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共10篇)
活动目标
1、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清醒认识当下世事。
2、让学生能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热爱国家,不做有损民族团结的行为。
3、使学生热爱和平,热爱生活,认识“以和为贵”的大气雍容之美。活动重点:
1、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清醒认识当下世事。
2、让学生能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热爱国家,不做有损民族团结的行为。活动难点:
使学生热爱和平,热爱生活。
教学准备:歌曲、诗歌、抢答活动、讲故事等。教学时间:一课时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入。
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德、奥为首的同盟国失败而告终。1919年1月18日,英美法意日等27个战胜国在法国凡尔赛召开“和平会议”,讨论处理战后世界问题。实际上这次会议是战胜的帝国主义国家为宰割战败国和重新瓜分殖民地的一次分赃会议。中国政府曾参加协约国对德作战,出20万华工去欧洲参加战争勤务,作为“战胜国”之一,派外交总长陆征祥,驻美公使顾维均,驻英公使施肇基等人为全劝代表,出席巴黎和会。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和会”召开前发表了所谓“142页”和平条件,虚伪宣称:“民族自决”,“反对秘密外交”,要保护弱小民族,尊重殖民地人民的要求和一切国家互相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充满了“和平”、“公理”的化身。经北洋军阀政府竭力宣传,因此许多中国人认一战是“公理战胜强权”,巴黎和会将主持“公理”、“公道”。中国代表在全国舆论的压力下,先后向会议提出取消帝国主义列强在华特权的七项希望条件,废除日本和袁世凯签订的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收回山东主权等正当要求。可是在英美法等帝国主义国家的操纵下,会议不但否定了中国提案,而且悍然决定把战前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交给日本。巴黎和会的这一天无理决定,对中国政府,中国人民是一个极大的侮辱。北洋军阀政府置民族危亡于不顾,令中国代表在和约上签字。消息传来,激起中国人民强烈愤慨,爆发了以学生运动为先导的五四爱国运动。
二、图片欣赏、问题抢答
1、给出反映我国若干少数民族的相关图片,让学生抢答对应的民族。讨论从古至今各朝相关的民族政策。再给出反映贵州少数民族生活各个方面的图片,师生交流了解少数民族生活。同时亦了解当下的情况,其中最重点的是今年最让国人震惊与愤怒的乌鲁木齐“7·5”暴力事件。
2、交流拉萨“3.14”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使我班同学清楚了解到3·14拉萨等事件是**集团有组织、有预谋、精心策划煽动,境内外“藏独”分裂势力相互勾结制造的。在敏感时期制造社会动荡,就是想煽动破坏奥运会,企图达到分裂祖国的目的。这次事件再一次暴露了**集团的分裂本质及其所宣称的“和平”、“非暴力”的虚伪性和欺骗性。要求全体学生要认清形势,相信党和政府,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我们强调了三个离不开,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同时,我班同学坚决做到以下三点要求:
一、同学们要把心思、精力放在学习上,学好知识将来报效祖国,建设祖国;
二、要求同学们坚决反对**集团组织策划的各种分裂活动,坚决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不围观、不声援、不参与”;
三、要求同学们树立社会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三、诗歌朗读、歌曲播放
学生朗读原创或自备的与“民族团结”相关的诗歌,教师播放《好花红》等歌曲以增加现场感染力。(“来来来来来来来来……各族人民大团结,歌唱领袖毛泽东”)
四、讨论辨析
通过图片给学生讲述反映当下贵州各行各业人的生活的若干故事,切合实际,图文展示,激发学生思考。分组讨论思考,每组派一个代表发言,尽量让每个学生都参加到情境讨论中来。
1、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贵州在漫长的岁月里发生翻天覆地的辩护,没有这样的基础,贵州这个资源匮乏的省份不可能以如此惊人的速度发展得如此繁华、如此现代。
2、民族问题,是现代各个国家的一个重要问题。而中国,与日本韩国等单一民族国家不同,我们拥有56个民族国家,因此民族团结就显得更为重要。
(1)韩国也一个是使用同一种语言的单一民族国家。公元7世纪,爱新罗王国(公元前57一公元935)首次将韩半岛上的各居民群体统一起来。由于是同一民族,所以相对来说他们不存在民族问题,而能团结一致。
(2)日本号称大和民族,其民族精神的核心是“集体本位主义”。“集体本位主义”乃是日本民族立国之本之魂,是日本近代崛起、现代迅速复兴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根源在于日本民族文化及心理上的同质性。古代日本由倭人、诸少数民族和大陆移民三部分人构成,长期的相互沟通和融合,在政治、社会、文化等的质化过程中,使之变成了单一民族。这种单一民族共享统一文化,具有同质的民族心理。
(3)中国不一样,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自古以来在处理民族问题上是十分繁忙的。我们且看当代中国,中国在处理多民族局面的成就还是不容小觑的。民族区域自制制度、西部大开发等,这些都为各民族团结繁荣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中国共产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原则,主张民族不论大小、不论先进或落后,都应该一律平等,互相团结;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实现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大力帮助少数民族加速经济、文化的发展,逐渐消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间的不平等。很明显地,贵州连续7年保持12%以上的增长速度,贵州便是极大的受益者。而贵州也是同样,政策的实施,民族团结及社会稳定,使得贵州有目共睹地欣欣向荣着。而只有永久的民族团结,这朵欣欣向荣之花才能盛大开放着。
五、总结
唯有信任,唯有关爱,我们才能一直保持我们的信念:期待贵州这片土地开出更美的花,也期待中华大地每个民族每寸土地都繁花似锦。和平是一个国家极大的财富,同时也是人民的财富,我们热爱和平。我们青少年一代,面临多元化的世界格局,爱国的要求就是努力学习早日成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而奋斗。所以,爱国要从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开始,爱国从今日开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努力做到:坚定不移地维护祖国统一,同一切分裂主义分子和分裂破坏活动作坚决的斗争。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坚决维护民族团结,坚决维护国家最高利益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惠水县鸭绒民族小学
关键词: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时代意义
0 引言
近年来,“藏独”、“疆独”势力活动猖獗,打砸抢烧等严重暴力犯罪事件不断发生,严重影响到了国家的和谐发展和民族的共同进步。拉萨“3·14”和乌鲁木齐“7·5”事件后,中宣部、教育部、国家民委于2009年8月25日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主题活动,进一步加强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至此,民族团结教育受到了各方面的高度重视。
1 加强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目前,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现阶段各项事业还不发达,民族问题显得异常突出。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正确处理民族问题涉及我国长远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切实维护民族团结的任务十分繁重。
在国际上,西方敌对势力看着中国一天天发展强大,对其利益构成威胁,始终没有放弃对我国的敌视态度,并利用民族、宗教问题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在西方敌对势力的支持、蛊惑下,境内外“三股势力”相互勾结,不断变换策略和手段,极力挑起事端,制造混乱,煽动民族对立和仇视,妄图从民族关系上达到分裂祖国的目的。民族团结教育事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事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在这个时期,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显得异常迫切和必要。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承担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重任。通过加深大学生对民族团结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引导各族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民族观、不断提高各族学生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自觉性、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才能保证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成功和共产主义社的会实现的伟大目标。
2 加强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时代意义和内容
2.1 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时代意义
2.1.1 加强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是面对国际新形势的需要
