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区志愿服务活动方案(共6篇)
开展法治县(区)创建活动,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县区、加快法治海城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做好法治县(区)创建活动,对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促进民主法治建设,提高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推动我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为认真贯彻《中共xxxx市xxxx区委员会关于全面推进xxxx区法治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扎实有效开展法治县(区)创建工作,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意见》为依据,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牢固确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和法治水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全面提高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领域的法治管理水平。
二、基本目标
紧密结合xxx区的实际,着力深化依法治区、建设法治xx,以切实可行的法治工作举措和更高更好的法治建设水平服务于实现海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目标、新任务,促进提升地方发展承载能力、民生权益保障能力、防范化解风险能力、公民意识培育能力、地方综合创新能力、综合服务能力、综合管理能力、和谐社区建设能力,走出一条符合时代要求、具有地方特色、促进保障科学发展的法治之路。
——制度体系健全完善、运作协调。公共权力运行协调规范、廉洁高效,利益表达、平衡机制民主健全,市场体制统一开放、公平公正,社会保障、社会分配、公共服务等更加均衡,制度建设、供给与保障适应本地区发展需要,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更加惠及广大群众。
——生活方式健康开放、品质优良。市场环境公平公正,舆论环境开明开放,治安环境优化改善,消费环境和谐诚信,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及其他合法权益得到切实维护,创业创新、富民安民的制度机制更加健全,地方更宜居住、更适投资、更利就业。
——地方资源禀赋有效利用、持续发展。空间布局、产业布局更加科学,土地资源使用和流转、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运转更加规范,人居环境质量更加提升。
——地方文化底蕴永续传承、内涵彰显。地方鲜明独特的物质和精神形态充分保持和展现,物质和非物质遗产有效保护和传承,居民精神、文化品牌、美好形象的塑造、构建和创新更加突出文化的意义指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发展符合现代城市的价值和取向,更加注重和充满人文关怀。
三、主要任务
(一)深化领导干部学法用法。
不断提高依法执政能力,加大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力度,坚持和完善集体学法、法制讲座、法律培训制度机制。重点是建立完善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领导干部法律培训、法制讲座及政府常务会前学法等集中学法制度,探索建立领导干部学法考勤、学法档案、学法情况通报等制度,使各级领导成为学法用法的表率。突出学用结合,努力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及宪法法律知识融入到全区经济发展工作实践。坚持完善人大任命人员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制度,积极探索实施非人大任命领导干部法律知识任职资格制度。(二)完善决策机制。
积极适应科学发展的新形势,推动重大决策更加主动服务大局、服务民生、服务发展。进一步提高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进一步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专业性技术性较强、同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建立征求意见制度、公开听证制度、调研和协调制度、专家论证制度、法规和决策实施后评估制度等,建立形式多样的决策咨询机制和信息支持系统,使立法和决策更加统筹兼顾各方利益,更加体现公平正义。(三)加强依法行政工作。
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加快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和责任政府建设。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和政府机构改革、推进政务公开工作,深化权力阳光运行机制,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以行政决策、行政执法、行政监督为重点,完善依法行政工作制度建设,形成依法行政基本制度体系。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进一步完善行政监督制度机制,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推动各项行政行为规范透明、廉洁高效。(四)强化公正司法工作。
以推进公正廉洁执法为目标,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持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加强侦查、公诉、审判、执行等环节执法能力建设,强化执法指导和管理,切实提高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服务经济建设和促进改革发展的能力。积极稳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深化司法民主、司法公开形式途径,健全符合形势任务需要、确保司法公正与效率的司法审判和检察运行机制,提高创新发展水平。自觉贯彻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树立打防结合、权利保护、平等保护理念,努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五)推进经济法治建设。
加大市场监管力度,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依法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依法查处不正当竞争和限制竞争行为,严肃查处商业贿赂。建立健全征信及信用服务监管平台,加强信用制度建设,加大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建设力度。加快健全完善收入分配调节、促进创业就业、住房供应和保障、城乡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建设、城乡公共交通、社会事业服务、新型社会救助等制度体系。严格知识产权保护,完善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的行政和司法保护机制。健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节能降耗、劳动用工、税费收缴等监管体制,促进各类企业依法经营。(六)创新法治惠民举措。
建立党委政府主导下的维权机制,各职能部门协调配合维护弱势困难群体权益。深化司法救助工作,适应转型社会形势,积极完善民事司法救助、刑事被害人救助、执行救助体系,规范和拓展司法救助行为。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持续开展法治建设为民办实事工作。深化法律援助工作,降低法律援助门槛,完善法律援助最低经费保障、受援人权益保障制度,探索开展法律援助志愿服务活动,实现应援尽援、应援优援。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切实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特别是农民工合法权益。加大民生领域执法监管力度,在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等方面,着力提升服务监管水平,保障居民吃上放心食品,用上放心药品。(七)推进社会矛盾化解。
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依法信访。积极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的“大调解”工作体系,创新建立医疗纠纷、交通事故等各类专业性调解机构。建立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社情民意调查机制,对重大项目进行稳定风险评估。以案结事了为目标,把调解优先原则贯穿于执法办案中,探索刑事自诉、轻微刑事、行政诉讼等案件的和解解决模式。(八)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加快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加大对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建立适应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要求的社区矫正工作体系。推进法治化管理,以重点企业,学校周边为重点,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活动。加强对互联网等信息网络的建设管理。积极构建企业履行和承担社会责任机制,引导企业严格履行法律规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自觉遵守道德规范。(九)加强平安建设。
深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工作,以社会治安和安全稳定工作持续走在全国同类地区前列为目标,着力提高对潜在不稳定因素的防范能力、排查化解社会矛盾纠纷能力、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能力、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能力等四个能力。加快推进大防控体系建设,着力构建城乡一体化防控体系,推进基层科技防范,进一步加大严打整治力度,提高打击犯罪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切实加强社会公共安全监管,全力遏制重特大交通、火灾、安全生产事故及治安灾害事件等。健全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处置机制。(十)强化法治监督。
