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专题教案

2024-07-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三语文专题教案

高三语文专题教案 篇1

李白(701—762),字太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先世罪迁中亚碎叶(唐条支都督府、今前苏联巴尔喀什湖附近),五岁随父迁居四川隆昌(今江油)县青廉乡,因号青莲居士。

25岁前,他一直在蜀中读书习剑、隐居学道,曾漫游成都、峨嵋。他“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常横经籍书,制作不倦。”(《上安州裴长史书》)“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赠张相镐》)还向赵蕤学习纵横术。广泛的学习和多种思想影响,为他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李白25岁时,“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上安州裴长史书》),经巴渝,出三峡,游洞庭、江浙一带,后定居湖北安陆,开始“酒隐安陆,蹉跎十年”(《送姪耑游庐山序》)的生活。开元十八、九年,他因得罪安州长史而入长安,求荐不成,又出游荆湘、太原、南阳等地。开元28年(740)移居东鲁(今山东济宁),与孔巢父、韩准等隐居徂徕,游泰山,号竹溪六逸。在这十余年中,他游名山,访道士,与孟浩然、王昌龄等结识交往。他“遍于诸侯”,“历抵卿相”(《与韩荆州书》)虽无所获,诗名却倾动朝野。

天宝元年(742),李白奉诏入京,他一心以为壮志将酬:“遭逢圣明主,敢进兴亡言”(《书情赠蔡舍人雄》)。但玄宗命他供奉翰林,不过要他歌功颂德,侍宴助兴罢了。失望之余,他傲睨权贵,放浪形骸。于是诋毁交至,不得不于天宝三载(744)自请放还。这是李白一生的重要转折时期,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对腐朽的上层统治集团和黑暗的现实有了清醒而深刻的认识,创作了大量针砭时弊、抨击权贵、抒发愤懑的诗作。

在出京后到“安史之乱”爆发的十年期间,是李白以东鲁、梁园为中心的漫游时期。他先后在洛阳、梁园、兖州等地与杜甫交游,时间虽不过两年,两人却真诚无间,成为文坛佳话。在齐州紫极宫,他曾请北海高天师授箓。还漫游了吴越、幽燕。天宝十一载(752)的幽燕之行,他洞察到安禄山的野心,忧心如焚。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在揭露批判的深度、广度上都更进了一步。

天宝十四载(755),“安史之乱”爆发。李白虽避地剡中,隐居庐山,却时刻关心着社稷民生的安危。至德元年(756),永王李璘以抗敌平叛为号召,邀请李白入幕。次年,永王璘以谋反罪受讨伐,被部下所杀。李白也以附逆罪入狱,流放夜郎。乾元二年(759),途中遇赦。经江夏、岳阳、浔阳至金陵。往来金陵、宣城间,还念念不忘靖乱恢复的大业。上元三年(762),病逝于当涂。有《李太白集》行世。李白性格豪放不羁,从小未接受严格正统的儒家教育,又有习剑任侠、学道求仙的经历,所以他的思想驳杂而矛盾:“儒、仙、侠实三,不可以合,合之以为气,又自白始也。”(龚自珍《最录李白集》)

在儒家“达则兼济”的思想影响下,李白有强烈的建功立业的抱负:“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他在诗中常以吕尚、管仲、乐毅、张良、诸葛亮、谢安等自比,希望能象他们一样安社稷、济苍生。

李白受道教影响极深,服食炼丹、学道求仙,几乎贯穿其一生。他的隐居学道,在奉诏入京前,是他养望待时,建功立业的手段;放还归隐后,是他傲世自高、鄙薄官场,排遣愤懑的方式。道家思想对李白的影响也不小。他蔑视权贵,追求个性自由、愤世疾俗的叛逆精神以及一生死、齐万物,遁世颓放的消极思想,都有道家尤其是庄子思想的鲜明印记。

李白学过纵横之术,又有仗义疏财、行侠杀人的经历。他豪放不羁、叛逆抗争的性格是对战国侠义精神的深化;他的自信自负,喜谈王霸之道,也染有纵横家的色彩。他的诗中不少历史人物,如吕尚、张良、孔明、谢安等都被他赋予了纵横家和侠义之士的气质。

入世和出世、积极和消极的矛盾和上述复杂的思想,都统一在李白“功成身退”的思想之中,他希望像范蠡、鲁仲连、张良那样,辅时济世,建功立业,然后啸傲山林,浪迹五湖,全身远祸。

二 李白诗歌的思想内容

李白诗歌今存近千首,内容相当广泛。

讴歌理想,抒发悲愤,是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精神的重要内容。李白以不世之才自居,以“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功业自许,一生始终不渝地追求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的理想。他以大鹏、天马、雄剑自比:“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上李邕》)“天马来出月支窟„„神行电迈蹑恍惚。”(《天马歌》)“抚剑夜吟啸,雄心日千里。誓欲斩鲸鲵,澄清洛阳水。”(《赠张相镐》其二)渴望建立惊世骇俗的功业。他要仿效谢安“暂因苍生起,谈笑安黎元”(《书情赠蔡舍人雄》),希望像“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读诸葛武侯传书怀》)的诸葛亮那样,得遇明主,驰骋才能,然后追踪鲁仲连“功成拂衣去,摇曳沧洲旁。”(《赠张卫尉卿》)但那时的唐玄宗,已不再励精图治。李白报国无门,理想破灭。他强烈抗议社会的不公:“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送蔡山人》“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其2);尖锐地揭露统治者“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古风》其15);愤怒地控诉奸邪当道:“群沙秽明珠,众草凌孤劳”(《古风》其37)。《行路难》其一集中地表现了他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金樽美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著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诗中交织着失望和自信,既有愤怒的抗争,又有执着的追求,是他的崇高理想与黑暗现实相撞击后发出的电闪雷鸣,具有惊心动魄的力量。

蔑视权贵,追求自由是李白诗歌浪漫主义精神的重要特色。他觉得凭借自己的才能,可以“出则以平交王侯,遁则以俯视巢许”(《送烟子元演隐仙城山序》),对于那些靠着门第荫封而享高官厚禄的权豪势要,他投以强烈的卑视,表现出傲岸不屈的性格:“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他蔑视封建等级制度:“榆扬九重万乘主,谑浪赤墀青琐贤”(《玉壶吟》),“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忆旧游寄谯邵元参军》)他不愿阿谀奉迎,也不屑于与俗沉浮:“乍向草中耿介死,不求黄金笼下生”(《设辟邪伎鼓吹雉子斑曲辞》)“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古风》其12)现实的黑暗使他理想幻灭,封建礼教等级制度的束缚使他窒息,他渴望个性的自由和解放,于是采取狂放不羁的生活态度来挣脱桎梏、争取自由。其表现方式或纵酒狂歌:“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将进酒》);或学道求仙:“世道日交丧,浇风散淳源。不采芳桂枝,反栖恶木根。„„归来广成子,去人无穷门。”(《古风》其25)他“饮酒非嗜其酣乐,取其昏以自富„„好神仙非慕其轻举,将不可求之事求之。”(范传正《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然而,酒既无法销愁,神仙更虚无飘渺,于是他“一生好人名山游”(《庐山谣》),把美好的大自然作为理想的寄托、自由的化身来歌颂:“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赠裴十四》)他笔下的峨嵋、华山、庐山、泰山、黄山等,巍峨雄奇,吐纳风云,汇泻川流:“峨嵋高出西极天,罗浮直与南溟连。”(《赵少府粉图山水歌》)“西岳峥嵘何壮哉„„洪波喷流射东海。”(《西岳云台歌》)“庐山秀出南斗旁,屏风九叠云锦张。”(《庐山谣》)那是诗人凌云壮志的象征;他笔下的奔腾黄河、滔滔长江,荡涤万物,席卷一切:“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公无渡河》)“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庐山谣》)表现了诗人桀傲不驯的性格和冲决羁绊的强烈愿望。

揭露现实,抨击时政,是李白对社会的愤怒抗争,是他叛逆精神的重要体现。李白把批判的矛头直指玄宗:“殷后乱天纪,楚怀亦已昏。夷羊满中野,菉葹盈高门。比干谏而死,屈平窜湘源。”(《古风》其51)他反对玄宗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赫怒我圣皇,劳师事鼙鼓。阳和变杀气,发卒骚中土。三十六万人,哀哀泪如雨。且悲就行役,安得营农圃。”(《古风》其14)揭露将非其人,致使百姓士卒白白送死:“李牧今不在,边人饲豺虎。”(同上)由于玄宗的骄纵,宦官权势炙手可热:

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中贵多黄金,连云开甲宅。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鼻息干虹蜺,行人皆怵惕。世无洗耳翁,谁知尧与跖。(《古风》其24)

虽然宦官擅权迟至中唐才成为严重的政治问题,而其祸根则是玄宗天宝年间种下的,李白则是最早予以揭露、讽刺的。玄宗晚年服食求仙,废弛政务。李白在《古风》其3、43、48及《登高丘而望远海》中,以周穆王、秦始皇、汉武帝为例,借古讽今,予以针砭规谏。

通过对政事朝纲的分析,并到幽燕的实地观察,李白以诗人的敏感,洞幽烛微,在当时诗人中他和杜甫最早揭示祸乱将作,如在《远别离》中,他提出“君失臣兮龙为鱼,权归臣兮鼠变虎”的警告。在《古风》其53中,用“奸臣欲窃位,树党自相群。果然田成子,一旦杀齐君。”这一史实,隐喻现实。“安史之乱”爆发,他的爱国热情因此升华,摆脱了用藏出处的矛盾: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邀我登云台,高揖卫云卿。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草莱,豺狼尽冠缨。(《古风》其19)

他愤怒谴责战乱造成的浩劫:“天津流水波赤血,白骨相撑乱如麻。”(《扶风豪士歌》)“白骨成丘山,苍生竟何罪!”(《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表达了他报国杀敌的志向:“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永王东巡歌》其2)“浮云在一决,誓欲清幽燕。”(《在水军宴》)这使他的反抗性格和叛逆精神具有深刻的爱国内涵,并富于社会意义和时代特征。

李白对王侯权贵傲岸不屈,对他们的骄奢淫逸,予以揭露抨击,而他对劳动人民的悲惨境遇,则深表关心同情。“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一唱《都护歌》,心摧泪如雨。”(《丁都护歌》)“田家秋作苦,邻女夜春寒。”(《宿五松山下苟媪家》)他用诗歌表现他们的劳动生活:“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秋浦歌》其14)。歌颂他们深明大义,勇赴国难:“岂惜战斗死,为君扫凶顽。精诚石没羽,岂云惮险艰。”(《豫章行》)在饱尝了官场的世态炎凉之后,他深为劳动人民粗茶淡饭相待所表现的真挚淳朴所感动:“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宿五松山下荀媪家》)对于广大妇女的命运李白寄予极大关注和同情。他在诗中成功塑造了许多身分、性格各异的妇女,有宫女、使女、织衣女、采莲女、当垆女、商妇、思妇、怨妇、女冠、村姑等。诗人描绘她们的天真:“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长干行》)赞美她们的纯情:“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子夜吴歌》其3)歌颂她们的刚勇:“捐躯报夫仇,万死不顾生。”(《东海有勇妇》)同情她们的悲苦:“寒苦不忍言,为君奏丝桐。肠断亦绝,悲心夜忡忡。”(《怨歌行》)揭露和谴责统治者对她们的玩弄和摧残:“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妾薄命》)对朋友,李白任真纯情,《沙丘城下寄杜甫》、《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闻王昌龄左迁》等诗,都写得情真意挚,深切感人。

李白的思想极为复杂,情绪起伏宕荡。他的诗歌也充满着矛盾,他既有清高傲岸的一面,又有庸俗卑恭的一面(当然这不是主要方面):“一忤容色,终身厚颜,敢昧负荆,请罪门下”(《上安州李长史书》)。“幸陪鸾辇出鸿都,身骑飞龙天马驹。王公大人借颜色,金章紫绶来相趋。”(《驾去温泉宫后赠杨山人》)他的理想和自由,只能到山林、仙境、醉乡中去寻求,所以在《将进酒》、《江上吟》、《襄阳歌》等诗中流露出人生如梦、及时行乐、齐一万物、逃避现实等消极颓废思想,这在封建社会正直孤傲的文人中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三 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

李白的诗歌不仅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从形象塑造、素材摄取、到体裁选择和各种艺术手法的运用,无不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艺术特征。

