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教学反思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

2024-08-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上下教学反思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

上下教学反思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 篇1

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前,大多数教师都会觉得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经常接触“上、下”的位置关系,应该都懂了,但学生对“上、下”的位置关系了解的并不如想象中的好,他们只是表面的感知,一种比较浅显的理解。因此,在设计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只要教学手段,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积极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安排一些小游戏,如:摆一摆,拍手游戏等,教学中教师就会发现,学生非常喜欢这些小游戏。这些小游戏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更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学习的快乐,又使学生学到了数学知识。

事实证明,教师对任何一个知识点的教学设计,都不能掉以轻心,要持严谨的态度对待,即使是再简单的问题也要认真落实,否则会出现越是简单的问题越容易出错的现象,那样对今后的学习会造成更大的影响。

上下教学反思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 篇2

1、初步了解加法的意义,认识加号、等号,会读加法算式。

2、学会加法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地口算得数是5以内的加法,并会在等号后面写得数。

3、会解决简单的加法问题。

4、培养观察、表达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预计教学时间:1节

三、重难点

认识加法的意义,正确读加法算式。

三、教学活动

(一)复习

1、看图填数

()45

212()3()

2、同桌玩5以内数的分解与组成的游戏。

(二)新知学习

1、动手操作,体验加法的意义,学习加法

(1)请每位同学左手拿1根小棒,右手拿2根小棒,把这些小棒合起来一共有几根小棒?(学生左右手分别拿着小棒做合起来的动作,并且说出共有3根小棒)

(2)口述:左手1根小棒,右手2根小棒,合起来一共有几根小棒?(让学生反复口述)

(3)教师:左手1根小棒,右手2根小棒,合起来一共几根小棒)也就是:左手墙根小棒,可以用来表示,右手2根小棒可以用2来表示,那么把左右手的小棒合起来并在一起,简单地说就是把1和2合起来,1和2合起来我们可以用加法来计算,就是1+2,“加”用“+”表示。

(4)1+2得几?等于几我们可以用符号“=”表示,“=”是的等于号。这个算式读作:1加2等于3。

板书:1+2=3

加号等于号

读作:1加2的的等于3。

(5)今天我们认识了2个新朋友,你打算怎样记住它“

2、小结:表示把2部分的东西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3、进一步加深对加法的理解,出示书第23页的气球图。

(1) 这幅图画画了什么?表示什么意思?

(2) 请学生说说图的意思:

生:3个红气球,1个蓝气球,合起来有4个气球。

(4)教师:请与同桌一边说一边用手势表示,并且讨论怎样列式计算?

4、师生共同小结:把几样东西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三)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

1、完成课本P23的做一做。

2、完成课本P24做一做第1题。说说图一再填空。

3、完成课本P24做一做第2题。动手摆一摆,填一填。

4、看算式摆小棒:

2+11+12+23+2

5、填一填。

6、写一写。

4+□=□□+□=□

7、算一算。

8、你能帮小鸡找到自己的家吗?

还有1只小鸡没有家,你能给它建一座房子吗?

9、用5个△摆出不同的加法算式

【提高练习】

10、看算式先画○,再写出得数。

1+2=

2+1=

【拓展练习】

上下教学反思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 篇3

本单元内容包括“上、下”,“前、后”,“左、右”和“位置”四个小节。《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这节课的教学设计自然、衔接连贯,多处渗透德育,其最大特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了开放性、实践性、趣味性较强的活动,并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合作与交流学习数学,理解、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培养实践能力。如“找座位”的活动,为解决“找座位的方法”等难点,利用课件演示“小动物背后都有一个小秘密”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主动地融入问题中,积极地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解决难点,掌握“找座位”的基本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树立了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上下教学反思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 篇4

教学内容:

教材107页用数学及做一做中的习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养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3、步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教学具准备:

挂图、5个信封、5种数量不一的小动物、5幅情景图、5块黑板、5只粉笔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今天老师请来了好多小客人,想知道他们是谁吗?那就打开信封,请他们出来吧!

2、都有哪些小客人呀?

3、小客人都是第一次来我们班做客,同学们想不想和他们玩呀?不过小客人有个要求,就是在玩的过程中,大家要把小动物贴到情境图中,并根据你们贴的图提出一个数学问题,把他写在纸条上。你们行吗?这么有信心呀!那就发挥你们小组的力量开始吧。咱们比一比哪个小组合作得最愉快最成功。学生分组活动。

4、展示各小组提出的问题。老师刚才到小组中去,看到同学们合作的非常好,老师真是为你们感到高兴。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一下你们组提的问题?

