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社区管理

2024-08-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怎样理解社区管理(精选10篇)

怎样理解社区管理 篇1

安全生产管理是一项系统的管理,既包括现场控制,又包括文件资料的管理,二者缺一不可。现场管理是控制事故发生的主要途径,因为任何事故都发生在现场。隐患排查、制止违章违纪均是现场控制的内容。文件资料管理是安全工作的基础性工作,文件资料又是日常管理的证明性文件。

文件资料管理是科学、系统的管理。这是证明性文件,适可追溯性文件,其他管理可以不正规、不按科学管理,但是安全管理从政府到企业,都是正规格式、统一要求。工作干了吗?干得怎么样?干的什么内容等都需要文件体现。我们工作的内容和质量需要通过检查来验证,检查是督促、检验工作的手段,也是各级管理人员维护权益的手段,避免出现“管理不到位”“工作不到位”等现象。

主要负责人是各分单位的第一责任人,对安全生产工作负全面的责任。在当前安全工作空前重视的大环境下,(以人为本),企业绝对出不起事故,出现事故就可能立案和追责。所以,怎样负起你的全面责任是主要负责人维权要点:

一、目标就是不出事故,而不是不出大事故,出现事故就要刨根问底,找出原因严肃处理。

二、认真学习安全管理知识和加强对单位的安全管理,雷厉风行、明辨是非。

三、加强对安全员和其他管理人员安全工作的管理,切不可不管不问,让其他人把你“卖”了。

四、切不要拿一些宽心的话来安慰自己,这是自欺欺人。

五、亲力亲为,亲自过问、亲自督办,带头管理安全生产工作。

六、了解单位安全管理的内容(从文件资料到现场控制)。

带班厂长(设备厂长)是单位分管工作的直接责任者,对分管业务及范围的安全生产工作负直接责任。怎样行使权力:

一、对分管业务安全生产工作负责,协助主要负责人做好分工范围内的工作。

二、对工作进行安全交底,抓好人员的劳动纪律并遵章作业。

三、以人为本,树立强烈的安全责任意识,安全不是等出来的,是管理出来的。

四、尽职尽责,排除工作中的流言蜚语,提高工作积极性。

五、以加强管理不出事故为荣,以管理松懈出现事故为耻。出现事故就是失职,必须述职(检讨)。

六、当班安全工作要亲自抓,并以身作则,不能袖手旁观。

安全员是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直接管理人员,是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对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责。怎样抓好安全员的安全生产工作?

一、要敬业、敢管、多问、勤学,既要抓现场又要抓文件控制。

二、要有荣辱观念,对事故、违章、违纪要持零容忍态度,杜绝发生事故。

三、抓全局,凡是与安全工作有关的事情都要管、问和监督,避免出现“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慵懒思想。

四、以身作则,为员工树一面镜子、一个标兵。

怎样理解“罪人”? 篇2

怎样理解“罪人”?

佚名

在《别了,我爱的中国》一文中,作者为什么说自己是一个“罪人”?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作者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为了保存斗争力量,于当年5月暂时离开祖国去法国巴黎。当时作者的心里是很矛盾的,他希望留下来和同志们一起战斗,甚至对此离开祖国的行动,严厉地自责为“罪人”。但是为了“求得更好的经验”,“求得更好的.战斗武器”,回来“以更勇猛的力量”投入战斗,又不得不暂时离别。文章正是这样体现了作者的复杂心情,表现了深沉细腻的热爱祖国赤子之心。把自己称作“罪人”,正是作者自责自谦的表现。◆

怎样理解企业竞争力 篇3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竞争力”特别是“企业竞争力”成为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经济学家、管理学家、企业家、政府官员、甚至普通百姓……,几乎人人都在说“竞争力”。概念的广泛使用,往往使其变得越来越具有包容性,涵义边界越来越模糊。现在,当人们讨论企业的“竞争力”时,几乎可以涉及同企业相关的一切方面。那么,在如此泛化和众说纷纭的竞争力讨论中,我们将如何把握竞争力的精髓呢?

如何科学地解释企业竞争力?研究企业的最古老的学科是经济学。那么,经济学是怎样研究企业和企业竞争的呢?主流经济学的逻辑是演绎的,即从最基本的假定出发,以逻辑一致性为原则,通过严密的推理,得出一系列结论。经济学的这一特征,使之成为社会科学中最耀眼和最具科学形式的一支,被比作“王冠上的宝石”。但是,经济学逻辑的严密性,并不总能保证其结论的公认性。甚至,经济学可能是所有学科中唯一可以让结论相反的研究成果同时获得奖励的学科。例如,1974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同时授予了缪尔达尔和哈耶克,而他们的观点却针锋相对。

那么,为什么逻辑严密的经济学,却可能会推论出完全相悖的结论呢?这是因为,经济学的理性主义方法将客观现实抽象到极至的纯粹,就会丢失许多经验信息;而从不同的假设前提出发更会“合乎逻辑”地推出不同的结论。我们知道,经济学的基本逻辑是,假定经济行为人都是“经济人”,他们的行为完全是“理性”的:即趋利避害,精于计算,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做出对自己最为有利的决定,而不受文化、感情、习俗、道德、信仰等非理性因素的影响。因此,经济学假定,个人总是追求“效用最大化”或者“收入最大化”,推论到企业,就是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这成为经济学最基本的假设前提。实际上,也就是假定人和人在本质上是一样的,所有企业的决策原则和行为特征在本质上也是一样的。而微观经济学就是运用严密的演绎逻辑方法,描述了所有个人和企业的理性行为和决策原则:例如,怎样决定价格和产量、如何进行购买、按什么原则配置资源、选择什么技术、雇用多少工人、支付多少工资,等等。当然,经济学并不否认现实中的个人以及企业之间存在差异性,而是在研究方法上必须将这些差异性抽象化,假定所有个人及企业的性质和行为逻辑都是相同的。这是经济学的方法论和分析工具的基础。