李白成功地在诗歌中塑造自我,强烈地表现自我,突出抒情主人公的独特个性,因而他的诗歌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他喜欢采用雄奇的形象表现自我,他诗中那摩天的蜀道、咆哮的黄河、云海苍茫的天山、壮观天地的匡庐、搏击风云的大鹏、嘶枥的紫燕、鸣匣的青萍、八十垂钓的吕尚、曾为帝师的张良,无不寄托着他的胸怀抱负。他在诗中毫不掩饰、也不加节制地抒发感情,表现他的喜怒哀乐。得意时,“仰天大笑出门去”,高唱“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失意时,抽刀断水,拔剑四顾,抗议“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对权豪势要,他“手持一枝菊,调笑二千石”(《醉后寄崔侍御》二首之一);看到劳动人民艰辛劳作时,他“心摧泪如雨”。当社稷倾覆、民生涂炭时,他“过江誓流水,志在清中原。拔剑击前柱,悲歌难重论”(《南奔书怀》),那样慷慨激昂;与朋友开怀畅饮时,“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山中与幽人对酌》),又是那样天真直率。总之,他的诗活脱脱地表现了他豪放不羁的性格和俶傥不群的形象。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江上吟》)豪放飘逸是李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的主要特征。除了思想性格才情遭际诸因素外,李白诗歌采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和体裁结构也是形成他豪放飘逸风格的重要原因。善于凭借想象,以主观再现客观是李白诗歌浪漫主义艺术手法的重要特征。他的想象,极其丰富,几乎篇篇有想象,有的甚至通篇运用多种多样的想象。现实事物、自然景观、神话传说、历史典故、梦中幻境,无不成为他想象的媒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待人描绘梦中的洞天仙境:“日月照耀金银台”,神仙们“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与现实的黑暗、丑恶形成鲜明对比。他的想象奇特新异:“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读之则神驰八极,测之则心怀四溟”(皮日休《刘枣强碑文》)他常常借助想象,超越时空,将现实与梦境、仙境,把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交织一起,再现客观现实。他笔下的形象不是客观现实的直接反映,而是其内心主观世界的外化,艺术的真实。

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艺术手法之一是把拟人与比喻巧妙地结合起来。移情于物,将物比人,如“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早春寄王汉阳》)“春风知别苦,不遗柳条青。”(《劳劳亭》)以水喻情,如“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金陵酒肆留别》)“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论》)这样的拟人和比喻使抽象的感情具体化、形象化为可见、可感、可闻的事物。李白诗歌的另一个浪漫主义艺术手法是抓住事情的某一特点,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加以大胆的想象夸张,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其15)“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醉来卧空山、天地即衾枕。”(《友人会宿》)“举手弄清浅,误攀织女机。”(《游泰山》其6)他的夸张不仅想象奇特,而且总是与具体事物相结合,夸张得那么自然,不露痕迹;那么大胆,又真实可信,起到突出形象、强化感情的作用。有时他还把大胆的夸张与鲜明的对比结合起来,如“三杯吐然诺,五岳轻为倒。”(《侠客行》)“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通过加大艺术反差,加强艺术效果。

李白“不屑束缚于格律对偶,与雕绘者争长。”(赵翼《瓯北诗话》卷1)所以诗集中五律才70余首,七律仅10余首。他最擅长的体裁是七言歌行和绝句。七言歌行篇幅长、容量大,形式自由,宜于表达诗人矛盾复杂的思想,抒发奔放恣肆的才情,而李白的七言歌行又采用了大开大合、跳跃宕荡的结构。诗的开头常突兀如狂飙骤起,如《蜀道难》:“噫吁嘻,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而诗的中间形象转换倏忽,往往省略过渡照应,似无迹可循,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一段,极尽离奇恍惚之能事。诗的结尾多在感情高潮处戛然而止,如《梁园吟》的:“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的七言歌行,最能代表他诗歌豪放飘逸的风格,“白诗天才纵逸,至于七言长古,往往风雨争飞,鱼龙万变;又如大江无风,波浪自涌,白云从空,随风幻灭。诚可谓怪伟奇绝者矣。”(《唐宋诗醇》卷6)

李白的五七言绝句,为有唐绝唱。更多地代表了他的诗歌清新明丽的风格。如《早发白帝城》、《送孟浩然之广陵》、《望天门山》、《玉阶怨》、《静夜思》等,妙在“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味外味,使人神远。”(《说诗晬语》上)

李白诗歌的语言,有的清新如同口语,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一回一叫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宣城见杜鹃花》)有的豪放,不拘声律,近于散文,如“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陪侍御叔华登楼歌》)但都统一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赠江夏韦太守》)的自然美之中。这和他自觉地追求自然美有关,他继承陈子昂的文学主张,以恢复诗骚传统为已任,曾说“梁陈以来,艳薄斯极,沈休文又尚以声律,将复古道,非我而谁欤?“(孟棨《本事诗·高逸》)他崇尚“清真”,讽刺“雕虫丧天真”(《古凤》其35)的丑女效颦,邯郸学步。他的诗歌语言的自然美又是他认真学习民歌明白通俗的特点的结果,如“人道横江好,侬道横江恶”《横江词》)等,都明白如话,通俗生动。四 李白的散文和词

李白的散文,成就不如诗,但亦颇有可观。《大鹏赋》为其赋的代表作,风行一时,但有模仿《庄子》、汉赋的痕迹,倒不如他的抒情小赋如《剑阁赋》、《悲清秋赋》能陶铸古今,自出机杼。

李白的散文,是诗人之文,“开口成文,挥翰雾散”(《送从弟令问之淮南觐省序》),如《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受庄子和纵横家文的影响,李白散文又有“清雄奔放”(《上安州裴长史书》)的特点,如《与韩荆州书》:

幸愿开张心颜,不以长揖见拒。必若接之以高宴,纵之以清谈,请日试万言,倚马可侍。今天下以君侯为文章之司命,人物之权衡,一经品题,便作佳士。而君侯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邪?

在于谒求荐之中抵掌而谈,俯仰如意,颇有雄放之气。

今传李白的词,《清平调词》三首系奉诏之作,而《菩萨蛮》、《忆秦娥》被宋黄升奉为“百代词曲之祖”(《花庵词选》卷1),但其真伪,千年聚讼不已。五 李白诗歌的渊源和影响

像历史上所有的伟大作家一样,李白从前辈作家的优秀遗产及民间文学的精华中汲取营养。

庄子愤世疾俗的批判精神、屈原矢志不渝的爱国理想以及他们丰富的想象比兴等艺术手法,都给李白以巨大的影响。“曹植为建安之雄才”(《上安州李长史书》)李白向曹植学习“蓬莱文章建安骨”(《陪侍御叔华登楼歌》)。阮籍的《咏怀》与李白的《古凤》从内容到形式,都存在着传承关系。鲍照诗歌抒发怀才不遇的悲愤,抨击封建等级制度的不公等内容,乃至他的乐府风格,都给李白以启示,所以杜甫用“俊逸鲍参军”(《春日忆李白》)赞誉李白。谢灵运、谢朓的山水诗深受李白喜爱,类似“解道‘澄江静如练’,使人长忆谢玄晖。”《金陵城西楼月下吟》)这样仰慕谢朓的诗句,在李白诗中不胜枚举,以至王士帧《论诗绝句》称其“一生低首谢宣城”。

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传统,晋乐府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北朝乐府的豪放质朴,南朝乐府的清丽婉约,经李白熔炼,和谐地统一在他的乐府中。李白乐府有“借旧题以写己怀、述时事者”(赵翼《瓯北诗话》卷1)也有“翻案另出新意”者(胡震亨《唐音癸签》卷9)总之,能“曲尽拟古之妙”。(同上)

李白的诗歌丰富了浪漫主义精神的内涵,并赋予了它时代的内容和特征,发展了传统的浪漫主义的艺术表现手法,从而达到我国古典诗歌浪漫主义的高峰,成为盛唐诗歌的杰出代表。

高三语文专题教案 篇2

一、高三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每年当高考的战鼓停息, 硝烟散去, 分数尘埃落定, 总有不少语文教师感慨自己是“杨白劳”。高三阶段, 很多老师大搞题海战术, 学生则做“题海”中勇敢的水手。而根据几年来对高考答题情况的分析, 考生得分率较低的是古诗鉴赏和现代文阅读, 作文也是非常薄弱的环节。究其原因, 纵然有很多因素, 但其中重要的一点是高三师生忽略了课外阅读。

近年来高考作文与阅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如果埋头于题海, 做见识浅薄的“井底之蛙”, 很难在高考作文中脱颖而出。比如2004年福建省高考作文题:选择下面所列的一个人物或文学形象作为话题, 自选角度,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人物:孔子、苏轼、曾国藩、鲁迅、史蒂芬·霍金。文学形象:曹操、宋江、薛宝钗、冬妮娅、桑提亚哥。2006年安徽高考作文题:请以“读”为话题,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2006年高考上海卷“我想握着你的手”, 题中的关键词“你”可以小到一花一木, 大到社会人生。这些高考作文题直接触及了学生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课外阅读, 特别是福建的作文题, 涉及了哲学、文学、历史、科学、军事等。只有充分的课外阅读积累, 才能对其中的某一人物或某一作品了然于胸, 才能“下笔如有神”。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少年学生除教科书以外什么都不阅读, 那他就连教科书也读不好。”学生在高一、高二已经进行了一定的课外阅读, 如果高三继续坚持, 将可以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二、高三课外专题阅读的探索实践

1. 课外专题阅读的提出依据

由于对学生课外阅读数量和质量没有具体的统计办法和考查标准, 对教师也没有明确的任务要求, 课外阅读很难落到实处。对高三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情况抽样调查发现, 目前高三学生课外阅读中存在如下误区:一是盲目性阅读, 阅读漫无目的, 读谁的书, 读什么书无所谓, 如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二是休闲性阅读, 消遣性的言情小说和武侠小说是学生课外阅读的首选, 娱乐类杂志、漫画也是学生所热衷的。三是功利性阅读, 高考辅导类书籍也比较受学生欢迎, 如作文大全、作文妙法等。

针对以上状况, 参考深圳育才中学严凌君老师的“青春读书课”, 借鉴深圳市新安中学吴泓老师的课堂专题教学模式, 结合学生高一、高二的阅读积累和个人的阅读经验, 在保证高三复习的常态训练下, 本人尝试用专题阅读的方式, 引导学生走出当前课外阅读的误区。

2. 课外专题阅读的内容编排

由古到今, 由中到外, 从天文到地理, 从传统的纸质媒介到现代的网络平台, 课外阅读有着非常广阔的空间。但由于高三时间短, 课外阅读时间少, 专题阅读很难面面俱到, 经过对学生的调查了解, 参照学生的推荐书目, 我以作家、体裁、题材等为交叉组织依据, 设置了四组共10个专题。第一组, 中国古代专题: (1) 《诗经》:《关雎》《蒹葭》《桃夭》《采薇》《硕鼠》《伐檀》。 (2) 《论语》 (节选) 、《道德经》 (节选) 。 (3) 《魏晋南北朝》 (吕思勉著) 。 (4) 苏轼诗词。第二组, 中国近现代专题: (1) 《中国近代史》 (蒋廷黼著) 。 (2) 现代作家:朱自清、巴金、戴望舒。第三组, 外国专题:雨果、亚米契斯、泰戈尔。第四组, 中国当代专题: (1) 当代作家:路遥、席慕容、宗璞、余秋雨、张晓风、林清玄。 (2) 环境:地震、洪灾、矿难、漏油事件。 (3) 社会:校园伤害、农民工、QQ农场、世博。

3. 课外专题阅读的形式

为了课外专题阅读能够落到实处, 我采取了多种形式进行指导: (1) 建立图书角, 集资购买专题中的小说、史书、思想论著供学生课外在教室阅读。 (2) 印发专题中的诗歌、散文供学生课外自由品读。 (3) 安排学生阅读课到阅览室、电脑室查阅“环境”和“社会”等专题内容, 查阅有关专题的评论。 (4) 学生自行组织交流会, 交流摘抄笔记、阅读心得, 探讨社会、人生。 (5) 在阅读过程中结合自己喜欢的专题写6篇作文, 让阅读收获转为创作灵感。

4. 课外专题阅读的过程

原计划10个专题用时8个月, 所有专题在4月底结束, 高三上学期完成第一组和第三组的阅读研究, 下学期完成第二和第四组的阅读研究。各个专题根据高三复习计划进行灵活安排和适当调整。在研究的初始阶段, 因为选读《诗经》的篇目不多, 理解难度不大, 学生用一个星期就很顺利地完成了阅读任务, 而且对《诗经》产生了兴趣。节选的《论语》和《道德经》相对来说比较深奥, 古文功底差的同学很难自读自悟, 我便缩短了此内容的阅读时间, 打算以后改在高二的时候指导阅读。而“当代环境”和“当代社会”专题本来安排两个星期, 在4月底完成, 没想到这些时事热点引起了学生长时间的兴趣, 直到高考, 学生才结束该专题的阅读。

