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老井的优美散文

2024-08-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故乡的老井的优美散文(推荐13篇)

故乡的老井的优美散文 篇1

曾记得老井边种了三棵树:一棵桃树,一棵橙子,一棵泡桐,这是父亲年轻时种下的,待我懂事起,那些树已经成材了。儿时我常常带着弟弟到树下玩耍,我们曾捉过橙子树洞里一种叫“铁牛”的甲虫,用绳子拴了两角,放在地上看它们艰难爬行,嘴里还不停地叫喊:“驾驾、驭驭”,好像那真是我们自己饲养的一头牛一样;我们也曾偷偷地爬到桃树上摘过那些还没有成熟的桃子,放进嘴里品尝那种苦涩的味道,直到现在,我总觉得那种苦涩才是生活的真味。

但我更喜欢春天时节里,泡桐树开满鲜花的场景。

每至阳春的三月,泡桐还没长出叶子来,那花儿便开了,一簇一簇地绽放在高高的树枝上,远远望去,那树好似被花儿包裹一样。花朵呈喇叭状,从花叶到花蕊,颜色便随淡紫渐变成白色,待花儿全紫时,一朵朵便枯萎地从树上飘落下来铺满井边的土路。每当走过那开满花的树下时,都能闻到浓郁的花香;听到蜜蜂“嗡嗡”地在花朵间忙来穿去,于是老井边在这样的春天便显得热闹非凡。

老井之所以称之为“老”,恐怕在于那井沿的青石与青苔。老井的井沿用一整块青石铺成,经过长年累月的摩擦和井水的浸润,那石头变得光滑和圆润。井沿内生长着绿绿的青苔,一层层地附在井沿边上,像极了毛茸茸的地毯。记得过世的爷爷给我讲过,那口老井很有些年历了,他小时候便已经存在着。

老井的水,甘美、清澈,而又冬暖夏凉,它无声无息地滋养着全村的农人,一代代,一辈辈。

傍晚时分,老屋门前挑水的人总是络绎不绝——木桶、铁桶、塑料桶挂在扁担的两头,摩擦发出“叮当、叮当”,或者“叽叽呀呀”的响声,以及每一次提水后,竹竿敲打着井沿的声响,它们交织在一起,就像演奏着一种不成调却又悦耳的音乐。而门前的土路上,也因为挑水的人,总显得湿润润的。

冬天的时候,井里总能冒出一阵阵的热气,云雾缭绕般,我那时常以为,井里应该是另一个人间,那里也一样住着人类或神灵,因为每年春节时,在世的婆婆总爱去那井边拜祭,说那里住着一位龙王,保佑着全村风调雨顺呢。我颇为不信,总爱去井口边俯看井底,想寻出它的究竟来。

夏天的时候,村里劳动后收工的人们,也爱在井边歇息。他们坐在那棵高大的橙子树下,闲聊着家长里短及春种秋收的农事。而此时,婆婆总爱取了家里的小桶,从井里打出一桶水来,放在树下。于是那些汗流满面的汉子,便顺势俯下身去,伸长脖子,“咕咚、咕咚”地喝了个够,喝完后还仰着头,闭上双眼,美滋滋地咂咂嘴,好像他们喝的是琼浆玉液一样。倘若有人故意使坏,把喝水人的头使劲往桶里一摁,直呛得那人喷嚏连连,咳嗽不止,甚至于眼泪鼻涕满面,于是井边便一阵哈哈大笑——叫骂声,追逐声,嬉笑声回荡在井沿边。我一直认为,农村的农人,是世界上最乐观最纯朴的一类人,他们跟土地交流,与四季对话,心胸像土地一样宽广。

有时候我也仿着大人的样子,俯了身子去,只觉那井水冰凉刺骨,直至心底。多年以后,每至夏天回故乡,我总爱去那井边取水,也总像那些农人一样,俯了身子去喝个痛快。可惜的是,婆婆爷爷已经去逝多年,老屋也仅剩残墙断壁,那老井边曾经热闹的场景便再也没有了。

这些年来,因为村里人不断地在自家门前掘井,老井便日渐枯涸了。而井沿边那棵高大的橙子树,也因为没有人管理,早已消失在村里人的记忆里。而桃树呢,也因为多年虫害,在某年的狂风中倒在井沿边,成了灶堂里的一堆灰。仅有那泡桐,还依然独自地随春夏秋冬的轮回生长开花,生生不息。

我曾经在一本书里读过:“有了井,家才有了据点,人生才有了地址……”故乡的老井,不仅给我们生活的味道,更多的是它给予了我们一种家的感觉,它承载着一种文化、一厢思念,所以,我们远走他乡,才被称之为“背井离乡”。