在全球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国际国内民族问题不断以新的形式出现,并表现出新的特征。历次民族分裂活动事件,都是国际敌对势力和国内少数分裂反动势力阴谋的结果。自然而然地威胁到我国的国家安全和发展。鉴于此,加强各族人民尤其是当代大学生的民族团结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在教育中,也要求我们不能只停留在空洞的宣传说教上,需要用新的方式进一步深入推进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以获得实际成效。
2.1.2 加强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是我国民族问题现状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
当前,各族人民虽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能当家作主,实现平等,拥有平等的政治权利和政治地位。但是,由于国家的各项事业发展不平衡,民族问题在经济、文化差异较大的区域间显得异常严峻。由于存在对各民族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等不够了解的问题,误会和摩擦也不断增多。新世纪和平与发展虽是世界主流,但国际敌对势力对我国实行的政治并不乐观,更不容忽视。其阴险图谋一刻也没有放松,与国内民族分离势力相互勾结,加紧对我国进行反动、破坏和颠覆活动。还有一点,当代大学生在社会转型的复杂环境中,他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流虽是积极向上的,但是存在部分大学生对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着不明确化、迷茫的倾向。一些大学生的政治信仰日益淡化甚至没有,价值观趋向于功利化、物质实用化,存在着严重的信仰危机。因此,加强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是我国民族问题现状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
2.1.3 加强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继续推进爱国主义教育的需要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各民族、社会和国家继续发展的共同需要与追求。在新形势下开创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所关注的大事。然而,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着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在国内各种问题上都存在着西方敌对势力直接或间接破坏的阴影。在国内,由于各民族之间因利益关系与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的差异,而产生了不同的矛盾。同时,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也日益严重。这都是危害我国民族团结、破坏和平统一的主要因素,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严峻的考验。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推动我国发展的巨大力量,它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当代大学生作为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生力军,我们必须进一步推进爱国主义教育,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主题。加强民族精神教育,使大学生自觉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是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2.2 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
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内容有三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我党的民族思想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教育。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团结理论教育。紧紧围绕当代我国领导人提出的“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和“人人都有民族团结的思想,人人都懂党的民族政策,人人都讲民族团结,人人都做民族团结的好事”的民族团结思想以及“在处理影响民族团结问题的事件中坚持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原则,着重开展“四个高度认同”即祖国的高度认同、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高度认同的教育。三是中华民族团结历史以及民族工作和现代化建设成就的教育。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三个方面主要内容不是有机联系的整体,所以,要求我们的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要不断学习,对当前的教育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全面而深刻的传授给教育对象,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3 加强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途径
民族教育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获得实效,必须要有良好的、切合大学生实际的教育途径,因此,我们应当在深刻的认识到教育的意义和内容的时候,着重探讨教育的方式和途径。但是,教育的主体是各高校的授课教师,要想民族教育具有时效性的途径发挥作用,首先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下面,我就对几种常见民族教育的主要方式进行简要介绍,以便各高校在进行民族教育过程中,有效的运用。
3.1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要教育作用
民族团结教育要真正取得实效,必须有相应的教学模式作保障,课堂教学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以强化学生维护民族团结意识为主,切实加强民族精神教育的融入,以使学生自觉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另外,还可以开依据学校自身情况,适当开设民族团结教育类选修课,将民族常识、民族政策纳入课程体系。通过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扎实推进民族团结教育进课堂、深入学生头脑。
3.2 高校自主创新,运用多种形式开展民族团结教育
3.2.1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是文化之都,是师生共有的教学氛围。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途径。高校可以依据现有的条件,开展有关民族团结或民族知识的各类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可使学生认识到各民族的传统和独特的文化、各民族都为中华文明做出过贡献,并且还在继续做着贡献,从而增进他们对各民族平等和加深民族感情,提高民族团结意识等的认识。
3.2.2 开展广泛可行的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认识社会,完善自我,了解局势,体验生活,促进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在全球化的新形势下,各高校更应重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可以依据学校情况自定,其中主要包括社会考察调研、社区服务、志愿者服务等形式。高校可通过暑期社会实践让学生到少数民族地区了解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风俗习惯。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将他们自身的认知转化为情感。并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开展的专题教育和实践活动,增强同学们的民族团结意识。
有了以上的渠道,各高校还应该加强制度保障,使各种教育活动发挥最大作用。任何工作的完成都离不开制度的保障。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各高校行政管理部门和行政领导应当制订出完善的民族团结教育计划和方案,并且体现在学校相关的各项规章制度之中。在教学计划、对教师的绩效考核和学生的评优评先中都应有比较详细的量化标准。同时,学校还应抓紧编写出有特色、符合时代和现实要求的有关民族团结教育的学习辅导材料。并且要加大宣传力度,要充分利用学校的报刊、广播、互联网等媒体,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宣传与报道工作,大力营造出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浓厚氛围。最后,还应加强对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指导和督促,及时对教育成效进行评估,解决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逐步建立并完善学校、家庭和社会于一体的民族团结教育网络,推动教育取得实效。
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我党始终把对“民族团结”的认识放到“关系国家命运”的高度之上,并通过教育的手段予以保证。在现阶段,要加强民族教育,就不应该盲目,我们应该深刻的理解我国民族问题的现状,清楚民族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时代意义,继而运用切实可行的途径,加强高校民族教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下,与民族团结相关的理论与实践都是无可争议的民族团结教育题中之义。作为高校,我们更应该从教育本身做起,从肩负祖国繁荣建设、民族团结使命的高校大学生抓起,使民族团结精神在大学生中得到有效贯彻落实。
参考文献
[1]邓小平.关于思想战线上问题的谈话[Z].邓小平文选,1981-07-17.
