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的任务

2025-04-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工程管理的任务(精选8篇)

工程管理的任务 篇1

一、如何启动任务管理器

最常见的方法是同时按下“CtrlAltDel”组合键,不过如果不小心接连按了两次键,可能会导致Windows系统重新启动,假如此时还未保存数据的话,恐怕就欲哭无泪了。

其实,我们可以选择一种更简单的方法,就是右键单击任务栏的空白处,然后单击选择“任务管理器”命令。或者,按下“CtrlShiftEsc”组合键也可以打开任务管理器,赶快试试吧。当然,你也可以为WindowsSystem32 askmgr.exe文件在桌面上建立一个快捷方式,然后为此快捷方式设置一个热键,以后就可以一键打开任务管理器了。

小提示:需要说明的是,在WindowsXP中,如果未使用欢迎屏幕方式登录系统,那么按下“CtrlAltDel”组合键,弹出的只是“Windows安全”窗口,必须选择“任务管理器”才能够打开。

二、认识任务管理器

如图1所示,这就是任务管理器的用户界面,提供了文件、选项、查看、窗口、关机、帮助等六大菜单项,例如“关机”菜单下可以完成待机、休眠、关闭、重新启动、注销、切换等操作,其下还有应用程序、进程、性能、联网、用户等五个标签页,窗口底部则是状态栏,从这里可以查看到当前系统的进程数、CPU使用比率、更改的内存

1.应用程序

这里显示了所有当前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不过它只会显示当前已打开窗口的应用程序,而QQ、MSNMessenger等最小化至系统托盘区的应用程序则并不会显示出来。

你可以在这里点击“结束任务”按钮直接关闭某个应用程序,如果需要同时结束多个任务,可以按住Ctrl键复选;点击“新任务”按钮,可以直接打开相应的程序、文件夹、文档或Internet资源(如图2),如果不知道程序的名称,可以点击“浏览”按钮进行搜索,其实这个“新任务”的功能看起来有些类似于开始菜单中的运行命令。

2.进程

这里显示了所有当前正在运行的进程,包括应用程序、后台服务等,那些隐藏在系统底层深处运行的病毒程序或木马程序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当然前提是你要知道它的名称。找到需要结束的进程名,然后执行右键菜单中的“结束进程”命令(如图3),就可以强行终止,不过这种方式将丢失未保存的数据,而且如果结束的是系统服务,则系统的某些功能可能无法正常使用。

Windows的任务管理器只能显示系统中当前进行的进程,而ProcessExplorer可以树状方式显示出各个进程之间的关系,即某一进程启动了哪些其他的进程,还可以显示某个进程所调用的文件或文件夹,如果某个进程是Windows服务,则可以查看该进程所注册的所有服务,需要的朋友可以从www.sysinternals.com

3.性能

如图4所示,这里显示了计算机性能的动态概念,例如CPU和各种内存的使用情况。

CPU使用情况:表明处理器工作时间百分比的图表,该计数器是处理器活动的主要指示器,查看该图表可以知道当前使用的处理时间是多少。

CPU使用记录:显示处理器的使用程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的图表,图表中显示的采样情况取决于“查看”菜单中所选择的“更新速度”设置值,“高”表示每秒2次,“正常”表示每两秒1次,“低”表示每四秒1次,“暂停”表示不自动更新。

PF使用情况:正被系统使用的页面文件的量。

页面文件使用记录:显示页面文件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的图表,图表中显示的采样情况取决于“查看”菜单中所选择的“更新速度”设置值。

总数:显示计算机上正在运行的句柄、线程、进程的总数。

执行内存:分配给程序和操作系统的内存,由于虚拟内存的存在,“峰值”可以超过最大物理内存,“总数”值则与“页面文件使用记录”图表中显示的值相同。

物理内存:计算机上安装的总物理内存,也称RAM,“可用”表示可供使用的内存容量,“系统缓存”显示当前用于映射打开文件的页面的物理内存。

内核内存:操作系统内核和设备驱动程序所使用的内存,“页面”是可以复制到页面文件中的内存,由此可以释放物理内存;“非分页”是保留在物理内存中的内存,不会被复制到页面文件中,

4.联网

这里显示了本地计算机所连接的网络通信量的指示,使用多个网络连接时,我们可以在这里比较每个连接的通信量,当然只有安装网卡后才会显示该选项。[page]

5.用户

这里显示了当前已登录和连接到本机的用户数、标识(标识该计算机上的会话的数字ID)、活动状态(正在运行、已断开)、客户端名,可以点击“注销”按钮重新登录,或者通过“断开”按钮连接与本机的连接,如果是局域网用户,还可以向其他用户发送消息呢。

三、任务管理器之特别任务

其实,任务管理器除了终止任务、结束进程、查看性能外,它还可以完成很多更高级的特别任务呢。下面,我们通过几个实例来介绍任务管理器的扩展应用:

