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文明行为规范

2024-10-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学教师文明行为规范

中学教师文明行为规范 篇1

为了加强教师队伍管理,提升教师自身素质,发挥教师言传身教的育人功能,在文明办公室评选中,学校研究制定了教师文明行为准则,请全体教职工遵照执行。

一、举止文雅

1.注意个人卫生,办公室物品按要求摆放整齐,室内清洁,不乱扔废弃物。2.不在校园内吸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

3.按时到岗,上课时,教师应站立授课,自习课应进行巡视。

4.认真备课、批改作业,按时上课、辅导,不敷衍塞责,不迟到、早退,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5.不酗酒,不赌博。禁止酒后上课、辅导。禁止在学校正常教育教学范围内或利用学校教育教学资源(设备、场所、资料等)搞有偿家教。

6.进出校门时,应主动与门卫及值班教师点头问候示意。自行车推行、汽车慢行至指定地点,整齐摆放车辆。不得鸣笛或大声吼叫。

7.在校园内遇到同事、来宾(含家长)、同学时,应主动微笑点头示意或问候,如有学生或他人问候,要点头微笑回礼。

8.尊重学生人格,不岐视、侮辱,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二、仪表端庄

9.着装得体整洁。校园不穿拖鞋,男教师不穿背心,女教师不穿露透和过短服装。

10.仪表端庄大方。男教师不留过长头发,女教师可化淡妆。

11.进教室前检查上课用品,整理好自己的仪表,不在课堂上接打电话。

三、语言文明

12.校内使用普通话。接打电话时先问好,并先作自我介绍,通话时语言简洁明了,挂断电话前说“再见”或“谢谢”。

13.真诚待人,尊重另人,接待学生家长和来宾,笑容可掬,主动让座,待人热情,不可不不睬。不准向学生或家长索要财物。

中学教师文明行为规范 篇2

一、中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优化应该遵循的原则

1. 科学性原则。

行为习惯培养, 必须按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身心成长的规律, 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和可持续性发展为目标。要从实际出发, 努力做到目标准、内容实、措施细、效果佳, 讲求严谨、及时、适时、合理和巧妙, 避免形式主义。

2. 具体化原则。

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要本着“小、细、实”的要求,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把各种行为习惯具体化, 让学生看得见, 摸得着, 易于理解、掌握和践行。要以教育部颁布的《学生守则》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基础, 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来进行。

3. 主体性原则。

在行为习惯养成中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使其通过自身的学习与提高, 感受到形成良好习惯的效果, 体验到矫正不良习惯的益处, 从而使其良好的习惯得到巩固和发展。

4. 因材施教原则。

加强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要承认学生之间基础条件、个性特征、环境影响等方面存在的差异, 在共性要求和训练的同时, 做到因材施教, 保护好孩子的个性和创造性, 力求做到“行为上严, 思维上宽”, 突出个性教育, 使不同特征的学生均能得到较好的发展, 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5. 序列化原则。

遵循青少年的发育规律和认知、心理特点, 研究制定出相应学段的行为规范和要求。在教育内容的安排上要体现学段和年级的层次性, 保持教育的连续性, 由浅入深、由近及远, 循序渐进。

6. 养成性原则。

行为习惯培养是一个逐步生成、提高的过程, 既要注重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又要注重已形成的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 使学生在长期的引导、强化、矫正中形成外在行为。

7. 持久性原则。

行为习惯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 要通过反复的训练, 至习而惯之, 不能一阵风, 时紧时松, 更不能半途而废, 要坚持长期, 贯穿在各个环节之中。

8. 知行统一原则。

既要重视课堂教育, 又要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 注重自觉实践、自主参与, 并要进行严格的管理和必要的行为训练, 引导广大学生在行为实践中逐渐加深思想认识,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9. 实效性原则。

在中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过程中, 学校要有效地控制各个环节, 切忌流于形式、纸上谈兵。注重实效性要做到五个坚持:坚持实践教育、坚持形象化教育、坚持开放式教育、坚持传统教育、坚持自我教育。

二、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优化途径

1. 优化学校教育主阵地。

各校要制定和完善有关规章制度, 调动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与责任感, 树立教职员工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 充分发挥广大教师在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的主力军作用;要充分利用学科教育教学资源, 针对不同学科的特点, 教给学生正确的生活行为习惯, 包括饮食、起居、仪表、安全等;学习习惯, 包括读写姿势、预习复习、课堂听讲等;社会行为习惯, 包括礼貌与人交往、孝敬父母、关心集体等。同时充分发挥共青团在养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教育广大团员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 带领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另外, 学校要开展课题专项研究, 成立课题组, 编写课题研究方案, 探求适应学生身心特点、认知规律和旨在培养其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 力求在理论上有所创新, 在实践上有所突破, 做到“一、二、三、四、五”的基础规范要求。一是规范一个仪式:升旗仪式;二是唱好两首歌:国歌和队歌;三是发挥三个阵地作用:学生行为规范一日常规评比栏、学生会 (团队) 室、广播站;四是定期开展四个会:班主任会、团队学生干部会、主题班队会、大型集会;五是强化班级五个细节管理:标志佩戴整齐、言行举止文明、室内摆放有序、张贴悬挂规范、班级文化有特色。

2. 优化家庭教育。

要办好家长学校, 广泛开展家庭教育宣传, 普及家庭教育知识, 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 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 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 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要完善教师家访制度, 定期召开家长会, 通过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与联系, 了解各种家庭背景下的学生不同的行为习惯基础, 增强养成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 优化社会教育。

要加强与校外教育机构的联系, 拓宽教育的途径, 主动争取社区、工青妇组织及有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 积极运用新闻媒体和现代信息网络, 调动一切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积极因素, 为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要结合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 在社会大课堂中培养、矫正、检验和提升学生的行为习惯, 引导学生从小树立公民意识, 自觉遵守社会公共规范, 成为讲文明、有礼貌的社会公民。

总而言之, 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它需要学生的长期努力, 需要老师不断地督促引导, 需要家庭、社会的永久支持与合作。叶圣陶先生曾说:“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 都要使它成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 好的态度才能随时发现, 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 好像出于本性, 一辈子用不尽。”可见, 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可以使人受益一生, 而它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摘要:优化中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社会发展对学校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 也是加强和改进中学生德育工作的需要。本文从分析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优化应遵循的原则入手, 探讨了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优化的具体途径, 以期能促进学生真正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实现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原则,优化,途径

参考文献

[1]叶圣陶答教师的100封信.开明出版社, 1989.

[2]叶圣陶教育文集.河南教育出版社, 1990.

[3]叶圣陶语录汇编.苏州教育出版社, 2002.

[4]朱复融.儿童行为习惯训导法则.重庆出版社, 2005, 8, 1.

