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犯罪的社会环境因素

2024-08-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青少年犯罪的社会环境因素(通用10篇)

青少年犯罪的社会环境因素 篇1

此,劣质的社会环境是诱发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因素。

1.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影响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形成。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出现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失衡的现象,同时社会发展与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矛盾也日渐显露出来。目前,我国的社会产业结构和财富分配方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当今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致使社会成员贫富差距逐渐扩大,这种变化给社会成员尤其是给尚处于半成熟期的青少年的价值观带来重大影响。致使部分青少年无视道德与法律的存在,一切向钱看、拜金现象的存在;致使部分贫寒家庭的学生遭受不公正待遇,从而形成青少年价值观的扭曲。据重庆市近期公布的第一份未成年人犯罪“白皮书”显示,仅仅为了弄钱玩游戏而实施

暴力抢劫甚至杀人的案件在青少年的犯罪案件中并不少见。

2.社会存在的亚文化影响。美国学者埃德温,桑斯兰在其差别交往理论中认为:违法犯罪行为的产生根本上是不恰当的社会化的成果,并提出了“犯罪行为是习得的”著名论断。目前社会文化市场上的各种报刊杂志、图书、音像制品中充斥着大量的封建迷信、淫秽色情、暴力恐怖等不健康的内容,对社会文化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这种受污染的社会文化环境极容易对正在成长,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来说产生消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他们

强烈的好奇心和模仿欲,许多青少年正是在剧情的指引下走上犯罪道路。

3.网络不良因素对青少年犯罪产生不可否认的重要影响。目前互联网已近乎普及到每家每户,上网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之一,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互联网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它的超链接性、交互性、虚拟性、隐蔽性在一定程度上为青少年犯罪提供了便利条件。如,2006年发生在吉林省长春市的在互联网上盗取他人银行卡账号和密码,3天作案29起,涉案金额15400元和2006年使上百万个人用户、网吧及企业局域网用户遭受感染和破坏,造成严重后果的“熊猫烧香”病毒均是青少年所为。网络在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广大青少年参与的同时,将充满了凶杀、暴力和血腥的东西宣传给青少年,影响他们的思维与判断,使他们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甚至有的还模仿和尝试,促使一些青少年走上违法犯

罪的道路。

青少年犯罪的社会环境因素 篇2

一、不健全的家庭结构

青少年违法犯罪与家庭结构健全与否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对八个省市监狱、少管所、劳动教养所和工读学校的2000多人的调查结果显示, 违法犯罪青少年中, “父母离异、分居、再婚、丧偶的合计占24.1%。”可见, 家庭解体越严重, 青少年越会出现违法犯罪行为。其中, 对青少年犯罪影响最大的是破碎家庭、再婚家庭和父母智力或身体有缺陷的家庭。

(一) 破碎家庭

破碎家庭, 是指因为死亡或者因父母感情破裂导致离异、分居、遗弃等原因使父母一方或双方不存在, 从而使原来的家庭完整性、稳定性遭到了破坏的一种家庭。

家庭是一个人生活的起点, 父母离异、分居、死亡而导致家庭的破碎, 会使幼小子女失去应有的父母之爱、家庭的天伦之乐, 对他们的心灵、感情方面造成了难于弥补的创伤。由于家庭的完整性、稳定性遭到破坏, 经济上缺乏保障, 家庭成员之间不和谐, 冲突和敌意的可能性大, 孩子耳濡目染, 心理异常, 人格变态, 这样极易走向犯罪的深渊。我国司法部门《少年犯罪与改造研究》课题组对全国16个省、市、区18所少管所的6495名少年犯的问卷抽样调查表明, “有26.6%的少年犯来自破碎家庭。”可见, 家庭的破碎与青少年违法犯罪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 再婚家庭

一般来说, 由于许多继父或继母错过了与孩子建立感情的最佳时期 (一般在社会化初期即3岁至7岁的幼儿期) , 所以在通常情况下, 继子女很难和继父母建立融洽的感情关系, 他 (她) 们不能很快接纳继父母, 对新家庭满意程度比较低。此外, 有一些继父母对亲生子女百般呵护, 而却对继子女采取打骂、体罚、侮辱的方式, 甚至把继子女赶出家门, 使他 (她) 们流浪街头。这种家庭的子女得不到关心和教育, 形成沉默、孤僻、自卑、暴戾等不正常心理, 导致人格障碍。久而久之, 他们对家庭的不满就会发展成为对社会的不满, 并逐渐养成一种反社会的心理状态, 成为实施违法犯罪的重要主观因素。

二、不科学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教育形式, 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的早期开发作用、长期感染作用, 都是其他教育形式无法取代的。家庭教育方法得当会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如果家庭教育失误, 则会使青少年产生反社会的心理, 导致违法犯罪。

(一) 溺爱型教育

溺爱型家庭教育是指父母对孩子无原则地过分宠爱、迁就和袒护。溺爱型家庭的父母对孩子在物质、生活上有求必应, 而对孩子的不良品行却任其发展。这种“溺爱”的家庭教育方式, 使孩子和社会之间竖起了一道保护墙, 使孩子在无形中远离了社会, 长大以后就难以适应他所赖以生存的社会。子女骄横任性、贪图享乐、惟我独尊、意志薄弱, 缺乏道德感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经受不起一点点的挫折和打击, 这些不良的因素导致青少年性格畸形, 这往往是青少年犯罪的前奏。

(二) 专制型教育

这种家庭中的父母不理解孩子的需要,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对子女提出不切实际、难以实现的目标, 用命令、训斥和指责来强迫孩子服从, 常用的方法就是打骂和体罚。

这种教育方式不仅不能教出孝子、才子, 反而严重伤害了子女的自尊, 使子女对家庭产生不满情绪, 从而与父母感情冷淡、疏远, 在一定条件下就会转变成对父母的逆反、对抗和敌意的不良心理。有的青少年正是由于得不到父母的关爱, 没有家的安全感而离家出走, 流落街头而陷入了吸毒、赌博、偷窃的旋涡, 给社会带来很大的危害。有的青少年受家长粗暴专制教育方法的影响而变得性格暴躁、手段野蛮, 打架、斗殴, 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 放任型教育

放任型家庭教育方式, 是指父母信奉所谓“树大自然直”道理, 对孩子的教育漠不关心, 听之任之。父母放任的原因, 有的是由于父母工作繁忙, 有的是由于父母文化水平较低, 无能力教育孩子。这些家庭只注重满足子女的物质需要而忽视思想教育, 或是不履行对子女的教育义务, 对子女的行为听之任之, 放任自流;或是只注重子女的学业成绩, 而对其品德如何不闻不问。这种家庭教育方式容易使家庭成员之间关系冷漠、互不关心, 使孩子形成扭曲的心态, 往往这些子女自暴自弃、行为放荡, 思想偏激。孩子在小的时候对自己行为的好坏没有分辨能力或辨别能力不强, 如果父母不加以教育指导而放任自流, 那么孩子的思想行为的不良方面就得不到纠正, 久而久之便发展成为一种不良习惯。在一定的条件下, 这种不良习惯将会发展成为犯罪行为。

三、不和谐的家庭气氛

家庭气氛对青少年个体人格的发展产生原发性影响, 它既可能对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形成产生良好的影响, 也可能造成青少年人格缺陷。

一个和睦温馨、相互信任、互敬互爱的家庭气氛, 会使孩子的心态得到正确的调整, 他们有一种安全感、自豪感和幸福感。反之, 处在一个相互猜忌、冲突不断、矛盾重重的家庭里, 父母之间往往关系紧张, 经常争吵, 孩子享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家庭的温馨, 有的只是恐惧、忧虑和失望, 这种家庭中的孩子往往心理不健康。他们为了逃避这种家庭气氛, 极易走上犯罪道路。2000年发生在浙江金华市的徐力杀母事件, 徐力自己承认:“父母经常吵架, 有时吵得很厉害, 给我的心灵造成极大的伤害。”可见, 不良的家庭气氛能使青少年形成不良的性格, 不仅容易造成亲情间的伤害, 也会在一定条件使其违法犯罪。

总之, 不健全的家庭结构、不科学的家庭教育、不和谐的家庭气氛与青少年犯罪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是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要因素。因此, 全社会都要重视婚姻、家庭, 以采取有效的对策来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

参考文献

[1]陈晓明.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因素和防范对策探析[J].青少年犯罪问.

