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设计课程标准解读

2024-11-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包装设计课程标准解读(精选8篇)

包装设计课程标准解读 篇1

课程评价建议

第二节 课程评价建议

一、关于发展性评价观

评价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对学生的学业评价、教师业务水平提高的评价和课程本身发展的评价,这里讨论的是学生的学业评价。我们反思以往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过分关注对结果的评价,而忽视了对过程的评价;过分关注评价的结果,而忽视了评价过程本身的意义;评价内容过于注重学业成绩,而忽视综合素质的评价和全面发展的评价;评价方法单一,过于注重量化和传统的纸笔测验法,而忽视了评价主体多源、多向的价值等等”。

针对评价中的问题,课程改革提出了学生的发展性评价的理念,通用技术课程对学生评价也应遵循这一理念。发展性评价集中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思想。学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教育的意义在于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完善。发展性评价所追求的不仅仅是给学生的学业下精确的结论,更不是给学生一个等级分数并与他人比较,而是要体现对学生的关注和关怀,要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更要发现学生的潜能和特长,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和发现自我。

通用技术课程把对学生的学业评价视为与教学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评价不是为了完成某个任务,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对学生评价的过程就是他们学习的过程、是知识建构的过程。发展性评价要体现评价内容的有效性,评价最能体现教育目标的内容,而不是容易考核的内容;要体现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将作品评价、访谈评价和纸笔测验等结合起来;要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参与程度,给学生提供自我评价的机会,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的制定,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反思。

二、对“评价原则”的具体说明

在对学生进行通用技术课学习的评价时,要遵循的原则:

1、发挥评价的激励、诊断和发展功能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不同的学生个体在智能方面存在差异。在技术学习方面,不同的学生也存在着差异,往往表现为不同于他人的技术素质、生活经历、爱好、长处和不足等,这使得每一个学生在技术方面的发展速度和侧重点有所不同。评价要能及时反映每个学生在不同技术领域的学习水平,以正面鼓励为主。

教师要对学生技术学习中多方面收集到的评价信息进行分析,从而正确判断每个学生学习中出现问题的症结所在,以便于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实行有效指导,同时,还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技术学习的不同特点及其发展潜力,为他们提出适合其技术发展的有针对性的建议。

2、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在技术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反思,是通用技术课程的特点之一,所以学习实践的过程对学生而言尤为重要。在技术实践中,由于目的设定的合理性和技术手段完善性等因素的困扰,不可能保证每一次活动都能成功,但是不成功的技术活动不等于没有价值。有的学生的技术作品,独立地看其技术目的性是合理的,技术方案也是可行的,手段似乎也没有什么问题,却有可能暂时得不到预期的结论,我们却不能因此而否定他在这一技术活动中的实践和探索的过程,以及从中获得的一些技能、方法、经验和对技术的独特体验等。只关注技术学习的结论,会导致学生求平庸而不思创新、图结果而轻视思维过程,对技术活动中出现的问

题或困难绕道而行,久而久之,技术活动中最为重要的东西就被摒弃在了评价的视野之外。过程性评价,一是应把评价融入技术学习的过程之中,根据课程标准的内容目标,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知识和技能、设计与实践能力、合作、交流与分享等方面进行描述,判断学生当前的学习状态,指出学生的发展变化及其优势和不足,为教学提出具体、合理的改进建议;二是在确定评价方式和制定评价量规时,应有意识地使得评价的过程成为学生学习和建构的过程,成为展示技术活动的经历的过程。

强调过程评价不是否定结果评价,片面地倾向某一方面,都不是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在评价的实施过程中,如果学生对自己的方案或作品感到不满意,在不影响后续学习的前提下,可以允许他修改或重试,直至满意。

3、全面评价与单项评价相结合对学生的评价应建立在全面评价和单项评价相结合的基础上。学生学业的评价要力避简单化的倾向,那种一学期结束或一个模块学完后,由教师笼统、含混地给每个学生打个分数的做法,缺乏具体的数据信息的支持,科学性规范性不够,难以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业情况,起不到激励鼓舞的作用。

在通用技术课程的9个模块中,不同模块的不同内容,均对应着一定的目标和内容,评价的项目和标准也是不一样的,比如,“技术与设计1”模块的“设计过程”主题,评价项目侧重于能否合理确定设计对象,能否根据要求确定设计方案,能否正确表达设计意图,能否对方案进行反思和改进等,而在“服装及其设计”模块的“服装与文化”主题中,评价的项目侧重于对服装的基本要素的了解和对服装与社会文化的关系、服装款式、服装色彩等等。对于同一内容,还应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可见,技术活动中的评价标准不是千篇一律的,既要关注学生技术活动的整体评价,还要同时关注各个环节和不同维度的评价。

4、阶段性评价与日常评价相结合由于技术学习的丰富性,使得单纯的阶段性评价(如期末测试)不足以全面反映学生技术学习活动中鲜活的、最有意义和最现实的状态。

对学生技术学习中的学习态度、知识技能、方法领悟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创造能力等方面的评判,需要在技术设计与问题解决的特定情境下进行动态的、实时评价,要对学生技术学习中的优势和不足进行及时点评,及时了解他们在技术学习中的过程性表现,将这些日常技术活动中的各种学习信息进行收集、汇总,并与阶段性评价相结合,达到全面评价的目的。技术活动的日常评价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第一,日常评价要求教师运用质性评价的方法评价学生,所谓质性评价,是相对于量化评价而言的,通过与学生直接接触,考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过程,了解学生所处的环境以及环境对他们产生的影响,达到了解学生的学习行为和过程的目的,质性评价中包含了对量化的研究。第二,对日常评价的结果要及时作好记录,形成良好的评价个案资料积累的习惯,避免走过场和流于形式的状况出现。

三、关于“评价主体多元化、方式多样化”

1、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要改变仅仅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态,鼓励学生、同学、家长以及校外相关机构等参与评价,使评价变为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活动,这就是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多元化的评价主体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学生参与自我评价的好处在于:第一,能够提高学生技术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对技术学习的过程进行反思,使评价成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激励的动力;第二,学生对其他同学的评价的过程是学习和交流的过程,从中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家长参与评价的好处在于:调动家长参与对子女教育的积极性,增强学校、家长、社会的密切联系,同时有助于学校、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实际情况,尤其是运用技术

解决生活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校外相关机构参与评价的好处在于:不再仅仅是从书本到书本的评价,增加了从实践出发,检验学生学习技术的实际水平的评价角度,使学生的技术学习过程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社会。

需要指出的是,教师在多元的评价主体中,仍起着重要的组织和引导作用,教师要善于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引导学生、家长和校外技术场地指导人员,依据技术学习的评价要求和学生的学习特点积极参与评价。

2、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由于通用技术课程的实践性、综合性、创造性的特点,决定了课程的评价是开放的,评价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技术课程的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就是要改变以往多以书面测试为主的评价,通过对学生设计方案及作品的评析、访谈评价、问卷评价、技术活动报告集等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

评价方式是为一定的评价目标和评价内容服务的,不同的模块内容有不同的特点和表现形式,评价的方式方法也应有所不同,每一种评价方式都有其优势和局限性,都有其适合的条件和范围。在评价方式的选择时,应该考虑评价目标、评价内容、评价对象和评价现场等实际情况,选择运用或综合运用各种评价方式。

书面测试:对于通用技术课程的基础性技术原理和知识,利用书面测试进行评价是恰当的,能够较好地保证评价的覆盖面和深入程度。在书面测试的试题内容上应有所改变,应不同于刻板生硬的测试题,采用较为灵活的试题形式,结合生活和社会的实际问题,考查学生运用技术知识解决问题的思路。评价结果可以百分数出现,也可以以等级的形式出现。方案及作品的评析:学生的通用技术课程作业的呈现形式丰富多彩,有的以方案或作品的形式出现。对学生作业的分析和评价,是过程性评价的重要体现。有的作业可以采取先由学生互评,给作业写出评语、评出等级,再交由教师评定,教师一是从作业本身的创意、合理性、简约性、适用性等方面进行评价,二是评价学生对他人作品的评价,从中了解学生对技术活动的目标、内容、标准等的把握程度,同时写出评语,确定等级。

访谈:这是一种个性化的、有一定深度的考评形式,由教师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面谈或书信交流或电话沟通或网上交谈,可以定期进行,也可以由教师根据课程内容的需要和学生在技术活动中出现的问题随机进行,其目的是以与学生沟通、答疑、解惑为主,它不同于其他评价方式,进行一次就可确定一个成绩,而需要教师和学生在充分放松的状态下多次讨论和对话,共同作好访谈内容的记录,作为学生技术活动档案的重要信息之一。

技术活动报告:是过程记录的评价方式,教师和学生都参与记录。学生记录的内容可以有:作品产生过程的说明、作品的图片、解决疑难问题的独特的方法、合作交流的体会、自我反思等等,记录的内容是开放的,学生的一点一滴的感受均可记入。教师记录的内容可以有:与某位学生交谈的记录,每一位学生每份作业的评定,学生在各阶段的评价成绩,教学过程中的反思等等。其他评价主体也可参与技术活动报告的记录,这些记录构成每个学生技术学习的活动性信息。

不论何种评价方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都是至关重要的,应根据评价的目的、内容和目标,选择和确定有效、可行的评价方式。

四、对“评价的内容”的具体说明

1、知识与技能

知识是客观事物的属性和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陈述性的知识,也称说明性知识,是指事实性的信息,即“是什么”的知识,该类知识是描述性的,能够被叙述出来;另一种是程序性知识,是指

怎样进行认知活动的知识,即“如何做”的知识,其特征是难以可言传。通用技术课程中,既有陈述性的知识也有程序性知识,更多的是程序性知识。

从评价的角度来看,陈述性知识主要考查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的记忆水平,而程序性知识主要是考查学生在所经历的实践活动中,实际的操作步骤、方法和规定等。技能考查则是依据不同的内容要求考评学生技术应用的能力。

技术课程中知识类内容的评价一般采用书面测试、课后访谈等方式进行,技能方面的评价多采用方案及作品的分析、技术报告等方式实现。知识和技能的评价不可能截然分开,很多技能的评价中就包含了知识的成分。技术课教师应依照课程标准,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针对本校学生的基础水平,提出不同技能所对应的评价要求。

例 关于“技术设计的交流”的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评价:

会使用常用的技术语言表达设计

会绘制技术草图

会绘制简单的三视图

会识读简单机械加工图

会识读简单的效果图

会识读线路图

会使用恰当的方式与他人进行交流

会使用口头表达方式与他人交流

会采用技术图表与他人交流

会利用技术模型与他人交流

会利用计算机演示文稿或网页的方式与他人交流

对某一项的评价还应有具体要求,如“会识读简单机械加工图”,是指学生能读懂简单的加工图纸、部件的加工要求等,能看明白图中标出的在加工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如从局部剖面看懂部件的内部结构和特殊加工要求等。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对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评价还是技能的评价,评价问题的设计应具有真实性、情景性,便于学生形成对现实生活的领悟能力、解释能力和创造能力,不应出现缺乏真实性的孤立的问题或测验的题目。