中学语文教师行为的评价与反思 篇3

【关键词】 中学语文 教学行为 现状 对策

多伦的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对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行为转变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力量,使得许多不良的课堂教学行为得到了基本上的改变,但是还有部分中学语文教师依然存在着这样那样不当的教学行为。本文就中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的现状,成因,对策一己之见,以期给正在寻求进步的语文教师一个提醒。本文所说的教学(jiaoxue)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中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活动。其构成上包括直接显示结果的行为(如教学语言,教学组织,板演示范,实验操作,表情姿态等)和由情感,意志、道德,价值观,潜在能力和个性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种姿态。我们还可以将教学行为分为主要行为(呈现、对话,辅导)和辅助行为(激发动机、期望、课堂交流、课堂管理)。

在自己从教的20多年时间里,通过观察与了解调查,发现中学语文老师在教学相当中有着与其他学科同样的不当之处,“无效的满堂灌,毫无章法的板书,呆滞单一的教态,邋遢的仪表,无教案进课堂,教学环节步骤的随意,作业批改应付式……”,如果我们从中抽取语文老师突出的不当行为,就可心归纳为“语文无文味、板书不科学、文章被肢解”等几个方面。看一下楚州中学茹红忠老师对语文老师课堂提问情况的调查结果①老师提问中记忆性问题占74.2%;②老师提问中分析性题占20.1%;③老师提问后无停顿就让学生回答占86.7%;④老师提问学生齐答占42.3%……从这些调查结果不难看出大部分语文老师的课堂是什么样的.那么,让语文老师将课上得毫无文味、将优美的整篇文章肢解得七零八落到底罟归何方?

首先是从教老师的思想出了问题。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是蜡烛”、“教师是春蚕”……我们姑且不论这些伟大而光荣的称谓,教师要“为人师表”应该是不可否认的,三尺讲台前站着的不仅仅是自然人,也不仅仅是知识的贩卖者,更应该是学生的表率、榜样。每节课面对几十名学生那求知的、渴望的、崇拜的眼神。你的行为就将成为他们的学习与模仿对象。当我们把课堂作为混饭吃的岗位、把教材作为谋生的工具、把学生作为糊弄的对象时,许多不该发生的事情就会发生。

其次是我们评价体系的导向出了问题

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虽然进行多轮,也研究出了各种优秀的教学模式,但是在我们的课堂教学当中依然存在着大量的穿鞋走老路现象,这主要是我们的课堂教学评价存在着明显的弊端 和不足:

过分关注认知目标的完成度面限制了教师对学生其他能力发展的关注

如果在教学评价标准中,过分强调教师是否完成预定的认知目标,就会让老师在教学中为完成任务而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忽视学生的情感。从而加大对知识的传授而不注重能力的培养。我们应该知道认知性任务不是课堂教学的惟一,教师不应只关注知识的有效传递,而不考虑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个性的发展。

2、滴水不漏的教学过程严重制约了教学的灵活性和变通性,使得课堂生成性知识为零

强调教学进程安排合理、教学环节井井有条的传统评课标准,让大部分教师不敢拿出原汁原味的课,担心被所谓的评委指指点点,说自己的课“漏洞百出”。这样一来,整个教学过程什么时间讲授,什么时间提问,给学生多少时间回答问题等都设计的“丝丝入扣”,结果一节好课成了表演课,主角是教师,学生是配角,是观众。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看不到教师的随机应变,看不到对学生思维出现阻碍的点拨,当然就更看不到生成性知识的产生。这样一来,我们的课堂就只见知识不见人了,文章也就不存在任何“美”的成分了,因为学生所看到的都被肢解过的文章。

步步皆优的“优秀课”让教学忽略学生实际学习中的实际需要

我们很多学校的课堂教学评价中指标十分完备,目标,过程,提问,辅助手段的应用,板书,教态,语言,练习……都有明确要求,结果我们发现,许多课堂教学环节就是为迎合评课标准而设计的,根本就没有考虑为学生服务。我们的板书当然也就是这些了,不可能再出现能够引起学生思考的板书内容,如果我们大胆地让学生去学去做板书,那效果可能就不一样了。

我们到底应该如何评价一节语文课?仅从评价老师的教学行为来看,我们至少应该评价一下在这节课中的教学指导思想是否从应试向素质教育转变:是否从书本位向人本位转变:是否从重结果向结果过程与转变;是否从老师向学生的单向传递向师生多项交流转变;是否从仅有陈述性知识向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共生转变。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在这节课当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否得到了体现与落实。我们的评价标准或者说评价体系一定要让老师真正明白有效的教学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有效的教学应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的过程;有效的教学应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学习材料、时间以及空间上的保障;有效的教学旨在使学习者形成对知识真正的理解;有效的教学必须关注学习者对自己有及他人学习的反思;有效的教学应使学生获得对该学科学习的积极体验与情感。

第三是我们老师的教学基本技巧有待提高。

老师的基本包括语言、知识储备、驾驭课堂能力、书写能力、独立研究文本能力等多个方面。我们仅从老师的知识来看,大多数老师仅满足于或者说仅仅是在吃自己以前所学的那点知识,而实际小教师知识的传授或者说教师传授的知识应该至省包括三个方面:教科书、教参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存储的知识;师生在教学互动过程中产品的知识。在这三个方面,师生在教学互动过程中产品的知识应该最具有意义最有价值,这就是生成。当我们老师不能够很好地处理这些生成之时,课堂教学行为就一定会出现不当之处——要就应付了事,要就避重就轻,更有视(听)而不见(闻)现象存在,那我们的语文教学还剩下什么——恐怕只剩下那些枯燥无味充满冷气的死知识了。

第四是学校的管理与培训机制不够完善。

不少学校对语文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如其他科目,理所当然地也就忽视了以语文老师的培训,这样就会让语文处于“被边缘”境地,语文老师也就随之降价,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随意性——不认真备课就不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就自然会肢解文章,就自然会用自然科学类的教学语言来教授语文,让语文完全没了“文味”,板书就更不用说了,想到哪说到哪写到哪,毫无章法毫无科学性。

出现了以上情况,我们也知道了问题所在,那么解决这些也就应该有章法可循了。

首先要加强思想教育,让老师有使命感、神圣感

“做一行爱一行”是我们的要求,“爱一行做一行”是我们的福分。如果我们不断提高老师物质与精神上的待遇,那么老师这一行就会成为人们所爱,老师当然也就一定会认真而负责地做好这一行。

学生对一个班级来说只是几十分之一,对一所学校就可能是千分之一,到了社会上就成了几亿分之一,而对于每个家庭来说,每一个学生都是唯一,都是家庭的全部,让老师明白并体会到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只有老师的心目中有了学生,他们才会真正地用心对待学生对待自己的工作,对待自己的语文教学。

