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20年感言

2024-09-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大学毕业20年感言(精选6篇)

大学毕业20年感言 篇1

前两天,物理专业1990级学生举行毕业20年母校聚会,我很荣幸被邀请参加他们的部分活动,深深地感到毕业后同学聚会实为幸事,同学情谊应该珍惜,当好老师无尚荣光。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这次参加聚会的校友已经分别整整二十个春秋,从一群莘莘学子进入不惑的年龄。也许有的平步青云、春风得意,也许有的兢兢业业、默默无闻,也许有的家庭和睦、美满幸福,也许有的历经坎坷、满身疲惫,也许有的光彩依旧、有的渐趋衰老,有的一定有很多情怀要向同学抒发,有的有很多话语要向老师倾诉。我认为,大学生活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留给大家的回忆就像春水一样温暖而灿烂,像烈日一样热情而奔放,像春日扬花一般温馨与浪漫。同学们多年后的短暂聚会是人生的一种情结。相聚时,同学们可以重叙往日的友情,可以讲述非凡的经历,可以倾诉生活的苦乐,也可以互道别后的思念。因此,在毕业后同学聚会时,不要说工作太忙,不要说地位不高,不要说经济条件不好,更不要以任何理由来躲避。尽情享受重逢的喜悦,相聚一笑,所有的记忆都是一种浓浓的甜蜜;相聚一刻,都会带给今后前进的力量!

作为同学,大家曾在同一间教室里上课,在同一个运动场上锻炼,在同一个食堂里吃饭,在同一条小路上探寻,在同一个湖边交谈,在同一个操场上追逐嘻戏,朝夕相处,同窗苦读,学业共长进,友谊倍加深,由此形成了如同兄弟姐妹般的同学情,成为人生的宝贵精神财富。在经历了人生的风雨和坎坷之后,人们最难以忘怀和割舍不掉的依旧是那份同学情。同学情令人时常想起,难以忘怀;同学情让人眷恋,温馨芬芳;同学情一生牵挂,三世相亲。同学情如同一首深情的歌,悠远而回味无穷;又象陈年的美酒,越久越醇香,越久越珍贵;更是人生情感世界里的一道最亮丽的风景。常言道:“千年修得共枕眠,百年修得同船渡”,现在还要加上一句:“五世修得同窗读”。所以,不管是在读的,还是毕业的,同学情谊弥足珍贵,应该倍加珍惜。这是除亲情、爱情、友情、战友情外,人生又一种美好的、不可或缺的、值得终生回味的感情。

大学毕业20年感言 篇2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历史, 伙食改革是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重点, 从改革之初就受到高度关注。高校伙食改革的道路如何走, 全国高校由于各校实际情况的千差万别而有着很大的不同。国办发[2000]1号《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意见的通知》中强调, “高等学校后勤改革最终要实现社会化, 但实现的方式允许多样化。同时, 应充分考虑各地各校的不同情况, 做到因地因校制宜。”根据上级文件精神, 笔者所在的清华大学根据自身情况, 探索了一条符合学校发展的伙食改革发展道路, 以“三满意”原则即:“师生满意, 学校满意, 内部员工满意”作为伙食改革的立足点和目标, 积极推动伙食改革发展。

一、伙食改革的总体定位

伙食改革从一开始, 学校就给以了明确的定位:饮食服务中心是学校的事业单位, 模拟企业运行。事业单位的性质就决定了伙食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就必须紧密围绕学校培养人的中心工作, 为师生提供质优价廉的餐饮服务, 把师生就餐安全这一最大的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模拟企业运行就是服务中讲成本、讲核算、讲经济效益, 不给学校发展增加负担, 在充分满足师生员工的就餐需求中提取正常而合理的经费作为办伙经费。

“三满意”是伙食改革的目标, 就餐者满意的前提是“安全可靠、质优价廉”;学校满意的前提是“师生满意、负担减轻”;内部员工满意的前提是“劳有所得、价值实现”。这三个方面是有机的整体, 只有三方都满意, 才有伙食工作良好的发展局面, 任何一方不满意, 伙食工作都不可能做好。

二、伙食改革的具体做法

1. 丰富伙食结构、满足餐饮需求。

伙食改革不能就是涨价, 要从满足师生就餐需求中赢得发展的契机。1993年起, 饮食服务中心按照“一头按死、一头放开搞活”的思路, 首先稳定学生基本大伙的伙食品种, 饭菜份量不能少、价格不能高、标准不能低, 同时还不断开发不同的就餐形式和服务内容, 满足了不同学生消费群体的需求。例如, 计划经济时代高校食堂没有夜宵, 到点食堂职工准时下班。我们就从开办夜宵开始, 研究师生的就餐需求并加以满足, 同时办伙的实力逐渐增强, 我们形象地称之为“不找校长找市场”。