运用这样的方法来研究竞争力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竞争力这一概念的最基本的含义恰恰是:各个企业是不相同的,有的企业具有竞争力,有的企业缺乏竞争力。换句话说,经典的经济学以假定“企业同质”为基本逻辑前提,而竞争力研究的目的却是要解释“企业异质”,即为什么有些企业竞争力强,有些企业竞争力弱;或者,什么样的企业能够具有长久的竞争力,什么样的企业一定不会有竞争力。也许有人会说,企业是否具有竞争力取决于其是否遵循了经济学原理,即认为:凡是按照经济学原理进行决策和行动的企业就会有较强的竞争力,而违反经济学原理的企业就不会有较强的竞争力。尽管现实中确有一些企业可能因不懂得经济学,违反经济学原理,错误地决策和行动而导致失败,但这不是经济学所关心的主要问题。经济学的理性假设实际上已经认定,所有的企业都是聪明的(完全懂得经济学原理),竞争是在同样聪明的企业之间展开的。所以,在经济学的框架内,研究竞争力的目的是要解释:“聪明的”的企业为什么会各不相同;而不是要解释为什么“聪明的”企业比“愚蠢的”(不懂得经济学原理的)企业竞争力更强。

问题是,如果所有的企业都充分地“聪明”,都按经济学的原理进行决策和行动,那么,我们怎样解释企业之间的竞争力差别呢?回答这一问题是对经济学的一个挑战。经济学及其各个分支学科都在为此进行极大的努力。不过,美国著名竞争力研究专家迈克尔·波特教授也承认,将竞争力研究纳入经济学的严密体系,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

管理学比经济学开放得多,管理学不仅充分承认和特别关注企业异质性,包括“聪明”的企业和“愚蠢”的企业之间的差别,而且可以无拘束地延伸到理性之外的领域:心理、观念、文化、价值观、习俗、民族、信仰等等都可以被用来作为对企业间竞争力差异的解释,因此,竞争力的根源就被追溯到了一些难以言状的“不能交易”、“不可模仿”的因素。所谓“不能交易”、“不可模仿”,也就是买不来、学不到,只能自己长出来的独特因素。因为,只有找到这样的因素,才能解释企业竞争力差异的本源和持续性。于是,企业竞争力特别是所谓“核心能力”(或“核心竞争力”),就成为特殊条件下特殊的人脑产物——理念或者某种特殊“认知”(也有人称之为“学识”)。这样,以计量化为要义的管理学,居然走进了完全不能计量,甚至根本没有计量维度的空间。

可见,要透彻地解释竞争力,管理学和经济学同样面临挑战。如果经济学所能告诉我们的是:竞争力就是同质企业的不同命运,管理学所能告诉我们的是:竞争力的根源是某种“理念”或者特殊“认知”,那么,企业家们只能这样理解:归根结底,竞争力只能来源于“智慧”,这种智慧可以从经济学和管理学中得到启发,但它在本质上是没有一定之规、没有最优境界、也没有极至目标的想象力的产物。从这一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竞争力不仅是对经济学、管理学智慧的挑战,而且是对企业和企业家智慧的挑战:如何高人一筹,快人一步,强人一着。对此,没有终极答案,只有永远探索。

“企业或企业家成功之路”没有“科学”的答案 企业界之所以特别关注和热衷于讨论竞争力,是希望总结企业竞争的制胜之道,发现企业家的成功秘诀,以期将更多的企业办得更具竞争力。于是,“企业或企业家的成功之路”成为当下最时尚的话题。但这却也是一个最不容易说明白的问题。每一个企业家都希望能够使自己的企业最具有竞争力,成为最成功的企业家。那么,企业家是如何成功的?过去取得成功的企业家将来是否还能够不断成功?如果一个人想成为成功的企业家,他究竟应该怎样做?对于这些问题,没有一门学科能够系统完整地以科学的方式给予回答。所以,从美国哈佛大学开始建立的商学院MBA教育,采用的主要是“案例法”。案例只是举例,告诉你别人是如何成功的,却并不能告诉你你如果这样做是否也同样能够成功。换句话说,即使总结出一些企业和企业家的成功案例,也不能被作为“科学”的结论,因为,科学的结论应是可重复的,而任何关于企业和企业家成功道路的经验都是不可重复的。

因此,如果企业家也算是一种“职业”的话,它就是一种最难以被“培养”的职业人。一个人如果选择这一“职业”,其成功概率是非常低的。企业的发展和企业家成功的道路充满着极大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就是风险。不承担风险,就成不了优秀的企业家。而风险本身就意味着失败的可能。所以,在这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企业家是一种失败概率非常大的“职业”,选择企业家为业就是选择可能的失败,因为,巨大的不确定性永远伴随着企业和企业家。特别是,在市场竞争之中,一些企业或企业家的成功意味着另一些(通常是更多的)企业或企业家的失败。所以,没有哪一门学科可以“教育”出成功的企业家。所以,立志要做企业家的人必须有这样的心理准备:世界上并没有现成的企业和企业家成功之“路”,也没有哪门学科可以为你指出确有把握的成功之路。企业家的职业特点就是要在没有现成之“路”的条件下走向成功。换句话说,企业和企业家必须不断创新,永远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