语言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之处除了科学性质以外,还在于语文学科素养的形成具有长期性,语文水平的高低往往在十年后才真正的显现出来,在短时间内是不好从考试成绩中表现的,同时,语文素养的高低还会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这些特征决定了语文老师要耐得了寂寞与冷眼。所有这些都要让老师用心体现,中有这样,语文才会有责任感与使命感,也才会珍视自己的工作,重视自己的课堂。

科学指导,强调反思,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加强课堂教学活动前的反思,提高课堂教学的预见性

教师的智慧技能一是看能否预测到学生在学习某一教学内容时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二是看能否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和方法。目前教师备课现状主要存在两种不良倾向;一是照搬抄现成教案,以“他思”代替“我思”,眼中只有知识而没有人,不考虑自己据在班级学生实际情况;二是一些自诩有经验的教师过分依赖多年积累起来的教学经验,不注重对自己以往经验的反思,纯粹凭自己经验设计教学方案,有的甚至以个教案“一抵了事”,最终的结果可能是“十年教龄一年的经验”。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时,先对过去的经验进行反思,使新的教学设计建立在对过去经验和教训反思的基础上。

提倡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反思,有效利用45分钟

这阶段的反思,主要用于解决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驾驭课堂教学的调控能力。无论课堂教学中出现什么问题,我们都应该将其引向有利于知识的传授能力的提高上面来。

注重课堂教学活动后的反思,及时总结提高自己的水平

上段反思是对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进行思考性回忆,包括对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和学生的表现以及教学的成败进行理性的分析。其目的就是总结经验与教训,为以后的教育教学提供良好的范本。

建立健全考核机制,让优者有优酬

考核机制每所学校都有,但大多数都仅从考试成绩上说话,而语文学科的特殊性也决定了考核的特殊性,对语文老师的考核应该不仅仅是考试成绩,还应该有平时课堂教学的量化评价,还应该有语文老师充满语文味的演说与写作,还应该有语文老师那优美大方的书法作品……只有将这些综合起来考核,才能发现真正优秀的语文老师,对这些老师学校大力表彰与奖励,让他们享受应该享受的一切。假以时日,优秀的语文老师会越来越多,优秀的语文课堂会越来越多,优秀的学生自然会越来越多。

对于中学语文教师繁体行为,我们要不断进行观察,要科学进行评价,更重要地是要不断地进行反思,扬长避短或者补短。我们要从语文教师外显的教学行为中发现隐藏其后的思想根源,只有如此,我们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行为才能真正得到改善,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也才能在整个教学当中有较大的权重。

主要参考书

[1]《课堂教学与学习成效评价》(唐晓杰等编著,广西教育出版社)

[2]《自主课堂》(美国里德利、沃尔瑟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3]《有效课堂》(美国玛扎诺、皮克林、波洛克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4]《思维心理学》(邵志芳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5]《基础课程课程纲要解读》(仲启泉、崔永郭、张华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学生文明礼仪规范 篇4

2.遵守交通规则。行人应走街道和楼梯右侧,不可数人同排横行,不走机动车道,穿越马路要走人行横道,有天桥的应自觉从天桥上走,不乱穿街道或攀越街道护栏。骑自行车要注意安全和谦让,在减速道要适当减速。自觉将自行车存放在指定的车棚或地点,不乱停乱放。

3.在食堂要文明用餐,做到排队礼让,不乱拥挤;爱惜粮食,不乱倒剩菜剩饭。

教师文明礼仪规范 篇5

一、仪容仪表端庄整洁,忌浓妆艳抹、衣不得体;

二、言行举止礼貌和气,忌不拘小节、敷衍了事;

三、上课集会守时守纪,忌接打电话、吵闹拥挤;

四、教导学生关心尊重,忌呵斥体罚、粗暴歧视;

五、教学语言规范形象,忌信口开河、枯燥乏味;

六、接待家长热情有礼,忌唠叨告状、代办私事;

七、同事之间团结协作,忌猜疑妒嫉、自我封闭;

八、卫生环保养成习惯,忌乱刻乱画、随意丢弃;

九、职业道德牢记恪守,忌推卸责任、谋取私利;

中学教师文明行为规范 篇6

一、活动目的为培养优良的校风学风,加强学生自律修身、文明言行的道德观念,引导学生自觉树立当代中学生的良好风范和形象,以创建优良学风校风为目标,以养成文明习惯、浓厚学习风气、创造优美环境、维护良好秩序为重点,强化日常行为养成,营造良好的自我管理与自我教育的浓厚氛围和良好风气,在全校学生中积极倡导文明课堂、文明言行、文明学习、文明生活、文明修身、健康成长的理念,全面提升学生的文明素养,培养文明行为习惯,努力营造崇尚文明、弘扬正气、守法诚信的良好校园风尚、和谐的人文环境、文明的校园风貌,从而树立良好鲍沟中学形象和赢取良好口碑,着力培养具有高尚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文明行为习惯与文明素养的高素质中学生,以良好的精神风貌迎接新的学期,经学校研究决定,在全校师生中开展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月活动。

二、活动主题

本次文明教育的主题是:文明言行、文明学习、文明生活、文明修身、健康成长。

三、活动内容

让我们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具体的事情做起,努力做到做到“六讲”、“六无”即语言讲文雅,行为讲文明,校园讲秩序,学习讲诚信,人际讲和谐,处事讲真诚;地上无杂物,墙上无污迹,门窗无灰尘,生活无陋习,口中无秽语,行为无违纪,力求达到待人接物,文明礼让;仪容举止,恰当庄重;衣着打扮,朴素大方;男女交往,行为得体;生活秩序,优美和谐。

在全校师生中深入开展“文明课堂”、“文明行为”、“文明交往”、“文明宿舍”、“文明餐厅”、“文明校园”建设活动,在全校学生中积极倡导文明言行、文明学习、文明生活、文明修身、健康成长的理念,以创建优良学风校风为目标,全面提升学生的文明素养,培养文明行为习惯,努力营造崇尚文明、守法诚信的良好校园风尚、和谐的人文环境、文明的校园风貌。

(一)具体内容:

1、评选行为规范养成先进班级12个。

2、评选男生文明宿舍15个、女生文明宿舍15个。

3、评选星级文明学生30个。

4、卫生小卫士30个。

(二)学校成立行为规范养成评选委员会:

主任:胡勤庆副主任:雷金龙

工作小组组长:华杰 杜秀梅

工作小组成员:各级部主任、班主任。

学校将相继出台各方面的评比细则与方案,要求各班级、各级部依据本方案,认真做好各项评选活动。

四、活动安排

(一)学习宣传阶段(9月9日--9月11日)