经过20年的不断滚动发展, 目前饮食服务中心已形成了一个高中低档配套、中西菜点、南北风味、大众小吃种类齐全、各具特色、就餐环境幽雅、就餐方式快捷的多层次、多类型的综合饮食服务网络, 逐步形成不同就餐形式、不同经营风格、不同服务内容的食堂餐厅, 包含基本大伙、风味小吃、西式快餐、中式快餐、自选餐、中西自助餐、西餐、点菜包桌、休闲餐厅、比萨、清真餐厅等, 以“总有一款适合你”的思想开展伙食工作。对于素有清华麦当劳之称的“清青快餐”和清华必胜客之称的“清青比萨”, 饮食服务中心从就餐环境、服务模式到经营品种都比照麦当劳和必胜客的模式, 但价格却比他们低30%~50%。使有这种就餐需求的学生在校内就餐, 不仅丰富了学校的伙食品种, 还减少了学生到校外就餐的几率, 截流了学生花在社会餐饮上的利润, 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学校伙食经费的不足。

2. 制定合理政策、确保营养摄入。

高校的伙食带有一定的福利性质, 对于这一点, 无论改革到什么程度, 高校餐饮从业者都应当有清醒的认识。

伙食的改革应从机制上保障学生食堂的福利性质, 制定合理的政策保障经济困难学生的正常就餐。“上封顶”与“下保底”相结合的特色政策, 不仅体现了我校食堂的福利性特点, 更表明饮食服务中心从制度上保障经济困难学生的日常就餐, 引导全体同学养成合理的消费习惯。饮食服务中心对食堂每天人均消费额进行最高限价, 并进行每月统计, 超过最高限价的食堂, 有关的管理人员就会受到中心的经济处罚, 这被称为“上封顶”, 此举旨在引导学生食堂把伙食办得更加经济实惠。和大部分高校食堂一样, 我校各学生食堂始终坚持每餐供应免费汤粥和低价菜肴, 使学生即使花少量的餐费也能够吃饱吃好。不同的是, 为了从机制上保证免费汤粥和低价菜肴的质量, 中心根据低价菜肴的售出份数对各学生食堂进行贴补, 既调动了学生食堂做好低价菜肴的积极性, 又确保了家庭经济困难同学的正常就餐和营养摄入, 这就是“下保底”。“上封顶”体现了学生基本伙食堂不提倡高消费的办伙方向, “下保底”则深刻体现了教育事业的公益属性。

清华大学历史上的著名校长蒋南翔教授提出的“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的口号激励着我校广大学生向“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目标努力, 良好的膳食则为同学们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重要保障。因此, 饮食服务中心初步构建了清华学生营养膳食平台系统, 定期对全校本科生的就餐情况进行动态分析, 使每个学生在就读期间都能够保障基本的营养摄入。此外, 对于就餐额度低于营养膳食平台规定额度的同学, 中心还配合学校学生工作部门对其进行伙食补贴, 以保障他们的基本营养摄入。在保证广大同学基本营养摄入的同时, 我们也重视单位伙食的营养含量, 为此中心建立了百元含量测算体系, 即每月通过物流配送系统和餐卡结算系统来统计各学生食堂的鸡鸭鱼肉蛋的摄入量, 并对于学生每花费百元所能够摄入的鸡鸭鱼肉蛋的数量进行测算评比。由于百元含量高的食堂将会得到中心的奖励, 各食堂质优价廉办伙食的干劲得到了极大的保证。

无论是“上封顶、下保底”还是百元含量指标, 都是从机制上确保学生食堂福利性质的有效经济政策。

3. 降低伙食成本、提高办伙效率。

高校伙食的福利性质, 还要求高校伙食从业者必须降低伙食成本, 让师生员工吃到安全可靠、物美价廉的饭菜。

近年来, “两会”中涉及食品安全问题的提案和建议超过1/3, 充分说明食品安全问题的严重性及广大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的日益关注。为了保障伙食原材料的安全, 我们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9个绿色伙食原材料采购基地, 使绿色无污染的伙食原材料从田间地头直接“走上”广大同学的餐桌。绿色食品基地不仅提高了学生基本伙的内在品质, 还达到减少环节、降低成本的目的, 对稳定我校伙食工作起到重要作用。