2、过程与方法

对过程与方法的评价,需要了解的是学生信息的筛选、知识的运用、思考的性质、方法的形成、方案的确定、模型的制作等技术活动过程中的学习状况,以及对技术活动的过程的体验等。

例 “自动注水式电热水器的水位控制方案的设计”中的过程与方法方面的评价会运用闭环控制系统的原理进行方案的设计

影响水位高低的因素有哪些

列出被控参数、控制参数

检测水位的传感装置需要有什么功能

确定一种设计方案,指出它的特点

画出设计方案的若干草图

会使用适当的装置和材料(模拟)实现设计意图

可以选择哪些水位检测装置

你所选择的装置有什么独到之处

注水管、注水开关等的选择有什么独到之处

水位的上下限如何选择

实施中可能出现的疑难问题是否事先做过试验

试验、调试中的偏差如何处理

会对本设计的方案和实施的过程进行反思和客观评价

本系统的设计给你带来哪些收获

设计中运用了哪些学科知识

设计是否有与众不同之处

设计和实施中存在的缺陷有哪些

你认为哪位同学设计中的哪一点创意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例是从这一简单控制装置设计所要经历的方案设计、方案实现和反思评价这一过程中,列出了一些需要分析、比较的问题作为过程和方法评价的“点”,为教师提供评价的参考,并非都是按照这些条目来做,因为在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对同一技术学习内容的评价标准和要求是不同的或有所侧重的。

值得注意的是,过程与方法的评价并非一般性的过程呈现。技术问题在很多情况下是两难问题,过程与方法评鄣牧榛昃褪强贾ぱ诖碚饫嗉际跷侍馐彼泶锍龅乃嘉牧槠淼那ㄒ疲榈奶嵘椒ǖ娜诤希椎娜ê猓杓频拇匆猓寄艿耐黄频鹊龋枰淌脱餐蹲健⒓锹己屯诰蛘庑┥凉獾恪?br>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是对学生技术活动的精神层面的分析和评价。

对学生技术活动的情感、态度的评价,首先,评价要使学生保持对技术的亲近感、新鲜感、持久的兴趣和激情,有激情才可能有创新;第二,评价要让学生懂得技术活动不总是圈定在冷冰冰的技能传授和功能实现的范围,技术世界除物质性以外,更有其精神和文化的丰富性和多面性;第三,评价要树立学生对技术应有的态度和品质,技术是在不断的问题解决中发展的,正如学术意味着争鸣,技术也意味着探索,多一份对技术的执著,就多一份创造的可能。

对技术活动的价值观的评价过程,是引导学生理解技术文化的过程。技术文化是技术的精神家园,学生对“技术是文化”、“技术中的文化”和“技术与文化”等的理解,不是凭借陈述性知识所能表述的,是在具体的技术活动的体验中,在对其技术实践的评价(他评与自评)中逐步生成的。它体现在技术的人性化关照,技术的美学表达,技术的生态意识,技术的伦理意识,技术的批判意识等诸多方面。通用技术课程各模块的内容标准中均体现了对技术文化的关注。

在对技术活动的情感、态度的评价中,可操作性是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可以根据评价的内容对其进行分解,提出评价的具体指标,对难以提出评价指标的内容,则可模糊一些,由评价者依据经验、在一定的资料支持下进行质性描述,避免轻易量化、固化一种不成熟的模式,以防片面的评价而挫伤学生对技术的热情。

例 关于“城市人行天桥的构造设计”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评价

生活中你是否会有意识地注意观察诸如人行天桥之类的建筑

面对一座人行天桥,你想到了与此有关的哪些知识、原理或资料

能否想起给你印象较深的人行天桥是哪一座,它的特点是什么

从物质的角度看,这座天桥满足了什么功能

你是否喜欢与人交流对这座人行天桥的看法

如果有人与你持有不同看法,你如何对待

你认为这座人行天桥还应满足人的什么需要

天桥的上下行道路是否方便行人负重、推车等行动

天桥是否方便人们在特殊天气中的行动

天桥的是否方便特殊人群(幼儿、老人、残疾人等)的行动

你认为这座人行天桥的具有哪些文化特征

天桥是否符合一般人的审美标准

天桥具有哪类建筑风格

天桥是否与周围的建筑保持和谐的格调

天桥是否符合环保的要求

这座天桥与其他人行天桥不同之处有哪些

如果让你重新设计这座人行天桥

你认为这座天桥的设计缺陷有哪些

你认为人行天桥是否需要装饰

你认为人行天桥是否需要绿化

你对人行天桥的设计构思有什么独到之处

包装设计课程标准解读 篇2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 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 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 摄乎大国之间, 加之以师旅, 因之以饥谨;由也为之, 比及三年, 可使有勇, 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 如五六十, 求也为之, 比及三年, 可使足民。如其礼乐, 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 愿学焉。宗庙之事, 如会同, 端章甫, 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 铿尔, 舍瑟而作, 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 春服既成, 冠者五六人, 童子六七人, 浴乎沂, 风乎舞雩, 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 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 其言不让, 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 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 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 孰能为之大?”

现在来看, 这可算一则课堂实录。笔者尝试着把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2001年6月颁布) 》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作为观察的依据, 来分析孔子的这堂语文课。我们发现, 它具备以下几个鲜明特征:

首先, 它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价值观。《改革纲要》和《课程标准》确定语文课程必须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这种个性发展可以从三个维度来透视:其一, 学生与自我的关系, 他们是有生命意识的人, 自主、自由的人;其二, 学生与他人及社会的关系, 学生是善于发现并欣赏他人的人, 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有文化的人;其三, 学生与自然的关系, 学生是具有生态伦理意识的人。具体到语文学科, 《课程标准》要求:高中语文课程应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在继续发展和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有效地发挥作用, 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 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 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 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 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 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由此观照, 我们发现孔子的这堂课, 恰好是利用语文课堂听说能力训练的过程, 以认识自我、了解社会、规划人生为基本内容, 着眼于培养学生远大的理想、良好的性格、卓越的实践能力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而且它体现了对每一个的学生着想的意识, 是一堂真正符合课程创新理念的好课。在孔子的教育引导下, 其弟子无疑都是具有优秀素质和强烈社会责任感、清晰自我认识和明确目标追求的优秀青年, 比如曾点的理想展现的境界貌似渺小, 实则蕴蓄着社会安定、国家自主、经济稳定、天下太平的强大背景。每个人都可享受真善美的人生, 实在是人民安强康乐的大同世界图画, 而且还彰显了曾点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所谓“自然伦理意识”。

其次, 它突破了科学主义语文工具性的桎梏, 特别注重语文人文性特点的开掘。《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的界定是这样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很多时候语言并不仅仅只是用来与外界交流, 而是作为我们在内部世界进行思考等精神活动的凭借。语言天然具有人文性, 语言是人内部活动的手段, 是一种创造性的生命活动和精神活动, 语言的人文价值理当大于它的工具价值。以此为立论的基础, 语文即便等同于语言, 语文课程和教学也必须要关注丰富的文化内涵、精神情操、审美价值。人文性强调语文不但是语言形式的载体, 更是历史文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载体, 所以, 语文课程不但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而且要着眼于对学生思想感情的熏陶、文化素养的提高。孔子这堂课的人文性恰好充分体现在这一点。它着眼于学生的精神世界, 课堂的主题是人生规划、理想教育。上一段的阐述已经比较充分, 不再赘述。二是课堂呈现美的特质。《语文课程标准》强调, 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 科学技术的创造发明以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都贯穿着审美追求。未来社会更崇尚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 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 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孔子很好地贯彻了这一点, 这堂课无处不美:师者孔子的循循善诱、春风化雨是美, 含而不露又坦荡磊落是美;学生子路的率尔而对、绝对自信是美;曾点的从容不迫、高雅清华是美;谦谦君子的冉求、端庄俊美的公西华无一不美。不止于此, 四弟子描述的情境各个不同却又各个惹人悬想, 让千年后的我们和五位在场者都获得了美的享受:振困济危、安邦立国让人热血沸腾, 爱民勤民、物阜民丰让人感念欣慰, 祭祀会盟、有容有度让人心身端肃;而“莫春者, 春服既成, 冠者五六人, 童子六七人, 浴乎沂, 风乎舞雩, 咏而归”更是让人无限神往, 雀跃之心难以按捺, 我们或可获得生而为人的纯真快乐。这堂课的人文性还体现在师生个性的自然流露, 或者说各人缺点的毫不讳饰上。子路的冒失和自负, 曾点的散漫和自得 (笔者孔间) 都让人忍俊不禁, 更有意思的是师者孔子不断变化的态度——一哂一叹, 先是“亦各言其志也已矣!”的含而不露, 紧接着又对由、求、赤不吝赞赏, 让课堂呈现因材施教的智慧和自然生成的美感。当然, 孔子的语文课也并未脱离语文工具性的基础特征, 他是把语言的学习放在交际的情境中去实现的, 我想至圣孔子是真正懂得“交际的工具终须在交际过程中方可掌握”的道理的。

再次, 孔子课堂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现代学习理念。《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 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 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 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激发其学习兴趣, 调动其持久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了解自己, 了解学习的对象, 学习应当是“接受”和“探究”的和谐统一。不能忽视对必要的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针对我国学生目前的实际情况和教育发展的需求, 特别要重视探究学习。学习需要独立, 也需要合作。今天强调合作学习, 是为了提高群体学习效率, 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帮助学生克服自我中心的思想倾向, 使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活动, 学习正确自如地表达, 敞开自己的心扉, 同时也学习倾听他人的意见, 吸纳他人的意见, 深入到别人的内心世界, 在追求共同目标的学习过程中, 学会协作和分享, 学会宽容和沟通。孔子这节课的自主既体现在四弟子各人不同的人生规划上, 也体现在个人不同的学习方式 (比如曾点的鼓瑟) 上。这节课最大的特色无疑是讨论的形式, 四弟子各抒己见, 氛围热烈, 而且在倾听他人见解的同时, 还在做着主动而有效地调整 (比如求“如其礼乐, 以俟君子”的补充、赤“非曰能之, 愿学焉”的表白) , 这无疑是分享和合作的体现。尤其有意思的是曾点的追问, 固然也许是因为受到老师表扬之后有些自得, 于是一脱潇洒优雅的风范, 转而故意停留想要弄清楚独获褒奖的原因, 但是师者孔子适时的敲打点拨明显发挥了启发诱导的作用, 学生曾点探究学习的欲望或已得到点亮。

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课程标准解读 篇3

【关键词】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课程标准解读;课程理念;专业特点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4-0073-04

【作者简介】丛开源,江苏省南通中等专业学校(江苏南通,226011)党政办公室主任,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服装专业课程改革与课程建设。

课程是使教学达到预期目的的一种手段,课程研究在教育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课程标准作为课程改革和课程实施的平台,其重要性越来越凸显。课程标准具备一般标准的基本特征,但是,课程标准不是硬性的规定或准则,更不是简单的限制,而是课程实践的参照与导向。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输送数以亿计的初、中级技术技能型人才,制订中等职业教育核心课程标准突出了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理念和价值取向,是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服务学生发展需求的必然。为此,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课程标准的编制突出了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理念和价值取向。