着眼提高监督效能,积极深化拓展人大监督、民主监督、纪检监察、司法监督、审计监督、行政监督等。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部门、执法重点环节的监督力度,突出对领导干部和公务人员的监督,强化对民生工作和政府投资的重大项目的监督,进一步提升监督实效。积极探索实践社会监督的有效途径,深化人民陪审员、人民监督员、行风监督员等各类监督形式。建立健全与网络社会相适应的舆论监督特别是网络监督工作机制,进一步推动监督工作的民主化、规范化、透明化。(十一)深化法治宣传教育。
完善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的法治宣传教育领导体制,按照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负责”原则,落实工作职责和岗位责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以权利义务统一、权力责任一致观念的培育为重点,加强公民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教育。坚持法治宣传教育阵地建设,建设一批法治文化长廊和法治文化广场。健全媒体公益普法制度,开设普法专题节目,利用公益广告宣传栏(牌)、普法微博、微信进行普法,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坚持法治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提升法治实践对培育法治文化、养成公民法律思维习惯的感召力、影响力和示范性。(十二)开展法治创建活动。
围绕融入、服务和保障科学发展主题,坚持“特色定位、错位发展”创建思路,深化法治创建活动,推动创建工作取得社会认可、人民满意效果。继续深化法治街道、依法行政示范单位、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等创建活动,夯实法治县(区)创建的基层基础。全面实施绩效考核,积极组织开展法治建设绩效考评,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坚持专业评估与社会评价相结合,对区域、行业的法治建设绩效进行全面考核和科学评估。四、保障措施
(一)完善组织领导机制。
区委对法治县(区)创建活动实施集中统一领导。各级党委要把法治县(区)创建活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经常听取汇报,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重大问题,促进各项工作落实,主要负责同志是本地区、本行业、本单位法治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党委宣传部门要牵头组织法治县(区)创建活动的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党委组织部门要把法治县(区)创建活动开展情况纳入党政领导干部述职考核内容,将学法用法、执法守法情况与干部任用奖惩挂钩。要充分发挥各级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的职能作用,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加强督促检查,强化分类指导,推动工作落实。加强经费保障,法治县(区)创建工作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足额划拨到位。(二)健全协调运作机制。
党委要支持和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各项职权,监督保障宪法和法律法规的实施。人大及其常委会要结合法治县(区)创建工作实际,认真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监督权,促进和监督“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政府、政协和法院、检察院以及人民团体要高度重视法治县(区)创建工作,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全社会齐抓共管、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各街道和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相应实施意见和方案,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把法治县(区)创建工作延伸到各个领域和基层,并定期将贯彻实施情况反馈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其汇总后向区委报告。今年是我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攻坚之年。为贯彻落实全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推进会精神,充分调动机关干部职工和全县各级人大代表参与创城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人大系统迅速掀起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新高潮,更好地推动人大工作开展,根据《中共xx县委xx县人民政府关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意见》《xx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20xx年实施方案》,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全县四级干部会议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全力打造”五大名城”,以建设政治坚定、德才兼备、求真务实、心系群众、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争创团结和谐、文明向上的一流机关为目标,结合人大工作实际,创新创建内容,拓展创建领域,丰富创建载体,为推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主要任务
(一)突出思想道德建设,夯实文明城市创建的基础。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落实人大机关党组中心组学习、周五集中学习制度,抓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的学习,并针对创城及人大业务知识,通过组织开展教育培训、”人大讲堂·每周分享”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切实提高机关干部理论文化素养,增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凝聚干群共识。在干部职工和各级人大代表中组织开展”争创文明城,我该怎么办”大家谈活动,围绕如何提升创建水平、展示文明风采、树立良好形象深入开展讨论,把干群思想进一步统一到齐心协力、共同创城的共识上来。三是抓好宣传教育。深入开展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宣传教育,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xx县文明礼仪手册》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为基本内容,开展争做星级文明户、争创文明家庭、争当优秀代表等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带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的良好风尚。(二)深化文明单位创建,提升文明城市创建的内涵。
一是健全完善各项工作规范。进一步健全机关考勤制度、工作制度、学习制度等各项管理制度,完善人大常委会听取”一府两院”报告工作办法、执法检查办法等各项工作规范,落实工作计划,将工作任务职责细化分解,明确时间进度要求,保证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二是积极营造良好办公环境。加强机关卫生管理,保持室内外整洁有序,办公场所窗明几净,干部职工仪表整洁、举止庄重。充实图书角,建立文体活动室,为干部职工读书、休闲提供场所。积极开展节水、节电、节约用纸等节约型机关创建活动。三是大力加强机关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组织开展体育健身、诗歌朗诵、知识竞赛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增强机关干部的责任意识、争先意识、团队意识和大局意识。制作文明机关创建、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栏、宣传画,营造团结和谐、积极进取的工作氛围。(三)开展各类主题活动,丰富文明城市创建的载体。
一是开展代表主体活动。向全县各级人大代表寄送《致全县各级人大代表的一封信》,组织开展”图说·代表创城ing”有奖征文、代表联系选民、代表接访等活动,鼓励代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争当家庭、企业、机关、学校的文明代表,并深入选区选民,广泛动员发动,引导群众文明言行、遵守秩序、爱护环境、互帮互助,形成人人关心创城、参与创城、为创城做贡献的浓厚氛围。二是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以县人大常委会”泽惠志愿者服务队”为主体,大力倡导志愿服务理念,结合学雷锋活动日、植树节、清明节、世界无烟日等重大节日、纪念日等开展志愿服务和学习宣传活动,形成常态化的志愿服务机制。三是开展廉政文化教育活动。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组织开展听一堂廉政课、看一部警示教育片活动,大力加强廉政教育,强化干部职工廉洁自律意识,规范廉洁从政行为。(四)加强视察监督工作,务求文明城市创建的实效。