青少年犯罪的社会环境因素 篇3

青少年学生道德社会化是指在校期间,青少年学生按照社会和学校对其社会角色的要求,通过多种途径,将相关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体信念并养成良好道德习惯,培养和构建具有社会化特征的价值体系,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青少年学生在道德社会化过程中,要将外在的道德礼仪、规范内化为个体内心自觉自愿的需求,通过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认识其中蕴涵的真善美并将之推及他人与社会。这样,青少年学生才能对社会其他成员产生发自内心的接纳,也被其他社会成员所接纳。在青少年学生成长过程中,环境因素是直接影响青少年学生道德发展的重要因素。社会环境与校园环境中的各种因素,以不同的功能指向时时刻刻地影响着青少年学生的心灵,实现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对青少年学生的正面综合影响和推动,直接关系到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德育环境的功能与意义

对青少年学生认识的形成具有导向作用。青少年学生道德观的形成,主要是将具体的环境所反映的价值观信息、所反映的社会道德价值要求等外在价值观内化为自我的道德价值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实现,要受到多种因素、条件的影响与制约,德育环境作为青少年学生长期生活于其中的,可知可感的一种具体生动的道德环境,对其道德认识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暗示作用和指引方向的作用。

对青少年学生的情感具有熏陶和感染作用。德育环境可以通过自身的各种环境因素对青少年学生的情感施以熏陶和感染?熏并使他们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一定的道德情感。德育环境作为一种内涵丰富、因素多样、生动具体的育人环境,在陶冶青少年学生情感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对青少年学生的行为具有约束和规范作用。良好的暗示、正确的舆论等对青少年学生产生潜在的心理压力和动力,从而自然地体现出对青少年学生行为的一种特有的约束和规范作用。这种规范力量来自于青少年学生置身于其中的生活群体和周围环境,它既不是抽象空洞的说教,更不是长辈的简单的压服,因而对青少年学生行为具有极大的影响力。

对青少年学生品德形成具有榜样示范作用。榜样示范不仅是德育环境重要的施行方式,同时也是青少年学生自我完善的一种方式。榜样是培养青少年学生优良品质的典范,是为青少年学生提供思想言行规范的物化模式。榜样示范可以通过榜样的形象与言行,将抽象的道德规范具体化、人格化,使受教育者在榜样模仿中受到深刻的教育和启迪。

二、影响青少年学生德育社会化环境因素分析

1.家庭环境对青少年学生社会化的影响

家庭教育的早期性、家庭成员关系的密切性、父母对子女了解的深刻全面性等特点决定了家庭德育环境对青少年学生道德社会化进程中的影响的重要地位。家庭环境比学校德育环境、社区德育环境显得更为突出,更具有影响力。我们知道,家庭是青少年学生的第一课堂,不良的家庭环境或家庭德育方法不当,容易对青少年学生道德社会化产生不良影响。过度关心孩子的学习,学分至上;过度溺爱,过度严厉;家庭不和谐,父母有不良嗜好,品行不端的家庭往往对孩子成长有着很不好的影响,使孩子容易产生不良的心理,从而在认识和行为上发生偏离,不利于青少年学生的正确社会化形成。

2.学校环境对青少年学生社会化的影响

学校德育环境的三个方面对青少年道德社会化过程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制度环境因素涉及学校的政治、经济、文化及教育等制度背景,它们在青少年道德社会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而产生不同的影响。政治制度决定了一所学校德育的性质,制约着学校德育的发展方向,它明确了我们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教育制度环境直接决定了学校自身办学性质是公立的还私立的,是政府拨款还是自筹经费办学,从而决定了学校德育质量及德育效果。经济制度环境是学校德育必须依赖的重要环境,它决定了一所学校的办学层次、德育运转状况及德育地位。文化环境主导了学校德育的导向,决定着学校德育实践,对人的品德形成具有积极和消极两重性作用。物质环境因素对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影响包括学校自然地理位置、空间构造、校容校貌、基础设施、教学设施、人文景观、生活娱乐场所等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文化形态。学校精神环境因素对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影响:学校精神环境因素是校园主体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最能体现学校特色的文化环境和精神氛围,诸如共同遵循并得到认同的价值观体系、行为准则、思想作风,包括人际环境、组织环境、情景环境、舆论环境等。与物质环境相比,校园精神环境无论就其组成要素,还是发挥效能的方式都是精神的,它属于校园环境的最高层次,是校园环境的核心和灵魂。人际环境是青少年成长与成才的重要环境,也是学校德育价值实现的重要环境。

3.社区环境对青少年学生社会化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现代化过程,家庭教育功能逐渐弱化、学校教育多元化、社会教育提前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使不同的载体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所发挥的作用相互交错、相互制约。在这种情况下,社区教育通过其功能的发挥,使各类教育有了一个统一协调的组织实体,起到了统筹青少年社会化诸因素的作用,在实践中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教育的新格局。良好的社区德育环境所具有的心理凝聚功能、沟通功能、行为规范功能、教育功能,能够促进家庭美德建设,从而优化青少年成长的初始环境,进而有利于青少年德育的社会化。而不良的社会文化、社区环境则会严重影响青少年道德社会化进程,抑制他们的发展和进步,甚至可能诱发和强化他们的某些弱点,形成“反社化”。

三、优化青少年学生德育社会化环境的途径与策略

1.优化家庭环境,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

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学生社会化过程的影响是广泛的和多方面的。首先,家庭在教导基本生活技能方面起重要作用。其次,家庭在教导社会规范,形成道德情操方面起主要作用。子女总是以其双亲的言行为榜样,通过同化作用,逐渐形成自己的一套行为方式习惯和道德信念的体系,借以调节自己和他人的关系。再次,家庭在指导生活目标,形成个人理想、志趣方面起重要作用。理想最初往往是有兴趣爱好所引发的,子女最初的兴趣爱好正是在家庭生活中萌发的。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表现在它能引导青少年逐渐懂得现实生活的意义,注意发展他们的各种正当兴趣和爱好。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又能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抱负和理想。另外,家庭在培养青少年学生的社会角色、个性性格特征、形成青少年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性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作用。总之,家庭环境对人的个体社会化的影响,在人的一生发展中所留下的印象是深刻的、难以磨灭的。

2.充分发挥学校在营造优化的德育环境中的主动性和主体作用

由于当前社会环境的动态、失范和价值观的现实多元性,就使得学校德育只有在同社会环境结成统一整体时才能对德育对象发挥有效的作用。学校德育必须选择的出路是构建优化的社会环境。这也是学校德育主体性的表现之一。学校德育的主体性应延伸到学校德育之外,使学校德育不仅定位于校园之内,而且定位于社会环境之中,成为主动营造优化环境的主体力量。学校德育应作为个体道德成长社会环境网络中最能动的力量去主动连接其他社会环境系统,组合各种正面影响形成合力。

3.优化社区德育环境,提高社区德育环境质量

(1)优化社区教育环境,强化社区教育功能。通过社区教育净化社区德育环境社会化的核心是用社会文化武装个人,用社会统一的行为规范指导和约束个人,用社会公认的人格模式造就个人。当今,青少年的社会化与其个性发展、价值实现的需求日益紧密联系,尤其在形成和发展个性的过程中,在形成价值观念、发挥和实现个人价值的过程中,青少年学生需要自己所属的社区为他们提供更多发展个性的时间和空间。每个社区都有自己的文化,其特点是由这个社区现实的经济、政治、社会条件和历史传统决定的。社区以其自身的优势,通过优化社区环境和社区教育,调动社区内一切人力、物力资源,集中协调全部教育载体,最大限度地培训青少年学生,开发他们的潜能。

(2)通过优秀社区文化影响青少年学生。社区文化在帮助青少年学生闲暇生活社会化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闲暇生活是指人们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内而进行的生活活动。实现个人闲暇生活社会化,主要在于实现闲暇生活多样化、文明化、知识化和科学化。“减负”后,青少年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多。用优秀的社区文化,无论是娱乐性的,还是科学性的,都可以帮助青少年学生度过健康而充实的闲暇生活,促进青少年学生人格和个性的发展,强化其社会角色。

参考文献

[1] 班华.现代德育论.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熏2001.

[2] 王世民.关于高校德育环境建设的思考.南昌高专学报,2000(2).

[3] 陈世恒.当前影响中小学德育环境的不良因素与对策.广西教育学院,2002(4).

[4] 吴沁芳.试论道德实现的良性化态势.齐鲁学刊?熏2003(1).

[5] 夏国英.大学生成为“社会人”的途径.嘉兴学院学报,2002(1).