三、高三课外专题阅读的成效

1. 提高了阅读兴趣, 丰富了人文底蕴

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本来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渴望了解社会, 探讨人生。繁重的课业负担使他们逐渐丧失了探索的欲望, 淡忘了阅读的快乐。当课外阅读为他们打开了文化之窗、思想之门, 他们被这奇妙的世界紧紧吸引, 流连忘返。引导学生阅读那些充满人性、关注人类命运和地球家园的作品, 为他们奠定了坚实的人文底蕴。之前有些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做高考题”, 重返经典, 与大师“对话”, 让不少学生感动不已。很多学生在一年的时间里做了大量的读书笔记, 那些哲思妙语、“心灵鸡汤”让他们变得成熟深沉。

2. 扩大了知识面, 提升了阅读品位

著名作家贾平凹曾建议:“文学书要读, 政治书要读, 哲学、历史、美学、天文、地理、医药、建筑、美术、乐理……”告别言情的缠绵, 远离武侠的厮杀, 他们钻进泰戈尔的《飞鸟集》聆听思想的籁音, 走进路遥《平凡的世界》感悟奋斗的人生, 争相传阅《读者》和《青年文摘》。老师指导下的课外专题阅读选材广泛, 内容健康, 学生在扩大知识面的同时也提升了阅读品位。

3. 提高了阅读能力和作文水平

在往届的复习教学中我注意到一个现象, 一些原本高二时做阅读题“很有感觉”的学生到了高三越来越郁闷, 因为他们越来越找不到感觉了。一篇篇精美的散文被肢解成了多个问题的答案, 他们要在密密麻麻的文字中寻找那些能得分的词眼和句子。日久天长, 自然成了麻木的阅读者。远离功利目的的课外阅读给题海中挣扎的学子带来了清风拂面之感, 回归纯粹的阅读之后, 他们反而更容易理解文章主题, 判断文章写作技巧。这印证了“有心栽花花不开, 无心插柳柳成荫”这句老话。课外阅读也为作文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那些感人的故事、深邃的思想、优美的文字一旦潜入脑海, 堆积酝酿, 最终便会迸发出思想的火花, 诉诸笔端, 即成美文。我所教的一位学生, 作文基础较差, 在课外专题阅读的活动中他踊跃参与, 以前总是“难为无米之炊”的他变成了一个作文“巧妇”。同学们说他的作文“大气”, 文化底蕴很丰厚。而另一位学生一直很喜欢看课外书, 大多是武侠小说和娱乐类杂志, 作文水平一般。后来他看起了朱自清的散文, 读起了席慕容的诗……他的散文渐渐形成了清新、典雅的风格。

浅谈高三生物专题复习 篇3

类型一:文字信息题

解答此类试题的一般步骤如下。

1.抓关键词。在答选择题时,要看清题干的意思,找准关键字眼或明显具有指向性的字眼,如“正确的是”“错误的是”“从某某角度分析”等。培养学生遇到问题时,能迅速地通过圈、点、划,提取问题中重要信息的方法和能力,明确指向,然后根据题干的要求进行答题。

2.挖掘隐含条件。所谓隐含条件是指题目中若暗若明,含而不露的条件,它们常巧妙地隐蔽在题设或结论的背后,不易被察觉,往往给学生造成条件不足的假象,导致解题困难或者思维不严谨。但如果能仔细分析、推敲,在审题过程中,及时发现和运用隐含条件,不仅可以迅速找到解题的突破口,而且能使解题过程简单明了。

3.排除干扰因素。所谓干扰因素,是指那些与解答本题没有任何关系的条件,高考试题中经常附加一些与解题无关的信息或利用考生脑中的潜意识干扰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只有排除干扰因素,理清思路,才能顺利答题。最后把提取的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进行衔接,运用比较、归纳、推理等方法,选择正确答案或运用生物语言组织好要表达的内容。

4.防止思维定式。思维定式是学生在考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往往表现在审题不清晰或对所学知识不能灵活运用,用固定的、常规的思维模式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特别是在遇到熟悉的题目时,对于“熟题”的审查不要凭印象,应当特别仔细、认真阅读,注意它的细微变化。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常会把自己头脑中已有的习惯性思维照搬到新情境中,而不善于换角度分析问题。

所以,在审题过程中要把握题目的真实意图,充分开动脑筋,从事物的局部及表面分析问题,深入实质,寻找隐蔽的条件,总结出有效的信息。

类型二:图像信息题

图像类题目直接呈现生物结构、过程或实物图、模式图、示意图等。突破图像类题的一般步骤具体如下。

1.运用剖析的方法,从局部到整体,把大块分为小块,理清图像中的每一个过程或每部分的名称。

2.联系课本,提炼图解、图示涉及的知识点。

3.针对具体问题,结合图解、图示,整理出正确答案。答题要规范,语言表达要准确,答案要完整。

类型三:坐标曲线、柱状信息题

坐标曲线是生物试卷中最常见的题型,坐标中曲线或直线可能是一条或多条。此类题目,一般是给出一个坐标曲线图,然后要求根据图分析曲线变化情况、变化原因、各曲线间相互关系等。突破“坐标曲线、柱状图题”的关键有:

1.“识标”——理解图中纵、横坐标的含义,找出纵、横坐标的关系,再结合教材联系相应的知识点。

2.“明点、柱”——明确曲线中的特殊点(顶点、始终点、转折点、交叉点)都有特殊的生物学意义、直方柱形所表示的生物学含义。

3.“析线转变”——分析曲线的走向、变化趋势,找出变量间的动态变化关系,揭示各段曲线的变化含义和原因。若为“多重变化曲线”,则应先确定某一自变量来分析,然后再多重综合考虑。有时把直方图转换为曲线更容易看清其中某个变量的变化趋势,便于分析。

类型四:表格分析信息题

表格题中多数表格附有标题,标题是表格内容的提要,因此解表格题时要从标题审起,再从行、列入手对其中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突破表格分析题的一般步骤有:

1.阅读表格:明白行标题、列标题和数据标题的含义。

2.分析表格:采取对比或分组对比法,认真分析表格数据,进行纵、横双向比较,熟练运用图表、线的转换,找出数据、现象的变化规律。

3.确定答案:把表格信息转变成文字。结合具体问题,利用生物学概念和原理,准确地表达,尽量用课本上的生物学术语表述。

高三语文专题教案 篇4

教学内容:古典诗歌语言风格鉴赏教者:谢小平

授课时间:2009年12月25日授课地点:教学楼五楼电教室 授课班级:高三(6)班课型:复习课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诗歌风格的涵义。

2、复习常见的诗歌语言风格,掌握辨别语言风格的基本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了解高考诗歌鉴赏中考查语言风格类题型的提问方式,归纳相应答题模式。

2、学会用归纳出的答题模式解决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落实新课标精神,实践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与探索精神。

2、了解诗人各异的风格,品味诗歌优美的语言,提升诗歌艺术鉴赏力,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情趣。

教学重点:

归纳诗歌鉴赏中关于语言风格的答题模式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辨别语言风格的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导学训练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导语:同学们,在中国古典诗歌的星空里,镶嵌着许许多多璀璨耀眼的明星。沉郁顿挫的是杜甫,豪放飘逸的是李白;提起柳永,我们便难忘“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缠绵悱恻;说到苏轼,我们又怎能忘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雄浑。不同的诗人,有不同的风格。今天我们就来复习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

二、明确目标

三、实施步骤

(一)预习检测

诗人的语言风格(指名回答):白居易的通俗易懂,杜甫的沉郁顿挫,李白的豪放飘逸,陶渊明的朴素自然,李商隐的朦胧隐晦,杜牧的清健俊爽,王维的清新自然,王昌龄的雄健高昂,温庭筠的绮丽香艳,高适的悲壮苍凉,陆游的慷慨激昂,李清照的缠绵悱恻。

(二)知识温习

1、涵义(教师讲解):诗歌风格简称诗风,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由诗人创作个性决定的作品在思想和艺术上表现出来的总的特色。从诗风渊源看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之分;从体裁看词有豪放和婉约之分,曲有通俗和幽默之别。诗歌的语言风格,是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是诗人个人气质、诗歌美学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主要由作者的写作个性、选择的题材类型等因素决定。

2、诗歌的语言风格及鉴赏术语(师生共同温习):

①清新:语言浅显而有新意。相关术语:清新雅致、淡雅自然。

②明快:语言明白而流畅。相关术语:明白晓畅。

③含蓄(委婉):语言表意含而不露,耐人寻味。相关术语:含蓄蕴藉、委婉含蓄。

④平淡(质朴、自然):语言朴实无华,不加修饰,真切深刻,平易近人。相关术语:平实质朴、冲淡自然。

⑤绚丽:语言丰富而有文采。相关术语:华美绚丽、绚丽飘逸。

⑥豪放:语言奔放、有气势,意境恢弘阔远,表现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相关术语:豪迈雄奇、雄浑豪放。

⑦沉郁:指情感的浑厚、浓郁,用一种苍老遒劲的笔调去描绘广阔的社会生活,其中蕴含凝重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相关术语:沉郁顿挫。

⑧悲慨:触景生情,睹物伤怀,悲壮慷慨,谓之悲慨。相关术语: 慷慨悲壮。

(师补充:诗歌的语言风格不止上述词语,还比如:朦胧隐晦、幽默讽刺、婉转缠绵、雄壮浑厚、强健刚劲等等,需要同学们在实际训练中总结积累。)

3、方法指津(生讨论,师点拨):辨别诗歌语言风格的一般途径。

①知人论世,了解名家风格;

②品读诗句,把握思想情感;

③明确类别,区分题材体裁;

④重视背景,关注朝代文风。

4、演练(生集体回答):辨别下列诗歌属于何种语言风格。

王昌龄《从军行》、王维《山居秋暝》、陶渊明《饮酒》、李商隐《锦瑟》、杜甫《登高》。

(三)典例分析(生讨论,师点拨):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5年高考全国卷二)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问:该诗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答:本诗语言朴实无华,平易通俗。(点明特色,步骤一)“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呆坐思亲的神态,“影半身”更显形影相吊孤单寂寞的情状,给人极大的孤独感和真实感。三四句又想象家人深夜静坐,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具体分析,步骤二)从而自然流畅地表达了诗人真挚动人的思乡之情。(表达情感,步骤三)

方法指津:诗歌鉴赏中语言风格类题型答题模式。

提问方式: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提问变体:请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语言特色)。

答题步骤:第一、叙:用两三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第二、析: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第三、评: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题模式:本诗()(两三个双音节词概括该诗特色)。诗歌通过()的描写(刻画、运用),体现了(写出了)()(表达效果),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四)实战演练(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后回答):

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特色。

参考答案:这首诗语言清新自然,采用口语。(点明特色)“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儿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具体分析)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表达情感)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9年高考全国卷Ⅱ)

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参考答案:本诗语言凝重肃穆而又慷慨激昂。(点明特色)前两句写景,描绘了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图,一个“满”字,将阴沉肃杀的战前气氛烘托得非常浓重。后两句写奋力出击,全歼敌军,诗中的“更催”、“莫遣”二词,语势斩截,表现了主将果断刚毅的气魄和必胜的信心,(具体分析)洋溢着边防将士保疆卫国的爱国热情和昂扬的斗志。(表达情感)

(四)小结回顾:

本节课在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较为顺利地完成了预设的学习任务。首先,我们了解了诗歌风格的涵义,复习了常见的诗歌语言风格,学习了辨别

语言风格的方法;其次,在例题的分析中我们归纳了解答诗歌语言风格类题型的基本方法,并学以致用,当堂训练。大家思考积极,讨论热烈,发挥了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索精神。当然,诗歌语言只是形式,它是为言情言志的主旨服务的,鉴赏中还要结合诗歌的形象、思想感情、表达技巧等来立体综合地考虑,所以想要在高考中稳操胜券,尚待同学们课后更加努力。

四、作业设置:

完成《教学方案》P206“课后强化训练”1、2、3题。

板书设计:(见方法指津)

教后反思:

教研组审批意见:

高三语文专题教案 篇5

1.明确比喻概念。2.能分析比喻的作用

3.运用比喻进行仿写,扩写。教学重点:能分析比喻的作用

难点难点:运用比喻进行仿写,扩写。

一、导入

昨天结束了选句仿句变换句式,今天我们开始讲常用的修辞手法,有哪些呢?我们前面复习的时候,已经对修辞手法进行了一些讲解,今天,我们就更具体地来学习常见的修辞手法。Ppt展示

比喻 对比 排比(三比)反复 反问 反语(三反)对偶 设问 引用(偶设引)拟人 借代 夸张 双关 顶针

常用修辞手法巧记顺口溜:三反三比偶设引 拟人借代双夸顶 二.比喻的概念和作用

(一)概念 几种修辞手法里,考得多的有书上介绍的九种,现在我们介绍第一种,便是比喻了。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如。脸红红的像苹果。