一是以视察促整改。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围绕城市环境面貌、市民文明出行、老旧小区改造、环境保护、关爱未成年人、提升市民素质等创建重点工作,采取现场视察、听取专项报告、专题询问、工作评议等方式,依法开展监督,推动攻坚阶段创建工作有序开展。二是持续跟踪督察。围绕创建工作的总体部署和阶段性工作安排,特别是对重点领域、重点区域任务目标的分解落实,认真履行监督职责,加大跟踪督办力度,共同推进创建工作任务和举措落到实处。三是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牢记为民服务宗旨,深入基层认真倾听人民群众对创建工作的意见建议,督促协调解决创建工作的实际困难和群众反映的问题,把文明城市创建主张和人民群众的意愿有机结合起来,使创建工作取得最好的社会效果。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打赢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攻坚战是县委、县政府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县人大常委会更是把这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和目标管理,与人大各项工作一并部署、一并落实。为促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攻坚阶段工作的顺利开展,县人大常委会成立创城攻坚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负责创城攻坚阶段的各项工作及各类活动的组织开展。(二)精心组织,明确职责。
结合人大工作实际,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在各级人大代表和机关干部中搞好宣传发动,不断营造创城攻坚氛围,引导各级人大代表和机关干部积极投身到创城攻坚工作中。创城攻坚工作办公室要明确目标任务和责任分工,随着创城工作及各类活动的开展,及时提出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提高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发布文号】闽政办[2005]220号 【发布日期】2005-12-16 【生效日期】2005-12-16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福建省
福建省创建平安畅通县区实施方案
(闽政办[2005]220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直有关单位:
省预防道路交通事故领导小组制定的《福建省创建平安畅通县区实施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将创建“平安畅通县区”活动列入创建“平安县(市、区)”活动的内容,认真组织贯彻实施,加强综合治理,创造安全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减少道路交通死亡事故,推进“平安福建”建设,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五年十二月十六日
福建省创建平安畅通县区实施方案
(省预防道路交通事故领导小组 二○○五年十二月)
为贯彻落实全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决定和公安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交通部、农业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创建平安畅通县区总体方案》,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方案,在全省各县(市、区)开展创建“平安畅通县区”活动。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执政为民,按照“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社会联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总体要求,以开展创建“平安畅通县区”活动为切入点,全面落实预防道路交通事故“五整顿”、“三加强”的各项工作措施,通过抓好源头、广泛宣传、落实责任、完善设施、严格执法,全面推进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努力维护良好的道路交通秩序,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和“平安福建”营造更加安全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
二、工作目标
围绕降事故、保安全、保畅通的总体目标,通过三年的努力,使县(市、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达到:工作机制健全,安全设施完善,交通有序畅通,管理水平提高,守法意识增强,交通事故减少。具体目标是:建立完善的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机制,有关部门形成工作合力,责任倒查追究制得到落实;道路交通标志标线、安全防护、信号灯等设施进一步完善,事故多发路段得到有效治理,县乡道路安全通行条件得到改善;交通安全执法严格、公正、公开,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发生率明显下降,公路严重交通堵塞现象明显减少,城区道路交通秩序明显改善;运输企业交通安全责任落实,车辆和驾驶人源头管理进一步加强;交通安全宣传“五进”(进农村、进社区、进单位、进学校、进家庭)进一步深入,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法规意识增强,交通守法率明显提高;道路交通事故得到基本遏制并逐年下降,力争不发生一次死亡5人以上的道路交通事故。
三、工作任务与措施
(一)县(市、区)政府履行交通安全责任
1.各县(市、区)政府要将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分析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研究解决道路交通安全问题,督促各有关部门履行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职责,组织实施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政策和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部署,并定期向上级政府报告本地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情况。
2.加强对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领导。2005年底前,县(市、区)预防道路交通事故领导小组要调整充实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联席会议,确定一名分管的副县(市、区)长负责,调整充实领导小组办公室,落实办公室人员、经费、地点,完善日常工作机制。履行组织“创建平安畅通县区”活动职责,制定并组织实施本县(市、区)“创建平安畅通县区”的具体工作方案,详细分解发展改革委(计委)、公安、教育、安全监管、建设、交通、农业(农机)等部门的职责和实施工作的进程安排。乡镇政府、街道办事机构要确定专人负责道路交通安全工作。
3.制定并实施道路交通安全规划。2006年底前,依据国家、省、设区的市政府的道路交通安全规划,制定本地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规划,明确各年度工作计划、任务和目标。经组织专家评审后,由政府发布实施。
4.建立健全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责任制。将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制落实到县(市、区)各有关部门、乡(镇)政府及村(居)委会,并纳入政府和相关部门负责同志政绩考核内容,做到工作有部署、有检查、有落实、有总结,有奖惩。对发生一次死亡5人以上(含5人)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要落实事故的责任追究制度,对负有监督、管理和领导责任的责任人,坚决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5.统筹城乡公共交通发展规划。研究制定扶持农村客运发展的政策措施,继续开展农村客运网络化试点工作,加快农村客运发展步伐。通过政策优惠、税费减免等方式,鼓励城市公共交通和公路客运企业对客运班线进行改造,运营班线向乡村延伸,推广使用适合农村实际的安全、经济、实用型客车等方式,发展农村公共交通,方便农民安全出行。
(二)强化交通安全知识普及
1.组织开展“五进”宣传。县(市、区)政府要制定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计划,落实各有关部门宣传教育职责,确定专门机构和专人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及新闻媒体开展交通安全宣传“五进”工作。
2.建立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司法行政部门将《道路交通安全法》作为全民普法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部门在中、小学校法制、德育教育中应增加道路交通安全内容,并将学生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情况纳入学生个人操行评定。安全监管部门把交通安全宣传列入“安全生产月”活动的内容。
3.扩大宣传覆盖面。宣传部门和新闻单位通过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上设立固定的交通安全宣传栏目,电信部门通过发布短信等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宣传交通安全法规,普及交通安全常识,强化交通事故警示。
4.建立基层宣传网络。乡镇政府和街道办事机构要在行政村、社区、学校、50人以上重点单位确定负责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专(兼)职人员。在交通安全厂、村、校、居委会和重点单位显眼处设立交通安全宣传橱窗或板报,宣传交通法律知识,定期公布本单位、本辖区发生车辆、居民的交通违法和交通事故情况。
5.执法与宣传相结合。公安部门在车管所(站)、驾驶人考试场、交通违法处理、事故处理等窗口,展出宣传挂图,播放宣传光盘,在有条件的交警执勤岗(点)展出宣传挂图。加强对社会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指导,将辖区内交通事故案例汇编,提供给乡镇政府和街道办事机构及社区、单位、学校和驾驶人培训机构等。农业(农机)部门要结合农时,采取适合农村特点的有效形式,加强对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人的安全宣传教育。监察部门对发生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单位,除严肃追究责任人和相关领导的责任外,还要会同宣传、安全监管部门及时在新闻媒体上公开曝光,利用媒体和社会舆论进行监督。
(三)严格道路通行管理
1.集中整治重点违法行为。按照全国、全省的统一部署,开展超速和客车超员违法行为整治,无牌无证车辆治理,拖拉机、摩托车交通安全整治,货车超限超载集中治理,道路运输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等行动。