1.举行学生“规范养成月”活动启动仪式,提出活动的目标、内容与要求。

2.各班级、级部认真组织学生全面学习《鲍沟中学学生文明礼仪行为规范细则》、《鲍沟中学违反<文明礼仪行为规范细则处理意见>》与《滕州市鲍沟中学班级量化管理实施细则》,让这些规范成为学生行为指导,班级管理的依据。

3.学校利用广播站、宣传栏等渠道大力宣传“文明礼仪行为规范细则,营造出“人人学规范、人人守规范”的浓厚氛围。

(二)组织实施阶段(9月11日--10月11日)

1.各班根据本班实际情况制定本班级量化办法,引导学生自觉遵守细则要求,争做“星级文明学生”。

2.政教处、各级部进行联合检查,逐项检查落实细则实施情况,并及时反馈,汇总公示。

3.学校将根据实施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叠被子比赛、手抄报比赛、黑板报比赛、主题班会、行为规范考试等活动,带动细则的落实)。

(三)总结表彰阶段(10月11日--10月18日)

学校根据活动中检查评比情况进行评议、评选,表彰优秀个人、宿舍、班级,并在召开全校行为规范养成月总结表彰大会予以表彰。

五、活动要求

(一)高度重视,广泛发动

根据此实施方案中的要求,各班级各级部要统一认识,积极配合,精心安排,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做好组织发动工作,要求各级部、班级制定具体的学生量化办法,有计划地组织好本次教育活动。每班都要通过主题班会等方式,围绕此教育活动的开展学习和讨论,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让每位学生要熟知细则内容与要求,自觉成为自己行为指导。

(二)要精心组织,扎实开展活动。

各班级、级部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与引导,通过切实有效的形式、措施调动各班级、各宿舍的积极性,将各项文明教育活动的内容渗透融入到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使活动主题、活动效果得到最充分的体现。

(三)落实督导,定期检查

政教处将组织各级部、学生会定期对各项要求、课堂、宿舍、餐厅、校园等文明状况和学生日常行为表现进行检查监督,并及时通报检查结果、督促整改。滕州市鲍沟中学

中学教师文明行为规范 篇7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个虽不科学却广为流行的隐喻充分说明了一校之长对于一所学校是好是坏的紧要意义和重要影响。其中, 校长的意义和影响主要通过具体的领导行为来体现和实现, 而学校的好与坏主要表现为办学的效率、效益和教职员工满意度。由此可见, 校长领导行为和教职员工工作满意度之间的不无关系。对此, 国内外都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有如, Fast (1964) 的研究指出, 教师所描述的校长的实际关心体谅与建立结构行为与教师的满意呈正相关。Kohan Alan R. (1989) 的研究结果则显示, 领导的关心体谅维度与教师的工作满意有显著影响, 而建立结构行为则没有。Heller H William (1993) 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 教师的工作满意与校长的领导行为风格没有显著相关。张忠山等人 (2001) 的研究结果表明, 小学校长领导行为对教师工作满意度有非常显著的影响, 其中校长的关心体谅行为对教师工作满意的各层面影响非常显著, 校长的建立结构行为对教师的整体工作满意、对校长的满意也达到显著水平, 而对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满意、薪水的满意、同事的满意、晋升认可的满意的影响不显著。!#这些研究结果并不尽相同, 主要受不同情境不同组织的具体影响而使得领导行为与工作满意度之间的关系而有所差异。因此, 针对一定区域的某类学校开展校长领导行为和教师工作满意度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 对通过优化和改善校长领导行为来提升教师工作满意度水平有着重要的实践指导价值。

2 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江西省公办中学校长和教师为研究对象。对校长的研究是通过教师的感知来进行的。从江西省2007年暑期四个不同类型的中学教师培训班中随机选取教师, 全省11个地市, 每个地市选取40~50人, 取样时兼顾学校所在县市、城乡、学校类型和教师性别、年龄、学历的分配。共发出问卷456份, 回收419份, 有效问卷391份, 即参与本研究的教师为391人, 校长为391人次。

2.2 研究工具

本研究校长部分采用“校长领导行为调查问卷”, 该问卷系参考Stogdill的“领导行为描述问卷” (Lerdership Behavior Description QuestionnaireFromⅫ) 译编而成%#。问卷第一部分为有关背景资料的调查, 包括被评校长的性别、年龄、学历、学校的所在地、类型、规模和作答教师的性别、年龄、学历等。问卷第二部分中校长的“建立结构”和“关心体谅”行为各有15个项目。建立结构是指校长的那些直接放在完成组织绩效上的领导行为, 具体体现为任务明确, 组织规范, 管理严格, 规章健全, 奖惩分明等;关心体谅是指校长在关心每个教职员工方面的领导行为, 如平等待人、尊重教师、听取意见、信守诺言、谋取福利等。建立结构和关心体谅两个分问卷的Cronbach a信度系数分别为0.8311和0.9160。

本研究教师部分所采用的问卷为张忠山根据国内外研究成果编制的“教师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该问卷分为两大部分, 包括工作各侧面的满意问卷 (对校长满意、教学满意、同事满意、收入满意、晋升满意) 和对工作的整体满意问卷。据编制者报告, 该问卷有可接受的结构效度和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本研究的结果分析也显示, 校长、教学、同事、收入、晋升、整体满意等六个分问卷的Cronbach a信度系数分别为0.8694、0.7656、0.7799、0.7226、0.7755、0.8885。此外, 本研究两类问卷均采五点记分。

2.3 数据处理

主要采用平均数差异显著性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线性回归等统计分析方法。以SPSS11.5版 (Statistical Program for Social Sciences) 处理全部数据。

3 结果

3.1 校长领导行为和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基本情况

统计结果表明, 校长的建立结构行为得分平均数 (54.14) 高于关心体谅行为得分平均数 (49.89) , 建立结构和关心体谅具有显著且较高的相关 (P<0.01, r=0.620) 。教师对校长、教学、同事、和整体的满意度水平非常显著高于对工作收入、晋升认可的满意度水平 (P<0.01) , 其中工作收入的满意度水平最低。

3.2 校长领导行为与教师工作满意各层面的相关分析

**P<0.01 (下同)

从表1可知, 校长的建立结构行为与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各层面都具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为了探讨校长领导行为对教师工作满意各层面的具体影响, 把校长的建立结构和关心体谅行为作为自变量, 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各层面作为因变量, 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二元逐步回归分析, 结果见表2。

