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研究论文(通用8篇)
社会心理学在传统上是一门偏重理论的学科,长期以来社会心理学家们强调理论体系的建构,忽视社会现实问题的解决。90年代以来这一领域发生了变化,学者们注重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试图解决当今世界最重要的热点问题。本文着重从冲突的`解决、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心理问题以及影响司法公正的心理问题等几个方面,介绍应用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作 者:万明钢 雍玲 作者单位:730007,兰州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刊 名:国外社会科学 PKU CSSCI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S ABROAD 年,卷(期): “”(5) 分类号:B84 关键词:应用社会心理学 20世纪90年代
但迄今为止, 职业服装的研究还不深入不系统, 我国更是十分罕见。因此对职业服装社会心理学研究进行梳理, 无疑有重要意义。
1 职业服装的概念
职业服装, 又称“职业服”或“职业装”。业界关于职业服装的定义大体分为三种: (1) 将职业服装与制服相等同, 认为职业服装就是制服;是一定团体或机构根据统一要求制作和穿着的服装[3]。 (2) 职业服装包括制服和一些具有职业化特征的时装。我国现行《服装术语》标准将职业服装定义为团体成员在工作时为展示整体形象需要和满足劳动动作需求所穿着的服装[4], 并划分为职业标志服、防护服和职业时装三大类。 (3) “服装”一词还可以作动词, 意为着装。因此职业服装同样意味着职业行为时特定的服装选择和穿着行为, 这个定义重视着装主体的地位, 而不着眼于具体的服装类别, 本文采用第三种定义对本领域的研究进行梳理。
2 职业服装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顾名思义, 职业服装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是指对职业服装的社会心理涵义, 以及人们与职业装相关的社会心理与行为 (认知、选购、穿着等等) 的研究。
职业服装的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普遍采用的方法是问卷法和实验法。由研究者根据需要编制问卷, 主要评价依据是对被试的态度[5]、行为倾向[6]等自陈报告。实验法则主要采用图片材料, 由被试对图中着装者进行人格、素质等品质的评价[7]或者陈述自己对着装者的态度[8]等;而让被试穿着特定服装, 然后评价被试的行为倾向 (如特定行为的发生频率、持续时间等) 也是一大实验方式 (如津巴多著名的监狱实验) 。也有研究引入了心理物理学方法, 结合生理指标探讨职业服装对人体的积极作用[10]。
3 职业服装的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
职业服装无声地传递着装者信息, 可影响职业形象形成, 甚至职业绩效等。职业服装的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有:
3.1 职业识别与职业印象
职业服装是进行职业识别的重要线索, 特定的职业有着与之相联系的职业服装样式。这是小林茂雄在1988年在考察服装样式与职业及TPO印象形成的关系[9]88-91中揭示出来的。杨治良[10]214-215认为, 职业的识别主要是通过服装的象征意义来实现的, “服饰在陌生人角色和地位的印象形成中扮演重要角色”。
职业服装是使人产生职业刻板印象的重要载体, 在特定场合穿着职业装会让人更有信任感[11]350——制服所代表的权威也更容易被认同, 制服会导致匿名性, 从而使着装者去个性化;而黑色制服会促进侵犯行为的发生, 人们对着黑色服装者的刻板印象吻合。
制服在病人对医护人员的识别中具有特殊作用, 医生着装还关系到医患冲突。68%病人表示对着职业装的医生有更大信心, 96%的病人首选传统的白色或者“不予关注”。一项针对妇产科病人的研究发现, 病人对医护环境满意度并没有因为医生是否着职业装而产生差异。
服装是社会评判的重要线索, 不同的服装风格会引起不同的评价。性感着装可能会帮助女性获得更高的职位[7], 但这对低职位的女性帮助更大, 高职位的女性却会由于着装性感而得到低的能力评价。服饰对于选拔面试的成功、雇员就业潜力评估都有影响, Francis等发现服装价值影响比服装式样对评估就业潜力影响大, 服装特色则与此无关[2]。
3.2 职业外观管理
服装是人的重要外观线索, 对印象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在一定条件下甚至会发挥决定性作用[11]345。职业外观管理而呈现出强烈的商务特征:即注重着装对交际、工作所产生的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Rafaeli等在回顾有关研究的基础上, 强调了制服对个体行为和组织行为、形象等的影响。印度研究者Peluchette等研究了人们对职业场合的着装形象及外观管理的信念与态度的个体与性别上的差异。结果发现, 管理类职位人士和高自我效能人士更加重视职业服装的选择和打扮, 更重视以此来进行印象管理。而女性比男性表现更为积极;大学生对事业的不同期望, 其职业着装选择也表现不同。相比较而言, 医生比患者更加重视医生职业着装。就工作服而言, 有些人不爱穿——已有研究发现忠实履行服装期望与职业地位成负相关[10]229, 这可能和人们的着装目标动机结构有关——刘春和杨治良[12]指出, 人们的着装动机目标主要包括“表现能力地位”“表达礼仪”“表现美”“身心舒适”“追求理想的自我形象”“寻求新奇气派”“寻求团体认同”“寻求便利”“寻求年轻”“寻求整齐适用”“符合习俗”“寻求正面角色”这12种, 而“表现能力地位”是其核心。
3.3 职业着装与着装者身心健康
研究者就职业服装色彩以及受调查者的人格特征、偏好等方面与职业着装及健康的关系进行了有益的探讨。职业着装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主要是教育、医护等方面的研究。如何着装也与着装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 与着装的身体自我等因素有着不可忽视的关系。研究显示, 让青少年自主选择服装有助于疾病的治疗。
3.4 职业着装与工作业绩
职业服装与工作绩效的关系, 一直是研究者十分感兴趣的问题。
已有实验[6]讨论了实验者的服装与性别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研究者发现, 女士穿着休闲 (casually) , 男士穿着职业化 (professionally) 有利于被试较好的配合。最近的一份研究指出, 受认可的专家教授的合理着装打扮对于改善大学生对学习、课程乃至学校的态度有积极影响[9]。这再次说明教师着装会影响课堂教学质量, 教师的着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穿着不同服饰对求职活动有重要影响, 如穿着宗教服装会对人们的就业期望构成了威胁。
球队队服颜色会影响队员的参赛意愿, 也会影响对手的球队特征认知;队服颜色会影响人们对于罚球和守门员扑救成功的认知, 积极的色彩会引起更多的成功判断积极的认知, 而两者的积极颜色不同;Attrill等认为, 红色球衣是英国老牌球队长期成功不可忽略的原因。
4 国外职业服装的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特点与启示
4.1 注重现实运用, 但缺乏理论体系
职业服装的心理学研究涉及范围很广, 在众多学科领域均有相关研究, 而医疗和教育领域尤其丰富。
职业服装是工业化的产物, 主要用于服务生产实践。有关研究也就针对现实问题而开展, 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遗憾的是, 由于作用本身的相对隐密性、服装要素的复杂性等原因, 服装本身不太容易成为研究的对象。这就使得这些研究在学界的影响力相对较弱而不足以形成一定的体系。
4.2 对我国职业服装心理学研究的启示
人们越来越渴求正确的职业装扮, 但社会上对着装指导的书籍多建立在个人经验之上, 职业着装的作用和重要影响并不明确。因此加强对职业服装的心理学研究刻不容缓。
职业服装相联系的印象管理、对个性、心理健康的影响都不可忽视, 我们要更加重视医生服装、教师服装等有着广泛影响的职业服装的作用。而新的研究设计理念、实验技术的采用, 也将肯定会对进一步揭示、厘清职业服装的作用, 产生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关于职业服装的研究目前还比较零散, 综合现有的研究, 探寻其背后的社会心理机制, 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探索的, 我们接下来应当重点研究职业服装的社会心理功能。
参考文献
[1]Rafaeli, A., Dutton, J., Harquail, C.V., &Mackie-Lewis, S.Navigating by attire:The use of dress by female administrative employee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97, 40 (1) , 945.
[2]杨杏.美国及西方主要国家服装心理研究最新动态[J].心理学动态, 1991, (2) , 11.
[3]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轻工》编辑委员会,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编.中国大百科全书 (轻工卷) ,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1:11.
[4]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服装术语[G].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8:2.
[5]Fischer, R.L., Hansen, C.E., Hunter, R.L., &Veloski, J.Does physician attire influence patient satisfaction in an outpatient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setting?[J].Am J Obstet Gynecol, 2007, 196 (2) , 186.e1 5.
[6]Green, R.J., Sandall, J.C., &Phelps, C.Effect of experimenter attire and sex on participant produtivity[J].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2005, 33 (2) , 125-132.
[7]Glick, P., Larsen, S., Johnson, C., &Branstiter, H.Evaluations of sexy women in low-and high-status jobs[J].Psychology of Women Quarterly, 2005, 29, 389395.
[8]Carr, D., Davies, T., &Lavin, A.The effect of business faculty attire on sdudent perceptions of the quality of instruction and quality[J].College Student Journal, 2009, 43 (1) , 4555.
[9]赵平, 吕逸平, &蒋玉秋编.服装心理学概论[M].2版.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4.
[10]杨治良.人类心灵的展示:服饰心理探秘[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2.
[11]赵伶俐.人格与审美[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9.