5、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好,你们能不能用数学知识解决这些问题呢?(让学生任选一个问题,但不能选自己小组的,分组解决问题,把算式写在小黑板上。)

6、小组汇报。

7、结合其中一幅图,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以小马图为例)我们重点来看一下小马图,除了按左右来分,还可以怎么计算?

(按颜色分,5+2或2+5;按大小分,1+6或6+1)

小结:同学们真太聪明了,能从左右、颜色和大小这三个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一共有多少匹马?”这个问题。你们真棒!

二、反馈练习,强化新知:

1、看到同学们玩的这么开心,小兔子们也想来咱们班做客,他们都等急了,让我们用

掌声请出他们好吗?(出示带问题的兔子图)

2、今天小兔子是带着问题来的,它问咱们什么?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小组合作完

成,把算式写在小黑板上。

3、分组汇报。

4、教师小结:同学们真聪明,不但说得很好,而且还想出了两种来解答,连小兔都在夸奖你们呢!

对想出两种方法的小组给予奖励:每组奖一颗智多星。

三、巩固新知:

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课本上第107页的内容。打开书,先把例4的算式填上。还想不想继续帮助小动物解决问题。该帮助谁解决问题了?

1、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中的练习题。

2、同位互评。做对的可以得朵花。

3、集体订正。

上下教学反思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 篇5

这节课,学生吸收知识的过程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获取。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本节课我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恰当地设置通话情境,把计算教学蕴含在实际情境中作为一个问题提出,一方面能有效激发学生计算的欲望,同时又使学生体验到了学习计算的实际意义,孩子们初步学会了从数学的角度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史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本节课可以采取独立探究和小组合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灵活自由的学习方式把学生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实现了算法多样化,扩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关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上下教学反思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 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理解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2、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合格交流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经历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这一过程,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获得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

教学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小猴的图片) 看,老师把谁带来了,你们喜欢小动物吗?                                                                                                                                             聪明的小猴参加了我们的数学课。他给我们出了几道题,谁能把答案告诉大

1、   9+1=(  )

9+1+2=(  )

9+1+7=(  )

9+1+3=(  )

9+1+5

那你们怎么算的那么快呀

2、把下面三角形上的三个数相加,先加哪两个数方便?为什么?

一、 出示例

这是一幅图谁能看图说说意思?谁来列出算式?谁能看图想个办法这道题怎样算就特别快,特别好算?

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个算式9+4=怎样算就算的特别快呀?(师生共同完成并板书)

下面请同学们再看一道题,是什么?图意?列算式?从图上看怎样算就特简单(学生回答)

看看是不是这样的( 教师演示)那么从算式上看怎样解答这道题?(教师板书,多找几个学生说说)刚才老师出的两道题,你们都是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二、 动手操作(学生白小棒)

左边摆9个右边摆6个一共摆了多少个?

怎样操作算得有对又快

左边摆9个右边摆4个一共摆了多少个?

左边摆9个右边摆8个一共摆了多少个?

你们都是用什么方法算的这么快呀?

快坐直,跟老师做几道题好吗?9+3=  9+5=   9+2=  9+9=

六、练习

1、课件练习,看图说怎样变化就特别好算

2、请同学们把数学课本打开,把第三题写出来,

3、开放性的题小猴不小心,把墨水溅到作业本上,算式只能看出

9   +  (       ) =( )

谁愿意帮帮忙这个算式大概是怎样的?下面看看这些算式有什么特征吗?根据发现的规律,如果老师再出这样的题,你能很快算出得数吗?

4、老师口述,学生练习

5、游戏练习,摘苹果

七、拓展,这都是我们今天学习的9加几,下面老师考考你,看看这道题,8+5=你会做这道题吗?

【教学反思】

数学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目前信息化的社会要求学生加强收集信息的能力,重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主动深入地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用数学的头脑思考问题,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从而实现数学课程的生活化、社会化和实用化,这是非常重要的。

这一节课,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知识的获得与情感体验同步进行,教学较为成功。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课的一开始我精心设计了几个练习,层层深入,为新课的引入奠定了基石,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这是《标准》中提倡的学习方式。教学中教我先让学生看实物图、摆小棒,获得初步的感知,再让学生交流,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由于留给学生充分发表想法的时间与空间,学生的思维是生动活泼的,提出了多种9加几的计算方法,这些算法都是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动脑思考获得的,有些还非常具有创造性。由此可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使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得到培养,创新的意识也得到了发展。

