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精选6篇)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调匀水粉颜料。通过实践,体验两种颜色调和而产生第三种颜色的变化过程。
过程与方法:根据吹画后的效果菜肴图片,展开想像,进行添画创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观察两种颜色互相渗透过程中夏天菜肴,感受色彩变化的美。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各种绘画工具。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导入阶段:
1、请一位同学和老师一起做游戏:老师有红、黄、蓝三种颜色,两人各滴一种颜色在画纸上,再用吸管吹菜谱,让颜料混合、互相渗透。利用多媒体的投影仪,让全班同学观察两种颜色互相渗透的变化过程,并且把看到的变化分别在小组里说一说。
2、请两位同学上台,再做一次游戏夏天菜肴,把看到的变化经小组讨论后,在班上说一说。
3、教师小结:两种流动的颜色在互相混合、渗透的过程中变幻无穷,今天,我们一起动手试试,看看这种美妙的变化。
4、揭示课题:流动的颜色
二、课堂教学:
1、师示范调颜色:用毛笔蘸水放在调色盘里,再蘸颜料在调色盘里调匀,调到毛笔蘸颜料时,水份饱满且不滴落。
2、教师示范让颜色互相混合、互相渗透的方法:倾斜画面,直接用嘴吹美味菜肴,用吸管吹,等。
3、师问:除了老师的这些方法之外,大家想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使颜色流动吗?(要求同学在小组里讨论菜肴制作,在作业时应用、尝试。)
4、强调在作业游戏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色彩融合、渗透时的美妙变化。
5、教师帮助学生一起总结,示范语句表达形式。师示范:我用 办法,让 色和 色融合在一起,我看到:。
三、布置课堂作业:
1、会调匀水粉颜料。
2、用各种方法让颜色互相流动美味菜肴,观察颜色融合时美妙的变化夏季菜肴,且把观察到的在小组里进行交流。
3、比一比,哪组的颜色流动方法多?说说观察到色彩有什么变化?
四、学生练习:学生以小组开展作业游戏,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五、小结: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说一说用的方法、讲一讲观察到的情况。
六、板书设计:
第一课 流动的颜色
教学反思:
第二课 染色游戏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初步了解浸染和点染的基本知识,感受传统艺术的精美。过程与方法:掌握基本的折纸、染色的方法与步骤。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染色千变万化的乐趣,感受色彩带来的绚丽多彩的美感,激发学生美化生活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探究学习纸的不同折叠方法,掌握染纸制作的方法和步骤。教学难点: 运用多种折叠方法进行浸染和点染练习,并将染好的纸做有创意的手工。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准备颜料等材料。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引导学生观察并介绍今天课堂上要用的材料:纸和颜料
教师出示用颜料染好的作品请同学们观察和平时的画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请个同学来说说。
教师小结:我们是用一种很神秘的颜料——水墨颜料。它是已经调好的颜料,使用起来很方便,染色起来很鲜艳。
引导学生观察除了它是用颜料染的不是用笔画的,还有哪里不一样呢? 教师小结:你们知道为什么用纸巾染?用两张不一样的纸来做个小实验,让学生观察染出来的效果——辨别纸的材质
小结:不是所有的颜料,所有的纸张都能用来染色的,我们要选择一些吸水性比较强的纸来染色。
2、引出课题《染色游戏》
师:一会儿老师要用这些染纸来开一个展览会,想要请全班的同学一起来参加。你们想不想参加? 好,我们就一起来玩一玩《染色游戏》
二、探索实践:
1、纸张的折叠方法(1)出示四种纸张折叠方法: “田”字折法、“井”字折法、“十”字折法、“米”字折法(2)学生尝试其他折叠方法
2、两种基本染法
(1)教师边讲边演示染纸的浸染方法: 折纸成角→一角浸染→换角浸染(2)教师边讲边演示染纸的点染方法
教师小结:我们学习了折法和染法,想要请你们看看老师是怎么制作染纸的?
3、染纸的制作过程(1)教师示范染纸制作过程: A挑选颜色 B折纸 C染色 D打开
(2)请同学来总结一下制作步骤
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怎么折法和如何染法,也看了制作过程。老师相信一会儿的染纸展览会一定会举办的很成功,现在我们来动一动小手一起制作吧。
三动一动手,尝试创意制作:
1、尝试不同的折叠方法和染色方法。
2、运用多种颜色搭配,丰富画面。
3、播放音乐,染纸作品循环播放。
4、在学生染纸时,提醒学生注意染色的位置、面积的大小、和色彩的搭配
四、作品展评:
1、将完成的作业贴到“展览会”上展览。
2、先由学生自评,再互评,最后教师点评鼓励学生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教师小结:我们可以用相同的颜色不同的折法,不同的颜色相同的折法,染出这么多漂亮的染纸。
五、课后扩展:
1、出示染纸制作的小作品
同学们,这些染纸艺术太奇妙了,它能染出这样美丽的作品,到这儿是不是就结束了?他们还有什么用途吗?你们发现我刚才奖励给你们的小奖品是不是用染纸做的?你们看,只要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就会挖掘出很多用途来。
2、布置课后作业
你们可以课后用今天制作的染纸进行创作。教师结束语: 同学们,普通的材料通过我们的想象和灵巧的双手把它变成非常精美的作品。美就在我们手中,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够染出更美更多的作品,让我们用双手来美化生活,打扮世界。下课吧!
六、板书设计:
第二课 染色游戏
教学反思:
第三课 装饰自己的名字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想象将自己的名字艺术化地表现出来。
过程与方法:初步感知变体字,能用多种材料制作美化自己的名字并设计成漂亮的画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爱父母,爱祖国的人文教育。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设计具有自己特色的名字。
教学难点: 能对名字的字形进行分析,巧妙地运用笔画特征进行想象设计。教学准备:课件、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各种绘画工具。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集中学生精力,准备好学习用品。
二、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师:我想请一个同学给听课的老师介绍一下自己的名字。
生:大家好,我叫„„(声音宏亮、有礼貌,奖励一个大拇指)
师:你能把名字写在黑板上吗?
老师也写好了自己的名字,怎么样,好看吗?
(生:好看,写成了美术字),对,因为我给名字化了妆。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了来学习给名字化妆(出示并板书课题)
三、教学新授:
1、展示学生作品(课件)
老师还带来了几个同学的作品,请大家欣赏
2、小组讨论 你们想给自己的名字化妆吗?不过老师有个要求,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一下,谭老师和同学用了什么方法的给自己的名字化妆。对了,老师还有个礼物送给大家,看看对你们是否有帮助?(小组互相讨论交流)点同学说一说用了什么方法(用相关的物品代替、连笔)
3、不妨一试,尝试写(2分钟时间,音乐一停就必须停笔)
因为时间有限,可以选名字中的一个字尝试写一写。
4、欣赏美术字(课件),看看它们还用了那些方法?
5、判断“学”是宋体字还是黑体字,有什么不同
6、总结变体美术字的特点 其实这些字都是由宋体字和黑体字变化而来的,它们叫什么名字呢?(变体美术字)
7、在生活中能用到它们吗?(课件)
8、考考大家,闯关游戏(课件)第一关:①判断字是什么字体
第二关:①介绍变化方法 变笔划 ②变字形(错位)③“大都市”笔划字形一起变
第三关:①判断各用什么方法 “火焰”二字 ②“飘”字 ③“爬”字
9、师和学生总结:(板书)方法:①变笔划 ②变字形 ③笔划、字形一起变 特点:形象、美观、有趣
四、探索与实践 同学们,学习了变体字的基本知识,大家是否想知道变体字是怎样书写的呢?演示美术字书写的步骤(动画演示 花猫、爆炸两个示范)
五、小小设计师(轻音乐)请你装饰自己的名字(教师点先前写名字学生上台来写)
六、板书设计:
第三课 装饰自己的名字
教学反思:
第四课 彩泥世界快乐多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用彩泥浮雕式地表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并进一步熟练捏、粘、卷、揉、搓等泥塑的基本技能;提高善于观察、捕捉事物特征和手、脑协调的立体造型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回忆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讨论、启发学生想象及作品欣赏等方式使学生掌握用彩泥塑造喜爱的物体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不同材料造型带来的美感和乐趣;培养在创作过程中团队协作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浮雕式泥塑制作的方法和技巧,学习利用彩泥表现自己感兴趣的题材。
教学难点: 能够抓住表现对象的主要特征并使作品富有情趣。教学准备:课件、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各种绘画工具。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第一关:“火眼金睛”(看微课,回答问题)昨天李老师在给大家布置了看微课《鱼的身体结构》,同学们都认真看了吗?那我要考考你们了,你能说出鱼的身体有哪几部分组成。鱼是由鱼身、鱼头、鱼嘴、眼睛、鱼鳍、鱼尾六部分组成。(根情况具体讲解),咱们同学说的很完整,看样子大家课前预习的还是很认真的,恭喜同学们顺利通过第一关,一起走进我们的快乐之旅。彩泥世界快乐多——多彩的鱼。(揭题)
二、探索新知 的时候,海底却是另一番景致。想不想和李老师一起去美丽又神奇的海底世界游览一番呢?请看大屏幕。同学们不时地发出惊叹的声音,海底的鱼儿真美啊!你都认出了哪些鱼?(狮子鱼、海马、海龟......)谁能说说这些鱼儿都美在哪吗?(颜色、外形、花纹)这就是第二关:“能说会道”。昨天我给大家布置作业,请同学们上网找你最喜欢的鱼,上传照片,说说鱼儿的名称,它有什么特征并介绍给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同学们说的都不错,现在请同学们轻轻打开iPad,找到你昨天搜集的鱼,把你的小鱼介绍给组员,注意一定要抓住鱼的特征,从鱼的(外形、花纹、色彩)几方面介绍。请同学们合上iPad,面朝李老师做好,大家讨论的很热烈,哪个小组愿意介绍一下你们的小鱼?推荐你们那组说的最好的同学,请他说给全班同学听,........这组同学手举得最高,请你来说„„他说的好不好,好。他抓住了鱼的特征,从外形、花纹、色彩这三个方面介绍了***鱼,说的真棒,谢谢你的介绍。看样子咱班同学还真的是能说会道。第二关又顺利的闯过去了。
三、示范: 既然今天我们这节课叫彩泥快乐多,那么我们就要用彩泥来制作海底世界,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怎么样捏泥,一起来看大屏幕,刚才这些技法你们看懂没有?没看懂的同学等会可以在四叶草里找到这个视频,重新学习一遍。
现在我们来学习怎样捏小鱼。从视频中我们看到我们首先要做鱼头、鱼身,之后再给鱼儿做出眼睛、嘴巴、鱼尾、鱼鳍、(鱼鳍又包括了背鳍和腹鳍),把这六部分组合在一起,然后装饰一下,这样一条鱼儿就制作完成了。鱼儿身体外形多样,我们都可以用哪些形状的做小鱼?(有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心形、柠檬形......)。鱼身上的花纹独特,我们可以运用什么来装饰小鱼呢?(点、线、图案进行装饰)。鱼儿的色彩艳丽,不同颜色的搭配可以把鱼儿装饰的更美丽。请同学们大胆运用手里的颜色,看谁做的小鱼最美丽。
四、课堂作业:
现在我们要来闯最后一关“巧手神掌”,这一关是最难的一关,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一幅海底世界。不要着急哦。在动手制作前李老师还给们准备了一些通关法宝,在四叶草资料库里,我给大家准备了小鱼、乌龟、章鱼、海星等视频制作步骤,以及一些海洋生物的图片,帮助大家更快更顺利的通关。请组长给位组员分配任务(有的同学做小鱼、有的同学做乌龟......),各位组员根据你认领的任务观看相应的视频、图片资料(比如说你的任务是做章鱼,你就有针对性的观看章鱼的视频、图片,并制作小章鱼。)如果在制作过程中遇到技术上的难题,可以找视频彩泥技法演示自主攻克难关,也可以找组里的同学帮助你。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各自的任务是什么了吗?下面请你们打开iPad四叶草,有针对性的看视频、图片做手工吧。
学生制作,教师适时的给与指导帮助。
五、板书设计:
第一课 彩泥世界快乐多
教学反思:
第五课 奇妙的电话机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产生对电话机制作的兴趣,教师通过直观示范,使学生了解制作步骤,并能用一些装饰的手段与方法去设计电话机,在制作的过程中体验材料带来的美感.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欣赏电话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电话机的发展趋势,感受了科技发展带给人们的美好生活,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创新的能力以及语言的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对学习美术的兴趣,体验了美术活动中的手工制作带来的成就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在外形和功能上拓宽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表现自己的独特创意。教学难点: 运用彩泥制作出造型独特,功能神奇的电话机。教学准备:课件、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各种绘画工具。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以“打电话”游戏引入新课:
师生互动“打电话”(纸杯电话),轻松活泼的介绍了游戏规则,有请另外一组学生互打电话,学生即兴打电话,活跃了课堂气氛,为下一步教学环节开展做好了铺垫,进而导出新课(师):“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走入奇妙的电话机的世界里。”
2.图片欣赏,分析了解电话机的外部特征:
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去看看我们人类使用的第一部电话机呢?” 生:“想”,课件出示“贝尔的电话机”,进而欣赏合适各样的古董电话机,一直到现在人类生活中常见的电话机(固定电话机和手机)。
提问1:说一说我们在电话机上面都观察到了哪些? 提问2:电话机的出现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什么不一样的变化? 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总结出电话机的外部特征(电话机上有屏幕、数字、按键、听筒、话筒等)也同时了解到电话机的出现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的方便快捷,此环节的设计使学生对电话机的外形制作有了整体的认识。
三、3.“逛商店”开拓学生视野,启发制作奇妙的电话机:
开展“逛商店”的活动,教师利用课件播放多样的外形奇特美观的电话机,(外形多以生活中学生熟悉的植物,水果,动物等常见的生活物品为例), 提问:“电话机还可以做成什么外形的呢?”通过学生回答总结出电话机造型原来还可以做的多样化。此环节,在外形上拓宽了学生的形象思维,为下一步的制作形成了一个初步的目标。探讨:“电话机仅仅外形漂亮就足够了么?”
学生们异口同声的说出:“不是,还有功能要强大”,这时教师出示自己的制作的电话机,通过展台进行展示,并且演示制作步骤(,在制作电话机的形象上我选择了生活中常见的蔬菜“胡萝卜”的外形,也就是制作的第一步,第二部是添加外部特征,加入按键,数字,屏幕等,第三部深入细节加入神奇的功能,可以通过按钮或画的方法去表现细节。)直观演示后请同学们组内讨论自己的设计思路,通过组内交流讨论使学生明确了自己的制作目标。
四、4、学生创作,开展手机发布会,展示作品: 在创作的环节,教师强调注意事项(学生注意外形设计要大胆,注意色彩的搭配以及细节和功能的添加)展示作品的环节,开展了”手机发布会”,在学生创作基本完成时,学生采用自评为主,互评与教师简评为辅的方法进行评价,让学生通过展台展示,加入简短的广告词,说出自己的作品名称,以及外形特点和功能的介绍,展示时学生可以加入了自己的感情色彩来渲染作品的趣味性,在学生互评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作品的不同特点,肯定学生的表现。
5、课堂总结
在课的最后设计了“课堂总结——拓展延伸”的一个环节,(师:“这节课哪一点给你带来了快乐?”)这一环节对快乐的回顾,既加深了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印象和体验,同时又是对这节课的总结和梳理。
6、板书设计:
第五课 奇妙的电话机
教学反思:
第六课 花花衣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用彩绘、粘贴等方法包饰一个废旧的物品,使其成为一件美化生活、环境的装饰品。
过程与方法:在设计、制作过程中能够合理选用多种媒体及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大胆想象,提高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培养对生活的热爱.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采用材料包装牢固.拼接.粘贴.教学难点: 能否根据瓶子的形状及质地选择装饰方法。教学准备:课件、各种绘画工具。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我在教师节收到几件特别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课件展示几个装饰得非常漂亮的饰品,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1.“同学们帮老师想想这些饰品分别可以摆在什么地方?知道它原来是什么样子的吗?”
(板书:花花衣)
二、探究新知:
1.学生讨论:说说是怎样装饰这些物品的? 2.说说讨论结果 3.尝试装饰物品的一部分
4.学生展示介绍,教师引导讲解.示范制作方法.三、解决问题:
1.在教材中介绍了几种方法? 学生自学教材
2.你还有什么好的方法?学生介绍方法(教师引导适合的方法)鼓励大胆想象.四、学生练习:
1.用自己设想的方法装饰物品.2.注意引导学生:将物品全部掩盖像穿了件花衣
用水粉应少加水,可在物品上裹一张纸再涂色
用纸片拼贴,将纸撕小点,容易粘贴
可用绳子.线绕圈捆绑的形式 可用蜡笔画图案
用其他材料 五.展示作业:
1.将装饰好的作品集中在一起,适当组合放置 2.师生评价:评价作品.评价过程.评价学生
六、课后扩展:
将穿上花花衣的物品进行装置摆放。
七、收拾与整理:
八、板书设计:
第六课 花花衣
教学反思:
第七课 对折剪纸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剪纸的方法和步骤;提高操作能力。过程与方法:能运用不同的手法剪出十二生肖图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唤起并激发学生对民族剪纸艺术的热爱,继承并发扬民族艺术,让学生从小培养对民族剪纸的了解和兴趣,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进一步提高对形式美的认识和感知、创造美的能力培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练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剪纸的剪、刻的基本技能技巧。教学难点: 对剪纸艺术的信心与兴趣,剪纸外形设计。教学准备:课件、各种绘画工具。教学过程:
一、导入欣赏:
大家知道我手里拿的是什么吗?
剪纸:剪纸是我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 你能说说我国的民间艺术还有哪些吗?让学生回答。
教师阐述:我国民间艺术工艺品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多彩。有陶瓷、泥塑、布艺、风筝、剪纸、年画、灯彩、木刻、兽皮工艺等。这些民间艺术品,内容大都是精神活泼向上、吉祥如意、长命健康、富贵有余、儿孙满堂等。用于民间传统节日、传统宗教和民族饰品用等。这些民间工艺品流传广泛,生动有趣,代表了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和日常活动。今天我们就学习这其中的一种民间传统艺术:《十二生肖剪纸》
二、情景创设: 出示“图片”。师:这些图片大家熟悉吗?(看一下)这些图片怎么样?学生回答:很漂亮!谁愿意说说你是怎么制作的? 归纳步骤::对!可以先把纸对折,画上线,再剪.(折叠、画线、剪裁)。因图是轴对称图形, 对折一次,画上一个图案再剪下;对折两次只要剪图案的一半就可以了。(生答师演示折叠图案,以及图案的其它形式)。
板书:剪纸的折法:1.对称折(通过教师演示图片的折叠过程,形象生动,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学生。)
探索活动: 仿例制作:下面请同学们拿出另一张纸,看下一幅图(羊),按照刚才的三个步骤,动手在自己的红纸上剪剪看,能不能得到这个羊的图形.老师将取优秀的作品展示.(师巡视指导学生制作)。作品展示:老师指导学生进行交流、评析,将优秀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并在黑板上画出各作品对称轴.三、体会设计思路:
师:人的智慧是无尽的,简单的事物里往往蕴涵着不平凡.我教同学们几种折法:(板书:2.三角折 :3.四角折 4.五角折 5.六角折)(如:五角折 ①将方形色纸对角或对边对折,要折整齐。②把折好的纸再平均分五等分折。要注意这样折好很重要。③在折好的纸上画上简单的花纹,花纹的线条要接连。把要剪去的地方画上记号④按照纹样剪出,小心揭开,美妙的图案出来了)。
小结:剪法的步骤;特别要注意什么,看图讲述。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试试在这张基础上,你能剪出什么图案?比比看,哪位同学的思路更独特、更有创意!
(生剪师巡视)(生上讲台讲述并展示自己的作品)师:没想到同学们有这么多种不同的剪法!真了不起!剪纸可以有多种剪法,折叠的次数多,要画的线、要剪的线就会少一点.但不管哪种剪法,能创作出好作品就是好方法。剪纸的分类:
1.剪纸从地域上分:可分为北方剪纸和南方剪纸。因此,各地区,各民族的剪纸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出示挂图 北方剪纸:以粗犷豪放,造型简练著称。南方剪纸:以构图繁茂,精巧秀美闻名。
2.剪纸按制作方法分类:主要有剪纸和刻纸(出示工具剪子、刀子。)3.剪纸按色彩表现分类:主要有单色剪纸和套色剪纸(图片)。
四、了解“十二生肖图案”:
很久以前,人们就用一张薄纸,一把剪刀。剪出精美的有画意,又有装饰趣味,很受群众喜欢(挂图:这些剪纸还都有它独特的意蕴在里面如:连年有余、喜鹊登梅、喜上眉梢、富贵吉祥、花开富贵、花好月圆、吉庆有余等等)图案点缀和美化着生活。咱们总是到过年时,家家窗户上都贴出用彩纸剪出的图案,贴到窗户上。这就是剪纸迎春的风俗,它寄托着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图案花样很多,有花卉、鸟兽、虫鱼及图案纹样等。这些窗花都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以来智慧的结晶,充分表现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增添了节日喜庆气氛。
五、创作设计:
(刻纸练习师:用剪子剪纸我们都尝试了,那么,咱们用刀子练习一下刻纸好不好!下面同学们自己用刀子刻一幅剪纸作品吧。(事先准备好刻纸样稿工具)。
师:好!老师期待着更多精彩的作品!每位同学还要给作品起个名称!开始!(生操作,师放音乐,巡视指导。)师讲评:刻完的同学把作品举起来,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同学们创作的喜悦!(略停)大家最喜欢哪一幅作品?老师都喜欢!我们有请xx作品的主人谈一谈,你的作品名称是什么? 师总结:艺术是博大精深的,在简单中呈现了美,更多的是呈现了美的深度,让我们一起走进剪纸世界!来感受美!(展示老师收集的漂亮剪纸)
六、课堂扩展:
同学们用这一节课,就掌握了剪纸的基本技法。很好!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谁来告诉大家,剪纸为什么能成为民间广为流传的艺术?
1.因其材料易得、成本低廉、效果立见、适应面广而普遍受欢迎 2.更因它最适合农村妇女闲暇制作,既可作实用物,又可美化生活。3.剪纸不仅表现了群众的审美爱好,并含蕴着民族的社会深层心理,所以剪纸能成为民间广为流传的艺术。
4.需要的材料和工具简单,容易搞到;产品有实用性;传授和学习具有随时性;不耗费体力。
5.因为那是传统的手工艺术。
七、小结:
关于剪纸的历史,应该从纸的出现开始。汉代(西汉)纸的发明促使了剪纸的出现、发展与普及。唐代剪纸已处于大发展时期,杜甫诗中有“暖水濯我足,剪纸招我魂”的句子,以剪纸招魂的风俗当时就已流传民间。宋代造纸业成熟,纸品名目繁多,为剪纸的普及提供了条件。如成为民间礼品的“礼花”贴于窗上的“窗花”,或用于灯彩、茶盏的装饰。明、清时期剪纸手工艺术走向成熟,并达到鼎盛时期。民间剪纸手工艺术的运用范围更为广泛,举凡民间灯彩上的花饰,扇面上的纹饰,以及刺绣的花样等等,无一不是利用剪纸作为装饰成再加工的。而更多的是我国民间常常将剪纸作为装饰家居的饰物,美化居家环境,如门栈、窗花、柜花、喜花,棚顶花等都是用来装饰门窗、房间的剪纸。以至最后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信手剪出新的花样来。中国民间剪纸手工艺术,犹如一株常春藤,古老而长青,它特有的普及性、实用性、审美性成为了符合民众心理需要的象征意义。剪纸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而且也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吉祥幸福的期盼。这些极普通的剪纸作品,虽不象珍珠翡翠那样华贵辉煌,却牵连着每个人的心灵,伴随着千家万户的生活,具有牵心动魄的艺术魅力。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我国传统民间艺术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并把我国的民间艺术继续发扬光大
八、板书设计:
第七课 对折剪纸
教学反思:
第八课 对印的图形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了解生活中对称的物体,能用对印的方法表现出来。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的示范,学会对印方法,创作出美丽的图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生活中的对称图形,感受对称美。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对印方法,并进行填画。
教学难点: 用对印的方法表现对称图形,根据对印出的图形创作有创意的作品。教学准备:课件、各种绘画工具。教学过程:(一)小游戏导入
1.游戏名称是《火眼金睛》, 游戏规则是找出花纹、颜色、大小相同,但方向相反的图形。
2.通过游戏总结出什么叫做对称图形。3.点题《对印的图形》
二、讲授新课: 1.讲授对印的方法
学生齐读“将纸对折,在纸的一侧涂上颜色,合起来印一印,你就会发现意外的发现。”师讲解并示范。
2.尝试对印
学生大胆运用刚才学的知识尝试对印的乐趣。3.学生发现对印的问题,并解答
学生说出对印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为什么没有成功?并讲解解决的办法。4.学生说生活中两边花纹一样的物体。
先让学生自由说生活中那些物体的花纹是左右或上下一样的物体。如植物世界里的鲜艳的小花,动物世界里的凶猛的老虎,称霸一方的鲸鱼;还有天空中展翅翱翔的雄鹰,可爱的小瓢虫,以及所有飞禽类都是两边一样的,建筑中的房子、石桥等也往往是两边一样的。
5.对图形从三个不同方向来展开联想。
6、归纳出单一图形对印,两个图形对印。
7、说说自己图形的联想
让孩子展开想象,看对印的作品像什么?并添加花纹形成一个物体。
三、学生作业: 学生在刚才试印一印的作业上创作一幅对印的图形。开动你的脑筋想一想,最后添一添变成一个有趣的图形。
作业要求:对印方法,制作完整 纹样相同,画面干净 色彩鲜艳,图形生动
四、展评:
在全班学生展开自评、互评、师评。
五、扩展:
我们还可以像这样把对印图形剪下来制作成书签、贺卡或者明信片,印在服装上,小挂饰上,把我们的生活装扮的更加美丽!
六、板书设计:
第八课 对印的图形
教学反思:
第九课 蜻蜓飞飞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观察蜻蜓的外形特征,并能够抓住其基本特征进行造型表现。过程与方法:能够利用线描的方式创作一幅以蜻蜓为主题的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善于观察发现的习惯,懂得珍惜动物,保护大自然。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利用蜻蜓的基本特征创作一幅线描作品。教学难点: 如何表现蜻蜓的不同姿态。教学准备:课件、各种绘画工具。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1、谜语:(1)尾巴一根钉,眼睛两粒豆,有翅没有毛,有脚不会走。
(2)小动物大眼睛,飞来飞去忙不停。飞得高天气晴飞得低天气阴,飞来飞去飞累了,站在草间停一停。——揭示谜底:蜻蜓。
2、引导学生总结出是从那些地方猜出是蜻蜓的。
3、师:大家真的很聪明,说的很好,谜语抓住了蜻蜓的外形特征描写了它。同学们想不想了解蜻蜓的更多秘密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9课――蜻蜓飞飞。
二、探索新知
1、欣赏蜻蜓图片。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了解蜻蜓的身体结构、特点。引用多媒体分析其结构特点,并采用模板让学生拼贴使学生直观感受。
(身体:细细长长的,造型美。翅膀:两对,又长又薄,透明;很多纹理。眼睛:复眼,大大圆圆。颜色:丰富。)
2、让学生欣赏各种各样的蜻蜓(课件)。观察蜻蜓身体翅膀的花纹,画出花纹。通过欣赏蜻蜓照片,以及同龄人作品拓展学生表现花纹的思路。
3、除了在身体结构上,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蜻蜓的小知识,说一说。
(引导学生想象蜻蜓在蓝天白云下,在荷花盛开的池塘里,扇动着漂亮的翅膀在飞翔;小朋友在随着蜻蜓的飞翔追赶,嬉戏的场景;同蜻蜓一样在天空中飞翔„„)
4、欣赏用各种材质及不同方法制作的蜻蜓。
5、思考: “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它的美呢?”
6、自由讨论: “看看其他小朋友跟你们的想法有什么不一样,你觉得他们好在哪,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哪些优点?”
三、学生创作
1、作业:请同学来为蜻蜓画一个故事,看看谁画的故事最特别,最好。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制作一副不同表现形式的蜻蜓作品。
2、要求:仔细观察蜻蜓的结构,大胆发挥想象力,结合不同的材料把蜻蜓的美表现出来。
学生绘画,师巡视并进行辅导
四、展示评价
1、谁的作品与众不同?谁观察蜻蜓最仔细?
2、这节课你除了学会制作蜻蜓,你还知道了些什么知识?学生回答。大家表现的很优秀,今天的课就上到这,下课。
五、课堂小结
提倡小朋友要保护蜻蜓,因为蜻蜓是专吃害虫的益虫,所以不能随意捕捉它!