[2]刘正寅.试论中华民族整体观念的形成与发展[J].民族研究,2000,(6).
【关键词】 教师 学生 民族团结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5)06-049-01
0
一、加强学习,广泛宣传,充分认识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要进行民族团结教育。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不论是在内地还是在边疆,不论是在汉族地区还是在少数民族地区,都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宗教观和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的教育。”《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若干意见》指出:“要把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列为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指出:“要高举民族团结进步的伟大旗帜,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中,有重点、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加强民族团结教育。要把维护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教育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观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教育。”上述重要精神从各个方面进一步明确了在各级各类学校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通过理论学习,全体教师充分认识到民族团结教育不但是少数民族教育的一部分,也是全民教育的一部分,是爱国主义教育。
二、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教师在具体教学中,贯彻“以教材为主,突出常识,联系实际,生动有趣”的教学原则。突破教材的结构局限,结合学生对英雄人物的崇拜心理,先从少数民族英雄人物的故事讲起。
如讲第二课民族团结政策一课时,我列举新疆的民族团结的先进事迹。(1)吴登云——帕米尔高原上的“白衣圣人”,48年前的盛夏,年轻的吴登云从扬州医学专科学校毕业,来到了位于我国最西端的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48年来,他带着对边疆各族人民的深厚感情,刻苦学习,救死扶伤,无私奉献,成为帕米尔高原上的各族人民爱戴的优秀医生,为民族团结、解决民族地区缺医少药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2)有着至善、至爱、至美的心灵——记法学院学生王燕娜先进事迹,王燕娜(为维族兄弟无偿捐肾的汉族姑娘)女,汉族,26岁,乌鲁木齐市高新区桂林路社区团支部团员,社区青年志愿者。2007年3月,维吾尔族少年毛兰江被查出患有急性肾衰,生命危在旦夕,须立即做换肾手术,而他家中所有直系亲属都不符合换肾标准。2007年9月17日,王燕娜了解到情况后,隐瞒了家人,辞去临时工作,主动提出无偿捐献肾脏的请求,希望能够尽已之力,来挽救这个维吾尔弟兄的生命。(3)库尔勒的民族团结的案例——白克日·卡伊尔先进事迹,白克日·卡伊尔,一位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塔什店火电厂的维吾尔族职工,这位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在2002年5月17日这天,被撕心裂肺般的孩子的呼救声惊动,在凹凸不平、杂草丛生的岸堤上,急速跑了40米的白克日·卡伊尔纵身跳进了冰冷的孔雀河,在与河水奋力抵抗的过程中,他始终把孩子托在自己的上面,自己却完全沉没在水中。(4)吐尔洪·尼亚孜和王春生:用生命谱写壮丽凯歌的事迹,2008年5月21日孔雀河畔为救13岁男孩厍江林,他们先后牺牲了。(5)书上p14页孔繁森的故事,让学生观看影片剪辑,让同学们谈感想。
用身边的实事、事例让学生能加深感性认识,提高学习兴趣,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同分裂分子划清界限。使他们牢记“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的道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祖国观、宗教观和民族观。
三、寓教于乐,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有趣的活动是最能吸引学生的。如何设计和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让他们在参与中体味教育的内涵并且受到鼓舞,这是我们一直关注并努力探索的重点。民族团结教育不仅体现在党的民族政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民族风俗习惯的传播中,更多的应体现在学生喜闻乐见的民族团结教育实验活动中,为此,我们应该努力抓好民族团结教育与民族传统节日、民族体育、艺术之间的结合。
在班级活动中,我们应该开展“四讲”活动:一讲祖国悠久的历史;二讲祖国壮丽的山河、丰富的物产;三讲祖国灿烂的文化,是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祖国璀璨的文明;四讲各民族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各班每学期结合本班实际召开一次主题班会,办好一期“民族团结”墙报。组织以“民族团结大家庭”为主题的手抄报和“民族团结”为主题的演讲比赛。
开设民族常识课是提升学生认知水平的有效手段。学校是宣传党的民族政策的重要场所。在学校开设民族政策常识课,对学生进行民族知识与民族政策的教育,让他们更多地了解民族政策、民族风情、民族传统文化是非常必要的。民族政策常识课的开设,会极大地提升学生对相关民族知识的认知水平。
加强实践体验是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实验证明,根据学生成长特点和教育规律,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活动,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切实提高教育的实效。
抓住重点突出特色是提高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必然要求。为了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以及爱国、爱家乡的观念,应当采取多种渠道进行教育。在教学上,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行为习惯上,注重养成教育。在日常管理中,培养学生的民主参与意识,提高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建立师生平等、团结、互助的和谐关系,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根据上级关于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意见的通知精神,我校召开班子会,德育处具体负责落实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做到落实有序。现将我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做以下总结: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为了把民族团结教育这项工作做好,我校成立了校长为组长,大队辅导员为副组长,班主任为成员的“民族团结教育领导小组”,形成了分管领导主要抓,主管部门直接抓,全体师生共同受教育,使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落到了实处。
我校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做到了“三个到位”:一是思想认识到位,学校领导坚持把民族团结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在统一思想认识的基础上认真安排,精心组织。二是学习宣传到位,在全校广泛开展党的民族政策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三是活动落实到位,通过民族教育以活动为载体,使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丰富多彩。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学习氛围