故乡滋养下的汪曾祺散文风格 篇2

关键词:文学地理学;滋润;散文风格

中图分类号:I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7-0006-01

文学地理学研究者邹建军认为:“任何作家的成长都不可能离开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任何作品的创作也只能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发生的,因此,我们将这种与生俱来的因素,称为文学发生的地理基因”。[2]文学地理学中提出的“地理基因”主要指的是作家成长中的故乡自然地理环境,同时也包括故乡的人文地理环境影响下形成的作家心里沉淀、审美倾向等等。因此,本文主要从故乡地理基因的角度出发,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影响下的汪曾祺“滋润”散文风格的形成及影响。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温润多雨的江苏气候和丰富多产的物候。

汪曾祺说过,他写的都是他所熟悉的生活,而熟悉的生活很多来自于家乡高邮。高邮是一座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是全国惟一以“邮”命名的城市,且从秦朝开始,保留至今。不管是他的小说还是散文,对于故乡的书写都占据很大的比重。故乡高邮对汪曾祺的文学创作起到重要作用,特别是“滋润”的散文风格。法国安妮·居里安女士采访汪曾祺提到,汪曾祺的许多作品中都提到水,都有一种“水的感觉”。汪曾祺自己也承认,“水”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他写作的背景并且影响他的创作风格。水有时候是波涛汹涌的,像黄河的水;水有时候则是柔软的,平和的,静静流着的,像江南的小桥流水。文学地理学中,自然地理基因的气候特征影响尤为明显。本文主要从自然地理环境的气候条件和物候条件出发,探究江苏高邮对汪曾祺的散文风格的作用。高邮城,地处长江三角洲的江苏中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这种气候类型冬季温和,一月平均温普遍在0℃以上;夏季较热,七月平均温一般为25℃左右。冬夏风向有明显变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由于夏季降水量高,地处京杭大运河临岸,加上高邮城的地势较低,运河河底与城墙垛子一般高,因此常常闹水灾。江南的人家,处处都是河道,家家户户都有船。汪曾祺在《我的家乡》中曾提到:“终于,我记得是七月十号,倒了口子。我们那里把决堤叫做倒口子,西堤四处,东堤六处。湖水涌入运河,运河水直灌堤东,顷刻之间,高邮成为泽国。”[3]汪曾祺常年生活在水乡中,水不仅影响他的品性,也滋养他的散文风格。汪曾祺散文无论是记人记事,还是回忆花草,都如同一股清流,滋润读者干涸的心灵。江苏温润多雨的气候也影响高邮丰富多产的物候条件。温和多雨的气候,造就高邮鱼米之乡,孕育出著名的高邮双黄咸鸭蛋,高邮麻鸭,尤以水产品突出,光鱼类,就有乡下人所重的鳊,白,鲫;虾有青白;蟹有醉蟹。农业上,主要种植水稻、小麦、油菜籽、棉花等等。苏北人家喜欢吃野菜,多雨的季节繁殖丰富的野菜资源。丰富多产的物候资源,也成为汪曾祺的散文创作的素材源泉。高邮优厚的自然地理环境,滋养一代作家,形成汪曾祺平和闲适的心境,也影响他“滋润”的散文风格。汪曾祺提倡,文学作品对于读者的影响,不是立竿见影,而是潜移默化,也就是“滋润”,形成汪曾祺独特的“滋润”观。

二、本籍人文地理环境的滋润

(一)江苏文化传统的历史动因。

除了自然地理环境,高邮的人文地理环境更是影响深刻。如果说自然环境的滋养是土壤,人文地理环境则是肥料。江苏地理人文底蕴深厚,自古人才辈出,是人杰地灵的优越之地。江苏的文化是以吴、越为中心区域的文化圈,江苏文化的最大特征就是“水文化”和“海洋文化”。而高邮地处苏北,本文主要探究“水文化”。高邮是水乡泽国,高邮家家户户以船为车,以桥为马,“水文化”贯穿整个高邮地区。孔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4]老子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5]因此,水文化具有所重特性,江南的水文化与儒家、道家文化兼揉并济。既有儒家的智者文化,又有道家刚柔并济,以柔克刚,尚清谈的情怀。因此,高邮的“水文化”具有清、柔、秀、雅的特征。汪曾祺也说过:“江南的文明本质上是水的文明。”[6]正是高邮的“水文化”滋养汪曾祺的散文风格,不急不躁,讲究的是细腻、平和,表现的是南国的柔性的美感。