实例一:同时最小化多个窗口

切换到“应用程序”标签页,按住Ctrl键同时选择需要同时最小化的应用程序项目,然后点击这些项目中的任意一个,从右键菜单中选择“最小化”命令即可,这里同时还可以完成层叠、横向平铺、纵向平铺等操作。

实例二:降低BT软件的资源占用率

运行BT软件时,往往会占用大量的系统资源,你会看到硬盘灯不停闪烁并伴随着飞速转动的噪音,此时无论是浏览网页或是运行其他应用程序,肯定会有系统停滞的感觉。

打开“任务管理器→进程”窗口,选择BT软件的进程名,然后从右键菜单中选择“设置优先级”命令,这里可以选择实时、高、高于标准、标准、低于标准、低等不同级别,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例如设置为“低于标准”可以降低进程的优先级别,从而让Windows为其他进程分配更多的资源。

实例三:打造增强版本的任务管理器

有热心网友从Longhorn中将任务管理器剥离出来并提供下载,我们可以借此来打造一个增强版本的任务管理器。解压缩下载文件,会得到Taskkill.exe、Tasklist.exe、Taskmgr.exe等3个文件,首先覆盖WindowsSystem32Dllcahe下的同名文件,覆盖前请事先备份源文件,接下来继续覆盖WindowsSystem32下的同名文件,当弹出“Windows文件保护”对话框时,选择“取消”按钮。

更换后的任务管理器不仅程序图标发生了变化,右击进程,可以发现在右键菜单中增加了打开所在目录、创建转储文件两个命令,而“查看→选择列”中增加了命令行、映像路径两个项目,前者可以查看所显示的进程是否被伪装,后者则可以查看进程的文件路径,如图5所示,这下可不怕那些侵入系统的可疑进程了。

实例四:打开处理器的超线程

P4处理器的超线程技术(Hyper-ThreadingTechnology)其实是相当于将一颗处理器分为两个虚拟的处理器,简单地说,实现超线程需要处理器、主板、操作系统三方面的支持。如果你使用的是WindowsXP/Server,而且确定自己的主板和处理器支持超线程,那么可以切换到“性能”标签页,如图6所示,如果这里显示两个CPU使用记录图表的话,说明你的处理器确确实实已经打开超线程。

当然,我们也可以在开机信息中查看超线程支持情况,一般会显示CPU1、CPU2两个处理器名称,或者启动后进入“设备管理器”,这样同样会显示两个处理器的信息(如图7)。

实例五:禁用任务管理器

任务管理器可以完成如此强大的任务,如果你使用的是公用计算机,而又不希望他人私自操作任务管理器,可以在“开始→运行”框中键入Gpedit.msc命令打开组策略窗口,找到“本地计算机策略→用户配置→管理模板→系统→CtrlAltDel选项”项,然后在右侧窗口中选择“删除任务管理器”项,将其设置为“已启用”,以后按下“CtrlAltDel”组合键时就无法操作任务管理器了。

当然,通过文中提到的其他两个方法还是可以正常操作任务管理器的,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是为Taskmgr.exe文件设置用户授权,当然必须使用NTFS文件系统才行,呵呵。

小知识:

句柄:用来惟一标识资源(例如文件中注册表项)的值,以便程序可以访问它。

线程:在运行程序指令的进程的对象,线程允许在进程中进行并发操作,并使一个进程能够在不同处理器上同时运行其程序的不同部分。

工程管理的任务 篇2

关键词:任务进度,eclipse,Java,Spring,Hibernate,Struts2,Mysql

日常工作中,经常面对多个任务穿插进行的情况,为了了解任务的进度情况,只有去和每个负责人员交流才能获取相关情况,但是这种方式导致效率低下、进度不准确,并且没有进展情况、任务转发流程的记录。针对这个情况,开发了任务管理系统,其主要功能包含任务创建、分配、转发、进度更新以及用户管理、组管理等功能。

开发环境使用了eclipse、jetty,系统采用了B/S架构,使用java语言开发,使用的技术均为成熟的开源方案,使用广泛,便于学习使用。

MVC框架使用了Struts2,该框架包含了拦截器、OGNL表达式语言、堆栈等技术(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整个框架结构清晰,开发过程一目了然,可以很好的掌握开发的过程。模块化的结构便于功能扩展。

Spring控制翻转(Inversion of Control,Io C)的应用及面向接口编程使得在开发的过程中解耦,所有类的初始化由Spring完成,减少人为干预。不必再为单实例模式类、属性文件解析等这些很底层的需求编写代码,可以更专注于上层的应用。声明式的事务方式可以很灵活的进行事务管理,提高开发效率和质量。同时Spring对很多开源框架具有良好的支持,如Hibernate、Struts等,简化开发过程。