学校在师生中切实加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通过教师政治学习活动,组织教师专题培训,通过班会时间,组织学生集中学习,深刻认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对促进民族关系和谐的重要作用。通过电子屏幕、黑板报、宣传栏加强宣传,营造“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良好氛围。
三、设置课程,强化教学
1、利用地方课程的时间,学校发挥了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确保教学时间和教学质量。
2、教材使用规范,教师能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各项文化教育活动。能按时上课,每个学期都能认真完成学时,任课教师每学期至少上一节民族团结教育汇报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留适当作业,并适时对学生进行了测试。
3、学校在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中,认真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真正了解到我国是多民族的货架;懂得各民族之间应当平等相待以及各民族人民需要和谐相处,共同进步,形“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必要性的基本认识。
4、教学中,教师能够认真备课,精心准备教学内容,指导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并结合时势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四、开展主题活动,提高民族意识。
了解民族,学习民族的历史文化,其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学习中增强民族的自豪感,提高民族团结意识。丰富多彩的在主题队会活动为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拓展了天地,主要开展的活动有:
1、以弘扬民族精神为契机,开展了“民族团结”手抄报比赛。
2、利用校园广播站,开展“少数民族人物故事”宣传活动。
3、通过主题班队会,宣传了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英雄事迹。各中队在中队辅导员的组织安排下,积极筹备,分工合作,在同学们的精彩的表演中渗透民族团结思想,进一步开展学生手拉手结对子活动。在此基础上,还举行了校内主题班队会观摩比赛,四、五年级四个班级围绕民族团结这个主题精心策划,为大家展示了程序完整、内容充实、形式新颖的主题班队会,《民族团结一家亲》、《各族人民心连心》、《中华民族大家庭》、《我爱您,中国!》等主题班队,让学生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团结奋进的多民族国家,哪一个民族都缺一不可。通过活动,激发了学生了解民族知识的`兴趣,更增强了他们对民族文化的喜爱之情。
4、我校德育处、少先大队还围绕“爱祖国爱家乡”这一主题,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的主题队会、读书读报、征文、汉字书写、绘画等各类比赛活动。
五、取得的成绩
1、学生基本能够了解到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知道自己所属民族的分布区域、人口数量、语言文字及主要的文化特点和风俗习惯等。
2、学生能够深刻地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团结奋进的多民族国家,哪一个民族都缺一不可。
3、通过民族团结教育,学生真正对各民族语言文字和生活习俗的了解;有些学生则以有趣的民族团结小故事让学生认识到各民族之间应平等相待,和谐相处。
4、尊重民族、团结民族的意识在学生的心底萌发。
2009年5月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国家民委《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安石小学党支部、德育处,拟在全校师生中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通过开展活动,提高师生民族团结意识,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反对分裂的自觉性。
一、在教师中开展民族团结教育
1.提高认识:利用全体会集体学习,向全体教师传达《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了解掌握民族团结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提高对开展此项工作意义的认识。2.学习、掌握相关业务知识:
1)组织相关教学人员,学习有关民族团结教育所包含的内容、学习原则,丰富相关业务知识,使之具备课堂教学能力。
2)组织德育处工作人员,认真学习文件,领会活动精神,在学习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
二、在学生中开展民族团结教育
1.在学生中开展国学教育:让学生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增进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历史、文化的了解,开展国学讲座。
2.安排民族教育课程:按照纲要要求设置民族教育课程,进行民族政策常识教育。3.扩宽课堂教育渠道:结合地理、历史、语文等学科课程,强化民族常识教育。了解我国的民族构成;地域分布特点;各民族在文化艺术、发展等方面的特色和成就;各民族对祖国大家庭的发展所作的贡献,增进各族学生对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伟大祖国历史的认识。4.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
1)举办“春花秋月”经典诗文朗诵会。2)举办“春花秋实”国学征文竞赛。3)举办校园艺术节(歌颂民族团结与进步)4)国学系列讲座(初一年级:弟子规、三字经;初二年级:唐诗宋词;初三年级:诗经、论语)
5)民族团结教育主题班会(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等)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国家各族人民团结互助,和睦相处,共同生活在一个团结友爱的他家庭里,民族团结演讲比赛活动,引导青少年学习民族历史,了解民族文化,提高民族团结意识,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我校在民族团结教育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成立领导小组,抓好指导,扎实有效地开展好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组长:政教主任、教导主任,形成了校长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主要抓,政教主任、班主任直接抓,全体老师共同抓的良好格局,保障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二、利用教材引导学生了解民族历史文化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宗教、风俗习惯都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向世界折射出耀眼的光芒,要让学生了解我国56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让它们知道历史文化的夺目光彩唤醒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我校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的教材,利用每月一次班会、一次团会,每周升旗仪式时间积极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主要做法是:
1、双语学生以《中华大家庭》教材为主,通过教师引领学生阅读教材,让学生从《中华大家庭》读本中认识了各种民族和他们的生活风俗以及各民族独特的文化,知道了各民族历史文化是我国历史宝库中的一块耀眼的瑰宝,它吸引着世界各方人士对我国民族文化教育的喜爱,2、利用民族团结演讲来促进学生的团结意识。
三、开展主题系列活动,提高民族团结意识。
了解民族,学习民族的历史文化,其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学习中增强民族的自豪感,提高民族团结意识。丰富多彩的团队活动为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拓展了天地,主要开展的活动有:
1、民族团结演讲比赛活动。
2、通过周一的国旗下讲话,宣传了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英雄事迹。通过活动,激发了学生了解民族知识的兴趣,更增强了他们对民族文化的喜爱之情。
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让我国各民族大团结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让尊重民族、团结民族意识在青少年的心底扎下根成为学校的艰巨任务,我校在以后的工作中,将不断总结工作经验,认真组织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让56个民族的灿烂文化在他们的心灵中播下“中华民族是一家”的种子。
墩阔坦镇中心小学 2013年5月9日
墩阔坦镇中心小学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总结
一、民族团结教育及同心营活动的开展
( 一) 民族团结教育的必要性
近几年, 国际上的反华势力促使“分化”现象存在, 民族独立思潮以及各宗教事例逐渐蔓延, 一些“反伊斯兰主义”等活动的活跃, 致使我国西藏、新疆等地产生错误思想观念, 对我国的祖国统一、民族团结造成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在国内, 各类学校中的民族纠纷时常发生, 由于不了解个民族特有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做出违背中华民族、宗教政策的危害性活动, 造成民族地区的强烈社会动荡。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坚实力量, 中国各民族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 建造了一个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睦友爱的中华民族。中职学生由于年龄较小, 接受的道德素质教育不足, 自我控制能力较差, 极易被社会不良风气所引导而做出破坏社会及校园和谐的暴力事件。因此, 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开展是必要的, 应从小培养学生对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责任心, 加强对中职学生的民族团结教育, 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 让学生成为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的主力军, 自觉维护我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和谐关系, 促进祖国繁荣昌盛和各民族的共同进步。
( 二) 全国各民族中职学生暑期同心营活动的开展
针对于中职学生的民族团结教育的活动的开展, 结合其活动开展的必要性, 对该活动进行分析, 并从中获取相关的中职学生民族团结教育路径。“2016 年全国各民族中职学生暑期同心营”活动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举办, 从新疆、西藏等地区选拔以少数民族为主的中职学生参与活动, 并组织多名工作人员全程参与, 协助活动的开展。中职学生大多为14至18 周岁, 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 具有正确的民族观念。“2016 年全国各民族中职学生暑期同心营”活动主要是为了宣传培养中职学生的民族团结观念, 活动主要分为五部分:
1. 理想信念教育。组织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志愿服务、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专题报告会、纪念建党95 周年观影等活动的开展, 对中职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 培养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
2. 民族团结教育。本次活动开展的主旨就是为了培养中职学生的民族团结观念, 并进行专家举办民族团结教育专题讲座、相关主题班会等活动, 加深民族团结的教育进程。
3. 民族民俗体验。各民族之间沟通交流的疏远化, 致使民族矛盾加深, 不利于民族团结教育的开展, 通过对于民族民俗体验, 了解民族民俗的特色文化, 观看传统文化剧目, 感受人文文化, 提高中职学生对于民族的理解。
4. 现代职教体验。参观职业教育园, 了解中等职业教育国家级改革发展示范校的校园文化, 加强与中职优秀创业青年代表座谈交流, 促进高素质教职人才加入中职学生的培养教育中, 以期促进中职学生的教育素质的提高。
5. 现代广西体验。该活动举办于广西, 通过体验广西博物馆、广西规划馆、柳州工业博物馆和社会主义新农村, 感受现代广西发展, 举办相关建设专题报告, 加强对于广西的了解, 体验广西传统文化以及民族风情, 以期提高中职学生的民族凝聚力, 推进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开展。
( 三) 中职学生民族团结教育路径
1. 将民族团结教育带入课堂。学校课堂是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道德修养教育的主阵地, 加强对中职学生的民族团结教育, 将其带入教学课堂, 积极创新课堂教学方式, 将民族团结教育引进教材和课堂。中职学生自身心理道德素质较差, 且学习兴趣低, 中职教师应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 创新课堂教学内容, 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使其明白自身所肩负的使命以及责任感, 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平等对待各族人民, 坚决反对反民族活动, 提高教师和学生整体素质的共同提高。
2. 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的主体是学生, 课外活动是其发展的主要内容,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有助于陶冶学生情操, 避免中职学生接触不良习性而引发严重危害活动的出现。将民族团结教育与校园文化相结合, 积极开展传播民族团结教育的活动, 加大民族团结教育的宣传工作, 促使中职学生树立极强的民族责任心和使命感。譬如开展“2016 年全国各民族中职学生暑期同心营”, 宣传民族同心, 将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融入进去, 丰富中职学生的民族知识和民族情感, 使学生重视民族团结教育, 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3. 推进实践活动的开展。将民族团结教育投入社会实践中, 开展一系列实践活动, 激发中职学生的参与兴趣; 在实践活动中开展民族团结教育, 提高学生的民族责任心和凝聚力。开展“全国各民族中职学生暑期同心营”活动, 注重中职学生理想信念、民族团结的教育, 提高民族民俗以及现代职教的体验, 举办民族团结教育讲座、论坛、班会等活动, 使其积极参与到关于民族团结的制作建设中, 提高中职学生的民族凝聚力, 推进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开展。
二、结语
增强民族团结教育的教学宣传, 将其带入课堂教学, 加大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开展及宣传, 创新教育管理机制, 推进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 树立中职学生的正确民族观, 提高学生的民族凝聚力及向心力, 增强中职学生的民族团结教育, 促进祖国繁荣昌盛和各民族的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魏凯.新疆高职院校民族团结教育考核评价问题初探[J].理论观察, 2016.04.