Pp展示 比喻=本体 +比喻词 +喻体

(像,如,似。是,成了)

最平常的比喻,有好像,似等比喻词,是明喻。把比喻词改成成了、是,隐蔽一下,就是暗喻,没有本体和比喻词,只有喻体的,借喻体来代替本体的,就是借喻。如弯弯的月亮像镰刀,弯弯的月是一把镰刀,妈妈的头上长出了银丝。Pp展示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例如:西沉的落日像 一只金色的圆盘。青春是盛开的鲜花。

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

(二).辨析是否是比喻句子,加练习

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必须是两种不同事物,两事物间有相似点。她的性格很像她母亲。这天好像要下雨了。戴上红领中,我就仿佛

置身于少年时代。这样的事情很多,像…

练习:对点攻关1 考察点——必须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东西

170页典题考察点——两种不同性质的东西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三)、比喻的作用

比喻,一是修辞里的神话,是神人神思神悟的神来之笔,从古自今大家都爱用它,李煜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朱自清说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我们高兴了用它,得了一百分,高兴得像只小鸟;我们不高兴了也用它,考了0分,像只霜打的茄子;我们紧张时用它,我们放松时用它,我们热情被消磨了也用它;同学写作文爱用它,出卷老师也钟爱,它到底有什么能耐,有什么神奇的作用让文学青年,让出卷老师,让我们所有人对它恋恋不舍?我们一道儿来分析他的作用吧!如何分析比喻句表达效果?(用此句式答题)

PPT:小姑娘脸红红的,像个红苹果。请赏析这句话的修辞手法。

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______比喻成__________,___?____,生动形象的刻画(突出)出了 _______的_______特点。1.化平淡为生动;

PPT:他长长的鼻子,尖尖的,磨削过一般的红鼻子,简直像被挺有耐性的男孩吮得细细的麦芽糖块。请赏析此句。

法国作家弗朗索瓦·莫里亚克的《给麻风病人的吻》。有时候,需要说明的事物很平淡,如果直接说明,说明这种平淡事物的人缺乏兴趣,听者更是乏味,如同嚼蜡。而通过打比方,借用另一种生动活泼的事物来作喻体,原本平淡的本体,就顿时生色不少。化平淡为生动,长而尖的鼻子,本来就很平淡,再加上红鼻头,简直倒人胃口,但高明的作家借用“挺有耐性的男孩吮得细细的麦芽糖块”这一生动形象的事物作喻体,原本平淡的鼻子显得很生动了。

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______比喻成__________,__化平淡为生动,生动形象的刻画(突出)出了 _______的_______特点。

Ppt:一头海藻似的头发。

2.化抽象为具体;

PPT: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赏析此句。

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______比喻成__________,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的刻画(突出)出了 _______的_______特点。

梦像一片雪花 在空中飘舞 想抓住他,他已经融化了。

3.化深奥为浅显;

比如班上有个同学,觉得自己成绩不错,就开始不爱学习,上课就做别的,如果你想劝他继续努力,会怎么说? 学如行舟,不进则退!

有时候,需要讲道理的时候,说明的事物很深奥,直接去说难度大,听者更是“丈二和尚--叫人摸不着头脑。”于是乎用浅近的事物作喻体,通过打比方来间接说明原本深奥的本体,从而产生化深奥为浅显的神奇效果,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______比喻成__________,化深奥为浅显,生动形象的刻画(突出)出了 _______的_______特点。

PPT: 李克强谈经济形势:和骑自行车一样,老在原地打转转是稳不住的 李克强在上海召开的部分省市经济形势座谈会上指出,稳中求进稳是基础,但这就和骑自行车一样,老在原地打转转是稳不住的,还要往前进,进快进慢都要进,进才能稳得住。4 化冗长为简洁。

PPT:讲孩子很淘气,一天到晚爬上爬下,东摸摸,西弄弄,一会儿都不闲着.“活像个猴子”五个字,就这样把孩子顽皮、淘气的情形说出来了,话很简单,意思却很丰富。既省了言词,又帮助了人家理解和想象。在此,比喻确有化冗长为简洁之神效。

综上所述,比喻能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浅显为深刻,化冗长为简洁,这是比喻这一修辞神话的多种变戏法,修辞神话的变戏法产生了神奇的修辞效果,神奇的修辞效果又使得这个修辞神话的变戏法更加神奇。

三、练习

(1)诗歌鉴赏中的修辞手法 送沈子福归江东

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思考:诗的三四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析它的作用

答: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对友人惜别的心情比做遮拦不断的江南江北的春色。将抽象的感情具体化、形象化、化虚为实,突出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2)仿写

对点公关第四题

四.知识积累(资料)

仿句一般是排比加比喻,其中常用的本体喻体有哪些呢? 仿写、比喻常用意 象归类

海河类:大海、江河(长江、黄河)、湖水、流水、清泉、溪流、浪花(风浪)、瀑布 天气类:风暴、细雨、雨珠、雪花、雾、阴霾、阳光、彩虹、蓝天、白云、春风、海风、清风;天空(晴空、星空)春、夏、秋、冬

植物类:森林、树木(绿树)种子、果实、鲜花(昙花/玫瑰/牡丹/兰花/菊花/枫叶/腊梅)、萌 芽/绿荫、小草(绿茵)、青竹、仙人掌、荆棘、春色 航海类:船、帆、浆、彼岸、港湾

光明类:明灯、灯塔,蜡烛、火种/星星(启明星、北斗星)、月亮(月光)、太阳、宇宙 动物类:雄鹰(鲲鹏)、骏马、小鸟(燕雀)、翅膀、鱼儿、贝壳、珍珠、燕子 艺术:歌、音符、旋律(韵律)、交响乐、图画、诗 人类:艄公,战士,钢琴家,画家 尺子、秤、酒,一盆火,高考仿句:理想是一把尺,量出一个人眼光的长短;追求是一杆秤,称出一个人灵魂的轻重。

答案:生活是一杯酒,品出人生滋味的酸甜苦辣;事业是一面镜,照出生命价值的大小高低。关怀是一缕春风,温暖了失意者的心,鼓励是一盆火,燃起失败者的希望.友谊是一条瀑布,飞溅着真诚的水花; 信任是一缕阳光,驱散了怀疑的迷雾。

爱心是漫漫征途中的路标,使迷路者找到了方向。爱心是寒冷冬夜里的炉火,使流浪者感到了温暖; 爱心是残叶枯枝中的新绿,使奋斗者看到了希望 五,作业

利用资料中的意象造句,分组进行。预习拟人和排比手法。

高考专题复习之比喻修辞手法 教学目标:

4.明确比喻概念。5.能分析比喻的作用 6.运用比喻进行仿写,扩写。教学重点:能分析比喻的作用

难点难点:运用比喻进行仿写,扩写。

二、导入

Ppt展示

比喻 对比 排比(三比)反复 反问 反语(三反)对偶 设问 引用(偶设引)拟人 借代 夸张 双关 顶针

常用修辞手法巧记顺口溜:三反三比偶设引 拟人借代双夸顶 二.比喻的概念和作用

(一)概念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如。脸红红的像苹果。

Pp展示 比喻=本体 +比喻词 +喻体 Pp展示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二).辨析是否是比喻句子,加练习

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必须是两种不同事物,两事物间有相似点。练习:对点攻关1 考察点——必须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东西 170页典题考察点——两种不同性质的东西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三)、比喻的作用

如何分析比喻句表达效果?(用此句式答题)

PPT:小姑娘脸红红的,像个红苹果。请赏析这句话的修辞手法。

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______比喻成__________,___?____,生动形象的刻画(突出)出了 _______的_______特点。1.化平淡为生动;

PPT:他长长的鼻子,尖尖的,磨削过一般的红鼻子,简直像被挺有耐性的男孩吮得细细的麦芽糖块。请赏析此句。

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______比喻成__________,__化平淡为生动,生动形象的刻画(突出)出了 _______的_______特点。Ppt:一头海藻似的头发。2.化抽象为具体;

PPT: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赏析此句。

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______比喻成__________,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的刻画(突出)出了 _______的_______特点。3.化深奥为浅显; 学如行舟,不进则退!

有时候,需要讲道理的时候,说明的事物很深奥,于是乎用浅近的事物作喻体,通过打比方来间接说明原本深奥的本体,从而产生化深奥为浅显的神奇效果,PPT: 李克强谈经济形势:和骑自行车一样,老在原地打转转是稳不住的

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______比喻成__________,化深奥为浅显,生动形象的刻画(突出)出了 _______的_______特点。化冗长为简洁。“活像个猴子”五个字,就这样把孩子顽皮、淘气的情形说出来了,话很简单,意思却很丰富。

小结:综上所述,比喻能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浅显为深刻,化冗长为简洁。

三、练习

(1)诗歌鉴赏中的修辞手法 送沈子福归江东

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思考:诗的三四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析它的作用

答: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对友人惜别的心情比做遮拦不断的江南江北的春色。将抽象的感情具体化、形象化、化虚为实,突出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2)仿写

对点公关第四题

四.知识积累(资料)

仿句一般是排比加比喻,其中常用的本体喻体有哪些呢? 仿写、比喻常用意 象归类

海河类:大海、江河、湖水、流水、清泉、溪流、浪花。

天气类:露珠,细雨、雨珠、雪花、雾、阴霾、阳光、彩虹、蓝天、白云、风暴,春风,阳光。

植物类:森林、绿树、种子、果实、鲜花、萌芽、小草、青竹、荆棘、春色 航海类:船、帆、浆、彼岸、港湾

光明类:明灯、灯塔,蜡烛、火种/星星、月亮、太阳、宇宙

动物类:雄鹰(鲲鹏)、骏马、小鸟、翅膀、鱼儿、贝壳、珍珠、燕子 艺术:歌、音符、旋律(韵律)、交响乐、图画、诗 人类:艄公,战士,钢琴家,画家 生活类的:尺子、秤、酒,一盆火。五,作业

高三语文专题教案 篇6

一、考点解说

语言表达的得体指能够根据交际的语境恰当地使用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语言表达的得体就是要根据交际的外部语境(各种情境条件)、内部语境(上下文)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有人通俗地说,所谓得体就是根据需要说相应的话。这是很有道理的。

命题往往着眼于:①依据语境,用语准确句式恰当;②看准对象,用语讲究分寸;③适应场合,巧妙用语;④把握语体。

得体,是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也是最高要求。它牵涉的问题很多,这里仅从中学生的实际出发,作简要说明。

二、典型试题(兼顾几种类型)

1.在日常交际中,注重礼貌用语,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写出下列不同场合中使用的两个字的敬辞谦语。(2005年高考全国卷三)

例:探望朋友,可以说“特意来看您”,更文雅一点,也可以说“特意登门拜访

(1)邀请朋友到家里做客,可以说“下午我在家里等您来”,也可以说“下午我在家_______,您_______”。

(2)把自己的著作送给人,可以在书上写“请您多提意见”,也可以写“某某先生_____”。

分析:根据上文推知谦敬语。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平时要注意礼貌用语,积累谦敬德词语。如:拜访、光临、斧正、恭候、舍、家、令等等。

答案:(1)恭候,光临。(2)指正。

2.王孝椿准备6月16日在阳光饭店为爸爸过70岁生日,想请爸爸的老战友刘妙山夫妇那天中午12点来一起吃饭。请以王孝椿的名义给刘妙山夫妇写一份请柬。要求称呼得体,表述简明,措辞文雅。(不超过40个字)(2005年高考全国卷一)

答:

分析:解答此题要注意符合请柬这种应用文体的特点,以及提干中所提供的相关信息

答案:提示:称呼得体(如称“刘伯父伯母”等),表述简明(如写明邀请的具体时间、地点、邀请缘由等),措辞文雅(如用上“家父、寿辰、恭请、光临”等词)。

3.“五四”青年节,希望中学邀请校友高明同学会母校演讲。根据以下材料,请你以学生支持人的身份把他介绍给同学们。(不超过80字)(2005年高考福建卷)

材料:高明,男,1985年5月1日出生于干部家庭。父亲,46岁,中共党员,大学毕业,机关工作人员。母亲,45岁,大专毕业,小学教师。高明2004年毕业于希望中学,现为福建大学外语学院一年级学生。身高175厘米,圆脸,小眼。从小喜欢文学,爱好书法、体育等,小学时获得校“优秀班干部”称号和“故事大王”比赛一等奖,初中时获得县硬笔书法比赛二等奖,高二时获得市演讲比赛一等奖,大学时获得省大学生演讲比赛一等奖。为了这次回校演讲,他阅读了《演讲与口才》、《大众幽默》等刊物,写了一大本读书笔记,精心准备了演讲稿《放飞青春》。

答:

分析:本题是根据所提供的内容为学生主持人组织串台词,大体内容是介绍高明的基本情况,没必要泛泛而谈,如高明的性别、年龄、家庭、父母情况、容貌特点,这些完全可以不谈,而其他的内容也要简约。

答案:高明同学是我校2004届校友,现在是福建大学学生,他爱好广泛,曾荣获省大学生演讲比赛一等奖。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做《放飞青春》的演讲。

4.根据语言环境,用口语方式转述下面书面材料的内容。(2004年高考江苏卷)

材料:①徐凡,男,江苏南京人,东方大学文学院教授。②系我国红学界的后起之秀,③尤以考证作者身世见长。④专著《曹雪芹家世考》、《大观园人物论》、《<红楼梦>导读》(获优秀教育图书奖)在海内外享有盛誉。

要求:①内容适当。②表达得体。③符合口语特点。④将转述的话写在相应的横线上。学校邀请徐凡与学生座谈时,你以文学社成员的身份向同学们介绍说:

分析:本题考查将书面语转换成口语的能力并要求符合座谈的场合特点,对某些词语和句式作更换和调整。例:①句转换时,就没有必要介绍性别,因为座谈会上彼此面对面,一目了然。②中“系”“后起之秀”则是书面语,需换通俗化口语。③中“尤以„„见长”是书面语结构,也需更换,“作者身世”应明确化。④括号里的文字也需转换到句中表达。

答案:转换的要点:①“徐凡”后应加称呼,不能介绍性别。②“系”、“后起之秀”必须转换,可以转换为“是”、“研究专家”等。③“作者身世”应转换为“曹雪芹的身世”或“《红楼梦》作者身世”,“尤以„„见长”用“尤其在„„方面有专长”一类句子来转换。④括号中的内容必须转换到句中表述。5.下面是周华同学给博物馆金馆长写的一张便条,其中有些词用得不得体,请你帮他修改。(1995年全国卷)

金馆长:

您约我今天下午去贵处谈我班同学光临贵馆参观一事,因我有急事,现决定改期。具体改在何时,别行蹉商。

周华

5月18日

要求:

找出并改正用得不得体的词,写入下表,有几个写几个。

不得体的词

改 正

本题考查根据交际对象,交际语体做到语言得体的能力。便条应是用通俗的口语写的应用文字;本便条是一名同学写给博物馆长的,根据这两点作判断,“光临”不得体。这是一个敬词,它不应该用在“我班同学”身上,应改用“到、去”。“决定”用得主观、生硬、没礼貌、不得体;再从上下文看,“改期”是被迫的,所以应改为“不得不”、“只好”、“只能”之类。“蹉商”属政论语体的词语,用于庄重的场合,这里应改为口语的“商量”或“商议”、“商定”等。6.根据下面说明,完成后面两题。(1994年全国卷21题)

“育人财会职业高中”为及早安排本校毕业生的工作,在报上登了一则启事,标题是“育人财会职业高中预聘毕业生。”该标题意思表达得不准确。请分别按以下两项要求对该标题进行修改。(修改后要符合刊登启事的本意,学校全称不得改动)

(1)保留“预聘”一词,不超过15字

□□□□□□□□□□□□□□□

(2)不用“预聘”一词,不超过13字。

□□□□□□□□□□□□□

这道题考查的是根据“目的”选用恰当的词语的能力。该校长报上登启事的目的是“为了及早安排本校毕业生工作”,而标题中的“预聘”显然表达目的相违,因为“预聘”是用人单位的行为,所以必须修改。

答案:(1)育人财会职业高中毕业生欢迎预聘;(2)育人财会职业高中毕业生求聘(职)。

7.下面是某校准备张贴在大门口的一份通知稿,有三处必须修改,写出这三处的序号。(1994年上海卷)

各位来宾、各位校友:

a今天是我校建校50周年的大喜日子,b感谢大家能在百忙中莅临参加。C为了校庆活动的顺利进行,d各位务必先到接待处签名,e然后领取纪念册。f10点钟到礼堂参加庆祝大会。g会后欢迎您在母校参观。

××中学校庆会务组

×月×日

答:、、。

本题主要考查遣词用语得体的能力。b句“莅临”,来临,有表尊敬之意,但“参加”与之重复,应删去“参加”。d句“务必”不得体,有命令,强调意味,应删去。g句的“母校”只能就“校友”而言,不包括“来宾 ”,应改为“学校”,以适“来宾”、“”校友,这些不同身份的人。

答案:b、d、g。

8.由于目的不同,对同一事物的说明也应有所不同。根据下面的要求,分别写两段话来说明文具盒(铅笔盒)。(1993年六省市22题)

目的(一):为找回自己的文具盒。

目的(二):向别人介绍、推荐自己用的这种文具盒。

这是较早的一道高考试题。说话要根据“目的”说相应的话。“为找回自己的文具盒”而写的一段文字,从本质上说,就是为别人为你服务提供方便,因此要着重介绍文具盒的特点,如大小、颜色、质地以及里面具有标志性的物品,以便拾到的人及时交给你。向别人“介绍、推荐”这种文具盒,就带有一定的广告性质,主要是介绍它的质量、功用及其他优点,以引起人们的兴趣。否则就不得体。

三.方法指导

(一)注意各种情景条件

这情景条件,主要是指下列三点: 1.交际场合

交际的场合包括时间、地点、人物、氛围等。这里主要说氛围。交际的场合各种各样,有喜庆、哀伤之分,有庄重、轻松之别,等等。在这种情况下,语言表达要与环境气氛相协调。在喜庆的场合谈令人伤感的话,在庄重的氛围中“搞笑”,都是不得体的。2.交际对象

交际对象有性别、年龄、身份、经历、文化背景等具体因素。在运用语言作文交际时,应该切合实际。俗话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看什么说什么话。摒弃处世圆滑这一点,从语言表达上说,肯定是必要的。譬如,曾经有少先队员到冰心家中向老人献花,问:“冰心奶奶,你今年多大了?”孩子天真、幼稚,这样问情有可原,如果年龄大一点的,按照一般习惯,应该这样问:“奶奶,您高寿?”或用其他说法,否则不得体。注意交际对象,首先应尊重对方。3.交际目的

交际目的不同,即使说同样的内容,说话的角度、重点等应有所不同。譬如老师劝学生读读书,如果对方不想读书,老师要帮助分析原因,说明读书的重要;如果对方很用功,但效果不好,老师应在学习方法上作指导;如果对方文理关系处理不当,老师应该着重谈全面打好基础,为将来的发展作好准备。如果老师不根据对方的实际确实谈话的重点,只泛泛地说一通,你愿意听吗?

此外,还要注意自己的身份等。

例:把下面句子的内容放在A、B两种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转述。

要求:①不变更原意;②人物、人称表述准确;③时间、地点交代清楚合理。

小李对小王说:“我明天上午不去语文组找郭老师了,请告诉老师一声。再帮我问问,后天晚上去她家里找她行不行?”

A.当天下午,小王在交门口对郭老师的女儿姗姗说到这件事。

小王说:

B.第二天一大早,小王跑到语文组把这件事告诉郭老师本人。

小王说:

这是一道高考试题,从中可以看出“得体”的一些基本要求。小李请小王转达自己的意向目的明确,明间、地点、人物、事件说得清清楚楚,话也说得“客气”,包含着尊重小王的意思,也就是说是得体的。小王怎么转述呢?需要根据条件,时间不同,一是“当天下午”,一是“第二天一大早”;地点也不同,一是“校门口”,一是“语文组”;对象也不同,一是郭老师的女儿,一是郭老师本人。只有说话的目的相同。因此小王在及情境下应该这样说:“(珊珊),小李他(或她)明天上午不到语文组找你妈妈了,请转告一声;他还问后天晚上去你家找她行不行?”在及条件下,小王应该这样说:“郭老师,小李说他(或她)今天上午不来找您了,问明天晚上去您家找您行不行?”因为同郭老师说话就在语文组,所以不要点出地点“语文组”。小王这两次“转述”都是“得体”的。

(二)遣词用语应注意的问题 1.正确使用谦词和敬词 汉语中不少词是有明显的倾向性,有的用于自谦,称为谦词;有的用于对他人表示敬意,称为敬词,这一类词语要正确使用,否则会闹出笑话。

传说的常用敬词有“贵”(如贵校、贵公司)、“大”(如大作,用于称对方的作品),“高”(如高见)、“尊”(如尊姓大名)、“拜”(如拜托)、“赐”(如赐教,请别人指教)、“雅正”(如雅正,请对方指正)、“惠”(如惠顾)等。

在交谈中,用“家父”、“家母”、“舍弟”等,这是用“家”、“舍”来谦称自己的父母、弟妹,而不能用它来称他人的父母兄弟。称别人的父母兄弟“令”表敬重,如称别人的父母为“令尊”、“令堂”,称别人的儿女可用“令郎”、“令爱”。与上文所举数词相对的,如称自己的作品为“拙作”,称自己的看法为“鄙见”、“愚见”、“浅见”等。

有些词语谦、敬的倾向似不太明显,但它是客观存在,也应留意。如“鼎力支持”中的“鼎力”用于对他人的帮助表示感谢,而不能用于说自己对别人的帮助。又如“略尽绵薄”,用于年长者的自谦,也是不能随意使用的。2.遣词用语要尊重对方

人与人之间在人格上是平等的,遣词用语也应该体现这一点。譬如2003年第25题要求

改写提示语,使之“亲切友善”,就包含着这样的要求。原来的提示语“禁止喧哗,不许打闹”意思自然是对的,但他反映出说话人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特点,因为会使人不易接受,甚至产生反感。

例:阅读下面一份请柬,指出用语不得体的毛病并修改。

请 柬

×××老师:

您好!

我校定于10月20日下午3时在校图书馆报告厅举行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请您做好准备,务必准时出席。

此致

敬礼

××中学校长办公室 2003年9月25日

这份请柬有三处不得体的毛病:①“您好”,在请柬中是多余的,应该删去;②“请您做好准备”,看起来很客气,实际上包含着不尊重的意味,从请柬的写作看,它也是多余的,应该删去;③“务必”是居高临下,命令式的用语,也应该改。这②③两处,可以改为“敬请光临指导”。3.遣词用语要注意分寸

无论谦、敬、褒、贬,都应注意分寸,恰如其分。有个成语叫“过犹不及”,说过头话或者不到位都会让人感到不诚恳,不得体。

例:某县教育局丁局长在欢迎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的大会上致辞说:“×老师是现代伟大的语文改革家,是我们崇敬的导师和偶像,我代表全县人民十分虔诚地欢迎他的到来„„”×老师听了很不自在,在答谢辞中说:“我们语文教师,最讲究分寸,刚才丁局长的讲话就缺乏点分寸„„”在场的语文老师都议论纷纷。

丁局长的欢迎词确实让人“不自在”,让人“议论纷纷”,因为他的讲话太缺少分寸。其一,评价过头,“现代伟大的语文改革家”中应删去“现代伟大”;其二,态度不当,“偶像”应删去;其三,心情不当,“虔诚”应改为“热忱”或“热烈”,再看×老师的讲话。他指责东道主“说话缺乏点分寸”,也不得体,可改为“我才疏学浅,只是在语文教学改革方面作了一点探索。今天能有机会来贵县与各位领导和同行作交流,感到很荣幸。”

四.反馈练习

1.李勇和王强是多年的同学,王强的父亲在图书馆工作。李勇写信向王强的父亲借一本杂志。下面是信的正文部分,其中有四处不得体或不明确。请把它们找出来,并作修改。

我虽然没有见过你,但我和你的儿子是多年的同学,今有一事相求。高考在即,我急需《××月刊》第二期,不知你单位是否有这本杂志。如果有,请设法帮我借到;如果没有,请抽空告诉我,以免误事。

(1)应改为

(2)应改为

(3)应改为

(4)应改为

答案:(1)我和你儿子 我和王强

(2)《××月刊》第二期 《××月刊》×年第二期

(3)请抽空告诉我 请让王强告诉我

(4)以免误事 删去(前两处不明确,后两处不得体)2.某公司经理张毅遗失一张支票,被某厂工人小王拾到并送回。张毅去致谢,但小王不在,便写下留言条。这张留言条有几处词语必须删改。请找出来并作删改。

小王同志:

你好。丢失支票,事关重大(1),使我寝食不安(2),公司上下(3),焦急万分。多亏你高风亮节(4),及时送回(5)。今天,我于百忙之中(6),专程(7)来致谢意,不巧未能见面,实在遗憾(8)。我由衷地感谢你,并希望你能再接再厉(9)。略备薄礼(10),聊表谢意(11),万勿推辞。

×公司经理(12)张毅 4月5月

答:必须删改的有(只写序号):

修改办法:

答案:(1)(4)(6)(9)(12)(1)是多余的话,应删去;(4)过头话,不得体,可删去;(6)不得体,有抬高自己之嫌,应删去“于百忙之中”;(9)不得体,有居高临下之嫌,应删去“并希望„„”这一句。(12)这样表明身份,不得体,应删去“经理”二字。

3.下面是某同学在一次讨论会上的发言摘要,有几处用语不得体,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有几处写几处)

刚才刘老师的一番话真是抛砖引玉,使我深受教育。我们是跨世纪的青年人,祖国建设的重任将落在我们肩上。像刘老师这样快要退休的老师仍在为培养我们而略尽绵薄,难道我们倒可以对学习不负责任?我殷切期望平时抄作业、考试作弊的同学赶快改正错误,不要再自欺欺人了。

(1)应改为(2)应改为

(3)应改为

答案:(1)“抛砖引玉”→金玉良言(2)“略尽绵薄”→不遗余力(竭尽全力)(3)殷切期望→衷心希望(“抛砖引玉”是自谦之词,用在这里明褒实贬;“略尽绵薄”是自谦之词,用以评价老师,不得体;“殷切期望”多用于上对下、长对幼)

4.王老师刚退休,就收到张伟的来信。信写得有真情实意,但在表达上有一些不得体的毛病。下面是信中的一段,请把三处毛病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老师,此时此刻,多少往事历历在目。课堂上你循循善诱,悉心指导,开启我们心灵的窗户;生活中,您精心呵护,无所不至,提供我们成长的沃土。如今,您离我而去,在我心中您的音容宛在。我一定牢记您的教导,发奋学习,争取早日成才。

(1)应改为

(2)应改为

(3)应改为

答案:(1)无所不至→无微不至(2)离我而去→退休在家(3)音容宛在→形象平凡而高大(“无所不至”明褒实贬;“离我而去”会令人想到去世;“音容宛在”用于逝者)

5.一名读者到新华书店去买书,下边是他和营业员的对话:

读 者:请问有没有《现代汉语词典》卖?