高校联合招标采购更是成本控制的重要手段。首都高校联合招标采购是北京市教委倡导的阳光采购、降低伙食成本的有效举措, 我校不仅组织了第一届联合招标大会, 还积极参与了此后举办的历届联合招标。在2006年底至2008年底的伙食原材料大幅涨价的过程中, 我们利用联合招标机制, 通过合同定购了大量伙食原料, 尽管后来市场物价突升, 这些定购了的伙食原料对于稳定清华伙食质量和价格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可以说, 正是联合招标采购机制, 才使我们有足够的能力抵御市场物价的大幅波动。

通过豆制品、乳制品、肉类的集中加工, 不仅提高了伙食工作的生产效率, 降低了伙食成本, 还形成了规模效应, 为我校伙食工作的长足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饮食服务中心食品集中加工车间是一个集乳制品、豆制品为主的高校伙食集中加工单位。现有的豆制品生产线每天加工干黄豆2000公斤, 日产豆制品5000多公斤, 乳制品生产线主要生产酸奶、液态奶和冰淇淋等品种。我校食堂供应的豆腐不仅质量安全可靠, 其价格也远低于市场价格。2005年饮食服务中心经多方考察, 从德国引进先进的肉加工设备, 对下辖各餐厅每日所需肉丁、肉丝、肉片进行集中加工, 减少了各餐厅切肉岗位的人员, 降低了伙食成本。由于集中加工, 各餐厅使用的丁、丝、片的一致性得到了加强, 体现了精细、精致、精美的要求, 有效地提高了伙食质量。更为重要的是, 肉类原料的集中加工提高了肉的内在品质。由于加工过程到下锅炒制前都在摄氏4度以下, 不会由于传统加工的反复化冻、冷藏而造成营养流失, 从而提高了菜肴的营养含量, 保证了学生的营养摄入。伙食原料的集中加工兼顾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引领了高校食堂集约化、高效率生产加工的方向, 受到众多兄弟高校的关注。

根据科学发展观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 饮食服务中心还不断采取新技术、新设备、新点子等举措节约成本, 形成了相对成熟的节约机制。全校食堂目前均已更新了节能环保燃气灶头, 可使食堂燃气消耗量节约30%左右, 每台鼓风式燃气灶每年可节电1000度。食堂还将燃气型热水器全部改装为太阳能热水器, 并全部采用节约型水龙头, 节约了能源, 降低了伙食成本。2011年我校食堂的水、电、气消耗占营业额的比例约4.2%, 相比以前的标准, 仅此一项每年就可节约经费将近1000万元。

以上措施都有效地降低了食堂的伙食成本, 为师生能够吃上物美价廉的饭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伙食改革取得的成绩

经过20年的改革, 清华大学饮食服务中心从计划经济体制下完全靠行政拨款, 逐步转变为自负盈亏、独立核算、模拟企业运行, 建立了一套既从学校实际和师生员工的就餐需要出发, 又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代化、科学化的伙食管理体制。2011年餐饮营业额达到了2.2亿元, 是1993年的近20倍, 办伙的活力和实力都大大增强, 20年来累计投入过亿元, 用于更新各种设备设施、改善就餐环境。广大师生员工对伙食的满意度较高, 学校和后勤的领导对于伙食工作也高度认可, 内部职工骨干队伍也比较稳定, 基本达到了改革之初制定的“三满意”目标。

四、伙食改革的几点体会

回顾清华大学伙食改革20年来的发展历程, 之所以取得今天的成绩, 有如下几点体会:

1. 目标明确“三满意”。

贯彻20年至今的“三满意”政策是我校伙食工作能够不断向前发展的基础。“师生满意、学校满意、内部员工满意”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只要做到了“三满意”, 伙食改革就能够取得成功。

2. 过程清楚“三稳定”。

在改革过程中, 不急功近利、盲目求成。政策稳定、班子稳定、队伍稳定是重要的环节。政策如果朝令夕改, 班子如果走马灯般调换、职工队伍如果流动性过大, 都会对伙食工作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3. 指标量化促竞争。

自下而上的良性竞争机制:“食堂与食堂竞争、班组与班组竞争、员工与员工竞争”, 管理机关适度宏观管理、宏观调控。管理上“制度到组、责任到人”, 经济上“核算到组、指标到人”。每个职工、班组甚至食堂在这种竞争机制之下, 只有不断提高伙食质量、服务水平, 才能够在经济上有更多的收获, 这样才能够发自内心地推动伙食工作开展。

4. 实事求是社会化。

高校后勤社会化是高校发展的必由之路, 伙食工作也不例外。但是推进伙食社会化不能“以包代管”, 盲目地将高校食堂承包出去, 如果学生吃不好饭, 仍然会给学校发展和稳定带来不利影响。应实事求是地根据学校自身情况以及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推进伙食改革社会化, 引进社会优质资源为我所用, 提高学校办伙水平。