浅论青少年犯罪的社会问题 篇4

黄淑杰 汉语101班 1005010028

摘要:在当今世界范围内,青少年犯罪已经是当今普遍面临的社会问题,我国的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问题也十分突出。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中“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曾是一代中华儿女为之奋斗的座右铭。这句寄望中国青少年进取、有所作为,为振兴国家而奋斗。它激荡着一代代中国人的心,青少年人数占我国人口的四分之一,他们是我国事业的希望,民族的未来。青少年在大多数人眼中是祖国的“花朵”,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但现今,青少年违法犯罪已成为我国的严重社会问题,它不仅影响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而且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 社会问题 犯罪原因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在我国呈明显上升趋势,在全部犯罪人员中,青少年暴力犯罪的比例最高。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最新资料统计表明,我国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这不仅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还影响到国家的稳定和长治久安,更影响国家的未来发展。在青少年犯罪屡屡出现的今天,误入歧途、自甘堕落的青少年没有去享受自己美好的年华,而是过早的背上精神的枷锁。

青少年犯罪主要是依据人的生理年龄所作的犯罪类别划分。在犯罪学中,青少年一般是指已满十四周岁而不满二十五周岁的人。跟据我国法律规定,已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人为未成年人。而关于青少年犯罪这一概念又有着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青少年犯罪是指从刑事法学观点出发给青少年犯罪概念所下的定义:它一般是指14—25岁年龄段的人所实施的依法应当受刑事处罚的行为。它以我国开始追究刑事责任的年龄14岁为起点。而广义的青少年犯罪的概念是指从犯罪学的角度出发给青少年犯罪所下的定义,有学者认为,它是指6—25岁年龄段的人实施的犯罪行为、触犯治安管理的违法行为和违反道德规范的不良行为。从广义的概念可以看出,将青少年犯罪的年龄和行为都做了更广的定义。

一.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及特点

青少年犯罪所呈现出的最大的现状即是呈上升趋势。所犯罪行严重,大案要会危害性很大。青少年犯罪还经常表现为抢劫、故意杀人、盗窃、绑架等故意犯罪,很少为过失犯罪,犯罪时不计后果,手段残忍,社会危害大。虽然在近年来,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青少年犯罪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控制,但大体上犯罪率任是在上升中。据中国青少年研究

中心发布的中国“十五”期间青年发展状况和“十一五”期间青年发展趋势研究报告称,“十五”期间青少年犯罪增加68%,未来5年进一步增加。报告指出,“十五”期间青少年犯罪总体数量呈上升趋势,未成年人犯罪增长迅猛,其中全国法院判决的青少年罪犯5年间增长12.6%,未成年人犯罪数量增长情况更加突出,5年间上涨68%。而近些年的青少年犯罪呈现出以下几种明显的特点:

第一,犯罪数量呈上升趋势,情节恶劣。近几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象更是触目惊心,我国每年大约有15万未成年人因有违法犯罪行为而遭到公安机关查处,其中3万余人被判为少年犯。此外,我国的青少年犯罪青少年犯罪性质恶化,暴力犯罪严重,攻击性特别强;犯罪类型增加,出现了新的犯罪类型。杀人、伤害、抢劫、强奸、绑架人质等重大暴力性犯罪增多,几乎已经涉及整个犯罪领域,主要集中在盗窃、抢劫、寻衅滋事等方面,特别是利用计算机网络诈骗、参与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等新型犯罪。

第二,犯罪的低龄化趋势明显。近年来,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杀人、强奸、抢劫等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日益增多。由于发育年龄提前和频繁接受不良文化影响等原因,20世纪90年代以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初始年龄比20世纪70年代提前了2至3岁。从青少年所处年龄段的心理特征来看,这一阶段青少年的生理发育的普遍提前,而心理的成熟程度远远落后生理的成熟程度,生理上的“相对成熟”和心理上的“不成熟”容易造成青少年犯罪的低龄化。

第三,团体犯罪成为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形式,带有“黑帮”性质的团伙犯罪亦有增加趋势。我国青少年犯罪的趋势从单

一、个人犯罪转变成有组织、有策划、有目的、有分工的团体犯罪,更有甚者向黑社会发展。有关资料显示,未成年人犯罪中已有70%是团伙犯罪,由于未成年人缺乏足够的体力、智力、胆量和经验,单独作案往往难以成功,结成团伙可以互相壮胆,减少作案阻力,使犯罪易于得逞。当前,有的未成年人犯罪团伙拥有严密的组织系统、作案纪律和防侦破措施,已经形成黑社会组织的雏形。

第四,地市闲散和流动的青少年犯罪问题成为城市犯罪新焦点。据公安部门调查,流动在大中城市的外地青少年人口的数量近年来增长较快,除了随其在该市打工的成年亲友流入外,有些是厌学、失学或受不法分子欺骗被迫滞留的。流动在大中城市的外地青少年几年来增长较快,而这些大部分青年缺少关怀和教导,具有极大可能未能接受好的教育,只能做一些报酬很低的工作,甚至可能找不到工作。而城市的生活水平又较高,贫富差距也较大,这些青少年很容易产生不满情绪,从而做出危害社会的违法犯罪行为。

二.青少年犯罪的成因

犯罪原因,广义的是指各种犯罪因素按其作用层次、力度及其作用机制所构成的能引起犯罪行为发生和犯罪现象存在与变化的罪因系统。狭义的是指处于犯罪原因系统中,具有较大致罪力量,能够相对独立地引起犯罪结果发生和犯罪现象变化的现象及过程。青少年犯罪在整个刑事犯罪案件中所占比率较高,它与青少年自身的特点是密不可分的。但“犯罪行为是一系列因素的表现,这些因素既是个别的,又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并且交织在一起,如果孤立地看待这些因素,就一定会歪曲其性质。”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可分为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客观上讲有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的因素,主观上讲既是青少年自身的原因。

(一)家庭因素:

家庭环境主要由家庭结构环境和家庭教养环境组成。家庭结构环境即家庭自然结构、关系组成、经济结构、意识形态结构等一系列客观因素;家庭教养环境主要是指父母对子女的教养,包括父母对子女的管理、教育、约束及更深层次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等。家庭是青少年成长、完成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对个人的影响主要发生在青少年期,因此在青少暴力犯罪的诸多原因中家庭因素举足轻重。家庭教育的缺陷是子女形成不良个性的基础,潜伏着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危机。

在家庭结构因素中,家庭自然结构对青少年暴力犯罪影响最大。家庭自然结构即父母的组成状况与家庭关系。不良的家庭结构包括父母一方或双方死亡,或者离异,或者父母与子女关系紧张,甚至对立。子女得不到父母的亲情和家庭的温暖,就会引发紧张的情绪状态,产生一系列消极的心理反应,孕育了潜在的心理危机,特别是形成以自暴自弃、烦躁不安、容易激动,有较强攻击性为特征的病态人格。这类青少年最容易走上暴力犯罪的道路。家庭教养环境在青少年暴力犯罪中的影响较为直接。其中,家庭教育态度及方式在家庭教养中占主导作用。据教育专家鲍尔特温的研究指出,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态度及方式主要分为四种类型,即专制型、溺爱型、放任型和民主型。当前家庭教育的误区主要为专制型、溺爱型和放任型。司法实践中大量案例证明,溺爱型、放任型和专制型教育方式与青少年犯罪(包括暴力犯罪)关系密切。故在当前社会,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父母文化程度不高,不会管,出了问题,往往棍棒相加,缺乏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二是子女长期养成的不良习性,父母管不了,因为没有从早期教育入手、管得晚了;三是父母对子女丧失信心,不愿管,顺其自然,放任自流;四是父母离异后,孩子无人管,为了自己而不顾及或无暇顾及孩子,使之浪迹社会;五是父母自身行为不端直接影响孩子,使之效仿父母,小偷小摸,打架斗殴。

(二)学校因素:

学校是青少年接受文化教育,提高文化素质的必要场所,更是其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和形成的重要环境。因此,学校对青少年人成长至关重要,学校教育对青少年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但现阶段的学校教育,更注重的是优秀学生的培养,而忽视了对一般学生关怀。学校是系统化、正规化的发挥传递知识、技能和价值标准职能的社会组织,承担着文化传播、社会一体化、个人发展、筛选和发掘个体潜能等重要责任。但不可否认,在学校的初、中级教育环节上,失范现象是存在的。由于缺乏必要的规范,对现行教育体制造成了一定的冲击;由于教师收入与升学率直接挂钩,导致学校只重视升学率而忽视向学生传授道德规范等。这极易使正在接受学校教育的青少年形成不健康的思想和生活态度,极有可能成为青少年实施暴力犯罪的内在诱因。

另一方面,学校偏向于关注文化素质的提高,而忽视了法制道德的教育。近几年来,虽然在中小学设立了法律知识和品德教育课,在社会上开展多种形式的普法教育活动,但在力度上还有欠缺,青少年自身更是不重视此方面的学习。因而,致使一些青少年缺乏是非、荣辱、善恶观念,分不清罪与非罪的界限。有数据就表明,大部分的青少年犯罪在犯案中有着极大的盲目性,并不明白自己行为的严重性,而是随“兄弟大流”的做法。

(三)社会因素:

社会环境为其成员提供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由于人的行为模式、生活方式均在社会环境中形成,因此其构成与社会本身直接相关。青少年基本行为模式的形成和定型,归根结底取决于社会环境的教育和影响。青少年走上暴力犯罪道路的大部分原因归根于其在社会化过程中存在的反社会行为模式或社会暴力文化的熏染。良好的社会环境可以推断全民族的共同进步,但不好社会氛围对着青少年有着重大影响,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这一时段极易受到外界影响,而他们走上犯罪道路主要受到两方面的影响:

其一,社会信仰的危机。我国现阶段处于社会大转型,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时期,社会价值观念变化而引起的人际关系紧张,新事物出现与是非界限难以区分而引起对传统道德、价值观念的否定,使金钱日益成为人际活动的重要媒介。这进一步削弱了集体意识对社会成员的约束力,极易使人们形成以自我需求为中心的价值观念。这种个人主义观念又反过来破坏了个人对社会的忠诚和对共同价值的信仰,从而加剧了社会生活的失范。

