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写说明文

2024-07-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学习写说明文(精选15篇)

学习写说明文 篇1

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介绍事物,阐明事理的文章。常见的说明文有说明书,解说词,科学小品(又名知识小品)等。

说明文的主要特点有:说明的中心要鲜明突出;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和事物的本质,正确客观地对事物进行介绍、说明,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根据事物本身的条理,或按事物的时间顺序说明事物,或按方位顺序说明事物,或按性质类别说明事物,或按成长规律说明事物„„富有条理性;语言力求准确、简明、通俗、生动。

说明文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分种类,打比方,举实例,列数字,作比较,引资料等等。说明文以说明作为最主要的表达方式,在说明中适当运用记叙或描写成分,采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可以引起读者的兴趣,增强说明内容的具体性和生动性。

说明文根据说明的对象不同可以分作两大类:一类是说明具体事物的,包括说明事物的特征的,也包括说明事物的变化;另一类是阐明抽象事理的。

下面根据说明文的不同类别,分别介绍写说明文的方法。

【范例解析】

一、说明具体事物的说明文。

题目:《我的笔记本电脑》

我家有一台联想笔记本电脑,长约30厘米,宽约24厘米,厚约6厘米,和一本大笔记本差不多。它虽然是电脑的微缩型,但价格可比普通电脑贵了差不多一倍,可功能却一点都不少。

笔记本电脑通体漆黑,像一块黑绸缎一样。面板上有一块legend的联想标志闪闪发光。主体四周有一些可以打开的小门,可以放入软盘、光盘;还有许多输入,输出口,可以插入电线,连接许多复杂的小配件,如稳压电源,耳机,“猫”(调制解调器)等。

打开盖板,只见盖板里面一块微型液晶板映入眼帘,原来这就是显示器。主体上面是排列非常紧凑的键盘,键盘的下方有一个感应器,具有鼠标的功能。键盘的上面有两个喇叭,以至电脑的背景音乐十分宏亮。左侧面还有一个开关,这是电源总开关,控制着电脑的开和关。右侧面还有一个插口,是鼠标插入的地方。我非常爱用它来休闲。打开它,我就有一种新鲜感。用鼠标在因特网上漫游,可以看到很多奇妙的趣文,十分舒坦。它还能帮助我学习文化知识。记得有一次,我在做数学题时,遇到了一道难题,便请教这位“老师”。它先“讲”出解题的思路,然后列出几种解题算式。让你选择一种正确的。你如果答得好,它还会放一段动画片奖励你呢!有时我也玩游戏,一个人太没意思了,它就会和我“并肩战斗”。

这个电脑可以储电,因为主体体中有蓄电池。白天不在家,就插上插头,给它补补“力气”,也挺有趣的。充满电的它无需电源插头,直接可以使用。与普通电脑相比,它体积小,便于携带,所以人们称它“便携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是我的好老师,也是我的好伙伴,更是世界高科技发展的象征。

学习写说明文 篇2

说明文是最基本的实用性文章类型之一,是向人们传达关于自然、社会、和日常生活知识的文章,其表达形式主要是对事物进行介绍说明,或对事理进行解释。

一、小学生在说明文习作中常见的问题

说明文是小学阶段练习较少的一种体裁。在教学实践中,学生的习作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不足为奇。常见的有以下四个问题:

1. 把说明文写成记叙文

这是学生初写说明文时特别容易犯的毛病,探其原因有二:第一,小学生所学记叙文多,而说明文较少,因而对说明文只有一些感性的认识,尚未对这种文体的特点有进一步的把握和理解;第二,教学中,教师很少对这两种文体进行比较教学,学生无法建立对说明文这一文体的科学认识,写成记叙文也就在所难免了。

2. 表达缺乏条理性

这也是小学生在说明文习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习作表达顺序混乱或行文结构不合理,体现不出应有的逻辑关系。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两个方面:其一,从学生角度看,虽然中高年级的学生观察的顺序性有较大发展,但是还不能进行系统的观察,发现不了事物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因而在布局谋篇时显得随心所欲,给人以紊乱之感;其二,从教师角度看,习作指导中没有结合实物对学生进行观察指导,往往说明内容指导得多,而说明顺序、行文思路指导得少,甚至一带而过,这也是造成学生表达缺乏条理的重要原因之一。

3. 内容写得枯燥无味

不少学生把说明文写得文通字顺,但缺乏可读性,给人以枯燥无味之感。探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小学生还不善于综合运用各种说明方法为习作增色,如,打比方、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等等。

4. 习作语言缺乏科学性、严密性

这一现象在五年级较为常见,到六年级时有所改善,但仍不同程度地存在。这是由于说明文的语言较其他文体要求更高,而五、六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其思维的深刻性、缜密性尚处于较低的水平,造成了表述不严谨的现象。

二、说明文教学策略

关于说明性文章的教学,课标在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目标中指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由此可见,说明性文章的教学在小学阶段最为关键的是引导学生“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说明性文章的教学要体现语文自身的特点,应该充满“语文味”,要指向“语言文字运用”。因此,阅读此类课文,我们要认真研读,反复琢磨,把握文本的特点,关注文本的语言,捕捉文本中特殊的词句和语言形式,以充分挖掘出文本的语文要素。我们在教学说明文的时候,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说明

与记叙文有记叙的顺序类似,说明文也有说明的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文本的表达顺序是作者写作思路的表征,是作者独具匠心的体现,这需要读者去发现。比如,《太阳》的作者抓住了太阳的“远“”大“”热”及与人类的关系密切等方面,说明了太阳的特点;《电脑住宅》的作者按照方位顺序,介绍了现代高科技住宅的特点;《只有一个地球》的作者则按照因果的逻辑顺序,介绍了供我们人类生存的“只有一个地球”,我们要保护赖以生存的家园的道理。阅读说明性文章,我们要指导学生理清文章的表达顺序,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体会事物的特点,获得相关的知识。