五、结论

清华大学伙食改革发展20年取得的这些成绩得到了学校师生和社会各界的认可, 但是与学校和广大师生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 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所需要的伙食保障体系还有一定距离。目前是我校“重点突破、跨越发展、力争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的重要建设阶段, 清华大学饮食服务中心的广大干部职工将在学校和后勤的正确领导下, 加快改革和建设的步伐, 积极构建世界一流的伙食保障服务体系, 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作出积极贡献。

摘要:清华大学的伙食改革伴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已经走过了20年的历史。文章回顾了清华大学伙食改革的总体定位、具体做法、改革成绩以及体会, 对于高校伙食改革发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校,后勤,伙食,改革,三满意

参考文献

[1].樊春起, 闫聚群.坚持“服务育人”深化高校伙食改革.高校后勤研究, 2007 (12)

毕业20年,激流中的自由抉择 篇3

2009年夏天的毕业20周年聚会,让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85级的同学得以回头审视一下人生。中国经历着“剧烈的变革”,他们也度过了无比复杂的青春。时代的激流提供给个体的,既有身不由己的无奈,也有更多的选择自由

2009年7月18日,吴文健在电话中劝徐江:你还是赶快来吧!这些人,这20年,浓缩人生精华。身为作家,怎么能缺席这样的机会?

第二天,徐江推掉所有杂事,由天津赶到了北京。在北京师范大学的操场上,他赶上了生动一幕——一群腿脚生硬的中年男人很欣然地踢球,倒像被足球戏弄。当衡晓帆下场时,脸色惨白,身为同学的妻子嗔怪:都“三高”了,还逞能。

毕业20年的同学聚会,北师大85级中文系的120人来了80多人,还包括一个带孩子专程从美国赶回来、下飞机先自我隔离7天的女同学。20年前的中国,正经历着由精神生活到物质生活的急剧转型,而同学聚会恰是提供了一条时光隧道。

在当初上大课的教室,85级同学坐在一起,每个人到台前讲一段话。几乎所有人都坦诚得令人动容。中国经历着“剧烈的变革”,他们也度过了无比复杂的青春。时代的激流提供给个体的,既有更多的选择自由,也有身不由己的无奈。

文学尤其是诗歌,成了这次同学聚会的重要主题。为聚会特制的明信片上,分别印着几位同学的代表性诗作;做生意的陈建中,像分发传单一样兴奋地散发着新出版的诗集。诗歌,曾经是这批学生的共同梦想,代表着一段无拘无束的岁月。

在中国当代诗坛,吴文健(笔名伊沙)、衡晓帆(笔名侯马)、徐江都是名声响亮的人物,他们在聚会中获得了更多敬意。衡晓帆颇为感慨地说,无论命运如何变幻,这一代中文系学生的内核还在。

1985年进入北京师范大学,一批未来的诗人有意无意间都被安排在“西西楼”305寝室。除了前述三人,宿舍里的其他4位也都迷恋文学,孙立新甚至甘愿留级一年,从物理系千辛万苦转到中文系,这在当时也算开了先例。

305寝室的7个人,在位于铁狮子坟的大学里做了4年相近的梦。梦醒之后,被投入社会的激流中,开始了看上去截然不同的人生。

对于未来,他们曾缺乏想象力

北师大85级毕业生很不幸,他们与84级同时毕业(后者是五年制),这使得85级的就业形势异乎寻常地严峻。

而对于20年前的大学毕业生来说,自由择业还是镜花水月,分配决定了他们当时的去向。

原305寝室的诸君,衡晓帆成了北京的警察,吴文健回西安做大学教师,谌永平、但燕君、孙立新也都分配回了老家,委培生张君道不情愿地回到四川大山深处的军工厂,而徐江则自愿前往遥远的广东三水——那边承诺了一套住房。

因为生活习惯上的巨大不适,人民教师徐江只在三水工作了大约半年,就返回母校等待重新分配的机会。

在衡晓帆的印象中,他们这拨人真正看到自由选择职业的希望,始于1992年《北京青年报》向社会公开招聘编辑、记者。周围许多朋友报了名,衡晓帆也跃跃欲试。

可单位又给他提供了到基层派出所挂职锻炼的机会,他几经权衡,放弃了新闻梦。

吴文健说自己大学时代没想过未来做什么,因为社会没提供更多可能,不像现在,大学生也能出来做各种兼职。而从获取信息的渠道上说,当时连上摊的报纸种类都很少,更谈不上以“自由、平等、共享和全球化”为理念的web2.0。

但1992年或许是个标志,越来越多的道路次第展开。这个阶段,张君道也下决心离开了军工厂,南下广东做生意,最近才重新回到四川,经营一家广告公司。

徐江则在1993年放下教鞭并就此脱离体制,他的职业履历包括生活杂志编辑、体育记者、广告策划、影视编剧,从2001年起做了自由撰稿人。

前不久的一天,这位42岁的男人偶然记起,自己中学时代的理想,是当一个自由作家。现在的生活,不正是那时想要的吗?