竞争力是竞争的产物 所谓企业家成功之路,就是企业家有多大的能力来提升企业竞争力,使企业具有长期良好的业绩。从个体来看,竞争力是各个企业的能力或素质,而从整体上看,企业竞争力归根结底是一个产业组织问题,而产业组织的核心问题是企业间的市场竞争关系。简言之,没有竞争就没有竞争力,竞争力必须在竞争过程中形成,这是一条基本的经济规律。所以,要提高竞争力,最重要的就是打破垄断,鼓励竞争。要允许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公有制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国内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包括大、中、小型各类企业都有生存和发展的平等机会、公平竞争。通过优胜劣汰的市场选择过程,形成更具竞争力的企业群体结构。

我们可以看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日趋完善,在越来越多的产业中,企业之间的价格大战此起彼伏,促销手段花样翻新。也有一些企业认识到,价格竞争只是市场竞争的初级手段,质量、服务、创新才是企业更有效的制胜之道。因此,在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以及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上投入更大力量。但是,在生产能力过剩,市场容量有限的条件下,一些企业的壮大和大规模扩张,就意味着更多企业承受更大的压力,以至陷入困境:一些企业的产品成本、价格下降,增大了市场占有份额,意味着另一些企业因成本、价格相对偏高而被挤出市场;一些企业的产品质量提高,不断扩展市场,意味着另一些企业因产品质量相对较差而难以维持市场地位;一些企业通过产品更新,更好地满足了顾客需要,意味着另一些企业因产品陈旧而失去顾客青睐;一些企业实现了技术创新,开拓出新的增长空间,意味着另一些企业因技术相对落后而承受被淘汰的压力。所以,只要有竞争,就会有代价、有损失、有痛苦。所以,增强企业竞争力绝不是可以免费获得的结果。

面对激烈的竞争,有些企业甚至行业组织、政府部门产生了惧怕的心理,以种种动听的理由,做出种种限制竞争的行为,例如,实行各种名目的价格合谋或价格操纵,有的政府部门也直接参与或支持企业价格合谋行为,甚至运用行政手段进行价格操纵,或者直接实行某些地区或者行业保护主义的措施。这种试图通过限制竞争的方式来改善整个行业中所有企业的处境或者缓解本地企业的困境的行为,是同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相违背的。

限制竞争,包括进行价格合谋和价格操纵的行为,有时可能会产生一些“有利”的短期效果,例如,使一些企业特别是弱势企业“摆脱困境”、“扭亏为盈”,使行业的利润增加或者本地的收入有所提高,但是,这充其量也只是短期财务效果,而从根本上说却是在严重地削弱企业的竞争力。

市场经济的灵魂是竞争。竞争力是竞争的产物,企业和产业的竞争力只能在市场竞争中形成和提升。这是市场经济再浅显不过的道理。如果在我国市场化改革已经进行了二十多年的今天,还总是有人试图以种种理由来限制甚至破坏市场经济最基本的竞争规则,则表明市场经济的观念还远远没有扎根。因此,在二十一世纪最初的几十年,我们还必须以更大的努力来推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和市场竞争秩序的建设,让公平竞争成为提升我国企业竞争力的最有效动力。

怎样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篇4

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继承了邓小平同志关于发展以民生为本的重要思想,提出了经济更加发展和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内容,而且把政治民主、科学进步、文化繁荣、可持续发展等,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之中。这样,小康社会就不仅是人民安居乐业、生活普遍富裕,而且是充分体现发展以人为本、体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模式。从这里也清楚地反映了我们党关于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思考,已经站在了新的理论制高点上。

但讲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不得不了解什么是“小康”。所谓小康,在历史上是相对于大同而言的。据考证,“小康”一词指的是一种生活状况或生活水平,即“富有仍嫌不足,但温饱已经有余。”而中国现代的小康步伐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首次提出了中国现代小康的概念,明确指出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就是“小康之家”。

首先,它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提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在20世纪80年代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温饱;第二步,到上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现在,前两步目标已实现,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现在的小康是一个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不但明确提出新世纪头20年翻两番的经济发展目标,还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目标;不但注重“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推进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且注重可持续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不但强调发展要有速度,而且要有质量;不但更加注重提高效率,而且更加兼顾社会公平,是一个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其次,它是一个与加快推进我国现代化进程相一致的目标。过去的“三步走 ”战略,把现代化建设划分为温饱、小康、基本实现现代化等三个阶段。党的十六大提出到202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基本实现工业化,把现代化建设进程拓展为温饱、小康、全面小康、基本实现现代化四个阶段。由此可见,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丰富和发展了“三步走”战略。

再次,它是一个顺应时代要求、符合我国国情和人民愿望的目标。当今的时代特征是:和平与发展仍是世界的主题,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曲折发展使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当前我国的基本国情是:虽然人们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但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实现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改变,人口多带来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明显;经济体制正在完善,民主法制和思想道德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小康社会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发展需求、生活环境需求有新的变化。正是在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基础上,我们党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当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还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那么,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从哪儿入手呢?同样,应当坚持发展以民生为本,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我们不妨对现实生活作一番观察分析,就会发展这样一种现象:自然和人文条件相似的两个地方,改革开放初期可以说是处于同一个起跑线上,可20多年以后再回头看看,两地却拉开了长长的距离。为什么出现这样大的反差?关键是人,是人的思想解放的程度,是冲决束缚人们手脚的传统体制的勇气和闯劲的大小。这就清楚地说明,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必须按照《共产党宣言》里提出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原则,破除思想障碍和体制障碍,大胆进行理论创新和体制创新,这是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的前提条件。