2. 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说明

任何一篇说明性文章都不可能将事物说明得面面俱到,作者总是从几个方面抓住几个要点来加以说明。比如,《太阳》的作者抓住了太阳的“远“”大“”热”及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四个要点,分别介绍了太阳的特点,让我们对太阳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石头书》这篇课文主要通过川川和磊磊两个孩子与勘探队员的交谈,介绍了有关岩石的知识。课文抓住了“石头书的样子”“石头书上的‘字’和‘画’”“石头书里的学问”这三个要点来展开人物对话,情趣盎然,寓科学知识于充满童真的对话之中。阅读时,我们可以抓住六组人物对话,把握文章的说明要点,并读好人物对话。

3. 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进行说明

说明事物有多种方法。阅读说明性文章,除了要弄清课文说明的事物的特征外,还要注意作者使用的说明事物的方法。比如,《鲸》的作者为了说明鲸的大小、种类、生活习性,不仅用具体的数字来说明,还运用了打比方、作比较和举例子的方法。《神奇的“克隆”》的作者在具体介绍“克隆”的时候,就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一是把深奥的话通俗地说——“《西游记》里的孙大圣,紧急关头常常拔下一把毫毛,再吹一口气,毫毛立刻变成了一群和自己一模一样的孙悟空。这当然是神话,不过用今天的科学名词来讲,孙悟空可以快速克隆自己。”二是把深奥的话对比着说——“动物一般要通过雄性和雌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才能繁殖后代,人们把这种繁殖叫做有性繁殖。如果不经过两性结合而直接繁衍后代,就叫无性繁殖,也称克隆。”三是把深奥的话举例子说——“例如,从一棵大柳树上剪下几根柳条插进土里,枝条就会长成一株株可爱的小柳树……凡此种种都是植物的克隆。”这些形式多样的说明方法把“神奇的克隆”说得通俗易懂、妙趣横生。阅读说明性文章,我们要弄明白作者使用的说明方法,以及作者用这些说明方法说明了什么,使用这些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

4. 运用准确的词句进行说明

说明文讲求科学、如实地介绍事物、阐明事理,给读者以正确的知识。没有根据的随意推测或断定都是不允许的。因而,说明性文章的语言确切、简洁、通俗,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句子与句子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松鼠》中有这样的句子“: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轻快灵活的短句,给人极强的跳跃感和节奏感,让我们仿佛感受到松鼠在灵活地跳跃。《鲸》这篇文章中有这样的句子:“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鲸的寿命很长,一般可以活几十年到一百年。“”目前”和“一般”这两个限制性词语,恰恰表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精确。“鲸跟牛羊一样用肺呼吸,这也说明它不属于鱼类”中“也”这个副词的使用,承接上文继续说明了“鲸”不是鱼类的特点。这些词语的运用精准妥帖,阅读中,我们要指导学生品味这些语言,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别具匠心。

把握顺序、抓住要点、了解方法、品味语言,这是阅读说明性文章时我们要特别关注的。

新课标第四学段提出要“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要完成一篇说明文写作,我们必须把说明文的特征烂熟于心:内容上的科学性——要抓住事物的特点来介绍;结构上的条理性——要按一定的顺序来介绍;语言上的准确性——要恰当使用说明方法、修辞、表示限制性的词语等。我们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例子”作用,把阅读说明文和写作说明文结合起来,注重读写结合,学以致用,以阅读课文为写作借鉴的范例,指导学生多观察、多分析、多练习,逐步使学生学会选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正确而有条理地说明事物。此外,还应告诉学生因为说明文都来源于生活,所以要写好说明文,还要善于做生活的有心人,在生活中多观察思考,在生活中多学习积累,这样就可以避免习作时“无米下锅”的尴尬。

“读品赏写”在说明文中的运用 篇3

“读”——三读把握文章核心内容

首先是“读”,语文离不开读,语文课更离不开读。说明文的内容知识性非常强,学生读起来都比较枯燥,那么在说明文中如何运用读呢?应该怎样指导学生的读呢?

根据说明文知识性强的这个特点,在读的指导上,多采用默读为主,对语言优美、精彩的地方可以采用齐读或个别朗读的方式。根据说明文的文体知识特征,在引导学生默读时应该是带有问题的去读。我将说明文的读分成三个层面:一读,明确文章的说明对象;二读,明确说明对象的特征;三读,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三次读,对作者的写作思路,对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把握也就非常清楚了。

“品”——品什么?

一品语言。首先是语言的准确性。对于说明文而言应该引导学生品什么呢?任何文章都离不开语言,语言就是文章传情达意的载体,因此,首先要品的就是说明文的语言。由于说明文是一种知识性非常强的文体,因此它的语言要求要准确、科学、严密。采用的方法是:一找,二品析。

其次是语言的生动优美高雅性。说明文按照语言来分,分为平实性说明文和生动性说明文。对于生动性说明文而言,文中必定有着许多使用高雅的语汇。因此,引导学生品读高雅的语汇也是学习说明文的一大重点。

二品说明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为了将说明文的特征介绍清楚要借助的就是说明方法。说明方法总共有十种:下定义、作诠释、分类别、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摹状貌、引资料、画图表。如何品?一是准确的判断文章、文段或语句所采用的说明方法;二是分析说明方法在具体语境中的作用。

三品说明文中多种表达方式。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除了说明这种表达方式之外,还兼有其他的表达方式如议论、描写、记叙、抒情。这些表达方式在说明文中的出现会增加文章的优美性、情趣性。