一、以课程观统领课程标准

(一)贯穿课程理念

课程观是对课程的各种认识和看法的总称,包括对课程的概念、课程的编制、课程的实施、课程的评价等各个方面的认识。新的课程观认为:课程是预期的学习结果,是学习者从学习活动中获得的一切经验或体验。由此可以看出,关注学生在获得经验中的体会和强调学生在参与活动中的发展是新课程观的核心理念,其实质是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

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课程标准在编制过程中以新课程观核心理念为主线,体现了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经验的课程价值。以“服装造型设计基础”课程为例:“课程设计思路”回答了“创设活动的依据”,“课程目标”回答了“活动效果的预设”,“课程内容与要求”回答了“获得经验的媒介”,“实施建议”回答了“获取经验的方式和手段”,系统架构了学生形成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人格能力和社会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这种在“做中学、做中教”过程中关注学生与教师在经验中不断成长和发展的课程理念,要求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更多的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也要求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更多的是知识的自主建构者。在互动、碰撞、交融过程中,教师不断反思教学方法和策略,学生不断修正思想观点和行为。[1]

(二)突出职业能力

将知识、技能和态度在特定的职业活动或情境中进行类化迁移与整合所形成的能完成一定职业任务的能力被称为职业能力。“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以服务为宗旨”就是指“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出发点”;“以就业为导向”就是指“把服务于社会对职业性人才的现实需求和学生优质就业作为落脚点”。两者的有机结合就是强调要把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作为着力点。

专业能力(知识应用)、人格能力(行为方式)和社会能力(价值观念)构成职业能力的三个维度。可以这样认为:在具体的工作情境中,引导学生以合理的行为方式和积极的情感态度,建立知识与任务(给定的任务、重组的任务、未来的任务)的联系就是职业能力的培养。

比如:中等职业教育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服装结构设计基础”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为“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变化规律,能依据制图规定和方法步骤进行一般式样服装结构制图,形成要素整合、观察比较、解析评判等基本职业素养”,它整体综述,高度概括了专业能力的特征和要求,以及知识与任务联系的方法。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为:1.掌握结构设计原理与规律,掌握服装结构设计的方法和步骤,树立科学、系统的结构设计理念。2.理解人体结构与服装的关系,能感知二维形态与三维形态空间转换关系,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评价和借鉴服装典型品种流行款式结构变化和板型特点。3.具备识读理解任务单和一般式样服装款式图结构特征的能力,能运用平面结构设计的原理、方法和规律进行一般式样服装结构制图和用料核算及排料。4.具有独立思考、获取资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安全、节约、环保意识。5.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操守和勤于观察、敏于发现的求实精神。这种分点描述指明了知识与行动的内在关系,呈现了职业能力构成要素,传递了应该以什么样的行为方式、行为规范来获取、应用并检验知识。

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是基于职业行动领域典型工作任务提出的,从分析学生基本情况、培养能力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入手,按照工作任务的逻辑关系设计学习领域,对建立知识与任务的联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服装结构设计基础”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与要求”为例(如表1所示):

表1 “服装结构设计基础”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与要求”

[模块教学

单元内容及要求参考

学时衬衫结构设计略略略连衣裙结构设计 连腰型连衣裙结构设计1.具备根据文字描述,绘制连腰型连衣裙平面款式图的能力

2.认识连腰型连衣裙构成的原理和因素

3.能运用原型法结构设计原理和方法,依据人体和款式特征,结合给定的规格和要求,完成合体连腰型连衣裙结构制图

4.掌握连腰型连衣裙的放缝、用料核算与排料的依据和方法

5.能运用原理和规律,初步进行连腰型连衣裙结构分割变化设计

6.具有把流行元素运用于连腰型连衣裙结构设计的能力8接腰型连衣裙结构设计1.具备根据文字描述,绘制接腰型连衣裙平面款式图的能力

2.认识接腰型连衣裙构成的原理和因素

3.能运用原型法结构设计原理和方法,依据人体和款式特征,完成接腰型连衣裙规格设置与结构制图

4.掌握接腰型连衣裙的放缝、用料核算与排料的依据和方法

5.能运用原理和规律,初步进行接腰型连衣裙结构分割变化设计

6.具有把流行元素运用于接腰型连衣裙结构设计的能力8]

“服装结构设计基础”课程标准中的“课程内容与要求”以服装结构制图的依据、规定和方法为先导,以制图要素间的依存与衔接关系为主线,围绕服装结构制图原理、规律的应用设计教学任务(模块与单元),以职业领域工作内容的实施程序来列举技能与知识要求。在体现任务内容对接职业标准的同时,内容与要求既指明了创设工作情境的方法,又反映了知识与给定的任务、知识与重组的任务、知识与未来的任务之间的联系途径。

二、以新理念引领课程标准

(一)德育放在首位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中指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在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办学方针的同时,必须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也就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因此,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具有现代职业理念和良好职业操守的高素质人才,是中等职业教育教学任务的重中之重。

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课程标准的编制坚持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课程标准的构成要素之一。以职业情感的培养为切入点,强调把职业岗位所需的情感态度、品质素养融入相关专业教学活动中,实现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的统筹推进(如图1所示)。

(二)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

职业教育的“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在《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中,关于“以学生为本”的描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二是服务学生职业生涯和可持续发展需要。

职业教育的“以人为本”,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是核心。“就业创业能力”主要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第一是职业适应能力,表现为能熟练运用技术(技巧)和知识完成具体工作任务;第二是职业综合能力,表现为拥有发现或创造一个新的领域,通过科学决策能综合运用专业技术和方法创造新事物并产生成效。因此,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课程标准突出了让学生在观察、分析和感悟过程中了解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为依据,以学生的现有经验为起点,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强调感知与体验、表现与创造并举,倡导教师要从主讲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只有针对学生的特点,通过满足学习需要,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服务学生职业生涯和可持续发展需要是关键。“职业生涯和可持续发展”主要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第一是职业发展能力,表现为任务组织、优化和一定的职业迁移能力和把握机遇的能力;第二是终身学习能力,表现为对工作的反思、未来的思考,形成自我规划、设计任务并寻找适合自己学习机会的良好习惯。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课程标准在对总体框架设计时预设了两个空间,即:在保证基本规定的同时,给予学生探索的更大空间;在确保课程目标的同时,给予教师更大的发挥空间。两个空间的预设起到了三个“有利于”的作用。一是有利于处理好知识与行动、理论与实践、现实与愿望的关系;二是有利于突出教学活动的职业性、生活性、人文性和拓展性;三是有利于营造民主、开放、共享的教学氛围。

三、从专业特点出发体现课程特质

(一)展现专业特点

在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中,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归属于文化艺术类。

“设计”是把计划、规划、设想通过某种形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可以把任何造物活动的计划技术和计划过程理解为设计,设计属于艺术的范畴。“工艺”是指劳动者利用各类生产工具对各种原材料、半成品进行加工或处理,最终使之成为成品的方法与过程,工艺包含科学和技术。

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融合艺术与技术双重属性,艺术、科学与技术相互融合的多学科性是其表现特征之一。因此,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课程标准的制订,必须结合专业特点,深入分析交叉学科之间的联系,以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和加强技术与艺术的对话为突破点。

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课程标准很好地把握了“艺术融入技术、技术凸显艺术”这条主线。该课程标准把情感性、物质性、人文性、生活性、创造性与实践性等进行整合和包容,倡导学生在多种学科要素交织与交融中增长知识和能力、在不断发现和创造活动中提升职业素养,科学地勾画并理顺了技术基础与审美表现、工程技术和美学艺术、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相结合的关系。

(二)反映课程特质

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课程标准,不仅要体现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而且要从课程的角度深刻反映内在特质,唯有如此,才能正确体现对教学活动的规定性与教学内容的指导性。

“服装造型设计基础”和“服装设计辅助软件应用”等课程,具备视觉性和艺术性特质,以视觉形象承载和表达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审美情趣,强调观察、感知和表达。课程特质表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是前提,合理表达物质形态是根本。因此,课程必须正确处理好精神和物质的关系,在尊重艺术价值和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上,要以形式原理和形式法则为依据,直观精确地表达设计意图和理念,围绕视觉经验、视觉感受、视觉表达来设计教学活动。

“服装结构设计基础”和“服装生产基础工艺”等课程,具备技术性和艺术性特质,以合理的工程技术方法解决物与物的关系,体现工程技术的美学艺术,实现功能与审美的和谐统一。显而易见,科学技术与艺术形式紧密有效结合是课程实施的关键所在。因此,课程的组织与实施,在遵循“技术设计赋予艺术设计以内容、艺术设计赋予技术设计以形式”的同时,重点围绕“技术合理性的验证、形态美观性的审视”“技术手段方法与服装风格特点的依存关系”以及“传达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等方面来设计教学活动。

职业教育课程的开发要尽可能地联系生产和生活的实际,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研究的过程和实践的过程。课程开发者必须关注现实生活、关注现实生产、关注现实社会,使课程与现实紧密联系,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各种素质的和谐发展。

21世纪初我国的基础教育展开的全国性的课程改革运动,由教学大纲转向了课程标准,由此,也牵动了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标准建设的热潮。进入21世纪,江苏省率先启动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主要专业核心课程标准的开发于2015年被纳入江苏职业教育重点工作。职业教育的课程标准体系比较复杂,在现代学徒制试点、产教深度融合、中高职衔接贯通的探索过程中,要主动适应现代企业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发展,进一步完善课程标准体系的建设。

【参考文献】

解读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篇4

教科版信息技术基础(必修)

适用年级:高一

教材特色: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这一总目标编写教材。教学目标:

按照课标要求,学生在学习本教材之后,应该掌握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基本方法;能熟练地操作应用常用信息技术工具,初步形成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理解并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明确社会成员应承担的责任,形成与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健康安全地使用信息技术。

教学主线:

从教材内容设计结构来看,本册教材由7章组成,每一章都有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主题。其中第一章是概括性的,为后续各章节的学习做一些准备,其后各章是沿着培养信息素养的主线(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有侧重地展开的。

体系结构及课时数:

全书课时分配计划如下表所示,大约需要32课时完成。

第一章

第二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第三章2课时

第四章第二章

第五章信息获取 第六章

第七章4课时

第八章第三章

第九章信息的编程加工和智能化加工5课时

第十章第四章

第十一章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

第十二章6课时

第十三章第五章

第十四章音频、视频、图像信息的加工

第十五章7课时

第十六章第六章

第十七章信息集成与信息交流

第十八章6课时

第十九章第七章

第二十章信息资源管理

第二十一章2课时

第二十二章体例风格:

第二十三章本册教材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的基础,很好地衔接了初高中信息技术课的相关教学内容,也为后续各选修模块的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每章的开头都有简短的前言,概括地表述了本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关系,有助于学生掌握本章的主旨;每节学习导言包括一则有趣的小故事和学习目标简述,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思考和探索;每一节所展示的资料也贴近日常生活、易于学生理解;正文两旁的注释栏补充了很多课外知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此外,在每章的正文中加入了有助于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点的实践活动,在每章的的最后还附有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综合实践活动以及本章练习,有利于学生对每一章内容进行巩固。