六、板书设计
第九课 蜻蜓飞飞 身体:细细长长的,造型美。
翅膀:两对,又长又薄,透明;很多纹理。
眼睛:复眼,大大圆圆。颜色:丰富。
教学反思:
展示学生完成的绘画作品。大家都来说说,最成功的画和还需努力的地方。
第十课 画出你的想象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名家画,学习用线条和色彩表达自己心中的想象。过程与方法:大胆想象,用点、线、面表现自己的感受、记忆、愿望等,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善于观察、勇于表现及对美术持久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够感受画家利用线条和色彩表达他们心中的想象,大胆运用多种不同的媒材画出自己心中的想象。
教学难点: 如何认识画家“心中的想象”以及表达“自己心中的想象”。教学准备:课件、各种绘画工具。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
师:这是什么线?(直线、曲线。。)接下来咱们玩个游戏 比一比谁画的点线面种类最多。张老师请两位位同学到前面来,用张老师提供的工具来画。(水粉笔、牙刷、纸团、、)*听音乐、音乐停游戏停 师:
1、我们看看黑板上的同学画的怎么样?你都看到了哪些点线 面?
2、有没有谁画的和黑板上不同的点线面?
3、同学们在这么短时间内画的这边多,真是太棒了。
二、揭题讲授:
1、这是我们二年级同学的作品,张老师带来了一张有趣的画 送给你们,你们看看哪里比较有趣?和你们画的有什么相似 之处?(也运用了点线面,和我们画的很接近,手法很像)
2、你们知道是谁画的吗?(告诉同学们一个秘密:这幅画可是西班牙绘画大师米罗的作品,他一生画了许多画,他的画很特别,很有趣,能带给我们丰富的想象, 许多博物馆里都珍藏着他的作品,价值连城。若你们拥有其中的一幅作品的话,那不是千万富翁,也是个百万富翁了。)
3、同学们,他画的是什么?(这两幅作品看起来比较有意思,又像这又像那,介于像与不像之间,张老师教大家一个新的知识,来概括这幅画,也是绘画上的一种表现手法,叫做抽象。
4、那这幅画与我们平时画的儿童画有什么不同?(对,大师们就善于用简练的形象来归纳复杂事物的特征, 这就是抽象,明白了吗)抽象画的最大的魅力,就是可以引发我们不同的想象,让咱 们跟随米罗大师的脚步,大胆的去创造你心中想象,好不好? 揭题:走进新课《画出你的想象》
三、大师作品欣赏:
师:
1、一幅抽象画可不是随意设计的,这些物体的位置都是大 师精心安排的。
2、大家看,这里是画面的主体,点线面都挨得怎么样?这 块就有很多空白,就好像我们画面背景一样,今天我们要学习大师的构图方法,注意画面的疏密关系,主体物点线面可 以集中一些,背景呢,可以简单一些。
3、米罗大师不仅点线面运用的的好,也很擅长用颜色!有没有发现米罗很喜欢几种颜色?红黄蓝,色彩中的三原 色,这三种颜色搭配在一起会显得格外显眼。外加绿色和黑 色的调和,既不突兀又产生强烈的色彩对比。
4、别看大师的作品线条、颜色简单,其实每一幅都大师 们精细设计,很有意义的,接下来,张老师隆重请出我们米罗的代表作(星空)我们仔细观察。
师:“画面中,有些什么线条?”
生:“直线和弯弯的线” 师:“有些什么图形呢?”
生:“圆形、椭圆形、三角形、星形、月亮形和一些奇怪的 形状” 师:我们看下这幅画叫什么!《星空》
师:既然他叫星空,张老师找到了一张真实的星空图片,请你对照米罗的《星空》 我们找一找这些奇怪的点、线、形状到底和真实的星空 图有什么联系? 生:“圆形在湾线上好像星球在轨道上运行。” 生:“米字线好像眨眼的星星。” 生:“螺旋线好像旋转的星云。”
师:“为什么有些线条不像轨道线,他们是什么线条呢?”(提出疑问,让生深入思和想象。)生:“就好像奇形怪状的星座。”
师:“人们把一些星星连接起来,起了名字叫星座。米罗爷 爷也把他的看到的星星连了起来。可是,画中米罗爷爷的 星球为什么是一半黑色一半红色呢?”
师总结:原来米罗用了这么多抽象符号表达了这么多有趣的事物啊,可见,无论抽象作品如何千变万化,它表现的内容一定是来源于生活中的事物。
四、小组讨论分工创作:
师:
1、那么今天我们也学习大师,运用一些简单,符号,有趣 的图形完成一幅有趣的想象画好不好?
2、老师喜欢大海,我以海底世界为主题设计一幅,同学们 都知道,大海表面看起来风平浪静,实际上海底波涛汹涌。奇妙的海底世界还有些什么呢,我先贴几个图形,我边画同 学们边猜,看看张老师是如何想象海底世界的。好,我的抽 象作品完成了。
3、今天我们也来设计一幅想象画,好不好?为了让同学们更好 的去设计,张老师提前收集了一些创意作品,一起来看看!
4、请各组组长打开张老师为你们准备的袋子,找到任务单: 作业主题:春暖花开、运动场上、听音乐设计、寒冷的冬天、星空、动物世界、我的童年、梦
五、师生互评:
师:
1、你喜欢谁的作品为什么?哪位小画家谈一谈自己的作品, 你的主题是什么?
六、拓展结束语: 师:
1、同学们今天我们收获了很多,最后送给你们一句话: 是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是一切创造 之源。”请你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发挥想象力去创造出更 多更有趣的作品好不好!下课!
七、板书设计:
第十课 画出你的想象
教学反思:
第十一课 儿歌变画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够为自己喜欢的儿歌配画。
过程与方法:能够根据所选的儿歌内容进行配画,画面自由、大胆,色彩和谐,构图合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感受儿歌、给儿歌配画,了解优秀的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会构图,画面主体突出,色彩和谐,画面完整。教学难点: 能够根据儿歌构思画面。教学准备:课件、各种绘画材料。教学过程:
课前热身:一起唱儿歌《拔萝卜》,用自己喜欢的肢体语言展现儿歌。小结:我们用自己的双手表达出我们内心的与众不同,要知道你们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一、谈话导入
师:刚才我们用肢体语言再现了《拔萝卜》这首儿歌。画家是怎样用画面再现儿歌的呢?请欣赏图画《拔萝卜》。
(儿歌变画就是把儿歌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板书课题:儿歌变画
二、创作《小乌龟》
播放歌曲《小乌龟》学生边听边思考:儿歌中的主角是谁?它要去做什么? 抽生汇报。(学生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小乌龟)(注意引导学生如何构图,画面布局)师:你们去旅行过吗?在旅途中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小乌龟也和你们一样,对于旅行充满着期待。但它遇到了几个问题需要你们的帮助。
问题1:小乌龟会去什么样的山?(学生在画纸上表现出场景,师巡视)教师可引导;高高的,尖尖的,长满小树„„
问题2:怎样带它的面包和糖果?(学生在画纸上表现出场景,师巡视)教师可引导:背,拖,绑„„
问题3:沿途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学生在画纸上表现出场景,师巡视)教师可引导:下雨,碰见好朋友,看见房子山洞,小河„„(天气怎样?沿途它会看到些什么?)
三、作品展示 请学生上台讲述自己的画面内容。生评:(如果是你,你会怎样画?)自评: 互评:
四、课堂小结
孩子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希望你们在以后的绘画过程中,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增强信心,画出更多让人眼前一亮的画面,你们才是最棒的艺术家。
五、板书设计:
第十一课 儿歌变画
教学反思:
第十二课 巧用瓶盖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够用瓶盖排列、拼贴图形。
过程与方法:能够将各种瓶盖组合起来做成1~3件玩具,提高动手制作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用废旧材料自制玩具产生兴趣,能够爱动脑、勤动手,变废为宝,做个环保小卫士。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知道制作瓶盖玩具的方法,并能利用瓶盖制作一件玩具。教学难点: 两个瓶盖连接结实的处理方法。教学准备:课件、各种绘画工具。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课前游戏:调动师生良好的心态和情绪。
师:“今天,老师让同学们带来了许多瓶盖,你知道这些瓶盖原来的主要作用吗?”
生:“防止瓶中物体洒出来。” “可以有效的保质。”„„
师:“废弃的瓶盖还可以变废为宝,制作有趣的玩具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有趣的瓶盖。”
(教师板书课题:
12、有趣的瓶盖。)
二、授新阶段 :(一)分析基本形,联想实物
师:请同学们看一下,大多数的瓶盖是什么形体? 生:圆形(圆柱体)师:生活中,圆形(圆柱体)的物体有许多。你知道哪些物体或物体中某一部分是圆形的(圆柱体)? 生:举例,如:球、眼睛、纽扣等。(二)分析制作方法
(师出示课件图片,展示许多圆形、圆柱体的实物。)师:生活中,圆形和圆柱体的物体这么多,你有什么办法用瓶盖把它们表现出来?看看老师奖励给你的作品使用了什么材料和方法制作的? 生1:可以用绘画的方法。大体说说方法步骤:先将瓶盖描下来,再在描好的圆形上画出想好的图形,剪下来,贴在瓶盖上,一件玩具就做好了。
(师出示课件,说明绘画的方法步骤。并板书:图“绘画”)生2:还可以用剪贴的方法。(教师板书:图“剪贴”)生3:用橡皮泥粘。(教师板书:图“泥塑”)(三)多个瓶盖的联想游戏
“咱班同学真聪明。我们玩个游戏,比一比哪个小组最聪明。”
“刚才老师给你的都是用一个瓶盖做的玩具。两个瓶盖放在一起,可以做成什么呢?这样放像什么?”(教师演示两个瓶盖的不同排列方法)“更多的瓶盖又能组成什么?”
“小组讨论一下,哪个小组想到的最多、最巧妙,就会得到老师更加精美的瓶盖礼物。”
学生小组讨论,进行演示汇报。教师随机进行奖励,每个小组一份奖品。(四)瓶盖连接技法探究
师:我们同学太聪明了。出了这么多好主意。可是,怎样才能将两个瓶盖连接在一起呢。上下的好粘,(教师演示上下粘贴瓶盖的方法。)并排的瓶盖怎样粘才牢固? 生:想办法、出主意。
可以拆拆老师的范作,进行学习探究。学生汇报研究结果。
师小结:并排连接时,每个瓶盖都绕上双面胶,再将瓶盖排好, 用另外一张软纸条将其缠住,这样才结实。(五)作品欣赏
单一瓶盖的玩具;两个瓶盖制作的玩具;多个瓶盖制作的玩具;用瓶盖摆放的图形。
(教师补充板书:图“摆放”)
三、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师:你一定想拥有一件自己制作的瓶盖玩具。可以做一个瓶盖的玩具,也可以用许多瓶盖做玩具;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与小组同学合作完成。制作时注意安全使用工具。制作的垃圾,放在桌面上的垃圾盒里,保持教室整洁。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四、课堂小结:
1、自评:你的作品最满意之处。他评:优缺点与改进意见。
2、课后拓展:(1)课下用瓶盖制作一副象棋玩,这种象棋不仅环保,而且携带轻便;(2)用瓶盖与其他废旧材料结合,制作玩具。
3、督促收拾与整理。
五、板书设计:
第十二课 巧用瓶盖
教学反思:
第十三课 回家的路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学会看示意图的方法,并学习旅游示意图的表达方式,简单绘出从学校到家的路线图。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用简练的线条画出回家路上有标志性的建筑、景或物。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社会环境,认知生活常识,学会处理问题。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生能用绘画的方法绘制出从学校到家的线路图。
教学难点: 绘制出的回家路线图清晰、明了,并能用简练的线条画出回家路上的建筑物和景物等。
教学准备:课件、各种绘画工具。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你会看地图吗?地图是怎样给人们指路的?老师可以给大家参照本地的交通图,然后,找一找“我们的”学校在地图一所处的位置。
请一位学生描述一下从学校回家的线路,要求把转弯的地方(特别是三岔口、十字路口)描述得详细一些,教师要提醒他向大家介绍那些标志性的建筑或物体。
二、讲授新课: 观察教材上的学生作品及交通或旅游地图,讨论:我们要表现的从学校到家的线路图与交通图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区别?然后交流。
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自己回家路上经过了哪些场所(市场、超市、饭店),可以把它作为有代表性的建筑画在回家路上作为景物,还可以想一想从学校到你家你需要经过几个拐弯,几个十字路口等,把这个线路在平面上表现出来。
以小组为单位谈谈创作思路:把回家路线交待清楚,再画上路旁有代表性的建筑以及树木,还有在你回家时路上的情景:车、人等。你打算怎样涂色?
三、学生绘画,教师指导: 作业要求:画画从学校到家里的路线图。可以根据需要添加人物与景物。学生绘画的步骤应该是随意的,但有些学生在作这幅画时仍然感觉不知如何下手,可以向他们提供以下建议:
1、首先在纸上写下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先画学校,再按照回家的路线一点一点延伸出去,一直画到家。什么地方有拐弯,朝什么方向拐要画出来。纸张不够可以拼接,作品完成后的形状可以是不规则的。
2、如果有的学生喜欢将线路图画在一张完整的作业纸上,那么,可以建议他们先将学校与家的位置确定好,然后用单线轻轻画出线路,确定后,再具体描绘。最后,根据需要可以添画人物与景物(可以用剪贴或绘画的方式)。
四、展评:
1、展示自己的作品。
2、评一评同桌的作品。
五、板书设计:
第十三课 回家的路
教学反思:
第十四课 做一道拿手“菜”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利用彩泥表现生活中的蔬菜、菜肴,体验材料的美感。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菜肴的色彩美和摆放美,引导学生大胆创新,用彩泥制作一盘精美的菜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创作过程中,培养和发扬团结协助的精神。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泥工制作方法和想像的启发。教学难点: 色彩的搭配和大胆有趣的造型设计。教学准备:课件、各种绘画工具。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小朋友,今天你吃了那些好吃菜呢?(学生自由回答)平时爸爸妈妈除了工作还要为我们做好吃的,得多辛苦啊!你们想不想也为父母做几个拿手的好菜呢?(想)那好今天这节课老师就让你们亲自体验一下给爸爸妈妈当厨师的滋味。我们一起来举办一个“我是一名小厨师”的活动,活动里每个小组就是一个“小小餐饮店”,每个小朋友就是一名“小厨师”。今天每个小厨师都要学会做一两道色香形俱全的菜,然后我们请这节课学习最认真、表现最好的小朋友来参观“品尝”,如果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一定不要忘了回家做给爸爸妈妈吃,好不好?
二、欣赏激趣,讨论方法
1、欣赏教材上和收集到的菜肴的彩图(充分利用课件给学生以感官上的刺激),感受其色形美。小组讨论一下:这些菜的主料是什么?配了些什么辅料?它们都是怎么做成的?都用了些什么方法?(有绘画作品和彩泥作品)
2、讲解泥工的一些基本制作方法:切、搓、揉、捏、团、压等,并进行适当的示范。比如做煎蛋面条:先用白色团成小圆球,在桌面上压平作为蛋白,再用黄色团成小圆球压平做为蛋黄,然后把蛋黄放在白色蛋白上。再用白色搓成细条,作为面条,加以绿色小点作为葱摆放拼接。一碗煎蛋面条就制作完成了。
指导分析构图:你觉得哪个菜最漂亮?摆得最有特色?为什么?总结出一盘“好菜”的特点:
1、色彩鲜艳
2、造型美观
3、摆放漂亮。
4、欣赏了这么多好吃漂亮的菜,老师已经看到每个小朋友摩拳擦掌,让我们赶快来做自己的午餐吧。
四、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1、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我们这组今天的菜单是什么?”“我准备制作一盘什么样的菜?都有些什么主料和配料?”
2、小组进行简短的汇报,老师及时作出调整和补充。
五、布置作业,实践探索
1、每人根据小组列出的菜单,制作一至两盘自己最喜欢吃的菜肴并给它取个名字,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布置一家“小小饮食店”或一个“餐桌”。
要求:色彩醒目,造型有趣,外形美观漂亮。
2、学生根据喜好绘画或利用彩泥制作菜肴。展示欣赏, 评价作品。
将自己制作的拿手菜摆放在桌子上,老师和小组长评选出最具色香味的“菜”最具造型的“菜”,最佳色彩搭配的“菜”,最后授予这些小朋友为最佳厨师。请每组的“最佳小厨师”到前边来,全班掌声鼓励。欣赏他们的作品,请他们介绍自己的作品。
七、收拾整理,德育教育
同学们,我们今天做了一道道色、型、味俱全的“菜”,亲身体会了做菜的劳动过程。希望小朋友每一餐饭都要响应我们学校“净盘惜粮”的号召,做一个珍惜粮食、热爱劳动的好孩子。记得回家要做给爸爸妈妈吃哟!
八、板书设计:
第十四课 做一道拿手“菜”
教学反思:
第十五课 我和马儿在一起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图片,了解马造型特点。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大胆的想象,绘画出和马儿在一起的快乐的情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马儿的认识和了解,培养学生热爱动物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绘画,表现自己与马儿一起的快乐心情。教学难点: 以马为主体的构图样式,画面生动、有情趣。教学准备:课件、各种绘画工具。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认识马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好朋友,让我们一起来猜一猜它是谁?(出示马儿谜语:尾巴长,鬃毛飘,会拉车,能奔跑,四个蹄子嗒嗒响,帮助人们立功劳。)生:马。
【教学思路:以猜谜的方式导入今天的主体物---马儿,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景式教学法将孩子引入今天的学习。】
师:真聪明。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十五课《我和马儿在一起》。马是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它们生活在我国云南的南部、还有印度、非洲等地。马的力气很大,鼻子很灵活,可以帮助人们干活。今天老师特地为同学们准备了很多精美的图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下吧!
二、走进马儿,了解特点
(运用课件出示马图片,引导学生观察马的外型特点,掌握马儿的绘画方法)
2、小组讨论:马有什么特点?如何画马?(以几何形概括)生:椭圆形的脑袋,背上有鬃毛,长尾巴像头发„„ 生:可以先从马儿的脑袋画起,椭圆形的„„
学生的回答后老师对积极的同学进行表扬,并鼓励同学们积极思考与探讨。老师随之进行示范,讲解绘画时注意马儿各部位的联系。
【课件出示图片引导学生总结马儿的特征,互相讨论知道马儿的画法,为教学目标中的掌握马儿的外形特征做铺垫。同时运用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创设情境,与马儿一起游戏
师:小朋友们想和马儿一起玩耍吗?请小朋友闭上眼睛,伴着悦耳的音乐走进想象的世界。马儿带着清脆的蹄声向我们走来了,咱们准备出发吧!我们来到了辽阔的草原,走过一座座漂亮的蒙古包;又淌过了清澈的小溪,来到一个个小村庄;瞧,它飞起来了,带你们去任何你们想去的地方„„
师:播放轻音乐营造想象空间,引导生与马儿游玩的情感体验。进一步提出小组讨论:如果你和马儿一起玩,你将和它玩些什么?(同桌互相交流想法)生汇报结果: 骑着马儿在草原上奔跑;骑着马儿去宇宙看星星;我和小伙伴跟马儿捉迷藏。„„
欣赏作品,老师进行技法点拨:人物的动作引起的动态变化,提示同学们注意服饰,五官等的刻画,老师随之进行范画。
【层层递进教学方法及师生互动教学方法,在掌握了马儿的外形特征及绘画后,直奔主题:乘着马儿。以师生互动的轻松活泼教学方式点拨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开拓思维,自由表达出感受。】
四、大胆想象,绘画马儿
1、课件出示同龄人的作品,师生一起欣赏,进一步完成对马儿为主体的构图样式的教学目标,并介绍背景的搭配。
2、在欣赏中老师提示作业建议:发挥想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出和马儿玩耍的情景。温馨提示:动态生动 构图饱满 体现主题
【回归课本,以欣赏的教学方式,开拓学生的视觉感知,促进作品的多样性展示。】
3、学生自主创作,教师辅导,及时发现学生的进步并进行表扬。
五、评价
师:很多同学都完成了作品,小组之间互相欣赏欣赏, 展示作品,学生自评互评 师:你喜欢这幅画吗?为什么呢?(画面有趣、马儿很可爱、构图的饱满、色彩丰富„„)【在评价阶段中,采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学方式对作品进行评价,评价过程中关注情感性的画面,关注构图等绘画语言。】
六、拓展
师:刚才小画家们把乘着马儿的感受表达的淋漓尽致。除了乘着马儿,还可以乘着什么动物飞呢。
生:鸟、鱼、恐龙„„
师:如果同学们有兴趣的话可以在课后的时间进行创作。
【总结课堂:拓展思维,启发学生想象乘着其他动物飞翔的欢乐心情。课堂结束!】
七、板书设计:
第十五课 我和马儿在一起
教学反思:
第十六课 风来了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各种性质风的特点,学习风的表现方法。
过程与方法:培养对大自然、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和记忆力的发展。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感受风在不同季节时的特点。
教学难点: 让学生初步掌握运用绘画形式表现风吹来时的情景。教学准备: 课件,各种绘画工具。教学过程:
一、听风声猜一猜、导入新课:
1、听风声,猜一猜
2、找风: 师:春天来了,同学们都喜欢到户外放风筝,你知道风筝为什么会飞吗?(有风)师:风是我们身边时时出现的一种自然现象,它看不见又摸不着。
3、风的形成和作用 师问:风是怎么形成的呢? 生答:空气流动产生风。
二、谈感受,用线条画一画风 画风
1、风给我们是怎么样的感觉呢?
微风------舒服
狂风------怕
龙卷风-----紧张、恐惧
……………………
(用各种线条来表现风的特征)
风来了,你发现地球上的物体发生了什么变化吗??
房子、衣服、树指、小草呢?(帮学生理解风的一些知识,为下面的表现作好铺垫)
由于风本来就是抓不动啊,也摸不着,那我们怎么来画风呢?
2、用我们手中的线条可以画出各种风的感觉,你想试一试吗?
3、怎么样才能表现出风的感觉?
旗帜飘扬„„„头发飘起来
风车装动„„„(在画面上如何表现风,加强风的表现形式)风的脾气变大了。
讨论:你们见过几种风呢?不同的风对四周景物的影响一样吗?
师:请各小组派代表来汇报你们的讨论结果。
小组一:老师,有春天的风,夏天的风,秋天的风,还有冬天的风。
师:不错,回答得很好,还有吗?
小组二:有,大风,微风。每当风来的时候,我们会看见屋顶上的红旗、气球都在飘动,有时在海边可以看见天空中的风筝飞得很高。
小组三:还有强暴的风、龙卷风。它能把大树、房子、电线杆吹倒。
师:刚才几位同学的回答,基本概括了风的不同种类。这说明同学在欣赏录像时很认真,观察很仔细。
师:同学们,为他们的出色表现,掌声鼓励!
师:同学们在大风中行走过吗?当时的情景是什么样的?你是怎样感觉到风的存在的?
三、表演,风中行走的样子
谁愿做小演员,表演人在风中行走的样子。其他同学为他们加油好吗? 生:好(学生表演在风中的情景,师:媒体配风的声音)师:他们表演的真棒!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感谢他们的表演。
四、欣赏名家作品和学生自己的作品,渗透风怎么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欣赏: 刚才我们既表演了,又看过了人在大风中的变化,他们不但有动作的不同还有外形的变化同时还有表情的变化。大风中事物的变化实在太丰富了,他们常常被画家所描绘,我们看看他们是怎样表现风的,(出示作品《阵风》)师:看到这幅画你们感受到了什么?怎么看出来的? 生:自由回答(引导学生欣赏人物的动态及衣服随风飘动的形态。)师:这幅作品表现了几位藏族妇女在途中遇上陈风时的情景。画中,风沙遮天掠地,连太阳都暗淡无光,四位妇女在风中艰难的行走,有的头上面巾被吹起,有的顶风弯腰,有的背风倒退行走,一位妇女的帽子被风吹掉了,只好回身弯腰拾帽。他们的腰带、发辫、衣摆及一些饰物都被风吹得飘起来。这幅画,把对大风的感受真实的表现出来了。
师:老师也带来了一些小朋友的作品(出示小朋友的作品1)师:你从哪里看出画面有风的? 生:1.飘动的衣服 2.小孩的头发
师:我们再看一幅(出示小朋友的作品2)但是在这幅画中,粗心的小画家把许多地方画错了,你能帮他找出来吗? 生:指处画面错误之处 师:你真是火眼金睛!你真棒!师: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和这位朋友碰面,你可曾记得上学路上它吹走你的帽子,教室里乱翻我们的书本、作业时的淘气样吗?或是你们上完体育课大汗淋漓时带给你清凉的的可爱样吗?现在让我们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出和这位朋友相处的情景。在作业纸上大胆地画一幅风来时的画面。
师:我们可以通过树枝摇晃,小草、小花摇摆,树叶在空中飘落,雪花在空中飞舞,人们的服装随风摆动以及放风筝等活动间接地表现。
五、作业布置,完成风来了的作品 动手实践,应用创新: 师:想把自己的感受和经历告诉大家吗?准备画什么?画面色彩?线条?物体? 生:谈谈自己的构思.分析:给孩子们一个自由的空间,让他们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历、结合自己的喜好选择表现形式和画面色彩,表达自己内心对风的感受,从而达到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的目的。鞥
生完成绘画作品。
六、作业评价
方式:
1、学生自评。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画面编一个小故事,向大家做介绍。
2、学生互评:哪位同学的画面效果好,值得学习。
七、风来了拓展
讲解风能,太阳能等能源,环保知识的渗透。
建议课后可以用版画,拼贴画、剪贴画等形式表现这一主题。
八、板书设计:
第十六课 风来了
教学反思:
第十七课 会转的玩具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利用容易找到的材料,设计制作一个会转的简易玩具。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采用绘制,剪贴等方法对玩具进行简单的装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通过创意及制作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启发学生研究发现玩具会转的原理。教学难点: 鼓励学生做出有创意的玩具。教学准备:
一、学生准备:剪刀、双面胶、各种彩纸、衍纸基本卷等。
二、教师准备:示范作品、图片、剪刀、双面胶、各色彩纸,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
今天老师要考考大家,在桌上有一张纸,请大家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能让这张纸滚动或转动起来? 学生思考后回答(卷)除了用卷的方法,请大家观察一下桌上的工具,我们能否借助它们,让这张纸转起来? 展示一些会响的玩具示范作业,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示范的玩具会转动。
二、发展阶段:
1、欣赏书中会转的玩具,问这些玩具你玩过吗?好玩吗?这些玩具为什么会转动?学生回答玩具会转动的原理。、2、请学生分享玩会转的玩具的感受。
3、结合教材,教师演示制作步骤,欣赏优秀的作品,分析怎样使制作的物体转动,学生进行总结归纳。
4、出示制作好的两组不同的风车,启发学生体会转动的作用。
5、教师演示两个旋转的陀螺,引导学生感受是的美对称的装饰的美。
6、出示课件里的图片,扩宽学生设计思路,激发制作会转的玩具的欲望。这些玩具为什么会转动? 学生回答玩具会转动的原理: a、外形成圆环形;b、中间有转轴。教师拿实物,并介绍 风车及陀螺的制作方法及步骤。
三、布置作业与要求:
1、教师讲述几种示范作业的制作要点。
2、教师以清晰的演示说明几种用竹筒,木片,铃铛等材料制作成会转的玩具的具体方法与步骤。
3、鼓励学生用找到的材料,通过想象与构思,设计并制作一个会转的小玩具,采用画,剪,拼贴等造型手段将玩具装饰美化。
4、在作业过程中要激励学生大胆,自由地创意与设计。要认真仔细地进行制作。
5、作业完成后让学生在教室里互相评价,欣赏,并分成小组,比比谁的玩具发出的声音更响,更优美动听
四、展示“玩具”,总结评价: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比赛,看一看谁的玩具做得新颖、奇特、精细、动的灵活,就止谁代表本组上台展示。
1.你觉得这些会滚的玩具中哪一个最有意思?为什么? 2.谁愿意为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玩具?说说你认为最成功的地方? 如果再做一次,你准备在哪些地方进行改进? 3.教师及时鼓励有点滴进步的每个学生,同时提出要求,促进发展。
五、课堂小结,延伸活动:
这节课,大家能积极地开动脑筋,发挥聪明才智,展开大胆想像,用平常的一些废旧材料制作出了一件件有趣的会转的玩具,同学们想一想,利用这些废旧材料还可以做什么东西?(生答:略)说得太好了,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做一个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人。
活动延伸: 1.引导学生继续利用各种废旧材料进行创造粘贴活动,发挥学生潜能。2.请家长协助学生搜集、使用废旧物并与孩子一同制作。
六、板书设计:
第十七课 会转的玩具
教学反思:
第十八课 电脑美术-复制粘贴真神奇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进入系统画板程序界面。
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采用界面上的绘画工具进行简单绘画游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电脑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感受电脑美术的乐趣。教学难点: 会进行简单的画图板操作。教学准备:课件、电脑。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学生进入教室前,教师操作课件使电脑屏幕出现海底和潜水艇的画面,并告诉学生:“今天我们的教室被老师变成了一个大大的潜水艇,我要带大家到海底去探险,你们愿意跟我一起去吗?快快登上潜水艇,找到自己的座位,我们这就出发!”