*P<0.05 NS:P>0.05

各方程检验中P<0.01, 表明回归方程非常具有显著性, 即校长领导行为对教师工作满意度有非常显著的影响。具体看来, 校长的建立结构行为对教师的教学满意、同事满意、晋升满意、整体满意的影响达到非常显著水平 (P<0.01) , 而对教师在校长满意、收入满意上的影响不显著 (P>0.05) ;校长的关心体谅行为对教师在校长满意、教学满意、收入满意、晋升满意、整体满意上的影响达到非常显著水平 (P<0.01) , 而在对同事满意上的影响也达到了显著水平 (P<0.05) 。

4 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 中学校长领导行为和教师工作满意度各层面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 而且无论是校长的建立结构行为还是关心体谅行为都有利于教师工作满意度的提升。这进一步消除了这样一种担心, 即校长的建立结构行为会导致教师工作满意水平的下降。事实上, 我们的中小学校还需要切实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完善理顺体制、健全机制, 重视作为学校技术核心的教学的管理, "#与此同时还要对学校人文管理的误区保持清醒认识并纠正不当的思想和行为, 从而在学校管理中实现人文化的科学管理, 即以科学管理为基础和保障, 以人文管理为内涵和源泉, 实现学校管理中的科学管理与人文管理的协调统一和有机融合$#。

具体看来, 中学校长的建立结构行为高于关心体谅行为, 且二者具有显著且较高的正相关。这与张忠山等人的研究结果基本相同, 只是二者相关程度有些许不同, 即一个是相关较高, 一个相关不高。%#相关程度不一样的原因主要可能是, 中学校长因学历层次和能力水平的要求高于小学校长, 因而中学校长在处理建立结构和关心体谅二者关系并注重提高两种行为水平上会比小学校长做得更好一些。校长的关心体谅行为对教师工作满意的各个层面影响显著, 与张忠山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校长的建立结构行为对教师在教学、同事、晋升、整体满意方面的影响达到非常显著水平, 对教师在收入满意方面的影响不显著 (张忠山等人对此现象已作出较为精辟的解释) , 与张忠山等人的研究结果也是一致的。但校长建立结构行为对教师在对校长满意方面的影响不显著, 与张忠山等人的研究结果是相反的。原因何在?将它结合另外两个结果一起来看也就不难理解了。一是结果显示中学校长的建立结构行为非常显著高于关心体谅行为, 二是结果同时显示校长的关心体谅行为对教师在校长满意方面的影响显著。如此看来, 似乎是中学校长注重工作任务的完成而在关心体谅教师方面做得不够, 从而让教师感到对校长的不满意。事实上, 中小学管理实际中校长迫于社会舆论和期望、上级行政部门的压力而更多地把精力投入到完成各种指标甚至年年有提高上, 这样在社会满意、上级满意的要求下而没有更好地关心体谅教职员工, 自然也就会在教师的感受中表现对校长的不满意。与小学校长相比较, 由于小学的各种指标要求相对宽松和定性, 那么小学校长建立结构行为再怎么明显突出也不容易导致教师对校长的不满意。归根到底, 这种现象与应试教育的厉害程度有很大关系。

5 结论

中学校长的建立结构行为与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各层面都具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校长的建立结构行为对教师的教学满意、同事满意、晋升满意、整体满意的影响达到非常显著水平, 而对教师在校长满意、收入满意上的影响不显著;校长的关心体谅行为对教师在校长满意、教学满意、收入满意、晋升满意、整体满意上的影响达到非常显著水平, 而在对同事满意上的影响也达到了显著水平。

参考文献

(1) (5) 张忠山等.校长领导行为与教师工作满意度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 2001, (1) :121.

(2) Randall B.Dunham.Organizational Behavior.Homewood Illinois:Richard D.Irwin, Inc.1984.372

(3) 孙锦明等.科学管理对于学校管理的指导解析[J].现代教育科学, 2007 (, 1) :33.

中学教师文明行为规范 篇8

【关键词】 新课程 化学 教学行为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5)02-009-02

化学课程可以提供给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面临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挑战时,能做出更理智、更科学的决策。新课程标准要求基础教育要按照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共同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注重开发学生智力潜能,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化学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首先要求化学教师突破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桎梏,从教学素质和教学行为两方面进行根本性的转变。以下就新课程标准对中学化学教师教学行为的要求做几点讨论。

1. 更新知识结构,提高化学素养

新课程要求化学教师必须积极钻研,努力从高的观点、用新的方法去解释中学化学问题,身体力行地进行科学探究,学习和运用信息技术,使自己专业基础扎实、知识视野宽广、教学技能过硬。化学教师必须对化学前沿知识和化学边缘科学知识有比较熟悉的了解,还应当掌握教学和化学教育学的相关理论、心理学和教育教学方面的理论知识,以及化学教师必备的化学教学技能。能结合人们最关心的健康、环境、资源、水源及食物等焦点问题展开教学,使学生能够解决未来生活与化学有关的问题及生产生活中碰到的化学问题。

例如在学习水污染时,介绍了水体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水是人体主要的组成部分,人体的一切生理活动,如输送营养、调节温度、排泄废物等都要靠水来完成。人喝了被污染的水体或吃了被水体污染的食物,就会对健康带来危害。饮用水中氟含量过高,会引起牙齿珐斑及色素沉淀,严重时会引起牙齿脱落。当人畜粪便等生物性污染物管理不当也会污染水体,严重时会引起细菌性肠道传染病,如伤寒、霍乱、痢疾等,也会引起某些寄生虫病等。

2. 整合教学技巧,激发学生探究学习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传统的“标准化”、“程式化”、“应试化”的教学模式存在很多的弊端。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化学教师应整合教学技巧,着力通过多种途径,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以期达到对学生多种心理机能和学习的综合性智能的培养。

(1)利用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实验是进行探究的主要方式,是论证猜想和假设的实质性过程,是知识的发源地和素质提高的有效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化学实验,自主地进行实验探究,使每个学生都获得丰富的、初级的、创新的新体验、新感知。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会了科学探究的方法。例如,如在讲到《氧气的制取》时,针对二氧化锰的作用,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设计探究性实验并进行实验:①加热二氧化锰,②加热氯酸钾,③加热二氧化锰和氯酸钾的混合物,从而得出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

(2)创设问题情境,营造探究氛围

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线,是学习的内驱力,它可以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被激活的状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先“设疑”,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且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景。通过问题情景的创设,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确定思维方式,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激发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讲授氯化氢的物理性质时,我先做了氯化氢的喷泉实验,然后问学生:压缩滴管的胶头,挤出几滴水,有什么现象发生,喷入烧瓶里的石蕊试液的颜色是否有变化,为什么?这一下,学生的求知欲一下子被激发出来,因为学生观察到了这有趣的实验现象,就急于知道为什么,对于给出的问题就会积极地思考。

3. 注重教学反思,提高教学成效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教材内容、教学常规、教学方法、教学习惯、教学理念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