公安部门要按规定为每辆交通巡逻车配备使用功能完备的测速仪、酒精检测仪,保证其技术状况符合国家计量标准及规范要求,要依据省公安厅的规划,在国省道干线的交通事故多发地段和省际、设区的市际交界处安装使用可自动监测车辆超速等违法行为的电子监控设施。
要结合实际,加大对低速汽车、三轮汽车、摩托车和拖拉机违法载客、无证驾驶、疲劳驾驶、酒后驾驶,骑乘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
加强对主要干线道路和交通事故、交通拥堵易发路段的交通管理工作,充分发挥测速仪、酒精检测仪和电子监控等设备在显见性交通违法行为查缉与取证中的作用,及时查纠交通违法行为,疏导交通,维护正常的交通秩序。
2.规范城区交通秩序。公安、建设部门要加强静态交通管理,规范停车管理,统一占用、挖掘道路审批,会同有关部门清理非交通占道。加强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管理。
3.严格客运班线运行安全管理。交通、公安、安全监管部门要严格查禁客运班车在达不到夜间安全通行条件的三级以下(含三级)山区公路上行驶的行为。
4.加强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公安部门要在机动车保有量大、县乡道路里程长、事故多发的重点乡镇建立交警中队,在没有设立交警中队的乡镇可依托公安派出所、交通运管站,安全监管、司法行政、农业(农机)等有关部门,联合加强对县乡道路交通安全的管控。发挥交通协管员和农机监理人员的作用,协助维护农村公路交通秩序和车辆及驾驶人的安全教育。
5.加强对超载超限车辆的治理。有关部门要组织制定强化货主和厂矿企业责任的制约措施,并采取措施监控源头装载符合要求。使在道路上超限运输的车辆比例低于6%,辖区车辆“大吨小标”整改率超过95%,查处车辆超限超载过程中,杜绝公路“三乱“以及不经检测就罚款和只罚款不卸载、不扣分的行为。
6.完善道路交通事故紧急抢险机制。县(市、区)政府要加大投入,加强组织协调,健全紧急抢险机制。卫生部门要组织对农村道路交通事故伤员抢救网络的发展规划,选择条件较好的乡镇卫生院,加强其急诊科室建设,纳入抢救网络。卫生、公安部门要会同保险机构,制定危重伤员应急救援预案,加强对交通事故定点医院的管理,建立紧急抢险联动机制,提高医疗机构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医疗救治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交通事故伤残及死亡率。
(四)加强车辆和驾驶人管理
1.加强对驾驶人培训和考试发证的监督检查。公安部门要配合交通、农业(农机)部门督促驾驶人培训机构严格落实教学大纲的各项要求,2005年底前增加驾驶人安全知识、实际道路驾驶、紧急救护等知识的培训和考试内容,强化驾驶人素质教育。公安部门要严格驾驶人的考试和发证工作,每半年向交通部门通报驾驶人培训机构驾驶人考试合格率排名。落实事故责任倒查追究制度,对不按照规定进行培训、考试、发证的单位和个人严肃追究责任。
2.严格驾驶人的教育。对违法记分满12分的驾驶员进行重新教育和考试。驾龄在3年以下的驾驶员发生交通死亡事故的,对其驾驶培训机构和车管所的考试、发证情况进行责任倒查。
3.加强对机动车安全技术检测工作的监督。质监、公安部门要通过计算机网络和电子视频监控系统对检测站的车辆检测过程实施全程监控,严格落实每月定期抽查制度,对存在不具备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条件、不执行国家安全技术标准、出具虚假检测报告、只收费不检车等问题的检测站,依法撤销其检验资格。
4.加强对客车、摩托车、低速汽车和拖拉机的安全管理工作。公安部门要强化对客车、摩托车、低速汽车的日常管理,严格车辆的定期检验,使辖区内汽车检验合格率达90%以上,其中客车达100%;货运车辆达95%;农业(农机)部门要严把上道路行驶的拖拉机登记、检验关,加强对拖拉机驾驶人的安全教育管理,拖拉机检验合格率达60%。交通、公安、建设部门要联合逐步取缔摩托车载客营运现象。
5.规范校车管理。教育、公安、交通部门要加强对中小学幼儿园校车和承租车辆的监管,2005年底前建立校车和中小学幼儿园承租车辆及驾驶人管理制度,组织开通偏远农村中小学周末学生班车的试点工作。
6.实行管理信息共享。公安部门在2006年底前建立完善的车辆、驾驶人管理及交通违法、交通事故信息系统,定期向交通、农业(农机)、保险等部门通报机动车、驾驶人及其交通违法和交通事故有关情况;及时为广大车主、驾驶人及有关部门提供相关信息的查询服务。对在路面执法过程中发现的一年内累计2次超员或1次超员50%以上的客运车辆驾驶人,由交通部门通报其所属运输企业,责令企业对其进行再教育、调离岗位、解聘等处理。农业(农机)部门要建立完善拖拉机登记管理信息系统,每季度向公安部门通报有关情况。
(五)加强道路交通运输企业的安全管理
1.交通部门要落实“三关一监督”,严把运输经营者市场准入关、营运车辆技术状况关、营运驾驶人从业资格关,加强对汽车客运站的监督。对各运输企业的营运车辆、驾驶人员、安全管理人员要做到资质合格、底数清楚。
2.交通、公安部门要建立客运交通安全群众监督制度,实施对运输企业驾驶员的动态监督和管理,对营运客车实行户籍化管理。在车站和营运客车上公布举报电话号码,对驾驶员行车中遵守交通法规情况进行监督,对多次违法的驾驶员,责成所在单位进行处理。督促运输企业监督客运和危险货物运输经营者投保承运人责任强制保险,对拒不投保的,原许可机关要依法吊销其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
3.道路交通运输企业要健全安全生产制度,确定专职安全员,在单位显眼处设立交通安全宣传橱窗,宣传交通法律和安全驾驶知识,定期公布本单位车辆、驾驶员的交通违法和交通事故情况,展出宣传挂图、播放宣传光盘。每月定期组织驾驶员参加安全学习,建立驾驶员安全档案。严格执行车辆维护和等级评定制度,建立健全车辆技术档案,一车一档,车辆技术管理规范,车辆适时到有相应的资质维修单位进行维修。
4.要组织引导运输企业在营运客车、大型载货汽车、半挂牵引车、危险化学品运输车上安装行驶记录仪,2006年底前危险化学品运输车安装率达100%,2006年底前跨设区的市运营的客车安装率达100%,2007年底前所有客车都装上行车记录仪。公安、交通、运输企业要建立应用行车记录仪的监管机制。
5.从事客运的运输企业要建立安全行车日志制度。在聘用客车驾驶员时应当查询该驾驶员交通事故和违法记录。将车辆分包经营的企业,对承包经营车辆要建立有效的监管制度,把对驾驶员、车辆及其运行的安全管理纳入企业的统一管理。
6.道路运输客运厂站要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发站车辆日趟检制度,做到出站不超载,发站和到站车辆的班线不在禁行时间通行禁行路段。在车站候车室或门口显眼处设立交通安全宣传橱窗或板报,宣传交通法律和旅客安全知识,展出宣传挂图,播放宣传光盘。
7.从事危险化学品运输的企业,要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装卸管理人员、驾驶员、操作人员要经过培训、获得资质许可,车辆检验合格率达100%,落实日趟检制度,按国家标准要求喷贴危险品运输标志,罐车罐体质检合格,没有“大罐小标”。
(六)加强对机动车生产、销售企业、二手车的流通和报废车的管理
1.有关生产、销售企业不得违法生产、销售机动车产品(包括超标电动自行车)。
2.旧车交易所必须持有工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守法诚信经营,收费合理。
3.报废汽车回收企业必须持有工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规范经营,回收的报废汽车一律解体,“五大总成”部件全部销毁,不得向社会转让、销售报废汽车零部件。营运客车解体须有公安交警人员在场监督,解体记录须有公安交警在场监督的民警签字。
4.公安车辆管理部门要向社会公布报废汽车信息,回收企业要建立汽车回收信息网络,逐步实现与公安、交通部门的信息共享。
5.杜绝报废汽车和无牌机动车辆在道路上通行的现象。
工商、公安、经贸等部门要根据各自的职责加强对机动车生产、销售企业、二手车的流通和报废车的监督管理。
(七)完善公路安全设施
1.实施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交通事故多发路段,包括农村路面硬化后的事故多发路段及急弯、陡坡、临水、临崖、下长坡等危险路段的各种标志标线及安全防护设施的排查和整治力度,根据轻重缓急,分年度、按计划逐步改善道路安全通行条件。2006年底前完成辖区内国、省道公路、主要旅游公路以及事故多发路段,危险点段的交通标志标线和安全防护设施的设置。
2.新建、改建等级公路时,必须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规定和要求,同步设计、施工、验收必要的交通标志标线和安全防护设施。
(八)完善县(市)中心城区的交通安全设施
县(市)中心城区的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安全设施、管理设施、公共交通建设要参照同类城市实施畅通工程的指标组织进行。对尚未组织实施畅通工程的城区,公安、建设部门要制定并实施城区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交通隔离、渠化、安全防护设施的排查和整治方案。2005年年底前完成对辖区内城市道路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交通隔离、渠化和安全防护设施设置情况的排查工作,制定相应的完善计划,报告本级政府。2006年底前完成辖区内城市主要道路、交通事故多发路段与危险点段(特别是学校、幼儿园、医院和商业区等周边路段)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交通隔离、渠化、安全防护设施以及停车场所的完善与规范工作。其它道路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交通隔离、渠化、安全防护设施以及停车场所的完善与规范工作,分年度、按计划逐步完成。
四、考核办法
制定评价标准和评价办法。省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厅际联席会议根据全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定的《平安畅通县区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我省创建“平安畅通县区”评价标准和具体的评价办法。
考核评价的组织与实施。省、设区的市预防道路交通事故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成立“平安畅通县区”考评工作组,在省、设区的市政府的组织下,按照《平安畅通县区评价体系》及其评价标准与评价办法,适时组织相关专家和有关人员对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开展“平安畅通县区”工作进行考核评价。重点考评县(市、区)政府履行道路交通安全责任、督促有关部门完成主要工作任务及道路交通秩序和安全畅通水平、公众交通安全意识等内容。评价结果作为各级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评的依据。