“赏”——文章的写作的特点。

作为说明文而言,写作上的特点也多种多样。从哪些方面来赏呢?首先是结构上采用总分式,总分式中又呈现出总分例证式、总分要点式、总分主次式、总分阶段式。

例如:《中国石拱桥》中第一段: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采用的是总分例证式,分说的部分由“例证”组成。

第四段中: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作成了一个弧形的桥洞。(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

第九段: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首先,在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他们制作石料的工艺极其精巧,能把石料切成整块大石碑,又能把石块雕刻成各种形象。在建筑技术上有很多创造,在起重吊装方面更有意想不到的办法。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修建于八百年前,有的石梁一块就有二百来吨重,究竟是怎样安装上去的,至今还不完全知道。其次,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有优良传统,建成的桥,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再其次,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便于就地取材,这也为修造石桥提供了有利条件。采用的是总分主次式,分说的部分有明显的主次标志。

第十段:两千年来,我国修建了无数的石拱桥。解放后,全国大规模兴建起各种形式的公路桥和铁路桥。其中就有不少石拱桥。1961年,云南省建成了一座世界最长的独拱石桥,名叫“长虹大桥”,石拱长达112.5米。在传统的石拱桥的基础上,我们还造了大量的钢筋混凝土拱桥,其中“双曲拱桥”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新创造,是世界上所仅有的。近几年来,全国早了总长二十余万米的这种拱桥,其中最大的一孔,长达150米。采用的是总分阶段式,分说的部分标示出了明确的时间“阶段”。

其次是赏“段式”特点。所谓段式,就是段落的写作构思模式,就是段落的展开模式,也可以说是段落的结构模式。赏文章的段式,既是阅读能力的训练,也是写作训练的启迪。说明文中的段式一般有:说明+描述;说明+评赞;说明+观感;分解说明等等。

例如《故宫博物院》中第五段: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这段采用的是“说明+描述”的段式。

第二段:紫禁城的城墙十多米高,有四座城门:南面午门,北面神武门,东西面东华门、西华门。宫城呈长方形,占地72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70多座、房屋9000多间。城墙外是50多米宽的护城河。城墙的四角上,各有一座玲珑奇巧的角楼。/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采用的是“说明+评赞”的段式。

最后一段:从御花园出顺贞门,就到紫禁城的北门──神武门,对面就是景山。景山是明代修建紫禁城的时候,用护城河中挖出的泥土堆起来的,现在成了风景优美的景山公园。/站在景山的高处望故宫,重重殿宇,层层楼阁,道道宫墙,错纵相连,而井然有序。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令人不能不惊叹。采用了“说明+观感”的段式。

第六段: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流云火焰。这段采用的是“分解说明”的段式。

“写”——如何进行写作训练

读与写,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整体。写作的前提是读品,读品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写作。如何在说明文的阅读教学中选择有效地知识点进行写作训练呢?我想应该建立在读品赏的前提下,在“品”和“赏”的内容中去选择写作的训练点。

写作训练的要求:

第一,要能突出说明对象的特点

第二,要能适当的运用一定的说明方法

第三,要准确地运用好说明文的语言

如何进行写作训练呢?

第一,抓住语言生动性的特点进行写作训练。

第二,抓住语言准确性的特点进行写作训练。

第三,抓住说明文中的段式特点,进行段式模拟训练。

第四,抓住说明文结构上总分式的特点进行写作训练。

第五,抓住采用空间顺序的说明文中选择恰当的立足点,再进行分解说明的特点进行写作训练。

写草莓说明文 篇4

草莓,又叫红莓、地莓、凤梨、洋莓等,它的外形呈心形的,鲜美红嫩、果肉多汁、酸甜可口、香味浓郁,不仅色彩还有一般水果所没有的宜人芬芳,是水果中难得一见的色、香、味俱全者,因此常被人们誉为“果中皇后”。

草莓一般在清明前后成熟,成熟的时候,高高地挂在地上,躲在翠绿的枝叶后面,好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低下了头。一走进田里,扒开叶子后,便看见那么可爱的草莓。草莓大的像桃子,小的像鸡蛋心,上面还有一粒粒棕色的“芝麻点”镶嵌着,下面还有几瓣嫩绿的小叶子托着,拿在手中一看,多像一盏红彤彤的小红灯笼呀!闻一闻,一股香甜甜的气味直往鼻子上钻,让人馋得直流口水,草莓又似一张小巧玲珑的瓜子脸,清秀迷人。

不仅如此,草莓的果实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此外还有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葡萄糖、蛋白质、脂肪、铁钙、磷等,所以人们又管草莓叫“美容果”。草莓中所含的胡萝卜素是合成纤维A的重要物质,具有明目养肝的作用。它还含有果胶和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以帮助消化,通畅大便。草莓对肠胃道和贫血有一定的滋补调理作用。草莓除可以预防坏血病外,对防治动脉硬化,冠心病也有较好的功效。草莓是鞣酸含量丰富的植物,在体内可吸附和阻止致癌化学物质的吸收,具有防癌作用。美国把草莓列入十大美容食品。据研究,常吃草莓对皮肤、头发均有保健作用。草莓被德国人誉为“神奇之果”。除此之外,草莓还可以减肥,并且具有润肺生津、清热凉血、健脾解酒等功效。

写魔方说明文 篇5

现在,我们已经“进化”出了许多家族成员。虽然种类不同,但我们的“心脏”都叫“中心轴支架”。我们的名字都来源于自己的模样。就拿我举例子:我一共有六面六种颜色,由二十六块组成,有八个角块,十二个棱块,六个中心块,故此人称“三阶魔方”。