[2]邱金国, 刘建荣.中职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民族教育, 2013.Z1.
一、民族政策教育
内蒙古的民族团结教育地方党委和政府非常重视,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全局性的工作来抓,经常在一些重要的历史节点开展民族政策大检查活动,从总体工作的方向上让民族团结的理念深入指导各项工作.使得民族团结理念深入人心。
从1952年底到1953年上半年,内蒙古自治区将周边蒙古族聚居区相继划入,在民族团结的基础上,本着承认历史照顾现实的原则,开展了民族政策大检查,严肃批判了大汉族主义的错误意识和倾向,对狭隘的地方民族主义错误思想也进行了批评和帮助,维护和加强了民族团结。
1956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成功地完成了三大改造,为了纠正改造中一些左的错误政策,正确解决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中的民族问题,按照中央的指示,内蒙古自治区对民族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着重检查和批评了不尊重少数民族的平等地位和自治权利的现象,反对了大汉族主义。
在文革时期民族团结局面受到严重破坏,在九一三事件后,为了稳定边疆局面,改善民族关系,1972年毛泽东同志说:“政策问题多年不抓了,特别是民族政策,现在地方民族主义少些,不突出了,但大汉族主义比较大,需要再教育。”1973年进行了民族教育政策大检查。
在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为了全面纠正在民族工作方面的左倾错误,自治区党委1977年1978年先后发出民族政策再教育的通知.
1980年春节前后在恢复1969年7月以前内蒙古的行政区划以后,自治区党委集中进行民族政策宣传教育。1991年3月面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复杂局面,为了落实江泽民总书记1990年9月讲话精神,自治区开展了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
二、教师奖励政策
民族团结教育最主要的实行者是民族学校的教师,对于他们工作积极性的调动是实施民族团结教育的关键。内蒙古在对从事民族教育的教师奖励中充分体现了推动民族团结教育这一特点,对于蒙汉兼通的教师进行专项奖励,对民族学校教师在子女就业、发展党员、家庭生活等方面予以照顾。
1978年9月14日王铎同志在全区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上指出民族教师要努力做到蒙汉兼通,熟悉和热爱民族教育,在教师级职评定、工资调整、授予荣誉称号、表彰和奖励等工作中,要从民族教师的特点和实际出发,做出适当安排。用蒙汉两种语言文字教学,是民族教师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要求较高,难度较大,但很有优越性。为了鼓励所有在民族学校工作的各族教师都能掌握两种语文,要创造条件,逐步实行两种语文教学津贴。在评定教师职称、荣誉称号、晋级、提拔等方面,要从民族教师的实际和特点出发,适当放宽,不搞一律化,一刀切。
三、地方民族教育课程
内蒙古地区在90年代全国统一编定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之前 已经编定了自己的民族团结教育教材。1981年7月自治区教育厅将<<党的民族政策和自治区建设课>>列入初中的教学计划.放在初三下学期讲完法律常识后进行,每周2课时,大体讲八周左右.教学任务是:引导学生初步学习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培养热爱各族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掌握和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以促进各民族的团结和发展繁荣,为加速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贡献力量.1986年自治区教育厅规定,在三四年级安排民族团结教育,每学期在课内安排2节,在课外安排1节。
四、特色奖励制度
内蒙古地区对于民族团结教育除了在物质上、制度上进行保障以外,采取了形式多样的鼓励方式,促进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开展。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全区的民族团结进步表彰活动
1983年发出<<关于筹备全区民族团结表彰大会的通知>>,各级单位召开民族团结表彰大会.9月自治区召开首次表彰大会.这是自治区成立以来,第一次召开全区性的民族教育表彰会。通过表彰和交流经验,进一步促进全区民族团结和我区的教育改革。从1984年起,每年9月定为全区民族团结表彰活动月。
2.奖励使用蒙古语文活动
毛泽东同志说: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一定要搞好.这个问题的 关键是坚决克服轻视和忽视民族语文的倾向.因为用本民族语言教学,即是民族情感问题,也是涉及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问题。授课用语问题处理不好,直接影响教学质量,也影响政策。1951年1月11日,《内蒙古日报》发表了题为《纠正轻视蒙文教育 努力发展民族语文》的社论。
1962年4月19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关于颁布<<内蒙古自治区学习与使用蒙古语文奖励办法>>中规定集体奖励条件: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重视蒙古语文的学习和使用,在工作中切实执行蒙汉两种语文并行的决定,并在培养民族干部等方面作出显著成绩者.个人奖励条件努力学习蒙古语文,短期内由较低的水平提高到能用蒙文处理一般公文的程度,并在工作中由于积极使用蒙语或蒙文便利了群众,提高了工作效率,完成任务者.汉族和其它民族干部,由于积极学习蒙语蒙文,基本具备条件者,应优先奖励.