由设区的市政府组织对县(市、区)创建活动进行初评,评价结果报省政府。由省政府组织对达到复评条件的县(市、区)进行复评,将复评结果报全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全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将对达到复评条件的县(市、区)进行抽查或互检,并公布结果,进行总结表彰。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设区的市、县(市、区)两级政府要加强对“平安畅通县区”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将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达标的重要内容,统筹安排,分类指导,整体推进,及时研究解决创建活动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推动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协调发展。高速公路创建“平安畅通”活动由省公安厅交警总队和省高速公路公司参照本方案,结合高速公路的特点,组织制定具体方案并实施。
(二)加强部门协作。各有关部门要在本级政府领导下,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形成合力。要加强区域协作,强化信息沟通和工作配合,提高道路交通整体管理水平。
(三)加强监督检查。省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厅际联席会议将适时组织人员对重点地区开展创建“平安畅通县区”活动进行检查。各级政府及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联席会议要对创建活动情况组织明察暗访,并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监督指导,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总结工作经验,推动创建工作。
各设区的市创建“平安畅通县区”的实施方案,要在2006年1月10日前报送省预防道路交通事故领导小组办公室。
为传承中华美德,弘扬敬老化,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营造明和谐的社会氛围,激发广大学生参与公益事业的积极性,培养社会责任感,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根据xx市教育局通知精神,决定于20xx年10月开展以学生志愿者为主体的敬老志愿服务月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项目
1、主题宣讲活动。各校组织开展敬老志愿服务主题宣传,通过青年道德讲堂、共青百家小讲坛、我的青春故事报告会等形式,广泛宣传敬老、养老、助老活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开展专题演讲、沙龙等活动,营造浓厚氛围,进一步唤起学生的敬老、养老、助老意识。
2、主题实践活动。各校要把敬老志愿服务活动与“种好xx幸福树”结合起,组织学生志愿者,开展敬老爱老“四个一”志愿服务活动,即开展一次家政服务,开展一次节日慰问,开展一次户外健身,开展一次娱活动。
二、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开展爱老敬老活动的重要意义,认真筹划,精心组织。今年10月28日为xx市敬老志愿服务统一行动日,各校要结合自身实际,发挥自身优势,在统一行动日重点开展活动。请各校于11月8日前将本校开展敬老志愿服务月活动的图资料打包发至xx教育团工委邮箱,联系电话。
2、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校要以“传承中华美德,弘扬敬老化”为主题,积极营造爱老敬老的校园氛围。通过横幅、喷绘、板报等方式对爱老敬老志愿服务活动的模范人物进行宣传,广泛开展爱老敬老的实践活动和社会志愿服务活动,通过校园网、本地论坛、省市媒体等积极宣传学校的爱老敬老志愿服务系列活动,生动诠释当代学生爱老敬老的`精神,推动敬老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制度化。
关于志愿服务活动实施方案
各村(社区)支部、镇属各部门: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有关文件精神,扎实推进我镇志愿服务工作的全面开展,镇党委研究决定,在全镇范围内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个根本,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广泛普及志愿理念,大力弘扬志愿精神,着力壮大志愿者队伍、完善志愿服务体系、建立志愿服务社会化运行模式,推动志愿服务活动向更高层次和更大范围发展,让更多的人成 1
为志愿者,使更多的志愿者成为构建文明青阳、和谐青阳的倡导者、传播者、实践者。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相互关爱、服务社会为目的,始终把公益性放在首位,充分体现自愿、无偿、利他的基本要求;坚持志愿服务与政府服务、市场服务相衔接,有针对性地设计项目、开展活动,做到量力而行、务求实效;坚持志愿服务与实现个人发展相统一,让人们在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做贡献的过程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坚持自愿参与和社会倡导相结合,既尊重人们的服务意愿,鼓励人们自主参与,又强调公民的社会责任,努力扩大志愿服务活动的覆盖面,增强志愿服务活动的影响力;坚持社会化运行模式,把党政各部门、社会各方面组织动员起来,形成强大工作合力。
三、组织领导
成立XX镇志愿服务活动协调小组,负责全镇志愿服务活动的总体规划、协调指导和督促检查。由党委书记任组长,党委副书记任副组长,成员由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组成。协调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张长虹同志兼任。
四、招募注册
1、凡年满十八周岁,身体健康,有劳动能力,具备与
所参加的志愿服务项目及活动相适应基本技能和素质的人都应成为志愿者,鼓励在校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活动。
2、我镇拟建立以青年、社区志愿者、职工志愿者、巾帼志愿者和老年志愿者组成,要不断发展壮大队伍,争取吸收更多的志愿者。
3、注册登记时,各单位、团体还可根据特长、专项在志愿者协会下成立各类工作队、服务队。
4、志愿者注册服务证、徽章由市文明办负责统一设计制作;志愿者注册登记表及帽子等由市文明办统一设计样式,各工作组负责按各自任务数制作。
五、服务形式
1、开展青年志愿服务
活动内容:
①大型活动志愿服务。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把大型活动志愿服务作为全市青年参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载体,为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积极参与“我们的节日”主题实践,开展青年志愿敬老助残、植树环保及各项综合服务活动等大型志愿服务活动。
②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和动员全镇青年志愿者以与社区结对定点的形式,以接力服务的方式,推进青年志愿者“一
助一”长期结对服务工作。根据社区和居民的需求,以孤寡老人、残疾人、生活困难的离退休人员和下岗职工、特困未成年人、国家优抚对象等困难群众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扶贫帮困、文化教育、法律援助、文体娱乐、生活家政、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多种志愿服务。
2、开展家庭志愿服务
①开展关爱特困母亲和儿童活动。组织志愿者为孤寡老人和孤残儿童服务,与困难家庭或困难儿童结对子,采取“一助一”或“多助一”的方式,对困难家庭或贫困妇女儿童提供帮助。为残疾妇女提供手工艺术技能培训,提高她们的就业能力。
②开展公益活动。组织志愿者参与社区环境美化、生态保护、普法宣传、矛盾纠纷调解等经常性公益活动。③开展“同心牵手”情感关爱活动。组织志愿者通过打电话、发贺卡、寄爱心包裹、寄钱。
六、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志愿者队伍,不仅是争创文明镇的必备条件,更是一个镇文明程度的具体体现。各责任单位务必高度重视,规范有序推进我镇志愿者注册登记和志愿服务工作的开展。要结合工作职责,发挥自身优势,各负其责、各展所长,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群
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志愿服务活动。
2、广泛发动。加大志愿服务宣传教育力度,使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要动员广大党团员、干部和社会知名人士带头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为全社会作出表率。
3、加强管理。各工作组要明确专人负责志愿者注册、培训、服务工作,确保志愿者随到随登记,建立详细完善的志愿者档案。注册登记工作要与志愿者的培训及志愿服务活动相结合。各工作组要根据志愿服务项目的要求,依托宣传教育阵地,定期对志愿者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服务意识、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要充分利用注册志愿者的专长、爱好,精心组织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确保活动正常化、经常化。要重视志愿者骨干的培养,使他们成为志愿服务的中坚力量。要跟踪掌握志愿者接受培训、参加服务的情况,合理安排服务时间和服务任务,实现志愿者、服务对象和活动项目的有效衔接。
4、建立机制。志愿服务各牵头单位要把志愿服务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细化各组志愿服务方案,建立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实现志愿服务常态化、经常化。
中共华蓥市XX镇委员会
发 言 材 料
2010年9月·鹿寨县
目
录
1.‚创先争优‛强基固本平安和谐科学发展
………………………….…………...中共鹿寨县鹿寨镇委员会(3)2.以‚四个抓手‛确保创先争优活动引向深入
……………………..….…….鹿寨县鹿寨镇十里亭小康村党总支(8)3.一个载体 四个主题 唱响创先争优主旋律
……………………………………….中共柳城县马山乡委员会(11)4.明确思路 示范带动 促进发展
………………………………………..中共柳北区长塘镇委员会(15)5.争当‚三个‛先锋 打造富裕和谐韭黄新村
……………………..…………….柳南区太阳村镇上等村党总支(19)
柳州市县区创先争优活 动现场推进会发言材料
“创先争优”强基固本平安和谐科学发展
中共鹿寨县鹿寨镇委员会(2010年9月14日)
按照上级党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鹿寨镇党委紧紧围绕县委‚全力推进‘五个鹿寨’建设,努力打造广西县域经济强县‛中心任务,结合镇情,科学确定创先争优活动主题和载体,扎实开展创先争优各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明主题巧实施,推动科学发展