魔方家族一直提倡“多子多福”,所以,我的家庭成员也有很多,如大哥——二阶魔方;二哥——镜面魔方,因为别的魔方复原是看颜色,而他是看凸起的部分,所以名字与众不同;四妹——四阶魔方;五弟——五阶魔方……还有十一弟呢,听说妈妈现在又怀上了……我的朋友也有很多:金字塔叔叔——金字塔魔方,有四面,由四个内角块,四个外角块和六个边块组成,你想跟他玩,得要小心他的四个尖锐的角;东邪——斜转魔方,他的“心脏”和我们的不太一样,因为他一共有四个“心脏”(四个轴),每一个轴是一个立体对角线,因此,每个动作都会影响所有六个面;阿五——五魔方,一共有十二面!此外,他还有二十个角块和三十个边块,比我还多数倍呢……

写说明文关于蔬菜 篇6

笨笨拿着铁耙用力地挖土,土挖好了,精精拿来南瓜子、丝瓜苗种进土里,皮皮拿来水桶给南瓜、丝瓜浇水。它们每天都要去看南瓜、丝瓜,看到秧苗一天比一天大,高兴极了。

夏天到了,笨笨、精精、皮皮顶着太阳冒着酷暑给南瓜苗、丝瓜苗浇水、施肥、锄草、捉虫。南瓜秧开了很多金黄色的花朵,美丽极了。过了几天花塮了,结了好多小南瓜,南瓜一天天长大,小老鼠们兴奋的每天要去看好几次。丝瓜藤也和南瓜秧一样结了好多小丝瓜。

到了秋天,南瓜、丝瓜成熟了。小老鼠们把瓜采下来,把瓜子全部挖光,晒干收藏起来。它们用丝瓜做车身,再用两个小南瓜当车轮,在两个小南瓜的中间连一根轴,一辆蔬菜车就做成了。

笨笨在前面拉车,精精和皮皮坐在车里欣赏秋天美丽的风景。

学习写说明文 篇7

一、依托山区特色,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重在培养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即要让学生在毫无作文负担心理, 充分自由的状态下, 尽情表达, 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 使学生的作文水平在其不知不觉的自我表现中提高。

写说明文也是一样, 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 让学生了解说明文, 激发写作兴趣, 首先要消除他们的恐惧、畏难心理。农村有着丰富多彩的自然资源, 大自然是农村儿童的生命力所在, 教师应紧紧依托农村生活, 充分利用独特的乡土风情和农村优势培养儿童的写作兴趣。根据山区的特点, 我有意带学生亲近家乡, 亲近田野, 亲近大山。可以轻嗅泥土芬芳, 可以静听小溪的欢唱, 可以轻抚茶树、桃树的脸庞, 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美妙。期间请学生分组对自己感兴趣的一种事物进行观察, 并作好观察记录。在活动结束后, 我请学生把在这次活动中的一些观察感受写下来, 可以是凌乱的记录, 可以是想到哪写到哪, 对此不作过多的要求。

二、根据本地特色, 选择说明内容

写作说明文要有的放矢, 写什么、怎样写, 要从读者的实际情况考虑, 使文章具有针对性, 切合读者的知识水平、年龄水平。选择好的、学生喜闻乐见的说明内容是作文成功的基本点。因此, 根据我们所处的环境, 可以预先请学生观察周围的熟悉的动植物。如:小溪里的鱼儿, 满山的茶树等。这些内容都是伴随着我们成长的, 也是家人祖祖辈辈在劳作的, 这样学生写起来才能不觉得生疏。学生也可以自主选择自己熟悉的动植物作为内容来加以说明。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口语交际这一版块进行教学。把兴趣相同的分为一组, 由学生向别组同学介绍自己组的事物, 看是否能把事物说清楚, 必要时教师适当给予说明提示。

三、循茶果飘香, 行方法指导

学生有了写作兴趣, 选择好了合适的说明内容, 还需要合适的说明方法来加以说明, 如此才能写出一篇完整的说明文。这时教师可以趁热打铁, 进行学写说明文的一个重要部分———观察。如何使说明文物理并重、形神兼备呢?首要的一点是观察。说明文写作的前提是对要说明的事物非常熟悉。因为无论是具体事物还是抽象事物, 都有其特征, 都有它的构造和结构, 只要我们遵循事物的规律, 按照一定的顺序交易说明, 条理也就清楚了。要做到这一点, 就要养成认真观察、深入了解的习惯。

(一) 观察得当, 成功一半。

1. 观察要分清主次。

这就要求我们注意观察的顺序。观察有概括性观察和特写性观察之分。前一种方法有助于抓住事物的概貌, 后者则有利于把握观察对象的细节和特征。由概括到特写、由全局到局部, 是观察的一般原理。

2. 观察要比较特性。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 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特点, 即使是一类事物, 也各具特征。世界上没有绝对相同的两片树叶, 孪生兄弟即使长得再相似, 也能区别出来。抓住事物的特征, 就是抓住这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不同特点, 从共性中发现个性, 从一般中找到特殊。事物的特征往往会在与别的事物相比较中显示出来。比如, 要说明茶树的特性, 可以和别的跟茶树差不多的树种进行比较, 从中找出茶树区别与其他树种的特性。