徐江家客厅的整整一面墙全是木格子,塞满了各种CD、VCD、DVD,一天的生活通常在古典音乐的伴奏下悠然开始。此后,他会打开电脑,按计划完成一篇用于谋生的专栏文章,或是写下只与理想和志趣有关的文化笔记或诗歌。除此之外,这个丁克家庭的男主人还有大把大把的时光,他会静静地看书,或慢条斯理地把烟丝填到烟斗里,抑或在网络诗歌论坛里与人“掐架”。

聚会时,一个做生意的同学说,他大概有1/3的时间都是飞在天上,很羡慕徐江,能有时间看看喜欢的书和电影。

在北师大85级的120多人中,似乎还没有第二个人像徐江这样,成了不折不扣的自由作家;他工作变动的频率也几乎无人能敌。徐江并不愿意简单地把“逍遥”理解为追求自由。他说自己并不抗拒工作,想要的仅仅是一个可以让他感到安定的环境。毕业后的那10多年里,他没有得到,只好先呆在家里。保障了写作的梦想,就是保障了他的基本自由。

而让他能够自由生活的前提是,媒体的繁荣和市场化——除了几千份报纸,还包括网络。否则,他不敢想象一个偏居天津的人仅仅靠写稿就可以谋生。

过去20年的社会进步,让徐江感受很深,就是对人的身体需求的基本尊重。他说自己不信奉生活在别处,“就生活在这个时代”。

以舒服的方式表达

20年间,伊沙(吴文健)有一个轻闲的本职工作——大学教师。1992年开始的10余年,是教师待遇相对较低而市场经济的机会与诱惑四处闪现的阶段,为了增加收入,他曾在电视台和多家杂志社兼职,还过了一把书商瘾,虽然血本无归。

稳定的家庭和工作,是伊沙这些年一直珍视的东西。这让他可以很安心地写诗、写小说,文学才是他生命的意义所在。他的观点是,想做一个内心自由的作家,需要过正常人的生活,有稳定的生计保障。

“想过放弃写作吗?”面对这样的问题,伊沙很肯定地回答:连一个瞬间都没有。

无论伊沙、侯马还是徐江,在诗歌界都被划为相同的流派——民间写作。他们秉持的是一种与所谓“知识分子写作”相对立的诗歌风格,题材上更贴近日常生活,语言上提倡直白与本真。

诗歌风格的选择背后,其实是他们对自由表达的相近理解。

大学时代,朦胧诗盛行,伊沙也学着写过几首,他感受到的是“一种根深蒂固的不愉快”。而接触到国外的口语诗以后,他备感亲近。

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侯马和徐江也一再强调,口语化写作是对表达方式的解放,是自由、平等价值观在诗歌上的一种体现。

关于生活中的自由度,伊沙觉得是一个相对概念。“有多大的愿望和想象力,才决定了你对自由空间的衡量尺度”。即使存在某种限制,他也不认为构成不作为的借口。

作为作家,伊沙毫不讳言。他刚毕业那几年,诗作很难进入官方刊物的视野,而民间刊物也一度受到限制。只是最近几年,民间诗歌刊物才得到了某种程度的默许。

伊沙近几年开始写小说,一部以西安文人圈为背景的长篇小说,书稿被书商先后送到不下50家出版社,还没有被采用。

在西安,伊沙没有加入作家协会。但这并没怎么妨碍他的作品的传播,这要感激自由市场经济催生的图书“二渠道”,以及互联网的出现。在伊沙看来,网络拯救了民间诗歌,它大大降低甚至消灭了诗人们发布作品的成本,也极大地增加了写作、交流的自由。

像麻雀那样活着

这种自由的源泉,很大程度上来自母校的师长。在305寝室的同学们眼里,那个时代的北师大有太多值得尊敬的老师,既有钟敬文、启功、许嘉璐这样的长者,也有任洪渊这样有锐气的中青年教师,他们身上无不具有让学生钦服的“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北师大带给我们这批人中国最好的大学教育,即使谦虚一点,我也会这么说。”聚会发言时,衡晓帆说。

那时北师大中文系的自由度,不要说在今天,即使在同时期的其他院校也是难以想象的——学生只需考试及格,修满学分,无须忍受刻板的课堂点名。伊沙说,差不多60%的课,他都逃掉了,这些时间,他和徐江、侯马(衡晓帆)等人也没“挥霍”,他们除了疯狂地踢球,就是到新街口看电影、买碟,或者沉迷于图书馆的文学名著,晚上躺在寝室的床上高声朗读诗歌。