3.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上下教学反思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 篇7

审稿人:钟银鹰(新塘小学)

一、本单元知识框架

二、本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三、本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

2、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能够在具体情景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四、单元知识点列表

编号 知识点 内容

121-01 上、下 第1页

121-02 前、后 第2页

121-03 左、右 第3页例1,第4页例2

121-04 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第5页

五、各知识点的教学建议

知识点 121-01  上、下

教学建议 1、注意根据学生认识空间方位的特点安排教学。

一般学生在6岁时就能完全正确地辨别“上、下”,因此,对于“上、下”,可以尽量放手让学生独立辨别。

2、在教学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时,可分为“两两比”和“三者比”。

(1)两两比。在位置关系不变时,对于两个物体来说,上下位置关系是绝对的,学生比较容易判断。

(2)三者比。对于三个物体,由于参照物不同,上下位置关系也会不同。要求学生先说出参照物,再进行判断。

3、让学生判别两个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还可以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或改变物体的位置,使学生感受上下方位的相对性。

评价要点 在具体情境下,能正确辨别“上、下”。

评价样例 A级(易):

1、教材第2页的做一做第1题

2、教材第1页的练习

B级(中):

3、帮小动物找家(连一连)。

我住在3楼

我住在        的楼下

我住在      的楼上

我住在         的楼下

知识点 121-02  前、后

教学建议 1、注意根据学生认识空间方位的特点安排教学。

一般学生在6岁时就能完全正确地辨别“前、后”,因此,对于“前、后”,可以尽量放手让学生独立辨别。

2、合理利用教学资源。

(1)排队上车图。有两个人比,三个人比。比较关系同上、下。排队可以根据脸的朝向判断前后。要求学生明确:前后的标准一般是面对的方向是前,背对的方向是后,而且参照物改变了,前后也可以转换。

(2)站牌图。比较关系也同上、下,站牌中各站前后的判断要难一些,离终点或目标物越近的是前面的。

3、学生错例。

15后面的三个数是 ( )、( )、(  ),在学生心中,一排数,如:11、12、13、14,容易理解成左边是后,右边是前,所以,填成14、13、12。数学中数的前后要这样理解:一个数前面的数要比它小,后面的数要比它大。

评价要点 在具体情境下,能正确辨别“前、后”。

评价样例 A级(易)

1、教材第2页的做一做第2题

2、      0   1   2   3   4    5    6    7    8    9

5前面的一个数是(   )。

8后面的一个数是(   )。

0和2之间的数是(   )。

9前面的一个数是(   )。

B级(中):

3、看图填一填,说一说。

地铁一号线站名

○      ○     ○     ○     ○     ○     ○

火      体     体     杨     东     烈     农

车      育     育     基     山     士     讲

东      中     东            口     陵     所

站      心                          园

(1)体育东前(上)一个站是(        )。

(2)烈士陵园后(下)一个站是(        )。

(3)想一想,还可以怎么说?

4、说一说。

其他的小朋友可以怎样说?

知识点 121-03  左、右

教学建议 1、建立左、右标准。

经心理学家验证,在左、右分化中起绝对优势作用的是活动着的手(优势手),即右手。因此教材例1,通过让学生模仿教师举右手,观察自己的左、右手,再让学生说明左、右两只手的习惯性分工,将左、右与自己的左、右手对应起来,以此建立左、右的标准。

教科书第4页“做一做”第1题,通过让学生摸左、右耳,拍左、右肩,抬左、右脚,感知身体的左右。“做一做”第2题,通过学生的实际活动,说一说自己前、后、左、右的同学是谁,进一步把握左右。

2、体会左、右的相对性。

左右的相对性比较难理解,教材主要是通过一些活动和游戏(如握握手,听反话等)来帮助学生辨别。如在握手活动时,可以先观察自己的左(或右)和对面同学的左(或右),然后真正站到对面同学的位置上验证一下,看两人的左(或右)是否一致。以后则可以让学生通过想象自己转到对面同学的位置,来判断该同学的左右。

3、左、右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教科书第6页在“生活中的数学”的事例或让学生自己举出一些事例,让学生一方面在实际生活中体会左、右,另一方面从小养成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同时了解一些生活常识,如过马路要先看看左边,再瞧瞧右边。

4、正确地区分“左、右”仍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典型错例如下:

学生既没分清是“从左往右数”还是“从右往左数”,也没有看清楚问题问的是“小花”还是“小东”。

学生基本能理解左右的概念,但遇到从哪一边数起的第几个的题目就有点混淆,甚至会出现乱数的情况。

评价要点 在具体情境下,能正确辨别“左、右”。

评价样例 A级(易):