数据库采用了Mysql并使用Hibernate作为持久层方案,由于Mysql是一种关系型数据库,在面向对象的开发过程中,需要一个对象关系的映射,hibernate是这方面比较优秀的解决方案。Hibernate是轻量级对象封装,是一个独立的对象持久层框架,不仅负责从Java类到数据库表的映射(还包括从Java数据类型到SQL数据类型的映射),还提供了面向对象的数据查询检索机制,从而极大地缩短了手动处理SQL和JDBC上的开发时间。同时系统采用了Dao、Service分层,Dao层仅处理对象的简单操作,Service层主要处理业务。

1 权限设计

系统共包含了新建任务、任务列表、我的任务、用户管理、用户组管理功能。系统定义了三种角色:系统管理员,组长,用户。不同的角色对应了不同的菜单项,系统管理员可以使用所有功能,组长功能包含新建任务、任务列表、我的任务。用户功能包含新建任务、我的任务。为了保证系统安全,防止没有相应角色的用户通过url直接访问相关功能,使用了webwork拦截器(代码1)进行权限检查,所有请求均会经过该拦截器处理,各请求会通过自定义的Annotation(代码2)声明获得相应操作需要的权限,level表示操作所需要的权限级别,只有当登陆用户的权限级别大于等于所要求的级别才可以进行相应的操作(权限声明代码3),如果没有相应的权限,则直接跳转到提示页面。

代码段1

代码段2

代码段3

2 新建任务

所有用户均可以新建任务,包含了任务名称、优先级任务描述、相关文档上传,如果该任务不在自己的处理范围,可以将任务指派给其他人员,系统会记录任务的指派流程,便于跟踪。新建任务界面如图2所示。

3 数据过滤

系统管理员和组长均有任务列表功能,但是所能查看的数据是不同的,系统管理员可以查看所有数据,而组长仅能查看自身及组员的任务数据,数据会根据组用户进行过滤。列表中通过图示简单明了的显示任务的进度、优先级信息。任务列表界面如图3所示。

用户管理功能是用于维护用户基本信息以及用户所拥有的角色。用户组管理维护用户组信息以及用户所属组内容,组长可以查看组内用户的任务。

通过该系统的使用,提高了人员的工作效率,并且可以查看用户所分配的任务,可以统计人员的工作量,便于对任务进行跟踪及进度检查。

参考文献

[1]Struts官方网站[EB/OL].http://struts.apache.org/development/2.x/.

[2]Spring官方网站[EB/OL].http://www.springsource.org/.

[3]Hibernate官方网站[EB/OL].http://hibernate.org/.

[4]Mysql官方网站[EB/OL].http://www.mysql.com/.

工程管理的任务 篇3

在Linux平台上,计划任务分为反复执行的任务和一次性执行的任务,这两类任务的创建与管理分别通过crontab命令和at命令来完成,而计划任务的执行是由称为crond的守护进程来完成的。虽然crontab和at命令功能很强大,但对于普通用户而言,操作起来仍很不方便。

那么在Linux平台上有没有像Windows的“任务计划”那样的程序呢?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GnomeSchedule(GNOME任务计划)。Gnome Schedule是基于Python语言并使用pygt,(库开发的用于计划任务管理的图形界面程序,使用它,Linux用户可以轻松地完成两类计划任务的创建、编辑、删除等工作。这里我们就以Linux发行版Ubuntu desktop 8.04(集成桌面环境为GNOME)为例,介绍一下该功能。

安装gnome-schedule

Ubuntu系统默认没有安装GnomeSchedule,我们可以直接在线从软件源中下载并安装该软件。在GNOME集成桌面环境中,打开一个X-Window终端窗口,输入以下命令来进行安装:

sudo apt-get install gnome-schedule

Gnome Schedule的当前版本为2.0.2。有时软件源中的软件包不是最新的,为了获取最新的软件包,我们也可以从站点http://gnome-schedule.sourceforge.net下载tar.gz格式的安装文件,安装时首先使用tar命令解压缩安装包:

tar-ZXVf gnome-schedule-2.0.2.tar.gz

命令执行后,将在当前目录下生成gnome-schedule-2.0.2子目录,进到该目录中,执行./configure命令进行系统环境检查,然后输入命令make进行编译,编译成功后,输入命令makeinstall进行安装。安装好后,在菜单“系统”/“首选项”下可以找到“Scheduledtasks”(计划任务)项。

创建计划任务实战

在Linux系统中,与使用命令行工具创建和管理计划任务相比,使用GnomeSchedule图形界面程序执行类似操作更加直观、方便。需要指出的是,当以普通用户身份运行Gnome Schedule时,通过程序创建的计划任务属于该用户,而不同的登录用户均可以使用GnomeSchedule创建属于自己的计划任务。

1创建反复执行的任务

反复执行的任务也称周期性任务或重复性任务,为了确认用Gnome Schedule创建的计划任务确实是反复执行的,我们让创建的任务每分钟执行一次,每执行一次则在用户本户目录下(/home/lbs)生成一个文本文件,文件名格式为“年月日时分秒.txt”,其中年份为四位年份,文件扩展名为“.txt”,使用touch命令创建这样的文件。我们将命令放到脚本文件mysh.sh中,脚本文件内容如下:

#/bin/sh

touch /home/1bs/'date+%Y%m%d%H%M%S'.txt

脚本文件创建好后,放置在用户本户目录下。使用命令:chmod U+Xmysh.sh使脚本文件成为可执行文件。可执行脚本文件mysh.sh也就是我们需要反复执行的命令。现在我们使用GnomeSchedule创建一个计划任务,用来执行该文件。在菜单“系统”/“首选项”下找到“Scheduledtasks”(计划任务)项,点击该项则运行程序。我们也可以直接在X-Window终端窗口中输入命令:gnome-schedule来运行该程序。

点击Gnome Schedule程序主界面工具栏上的“新建”按钮,出现计划任务类型选择对话框(见图1),在该对话框中列出了创建计划任务的三种方式:创建反复执行的任务,创建一次性执行的任务及从预定义模板中创建任务。因是新建反复执行的计划任务,因而我们点击对话框的第一个命令按钮“A taskthat launches recurrently”(反复执行任务),接着出现反复执行计划任务创建窗口(见图2)。

反复执行计划任务窗口大致分为三个部分:命令、日期时间设定及操作命令按钮区。在“命令”区的“description”(任务描述)栏填入任务的描述信息,如“test”,在“command”栏输入命令的完全路径,这里我们输入可执行脚本文件的完全路径,如“/home/1bs/mysh.sh”,在“command”栏下方有一复选框,勾选上则表示如果命令在控制台有输出信息时则强制其不显示,否则正常显示出来。用户可根据需要决定是否勾选该项。计划任务的“命令”设定好后,接下来是设定在什么时间执行该项任务,日期时间设置分为基本设置与高级设置。“基本”为默认项,基本设置以下拉列表框的形式列出是每分钟、每小时、每天、每月、每周还是在系统重启时执行该计划任务。而如果要精确设置计划任务的执行时间,则点选“高级”项,通过点击分、时、天、月、周日之后的编辑按钮可以对每一项进行更详细的设定。针对创建的反复执行任务,我们选择“高级”项,在“Minute”(分钟)栏填上“1”,其余栏为“*’。值得指出的是,无论是基本设定还是高级设定,设定后的时间均可在预览区显示出来,非常直观方便。

任务创建完毕后,点击窗口下方的“Add as template”(添加为模板)按钮,我们可以将该任务添加到计划任务模板中,供下次创建计划任务时调用。点击“应用”按钮,则创建计划任务并显示在Gnome Schedule程序主窗口的计划任务列表中。选中列表中的该项任务后,点击工具栏上的“Run task”(运行任务)按钮,则无需等到设定的时间,就可以运行该任务了。当然,我们也可以让系统的crond守护进程为我们自动执行该项任务。

2创建一次性任务

有时,我们会碰到一些只需执行一次的管理任务,如执行完某个操作后关机等。利用GnomeSchedule,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创建这种一次性计划任务。下面我们就来创建这样的任务,任务内容为获取当前系统的内存使用情况,并转存到用户本户目录下的文件mem.txt中。

点击程序工具栏上的“新建”按钮,在计划任务类型选择窗口,点击第二个命令按钮“A task that launchcs onetime”(一次性任务),则出现创建一

次性计划任务窗口(见图3)。在“TaskDescription”(任务描述)栏输入计划任务的描述信息。如“testmem”,然后是设定命令的执行日期和时间。设定日期时,我们既可以手动输入日期,也可以通过微调按钮设定日期或通过点击“Calendar”(日历)按钮,从弹出的日历中选择日期。日期时间设定好后,接着是设定一次性任务所要执行的命令(也可以是可执行脚本文件),这里我们在“Task”框内输入命令“free-m>/home/1bs/mem.txt”。与创建反复执行的任务一样,我们也可以点击窗口下方的“Add as template”(添加为模板)按钮来将该一次性任务添加到计划任务模板中,供下次创建一次性计划任务时调用。点击“应用”按钮,则创建一次性计划任务并显示在GnomeSchedule程序主窗口的计划任务列表中。选中该项任务后,点击工具栏上的“Runtask”(运行任务)按钮,则无需等到设定的时间,就可以运行一次性任务了。

3通过命令行查看或编辑创建的计划任务

通过Gnome Schedule创建了周期性任务和一次性执行任务后,我们可以通过命令行工具来查看或编辑甚至删除已创建的任务。在X-Window终端窗口中,输入命令:crontab-1,则在控制台输出当前用户的周期性任务列表,如果需要查看系统中所有用户的周期性任务列表,则需要以root用户身份执行该命令。输入命令:crontab-e则进入计划任务的编辑界面,默认的编辑器为nano,我们可以在编辑界面中对周期性计划任务进行编辑或删除它。对于有GnomeSchedule创建的一次性任务,我们可以在X-Window终端窗口中输入命令:at-1或atq来查看当前用户创建的一次性任务。也可以输入命令:at-d或atrn2来删除它。