从神仙般的大学生活中走出,许多人得以重新定义和理解自由。

按照惯常的眼光,305寝室的7兄弟里,侯马的工作最缺乏自由度,离诗意的生活也最远——20年来一直在公安系统,最近还升任某公安分局的政委。不过,自觉的文学创作,恰恰也是在进入警界之后开始的。

在单位里,只要不是同事追问,侯马不会提及自己的诗人身份。工作仅仅是工作,诗歌则是自己的信仰,是生命价值之所在,他希望把二者区分开。

侯马并不否认的是,其工作的性质,可能会对诗歌写作、对思维方式带来某种限制甚或损害,他只能力求将其降至最低。他努力留意身边的事物,捕捉灵感,被伊沙称为感情超级细腻的诗人。

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人生没有价值。”侯马清楚自省的重要性,写诗的过程,他甚至带有某种赎罪的心理。

有一次执勤,穿着警服的他在车祸现场呵斥一位老人,只因对方趁乱捡拾散落地上的矿泉水。事后,侯马把自责写进诗里,他觉得那是自己对威权的炫耀,而非对道德的维护。

在侯马的诗歌里,麻雀是常被提及的意象,这是一种离人类很近又始终未被驯化、“奴化”的动物。他还偶尔会提到“囚徒”和“尊严”,在身为警察的诗人眼里,这两个词语没有必然的冲突,即使囚徒,也要维持自己的人格与体面。

“我想,自由是与平等、独立相联通的。”在他看来,保持独立人格和独立思考,是获得灵魂自由的前提。

周末,侯马通常要送孩子去参加课外学习班,其间的两小时空闲,成了他的创作时间。他会在咖啡馆要一杯咖啡,把最近记录在本子上的点滴感触写成诗歌。

外人难以想象,那是怎样欢愉的两小时,那是怎样的一种灵魂肆意飞扬的状态。侯马觉得自己带有那个时代的烙印,内心深处有观察、抒写时代的使命感,在一本诗集的封面,他把自己称为“上世纪60年代出生人群中的精神潜伏者”。

与多数同学相比,他或许也是一个需要为了内心自由付出更大努力的一个。

未完待续

回忆青春岁月的时候,伊沙会想起1996年的夏天,他和侯马、徐江相聚西安,30岁左右的他们在南城门突发奇想,进行短跑比赛,真像是在追逐青春的尾巴。

今年夏天的这次相聚,他们没有比赛短跑,只剩下对青春的审视。那个充满理想主义光泽的年代,已经被完全替代了,所幸,他们觉得自己的理想主义,并没有全都随激流而去。

看看周围的同学,多数人也未曾在这个水流湍急的大时代里彻底迷失。

“熟悉的脸孔比原来胖了一圈,许多人的普通话大幅退步。”这是聚会之后侯马对同学们的表面印象,而在精神领域,他觉得大家还保有这所学校给予他们的情怀与尊严。历史在带给他们特殊的历练的同时,似乎也给予了他们特殊的力量。

也有个别同学神情黯然,按伊沙的说法,“显然是被社会侮辱过的”。假如在过去20年里出现一些身不由己的遭遇,也确实没什么好奇怪的。

这不是一群在抱怨与沉迷中生活的人,他们知道如何理性地面对世事,并妥帖地保管好自己的灵魂。时至今日,305寝室的兄弟们,大多坚持在写作中寻求一种内心的自由,而且,他们想表达的不仅是私人情感。

侯马说,他和他的朋友们经历的是一个如此激荡的年代,“历史把机遇送到你面前,不把握都不行。”

大学毕业十年感言 篇4

9月10号,一个晴朗的秋日,带着家人和老师的期待,欣喜而激动踏着北上的列车,第一次远离小山村的我开始了向往已久的大学生活。记得是叔叔送我到学校的,学校在北方的k市,第一次坐火车看着窗外沿途的城市风景,慢慢远离那个生活了近的小山村,有一丝欢欣,却又有一丝惆怅。还记得那天我穿了件绿底白花的短袖上衣,配上黑白格子的背带裙,平底的凉鞋,是我最喜爱的一身装扮。下了火车,在出站口就有许多打着我们学校名字欢迎新生的招牌,于是我和叔叔拎着大包小包坐上了开往学校的班车,大概20分钟不到就到了大学门口。k市是一个古老的城市,著名的七朝古都,如今却远没有往日的繁华了,街道很窄,楼层普遍不高,和我想象中的大都市相去甚远。不过我更在意的是我四年将要度过的大学校园,城市的容貌似乎并没有影响我雀跃的心情。