“欢迎大家乘坐潜水艇,我是导游,请大家坐稳,我们马上要到深海去了。”教师操作课件创造出潜水艇缓缓驶向海底的情境,“现在我们到了水下多少米了?您从潜水艇的窗口看到什么了?让我们一起和鱼群打个招呼吧!Hi!”“现在到哪儿了?(水下50米)你看到了什么?那不是海葵屋吗?谁在那儿?它们好像在说话,你能猜出他们说的是什么吗?”(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大家的想象力真是太丰富了!其实马林和尼莫说的是‘鲨鱼又要开大会了,我们快去看看吧!’你也想看看吗?让我们一起用金山画王把海底的故事画下来好吗?”(板示课题)
二、探究、体验。
打开金山画王界面,“你们想,鲨鱼会在哪儿开大会?”(请一位同学上来帮老师从背景库中选择合适的背景插入)“如果素材库中的背景不合你的意,我们还可以在‘档案管理’中点击红色鼠标,从别的文件夹中寻找合适的背景插入。”
“背景有了,谁来帮我把第一条鲨鱼请来?”(请一位同学上来操作如何在图库中找到鲨鱼,再拖动到画面中)“它太大了,能不能让它变小一点?”(用鼠标左键拖拉图像上方的斜箭头来调整大小)“我想让它转过身来可以吗?”(水平箭头可以水平翻转方向)“怎么把它移到最合适的位置上来呢?”(用鼠标左键按住图案中心的十字箭头拖动,可以将图案平移)“谁再把第二条鲨鱼请来?”(再插入一条一样大的鲨鱼)“这样的画面你看了舒服吗?为什么?(太堵了)让我们把其中的一条鱼变小一点吧!把变小的鱼放到后面好还是放在前面好?这不就是我们在美术课上学过的‘近大远小’吗!(再插入一条鱼)我们还可以根据他们离我们的远近制造出‘遮挡关系’来。另外我们还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仙女棒’工具来装饰画面。不错吧?在你们的电脑上试试看你能不能顺利地把鲨鱼请来开大会。”
学生尝试。
三、学生创作:
利用摸板中的各种工具和形状等,绘制一幅电脑画。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进行绘制。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进行个别辅导。
四、欣赏、评述。
1.小组内先互相欣赏,推荐最好的介绍给大家。
2.教师引导学生从“图案的大小、疏密,故事环境的创设、故事情节设计”等方面进行评价。
五、小结: “神秘的海底”真值得留恋,但是游览的时间到了,请你赶快回到座位上坐好,我们的潜水艇要上升了——(操作课件使电脑屏幕出现潜水艇缓缓上升的画面)潜水艇浮出水面了,下船喽,让我们跟可爱的大海说再见吧!”
电脑美术的运用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很多的好处,希望孩子们喜欢上并运用好这个技术。
六、板书设计:
第十八课 电脑美术-复制粘贴真神奇
教学反思:
第十九课 指偶剧场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运用所学的绘画、折纸、剪贴或彩泥等造型技能制作指偶。过程与方法:锻炼利用道具进行生动形象的剧本表演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造型、表达、思维能力,增强合作、探究学习意识,促进学生知、情、意的发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剧中角色的造型塑造能力。
教学难点: 如何组织好学生有选择的进行活动及解决学生作业过程上的技术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各种绘画工具。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师:“今天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两位新朋友,大家想认识他们吗?”(生回答)
2、举起右手,出示指偶小黄人。
3、师:“小朋友们好,我是小黄人,你们喜欢我吗?我是今天这节课蔡老师的小助手,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另一位新朋友,大家掌声欢迎。”
4、举起另一只手,出示指偶豌豆射手。
5、师:“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新朋友豌豆射手,见到你们真开心。”
6、师:“同学们,喜欢这两位新朋友吗?(生回答)它们是不是很可爱?知道它们是用什么做的吗?观察一下,举手回答。”
7、引导学生回答小黄人用卡纸,豌豆射手用彩泥。
8、师:“真聪明,那同学们再观察一下,这些小人是怎么动的?”(生回答套在手指上动。)(点击幻灯)
9、师:“对,这些用卡纸或是彩泥做成的套在手指上的玩偶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指偶。”
10、师:“想知道它们还能干什么吗?(生回答)让我们跟着小黄人一起来看一段有意思的短片吧。”
(点击幻灯)
11、播放指偶表演。
二、认知阶段
1、师:“指偶小人的表演好玩吗?(生回答)这种用手指玩偶作为角色进行表演的节目就叫做指偶戏。”(点击幻灯)
2、师:“下面就让我们跟着小黄人一起进入指偶剧场吧。”
3、师:“小黄人说他的指偶家族成员非常庞大,形形色色、各式各样,同学们马上就会见到他们。那么待会儿在欣赏的时候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那些指偶和老师手上的两个指偶在制作材料上有哪些不一样?”
(点击幻灯)
4、师:“看了这么多漂亮的指偶,同学们是不是很想学着怎么做呢?(生回答)那么今天老师先教最基本的制作方法:卡纸剪贴法。同学们一定要仔细看哦。”
(点击幻灯)
5、示范卡纸剪贴法。
1、出示制作材料,各色卡纸、双面胶或不干胶、剪刀、水彩笔等。
2、先用一小张方形纸卷成长筒,可以卷成一根手指粗,也可以卷成两根或者三根手指粗。用胶粘好待用。
3、在彩色卡纸或白纸上画出喜欢的卡通动物或人物形象,用深色水彩笔勾线,再涂上好看的颜色。
4、小心的沿外轮廓剪下画好的图案。
5、把它粘在做好的纸筒上。
6、师:“好啦,一个可爱的小指偶做好了。“
三、创作阶段
1、师:“同学们,你们听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吗?刚刚小黄人告诉了我一个好消息,它的指偶剧场今天就要上演《小蝌蚪找妈妈》,需要招募很多新演员,你们想参加吗?”(生回答)(点击幻灯)
2、师:“那么我们赶紧进行准备吧,首先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剧本内容吧。”(点击幻灯)场景一:池塘里住着一群可爱的小蝌蚪,它们每天快活的游来游去。场景二:有一天,鸭妈妈带孩子们到池塘游水,小蝌蚪看见了,就想起自己的妈妈,于是开心游过去喊:“妈妈,妈妈”,鸭妈妈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我是鸭妈妈,你们的妈妈是青蛙。”小蝌蚪说:“谢谢你,鸭妈妈”,鸭妈妈说:“不客气,再见”
场景三:一条鲤鱼游过来,小蝌蚪们以为是自己的妈妈,开心的围过去喊:“妈妈,妈妈”, 鲤鱼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我是鲤鱼,你们的妈妈是青蛙。”小蝌蚪说:“谢谢你,鲤鱼”,鸭妈妈说:“不客气,再见”
场景四:一只螃蟹游过来,小蝌蚪们以为是自己的妈妈,又开心的围过去喊:“妈妈,妈妈”, 螃蟹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我是螃蟹,你们的妈妈有大眼睛四条腿。”小蝌蚪说:“谢谢你,鲤鱼”,鸭妈妈说:“不客气,再见” 场景四:一只乌龟游过来,小蝌蚪们以为是自己的妈妈,又开心的围过去喊:“妈妈,妈妈”, 乌龟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我是大乌龟,你们的妈妈有白肚皮,唱歌呱呱呱。”小蝌蚪说:“谢谢你,大乌龟”,乌龟说:“不客气,再见”
场景五:小蝌蚪游呀游呀,游到池塘边,看见一只青蛙,坐在圆圆的荷叶上“呱呱呱”地唱歌。小蝌蚪游过去,小声地问:“请问是我们的妈妈吗?她有大眼睛,四条腿白肚皮绿衣裳,唱起歌来呱呱呱„„” 青蛙笑起来说:“傻孩子,我就是你们的妈妈呀,我已经找了你们好久啦!” 小蝌蚪听了高兴得说:“我们找到妈妈了!我们找到妈妈了!”
3、师:“看完了剧本,我们就要来讲一讲作业要求啦,今天同学们以吓阻为单位,1、3、5排可以向后转和前后同桌一起讨论创作,首先要在小组选好自己喜欢的角色,分配合理,比如小组里有的同学制作小蝌蚪,有的就要制作乌龟、鲤鱼或青蛙。明白了吗?(生回答)当然,小黄人又告诉我,今天的演出演员非常多,它给同学们准备了很多角色,你们也可以自由发挥,制作自己喜欢的卡通形象,比如小兔、小猪、豌豆射手、小黄人等都可以。制作方法可以用卡纸画也可以用橡皮泥捏,明白吗?好啦,创作时间到了,让我们看看小黄人的提示吧。”
(点击幻灯)
4、师:“待会在同学们制作指偶的时候,小黄人会在白板上播放一些漂亮的卡通图片,给你们做参考,希望同学们不要发出太大的声音,影响到别人,你们能做到吗?创作时间开始,同学们赶快准备吧”
5、继续点击,播放10分钟参考图片幻灯。提示学生制作时可以参考幻灯片中的卡通形象。
6、学生分小组创作,教师巡视指导、点评。
四、展示阶段
1、师:“各小组基本上已经完成了指偶的制作,那么我们先在台下分小组进行一次彩排吧。彩排的时候,请一名同学念旁白,其余同学按照制作的指偶角色记好自己的台词哦。”
2、分小组进行台下彩排,教师依次指导。(点击幻灯)
3、(套上小黄人)师:“下面我们有请第一组同学为我们上台表演,大家掌声欢迎。”
4、根据剩余时间安排剩下各组表演,对演完同学进行奖励。
五、总结拓展
同学们,今天的演出已经接近尾声,由于时间关系,没有表演的同学我们将安排在下节课接着表演,也可以回家以后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表演,好不好?孩子们,其实我们的生活就是一个大舞台,只要你们用心观察,勤动手勤动脑,就能创造出更多快乐。下课。
六、板书设计:
第十九课 指偶剧场
教学反思:
第二十课 丰富多彩的玩具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玩具,初步了解和接触一些玩具的知识;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认识与感受玩具。
过程与方法:通过搜集玩具,展示、交流玩具的特点与玩法、收藏的方法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与他人共享玩具,体验玩具给生活带来的乐趣,激发学生探究玩具的兴趣,进行玩玩具要互让互爱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够感受到玩具的传承与发展、尝试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创作表现自己的玩具。
教学难点: 通过组织学生于别人一起玩玩具,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学生天真、活泼、开朗的性格和乐观、愉快的精神。
教学准备:课件、各种绘画工具。教学过程: 教学引入
谈话:每个同学都有自己喜欢的玩具,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谈谈《丰富多彩的玩具》
二、新授课
1、玩具与我的故事
同学们的玩具很多,请你在这些玩具中选取一个你最喜欢的玩具介绍给大家好么?我们来召开一个“玩具与我”的故事会吧
板书:玩具与我
我们可以讲述玩具与我的故事,你的玩具有那些好玩有趣的特点呢? 谈话:给大家5分钟时间按照老师提出的问题组织你的小故事。引导:听发言帮助同学梳理层次。提炼相出玩具的特点 板书:玩具的特点
总结:同学的这些玩具真有意思,有的------
2、了解传统玩具
我们现在能够见到的一些玩具有的在我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甚至很久以前就出现了,成为人们的玩具这就是传统玩具。
板书:传统玩具
师:例如:空竹、小鸡吃米 师:聪明的人们在玩玩具的过程中不断地改进材料、制作方法、创新新的玩法,虽然有些传统玩具现在已经见不到了,但是我们仍然能够才能够我们的玩具中看到传统玩具的特点,看到他们的影子。
例如:毛绒玩具 老虎枕头
三、学生创作
作业: 可以拿来玩具实物也可以拿来玩具照片,把它画成图画。要求:画玩具的要求不要太高,只要把玩具的轮廊和大致模样画出来即可。
四、作品展示
鼓励学生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作品,教师选择有特点的作业进行点评。
五、板书设计:
第二十课 丰富多彩的玩具
《“红领巾”真好》这篇课文,用诗歌的形式和拟人的手法,表达了保护生态环境、禁止捕杀鸟类的环保主题。教学这篇课文,首先,要帮助学生有效地识字、写字,运用光盘中学习伙伴的交流作为引导提示;其次,要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和光盘中的学习伙伴进行赛读、赛背激发兴趣、提高效率;第三,引领学生体会小鸟的活泼可爱和人与自然的和谐,感受做“爱鸟护鸟小卫士”的快乐与自豪,借光盘中的精彩动画将学生直接带入文中情境进行体验。
[教学环节的设计]
这一课的教学重、难点是:识记字形,读背课文。将光盘中的师生活动和本班的师生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发挥光盘的示范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好地解决本课教学的重难点。在《“红领巾”真好》这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利用教学光盘主要进行以下几个环节的教学:
1.利用光盘导入新课,创设情境
(1)播放光盘:展示画面,听一位学习伙伴交流观后感。
( 2)自由交流:看了录像,自己有什么样的感觉呢?
(3)播放光盘揭题。引导针对课题质疑。
(4)教师小结。
(设计意图:光盘中活泼的动画片能迅速地将学生带入文本情境,帮助学生进行轻松、有序的学习。)
2.利用光盘指导朗读,背诵课文
(1)播放光盘:按电视老师的要求初读课文。
(2)播放光盘:给学习伙伴正音。
(3)播放光盘:和学习伙伴赛读课文,其间按电视老师指导读准“叽叽喳喳”等词语。
(4)放光盘:展示画面,引导理解“红领巾”是谁,感受做“爱鸟护鸟小卫士”的快乐。
(5)放光盘:观看电视师生引读第一节。
(6)师生引读第二、三节。
(7)同桌互相引读、试背。
(8)播放光盘:学生和学习伙伴赛背。
(设计意图:光盘中的老师指导学生对每一小节都进行了感情朗读,可让本班学生随机开展朗读比赛,有助于学生读懂、读好课文;而通过光盘中师生的引读示范过渡到本班师生的引读、再到同桌互读、互背,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背诵的积极性,提高背诵效率。)
3.利用光盘识字写字,掌握方法
(1)播放光盘:听学习伙伴谈识字方法。
(2)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3)播放光盘,游戏巩固识字:“开火车”、“抢读字”。
(4)播放光盘:听学习伙伴谈写字的注意点,看电视老师指导书写“领”和“跃”。
(5)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数笔画。
(6)学生在田字格本上练习,请学生在黑板上的田字格里写字。
(7)学生评价交流。
(设计意图:光盘中的老师利用多种方法指导学生识字写字,可直接播放让学生模仿;而光盘中的学习伙伴所提到的识字写字的方法,则可以和本班学生的交流互为补充。)
[我的执教过程]
在让孩子们和电视学习伙伴打过招呼后,这节光盘教学课正式开始了。
导入新课,笔者先播放光盘,电视上立刻出现了树林、小鸟和人类和谐相处的优美动画。发现此时孩子们一个个睁着大大的眼睛,聚精会神地坐在座位上。看完动画,在学习伙伴的启发下,孩子们尽情地交流起自己的观后感受:“我觉得这座大森林太美了!”、“我看见了许多小鸟,它们真可爱!”、“动画中还有许多小朋友系着红领巾,他们可真精神啊!”……笔者知道此时孩子们都已被动画带入课文情境,便趁热打铁让他们针对课题进行质疑。在这样的情境中,孩子们进入到轻松、愉快的学习之中。
文本学习阶段,笔者先利用光盘引导孩子们进行初读。在电视老师提出初读要求后按下“暂停”键,让学生复述要求,并按要求自由读准生字、读通课文。随后,笔者再次播放光盘,让孩子们听学习伙伴的朗读并默默跟读,随后进行评价。孩子们有的说:“我觉得学习伙伴朗读得很认真、也很整齐。”有的说:“学习伙伴读得很准确,没有读错的字。”还有的说:“学习伙伴只有六个人,我相信我们全班一起读,一定比他们读得更好!”呵,真够自信的。在几个回合的朗读后,学生已对文本比较熟悉了。在此基础上,笔者便开始引导学生再读课文,体会当“爱鸟护鸟小卫士”的快乐和自豪。笔者先通过播放光盘,让学生和电视上的学习伙伴分节赛读课文,并跟电视老师读“叽叽喳喳”等难读的词语。其中,在学习伙伴朗读第二节后,笔者引导学生再次进行评价,孩子们一下子就找到了学习伙伴读错的词“捕捉”。笔者知道此日时的学生已完全投入到学习当中,能这么快地找出错误的读音,既巩固了读音,又树立了自信心。笔者高兴地朝孩子们竖起了大拇指。随后,笔者再次利用光盘让学生观看动画片,直观认识到“红领巾”是谁,进而引导学生交流:“小鸟为什么夸奖‘红领巾’真好?”教室里顿时又热闹起来:“‘红领巾’来帮小鸟安家了,小鸟们都高兴坏了!”“‘红领巾’这么爱护小鸟,当然值得表扬!”“我们也要向‘红领巾’那样,做一个爱鸟护鸟小卫士!”……看到孩子们涨红的小脸和闪闪发光的眼睛,笔者知道此时他们已完全入情入境,当“爱鸟护鸟小卫士”的快乐和自豪也完全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表现了出来。
接下来是文本背诵环节。在这里不仅要教给孩子们背诵的方法,也要调动起他们背诵的积极性。笔者再次发挥了光盘的示范作用,首先引导孩子们观看光盘中师生如何引读第一节,接着笔者问孩子们:“谁愿意和老师一起来读第二、三节呀?”“我!”“我!”……孩子们跃跃欲试。为了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笔者再让同桌同学学着互相引读、试背,教室里顿时乐开了锅。最后,笔者再次播放光盘,让孩子们和学习伙伴进行赛背,此时孩子们和电视上的学习伙伴已融为了一体。
在文本朗读、背诵之后,就到了巩固识字、指导写字的环节。笔者让孩子们在学习伙伴的启发下谈识字的方法、写字的建议;指导孩子们在电视老师指导下书写、笔者亲自范写后练习写字,并引导他们进行评价交流,发挥了光盘的示范、启发作用。
教学的最后环节,是主体参与、引导实践,即引导学生投入到爱鸟护鸟的实践活动中。他们的点子可真多:“我们决定制作一块宣传牌,上面写着‘小鸟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小组要搞一次宣传活动,让更多的人来保护小动物!”,“我想设计一个漂亮的鸟巢放到树上做小鸟的家!”……整节课就这样在孩子们热烈的交流中结束了。
[我的执教感受]
通过运用农远资源中的教学光盘,笔者真切感受到了教学光盘中教学理念的先进、教学方法的多样和教学资源的丰富。它帮我有效解决了《“红领巾”真好》这一课在实际教学时遇到的问题。
但是,教学光盘的使用并不是光盘内容的机械播放,也不是固定模式的全盘套用,关键在于教师有无精心选择和科学设计。这其中,讲究教学程序的合理安排,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善于预见课堂中出现的各种情况,适时地利用“暂停”键、“播放”键和“快退”、“快进”键,空出大量时间和学生一起读书、思考、讨论、交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实现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
其一,在解决重、难点时“暂停”。识字教学要充分发挥教学光盘中师生的示范作用,特别是在光盘中老师教读生字读音、学习伙伴提出识字、写字建议时,及时使用“暂停””键,让本班学生跟读识字,或根据识字方法识字、依照注意点写字等,这对于帮助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学好普通话、正确书写生字、采用多种方式识记字形,都能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
其二,在情感体验时“暂停”。语文学习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入情入境,才能更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在电视老师播放录像、引导体验时,及时按下“暂停”键,让观看光盘的学生们也来交流一下自己此时的感受,那么,学生就能集中注意力更快更好地进入情境,从而进行轻松愉快、自然有序的学习。
其三,在想象留白处“暂停”。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想象力的培养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利用光盘教学,不能只是让学生带着欣赏的目光去了解电视中学习伙伴的精彩想象,而要及时按下“暂停”键,留下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大胆地想象、充分地交流、分享想象的成果。否则,只能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
其四,在互相评价中“暂停”。这是加强电视中学习伙伴和本班学生互动的一个重要方法。让本班学生在电视中学习伙伴的朗读、交流后进行评价找错。这样做,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和电视中学习伙伴的朗读比赛、对学习伙伴的评价找错,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树立自信心,让他们认为自己并不比电视中的学习伙伴差,从而有效消除盲从的心理。
此外,对于教学光盘中无关紧要的内容(如学习伙伴的自由朗读、自由写字时间),可以用“快进”键跳过,甚至在教学光盘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程序或教学环节的修改;而对于教学光盘中有关学习重难点的内容(如电视老师对生字的书写指导),则可以用“快退”键和“播放”键让学生重复观看。
(一)、长度单位(4课时左右)
(二)、100以内的加、减法
(二)(13课时左右)
1、两位数加一位数„„„„„„„„„„„„„„„„„„3课时左右
2、两位数减一位数„„„„„„„„„„„„„„„„„„5课时左右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 我长高了„„„„„„„„„„„„„„„„„„„„„„1课时左右
(三)、角的初步认识(2课时左右)
(四)、表内乘法
(一)(13课时左右)
1、乘法的初步认识„„„„„„„„„„„„„„3课时左右 2、2——6的乘法口诀
5的乘法口诀„„„„„„„„„„„„„„„„„„2课时左右 2、3、4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 6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 复习和整理„„„„„„„„„„„„„1课时左右
(五)、观察物体(4课时左右)
(六)、表内乘法
(二)(13课时左右)
7的乘法口诀„„„„„„„„„„„„„5课时左右 8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 9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 看一看 摆一摆„„„„„„„„„„„„„„„1课时左右
(七)、统计(3课时左右)
(八)、数学广角(2课时左右)
(九)、总复习(4课时左右)
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学习内容:第一单元(长度单位)单元教材分析:
通过第一学期的“比长短”的学习,学习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主要特点有:
1、注意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知识。
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
3、改变了线段的编排。单元学习要求:
1、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3、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4、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5、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单元学习重、难点:
1、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单元学习时间安排:约4课时
第一课时
统一长度单位
学习内容:
课本P1、2,例1 学习目标:
1、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学习重点、难点:
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学习准备:
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曲别针、铅笔、橡皮等。学习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谈话:老师想要知道这本数学书的宽是多少,你们能帮助老师想想可以用什么办法? 学生发挥想象,各抒己见。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熟悉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组织活动,体验数学
(一)、组织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同一长度。
1、教师先明确活动的方法。
(1)、作为标准的物品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要放平摆直。
(2)、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每人从四件物品中(圆形、正方形、曲别针、三角形)选取一件不同的物品去量。
(3)、量好后四人小组交流汇报自己量的结果,并思考:为什么都是量数学书的宽,而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
2、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汇报。
得出:因为选用的是不同的物品作为标准测量,所以量的结果不同。
4、让学生选用同一物品进行测量的学生展示他们测量的结果。由此得出: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
(二)、组织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不同的长度。
1、让学生选用不同的物品(如橡皮、铅笔、曲别针或用手等)去量桌子、铅笔盒等物体的长度。
2、交流展示学生测量的结果,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如:为什么数学书的宽是5个曲别针的长,铅笔盒是5块橡皮的长,但它们并不一样长?
为什么桌子比铅笔盒长,但桌子才4根铅笔长而铅笔盒却有5块橡皮长呢?
„„
引导小学生体会到:因为选用不同的标准去量,它们的长度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
3、让学生用同一物品(正方形)作计量单位去量不同长度的物品看结果如何,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设计意图]:教学从两个方面来组织帮助学生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先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量数学书的宽,再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不同的长度。由此引起认知冲突,体验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三、练习巩固,实践应用
1、做一做第1题,学生看图直观地判断每种蔬菜大约有几个方格那么长。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交流。
如果学生看不清最上面的几种蔬菜的右端对准哪个方格,可以用尺子对准方格的竖线比一比。
2、做一做第2题,让学生用铅笔去量桌子的长、高,量凳子的高。
明确量的方法与前面有所不同,不再把作标准的物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来量,而是让学生用一个物品,一次接一次地进行测量,看所来年感长度有几个这样的物品长。
3、做一做第3题,学生直观看图,先估计所测物品大约有几个立方体长,再用上一
题的方法在脑子里测量。
如果学生看图测量有困难,也可以让学生用立方体实物进行测量。用实物测量时都要提醒学生注意量的方法:实物的左端应与所量物体的左端对齐,这样量出的结果才比较准确。
[设计意图]: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实际练习,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再次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数学课,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想说什么?
五、随堂练习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
学习内容:
课本P3,例2,练习一1、2、3。
学习目标:
1、认识尺子并知道尺子的作用,能用尺子进行正确地测量物体。(限整厘米)
2、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3、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学习重点、难点:
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学习准备:
尺子、图钉、纸条等 学习过程:
一、谈话引入
1、上一节课我们都知道要统一长度单位,也用了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进行了测量。但在日常生活中用它来量物体的长度是很不方便的。为了准确、方便地表示物体的长度,人们发明了带有刻度的尺子。
2、介绍认识尺子。
为了便于交流,尺子上的刻度作了统一规定。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设计意图]:介绍认识尺子提高学生的知识面,为下面的学习作准备。
二、操作活动,建立表象
(一)、认识厘米
1、投影出示厘米尺,师生一起观察厘米尺子:在尺子上用不同的颜色标出1厘米的长度,说明前面正方体的一边正好是1厘米。
2、让学生量图钉的长度。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师:“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尺子,量一量图钉大约有多少长。”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得出一个图钉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长。
3、教师明确量的正确方法:图钉的一端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看另一端对着几。
4、请小朋友量一量自己的手指,看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 学生活动,同桌交流。
5、巩固1厘米的表象。
请小朋友用手势比划1厘米的长度。闭上眼睛想1厘米的长度等。
6、想想在自己的周围,生活中有哪些事物也是大约1厘米长的?让学生去找大约1厘米长的物体。帮助学生形成1厘米的鲜明表象。
(二)、用厘米量
1、我们已经知道了量的方法,也对1厘米有了初步的表象,下面我们就来量一量物体的长度。
请小朋友用手中的尺子量一量老师为你们准备的纸条。注意测量的方法要正确。
2、学生测量纸条。教师巡视,加强个别指导。
3、交流反馈。教师再次强调测量的正确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知识。
三、巩固深化,实践应用。
1、请学生随意拿出自己的一枝铅笔,量一量你的铅笔有多长。量好后同桌交流检查。2、4人小组合作,每人分别量出3厘米、5厘米、7厘米、10厘米„„给大家看。教师个别指导。
3、学生自己选择身边的物品量一量,如一枝新铅笔的长,数学本子的长,橡皮的长等。
[设计意图]: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巩固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
四、课堂总结
五、随堂练习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学习内容: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实践活动:我长高了 单元教才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编排的。主要包括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加、连减混合运算以及两位数加减法估算等内容。实践活动:我长高了,这部分教材结合前面所学的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了测量长度的活动。教材通过让学生互相量身高、步长、臂展以及测量门窗的宽度等实际活动,加深对厘米和米的认识,巩固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进一步建立长度观念。同时,使学生通过对自己身体各部分长度的测量,感受成长的快乐。在这个活动中,教材还设计了统计的内容,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统计知识的掌握。单元学习要求:
1. 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3.使学生能够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单元学习重、难点:注重学生对两位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笔算的计算过程及方法的理解。
单元学习时间安排:
1、两位数加一位数„„„„„„„„„„„„3课时左右
2、两位数减一位数„„„„„„„„„„„„5课时左右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1课时左右 我长高了„„„„„„„„„„„„„„„„ 1课时左右
第一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
(不进位加法)
学习内容:
课本P8---P10例
1、例2 学习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时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初步掌握笔算加法的法则,能熟练的计算。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书写工整的习惯。学习重点:
1、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掌握笔算的计算法则,能熟练计算。学习难点:
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笔算中的“对位”问题。学习准备:
实物投影 学习过程:
一、景导入,激发兴趣
投影出示P8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同学们准备去参观博物馆。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字信息?说给你小组的同学听一听。全班汇报发现。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学生小组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组织教学例1。学生说想法及理由。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计算方法。先尝试写竖式,再讨论总结列竖式应注意的问题。
2、完成P9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计算方法。
3、教学例2。学生尝试计算,交流算法。尝试用多种算法计算。
4、完成P10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在尝试、交流中掌握计算方法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三、练习,实践应用
1、练习二第1题说说图意,交流算法并汇报。
2、练习二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并板演笔算过程,同时教师巡视、指导。[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帮助学生巩固两位数与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计算,熟练掌握计算方法。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教师引导梳理。
五、随堂练习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
(进位加法)
学习内容:
课本P11---P12例3 学习目标:
1、通过学生的交流,发现100以内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2、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3、能运用数学知识尝试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学习重点:
1、通过学生的交流,发现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2、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学习难点: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进位的方法。学习准备:
实物投影 学习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第8页主题图。问:二(1)班和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教学例3。
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交流。
2、汇报各自的计算方法。
3、3、小结。今天学的内容有什么特点?你能给这种算式取个名字吗?板书课题:进位加法。
4、完成练习二第3题学生看图,了解题意,或是摆小棒帮助理解。再列竖式计算。学生汇报,并说明计算方法。
5、总结算法。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指名汇报,引导学生总结: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也可以从十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设计意图]:在尝试、交流中掌握计算方法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理解算理。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完成P11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想法。学生汇报并说明算法。2、完成P12做一做交流观察到的信息。学生汇报。
3、完成P13第4题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订正,指两道题说说计算方法。[设计意图]: 通过练习学生能更为熟练地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教师引导梳理。
五、随堂练习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练习课
学习内容:
课本P14---P15练习二 学习目标:
1、巩固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运算,加深加法意义的理解,为退位减法的学习做准备。
2、让学生有机会在不断探索和创造的气氛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3、引导学生在辨识的练习中体验数学学习的趣味性、挑战性,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能力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习重点:
1、通过练习,使学生能比较熟练的进行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运算,提高学生的运算技能。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难点:
通过练习,使学生比较熟练而准确的进行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运算。学习准备:
实物投影、卡片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学习了关于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运算。你们有哪些收获呢?指名汇报。
2、总结得真不错。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会有更大的收获。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
二、合作探索,巩固知识。
1、完成第14页练习二第5题。教师巡视、指导。做完以后请小朋友在小组内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
2、名汇报、并说明计算方法。计算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时,要注意什么问
题?指名回答。
3、完成第14页练习二第6题。这些计算对吗?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把错误的改正过来。指名汇报,并说出错误应该如何改正。
4、完成第15页练习二第9题。教师巡视。指名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
5、完成第14页练习二第7题。仔细读题,理解题意后完成填表。指名汇报,并说说是怎样计算的。观察表格,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指名汇报。学生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
6、完成第15页练习二第8题。有四只小白兔一起上山采蘑菇,现在它们正在为谁采的蘑菇最多而吵闹,你能帮帮它们吗?