营业员:卖完了。(1)

读 者:本市哪家书店可能有?

营业员:不知道。(2)

读 者:贵店什么时候能到货?

营业员:不知道。(3)

营业员的三次回答既简明又如实,但读者不仅感到扫兴,而且心中不是滋味。试为营业员的回答换一种说法,使读者有亲切感和心理满足感,但不能改变原意

(1)改为:

(2)改为:

(3)改为:

答案:①刚卖完,你早一点来就好了。②对不起,这我可说不准(或:我来帮你联系一下。)③眼前还没有消息,书一到我就通知你,好吗?(营业员三个“不知道”,冷冰冰的。所给答案只是举例)

6.说话要注意自己的身份和对象,用语得体,才会有好效果。根据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出恰当的话。(每句话不少于30字)

青年工人小王经常请假不参加车间的技术培训,理由是要在家当“陪读”——陪儿子小刚复习功课,做家庭作业,否则会考试不及格。

(1)如果你是小王的车间主任,就这件事你将对小王怎样说?

答:

(2)如果你是小刚的班主任,知道这个情况后,你将对小王说一点什么?

答:

答案:(1)做父母的固然要关心孩子学习,但不能以放弃自己的事业为代价。(2)要培养孩子独立学习的习惯,依赖是孩子成长的绊脚石,陪读弊多利少。(车间主任是领导,应对小王启发教育;班主任是教育工作者,谈问题自然应从教育孩子的角度出发)

常用敬词与谦词集锦

卫冕:指竞赛中保住上次获得的冠军称号。

惠赠:敬辞,指对方赠予(财物)

惠允:敬辞,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

家父: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

家母: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母亲

驾临:敬辞,称对方到来

见教:客套话,指教(我),如“有何见教”

见谅:客套话,表示请人谅解

借光:客套话,用于请别人给自己方便或向人询问

借重:指借用其他人的力量,多用做敬辞

金婚:欧洲风俗称结婚五十周年

金兰:可用做结拜为兄弟姐妹的代称,如“义结金兰”

进见:前去会见,(多指见首长)

进言:向人提意见(尊敬或客气的口气),如“向您进一言”、“大胆进言”

晋见:即进见

觐见:(书)朝见(君主)

垂问:敬辞,表示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询问。

垂爱:(书)敬辞,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爱护(多用于书信)

久违:客套话,好久没见

久仰:客套话,仰慕已久(初次见面时说)

问鼎:指谋图夺取政权(中性词)

伉丽:(书)夫妻,如伉丽之情

劳步:敬辞,用于谢别人来访

劳驾:客套话,用于请别人做事或让路

令爱(媛):敬辞,称对方的女儿

令郎:敬辞,称对方的儿儿子

令亲:敬辞,称对方的亲戚

令堂:敬辞,称对方的母亲

令尊:敬辞,称对方的父亲

留步:客套话,用于主人送客时,客人请主人不要送出去

蒙尘:(书)蒙受灰尘,(指君主因战乱逃亡大外)

名讳:旧时指尊长或所尊敬的人的名字。

内眷:指女眷

内人:对别人称自己的妻子

赏脸:客套话,用于请对方接受自己的要求或赠品

舍间:谦称自己的家,也称“舍下”

舍亲:自己的亲戚。

台端:敬辞,旧时称对方,(多用于机关、团体等给个人的函件)台甫:敬辞,旧时用于问人的表字 台驾:敬辞,旧称对方

台鉴:旧时书信套语,用在开头的称呼之后,表示请对方看信。泰山、泰水:岳父、岳母

托福:客套话,依赖别人的富气使自己幸运。外舅:(书)岳父。

代字:女子尚示定亲,如“代字闺中” 当轴:旧时指政府领导者

挡驾:婉辞,谢绝来客访问。丁忧:遭到父母的丧事

鼎力:敬辞,大力(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斗胆:形容大胆(多用作谦词)

独夫:残暴无道为人民所憎恨的统治者

方家:“大方之家”的简称,多指精通某种学问、艺术的人。父执:父亲的朋友 付梓:把稿件交付刊印 高堂:(书)指父母

割爱:放弃心爱的东西(婉辞)

割席:指与朋友绝交(典出管宁、华歆)阁下:敬辞,称对方,多用于外交场合 更衣:婉辞,上厕所

股肱:比喻左右辅助得力的人(书)光顾:敬辞,商家多用以欢迎顾客 光临:敬辞,称宾客来到

归天、归西:婉辞,人死之称 归省:(书)回家省亲 桂冠:光荣的称号 贵庚:敬辞,问人年龄 贵恙:敬辞,称对方的病 过誉:谦辞,过分称赞

海涵:敬辞,大度包容(多用于请人特别原谅时)寒舍:谦辞,称自己的家 合卺(jǐn):成婚

红案:厨工的分工上指做菜的工作 白案:厨工的分工上指蒸饭之类的工作 候光:敬辞,等候光临 候教:敬辞,等候指教

后学:后进的学者或读书人,多用作谦辞 后裔:已经死去的人的子孙

麾下:将帅的部下,也作敬辞,称将帅

惠存:敬辞,请保存,多用于送人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写的上款 惠顾:惠临,多用于商店对顾客

惠临:敬辞,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

敬词谦词防误用

仔细分析近几年高考的“语言得体”类试题,我们发现其中一种较为普遍的毛病,往往是由敬、谦词的误用而至。现结合有关试题,对此类“毛病”作一具体的“诊断”:

一.混淆对象

例1: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传统礼貌称谓使用正确的一句是:()[1994年高考第9题] A.这是您家母托我买的,您直接交给她老人家就行了。

B.令媛这次在儿童画展上获奖,多亏您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都很感谢您。C.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告诫我们,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做人。D.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画的马维妙维肖、栩栩如生。

分析:A项中的“家母”是谦称自己的母亲,而句中转交的对象是对方的母亲,应该用敬词“令堂”或“令慈”;B、C两项均把称自己女儿和父亲的谦词“小女”、“家父”误用为“令嫒”、“令尊”(分别敬称对方的女儿和父亲),故正确答案为D。又如,例2:选出语言得体的一项()

A.多年不见的老乡捎来了家乡的土产,我推辞不了,最后只好笑纳了。B.尽管只是绵薄之力,但他费了很大的劲,我们应该感谢。C.我因临时有急事要办,不能光临贵校座谈会,深表歉意。D.这种陈词滥调的报告恐怕是没有人愿意恭听的。

分析:A中的“笑纳”是敬称,B中的“绵薄之力”是谦称,C中的“光临”是敬称,都混淆了各句话题所涉及到的对象,故不得体,正确答案是D。

二.颠倒位置

例3:某学校请一位全国著名的科学家来作报告,经办的同志给这位科学家去了一封信,信中说:“请您来讲一次,想来您也会觉得荣幸的。”„„[92年“三南”高考题] 分析:此段文字中“荣幸”一词不得体。写信人颠倒了与对方的位置,因为学校邀请的对象是“一位全国著名的科学家”,而且校方又是有求于人。显然,“觉得荣幸的”应该是校方经办的同志以及听了科学家报告的人,而不该是“这位科学家”。又如,例4:下面是周华同学给博物馆金馆长写的一张便条,其中有些词用得不得体,请你帮他修改。[1995年高考第30题]

金馆长:

您约我今天下午去贵处谈我班同学光临贵馆参观一事,因我有急事,现决定改期。具体改在何时,另行磋商。

周华

5月18日

要求:找出并改正用得不得体的词,有几个写几个。

分析:该题中不得体的词有“光临”、“决定”、“磋商”三个(可分别改用“到或去”“不得不或只好、只能”“商量或商议、商定”等),其中“光临”一词就属对象错位之误。因为“光临”是称宾客的到来,属敬词,而文中所指的“贵馆参观一事”是自己的行为。

例5:这次活动承蒙贵公司慷慨解囊,热情襄助,取得了圆满成功,他日有托,本人定当投桃报李,相助(全力、鼎力)。[2002年南京市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第3题] 分析:“鼎力”意为“大力”,虽意思与“全力”相近,但“鼎力”为敬词,多表示请托或感谢对方。答题时许多同学没有注意到后半句中的“本人”,以为是针对别人说的而错位地选了“鼎力”。其实,此处无须用敬词,应填“全力”。

三.画蛇添足

例6:正在广州某高校就读“大二”的小张,已答应在今年暑假里给您的令郎辅导功课。

分析:句中的“令郎”就是敬称对方的儿子,前面的定语“您的”是多余的成分,应该删去。

例7: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嫌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2001年高考试卷第4题D项] 分析:该项为错误项。句中的“蓬荜生辉”是谦词,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送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荣耀,一般只能出自自己之口。此处用“蓬荜生辉”有贬低别人居室的嫌疑;另外“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还犯有语义重复的毛病。因为“蓬荜“是”“蓬门荜户”的省略,常用作谦称自己的居室,就此处而论,需删去“使居室”三字。

能否准确地使用敬、谦词,常常是一个人文化素养和文明程度高低的标志。在现代社会人与人的交际中,因不了解敬、谦词的词义和用法而出现误用的情况并不少见。轻者贻笑大方,重则把人际关系弄僵、事情闹糟,请君学会得体地运用敬、谦词。(全文字数约1600)

谈敬辞和谦辞的运用

千百年来,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使用了许多敬辞和谦辞,这充分体现了我们中华礼仪之邦的特点。敬辞,即表示对别人敬重的词语,如称呼对方叫“足下”、“阁下”,称对方的家叫“府上”,称对方家里的人要加上一个“令”字(“令”是“美好”的意思),如“令尊”(父亲)、“令堂”(母亲)、“令兄”(哥哥)、“令朗”(儿子);问对方的年龄称“高寿”、“贵庚”、“芳龄”;等等。谦辞,则是用于自我表示谦恭的词语,如称自己为“鄙人”(浅陋无知的人),称自己的家为“寒舍”,称自己家里的人叫“家父”、“家母”、“家兄”、“犬子”(儿子),说自己的年龄时加上“虚度”两字等。

这类敬辞和谦辞,在旧时的书籍中是很常见的,我们要读懂过去的文章,就必须懂得这类词语的意思。随着社会的进步,到今天,有些词语显然已不再适用,如称自己的妻子为“贱内”、“拙荆”,妇女自称为“妾”等,带有明显的轻视妇女的封建意味。又如“鄙人”、“犬子”之类,则过分自贬,亦有虚伪做作之嫌。而另有不少敬辞谦辞,则仍有其生命力,在书面语和口语中广为应用。在大力提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今天,尤其值得学习运用。然而,在实际运用中,却难免因用错而闹出一些笑话,如有人送朋友一本书,在扉页上题“×××留念,×××惠赠”。这“惠赠”两字显然用错了。要防止此类笑话的出现,首先应了解一下敬辞谦辞的特点。