放眼望去,整个校园古色古香的,毕竟有近百年的历史了。不过干净整洁.很快叔叔帮我办好了入学手续,我们找到了宿舍,8个人一个房间,宿舍倒是新建成的,里面刚刚装修过。我是最后一个入住的,也只剩下最后一个靠窗的上铺了,于是叔叔帮我铺好床铺就和我下铺的女孩(老七)的爸爸聊天,刚好2个人回去可以同路。晚上他们二人一起住进学校的招待所。我就自己收拾好行李,整理床铺,然后才有空审视一下室友。我对面上铺的女孩穿着黑黄相间条纹的t恤,短发,大大的眼睛,白白的,身材有些小胖,正趴在床上聚精会神的看小说,这就是后来我们可爱的老大---春灵,来自k市下面的一个县城;老大的下铺放了一床被子,始终没看到人,主人正是我们身子瘦弱有如林妹妹,在学习生活中却有一股非同寻常的韧劲的老二,最让人难忘的是她的眼睛笑起来宛若弯弯的月亮,碰巧她和我来自同一个市的不同县城,感觉亲近不少。我的下铺是一个很文静女孩,披肩的长发,很安静,也在捧着书看,有点琼瑶剧中温柔女主角的样子,她就是我们称为班级温柔一号的老七---婷婷,来自和我相邻的一个城市。靠近门口的下铺是一个剪着短发,一说话就能听到她的爽朗笑声,穿着非常运动,一看就是很喜欢运动的女孩,这就是我们的老四---金凤,学习能力之强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老四上铺也放着东西,但没见到主人,这就是后来看到的老三,一位眼睛特别大,看起来有些关芝琳神韵美丽女孩;老四对面的上铺也是一个大眼睛的女孩,笑起来连上几个小酒窝可爱极了,穿着带花的草绿裙子在床上收拾东西,这就是我们温柔美丽的小六子。六子的下铺是我们宿舍最小的女孩,大家都叫她九妹。当天晚上没有见到九妹本人,第2天一早,一个穿着黑白格子套裙,运动鞋,扎着高高马尾高挑白净清秀的女孩拎着一包行李来到宿舍,她就是我们最可爱的九妹。

第二天宿舍人员全部到齐了,大家开始夜谈会,自我介绍,然后排行,我排为老五,然后大家一致选定老九为寝室长。后来事实证明老九的确是有领导天分的,带领我们宿舍无数次获得“最先进宿舍”奖,不光如此,她还是我们班级的团支书,小小年纪,工作做得非常出色。

接下来就开始了为期2周的军训,每天挥汗如雨的在操场上和教官一起锻炼,军训实在枯燥乏味,教官却总是一副义正言辞的口吻说:对你们大多人而言这次训练将会对你人生产生重大影响,很多人也许这辈子只有一次机会摸到真枪实弹。但是军训却给我留下一段痛苦的回忆:记得有一个动作我一直完成得不标准,教官每次抓着我不放,让我在大庭广众之下出列独自训练,当时别提有多难堪。好在有一个很热心的邻班漂亮女孩主动要求帮我纠正动作,当时正的非常感动,虽然后来生活中的交集不多,但我依然无法忘记她的纯真与善良。难得最开心的一刻就是训练休息时让我们上台表演,唱歌倒是非常开心的一件事情。晚上就是无休止的听系领导,学长们作学前报告,那是听得最多的就是英语一定要早点过4,6级,否则将来的工作很难找。

大学四年生活毕业感言 篇5

四年来第一次走进校门的欣喜;第一次住进集体宿舍的无眠;第一次生活拮据到每天只能干啃馒头度日却也硬着头皮不向任何人求援;第一次在一天之中独立处理n 个问题时那种紧张与解决问题后的兴奋;第一次,第一次,第一次……四年中有太多的第一次,每次都会发生什么、改变什么,每次都是很努力才会做到,每次过后都会兴奋很久。

生活有时却总是如此反复,记忆也不会因为时间而消退,有些人、有些事,本以为过了就不会再想起,不会再在心灵上再次迭荡,但不知不觉间,很多事情已经在记忆中打上烙印,成为永恒,很多人也已经在心灵深处定格,任凭你怎么努力,总挥不去、抹不掉、忘不了……

思维很乱,想到很多却不知如何描述,更不知从何处说起。记得四年前最愿意做的事情就是每夜仰望星空,幻想着美好,想想那时真是太有时间了,也太容易满足,为实现一个小小的而且很容易达到的愿望而兴奋不已。

如今的星空依旧,人却变的`好现实,现实到甚至不愿把时间浪费到抬头望星空,时间把自己变的虽不算成熟却务实了好多。我知道天上的那颗星星一直在看着我,却不知道她是高兴还是难过,我们已经好久没有交流。

四年大学生活毕业话感言 篇6

在南师的四年生活将是我回忆中最值得珍藏的日子,我收获了知识,掌握了学习的能力;我收获了充实,丰富了自己的生活;我收获了人格,知道怎样做一个更好的人;我收获了友情,那些把我当做小孩一样照顾逗趣的姐妹会是今后永远挂念的朋友;我收获了爱情,生活充满动力与希望。人生处处布满驿站,一挥手便成别离。挥别南师,珍藏,前行!