【关键词】整合;分化;适应;自然选择;社会心理;模块
社会心理学经历了分化与整合的百年历程,多元与分化带来了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和繁荣,整合和统一则保证了社会心理学的内在一致性。社会心理的研究在学科取向、文化取向、方法取向上不断探索和发展,进行分化和整合。
一、进化社会心理学的整合缘起
在研究取向上,社会心理学在近百年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多学科的研究取向。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社会生物学等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方法涉足社会心理学的不同研究领域。近几年还出现了进化社会心理学等一些新的研究取向。有人甚至提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还可以包括历史学、哲学、经济学和语言学等研究取向,研究取向如此多元,在研究对象和具体内容等基本问题上存在如此大的分歧,有人认为社会心理学是一门不成熟学科,仍处于前学科水平。于是,来自不同背景的一些有识之士大力呼吁要对不同研究取向进行整合。
在文化取向上,本土社会心理学日益兴起,时至今日,西方特别是美国社会心理学依然占据着当代社会心理学的主流地位。本土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便是本民族发展的现实社会心理问题,其兴起有助于在多元文化观的基础上建立真正属于全人类的社会心理学。
在方法论上,西方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大致可以归为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在现代社会心理学的百年进程中,科学主义即实证主义的方法论一直占据着方法论的主导地位,但是其以人的社会心理为研究对象,具有与自然科学不同的性质,因此,众多学者极力主张研究方法,包括总体方法论和具体操作技术的日益多元化。但是更多的社会心理学家在追求方法多元的同时,也在寻找能够包容和整合不同方法论的新理论。事实上,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绝非对立,心理学的很多理论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和勒温的场论,都一方面借用了自然科学,另一方面又引进了现象学的研究。因此,科学主义和人文主義存在整合的可能。新进发展起来的西方进化社会心理学是一种运用进化理论来整合社会心理学的尝试。把适应作为解释人类社会心理现象的一个核心概念,试图将生物学观点和文化影响结合起来。
二、进化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观点
近20年来,进化心理学逐渐发展成为心理学领域引人注目的新趋向,其把当代的进化理论与目前对心理现象的系统阐述加以综合,把适应和自然选择作为核心概念解释人的心理行为,对社会心理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也引发了广泛的争议。
心理学研究的目的就是探索行为和心理机制,进化心理学从心理现象的起源和适应功能来探索人的心理机制。进化心理学的理论认为过去是理解心理机制的关键。这里的过去不只是指个体成长发展的经历,还指人类种系进化的发展史。过去不仅在人的身体和生存策略上刻下深刻烙印,在人的心理和相互作用行为策略上也留下印记,今天活着的每一个人都是进化的产物,是保存完好的活化石。每一个活着的人都是祖先成功解决了所面临的生存和繁殖问题后的产物,所有人都带有导致祖先成功的适应机制。
进化社会心理学还认为功能分析是理解心理机制的主要方法。进化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如同人的身体一样也是适应的产物,必须弄清心理现象能解决什么适应问题,也就是有什么用,要弄清不同的心理机制是用来解决哪些适应问题的,弄清心理现象的功能,这就是功能分析。如男性比女性为何更倾向于暴力?女性为何偏爱选择比自己大的伴侣?弄清了这些心理现象的功能才能对现象有清楚的理解。
进化社会心理学还认为所有的社会行为都是心理机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其提供了一种相互作用观,并不认为行为是遗传的不能改变的。心理机制必须被背景激活才能产生社会行为。所有的外显行为必然是背景输入和心理机制相互作用的产物。
进化社会心理学认为心理机制的性质是模块的,主流心理学认为心理机制具有普遍意义,所有的心理现象都能根据一个或几个简单的机制加以解释。而进化心理学认为,心理是由大量特殊的但功能整合的心理机制组成,不同的心理机制处理不同的适应问题,不同的适应问题会采用不同的解决方法。Fodor(1983)把这些特殊的机制称作“模块”或特定范围的认知程序。Cosmides(1994)把心理隐喻为一把“瑞士军刀”,它包括不同的工具,每一个设计都能有效完成某个任务。由于人类面临的适应问题在数量上大大超过猿类祖先。因此,人类心理机制在数量上也大大超过其他物种,越来越复杂,人的大脑也不断发展。
进化心理学为社会心理学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元理论,引起了很多社会心理学家的探索,对社会心理现象有了更深刻的解释,也提出了质疑。在性别差异和配偶选择研究上做了大量的研究,进化心理学还对人际关系、利他行为、侵犯行为、社会认知、社会动机、文化心理等都作了许多有创造性的研究。
三、进化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研究
进化心理学为社会心理学提供了一个人重要的元理论,对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些问题提供了另一种有效解释的途径,尤其是对性别差异和配偶选择的心理研究中提出了更加深刻的解释,如:在性别差异上,其认为性别差异是由于在人类漫长的进化史上,男女面临不同的适应问题决定的。在适应问题上,男女面临的不同问题有:父亲身份的不确定性,确定高生殖潜能的女性,确定可投资的男性等问题。
在配偶选择中,吸引是配偶选择的前奏。进化心理学从进化的角度对此提出了新颖的解释
认为健康和年轻最重要:外表特征,像丰唇、光滑的皮肤、明亮的眼睛、有光泽的头发、肌肉弹性好;行为特征,像弹跳力、充满生气的面部表情、充满活力、年轻、美丽。生殖能力是男性的女性美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外表和行为线索提供了女性生殖价值的强有力的可观察的证据,古代男性形成了对表现出这些线索的女性的偏爱。研究证实,对形体的偏好是很稳定的。
对于选择配偶的策略性上,男女在短期策略和长期策略下的心理应对适应是不同的。追求短期交配策略的女性面临不同的挑战,因为愿意与一个女性进行短期性关系的男性的数量是很大的,问题是与哪种男性交往会使自己从中受益。研究表明,女性在短期策略的情况下,追求立即获得资源和好处,另外女性也运用短期策略提供一个候补的潜在配偶,得到一个新配偶或摆脱一个旧配偶。在长期配偶策略的背景下,性差别是普遍的。跨文化研究发现,在追求长期配偶时,男性比女性更强调年轻漂亮;与此相反,女性普遍强调经济或财富方面的状况。
在地位与配偶的吸引力上,配偶外表吸引力对于男性的社会地位是很重要,男性关心地位、荣誉和社会层次是因为这些通常是获得资源从而吸引女性的重要策略。因此,男性关心其配偶对自己的社会地位以及获得其它资源和其它配偶机会的影响。研究发现,对男性好的评价都与地位有关。
进化心理学还对人际关系、利他行为、侵犯行为、社会认知、社会动机、文化心理等都作了许多有创造性的研究。
四、进化社会心理学的意义及局限
进化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对于社会心理研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也存在诸多局限。首先,进化心理学为社会心理学的现象提供了元理论,具有整合价值。进化心理学是一种用进化理论来整合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尝试,把适应作为解释心理现象的主要概念,与其他生命科学联系,符合科学整合大趋势。进化社会心理学的理論对于社会心理现象研究具有重要启发价值。使社会心理学积累了大量的新知识,尤其是在吸引的特征、男女差异及配偶选择时积累的大量可预测的知识。
进化社会心理学在研究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局限。研究者不能将时光倒流去对心理机制形成时的现实压力进行直接检验。其资料是历史的,缺少详尽的研究资料和记载。因此,只能运用各种标准的证据去推论可能的事情。另一局限为,目前的进化研究只抓住了人类适应问题和其演化形成的心理解决机制这些复杂问题的表面,注重的主要是一些与生存和繁殖密切相关的问题,而理解除此之外的适应机制则是更具挑战性的任务。如:人为什么形成了欣赏幽默、音乐和艺术的能力?等等。
参考文献:
[1]朱新秤,焦书兰.进化社会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及其意义[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
[2]陈志霞.分化与整合:当代社会心理学发展的双重选择[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
[3]朱新秤.进化人格心理学:理论、意义与局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1.
[4]朱新秤,焦书兰.进化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进展[J].社会心理研究,1999(1).
[5]吴玉伟.社会心理学本土化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J].社会心理科学,2009(4).
[6]苗曼,袁一萍.论进化心理学的“心理机制”[J].心理学探新,2009(1).
2010——2011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社会心理学
任课教师:蒋洪大
学生姓名:张玲玲
班级:经济学院经济081班
学号:202010832
4论文题目:关于互联网对大学生信仰影响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内容摘要:互联网作为20世纪的一个重要发明,正在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思考方式,尤其是对我国大学生的价值观信仰产生重要的影响。作为一种教育手段,不仅丰富了教育内容、拓宽了教育途径,帮助学生在宽广的环境中学习和积累知识,而且有利于大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不断强化自身素质。但与此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负面影响。如何积极应对这一问题,成为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 键 词:互联网大学生信仰
关于互联网对大学生信仰影响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摘要:互联网作为20世纪的一个重要发明,正在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思考方式,尤其是对我国大学生的价值观信仰产生重要的影响。作为一种教育手段,不仅丰富了教育内容、拓宽了教育途径,帮助学生在宽广的环境中学习和积累知识,而且有利于大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不断强化自身素质。但与此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负面影响。如何积极应对这一问题,成为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作为一种全新的传媒途径登上历史舞台,发挥它不可估量的作用。互联网的兴起与普及,改变了人与世界的距离,同时也改变了整个传播的话语环境,使整个世界发生巨大变化,特别是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信仰产生重要影响。价值观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每个人都是在各自价值观的引导下,形成不同的价值取向,追求着各自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进而形成自己独特的信仰。当前环境下,互联网给我国大学生的价值观信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上网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上网已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网民而言,互联网的娱乐性是吸引其网络使用的重要原因,网络音乐、网络视频、网络文学和网络游戏的使用率均高于整体网民。在网络沟通交流上也属于活跃群体,其在博客、社交网站和即时通信上的使用率也高于整体网民。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部分大学生生活空虚的一面,他们对网络存在一定的依赖性,然而这些东西正在慢慢进入大学生们的生活,悄然改变着大学生的价值观信仰。
二、互联网对我国大学生价值观信仰产生了严重冲击
1.互联网时代西方思潮涌入对我国大学生价值观信仰的影响
通过互联网这个新兴的平台,许多资本主义的思潮和论调快捷迅速进入我国,对我国的大学生价值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大学时代是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阶段。大学生可以轻易地通过互联网接触到资本主义宣传的论调和文化思想。从而使大学生的思想处在一个极度的矛盾之中,由于互联网是一个多元共存的状态,对一个问题的解答可能是多方面的。而在这种经常的变化之中,不同的价值观产生激烈的碰撞。他们利用这些公开的舆论途径,大肆兜售资产阶级个人主义