其二,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大众传媒是指信息传播的各种形式,如报刊、杂志、图书、电视、电影、广播、光盘、电脑软件等。它具有接受面广、接受者不特定等特点。正因为大众传媒有着这些特点,青少年作为大众传播的接受者,轻易能接收到遍布城乡各地的碟吧、流动书摊,很多都充斥着暴力、凶杀、色情等内容,致使青少年受其误导而形成以武力解决纠纷,崇尚以武力满足自己非法需求的现象大量出现,使青少年有了机会去学习各种各样的暴力犯罪方式,从而走上暴力犯罪道路。

(四)自身因素:

青少年自身因素是他们走上犯罪道路的内因,外因必须要通过内因起作用。青少年由于青春期特有的生理心理特点。这一时期,青少年由儿童向成年人过度时期,正是青春期发育的变化时期,心理学家称为“危险年龄”时期,他们在这一时期生理发育迅速,身体开始趋向成熟,个人意识和独立意识增强,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追求欲望,表现过分固执,缺乏自控能力。一旦感情冲动,便会不顾一切,铤而走险。在这时期,青少年的独立性意识增强,但认识理解能力却相对滞后,只是青少年的思想带有极大的片面性和表面肤浅性,认识事物有极大的直观性,缺乏自我控制力。另外,他们自尊心很强,有强烈的表现欲,争强好胜,不易受外界拘束。由于自尊心强烈,他们对别人的评价极为敏感,喜欢和别人攀比,有强烈的好胜心,做出成绩时自高自大,产生较强的虚荣心;失败时则灰心丧气,易自卑,自暴自弃。同时他们又渴望成熟,不受现实羁绊,但是由于受自身知识及社会经验匮乏的局限,他们又容易盲目蛮干,缺乏自制力。因而在外界诱惑刺激下,无力用正确的道德观法制观调控自己。

青少年是我们国家的希望,是国家崛起和发展的人才资源,因而关注青少年的成长非常重要。必须将青少年犯罪作为重中之重的社会问题来看待,必须将自我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打击惩罚相结合,单靠一个部门、几个部门是难以奏效的,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各部门要承担起青少年的保护、教育、管理的责任,关心、爱护成长,不断地向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和宣传,从而避免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发生,维护社会的安定和发展。

参考文献:

青少年犯罪的社会环境因素 篇5

作者:指导老师:专业:

[题目]《家庭环境与青少年犯罪相关研究》(等待最后确定)

[摘要]家庭是人的第一个生活环境,家庭环境对个体的影响表现为复杂的社会化过程的开始。尤其是青少年,在其步入社会之前,家庭是其接触最多的环境。因此,家庭结构是否合理、家庭教育方法是否正确、家庭心理环境是否适宜,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若处理不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极易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

[关键词]青少年 犯罪 家庭

[引言]青少年犯罪是一个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它事关青少年成长,事关社会稳定,事关祖国的未来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是长期以来教育、法律、社会各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又有了新的上升趋势,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一、家庭环境的分析和青少年犯罪的概念

1.1家庭环境与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家庭对青少年的成长,尤其是他们的品德形成,具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影响。家庭教育并不是完全按照社会要求的行为规范来进行的,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同,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千差万别,不良的家庭教育是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一个重要原因。

1.2青少年犯罪的概念

青少年犯罪泛指青少年这一特殊主体所实施的犯罪,亦即主体由儿童向成年过渡这个特定年龄段(一般士剖进入青春期及青春期结束),由于主客观原因而实施的各种犯罪的统称。

二、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

2.1家庭教育与青少年犯罪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出生后的第一骚站,也是青少年长期生活 的地方,是人社会化的开端。家庭无论在任何社会和国家都是影响儿童少年的最重要因素。

2.1.1不良的家庭环境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影响(详写)

家庭环境是一个人生活和成长的首要环境,家庭环境如何,直接决定和影响着子女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2.1.2家庭的教养方式

学生中出现的各种极端行为,都与家庭教养之有关。

三、家庭结构与青少年犯罪的分析

3.1家庭结构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家庭结构完整与否,与青少年犯罪有密切联系。

3.1.1完整家庭与青少年犯罪。

完整家庭指的是父母双全的家庭,相对于父母离异或死亡的单亲家庭或再婚家庭而言的。独生子女家庭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会成为家庭主要类型。

3.1.2缺陷家庭与青少年犯罪。(详写)

普遍认为缺陷家庭的子女违法犯罪率偏高,主要是由于家庭成员变动造成的。

四、如何加强与改善青少年家庭教育与管理(详写)

4.1加强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协调与配合4.2建立完善的家庭教育方式(详写)

家庭是防范青少年犯罪的基础,也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第一道强有力的防线:加强家庭教育功能、家长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家庭法制教育。

五、结束语

第八讲 社会微观环境与犯罪 篇6

社会微观环境与犯罪

教学时数

1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并掌握家庭、学校因素与犯罪的关系。认识并正确看待我国现阶段导

致和诱发犯罪发生的各类社会微观因素。

教学重点

1.家庭与犯罪 2.学校与犯罪 教学难点

1.家庭教育不当与犯罪 2.学校教育内容与犯罪 本章主要阅读文献资料

1.魏平雄.犯罪学教程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2.宋浩波.犯罪学原理 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3.商小平,王学才.犯罪学 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微观社会环境是指个体直接生活于其中的小社会环境,包括家庭、学校、社区等。它对个体心理的影响最具体、最深刻,不良个性的形成和犯罪心理的产生,都是在微观社会环境因素的直接影响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微观社会环境因素与犯罪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一、家庭与犯罪

子女从出生开始到长大成人步入社会,受家庭教育的影响最大。各国绝大多数犯罪学家都把家庭对犯罪影响排在犯罪因素的首位。在犯罪预防的家庭预防中,家长要处于核心地位。

父母的教育作用是第一位的。——马卡连科(原苏联教育学家)养不教,父之过。——《三字经》有调查

在人一生所受教育中,家庭教育的影响占75%以上。而50%以上的“问题少年”,其“问题”出在家庭!有调查显示,在人一生所受教育中,家庭教育的影响占75%以上。而50%以上的“问题少年”,其“问题”出在家庭!

家庭暴力是造成校园暴力的根源,校园施暴者的家庭一般多有不幸,有家境贫寒者父母无暇管教的,父母离异的。缺乏关爱,缺少管教的孩子由于心理失衡,很容易形成一种“攻击性人格”,往往通过欺凌弱小来释放压抑,获取一种心理上的平衡。

(一)残缺家庭与犯罪

指的是家庭成员的组合及其相互关系存在缺陷的家庭结构。包括因死亡、离婚、分居、遗弃或入狱等原因,缺少父母一方或双方,或有继父、继母的家庭。成人及子女的犯罪率要高于完整的家庭。

家庭残缺——亲情破坏——不良心理(心灵创伤、孤僻抑郁)——反社会型人格(狂燥暴戾),且易受不良环境影响与坏人引诱和挑唆——犯罪。

(二)残障家庭与犯罪

父母身体残疾或精神障碍——无力管教——易受不良环境影响而染上恶习——犯罪。

(三)问题家庭与犯罪

指家庭成员中有不道德或违法犯罪行为的家庭。现代医学表明,尚在母亲腹中的胎儿也会受到家庭成员不良情绪因素的影响。“问题家庭”对于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是极为不利的。

联系:问题家庭——未成年人易接受暗示——模仿成人不良举止——同化、堕落——犯罪。

(四)贫困家庭与犯罪 “贫贱夫妻百事哀”

家庭贫困——忙于生计,缺乏管教///渴求钱财——受犯罪团伙影响大,违法犯罪机会多——犯罪(“两抢一盗”)

(五)教育不当家庭与犯罪 1.缺乏教育(1)“放任型”(农村——多子女)

关心不够:家长无力、无暇教育,对问题苗头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轨行为易发展为违法犯罪。(2)“放纵型”(城市——独生子女)

过分溺爱:子女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缺乏同情心和责任感。个人欲望得不到满足时,就可能实施违法犯罪。2.过分教育

望子成龙,棍棒教育,畸形的爱。

2005年10月19日央视《纪实》节目。竺华松,1968年出生,读小学时被人誉为“神童”,15岁考取大学。大学期间得了深度忧郁症,一度被送入精神病院。大学毕业后流浪了8年,后因盗窃坐了5年大牢。2002年刑释。刑满后,写出长篇小说《流浪族》、《笼中人》。父母对他自小管教严酷。一天他跳窗逃跑到外面去玩,母亲找出银针在他的屁股上扎了40多个针眼,个个冒着血珠!5岁曾想杀死妈妈。

3.不当教育

(1)人际关系教育

某市一中学班主任老师在全班40多名同学中调查了一个问题:“如果有同学欺负你,你将怎么办?”半数以上的学生回答说:“打他!”或“跟他拼了!”老师问为什么,学生们回答是父母教的。这种与学校教育背道而驰的家庭教育,正是时下不少中小学生在被同学“欺负”以后以牙还牙,打得不可开交,甚至酿出恶性事件的一个原因。