在《内教民字(81)7号》中指出在自治区 蒙古语授课的中学生中,要广泛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在此基础上,评选区内蒙文版的中学生读物。1963年出台了《蒙族中小学蒙汉语文升级考试办法》。1964年起在蒙古族中学和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中加试蒙古语文。
3.学科竞赛和歌舞比赛活动
自治区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选拔和发现优秀人才,国际性、全国性、地区性的学科竞赛活动和授奖评选活动逐年增多,而蒙语授课学生由于受语言等因素的限制,很少有机会参加这类活动。为此,自治区教育厅、自治区民委和自治区语委三个单位牵头,并联合各盟市有关部门决定在全区蒙语授课中学生建立明安图杯理科奖和尹湛纳希杯文科奖。1987年5月4日内蒙古教育厅、民委、语委发出关于在全区蒙语授课中学生中建立明安土杯理科奖和尹湛纳希杯文科奖的通知,在蒙古族学生中选拔培养了大批有特长的人才。
教育主题:抓养成,促启智,树校风,维团结。
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是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和青少年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要使全体师生进一步增强“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观念,牢固树立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歧视、反对民族分裂的思想意识。特制定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开展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坚持育人为本,把民族团结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牢固树立“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意识。
二、目标任务
小学低中年级阶段(一至四年级)民族知识启蒙教育:内容标准
①了解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
②知道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大家庭,中华民族是我国56个民族的总称;
③初步了解56个民族的基本特征;
④了解自己所属民族的分布区域、人口数量,以及语言、文字及主要的文化特点和风俗习惯等;
⑤形成民族团结的基本意识。◆ 小学高年级阶段(五、六年级)民族常识教育:内容标准
①了解56个民族的地域分布及居住特点; ②了解各民族的主要风俗习惯; ③了解各民族语言文字特点; ④知道各民族著名人物;
⑤了解各民族在文化艺术、科技等方面的特色与成就;
⑥知道中华各族人民凭借勤劳、勇敢和智慧,共同开拓了祖国的疆土,发展了祖国的经济和文化;
⑦了解各民族之间应当平等相待以及各民族人民需要和谐相处,共同进步; ⑧形成“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必要性的基本认识。
三、工作措施
1进一步宣传民族团结教育的意义,充分利用学习园地和板报积极宣传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氛围。
2、加强学习。深入开展《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教育,增强团结、稳定、反对民族分裂的政治思想觉悟。了解《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地方的权利和义务,有助于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更好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
3、经常对师生进行民族常识教育,让广大师生更清楚地了解民族风情和习俗,在工作和生活中注意做到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与少数民族人民和睦相处,共同进步。
4、继续开展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大力倡导在工作中互相支持、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在生活上互相关心的团结协作精神,为创建和谐校园、和谐汪清做出贡献。
5、利用每日首课5分钟、早午读、班队会、《品德与生活》课堂、《品德与社会》课堂、校园文化墙等教育资源,大张旗鼓开展活动,做好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促进广大师生的团结协作,共同进步,也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
6、坚持集中抓和全年抓相结合,做到以月促年、常抓不懈,进一步开展创建民族团结模范单位和争当民族团结先进个人行动。
九年级
高风燕
黄
薇
1(新疆农业大学机械交通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2)
摘要:民族团结是新疆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加强新疆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新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新疆高校的辅导员,应该通过谈心等多种方式来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了解,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解决他们的困难,更好的为学校安全稳定服务。因而对辅导员的角色和职责进行科学准确的定位,是做好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基础。
关键词:新疆高校;民族团结;辅导员
当前,如何在高等院校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加强高校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切实做好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是我区高等院校思政工作者亟待研究的课题之一,对于维护祖国统一、社会稳定、构建和谐校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围绕这一课题,针对当前新疆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结合辅导员的工作谈几点看法:
一、当前新疆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在思想认识上存在不足。一是部分学生入校后认为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搞好学习,提高成绩,民族团结教育是抽象的事,是教育部门和学校的事,与己无关。二是对民族团结的内涵认识存在差别,具体表现在:⑴民族团结就是不发生民族矛盾。⑵民族团结就是各民族间搞好关系。⑶民族团结是汉族和各少数民族之间的团结等等。
(二)民族团结教育时效性差,内容缺乏创新。一是现在开设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内容古板、语言不生动、缺乏生动的实例,无法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二是教育内容缺乏创新,教材更新速度缓慢,缺少对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介绍,内容的渗透性、灵活性不够。三是日常教学中部分有关民族团结教育的课程流于形式,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三)民汉学生间缺乏交流。一是由于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水平不高,特别是低年级民考民学生受汉语水平限制,很多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之间交流困难。二是不同民族间文化上的差异造成了不同的民族性格、民俗、生活方式和爱好等,难以在短时间内很好的融合。三是学校缺乏各民族间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相关主题活动偏少,等等。
二、加强新疆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对策
(一)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提高民族团结意识。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民族团结的[1]极端重要性,各民族大学生进校第一堂课就要开展民族团结的专题教育。要教育学生们,中华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每个民族都为中华民族做出过杰出的贡献,都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成员之一,每个民族都有独特的历史、民俗、语言、文化,都是中华民族灿烂的瑰宝,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搞好入学教育。在入学阶段,由学校、学院两级团组织开展不同层面的新生民族团结教育,由主管学生思政工作的主要领导或思政教育专家向新生讲解新疆的历史及民族团结的传统和重要意义。也可以邀请身边的民族团结典范在各学院间进行巡回演讲和报告,讲述发生在同学们身边的民族团结感人事迹,潜移默化的使各民族学生在入学的第一天就深切的感受到在新疆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里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