敬辞和谦辞的特点之一是它的单向性。所谓“敬”,当然是对别人而言的,而“谦”,则是用于自己的,两者不能混用,这一点本应十分明白。但事实上有些词还存在着用反的现象。如“我明天一定光临”、“我贵姓王”、“请你拜读一下我的大作”、“这是我的高见”„„例句中原应该用于对方的“光临”、“贵姓”、“大作”、“高见”等敬辞都用到自己头上去了,不免太妄自尊大。同理,谦辞就不能用到对方身上。

特点之二是有些词在年龄长幼、地位高低等不同情况下用法有所区别。如问人的年龄,问老人,宜用“高寿”,问年轻姑娘,宜用“芳龄”,一般的,可用“贵庚”。如果向老人问“芳龄”,当然是万万使不得的。又如同是谦辞,兄长可向弟妹自称“愚兄”,而弟弟却不应对兄长自称“愚弟”。因为照理说弟不如兄,兄自称“愚”可谓客气,弟自称“愚”又算什么呢?弟本来就是愚的嘛。同理,学生向老师自称“愚生”,也是不适当的。

要防止出现错误,除了了解敬辞谦辞的特点之外,最根本的是要了解这个词的本来意义。如“拙作”和“大作”,如果知道了“拙”是“笨”的意思,“大”则是表示赞颂,那么当然知道前者用于自己而后者用于对方了。又如“惠赠”的“惠”是指别人给自己以好处,所以送东西一般用“×××(对方)惠存”,意即请对方保存是给了我好处的。这个“惠”字就有客气意味。如果写“×××(自己)惠赠”,则表示我送你东西是我对你施以恩惠了,岂不过于自矜!再如“笑纳”,“纳”是“接受”、“收下”之意,“笑”则是“嘲笑”、“哂笑(所以也有作“哂纳的”)”之意。“笑纳”的意思是我送你的东西不好,不成敬意,让你笑话了。所以应是“我送礼物请你笑纳”。而有人把“笑”理解为“高兴”,是因为高兴而笑,所以会说“你送的礼物我笑纳了”。这样,在别人看来,便是说“你送的东西我带着嘲笑的态度收下了”。这对别人是多么的不尊重!

除了不了解词的意义和特点,用错敬辞谦辞的另一个原因是赶时髦。有人一看见别人用,便连忙跟着上,似乎用上几个敬辞谦辞就显得文雅了。这种思想是不正确的。事实上,即使运用对象没错,也未必可以处处运用。因为上述敬辞谦辞往往带有一点文言的味道,一般是不提倡的。在一般场合,还是运用大众化的礼貌用语为宜,它更有一种亲切感。

谦词十族

所谓谦词,就是表示谦虚的言辞。中国人喜欢谦逊,所以谦词在人们日常交际和书信往来中是不可或缺的。由于数量大种类多,在使用过程中就难免出现错误。如果分门别类进行归纳,辨析它们意义的不同和用法的区别,那么错误就可以避免。

一、“拙”字一族:称自己的(文章、见解等)。

①拙笔:称自己的文字和书画。如:拙笔一幅,敬请惠存。②拙见:称自己的见解。③拙著:称自己的作品。④拙作:同拙著。⑤拙荆:古人对人称自己的妻子。

二、“小”字一族: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

①小弟: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间谦称自己。如:小弟有一不情之请。②小儿:谦称自己的儿子。③小女:谦称自己的女儿。④小可:谦称自己(多用于早期白话)。如:小可不才。⑤小人:古人指地位低的人,后来地位低的人也用于自称。如:小人不敢。⑥小生:青年读书人自称(多见于早期白话)。⑦小店:称自己的店。⑧小照:指自己的尺寸较小的照片。如:附小照一张。

三、“薄”字一族:称自己的事物。

①薄技:微小的技能,谦称自己的技艺。如:薄技在身/愿献薄技。②薄酒:味淡的酒,常用作待客时的谦词。如:薄酒一杯,不成敬意。③薄礼:不丰厚的礼物,多用来谦称自己送的礼物。如:些许薄礼,敬请笑纳。④薄面:为人求情时谦称自己的情面。如:看在我的薄面上,原谅他这一次。

四、“贱”字一族:称与自己有关的事物。

①贱姓:与“贵姓”相对,谦称自己的姓。如:(您)贵姓?贱姓王。②贱内:对别人称自己的妻子(多见于早期白话)。③贱事:古人称自己的私事。

五、“敝”字一族: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

①敝姓:称自己的姓。如:敝姓王。(您)贵姓?②敝人:对人谦称自己。③敝处:谦称自己的家或停住的地方。④敝校:谦称自己的学校。

六、“鄙”字一族: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

①鄙人:谦称自己。②鄙意:称自己的意见。③鄙见:称自己的见解。

七、“愚”字一族:用于自己的谦称。

①愚兄:对比自己年龄小的人谦称自己。②愚见:谦称自己的意见。见识浅陋,抛砖引玉。③愚以为:谦称自己认为。如:愚以为不可。

八、“忝”字一族: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

①忝列:有愧被列入或处在其中。如:忝列门墙(意愧在师门)。②忝在:有愧处在其中。如:忝在相知之列。③忝任:有愧地担任。如:忝任宰相之职。

九、“敢”字一族:表示冒昧地请求别人。

①敢问:冒昧地询问,请问。如:敢问先生贵姓?②敢请:请求。如请先生替我写封信。③敢烦:冒昧地麻烦你。如:敢烦小姐办件事。

十、“劳;字一族:烦劳,请别人做事所说的客气话。

①劳驾:麻烦你。②劳步:用于别人来访。如:您公事忙,千万不要劳步。③劳烦:麻烦别人。如:劳烦尊驾。④劳神:客套话,用于请人办事。如:劳神代为照顾一下。

另外,还有些零散谦词,如“过奖„‘不敢当„‘不才„‘寒舍„‘蓬荜生辉”“抛砖引玉”等,数量小,容易掌握。

常用敬词与谦词集锦

卫冕:指竞赛中保住上次获得的冠军称号。

惠赠:敬辞,指对方赠予(财物)

惠允:敬辞,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

家父: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

家母: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母亲

驾临:敬辞,称对方到来

见教:客套话,指教(我),如“有何见教”

见谅:客套话,表示请人谅解

借光:客套话,用于请别人给自己方便或向人询问

借重:指借用其他人的力量,多用做敬辞

金婚:欧洲风俗称结婚五十周年

金兰:可用做结拜为兄弟姐妹的代称,如“义结金兰” 进见:前去会见,(多指见首长)

进言:向人提意见(尊敬或客气的口气),如“向您进一言”、“大胆进言”

晋见:即进见

觐见:(书)朝见(君主)

垂问:敬辞,表示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询问。

垂爱:(书)敬辞,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爱护(多用于书信)

久违:客套话,好久没见

久仰:客套话,仰慕已久(初次见面时说)

问鼎:指谋图夺取政权(中性词)

伉丽:(书)夫妻,如伉丽之情

劳步:敬辞,用于谢别人来访

劳驾:客套话,用于请别人做事或让路

令爱(媛):敬辞,称对方的女儿

令郎:敬辞,称对方的儿儿子

令亲:敬辞,称对方的亲戚

令堂:敬辞,称对方的母亲

令尊:敬辞,称对方的父亲

留步:客套话,用于主人送客时,客人请主人不要送出去

蒙尘:(书)蒙受灰尘,(指君主因战乱逃亡大外)

名讳:旧时指尊长或所尊敬的人的名字。

内眷:指女眷

内人:对别人称自己的妻子

赏脸:客套话,用于请对方接受自己的要求或赠品

舍间:谦称自己的家,也称“舍下”

舍亲:自己的亲戚。

台端:敬辞,旧时称对方,(多用于机关、团体等给个人的函件)

台甫:敬辞,旧时用于问人的表字

台驾:敬辞,旧称对方

台鉴:旧时书信套语,用在开头的称呼之后,表示请对方看信。

泰山、泰水:岳父、岳母

托福:客套话,依赖别人的富气使自己幸运。

外舅:(书)岳父。

代字:女子尚示定亲,如“代字闺中”

当轴:旧时指政府领导者

挡驾:婉辞,谢绝来客访问。

丁忧:遭到父母的丧事

鼎力:敬辞,大力(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

斗胆:形容大胆(多用作谦词)

独夫:残暴无道为人民所憎恨的统治者

方家:“大方之家”的简称,多指精通某种学问、艺术的人。

父执:父亲的朋友

付梓:把稿件交付刊印

高堂:(书)指父母

割爱:放弃心爱的东西(婉辞)割席:指与朋友绝交(典出管宁、华歆)

阁下:敬辞,称对方,多用于外交场合更衣:婉辞,上厕所

股肱:比喻左右辅助得力的人(书)

光顾:敬辞,商家多用以欢迎顾客

光临:敬辞,称宾客来到

归天、归西:婉辞,人死之称

归省:(书)回家省亲

桂冠:光荣的称号

贵庚:敬辞,问人年龄

贵恙:敬辞,称对方的病

过誉:谦辞,过分称赞

海涵:敬辞,大度包容(多用于请人特别原谅时)

寒舍:谦辞,称自己的家

合卺(jǐn):成婚

红案:厨工的分工上指做菜的工作

白案:厨工的分工上指蒸饭之类的工作

候光:敬辞,等候光临

候教:敬辞,等候指教

后学:后进的学者或读书人,多用作谦辞

后裔:已经死去的人的子孙

麾下:将帅的部下,也作敬辞,称将帅

惠存:敬辞,请保存,多用于送人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写的上款

惠顾:惠临,多用于商店对顾客

惠临:敬辞,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

说话的艺术

我曾给朋友讲过一个自己编的故事:说有一个叫张贵的人去看病。医生问:“你草字叫什么?”他答:“我贵姓张讳贵。”医生又问:“你今年犬马齿?”他答:“我贵庚三十。”医生又问:“你的贱疾是什么?”他答:“我贵恙感冒。”医生起身给他抓了药递给他:“这是药,希望你能愧领。”他答:“我赏收了。”医生说:“我还要循循善诱你药的吃法。”他答:“你快点班门弄斧讲一下。”医生告之后送他出门,说:“以后别再来骚扰了。”他答:“一定还要来下榻。”朋友听后都笑岔了气。故事本身当然是夸张,但生活和文学作品中这种常识性错误实不为少。常常在文学作品中看到诸如“某某某的令尊、某某某的令堂”的说法,就此我专门查阅了《现代汉语词典》,“令爱、令郎、令堂、令尊”皆是敬辞,分别指“对方的女儿、儿子、母亲、父亲”。这样说来,“某某某的令尊”便是指“某某某的对方的父亲”,可见其大谬不然。敬辞谦辞不分,这不是说话,是相声。

还有一类可作相声题材且相声时常提及的便是开会。时下有些会就是以前跳忠字舞的延伸。我认为讲真话是不需要准备的,只有假话和废话才要准备,所以开会、演讲总要有发言稿。领导上台念完稿子便开始狂侃,一个会能开上半天。庄子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意即:讲大道理的人火旺气盛,细辨道理的人总是罗里罗嗦。古之人不余欺也。

老庄一家似乎对说话艺术都颇有研究,老子也曾提出一个建设性的意见: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即:真实的言辞不漂亮,漂亮的言辞不真实。为了真实,不漂亮就不漂亮吧。正好女友穿着一件新买的衣服,问我:漂亮吗?我立马儿想起了老子,于是真实的告诉她:不漂亮。结果话音未落,已遭痛扁。我带着文学是否要高于生活的疑惑接着读《老子》,到最后一章老子自圆其说:正言若反。没想到一向自诩聪明的我,被千年前的老子涮了一道。估计老子也有切肤之痛,才会发出这一时代强音。这件事告诫我们,说话要讲究迂回战术,万不可逞匹夫之勇,比如女友问新衣服是否漂亮,你完全可以说:亲爱的,你穿另一件会更漂亮。后来读裴多菲的诗便彻底释然:真实诚可贵,漂亮价更高。若为女友故,二者皆可抛。

高三英语语法专题备考策略 篇7

一、落实因材施教, 实施分层教学

“因材施教”对于语法复习课来说, 尤其有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语法复习如果只是单纯地将语法重点再重新归纳总结演示一遍, 基础好的学生会因为学不到新的东西而失去兴趣;基础不好的学生仍然是听不懂;而本来对分散的语法点稍有了解的学生可能会因为知识点的整合和归纳而混淆, 出现“你不讲我还明白, 你越讲我越糊涂”的现象。所以, 在复习的最初就一定要注意因人而异, 给不同程度的学生确定不同的目标。评价方式也应该各有不同。只有在一开始就确定分层的评价制度, 我们的教学才能更有针对性。因此, 在复习前, 建议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做出不同的具体要求, 对优等生少讲多练, 使之有时间自主学习, 注重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解题技巧;对中等生实施“双基”教学, 注重课本中的原句和习题的处理, 在掌握基础知识和提高基本技能上下功夫;对基础差的学生应以考点为主, 使其掌握语法的基本概念, 掌握必要的基本知识和解题技能。课堂上运用以好带差的方式, 让学生相互之间帮助解决一些基本问题。平时的练习题分为基础题、综合题和提高题, 分别对应三组学生, 让他们在各自的基础上都有提高。