(1)教学前反思

教学前反思是对学生的学习内容进行全面反思,在吸取经验教训的前提下,设计开放式教学方案和教学思路,并在集体备课中进行交流,取长补短,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反思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例如,在学习到化学电源时,我本来想准备一个演示实验,将锌和铜两电极都插入一个番茄中,立刻看到灵敏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产生了电流。通过分析、比较、交流,最后我还是决定进行分组实验,每组发两个小番茄。在实验时,我引导同学们观察几种情况下电流表指针的偏转:①两级插入同一个番茄。②每个番茄各插一个电极。③每个番茄各插一个电极,再用一根铜丝把两个小番茄连接起来。这样,可以让学生对化学电源形成的基本条件有所了解。

(2)教学中反思

教学中反思是对正在进行的课堂教学即时地反思,课堂教学是一个生动活泼的过程,因此课堂教学就有其不可预见的一面。对教学中出现的偶发事件和突然出现的一些难题,学生提出教师事先意想不到的问题,教师应有一种教学机智,及时捕捉瞬间的信息,及时反思,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例如,在制取氢气实验中,有同学问“为什么课本上强调用稀硫酸制取氢气,用浓硫酸不更容易制取吗?”若我直接给出答案,学生可能当时理解,但印象不会很深。我思考后还是决定用浓硫酸替代稀硫酸和金属反应做一遍演示实验,让学生自己验纯、点燃,结果发现点不着。学生得出结论:没有氢气生成。然后我又让他闻气体的气味,他一下子就说出和硫在空气中燃烧的气味一样。然后我就帮助其分析为什么没有氢气放出,而生成二氧化硫。这样既消除了学生的疑问,又提前学习了有关浓硫酸的一些性质。

(3)教学后反思

教学后的反思是指完成教学任务后的反思,是对教学活动全过程进行反思,避免上完课教师的教学思考也跟着结束的不良习惯,教学后反思能及时记录教学过程的得失以便在今后教学中改正或深化,使教学经验理论化。例如,在探究中和反应的应用时,应该让学生自己练习写出化学方程式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中和反应的理解。如果在学习用pH表示酸碱度之后,对该实验中pH进行详细分析:①开始滴加盐酸时,溶液为红色,溶液呈碱性,pH>7;②溶液恰好变为无色时,溶液呈碱性,pH=7;③继续滴加盐酸,溶液无色,pH<7。学生对该反应实质理解会更加深刻,对后面pH的学习也会更容易。

4. 注重情感教育,助推化学教学

陶行知曾说过:“一个称职的老师像磁铁一样把学生吸引到他的周围,一起走进知识的殿堂。”“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情感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与质量。

(1)深入学生,创设情感

教师在施教时一定要做到有的放矢,这就需要教师深入到学生群体中,了解学生非智力品质、习惯用的学习方法、接受和运用知识的灵敏度、学生的困难、兴趣爱好、性格特征、道德水平、心理素质等各种因素。例如,学生突然迟到了,老师要了解其原因,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就批评他;学生成绩下降了,老师要查找原因,与他推心置腹地聊天,若学生有什么学习上的困难,老师及时帮助他解决。总之,老师要用“爱”去感动学生,去吸引学生,让他们喜欢你,喜欢你上的课。

(2)适时鼓励,激发情感

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挫折时,最渴望得到老师的鼓励和帮助,并希望老师能给他指点迷津。此时教师要把握时机,鼓励学生相信自己的能力。例如,一个充满希望的眼神,一个赞许的点头,一个鼓励的微笑,甚至轻轻拍打学生的肩膀,都不仅仅传达了一种关爱,还表达了一种尊重、信任和激励。

总之,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业。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若没有教师教育观念的改变,没有教育行为的实施,没有教师素养的提高,没有教师的创新精神,课程改革将受到很大影响。教师素质是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的重要支撑条件,这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中学化学教师应从各个层面进行全面提升,以适应新课程改革,顺应时代的要求。

[ 参 考 文 献 ]

[1]马忠虎.《家校合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8.(47).

[2]曾琦.《教师培训模式的现状分析及改革建议一建立合作探究型教师培训模式的设想》[J].中国教育学刊,2000.(5).

中学教师文明行为规范 篇9

下午好!

今天是我们隆重举行期中考试总结表彰大会,旨在总结本期以来工作,同时为在本次期中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颁奖,表彰他们那种勤奋刻苦地学习精神,感谢他们为全校师生树立了良好学习的榜样;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是他们用辛劳和汗水换来的,是他们拼搏的结果、付出的回报,希望他们今后能够再接再厉,勇攀高峰,夺取更大的胜利,能够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也希望今天未能走上领奖台的同学,能够认真分析得失原因,吸取经验教训,调整好自我,坚定信心,瞄准目标,迎头赶上,争取在不远的将来赶上或超过他们,为自己争光,为父母争气,让自己的大名也耀眼在光荣榜上。在今天的会议上我想首先简要回顾一下本期以来的学校工作,同时对我校后半期的工作提出些意见或建议:

一、本期以来的工作

本期以来,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教风正,学风浓,广大教职工工作热情高,校园平安和谐,没有出现大的安全事故,涌现出许多感人的事迹。当代雷锋和学习标兵。但在过去的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如部分同学学习自觉性不高,劲头不足,主要表现在上课不能认真听讲,作业不认真,答题不规范,不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各项任务;第二是个别同学纪律观念淡薄,迟到、早退、不假离校时有发生,极个别同学甚至假借有事或胡病请假到校外游荡,甚至上网、玩游戏、赌博等。第三,极个别同学时常惹事生非、打架斗殴,与社会上闲杂人员来往,特别是极个别女生,非常不自重,招惹是非,自找麻烦,自寻烦恼,最后丢人现眼,贻误终身。第四,个别同学学习不安心、不投入,上课、上自习坐不住,心静不下来,甚至带手机进校园,上课玩手机,发短信,听课效果差,对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必须努力克服,加以改正。

二、后半学期的工作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知不觉中,半个学期已经过去,本期仅剩下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了,在今后的工作中,全体同学必须以今天在领奖台的同学为榜样,努力改正过去身上的一些坏毛病、坏习惯,针对前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或不足,重新修订学习计划,调整好自我,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努力学习,奋起直追,争取在不远的将来赶上或超过他们。在学习上要学会听课,静心学习,按质按量完成课内外作业,抛开一切杂念,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最大限度地提高时间利用率,以保证学习效率和效果。

中学教师文明行为规范 篇10

1.现在的学生调皮捣蛋的多吗?