(一)在活动规划上,明确主题。在认真分析镇情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镇党委确立了‚打造坚强堡垒、争做岗位先锋、服务鹿寨发展、推动富民强镇‛的主题,以‚四致力、四争创‛为载体在全镇党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即致力于科学规划,争创宜居城镇;致力于产业发展,争创工业重镇;致力于作风建设,争创先进组织;致力于改善民生,争创和谐社会。
(二)在活动实施上,强化措施。一是精心部署安排,加强组织领导。各基层党组织在部署工作上,做到了‚三同步‛,即工作规划同步、工作布臵同步、工作检查同步。把创先争优活动与工作业绩一同列为年终绩效考核。二是抓实常规工作,夯实思想基础。建立了党员领导和包村党员干部必须上一节党课和参加一次组织生活会制度,扎实开展‚三会一课‛,领导干部与党员对照 党员标准,认真查找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使广大党员干部统一思想、提高素质。
(三)在营造氛围上,注重示范引导。在庆祝建党89周年期间,镇党委对在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中表现突出的30个先进党组织,89名优秀共产党员进行了表彰。通过弘扬先进、宣传优秀,在党员干部中形成正确导向,在全镇营造争创先进、争当模范的良好氛围。
二、抓稳定保平安,促进社会和谐
(一)换位思考有情理,关键时刻展风采。在推进县‚三化‛建设的过程中,由征地拆迁引发的社会矛盾逐步朝着多样化、复杂化、群体化方向发展。对此,镇党委积极深入基层,带领党员干部迎难而上,破解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如鹿州监狱与大良屯山林权属纠纷、垃圾填埋场寨头屯与三江屯土地权属纠纷这两个积案,多个部门长期调处不下。我镇接手主办后,镇主要领导亲自带领工作组深入村屯做群众的思想工作,除了宣传法律法规以外,还站在群众的立场帮助他们分析:纠纷对矛盾双方在生产生活方面造成不利和不便,和解后给双方带来的好处等问题。在矛盾双方积怨已久,集体械斗一触即发的关键时刻,党员干部们带着感情去做群众的工作,对群众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群众非常感动,愉快地接受了政府的意见,签署了调解协议书。
(二)三级接访解民忧,基层调处保平安。根据实际情况,我镇大力推行镇、村、屯三级接访制,做到小事不出屯、中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有效增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维稳意识,主动排查隐患,调解纠纷,化解民怨,群防群治。仅上半年,镇、4 村调解组织共受理各类民间纠纷356起,调解率达到100%,调解成功率达到95%以上,排查‚三大纠纷‛47起,调解18起,正在调处5起,防止群体性上访事件100多人次,防止民转刑案件3起。把矛盾解决于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使全镇各项事业在平安、和谐中稳步向前发展。
三、干实事树形象,服务人民群众
(一)全党动员齐心协力,安全渡汛树组织形象。针对今年洪涝灾害的特点,镇党委把防汛抗灾的重点放在确保水库安全运行、严防地质灾害、保障农村泥房居民生命安全等方面。全镇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防汛抗灾中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一是做好汛期前的准备工作。制定了全镇和辖区内各水库的防洪抢险预案和地灾点群众安全转移方案,在8个地灾点逐户发放了《地质灾害明白卡》。二是加强水库、地灾点和学校的巡查监控工作。汛期中,在全镇16个水库和8个地灾点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并根据天气情况,在开展好例行巡查的同时不定时组织重点时段巡查,镇领导均带领工作组驻点组织洪涝和地质灾害的防范工作,组织群众撤离危险地段并设立警戒区,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全力以赴推进项目,重点工作展党员风采。今年,鹿寨镇所负责的重点项目有4个,为如期完成自治区重大项目——热电联产的征地工作,镇领导班子和镇党员干部起早贪黑,从7月份起到现在,没有休息过一天。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共产党员。在全镇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下,上半年共完成征地任务64.077亩,其中县城防洪堤用地55.577亩,城关220KV 5 线路工程用地8.5亩,完成107个塔基建设,确保了县城重点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
(三)锐意改革提高效率,与时俱进为民办实事。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鹿寨镇于2010年7月成立了政务服务中心。虽然建成的时间不长,但建设的起点高、容量大、服务窗口多,现已进驻窗口单位12个,安排高素质工作人员10名,内设项目和服务事项达40个。中心通过整合资源,有效的提高了办事效率,大大方便了群众。成立一个月以来,中心为群众办理各类事项142件,其中即时办理的75件,承诺办理的67件。中心良好的服务质量,踏实的工作作风,快捷的办事效率,赢得了群众的认可。
四、抓关键活载体,加强建设组织
(一)大力实施能力提升工程。制订了鹿寨镇在职干部全员培训规划和培训计划,通过不断学习,镇干部的综合素质和为民办实事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制订了《鹿寨镇村级干部2010-2011年教育培训实施方案》。为全镇村级干部的教育培训量身打造了一个两年的中期培训规划,目前第一期培训班已经顺利结束,参加培训的村支书、村主任46人还到三江丹洲进行了实地考察。通过强化培训和实地参观学习,全镇干部的宗旨意识得到进一步加强,业务能力和服务能力得到提升,组织堡垒作用更加突出。
(二)大力实施党员关爱工程。全面推进‚双连‛工程,采取‚1+1‛或‚1+X‛的方式,各先进基层党组织与农村屯支部共结成帮扶对子68对,开展各种形式的帮扶活动共48次,其中交流座谈会18场次,上党课18次,开展培训活动12场次,慰问受 6 助支部贫困党员34人,慰问金3600元。切实发挥‚党员致富帮扶基金‛作用,加大对广大诚信困难党员发展生产进行资金方面的支持,今年共争取资金69万元,对23名贫困党员进行了资金帮扶。建立老党员关爱机制,由镇党委协调资金1.2万元,为年龄达到70岁以上、党龄达到40年以上的农村、社区困难老党员及其家属共409人购买201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三)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镇党委把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同加强农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相结合,制定了‚四议两公开‛实施方案,在全镇18个村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进一步提高村级治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在抓好以上几项活动载体的同时,镇党委下辖各基层党组织都结合本单位实际,精心设计特色鲜明务实管用的载体,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如城东社区党支部以打造‚四型‛社区(文化型、学习型、平安型、服务型)为载体,农业服务中心党支部以加强组织建设、以优质技术指导,增加农民收入为载体。
鹿寨镇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立足于干事创业,把创先争优活动与‚十大党建工程‛的有机结合,贯穿到各项工作的推进中,切实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创先争优活动为鹿寨镇实现打造柳州东部强镇目标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柳州市县区创先争优活 动现场推进会发言材料
以“四个抓手”确保创先争优活动引向深入
鹿寨县鹿寨镇十里亭小康村党支部
(2010年9月14日)
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十里亭小康村紧紧围绕县委‚支部创五好、党员争标兵、党群共发展、建设新农村‛活动主题,结合村情,确定了‚破解增收难题,壮大一村一品‛的载体,通过‚四个抓手‛,在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以调整产业结构为抓手,在带领群众致富上创先争优 十里亭小康村以前一直以种植碰柑为主,以种植蔬菜为辅。村支部班子,通过深入学习领会中央创先争优活动的精神和要求,认识到近年来,由于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制约了群众增收致富。随着农业技术不断发展、新品种不断增多、品质的不断提升,该村仅仅依靠碰柑这一产业,已不适应新形势的农村产业发展要求了,只有壮大一村一品,才能破解增收难题。村‚两委‛班子成员通过网络收集,了解到瓜蒌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葡萄具有种植期长、产业链长的特点,黄金梨口感好、个头大的优势,这些水果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村党总支经过召开会议,上门动员群众及时调整产业,组织部分群众代表到兴安考察瓜蒌、到青岛考察 8 黄金梨,并且引进外地老板到该村种植优质葡萄。村干部鼓励懂技术、有兴趣的农户进行试种。经深入调研论证后,决定壮大葡萄、瓜蒌和黄金梨等水果产业,并把它们列为本村主导品种。村委班子带头预订果苗、带头种植。目前,已发展黄金梨种植280亩,葡萄种植300亩,瓜蒌种植 150亩。今年葡萄亩产达2500公斤,瓜蒌亩产可达250公斤,按葡萄6元/公斤、瓜蒌40元/公斤计算,仅此两项就可以给村民带来近60万元的收入。此外,十里亭村班子根据本村地理优势,大力发展蔬菜生产。今年初种植凉薯250亩,亩产达5000-6000公斤,蔬菜批发商以0.25元/公斤收购,为十里亭小康村带来30余万元收入。
二、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抓手,在服务群众中创先争优 开展创先争优,村党组织为群众多办实事好事才是硬道理,而为群众办实事需要资金的支持,于是村党总支经过多次研究,决定通过促进土地流转和盘活现有资源,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一方面积极引进外地老板到该村租地办厂;另一方面为本村村民及周边村民供应自来水和出租两个鱼塘增加村集体收入。村集体经济从原来每年的4万元增加到6万元。在集体经济壮大的同时,加大对村公共设施和便民工程的投入力度,出资8千多元,为每户村民缴纳了2010年数字电视收视费;投入3.5万元,铺设一条210米长的水泥路,出资1.2万元维修了村篮球场,并装上了灯光,受到群众的好评。群众们都激动的说:千好万好,不如党好!