7、怎样做才能解决它们的问题?指名汇报。
8、完成第15页练习二第10题。请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完成。教师巡视。指名汇报。
[设计意图]:加深理解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学生从知识、方法上进行总结。
四、随堂练习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
(不退位减法)
学习内容:
课本P16、17例1,练习三1---3题。学习目标:
1、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2、鼓励学生进行算法探索,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结合情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学习重点:
学生进一步理解相同数位对齐的意义,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学习难点:
掌握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笔算中的“对位”问题。学习准备:
实物投影、主题图 学习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主题图。
2、分小组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
3、汇报: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北京赢了?
4、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会解答吗?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教学例1.仔细地观察图。怎么解决聪聪的问题。板书算式:56-22,思考计算方法,在练
习本上试算。小组交流算法。指名汇报。
2、小结:先自己归纳,再得出: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减,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
[设计意图]:在尝试、交流中掌握计算方法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二、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完成第19页做一做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选择一道题与同桌交流算法。汇报结果及算法。
2、完成第20页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3、完成练习三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汇报、订正观察两道题的区别与联系,在小组内交流发现。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掌握计算方法。
三、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学生先互相说说再回答: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减,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
四、随堂练习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
(退位减法)
学习内容:
课本P18---P19例
2、例3 学习目标: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2、通过情景的创设,增强学生的爱国这情。学习重点:
掌握用笔算方法计算两位数退位减法,并明白其算理。学习难点:
能运用竖式计算两位数退位减法。学习准备:
实物投影、主题图、小棒 学习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主题图。聪聪还有一个问题想考考大家:巴黎比北京少多少票?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教学例2。
A.结合前面所学的知识思考计算方法。
B.分小组交流想法:个位上6减8不够减怎么办。C.汇报各自的计算方法。
D.如不能口算,可以用竖式计算。
E.用摆小棒理解退位的算理。
F.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思考并汇报。
2、教学例3。
出示50-24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你的算法。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
3、小结。先学生思考计算方法。分小组交流想法。并汇报: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1。
[设计意图]:通过猜想、练习、交流总结,使学生掌握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完成第19页做一做第2题。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2、完成第20页练习三第5 题。先用小棒摆一摆,再计算。指名汇报
3、完成练习三第6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并说明错误的原因,及怎样改正。
[设计意图]: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学会了什么
五、随堂练习
教学反思:
第六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
(练习课)
学习内容:
课本P20---P21练习三 学习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与两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较正确、熟练地计算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减法。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检查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学习重点:
查漏补缺,反馈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计算熟练度和准确度。学习难点:
提高学生的计算和检查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学习准备:
实物投影、图片和题卡 学习过程:
一、总结引入
小朋友们,学习了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减法。你们有哪些收获呢?把你的收获在小组内交流一下。指名汇报。总结得非常好。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设计意图]:课前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
二、巩固练习
1、完成第20页练习三第4题。请仔细观察图,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说给同桌的同学听一听。怎样求还剩多少个?指名回答。板书算式:32-11。这道题该如何计算呢?
2、完成第20页练习三第3题。教师巡视。指名汇报,选一道题说说计算方法。
3、完成第21页练习三第9题。教师巡视。指名汇报。
4、完成第21页练习三第7题。同桌两 个同学与相说一说下面各题差的十位上是几?你是怎样想的?
5、第22页练习三第10题。仔细观察,你了解到哪些信息?指名汇报。怎样求雨伞多少钱一把?独立完成后和同桌交流一下计算方法。指名汇报,并说明算法。
5、第22页练习三第11题。先自己独立完成,完成后从加法和减法中各选一道题在小组内说说计算的方法。指名汇报、订正。
[设计意图]: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三、强化练习
1、完成第21页练习三第8题。有3只母鸡带着自己的孩子出来找吃的东西。可三家的小鸡混到了一起。你能帮助鸡妈妈找到自己的孩子吗?教师巡视。指名汇报、订正、评比。
2、完成第22页练习三第12题。教师巡视。指名汇报,并说明填法。
3、完成第22页练习三第13题。看了表以后,你想到了哪些数学问题?和小组的同学交流。指名汇报。选择两个你喜欢的问题列式算一算。同桌的同学互相交换检查,并说说计算的方法。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练习的熟练性。
四、总结: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随堂练习
教学反思:
第七课时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
学习内容:
课本P23 例4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学习用减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问题。
2.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3.培养学生的数学生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重点:
学生学会用减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问题。学习难点: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学习准备:
实物投影、主题图 学习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主题图。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指名汇报。[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二、合作探究
(一)、教学例4
1、出示题目,仔细观察、思考。分组讨论。
2、学生探讨解答的方法。学生回忆、迁移思考,或是摆学具帮助理解。学生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
3、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解答的思路。学生汇报。
(二)、完成第23页做一做。观察图,在小组内交流了解到的信息。指名说明解题思路。思考、提问,在小组内交流问题。选择一个提问进行解答。全班交流并说出解答思路。
(三)、小结:比较一下,今天学习的知识和以前学习的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指名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所学知识。[设计意图]:在操作中掌握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四第3题,选择二题说说计算方法。
2、完成练习四第1、2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解答方法,体验解答的过程。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学生自己总结。
五、随堂练习
教学反思:
第八课时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
(练习课)
学习内容:
课本P24---P25,练习四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简单问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重点:
提高学生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的计算技能。学习难点: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准备:
实物投影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出示:二(1)班原有38位同学,这学期又转来5位同学,二(1)班现在有多少位同学?这道题该怎样解答?把你的解答思路在小组内说一说。学生汇报解题思路。学生自由说。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练习的目标。
二、合作探索
1、完成第24页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并回答。
2、完成练习四第8题。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选题说计算方法。计算两位数与两位的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指名汇报、归纳。
3、完成练习四第5题。观察统计表学生分小组交流从统计表中了解的信息。学
生汇报发现。思考、提问,和同桌交流问题。选择两个问题列式算一算。学生汇报提出的问题及解答思路。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进一步熟练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同时提高学生的统计意识。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完成练习四第6题。观察图,把你了解到的信息说给同桌听一听。并汇报:怎样做可以知道第二只啄木鸟吃了多少只虫?在练习本上解答出来。学生汇报解题思路。
2、完成练习四第7题。从图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指名回答。怎样做可以知道小玉攒了多少钱?把你的方法在小组内说一说。指名汇报解答方法。做了这道题,你想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学生自己回答。
五、随堂练习
教学反思:
第九课时连加、连减
学习内容:
课本P26---P27例
1、例2 学习目标:
1、通过同学间的交流,掌握用竖式连写的方法,会正确计算三个数的加、减法。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
3、巩固100以内的加、减法。学习重点:
1、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连写的方法,会正确计算三个数的加、减法。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学习难点:
灵活使用口算或加减法竖式等方法计算连加连减的问题。学习准备:
实物投影、主题图 学习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口答。
7+6+5 8+9-13 24-10-7 20+30+10 17-3+4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将继续研究三个的加减法。[设计意图]:复习引入,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理
1、教学例1。
(1)、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图并了解信息。
(2)、出示表格。学生根据表格了解信息并提出问题。在小组内交流你想到的问题,并解答出来。
(3)、怎样求一共摘了多少个西瓜?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算式28+34+23这道题怎样
计算呢?学生试算并在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学生汇报,展示算法。比较各种竖式的区别与联系及优劣。
2、教学例2。
出示主题图仔细观察主题图,了解信息。分小组交流从图中发现的信息。思考解题方法。在练习本上写出连写的竖式。学生,汇报,板演解答过程。
3、完成练习26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学生汇报、板演,并说明计算方法。[设计意图]:通过交流掌握用竖式连写的方法,会正确计算三个数的加、减法。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完成27页做一做。
2、完成29页练习五第1、2题。
3、引导完成29页练习五第3题。算好后学生说说计算方法。[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100以内的加减法。
四、课堂总结:
学生在知识、方法上做一个回顾。学生自由说说。
五、随堂练习
教学反思:
第十课时加、减混合
学习内容:
课本P28例3 学习目标:
1、使学生探索并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方法。
2、发展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学习重点:
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顺序以及方法。学习难点:
能正确的使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运算式题。学习准备:
实物投影、主题图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小朋友们,你们在乘坐公共汽车过程中发现了哪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说给同学听一听。
[设计意图]: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教学例3。
(1)出示主题图。了解信息,小组交流。
(2)出示应用题:车上原有67人,下去了25人,又上来人28人,现在有多少人?理解题意、独立解答、小组交流、汇报板演。在练习本上写连写竖式。
2、练习。完成P28做一做。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指名说说计算过程。
3、小结。加减混合运算应该怎样进行计算?计算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设计意图]:
1、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初步掌握方法。
2、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五第4题,第8题分小组比赛完成。指名说说计算方法。
2、完成练习五第5、8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完成练习五第6题。观察了解信息,和同桌交流发现。独立思考并说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生了什么知识?你又学会了什么?计算加减混合运算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教师引导梳理。
五、随堂练习
教学反思:
第十一课时加、减法估算
学习内容:
课本P34例4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2、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培养数感,体会算法多样化的思想。学习重点:
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学习难点:
探究加减法估算的方法,初步形成估算的技能。学习准备:
实物投影、主题图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小朋友去过超市吗?我们在买东西时有时并不需要算的很精确,你只需要算出一个大概的数就可以了。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
二、合作探究
1、教学例4。想一想,在小组内说一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情况不需要进行精确计算,只要计算出大致的结果就可以了。
(1)、出示主题图。妈妈带了100元钱够不够,需要精确计算吗?
(2)、学生运用自己的方法进行估算,并在小组内交流。学生汇报估算方法。观察、比较这些估算方法,在小组内交流发现。学生汇报,归纳。
(3)、精确计算一下这三样东西一共要花多少钱,还剩多少钱,来检验一下自己的估算结果是否合理。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检验以后学生汇报想法。
2、完成P31页做一做。仔细看图,理解题意,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估算方法。
[设计意图]:
1、使学生体会到解决同一问题可有不同的方法。
2、提高估算意识和能力,增加数感,体会算法多样化的思想。
三、巩固练习,检验效果
1、完成P32练习六第1题学生分小组讨论完成。学生汇报,并说明是怎样进行判断。
2、完成练习六第2 题看图理解题意,思考解题方法。学生汇报,并说明估算方法。
3、完成练习六第3题教师指导学生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 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加减法估算的能力。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学生汇报,教师引导梳理。
五、随堂练习
教学反思:
第十二课时整理与复习
学习内容:
课本P33 学习目标:
1、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学习重点:
1、复习和总结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难点:
1、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能灵活运用笔算加减法解决问题。学习准备:
实物投影、主题图 学习过程:
一、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口算。P35练习七第8题学生独立完成,校对答案并说说计算方法。
2、完成P34练习七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算法。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个别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口算与笔算的练习,引出课题,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
二、合作交流,归纳整理
1、整理。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归纳:笔算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也可从十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笔算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向十位退一。学生独自思考笔算加减法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容易出错的地方,在小组内交流想法。教师引导学生整理汇报。
2、完成P34练习七第3题学生完成后说说计算方法。
3、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后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想好以后在小组内交流。并选择两个问题解答说说解题思路。学生汇报。
4、完成P35练习七第6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说说解题思路。[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巩固练习,巩固旧知
1、完成P34练习七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并说明计算方法。
2、完成第4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判结果及方法。
3、完成P35第5题读题理解题意。要知道大约需要多少钱?你是怎读想的?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指名回答。
4、完成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解题思路。
[设计意图]: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能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四、课堂总结:
根据板书,学生自己进行回顾总结。
五、随堂练习
教学反思:
第十三课时 我长高了
学习内容:
课本P36、37 学习目标:
1、进一步巩固对长度单位的实际感知,巩固测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互相合作的精神。
2、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统计知识的掌握,并通过统计表获得一些有用的信息。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学习重点:
动手测量生活中的物体的长度,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合作精神。学习难点:
在教学活动中有效组织和调控学生的实践活动。学习准备:
实物投影、卷尺、直尺、米尺,可以测量身高的体重秤,学生记录统计表
学习过程:
一、提出问题引入活动
问:你们想知道你的身高是多少?你的两手身开有多长?你的步长是多少?教室的门宽是多少?窗户宽是多少吗?怎样做就可以知道这些答案呢?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为活动的进行做好准备,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实践活动
1、测量身高。“你的身高是多少?”我们怎样做就可以知道?我们班谁最高?谁最矮?哪个高度的人最多?你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我们很清楚的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学生 思考后回答:可以使用统计表让我们非常清楚的知道同学们的身高情况。认识统计表。用测量工具测量身高。一边测量一边计录。测量完后进行讨论交流。观察统计表,在小组内交流从表中了解的信息。指名回答。
2、测量活动。小组同学商量一下,你们想测量什么?学生进行测量。教师巡视、指导,注意引导学生使用正确的测量方法,尺子的首末端要放在正确的位置上。学生汇报测量情况。
[设计意图]:通过统计表获得有用的信息。巩固测量方法,建立长度观念。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三、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实践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谈收获。
四、随堂练习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学习内容: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教学角和直角的初步认识,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2个特点:
1、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和直角。
角和直角与实际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教材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引出角和直角,并从观察实物中抽象出所学的角和直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从而激发起探索数学的兴趣。
2、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角和直角。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小学生缺乏感性经验,只有通过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的经验,才便于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数学的概念和法则。教材根据儿童学习的这一特点,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如折叠、拼摆、测量、制作等,来帮助学生学习几何知识。单元学习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单元学习重点、难点: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和直角。
单元学习时间安排:约2课时
第一课时
角的初步认识
学习内容:
课本P38、39、例
1、例2及练习八中相应的练习。学习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能辨认角。
学习重点:
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学习难点:
初步学会用尺画角。学习准备:
情景图,剪刀、吸管等。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小朋友请你 观察这幅图,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说给同桌听。
学生观察图,交流信息。
2、教师用线标出球场的角。再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后全班交流。
3、这些都是角,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角。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对主题图的观察,让学生感受到角在我们的生活中,引发学生认识的兴趣。
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1、认识角。
(1)、出示剪刀、拉罐、水龙头等物品。请小朋友找找这些物品上的角,说说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学生观察物品寻找角。(2)、同桌交流。
(3)、全班汇报。教师画出角。问:你能给角的各部分取个名称吗?
在学生给角取的名称中归纳得出角的名称。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4)、你能从我们的生活中的哪些地方找到角?并指出这些角的顶点与边。
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角,并指出角的顶点与边。
2、制作角。
(1)、教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角,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制作一个角?
思考一下,你可以通过哪些方法制作出一个角? 学生独立思考制作角。
(2)、把你制作的角在小组内展示,并说说你是怎样做的。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小组内展示角,交流制作过程。
(3)、全班交流。谁来向全班小朋友展示你制作的角,并指出角的顶点和边。(4)、教师演示将角的两条边叉开、收拢。问:你发现了什么?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
3、画角。
(1)、我们已经认识了角也制作了角,现在我们来画角。你认为角该怎么画?(2)、教师示范画角,并说明:先画一个顶点,再从这个顶点向不同的2画两条线,就画成了一个角。(3)、学生练习画角。
请小朋友在练习本上画角,画好后与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画的,画角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总结画角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寻找生活中的物品抽取出数学中所要研究的角;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通过制作角的活动使学生初步感知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叉开程度有关系,而与角的边的长短无关。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完成P40页的1、2、题。
2、创作画。教师出示用角创作的画,问:这些图画美吗?美在哪儿?你们能用角创
作出这样美丽的图案吗?试试看。
3、学生创作画。
[设计意图]:练习融趣味性、创造性于一体。学生在练习、创作的过程中丰富了对角的认识,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大胆的想象,在活动中体会并感受到几何图形的美。
四、回顾全课,总结提高
今天的这堂课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以后我们要仔细观察,生活中有许多的数学知识。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直角的初步认识
学习内容:
课本P40、41,例
3、例4及练习八中相应的练习。学习目标:
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学习重点:
学生初步认识并会判断直角。学习难点:
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出示活动角)这是什么图形? 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教师演示转动成直角,问:你们见过这样的角吗? 这种角就是直角。
[设计意图]:通过旧知的复习引发学生认识直角的兴趣。
二、合作探索,学习新知
1、教学例3。
(1)、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种角?把你发现的这种角说给小组的同学听听。学生小组交流发现。汇报发现。
(2)、教师板书画一个直角。学生观察教师画的角。
(3)、你能制作一个直角吗?想一想你准备怎样制作,做好后在小组内交流认识你制作的直角。
学生思考制作直角的方法并制作,在小组内交流认识直角。
(4)、教师指名汇报制作直角的方法。并根据学生的汇报决定是否介绍用一张纸折出一个直角:先将这张纸上下对折,再沿着折痕对折就可以得到一个直角。
2、教学例4(1)、你有什么方法可以验证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的方法呢?把你的方法说给小组的同
学听一听。
小组讨论交流验证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的方法。
(2)、学生汇报,并验证方法:在我们的三角板上有一个是直角。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现在请你指出三角板上的直角。
学生观察三角板并指出三角板上的直角。
(3)、请你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看看哪些角是直角?
学生分别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周围的角中哪些是直角。并汇报。
3、画直角
(1)、你还能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干什么?
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是如何画角的,然后请你用三角板上的直角画一个直角。画好后给小组的同学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学生回忆画角的方法,思考直角的画法再画出直角,交流画直角的方法。(2)、指名板演画直角并说说画法。
画直角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直角的画法。
[设计意图]:通过对学生生活中的物品的观察,以及制作直角等活动,使学生充分认识直角的特点,加深学生对直角的理解。让学生判断直角、画直角等小组活动,学生进一步认识直角,会正确判断直角。并通过复习角的画法引发学生思考直角的画法及得出画法、正确画直角。
三、学习效果测评
1、完成第41页的做一做第1题。
你能找出我们身边的直角吗?找到并验证后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学生分小组寻找直角并交流。
2、完成第41页的做一做第2题。
教师指导学生独立完成。
指名汇报并要求说出是怎样画的。
学生独立画直角并思考是如何画的。并汇报说明画法。
[设计意图]:通过寻找生活中的直角以及画直角等练习,让学生体会到直角就在我们的身边。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教师引导学生梳理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角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习内容:
课本P42、43页及练习八中相应的练习。学习目标:
紧密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学生充分感受到角和直角在生活中的应用。学习重点:
充分感受到角和直角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加深对角和直角的把握。学习难点:
充分感受到角和直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准备:
相关图片、方格纸、正方体和长方体盒子、直尺、三角板等。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
完成第42页练习八的第2题。出示三角形和四边形。
观察这两个图形,你发现了什么?指名汇报。学生观察图形并思考。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认识角和直角。[设计意图]:情境学习,进入新课。
二、合作探究
1、完成第42页练习八第3。
要求观察区分出题中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为什么?说说理由。学生观察题中的图形然后判断,汇报说明理由。
如第2个图可以引导学生说两条线相接的地方不是一个顶点,而是一段弯曲的线,所以不是角。
2、完成第42练习八第3题。
教师让学生用三角板上的角比一比,或把这两个角做成投影片,把他们重叠起来验证。
学生用三角板上的角比一比,从而验证角的大小。
指名汇报并说明你发现了什么?
3、完成第42练习八第4题。
教师先让学生直观判断,再用三角板来检查题里的角是不是直角。学生先独立直观判断,再用三角板检验。指名汇报,并说明理由。
4、完成第42练习八第5题。
教师用钉子板或让学生在点子图上照样子画出两个图形,然后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去检验一下是否是直角。
学生活动。
5、完成第43练习八第6题。
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照教科书上的样子画。观察这两个图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在方格纸上画两个三角形,观察图形、思考、汇报。指名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了解到: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角的大小与画出的边的长短无关;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都有直角。学生充分感受到角和直角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学习效果测评
1、完成第43练习八第7题。
左图中有3个角,中图中有7个角,右图中有8个角。做题时教师要先让学生找,教师作必要的指点。
2、完成第43练习八第8题。
正方形或长方形的盒子上各面共有24个角。教师指导学生数数看一共有多少个角。
学生活动。
指名汇报并演示数法。
[设计意图]:变式练习加强学生对角和直角的认识。
四、课堂总结
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
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学习内容 : 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
(一)单元教材分析:
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对乘法的第一次系统了解、认识。教材在编排上紧紧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通过学生熟练而喜爱的游戏等活动,首先给学生呈现出几个相同加数求和的情况,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从而建立乘法的意义于头脑之中。大体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一、以学生的活动情况提供同数相加的情况,引出乘法运算;
二、进一步沟通同数相加与乘法的联系,说明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教材结合具体的事例,激发学生操作、观察等探究性的活动让学生开展有意义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加深对乘法的理解和认识。单元学习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等活动,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
2、认识乘号、因数,会读写乘法算式。单元学习重、难点:
1、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与加法的联系。
2、正确读写乘法算式
单元学习时间安排:(13课时左右)
1、乘法的初步认识„„„„„„„3课时左右2、2——6的乘法口诀
5的乘法口诀„„„„„„„„„„2课时左右 2、3、4、的乘法口诀„„„„„„4 课时左右 6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 复习和整理„„„„„„„„„„„1 课时
第一课时
乘法的初步认识
学习内容:
课本p44~46页,例1 学习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
2、认识乘号、因数、会读写乘法算式。学习重、难点:
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学习准备:
小棒、练习本、题卡 学习过程:
一、激趣引入
星期天到了,小明和他的伙伴正在一起玩游戏呢,让我们来看看吧。这是什么地方呀?你最爱玩什么项目?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认识乘法建立概念
1、出示插图 数一数:摩天轮上共有几人
2、分小组讨论一下:怎样数?怎样算?
3、请分组汇报说说你们是怎样算的?
板书:1)1+1+1+1+1+1+1+1+1+1+1+1+1+1+1+1+1+1+1+1=20有1+1+„„+1+1=20
几个1相加?
20个1相加
2)每个吊厢坐4人,一共有5个4相加,4+4+4+4+4+4=20还有别的算法吗?
3)2+2+2+2+2+2+2+2+2+2=20
10个2相加
4)6+6+6+6+6+6=36
6个6相加
4、师小结:像上面算法来算,你觉得怎样? 对呀, 太麻烦了.为了更简便地表示像这种有很多个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计算方法 板书:“乘法”
5、同学来观察一下黑板上面的加法算式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大家说得对,根据这些特点,我们把很多个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简化,如在相同加数和这加数的个数间写上一个符号“×”,叫乘号。板书 1)1+1+„„+1+1=20×1或 1×20
2)4+4+4+4+4+4=5×4或4×5
3)2+2+2+2+2+2+2+2+2+2=2×10或10×2
4)6+6+6+6+6+6=6×6
用乘号“×”表示运算的式子叫做乘法算式,读做20乘1,1乘20,5乘4,4 乘5,2乘10,10乘2 即:几个几相加写作:几×几
读作:几乘几
6、小组活动,集体评价乘法算式和乘号的写、读。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教科书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这些情景中感受生活中大量相同加数求和的事例,从而感受乘法意义。
三、尝试练习:
刚才学习了写、读乘法算式,学到这里,你还想知道什么?
1、看游乐园过山车上共有几人?
加法算式:
算式中有()个()相加
乘法算式:
或
小火车上共有几人? 加法算式:
算式中有()个()相加 乘法算式:
或
荡秋千共有几人?
加法算式:
算式中有()个()相加
乘法算式:
或
2、书上的主题图。你们瞧,他们正用小棒在桌上摆着各种各样的图案呢,都有些什么图案呢?引导学生列出加法算式想一想要摆出这些漂亮的图案,分别要用多少根小棒呢?谁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方法算一算并写出算式 学生板演:
刚才拼图游戏中的4号同学摆的房子和树用了几根小棒?14+6 这与其他算式有什不同?是呀,像这样只有出现相同数连加的时候,可以把加法算式简写成乘法算式,但加数不相同时就只能用加法算,不能用乘法算。[设计意图]利用正、反例子增强对概念的辨析,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3、归纳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乘法,具体学了些什么? [设计意图]对每个环节有针对性的小结,加深了对乘法的认识。
四、随堂练习: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学习内容:
课本p46页。例
2、例3。学习目标:
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称,被乘数和乘数在乘法算式中的位置。会正确地写出乘法算式。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要准备气球、梨和熊猫图,学生准备红花、小圆形、梨和熊猫的学具卡片。学习过程:
一、复习
1、教师让学生用红花摆4个2,说出相同加数是什么?有几个相同加数?