价值观,从而对我们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带来严重的影响。他们通过互联网这个快捷方式把西方价值观以个人主义为基点、以个人幸福为总体目标、以个人奋斗为实现途径的思想灌输到我们大学生的思想中,使部分大学生的自我欲望不断地膨胀,处处以自我发展为目标,甚至信奉那种“为了个人的目的可以不择手段”的极端利己主义信条,损人利己,自私自利,见利忘义,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甚至自己亲人的痛苦之上。这种功利性的助长使大学生的幸福观、消费观、恋爱观和婚姻观等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于是造成近年大学校园中出现的“麻将热”、“经商热”、“恋爱热”等现象,致使大学生的虚无主义、失败主义和悲观主义情绪和心态的心理折射,由于思想混乱、理想破灭和信念缺乏所导致的失落感、挫折感和空虚感的外在表现。一些西方国家往往打着民主、自由、人权的旗号,制造舆论通过传播手段以迫使大学生们接受他们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企图建立清一色的一统天下,即所谓的“自由世界大家庭”。从而对我国尚未成型的大学生的价值观信仰带来严重的影响。
2.互联网的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差异性矛盾对我国大学生价值观信仰的影响
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我们现在社会处在一个虚拟与现实的双重环境中。由于虚拟与现实的差异性矛盾使大学生价值观处在一种幻想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状态。在多元文化的世界中,人们的行为规则、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认知习惯、道德规范、价值取向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新的规则、秩序和标准一时难以建立,商业社会中竞争压力的加剧,使得人们价值失衡,理性缺失,个人愿望在现实世界中得不到实现和满足时,极易倾向于虚拟的互联网世界当中。由于互联网的虚拟性,人与人的接触是间接的,通过键盘的敲打进行,缺少面对面的相互间语言的交流。长期下去,会使人离开人群,产生孤独、苦闷、压抑、消沉等情绪,人际关系淡漠。大学生在互联网中很容易获得为人处世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甚至能感受到自身价值的极大化和他人对自己的关怀,与这种虚拟的世界相比,现实世界的缺陷十分明显。当他们在现实中的人际交往遇到挫折时,就会更加倾向于在网络中寻求慰藉。结果导致大学生逃避现实,减少对周围人际的交往和接触,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中产生紧张、孤僻、情感缺乏等症状,造成严重的人际交往障碍。本希望虚拟的互联网中排解自身的孤独,却反而更加加深了现实中的孤
独。致使大学生原有的价值观念与现实产生巨大的差异性矛盾,导致我国大学生呈现一种逃避现实的情况,导致大学生心理产生严重扭曲,对正在形成的大学生价值观带来空前的影响。
3.网络世界不良文化的冲击对我国大学生价值观信仰的影响
在当今互联网普及的时代,在互联网中没有人来约束你的道德以及行为,而且是一种相对的自由世界。大学生可以在互联网上浏览各种信息,对于许多大学生来讲:大学是一个价值观形成阶段,一些认知事物和判断是非的能力还不够成熟,极有可能受到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的影响。互联网时代中的大学生往往会出于好奇或冲动心理刻意去寻找色情、暴力信息,使得本不完善的道德判断力下降,身心健康受到侵蚀,有的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其毒害和污染而不能自拔。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发表的题为《信息高速公路上的色情市场》的调查报告指出:在过去的18个月中,因特网上出现了91.7万幅色情图片、小说和影片,向美国50 个州的2000 多个城市以及包括中国在内的40 多个国家和地区扩散。这些东西对我国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形成及对价值观的认识产生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有些网站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大量传播不良信息为自己谋求暴利,由于大学生是特殊的群体,易于接收新鲜事物,但他们生理、心理还没有达到完全成熟,对待新事物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自制力较差,大学生这些固有的特征与网络固有的特
性,在本质上构成了大学生与上网之间的矛盾。除了色情信息外,暴力内容也通过互联网中的游戏、电影慢慢渗入大学生的意识中,“爆头”等网络暴力游戏里的名词已成为大学生的口头禅,将对手杀死已被视为一种威慑。这些不良文化的大量冲击给我国大学生的价值观带来了空前的挑战。
三、引导大学生在互联网时代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信仰
我们应当铭记历史给我们的教训,互联网对大学生价值观信仰的影响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对此,可以建设大学生自己的思想网络,建设一支思想政治素质高、思维敏捷、网络技术强的网上导向队伍,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唱响网上主旋律。通过网站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价值观信仰教育活动,积极传播先进文化,倡导文明健康的网络风气,形成正面的舆论导向,灌入大学生的价值观中,通过这样减少互联网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和中国五千年
传统道德和文化的教育。
参考文献:
[1 ]彭豪祥,何伟军,张国兵.家庭因素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与发展 的影响[J].社会心理科学,201 0,(5).[2]刘建华.虚拟与现实的错位—网络对大学生负面影响的成因及 对策[J].教育信息化,2006,(1 6).[3]旷勇.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思考[J].湖南社 会科学,2005,(5).[4]夏卫东.互联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J].枣庄师范专科学 校学报,2004,(1 2).[5]邓庆华.互联网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及高校的应因对策[J].法 制与社会,2008,(4)
[6]张亚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途径
德国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研究
摘要:德国从社会福利的意义上去诠释社会保障法,其社会保障法的建立正是为了完善对基本法中对社会福利政策实施的保障。作为世界上最早制定社会保障法的国家,德国在20世纪初已建立了当时比较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德国社会保障法是一部覆盖面极其广泛、内容十分细致的法典。德国社会保障法典发展至今共有十二卷。德国拥有种类丰富、涵盖面广、体系完备、法律健全、运行良好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其法律传统与中国相似,故其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体系及立法技术对中国的社会保障立法有一定借鉴作用。
关键词:德国;社会保障法;社会保障制度
一、德国社会保障法的立法意义
德国是从社会福利的意义上诠释社会保障法,其社会保障法的建立正是为了完善基本法中对社会福利政策的保障要求。德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表现在其细致完善的社会保险制度上,同时也包括了社会补偿、社会促进和社会救济。而生活中的各种危机(如疾病、意外事故、赡养人的死亡等)以及职业带来的危险(如失业、工伤等)不知何时就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损失,防不慎防,因此就需要通过社会保险来解决这些危险带来的问题。但社会保险所能起到的作用只是最基本的保障。各种各样的社会保障政策逐一出台,使德国社会保障法律体系不断完善。
社会保障法典的意义除了使社会保障的获得者从国家、社会团体等机构获得社会福利之外。还在整个社会福利制度建设中承担降低获得社会福利门槛的任务。因此,社会保障法典有着解释、说明以及指导社会福利发展的义务。其中解释义务是指让公民知晓社会保障法典赋予其的权利和义务。
二、德国社会保障法的发展历史
社会保障法这一概念相对来说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它第一次出现于德国20世纪70年代。在德国的历史中曾经一度把社会保障法体系区分为三大法律范畴:预防措施(vorsorlge),照护措施(Versorgun),以及救济措施(Fuersorge)。这三个方面的区别首先体现为筹集资金和给付前提的不同。预防措施也就是社会保险,是由投保人自身筹集保险费用,而照护措施和救济措施则是通过国家来资助的。在社会保险中,给付需求必须遵循社会保险比例。照护措施的给付是针对某些特定情况。救济措施的给付是为了消除具体的困境或一旦有需要而第三方的帮助又不能长期持续时的情况下实施。而现代的新型社会给付,例如教育资助,住房补助和子女补助,不属于当时的社会保障法体系。而另外一种由德国法学家Zacher提出的体系划分的方法是将社会保障法范围划分为预防措施(soziale Vorsirge),社会补偿(soziale Entschaedigung),社会资助(sozialeFoMenm曲,和社会救济(80ziale Hife)。
德国社会保险制度出现在19世纪工业化浪潮及缺乏社会保障制度的背景之下,当时一种针对疾病、意外事故、老年人的生活劣势等问题的有效制度被推出。因为当时这个制度只被一小部分人接受。所以它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根据当时德意志“铁血宰相”俾斯麦的指示,在1881年11月17日威廉一世国王颁布了一项政策。根据这个政策。一项针对劳动者的医疗保险建立了。这项政策的公布标志着德意志社会保险的建立。从此。劳动者对其可能遭受的疾病、意外事故、人身安全、老年困境等危险享有受到国家保障的权利。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方面,医疗保险于1883年6月15日正式在德意志推行。这种保险制度的核心在于受国家强制力的保护并由社会自治管理。接下来,各种保险制度逐一推行开来,德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初见雏形。二战之后。德国的迅速崛起使其经济实力处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
随着其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德国已成为世界上拥有最为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之一。
三、德国社会保障法典的内容
在社会保障法法典中,社会保险制度占了大多数的篇幅。但社会保险所能起到的作用只是最基本的保障。德国社会保障法是一部覆盖面极其广泛、内容十分细致的法典。社会保障法的制定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平等和保护社会安全。德国社会保障法典发展至今共有十二卷的内容。
(一)第一卷:总论
第一卷总论是德国社会保障法典的前言部分,规定了社会福利所涵盖的范围,指明了社会保障法的立法目的,对社会保障法典中所涉及的政策原则进行了阐释,并对德国杜会保障法的历史做了简要介绍。
总则中指出了社会补偿与社会救济的区别,明确社会保障政策的目的。社会补偿是指国家对健康受到特殊损害的人给予补偿或者出于其他原因按照供养法的基本原则承担责任。“而社会救济是指“对不能以自己的力量为自己提供生活费或者在特殊生活状况下不能自理、也不能从其他方面获得充分救济的人,有权利获得与他的特殊需要相适应的人身和经济帮助的,使他有能力自理,能够参与社会生活。使他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二)第二卷:求职者基本保障法(Grtmdsicherung fuerArbeitsuchende)
随着劳动市场的低迷和失业率的上升,德国失业救济政策的压力越来越大。由于物价的上涨。德国政府又对提高生活补助做出了承诺,导致失业者对德国政府不断地施加压力。求职者基本保障法于2004年生效。求职者基本保障法的新政措施的目的在于使长期处于失业状态的人重新具有竞争力,求职者基本保障法仅适用于无法凭借个人力量保障生活自理。需要国家支持的失业者。这一制度更加强调个人责任的重要性:根据社会保障法典第二卷的规定,这类人有就业能力但需要救济,使其有能力承担其生活所需。这个目的在社会保障法典第二卷中被定义为首要原则。只有在用尽其他办法,也无法解决生活困难时,才适用这一政策。
(三)第三卷:就业促进法
