元平方×60=123600元平方×55=41360元 电棒 150套×56=8400元 电扇 75个×130=9750元 2护套线 15盘×110=1650元 2防老化线 420米×6.3=2646元 配电箱 1×1850=2850元 开关、插座等电料 6000元 人工费 8000元
小计:39296元 外墙 1047平方×21=21987元 内墙 2967平方×13=38571元 墙体面砖 2811平方×38.5=108223.5元 二、三楼护栏改造 6915元
小计;175696.5元 元 管理费 30000元
企业利润 60000元 小计:110000元
8、税金 591482.5×3.413%=20187.30元
县财政局领导:
2008下学期为抡抓发展机遇,拆除校内危旧平房,落实危改项目,迎接农改项目,我校做了很多工作,投入了大量的物力、财力。50余间危旧平房拆除补助共支付24万余元,危改项目(科技楼)设计、报建及农改项目(学生食堂、公寓、厕所)报批共开支6万多元。另外,本期筹办全县中小学生运动会、文艺会演、科技小发明三项比赛,以及申办“绿色校园”,增加了学校的经费开支,共支出近2万元。现已年关将至,全校教师的午餐补助及其他各项津补贴均应相继兑现,经费支出急增,但是学校现存资金严重不足,缺口很大。因此,特向上级领导申请40万元办公经费,望解决为盼!
【关于请求解决生活困难的报告】推荐阅读:
关于请求解决社保问题的报告07-11
关于请求解决学校维修改造资金的报告06-26
关于请求解决小学附属工程资金的请示范文10-31
请求照顾解决最低生活保障的02-09
请求解决待遇的报告09-27
关于请求开具证明的函11-27
关于请求核准公司项目的请示12-21
关于请求批准建立广告牌的请示09-19
关于增加和变更诉讼请求的申请书02-06
大中型企业公文写作-请示-请求解决问题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