2.开设民族团结教育课程。针对各民族学生不同阶段的思想特点,认真做好学生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一是认真做好《新疆地方史》课程的教学工作,使学生深切的感受到新疆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新疆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二是讲好《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课》,让各民族学生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树立民族团结大局观念,深刻认识其极端重要性。三是 作者简介:黄薇,女,新疆乌鲁木齐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教育研究。
结合实际,开设民族团结教育特色课程,注重搜集、发掘身边的民族团结典型事例、典型人物,通过班会、团课开展学习,使同学们真正感受到民族团结就在身边。
3.拓宽民族团结教育的方式。要使民族团结真正深入人心、扎根学生思想,仅凭现有的几本
[2]教材、几门课程、几个专家、几场报告会是难以解决问题的,要不断创新的开展工作:一是要充分利用每年“红五月”民族团结教育月的契机,大力进行宣传,通过举办文艺汇演、双语演讲比赛、民族团结图片展、有奖征文等各类主题活动,使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二是深入开展“结对子”活动,针对民族学生汉语水平差,基础知识薄弱的问题,在自愿的前提下,可以鼓励汉族学生和民族学生一对一的结为帮扶对子,广泛开展交流、互帮互助活动,既能提高民族学生汉语水平,又能增进相互了解,沟通感情,建立深厚友谊。三是探索性的设立民汉学生混住试点宿舍。根据学生自愿,鼓励民汉学生自由搭配,合住同一个宿舍,鼓励他们在生活上和学习上相互帮助、共同进步,但也应当适度加以引导,避免由于民族习惯和风俗差异引起冲突,事与愿违。
(二)建立并完善新疆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
1.加大少数民族汉语教育力度,提高教育质量。长期以来,制约新疆少数民族教育质量的瓶颈就是汉语。培养“民汉兼通,汉语授课”的少数民族教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也是是
[3]少数民族教育改革的核心所在。一是要把汉语教学作为提高少数民族教学质量的突破口,紧抓不放,正确引导少数民族学习汉语的积极性,纠正他们对学习汉语的偏见。二是鼓励优秀汉族教师深入民族学生课堂,针对民族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开展师生互动,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汉语理解能力,既能加强交流、增进感情,又能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三是加大少数民族教师汉语授课力度,不断提高其学历层次,逐步培养一批“民汉兼通,汉语授课”的少数民族优秀教师。发挥优秀民族教师的示范作用,为了达到培养优秀少数人才的目的,学校应拥有一定数量的优秀少数民族教师,不断提高民族教师的知识层次,鼓励民族教师考取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在少数民族教师队伍中挑选优秀教师并奖励他们,尤其是学科带头人。
2.加大对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投入。自治区和高校要划拨专项经费用于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细化流向。一是设立“民族团结”专项奖学金、助学金,用来奖励和帮助那些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用实际行动践行民族团结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二是针对贫困民族学生,采取减免学费,辅助贷款等形式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三是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国内优秀企业设立少数民族专项奖学金和助学金,增大奖励和帮扶力度。四是划拨用于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专项经费,保障高校各项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开展。
3.加强组织建设,发挥学生党支部在民族团结教育中的作用。一是切实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把学生党支部建成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坚强堡垒,增强学生党员的民族团结意识,做到时时处处能够发挥党员在民族团结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处处体现党员先进性。二是支部通过开展主题活动,营造良好、浓烈的民族团结学习、教育氛围,把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提高教育活动的吸引力、感染力、震撼力。三是开展评优树模活动。每年、每学期对学生党员进行民主评议和全面考核,将民族团结作为一项重要考核指标,通过评优活动,在学生中营造一种积极的民族团结良好氛围。
4.充分发挥辅导员和班主任在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中的作用。辅导员是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因为他们战斗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一线,和学生生活学习在一起,是学生健康
[4]成长的引路人,在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一是要将民族团结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起来,积极主动的开展学生思想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二是要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汉语水平差,与人交流、沟通能力差的问题,辅导员(特别是汉族辅导员)要大胆的与之接触、心与心的真诚交流,全面、深入、快速的掌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脉搏。三是辅导员对学生的辅导不仅仅是思想政治素质上辅导,更是在学习上、生活上的辅导,对待各民族大学生都必须满腔热情,要与他们进行感情上的沟通,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5]5.开拓信息领域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新天地。网络是传播思想文化,提供交流的主要途径,目前我国互联网用户直线上升,其中大学生网民占据很大比例。针对西方敌对势力和国内外“三
股势力”时刻都在网上传播非主流意识,攻击我们,我们可以通过QQ、EMAIL、BBS、ICQ、飞信、博客等网络交流工具,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对于学生每个QQ留言、电子邮件,辅导员都进行了认真的阅读,争取在第一时间答复学生的问题。在工作中发现对于学生的问题答复的越迅速,学生 就越愿意向辅导员诉说更多的问题,这样学生谈话的主动性也会越来越高。少数民族学生因为大多数来自民族地区,上大学之前都用民族语言进行交流,他们与老师进行沟通的时候,往往会因为紧张或者激动而不能充分的表达自己的目的,如果能够让他们写下来自己所遇到的问题,学生既可以通过写的过程梳理自己的思路、排泄压力的同时,还能够与老师进行充分的交流。能够为学生提供交流的便利也是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和体谅学生的一项举措,交流的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与学生有效的进行沟通,并帮助他们迅速的解决所遇到的问题,我想这才是我们工作的最终目标。
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校园网络资源优势,在相关教育网站和校内网站开辟民族团结教育专栏,丰富栏目内容,以大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开辟一个民族团结教育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小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推荐阅读:
小学生民族团结主题班会教案06-10
小学教师民族团结征文10-12
小学民族团结工作计划10-21
中心小学民族精神教育活动记录06-03
民族民间音乐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论文07-03
团结小学工作总结10-05
团结小学消防灭火演练预案06-05
2024年 团结路小学 工作要点06-29
团结小学门卫安全管理制度11-06
民族中心小学读书活动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