第二十四章总的说来,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与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相适应,很好地体现了“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课程目标。主要特色如下:

1、教材内容和编排合理、科学,重点、难点分布恰当;

2、教材活动设计与选材贴近生活,易于学生理解、实用性强;

3、在实践活动中,很多是以专题形式呈现,通过合作形式培养整体意识和团结意识;

4、内容调理清晰,由浅入深,可操作性强,较好地处理了内容间的联系与衔接;

5、强调技术素养与文化素养的双重构建,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态度与价值观。

各章节涉及的知识与技能目标: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包含“信息及其特征”、“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两节。这一章是高中生信息技术课程的第一讲,通过介绍有关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将学生引入奇妙的信息世界,激发学习兴趣,提升求知欲。既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过去,也揭示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培养学生产生对生活中新技术的信息敏感度,能够紧跟信息化时代潮流。同时,通过一定情境案例展示,让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现实应用有所体悟,并且让其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本章的重点是能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并能对应实例说出其特征。本章的难点是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基本含义。

第二章“信息获取”,本章是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的首要环节,分为四节。第一节“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通过分析和比较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能有效规划信息获取的具体方案,同时让学生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意义,学会选择恰当的方法获取信息;第二节“因特网信息的查找”,通过搜索引擎的应用,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技巧,学会在网络中高效查找所需信息;第三节“文件的下载”,了解多种文件类型,尝试多途径下载文件,并优化下载方式,提高效率,对文件下载有整体认识;第四节“网络数据库的信息检索”,通过体验网络数据库,学会选择合适的网络数据库提高信息获取的针对性。

第三、四、五章均为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是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分别是信息的编程加工和智能化加工、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多媒体信息加工。其中,多媒体信息加工包括音频、视频、图像三个方面的采集与加工,这部分是与初中教材相关内容衔接较多的一部分,是初中内容的深化,并且更注重应用性。第三章中信息的编程加工主要依托VB程序进行介绍,通过体验一个完整的程序设计过程,让学生懂得用编程加工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客观认识程序设计的本质,消除对编程加工信息的神秘感和畏难心理。其后,通过体验几个智能化信息处理工具软件的使用,感受人工智能给人类学习、生活带来的影响,并了解其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对探索新兴科学技术的兴趣。第四章“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是人性化信息加工的两类重要应用。“文本信息加工”主要讲了汉字的编码和利用文字处理软件简单加工文本信息的方法;“表格信息加工”讲解了表格数据的简单处理和表格数据的图形化。通过本章的学习,将进一步体验和认识文本信息加工和表格信息加工的实际价值,特别是如何很据需要选择适当的表达方式去有效地表达信息。第五章“音频、视频、图像信息的加工”带领学生体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培养正确信息处理价值观,学会选择恰当的学习处理软件,有效完成信息加工任务,并且能够客观分析和评价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这三章的重点是能熟练运用文字、图表、多媒体、程序或智能工具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难点是能根据任务需求,选择适当的加工工具,掌握相应软件的操作技巧。

第六章“信息集成与信息交流”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信息集成、发布和交流能力。主要依托个人网站制作这一方式,介绍信息集成和信息发布的过程,学会发布网站、传播信息;利用论坛和QQ等平台讲解信息的交流和意义,了解信息交流的多种类型和交流工具,同时强调了信息安全、文明上网的重要性,增强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伦理道德和法律法规意识,健康负责地使用信息。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解读 篇5

世界各国在中小学外语课程价值方面所取得的成绩

学习外语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材素质的提高

学习外语符合信息时代的要求

学习外语有利于学生在多元社会中发展

学习外语有利于认识能力的提高

学习外语有利于良好的性格、品德、意志和交往合作精神的发展

欧洲委员会对低龄儿童外语教学达成的共识

小学开设英语可以更好地利用儿童习得语言的天赋

对最佳年龄无定论,倾向于9岁开始

低龄外语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中学的外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低龄外语教育应该与学校其他学科相互渗透,相辅相成教师的语言水平和教学能力是两个重要的因素

世界各国在小学外语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

1.小学外语教学的目标与方法问题

注重发展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注重外语口语交流能力的发展,注重文化的理解。

2.小学与中学的有效衔接问题

在小学与中学的有效衔接问题上,很多国家还没有成功的经验,特别是面临语种选择较多的国家尤其重要。

3.课时问题

研究表明,更多的短课时比较长的较少的课时更有利于学生的语言发展和能力的形成。

4.起始年龄问题

关于起始年龄的问题,尚无定论,一般倾向于从九岁开始。

5.小学外语的评价问题

在评价问题上,各个国家都比较重视语言运用的能力和表现,同时,也重视采用标准化考试的方式,统一地评价教学的效果。

6.师资的补充和培训问题

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

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

强调课程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大胆

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过程

课程改革的任务

1.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使学生树立自信心

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4.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5.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6.培养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力和创新精神

7.了解世界中西文化的差异,形成健康的人生观,培养爱

国主义精神

8.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1.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

2.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

3.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4.采取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

5.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6.开发课程资源,扩展学用渠道

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1.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2.强调主动学习的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

程和成为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3.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4.关注学生学会做人的发展

5.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的人格,创新精神和实

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质和环境意识

9—12岁孩子的特点

1.好奇,好活动,爱表现,善模仿

2.对陌生的英语有好奇心

3.很少有羞怯感,喜欢引起别人的注意

4.听觉敏捷,模仿力和记忆力强,形象思维好

5.爱玩,爱唱,爱游戏,爱活动

目标的总体描述

一级(3—4年级)

对英语有好奇心,喜欢听他人说英语。能根据教师的简单指令做游戏,做动作,做事情(如涂色、连线等),能做简单的角色表演,能唱简单的英语歌谣,能在图片的引导下听懂和读简单的小故事,能交流简单的个人信息,表达简单的情感和感觉,能书写字母和单词,对英语学习中接触的异国文化感兴趣。

二级(5—6年级)

对英语学习有持续的兴趣和爱好,能用简单的英语互致问候,交换个人、家庭和朋友的简单信息,能根据所学的内容表演小对话和歌谣。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并讲述简单的故事。能根据照片或提示写简单的句子。在学习中乐于参与、积极合作、主动请教,乐于了解异国文化习俗。

对小学阶段语言技能的目标要求的特点

1.把听说作为英语学习的主要手段和理解与表达的形式。

2.采用听、说、读、写、玩、演、做、唱、视听等形式,表达语言习得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效果。

3.遵循综合语言能力形成的心理和生理发展过程,如果用

动作、体态、语言、做玩等多种外显形式促进技能的发展。

4.注重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在训练

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的活动中,充分利用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联想力等智力因素,通过唱、演、玩、画画、涂色、做手工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态度,兴趣等非智力因素。

基本学习策略

1.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的任务

2.主动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3.制订简单的学习计划

4.对所学内容能主动练习和实践

5.在词语与相应事物之间建立联想

6.在学习中集中注意力

7.尝试阅读英语故事及其他英语课外读物

8.积极运用所学的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

八年级(上)课程标准细化解读 篇6

一.课程内容摘录

1.以党的教育方针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观课程标准的的编导觉图编队全体学生 2.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兴趣在教学中陪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3.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让学生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4.积极倡导自立、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定、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5.努力把握语文课程开放而有力,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互相交叉、渗透、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二.学期目标

1.能用变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和主要内容,体味问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3.对课文内容的表达方式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能运用合作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4.在阅读了解五种表达方式。

5.阅读科技作品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

6.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体验。初步领悟作品内涵,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7.阅读古诗文、文言文时,能有意识在积累感悟中,提高品位和审美情趣。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8.写作方面,能多角度的观察生活,捕捉事物的特征,能有创意地表达出来,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说明文,做到清楚明白。9.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做到文从字顺。三.教学建议:

1.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2.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3.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4.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5.尊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四.单元及课程目标: 第一单元: 单元目标:

1.提高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以及精读。略读、浏览和阅读能力。

2.引导学生整体感悟文章内容,在初步领悟文章思想内容或艺术特色的基础上,精度品味语言,深入体会文章情景的美,人物形象的美,在美的中积累语言。

3.在明确文章历史背景的基础上,深入体会人物形象的内涵,领悟文章所展现的民族精神,倾听文章传达出来的人类的呼声,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的情感。4.积累与战争相关的诗句、名言、成语。

第一课:《新闻两则》

课时目标:

1.理解、积累“锐不可当、业已/阻遏”等词语 2.体会新闻的特点,明确新闻结构的五个部分。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培养在阅读中筛选要点能力。4.体会两则新闻不同的语言风格。

5.能给新闻拟标题和导语,尝试新闻的写作。教学建议: 抓文章特点,扬学生个性,挖创新潜解 创设战争氛围,激发爱国热情。第二课

《芦花荡》

课时目标:

1.理解、积累“寒暄、阴惨、转弯抹角、张皇失措”等词语。2.学习欲扬先抑的写法。

3.整体感知课文,培养速度文章并概括内容的能力。

4.引导学生品味语言,体会小说如白洋淀水一样清新的风格。教学建议:

品语言以点带面,评人物由表及里。重主导,层层设疑,促主题解疑创新。第三课

《蜡烛》

课时目标:

理解、积累“拂晓、瓦砾、地窖、匍匐、鞠躬、颤巍巍”等词语。

理解文中“蜡烛”的内涵,学习用真实的细节来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写法。自读课文,由深到浅的体会文章的内涵。

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品味朴实的语言,揣摩平淡却震撼人心灵的细节。教学建议:

重情景创设,燃心中烛火。重主体意识,展学生风采。

重人文熏陶,数和品信念。

第四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课时目标:

理解、积累“眼花缭乱、制裁、荡然无存”等词语。学习运用反语进行讽刺的写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概括内容。

品味或热情赞美或冷静嘲笑的语言,体会文章的悲剧效果。教学建议:

重诵读品味,品出人文内涵。重情感交流,升华爱国主题。重读写一体,深挖创新潜能。第五课《亲爱的爸爸妈妈》

课时目标:

理解、积累“纳粹、杀戳、蜿蜒、朝圣、荒谬、健忘”等词语。

学习用明线和暗线两条线索组织材料的写法。

快速自读把握文章要点,并且抓住自己感触最深的片段声情并茂的诵读。精度细节,品味关键的词句,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体会战争的罪恶;感受南斯拉夫民族的英勇;明确各国人民反战争、求和平的心灵是相同的。教学建议:

强化教师主导,提高自读效率。实施角色换位,体验人物心境。第一单元综合性写习活动

活动目标:

积累描写战争的诗词、军事成语、战争名言等,品味人类战争文化的内涵。寻访家乡的战争遗迹,了解相关的历史事件。

搜索并整理战争的相关资料,创办一份“世界何时铸剑为犁”专题。摘取专题的精华,师生合作,召开一次“世界何时铸剑为犁”主题班会 以“战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活动建议:

重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重自主学习,深入学生的创新潜能。重合作探究,开发学生的群体智慧。

第一单元写作训练:

写作题目:以《抒写和平》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写出自己对战争的看法。训练目标:

1.结合综合性学习活动,树立维护和平,为全人类幸福负责的信念。2.反思历史,分析现实,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写作指导:

1.自主搜索材料,创办“世界何时铸剑为犁”专利;

2.互相交流,摘取专利精华,召开“世界何时铸剑为犁”主题班会;

3.不拘一格,展现个性,倾尽真情,抒写心中期盼“世界铸剑为犁”的心声。第二单元教学目标

一、本单元都是叙事性作品,写的都是普通人。

二、本单元教学,要感受课文中形形色色的爱,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

三、学习本单元,要揣摩记叙文的特点,感受语言风格。

教学时间:22课时

课题:《阿长与山海经》

课时目标;

1、掌握文中出现的陌生字词,达到会读、会写、会用。

2、能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合作解决文章理解上的疑难,培养学生问题能力。3.深入领会作者对阿长的感情,建立朴素的阶段意识,热爱劳动人民。

4、学习文章人物描写的方法。

教学建议:

情境教学法,讲述法,讨论法,实践法综合灵活运用。采用上海育才中学“读读—议议—练练—讲讲”“八字四段流程”教学形式。课题:《背影》

课时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积累“狼藉、颓唐、琐屑、蹒跚、踌躇、交卸、典质”等词语。

2、品味文章朴实却饱含深情的语言。

过程和方法目标:

1、体会关键性语句的含义和表达作用。

2、学习本文独具匠心的传情艺术和精巧的构思。

3、体会作者的感情流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体察深厚而动人的父子深情,激发学生对父母的爱心。教学建议:

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教学方法介绍如下:

1、朗读法。纪实散文《背影》的语言平实自然,指导学生认真朗读,整体感知作品,获得心灵上的沟通和共鸣。同时,在诵读中理清文章的线索和行文脉络,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研讨探究法。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研讨文中关键性语句的表意和表达作用。课题:《

台阶

课时目标;1.知识与能力: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掌握小说内容的过程中分析人物的性格和品质;在写“父亲”的过程中增添写作热情、提高写作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文中“父亲”要强、谦卑的性格和勤劳的品质;感怀自己的父亲

教学建议:

对于八年级学生而言,本文情节的单一,文字朴素的特点,无疑给学生解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所以我们将本文定为自读篇目,预计课时完成,当然困难仍然是存在的。由于小说是以“父亲”的儿子为故事的叙述者,讲述“父亲”为盖新屋而拼命苦干的一生,表现农民艰难困苦的生存状态,和他们为改变现状而不懈努力的精神,作品兼有崇敬和怜悯的双重感情色彩,正是因为作者这种复杂的心态,决定了“父亲”的形象,具有比较开放的意义。所以分析“父亲”的形象,便成为学习本文的难点,要解决这一问题,又必然要以梳理的故事情节,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为前提,所以这个前提应作为突破全文的重点。课题:《 老王

课时目标;

1、根据教材的知识构建特点和学生思维活跃的特点,我确立本文的“知识能力目标”为: 深入理解老王的“苦”与“善”,把握老王的性格特点,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新课标要求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由此,我确立本课的“情感和态度目标”为: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弱者,并能以平等的观念和人道主义的精神关注他们的疾苦,培养学生的爱心、善心、同情心。

3、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要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因此我确立本文的“过程和方法目标”为:在教师的恰当引导和提升之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语文课具有开放性。

教学建议:

《老王》是一篇人物关系简单,内容单纯的散文,学生仔细阅读两遍便可理解课文内容并初步了解老王这个人物形象。但是真正深入人物内心,把握作者感情及文章主题就有些难度。现今中学生生活普遍优越,阅历浅显,他们对现实生活中如老王一样的不幸者可能漠不关心,甚至直接忽略,不会有作者那样的感受,不能够理解身份、地位、学识与老王悬殊极大的作者为何要对老王关爱有加。为什么老王去世几年都对他怀有愧怍之情?因为与老王这个形象有距离,所以学生们很可能会有以上几点疑惑。因此,在教学这课之前,我极力创设情境,让学生融入课文当中,走近老王的生活环境与内心世界,发自真心的同情于老王的“苦”,感动于老王的“善”,并且把课文内容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拉近学生与生活中“不幸者”的距离,学会关注身边的弱者,用善良去体察善良,用爱心去浇灌世界。课题:《信客

》 课时目标;

知识与技能:

感知课文内容,概括人物性格。

领悟秋雨散文的质朴而典雅,提高语言鉴赏水平。

过程与方法:

情景创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信客的风雨生涯中,感悟人生。

教学建议:

1.自读点拨法。本文节选自《文化苦旅》,但入选部分独立成篇,叙述完整,人物鲜明。指导学生在自读中把握信客的事迹和品质,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2.诵读品味法。学者散文的风格比较典雅,清词丽句随处可见,给人以很大的品味赏析的空间和美感,指导学生品味佳句,领悟语言表达提高的途径。

3.拓展延伸。信客品质的核心是诚实、奉献,鼓励学生结合生活体验,如现代社会对健全信用体制的呼唤等,体察作者的写作意旨。课题:《让世界充满爱

活动目标:

1、情感态度目标:自信而深情地演唱歌曲,体会乐曲丰富地感染力,并受到美的熏陶;

2、过程方法目标:完整而充分地聆听作品,在体验与感悟中体会音乐的表现力并能歌曲进行再创作。

3、知识技能目标:了解G大调的音阶表、准确地掌握歌曲节奏、有感情地表现歌曲 教学建议:

情感教育的本单元的重要教学目标。本课《让世界充满爱》是一部献给1986年“国际和平年”的组歌,由四部分组成,教材中选用了第二部分,其音乐为典型的ABA三部曲,A部温馨抒情,B部在调性上与A 形成对比,最后四个乐句完全再现。本课以“爱”为线索,通过歌曲的演唱和同主题音乐作品的欣赏,使学生感受音乐与心灵的沟通;在学唱歌曲的过程通过分析,讨论,体验,使学生意识到各音乐要素在表现歌曲内在感情上的作用,在以后地歌唱中,对音乐要素能自己进行分析,合理地处理歌曲。第六单元写作训练 题目:让世界充满爱

训练目标:

1.让学生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

2.培养搜集、组织材料,用生动具体的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写作指导:

1.要以口语为主,语气要亲切,可根据故事内容,恰当运用停顿、轻重音、语速、语调的变化来表达感情,感染听众,以求取得最佳的表达效果;

2.可借助表情、手势、姿态、动作等形体语言表情达意,增强表达的生动性;

3.要根据现场反应,随时调整自己所讲述的内容和方式。

第三单元教学目标: 课题:《中国石拱桥》 课时目标:

1.抓住事物的特征,理清说明顺序。

2.比较赵州桥和卢沟桥的异同,说明选材的代表性。

3.举例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4.运用已有的桥梁知识,通过想象设计未来的桥梁。教学建议:

为了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读课文,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给本文标题添加一些修饰性或限制性词语,即是什么什么样的中国石拱桥。这种以课本内容为依据的修饰的添加格式如下:《_的中国石拱桥》。学生可以填写“古老的”“世界著名的”“成就辉煌的”“造型奇特的”等等词语,并说出一定理由,从而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和概括能力。

此外,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辩析赵州桥和卢沟桥特点上的异同,教师可认真组织问题进行教学,促进学生思考、讨论和归纳总结。课题:《桥之美》 课时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目标:

1、积累美词,掌握与“桥之美”有关的美学知识。

2、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思路,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3、品读赏读精彩语言,体会科学小品文的语言魅力,体味语言的个性色彩。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的说明技巧。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充分感受美的熏陶,提高审美趣味,用“美”的眼睛去欣赏,用“美”的心灵去感受,成为一个有品位的人。教学建议:

我建议“以读贯之,活动充分,积累丰富”,八年级学生刚刚接触说明文,而本文又是一篇小品文,所以我会重视学法指导,兼顾学法实践,具体为:

快速阅读,感知形象——定向阅读,提取信息——可视阅读,学会鉴赏——句段品读,体味语言——美文联读,感受特点——课外扩读,拓展延伸。课题:《苏州园林》

课时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抓住了苏州园林的哪个特征,又是怎样突出这个特征的; 2.理清说明顺序和结构层次;

3.有重点的选择分述部分,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了解如何抓住特点、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加以说明,并体会说明语言的多样性。教学建议:

对于说明文体的学习,学生在本单元刚刚接触这一还没有接触到全部的说明方法说明顺序以

及事先说明文或事物说明文等分类,但对说明文体阅读应掌握的重点内容应该有所知,如:明确说明对象;所说明的事物有什么特点;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语言有什么特点等等。课题:《故宫博物院》 课时目标:

本节课的知识目标一是了解祖国传统的建筑艺术,了解故宫博物院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和伟大成就,二是整体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能力目标一是学习按照空间顺序说明复杂事物的写作思路,二是体会本文重点突出,有详有略的说明事物的写法,学以致用,初步学写说明文;德育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进一步发扬民族创造精神。教学建议:

我为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有关故宫博物院的图片,让学生对故宫博物院先有一个直观的印象,通过听录音,使这篇课文就像一部风光片一样呈现在了学生面前,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另外,我为学生准备了故宫博物院的平面图,让学生自己当导游,向同学们介绍故宫博物院,学生在介绍的同时,自然而然就熟悉了本文的写作思路,也学会了运用空间顺序写作说明文。学生在欣赏图片的时候,对故宫博物院高超的建筑艺术不免赞不绝口,本文的德育目标的完成应该不是大问题。课题:《说“屏”》 课时目标;

1、查字典,看注释,掌握重点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屏”的有关知识。

3、体味本文生动的语言,弄明白文中古诗句的含义。

4、以屏风为媒介,激发学生审美情趣,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建议:很多学生对屏这一具体事物缺少直观性的了解,因此,教学开始,教师可通过出示小屏风并用多媒体展示屏风的图片,增进学生直观性的认识,同时激发学生对于屏的学习和探究兴趣。文中几处关于屏的古诗词,学生不易理解,可在课前布置学生查工具书理解诗词大意。

课题:《说不尽大桥》

活动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桥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能够自主体验以桥为代表的建筑物中的文化内涵,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组织、策划、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2、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

3、增强学生利用网络等多种工具收集、分析、整合资料的能力。

情感目标:领略我国丰富的桥文化,丰富文化素养,激发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

活动建议:

无论是教法还是学法都以合作探究为原则。教师要与学生合作,教师不是一个指导者,学生也不是被指导者。教师与学生在这次活动中共同进行对桥梁的探讨,真正做到教学相长、共同提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处理好学生与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出现的矛盾纠纷。要让学会宽容与团结。要体现出教师的主导地位与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题:《 大自然的语言

课时目标;

1、知识目标:

A、学习阅读科普文章,了解简单的物候知识。

B.初步了解一些说明文的知识,掌握有条理地说明事物和举例说明的方法。

2、能力目标:

A.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概括文章要点,逐步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能力。

B.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C.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力,并学习运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教学建议:

本文介绍丰富的物候现象很有条理,语言形象、生动、典雅,贴近生活。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本文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本文蕴含的物候知识以及个别专业术语较深奥,初二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重点突破。

课题:《

奇妙的克隆

》 课时目标;

1、知识目标:

A、学习阅读科普文章,了解克隆知识。

B.初步了解一些说明文的知识,掌握有条理地说明事物和举例说明的方法。

2、能力目标:

A.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概括文章要点,逐步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能力。

B.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

C.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力,并学习运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和辨证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建议:

本文介绍克隆知识很有条理,语言形象、生动、典雅,贴近生活。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本文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本文蕴含的克隆知识以及个别专业术语较深奥,初二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应结合生物常识重点突破。

课题:《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 课时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2.短文两篇所说明的研究成果。

3.短文的行文顺序及说明方法、语言特色。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情感目标

1.科学需要大胆的推测,合理的想像,合乎逻辑的分析、求证。

2.学会从不同角度对所观察到的自然现象进行思考。

3.广泛阅读科普文章,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教学建议:

说明文是相当枯燥了,因此必须抓住某一方面来提起学生的兴趣。所以在教学上必须让学生自己找到感兴趣的问题加以提炼。故,在教法上我多用默读,让学生自己读懂文章,在相对有难度地方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其阅读说明文的能力。本文作为阿西莫夫——科幻之父的科普问,尤其是语言方面更有许多值得体味的地方。

课题:《 生物入侵者

》 课时目标;阅读课文,了解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学习本文所使用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建议:

这篇文章介绍的是关于生物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可能对人类造成危害的知识,是一篇事理说明文。文章开头,作者假设一种情景,通过普通人与科学家的不同反应,自然引出话题——生物入侵者,并对什么是“生物入侵者”进行解释。第2、3、4段具体写什么是生物入侵者及其危害。文章3、4两段以斑贝、天牛、红蚂蚁、棕树蛇为例做了具体说明。第5段分析造成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和途径。第6、7段写生物学和生态学界对“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态度。第8段写目前世界各国对“生物入侵者”都在采取相应的措施。由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本文是按照逻辑顺序进行说明的。首先引出话题(议题),接着摆出现象,再探讨因果,最后讨论对策。基本上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展开的。

课题:《 落日的幻觉》

课时目标;

1、知识目标

(1)分析本文的文体特征,了解落日的幻觉的成因。

(2)理解并分析本文的说明顺序。

(3)分析本文的说明方法。

2、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注重观察、讲究实例的科学态度。教学建议:

《落日的幻觉》是初中语文第二册第四单元中的自读课文。本单元课文全是探索自然奥秘的事理性说明文。从学习的思想情感目标分析,要求教师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和严谨周密的科学思想方法。从学习语文的知识与技能的角度则要求学生掌握说明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锻炼学生的默读能力以及筛选信息的能力。

课题:《 走上辩论台

活动目标;了解辩论的有关常识。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资料来阐释自己观点的能力。

在辩论、交流中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建议:

现在许多学生具有独立自主的个性,但却不能够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辩论往往被学生误解为争辩、争论,而忽略了其对个人风度、知识积累、语言机智、文学修养等综合素养的要求。基于此,本次综合性学习将努力使学生对辩论有一个更深的认识,同时让学生认识到辩论的真谛是“真理越辩越明”,辩论之美在于修养之高、知识之厚、人格之美。

所列活动项目中,任选一项。通过分组收集资料,围绕辩题分组讨论,双方正式比赛,赛后双方互评,学生共评达到上述目的。

第五单元教学目标

本单元选有五篇文言文,其中《桃花源记》是记叙文,作者借虚构的故事表现自己的社会理想;《陋室铭》和《爱莲说》立意鲜明,是作者对自己志趣与节操的表白;《核舟记》介绍一件工艺品,内容新奇有趣;《大道之行也》描述理想社会,引人深思。又选有杜甫诗三首:《望岳》是诗人青年时代的作品,《春望》和《石壕吏》则写于安史之乱初期,此时杜甫已步入中年,从中可以看出这位大诗人风格的发展变化。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如下:

1.培养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诗文的能力;积累文言词语,掌握读音和意义。2.在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深入品味诗文中的优美意境。3.学习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课题:《桃花源记》

课时目标:

1.掌握课文中古今异义词和省略句的用法。

2.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3.加强诵读训练。教学建议: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一个“春蚕收长丝,秋收靡王税”般的社会,和平恬静,怡然自乐。它是一种理想,一种美的象征。因此,我建议把本节课设计为赏析课,以“美”为突破口,开展教学,突出重点。

课题:

《陋室铭》

课时目标:

1、体会本文借助描写陋室抒发感情的写法,了解铭文的特点。

2、学习一些文言词语,尤其是多义词。

3、理解作品中表达的一种高尚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教学建议

建议通过采访形式,引导学生理解短文的寓意,学会正确分析与评价作者作品。课文的篇幅短小,语句读起来琅琅上口,一方面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一方面又可达到在多次诵读之后能基本了解课文大意,因而我把多形式诵读及当堂背诵定为教学重点;短文使用托物言志的写法,表述了作者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这对正在形成自己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的初二学生而言很有现实意义,因此我把如何理解短文的寓意定为教学难点。此外,诵读和理解并不人为割裂,而是要同步进行。

课题:《爱莲说》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背诵课文。

2、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3、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提高生活情趣。

教学建议: 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对八年级的文言文基础掌握得非常牢固,需要进行拓宽、拓深的练习。而基础薄弱的学生应在加强基础复习的同时努力提高他们的能力。这部分同学往往自尊心较强,教师要注意采用合理的教育方法,做因材施教。对于双差生要根据他们的弱点,选准切入点很啊抓基础,确保他们合格毕业。

课题:《核舟记》

课时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练习诵读,培养语感。品味、积累语言,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阅读能力目标:领会介绍核舟的顺序和详略,理解各具鲜明特征的人物神态、情趣。

3.写作能力目标:掌握“握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说明,详略得当”的写法。

4.思想情感目标: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培养民族自豪感。

教学建议: 这是一篇具有浓厚文学色彩得的小品文,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我建议采用创设情景、指导朗读、品析语言等方法进行教学。

课题:《大道之行也》 课时目标:

1、熟读成诵,把握字词。

2、合作探究,大同思想。

3、联系生活,理解提升。

教学建议:

建议 抓住“天下为公”这个关键词理清课文的层次,理解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渴望。

课题:《杜甫诗三首》

课时目标:

1、整体感知诗歌意思。

2、在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

3、体会三首诗因时代不同而形成的不同风格和不同的思想感情。教学建议:

建议通过不同要求的读来领略杜甫诗歌的写景、抒情、叙事的独到。比较三首诗的不同风格所代表的“诗史”的特点。教、学法:朗读法

第五单元活动

课题: 《莲文化的魅力》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关于莲的科学知识。

2.诵读有关莲的诗文,培养学生对有关莲的文学作品的初步理解、欣赏能力。

3.讨论莲的象征品质,了解莲文化的内涵和健康人格。

4.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发表意见的口语交际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以及学生的合作精神。5.引导学生以学习莲文化为例子,主动挖掘传统文学殿堂中物象的象征意义,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

活动建议: 1.活动前向学生介绍、推荐几本有关莲文化的书籍、文章资料等,可与图书馆取得联系,最好请图书馆管理员开出有关图书目录,以便学生前往检索和查阅。

2.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访谈有关行家或民俗文化研究人员,进一步了解莲在我们民族传统文化中所具有的内涵。

写作题目:以“我终于笑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训练目标:

1、理解并学会记叙文的立意、选材、构思、表达。

2、注意细节描写。

3、表达真情实感。

写作指导:

(一)立意

立意,即确定中心。虽然这个中心的表达有时是直接的,有时是间接的,但它们都是文章的灵魂和统帅。中心要尽可能正确、鲜明、深刻些。

(二)选材

选材要注意与中心密切的、新颖的、现实感强的材料。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越是看似容易的作文,在选材上越要好好动动脑子。如威海的中考题“生活中的一朵花”就是这样。它选择的范围很广,但稍有漫不经心,你的作文就很难胜出。

(三)构思

在确定了文章中心、写作范围、选材等情况下,要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切入,使文章尽可能别开生面。然后统筹安排文章的详略、段落层次,使文章整体结构完整严谨,还要安排好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切忌平板的流水帐式的行文安排,考虑构思的精巧和别出心裁。

(四)表达方式

记叙文以记叙描写为主,还常常用到抒情和议论。

语言要流畅;生动形象,有情味。对生动形象的要求首先是细节生动,形象丰满。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神态有细节,环境和氛围有细节,事例的选用和事物的描写有时也需要细节。

运用出彩的语言。在文章的开头部分、结尾部分、过渡处等地方,或用准确、精当、鲜活的词语,或出示精美的句式,或借助诗意化的表达,这些都会使你的文章增色不少。

第六单元教学目标 这个单元所选的诗文,都是我国古代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秀篇章。与自然融为一体是这些文人学士的共同追求,他们用心灵观察体会自然万物的美,山水本是无情物,因他们融入了自己的细腻情思,山水便有了性情,自然便有了生命,人与自然可以亲切地交流、对话。本单元的诗文都具有情景交融的特点,情是景的灵魂,景是情的载体。了解作者的情感是领悟景物意蕴的一把钥匙。《答谢中书书》体现了作者能够品味山水之美的自豪感;《记承天寺夜游》传达了作者微妙复杂的心境;《湖心亭看雪》写出了作者超凡脱俗的高雅情趣;《归园田居》表现的是归隐山林的遁世思想;《游山西村》表现了作者对农家淳朴风俗的留恋。但是也不要将这种情绪的表现作绝对化的理解,诗文中包含的感情基调是确定的,而具体的指向则是模糊的、含蓄的、多义的,《三峡》和《观潮》两篇文章,作者的个人情感体现得就不明显,《使至塞上》和《渡荆门送别》这两首诗都是在最后一联才含蓄的流露了作者的情绪。在写作技法上,摹山范水的诗文深谙“诗中有画”的妙处,努力用语言营造画面感,选取的景物非常讲究结构布局、色彩处理,通过远近、明暗、虚实、浓淡、藏露、疏密、奇正等对立关系的和谐统一表现,实现景物的立体感、层次感,达到一种直觉体悟的审美效果。尤其是《答谢中书书》和《湖心亭看雪》两篇文章,《使至塞上》这首诗,画面感很强。另外,这一单元的诗文都能抓住景物特征来写,注意到了在不同时间内(晨昏、四季)景物的变化,如《三峡》《答谢中书书》;不同空间内景物的风貌,如《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如下:

1.培养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诗文的能力;积累文言词语,掌握读音和意义。2.在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深入品味诗文中的优美意境。3.学习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课题:

《三峡》

课时目标:、利用书中注释和工具书自主掌握生字,学会翻译,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反复朗读中形成初步的语感,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进而达到快乐背诵的目的。

3、学习本文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

4、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教学建议

1、运用图书馆、网络媒介等。让学生自己来查找所需的资料,培养学生利用资料自主解决问题的意识。

2、运用多媒体教学。以形象的影像吸引学生,使学生产生兴趣,积极自主地探寻知识。在视听想象中,锻炼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

3、学习本文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在练习中模仿运用。

课题:《答谢中书书》 课时目标:

⑴准确理解课文下注的词语,弄清词句含义。⑵把握文章的修辞手法,学习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建议: 建议布置预习,让学生解决生字,记下文中难点,然后进行讲解。教学中运用点拔法、串讲法、诵读法、问答法。

课题:《记承天寺夜游》 课时目标:

1、朗读并背诵课文,领会凝练含蓄,饶有余味的语言。

2、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3、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4、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教学建议: 建议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画面、音乐欣赏突破重难点。

课题:《观潮》

课时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积累常用文言词语;

②能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③学习抓住景物特点,多角度、多修辞、多侧面摹状的写景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反复诵读,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②提供句式,教给学生赏析优美词句的方法。学习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钱塘潮雄伟壮观的景象,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赞美自然的豪情,争做时代的弄潮儿。教学建议: 学习时,可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依“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头过后”的顺序理解课文内容。课文围绕“观”字写了观潮的地点、时间,观潮人的心情,围绕“潮”字写了潮水的汹涌、气势磅礴。要引导学生抓住大潮的特点——声音大、气势壮,抓住声音和形态是怎样变化的来理解词句。特别要通过反复有感情地朗读,使自己置身其中,感受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这篇文言文,要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教学中采用诵读、讨论、比较拓展和合作探究的方法。同时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学习能力。因此,我设计了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探讨主题、拓展延伸当堂检测几个教学环节。在本课采用的教法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每个环节都尽可能的发挥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采用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方式去学习,注重他们自身对知识的理解、领会和积累。

课题:《湖心亭看雪》

课时目标:

1、诵读积累,理解课文大意,提高学生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2、品读赏析,体会白描手法、人物语言的妙处,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3、理解提升,品味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教学建议: 建议在深入理解写景特点的基础上熟读背诵。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

课题:诗四首(归园田居(其三)使至塞上 渡荆门送别 登岳阳楼)

课时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四首诗相关的背景知识。

2.了解四首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3.了解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4.背诵并默写四首诗。能力目标

1.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充分体会诗歌特有的节奏及韵律,感受其声韵美;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2.分析四首诗中的景物描写,体味文中情景交融的意境,赏析作品的意境美。

3.揣摩品味诗中精彩语句的含义和技巧,并使之了然于心,成为自己的语言财富。德育目标

这四首诗,描绘自然山水,歌咏田园风光,文笔优美,情真意醇。学习它们,可以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教学建议: 建议运用以下四种教学法: 1.诵读教学法。通过朗读,把握其节奏韵律,感受古典诗歌的声韵美。通过反复吟诵,逐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要求眼到、口到、心到,把自己融入诗歌中去,用自己的声音传达诗人的心声。

2.联想法。古典诗歌语言精练,内涵丰富,教学时宜让学生充分张开联想的翅膀,想像作品的画面,充分体会诗歌的意境。

3.点拨法。抓住关键诗句进行点拨,以点带面,以利学生对作品的整体理解。4.讨论法。学生互动,交流读诗的感受以及对诗歌的认识。

题目:《怎样搜集资料》

活动目标:

1.了解搜集资料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端正的学习态度。

2.学习搜集资料的三种常用方法,在搜集资料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活动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利用搜集的资料写一篇专题论文;并进行口语交际。活动建议:

1.在校内安排学生上图书馆或上网查询,完成“中秋节”(或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

节、重阳节等)、“电脑”(或其他主题)和“三峡”选题资料的搜集。

2.课内安排1~2课时完成此项综合性学习任务。

3.教师要及时解答学生在搜集资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4.写作的成果最好进行课堂交流。

5.至于实地调查,没有条件的可以不集中组织。但是要将此项活动落实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节假日去旅游,要养成随时记录或拍照的好习惯,把各地的神话传说、轶闻趣事、诗文妙语、科学数据都记下来,形成自己的小小资料库,写作时就不会感到“书到用时方恨少”了。

第六单元写作训练

写作题目:以自己熟悉的一种小动物或一道菜为题,写一篇说明文。训练目标:

1.指导学生按照客观事物的规律性,精细观察。2.训练学生恰当使用说明方法,具体准确说明事物。

3.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激发对风景名胜的热爱。

写作指导:

包装设计课程标准解读 篇7

2003年5月, 教育部正式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实验稿) 》 (以下简称“原课标”) 这一学科纲领性文件, 这对于指导思想品德教学贯彻回归生活理念, 意义非常重大。但毋庸讳言, 当下思想品德教学依然存在脱离生活、偏离现实的现象, 这从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回归生活理念的进一步实施与落实。主要表现为:

其一, 课程内容依然存在与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生活经验相脱节的现象。有些教材内容空洞, 缺乏贴近生活、切合学生实际的案例, 使教学缺乏一定的可操作性, 也使课程缺乏应有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种脱离生活的课程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体验生活的动机, 进而也难以使学生形成道德情感体验与道德价值认同。其二, 教学方法陈旧单一, 教师授课较多地停留在道德知识的传授与灌输上, 而不是通过营造生活情境或创设饱含生活气息的活动, 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体验, 在活动中感悟, 在实践中升华, 因而教学显得苍白无力, 使思想品德教学丧失了其应有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其三, 课程资源的发掘与利用上存在窄化倾向, 不能很好地使用学校资源、家庭资源和社会资源, 更不用说将三者有机地融于一体;没有充分发掘学生这一课程资源, 没有借助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 很难引起学生在思想认识上的触动和情感上的共鸣, 也难以真正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力和知识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

新课标明确指出:“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思想品德是人在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思想品德课程正是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 与他们一起体会成长的美好、面对成长中的问题, 为初中学生正确认识成长中的自己, 处理好与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 提供必要的帮助。”[3]新课标强调联系生活实际, 体现回归生活的理念, 抓住了思想品德教学的实质, 这也是对多年来我国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积弊的矫正。

思想品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 通过处理与自身、与他人和集体、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 逐渐培养起来的做人做事的稳定的思维方式、观念系统和行为习惯。[3]从本质上说, 思想品德不是抽象的教条和空洞的说教, 而是基于鲜活的生活实践的道德建构。初中学生对世界的认识首先从每天直面的现实生活开始的, 生活中的许多情境和事件都蕴涵着丰富的道德内涵, 如家庭生活中蕴涵着家庭伦理, 集体生活中蕴涵着友谊、关爱、团结与合作, 社区生活中蕴涵着公共道德和环境意识等等。因此, 道德不是脱离现实生活的空洞说教, 而是蕴涵于生活之中的规则和感悟。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情境和事件将使学生开启思考之门, 进而形成基本的是非、善恶和美丑等观念。[4]思想品德教育应该面向并且存在于初中学生的全部生活之中, 并通过与生活的关联, 让初中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真正面对他们的真实生活, 学会正确处理各种复杂关系, 解决各种现实问题。正如“生活教育”思想的倡导者陶行知先生所言:“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 生活所自营, 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 生活无时不变, 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5]

综观新课标的几个组成部分, 除了与时俱进, 及时调整充实教学内容, 如充分体现以人为本, 合理增加科学发展观、核心价值观、公民教育三部分教育内容;加强法律模块的教学要求, 充实了法律模块教学的内容等变化外, 更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 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 增加教学的生活含量, 彰显回归生活的教学理念。

1.在课程性质上, 明确提出“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 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2](1)

新课标修改和完善了原课标中对“课程性质”的表述, 即“本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 明确表述为“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 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这一修改与完善, 一方面更加突出思想品德课程的学科特色, 在表述上更趋科学和严谨;另一方面也符合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特点与规律。

2.在课程特性上, 强调“从学生实际出发并将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与初中生的社会生活、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紧密联系”。[2](2)

新课标延续了原课标中有关思想品德课程的四大特性, 即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 但对这四大特性的具体表述作了修订完善, 特别是在实践性和综合性两大特性上更突出生活教学导向。在“实践性”特性的表述中, 强调“从学生实际出发并将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 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 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在“综合性”特性的表述中, 强调“与初中生的社会生活、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紧密联系;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高与思想方法、思维方法的掌握融为一体。”

3.在课程内容上, 新课标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心理需求, 更能反映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变化与发展的要求。

新课标继续沿用了原课标的四大模块, 即心理健康教育、道德教育、法律教育、国情教育模块, 但具体课程内容有增加也有删减, 有丰富也有精简。对于课程内容的三大主题, 新课标从标题和内容均作了相应的调整修改, 使其逻辑关系更加明晰。在“成长中的我”主题中, 增加有关生命教育、引导学生体会青春期的美好之处等内容。与原课标相比, 对于青春期现象, 新课标采用了更加积极的视角, 引导学生从积极角度理解青春期生理变化的意义。在“我与他人和社会”主题中, 侧重于修订“要求学生学会与父母有效沟通”“要求学生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引导学生‘领会学校生活的幸福’”等。这些内容重心在家庭生活与学校生活, 对于引导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处理与父母等家人的关系, 正确处理好师生、生生等关系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而“我与国家和集体”主题则增加“合理利用互联网等传播媒介, 初步养成积极的媒介批评能力, 学会理性利用现代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补充“了解不同劳动和职业的特点及其独特价值”等要求。[1]这些内容的修订, 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关注和参与社会生活, 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的规范与要求, 引导学生做负责任的公民, 过积极健康的生活。

新课标对活动建议部分也作了相应的修改, 增加了许多内容。

4.在实施建议上, 新课标更加贴近生活, 更加注重与生活的联系, 更加生活化地选择教学内容、编写教材、组织教学活动, 进一步推动学科逻辑向生活逻辑转变。

新课标的“实施建议”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四部分内容。修改后的实施建议, 在教材编写、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两部分内容更加突出德育生活化要求。

(1) 在“教材编写建议”上, 倡导“选取现实生活中的素材, 突出教材与生活的联系”。[2](22)

(2) 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上, 从学生的实际需求与特点出发“, 鼓励和指导学生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 重视对学生自身资源的开发”。[2](23)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 进一步推动学科逻辑向生活逻辑的转变, 这是新课标的重要变化。那么如何适应这一重要变化, 使思想品德教学真正立足于生活实际, 促进学生发展呢? 笔者认为, 我们应更加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转变教学理念, 关注学生生活, 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贯彻落实新课标的要求, 推进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其先决条件在于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而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 使教学回归生活, 则必须关注学生, 关注每一位学生的生活。

关注学生生活就要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教学过程应是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绪体验。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还是愁眉苦脸?课堂参与是大胆积极还是胆怯消极?学习信心是持续高涨还是低靡不振?诸如此类, 学生在课堂上的种种情绪表现和情绪体验, 必须为我们教师所关注。

关注学生生活, 还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对于他们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知、体验和感悟, 而课堂中的学生已经积累了许多生活经验, 这些经验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态度及行为习惯, 也是教师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土壤。

其次, 创新教学方法, 营造生活情境, 提升教学的趣味性。

教学方法创新是教学行为转变的核心内容和考量指标。如何创新体现新理念的教学方法, 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体验和探究生活的乐趣, 是我们思想品德教师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

新课标强调“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 做负责任的公民”, [2](2)是“帮助”选择而不是教育指令, 是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 引领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活、珍爱生命, 感悟人生, 力求创设一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道德激励情境, 把具有导向作用的道德要求化为道德主体发自内心的自发生长机制, 引导道德主体向道德修养的更高层次攀升。[6]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 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 设计富含生活元素的教学活动, 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将品德教育渗透于能激发学生情感共鸣的一则故事、一首歌曲、一段视频和一次活动之中, 融合在师生彼此都能投入的一种课堂教学氛围之中。教师不仅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 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 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 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再次, 改革评价机制, 联系学生生活, 体现评价的过程性。

评价机制的改革是新课程改革的突出要求, 也是思想品德课程落实回归生活理念的重要手段。新课标指出, 思想品德课程的“评价不仅要重视结果, 更要注重发展、变化和过程, 要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评价结合起来。要注意给予学生足够的机会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2](20)为此, 思想品德课程评价要立足学生学习过程, 重视联系学生生活, 通过改革评价方法、评价内容和评价主体等途径, 从过分关注结果转向对过程的关注, 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以实现应有的激励与改进功能。

一要改革评价方法, 激发学生体验和探究生活的乐趣。

二要改革评价内容, 引导学生拓展与提升生活能力。我们要改变过多倚重学科知识, 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 而是着眼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绍兴县以主题探究活动等为载体, 采用“应用能力综合素质”测试的形式, 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综合素质。

回归生活实际上是要求德育课程从知识体系中走出来, 关注学生及其生活, 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倡导回归生活理念, 既是对当下思想品德教学脱离生活的理性反思与矫正, 摒弃以社会需要作为逻辑起点、德育教条空洞的做法, 将教育教学回归到具体的活生生的学生道德生活之中;同时也是对现实社会剧烈变化的一种积极应对。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名篇精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17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2011年版)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3.