1、 教材第4页“做一做”第1题

2、教材第4页“做一做”第2题

B级(中):

3、

(1)一共有(   )只猴子。

(2)从左往右数,        排在第(   )位,在第5只猴子下面画○。

(3)从右往左数,       排在第(   )位。

知识点 121-04  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建议 1、恰当把握教学要求。新 课 标 第 一 网

对“位置”的教学,教材只是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从两个维度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不要求用数对来描述。如小红坐在第3组第2行,可以说:“小红是第3组第2个”。不要求用(3,2)来确定小红的位置。

2、按行、列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材从学生最熟悉的座位引入位置。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班里有几组,每组有几人,再说出自己的座位。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指出:要确定自己的位置,既要说出自己在第几组,又要说出自己在第几个(或第几排)。

在教学中可从三个方面进行教学:(1)谁在第几组第几个;(2)第几组第几个是谁;(3) 说出自己前后左右四个同学的座位,并从中找出规律:左右同学和自己在同一排,前后同学和自己在同一组。

3、学生对于“行、列”会出现的错例。        学生认为只有一个小木块的不算是一列,一列应该是二个以上的。

评价要点 1、能判断物体在第几行第几个

2、能用第几行第几个说明一个物体的位置

评价样例 A级(易):

1、教材第6页的做一做

2、教材第8页的第4题   xkb1.com

B级(中):

3、教材第8页的第5题。

上下教学反思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 篇8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是8和9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8和9。

2.使学生知道9以内数的数序,会比较9以内数的大小。

3.使学生掌握8和9的组成。

教学难点:学生会正确书写数字8和9。比较9以内数的大小。

教具、学具准备:点子图、数字卡片、计数器、直尺图、鱼图、数学卡片、小棒、三角形、课件、投影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新课:

1、出示主题图,从图上你都看到了什么?让学生数一数国中的人和物,得出它们的数量是8和9。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数字8、9。

2、记8和9的字形。

让学生展开想象,说说8和9的字型像什么?

3、数8和9。

(1)数出指定数量的物体

(2)数出8根或9根小棒,并创造图案

(3)从树叶图、红花图等图片中圈出指定的数,并说说自己是如何数的

(4)找找在教室里数量是8或9的物体

4、数的顺序

(1)在一把缺少数字的尺子上要求学生把数写完整。

(2)让学生操作学具,明确7的后面是8,8的后面是9。

(3)用猜谜的方法,如:一个数排在6的后面一个,它是几?(7)

5、9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1)教师直接出示点子图等,让学生填符号(也可用手势表示)

(2)同桌两人自己在点子图上涂色,然后再进行比较。

6、分清8和第8,9和第9

(1)让学生在书上填写,然后集体校对。

(2)游戏法:老师邀请十位左右的学生上台,听老师的要求,找同学起第8个是谁?等等

(3)操作学具,听老师的要求摆学具:

如:摆9朵花,其中左起第8朵是蓝的,其余为黄的。

7、8和9的书写。

教师范写一学生评价一学生试写。独立写,教师巡视,展示优秀作业。

8、8和9的组成。

(1)8的组成。请你拿出8根小棒,把它们分成两堆。把你们的分法记录下来。谁来汇报一下。

(2)9的组成。

出示    9       你能想到什么呢?

1   8

二.巩固练习:练习八的1-5题。

三、学习小结:

上下教学反思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 篇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

2.使学生知道用“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建立符号感。

3.培养学生互相谦让、团结友爱的良好品德。

4.培养学生初步判断、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

教学难点:认识“<”“>”“=”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建立符号感。

教具、学具准备: 录音机;投影仪;主题图;图片:9只小猴、4个梨、3个桃、2根香蕉;1~5数字卡片;学具盒。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一)认读1~5各数

(二)排序

1.教师报数字请学生拿:2、5、3、1、4。

2.4、2、5、1、3,请学生把以上几个数字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同桌互相检查、纠正。

二、探究新知

(一)观察主题图,回答问题

要求:看图听故事。

教师播放配音故事“小猴吃水果”(同时出示主题图):有一天,猴兄弟在花果山上玩耍。他们又是玩水又是捉迷藏,玩得可高兴了!到了中午,他们又累又渴,于是他们跑到花果山上采了许多水果,来到草坪上吃。可是,在分水果时出现了小小的问题,同学们,你们能帮小猴们分水果吗?(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良好品德。)

提问:1.图上有哪些水果?分别是多少?