还有,它是一个现实的目标,我们有确保能够胜利实现既定目标的指导思想和经验。为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十六大报告不仅提出了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科学地总结了过去13年的十条基本经验,并提出“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有这些宝贵思想和经验的保障,又有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坚实物质基础和良好的国际环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一定能够胜利实现。

怎样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篇5

1反复的阅读:不断反复的阅读,既可以提升你阅读的速度,也可以让你更好的理解。多看书可以增长你的见识,学到的东西会直接储存在你的大脑中,在生活中学以致用。读书是通往梦想的一个途径,读一本好书,让我们得以明净如水,开阔视野,丰富阅历,益于人生。

2保持充足的睡眠:睡眠是增进脑力和创造力不能缺少的一环,睡眠可以让我们精神状态得到恢复,还可以让我们的大脑得到充分的调整。

我们应当怎样理解本科教育的核心 篇6

院系调整后的大学全部采用了前苏联高等教育模式。这一模式在教学上的主要特征是:

一、实行以系为单位的教研室管理体制。专业被划分得很细,教研室编写统一的教材甚至教案,教学方式主要是老师讲,学生听,课后完成作业并参加考试。这种教研室体制甚至向下延伸到中学和小学。

二、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又红又专”。所谓“红”,是指学生的政治信仰坚定,主要通过思想政治课程和党团组织予以保证;所谓“专”,是指学生的专业能力过硬,能够满足工业化建设

对专业化人才的需求。这种模式要求把每一个学生培养成对党忠诚的工业化生产线上的“螺丝钉”。一个人在大学里学什么专业,毕业后就进入相应的行业从事专业性技术工作,直至退休,中间很少会发生变化。在建国初期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按照前苏联模式建立起来的这套“高等教育工厂”体系,迅速改变了旧中国不能培养大批配套工程技术人员的落后状况,为工业化建设和科技发展奠定了基础,培养了一大批专门人才。与此同时,这一模式所内生的教育理念、思想和方式在中国教育界根深蒂固,直到今天仍然产生着深刻影响。

然而,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特别是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之后,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我们发现,这套源于前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高等教育模式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甚至成为大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阻力。因此,经过半个世纪的分离,那些原来被调整、分解的大学又纷纷走向合并,按照世界大学的通例,重组为新的综合性大学。同时,在人才培养方面,参照美国大学的模式,开始在本科阶段实行“General Education”(“通识教育”,也译为“博雅教育”)。北大最早迈出了这一步,而复旦和浙大则进行得比较彻底,成立了独立的本科生院。

新的本科教育模式和原有模式形成了显著区别:首先,在招生和培养上,新模式不再强调细分的专业教育,而更强调基础。招生时按照学科大类招生,学生在一、二年级不分专业,学习通识课程和基础性课程,三、四年级再进入具体专业,学习宽口径的专业课程。北大对此的概括是“强化基础、淡化专业”。其次,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再是按照工业化生产线要求定制的标准化的“现成专家”,而是更加尊重学生的兴趣、个性和选择,增强学生适应快速变化的外部世界以及探索未知世界的能力,将他们培养成为更具适应性和创新精神的领军人物。第三、教学方式更加灵活多元,逐步摒弃演讲式的大课而代之以讨论为主的“小班教学”以及实践教学、双语教学,等等,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然而,建立在激动人心的新理念基础上的本科教育模式在实践中却推行得异常艰难。最早迈出步伐的北大,在经历了最初形式上的快速变化之后,至今在是否组建本科生院的问题上疑虑重重。历经十年探索的“元培学院”仍然处于进退维谷的境地,尚未形成稳定的教育教学模式,并且不断遭到院系强有力的挑战。至于走得更远的复旦和浙大,改革最为彻底,然而遇到的反弹也最大,近期似乎又有朝着专业化方向回潮的迹象。其他大学在“通识教育”问题上的思想并不统一,更难见实质性的行动。

问题的根源首先在于前苏联教育模式下的专业化思想根深蒂固。在许多教授、家长、学生和其他社会公众看来,如果不强调专业化似乎就意味着学生没有学到什么实质性的东西,大家心里都没底。企业和社会需要的是能够一上手就干活的人,没有人有耐心去等待。一个在大学里接受了严格的专业训练的“现成专家”和一个没有接受严格专业训练的“未来领导者”在大学毕业求职时的竞争优势是不一样的,前者的短期优势可能更为显著。特别是在急功近利的功利化思想驱动下,那些有用的和看得见的技能比起“无用的”和看不见的素质显得更加