好男儿应少流泪多流汗,珍惜眼前拥有。不是因为时机我们才拥有才华,而是因为才华我们才能把握时机。而才能的积累,其实并非在朝夕间。人生短暂,韶华难留,青春是一件不耐久藏的东西。人们也常说在青年人的字典里没有“失败”两字,然而却存在“易逝”一词。作为大学时代的我们应该是求知似渴,激情无限的,我们应当好好珍惜并把握当下的每一分,每一秒,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拼搏,去奋斗,最终赢得属于自己的一片蓝天。

但有时由于道路上有太多的坎坷,或是现实太过于残酷,使我们的付出,我们的努力,得不到满意的回报。此时我们也没有理由因为心情的不如意而责备世道沧桑,我们也没有理由因为受到生活的重创而埋怨命运多舛。这时我们所需要的应是正视现实,珍惜眼前,无需太执著于昨日,即使它再平凡,也改变不了今天的现状,即使它再美好,也已经成为过去。只有把握住了今天,充实而勤恳的.度过了今天,我们才能赢得精彩的未来!

离开是一种痛苦,是一种勇气,但同样也是一个考验,是一个新的开端。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海角遍寻思。当离别在即之时,当面对着相濡以沫兄弟般的朋友时,当面对着经历了四年的磨合而形成的真挚友谊之时,我内心激动无语,说一声再见,道一声珍重都很难出口。回想自己四年大学的风风雨雨,回想我们曾经共同经历的岁月流年,我感谢大家的相扶相依,感谢朋友们的莫大支持与帮助。虽然舍不得,但离别的脚步却不因我们的挚情而停滞。离别的确是一种痛苦,但同样也是我们走入社会,走向新环境新领域的一个开端,希望大家在以后新的工作岗位上能够确定自己的新起点,坚持不懈,向着更新更高的目标前进,因为人生最美好的东西永远都在最前方!

我不愿失去春风夏雨秋霜冬雪的一切记忆,更不会忘掉在人生路上我们絮絮的笑语,

面对着岁月摆下的筵席,我们相互微笑殷勤地劝酒,仿佛所有没说的爱恋与不舍,都收藏在语句的背后。因为我们都已明白,此去再也没有比手中这一杯更醇更美的酒了。离开,不代表不思念,而是把你们的笑脸永远刻在心间。

我在想,数年之后,当我俯瞰人生蓝图,我希望看到自己是在为自己的生活事业辛勤地付出,而不是纠结在一段不合时宜的感情死胡同中洒下一地的泪水。可以孤单,但不许孤独;可以寂寞,但不许空虚;可以消沉,但不许堕落;可以迷沉,但永不放弃。 ——送给五年后的自己,更送给级班位可爱的兄弟姐妹。

纵使季节搁浅,记忆沉淀,那薄薄的底片随着岁月褪色,也还能冲洗出那片温馨。

还清楚地记得新生报到的第一天,记得第一次寝室卧谈会,记得第一次班级旅游,记得一年一度的女生节……却已经不得不说再见了。我很高兴一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和你们一同度过,大一的新鲜大二的忙碌大三的迷茫大四的奔波,那是我们的流金岁月,也是我们的宝藏。我会用心记住你们的青春容颜,这里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回忆和永恒的怀念。

时间不会停止,正像爱情不会回头。 失去的机会不会重来,好好把握流失的青春。此间的少年,永远在心头!

当校园里的栀子此起彼伏盛开时,南京湿热的初夏将为我们人生中又一个时代划上句号。一直相信所有或悲或喜的经历都会是未来的财富,感谢这四年里遇到的一切人事物,是你们陪伴我渡过了又一条生命的河流。回首望去,无数记忆犹如彼岸的花朵,渐行渐远,但却会永远清晰的,存在。

辞母校行 南京母校欲别离,师尊教诲永铭记。大恩厚德风追忆,我梦眷念吟简诗。爱咱母校焉需理,你若慈母隐心迹

上一篇:个性青春励志的座右铭下一篇:会计综合模拟实习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