2.图上有几只猴子?如果每只猴子吃1个梨、1个桃、1根香蕉,够不够?

(二)引导学生操作学具,学习“>”“<”和“=”

1.教学“=”(猴和桃比)。

(1)指导学生操作学具,用一一对应的方法竖排出来,说出谁多谁少。教师出示相应图片及数字。

(2)教师说明:当桃和猴谁也不多,谁也不少时,我们就说3只猴和3个桃相等。(板书:“=”),等于号是两条一样长的线,请学生跟读“3等于3”。

2.教学“>”(猴和香蕉比)。

(1)学生操作学具,得出猴比香蕉多,也就是3>2(板书3>2)。

(2)请学生观察“>”,教师及时板书简笔画,“一条大鱼和小鱼,大鱼在前读大鱼”,学生学说顺口溜帮助其进行形象记忆。

3.教学“<”(猴和梨比)方法同2。

“一条小鱼和大鱼,小鱼在前读小鱼。”

4.请学生观察三道算式,小组讨论,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回答后,教师用顺口溜帮助学生进行记忆:大数在前用大于,小数在前用小于,相同数间用等于;大大嘴巴朝大数,尖尖嘴巴朝小数。

5.发散思维。

(1)看看还有谁和谁能比,几大于几,几小于几?

(2)同学们,你们知道小猴在分水果时出了什么问题吗?(培养学生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你们说说怎样分才公平?(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

小组讨论后让学生各抒己见。

三、知识运用

(一)教科书第18页“做一做”第1题

教师读题,请学生听清题意。

1.左图:两边各有几只灯笼,谁多谁少,几大于几?

2.右图:两边各有几只小猴,谁多谁少,几小于几?

学生独立填写,教师注意巡视,及时批改。

3.请学生读一读两道算式。

(二)做教科书第21页练习二第5题

1. 学习小组的同学互相说图意,松鼠和松果各有多少,各用数字几来表示,几小于几?

2.花和蜜蜂各有多少,各用数字几来表示,几大于几?

(三)游戏:看谁找得快

1.教师出示数字2和4,问:中间用什么符号连接?请学生快速在学具盒里找出今天学的符号,举起来,看看谁最快。

2.小组游戏:请学习小组的组长出示两个数字,其他同学找符号。

3.填第22页第6题,相互评价。

四、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上下教学反思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 篇10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8和9相关加减,掌握一图四式的列式过程。

2.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知道交换加数位置得数不变。

教学重点:掌握8和9的加减运算。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投影仪。学生准备小棒。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口算。计算后请学生说说一道加法,一道减法是怎么算的?

2、投影出示    8             9

1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8可以分成几和几,你会填吗?看到这个你还能想到什么?9的组成呢?

3、今天,我们来学习和8、9有关的加减法。

二、教学新课:

(一)、学习一图四式。

1、学习根据一幅图写两个加法算式。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8个梨,左边2个,右边6个。

谁能来看图问问题吗?能编不一样的吗?

其余学生根据问题写算式。2+6=8    6+2=8

为什么根据同样的一幅图,你们却写出两道不同的算式呢?

请大家观察一下,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2、学习根据一幅图写两个减法算式。

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板书(将?写于不同处)编题,其余学生写算式。

8-2=6   8-6=2

这两道算式又有什么联系呢?

3、幅图,我们一共写出了几个算式?分别是哪几个?你发现了什么?根据一幅图,我们可以写出4个算式,2道加法,2道减法。

4、你能根据一幅图来写出4个算式吗?请你拿出5个红色的小园片,4个黄色的小园片,象我一样摆。你能根据这些小园片,写出4道算式吗?把你的结果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谁来汇报一下。

(二)、教学8和9的加、减法。

1、出示P57摆一摆的图,这两个小朋友也在摆园片,他们写出了四道算式,你觉得对吗?

2、这些算式的答案你能算出来吗?你可以象这两个小朋友一样摆一摆小园片,也可以用别的方法来算一算。谁愿意来汇报一下你的方法呢?

3、出示P57想一想,你会做吗?做完的小朋友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1、出示小棒图,让学生列式计算。

口头反馈。4+5=9  5+4=9  9-4=5  9-5=4

2、看来,小朋友都会算了,那么我们来开一次小火车。

3、游戏(仿照P63第16题)。全班做,小组做。

四、小结:你今天学会了什么本领?

上一篇:写关于圣诞节的英语作文下一篇:陕西春节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