3. 观察重在积累。

要想传神, 写出事物的内涵、原理等, 就要有很好的查阅资料、作调查的能力。比如我们要写一篇文章来说明茶树。在写好它的形状、颜色、品种的基础上, 如果能够考察一下茶树的来历、它的价值等, 这篇文章就会有说服力, 使读者更深刻地认识到茶树的不同特色。这就要求我们具备相当的知识积累、广阔的知识面和优秀的调查能力。对于小学生, 教师应当注重对于进行积累知识和调查能力的训练。比如通过剪报、记笔记、上图书馆和阅览室等途径来有意识地训练自己。如:茶树为原产于中国及印度之常绿灌木, 属多年生木本植物, 叶互生, 具短柄, 叶形有披针状、椭圆形、卵形及倒披针形。边缘具细锯齿, 花白色而有芳香, 蒴果扁球形, 外有3纵棱, 种子卵圆形、棕褐色, 属山茶科山茶属, 为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茶树经济学树龄一般在50—60年间。它的叶子呈椭圆形, 边缘有锯齿, 叶间开五瓣白花, 果实扁圆, 呈三角形, 果实开裂后露出种子。春、秋季时可采茶树的嫩叶制茶, 种子可以榨油, 茶树材质细密, 其木可用于雕刻。这里关于茶树的特征可谓介绍得非常详细, 学生可以加以借鉴、使用。

(二) 说明有条理, 脉络就清晰。

为了把事物特征说得准确、清楚、明白, 必须合理地安排说明的顺序, 做到“言之有序”。言之有序有两层含义:一是要遵循事物自身的规律, 有条不紊地进行解说。要想写好一篇说明文, 除了要抓住事物的特征外, 还要掌握事物本身的条理。依据事物本身的条理来说明, 就是要从复杂情况中理出头绪, 把事物的特征, 事物各部分的关系说清楚。二是整篇文章要有一个顺序。以什么顺序组织材料, 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所谓说明有条理, 就是行文线索要清楚, 层次要分明, 不能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如果颠来倒去地写, 文章的头绪紊乱, 同样也会说不明, 道不白。如描写茶树可以从茶树的外形特征、种植特点、种类、生长环境、采收、功用等方面作详细的说明, 结构严紧, 条理清楚。说明具体事物的文章, 可以由上到下, 由前到后, 由外到内, 由主到次地写, 使读者容易了解各部分的相互关系。例如, 有的学生在介绍具体事物的时候, 没有事先根据这些事物的相互关系理清脉络, 归纳分类, 结果往往容易出现关系凌乱、层次不清的毛病。

四、水到渠成, 学写说明文

有了以上各方面的层层铺垫训练, 学生学写说明文就水到渠成了。如写茶树的说明文, 在初写作时, 再次带学生来到茶园观察茶树的主要特征, 并做好观察记录, 教给观察的方法。

(一) 要抓住事物的特征。

一篇说明文写得好不好, 主要看它有没有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 写出来是不是使读者得到具体而明确的认识。比如, 要向小读者介绍茶树的特征, 只从茶树的色、形、大小等方面来介绍就显得笼统没有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

(二) 怎样去抓特征。

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 只有深入细致观察, 才能对事物了解得清楚。身临其境, 如教师带学生来到茶园, 分组请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细致的观察。各组分别从“看、摸、闻、尝”这几方面来观察茶树的叶、根、茎, 找出茶树的主要特征。看哪组学生观察得细致、特征抓得准确, 并做好观察记录, 把茶树的特点记清楚。

(三) 上网查找一些关于茶树、茶叶的资料。

(四) 根据观察记录学写说明文。

当然学生也能够自由选择说明的事物, 但一定要经过仔细的观察后方可学写。写时还应注意语言的条理性, 按照事物的一些特征进行有序的整合, 并适当运用一些说明方法加以说明, 使说明文不仅严谨、科学, 还生动有趣, 使读者耳目一新。因为有了前面的循序铺垫, 所以学生写起来就会思路敏捷, 条理清楚。有的介绍茶树, 有的介绍杨梅, 有的介绍溪中的小鱼……

如何引导学生学习说明文 篇8

一、明确学习目的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材,重点培养的是学生对说明性文字的读写听说能力,它是在七年级培养记叙性文字的读写听说能力的基础上过渡而来的。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或解释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功能、制作方法、发展过程和事理的,使读者对这一实物或事理有所了解,给人以知识。所以,说明文同人们的生产、工作和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是文学作品所无法替代的。学生的说明能力强,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可见,引导学生明确学习说明文的意义和作用,让他们明白学好说明文能在以后的日子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说明文的兴趣。

二、教之以情,学之以趣

“以情动情”是教育的共同规律。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来说,是导体,是火种。教师首先要善于将自己对教材的情感体验传达给学生,让学生明白老师的态度。如果老师把自己的厌教情趣传达给学生,那么,怎么谈得上学生“学海无涯乐作舟”呢?在教学说明文时,老师应将自己的情感态度表现出来,让学生知道老师都喜爱这些文章,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说明文的兴趣。

三、充分利用和发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

说明文是“传授知识的文字”。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教材感兴趣。”根据说明文具有知识性强和中学生正处于求知欲旺盛期的特点,教师只要充分利用和挖掘现成教材中的趣味因素,就一定能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说明文的兴趣。如教材中的《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等文章,能让我们了解到中国的名胜古迹,《桥之美》《说屏》等篇目,既有意境的美,又给人以知识。

四、课内外结合,重视实物教学

说明文的说明性强,即实用性强。教学中,教师应把学生课内外生活结合起来,多让学生留意自己身边的事物,显示说明文学习的指导作用,也能激发学生学习说明文的浓厚兴趣。如学生学过《中国石拱桥》后,老师可以让学生仔细观察自己所在地区的某一座桥的特点,再模仿课文介绍卢沟桥的写法,写一则几百字的短文,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到知识。

五、借助说明文的语言魅力

说明文的客观性决定了说明语言的准确、简明和周密。教学中,教师只要抓住一些关键词语,让学生体会语言的准确性,同样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说明文的兴趣。在讲“石拱桥”的特点时,“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其中关联词表示出“形式”到“质地”的主次与递进的关系,不仅形体美,而且耐用,这足以说明石拱桥的好处了。讲“赵州桥”的特点时,“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可以让学生画出大拱上有小拱的几座桥,进行比较,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真正魅力。