(2)责任感教育

对孩子的态度:中,韩对比。美国“为人父母”的教育。在韩国、日本,“视声誉重于生命”公司老总因失职自杀,在中国,百般推卸责任。“从小偷针,长大偷金”

二、学校教育与犯罪

文化知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止消极影响;良好的教育可以为人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安定的生活环境,使人容易接受积极的社会规范,培养抵制犯罪的能力。

没有进入学校的人,得不到符合道德规范的教育,所以容易更多地接受不良刺激和坏的思想。

人的灵魂包含善和恶两个部分,人行为的善恶主要看他所受教育的好坏来决定。——柏拉图《理想国》

开办一所学校就等于关闭一所监狱。——雨果(法国作家)

(一)教育内容与犯罪

应试教育是犯罪机器,许多价值观导向里弥漫着犯罪的氛围!——孙云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应试教育成为关注焦点。全国人大常委痛斥应试教育,称是在逼学生们犯罪。应试教育如果不从根本上扭转,会导致未成年人犯罪严重。

在押未成年犯中,50.9%的人在校学习期间从未上过法制教育课和思想品德课。我们的教育是不均衡的,只偏重于智力教育,忽视了一个人的其他方面,比如人格教育、情商教育、人生教育,还有道德的、法律的、是非的等等方面的教育。——李玫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

1.忽视法制教育

忽视法制教育——缺乏法律知识或法制观念——不知法而犯法

在农村,特别在外来务工人员中,法制教育比较欠缺。一贯老实的农村青年,进城一两年后,就走向犯罪歧途。“飞车党”成员孙某告诉记者,自己作案时只是模模糊糊地知道违法,但不知道后果会这么严重,而犯罪嫌疑人刘某则认为自己只开摩托车,不负责抢夺钱物,没什么大不了的。有的被抓以后就对民警说,什么时候让我走呀。有关数据显示,占据我国新病毒80%左右的木马病毒多数出自青少年之手,法律意识淡薄是主要原因。

2.忽视性健康、性道德教育

好奇心理——无正当渠道——求诸不正当渠道(网络)——性罪错 西方国家从小学就看性科学片,而中国凡暴露性器官都属黄片。

我们的任务就在于,要让性本能刚刚觉悟之际,就使他们的理智做好充分的准备。——苏霍姆林斯基(苏联教育学家)

3.忽视心理健康教育 对“马加爵事件”的反思:专家言“云南大学的校长应枪毙!”

很多人都说马加爵可杀却不可恨,因为这绝对不单是哪一方面的错,只是由他把恶果集中表现出来了。马加爵杀人动机的背后,当然反映了他灵魂的扭曲和个性的缺陷,应该给予严厉批判,只是这种扭曲既有社会环境的因素,也有个体的心理障碍,更重要的还有这个时代普遍存在的心灵荒芜的问题。学校的教育忽视灵魂冷漠心灵,缺乏人文关怀的温暖。

4.教育误区——误导

有的学校自从开设法制课后,有个别学生认为自己在未到14周岁前不受法律追究就可以胡作非为;有的学生放纵自己捣乱、逃学时,家长和学校方稍加管教就立即打“110”予以干涉。

(二)教育体制与犯罪 1.公立教育(1)减负与犯罪

教育部门“非左即右”——减负——精力无处发挥,精神无所寄托——产生不正当嗜好——从事不正当行为——犯罪。(2)校园腐败与犯罪

考试舞弊(集团化、规模化)、学术造假、机会不公、行贿受贿——孳生犯罪,腐蚀学生

2.私立教育

(1)思想教育放松

城市私立学校:家境优越——比富、爱花钱、好吃懒做恶习。据统计,在私立学校有偷摸恶习的比公立学校多。

农村私立学校:家庭贫困——思想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培养均差。有的孩子读了一年的书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2)封闭式管理

封闭式管理——与社会隔绝“另一群人”——不适应社会——心理隔阂——犯罪。

本讲小结

微观社会环境是指个体直接生活于其中的小社会环境,包括家庭、学校、社区等。它与犯罪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本讲重点阐述当前中国家庭与学校中的各种消极因素与犯罪的关系。家庭与犯罪问题包括残缺家庭与犯罪、残障家庭与犯罪、问题家庭与犯罪、贫困家庭与犯罪、教育不当家庭与犯罪。学校教育与犯罪问题包括教育内容与犯罪、教育体制与犯罪。

本讲思考题

1.家庭教育不当与犯罪 2.学校教育内容与犯罪

青少年犯罪的社会环境因素 篇7

近年来, 我国刑事违法犯罪案件数量一直呈现增长态势, 尤其是以青少年群体为主的恶性案件层出不穷, 并且在新时期的社会背景下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 其犯罪原因也呈现多样性、复杂性等特点。在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现状进行分析之后, 总结出如下几点:

( 一) 犯罪主体的低龄化趋势加重

90 年代, 初犯的平均年龄已降低到14 - 15 岁。现在新闻媒体曝光的恶性案件主角甚至是11 - 12 岁的中小学生。犯罪主体日渐低龄化的趋势潜伏着巨大的社会危害。

( 二) 共同犯罪、团伙犯罪的比重逐渐升高

近年来, 团伙犯罪出现了人数上升、活动地域扩大、组织日趋严密新情况。集团内部等级分明、分工明确、作案技巧熟练。

( 三) 犯罪类型的构成发生改变

近20 年以来, 青少年犯罪案件从主要的传统偷窃、伤害等轻微案件发展到几乎涉足全部的性质恶劣的犯罪类型, 绑架、故意杀人、组织卖淫、抢劫、贩卖毒品等新类型层出不穷。以盗窃为例, 各种大案要案的涉案金额、涉案人员数量均呈现前所未有的增长。

( 四) 性犯罪突出

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 对于“性”本身存在的好奇心是驱使其参与或者轻易被引诱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原因之一。尤为突出的是农村青少年性犯罪, 可占该类型全部案件比例的70% 左右, 作案对象多是单个的同学、邻居, 手段以诱骗为主, 这一点不同于城市的青少年性犯罪的团伙作案, 手段残忍。

二、研究目的和方法

( 一) 研究目的

青少年犯罪问题越来越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 对于这样的一个群体进行研究, 了解其违法犯罪的状况、特点和成因, 准确地把握其复杂性和多面性, 有利于帮助这些青少年摆脱自身困境, 更加科学地预测青少年犯罪的发展变化趋势, 并对其加以预防和监管。这对于从总体上预防和治理青少年犯罪、维护青少年合法利益、一定程度上的维护社会的稳定、促进社会和谐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的研究焦点将放在分析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家庭和学校方面存在的问题, 探求预防及解决机制, 并且用社会学和社会工作的相关理论论证家庭、学校和社会整体的法制教育缺失与青少年犯罪的高度相关关系。从青少年的需求角度出发, 提出若干预防和应对措施, 以求促进青少年的健康发展。

( 二) 研究分析

在青少年的成长发展过程中, 家庭、学校、社会是构成其生活环境的三个大的要素, 以这些要素为着眼点, 下面我将对青少年犯罪原因以及与之对应的措施以社会学的视角进行探析。

1. 家庭

家庭是青少年社会化的载体。功能主义者认为家庭的社会化、感情陪伴、经济合作、性规范功能, 依然为社会的良性运行起到重要的作用。家庭是情感陪伴的主要源泉。在个人早期社会化过程中, 基本的行为规范、基本的是非和善恶标准以及有爱、尊敬等基本的情感体验, 都在家庭早期社会化中确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青少年的违法犯罪也就可以看作是家庭对个体早期教育的失败。个人的价值观念及情感倾向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的影响。尤其是家庭的内部人际关系和家庭环境气氛等要素, 在导致个人的违法犯罪方面, 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当家庭社会化的主体 ( 如父母亲) 使用惩罚性的、反复无常的、或是专横的教育方法, 那么孩子的个性发展就可能失去平衡。因此青少年的违法行为可能是个性深层矛盾的反映。各式各样的发展冲击着家庭领域, 缩小了他的活动范围和功能, 造成了代际间的紧张和疏远, 家庭结构的变化和家庭人口流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家庭对青少年正常的教育功能, 家庭教育的失误与家庭文化冲突是引发青少年犯罪的深层次原因。

所以说, 普及法治教育, 首先也应当普及家长教育, 转变家长的教育理念, 改善家长教育理念, 使家长充分参与到教育中。不一味重视孩子的学习好坏而忽视了更为重要的德育建设, 使孩子能够全面发展, 树立正确的三观。

2. 学校

学校, 应该是负责照顾脱离家庭保护伞的孩子的第一个机构, 是孩子适应社会的重要媒介之一。近年来, 青少年违法、犯罪等不良行为日趋增多, 据统计, 我国青少年犯罪占到全部刑事作案人员的50% - 70% 左右, 4 亿青少年每年有160 万人犯罪, 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学生, 因此, 只有通过对中学生进行系统的法制教育, 充分发挥法律对人行为的规范作用, 才能有效避免其违法犯罪现象的频频发生。