三、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为抓手,在廉政建设中创先争优 通过狠抓《鹿寨县村级干部管理办法》的学习,以《鹿寨县村级工作绩效考核办法》为标准,进一步细化各岗位工作职责,9 深化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扩大监督渠道,选出了村理财小组成员;在开展‚党员承诺、公开亮诺、扎实践诺‛活动的基础上,开展上级党组织、党员代表和群众代表评议的‚三评‛活动;全面推进‚四议两公开‛活动,加强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工作,对公开的内容及时进行录入并及时调整和更新,进一步推进基层党内民主建设,群众都称赞村组织是勤政爱民、廉洁奉公的好班子。
四、以开展载体活动为抓手,在激发党员活力中创先争优 进一步完善了党员之家活动室和图书阅览室,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支部以‚五带头‛为标准和要求,通过开展各种座谈活动,引导和激发全体党员干部的政治热情,增强党员干部的光荣感和使命感,提高党员干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自觉性。广大党员通过开展‚五个一‛(献一计、承一诺、帮一户、送一技、谈一次心)活动,在发展村级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带领群众致富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尤其是在今年6、7月份主汛期抗洪最关键时刻,广大党员纷纷请缨,组成党员突击队、年轻党员分小队分别到农户家进行险情排查,确保人民财产安全;此外,结合‚一季一学‛活动,以远程教育终端站点为平台,每季度组织党员集中学习3-6次;在群众需要或在农作物易发病期间邀请县、镇农技专家到村或田间地头开展培训。在活动中践行科学发展观,在行动中创先争优,从而推进各项工作较好的开展。
柳州市县区创先争优活 动现场推进会发言材料
一个载体 四个主题 唱响创先争优主旋律
中共柳城县马山乡委员会(2010年9月14日)
马山乡地处柳城县西南部,下辖8个村民委和1个居委会,64个自然屯,总人口2.3万人。2010年以来,马山乡党委以‚星期一夜校‛为载体,围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谋划旅游强乡‛、‚实现促农增收‛及‚实施城乡风貌改造工程‛四大主题,大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以“星期一夜校”为载体,围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创先争优
创先争优的目的在于推动科学发展,为提高广大党员推动马山乡科学发展的能力和素质,马山乡积极整合资源,创办‚星期一夜校‛开展‚学习型党组织‛教育培训活动。一是以‚星期一夜校‛为大熔炉,培养学习型党员干部。由夜校教务处统一安排课程及授课内容,采取菜单教学方式,在每星期一晚上举办各种培训班、专题讲座,组织观看科教片等,对全乡党员干部进行培训教育。同时,增设夜校学习交流、工作交流、知识竞赛等平台,增强了广大干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党员干部用新思路、新办法、新措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以‚星期一夜校‛为孵化器,培育致富型农村党员。针对农村党员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特点,马山乡将‚星期一夜校‛延伸至村屯,邀请农业技术专家 和本乡的乡土人才,面向农村党员开展甘蔗种植、竹狸养殖等实用技术培训。同时,还组建村屯文艺队,用壮欢、山歌、彩调、三句半等方式,在‚星期一夜校‛的舞台上,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据统计,夜校开办以来,共举办各类培训班8期,各涉农部门共派出技术人员700多人次。开设水稻、甘蔗、水果、畜牧水产、反季节蔬菜、林业等专业培训班36个班次,培训农村党员2万余人次,营造了‚人人学、时时学、个个争优秀、处处创先进‛的浓厚氛围。
二、以“建设刘三姐影视城”为契机,围绕谋划“旅游强乡”创先争优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恰逢‚刘三姐影视城‛在马山建设,为进一步深化创先争优活动,促进科学发展的目标,乡党委决定借此良机,做强马山旅游产业。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全力以赴,深入影视城建设地北浩屯,积极宣传,引导群众配合好影视城建设。5月25日,乡党委、村党支部联合行动,仅仅用一个晚上的时间,就征下了26亩建设用地。此外群众还积极无偿让地,使通向影视城的道路从1.5米拓宽到了6米。影视城建设期间,正值酷暑和汛期,为确保工程按期完工,乡党委成立了现场指挥部,积极配合县工作组,向‚管理‛和‚协作‛要‚时间‛,在‚非常规‛的情况下运用‚超常规‛的动作来实施项目建设。广大党员干部克服高达38度的高温和汛期洪水的袭击,仅用两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占地26亩的莫府的建设,并在龙江的鲤鱼岛上建成了刘三姐家,使得柳州文化工程电视剧《刘三姐》在7月25日顺利开机,充分体现了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刘三姐》剧组正式进驻马山后,乡党委继续实行‚保姆‛式的服务,使剧组深受感动,乡党委也得到了中央电视台和自治区、市、县领导的高度评价。
三、以“优化产业结构”为主线,围绕实现“促农增收”创先争优
活动开展以来,乡党委通过认真调研和听取各方意见,提出了‚稳粮强蔗、发展水果、大兴特色养殖‛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思路,并成立了9个驻村服务队。以党委班子成员为队长,机关党员干部、农技专家等为队员,深入村屯指导农业生产。一是壮大甘蔗支柱产业。在稳粮基础上,积极引导农民群众加快甘蔗种植步伐,今年新增甘蔗面积5000多亩。同时积极推广甘蔗‚深耕深松‛、良种良法,大大提高了甘蔗的单产,为农民增收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扩大水果种植规模。通过成立水果合作社,积极开展水果种植培训班,帮助果农提高科学种植技术,进一步提高了全乡水果的品质。今年全乡水果种植面积2万多亩,成为继甘蔗之后一项新的支柱产业。三是发展特色产业。为进一步拓宽农民的增收途径,乡党委积极引导群众发展庭院经济。依托‚马山乡大森林特色养殖协会‛带动全乡‚竹狸‛养殖户发展到了2000多户,仅此一项每年创造了5000多万的产值。肯洛村竹狸养殖大户何韦华,被柳州市评为十大创业之星。继续做大做强‚托寸米粉‛品牌,使‚托寸米粉‛知名度不断提升。目前‚托寸米粉‛加工产业和竹狸养殖业成为马山乡农户致富的一个新亮点。
四、以“城乡风貌改造”为抓手,围绕建设新农村创先争优 今年以来,乡党委将新农村建设作为创先争优活动中服务群众的平台,以实施城乡风貌改造工程为抓手,广大党员干部尽心竭力地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使创先争优活动深入人心,深得民心。通过抓好托寸屯和保庙屯两个城乡风貌改造工程的试点工作,完成房屋立面改造,使新农村建设初见成效。同时,乡党委还积极创新和健全村屯管理体制,在托寸屯、保庙屯建立农村环境卫生保洁长效机制,做到垃圾有人扫,生活污水有人处理,保洁经 费有人出,进一步改善了村容村貌。在城乡风貌改造示范点的带动下,积极引导各村屯党支部通过‚一事一议‛惠民政策建设新农村。上半年共有16个自然屯完成2009年‚一事一议‛项目建设,硬化道路共13530米。此外,还有20个自然屯申报了2010年‚一事一议‛项目。目前,群众自筹资金已达12.9万多元,新农村建设呈现你追我赶的态势。
柳州市县区创先争优活 动现场推进会发言材料
明确思路
示范带动
促进发展
中共柳北区长塘镇委员会(2010年9月14日)
长塘镇位于柳北区北部,距离市中心约5公里,是柳北区农、工、商集聚地,辖区内有长塘物流园、鹧鸪江码头等重要物流中心。全镇下辖8个村、2个社区,有19个基层党组织,党员634名。今年以来,长塘镇根据党中央、自治区党委和柳州市委的安排部署,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督查指导、做好舆论宣传、注重工作统筹等具体措施,明确活动主题,精心设计载体,丰富活动内容,着力营造了干部职工、党员群众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促进了全镇党的建设和各项工作协调发展。
一、“三个明确”抓谋划,不断理清争创思路
镇党委多次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上级党委对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指示精神,认真分析镇党建工作实际和党员队伍状况,研究制定了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施方案,切实做到了‚三个明确‛。一是明确指导思想。镇党委确定了此次活动的指导思想为: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围绕‚筑坚强堡垒、树先锋形象、推动长塘镇科学发展‛的 主题,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面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二是明确争创责任人。建立镇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实行领导联系点制度,镇党委班子成员每人联系一个村(社区)党组织,严格按照争创工作的要求抓好落实。所辖各党组织均成立了以党组织书记为组长的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三是明确活动主题和活动载体。通过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结合实际,提出了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主题及载体,即:以‚筑坚强堡垒、树先锋形象、推动长塘镇科学发展‛为主题,以‚三争四创‛(争创优秀党委、争创优秀党支部、争创优秀党员、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效能型组织、创建廉洁型组织、创建和谐型组织。)为载体,鲜明的主题载体,为活动开展指明了方向。