4Gnome sCheduoe的任务模板功能

Gnome Schedule让计划任务的创建与管理变得简单,其提供的任务模板功能不仅能保存计划任务的历史副本,也使得Linux用户在创建复杂计划任务时变得异常方便、快捷。除了在创建计划任务时可添加到任务模板中,Gnome Schedule提供了单独的创建任务模板的功能,用户可根据需要事先创建许多计划任务的模板。

HR管理者的绩效管理任务 篇4

人力资源经理要想在组织中成功“生存”,既要学会扮演经理的角色,又要学会扮演团队成员的角色。

这是今年的最后一个季节。不久,公司将开展他们的年终员工绩效考核工作。然而,绩效管理应该不仅仅是一个用于存档和提供反馈、辅导和评级的过程。当这些基本的功能得以扩大之后,绩效管理就成为了帮助员工发展和充分发挥其潜力、并推动员工参与的有力工具。下面是5个额外附加的绩效管理任务,是你公司的年终业绩审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给予员工机会来完成自我评估

鼓励员工参与公司的绩效考核过程,并确保经理和员工之间开展有效的对话,将员工的自我评估作为你公司绩效考核过程的一部分,这是非常重要的。你可以在公司定期的绩效考核过程中也使用同样的形式,或创建一个稍微修改后的版本。员工自我评估的目的在于获得员工对他们的表现的自我观点。这是一个在整个绩效考核的过程中给予员工发言机会的强有力的方式。有时候,经理担心自我评估的价值,认为员工会简单地给予自己赞美的评价和较高的等级以试图抬高他们的实际评价等级。经验表明,相反的趋势却是真实存在的,当我们评价自己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比别人更加严厉。获得员工的个人角度观点对于公司获取员工绩效方面的更多的信息而言是一种非常宝贵的方式。它还可以帮助经理随时准备处理意见或观点方面的差异,并深入了解员工的期望。

使员工的目标与公司的目标相一致

我们都知道创建SMART(具体的、可衡量的、可实现的、相关的、有时限的)的目标作为我们的员工目标的重要性。使一个目标具有相关性的部分是它的环境。通过调整,甚至将员工的目标与更高水平的组织目标联系起来,你就为员工的工作创造了这一非常重要的“大环境”。这可以帮助员工理解为什么他们的工作是重要的,以及他们的工作是如何有助于整个组织获得成功的,

尽管在传统上,经理们试图通过将员工的目标与他们自己的目标相联系来实现这一目标,但如今,一个更强有力的实践是将员工的目标与更高层次的部门目标、分公司目标乃至整个企业的目标相联系,使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一致。有关员工参与的研究已经表明,这一“大环境”对于员工绩效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这有助于他们感觉到自己的工作是很重要的。

收集360度反馈信息

很多时候,经理很少对员工的表现有全面的认识。360度反馈能够帮助经理避免产生偏见,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了解员工的表现,更好地确定员工需要培训和发展的领域。而员工往往对于负面反馈不全接受,他们往往会说“只是你的个人的观点而已”。通过收集多角度的、可信的佐证来支持反馈的观点,能够使其更加客观,而且能增强它的影响力。您可以从许多人那里多角度收集反馈信息,例如,其他经理、同事、下属、甚至是客户,任何与员工有工作关系并可以对于你了解员工的工作表现有帮助的人员,你都可以收集反馈信息。当经理与员工之间有矛盾或关系紧张的时候,当不同的人格类型使反馈过程存在困难时,或是当经理不直接指导员工工作时(轮班工作、项目工作等),360度反馈可能会显得尤其至关重要。

为员工建立发展规划

当发展规划作为绩效管理过程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非单独的活动时,发展规划是最强大的。当经理和员工讨论绩效缺陷和职业抱负的时候,绩效考核会议往往是最主要的时间。在绩效考核会议期间,确定学习活动以解决绩效考核会议上确定的任何缺陷,帮助交流经理和组织对于员工的承诺,并不断改善他们的期望。为那些发展和准备晋升的员工寻求机会,让他们有一个感觉——他们在目前的组织中有一个职业生涯发展的路径或未来。通过将发展规划包含在你的绩效考核过程中,你为员工创造了一个学习环境,而且有助于增加员工的参与度。

对高绩效给予奖励

施工项目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篇5

摘要:本文结合理论对乌鲁木齐公交公司一厂住宅楼的目标及任务的实例,论述搞好“三控、三管、一协调”的重要性,

一、施工进度控制

制定切实可行的科学的工程进度计划。在了解和熟悉图纸基础上,根据合同要求编好工程进度计划,并据此配置人数、机械设备和周转材料,使投入的人力、设备、周转材料能确保工程进度。