如上图1 所示, 根据我们针对中学生法制教育的一项问卷调查中, 提及法制教育的实施情况, 十分不容乐观。几乎没有和完全没有开设法制教育内容的情况占据80% 以上。法制教育本身及其产生的结果对于中学生的价值观、道德素质、思维方式、精神状态等都有着积极而重要的影响, 对于其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大有裨益。但是在以成绩为主的学校教育中, 法制教育却没有相对独立的地位。在极其匮乏的教育内容中, 过于单调乏味的形式使其开展局限在课堂说教的教学模式, 偏重于法律理论知识的传授, 忽视了实践教学环节和对学生法律信仰的培养。因此, 把传统学校德育中的单纯法律知识教学转变为法律综合素质养成是当今法制教育应当重视的首要任务。

3. 社会

当然, 引起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这是一种社会病态的“综合征”。社会上各种意识形态对青少年的成长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一切积极、健康、正确的因素与消极、病态、错误的因素同步折射到青少年身上, 后者则成为妨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不良外部诱因。

功能主义的紧张理论认为, 当人们很少获得社会合法化的手段以实现文化上所限定的目标时, 各种越轨行为的发生率最高, 当这些青少年失去了向上流动的方向, 使用非法手段实现目标便成为了一种途径。

针对家庭、社会教育中存在的薄弱环节, 结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 以青少年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重点, 在社区中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纪律教育是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三观的重要途径。在社会管理中, 突出社区服务功能, 丰富青少年业余文化需求, 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 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 建立青少年维权网络和社区维权热线, 推行维权例会制度, 形成合力。社区与社工积极配合, 对存在困难和心理障碍的青少年进行有针对的辅导和矫正, 使其生活在浓厚的正能量氛围中。

三、总结

“青年之文明, 奋斗之文明也, 与境遇奋斗, 与时代奋斗, 与经验奋斗, 做青年者, 人生之王, 人生之春, 人生之华也。”令人惋惜的是, 如今有许许多多误入歧途的少年人, 使这片应当振聋发聩的嘹亮沉寂了。这一项突出的社会问题随着时代和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 在当前的政治经济环境下, 能否尽快使青少年顺应时代要求健康发展仍然是需要被长期关注的焦点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 在计划经济时代强有力的社会整合能力开始削弱, 社会控制相对松弛, 一旦青少年出于各种原因脱离了学校、单位和家庭的控制, 便成为了潜在犯罪的高危群体。社会的法制教育更不容易实施于这一群体, 所以, 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预防机制和管理措施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的。

参考文献

[1]涂尔干.社会学方法的准则[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5.

[2]默顿.社会方法的准则[M].北京:三联书店, 2001.

[3]风笑天, 孙龙.虚拟社会化与青少年的角色认同危机[J].青年研究, 2006 (12) .

[5]吴鹏森.犯罪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1.

[6]曹漫之.中国青少年犯罪学[M].北京:群众出版社, 1987.

[7]郑杭生.中国社会转型中的社会问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6.

[8]米德.心灵, 自我与社会[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2.

青少年犯罪的社会环境因素 篇8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但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逐年上升且犯罪特点向低龄化、多元化、凶残化、智能化、集团化发展。据有关部门统计,青少年犯罪主要集中在盗窃、抢劫、抢夺和伤害这四类犯罪。

面对这一严峻问题,不能不为社会稳定担忧,为未来的发展担忧,为青少年的命运担忧。为了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的发生,特对青少年犯罪提高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发现:子女因违法犯罪的青少年都是与他们不良的家庭教育和环境有直接关系的。

家庭环境是一个人生活和成长的首要环境,家庭环境如何直接决定和影响着子女的健康成长和发展。一个人的良好的家庭环境,会孕育子女健全的人格,给子女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必要的良好条件。相反,不良的家庭环境则会导致子女的人格向变态的方向发展,往往是造成子女犯罪的主要原因。

不良的家庭环境主要表现形式有:

一、破裂或残缺家庭

随着市场经济观念不断强化,近几年“隐性”残缺家庭逐渐增多。以“空壳”家庭为例,中国常年将孩子放在老家,而父母在外地打工的民工数量就数以千万计。这部分独立生活或者寄养在祖父母或亲戚家中的少男少女,常年不能与父母见面,更谈不上过正常的家庭生活及受到父爱、母爱和管教。

此外,近几年,全国各地婚外情、离婚、插足、分居、非法同居、包二奶的情况也逐年上升,这是家庭稳定的主要冲击波。

破裂和残缺家庭的显著特点是缺乏父爱或母爱。研究表明:无论是由父亲抚养的孩子还是由母亲抚养的孩子,都比生活在“完整型”家庭中的孩子更容易出现性格扭曲或个性畸形,这些因素往往导致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对抗性家庭关系

对抗性家庭关系是指家庭成员之间公开表露愤怒、攻击和敌对情绪。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父母离婚前或父母脾气暴躁、文化程度较低的家庭。这种家庭经常充斥吵骂、指责、揭短、撕打、孩子没有欢乐,享受不到父爱、母爱和家庭的温馨,有的只是恐惧、忧虑和失望。研究表明,双亲不和,对子女更有消极影响。这种家庭成长的子女往往性格内向、孤僻自卑或向攻击敌视方向发展。子女为逃避这种不祥和家庭气氛,极易离家出走,流落街头,一旦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就会走上犯罪的道路。

三、家长行为有失风范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其一言一行、思想水平、道德水准、生活作风,都在其子女的注视之中,起着直接的示范作用。如果父母本身不过硬,道德素质败坏,常会诱发子女产生不良行为,形成不健康心理,而且年龄越小,其个性受父母的影响越大。可见父母道德素质的低下,对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具有重要影响。

四、家庭教育失当

家庭教育不当有以下几种类型:

1.自由放任型

即父母不履行教育子女的义务。对子女听之任之,不管不问,放任自流。这种类型主要发生在我国农村地区、城乡结合部和城里部分经商或父母文化较低的家庭。这主要是由于家长文化水平低,法制观念差,受“拜金主义”影响,只注意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而忽视思想教育,或只注意孩子的学业成绩,而对思想教育不管不问,或干脆让孩子弃学经商,这种家庭教育方式容易使家庭成员之间关系冷漠、疏远、互不关心,使孩子形成扭曲的心态,性格内向、怪癖、冷酷、自私,一旦受到外界刺激,易产生偏激行为而导致违法犯罪。

2.娇纵溺爱型

这种家庭教育方式表现为,父母让子女在家庭中处于优越地位,视如掌上名珠,一味满足子女在物质、精神、生活上的任何需求,造成“亲情过胜”,听不得逆耳之言,久而久之则养成子女的骄横、任性、贪图享乐、唯我至上等不良习性,这在独生子女的家庭中尤为突出。娇纵溺爱所形成的不良习性,一旦恶性膨胀,遇到外界不良的诱因,便会导致违法犯罪。

3.粗暴生硬型

這种教育方式表现为家庭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但又缺乏科学的、正确的教育方法。当子女达不到自己的期望时,往往“恨铁不成钢”采用粗暴方法对待子女,深信“不打不成才”。有些则表现为家长平时放任子女,一经发现子女有不良行为,便打骂、体罚。这些教育方法使子女身心受到创伤,从而产生恐惧心理,增大了与父母的隔阂,性格孤僻,冷漠,脾气暴躁、情绪自卑、行为自私,极易到社会上寻找同情和温暖,容易被引诱,从而走向犯罪。

五、对策与建议

1.强化家庭教育,大力宣传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一种基本形式,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对子女的早期开发作用、长期感染作用、环境熏陶作用都是学校和社会教育替代不了的。父母生育子女是一种本能,而教育子女,把子女培养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之人,才是父母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只养不教,或教子不善是父母的失职,父母理应担当和强化对青少年的首要管教责任。

首先,施教者必须懂法、守法。为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应大力宣传、贯彻和落实目前很多家长都很陌生或漠不关心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这两部基本法律。

未成年人从法律角度看是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和无行为能力人,但是它与成年人一样享有完全的权利能力,其人身权、人格权、荣誉权、名誉权、财产权、受教育权、休息权、通信自由权和言论自由权等等均受法律保护,任何人,包括未成年人的父母和其他监护人,未经许可,不得侵犯其合法权益。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了社会各部门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职责,尤其规定了父母和其他监护人的教育和预防职责,以及不履行这些职责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这对预防未成年人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应加大力度宣传该法,使父母懂得不教育子女,放弃对子女的教育职责,或不正确履行对子女的教育职责,是一种触犯法律并应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

2.优化家庭教育,提高家长素质,规范家长行为

为人父母者应该做到:自尊、自律、学法、知法、守法,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更不能有犯罪行为。

不断加强自身道德的修养,不做有背人伦道德的事,禁止酗酒、赌博和不健康、不正常的性生活。即使是正常离婚也应充分考虑子女的生活、教育等一系列问题,以免给子女造成心理上的畸形、失落,生理上的反常和错误的认识。