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并读出2乘以4,表示4个2相加。
2、教师让学生用小圆形摆,自己想摆成几个几都可以。
摆后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教师巡视时,注意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最后教师挑选不同摆法的学生,要他们说出: 摆成几个几,相同加数是什么? 有几个相同加数?读出乘法算式。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回顾,加深对两个基本运算意义的认识。
二、新课 1.教学例2。
教师摆出一幅有5个气球的图,说明这是1个5,再陆续摆出三幅同样的图,并且先后问现在是几个5? 出四幅气球图后,让学生说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教师板书:5+5+5=15 5×3=15 教师应该对照连加算式结合着乘法的含义简单地加以说明:
5乘以3 表示3个5连加;
教学内容:
1、欣赏秋天的画
2、学会秋天的诗歌 教学目标:
1、秋天是一年中色彩最丰富的季节,小学生认识秋天,往往是从色彩变化开始的。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认识色彩的作用,观察自然界的色彩,学会运用不同的色彩表现事物。
2、欣赏表现秋天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它们之间在艺术表现表现手法上的不同特点。
教师准备:表现秋天的图片(色彩要求尽量丰富)或录象带;与秋天有关的录音带 学生准备:彩色笔、图画纸、彩纸、胶水、剪刀等用具 课型:欣赏课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利用秋天的景物、儿歌或谜语,引导学生自己说出季节,然后描述自己所认识的秋天是怎样的。
二、新授: 赏一赏: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教材中的艺术作品,从中比较油画、年画、儿童画以及摄影图片在表现秋天时的不同手法,(在绘画作品中,表现秋天时所用的色彩最为丰富,这也是秋天最明显的季节特征之一。)看一看:
教师展示描写秋景的图片或播放录象带,引导学生观察、了解秋天的色彩变化。谈一谈:
让他们谈一谈自己眼中的秋天。教师也可以重点介绍——“火红的、绛紫的、墨绿的┅┅秋天”中的色彩变化。想一想:
引导学生体会艺术作品中色彩变化带给人们的不同感受,如表现秋天的艺术作品多以暖色为主,它会给人一种温暖、热情的感受。贴一贴:
学生利用各种颜色进行绘画或不同材料粘贴出一幅表现秋天的作品。学生和教师对有创意的作品进行评价,并把作品保存在学生的艺术档案夹中。听一听:
引导学生欣赏教材中的儿童诗,体会诗歌中描写的秋的意境。说一说:
让学生结合秋游或采摘活动,谈谈自己对秋天的收获的感受(学生对此活动都有亲身体验,这里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强化了艺术与生活的联系)。唱一唱:
播放教材中秋天的歌曲录音带,带领学生一起学唱。
三、课堂小结: 评一评:
组织学生对自己的绘画或粘贴作品进行相互评论和交流,从而发现作品中运用不同色彩的特点。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表现进行随机的、鼓励的评价。板书设计:
秋天的叶子
教学内容:
1、欣赏树叶画
2、创作粘贴画
教学准备:秋景图片和录相带(教具),学生收集秋景资料、秋叶实物、各种色笔、胶水、剪刀、色纸。(学具)课型:欣赏与创作 教学过程:
一、导课:
二、新授:
谈一谈:讨论油画、照片表现秋天的不同方式。P234 说一说:说一说秋天的色彩变化,自己眼中的秋天是怎样的,暖色调为主。赏一赏:说一说书上秋叶的特点,展示自己收集的秋叶。
贴一贴:创作一幅自己的秋景作品,利用秋叶实物绘画、粘贴、拓印、添画、撕均可。(播放关于秋天的音乐过程中)
编一编:展示作品,说说自己作品中的故事。编一个和秋景有关的故事。
三、课堂小结:
及时鼓励学生中表现较好的,让他们互相观察一下,说出大家的长处,找出自己的不足,共同进步。板书设计:
秋天的收获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表现丰收的舞蹈
2、学唱歌曲《秋》
3、欣赏陕西民间歌曲《秋收》
4、水果大拼盘 教学目的:
组织学生欣赏表现秋天丰收场景的艺术作品,在体会丰收带给人们喜悦心情的同时,学会用艺术的形式加以表现。
教师准备:描写秋天丰收场面或农民辛勤劳作场景的图片或录象。学生准备:准备一个秋天的水果;彩色纸、胶水、剪刀等用具。课型:综合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导课:
用一段热闹的庆丰收舞蹈作为本课的开始,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和继续学唱、模仿的热情。
二、新授: 唱一唱:
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秋收》,让学生感受歌曲中2/4拍的节拍特征,并能自然的、有表情的歌唱。引导学生体会歌曲中描写的秋风吹到不同地方所带来得变化,展开对秋天丰收美景的想象。创编一下:
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水果,同学之间相互进行改变歌词的创编活动。如可以让学生思考:“秋天还可以到哪些地方,还有哪些水果?”歌词可以改编为“秋天来到果园里,满园的石榴笑呵呵(替换为苹果、葡萄等);秋天来到菜地里,满地的白菜绿油油(替换为萝卜、西红柿等);秋天来到田野里┅┅” 演一演:
结合学生创编的歌词,让他们用相应的动作表现出来。赏一赏:
学生欣赏教材中描写秋天丰收场面的绘画作品或图片,了解这些作品是从哪些方面表现秋天的。做一做:
教师将学生分组(小组构成4——7人),让他们把自己喜欢的水果用绘画、粘贴的方式表现出来。
自己设计一下:
学生用纸贴、布贴、泥塑、图画的方式进行水果拼盘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并充分挖掘他们的想象力)。看一看:
教师组织学生欣赏庆丰收的舞蹈或书中主图《丰收歌》。学一学:
鼓励学生伴随音乐用舞蹈动作表现欢庆丰收的场面。试一试: 欣赏陕西民间歌曲《秋收》,学习用打击乐器木鱼或锣鼓镲演奏典型的锣鼓节奏(轻松欢快的节奏)。舞一舞:
学习舞蹈《庆丰收》的基本步,初步掌握3—4个基本舞步。如错步、前踢步、跑跳步,根据舞蹈的伴奏乐曲,鼓励学生用想象中的或所学过的动作进行独立的或相互配合的表演。合作一下:
鼓励学生运用粘贴、绘画等方法制作道具,并把自己装扮成不同的水果造型,进行角色表演。或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制作道具,并用肢体动作组成一种水果的造型,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用肢体动作或造型模仿一种水果。
三、课堂小结: 评一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积极参与活动大胆创编的同学进行随机评价,对有创意作品进行评论。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树叶画
2、粘贴水果大拼盘
教学准备:秋景图片和录相带(教具),学生收集秋景资料、秋叶实物、各种色笔、胶水、剪刀、色纸。(学具)课型:欣赏与创作 教学过程:
一、导课:
二、新授:
赏一赏:比较民俗画、国画与学生画不同的表现方式。P5、P9。怎样表现丰收场景 谈一谈: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水果,表现自己喜欢的水果。(绘画、粘贴、撕色彩纸)仪一仪:分组讨论秋天都有哪些水果。贴一贴:分组合作“水果大拼盘”。构图、前后遮挡、同类色区分。(播放秋天丰收的歌曲过程中)
看一看:展示作品,互相评价。
三、课堂小结:
相互评价学生们的作品,将自己的不足找出,并用谈一谈的方式,说出与同学间的距离,找出改进方法。板书设计:
老师,您好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欣赏教材中描绘老师工作的图片,引发学生理解教师工作的艰辛,体会老师的可亲与可敬,学会用艺术的形式表达对老师的情感。
2、通过让学生亲手制作贺卡,并把它献给老师等活动,培养他们尊师的情感,提高动手制作的能力。
教师准备:赞颂老师的歌曲磁带如:《老师,您好!》,《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以及赞颂老师的诗词与格言。
学生准备:彩笔、绘画用纸等用具;条件较好的班级亦可准备彩色卡纸、油画棒、卡通贴画等装饰物。
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一情感交流与沟通
1、教师播放音乐《老师,您好!》在教室门口迎接学生进入教室,并和每个学生握手问好。
2、教师提问:同学们,每当你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会想到谁?你们最喜欢睡谁?为什么?„„其实,老师非常希望能成为你们的大朋友,和你们谈心、与你们游戏、帮你们解决困难,老师用大手拉住你们的小手,引领你们成长,你们看书中P10页中的大手和小手在干什么?请你说说看。
3、请学生欣赏一幅乡村小学生午休的图画,提问学生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用以激发学生对老师的热爱。活动二我心目中的老师
1、组织学生讨论“我心目中的老师”的形象(可以是心目中老师的外貌特征,也可以讲一讲你和老师的故事,具体到某件事)
2、指导学生用画笔或其他方式将自己心目中的教师形象表现出来。要求:纸张的用(横向或竖向)、构图的大小、色彩的运用加以讲解;教师也可坐好给学生当模特,或者让学生想象着画皆可。活动三我为老师„„
主题:我为老师做点什么?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的节日是哪一天吗?在这一天你都为老师做了些什么?你们还知道哪些节日?说一说好吗? 随音乐朗读诗歌《我要去看她》,表达学生的热爱老师的情感。
第二课时 教师准备:《老师,您好!》的磁带,常用打击乐如:碰钟、双响筒、串铃、铃鼓等。学生准备:彩笔、卡纸、剪刀、胶水等用具。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一
学唱歌曲
1、播放《老师,您好!》的范唱,请学生感受歌曲的节拍,并随着音乐用你喜欢的方式拍一拍。
2、欣赏剪贴画《我爱老师》,介绍这种民间工艺的特点,请学生说一说你的感受,3、教师进行有感情的演唱,请学生注意聆听歌词的内容;而后再次播放范唱,在休止符的地方击掌表示XX,请学生感受休止符的存在。
4、学唱歌曲的第一段,感受歌词中两次问好的不同节奏特点。(学会第一段,并能够在教师的带领下演唱)
5、跟随范唱带演唱第二、三段,不要求能独立演唱(因为有一定的难度,可在后几节课中逐渐解决)。
6、请学生用教师提供的几种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要求:节奏自选,有创意的与别人不同的教师给予肯定,并选择此种方法进行伴奏。活动二
贺卡制作献老师
1、教师指导学生动手制作贺卡(提示学生用何种纸张效果最好,介绍简单的技巧)
2、举办贺卡小展览,请学生谈一谈设计思路、制作过程,并组织学生进行评价,评出最佳设计师、工艺师、绘画大师、色彩大师,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为学生树立榜样。
3、指导学生将做好的贺卡,写上祝福的话语,送给你喜欢的老师。
我和老师交朋友
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游戏,表演,唱歌等活动,与教师进行感情交流,增进师生友谊的同时使他们的艺术能力得到发展。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歌曲〈〈老鹰捉小鸡〉〉的磁带,及头饰若干。学生准备:绘画用具。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一歌舞表演
1、师生观看教材中的图片,组织学生讨论,图中老师和学生在干什么,你希望和老师建立什么样的关系?
2、在歌曲《大家一起跳起来》的音乐中,师生跳集体舞。活动二游戏 老鹰捉小鸡
1、带领学生学唱《老鹰捉小鸡》,学生思考,老鹰为什么捉不到小鸡,词中“咦”是谁发出的,为什么会发出这种声音?
2、师生一起进行歌唱表演《老鹰捉小鸡》。(1)讨论:“小鸡”怎样做才能不被老鹰捉住,引导学生从老鹰和小鸡的外形特征、力量对比等方面考虑。
(2)老师扮演老鹰,选出一名学生扮演鸡妈妈,其他学生扮演小鸡。(3)变换角色做游戏表演。
3、听歌曲《老鹰捉小鸡》,分别体会老鹰和小鸡的心情。活动三我心目中的老师
1.学生讨论心目中老师的形象。2.欣赏书中表现老师的学生范作。
讨论:这些写作品是怎样表现自己的老师的,你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3.用画笔或其他形式将心目中老师的形象表示出来。
4.布置“我心目中的老师”专栏,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并相互交流作品中的老师的故事。
让我来当小老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复习歌曲 《大家一起跳起来》
二、学习二拍子、三拍子的拍手动作,并配合学过的歌曲,自己进行创编二、三拍子的动作进行演唱。
三、学习歌谣 《小螳螂》 《轱辘轱辘圆》 教学目标
1、学习二拍子、三拍子的拍手表现方法,可以配合拍手动作演唱以前学过的歌曲。2、学习歌谣《小螳螂》《轱辘轱辘圆》,可以熟练的进行朗读。
3、学生可以自由创编二拍子、三拍子的动作,区分强弱拍,边演唱歌曲边进行动作演示。4、在背诵歌谣以及进行自编节奏歌谣的基础上,初步的学习体会各种节奏型的不同。通过让学生来扮演小老师,增深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教学生可以准确的拍出二拍子、三拍子的节奏,并能配合自己创编的动作进行歌唱,要拍出强拍的感觉。
学生通过用口技、手势等方法来表示出休止符的感觉,对休止符有初步的认识。
二、教学难点
通过在诗歌中象声词的使用,来区分各种不同的节奏型,对连续的十六分音符、前八后
十六、前十六后八等节奏型进行初步接触学习。
教具学具:钢琴、录音机、磁带、头饰、节奏卡片 课型:综合新授 教学过程
活动一:组织教学
放《大家一起跳起来》的音乐带,学生随音乐进教室。站到自己座位上之后跟教师的示范进行音乐律动。(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师生问好歌,发声练习活动二: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看这是什么?(教师戴小螳螂的头饰)学生回答:这是„„
师:小螳螂长什么样呢?让我们来看一看 活动三:教授新课
1、教师一边在黑板上画小螳螂的简笔画,一边朗读诗歌,让学生有一个更直观的印象,帮助学生记忆诗歌内容。
2、让学生在认真听完一边诗歌之后,回答:诗歌里都讲到了什么?(通过学生的回忆,来记忆诗歌的内容)
3、教师第二遍朗读诗歌,加入空拍的口技,使学生熟悉诗歌的节奏,并区分一下老师读的这两遍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生:第二遍加入了口技)4、学生跟教师一起学习背诵两遍《小螳螂》,边背诵边跟老师一起用手拍出稳定的拍子。5、请学生打开书,看一看刚才的口技表示的是什么符号?使学生初步认识休止符。并让学生想一想,试一试如果这里不用休止感觉上有什么不一样?(表现不出小螳螂的勇敢、果断)让学生自己通过尝试,体会休止符的用处。
6、请学生带上小螳螂的头饰,来当小老师。台下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喜欢可以在空拍上加上各种不同的动作,敲桌子、拍肩、响指等。小老师带领学生做以上的动作。活动四:
歌里有小馋猫吗?同学们听一听这只小馋猫在干什么? 教师一边拍手一边有感情的朗读《轱辘轱辘圆》。
1、学生跟着教师手拍稳定的节拍,学习、背诵滚铁环
2、请学生想一想,读一读说出这些歌谣中出现了哪些我们以前没见过的节奏? 3、小老师带领同学们练一练,读一读。
4、教师带领学生再换个节奏说一说,黑板上出示前十六后
八、前八后十六的节奏型,让学生拍着节奏读一读,师:你们还能用其它的相声词说一说吗? 活动五:
学习二拍子、三拍子的表示动作 1、师:这一首《轱辘轱辘圆》,是一首二拍子的小节奏,同学们除了用拍手的方法,谁还可以用其他的方法表示出来?
请学生自由尝试,教师可以先给一个示范
在小老师的带领下,配合自己创编的二拍子动作演唱歌曲秋。
同时让学生体会第一拍拍手,第二拍拍肩膀或拍腿带来的不同强弱效果,使学生感受二拍子的强弱规律。
2、谁来想一想,试一试,三拍子都有哪些拍法? 拍着三拍子的节奏,演唱歌曲大家一起跳起来。
在《大家一起跳起来》的音乐声中,学生有秩序的出教室。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一、学习五个唱名的手势,并伴随着手势唱出简单的歌曲。
二、学习歌曲 《大鼓小鼓》,准确的表现出歌曲中的强弱对比 教学目标
学习五声调式五个音的手势表现方法学习歌曲 《大鼓和小鼓》
可以用学过的唱名手势来演唱简单的歌曲用强声和弱声来演唱歌曲,特别注意弱声要控制住自己的声音。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学生可以初步掌握五个音名的手势表现方式,用手势的高低来帮助学生建立音高的概念。
二、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用有控制的声音来演唱歌曲,唱出大鼓和小鼓的强弱对比。教具学具:钢琴、录音机、磁带、大鼓小鼓各一个 课型:新授 教学过程 活动一
听音乐进教室,音乐游戏“请你和我一起做”
活动二:
师生问好歌
发声练习
用“小动物怎样叫?” 作为发声练习,使学生可以一边模仿小动物的动作一边演唱,气氛活跃。
用“小动物睡着了”来练习学生的哼鸣音,培养学生的轻声演唱。活动三、复习
1、复习诗歌
《小螳螂》
要求第一边,学生都拍着手用口技代表休止,进行背诵。第二边,学生可以自由创编用各种形式来表示出休止。
2、复习诗歌
《 轱辘轱辘圆》 拍着二拍子的动作进行背诵诗歌。
出示不同的前八后
十六、前十六后八的节奏型,让学生自己创编其他的象声词进行朗读。活动
四、导入新课,引起学生兴趣
教师演唱 《小雨莎莎莎》 的乐谱,并边演唱边加上表演手势动作,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活动
五、学习“do
re
mi
sol
la ”的唱名手势。
1、通过手势的慢慢升高,在学生心中建立音高概念。
2、教师随意的指点几个音阶的字母,学生边作手势,边唱出音高,进一步巩固学生的音高概念。
3、带领学生慢慢的用伴随着手势,唱出简单的歌曲。活动
六、学习新歌
1、分别敲敲大鼓和小鼓的声音,请学生说一说大鼓和小鼓的音响有什么不一样。
2、放录音,听一听,怎样用歌声来表现强弱?
3、看书,学习强弱符号,并用分组接唱的形式,来表现出歌声的强弱对比。
4、请小老师来进行指挥,学生用强声和弱声来演唱歌曲。活动
七、小结,作业
回家试一试伴着手势来演唱歌曲 《小宝宝睡着了》
《小小的船》
小老鼠,上灯台
[教学目标]:
1、在有趣的猜谜、说唱童谣、讲故事、戏剧表演等艺术活动中,初步了解十二生肖的由来。
2、初步学会演唱歌曲《十二生肖》,在音乐中进行表演,提高艺术的表现能力。[教具准备]:录音机、歌曲《十二生肖》、响板 [课型]:学唱课 [教学过程]: 活动一:演一演
1、学生听音乐,在动听乐曲的伴奏下,进教室。
2、学生随音乐做动作。活动
二、说一说
1、教师说:
教师组织学生坐好后,手拿响板,朗读节奏童谣: 小老鼠,上灯台,偷吃油,下不来,喵喵喵,猫来了,几哩咕噜,几哩咕噜 滚下来。
2、学生说:
老师朗读的这段节奏童谣,同学们也来试试好吗? 活动
三、节奏游戏:
1、教师读节奏
几哩咕噜,学生感受学习
2、用多种形式表现这段节奏童谣(如:律动、口技、拍手等配合进行)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哥哥 走走 跑 跑 走,弟 弟 快跑快跑 跑 跑 走。X X
X X X XX
X
X X
X X X X
X 哥哥 拉着 弟弟的 手,一 起 跑 跑 和 走
走。
(可以送给学生一个最甜的微笑、一段动听的乐曲或者一首歌。)活动
四、唱一唱。
学习歌曲《十二生肖歌》
(猜谜)说它多,真是多,全国每人有一个。
说它少,它真少,全国只有十二个。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学生欣赏十二生肖作品。
教师注意用较慢的速度朗读儿歌,要让学生听清楚,使之感受歌曲的内容。
2、教师范唱歌曲。
3、学生学习演唱。
采用听唱法,教师完整演唱以后学生学唱。
4、你能跟着歌曲的旋律演唱并表演吗?
5、和你小组的同学一起拍着手演唱这首歌曲(三人一组)可以自己拍,也可以创编动作对拍或者互拍。活动
五、教学延伸:
把这首歌唱给你们的爸爸、妈妈听好吗?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首先通过猜谜,说唱童谣,生肖故事及手工制作与欣赏等艺术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十二生肖的由来。然后学习实践绘画中的拟人化表现方法与立体造型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能力,发展他们的艺术想象力与创造力。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十二生肖》、歌谣《小老鼠》的磁带,《小老鼠上灯台》的CD。各种不同形象、不同材料的小老鼠,老鼠嫁女图等。学生准备:按个人兴趣自备材料 教学活动过程: 活动一: 结合教材,“说他多,真是多,全国每人有一个,说它少,他真少,全国只有十二个。”引发学生对十二生肖的兴趣,以小老鼠为主,介绍并欣赏不同材料不同形象的老鼠,拓宽学生思路开阔其眼界。
看《老鼠嫁女》动画片,说说其中的情景和感受,激发学生讲小老鼠的其他故事以领略拟人化表现手法,发展学生想象力,创造力。活动二:
利用自备材料画或制作(彩纸拼贴,剪纸)等不同手段,结合观看实物自由自在地进行表现一幅老鼠故事的图画。
教师在学生绘制过程中给予充分的指导与帮助。活动三:
让学生以故事的方式谈谈自己的作品,给其他学生以启迪。对有创意,敢于用材,耐心细致的学生做及时评价鼓励。师生互评作品并将结果与作品存入艺术档案夹。
哞哞叫的小黄牛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小放牛》歌曲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初步感受河北民歌的特点。
2、通过制作环保牛,提高学生依照图纸进行创造的能力和艺术鉴赏力。教学准备:
歌曲《小放牛》磁带;有关故事传说的画册或故事光盘; 各种牛的头饰;
学生准备:牛的资料;废纸盒、纸杯;彩纸、卡纸、剪刀、乳胶 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一:
讲一个故事:关于十二生肖“牛”形成的民间传说。背景音乐就是《小放牛》。然后,让学生讲一讲关于牛的故事,谈谈自己对牛的印象。活动二:
引导学生听唱歌曲《小放牛》。在倾听全曲的基础上是,谈谈对歌曲的感受。试试看,再次倾听时,“我”记住了那一句?师生互相补充试唱歌曲,边唱边进行知识的讲解,让学生知道这首歌是用传统曲调谱写成的。活动三:
联系音乐观看有关牛的图片或光盘,谈一谈自己新的体会。并试唱歌曲《小放牛》老师将头饰奖励给表演积极积极的同学,并注意照顾全体同学的课堂反映,及时予以纠正、引导。本堂基本掌握歌曲内容、曲调。活动四:
让学生想象自己心目中“牛”的形象,并与同学交流(为下一步创作牛的形象做准备),利用准备的材料,进行创作有关牛的作品。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品质。从小树立环保意识,提高动手制作能力。教师进行一定的指导。评价:
对学生进行恰当的随机评价。
小黄牛
教学目标:通过欣赏不同的艺术作品当中的牛,让学生了解艺术形式的多样性。并把不同艺术形象的牛与生活当中的牛进行对比,认识美术当中的简化与夸张的表现手法。并能用身边的废旧物品进行创作。教学目标:
基本知识:认识美术当中的简化与夸张的表现手法。
基本技能:能够运用各种表现手法、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进行创作做。思想教育:通过这节课使学生知道要勤俭节约。
教学准备:用各种艺术风各表现牛的艺术作品、废旧的纸杯、废旧的硬纸。学生准备:生活中的废旧物品。
课业类型:手工制造做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与学的活动: 活动一:
1、放录音:牛的谜语,让学生猜。
2、出示课题 活动二:
1、出示牛的图片,让小学生找出牛的特点。
2、出示运用各种手法表现的牛: 1)这些是不是牛?2)这些牛和刚才老师出示的牛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让学生认识美术字作品中的简话与夸张。)
1、录音:在音乐中想象自己心目中的牛的形象。
2、全班同学交流,听的同学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合理化的建议。
3、老师演示:
分析准备的废旧材料
根据废旧材料来想象并画出自己想做的牛的草图。剪裁手边的材料。
把准备好的材料按照草图进行粘贴。活动三:
1、学生根据自己手边的材料进行构思。
2、全班进行交流、互帮互助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3、确定草图,剪裁手边的材料,进行粘贴组合。
4、鼓励学生大胆的做,并且要注意安全。活动四;
1、学生谈自己的看法。
2、老师根据当堂的作业进行讲评。活动五:
课堂总结:同学们今天认识了美术中的简化与夸张,并且运用了这些手法,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制做了美丽的工艺品,老师希望你们能够从小树立环保的意识,发现美,创作美.札记:作业展示时,我把所有比较好的作业都别到了教室的展板上,孩子们看到自己的作业被用来装饰教室了,都很有成就感。做个虎头演起来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本课与虎有关知识的学习,使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和艺术鉴赏力得到提高。
2、对比现实生活与艺术作品中的“虎”,使学生逐步了解美术中的概括、夸张、变形的手法。教学重点:我国民间艺术中的变形与装饰手法。
教学难点:变形、认真观察分析实物、艺术品的差异。教具准备: 教具:《两只老虎》的磁带、民间有关虎的工艺品,如:虎帽、虎枕、虎鞋、布老虎等。学具:自制布口袋、即时贴纸、彩纸、各种颜料等。教与学的活动过程: 活动一:引生入境。(出示课题:做个虎头演起来)
老师拿出不同种类的民间工艺品—虎,引起学生的兴趣。活动二:欣赏范作。
打开课本,请学生看虎的照片,中国画四只小老虎,是用什么工具画的?好在哪儿?对照虎的民间工艺品,提问:真的老虎和工艺品的老虎有什么不同?例如:老虎的眼睛有什么不同?鼻子有什么不同?嘴有什么不同?师小结:总结学生的回答时,指出这种不同就是装饰与变形的结果。
活动三:介绍我国民间工艺品在装饰变形中常用的手法,简述如下:
1、立意,不把虎作为凶猛动物来表现,而作为婴儿的保护神来表现。
2、由于立意在先,所以虎的凶猛,经过民间艺人的加工变成了勇猛的虎,对虎头,眼睛,牙齿等夸张、变形。
3、装饰色彩和真老虎的色彩有时毫无共同之处,例如书中的剪纸——虎,虎的头饰和虎枕,只要把虎的特点表达出来就可以了。活动四:
1、做个虎头头饰。每个同学准备一个布口袋,把小布口袋的两头儿用毛线扎起来做虎耳,在口袋的一面挖出两个小孔做眼睛,然后用即时贴纸来装饰虎的无关。在装饰虎的五官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抓住虎的外形特征:如虎的眉、眼、鼻、嘴、牙齿、胡须以及头顶的“王”字都有哪些显著特征,如何表现出来;还要注意把虎的五官做大些,太小了无法突出特征。如没有条件,可用硬卡纸代替布口袋。例如:用一张16K的硬卡纸作为老虎的脸,横用是个胖老虎,竖用是个瘦老虎。
2、计制作一双小虎鞋,做虎鞋先要用只把鞋形剪出,然后在鞋面上装饰虎头形象,鞋子的后沿加上虎尾巴,鞋身上装饰虎皮花纹。
活动五:放音乐,以同位两人为一组,进行合作式创作。
1、同位两人一个做虎头头饰,另一个做虎鞋。
2、教师多指导,特别是部分能力差的学生。活动六:
1、做好的作品,请同学戴上虎帽,穿上虎鞋,到黑板前面进行展示。
2、作品看完后,请部分同学起来互说优点,以及存在的缺点是什么。
课堂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动手用卡纸做老虎的头饰、虎鞋,大家做的非常积极,下面请将好的作品贴在黑板上进行讲评。板书设计:
课题三:做个虎头演起来
构思
起稿
投影片
教师范作
扎、挖
剪、折
鼠牛虎的故事
教学目标
学生在表演中能初步运用简单的戏剧要素(如歌唱、分角色、语言、动作、声调、表情等),充分发挥学生的即兴创造能力,体会表演、合作的乐趣。教学准备
表现鼠、牛、虎的歌曲磁带及头饰、十二生肖的故事带 教学过程 活动一:
复习前面学过的歌曲,根据歌曲所唱的情节,启发学生感受音乐并理解音乐对戏剧情节的烘托作用。活动二:
创编十二生肖故事:鼠牛虎的故事。教师根据学生们的头饰,交叉安排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带领学生共同设置主题,创编故事情节。可安排三个动物的故事,也可安排其中任何两个动物的故事。将故事在各自的小组里讲一讲,其他的同学可补充润色,最后定稿进行排练。活动三:
学生根据创编故事进行戏剧表演。教师可巡回指导,用形象的动作、语言、表情等表现每一个动物的特征及情节;也可运用歌曲所提供的素材进行表演。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价。活动四:
给学生放《十二生肖的故事带》的片段,开拓学生的学习思路,并且对比自己所创编的故事与故事带有何差异。课后小结。
快乐的一家人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欣赏多种艺术作品,感受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家庭的主题,体会家的温馨。
2.让学生学会用艺术形式(如唱歌、绘画、表演等)表达自己对家的感情,用美的形式装饰自己的家。
课型:绘画表演课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歌曲《我有一个幸福的家》的磁带;表现家庭生活的图片若干张。学生准备:彩纸、画笔、剪刀等工具。教学过程:
活动
一、创设情境:组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教材中的儿童诗,体会其中的意境。
1、引导学生谈一谈对家的感受。
2、分组讨论,说一说自己能为家里做什么。
活动
二、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农民画和彩图,说说画中的故事。活动
三、我为家人画张像。
1、学生根据自己家人的不同特点,用画笔把他们的这些特点描绘组成一张全家幅,存人艺术档案夹。
2、教师讲解作画步骤: a、确定绘画主题。b、对于色彩的搭配。c、添画背景。d、修改完成。
3、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所画的内容一定是关于家的。
可以是家里的人物,也可以是家里发生的一件事,内容不限。
4、作品展评。
5、在老师的带领下,欣赏《我有一个幸福的家》,体会歌曲中蕴涵的情感。活动
四、课堂小结: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与互评
札记:在画家里人之前,我布置学生把家里人的照片都带来,观察一会儿后向大家描述一下家里人的模样,再让同学看照片比较说得像不像,哪里不像。这样就避免了学生因为对家人过于熟悉而找不出面貌特征。
欢迎朋友到我家
教学目标:
1、学生用一系列的艺术形式动手美化自己的家,达到提高他们的制作、绘画和戏剧表演能力的目的。
2、让学生体会和认识到艺术与生活二者的关系是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也离不开艺术。艺术体现在生活的每一个方面,我们的生活处处需要美。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打击乐、如大鼓、小鼓、镲等。教学重点及难点:
1、敲击节奏及节奏创编的练习。
2、学生设计制作自己的家。教学活动过程: 活动一:
1、在学生课前认真观察自己家的基础上,让学生说一说喜欢家中的哪个部分,其主要特征是什么?为什么喜欢?(优生、学困生)
2、用自己的画笔或橡皮泥等材料表现自己的家的一角。(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如构图、平面与立体面的表现、颜色的搭配等)活动二:
1展示学生的作品,同学间相互进行评价,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构思,对有创意的作品给予奖励。
2学生请同学到自己家来做客。
教师:(展示作品)这是小明的家,漂亮吗?听!谁回来了。(1)
教师示范:
X
X
X
X
X X
X
X
—
咚
咚
咚
咚
谁
在敲
门 ?
X X.O
O
X X
X X
X X
X
谁呀?