为了确保总工期目标,实行了分段控制,根据总进度计划制订月计划、旬计划(周计划),用旬计划保月计划,用月计划保总计划。本计划为8月31日完工,留下一定的时间以防不可遇见的工期损失。

甲供和施工单位自行采购材料要保证供应,在规格、品种、质量和数量上都要满足工程质量和进度的要求,项目部要及时做好材料进场检验。

为了使工程按合同要求进行,建设单位一定要严格按合同要求及时支付工程进度款,以确保工程进度。作为施工单位也要按合同要求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

搞好工期索赔。因本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遇到了防空地道,由此影响了工期,经及时与甲方协商并签约,顺延了工期,这样就不会处于被动地位。

二、施工成本控制

为了使项目成本控制得到有效实施,在本项目成本的形成过程中,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并把各项生产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范围之内,保证了成本目标的实现。因项目经理是项目成本控制的第一责任人,所以应及时掌握和分析盈亏状况,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

项目经理还应和预算员参与投标书的编制。项目中标后,要具体落实到项目部去完成。项目经理与预算员对标书确定的造价和工期最有发言权。项目管理论坛

首先;要控制人工费用。根据企业内部的劳动定额,用工程量套用公司劳动定额,计算出人工总量。控制好人工总量,就能控制好人工费用,从而达到控制工程成本。

其次;要控制材料用量。加强材料管理,严格用料制度,对施工现场耗用较大的辅材实行包干。

因机械设备和周转材料为公司租赁,所以用完后项目部应立即归还租赁公司,以减少租赁费用。

制定先进的、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为达到缩短工期、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目的,正确选择施工方案是关键,寻找并采用各种降低成本、提高工效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

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任务 篇6

资源管理包括人力资源管理.材料管理.机械设备管理.技术管理和资金管理.项目资源管理的全过程包括项目资源计划.配置.控制和处置.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是调动所有项目参与人的积极性,在项目承担组织的内部和外部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以实现项目目标.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全过程包括项目人力资源管理计划.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控制和项目人力资源管理考核.施工企业劳动用工和工资支付管理:

劳动合同应一式三份,双方当事人各持一份,劳动者所在工地保留一份备查

工程管理的任务 篇7

一、工程管理专业英语教学现状

1.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工程管理专业英语教学,是建立在专业学习的基础上,工程管理专业英语用英语来阐述复杂的专业知识(招投标管理、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管理等),而高职工程管专业的学生大多英语基础薄弱,这很容易让学生望而却步,也很容易影响学习积极性。

2.专业英语教学师资不强。由于工程管理专业英语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复合性和应用性,与基础英语有很大的差别,专业外语在词汇、语法等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在各个专业的科技文献中,一些词汇的词义与基础外语的词义联系不大,甚至相去甚远。从基础英语的角度,英文的词义和句子理解都正确,在专业里面却有专业的含义,是专业和英文的结合,是基础英语所不能代替的。

因此,承担专业英语的教师要求既要懂工程管理专业,又要懂英语,基础英语授课教师可能较难胜任,因此教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师大多是本专业的专业课教师,他们精通专业,但比较英语专业的教师,缺乏必要的语言教学理论和扎实的语言基本功,专业英语教师用汉语组织教学的现象较为普遍,且多用翻译法或阅读与翻译相结合的方法,师生、生生互动性差,因而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厌学现象难以避免。所以,要教好工程管理专业英语,专业教师需要角色转变,即从专业教师转向语言教师。专业教师需要熟悉和了解语言教学的规律性和特点,还需要掌握语言教学的基本技能,并具有良好的语言水平。在角色转变的过程中,专业教师同样要面临诸多的挑战。

3.教学方法陈旧.目前工程管理专业英语一般还是以“教师说,学生听”为主,遵循老的填鸭式的教学,总是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不理不睬。重要的原因就是课堂教学中缺乏真实的情境,缺乏任务驱动,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因此,要真正让学生重视英语,就要改革教学方法,进行以“任务驱动法”理念引领的课堂学习活动。

二、任务驱动法介绍

所谓“任务”,指的是“做事”。任务驱动法指的是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地学习。学生在做事过程中,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学习心理状态,在完成任务的进程中,尽力调动学生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基础英语知识资源进行共建,变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体,实现“学中做”“做中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步骤一般包括设计任务、任务实施和任务评价三个步骤。

1.设计任务,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中,任务的提出是关键,是这个过程的核心,它将决定学生是主动学习还是被动学习。因此设计的任务要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设计任务是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和兴趣爱好等特点、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等原则。另外,在任务的设计中要体现情境设计,因为无论教师设计的任务有多么好,能包含多少知识点,如果不能激发起学生要完成这项任务的主观能动性,那么“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无法成功地开展,所以要设计一个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去完成任务的情境是“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下一步骤的前提。