[3]朱小蔓.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2001年版) 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3.

[4]刘莹《.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解读[EB/OL].http://www.hldsjsjx.com/zysyts/pxnr/xkbf/xx/pdshuo/1/bz1.htm, 2007-09-18/2012-07-30.

[5]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1:423.

音乐专业课程标准解读 篇8

【关键词】江苏中职;音乐专业;课程标准解读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4-0141-03

【作者简介】姚艳,江苏省戏剧学校(南京,210002)教务主任,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学管理、语文教学。

就课程教学而言,音乐专业课程教学多年来在取得一定发展的同时,尚存在着诸多不适应时代要求的问题,完善音乐专业课程体系,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和紧迫的课题。课程标准的研制是适应当前职业教育整体改革和音乐专业教育自身发展的一大举措。本次音乐专业核心课程标准的研制工作是由江苏省戏剧学校牵头,在全省二十余所开设音乐专业的教育系统及行业系统进行调研的基础上进行的,研制过程与成果审定均有高校及用人单位的参与。

一、课程标准各部分简要编写说明

(一)课程性质分析

课程性质主要说明课程地位、课程功能、课程特点以及此课程前后的关联课程。本次我们主要编写的是音乐专业的三门专业平台课程的课程标准,以“钢琴基础训练”为例,其课程性质确定为:是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音乐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平台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核心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钢琴演奏能力和音乐审美能力,为后续声乐表演、器乐表演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必修”“专业平台方向课程”阐明课程类型;“为后续……课程学习奠定基础”,说明该课程与后续方向课程之间的关联;“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核心课程”,说明该课程是课程体系中居于核心位置的课程,课程内容来源于艺术生产一线的实际经验,学习内容具有一定的基础性,并可以直接应用于演出实践;“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的钢琴演奏能力和音乐审美能力”,说明课程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培养应着眼于两个基点:一是本课程在艺术表演职业岗位中凸显的核心能力,二是作为艺术表演人才的人文性、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素养。

(二)学时与学分分析

与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中“主要专业课程教学要求”一致,按照《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职成〔2009〕2号)“原则上16~18学时为1学分”的规定,本次编写的三个课标中“钢琴基础训练”为66学时、4学分;“乐理”为64学时、4学分;“视唱练耳”为198学时、12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分析

说明课程内容的规划与设计,包括课程定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设计思路”的第一部分明确提出了岗位能力、人文素养、课程教学之间的逻辑关联、愿景规划和实施设计,然后从定位、目标、内容三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便于课程实施者、接受者、评价者系统掌握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

(四)课程目标分析

课程目标主要是突出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分条目细析构成“核心”与“关键”的具体素养、能力。音乐专业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未来的音乐演艺行业、产业建设者,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次课程标准的制定,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全方位、立体地构建了人的素质的培养方案,以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五)课程内容与要求分析

用可测性动词对项目(模块)、任务(单元)、要求进行描述,在教和学两个主体上,对是否能有效实施并取得良好教学效果进行教学求证。

尽管艺术职业教育本身体现了个性化的特点,但我们仍然要保证,先让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艺术表演人才,然后再进行个性化的特长培养,以期学生在专业发展的轨道上行走得更远。因此,在“内容与要求”的确定中,特别要说明的是仅规定了某一学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它是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的标准,而不是最高要求,让构成人才培养基本骨架的课程面向每一个学生,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发展。

(六)实施建议分析

音乐专业核心课程标准从教学、评价、教材选用和编写、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四个方面提出教学实践建议。因音乐专业的特殊性,课程教学的实施呈现教学对象的个性化、评价方式的主观性、教材使用的二次开发性、课程资源的丰富性等特点,这给教师教学带来较大的自由度,同时也引发了不易评价的随意性问题。因此,在课程标准中对课程提出实施建议,特别是强调以育人为目标的考核评价,注重行业人员参与评价,力求将相关课程考试考核与学业水平测试、职业技能鉴定、教学竞赛合并考虑,一方面便于教师学习和直接运用,另一方面利于教师创造性地发挥,给课程教学特色化和个性化发展留下了足够的空间,适应我省不同地区学校发展不平衡的状况。

(七)说明

从课程标准编制的依据及使用范围、课程标准开发团队的主要组成名单、其他特别需要的补充说明三个方面表述。

二、课程标准的特点

(一)突出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

新制定的课程标准贯彻了突出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的培养这一理念,这是依据当前课标开发的新趋势,对本次课标开发进行的重要调整,是课程教学最为重要的教学目标。

以“钢琴基础训练”课程标准为例:在“课程性质”中,提出将“基本的钢琴演奏能力和音乐审美能力”作为钢琴基础课程的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然后在“课程目标”中,采用“课程总目标+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目标”分段表述,加以分解;在“课程内容与要求”的设定中,选择五个教学模块,从“基本姿态”到“风格表现”循序渐进加以落实;最后在“实施建议”中从教学、评价方式与主体、教材选定、资源开发与利用等角度阐述师资、设备、课时的保障,从而确保达到本课程的“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的水准。

(二)内容注重基础性、可测性、发展性

新制定的课程标准在教学内容上注重基础性、可测性、发展性。知识点(能力点)的产生从认知性、技能性和体验性三个维度梳理,以“必须、充分、够用、可测”为原则。知识点(能力点)避免了过于粗放和过于琐碎,利于实施也利于评价。同时,考虑学生、学校、地区的个性差异,也安排了部分可选内容,以便于选择使用。

比如:在“钢琴基础训练”课程标准的“教学内容与要求”中,模块内容的选择均为“基本演奏技巧”,教学要求的标准为“会运用”“初步掌握”等。在“乐理”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提出“学校可根据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实际情况,适度调整课程结构、内容和学时”。

(三)增加实习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中提出:“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注重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突出做中学、做中教,强化教育教学实践性和职业性,促进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新的课程标准增加了实习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实训、实验、讨论和辩论的机会,根据个人兴趣从事技术改进、科技创新等。

比如:“视唱练耳”课程标准的“课程设计思路”,明确提出“按照‘听、唱、弹、读、写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要求,组织内容、设计教学任务。在实例分析中归纳理论知识,在技能实践中理解理论知识,‘做中学、做中教,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此外,本次研制的三个课程标准,均在“教学建议”中提出要“定期组织学生开展校内外的各种艺术观摩活动与交流性的学习演奏会,鼓励学生参加学校或班级举办的各种形式的演奏会、综合音乐会,增加学生学习、实践的机会”。

(四)提高行业产业技术技能的培养水平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中提出:“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加强行业指导、评价和服务,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推进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校企协同育人。”新的课程标准注重研究音乐表演行业企业技术等级、产业价值链特点和技能人才培养规律,强化行业对教育教学的指导,积极推进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

本次课程标准研制工作的主要依据之一是省教育厅颁布实施的《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音乐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内有“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音乐专业岗位职业能力分析表”,这是根据音乐表演行业企业用人要求制定的,因此,本次课程标准在确定“课程设计思路”时,参考了此分析表,依据课程目标、岗位要求、对接职业标准,按照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并重的原则,确定课程内容。

(五)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评价

新的课程标准“评价建议”主要从三方面考虑提出,一是评价基本理念,主要是了解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二是评价方式方法,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和多元的评价主体,恰当呈现并合理利用评价结果。三是评价实施过程,以课程目标和内容及学业质量要求为依据,指导教师全面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方面的表现。

在评价内容上,从熟练程度、作品完整性和音乐表现力三个角度评价学生的演奏能力,既要注重学生演奏技能,又要关注学生艺术审美意识等核心素养。同时,评价时需要关注学生自身成长情况,肯定其技能上的点滴进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六)丰富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渠道

新的课程标准赋予了“课程资源”更新、更广、更深的定义,拓展了教师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眼界。除却我们常见的文本资源、信息技术资源、环境与工具等,还强调了社会教育资源(比如:专业演出团体、行业单位、教育与学科专家、图书馆、少年宫、博物馆、报纸杂志、电视广播)以及生成性资源(比如:教学活动中提出的问题、学生的作品、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课堂实录等新资源的使用)。

三、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要求

(一)教师需要发挥自主性

新的课程标准从教育理念、教学目标等方面都做了重大的变革,改革能否成功,教师的素质以及对新课标的理解与主动适应、创造性使用是关键。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准确理解、把握新课程的理念,认真分析实施新课程所面临的新的挑战、新的任务,是成功实施新课程的重要前提与保证。在此要特别说明的是,如果说基础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自主性”不够,那么我们艺术职业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主要问题则是如何发挥好自己在“规范性”前提下的“自主性”。从这个角度来讲,艺术职业学校的教师更加需要对课程标准进行研究,发挥创造性思维,站在课程标准角度打造自己的课堂。

(二)全面理解“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

一个学生是否全面发展,不是看他是否能够高水平地完成一首作品的演唱或是演奏,而是要看他的身心是否健康,身体、智慧、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社会适应能力是否得到了全面发展;一个学生是否具有自主性,不是仅仅表现为能否挑选曲目,还表现在能否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自我、突破自我、创造自我;一个学生是否具有发展性,不是通过与同学间的横向比较来体现,而是通过自己的纵向回顾来判定。教师要客观分析、评价学生的个体能力,打破以往按统一模式塑造学生的做法,关注学生的差异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最后一点,对于音乐专业的学生尤为重要。因此,课程标准是基础,在此之上的纵向进程才是教师更应关注的发展性问题,课堂应是学生的课堂、和谐的课堂、发展的课堂。

(三)教师要在研究中成长

上一篇:政府信息公开会议纪要下一篇:人大评议工作动员会表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