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自己的行为方式,在为人处事中,言谈举止要文明,不能出口伤人,动手打人。对待生活中的纠纷矛盾、摩擦应积极化解,从而对子女的行为起到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

青少年犯罪的社会环境因素 篇9

奉化市司法局谢 静 杰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如何为青少年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法制环境,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笔者作为一名普法工作者,现就如何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法制环境谈些粗浅看法。

一、当前社会法制环境及青少年思想道德现状

(一)社会法制环境现状

近年来,在市委、市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有关职能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我市青少年法制教育网络建设不断发展和完善,在校学生的法制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全市各学校坚持课堂教学为主渠道,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和第二课堂活动,学生法律素质普遍提高;全市70%的中小学校做到了法制教育“四落实”,绝大部分中小学校聘请了法制副校长,并定时定期开展教育活动;学校、家庭、社会互相配合,基本形成了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三位一体”的格局。

(二)青少年思想道德现状

青少年的心理、生理都处在成长期,可塑性强。当前青少年大都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1、崇尚奋斗,竞争意识强烈。他们已经感觉到时代的挑战,认识到21世纪的劳动者应该成为受教育程度更高、对新技术适应能力更强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2、追求平等,主体意识突出。21世纪的青少年,他们渴望自己能像成年人一样享受各种权利,尤其注重维护人格平等,并且有超前意识和叛逆心理。

3、协调合作,利他乐群。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意识到团体的力量大

于个体的力量,而个人的品性是个体能否融于团体及个体能否取得成功的主要条件。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浅析

虽然目前青少年成长的社会法制环境有了一定的改善,青少年法制意识及思想道德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方面的消极因素普遍存在。青少年处于特殊的成长期,自控能力较弱,表现为各种消极行为有:

1、虚荣心强,诚信缺失。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使一些青少年产生了对诚信意识的背离,部分在校学生屡屡发生撒谎、作弊、违纪等现象。

2、严人宽已,知行脱节。相当多的青少年一面对社会公德意识、道德观念有着较好的认知,一面在社会公德的践行上却令人担忧。

3、崇尚“自我”,价值取向错位。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上,强调个人利益;在人生追求上,功利倾向突出。

二是对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合力尚需加强。学校、家长各讲一套,在社会上看到的又是一套,教育口径的互相矛盾有时让青少年无所适从;由于利益的驱动和部分行政主管部门管理职能的缺失,部门间配合难,共同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法制环境的有效机制尚未真正形成。当前青少年的品行可谓问题多多,抽烟、喝酒、打架、偷盗、早恋、结帮等劣迹恶行不在少数。

三是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不容乐观。学校周边的一些个体工商户把学生当作摇钱树,将香烟拆散零售给学生,个别的甚至容留旷课的学生抽烟、喝酒、赌博;无照经营的小商贩,在学校门前出售不卫生食品,对学生的健康构成威胁;大量的学生在放学后进入网吧,沉溺于聊天、游戏,荒废学业;学校周边居民将空闲的房屋出租给学生,少男少女们将此作为聚集地,谈朋友甚至同居,等等。

这些问题的产生,笔者以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社会不良风气的负面影响。当代青少年的生活环境是一个开放式的环境,随着社会的转型、体制转轨和开放程度的扩大,青少年受价值观多元化的影响,缺乏精神支柱和主流思潮,一些不良的风气和不健康思想,成为影响青少年的负面因素。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青少年生理“早熟”与心理“晚熟”的反差越来越大,自我约束力较差,又缺乏一定的辨别是非能力,极易受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而误入歧途。

(二)学校教育失衡的消极影响。学校是青少年学习成长的摇篮,不少学校的教育和管理还存在着问题,在办学方向、治学方法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向。一是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德育。应试教育的压力使学校不得不追求升学率,以提高影响,却给学生在学习和思想上带来许多负效应;学生的德育教育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造成不少学生思想品德“滑坡”。二是缺乏对后进生和差生的关怀和帮助,有的学校和老师甚至对这部分学生采取“放任”的态度,导致部分学生自暴自弃,从而过早地流入社会。

(三)家庭教育失当的不良影响。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教与家风对孩子的心理及行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溺爱型”的家庭教育往往使孩子养成好逸恶劳、贫图享乐、自私自利、专横霸道的恶习;“高压型”的家庭极易造成孩子的人格自卑和逆反心理;“放任型”的家庭教育,造成孩子的性格孤僻冷漠;“单亲型”的家庭由于家庭结构不健全,正常家教氛围的缺乏使他们的心理和生理受到严重的影响。

(四)综治合力的不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整治,缺乏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和约束,责任不具体,多头管理,少数行政主管部门甚至“重收费、轻管理”,没有形成综合治理合力;卫生责任制、食品准入制、过错追究制、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并没有完全落实到位,或者没有照章执行;在学校周边环境的整治上或是一阵风,或是流于形式,突出时

有一定效果,特殊阶段一过,又容易死灰复燃。

三、对策与建议

营造健康、稳定的青少年成长的社会法制环境,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关心和关爱。因此,笔者提出以下对策及建议:

一、荡涤不良源头,净化社会环境

现代社会中,文化传播呈现多元化局面。传统的电影、戏剧发展平缓甚至出现下降趋势,取而代之的是卡拉OK、电子游戏、迪厅、网吧等。这些文化活动更易吸引青少年参加,一些不健康的因素和黄色音像制品、赌博游戏也趁虚而入。因此,要坚决打击并杜绝一切违禁的消费现象,要采取严厉措施打击淫秽物品的制造和传播,加大处罚力度,净化娱乐场所,尽可能不让青少年接触或参加不健康的娱乐活动;政府尽可能多建立一些以科技和健身为主要内容的娱乐场所,如儿童游乐场、青少年俱乐部、体育场馆等等,引导青少年把注意力放在有丰富科技知识或健身内容的娱乐活动上。同时加强对校外教育的管理,要将校外教育象学校教育一样纳入政府的日常工作,统筹规划。

二、转变教育观念,构筑学校防线

学校要认真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努力克服和扭转重智轻德的不良倾向。学校在抓好智育的同时要注重抓好德育,对德育工作者在评职、晋级任用、物质待遇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教育行政部门在对校长的任用、教师的晋级、先进集体和个人的评定时,都要把德育工作是否有成效作为重要指标。对“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不可动辄采取“劝退”和“改变环境”的做法,将他们逐出校门,而需进行耐心疏导教育,向他们倾注更多的爱心,助其消除自卑感,让其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师长的关爱,促其积极转变。

三、加强公德教育,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

一个人的性格、道德品质、理想、情操的形成,都与他从小受父

母的教育和家庭环境的熏陶有关。家庭的生活环境,父母的教育方法、道德观念和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一个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气氛,能够培养孩子正常健康的性格气质、人生观和道德观,有效地预防和制止个人犯罪心理和行为的产生。家庭教育作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第一道防线,每个家庭、家长都要重在教子做人,同时要做好青少年自我防范的教育,避免误入歧途。而在家庭和学校之间,建议制定家长与学校沟通制度,即家长定期向学校通报子女在家里的表现,学校也应作出相应规定,使之制度化,从而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

四、大力开展法制教育,增强青少年的法制观念

事实证明,青少年时期受到的教育和自身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其以后的人生之路影响极大。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法制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同时,还要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培养他们遵守法律、法规的行为习惯,这是减少青少年发生违法行为的一项治标治本的措施。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和任务,因此,必须依靠全社会力量,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加大对《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宣传和贯彻实施力度,制定青少年法制教育规划,努力形成渐进、科学、合理的法制教育宣传体系;加强安全教育,提高青少年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进一步落实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各项法律法规,加强对青少年的权益保护;建立预防和挽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发现机制、预防机制、挽救机制和再犯预防机制,做到防患于未然;要积极关心弱势群体。积极关心流动人口家庭、贫困家庭、单亲家庭、下岗职工家庭等特殊群体子女的教育;建立、健全社会支出保障机制,发动全社会的力量,努力做好青少年合法权益的救助、保护工作。

总之,为青少年的成长创造健康、稳定的社会法制环境是一项长

期、复杂的工作,只要学校、社会、家庭各负其责,相互监督,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保证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和谐环境就一定能形成。

青少年犯罪的社会环境因素 篇10

当前青少年成长环境面临诸多挑战,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的黄金时期,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然而,新时期青少年成长的环境却不容乐观,当前世界复杂多变,社会环境存在诸多问题,应深刻认识,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加快解决。

一是价值多元的影响。当今社会正处在一个传统向现代、民族向世界、计划向市场、工业社会向信息化社会的转型期,各种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并存,这既给青少年的成长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文化价值资源,又容易让他们陷入选择的尴尬,造成价值的迷失。

二是信息社会的冲击。信息社会的到来在给青少年学习、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又让他们面临着不可抗拒的诸多诱惑,好的坏的,想要的不想要的都一起向他们涌来,人性的弱点、自身较低的抵制力、辨别力,把他们拖进了一个欲罢不能的境地。