真实可信。因此,即使是北大这样一所最强调“通识教育”的综合性大学,也不得不在高年级强调专业训练的系统和扎实。

另一个关键性的因素是本科课程设置。新模式下的通识教育课程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我认为,我们对“General Education”的理解有偏颇之处,这很可能是因为其中文译名“通识教育”的缘故——但也许正是因为偏颇的理解才如此翻译。在中文词汇中,“通”和“专”是相互对立的。因此,被称为“通”识教育的课程很容易就和“专”业化教育的课程对立起来,进而容易把“通识教育”理解为扩大学生知识面的泛化教育。由此形成一个认识逻辑:“通识教育”=开拓学生视野=知识普及性课程。一旦“通识教育”走上这一逻辑,那么,在此名下的五花八门的知识介绍性课程和学生缺乏识别选择能力以及对专业技能的迷信与对未来就业时缺乏技能的恐惧结合在一起,很可能会形成灾难性的后果:面对琳琅满目的课程表,学生象无头苍蝇一样摸不着头绪,在各个课程之间疲于奔命,一学期下来却依然觉得空虚和茫然,似乎没有学到什么让自己心里有底的专业技能。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就业单位进一步强调毕业生的专业技能,将会进一步加剧学生对“通识教育”课程的失望。这是目前各大学“通识教育”模式受到质疑乃至反弹的重要原因。

关键在于我们应当怎样理解本科教育?我认为,“通识教育”并非一定和专业化教育相对立——世界一流大学的一些“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难度和专业精度相当高——但一定和前苏联的“教育工厂”模式相对立。新模式的核心和生

命力在于,不再把受教育者看成是为了完成某项工作而被训练的工具,而是把受教育者看成是主动探索世界的主体。教给学生的不是过去的知识,而是培养他们处理未来复杂事务的能力,使他们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认识社会、世界和自身,从而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所贡献而非反社会的公民。

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大学的“General Education”的本质是价值观教育。也就是说,当学生在本科学院接受了两年的“General Education”之后,他基本上能够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对外部世界和自身的理解与认知,明确自己和社会的关系,由此确立终身不易改变的价值观。对于那些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特价值观传统的顶尖大学来说,“General Education”更是其安身立命之本。例如,芝加哥大学就明确规定,凡是活着的人的言论,不得放进“通识教育”课程,以此来保证学生能够坚守人类社会世世代代本色生活的价值与意义。从这个角度说,我认为,也许把“General Education”译为“人本教育”更为合适。

这种“人本教育”课程绝不意味着要让学生去接触尽可能多的知识,“天文地理,无所不知,三教九流,无所不晓”。现代社会已经发展到如此复杂的程度,我们怎么可能指望学生在短短两年时间里就学完所有他想要学习的东西呢?因此,只能要求他们在短时间内掌握学习和思维的方法,构建起知识体系的整体观,使他们在大学毕业之后依然能够保持学习的兴趣,获得终身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人本教育”课程并非是将一个一个专业的课程拼凑在一起,而是必须打破

怎样提高高中语文阅读理解 篇7

1.在作答阅读题中理解字词题的时候,必须把这个词放在语境或原文中去理解。

2.语文阅读理解题需要解释词义的时候,要结合并联系上下文去解释词的含义和作用。

3.语文阅读理解题型的对句子含义的分析和理解不能脱离该句子所在的语段。离开了具体语言环境的句子是无法准确分析出其真正含义的。

4、高中语文阅读理解对文章段落含义的解释和阐述需要站在整片文章的角度去分析,仔细揣摩作者的意图,不能偏离文章中心,一旦脱离文章一定会产生理解偏差。

二、如何提高高中语文阅读

1.高中语文阅读的过程本身就是获取信息的过程,语文阅读答题质量的高低取决于考生对于阅读信息的捕捉程度。因此提高高中语文阅读的第一步就是整体感知阅读信息。

2.高中语文阅读的作答可以逐字逐句揣摩,遇到重点需要精度的地方可以进行圈点勾画,多做记号,把其中涉及到需要在答题中用到的文字进行标记。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阅读理解 篇8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刚刚结束的北京残奥会上,我们领略到了残疾人体育健儿儿自强不息、奋能拼搏的风采。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有这样一位身残志坚,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作家。他是谁呢?想必大家一定能猜得出来,他就是前苏联业余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二、外围了解

1、作者简介

由学生发言介绍,教师汇集补充,主要让学生了解作家以下信息:

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前苏联业余作家。出生于乌克兰小镇舍佩托夫卡,并在那里度过了一个没阳光的少年时代,后参加革命,1929年,他在全身瘫痪、双目失眠的情况下,用自己的战斗经历素材,以顽强的意志,历时三年创作完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其后又开始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的创作,只完成了第一部,就与世长辞,年仅三十二岁。

读书心得:作家的经历与书中主人公保尔的经历相仿,因此,本书是一部自自传性小说。对我们写作文的启示是,写作素材来源于生活。

2、标题解析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乍看本文标题,似乎告诉我们本文在讲如何练钢,读完后方知本文乃是在讲如何炼人。这个比喻形象生动,因此作家十分钟爱,不忍更换。

读书心得:给作文安一个明眸善睐的眼睛十分重要。

三、整体感知

教师导学:长篇小说人物众多,情节复杂,读完之后对它们进行一番梳理十分必要。

1、人物分析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要人物表中共列有25人的姓名,请说说下列这些人物的身份职业:瓦莉亚、朱赫来、阿尔焦姆、佩物留拉、杜巴瓦

下面进一步了解人物的形象特征:

①主人公保尔

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概括保尔的形象特征,并稍作解说。

如:保尔是一个刚毅坚强的`革命战士。他在人生各个方面都经受住了严峻考验,在敌人严刑拷打面前,他坚强不屈;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他勇往直前;在与病魔斗争中,他多次让死神望而却步。