妈妈
是我 回来
了。
X X X X
X X X X
X
X
X
—
爷爷 奶奶
爸爸
妈妈
吃
饭
了。(2)学生随教师练习节奏,跟读。
(3)学生分角色按节奏进行练习,教师敲击打击乐器。(4)学生自己根据教师所给的节奏,进行文字的创编。(分小组讨论)(5)教师与学生合作进行节奏练习。
(6)学生自己选择打击乐器,模仿教师一边说一边敲击。活动三: 戏剧表演
(1)让学生编一段“今天朋友到我家”的故事情节,分组进行讨论创编。
(2)学生分角色表演朋友到“我家”做客的场面,学生可自己设计对白、动作,并自己进行场景的布置。
(3)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戏剧表演,分角色。
多姿多彩的天气
第 一 课 时
一、教学目标:
各种有趣的天气常识和标识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欣赏表现天气的艺术作品,学习制作天气纪录表。通过艺术活动,引发学生观察、想象、表现大自然的天气情景,通过学习增强他们探索自然奥秘的信心和兴趣。
二、教具准备:
表现天气的艺术作品(如图画、照片、文学作品等)
三、教学活动过程: 活动一:
1、教师展示多姿多彩的天气情景的艺术作品,请学生欣赏。要求:引发学生们对艺术作品表现天气情景的兴趣。
2、师生共同欣赏教材中的多幅摄影、绘画等艺术作品。
3、播放表现天气变化的音乐、谜语、诗歌、等艺术作品。
目的:调动学生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的功能,从不同艺术视角去感受大自然天气变化中的色彩、形态、声音、节奏、速度、情绪等艺术要素,发现自然界蕴含的美。活动二: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用艺术的表现形式反映天气变化,把对天气的感受,用自己喜欢的艺术形式,如描述、绘画、即兴舞蹈、角色扮演等方式,大胆表现出来,并与同学进行交流,共同分享其中的快乐。活动三:
指导学生自制一张气象记录表,用不同的色彩和图表表示天气变化,以方便爸爸妈妈察看天气。
思路拓展:
让学生自己注意观察一个月的天气变化,并用自己设计的符号、图表把它记录下来,同学之间可以进行交流,分析一下自己的记录结果是否准确。
札记:孩子们自己用画记录的天气可有趣了,有的是头发湿湿的,表示淋了雨了,有的是在吃冷饮,表示天太热„„总之充满了童趣。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通过表演等艺术活动,引发学生观察、想象、表现大自然的天气情景。学习运用艺术手段表现和交流自己的感受。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记录天气变化,了解天气图标的基础上,让他们通过舞蹈、表演等艺术形式表现天气变化,增强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信心和兴趣。
三、课型:综合表演课
四、教学用具:电脑多媒体、录音机、钢琴、电视台或广播中天气预报的录像片段或录音。
五、教学过程: 活动一:
(一)以情感为纽带,组织教学。
教师微笑着面对全体学生:同学们,我们快乐的音乐四十分开始了。教师引导学生随着优美的音乐演唱师生问好歌。教学设想:一分钟的组织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教师与学生情感交流和沟通的最佳时机,拉进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到亲切、温暖。虽然是很简单的语言,却是师生心灵相接的桥梁。活动二: 角色表演:
1、教师根据学生对天气的感性认识,师生共同商讨确定出不同天气角色的名称,录像播放天气预报的录像片:如太阳公公、风婆婆等。根据不同角色,让学生创造性地运用形体动作(如姿态、造型等)、语言、声音或表情变化,表现出千姿百态的天气变化。(让学生课前制作自己喜欢的天气角色的头饰)
2、把全班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后,利用教师所提供相关材料,学生动手制作出不同“天气角色”做需要得道具、音响、服装或标志等(活动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和鼓励学生的独到之处,激发他们的创造思维)。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与必要的提示和帮助。
3、设定某一天气变化的场景,然后针对这种“天气”进行即兴表演。如教师或学生做天气预报员发布一种天气情况,然后针对这种“天气”进行即兴表演,其他学生可以观看,也可以即兴做这种天气状态下动植物或人物的状态。天气要不断变化,扮演的天气角色也要转换。另外,还可以选择学生熟悉的某一种天气场景,编个故事讲一讲,演一演(以上教学活动可以在两节课中完成,还可以结合当地、当时的天气情况引出课题。如组织学生讨论:今天的天气是什么样的?你对今天的天气有什么感受?讨论之后,让学生用语言、形体、绘画等形式把这种天气表现出来,同学之间进行交流。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材料与工具,发挥他们的艺术想象力,通过制作、绘画、表演等艺术形式表现天气与人,天气与动植物之间的关系)。活动三:
课堂小结:对积极参与活动、想象力丰富、艺术表现方式独特、表演生动的学生,教师及时发现、鼓励、记录。并请学生相互观摩学习,这将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艺术想象力、表现力。
有趣的天气图标
一、教学目标:
通过舞蹈、绘画、表演等艺术活动,引发学生观察、想象、表现大自然的天气情景。学习运用艺术手段表现和交流自己的感受。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记录天气变化,了解天气图标的基础上,让他们通过舞蹈、表演等艺术形式表现天气变化,增强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信心和兴趣。
三、课型:综合课
四、教学用具:实物投影仪、录音机、钢琴、打击乐器、表现天气的艺术作品、绘图纸
五、教学过程 活动一:
激发兴趣,组织教学。
1、师:X X坐的真神气,大家也和他一样做得好。
教学设想:儿童好奇心极强,因此,对儿童说话形式要多样化,要有新奇感,充分利用儿童的好奇心去吸引学生。每当上课老师总是说:“上课了,请做好。”天天这样说,学生就会不在乎,甚至不当一会事,但如果教师变换说话方式,如今天说:X
X坐的真神气,大家也和他一样坐得好。明天说:坐的最好的同学可以上来表演一个节目。后天说看谁坐的最好,老师会给他颁发奖章。学生想,今天教师这样表扬,明天那样表扬,后天呢?语言新奇活泼,学生受好奇心驱使,被吸引到教师的语言上来。
2、教师引导学生随着优美的音乐演唱师生问好歌。活动二:表现天气
1、学生做舞蹈表演---“多姿的天气”。用动作、形态交流分享自己对不同天气的感受与想象(如用双臂摆动幅度大小表现风力的变化等)。
2、用打击乐器演奏---“多响的天气”。让学生自选打击乐器或自制声响乐器,表现天气中的各种声音(如用不同材料模拟风声、雨声、用不同的力度演奏或造型表现大雨、小雨、电闪、雷鸣等)。活动三:
1、绘画---“多彩的天气”。实物投影出示表现天气的艺术作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描写天气的艺术作品中的艺术手法,运用色彩表达处自己对不通天气的感受与体验(如用暖色表示温暖的天气和给我们带来舒适感,用冷色表示寒冷的天气和带给我们的凄凉感。
暖色
冷色
2、表演---“多情的天气”。利用学生自己丰富的连不表情和形体语言表现除对不通天气产生的情绪体验(如在什么样的天气中我们感到太阳最温暖,在什么样的天气下我们最快乐,狂风暴雨时我会有什么心情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将这些不同的艺术形式,根据教学活动的设计运用于不同的艺术活动之中。活动三:
课堂小结:教学结束后,可展示或再现学生的艺术作品及艺术创作的过程,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艺术活动。有趣的天气图标
快乐的时钟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听辨节奏等艺术活动,使学生感受到时钟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用形体动作描绘各种节奏不同的钟表。教学思路拓展:
1.让学生带来各种各样的钟表,听一听他们的声音,比较谁发出的声音长,谁发出的声音短,并结合书上听辨练习,用小组讨论式的方式来完成。
2.恰当地运用形体动作,来表现钟表店里的热闹场面。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分段设计表示钟表的动作和情景,然后进行表演。如三个同学合作表演,用双臂分别来做时针、分针、秒针,随音乐进行律动表演。课前准备:
录音机、磁带、各式钟表、节奏乐器
教学过程: 活动一:
1、音乐《在钟表店里》师生律动。
2、听后提问:刚才听到的这首曲子你能说说是描写什么的?(引出课题)活动二:
教师请学生拿出准备好的钟表,互相听一听各种钟表发出的长短不同的声音。让学生用声音模仿出钟表的声音。欣赏乐曲《在钟表店里》,请学生说出乐曲的情绪。再听乐曲。
感受乐曲中的节奏。学生分组根据自己的想象,分段设计表示钟表的动作和情景,然后进行表演。(如三个同学重叠在一起,用双臂分别来做时针、分针、秒针,随音乐
进行、律动表演。
让学生说出乐曲是怎样用强弱、长短的节奏来表现钟表的声音。让学生选择适当的打击乐器来表演,并组成多声部的节奏练习。三角铁:×—
×— 碰铃:
×× ×× 响板:
×× ××
我的小钟表
教学内容:
1、设计自己喜欢的小钟表图形,了解钟表的构造。
2、拓展思维,为盲人、潜水员设计专用钟表。教学目标:
1、巧妙构思设计小钟表,注意整体造型和色彩的运用。
2、通过设计特殊用途的钟表,激发学生的创造想象,锻炼动手能 力,体现为他人服务的人文精神。教学活动设想:
欣赏:激发兴趣,分析闹钟在造型与功能上的特点。启发:利用投影讲解基本形的组合。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活动一:
听各种小闹钟的铃声,引发学生兴趣,出示课题。欣赏:
1、欣赏教材中不同造型和功能的钟表图。
让学生讨论它们在造型和功能上的特点,它们分别适合放在什么地方。
2、分析小闹钟的构成。
知道是由钟表面和外部构造组成。钟表面包括:时针(短针)、分针(长针)、秒针(细针)和数字。活动二: 感受:
欣赏教材中小闹钟的色彩搭配。要求学生每个字都读清楚,注意休止符,用手指敲一下书表示,朗诵两遍。
1)出示歌曲节奏,学生看着节奏谱,默读歌词,并敲击水彩笔表示节奏。2)放录音伴奏带,学生随音乐有节奏的读歌词。
3)教师弹琴,学生分句轻声模唱歌曲旋律,注意歌曲的级进部分。4)提出歌唱坐姿:
身体坐端正,双腿并拢,小手放腿上,眼睛往前看。听录音伴奏完整的唱歌曲:《时间像小马车》 活动三: 比较:
教师分别弹奏第三句和最后一句,注意力度的变化。学生听辩哪一句像小马车由远到近跑来,哪一句是由近到远的跑? 说说小马车奔跑的特点,教师敲击小马车奔跑的节奏学生用线条或图形表示声音的变化,了解“渐强”与“渐弱”,并告诉最简单、形象的表示方法,即渐强、渐弱记号。在此基础上,演唱歌曲,并用动作或声音表现小马车渐渐跑远或跑近的情景。活动四: 表现:
采取多种形式巩固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1)将学生分成四个组,一个组唱一句,比一比哪个组唱得好(2)分段演唱,感受不同的情境。
(3)自编动作表现歌曲,师:歌曲我们已经学会了,下面我想同学们边唱歌曲边做几个动作来表现时间像小马车,一去不复返,我们要珍惜时间的情绪,你们说好不好?(生:好!)边唱歌边自编动作进行表演,教师观察哪些学生表演能力强。找几名学生自愿到讲台前为大家表演,其佘学生听琴唱歌并拍手,也可以随音乐与讲台前的学生一起表演动作,动作不要求一致。4)分组选择喜欢的打击乐器,并创编节奏型为歌曲伴奏。活动五: 编创:
选择合适的物品或乐器,创编恰当的节奏表现一个场景,学生予以评价,教师小结。
孙悟空大聚会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戏曲、皮影、木偶、剪纸、泥塑、图画、卡通等多种艺术形式塑造的孙悟空的形象,使学生了解创作来源于生活,同一题材可以用多种手法进行创造的道理。
2、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孙悟空,基本掌握孙悟空的形态特点。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孙悟空的艺术作品(绘画、剪纸、泥塑等);录像机、录音机、磁带、实物投影仪等器材。学生准备:水彩笔、《西游记》的连环画册 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评价建议:
1、组织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警醒相互评论和交流。
2、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表现进行随机的、孤立的评价。教学过程: 活动一:欣赏
欣赏关于孙悟空的艺术作品,结合教材中的介绍,请学生讲述自己知道的关于孙悟空的故事。利用西游记的主题歌磁带,引导学生回忆出孙悟空这个形象,然后描述自己多想象的孙悟空是怎样的,欣赏的各种材质描绘的孙悟空形象。活动二:观察
结合孙悟空的图画及相关资料,让学生观察孙悟空的衣着特点、面部特征及动态特征。赏一赏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教师提供的有关孙悟空的艺术作品及学生自带的《西游记》连环画册,从中比较各种作品表现手法的不同。
看一看: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各种孙悟空形象的衣着动态、面部特征使用的武器。谈一谈:引导学生较全面地概括出孙悟空这个形象的整体特征。如衣着的色彩花纹 活动三:绘制
学生在画前,教师可放录像供学生欣赏,制作中可放《西游记》的歌曲作背景音乐。教师及时辅导并对全体学生以启发和参考。画一画:教师利用实物投影或多媒体课件等形式展示孙悟空的多种动态。让学生了解孙悟空动态大体的制作方式。并引导他们自己动手动脑进一步装饰孙悟空的面部衣着和武器。学一学:让学生生动的模仿一下自己制作孙悟空的形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组织学生通过观看动画片《西游记》片段,讲述《西游记》故事情节,欣赏并学唱主题曲《一个师傅仨徒弟》,并运用肢体语言模仿曲中人物形象,表现人物形态,接受不畏艰险,坚韧不拔的思想教育。教学设想:
教师组织学生观看《西游记》动画片,并回忆故事情节,由学生讲述,教师帮助总结出部分歌词中的语汇,再欣赏主题曲《一个师傅仨徒弟》,并学唱歌曲或跟唱歌曲,鼓励学生即兴的用简单的肢体语言表现人物形象。教学准备:《西游记》动画片、主题曲《一个师傅仨徒
弟》录音带、录音机、电视机、vcd影碟机 教学过程: 活动一:
1、创设情境:听音乐做动作进教室。(录音机、录音带)
2、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齐天大圣的故事吗?谁能来讲一讲?” 活动二:
学生讲述《西游记》故事
简评学生故事,以《三打白骨精》片段为例播放动画片。(VCD机、光盘、电视机)活动三: 学习歌曲:(录音机、录音带)
A、播放末尾提醒学生注意片尾曲里面唱了些什么内容(会唱的小朋友跟唱,注意歌曲的情绪。)
B、集体一起欣赏并演唱歌曲。
C、教师播放歌曲卡拉OK伴奏,学生演唱歌曲 D、学生一起边自编动作表演,边演唱歌曲。E、分角色分组,进行表演唱。
6、活动小结: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积极参与、大胆想象、富有创意的表演活动,进行即使鼓励和表扬。
取经路上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欣赏《西游记》中相关的录像以及歌曲,让学生对艺术创作的基本知识有所了解。
2、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引导学生感受并亲身体验。
3、进行《西游记》的情境表演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西游记的图片资料或录像;《西游记》的主题歌磁带;打击乐器。学生准备:《西游记》的连环画册;自己制作的服饰、道具。教学过程: 活动一: 情境导入:
1、(出示图片孙悟空)你们知道它是谁吗?(学生答)谁能给大家讲讲自己喜欢的西游记的故事。
2、展示自己制作的服饰和道具。活动二:
听听,看看,试试
1、(出示录像片段)欣赏《西游记》主题歌。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每个人物的神态、以及是怎样出场的。
2、学生分组:运用制作的服饰和道具,自选《取经路上》中的故事情节进行表演。
3、教师向学生介绍历史中玄奘西去取经的故事和吴承恩创作《西游记》的简单过程,让学生了解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道理。活动三:节奏练习:
1、教师引导学生按以下节奏表现这些人物的行走速度,(出示图片)在美行节奏谱上粘贴上所代表的相应的形象,学生有选择的表演。唐
僧:Ⅹ — | Ⅹ —| 孙悟空:ⅩⅩ 0|ⅩⅩ 0| 猪八戒:Ⅹ Ⅹ |Ⅹ Ⅹ | 沙
僧:Ⅹ Ⅹ |Ⅹ Ⅹ | 白龙马:ⅩⅩ ⅩⅩ |ⅩⅩ ⅩⅩ |
2、学生选择打击乐器伴奏(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乐器,教师给以适当的指导,提高学生运用乐器伴奏的能力。)
3、学生分组乐器伴奏。请一组学生根据不同节奏表演,其他学生用打击乐为他们伴奏。活动四: 艺术创作。
1、续编故事:启发学生开拓思路,充分发挥想象力创编现代版的《大话西游》
2、自由编排表演《大话西游》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学习孙悟空面具、服饰、道具的制作方法,了解艺术表现的综合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纸剪刀、胶水、笔、颜料等 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一:
播放一段《西游记》的录象,让学生谈谈对孙悟空印象(为什么喜欢孙悟空,最佩服他的那些精神)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可让学生边说,边表演,锻炼学生的表现力,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活动二
让学生谈孙悟空的形象特点。分析其面部特征(对称式,尖嘴等)在屏幕上为孙悟空定格或出示其挂图、面具等。
让学生看书自学孙悟空面具的制作方法,请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教师帮助指导 活动三:
在《西游记》歌曲的伴奏下,学生动手制作道具
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分组,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和喜好制作不同的道具。(金古棒、头箍或其他西游记的成员头像等)活动四:
各组选代表穿戴道具,表演。在《西游记》歌曲的伴奏下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动画片《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2、分组表演:《西游记》片段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西游记》的资料、动画片《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学生准备:资料、自制脸谱、道具等 课型:欣赏与表演 教学过程: 活动一:
同学们,大家都知道《西游记》的故事吗?唐僧带领他的四个徒弟取经的路上,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对吗?
你知道他的大徒弟是谁吗?(孙悟空)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取经路上发生的小故事。请看——
(播放动画片)活动二:
1、赏一赏:
学生分别展示自己准备的资料。同时,欣赏动画片《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片段。让学生一边欣赏一边回顾《西游记》故事中的情节,感受与体会剧中角色的不同个性、特点。
(实物投影仪)
2、谈一谈:
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别进行讨论《西游记》中每个角色的主要特征。(从外貌、性格、服饰、道具等几方面谈起。)
初步讨论小情节、语言、表情等。
3、仪一仪:
让学生在原有讨论的基础上,在全班同学面前,说一说对剧中角色的理解。(也可以让学生接着模仿一下,以增强学生们对角色更为深刻的印象与理解。)
4、编一编:
学生可依据自己对《西游记》的了解,编写故事情节。特别是对于想上台表演的同学,应该将自己要表演的故事情节,做一次初步的编写,使故事情节能够连贯,生动。
对于个别表演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应该在注意故事情节的同时,着重注意表演时动作、表情、语言、以及个性的体现。
5、演一演:
让学生运用刚才讨论的结果和平时对作品的理解,再现故事情节并进行艺术加工。(找几位表现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表演,以便为后面的学生提供更好的模仿依据。也可以将表演能力强的学生,分散在各个表演小组当中,以提高各小组的表演质量。)(录音机、带)
6、评一评:
课堂上的评议可采取三种形式:
(1)学生之间的评价:学生们互相评价对方的表演。
(2)学生自己的评价:让学生找出自己在表演中的不足,用以借鉴。
(3)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教师从不同角度和不同的层面,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价,会进一步提高学生表演的兴趣和质量。
第 八 单 元
飞 呀 飞
教学内容:
1、2、飞上蓝天
小小设计师
第 一 课 时
教学内容:欣赏课本54页的图画。教学目标:
艺术与生活:了解人们长期以来对飞上天的向往。艺术与情感:尽情展现自己对天空的遐想。
艺术与科学:通过欣赏,了解“飞上天”需要一种怎样的力量。课型:欣赏
教师准备:关于太空的图片。学生准备:课本。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音乐,做飞翔动作进教室。
二、导课: 蓝蓝的天空,曾经是许多人十分向往的地方,他们想象自己能够像鸟儿一样自由自在的在天空中飞翔。同学们,你有没有想过这样的问题?你是怎样想象的?
三、新授:
活动一:讲述自己对天空的印象。
同学们,谁可以讲一讲自己眼中的天空是怎样的? 活动二:欣赏关于天空的图片。
1、欣赏敦煌飞天。同学们,我国古代的人们知道自己不能飞,但是他们把自己飞上天的想象寄托在另一种人的身上,那就是“神”。传说中,神无所不能,他可以飞上天,可以做常人不能做到的事情。于是人们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寄托在神的身上。
同学们,你们看看飞在天空中的“神”他们像什么?你认为生活中真的有神嘛? 看图:看过这幅图以后,你能讲讲自己的感受吗?
你觉得这幅图美吗?美在哪里?你能模仿图中仙女的动作吗? 欣赏飞天音乐,学生随音乐自由模仿飞翔的动作。活动三:欣赏人类通过高科技飞上天的图片。
1、热气球:
同学们,人们想要飞上天像尽了许多办法,你想怎样飞上天呢?(学生想象)在一开始,人们使用滑翔机,第一次尝试着飞上天,但是这并不安全,它很容易造成人身的伤害,后来。人们开始使用热气球——一种安全的尝试。
2、飞机:
现在,我们想要飞上天,采用了一种安全性好,快捷的交通工具,它就是飞机。你对飞机有什么了解?你能用纸折一架小飞机吗?试一试。学生尝试用纸折飞机,看谁做的与众不同。玩一玩,看谁的飞机飞的远~~~!
3、花样跳伞:
能够在天空中飞翔是人们的梦想,借助气球、飞机始终不是人们真正像要得到的结果。于是,一些敢于冒险的人尝试着从高空落下,在空中感受自己飞翔的感觉。同学们,你怎样认为这样的“飞翔”?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你喜欢飞翔嘛?你想怎样飞?你想乘坐飞机吗?下节课我们和飞机先生一起到天空中飞翔吧!
札记:飞上天是人类几千年来的梦想,孩子们对这个课题也很感兴趣,课前预习时搜集了大量的资料,所以本课上得很充实。
第 二 课 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搜集材料,欣赏图片,促使学生进行仔细的观察,了解飞机的类型及其外部特征。
2、通过绘画和剪贴画的制作,使学生能运用色彩、线条表现出自己喜欢的飞机形象,并引导学生表现出与别人不一样的飞机造型,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学内容:
1、欣赏飞机图片。
2、画飞机。教学准备:
教师:有关飞机的图片。
学生:搜集有关飞机的图片、文字介绍;绘画工具; 彩纸、剪刀、胶水。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一:欣赏,初步了解飞机的发展史。
1、(出示飞机图片)观察,引起学生对飞机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讨论: a、你喜欢哪一种飞机的造型?你喜欢他的哪一部分设计?
b、师生共同介绍飞机的发展:如飞机是怎样发明的?谁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飞机等。
2、学生介绍搜集的有关飞机的资料。
形式: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进行。说一说是怎样搜集的?懂得了哪些有关飞机的知识。活动二 :画、剪贴各种各样的飞机。
1、结合学生们刚才的认识和学习,引导讨论:飞机可以分为哪些类型?它们各自具有什么样的外形特征和功能。(结合图片介绍进行)
2、扩展:未来的飞机的外形在哪些地方会有新的设计,具有什么样的新功能。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给以板示,或让学生自己进行板示。教师在一旁进行鼓励,使学生能够展开更大胆的想象。
3、运用绘画、剪贴或两者结合等形式,表现未来的飞机,做“小小设计师”。辅导要点:
1)飞机的造型设计,注重外形的新变化。2)色彩的搭配。
3)教师进行及时的评价,尤其对设计独特、表现丰 富的作品进行积极展示,使学生能设计出与他人不 同的飞机。
4、活动交流:谈一谈自己的设想和创作过程,师生 共同进行相互评价。评选出最佳飞机设计师,进行 鼓励。
5、在音乐的伴随下,学生边模仿飞机飞行的动作,边进行作品展示。板书设计:
展 示 台
第 三 课 时 教学目标:
通过折纸、手工制作的拼剪等艺术活动,可以按部就班的将飞机穿、插、剪,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和想象力,培养创造意识。课型: 手工制作课 教学准备:
录音机、实物投影、图片、硬纸板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打音乐手语,师生问好。
2、欣赏。
(1)看图导入。
教师实物投影出示飞机动画flash,指导学生看分解图,并在《我是小小飞行家》的音乐旋律下导入课题。
A、图上一共有几架飞机?
B、谁能说说这些飞机都是什么材料制成的?(2)指名学生说。
(3)教师小结:刚才,我们欣赏的小飞机是用不同的材料制成的,有的是用石头拼成的,有的是用树枝制成的,有的是用橡皮泥,制成的,有的是用饮料瓶制成的,还有的使用硬纸板制成的,这些制作的同学都是一些喜欢动脑、动手的好学生。下面,我们自己也来制作一架小飞机,并且拿到操场上试飞一下,好吗?
3、讲授制作步骤:
⑴ 教师出示一架飞机模型,学生观察可分为几部分。
⑵ 出示硬纸板,并按要求用模版画出四部分。
⑶
将硬纸板按要求剪成四部分,并在相应的位置剪上开口。
⑷
将各部分进行插接、粘贴好。
飞上蓝天
教学目标:
让学生能根据图片排顺序,听故事、创编故事、绘画、做表演等多种形式,培养综合能力。在一系列的艺术活动中,增
强想象力、创造力、表演力,激发对艺术表现的兴趣。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青蛙飞天》的录音带,青蛙、大雁的各种图片资料、道具。
学生准备:彩纸、画笔、颜料、剪刀等工具。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一:排顺序,创编故事。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书中的图片,提出生动有趣的问题,学生思 考,小组讨论。
2、学生根据个人对图片的理解,给七幅图片排顺序,自由联想与 想象创编一个简短有趣的小故事,能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出来。
3、教师启发学生为《青蛙和大雁》的故事设计出不同的结局,在 这个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不断用鼓励性的语言,让学生投入到创作 活动中去。
4、教师创编《青蛙和大雁》的故事,讲给学生听,进行美育教育。活动二:画一画。
1、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小青蛙,并且用制作出的教具拼摆出小青蛙 的各种动态,使学生认识、了解小青蛙的画法和色彩,并能运用到 实践中去。
2、用学到的知识大胆创想,现场实践,画一画小青蛙后来怎麽样了。
3、学生分组制作小青蛙头饰,绘画中教师注意指导青蛙的动态、颜 色和松紧带的定位。
活动三:分角色,带道具,创编故事。
1、对学生进行分组,选出他们最喜欢的故事,让他们分角色加上对 白和道具进行戏剧表演,(这个环节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以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与成就感)。
2、表演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语言、表情、动作与角色是 否相符做适当指导、将他们创编的故事录于录音带中,放入学生档案夹中。
傲霜的菊花
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不同菊花颜色、形状的观察,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增强他们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信心。
2.引导学生用不同材料制作菊花。通过绘画、歌唱等艺术形式表现菊花,提高他们对色彩的感受力和形体的塑造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不同品种的菊花的作品和图片,表现菊花的艺术作品,歌曲《啊,野菊花》的磁带,手工制作的菊花。
学生准备:画笔、彩纸、颜料等绘图工具、毛线、豆子、即时贴等材。教学活动设计
1.欣赏艺术家的艺术作品,引发学生的积极性,多了解画家对菊花的不同表现,艺术家对菊花的深切情感和喜爱。
2.通过欣赏录像对不同菊花颜色,形状的观察,鼓励学生说一说自己还见过的菊花种类,特点等。
3.播放歌曲《啊,野菊花》,理解歌词大意,自由进行舞动。
4.欣赏教材中的菊花作品,说一说这些艺术作品是从哪个角度表现菊花的。进一步欣赏工艺制作的各种菊花。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各种菊花特点。
5.实践过程:让学生利用即时贴胶纸、豆、米、彩纸、塑料瓶等多种材料进行菊花的制作。教师将作业要求讲清,放手让学生大胆尝试各种方法制作菊花。
6.作业展评,可利用装饰花篮的形式进行,以小组为单位,鼓励学生互评,自评。教学评价建议
1.对学生有新的构思和创意的作品,教师要给予肯定和奖励。2.对合作比较好的小组给予奖励。
梅花欢喜漫天雪
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不同梅花艺术品的欣赏,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增强他们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信心。
2引导学生用不同材料制作梅花。通过绘画、歌唱等艺术形式表现梅花,提高他们对色彩的感受力和形体的塑造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不同品种的梅花的作品和图片,表现梅花的艺术作品,古琴曲《梅花三弄》的磁带,手工制作的梅花。
学生准备:画笔、彩纸、颜料等绘图工具、折纸等材料。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一:吹制梅花
1.学生欣赏教师搜集的有关梅花的国画,初步了解只用红、黑两色就能表现梅花。2.学习利用吹法制作美化图。教师先做示范,向学生讲清注意的要点。学生试做。
活动二:制作工艺梅花花朵
1教师出示梅花花朵的特写资料,让学生总结出梅花花型的特点。2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梅花花型的对称特点,制作美化花朵。3.学生制作,教师播放《梅花三弄》作为背景音乐。活动三:多多梅花开
1.将3-4种水彩颜料放在盘子里调配好。
2.将废纸揉成团,蘸上配好的颜料,在白纸上印制梅花。
3.再将宣纸对折,利用宣纸吸水的特点在对折后的宣纸上点蘸颜色,把宣纸打开,即成朵朵梅花开放的效果。
4.学生自选多种方法来制作梅花,做一个梅花贺卡。
打起手鼓
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艺术作品、戏剧表演、唱歌、折纸、舞蹈等艺术活动,让学生对民族音乐、歌舞产生浓厚兴趣,体验多元民族文化的魅力;在活动中得到人文素养、艺术能力的提高。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歌曲《娃哈哈》《新疆好》的磁带;
《阿凡提的故事》的录象或VCD光盘;常用打击乐器等。学生准备:介绍新疆的资料。教与学活动
活动一
走进新疆
一、教师播放歌曲《娃哈哈》,引出本单元的主题——中华民族大家庭。
1、学生欣赏课本中的二方连续图案、少数民族邮票、摄影及黄胃的国画作品。
2、了解新疆民族图案的特点和维吾尔人的生活习俗(如男女老少都爱戴四塄小花帽,俗称“
巴”,未婚少女梳几十条发辫,以长发为美)。
二、结合教材中图片,学生可分小组,介绍自己所了解的新疆少数民族的风情。
1、交换课前搜集的与各民族相关的图片,小组讨论。
2、小组交流:说一说,新疆的自然风光和新疆人民的生活习俗。(背景音乐为《娃哈哈》)
3、学唱歌曲《娃哈哈》,在教师的带领下,随着音乐的节奏,初步学跳新疆风格的舞蹈。
4、观看新疆的自然风光和新疆人民欢歌笑语的喜庆片段。
三、每组选出一名同学做小导游,从一个方面重点介绍一个少数民族的情况(如服饰、地理位置、饮食文化或风俗习惯等),然后让大家根据他介绍的内容,猜一猜哪个少数民族。让学生讨论谈谈维吾尔族与其他民族相比还有哪些不同(通过横向的比较,加深学生对维吾尔族的了解)。
活动二
阿凡提的故事
一、学生观看《种金子》的VCD光盘,听老师讲述故
1、注意观察片中有几个人物?