早在1969年德国就通过了就业促进法。并将失业保险作为就业促进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经济下滑,失业人口的增加,2003年至2005年,德国对其劳动力市场进行了重大改革,对从前的失业保险业也进行了改革。用就业促进法来代替“失业保险法”,并将其包含在内。就业促进法成为了国家规制劳动力市场的核心部分。其原因是,失业保险主要强调的是对雇员失业后的生活保障。通过对失业人员发放一定的失业金,来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而就业促进法则更加广泛,除了维持生计,还有让工人拥有重新就业的能力。就业促进法的目的就是:避免失业,即使失业,也要尽早实现再就业。
德国社会体系中将没有工作的人分为两种:一种是待业人员——被迫失业,正在寻找工作的人;一种是失业人员,不打算找工作的人。前者不用交保险费。由国家进行救助,并帮助他们就业。后者享受失业保险。要交保险费。就业促进法主要是对那些寻找工作的人员进行救助,不在失业保险的人群中进行。
(四)第四卷:社会保险法总章
德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表现在其细致完善的社会保险制度上,同时也包括了社会补
偿、社会促进和社会救济,凡在本国提供劳动,或履行了社会保险义务的公民都将得到社会保险的保障。生活中带来的危机(如疾病、意外事故费用、赡养人的死亡等)以及职业带来的危险(如失业、工伤等)总让人防不慎防,因此就需要通过社会保险来解决这些危险带来的问题。法定社会保险是一种强制保险制度,凡是符合要求的公民都应缴法定保险费,与全体公民分担风险。
社会保障法典第四卷是作为第一卷——总则的补充规章于1975年被纳入社会保障法典中。这一卷中所涉及的是所有社会保险的一般规定,是后面第五卷、第六卷、第七卷及第十一卷的具体社会保险的总章程。而这几个社会保险皆属于法定强制保险。这一卷中对社会保险做出了定义,指明了社会福利范畴内的社会保险的特点及原则;确定了社会保险的目的和义务;并对后面具体社会保险中所涉及到的共同概念进行了界定,统一了标准。
(五)第五卷:法定医疗保险法
1883年,德国颁布了《医疗保险法》,是世界最早实行社会医疗保障的国家。其法定医疗保险体系的中心原则是田结互助、社会共济,以法定医疗保险为主、商业医疗保险为辅的保险制度。法定医疗保险的受保险人分为义务保险人和少数的自愿保险人,义务保险人是法律强制参加保险的人。没有工作的公民没有参加医疗保险的义务,他们通常作为家庭成员参加家庭共同保险,这也就是法定医疗保险中的“一人参保保全家”的医保制度。这与商业医疗保险中的一人投保一人受益、多子女的职员投保就要多付费用的保障方式具有本质上的区别。
(六)第六卷:法定养老保险法
德国养老保险主要有三种形式:法定养老保险、企业养老保险及个人养老储蓄,而法定养老保险所占的份额是三者中最大的。养老保险的立法采取的是共同承担模式,由雇主、雇员和政府共同承担。
这种模式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由年轻一代养活年老一代。年轻一代劳动力向社会支付养老保险金。年老一代领取养老金,依次循环下去。近年来,由于出生率的持续低迷。德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导致养老金支出相应攀升,另一方面,就业状况不容乐观,失业加剧使养老保险的缴费支持受到很大的影响。这种状况给德国养老保险基金带来巨大的支付压力。
(七)第七卷:法定工伤事故保险法
德国于1884年制定了《工伤保险法》,确定了工伤保险制度,受德国的启示,欧洲各国也纷纷制定了本国的工伤保险制度。1997年1月1日工伤事故保险以法律规章的形式正式被纳入德国社会保障法典中,成为法定保险之一。
在法定工伤事故保险中享有保险义务的主体包括:劳动者、与公众有职业关系的人(如义工)、参加职业培训的人、在校生(包括有幼儿园儿童)等。属于法定工伤事故保险中的可保事故包括:工作时间发生的事故(包括上下班直接国家或去单位的路上发生地)和职业病。在遭受可保事故后,法定工伤事故保险所提供的社会保障形式被分为现金补偿和职业康复两种。若法定工伤事故至死亡的,其遗属还将获得死亡补偿金。
(八)第八卷:儿童、青少年救助法
这一卷的立法目的在于促进青少年的发展、明确其应该承担的责任并扶持青少年的成长。支持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抚养任务并完善相关制度,即促进出台各种救助方式来支持青年
和其家庭的生活状况和教育状况。其任务不同于社会保障法典第一卷第11条中的获取社会福利,而是涉及到非通常意义上社会福利的另一种任务。儿童、青少年救助卷一方面是起到法律规章的作用,另一方面是一种不同于法律部门的官方专家式救助。这种救助涉及青少年的生活状况、教育状况、成长环境等方面。德国社会保障法中对青少年儿童的救助采取的合作式,即政府与社会福利组织联手负责青少年儿童救助事业。对青少年儿童救助是保护青少年儿童避免不健康的成长的特殊义务。
(九)第九卷:残疾人康复与参与法
康复是指残疾人或者受到残疾威胁的人参与到社会,尤其是工作或职业中去的一种待遇或措施。社会保障法典第一卷第10条最早把康复作为社会保障法上的概念确定下来,在社会保障法的意义上使残疾人参与的措施都属于是康复措施,它们是社会保障法所提供给残疾人核心待遇。康复的目的是:(1)防止、消除、改善残疾,防止残疾恶化,减轻残疾后果;(2)为残疾人在社会中,尤其是在劳动生活中有一个与他的爱好和能力相适应的机会提供保障。
残疾人康复包括医疗康复、职业促进康复和社会康复三方面内容。社会保障法第九卷中规定政府有义务保障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并提供就业咨询。社会保障法典第九卷中所涉及的对残疾人的救助包括对其职业生涯的救助,对重度残疾人、残疾妇女儿童的特殊救助,以及对其基本生活的救助。
(十)第十卷:监督机制、争议调解机制
社会保障法典第十卷将社会福利事业的管理机制、监督机制以及争议调解机制的原则、管理范畴以法规的形式编进法典。
德国目前已建立了立法、决策、管理、预算编制和具体执行的各负其责又互相制约的社会保险管理体制。联邦议会负责社会保险的立法,政府部门监督执行,各自的社会保险公司(均为自治性的公共团体)具体负责管理和提供服务。社会保险的具体运作是由各个社会保险公司负责。按照社会保险制度的市场运转机制进行运作。而政府各部门则专职于宏观决策,如社会保险的政策、预算的制定、社会保险制度运转的预测和监督,以确保参保人的权利不受侵犯。实现社会公平。
公民通过社会保障法典的指导,在明确自己权利的情况下,向有管辖权的行政机关(待遇机构)提出申请。行政机关有可能决定驳回他的申请或者行政机关作出的决定不能令申请者满意,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保障法典第十卷为公民进行自卫的救济手段提供了法律依据,这些手段可以概括为两种:即非正式法律救济(申诉、向有权机关申请)和正式法律救济(复议、诉讼)。
(十一)第十一卷:社会护理保险
德国的护理保险是新增加的一项社会保险项目。该保险于1994年7月29日通过,1995年1月正式实施生效。成为继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四大险种之后的第五大支柱险种。这是德国社会保障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其目的是对严重护理需要者按照共同承担援助义务的社会保险原则提供护理救济。
(十二)第十二卷:社会救济
社会救济在德国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处于社会福利框架最基层的位置。社会保障法典第一卷第九条中对社会救助下了定义,即“对不能以自己的力量为自己提供生活费或者在特殊生活状况下不能自助,也不能从其他方面获得充分救济的人,有获得与他的特殊需要相适应的人身和经济帮助的资格,使他有能力自助,能够参与社会生活,使他合乎人道的生活得到保障。”因此意味着在用尽其他一切社会福利手段后,仍不能达到救助目的时,才能申请社会救济。根据德国基本法的规定,社会救助属于政府对公民的义务,每个联邦洲政府可根据当地的经济状况、生活水平、物价等制定救济标准。
四、小结
浪费情况的调查报告
前言: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
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扣除难以利用的洪水泾流和散布在偏远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后,中国现实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则更少,仅为11000亿立方米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约为900立方米,并且其分布极不均衡。到20世纪末,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而在我国严重缺乏水资源的背后,水资源的低效利用及大量浪费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节约用水是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关键所在,也是最快捷、最可行、最广泛有效的保护水资源的途径之一。
本文通过实地调查走访及调查问卷分析,调查内容具体,数据详实可靠,从学生的角度发现高校水资源浪费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将节水落实到实处为高校合理利用水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由于本组人员有限,实践调查主要针对学校的教学楼
调查课题:有关大学生浪费水的调查情况
调查小组成员及分工:
队长:陈玉梅队员:彭夕芩、杨柳、张笑苒
陈玉梅:担任队长职务,负责组织队员,提出并指导整个活动的方案进行。彭夕芩:负责课题的调查和摄影工作。
杨柳:负责课题的调查及问卷的整理工作。
张笑苒:负责问卷的调查及问卷的整理工作
调查地点:河北经贸大学韶华路(问卷);一号教学、二号教学楼、三号教学楼、五号教学楼(实地)
调查时间:2012年6月4日-6月15日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上网查询法,分析法
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小组成员利用课余时间,讨论制定问卷,分发给部分同学填写,再统计出调查的材料。目的是了解同学当中的浪费现象以及他们对浪费现象的看法、想法。
第二阶段:小组成员利用课余时间在学校在学校教学楼地进行考察,并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出较为精确的数据。
第三阶段:由全体组员对收集到的材料进行加工整理,并作出适当取舍,经讨论,撰写调查报告。
问卷状况
男:⑴ 关于国水资源状况有87.2%的男生认为水资源比较紧张,23.1%的男生认为水资源充沛,2.7%的男生表示不清楚。
⑵ 关于公益性节水活动 74.4%的男生表示会参加,23.1%表示要看心情,而2.5%的男生表示不会参加。
⑶ 对于某些节水方法有56.4%的男生表示会考虑应用,12.8%表示不会,30.8%表示会看情况而定。
⑷ 对于教学楼中的公共水房公共厕所设施用水时的情况,30.7%的男生会尽量节省,40.6%的男生表示很少在意浪费状况,28.7%的男生表示看情况而定。
⑸ 对于公共用水设施,10.3%的人会主动告知负责人员,61.5%的人会看情况而定,23.1%的人表示不会理会。
女:⑴ 关于国水资源状况有 74.4%的女生认为水资源比较紧张,3.1%的女生认为水资源充沛,22.5%的女生表示不清楚。
⑵ 关于公益性节水活动 62.5%的女生表示会参加,34.4%表示要看心情,而3.1%表示不会参加。
⑶ 对于某些节水方法有 75%的女生表示会应用,25%的女生表示不确定。⑷ 对于教学楼中的公共水房公共厕所设施用水时的情况,53.1%的女生
会尽量节省,43.8%的女生表示看情况而定,3.1%的女生表示很少在意浪费状况。⑸ 对于公共用水设施,18.8%的女生会主动告知负责人员,53.8%的女生会看情况而定,15.6%的人表示不会理会。、、、根据问卷调查总结一下几点:
A 大部分大学生对我国水资源现状较为了解,但仍有少数大学生对我国水资源状况有错误的认识。作为新形势下的新一代大学生,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关心了解我国水资源状况,从身边节水做起。
B 对于公共用水设施的维护,责任感和义务感不强,仍有人缺乏对公共设施的维护意识。
C 对于在教学楼范围内的用水,根据为期一周的详细调查,从客观事实出发,由于教学楼公共用水设施的具体情况,非人为因素的浪费状况较轻,而人为因素等对水资源的浪费状况有一定的影响,其中包括用水后不拧紧水龙头,用水无节制等。
D总的来说,我校的教学楼水资源浪费状况并不严重,相对来说较节约,大部分大学生有良好的卫生习惯,但同时也忽视;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E 大学生应具有忧患意识,对于日益严峻的水资源短缺状况,应该自觉将一些节水方法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F问卷回收率以及完成率较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问卷回答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为了得到更准确的数据,我们对学校的教学楼的卫生间进行为期七天的实际调查,得出以下数据及结论
一教 2012年6月4至6月10日男厕无漏水情况
女厕水龙头漏水量=6·786吨
二教 2012年6月4至6月10日男厕便池漏水量=7·552吨
女厕无漏水情况
三教A 2012年6月4至6月10日男厕水龙头漏水量= 7·6048吨
女厕水龙头漏水量+便池漏水量=26·0181吨
三教B 2012年6月4至6月10日男厕水龙头漏水量+便池漏水量=12·581吨
女厕水龙头漏水量=532·906吨
三教C 2012年6月4至6月10日男厕水龙头漏水量+便池漏水量=11·503吨
女厕水龙头漏水量= 27·518吨
五教 2012年6月4至6月10日男女厕均无漏水情况
经计算一教一学期最少浪费掉27·144吨水:;二教一学期最少浪费掉120·824吨水;三教A一学期最少浪费掉134·4613吨水;三教C一学期最少浪费156·084吨水:三教B一学期最少浪费2180·248吨水!