三是应试教育的挤压。虽然我们的素质教育已经提倡了多年,但由于我省优质教育资源相对匮乏,人民群众对好教育的期待与教育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有效解决,这决定了应试教育还有很大的市场,应试教育还在很大范围甚至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存在。无论家长、学校、社会还是学生本人内心认同的依然是分数、成绩,道德教育在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处于一个“说起来重要,忙起来次要,做起来不要”的位置,没有心灵认同的教育,其实效性可想而知。

四是功利化思潮的侵袭。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一切都讲求效率、效益、功利。而道德教育、青少年的健康发展、社会健康文化氛围的营造等,是需要长期经营和呵护的,而在一切都讲求功利的今天,这些都显得那么地苍白、乏力,有形式没有内容,有活动没有效果。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中,其健全人格的塑造是非常重要的。目前,社会文化环境接受不良是当前影响青少年健全人格塑造的突出问题。随着时代进步,社会富有,现在许多孩子物质条件有了极大提高。但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进程,现代儿童尤其是城市孩子缺失了应该给他们的童年带来无限乐趣和美感记忆的优美自然环境,他们自身的生活比较枯燥、单调和满载压力,孩子们缺少快乐和丰富感受的源泉;他们成长于其中的社会文化环境比较喧嚣,文化接受环境不良,需要不断改善。

青少年人格健康问题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环境中的许多消极因素及教育中的一些弊端。长期以来大量涌入的外来思想文化、急剧转型的社会环境、飞速发展的信息传播,对学生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审美趣味产生了深刻影响。社会政治生活事件也或多或少地在孩子的心中产生影响,社会客观存在的贫富差距、各种腐败现象,都会在孩子心中留下不同的阴影,从而影响到心理的健康发展。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腐朽思想的泛滥,严重侵蚀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一些不良文化思潮的涌入,严重影响了青少年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养成。激烈的高考竞争,使学生压力前移,中小学课业负担沉重,造成学生前所未有的精神压力和心理问题,倦怠、紧张、焦躁,闲暇也不快乐,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每况愈下,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凸显。据中国儿童中心发布的《中国儿童的生存与发展:数据与分析》报告显示:中国17岁以下的少年儿童中,至少有

3000 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心理问题虽是个体心理和境况的产物,但最终的决定因素要追溯到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原因上去。

网络低俗信息已经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网络世界,良莠不齐。网上的暴力、色情和迷信等有害内容严重地危害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一些孩子因家庭关爱、监管缺失,学业不良、学校教育缺失,交友不慎等原因,沉湎于虚拟的世界而不能自拔。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已刻不容缓。

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文化环境,对于忻州市而言,广大的农村地区面临的挑战与困难更多。

文化生活环境相对单调:统计数字显示,随着电视在农村逐渐普及,看电视成为我省农村未成年人占有空余时间的首选方式;还有二成多的农村未成年人用读书、看报占有空余时间,这对于正处于求知阶段的未成年人十分正常;伴随网络在农村的扩展,已有一成多的农村未成年人把上网作为空余时间的主要生活方式。此外,还有三成多的农村未成年人把玩麻将、打牌、睡觉、聊天作为打发空余时间的主要方式。这里面有几个问题需要关注:其一,与城市未成年人相比,我省农村未成年人的文化环境更加单调,除了电视节目和读书外,其他可供选择的文化娱乐方式很有限,缺少城市未成年人可以选择的博物馆、图书馆、电影院、健身房、公园等文化娱乐设施和场所,不得不把注意力集中于电视节目,或以其他相对消极的方式打发空余时间。这也使得电视传媒对我省农村未成年人的影响进一步突现。其二,相当一部分农村未成年人把读书看报作为空余生活的主要内容,而我省农村图书资源与城市相比明显不足,即便是现有的农村图书资源也存在净化问题,盗版书、具有淫秽和暴力色彩的书在农村图书市场有一定影响。

积极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孩子是由周围的各种环境来培育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童年如何度过,谁牵着孩子的手步入儿童时代,周围世界中什么事物会渗入孩子的头脑和心灵——今天的孩子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完全是由这些因素决定的。”一个孩子具有怎样的父母,上了什么学校,他的老师、同伴如何以及期间发生过哪些与孩子息息相关的事件,这个孩子生长在什么时代、什么社会地位中,这其中的种种正面或负面的因素如何等等,这一切都会不停地作用于孩子,影响孩子的成长。

营造一个真正适合儿童成长的世界是成人世界的职责。对于儿童来说,生活世界主要是由别人或环境给予的,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是否情愿,成人的影响和教育始终在进行着,周围世界的影响和作用也总是不停顿的,无处不在的。他们无法选择,无处逃遁。人都是“时代的孩童”,文化之子。文化是具体的,文化的诸多载体和产品以其万千景象对如同幼苗一样成长着的孩子施加着复杂影响,潜移默化地影响少年儿童的心理结构以及世界观的形成。未成年人理想信念的树立、思想品德的培育、道德情操的培养、文明习惯的养成、美好心灵的塑造,都需要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社会环境,这个环境的特质应该是充满了真善美的要素的。成人世界的职责便是增强有利因素,降低风险因素,祛除有害因素,优化儿童成长环境。像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自己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孩子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我作为长期从事教育研究的教育工作者,应着重强调以下几点:

第一,健全机构,加大投入,加强研究,注重落实。各级政府应成立“青少年健康成长社会保障委员会”,做好相关指导、督导工作;应加大投入,成立相关的研究机构,深入、全面研究相关问题,以研究制定科学可行的相关政策,以研究促进工作的创新和工作的开展;各级主管部门应加大对该问题的检查、指导力度,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第二,加强政府、社区、学校、家庭、社会的配合,提高责任意识,形成教育的合力。净化社会环境,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不仅是政府的事情,也不仅是学校的事情,而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应加强政府、社区、学校、家庭、社会的配合,提高责任意识,应把净化社会环境,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作为对各级政府考核的重要内容,应把净化社会环境,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作为社区、学校的重要内容抓好,每个家庭、每个公民应成为净化社会环境,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组织者、参与者、督促者、践行者。

第三,坚持短期与长期、局部与整体、显性与隐性、形式与内容、过程与效果、惩戒与激励并重的原则:

短期与长期并重。青少年健康成长与社会环境净化问题复杂,影响因素多,做好这项工作不是一时的事情,应长期重视,常抓不懈,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避免一时冷,一时热,应坚持短期与长期并重的原则。

局部与整体并重。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各个部门、单位的有效落实,也需要宏观上的统筹规划,全面把握,局部与整体的协调、合作,因此,应坚持局部与整体并重的原则。

显性与隐性并重。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和影响社会环境的因素一样都是非常复杂的,有显性,有隐性,如传统文化、价值取向、习俗观念等政策的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影响,多元文化的现实、国际化信息化的影响等等都是不容忽视的,应坚持显性与隐性并重的原则。

形式与内容并重。青少年是一个人一生发展的关键期,也是一个有强烈逆反心理,容易走上歧途的危险期,对青少年的教育应当讲灵活的形式、智慧的方法,同时还应有入脑、入心能够触及灵魂的内容。社会环境的净化也是如此,要有丰富活泼的形式,还要有实实在在的内容,避免形式与内容的脱节。

过程与效果并重的原则。青少年的教育要注重结果更好注重过程,在追求效果中促进过程的发展,在走好过程中以效果为追求。社会环境的营造要注重过程建设,同时要注重阶段性的效果。

惩戒与激励并重。没有惩戒就没有教育,人的不完善性和社会发展的局限性决定了正处于发展期、有待完善的青少年在犯了错误时需要适当的惩戒、提醒,但这种惩戒一定是要出于爱,要讲方法、有智慧、求效果;对于他们成长中的闪光点要及时肯定、鼓励。社会环境的营造需要各个部门的齐心协力,对于落实的好的要及时表彰,对于工作不力的要通报批评,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

第四,辩证看待青少年发展和当今社会的现实,发挥优势,克服劣势。

时代特点让当今青少年发展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如思想开放、接受新事物快、好奇心强,恒心、毅力、吃苦精神差等,社会的发展也是如此,价值多元、信息多元、资源丰富等,我们应根据青少年和当前社会的特点、实际,取长补短,发挥优势,克服劣势,采取有效措施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营造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社会文化环境。

鉴于我省人口大省、劳务输出大省的实际,留守儿童,农村青少年的教育问题、心理问题、健康发展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特别的关注。城市与农村孩子的文化资本有很大的差异,关注农村的文化建设问题,农村是文化发展的薄弱地区,应大力加强农村地区的文化建设,采取文化下乡,建设农村图书馆、阅览室,落实到农村支教、城乡对口支援等措施,加强农村社会文化建设,实施文化强村、文化靓校、文化兴豫战略。我省是中原文化大省,中原文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可借助这些丰厚的文化资源,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建议这些文化资源向社会开放,向未成年人开放,以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来滋养青少年的精神家园、心灵世界。

上一篇:元宵节猜灯谜习俗下一篇: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