2.任务实施,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中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如需要搜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相关信息资料等,强调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倡导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和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教师设计的任务可以由学生个人完成,也可以分小组完成,但要注意“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任务是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3.任务评价,恰当的评价可以对学生的发展产生导向和激励作用。对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方面是对学生是否完成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的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即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评价,而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对学生自主学习及协作学习能力的评价。评价活动主要是学生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也是一个合作学习的机会。在这样一个合作性的集体中,具有不同知识结构、不同思维方式、不同风格的学生,可以在交流过程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在互相交流中产生新的认识。而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一些创意作品中得到启发,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三、任务驱动法在工程管理专业英语中的应用

1.任务课题设计与教学目标。任务驱动法教学效果成败的关键是任务设计。任务设计的内容主要包含:任务课题、教学目标、课题的主要内容、任务完成过程的组织及评价。而任务课题的设计是首要内容,对于高职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专业英语的教学目标是结合专业实际需要,以“适度、够用”为原则,让学生掌握专业英语中的听、说、读、写、译等五个方面的基本技能(含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因此,任务课题要贴近生活和工作实际,且具有可操作性和适当性可操作性,要以学生在规定的课时内能够完成为限,当然实际情况有时是很复杂的,为了教学需要可以对实际的例子作一些简化,但这种简化必须是在可允许的范围内。如将招投标工作过程是个复杂工作过程,可以将招投标流程分解成几个单个工作任务(模拟一个开标的现场,模拟一具评标过程,编制一份索赔报告),让学生模拟不同角色完成招投标的单个具体工作任务,以任务训练单项技能,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任务课题设计中要强调职业性境设计,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学习未来职业中所需要的英语技能,同时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逐步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2.任务完成过程的组织。

(1)课题导入。将设计好的课题做成英文多媒体课件,利用文字、图片、声音等动画演示及英文提示等多种生动有趣的方式导入主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生参与完成工作任务的欲望。同时,为了任务完成的效率,由教师根据任务内容,进行资料搜集,整理出几个相关案例,每个案例内容以及任务要求会略有差别,并对学生要完成的任务和子任务进行说明。同时将与任务有关的重、难点专业英语词汇及短语整理出来,以供学生在完成任务时参考。

(2)任务实施过程组织。任务实施前,首先将学生分组,每组4~6人,考虑到差异较大的学生之间,交流具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可采取交叉分组的方式,实现学生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即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基础英语成绩、专业课程成绩、特长、性格、性别等因素,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内部形成优生带差生、外向带内向的格局,各小组总体上则势均力敌,构建良好的上课单元。每组学生可以根据老师或者自己设计的相关案例进行分工,要求每组中的每个学生在案例中充当不同的角色(如一个招标现场中的各方成员),做到学生都要用英语来完成任务中的一部分,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当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碰到“瓶颈”的时候,教师可以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引导,如教师可以针对所要学习的内容设计出具有思考价值的、有意义的问题,首先让学生去思考、去尝试解决,组织学生讨论、合作,但这都不应妨碍学生的独立思考,而应配合、促进他们的探索过程。此时教师充当协助者、欣赏者,而学生不但充当“演员”的角色演好自己的戏,同时也是同学进步的见证者、评判者。

3.任务评价。传统教学强调“单打独斗”,学生表现很容易掌控。但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可能有个别学生滥竽充数、混水摸鱼,给教师造成形势一片大好的错觉,影响到教学效果。故在任务评价时,采取学生组内互评,组间互评,教师评价三部分。即各组根据分配的角色和完成的任务情况,组内给出各自成员的得分权重;任务完成后,各组要实行任务展示,经过各组互评和老师评价形成组内总分,组内各成员的分值由各成员的得分权重来分配。教师的有效的评价,对学生能力的充分肯定,使学生体验到成功者地快乐,以保持良好的学习势头。评价要强调结果又重视过程,既评价智力因素又重视非智力因素转化,体现对学生的多元评价,促使学生培养适应未来职业发展的能力要求。

经过教学实践证明,基于任务驱动的工程管理专业英语的教学抛弃了以往学生跟着教师指挥棒转,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通过任务的驱动,以实践练习为主,让学生学会在专业领域中用英语去进行有实际意义的交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使学生能独立思考、大胆尝试、自主探索,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十分有益。

摘要:本文针对专业英语的教学现状,提出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工程管理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过程和要点,探讨提高工程管理专业英语的教学效果。

工程管理的任务 篇8

控制任务管理器的三道“关”

在Windows XP中,我们有三种方法来禁用与启用任务管理器:

方法一:运行Regedit命令打开注册表编辑器,依次定位到[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 WindowsCurrentVersionPoliciesSystem]分支,在左边找到“DisableTaskMgr”项(如没有则新建,其类型为REG_DWORD),其值设置为1则禁止,为0则启用。

方法二:运行gpedit.msc命令打开“组策略”设置窗口,依次展开“本地计算机策略→用户配置→管理模板→系统→Ctrl+Alt+Del选项”,在右边的“删除任务管理器”的属性中,设置为“已启用”。