所以说经贸教学楼一学期约浪费水2617·5626吨
五教浪费情况基本归零,原因可能是:厕所本身较少;学校对五教的使用量也比较小,随之而来的学生对厕所的使用量也比较小;五教一般是大教室居多,五教的教室一般不用做自习室,学生去得比较少。
二教男生厕所浪费较多,女生厕所基本上浪费归零,原因可能是;学校的课程安排问题,课程可能居理的比较多,于是男生的流动量就比女生大;男生可能没有女生细心。
一教的总体浪费情况比较低,原因可能是:一教的使用量较低;地理位置太偏远,学生不太愿意去太远的教室自习;厕所本身较少。
三教A楼女生厕所的浪费情况比男生多,原因可能是:A教的教室用得比较勤,自习的学生比较多,厕所也多。
三教B楼是浪费最严重的地方,尤其是女生厕所的浪费最严重,原因可能有:教学楼的课程安排较满;课程多偏文,女生比较多;厕所以就是女厕比男厕多;教学楼使用年限过久,厕所一些设施已坏。
三教C楼的浪费稍微好点,原因可能是:多为语音教室、机房,于是上课和上自习的学生就较少。
总的来说,经贸的浪费情况挺严重,原因不外乎是:上课情况、学生的习惯问题、物业的问题、学生道德问题、男女生比例问题------男生较少,男厕的损坏就较轻、教学楼的使用年限·····等。
我们的建议
对学校:
1、在校园里进行一次“拒绝浪费,构建和谐校园”的系列活动,加强对全体师生的勤俭节约教育。促进大家从思想上牢记“八荣八耻”,以勤俭节约为荣,以铺张浪费为耻,一切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把勤俭节约落实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2、除了宣传教育以外,学校领导部门也可以制定一些相关的制度,来确保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做到节约。
3、学校可以减少或者改变一些水设施的使用,因为据调查某些便池及水龙头的使用频率不高,损坏程度高。给学校的水资源及空间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
4、使用节水型设施
5、加强清洁人员节约意识的培养,因为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不少清洁人员节约意识较差,在打扫卫生间时经常出现浪费水的情况
6、定一个校园节水日。
对学生
1.用水时的间断,应关水龙头;
2.看到自己身边的人们有浪费水资源的现象应极力劝阻,不应视而不见。
3.滴漏的水龙头每天可耗水70升,为免浪费,应立即向相关管理人员报修。
4.学生便后冲水时切勿用脚踹阀门,这不仅会给公物造成损坏,还会因阀门开关不到位造成浪费水的情况
5.切勿拿水嬉戏。
6.积极参加节水活动,从平时小事做起
同时我们还从同学那里得到一些平时生活中的节水方法及建议
1.学校寝室水房和集体浴室运用自动IC卡智能控水系统,各教学楼可换用感应水龙头。
2.学校宿舍楼和教学楼换用一人一座式便池而取代定时冲水设备。
3.同学们在洗衣服时可先洗浅色的衣服再洗深色的衣服,也可在洗衣前提前浸泡衣物。洗过脸的水还可以用来洗袜子。
4.刷牙时记得要用牙杯,洗脸和洗头时要用脸盆接水而不是直接用流水洗脸。
5.洗比较难溶的物品(如杯子中的残渣)可先用少量热水浸泡后再用流水冲。
6.灌溉草坪的水可用二次循环水。
7.停水后要注意关紧水龙头,以免突然来水后不必要的浪费。
8.教学楼和寝室楼顶可建造雨水接收池,可以将水连接到厕所用于冲洗便池。
9.学校实验室的有毒有害试剂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要存放在特定的废液缸中集中处理 总结
经过此次调查,我们感慨颇深。平时看似不起眼的小小水流如果不及时关掉,竟会造成那么大的浪费。更别说我们平时生活中时常见到各种人为“喷泉”了,所以说,节约要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把节约当成自己的一种习惯,像爱惜自己眼睛一样爱护我们那并不充足的水资源,江河并非万古流,惜水需及时!
附:调研问卷
河北经贸大学教学楼水资源使用情况问卷调查
亲爱的同学:我们是河北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调查小组。近年来,社会上各方面的浪费情况日益严重,其中水资源的浪费情况尤是日趋严重。据报道显示,校园里的水源浪费情况也越演越烈,因此,我们小组想借此问卷来了解一下河北经贸大学里的教学楼水源浪费情况。感谢您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完成我们的问卷,您的答案没有对错之分,我们会对您所填写的信息进行保密,请您放心填写。
(以下选项请您用画对勾的方式来选择您的答案。)
1.您的性别是:
A.男B。女
2.在水房里碰见不太好拧紧的水龙头时,您会:
A.随手拧一下,就走B.稍微正一下,要是还流水就不管啦C.仔细的拧紧,保证其不流水才走
3.您在教学楼里洗杯具或餐具时时是不是不间断地冲洗?
A.是 B.否 C.情况特殊下时使用 D.不使用
4.如果您知道某种节水方式,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您会不会考虑使用这些方式?
A.会 B.不会 C.不确定
5.当您看见公共场所的水龙头在漏水,你会不会主动上前将水龙头关上?
A.会 B.不会 C.不知道
6.当您看见教学楼里的水龙头或便池的冲水设施坏了,您会?
A.主动告知负责人员B.看情况C.爱坏不坏,不理会
7.当您在用完厕所洗手时,您会?
A.将水龙头开到最大B.随意的开
C.尽量小一点
8.您有洁癖吗?
A.有轻微洁癖B.完全没有C.有较严重的洁癖
9.您在洗手时?
A.要仔细清洗B.又不是有多脏,随便洗洗C.看情况
10.您在吃水果时有清洗的习惯吗?
A.有B.没有
11.当您在教学楼水房洗水果时,您会?
A.直接开着水龙头冲着洗B.用容器装水洗C.不知道,看情况
12.当您在自习时水杯里还剩下一点儿水时,您想打一壶新水,这时,您会?
A.直接把剩的水倒掉B.把剩的水找个杯子装上,下次喝C.不清楚
13.您在自习时喜欢喝?
A.凉开水B.热水C.随便
14.您对目前我国水资源的看法是?
A.我国水资源比较紧张B.我国水资源份丰沛C.不清楚
创新是企业成功的核心, 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组织创新的载体是组织内的员工。企业为了实现目标必须依靠其员工来创新他们的工作流程、方法和手段等[1,2]。而制造业基层员工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他们紧贴实践,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充分了解客户的需求, 拥有精简和改善流程的创意[3]。大量的创新都来自于基层, 基层员工的创新能力不容小觑。海尔的“T模式”、丰田汽车公司的“精艺生产方式”、以及3M公司的“15%法则”都是因为重视基层员工的创新能力, 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在同行业中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
但是, 也有很多企业往往只关注如何激发管理层人员以及技术研发人员等的创新行为, 把基层员工排除在创新人员之外。他们把基层员工看作一种生产工具, 认为基层员工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赚钱, 没有工作热情, 而且学历素质低, 缺乏创新能力。然而随着企业所处环境的动态性日益加剧以及知识型员工的兴起和全员创新理论的提出, 基层员工的创新行为变得日趋重要[4]。而且基层员工的创新主要来源于他们平常的工作和经历, 具有耗资少、可实现程度高、聚合效应大等优点, 可以最大限度的为企业带来收益。这使得管理者们不得不重视基层员工的工作, 重新审视基层员工的创新能力。如何针对基层员工的个体特点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来激励他们的创新行为成为管理者们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社会心理学观点认为, 所有个体的行为都是由其内在特质及其所处环境决定的, 创新行为也如此。个体的人格、技能、认知方式、工作动机以及个体所处的工作氛围、领导风格、绩效评估等因素都会对其创新行为产生影响。认知方式是影响个人创新行为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者指出所有人类行为都与认知和情感等人的因素有关, 创新行为自然也不例外, 有学者甚至提出认知方式是个体创新行为的初始阶段, 是影响个人创新能力的最重要的核心因素之一[5,6]。在对员工认知方式等个体特征因素研究的基础上, 有学者发现, 虽然创新行为要求个体具备基本的特征, 但相同或者类似的个人特征并不一定能够产生相同的创新行为, 随之研究焦点转向个体特征因素之外, 结合外部组织环境因素进行研究[7]。组织环境因素中的绩效考核, 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 具有创新激励作用, 已被广泛实施于各类组织中, 它能够直接影响员工的工作态度、行为以及组织的发展[8]。由此可知, 绩效考核是影响个人创新行为的重要组织因素。
鉴于此, 本研究从个体和组织环境两个层面出发, 分别选取认知方式和绩效考核目标取向作为研究变量, 从制造业基层员工的实际情况出发, 构建了一个关于认知方式、绩效考核目标取向与创新行为的理论框架假设模型。通过实证分析, 尝试回答以下问题:绩效考核目标取向在认知方式与创新行为关系之间有调节作用吗?不同的绩效考核目标取向对创新型认知方式与适应型认知方式员工的影响相同吗?