2、每个人物有那些性格特点。
二、教师带领学生制作故事中简单的任务的头饰及舞台布景。
如晒金子的黄沙滩、小毛驴、阿凡提、国王的头饰及宫殿等主要场景。
1、欣赏教材中的图片,请学生自选角色,用语言或动作形象再现故事情节,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2、求:注意引导学生把握人物特点。能使用有鲜明特征的语言、表情及形体动作表演。
三、表演《种金子》时,可以由部分同学敲击打击乐器配合表演。
如:敲击双响桶的声音XX,可代表小毛驴的脚步声(也可用口技代替);串铃可用来表现阿凡提筛金子时发出的声音,从而突出表演的效果。
四、小结
活动三
学跳新疆舞
一、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教材中新疆舞的9种基本手位,(以歌曲《新疆好》为背景音乐。)
二、学生根据书中提示自己折一顶新疆帽。
1、教师出示几顶新疆帽的实物或图片,请学生观察帽子上的图案有什么特点?
2、简单介绍“二方连续纹样”的效果,与日常生活相联系,让学生说说它都应用在什么地方?
3、学生自己设计一个 “二方连续纹样”在装饰自己的新疆帽。
4、学生戴上自己设计的新疆帽,伴着《新疆好》的音乐,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编排一段新疆舞进行表演。
活动四
我做新疆小导游
一、利用课前学生搜集有关新疆的图片、文字资料等,选出一名学生当导游,进行小游戏。
1、以乘坐“旅游车”的形式带大家到新疆“旅游”。(以《新疆是个好地方》为背景音乐)
2、导游”向大家简单介绍新疆的人土风情、地狱文化等,做导游的学生可在任何地方停下,邀请其他学生继续他的解说。札记:书上图片中的新疆帽制作方法实在让人匪夷所思,干脆我就用了平时折垃圾盒的方法来折,然后剪花边来装饰。这样的新疆帽孩子都比较喜欢,也特别好做。
敲响长鼓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对我国朝鲜民族的风土人情的了解,感受其能歌善舞的民族特点,增强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热爱;学习朝鲜族的歌曲和舞蹈,使学生的艺术能力得到发展。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朝鲜民歌《桔梗谣》的磁带;有关朝鲜风情的录象或照片;常见打击乐器,如铃鼓、碰钟、串铃等(或用饮料瓶、饼干盒自制长鼓)。学生准备:介绍朝鲜族的资料;绘画工具。教与学活动
活动一
长鼓声声朝鲜族
一、图片欣赏。
1、学生欣赏教材中的图片,教师做有关介绍,使学生从画中走进朝鲜族人民的生活,了解朝鲜族的地理位置、服饰颜色、舞蹈、民歌、饮食习惯、特产等(以《桔梗谣》为背景音乐)。
2、教师结合教材中的图片,重点向学生介绍朝鲜族的服饰特点(朝鲜族人民喜爱穿素白衣服,所以有“白衣民族”之称)。
二、欣赏歌曲《桔梗谣》。
1、教师做介绍:每逢节日,长白山下回荡着古老的伽耶琴和筒之声。姑娘们上穿小巧的短衣,下着水粉长裙,在跳板上飞腾。一对对小伙子扭在一起摔跤,似猛虎角力。在家庭舞场上,白发苍苍的爷爷、奶奶同儿孙们一起,踏着节拍,翩然起舞,显示出朝鲜族人民丰富的生活情趣。朝鲜族民歌以《道拉基》《嘿呀》最有名,歌词朴实,曲调优美,主要用伽耶琴伴奏。朝鲜族的舞蹈有假面舞,长鼓舞和刀舞,妇女喜做欢跳板和荡秋千的游戏。
2、在《桔梗谣》的乐曲中,教师教学生跳朝鲜族的基本舞步,如喜鹊步、平步拍手等(感受朝鲜舞中蕴涵的优美、抒情的,让人感到轻松活泼的节奏,从而进一步体会朝鲜民歌的风格特点)。
3、学唱《朝鲜族儿童舞》,指导学生生正确、欢快的歌唱。
4、学跳《朝鲜族儿童舞》,初步感受、表现朝鲜族儿童舞的特点。活动二
民族艺术博览会
一、根据课前对朝鲜族的了解和教师的介绍,学生相互介绍自己所知道的朝鲜族的有关情况。
二、利用学生手中的材料,让他们自己制作一件和朝鲜族生活有关的作品,可以是绘画作品,也可以是手工艺品,可以涉及朝鲜族的服饰、特色礼物等内容。
三、以小组为单位举办朝鲜民族艺术博览会。
1、先在小组内交流,最后在全班范围内交流。
2、请学生进行介绍有特色的作品,教师点评。活动三
游戏——跷跷板(此游戏在课外进行)
一、学生欣赏教材中朝鲜族玩跷跷板的图片,体会其中的快乐。
二、在教室里学生一起玩跷跷板游戏(在教室的地面上放上一张长纸代表跷跷板,两个同学分别站在两端,伴着音乐,一个跳起,一个蹲下,交替进行)。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1、在班集体中,能和同学交流、分享感受、想法和活动成果。
2、感受与体会到自己进步的脚印,并愿意朝着新的目标努力。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学会积累经验,不断总结自己的进步成果,增强天天向上的信心,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学会爱惜书本和文具,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在暑假中的旅游照片、制作、作品等、心愿卡(苹果形)、心愿树、成长袋的样子、黑板、录音故事。
2、学生:准备暑假作业、小手工、小制作、图画、照片、书法、编织、贴画、插花、旅游日记、小诗,等等。书本文具等头饰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展示自己暑假的一些旅游照片、作品,同学们,你们在暑假里最高兴的事是什么?学到了什么本领?下面就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二、小组进行交流,和同桌一起分享快乐。
1、交流自己最高兴的事。
2、交流暑假中的作品。
三、我们快乐的暑假生活
1、设置几个小组,每组为一个展台,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分类摆放在九个桌上,每个桌上摆上一个字组成“我们快乐的暑假生活”
2、指名讲讲作品中的故事
3、评选出优秀作品,每人发给九朵小红花,在每个组中选出一件你最满意的作品,把花投进相应的小盒中。
4、把优秀作品做成展板。
四、美好的小心愿
1、我们的暑假过的真是丰富多彩,暑假已经过去,我们又迎来了新的一学期,我们已经升入了二年级,我们有许多美好的心愿,你的心愿是什么?交流自己的心愿。
(板书:我升入了二年级)
2、把自己的心愿写在心愿栏里,组内交流。
3、教师出示一棵心愿树,请把自己的心愿挂在心愿树上。贴在班内。有了美好的心愿,还要为美好的愿望付出努力,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
五、成长包伴我成长
教师举起事先准备的成长包,课后回到家中,在父母的帮助下,制作一个成长包。以后,把自己写的字,画的画,得的小红花,成绩册、奖状等进步成果,放进包中。一年之后看看自己成长的脚印。
一、导入:
1、新学期开始了,你们一定又发了不少新书,请看画面。黑板演示。
2、看看自己的新书,书中有哪些内容是你最感兴趣的,为什么对它感兴趣。
3、活动一:新书真好 我们爱
(1)和同桌说一说最感兴趣的内容。
(2)指名说一说
二、书本文具对我说:
1、拿出上学期用过的书、本,在小组内进行展示,看看谁的书保护的好,请他介绍一下经验。
2、假如你是新书,你会对同学们说些什么?学生戴上头饰,扮成新书、新本和文具说说自己的希望。
3、每一个同学都愿意保护好自己的新书,拿到新书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给新书穿上漂亮的“外衣”。
(1)教师演示包书皮的过程。
(2)学生练习包书皮,教师巡视指导,同学帮忙。
(3)展示包好皮的书,表扬做得好的。
三、我的好经验
1、进行黑板演示:书上第7页图,他们遇到了些麻烦,谁来帮他们出出主意?
2、你还有什么问题,说出来,大家帮你。
四、书籍需要我们的爱护,你们知道吗?
1、伟大的文学家鲁迅,他从小就喜欢读书,对书籍十分爱惜。下面就请听一听鲁迅爱惜书的故事。(放录音)
2、你能讲一讲你与书本、文具的故事吗?
3、小结:书本、文具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平时就要对他们精心保护,书本、文具是工人叔叔的辛勤劳动成果,我们要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五、作业:你能讲一讲你与书本、文具的故事吗?
六、教学后记: 第二课:我们班里故事多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体会班集体的温暖,老师的关心,同学的友爱。感受集体对个人进步的帮助。、提高交往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表达自己看法的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体会班集体的温暖,老师的关心,同学的友爱。感受集体对个人进步的帮助。、提高交往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表达自己看法的能力。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准备:回忆一件自己和同学或和老师之间发生的一件事。教学过程:
一、引入:
我们在一起已经生活一年了,大家相互关心、共同学习和游戏,是不是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呀?我们来讲一讲、演一演我们班的故事。二、新授:
1、导入:黑板出示10、11页的图画。
(1)图
1、大家好!我叫李燕,下面我就给大家讲讲发生在我和同学之间的故事。记得春游那天我忘记带水了,我们组的李晓明发现了,马上把他带的两瓶水分给我一瓶,我接过同学递过来的水,感激地说:“谢谢你!”王晓东看见了也要把他带的饮料送给我喝,我连忙说:“够了,够了!”
(2)过渡语: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在你和你的同学之间、你和老师之间是不是也发生了像李燕和他的同学之间这样的故事。
(3)图2、11页的三幅图:当你生病的时候,老师……;当你和伙伴有了矛盾的时候……;当我们班获奖的时候……。
(4)这些故事你能和你的同学讲讲吗?
2、分小组讲一讲你和同学之间,你和老师之间发生的故事,并推荐出组内讲得较好的同学。
3、全班汇报:请组内推荐的同学给全班同学讲讲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也可以邀请帮助过自己的同学和自己一起演一演)听了这位同学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1)过渡语:老师、同学曾经给予你多少帮助,那时你的心情怎样,你最想感谢谁?把最想感谢的同学的名字记在绿树叶上。
(2)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
(3)记下你最想感谢的同学的名字,并贴在黑板的大树上。
4、制作感谢卡
(1)过渡语:一年中,在我们中间发生了许许多多的感人故事,我们感谢这些同学,衷心的向他们说一句:“谢谢你们!”要感谢的同学还有很多很多,是谁还帮助过你?什么事情?用什么画面表现出来?写一句什么话表达自己的感谢之情?让我们一起来制作一些感谢卡吧!
(2)学生制作感谢卡
(3)同桌交流。然后把它送给自己所感谢的人。
三、作业:
当别人帮助了你,就请你及时的去感谢别人。一句“谢谢您!”“多谢您了!”既是礼节也是对他人的尊重,更是人与人之间的友爱之情。
四、小结:
我们的班级就像我们自己的家,在这里只要我们有了困难,就会得到帮助,我们的点滴进步都离不开集体中的老师与同学。老师的关心,同学的友爱,集体的温暖是时时刻刻存在的。
五、板书设计: 我们班里故事多 老师的关心 同学的友爱
六、教学后记:
第三课:让我们的教室清洁又美丽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1、在完成集体任务承担责任中,建立真正的责任意识,表现对集体的热爱。
2、通过清扫教室,使教室变得整洁,使学生在为班集体服务的同时,提高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认真做好值日,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难点。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一张红旗榜,一个班级保洁公约。
教学过程:
一、引入教学。(联系实际 学习榜样)
1、同学们,请大家认真观察一下我们班的教室,看看今天我们的教室哪里干净?哪里不太干净,还需要再整洁?是谁把教室打扫得这么整洁?
2、平日里,你是怎样做值日的?我们哪个组的同学做值日最认真,做得最好?小组交流,选出我们班的优秀值日生
3、选出的优秀值日生,介绍自己是怎样认真做值日的。可以一边介绍一边进行情境模拟。
二、教学新课。(讨论交流,开展评比)
1、在平时做值日时,有没有出现过这些情况,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
(放学了,同学们准备做值日)
(1)组长说:“张某,你来扫地。”张某用手摸着头想:我喜欢擦桌子,可是组长让我扫地……做值日的过程中
(2)一个小朋友洒完水,想:我的任务完成了,我……做完值日,其他小朋友都走了,只剩下最后两个小朋友了
(3)一个小朋友在招呼另一个小朋友出去玩,可这时发现教室的窗户没有关,这个小朋友说:“窗户还没有关,我……”
(4)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2、班里卫生靠大家,我们来比一比,看看哪个小组同学值日做得好。我们给他们插面红旗。教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红旗榜”请各组组长把自己组事先设计好的小组标志牌贴上去。看看哪个小组红旗多。
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仅要做好值日,更重要的是做好值日后,保持教室内的整洁,你怎样保持室内整洁?小组讨论,交流。
4、总结汇报,注意以下几点:
(1)手工课后,地面有纸怎么办?
(2)用转笔刀削铅笔,铅笔屑怎么办?
(3)午餐后,餐盘怎么办?
(4)桌椅乱了怎么办?
(5)用完教室里的扫除工具怎么办?
5、大家的事情大家做,干干净净真高兴。为了能使我们每天都在一个舒适干净的环境中学习,让我们一起来制定一个“班级保洁公约”。小组讨论,分组制定
6、把各小组制定的公约集中、整理,形成班内的“保洁公约”,共同保持教室清洁。
三、总结
教师讲述:在值日劳动中,虽然我们自己受了一点累,却换来了教室的整洁,使同学们有一个干净的学习环境,所以我们每天的劳动,不仅为大家,也为自己,为集体带来了好处。我们应该感到高兴。为了使我们的教室更美,我们想一想,怎样把教室装扮得更美?同学们自由组合结成小组,讨论一下,把自己组的建议写下来,并且准备一些装扮教室的材料、物品。
四、教学后记:
第四课 好书大家看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1、集体生活中能与同学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交流分享、感受生活成果。
2、能以文明有礼貌的方式和同学交往。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3、感受多读好书能扩大知识领域,激励自己不断进步。教学重点和难点:
感受多读好书能扩大知识领域,激励自己不断进步。教学准备:
教师:图片、图书若干 学生:图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引导新课:
1、教师讲述:同学们,你们都有好朋友么?我也有个好朋友,你们猜猜它是谁?(出示书籍)对了,就是图书。
2、板书课题:好书大家看
三、讲授新课:
1、欣赏图书:出示图书图片。
2、介绍自己喜欢的图书
(1)教师介绍图书《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2)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图书。
3、好书大家看
分学习小组交流图书:老师抓住机会表扬借书活动中互助友爱的学生、有礼貌的同学。同时注意观察学生在借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怎样借书还书
(1)说一说:在借书的过程中你看到了什么值得学习的事情。
(2)说一说:在借书的过程中你看到了什么不满的事情。
(3)帮帮这些小同学
5、利用电脑动画解决问题
(1)书没看完怎么做标记?
(2)借的书还了,可是没看完怎么办?
(3)怎样做才能不把借来的书弄脏弄破?
(4)怎样还书才能使书的主人高兴?
(5)借来的书能转借他人看么?
6、小书签真可爱
(1)出示教师制作的小书签
(2)讲解制作的过程:
A、裁纸 B、设计 C、画图 D、剪贴 E、穿绳
(3)学生合作制作小书签
7、听故事
四、小结
你们在游戏中是不是也发现许多有趣的问题?图书世界真是很奇妙,有很多奥秘等着我们去揭开呢!就让我们从现在起去探索吧!别忘了在探索图书世界时要注意和周围的同学配合好,爱护图书。希望每位同学都和好书交上朋友。
五、教学后记
第一课:秋天在哪里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1、观察认识秋天的季节特征,在情境任务中发现秋天,感受秋天的美。
2、活动中培养学生集体观念,体验成功,并乐意与大家分享成功的喜悦与成果。在探索环节中增强学生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教学用具:
1、两张长黑板贴
2、不同颜色的卡纸四张。教学过程:
一、帮丢丢找秋天
1、激趣:小朋友们,遇见你们我可真高兴!因为我听说你们都是乐于助人的热心孩子。这下丢丢可有救了。丢丢是谁呀?他原来和你们一样也是二年级的小学生,可是现在却变成了一只小老鼠,这是怎么回事?让我们来看看丢丢的遭遇吧。
2、CAI《丢丢的遭遇》
一只哭泣的小老鼠:“呜~~我是丢丢。我和你们一样是个二年级的小学生,前天晚上我做了个梦,醒来就变成了这样。可是我记得恶魔对我说……”长翅膀的恶魔:“想变回小学生只有一个办法,5月1日前告诉我秋天在哪里。否则让猫吃了你。”丢丢边哭边说:“小朋友们,现在可是春天,秋天在哪里啊?”
CAI揭题《秋天在哪里》
3、激情:5月1日不就是明天吗?热心的小朋友们,你们谁愿意帮助丢丢?好,让我们一齐加入到(贴板书:帮丢丢找秋天)的行列里来吧!可现在是春天,从哪里找秋天呢?这不,好心的秋姑娘给我们送来一组照片,小朋友们睁大眼睛找找秋天到底藏在哪里。
CAI一组音乐图片《秋天》
4、学生交流找到的秋天。师随机在POWERPOINT上书写:丢丢,你好,我们找到的秋天有:
1、叶子慢慢变黄;2农民伯伯开始大丰收……丢丢你收到信了吗?
CAI《丢丢的回话》:谢谢你们,我收到信了,瞧,因为你们的帮助,我又变回原来的自己了。我真高兴,我想邀请小朋友们与我一同分享成功的果实。你们愿意吗?
5、过渡语:因为大家的齐心协力,终于帮助丢丢解决了困难。小朋友们,谈谈你现在心情如何?啊,我为你们感到骄傲,请你们给自己一个“呱呱叫”(手势)。太棒了,丢丢向我们发出了邀请,想去吗?让我们开开心心地一同分享成功的果实吧!
二、分享成功的果实(贴板书)
1、要求:可是水果在哪儿呢?想吃水果,得先找到。这样吧,咱们分四大组把你们记忆中的秋天的水果名字写在“水果清单”上,也可以用彩笔画一画。因为每一大组只有一张,却坐着七八位同学,你们说你争我抢能圆满完成任务吗?所以就要看看哪一组在最短的时间里最会合作,小组长组织协调得好,组员友好相待,而且动作最快,老师要给这样的小组分发“友好星”。准备好了吗?开始吧!
2、小组派代表汇报,将“水果清单”贴板书。师顺势出示自己收集的水果图片以供欣赏。激情:因为小朋友们的再一次齐心协力,让咱们有这么多美味可口的水果,让我们再给自己一个“呱呱叫”。原来景色的变化和水果都能告诉我们秋天在哪里,看着这么美的景色,享用这么多美味的秋天的果实,谁来夸一夸秋姑娘?(学生各抒己见。)
3、激趣:秋姑娘这么好,我们唱歌给她听好吗?
CAI出示《春天在哪里》的歌词。
质疑:呀,只有写春天的歌,怎么办?
解疑:对了咱们把歌词改成写秋天的歌不就行了吗?好主意!
师生新编《秋天在哪里》:
“秋天在哪里呀,秋天在哪里秋天在那小朋友的眼睛里看见黄的叶呀,看见熟的果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哩哩哩哩哩哩哩 哩哩哩哩哩哩哩哩哩哩哩哩 哩哩哩哩哩秋天在小朋友的眼睛里 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
(师中途可随机提示:秋天的叶子变成什么颜色?秋天的果子怎么样了?将春天“红的花、绿的草”改成“黄的叶、熟的果”)
师生齐唱。并再给自己一个呱呱叫。
三、彩色的秋天
1、过渡:老师姓黄,在我眼里秋天是黄色的,那是落叶的颜色。在你们眼里秋天是什么颜色的?谁说得好,奖给他“最佳色彩奖”。(学生们纷纷举手说自己眼里秋天的颜色。)你们知道吗?有一个地方的秋天是彩色的呢。来,让我们一起去“农夫果园”瞧瞧那里多彩的秋天吧。
CAI图片《农夫果园》。
2、问题串串烧:来到果园,你看到了哪种颜色的秋天?来指一指。这么多果树和庄稼,是谁种的呀?农民伯伯是为自己种的吗?那他为了谁?想一想,从春天播种到秋天收获,农民伯伯整整辛苦了两个季节,并且年年如此。有一首诗写得好,我们来背一背:悯农。这首诗告诉我们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粮食与水果?(贴板书:珍惜)联系:你们是不是觉得有点疲倦了?想一想,我们上一节课只要40分钟,而农民伯伯种粮食却是年年春种秋收,谁的时间更长?谁更辛苦?
小结:我们要珍惜农民伯伯为大家种出了一个多彩的秋天,让我们给农民伯伯敬个礼,由衷的说一句“农民伯伯,您辛苦了!”(贴板书:辛苦了)你们说这个“最佳色彩奖”应该颁发给谁?(全班异口同声:农民伯伯)
师代表全班小朋友,将“最佳色彩奖”贴上黑板。
4、过渡:黄老师写了一首小诗,一直不舍得拿出来,今天看到你们的出色表现,好吧,让我们一起满怀深情地念出来,赞美农民伯伯,赞美秋姑娘吧!
CAI诗:《让我告诉你》
“让我告诉你秋天在哪里秋天在飘落的黄叶里让我告诉你秋天在哪里秋天在各色的水果里让我告诉你秋天在哪里秋天在小朋友的眼睛里让我告诉你秋天在哪里秋天在农民伯伯的汗水里”
5、过渡:拿起手中的画笔,尽情地描绘你们眼中多彩美好的秋天吧!画完告诉我,你为谁而画?(引导:除了农民伯伯,难道没有你还想送画的人吗?其实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有很多人为你洒下了汗水呀。比如说妈妈、老师,让我们也由衷地对他(她)们道一声感谢吧!)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秋天的收获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1、观察并参与秋天的收获,体验丰收的喜悦,愿意与别人分享快乐。
2、增强劳动意识和技能,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尊敬付出劳动的人。教学重点:
认识几种秋天成熟的果实,初步学习用分类的方法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增强劳动意识和技能,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尊敬付出劳动的人。教学难点:
通过各种感官观察认识几种秋天成熟的果实,初步学习用分类的方法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搜集资料调查秋天收获些什么;搜集一些关于爱惜粮食的诗歌或谚语;准备一些秋季的果实。
2、老师准备:一些秋季的果实。教学过程:
一、分享收获的喜悦
1、师: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生:秋季)秋姐姐带着礼物悄悄来到了我们身边,你们想不想知道她给我们带来的是什么礼物?那就请每个组的组长代表你们组的同学来猜一猜。(请每个组的组长把手伸到老师准备的袋子里,摸一摸里面的东西,说一说这个东西的大小、形状、摸后的感觉,并猜一猜是什么?)猜对了,老师送一些给这个小组的成员品尝。
2、师:刚才你们品尝的食物好吃吗?这些都是秋季收获的果实,秋季还有哪些果实也成熟了。我们一起看看录像。
二、认识秋天的果实
1、问:
(1)师:你看到了哪些秋天的果实?(生回答)
(2)师:你知道秋天还有哪些果实也成熟了吗?你有没有亲自采摘过这些果实?
(3)学生展示自己和家人采摘的照片,讲一讲自己知道的秋天的果实和采摘的喜悦。
(4)师:没采摘过的同学,以后有机会也让爸爸、妈妈带你去采摘,感受一下秋天收获的喜悦。
2、辨析
师:刚才同学们还说到了一些不是秋天收获的果实,我们一起来分辨一下在下面这些果实中,哪些不是在秋季成熟的果实。
3、出示黑板,请同学操作。
图中有西瓜、桃子、麦子、春笋、荔枝、苹果、栗子、猕猴桃、柚子,其中西瓜、桃子、麦子、荔枝是夏天成熟的果实,春笋是春天的收获。
三、分类
1、师:同学们也带来了一些果实,我们给这些果实分分类。(按水果类、蔬菜类、干果类、粮食类分)同学们把自己带来的果实摆放在相应的位置。
2、还有哪些分类的方法,以小组为单位给小组内同学带来的果实分分类,把分类后的结果记录在纸上,可以用写或画的方法。
3、小结:同学们能想到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来分类,非常好!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就可以运用不同的方法与思路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四、珍惜劳动成果
1、师:这些形状各异、颜色不同、味道香甜的果实摆在我们面前,你想到什么?(同学们说说自己的想法)
2、师:我们一起看看这两位小朋友是怎样做的,他们做的对不对?
(1)放录像:一个同学盘子中剩了很多饭菜,另一个同学盘子中的饭菜吃得非常干净,桌子上却撒了一些饭粒。
(2)同学回答,给他们提建议。师:我们一起来读一首儿歌,听听儿歌中是怎样说的。
师:你还会哪些关于爱惜粮食的诗歌,给大家朗诵一下。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我们不要忘记这丰收的果实是农民们辛勤的汗水浇灌出来的。让我们再大声朗读一遍这首儿歌,来结束我们这节课。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秋游去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正确选择适合自己外出秋游的物品,不攀比,不盲从。
2、了解一些出行的安全常识,培养守秩序,爱护环境等基本的文明行为。教学重点和难点:
1、正确选择适合自己外出秋游的物品,不攀比、不盲从。
2、了解一些出行的安全常识。按顺序上下车,游玩时不单独行动,过马路走人行横道,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同学们,你们以前都到哪里去游玩呢?愿意给大家讲讲吗?
2、那么,今年的秋游你想去哪里呢?请你和小组的同学商量一下好吗?
3、出示图画,看了这么美的景色,你们想不想去游览一番呢?我们在秋游时应该带什么呢?
二、秋游带什么:
1、小组讨论,再请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如果去秋游,我们想带些什么?带多少才适量呢?
2、请你说出带这些物品的理由好吗?
3、评选“最佳出游准备奖”,请学生把设计出行物品的清单写在教师发的纪录纸上,可以是文字加拼音或加图画的纪录,全班一起来评选,评选条件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a.秋游去那里?b.秋游去干什么?c.自己想带的物品有没有可能找到?d.父母同意不同意?
小组派代表向大家介绍本组准备的物品以及选择这些物品的理由,其他成员可以补充。在全班同学交流的基础上,评出获“最佳出游准备奖的“小组
三、闯关游戏(怎样秋游)
1、出示黑板(闯关游戏)
2、全班分成6个组,每组负责把守黑板中的一道关(见教材46-47页)围绕本道关口的内容,小组同学讨论问题的答案,老师做补充。问题如下:
a、秋游出发前要检查什么?
b、乘车时注意什么?
C、游玩时怎样防止丢失和掉队?
d、大家在一起游玩时,怎样做到互相关心和帮助?
e、怎样保护旅游景点的环境?
f、秋游完,回家的路上,应注意那些交通安全?
3、同学们,请每个小组推荐3-4个同学闯关,其他同学把守本组负责的关口。把守的同学可先到电脑黑板中查找本关的全部答案。闯关的同学要全部答对才可以进入下一关回答问题。没能答对时,该组这名同学被罚下,其他成员继续闯关。最后看那组闯关同学全部过关,安全回家,则获得“小小旅行家“奖。被罚下的同学不要气馁哦!可以在其他组同学未能答对时,补充正确答案,再加入闯关(活动开始,教师指导)。
4、祝贺那些在本课中获得奖章及奖品的同学,相信你们在秋游过程中一定可以玩得尽兴而安全,做到“高高兴兴秋游去,平平安安回家来”。
5、没有得到奖章或奖品的同学别着急,请你把你对秋游的其他建议写在“我来支招“的小卡片上。也会获得惊喜哦!
四、歌唱<<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
教师范唱歌曲,学生跟唱。
五、教师总结:
秋游可以让我们欣赏大自然美丽的景色,也可以让我们痛痛快快的欢乐歌唱,让我们插着“安全”和“环保”两只小翅膀飞翔在秋游快乐的天空里,你们说好不好?