读书心得:人要有百折不挠的意志,才能克服困难。

②冬妮亚

由学生发言讨论她的形象特征,教师归纳总结:

冬妮亚,保尔的第一个女友,出身资产阶级家庭,是一个追求平凡生活的女性,与保尔因追求不同而最终分手,是保尔形象的很好的烘托。

读书心得:红花须有绿叶陪衬。

2、情节梳理

教师导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整部小说分成上下两部,每部又分成九个章节,全书共有十八个章节。小说紧紧围绕“保尔的成长”这个中心事件,按照时间的变化和地点的转移来展开情节。请同学们完成以下填空。

中心事件:

时间变化:

地点转移:

教师提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我们描绘了十八世纪初俄国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其间有二月革命、十月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一直写到列宁逝世。地点的转移要抓住时间跨度较长的几个主要地点,如舍佩托夫卡、博雅尔卡、莫斯科。

四、精彩赏析

教师导学:长篇小说情节纷繁复杂,我们不可能把它们一一记住,但一些精彩的片段我们一定要牢记在心,反复咀嚼,才能有所收获。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两个精彩片段。

1、保尔•柯察金的人生格言(见小说157页)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突然结束他的生命”

全班齐读,并思考:保尔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番话的?从这番话可以看出保尔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保尔是在祭扫女战友瓦莉亚墓地时说这番话的,从这里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有坚定理想目标的无产阶级先锋战士。

2、筑路(见小说138页)

“在离车站不远的地方……但是城里只能供给这么多东西”

快速默读,并思考:这几段话从哪些方面反映环境的恶劣?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从吃住两个方面所遇到的严重问题,这些环境描写出烘托人物的坚强意志,从而含蓄地回答了题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五、课堂总结

这节我们主要解决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怎样阅读长篇小说;一是如何写作读后感。阅读长篇小说要先从标题入手,在粗读的基础上对人物和情节进行梳理,最后还要熟记一些精彩片段。读后感可以从阅读的每一个环节产生,既可以是思想启迪方面的,也可以是写作手法方面的,总之,是阅读的一点心得体会。

怎样的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力 篇9

——《给教师的建议》带给我的启示

前几日,读到了一篇《阅读为什么不能提高后进生的理解能力呢?》的博文,文中说到自己的班级在搞新教育实验,每天带着孩子读儿童诗,读故事,互相编织,觉得很幸福,可是考试成绩却有退无进,发出了为什么阅读无法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这样的疑问。

包括我在内,相信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困惑,在同样的教学时间内,投注了大量的时间用来读诗,读故事,心里想的是可以用大量的课外阅读来丰富孩子的学习生活,使其在广阔的阅读之海中畅游,可是考试结果并不尽人意。这次考试,我班也有一些后进生并未因为大量丰富的阅读而使自己的理解能力有所提高,除了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外,阅读题也做得一塌糊涂,这问题的确是需要我们来进行反思的。虽然这个道理很容易明白,阅读带给学生的不是一时便可显现的效果,是一种长岁月的潜移默化,是需要用足够长的岁月来见证的。但是,怎样的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这应该是有一种科学的途径的,在《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的阅读中,我逐渐得到了一些启示。

启示一:训练学生拥有半自动化阅读的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学生在读某一段课文的时候,他会显得很吃力,或者许多字不认识,或者不理解其中的某些词语,经常出现停顿的错误,很多时候是把一个词分开来读,经常读得结结巴巴,实质上他们不能把这些词作为统一的整体来感知。他在回

答问题的时候,自己所说的话也像是从上下文里脱落出来的个别的词,它们之间没有任何联系。因为他已经没有剩余的精力去理解所读的东西的含义,他的智慧的全部力量都消耗在阅读过程的本身上去了。学生既然不会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于是也就来不及思考。而不动脑筋、没有思考的阅读,只能使学生的头脑变得迟钝。

苏霍姆林斯基在《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工具》这条建议中指出:“要使儿童学会有表情地、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使他做到在读的时候并没有想到他是在读,那么,他就必须在小学期间朗读过200小时以上,并且小声地默读过2000小时以上,才可使他的阅读达到半自动化的过程。”反思自己的教学,是重视了阅读在学生智力生活中的重要性,带着学生读诗或者绘本或者故事,但是,很多时候对学生的这种半自动化阅读能力的训练做的是很不到位的,多数的时候都是老师在读,学生在听,或者关于阅读、关于所读的东西的谈话比较多,而学生究竟在课堂上读了多少东西,以及应当读多少东西,才能完善地掌握这种技能,自己却思考得太少。如此想来,学生没有拥有这种半自动化阅读的能力,再来谈用阅读来补充知识,也的确是一种知识和能力的关系失调。所以之后的教学中,应每天至少有半个小时用来对新课文有表情、有理解地朗读,是每个学生学会在阅读的同时思考,在思考的同时阅读。

启示二:给学生创造有智力背景的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阅读应当跟学习紧密地联系起来。如果通过阅读能深入思考各种事实、现象和事物,它们又是应当保持

在记忆里的那些概括的基础,那么这种阅读就有助于识记。这种阅读就可以称之为给学习和识记创造必要的智力背景的阅读。”苏霍姆林斯基说自己在三至四年级和五至八年级教过书,总是注意给每一个“后进生”挑选一些供他们阅读的书籍和文章,这些书刊都是用最鲜明、最有趣、最引人入胜的形式来揭示各种概念、概括和科学定义的含义的。他举了自己学校一位姓特卡琴柯的优秀数学教师,他教的中学生就没有不及格的,就是因为他善于合理的组织这种有智力背景的阅读。他从五年级教到十年级,他教的每一个年级都有一个绝妙的小图书馆,里面有不止100种书籍,这些书都是以鲜明的、引人入胜的形式来讲述这门科学的,如果没有这些图书,那么他的某些学生是永远也不会达到及格的。