1 基本概念界定与研究假设
1.1 相关研究概念
1.1.1 认知方式
认知方式也称为认知风格、认知模式等, 美国心理学家WITKIN最早致力于认知方式的研究, 他综合各学者的定义进行归纳总结, 最终得出如下定义: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认知过程中偏爱使用的、习惯化的方式, 即在感知、记忆、思考和问题解决过程中个体所习惯和经常使用的态度和行为方式[9]。长期来看认知方式是趋于稳定的, 可以通过心理测量方法来测量。有关认知方式测量的方法有很多, 与个体创新行为联系最为直接的是KIRTON的适应———创新维度划分[10]。KIR-TON认为从适应型到创新型认知方式的过渡是连续的, 任何人都处于这两极中的某一个点上。这一认知方式理论在后续的研究中得到了众多学者的认同。鉴于本文的研究目的, 本文也把认知方式分为创新型和适应型两个维度。
1.1.2 基层员工创新行为
West&Farr把基层员工的创新行为定义为:员工个人通过自身对新事物的创造、引进或应用, 从而对组织所有层次都有益的所有个体行为[11]。基层员工的创新行为来源于日常的操作和积累, 主要是在现有操作流程或规范上进行的一些小改造、小发明。对员工个人创新行为的研究素有“过程导向”和“结果导向”两种, 但大部分学者都从过程角度来定义的[12]。AMABILE (1988) [6]认为个人创新是指个人在工作过程中提出的一种新想法、发明的新流程或是解决问题的新手段。Scott和Bruce (1994) [13]认为个人创新是一个问题的确定、创意产生、寻求帮助最后将其创意“产品化”的系列过程。刘云、石金涛[14]在Scott和Bruce的研究基础上, 基于中国情境, 把员工创新行为定义为员工在组织相关活动中产生、引进和应用的新颖且有益的想法或事物的系列过程。本文采用刘云、石金涛对创新行为的定义。
1.1.3 绩效考核目标取向
所谓的绩效考核目标取向是组织成员感知到的组织使用绩效考核工具的最终目的[15]。最早开始关注绩效考核目标取向的是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学者Meyer、Kay和French, 他们认为, 绩效考核具有“双重本质”, 它一方面要对未来绩效的改进提供帮助, 即发展取向;另一方面又要对过去的绩效进行评价, 即评估取向[16]。此后, 该领域的研究者们就开始把绩效考核区分为发展型和评估型两种。廖建桥、文鹏[17]等, 把这两种目标取向形象的称之为“指点迷津”和“秋后算账”。他们认为发展型绩效考核的目的是致力于如何激励员工使其有更好的绩效表现, 帮助员工发现自身的不足, 然后通过培训来弥补不足并协助员工形成适宜的职业目标;评估型绩效考核的目的是决定人员的升迁、评定薪酬等级和分配任务等。从某种意义上说, 组织对绩效考核目标取向的选择, 表明了组织处理员工的绩效、错误的措施, 也反应了组织对员工创新行为的态度, 这必然对员工的创新行为产生影响[18]。本文也把绩效考核目标取向分为发展型和评估型两种。
1.2 理论假设及理论模型构建
虽然国内外已有大量文献分别研究了认知方式、绩效考核目标取向与创新行为的关系, 但是却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1) 依托的往往是个体或组织单一研究视角, 从双向视角进行研究的较少; (2) 现有文献的研究中涉及调节变量的不多; (3) 学者们关于创新行为的研究多数是以科技人员、知识分子等为研究对象, 研究基层员工创新行为的文献较少。本文的创新之处就在于, 将研究对象限定为制造企业的基层员工, 构建了一个关于认知方式、绩效考核目标取向与创新行为的调节作用的框架模型。
下面分别深入分析认知方式、绩效考核目标取向、员工创新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
1.2.1 认知方式与创新行为的关系
大批学者研究指出认知方式是影响个人创新能力的核心因素之一[6]。不同的认知方式虽然没有优劣之分, 但会引起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不同, 进而能够影响到个体的态度与行为。具有创新型认知方式的员工趋于冒险, 敢于打破传统范式、挑战现有的权威, 对于一致性并不遵从, 他们以创造出独一无二的解决方法为荣。Scott和Bruce通过实证研究发现, 坚持独创、偏爱变化的认知方式对创新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Lowe和Taylor、罗瑾琏等的研究也得出拥有创新型认知方式的个体往往更具有创造性的论断。关于适应型认知方式员工与创新行为的关系, 目前还存在着争论, 大部分学者通过实证研究证明适应型认知方式的员工不利于创新, 仅有少数研究者认为在适当的情形下适应型认知方式的员工也能进行创新。适应型认知方式的员工倾向于在现有的流程中进行操作, 对一致性高度推崇, 喜欢通过定义、修正和改进现有的被广泛接受的模式来进行创新[19]。因此, 综合现有文献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H1a:创新型认知方式与创新行为正相关。
假设H1b:适应型认知方式与创新行为的关系具有不确定性。
1.2.2 绩效考核目标取向的调节作用
首先分析绩效考核目标取向对创新型认知方式员工创新行为的调节作用。创新型认知方式的员工渴望展现自己, 不断寻找新的刺激, 以创新为荣。他们在日常的工作中, 不拘泥于现有的流程惯例, 喜欢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具有内在的创新动机。对他们而言, 发展型绩效考核不仅能帮助他们提升知识技能, 还能增强工作的自主性, 有一定的创新空间, 因此能激发他们的创新行为[21]。而评估型的绩效考核带有很强的刚性, 具有狭隘性、短期性、强制性等缺点, 使得他们疲于应付考核, 严重削弱了内在的创新动机[17]。甚至当他们觉得现有的绩效考核与他们的创新初衷相违背的时候, 会丧失创新的激情或者离开企业。综上所述, 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2a:发展型绩效考核对创新型认知方式员工的创新行为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H2b:评估型绩效考核对创新型认知方式员工的创新行为具有负向调节作用。
接下来分析绩效考核目标取向对适应型认知方式员工创新行为的调节作用。适应型认知方式的员工, 习惯于遵从、接受组织的要求, 循规蹈矩的开展工作, 并没有内在的创新动机。但是当感知到创新是必要的、有利可图的时候, 该种认知方式的员工会积极的进行创新。发展型的绩效考核重点关注的是被考核者未来一段时间的绩效表现, 它能为被考核者指明职业发展方向、指出被考核者的不足, 以提升其能力;而评价取向的绩效考核着重关注被考核者过去一段时间的绩效表现, 并将其绩效与事先确定的目标或操作性条款进行比较, 然后再做出判断, 判断结果直接决定着员工的职位、薪酬与福利[21]。因此当组织实施发展型的绩效考核时, 由于缺乏明确的绩效考核指标的压力, 可能会使员工安于现状, 没有创新的动力;当组织实施评估型绩效考核时, 由于对绩效有严格的要求, 为了获得切身利益, 员工会为了改善绩效而积极进行创新行为。因此, 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H2c:发展型绩效考核在适应型认知方式与创新行为关系中的调节作用具有不确定性。
假设H2d:评估型绩效考核在适应型认知方式与创新行为关系中起正向调节作用。
2 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
2.1 变量与测量
2.1.1 认知方式
员工认知方式量表是罗瑾琏等在KIRTON的KAI量表[22]的基础上, 再通过文献研究、访谈等方法, 最终形成的。该量表中认知方式包含2个维度, 共8个条目, 其中创新型认知方式和适应型认知方式各4个条目。
2.1.2 绩效考核目标取向
Boswell和Boudreau认为以前的考核多半是由人力资源管理部经理提供信息, 不能反映绩效考核的真实情况, 采用员工感知来衡量绩效考核更合适[18]。因此, 文鹏[23]等人采用员工感知来测量绩效考核目的, 参考Cleveland等[15]的绩效考核量表, 结合中国情境进行部分修改形成了本文所采用的量表。该量表共有2个维度, 9个条目, 其中发展型绩效考核包括5个条目, 评估型绩效考核包括4个条目。
2.1.3 员工创新行为
员工创新量表, 选取的是刘云、石金涛[14]在Scott和Bruce (1994) 、吴静吉等 (2006) 的量表的基础上, 参考其他国外量表, 最后形成的符合中国情境的量表。该量表只有1个维度, 共有5个条目, 其中创意产生1个条目, 寻求创新支持2个条目, 创意的落实2个条目。所有量表的条目均采用Likert 7点计分法。
2.2 数据收集
本次调研采取问卷发放的方式, 在天津和北京两个地区共发放了478份问卷, 发放对象为企业的基层员工。共收到问卷342份, 其中有效问卷为317份。样本人口特征分布如表1。
3 数据分析与结果
3.1 信度与效度检验
本研究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7.0分别对创新型认知方式、适应型认知方式、发展型绩效考核、评估型绩效考核、创新行为数据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 每个变量的测量题项、因子载荷、信度系数Cronbach's a以及累积贡献率分别见表2、表3、表4。探索性因子分析的结果显示, 认知方式的两个维度的信度系数都大于0.9, 其中创新型认知方式的信度系数为0.941, 适应型认知方式的信度系数为0.920;绩效考核目标取向的两个维度的信度系数均达到了0.9以上, 其中发展型绩效考核为0.930, 评估型绩效考核为0.943;创新行为的整体信度系数为0.938。所有量表测试条目的因子值都在0.7以上。以上数据说明本文所收集的数据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注: (1) 公共因子提取办法为主成分方法, 提取了2个公共因子, 对变量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4.119%; (2) KMO样本充分性检验值为0.929;Bartlett球形检验值为2397.645, p<0.001。
注: (1) 公共因子提取办法为主成分方法, 提取了2个公共因子, 对变量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2.981%; (2) KMO样本充分性检验值为0.911;Bartlett球形检验值为2648.549, p<0.001。
注: (1) 公共因子提取办法为主成分方法, 提取了1个公共因子, 对变量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0.268%; (2) KMO样本充分性检验值为0.909;Bartlett球形检验值为1272.668, p<0.001。
3.2 数据分析与结果
本研究把调查对象的年龄、学历以及工作年限3个变量设置为控制变量。采用多元层级回归方法, 为了避免加入交互项之后引起的多重共线性问题, 本文分别对自变量与调节变量做了中心化处理, 然后再计算其交互项并带入回归方程。创新型认知方式、适应型认知方式、发展型绩效考核、评估型绩效考核与创新行为的多元层级回归结果如表5所示。