方法三:上面两种方法对所有用户有效,如果你想单独对某个用户设置禁用,那么可以打开C:WindowsSystem32目录,右键单击taskmgr.exe,选择“打开方式”菜单,在弹出的“运行身份”窗口中勾选“下列用户”,并指定一个用户即可。

温馨提示:大家遇到在任务栏区域的右键菜单中“任务管理器”为灰色不可选状态,或者运行taskmgr命令时提示“任务管理器已被系统管理员停用”,都可以通过上面的设置来解决。此外,如果你的任务管理器的“进程”标签的“用户名”一列信息丢失(显示为空白),那么请运行services.msc命令打开服务设置窗口,重新启动Terminal Services这项服务即可。

任务管理器中的四个“双击”

也许你经常使用任务管理器吧,那么你是不是知道任务管理器还有很多“双击”的技巧?下面请看:

1. 双击任务管理器的边框区域,可以以精简模式(隐藏了菜单栏)显示任务管理器,再次双击切换为完整模式。

2. 切换到“应用程序”标签,双击其中某个列表中某个程序,可以让该程序对应的窗口最靠前。该技巧对于Windows XP任务栏常常无响应的情况尤其有效,我们再不用在任务栏中单击切换窗口前置了。不过,使用该功能时请确保取消勾选“选项→前端显示”,否则技巧无效。

3. 切换到“应用程序”标签,双击该窗口中的任何空白处,可以快速最小化任务管理器。

4. 切换到“性能”、“联网”标签,双击窗口任意区域可以将其对应曲线图以全屏方式显示,便于查看。

温馨提示:双击的技巧不光在任务管理器中有,在一些功能比较完善的软件中,双击的技巧无处不在。比如我们大家都使用的王牌办公软件——微软的Word、Excel和PowerPoint中,双击的技巧更是比比皆是。如果你对双击感兴趣,不妨到这些软件中试试。你也可以在任何一款别的软件的任何地方双击,去探索双击的“新大陆”。

轻松删除顽固的进程

从Windows 2000开始,Windows系统就自带了一个用户态调试工具Ntsd,它能够杀掉大部分进程,因为被调试器附着的进程会随调试器一起退出,所以只要你在命令行下使用Ntsd调出某进程,然后退出Ntsd即可终止该进程,而且使用Ntsd会自动获得Debug权限,因此Ntsd能杀掉大部分的进程。具体操作方法是:单击“开始→程序→附件→命令提示符”,输入命令ntsd -c q -p PID(实际操作时这里的PID改成你要终止的进程的PID)。在进程列表中你可以查到某个进程的PID(如图),例如我们要关闭explorer.exe进程,输入ntsd -c q -p 896即可。

以上参数-p表示后面跟随的是进程PID,-c q表示执行退出Ntsd的调试命令,从命令行把以上参数传递过去就行了。

藏起我正在运行的“好东东”

如果要让自己运行的一道程序不显示在普通的任务管理器窗口中,不容易被别人察觉,可以用下面的方法。

首先确保在用户账户中启用“使用快速用户切换”功能,接下来打开你要运行的程序,如开启FlashFXP、BT下载东西或者用Winamp听歌。

新建一个具有管理员权限的账户(假设其账户名为ABC),接下来打开任务管理器,切换到“用户”标签,在其列表中找到ABC这个账户名,右键单击,选择“连接”,输入ABC账户的密码,确认后即可切换到该账户环境中。接下来我们的所有正常操作都在该账户环境中进行即可,而之前秘密运行的程序既不会在任务栏和系统托盘中出现,在任务管理器的“应用程序”、“进程”中也找不到,不过它们依然在默默运行着。

温馨提示:要显示这些秘密进程,我们只要在任务管理器的“进程”标签中单击“显示所有用户的进程”即可。

“锁定计算机”的旁门左道

一般情况下我们使用Win+L键来锁定计算机,如果你的系统没有设置管理员密码,那么别人敲一下回车键就可轻松进入系统了。这里介绍一个办法:我们可以首先最小化所有打开的窗口,接下来在任务管理器中结束掉explorer.exe进程,这样既无登录提示窗口,也找不到其他菜单,别人多会觉得茫然。待要重新使用计算机时,只需要在任务管理器中运行“文件→新建任务(运行)”,输入explorer即可。

温馨提示:使用该方法有可能会导致系统托盘上某些程序图标丢失,虽然那些程序还在运行之中,但你无法从系统托盘中找到它们的身影了,直至重新启动系统后才可看到。所以本法请大家慎用。

救活假死的“添加/删除程序”

我们在使用“添加/删除程序”来卸载软件后,常常会遇到该窗口假死的情况,也就是说既不出现“无响应”提示,又不能对该窗口执行关闭操作。遇到这种情况,也许不少用户随手就选择重启系统来解决。其实,解决的方法非常简单:在任务管理器的“进程”标签中结束进程rundll32.exe即可。

上一篇:市中区年度教育科研工作汇报材料下一篇:人教六年级数学上册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