六、课后延伸
1、学校要尽量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去秋游,如果实在去不了,可在假设要去的情况下,在室内研讨后,请家长利用节假日的时间带孩子出去秋游。
2、召开“我游览秋天”主题班会,介绍秋游的景点及秋游的注意事项,教师可为学生提供部分资料。
七、教学后记:
第四课时:秋天的节日 教学目标:
1、了解一些有关中秋节的知识,热爱祖国的传统节日。
2、在尊老、敬老的节日里获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美好体验,以实际行动关心老人、尊敬老人。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一些有关中秋节的知识。并在敬老的节日里以实际行动关心老人、尊敬老人。知道平时该如何关心老人。
2、了解一些与月亮有关的科学知识,学习观察、记录等简单的科学探究方法。
德育目标:教育学生要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尊敬老人、帮助老人。教学用具:
一些月饼,扮演老人的服装,生日蛋糕,老花镜等。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1、进入秋季,我们迎来了秋高气爽,获得了五谷丰登,也迎来了一个秋天的节日。请同学们观看动画,告诉大家这是什么节日,好吗?
2、出示黑板:玉兔吹喇叭,爷爷打月饼,辅以歌曲。
歌词:八月十五月儿明呀!爷爷为我打月饼呀!月饼圆圆甜又香呀!一块月饼一片情呀!引出中秋节。
3、出示挂历找到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即为中秋节。
4、教师讲中秋节的起源。
5、请学生讲自己知道的有关中秋节或月亮的传说故事。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如果学生讲不出,教师则出示嫦娥奔月的动画)并同时解释,中秋节这天为什么要吃月饼的原因。或朗诵有关写中秋节或月亮的诗歌。
二、新授:
1、请学生介绍他们是如何过中秋节的?由于外地学生较多,从而可以介绍各地有代表性的习俗。教师可以做适当补充。
2、一边请学生观看中秋节的图片,一边读思乡的信件。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海峡两岸、驻岛官兵)
3、欣赏各式月饼(黑板)
4、学生一边分吃月饼,一边送出自己的祝福。教师送给每个学生一个形状象月亮的白色小球,请学生打开小球,即可看到小球内纸条上的中秋祝福。在请学生说说自己接受祝福的感受。并把祝福写在小星星上送给同学或贴在黑板上。黑板上的板书即刻完成。圆圆的月亮上写着“中秋节”三个字。在其周围贴满了写着祝福的小星星,一幅人文星月图出现在师生面前。
5、出示月相图(黑板)让学生初步认识月相的变化。使学生明白月亮不是天天都这么圆的。有时间的话,请学生画出自己记忆中的月亮,作为巩固。
6、月亮上还有很多秘密等着我们去发现。让我们先来看看人类登月的伟大创举吧!
三、小结:
我们既看到了人文的星空,感受到了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看到了自然的星空,有了探索宇宙的强烈愿望,那么从今天起,就努力学习传统与现代的有用知识,去实现你们的梦想吧!
四、教学后记
第一课:你真棒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1、善于发现同学的优点。
2、学会欣赏、赞美他人的优点
3、能学习同学的优点、长处,激励自己进步。教学重难点:
1、学会赞美他人的语言。
2、在生活中养成欣赏、赞美他人的好习惯。德育目标:养成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和优点的习惯。教学用具:黑板、优点放送卡、奖状。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听说最近我们班的同学非常棒,我想把这几张奖状奖给咱们班的同学。你认为到底应该奖给谁呢?
1、第一张奖状是勇敢奖,奖给咱们班最勇敢的人。
2、第二张奖状是优点奖——奖给这个团结、进取的优秀班集体中,一个有优点并且能找到别人有优点的同学。
3、第三张是学习奖--奖给能努力学习别人优点的同学。
二、活动中明理:
为同学找优点。小组成员发言要有秩序,不发言的成员要认真听别人的发言;在别人讲述自己的优点时,数一数同伴为自己找到了几条优点。然后,全班交流:你的同伴为你找到了几条优点?你有什么想法?是否很高兴?你以后将怎么做?
小结:每个人都有许多的优点,我们应该正确了解自己的优点,积极地发掘它,增强对自己的信心。
评价:同学们,你认为应该奖给谁呢?为什么?
1、学生自由发言,说出原因。
从多种角度称赞同学:主持人向同学说明肯定自己和赞美别人的基本方法,即填充句子“我是一个……的人”、“你是一个……的同学”。(附赞美词语:乐于助人、兴趣广泛、有恒心、认真学习、勇敢、温柔、有理想、善良、文静、细心、坚强、思维能力强、组织能力强、有责任心、有主见、善解人意、活泼开朗、尊敬老师、坦率、人际关系好、热爱劳动、诚实、聪明、热情大方、成绩优秀、五官端正、眉清目秀、身材苗条等,跑步快耐力佳、幽默风趣、上课专心、运动健将、老师有问必答、班上的开心果、棋艺不错、生物不错、篮球不错、心胸宽大、能虚心接受批评、乐观开朗、温柔友善、见义勇为、幽默、爱读书、数学好……)
2、同桌交流——夸夸别人,为制作优点卡做准备
3、师:听同学们一说,老师现在发现,咱们班有优点的同学可真多!我看这样,能不能把你想说的制成优点卡送给同学,好不好?
三、实践中导行
1、制作优点卡——教师指导,(可以为同桌,也可以为其他同学)。
2、赠送优点卡(黑板出示):找个几个同学展示自己的设计:说说给谁的,他的优点是什么?说说你的心里话!最后把优点卡亲手送给他。
收到优点卡的学生谈感受——教师帮助张贴优点卡(选4―5学生展示)
3、集体活动,赠送优点卡
4、为没有收到优点卡的同学找到优点?
每位同学都他们真诚地对他(她)说一句由衷、贴切、独特赞美的话。通过同学相互间的赞美,感受被他人认可的快乐,同时学会欣赏他人。
全班同学为他找优点,用恰当的、带有个性化的方式夸奖同桌,如竖起大拇指、拍拍对方的肩膀、微笑等。
针对平时不引人注意的、性格内向的学生,教师通过带头为其找长处,引导其他学生为其找优点,写在老师制作的优点卡上,学生受到了极大的鼓舞,感受到集体的关怀与温暖,促使其与班集体、与同学更融洽的相处。
师:现在,咱们班每个同学都找到了自己的优点,也学会了给别人找优点,这个消息被一位小记者听说了,他要来采访一下大家,(投影:听到同学的夸奖,你心里有什么想法?你在夸奖别人的时候有什么感受?)新课标第一网
四、颁发奖状
教师总结:无论是赞美别人,还是被别人赞美,都会给人带来积极、愉快、高兴的体验。因此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观察,积极发现别人的进步与优点,以恰当的方式告诉他,让他知道你对他的欣赏,使大家生活在一个愉快和谐的环境中。
同学们,知道我们的第二张、第三张奖状应该给谁了吗?(学生说自己的想法)
师:每个同学都找到了自己的优点,也学会了给别人找优点。其实我们每一个有优点的人和每一个能发现别人优点的人,都是这张奖状的主人。全班同学在奖状上签名。
第二课:我也棒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1、能发现、欣赏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并能保持和发扬。有自信心。
2、能看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并为此而高兴。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能发现、欣赏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并为此而高兴。
2、懂得保持发扬自己的优点,并不断学习他人的优点。课前准备:
反映自己优点的美术手工作品、奖状、证书等实物,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
导语:“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么?在上节课中,我们一起学习了《你真棒》这一课,在课上大家发现了其他同学,身上的许多优点,而且找到了自己学习的小榜样。而今天,我们就来找一找,说一说自己身上的优点,用事实证明你们棒,我也棒。同学们,你们说好吗?”
二、活动一。
游戏:击鼓传花话优点(目的:引导学生积极寻找和发现自己身上的优点与长处。)
导语:“下面呀,就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玩一个“击鼓传花话优点”的游戏。在游戏中,鼓声停的时候花落在谁手中,就请你勇敢地站起来大声地向同学们介绍一下或者展示一下自己的优点。而其他同学呢?请你们都当一回小评委,你们要认真地听,仔细地看。如果你认为这个同学介绍得优点真是很出色,就请你们用热烈的掌声告诉他,真棒!准备好了吗?游戏现在开始。”
1、老师击鼓学生做游戏。
2、在游戏当中鼓励学生即兴表演等形式来展示自己的优点。
在游戏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注意帮助学生从多方面寻找自己的优点,不要只注重学习与特长方面的长处。例如:我喜欢笑、我的朋友多、我爱看书、我踢毽子好等等方面进行寻找,拓展他们的思路,从各方面都能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增强他们自信心。(2)在优点展示的过程中,老师要及时地给予积极的评价。(3)老师要特别关注那些弱势的、平时表现比较差的学生,让同学们帮他们一起找优点,使他们也同样得到积极的情感体验。
3、小结:“在这个游戏中,通过同学们的介绍,老师发现原来我们班的同学是那样的优秀,有这么多的优点。老师真为你们感到自豪!”
三、活动二:
听听身边人的心里话。(目的:让学生们更好的了解自己,为自己的成长和变化而感到高兴,使他们在周围人的鼓励声中得到积极的情感体验。)
导语:“你想知道其他人是怎样夸奖你的吗?”出示黑板:学生点击自己的姓名就可以看到老师、家长、好友对自己优点的夸奖。
四、活动三:
我的优点多又多。(目的:进一步量化自己的优点,更加形象与直观地感到自己的进步,并为此感到高兴。)
1、学生把自己的优点记录在优点星上,数数自己到底有多少优点,然后放在透明的瓶子中。
2、小组间进行交流,看看别人都有哪些优点。
3、提问:此时此刻,你在想些什么?
五、活动四。
(目的:使学生懂得要保持和发扬自己的优点,并能向他人学习。)
导语:“同学们,老师此时的心情和你们一样的高兴。可是,你们知道吗?你记录在优点星上的优点如果不存在了,那么,这颗星星就会很快消失。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可以使它们永远不消失吗?”
1、学生讨论回答:(板书:要保持与发扬自己的优点。)
导语:“对待自己已有的优点、长处要保持与发扬,这样我们的优点才会永远存在。如果我们只保持现有的优点,恐怕我们永远也不能进步。同学们,怎样才能让自己的优点越变越多,让瓶中的优点星不断变多,永远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呢?
(1)小组讨论:如何让自己的优点变的越来越多呢?(板书:不断学习他人的优点。)
(2)小结:刚才同学们说得太好了,我们不仅要保持和发扬自己的优点,还要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不断的学习他人的优点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这样才会使我们取得更大的进步。同学们,你们准备好学习别人的那些优点了吗?
(3)学生回答。
(4)提问:你曾经向别人学习过优点吗?觉得怎么样?
导语:“看来学习别人的优点对我们的帮助真是很大,它可以使我们不断的进步,也可以使我们的优点越变越多。请同学们赶快把自己的愿望写在这些彩色纸条上吧,它会激励你不断的进步。”
(5)学生把自己将要学习的优点写在彩纸上。
六、总结:
同学们,你们可真了不起呀!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继续保持和发扬自己的优点,互相帮助,互相督促,使这些记录了你们美好愿望的彩色纸条,尽快地变成优点星,让你们的优点越变越多。我相信在大家的不断努力下,你们一定会成功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七、教学后记:
第三课:学做小雄鹰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1、了解鹰的生活习性和本领。
2、认识到自己身上娇气的地方,想想应怎样改正。
3、能够与同学展开讨论,说出自己在生活学习中做不到、做不好的事情,并结合自己的经验给大家出主意。教学重点和难点:
能够与同学展开讨论,说出自己在生活学习中做不到、做不好的事情,并结合自己的经验给大家出主意。教育目标:
1、愿意做勇敢、坚强的孩子,不娇气,培养不怕吃苦、勇于和困难作斗争的品质。
2、有勇气尝试富于挑战性的活动,面对挑战不胆怯,树立能够想办法做好的勇气和信心。
3、制定“小雄鹰”计划激励自己克服困难。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今天老师特意邀请了一位老朋友和我们一起学习知识,快看看是谁来了?没错,快和贝贝打个招呼吧!
2、老师要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故事是这样的。出示黑板一
二、听故事想问题:
1、师以诵读代讲:鹰妈妈生了一对可爱的小宝宝,它常常对这两个小家伙说:“你们要飞上蓝天,做勇敢的小雄鹰。”小鹰康康听了妈妈的话,就跟着妈妈每天练习飞行,而多多却一点也不想学。这一天,天空刚刚还很晴朗,突然电闪雷鸣下起了暴雨。狂风像发了怒一样,把树木吹得东倒西歪(黑板声效)。康康说:“大风大雨我不怕!”就拍拍翅膀跟着妈妈飞走了。多多呢?它还是躲在窝里,真是急死人了。
2、孩子们,我们快把多多叫出来,你劝劝他,老师也拖动多多,我们一起来!
3、哎!(老师边摇头边叹气)最后的结果大家一定猜到了。黑板:康康飞上了蓝天,成为了一只真正的雄鹰。
4、为什么同是鹰妈妈的孩子,康康飞上了蓝天,而多多就不行呢?
根据学生发言板书:
怕 懒 图片
勇 勤 图片
5、为什么康康一定要克服困难练习飞翔?
6、好朋友贝贝也向我们提问题了:“你愿意向哪只小鹰学,为什么?”
7、教师小结:
我听出来了,大家都愿意向康康学。的确,生活不能总是一帆风顺的,只要拥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克服困难的信心与行动,才能战胜困难,学会生存的本领。我们人类也是如此,要想将来展翅高飞,必须从小接受锻炼。来来来,快让我们一起学做小雄鹰吧!(指康康的图像,板书)新-课-标-第-一-网
三、联系生活交流感受:
1、说起来容易,这生活中的难事啊还真不少呢!
2、黑板:出示书上插图(68——69页)讨论:图中小朋友遇到的问题你有没有遇到过?
3、老师摇身一变是记者身份啦!我准备采访几位参加我们《实话实说》节目的小嘉宾。谁愿意接受采访呀?
(1)你好!你经常会遇到这些情况吗?比如说哪种,你当时怎么想的,怎么做的,为什么?
(2)找一个男孩,你遇到过哪种情况?比如拼装四驱车太难了,有没有想过放弃,最终如何?
(3)面对全体学生:实话实说有没有人在遇到这些困难的时候有些发怵,让困难把你压倒了
四、动手操作经验积累:
1、看来大家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做法还不太一样,当遇到挫折怎样才是正确的做法呢?
2、黑板出示游戏:欢迎你参加“学做小雄鹰”擂台赛。
3、介绍游戏规则:小选手们4个人一组,完成你手中的拼图。在规定时间内比一比哪个组合作得好。
4、flash黑板,老师下组查看。
(1)教师提醒:在拼图过程中你有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怎么办?向谁学?
(2)鼓励发小奖票:夸合作好的小组(爱思考、充满自信……)。
(3)倒计时游戏结束
5、采访
(1)第一组:快介绍经验,你们为什么完成得这么出色?(齐心协力、多动脑筋、经常练习)
(2)第二组:你们没能向他们组那样完成得快,看来肯定是遇到了困难。找一个代表说说吧。(没拼装过、不会、没动脑筋)
(3)大家快帮帮他们,给这个小组一些建议吧!
(4)孩子们,你们想向哪只小雄鹰学?没拼完的图怎么办?
6、假如摆在我们眼前的拼图就是我们身边的困难,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怎样才是正确的做法呢?
(1)寻求合作、反复练习、开动脑筋、树立信心
(2)黑板出示小兔贝贝的话。
(3)赶快记住小兔贝贝的话,学生齐读练习背诵。
五、探究活动:
1、黑板出示书上的插图,你再遇到这种情况时会怎样做呢?
(1)不怕寒冷到户外,外面的世界多好啊……
(2)黑板掌声鼓励、大拇指动作鼓励、贴奖票
2、老师举例说明:
(1)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一些胆怯的事或一时克服不了的困难。实话实说老师也有,很难说出口。你们知道吗?我最怕的事是当众唱歌,我一直认为自己的歌声不好听,怕别人嘲笑,结果越怕越不敢唱,越不唱越怕。今天教学做小雄鹰一课,我愿意克服困难突破自己,唱首《风雨无阻》,帮帮我好吗?
(2)真高兴今天我终于勇敢地走出了这一步,其实突破自己并不难,谢谢大家对我的鼓励,你也可以呦!
3、学生举例说明:你有没有胆怯的事,说出来听听。快帮他出个主意。
4、教师小结:
有了困难千万别怕,想想小鹰康康迎着困难上,你也能成为真正的小雄鹰。将你想克服的困难,制成“小雄鹰计划表”贴在床头。如果在预定时间内成功克服了困难,就鼓励自己发个小笑脸。加油啊!看看谁的笑脸多,看看谁是不怕困难的小雄鹰?
第四课:做个快乐鸟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感受和体会自己和大家学习与生活在一起的快乐,增进彼此间的相互了解,加深彼此间的感情。
2、学会在他人的帮助下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高兴地学,愉快地玩。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在活动中使学生学习消除烦恼、体验快乐的方法。
难点:使学生懂得关心和理解他人,乐于并善于把快乐带给他人的人,自己会更快乐的道理。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老师想邀请你们参加由我主持的快乐总动员活动。在这里既有让你开心的游戏,又有多彩的活动,还能学有用的知识,帮你做个快乐鸟,想不想参加?
OK,欢迎同学们进入今天的欢乐总动员。YEAH!(出示黑板:快乐总动员)
二、感受和体会自己和大家学习与生活在一起的快乐:
1、创设活动情境:引导学生进入今天的第一个精彩单元“生活大看台”。(出示黑板:生活大看台)
2、引导学生从与家长、伙伴、老师及自己的角度回忆生活中快乐的事,把这些故事讲给大家听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快乐。
3、教师小结:回忆快乐的往事,分享快乐的故事,会为我们带来一份高兴的心情,高兴的时候,脸上会是什么表情?
4、学生表演快乐的表情。
5、学生自评:让学生将自己快乐的心情,灿烂的笑容记录在快乐卡中。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张笑脸,给它涂上颜色。
三、学习消除烦恼、创造快乐的方法。
1、活动情境:继续生活大看台活动。
2、过渡:快乐的感觉真是好,可生活中的烦恼也不少,最近有什么烦心事,说出来,大家一起来学个消除烦恼的小诀窍。
3、学生说出烦恼事,大家一起出主意。
4、采访学生在活动中的心情。
5、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补充消除烦恼的小绝招。(出示黑板:消除烦恼的小绝招)
6、过渡:知识学到手,还得会运用。请学生看表情识心情。(出示黑板:三幅图)
7、问:睁大你们的眼睛,观察一下他们的表情,看看他们的心情怎么样?
8、听他们遇到了什么烦恼事?用学到的方法来帮助他们?(黑板出示声音)
9、采访学生在活动中的心情,向学生渗透被别人帮助可以得到快乐,关心和理解他人,乐于并善于把快乐带给他人的人,自己会更快乐的道理。
10、教师小结:生活中的烦恼少不了,但只要有了消除烦恼的方法,就可以成为快乐的孩子。
11、学生自评:学习了消除烦恼的方法,让学生将自己快乐的心情,灿烂的笑容记录在快乐卡中。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张笑脸,给它涂上颜色。
四、在活动中综合运用学到的知识,加强情感的体验:
1、活动一:欢乐小勇士。
出示黑板:欢乐小勇士
活动内容:学生用手中的七巧板拼出教师出示的图形。
活动要求:限时2分钟,同桌之间互相配合,争取最后都能体会成功的快乐。
活动结束:采访学生在活动中的心情,使学生明确被别人帮助可以得到快乐,关心和理解他人,乐于并善于把快乐带给他人的人,自己会更快乐的道理。
2、活动二:快乐一加一。
出示黑板:快乐一加一
活动内容:全班分成两组,每组派两名代表参加绑腿跑比赛。
活动要求:赛前拉拉队可给本组队员提出建议,参赛队员互相商量获得胜利的方法。
活动结束:采访学生活动后的心情,引导学生感受成功的快乐,从失败中汲取经验的快乐以及团结友爱的快乐。
3、学生自评:让学生将自己快乐的心情,灿烂的笑容记录在快乐卡中。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张笑脸,给它涂上颜色。
五、进行情感升华,鼓励学生做快乐的创造者、传递者:
1、学生收听身边人们送给自己的快乐祝福。(出示黑板:送祝福的人们)
2、学生谈谈受到快乐祝福的感受。
3、学生将快乐的祝福送给身边的人们。
六、全课总结:
1、学生总结本课收获。
2、教师总结:同学们,我们是快乐的体验者、快乐的制造者、快乐的传递者。只要我们用心去寻找,快乐就在我们身边。(板书:体验、创造、传递)
课程标准在“学段目标与内容”中把写作在第一学段中定性为“写话”,在第二、第三学段定为“习作”。二年级学生初学写话,许多教师目标不明,人为拔高,致使低年级写话出现了不少误区。2011版课标对第一学段写话目标的定位是这样的:“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从目标中可以明确,这一阶段的指向是尽力减少对学生写话的束缚,不给写话设置条条框框,旨在通过乐写、多写达到会写,然后进入相应的句式表达性的规范。要求是学生习作的重要标杆,只有明确要求,学生才能把握习作的方向。作文的很多东西需要学生自悟,但要在教师“以生为本”的理念下进行科学指导,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遵循序列,努力找准年段写话训练点
翻阅二年级教材,教材中每个单元的口语交际和写话编排是这样的:
综观教材的编排,整个二年级只进行了5次写话训练,要达到课标对二年级写话提出的目标似乎有一定困难。因此,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资源,结合教材特点,对单元主题和口语交际内容进行开发、细化、整合,让写话的内容更细致,更有操作性。
二上一共八个单元,可以对每个单元的写话内容进行重新编排,要求都是写几句话,第八单元稍微宽泛一些。其中第一、第二单元还提供了句式,体现了教学的梯度。二年级学生的思维还处于感性认识阶段,通过看图和观察,培养学生捕捉事物现象的能力。这个阶段的语言发展,重点是说一句完整的话或几句连贯的话,切不可提出过高的要求。
二、扎实起步,有效指导走好写话每一步
下面以重组后的第一单元为例,谈谈如何指导低段写话。
(一)根据年段特点,把握写话目标
小学低段是学生想象活动的敏感期,教师应努力通过创造性的想象写话来培养学生再现表象的技能。如教材中第一单元口语交际《秋游》的要求是这样的:秋天多美呀,我们建议老师组织一次秋游吧!咱们先商量一下到哪儿去、干什么、做哪些准备,再向老师提出建议。
从要求中发现,如果以口语交际中的内容作为写话的内容,就太宽泛,建议也不好写,所以我觉得可以调整为“写出自己在某一个地方看到的秋天的样子”。这样的调整能使学生学会这样的句式:谁到哪儿干什么,看到了什么怎么样。符合课标对第一学段提出的写话要求:“能用几句话写出自己的观察和发现,能写几句通顺连贯的话。”
实践证明,小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形成,必须经历从口头到书面、从说到写的过程。写作训练也应根据儿童学习语言的规律,从低年级开始处理好从听到写的过渡,以说促写,说写并重。扎实完成口语交际的内容是保障写话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
( 二 ) 训练语言表达,推动条理写话
1. 仿课文形式,在模仿中起步
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曾说过:“模仿是学习的必经之路。”在写话教学中,让学生适当地仿写课文,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写话能力,而且能加深对课文的感悟、巩固,从而达到以写促读、以读助写的效果。如写秋天,可以模仿第一单元《秋天的图画》以及学习园地中的《秋天到》。同样,后面几个单元也可以找到模仿的课文和范例。
这样的模仿,既有仿写的痕迹,又有新创的内容,通过原文复现,使学生逐渐学会迁移重组。儿童的语言就是在反复的模仿中渐渐丰富起来的。
2. 教写话顺序,使言之有序
要让学生写出通顺、有活力的话语,必须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写作顺序和程式。基本的、常见的顺序有先概括后具体(常见的总分段式);先具体后总结;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按地点的转换;写一件物品,从上到下,从前到后,从里到外,由近而远,从形状到色彩;写景时先写植物再写动物;写一件小事,按“先……接着……然后……最后……的顺序;写一个小场面,按“有的……有的……还有的……”顺序,等等。
这些写话顺序的教学,可以借助课文段落教,可以借助课外范文教,也可以借助班里学生现场的作文教。在学生领悟了典型段落的精妙结构、掌握了带有规律性的语言之后,教师适时组织语言模仿的迁移练习,打开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引导他们写出结构严谨、主旨集中的语段。如《秋天》的写话顺序,可以用总分段式,可以按地点转换,也可以按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的顺序。
写话思路的指导,在无形中降低了写话的难度,给了多数学生一架写话的梯子,更重要的是不会让学生对写话产生畏惧心理,同时他们也会自然而然地按照不同的思路去写。
当然,“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也并不是天马行空,胡编乱造,而是应该依托现实,合理创编,语言规范,文从字顺。在“自由”与“规范”之间寻求平衡,充分发掘“自由”的要素,高度关注语言之“规范”,让“自由”与“规范”相得益彰。
( 三 ) 推荐语言素材,丰厚表达积累
众所周知,学生最头疼的事情莫过于写作时无话可说,有话不会说。只有储备了大量的写作素材,在需要的时候才可以信手拈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多角度地积累语言、组织语言,从而形成能力。通过大量素材的积累,使学生感悟、积淀一定的语言素养,在潜移默化中规范口头语言,有助于书面语言的表达。
在这个以《秋天》为主题的单元写话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有关秋天的语言素材,丰富他们的写作材料。
1. 连词成句,让美丽串串呈现
二年级学生的词语运用能力是有限的,有些词语在生活和学习中见过,但学生未必能在写话时加以运用,教师应适时向学生推荐词语,让学生有选择地加以运用,这也是学生积累词语、运用词语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如在《秋天》为话题的写话中,可以推荐以下词语:“金风送爽、秋风习习、一叶知秋、秋雨绵绵、丹桂飘香、春华秋实、天高云淡、秋色宜人。”这些词语大部分是教材中出现过的,学生记忆犹新,非常感兴趣。但是这些词语用得过多,也会使得学生的文章千人一面,如何在掌握这些词语的基础上灵活运用,也是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2. 妙语连珠,让精彩纷纷呈现
写话过程中,从词到句子,层层铺垫,由易到难,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儿童的言语天分被充分激活,也才会有写话过程中的妙语连珠,精彩纷呈。
描写秋雨的:秋雨如同满天发亮的珍珠,飘飘扬扬地挥洒着。
描写秋风的:一阵阵秋风吹来,一片片落叶在林间飞舞。树林里像铺了厚厚的地毯,踩上去发出“沙沙”的响声。
描写菊花的:看,菊花开得多么热烈!黄的、红的、白的、紫的……一朵朵,一簇簇,迎着秋风,争奇斗艳,芬芳扑鼻。
……
3. 古诗内化,让璀璨慢慢凸显
写话过程中恰当地运用诗句会提升作文的品质。如在《秋天》为主题的写话中,可以推荐下面的诗句让学生运用。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应根据学情,关注学习起点,有的放矢地进行必要的点拨,让学生真正学会运用语言文字,而不是鹦鹉学舌,能将课文中的语言在不同的情境下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 四 ) 重视病句诊断,锻炼修改能力
古人为文往往是“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斟字酌句,反复推敲,锤炼语言,才能学会准确运用语言。二年级学生在写话时经常会出现一些语句上的毛病,在作文指导过程中,教师可提供学生经常出现的毛病以引起关注。
这样的引导基于学生的起点,从说到写,从写到改,让学生亲历了写话的整个过程,使他们乐于交流,易于表达。
有了教师这样扎实细致的指导,才有了下面这些优秀的学生习作。
秋天,树林里可美啦!你看,火红的枫树一棵连一棵,远远望去,好像一团红色的云霞,又像一片红色的海洋。风儿吹过,几片调皮的枫叶离开了枫树妈妈,真像是一只只艳丽的红蝴蝶在空中起舞。我忍不住伸手去接,它又淘气地飞走了,它是在邀请我与它捉迷藏吗? (焦傲 )
果园的味道,是那么的香甜。圆圆的柿子娃娃,涨红了小脸,正摇起小手欢叫着:“我可甜啦,赶快来尝一口吧。”石榴公主穿着满是宝石的衣服,咧开小嘴朝我们甜甜地微笑。咦,翠绿的树上怎么挂了一盏盏黄灯笼?原来是橘子姑娘穿着黄澄澄的礼服在迎接秋天的到来呢!啊,“正是橙黄橘绿时”,秋天的果园一定是小朋友的最爱! (沈孙源)
朱光潜先生说,在同一棵松树面前,木商看到的是松树的实用价值,科学家探究的是松树的成长规律,艺术家则持欣赏的态度。因此,对同一件事,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体验,同样的体验有不一样的表达。同样是写秋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写了自己眼中的秋天。大胆的想象、流畅的表达、准确的用词、语言的灵性,超出了二年级学生的写话范畴,内容具体,想象丰富,语言生动富有灵性。下要保底,上不封顶,这也是低段写话所需要的。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推荐阅读: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带反思10-09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11-25
人教版2017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06-16
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教案汇总12-02
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07-10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学反思11-27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同步作文07-01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期末试卷12-10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