二、“三个带动”抓示范,营造浓厚争创氛围
为扩大争创工作的辐射面,全面提高党建工作水平,镇党委提出了以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为载体,‚三个带动‛抓示范,切实增强对基层党组织的指导性,努力营造创先争优浓厚氛围。一是带动宣传氛围提高。为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习型党组织的创建工作,我镇开展了针对性的宣传组织工作。全镇各村、社区及企事业单位积极开展宣传活动,制作悬挂多条专题标语、横幅,设计出版2期学习板报24块、发放宣传资料2000多份,营造了良好的争创氛围。二是带动各项制度建设。通过学习型党组织创建工作的有效开展,长塘镇进一步完善了党委中心组学习等一系列的学习工作制度,使党员干部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三是带动党员素质提高。以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为载体的 16 开展,镇党委制定了‚五个一‛学习活动计划,即党委中心组成员每人撰写一篇工作调研报告;每个党员读一本有关提升执政能力的好书、写一篇读书心得;全镇机关干部职工观看一场爱国主义题材电影;全镇举办一次学习月活动。通过活动开展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
三、“三个促进”抓好落实,推动工作科学发展
创先争优的目的在于更好地推动工作落实。镇党委着重在‚三个促进‛抓落实上下功夫,聚焦实干求实效,有力推动了全镇各项工作科学发展。一是促进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不断激发干部干事热情,有力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加快了富裕长塘、文化长塘建设步伐。结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9周年,开展了‚欢乐长塘—党旗飘扬‛学习月系列学习活动,打造‚欢乐长塘‛党组织文化品牌。通过举办理论辅导讲座、干部新闻摄影写作培训班、‚欢乐长塘‛运动会、趣味运动会、党月活动主题文艺晚会,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构建了和谐的社会氛围,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据初步统计,长塘镇今年上半年完成农业产值0.5亿元,28家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9.4亿元,三产营业收入5.6亿元。二是促进中心任务的落实。通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不断激发党员干部干事热情,有力推动各项中心工作的落实。目前,该镇已经完成鹧鸪江钢铁物流园园区钢城北路、香兰大道、香兰中路路网及香兰、鹧鸪江两村回迁安臵地等征地任务500亩。北外环快速环道、湘桂铁路等施工、柳北花卉产业园核心区建设有序推进。三是促进长效机制的建立。把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与建设服务型政府相结合,建立了长效工作 17 机制。对各村、社区的争创工作进行督导评估。将创先争优活动工作与村、社区绩效考核结合起来,对工作突出的给予表彰,对创建工作开展不力的,限期整改。不断加强宣传氛围、形成奖励机制,鼓励党员干部努力成为促进发展的标兵和模范。同时,把创先争优活动与‚十大党建工程‛紧密结合,把工作内容纳入‚十大党建工程‛的总体规划,不断加强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
柳州市县区创先争优活 动现场推进会发言材料
争当“三个”先锋 打造富裕和谐韭黄新村
柳南区太阳村镇上等村党总支
(2010年9月14日)
上等村辖3个自然屯(根等屯、河尾屯、上辰屯),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648人。村党总支部委员5名,党员37名,配有1名‚大学生村官‛。全村共有耕地2700亩,其中韭黄1600亩,水田840亩,是全国韭黄科普示范基地。2009年,实现人均收入达6800多元,2010年人均收入预计突破10000元。
在深化‚科学发展先锋行‛、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村党总支按照上级党委的部署要求,围绕柳南区打造‚都市型生态农业示范城区 ‛的目标,依托柳南区工业和商业的优势,大力发展韭黄种植产业,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积极组织动员全村党员和广大群众,争当促农增收先锋、自身建设先锋、和谐维稳先锋,把上等村打造成为远近闻名的韭黄村。
一、以创建“都市型生态农业示范城区”为支撑点,争当促农增收的先锋
村委紧紧围绕创建‚都市型生态农业示范城区‛的目标,把农民增收作为检验创先争优成效的重要标准,组织引导党员在韭黄种植产业,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发展模范带头作用。一是实施 ‚支部带富‛工程。以党支部为龙头,按照‚支部+产业协会+产业基地+创业培训基地‛的‚1+3‛模式引导带动农民种植韭黄致富。村党总支在区委的大力支持下,多方筹集资金200多万元对韭黄基地的节水灌溉工程、机耕路建设工程、韭黄清洗和仓储库建设进行大规模投入,加快了韭黄产业基地的快速发展。党员们率先组建销售队伍,成立了三友农村经纪人协会,承担起了全村乃至全镇韭黄的销售,如今韭黄远销东南亚和港澳。通过建立产业基地和创业培训基地,对种植户进行种植技术的培训,培养出140名农村经济能人,带动辐射本村农户及邻村种植韭黄。二是实施‚党员创业帮带‛工程。在全村挑选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共50多名作为创业型和技能型人才进行重点培养,及时传授韭黄种植新技术,为他们解决在韭黄种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把他们培养成为农民闯市场的领路人,农村发展富民的带头人。同时,借助党组织这个平台,把优秀的农村致富带头人吸收入党,促进农村党员队伍建设。三是实施‚结对帮扶‛工程。充分发挥‚党员示范户‛、‚党员中心户‛的示范带动作用。开展‚结对共建、先锋同行‛活动,把全村党员、致富带头人与种植户结成‚一对一‛、‚一对多‛帮扶对子。通过‚农家课堂‛、‚实地演示‛等方式,对种植户进行培训,带动群众共同致富。如:上等村的覃锦仁是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种植有韭黄近千亩,有‚韭黄大王‛之称。在他的带领帮助下,目前上等村人人都是种植能手。如今,广西90%以上的韭黄种植都集中在上等村及太阳村镇的周边各村。覃锦仁本人也因带领群众致富,得到了大家的拥护,在2008年村委换届选举中被推选为村委主任。
二、以夯实基础提升素质为切入点,争当自身建设的先锋 村党总支把创先争优活动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经常性工作,不断抓实基层、夯实基础,建强队伍,着力提升党的建设。一是抓班子、带队伍。村两委结合开展的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不断加强村干部和党员的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干事创业本领。如:上等村党支部书记覃华俊,作为村领导班子带头人,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带好头,争当表率。今年4月,在自治区公开选拔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到乡镇领导班子任职工作中,从参加考试的434人中脱颖而出,当选为柳州市柳南区太阳村镇副镇长。二是抓培训,强素质。村党总支坚持按照‚三会一课‛制度,加强党员干部学习培训。今年7月,积极参与全镇‚村级大培训‛工作。通过走出去看、坐下来听、面对面座谈,切实提高村干部的素质和按章办事能力。同时,注重加强对村级后备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每年确保有4名村级后备干部,发展党员1名以上,入党积极分子2名以上。三是抓机制、严管理。村党支部以创新体制机制为重点,进一步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民主理财、廉政建设等各项制度;认真推行村党务公开、村务公开,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扎实推进村级‚组财村管‛民主管理;村两委干部带头遵守各项制度,坚持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四是抓服务、树形象。村党总支把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树立亲民、爱民、为民形象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着力点,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来检验创先争优活动的成效;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一线工作法(思路从一线来、工作往一线移、服务到一线去,创先在一线干),带头进村入屯访民情、解民忧,每周进屯入户不少于3天;面对 21 突发性工作,按照 ‚5+2‛‚白加黑‛的超常规工作模式,集中力量,突击攻坚。
三、以打造“富裕文明新村屯”为着力点,争当和谐稳定的先锋
【县区志愿服务活动方案】推荐阅读:
县区领导述职报告10-24
县区新型城镇化建设07-03
县区地震工作情况汇报12-19
县区半年经济工作汇报范文06-20
暑期县区服装行业调研社会实践报告07-21
X县区在市委人大工作会议上的发言09-14
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方案06-04
机关志愿服务活动方案07-24
献血志愿活动方案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