由此可见,苏霍姆林斯基所提到的能够转化后进生、挽救学生免于考试不及格的阅读,是从教材出发,从求知、思考和理解的愿望出发,与学习紧密联系的智力背景的阅读。自己在教学中也在努力带领学生课外阅读,然而所阅读的多数书籍,都是文学作品,其目的只是在于丰富精神生活,拓展视野。很多时候的阅读并没有目的性,或者是很随意的,这种阅读,并没有跟学科的学习紧密联系起来。而后进生,就是在理解较为抽象的知识时,因自己的经验中相对的感性材料的严重缺乏,出现了理解障碍。所仔细揣摩这些建议和具体的案例,觉得对于后进生的阅读是应该经过周密考虑地、有预见地、有组织地让他们阅读相关的书籍,不是盲目进行的,也不是毫无边际的,而是

有目的地、有选择地、有效地阅读。如果处理不当,甚至有可能与学科教学相冲突,导致学习下降。

启示三:以课程思想超越两套大纲

“两套教学大纲”,是苏霍姆林斯基在关于阅读的建议中的重要依据。他说:我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始终把握住两套教学大纲,第一套大纲是指学生必须熟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材料,第二套大纲是指课外阅读和其他的资料来源。

最初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对这两套大纲的理解是有偏差的,我认为他所指的第一套大纲就是教材,第二套大纲便是课外阅读。经过认真学习干国祥老师《以两套大纲超越教材,以课程思考超越两套大纲》对两套教学大纲的阐述之后,我才对“第一套大纲”和“第二套大纲”的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第一套大纲并不是教材,而是隐含于教材之中的那些关键知识、核心知识。而称之为大纲,表明这些知识是可以用纲目的形式来加以编排的,也就是说,它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第二套大纲,就是为了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理解第一套大纲而寻找到的一个课程资源库,每个重要的知识,它都有许多感性的教材来支撑理解。”“在时间上,第二套大纲的实施在前,第一套大纲的实施在后。第二套大纲是确保学科教学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

关于新教育的阅读,它非常注重“课程意识”,用干国祥老师的话说,课程,就是我们穿越的这段旅程中的全部:意愿、计划、资源、行动、反思、建构下的经验。课程就是‘道’,就是被我们用脚走出来的道路。课程,就是通过这条路,走到道路终端的那个人。

我个人的理解是我们在带领孩子阅读的时候,就从最基本的晨诵、午读、暮醒,应该有一个系统的规划,比如晨诵,所选择的诗看似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其实是由一条隐线与课本知识相贯穿的,即使做一个主题,我们也要清楚自己的目标,是想要学生从中感受某位作家的风格,或是想要学生学习某种写作手法,或是想为教材做哪些补充以及拓展„„而共读的书籍,也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对故事内容的阶段,让学生从中积累词句这是最基本的,更重要的是从中学习到一些相关的写作手法,并从中找到自己或身边熟悉的相关的某些人或事,最后从故事回归到自己。如此而言,指引与方法还是很重要,在读中的思考与理解也是并存的。

读过《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我们都知道,在雷夫的教室,有一个个穿越学生生命的课程,在阅读、写作、数学、历史、自然、艺术、体育、经济学这些基础的优秀的课程为前提下,莎士比亚、摇滚、旅游课程的卓越伴随着他运用的“道德发展六阶段”理论,这间教室,成了创造奇迹的地方,这间教室里的学生,也因此而成为优秀,甚至卓越。干国祥老师有段话很打动我:“第二套大纲,相当于一个完备的对应于课程标准的课程资源库,但也意味着我们要超越当前的教材,拥有整合资源创造课程的能力。其实整合两套大纲的,正是课程思想,学科课程思想,但是,儿童课程永远比学科课程更开放,更灵活。”

怎样理解社区管理 篇10

人们常犯的一个错误是,总是去猜想他人需要什么,会同意或者不同意什么,想要怎么样的沟通方式,而不是直接问他们。

永远不要说出“我以为你是这么想的”,“我以为你同意了”,“我以为你肯定不会愿意”这样的话来。你是不可能替他人思考和做决定的,即便你觉得自己再了解对方。

对于这一点的解决办法是少一些想当然,多一些确认:哪怕你认为自己完全读懂了对方的想法,明白了对方的意见,只要这些想法和意见不是由对方直接表达出来的,你就应该和对方进行确认。

无论是进行一场谈话,做了一个发言,或者发出一个短信或邮件,只要你在传达信息,你就需要确认对方是否已经明确地知道了你所说的信息,是否需要提出问题,ta对你的意见是认同还是反对。即便你觉得你“十分显然”地“听出了对方的暗示”,你也应该再一次提出直接的问题,寻求一个确切的答案。只有这样,才会是最小的概率让你们双方可能留有遗憾。

2. 不要回避直接的谈话和表达,特别是进行负面反馈的时候。

学会清楚、坚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者直截了当地“唱唱反调”,是一项必备的技能。在文化环境里,我们常被教育要“温和”、“圆融”,但在工作和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你需要直接地表达出自己的意见,尤其是当你持有负面意见时,不要因为害怕冲突,而去维护虚假的“和平”。最直接的表达不仅能够节省大量时间、提高沟通效率,更能避免可能的小的错误变成更大的错误。