注:*p<0.05, **p<0.01, ***p<0.001。
模型1为控制变量对因变量进行回归, 模型2为控制变量与自变量对因变量进行回归, 模型3至模型6为加入交互项后的模型。模型2显示了创新型认知方式对创新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 (β=0.453, p<0.001) , 而适应型认知方式 (β=-0.123, P>0.05) 对创新行为的作用不显著, 因而假设H1a、H1b得到验证;模型3在模型2的基础上加入了创新型认知方式与发展型绩效考核的交互项, 结果显示发展型绩效考核对创新型认知方式员工的创新行为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β=0.181, p<0.001) , 假设H2a验证成立。模型4在模型2的基础上加入了创新型认知方式与评估型绩效考核的乘积项, 所得数据表明评估型绩效考核与创新型认知方式的交互作用对创新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 (β=-0.126, p<0.001) , 假设H2b没有得到充分验证。模型5是在模型2的基础上加入了适应型认知方式与发展型绩效考核的乘积项, 结果表明发展型绩效考核对适应型认知方式员工的创新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 (β=-0.123, p<0.001) , 假设H2c得到验证。模型6是在模型2的基础上增加了适应型认知方式与评估型绩效考核的乘积项, 结果表明适应型认知方式与评估型绩效考核的交互作用对创新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 (β=0.142, p<0.001) , 假设H2d成立。
4 结论与讨论
如何激发并提高制造业基层员工的创新行为一直是管理理论界和实践界研究的一个重点和难点。绩效考核作为人力资源实践的一个重要方面, 企业花费许多的资金与精力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却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其实有时并不是制度本身存在问题, 而是忽略了与员工特定的个体特征相结合, 即没有考虑到员工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以至于常常没有起到应有的激励效果。本文以制造业的基层员工为研究对象, 选取认知方式作为个体变量, 研究认知方式与绩效考核目标取向交互作用下的创新行为。通过实证分析, 本文得出如下结论。
(1) 认知方式对创新行为具有影响作用, 其中创新型认知方式对创新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适应型认知方式对创新行为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然而, 实际上制造企业的基层员工多半都是具有适应型认知方式的员工。因为管理者在挑选基层员工时往往比较看重的是员工的动手能力, 只要他们能够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操作进行, 对员工的创新能力并没有过多关注, 以至于挑选的基层员工多半是具有适应型认知方式的。适应型认知方式的员工, 并不是一定不会创新, 他们只是缺少一种外在的激励或者压力, 只要让他们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 意识到创新可以给他们带来利益, 这样这种外在的激励就会转化为内在的创新动力, 他们就会积极创新, 有时甚至比创新型认知方式的员工的创新成果更显著。
(2) 绩效考核目标取向在认知方式与创新行为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 即:发展型绩效考核与创新型认知方式的交互作用对创新行为具有正向影响;评估型绩效考核与创新型认知方式的交互作用对创新行为具有负向影响;发展型绩效考核与适应型认知方式的交互作用对创新行为具有负向影响;评估型绩效考核与适应型认知方式的交互作用对创新行为具有正向影响。这表明绩效考核的确与创新行为存在紧密关系, 是激发员工创新行为的重要管理方法。同时这也打破了以往的惯性认识:实施发展型绩效考核是利于激发员工创新的, 评估型绩效考核不利于激发员工创新行为。这主要是与本文的研究对象有关,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制造业的基层员工, 他们的知识水平普遍较低, 而且从事的是大量重复性的劳动, 枯燥单一, 缺乏吸引力和挑战性。他们对企业的忠诚度有限, 流动率较高, 没有内在的创新动机, 只有当创新是有利可图的时候才会为了自身利益努力创新。因此, 制造业管理者在运用绩效考核这一管理手段时, 一方面考核的结果要与员工的薪酬等挂钩, 满足他们的经济动机;另一方面绩效考核的结果也要能够指导员工的成长, 培养他们对企业的忠诚度, 增加他们对工作的内在动机, 为后续的创新行为打下基础。
5 研究局限与展望
法律是群众利益诉求反映的底线,检察工作离不开群众利益诉求基础。探索以群众利益诉求为中心的社会矛盾化解机制,已成为检察机关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主要内容、基本任务和重要途径。
一、健全群众利益诉求沟通表达机制
检察工作的人民性,要求我们始终关注群众利益诉求,努力畅通群众利益诉求的表达渠道,把群众利益诉求作为加强和改进工作的重点。有效的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能够引导群众通过法定的、理性的渠道有序表达自己的意愿,是检察机关化解社会矛盾的先决条件。
(一)群众利益诉求征询制度
检察机关应当坚持主动开门纳谏,高度关注各类群体不同的司法需求,积极拓展人民群众参与检察工作的方式与途径。比如倡导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倾听民意制度。听取群众利益诉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改进工作。建立重大司法决策事项征询群众意见制度。对于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重大事项和社会热点问题,向社会公众进行通报或公示,确保重大司法决策事项符合群众要求,符合检察工作规律。探索检察机关与社区街道信息互动制度。在社区街道设立社情民意联系点,聘请社区内德高望重、有影响力的居民担任社情民意联络员,虚心听取群众的诉求;构建检察机关与媒体沟通协调制度。通过坐客网络嘉宾聊天室、网上庭审直播、网上在线解答等形式,与网民直接交流,广泛听取社情民意。
(二)涉检信访工作制度
涉检信访是案件当事人直接表达诉求的重要方式之一,对保障案件质量和效率,化解社会矛盾,实现和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具有积极作用。
对此,需要完善检察长接待制度。通过直面群众,倾听群众对检察工作的建议,对群众提出的合理诉求登记备案,明确承办部门和办理期限,加强跟踪督办。探索公开听证质询制度。对于涉及重大、疑难案件的矛盾纠纷,特别是上访人无理取闹、缠访缠诉的案件,由检察机关组织,采取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社会各界人士和当事人及其近亲属参加公开的听证和质询,依靠社会力量和群众舆论做好化解矛盾工作;并辅以心理咨询辅助接访制度。由具有心理咨询师资质的干警先行接待来访人,明确来访人心理状况和具体事由,对其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安抚其情绪。必要时,还可邀请经验丰富的心理专家介入,为心理咨询疏导提供专业支持和帮助。
(三)检务公开制度
深化检务公开,增强检察工作透明度,关键是要与社会公众建立起一种互动的反馈机制,使公众不止是被动地“知情”,还能使自己的意志和利益及时得到回应。所以,检察院应坚持检务发布制度。以检务公报、检务新闻发言人制度、检察开放日、人事任免公开等方式,主动向公众传播有关检察机关的组织、职权、工作方法和程序、有关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等内容。并建立检务提供制度。在法律政策许可的范围内向公众提供检察相关事务的行为,当依法有权获取检务公开的公众提出获取信息的请求时,检察机关应及时予以回复,实现单向的宣告式检务公开向双向的互动型的检务公开转变。还需探索向检务公开监督员报告制度。从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及其他服务对象中,聘请检务公开监督员,自觉接受他们的监督,定期向他们通报工作情况,邀请他们视察检务公开工作,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此外,应构建检务公开备案制度。在各级检察机关执行检务公开过程中,向各级人大常委会备案,以利于各级人大常委会对检察机关推行检务公开制度的监督。基于信息互动的必要性,还应形成检务资源共享及滚动发展制度。在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有义务及时回复其他检察机关及部门为履行职能而提出的检务资源采集申请,提供申请部门需要的情况。
(四)社会矛盾评估预警制度
检察机关在执法办案过程中,排查收集各种社会矛盾隐患信息,通过对信息进行客观、科学的分析和评估以后,对可能引发社会矛盾的因素进行归纳、论证,作出预测、警示,并采取相应的消除和防范措施。
做好评估预警,有利于从源头上将可能导致社会冲突、危及社会稳定的不和谐因素减少到最低程度。从这个角度出发,检察院需完善评估预警组织制度。制定《社会矛盾评估预警制度实施方案》[1],明确预警责任,成立社会矛盾评估预警工作领导小组,及时研究协调解决评估预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各部门确定一名评估预警工作联络员,负责及时收集、报送本部门预警信息,构建全院联动的社会矛盾评估预警格局。并要坚持社会矛盾分析排查制度。通过不定期排查矛盾、接待来信来访等多种渠道,对不稳定因素信息进行广泛的收集整理,提前开展工作,做到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另需探索社会矛盾分级制度。在最有可能引发社会矛盾的不立案、不批准逮捕、不起诉、撤案、不予赔偿等环节,加强与案件当事人的沟通。根据了解和掌握群众利益诉求的轻重缓急,将社会矛盾评估案件划分为特别重大等级、重大等级和一般等级来进行预警。
(五)涉检舆情信息汇集分析制度
当前,媒体、网络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表达民情、畅通民意、集中民智的重要渠道。作为行使法律监督职能的检察机关,无可争辩地成为舆情矛盾相对集中的部位,涉检舆情[2]呈现出较快的增长趋势。检察机关应把舆情作为倾听群众诉求的重要渠道,努力使涉检舆情成为促进科学决策、改进检察工作的助推力量。