①我的学生比较乖,听我的。②和以前一样;正常③一般;我不好区别调皮与个性。④太多了。

2.学生调皮捣蛋的主要原因① 教师方法不当② 校园生活枯燥③ 家庭教育不够④ 学生本质太坏,学习没劲

3.现在的学生好管理吗?① 好管② 有一定的难度③ 不好管理④ 太难管

4.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吗?①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高②大约有一半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

③极少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不高

5.学生的厌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① 学校管理没吸引力 ②课程教师没吸引力 ③没找到产生学习兴趣的切入点④家庭影响,读书无用⑤ 学生的基础太差

6.学生现在的最大困难是什么?① 学习目标不明确;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学习② 缺乏刻苦精神;缺乏吃苦精神③ 没有好的学习环境;克服不了外部世界的不良诱惑④ 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心灵缺乏温暖

7.现在的学生最需要进行什么样的教育?① 行为习惯教育② 诚信、责任教育 ③ 感恩教育、理想教育④ 心理承受挫折与感情能力教育⑤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

8.家长管学生的学习吗?

① 从来不管 ②大多数管 ③少量管④有的管但是方法不够⑤不好说,家长眼里只有分,没有学生。

9.家长对学校的认可度如何?①完全认可②一般,关心教育的认可度高

③认可度在上升;逐渐在提高 ④不高,把学校当成托儿所

10.你有时间读书吗?① 太多了② 不多;每天至少一个小时 ③ 比较少 ④ 几乎没有 ⑤ 太忙,没时间

11.你最苦恼的是什么?

① 理想与现实不一致② 学生不听话③ 不能按自己意愿教学④ 没有一个好的发展、环境 ⑤ 工作不被承认

12.你认为教育改革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① 领导不重视② 教育体制和评价不配套③ 社会生存的环境恶劣,社会职业的过于悬殊

④ 科学的评价机制和用人机制⑤传统思想文化和新思想的冲突

13.你每天直接用于教学的时间大约多少?① 1—2小时 ② 3—4小时③ 5—6小时④ 8小时以上

14.你怎样看待学生的考试分数?

① 不差就行② 不太重要③ 是老师的命根④ 分数是决定学生命运的一个指数

15.学生在什么时候完成作业?① 没有作业② 课堂上③ 自习课④ 课余时间

16.你认为教案作用有多大?① 很重要像图纸设计② 有一定作用③ 没有用,我上课从不翻教案

17.你认为当今教学最难的是什么?① 师生默契② 公平竞争与各科的协调③ 学的快乐而有成效④ 教改与考试的矛盾⑤ 教师观念的转变⑥ 按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办事

18.对于违纪学生你是怎样处理的?

① 耐心的说服教育②先说服教育不听话的就罚③ 说服教育,仍然不听话的就不管他④不管他

19.你对当今的教育法规是怎样看待的?

① 把教师和学生管的太死,不利于学生的发展② 基本附合中国国情③ 当今的教育法规与新课程理念相违背

20.你认为课堂纪律的好坏主要与()有关

① 班主任的管理② 教师的教学水平③ 教师的人格魅力④ 学生的素质

21.你认为对违纪学生进行必要的体罚可以吗?

① 完全可以② 要分情况而论③ 不可以

22.对于学生的成长、家长、教师、社会谁的影响大?

① 家长② 教师③ 社会④ 一样大

23、说心理话,在平常的教育教学中你能平等的对待每个学生吗?

① 能 ② 不能 ③ 大多数时候能 ④ 少数时候能

24、对于学校如何提高学生的文明素质,你有何好的建议?

书写规范汉字 传承中华文明 篇11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4A-0008-02

在电视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里,参赛选手宽广的知识面和良好的应试心态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引起了我们对书写汉字能力的反思。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总策划关正文说:“在世界各大文字体系中,汉字是唯一传承至今的表意文字,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但汉字又是最难书写的文字,每一个字都需要不断记忆,反复练习,才能形成书写能力。依靠键盘等输入工具书写,减少了手写汉字的机会,也降低了正确书写汉字的能力。”计算机的普及,令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使用键盘书写,人们手写汉字的能力正在逐渐下降。很多汉字似乎记得,但真正动笔去写,又写不出来,偶尔写出来了,还是个错字。从表面上看,这是一种“提笔忘字”的现象,但导致出现这种书写情况是有原因的,即长期以来汉语文化被人们所忽略了。

笔者就《中国汉字书写大会》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剖析,并就存在的问题给出一定的建议,以期能够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中华文化,书写规范汉字,传承中华文明。

一、存在问题

(一)汉字识记量不多

据统计,汉字中最常用的字有560个,常用字有807个,次常用字有1 033个,三者合计共2 400个,占一般书刊用字的99%。而在《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出现的很多汉字其实并不生僻,如复赛第一场出现的词语“光绪”“荷尔蒙”“曾国藩”“惴惴不安”“溘然长逝”,复赛第二场出现的词语“蜈蚣”“诧异”“岱宗”“瓜瓤”,复赛第三场出现的词语“暮霭”“惆怅”“厉兵秣马”,这些汉字涉及历史、医学、地理、文学等领域,虽然参赛选手表现很好,基本上能够默写出来,但也有一些未能写出来的,如词语“束脩”“岳麓书院”“浑天仪”。而在赛场上的成人体验团中,则很少有人能够全部写对,尤其是“考妣”一词,成人体验团中无一人书写正确,这说明我们的汉字识字量并不多。

(二)知识面不广

知识面不广体现在人们对日常生活中常见汉字的漠视,还体现在不关注非本专业的知识。比如,地理名词“图们江”“束河”“缅甸”,医学名词“髋关节”“核苷酸”“针灸”“疮痂”“藿香”,历史名词“隋炀帝”“朝觐”“金兀术”“社稷”,上述词语很少有人写对。此外,人们对物理、化学、天文、生物等领域的关注较少,比如,专有名词“钙化”“浑天仪”“蒸馏水”“鳜鱼”等,这些名词在日常生活中是经常出现的,虽然我们能够正确地读出来,但动手书写就有难度。这说明我们对这些经常出现的词语视若无睹,更多的是由于我们的知识面狭窄,对一些并不生僻的词语不够了解,特别是地理词汇,比如,居住在南方的人们如果不了解北方的地理和历史,要写出“涞源”一词就有困难,同样,不了解南方的北方人也写不出“束河”一词。

(三)普通话语音不标准

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而地方方言也很多,为了便于交流,我国一直都在推广普通话。然而,由于受到地方方言的影响,很多人存在发音不准确的问题,这也直接影响了汉字书写的准确性。比如,“骰子”的正确读音是“tóu zi”,而在很多地方被人们念为“sɑǐ zi”,因此这个词的书写正确率很低。再如,“扫帚”的正确读音是“sào zhou”,但在湖南、湖北、四川等地则被人们念为“sáo jǔ”,“篦子”的正确读音是“bì zi”,而有的地方则念为“bèi zi”。当主考官念出这些我们经常念错的词语时,我们面临的窘况就是要么理解为另一个词,要么根本不知道是哪一个词,无从下笔。