有时候,你可能会觉得大局已定,表达出你的想法并不能改变事情的走向或者决定,但你依然需要这么做,因为你需要让对方明白你在想什么,你的意见也同样有可能影响今后的决策。

更糟糕的做法是,有的人在讨论时没有做出表态,但如果事情发生以后导致了不好的结果,便跳出来大肆发表言论,认为是谁犯下了错误,应该承担谴责;还有的人,会将对某一个人的不满告诉了所有人,唯独没有告诉Ta本人。这些沟通方式都可能给未来两个人的关系埋下致命的隐患。

3. 但不要误把“直接的”表达当做是“攻击性的”表达。不要把你自己的情绪带入讨论。

“直接”和“攻击”是非常不同的两种表达意见的方式。直接的表达,需要建立在你考虑了事情的各个方面、尊重并分析对方的想法后,明确自己的需求和想法,再将它们清晰地说出来,它是具有建设性和洞察力的;而攻击,则是不考虑客观状况、双方想法和需求的情况下,一味地进行反对。它是带有情绪的。

在工作和生活中沟通时,我们需要就事件本身进行讨论,而不是用情绪裹挟自己和对方。越是针对重要的事情沟通时,越要确保你做出的是冷静的回应(responding),而不是情绪化的反应(reacting)。不要因为自己生活中的沮丧情绪就对同事或下属大吼大叫,也不要因为心情不好,就在没有仔细看邮件或微信的情况下,进行迅速而敷衍的回复。任何时候,你的表达和回应都应该是冷静的,这是对对方和自己负责任的表现。

4. 就事论事,不人为扩大讨论范围。

当你在给予反馈意见时,不要将这种表达转化为对对方私人的攻击,脱离了正在讨论的事实,而去指责关于对方个人人品、行为上的问题。比如,你因为知道对方在私生活上有过一些不恰当的行为,就说“你是个混蛋”、“你人品有问题,因此我不同意你”,这是非常严重的越界行为。

永远记得,沟通只在于此时此地,当你在谈论这件事时,就仅仅谈论当下,这件事情本身。有时,一场沟通变成了争执,都是因为这场讨论早已经跳出了原本谈论的范围,扩散到了其他方面。

5. 不要过分地侵入私人领域——Ta的和你自己的。

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在涉及到他人的私人生活和信息时,你都要十分注意边界。有的人很爱分享与自己的亲密关系和过往经历,可以毫无保留地把自己和ex们的故事讲给其他人听,但这并不代表对方愿意有同样的暴露(也不代表对方就能很舒服地接受你的自我暴露)。

在沟通中,很多细节都是缺乏边界意识的体现。有时候,你以为自己是“热心肠”,但也许只是问一句“你有男朋友吗?”,就已经构成了对他人的冒犯。当对方给你看手机里的照片时,不自觉地滑动手指翻对方的相册,也可能让对方很不舒服。

在侵犯私人边界上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随意地谈论关于他人的事情。你不应该用他人的八卦作为自己的谈资,特别是在未经证实、未经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就向另外的人讲述当事人私人的故事。

6. 不要总想着要在某一场讨论中“胜出”。

沟通并不是竞赛或者考试,不存在“赢”或者“输”。无论你们是同一个团队的成员,还是合作伙伴,或者朋友和爱人,你们在沟通时的目标都是一致的——以效率最高的方式使对方明白自己的信息,表达出各自的观点。因此,即便你们在进行一场非常激烈的争论,你所提出的每个意见都应该是基于讨论本身的,而不是为了“赢得”这场辩论赛。

没有人会是永远正确的,何况他人的意见会给你非常大的帮助。当对方提出负面意见时,永远记得不要急着纠正对方,不要误以为你的目的只是说服对方,让对方接受你的观点。当你发现是自己错了时,要勇于承认。承认错误不是示弱,不是说明你比别人差,相反,这是一种成熟的表现。

好的沟通应该具备的7个因素

人际沟通技巧的研究机构Mind Tools总结出,在日常的人际沟通中,无论是会面、电话、邮件、报告或是发言,你都需要做到7个”C”:

1. 清晰(Clear):无论是说话还是书写,清晰传达出你的信息和目标是第一步,无论是从口头语言上,还是身体语言上。在开口之前想清楚:你为什么要和对方沟通?如果连你自己都不确定,对方就更难确定你的意图了。

2. 简洁(Concise):如果你想让对方更明白你在说什么,就去除不必要的信息。不要绕来绕去,能用3个句子表达的,就不要用6个句子来表达。

3. 具体(Concrete):描述一些必要的细节和事实(少量、有重点),让对方更能够理解你所描述的事情。

4. 准确(Correct):这里的准确,指的是能够让对方准确地理解。你所使用的词汇、语言要确保准确无误,你的描述要使对方在理解时不出现偏差。

5. 连贯(Coherent):你的表述需要具有内在的逻辑性。你所说的所有要点都要能够连接起来,服务于你所阐述的主题。

6. 完备(Complete):如果你的表述是完整的,对方就不会漏掉你的信息或是指令。比如,当你阐述了一件事情的背景后,还需要告诉对方去做什么,以及Ta做这件事需要具备什么条件、做什么准备。

上一篇:美国文学读书报告下一篇:镜花缘阅读心得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