动力说明文怎么写 篇9

鼓励是每个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被鼓励,那么他驾驶的小船在一阵风吹过后,也将不再挺立。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如果一个人名落孙山,但后来在取得较好的成绩时,耳边依然响起的是叹息声,他也许会比以前更加举步维艰,踌躇不前,河水轰隆隆地一步一步推着他的小船后退,但是当他废寝忘食才使小船前进了来之不易的距离,却被认为只是微不足道的成果时,他手中的方向盘已向反方向转得越来越风驰电掣。而他前进的动力呢?早已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就像美国作家巴得舒尔伯格写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文中巴迪写了一首诗,母亲赞叹不已,父亲却不以为然。尽管巴迪每次把作品交给父亲阅览时,面对的都是一张冷峻的脸,但是他的母亲还是一如既往地鼓励他,因此巴迪一直坚持写作,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的坚持不懈终于使巴迪成为了一名作家。虽然巴迪没有获得父亲极高的评价,但是母亲的几句美言足以让巴迪能够挺起自己的小船。巴迪借用母亲的话推动着自己的`小船继续航行,正因为如此,他获得了很大的进步。每一次母亲的鼓励,就是巴迪最后走向辉煌的前提。不仅美国作家的观点如此,家喻户晓的丘吉尔也不例外。丘吉尔天生留下了残缺的遗憾,成为了同学冷嘲热讽的对象和老师的出气孔。

樱桃说明文怎么写 篇10

今天早上我早早地起来床,和韩俊琳一起去刘老师的老家------樱桃沟去摘樱桃。我们把车停在了樱桃沟的停车场,便步行来到了刘老师家的樱桃果园里,然后我们一人拿了一个小篮子,开始摘起了樱桃。

刚开始,因为我和韩俊琳都是第一次摘樱桃,都不知道该怎么摘,就没有摘樱桃枝,只摘了樱桃。当我们摘了两三分钟后,妈妈看了我们两个摘得樱桃后,哭笑不得:“樱桃不是这样摘的,要摘着绿枝不能光摘樱桃,不然樱桃就该不耐放了。”我们听了妈妈的话,只好重新摘。我们又摘了一会儿,突然发现又大又红的偏紫的樱桃都长在樱桃树的上面,所以我们就又让妈妈搬来了梯子,我和韩俊琳站在梯子上继续摘樱桃。我们又摘了一个小时,我和韩俊琳都摘了满满一篮子的樱桃,于是,我们便坐在樱桃园门口的旁边的一张凉席上一边休息,一边吃着我们亲手摘下来的樱桃。我们还开心地聊天。我们休息了十几分钟,便继续摘了半个小时的樱桃,看已经摘了很多了,就坐车回家了。

今天我体验到了摘樱桃的乐趣与分享的快乐,我明白了我们吃在嘴里的美味可口的樱桃也是经过人们精心挑选和采摘而来的。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说明文的兴趣 篇11

关键词: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3-391-01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许多学生爱学习记叙性的文章,而厌

学说明性的文章;许多教师也认为,教学说明文总不如文学作品那么形象生动,学起来不免让人感到枯燥、乏味。

其实不然。众所周知,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是创造才能

的催化剂。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行义务教材初中语文也考虑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入选的一些说明文,多是精美的科学小品,不少写得形象生动,通俗活泼,让人读也饶有趣味。教师只要根据说明文本身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就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说明文的兴趣。

一、树立明确的目标

在初中语文第三册,重点培养说明性文字的读写听说能

力,它是由第二册重点培养记叙性文字的读写听说能力的基础上,过渡而来的。况且,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的,说明也是常见、常用的表达方式之一。说明文同人们的生产、工作和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是文学作品所无法替代的。学生的说明能力强,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可见,学好说明文,树立明确的目标,今后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二、教之以情,学之以趣

“以情动情”是教育的共同规律。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来说,

是导体,是火种。教师首先要善于将自己对教材的感受及情感,体验传导给学生,让学生爱读说明文。俗话说:“树倒猴群散。”如果教师自己都厌教,那么,怎么谈得上学生“学海无涯乐作舟”呢?

三、充分利用和发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

叶老说过,说明文“是传授知识的文字”。美国教育家布

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根据说明文具有知识性强和中学生正处于求知欲旺盛期的特点,教师只要充分利用和挖掘现成教材中的趣味因素,一定会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例如第三册中,《松鼠》、《动物尾巴的功能》,文字活泼,生动有趣;《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北京亚运村》,有利于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中国石拱桥》、《祖国的大豆》文情并茂,既富有知识性,又饱含强烈的爱国激情。

四、课内外结合,重视实物教学

说明文的说明性强,即实用性强。教学中,教师把学生各

门学科的学习内容联系起来,课内外生活结合起来,多让学生留意自己身边的事物,显示说明文学习的指导作用,也能激发学生学习说明文的浓厚兴趣。又如第三册中,学生学过《中国石拱桥》后,仔细观察自己所在地区的某一座桥的特点,摹仿课文介绍卢沟桥的写法,写一则200字左右的短文。多数学生兴趣很高。

五、借助于说明文的语言魅力

说明文的客观性很强,就是语言要求准确、简明和周密。

教学中,教师只要抓住一些关键词句,让学生体会语言的准确性、分寸,同样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说明文的兴趣。再如,讲“石拱桥”特点时,“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其中关联词表示出“形式”到“质地”的主次与递进的关系,不仅形体美,而且耐用,这足以说明石拱桥的好处了。讲“赵州桥”的特点之二时“大拱桥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让学生画出三幅大拱上有小拱的不同位置和数量的三座桥,进行比较,体会出说明语言的真正魅力。

此外,还可以让学生掌握一些富有趣味性的说明方法,引

说明文学习的兴奋点在哪里? 篇12

有些语文老师怕教说明文课, 这些文章多数语言平实, 贴近学生的趣味少, 课堂教学容易陷入冷清的境地。前几天, 我听了《宇宙里有些什么》的公开课, 感觉该课有点沉闷, 学生被动中接受了说明文的知识, 教师看上去也较无奈。课后, 我一直在思考, 说明文有没有兴奋点可挖掘?兴奋点在哪里?