二、原因分析

(一)过多地依赖计算机等智能化输入

汉字是一种象形表意文字,有的人能够读出来但写不出来,有的人能够写出来但读不出来。随着计算机、手机等键盘书写方式的普及,用笔书写逐渐被忽视,虽然智能化输入方式远远比手写快捷,但长期脱离汉字书写,会导致对汉字的字形结构记忆模糊化,出现书写能力下降的情况。

(二)对知识不够重视,阅读量少

有一位印度人的一篇网络文章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文中写道:中国是一个有着全世界最悠久阅读传统的国家,但现在的中国人似乎有些不耐烦坐下来安静地读一本书。一次我和一位法国朋友一起在虹桥火车站候车,这位第一次来中国的朋友突然问我:“为什么中国人都在打电话或玩手机,没有人看书?”据媒体报道,中国人年均读书0.7本,韩国人年均读书7本,日本人年均读书40本,俄罗斯人年均读书55本。通过这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人的阅读量严重欠缺。阅读量不够,人们对词语的理解能力也就越来越弱,书写能力自然越来越低。

(三)方音造成人们对词语的理解出现偏差

我国地方方言多,因此推广普通话非常重要。然而,有的地方较为封闭,且具有排他性,本地人之间基本使用方言交流,甚至在和外地人交流时也都使用本地方言,这严重影响了普通话的推广。因此,我们要重视普通话语音的学习,尽量将语音说准确,这样才能够准确地书写汉字。

三、对策探讨

(一)追根溯源,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汉字

汉字本身是一个严密而完整的体系,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它是以表意为主要特点的立体型块体文字,每一个汉字都是由一些零部件按照一定的组合规律构成的,教师在开展识字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汉字的这一特点,将汉字的结构(组合方式)与汉字的构造(造字方法)结合起来分析,使识字教学化难为易。

比如,在《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出现的“胁持”的“胁”,“腱鞘炎”的“腱”,“上腭”的“腭”,“扼腕”的“腕”,“集腋成裘”的“腋”等,这些汉字都有一个共同的偏旁“月”,“月”的古义是指“肉”,用于表示人的身体的各个部分,上至脸,下至脚,内至膏肓,外至肌肤,全身无处不与“月”有关,有了对“月”的理解,在识记这些词语时就容易多了。同样,带有“王”偏旁的汉字几乎都与“玉”相关,如“玳瑁”“璀璨”“玛瑙”“瑕不掩瑜”等。此外,“ ”“ネ”“イ”“ロ”“ []”“心”等偏旁也都有自己独特的含义。因此,借助偏旁的含义识记汉字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理解了汉字偏旁的基础上,再根据字义区分形旁差异是识记汉字的一个重要方法。比如,“馨”“磬”二字在汉字听写大会上都有涉及,这两个字的上部声旁相同,“馨香”的“馨”,义为“香气”,下部形旁为“香”,“钟磬”的“磬”是指玉石制成的乐器,下部形旁为“石”。另外两个词语“好高骛远”“趋之若鹜”中的“骛”和“鹜”,声旁与读音完全相同。“骛”由“马快跑”引申义为“追求”,故形旁为“马”;“鹜”在古代是指“野鸭”,故形旁为“鸟”。从汉字听写大会的情况来看,场外观众由于对这两个字的含义不够了解,书写的错误率很高。因此,识记汉字时只有追根溯源,准确理解字义,再根据字义进行猜想,识记汉字的形旁,这样才能达到辨其形、识其义的目的。

在汉字听写大会上,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的是来自广西大学附属中学代表队的廖乙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她谈到了自己识记汉字的方法是追根溯源记忆法。此外,安徽代表队的沈沁源、湖北代表队的张诺娅、浙江代表队的刘浥尘,他们都谈到了自己喜欢古典文学,对不认识的字词都会查清楚它们的出处和含义,然后根据字词的特点进行记忆。

只识不写还不能算真正的识记汉字。美国有全国拼字比赛《National SpellingBee》,从1925年延续至今,成为了全民关注的带有民俗性质和国家精神的活动。《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毕竟不同于英语拼读,这是因为汉字的识记需要解决同音字、简繁体、异体字等问题,因此,汉字在记忆和练习上显得更为重要,并且需要一个持续不断的书写过程和记忆过程。由此可见,识记汉字时更需要重视书写,教师要留给学生更多的书写时间。

(二)广泛阅读,拓宽知识面

阅读和听、说、写一同构成了语文教学的4个重要组成部分。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得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因此,弥补知识欠缺的一个最重要的方法就是阅读。

阅读活动可以分为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课内阅读对于每一个语文老师来说都很熟悉,其重要性和意义不言而喻。可是,由于这种阅读与考试息息相关,阅读的功利性较强,因此,书本的阅读范围有限。而课外阅读是弥补课内阅读不足的重要途径,据调查显示,在小学阶段,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可以获得知识总量的15%—30%,在中学阶段,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可以获得知识总量的40%,在大学阶段,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可以获得知识总量的65%—70%,这说明课外阅读是学生增长知识、拓宽视野的重要途径。

现在很多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阅读,在寒暑假都会给学生提供一个阅读书目表,布置相关的阅读作业。这些假期阅读书目囊括了科技、历史、地理、政治等各个领域,对学生进行了良好的阅读引导。此外,越来越多的家长也意识到了孩子对纸质书本阅读的欠缺,并逐渐开始引导孩子扩大阅读量和阅读面。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伸,更是对课内知识的综合理解和内化,只有阅读的书变多了,知识面才会变宽,对汉字的接触才会更加频繁,才会有更多地认识和理解,从而提升汉字的书写能力。

(三)规范普通话语音

据有关部门调查显示,我国有56个民族,存在80多种地方方言。由于各个地区的方言不同,影响了人们的正常交往。要消除地方方言障碍,必须学习普通话。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广西有白话、客家话、壮话、平话、桂柳话等地方方言,如果用地方方言与他人交流,势必造成语言不通的情况,因此,使用普通话在人际交往中很重要,对于弘扬汉字文化也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用普通话交流已经成为人们日常交流的主要语言形式,各个服务行业也对从业人员的普通话有了一定的要求。在学校,教师的普通话水平要求达到二级甲等,大中专院校毕业生普通话水平考试也是一门重要的科目,普通话的使用变得越来越规范。

汉字是承载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汉字书写能力的缺失降低了汉字的文化重量。学习语言文字非朝夕之功,需要日积月累。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对汉字进行溯本求源,还要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教给学生正确的普通话发音,提升学生汉字识记水平和书写能力。

上一篇:广玉兰教案下一篇:怎么教好学生写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