二、紧扣高考大纲, 把握复习难度

对于高考备考而言, 语法复习掌控在怎样的一个范围之内是需要慎重权衡的。复习中任何的拔高或降低都会误导学生, 或使其沉溺于语法练习, 效率低下, 劳而无功;反之, 若复习中轻视语法这一环节, 一带而过, 将无所收获。比如, 在语法复习课上, 教师费力地讲解非谓语动词的逻辑主语问题, 实际上只要教会学生辨析其与所修饰的词或句子主语间的语态 (主被动关系) 即可, 因为高考大纲对此并未作过多的要求。再如, 复习中教师常强调冠词的一些特殊用法, 忽略其最基本的、表泛指或特指的用法;可是在近年高考真题中多是对此用法的考查。因此把握语法复习的难度务必紧扣考纲要求, 高考考查什么, 我们就复习什么、训练什么, 竭力避免反复的无效劳动。在充分考虑学情的前提下, 无论是语法知识的拓宽与延深, 课堂的设计与操控, 还是练习的难度与数量, 终极目标都要落在高考大纲考点上, 用这把尺子去衡量和把握复习的难度, 一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三、掌握基础语法, 侧重高频考点

如上所述, 语法专题复习要从考纲要求的方面来把握。在实际复习中, 教师应逐一对照考纲要求对基础语法进行整合梳理, 精心选择, 构建脉络清晰和简练实用的语法知识体系。高考测试的基础语法包括动词时态、语态、情态动词、非谓语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连词、冠词、代词、介词、复合句、强调句、感叹句、倒装句、反意疑问句、省略句和it的用法等;教师应在语法复习中, 在对基础语法进行简化归类、加以取舍的同时, 不能放过历年高考的高频考点。在这些测试项目中, 动词及非谓语动词形式又是重点中的测试重点。从这几年语法测试题看, 动词的比例占有率相当大。如在2011年试卷中, 单选部分对于动词的考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比例。考查方向包括:1.动词短语。对于动词短语的考查是放在特定的场景之下、作为交际用语, 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 辨析词义, 进行选择。2.动词时态。众所周知, 英语和汉语存在着诸多区别, 其中时态是最大差别之一。中文中对于时态的表意十分模糊, 没有固定的规范, 而英文则不同, 五花八门的时态各司其职, 时态成为了高考语法的高频考点。3.情态动词。自初中起, 我们便开始接触到了形形色色的情态动词, 作为传情表意的好方法, 高考同样不会放过情态动词的考查。与中考等低年级考试不同的是, 高考中的情态动词考法通常会与时态等多个知识点相结合。因此, 在复习过程中, 教师指导学生首先要弄清楚各个情态动词的基本含义和用法, 再次要重点关注一些特殊用法, 如“情态动词+have done sth.”表示推测意义等;最后, 则同样是要结合上下文加以准确判断。

四、研读高考真题, 注重语境突破

语法复习备考时, 应多多研究高考真题, 注重从语境作为解题突破口, 结合高考的命题思路, 指导学生有效地复习。近几年的高考单项填空题不再考查“纯语法”或“纯词汇”, 而是在特定语境中考查考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但是单项填空题涉及面广, 试题设计灵活多变, 因此, 要求考生对每一道题都不能掉以轻心, 必须认真审题和解题, 细致观察, 灵活运用掌握的语言知识技巧进行答题。例如, 考查动词时态, 不给出明确时间状语, 重点放在对每一时态最基本含义的理解方面。因为近年高考有关时态的考题多以语境化形式出现, 很少有语法书中强调的明显的时间状语。如果概念不清, 不懂语境和语用, 是无法解答高考题的。如2011年高考江苏卷第1题:…I hear you___in a pub.What’s it like?……Well, it’s very hard work and I’m always tired, but I don’t mind. (A.are working B.will work C.were working D.will be working) 此题没有标志性的时间, 我们就要根据语义来合理地推测语境中的时态。对话中, 第二句说“这是一份困难的工作, 而且我经常很累, 但是我不介意”, 整个语境都用的一般现在时, 说明这是描述目前的情况, 所以选择A选项, 用现在进行时描述现阶段长期重复的一个动作。这一特性通过语境体现得淋漓尽致。这种测试形式在高考单项填空题中非常有效地考查考生是否能灵活运用所学语法知识的能力, 因此要指导考生学会认真分析上下文语境, 以语境为切入点, 对测试题进行思考、分析、甄别和抉择。

五、精选精讲精练, 提高复习效率

高考英语二轮复习时间短、任务重, 要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完成语法专题, 只能在“精”字上做文章。教者除了按考纲考点编排知识体系、抓能力训练以外, 一定要对各种资源细心甄别, 大胆取舍。特别是对良莠不齐的资料应精选精练, 切不可使学生陷入题海, 因低效重复而疲于奔命。在教学方法上应该精讲, 讲关键内容。例如, 一位教师在讲授非谓语动词的主被动用法时, 所列举的5道例题中有3道反映的却是though, unless等连词引导的状语从句的省略这一语法。尽管有主被动关系, 但本质属于谓语动词的省略现象, 和非谓语动词的主被动用法是不同性质的问题。这样容易导致学生在谓语和非谓语这一根本问题上概念不清, 产生混淆。其实如果精心甄别取舍, 完全可以避免此类问题。究竟如何才能做到对现有资源的有效整合、提高复习效率呢?正如前所述, 最有效的依据就是考纲考点。学生应该练什么、怎么练, 只要对照考纲就会一清二楚。

高三语文专题教案 篇8

地理专题是指以某项地理事物或现象为核心,以与之有内在联系的内容为背景,运用归纳与总结等方法,从而形成主题化、条理化、网络化、图式化与动态化的知识单元。由于单元知识的范围、性质、对象等不同,地理专题可分为大专题与小专题、自然地理专题与经济地理专题、系统地理专题与区域地理专题等。不同的专题内容,有不同的教学方式,却有着相同的教学效果。

1.整合主干知识

高三地理专题涉及的知识面广,地理思维严密,地理技能培养要求高。地理教学中,教师应以高中必修教材为主干线索,依据《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整合选修教材和区域地理教材,构建适合新高考要求的地理专题知识体系。如通过气候专题复习,可为学生提供气候类型、特征、成因、分布地区与分布规律等完整而系统的知识体系,为他们掌握气候分析与判读,以及在区域地理中的应用夯实基础。实践证明,地理专题复习有助于学生对知识层次、脉络、体系进行整理;对地理知识的运动规律、分布规律、变化规律进行总结;对地理知识纵向联系、横向联系、多项联系进行优化;对地理知识的因果关系、并列关系、从属关系、包含关系进行归类;对地理知识的组成要素、分析要素进行整合。

2.培养学习能力

地理专题复习不仅能使教材的知识得以重组与升华,而且能拓展学生的地理思维,使地理技能培养落到实处。地理能力指运用地理知识与地理思维,灵活处理地理图表与科学推论,分析探究地理问题的技能。有效的地理专题复习可提高如下能力:对地理事实、地理数据等的识记、了解、空间定位能力;对地理概念的理解、应用与区分能力;对地理图表、地图、地理图像的判读、分析与绘制能力;对地理事物的概括、描述以及事物间的联系分析能力;对地理规律原理进行分析、理解、推导以及能准确阐述现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地理信息进行提取、认定、判读与反思能力;对区域特征的综合分析能力以及区域间的类比能力;地理计算、表达与概括能力。

3.优化迎考复习

地理专题是地理知识体系的核心与精髓所在,也是高考命题的重要源泉和途径。地球运动、区位分析、环境问题、等值线、3S技术等专题知识是浙江卷的钟情点。同时,从试题特点看,部分专题的命题方式也在不断变化,如近3年关于地球运动的专题知识,浙江卷分别考查了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在经线上两至日正午太阳光线的变化、晨昏线与经纬线交点的移动轨迹,并且考查方向强化了对地理想象的过程性教学,试题的难度系数略有上升、空间想象力要求增强。可见,浙江卷对地理专题的考查厚朴而不失灵动,求新而不舍稳重。因此,地理专题复习的方向,教师要紧跟试题的特点与走向,优化学生的迎考途径。

二、如何生成有效的地理复习专题

科学合理地生成地理专题,需要教师结合教学进度、教学内容、学生认知水平等实际,全面整合地理教材、注重知识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结构体系、培养严密地理思维、提升学生地理基本技能。高中地理的专题复习是对高中地理学科主干知识的提炼,是提高学生地理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地理专题的生成需要在全面、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做到系统性与科学性有机结合,实现地理教学的针对性与有效性。生成地理专题的内容可以是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地理图表等,专题的生成过程可按图1模式进行。

三、地理专题复习的能力提升策略

1.注重图式教学,提升地理能力

建立地理专题的目的是强化地理知识的内在联系。地理专题复习既要便于学生从理论上处理知识点之间的衔接,又能多角度地运用地理知识,揭示地理事物的发生、发展与变化,进而培养学生地理发散性思维。根据高考试题特点,部分地理专题应合理结合图表,注重图式教学。地理图表是地理教学的“生命”,是落实地理知识、发展地理思维、提升地理技能的重要载体。如高三气候专题复习可采用如下图式教学:绘制并分析逐月降水柱状图,以揭示降水变化过程与成因;绘制并分析逐月气温变化曲线,以揭示气温的变化特点与规律,从而掌握判读气候类型的基本方法。

采用图式法能对各种气候的形成过程与变化特点实现动态化教学。如锋面系统专题复习,由于锋面系统两侧冷暖气团的物理性状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可结合等温线进行图式化教学,以实现直观教学与地理原理、规律的有效结合。如图2,假设T1、T2、T3为水平面上理想等温线分布,t1、t2、t3 为锋面移动过程的三个阶段。

图2沿实线箭头方向,由于等温线趋向密集,反应温差增大,表示锋面由过境前到过境时状态;同理,沿虚线箭头方向表示锋面由过境时转变为过境后的状态。若T1>T2>T3,则实线箭头方向表示暖锋逐渐过境,虚线箭头方向表示冷锋消失。若T1<T2<T3,则虚线箭头方向表示暖锋消失,实线箭头方向表示冷锋过境。从图中还可以发现过境时等温线密集,水平气压差增大,风力增大。若是冷锋过境,由于冷气团温度相对较低,结合风速大的特点,学生由此可推理出:冷锋过境时通常出现大风、降温、雨雪天气。

同时,如图3,根据锋面的形成先后过程t1与t2,结合锋面结构图还可绘制从t1到t2阶段,从地面向高空方向的垂直等温线变化规律。教师引导学生,锋面过境时逆温现象由地面向高空生成,进而来推测锋面移动过程以及对天气变化、局部大气运动等造成的影响。

因此,图式教学能强化学生地理信息收集与处理,地理知识调用与连接,地理思维引导与发散,能更大程度地检验学生知识结构、地理技能水平。加强图表与知识联系,既是新课程赋予高中地理教学的使命,更是地理专题复习成功的关键。

2.实施模式教学,完善知识体系

模式教学是一种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按照“发现问题——分析归纳——解决问题——应用问题”的途径,遵循“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相统一”的教学原则,以帮助学生在新地理情景下避免思维空白或混乱的教学模式。地理知识的科学建模可以将学生所学地理知识系统化、整体化,达到化繁为简、凸显重点之目的。建模的方法与手段很多,可以对某个区域进行建模;可以对某个专题进行建模(如气候);也可以对某个专题分解成小专题进行建模等。

根据成土因素的关联性,可将成土过程建模如图4。然后,在成土模型的基础上,设计相关因素或条件变化,如风化作用改变、植被破坏等对模型的影响,在新的情景下创设地理问题,从而拓展学生创新思维,提升学生地理能力。

3.渗透关联教学,拓宽地理思维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钱学森称它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地理专题复习,要明确局部知识在全局中的地位与作用,因此,在不同地理专题之间必须强化地理关联性教学。如对某一要素进行多角度展开,通过比较、概括、综合分析以揭示地理知识的内在联系。关联教学实质上就是认识现象、分析结果、探究成因、寻求办法的一种推理想象,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性地理思维,进一步完善学生的地理素养。具有关联性专题点多面广,如气候专题与环境问题专题的关联、地球运动与图标系统专题的关联、城乡规划与气候专题的关联、区域定位与气候专题的关联、地质灾害专题与地质作用和气候专题的关联等。气候与河流、工农业、交通等关联,可以按图5进行。

上一篇:金明站安全操作规程下一篇:违规解除劳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