一、兴奋点在文本

老话说得好, 台上三分钟, 台下十年功。一堂优课的大前提是要备好课, 需要教师下功夫充分挖掘书本的潜力, 把知识与调动学生兴奋点结合起来。教师不要直接依赖教参, 不能让教参束缚自己的思维, 要深入文本内容, 从学生的角度审视、阅读, 还要从教师的角度解析、归纳, 在角色的不停转换中, 把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策略和语文学习的知识点了然于胸。

善于用好文本内容, 调动学生的认知兴奋点。《宇宙里有些什么》的导语设计, 不妨让学生谈谈对地球、太阳、宇宙的认识, 甚至可以是猜测。这样的问题, 紧密贴近文本, 走进学生的认知世界, 差不多每个学生都有话说, 学生往往思维活跃, 参与度很高。

抓住文句, 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也是调动兴奋点的方法之一。原文中介绍有的恒星“由非常稀薄的气体状态的物质组成的。”“最稀薄的, 比我们用抽气机造成的‘真空’还要稀薄得多。”教师引导同学思考, 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空气稀薄到什么程度吗?学生争先恐后的回答, 加深了对“作比较”这个说明方法的理解。如果这样的恒星离我们很近, 可以派什么用场?有人说:可以作无菌生产基地。还有学生幽默地说, 夏天的饭菜端到这种恒星上就不怕馊掉了。学生在发挥想象力的过程中, 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课堂气氛也活跃了。

二、兴奋点在教师的调控

根据文本内容, 教师巧妙设计一些有趣的问题, 让学生辨析, 在轻松中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说明文中, 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是一个学习难点。如“有的恒星很大很大, 可以装得下八十万万个太阳”。教师告诉学生, 运用具体的数字, 可以直观、生动地突出说明对象的特征。很多学生往往一看到数字, 马上判断为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其实他们还没有真正理解“列数字”的目的。

事实上, 也不是所有的数字都可以称为“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这个时候, 教师要审时度势, 拓展一下学生的辨思, 让学生辨别下列句子:“我有两只手, 每个手上有5个手指头。”浅显押韵的语句让学生觉得好听又新奇。同学们议论纷纷, 莫衷一是, 辨析十分激烈。学生的探究兴奋点一下子就激发出来了。辨析的过程, 就是学生接受并巩固知识的过程。等学生讨论得面红耳赤时, 教师因势利导, 让学生思考:这句话中与有没有说明手的特征?学生恍然大悟, 总结出, 只有说明事物特征时用上的数字, 才称作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论语》云: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用好学生的好奇心理, 把知识传授和学生生活体验结合起来, 调控学生的兴奋点。

三、兴奋点在教学语言

正如说相声和评书者, 相同的话在他们的嘴里说出来, 就像长了翅膀, 自己飞到各个听众的耳朵里。课堂上, 我们精心设计教学语言, 往往能提高学生听讲的积极性。课文一般都是文学精品, 是语言学习的典范之作, 教师用语设计中, 恰到好处地引用原文语句, 彰显出文本的语言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多读原文, 跟学生一起品味, 跟学生一起感悟和欣赏语言。这些都能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奋点。

精美的语言可以自己创造出来, 教师要主动参予学生的创造过程, 给予引领和示范。面对无穷无尽的宇宙, 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根据《宇宙里有些什么》, 请学生创造一条广告词, 向别人宣传辽阔的宇宙空间, 激励人们探索宇宙。教师帮组学生修改作品, 还要给学生示范:架着智慧飞船, 遨游神秘太空;在宇宙之树上, 采撷智慧之果;胸怀无穷无尽的知识, 探索浩瀚无边的宇宙。在优美的语言中, 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 激发了学生写作的灵感, 课堂的兴奋点也由此产生。

写动物的说明文 篇13

胖胖有一身黑白相间的毛,就像穿了一件花衣服。它有一对又短又小的耳朵,还有四只胖乎乎的小脚丫,身后拖着一条毛茸茸的长尾巴。它非常的懒惰。吃饭的时候它总会懒洋洋地趴在那里,手脚一动不动的,然后把舌头伸出来,舔一口再卷进嘴里。它除了吃饭,只会整天睡懒觉,发生什么事也不管。怪不得别人说猫是最懒惰的动物,真应该给它颁一个“睡懒觉大王”的奖杯。

可是它又是那么淘气,那么贪玩。一次我去附近的商店买了毛线球,回来送给了胖胖。胖胖一见非常惊奇,仿佛在说:“这是什么鬼东东呀?”胖胖碰了碰毛线球,就玩了起来,玩了一会儿,胖胖似乎学会了技巧。这时,它敏捷一跳,跳上了毛线球,结果被毛线给缠住,一下子跌了下来,真是帅不过三秒啊!然后胖胖把毛线球翻来翻去,结果又被毛线缠住了。它好像受到了挫折,慢慢走近角落,静静地呆在那里。这时妈妈来了,胖胖兴冲冲地下去,等待妈妈做的红烧鱼。