具体可从三方面入手:建立涉检舆情采集制度。延伸舆情信息感知触角,扩大舆情信息采集范围。在社区街道的派驻检察室设立舆情信息采集点,着重关注群众反映的原始“情报”。强化涉检舆情分析甄别制度。组建涉检舆情评阅人员队伍,加强分析研判涉检舆情动向,从中发现具有倾向性、苗头性、社会性的舆情信息,为领导参谋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完善涉检舆情报送制度。实行定期上报与有事随报相结合,重点对意识形态领域、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信息报送。运用内部网络、舆情信息简报等多种载体,宣传群众关心的各项政策法规,及时反馈、报告舆情信息调处情况。
nlc202309022110
二、健全群众利益诉求协调处理机制
诉讼不是妥善化解和处理社会矛盾的唯一有效方式。通过诉讼方式解决纠纷具有明显的不彻底性,有时还会加剧当事人之间的摩擦与不和,以致在新的层面和范围酿成新的或潜在纠纷[3]。因此,围绕群众利益诉求,探索多元化的案件处理方式,适应不同主体、不同案件的不同利益诉求,成为检察机关化解社会矛盾的关键环节。
(一)办案释法说理制度
检察机关执法办案不仅仅是为了获得处理法律问题的结论,关键是要提供一个能够支持所获结论的理由。检察执法应更加依赖于说理、讲理的权威作用,而不是简单通过强调司法机关的地位来强化司法的权威作用。其中,所涉四项制度如下:完善信访接待释法说理制度。对群众上访、缠访,要针对其利益诉求,解释相关法律规定、办理程序,并就遵守信访纪律和信访秩序进行解释说明。坚持执法告知释法说理制度。执法过程中应当说明刑事诉讼的基本程序、期限及注意事项等,并对受害单位或个人遭受的损害、损失,难以得到修复或挽回的原因做出说明和解释。建立法律监督释法说理制度。对作出不起诉、退回补充侦查、刑事不立案、不批准逮捕和不支持抗诉等决定时,应因案制宜,制作相应的说明书。探索跟踪回访释法说理制度。对矛盾突出、利益关系复杂、当事人情绪激烈的案件进行跟踪回访,充分听取被访人的看法、诉求,给予解释答复。对合理诉求,要予以重视,切实加以研究解决。
(二)刑事和解制度
探索刑事和解,对处理犯罪案件、调整诉讼模式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作为一种以协商合作形式恢复原有秩序的纠纷解决方式,刑事和解直接反映了案件双方当事人的利益诉求,有利于保障被害人的话语权。但适用的时候,应明确适用范围、设定程序规制、保障当事人的隐私权以及刑事和解回转及回转后的权益,加强刑事和解的法律监督,防止有案不立,有罪不究。
(三)民事检察息诉和解制度
民事检察息诉和解工作,是检察机关在办理民事申诉案件过程中,认为人民法院生效的民事裁判不符合抗诉(或建议再审)条件,但存有瑕疵或未能彻底解决纷争的案件[1],当事人有和解诚意、存在和解因素,依据自愿、平等、合法的原则,促成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并予实际履行,使案件不再进入诉讼程序,从而快速有效地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实现案结事了。民事检察息诉和解,有利于减少诉累,争取最佳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为此,检察院正着力探索息诉和解群众参与制度,选择典型的、具有教育意义的案件以及双方当事人均在同一社区的、有重大影响的案件,深入基层社区,采取聘请辖区街道司法助理、人民调解员、社区内具有较高威望、较大影响力的群众参与息诉和解。并尝试建立息诉和解公开听证制度,对疑难复杂的申诉案件,可以采取公开听证的方式,公开听取双方当事人的陈述,对案件的主要证据、双方当事人的分歧意见进行质询。
(四)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制度
建立健全被害人司法救助制度[2],不仅有利于解决被害人家庭的实际生活困难,也是解决犯罪被害结果严重化带来的社会问题的现实需要。为了更大程度上满足被害人的利益诉求,有必要对现行的司法救助制度进行充实和完善。可倡导当事人参与制度。检察机关对司法救助公开听证,召集公安机关办案人员、救助申请人、申请人所在街道、居委会相关人员参加,当场听取意见,告知救助金的使用,并落实回访制度,考察救助效果。建立被害人救助国家追偿制度[3]。被害人若采用虚构、隐瞒、伪造等手段骗取救助金的,已骗领的救助金,应予追偿。被害人若已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处获得赔偿或已通过民事诉讼、保险公司等途径获得赔偿的,已获得的救助金应当予以扣减。犯罪人若具有赔偿能力而已启动救助程序,国家可以向犯罪人追偿。探索救助联动制度。检察机关应加强与公安机关、人民法院、司法行政、劳动和社会保障、民政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定期通报对确有困难的刑事案件被害人实施救助的情况,征询意见和建议。
三、健全群众利益诉求联合化解机制
社会矛盾的复杂性决定了矛盾不是依赖某个部门、某一机关一己之力就能彻底解决的。化解社会矛盾,需要调动各种积极因素,采取联合化解的方式。
(一)检察机关内部联动制度
强化上下联动制度,上级院要加强对下级院工作的指导,帮助下级院解决具体问题,直接参与化解重大复杂矛盾纠纷,切实形成内部工作合力。这要求检察院完善联合息诉制度。成立由控申部门和相关业务部门组成的息访息诉小组,制定切实可行的处理方案,及时化解矛盾。推行原承办人参与接访制度。对案件办理过程中引起的涉检信访,原承办人必须到场释疑解惑。建立联合接访制度。以街道检察室为平台,由检察长或者分管检察长组织公诉、侦监、民行等业务部门负责人每周固定半天时间到检察室联合接访,现场解决群众来访问题。坚持定期联席制度。建立检察机关内部各相关部门协调配合机制和定期联席制度,交流在化解社会矛盾中的经验做法,整合矛盾排查调处的力量。
(二)检察机关外部协作制度
建立群众利益诉求情况通报制度,以便协作单位了解有关情况,有准备地应对群众诉求,及早做好化解矛盾纠纷的准备。利用信访申诉工作信息网络系统,通过在纵向的检察系统内部和横向的市区级相关信访单位网上接受和分流信访申诉,实现信访申诉情况的纵横对接。加强信访申诉案件转办、分流处理和息诉息访联动机制,检察机关与其他政法机关、行政机关建立完善定期交流情况、共同解决疑难复杂问题的联席会议,联合调查、联合听证、共同答复,增强纠错能力,形成解决涉法问题的合力。
四、化解群众利益诉求配套保障机制
以群众利益诉求为中心的矛盾化解机制,不单有表达、处理和联合化解这些要素组成,还必须辅以相应的配套制度,以回应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
(一)群众利益诉求反馈制度
为保证反馈的及时有效,检察院应建立群众来信来访规范处理制度。对群众来信坚持专人负责的工作制度,由专人专门负责拆阅群众来信,并件件登记。检察机关对来访群众反映的问题要进行必要的调查工作,并将调查的情况及时向来访群众反馈,征求他们对调查的意见。完善群众利益诉求分类处理制度。及时对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汇总、筛选、分类、分析,把合理的意见和建议转化为工作整改的内容。对人民群众重点关注的金融危机、世博安保、民生领域案件,加强民意沟通工作,尽最大力度救济民权、尊重民愿、解除民忧,实现案结事了。坚持群众意见回复制度。对当事人和社会公众反映检察机关在检容风纪、接待态度、执法办案、检民关系、廉政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或建议,要及时给予回复。对于有价值的建议要认真研究,必要时邀请人民群众参与讨论,确保利益诉求得以有效实现。
nlc202309022110
(二)矛盾化解回访制度
对矛盾当事人建立档案,记录矛盾发生的时间、地点、缘由、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处理结果等。在矛盾化解后的一段时间内,检察机关承办人要及时安排回访,了解其思想状况、生活现状、对矛盾的化解是否满意等,妥善处理遗留的其他问题,直到矛盾得到彻底解决。回访时发现当事人思想有所波动、行为有所反弹的,要通过做思想工作、心理辅导等方式,稳定当事人情绪,从源头上遏止当事人缠访闹访的苗头。回访之后应做好回访记录,将回访情况详细记录并收入矛盾当事人档案。
(三)涉检舆情应对制度
检察机关应成立涉检网络舆情研判与处置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执行涉检舆情的研判与处置。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重视门户网站的建立和维护,利用技术手段作为辅助工具对网络舆情进行动态监测,并过滤、整合各种信息。可在几方面下工夫:建立涉检舆情应急预警制度。加强舆情的预警和把握,由信息员对各大媒体进行定期、全面的搜索,及时开展涉检舆情的监测、预警工作。建立涉检网络舆情逐级报告制度。制定详细而周密的网络舆情应急预案,将舆情划分等级并建立相应的应急预警机制。强化涉检舆情控制引导制度。加强正面引导,快速反应。对媒体关注甚至热炒的有关敏感案件,可以通过新闻发布会、接受专访等方式,第一时间做出解答。对重大舆情要适时跟踪,及时公开事件调查、处置情况,不给滥加猜测留有空间。探索涉检舆情协调互动制度。与党委政府的信息、信访等部门加强联系,加强与公安网监等相关职能部门的联动,建立与权威报刊、电视以及网络媒体的联系平台,争取传统媒体的支持和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完善涉检舆情处置评估制度。在网络舆情趋于平稳后,根据舆情的发生、传播和处置情况进行总结、梳理、反思,形成书面报告和建议,建立起有效的舆情处置评估机制,不断提升检察机关应对舆情接受监督、提高执法公信力的能力和水平。
(四)矛盾化解能力养成制度
内容可归纳如下:坚持基层挂职锻炼制度。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青年干警到街道、拆迁办、基层信访办等矛盾多发的一线去挂职锻炼,把养成与群众打交道、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作为干警的一门必修课。完善结对帮带制度。以“帮”解决社会矛盾,以“带”培养矛盾化解队伍。一方面,上级检察机关尤其是职能部门要深入一线,为基层检察院提供政策支持,提出化解矛盾的指导性意见;另一方面,检察机关中化解矛盾经验比较丰富的老干警要积极帮带年轻干警,在化解矛盾的实践中指导年轻干警,让年轻干警在具体实践中学习处理矛盾的方法,为今后独立化解矛盾积累经验。探索联合培训制度。会同人民调解委员会、信访办、司法局等部门建立联合培训制度。养成从不同的角度看待社会矛盾,提高工作艺术和技巧,创新矛盾化解的工作方法,学会借助社会力量和专业力量进行调解,全面提升矛盾化解能力,综合运用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开展矛盾化解工作。
【社会心理学研究论文】推荐阅读:
社会保障研究论文10-25
社会研究调查方案07-15
社会调查研究方案11-21
社会救助问题研究12-03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考试06-03
社会保险征收问题研究07-23
社会调查与研究小炒11-05
社会公德调查研究报12-07
农村社会调查研究方法12-10
中外社会主义名著研究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