写说明文的作文 篇14

提到苍蝇并不奇怪。是的,是人类公认的五大害虫之一。

苍蝇的食性非常复杂,属于杂食性苍蝇。说白了,他们什么都吃。大多数苍蝇都是小到中等大小,像一颗绿豆。触角很短,只有3节。

末端末端有节鞭或末端背面有羽状刚毛,口器在舔吸。前翅是膜状的,是一种特殊的于飞翔。后翼退化为平衡杆,隐藏在前翼底部的机翼襟翼下。

苍蝇的寿命虽然只有一个月左右,但却蕴含着惊人的繁殖能力。据统计,实验室的家蝇每批产卵约100枚,一只雌蝇一生可产卵10至20批,产卵总量为600-1000枚。自然界中,每只雌蝇一生可产卵4-6批,每批间隔3-4天,一生产卵400-600枚。

根据最保守的估计,每只雌蝇可以产生200个后代,那么100只雌蝇只需要10代,繁殖的苍蝇总数将达到2万亿只!多么可怕的数字。

作为五毒之一,生殖能力如此之强,其危害性不可低估。大量实验证明,苍蝇表面的大量皮毛,以及它们的消化系统和血液系统,都可以携带病原体,然后通过接触食物传播给人类。在进食过程中,苍蝇会迅速排泄,后肠排出的排泄物也会将病原体传播到食物中。例如,苍蝇的粪便对畜禽养殖有重要的疾病,极大地影响了畜禽的生产性能,而且多病,威胁人类健康。虽然苍蝇真的很讨厌,但它是一个真正的“飞行大师”。

苍蝇的主要飞行结构包括外部骨络和飞行肌肉。飞行时,我们用“8”字形的动作拍打翅膀。这种拍打翅膀的方式,可以使翅膀周围的空气形成涡流气流,帮助苍蝇轻松飞翔,把空气变成苍蝇的动力。

但是仅仅高超的飞行能力是不够的,还要灵敏的反应,只是苍蝇都是收缩的。复眼是位于苍蝇头部的感觉器官,可以360度感知周围情况,体毛也可以感知空气流动性的变化。在感知到威胁后的100毫秒,苍蝇的大脑已经能够做出反应,计算出最佳的逃跑角度和路线,成为苍蝇逃跑的工具。

学习写说明文 篇15

关键词:初中语文;说明文;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5-269-01

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作品类型较丰富,诗歌、散文、议论文、说明文等。许多学生爱学习记叙性的文章,而厌学说明性的文章;许多教师也认为,教学说明文总不如文学作品那么形象生动,课堂气氛很不活跃,死气沉沉;学起来不免让人感到枯燥、乏味。其实不然,众所周知,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是创造才能的催化剂。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行人教版义务教材初中语文也考虑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入选的一些说明文,多是精美的科学小品,不少写得形象生动,通俗活泼,让人读也饶有趣味。教师只要根据说明文本身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就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说明文的兴趣。

一、明确目标

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三册重点培养说明性文字的读写听说能力,它是由第二册重点培养记叙性文字的读写听说能力的基础上,过渡而来的。况且,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的,说明也是常见、常用的表达方式之一。说明文同人们的生产、工作和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是文学作品所无法替代的。学生的说明能力强,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可见,学好说明文,树立明确的目标,今后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在上说明文之前,让学生了解说明文的几大特点,说明对象、说明对象的特点、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及说明语言的特点。上课时有的放矢,学生不会茫然若失,无事可做了。

二、教之以情,学之以趣

“以情动情”是教育的共同规律。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来说,是导体,是火种。教师首先要善于将自己对教材的感受及情感,体验传导给学生,让学生爱读说明文。如果教师自己都厌教,那么,怎么谈得上学生“学海无涯乐作舟”呢?如教《看云识天气》时,采用“同学们,今天我想请一位同学到台上来讲一讲今天的天气情况,也就是向大家做一个天气实报”这样一来引发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为愿学和乐学奠定了基础。

三、充分利用和发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

叶老说过,说明文“是传授知识的文字”。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根据说明文具有知识性强和中学生正处于求知欲旺盛期的特点,教师只要充分利用和挖掘现成教材中的趣味因素,一定会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例如第三册中,《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既富有知识性,又饱含强烈的爱国激情;《桥之美》,《说屏》,语言优美生动,对提高学生的语言欣赏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奇妙的克隆》,《生物入侵者》,科学性强,有利于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这样一来,学生学习说明文的热情就会超越学习其他文体的文章。

四、课内外结合,重视实物教学

说明文的说明性强,即实用性强。教学中,教师把学生各门学科的学习内容联系起来,课内外生活结合起来,多让学生留意自己身边的事物,显示说明文学习的指导作用,也能激发学生学习说明文的浓厚兴趣。《中国石拱桥》是一篇平实的说明文,内容浅显易懂,倘若按一般的教学要求,用两节课的时间来学习文章的内容和各种说明方法,时间绰绰有余,但课堂毫无生气,苍白干瘪,学生注意力必然分散,学习积极性不会高。因此,在教学时以课本为本,从广度上开拓,选择知识点延伸扩展,介绍乡土桥梁名胜,引进桥梁知识,不断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使学生多汲取营养,尽量把课上丰富生动,学生当然兴趣盎然,学习效果也高。也可以将这一做法延伸到课外,要学生去观察家乡的桥梁,用说明性的语言来写家乡的桥梁,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借助于说明文的语言魅力

说明文的客观性很强,就是语言要求准确、简明和周密。教学中,教师只要抓住一些关键词句,让学生体会语言的准确性、分寸,同样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说明文的兴趣。再如,讲“石拱桥”特点时,“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其中关联词表示出“形式”到“质地”的主次与递进的关系,不仅形体美,而且耐用,这足以说明石拱桥的好处了。讲“赵州桥”的特点之二时“大拱桥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让学生画出三幅大拱上有小拱的不同位置和数量的三座桥,进行比较,体会出说明语言的真正魅力。

上一篇:绿城物业客服工作总结下一篇:文明礼貌服务倡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