(二) “士大夫”传统家庭教育。

汪曾祺被称为中国的最后一位士大夫。汪曾祺自小就受“士大夫”传统家庭教育的熏陶。汪曾祺的祖父从他五年级起,便每天给他讲《论语》一章,剩余时间大、小字各一张,隔天还要交作文一篇。父亲汪菊生乐善好施的性格,对于绘画和音乐的喜爱,熏陶汪曾祺的品性,自小就打下深厚的文学基础。祖父和父亲为培养汪曾祺,专门请当地的名师为他讲解《史记》和桐城派的诗文。其中,他最喜欢的就是归有光的抒情散文,因为归有光的散文常常以清谈的文笔描写平常的人物,亲切凄婉的气质深刻地影响汪曾祺,也反映到他的文学创作风格。汪曾祺认为:“一个人要成为作家,跟小时候所受的语文教育,跟所师承的语文老师具有很大的关系”。[7]其中对汪曾祺影响最深的语文老师就是高北溟先生。学业上,他讲解的归有光的名篇《项脊轩志》、《寒花葬志》、《先妣事略》给汪曾祺留下深刻的印象。不仅是学业上,高先生为人正直、待人忠诚、勤奋好学、谈薄名利的人格魅力都在汪曾祺的身上有迹可循。正是“士大夫”传统家庭教育,使得汪曾祺自小打下深厚的文学底蕴,形成平和闲适的品性,创作出独特的散文风格。

参考文献:

[1][3][6][7]汪曾祺.《汪曾祺全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邹建军,周亚芬.文学地理学批评的十个关键词[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

[4]孔子.《论语》[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社,2005.

故乡的春天优美散文 篇3

故乡的春天来得早。

村口的银杏树只是在梦中伸了个懒腰,舒展开笑颜。而故乡的房前,就已有花儿悄悄开放。故乡的屋后,那调皮的小草儿已换上了新装。

长江边上的小镇,得天独厚的好条件,种什么长什么,真正的鱼米之乡。

故乡的春天,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在我眼前,静静地展开。千里江南,黄莺啼鸣,柳绿花红。勤劳的乡邻,早就在田间忙碌,播种下一季的希望。而池塘里的鸭与鹅,也早就在水中欢乐地嬉戏。

春风像温情的少女,轻轻吻上故乡的脸庞。只消一场春雨,春风又绿江南岸。那一眼望不到边的青葱气象,足以令乡间的农人陶醉。早春的水稻,正在静悄悄地拔节。纵然是不起眼的一畦韭菜,也在快乐茁壮地生长。

春雨过后,繁花似锦。不经意间,眼前是一片灿若云霞的世界。油菜开花了,铺天盖地的金黄,耀花了人的眼睛。芬芳的香味,直入天涯。蜂飞蝶舞,虫儿们忙碌喧嚣。我亲爱的乡邻,笑容映日。采摘了它去,榨油自用。那多余的油,用壶装了,去市场贩卖。

院子里的香椿,可以采摘来做菜了。香椿入肴,一年一次的乡间美味,口齿留香。

故乡的春天是一幅画。湛蓝的天空,是远的背景。金黄的油菜花,是近的风景。

关于故乡的老屋优美散文 篇4

“雪上加霜”这个词,就是在那一刻笼罩了我,让我窒息。

连绵的雨,让我窝火,坍塌了的老屋,火上浇油,我第一次粗俗地骂了“他妈的这鬼天气”,还是当着儿子的面。就在刚才,还给他做思想工作,让他不要厌烦这天气,天气是无法改变的,就得将自己的心情调整成最好的状态。可放下电话没转身,我,还是粗俗了,我嘴里粗俗地骂着,还一拳砸在沙发上。

我知道老屋迟早要塌的。妈在时常说,人是房芯子,不住人了就毁得快。她说话时老瞅着老家的方向。跟我们住在城里,看起来洋气阔气,其实她心里是很不舒坦的。

老屋,终究还是塌了,塌得我的记忆四面飞溅无处可藏。

老屋可以塌,窗户不能啊。

儿时的记忆里,妈老喜欢靠窗坐着,就着月光做针线活儿。除了我们做作业,不允许谁轻易点灯,煤油贵着呢。我家的窗户,应该是全村里最幸福的窗户:妈手巧,剪的窗花没人比得上。有一次剪的竟是姐姐做作业的侧影,越看越像。我对姐姐有意见时,就扇“她”耳光来解气。妈常唠叨说我打小就是个黏人的孩子,她扛着锄头一进门,窗台趴着的小脑袋就忙不迭地喊“妈妈,妈妈”。放下锄头,顾不上洗手,她就从窗户里把我拉了出来。

老屋可以塌,门槛别动啊,门槛上一直坐着个傻丫头。

我一直喜欢静,可以静静地坐在门槛上看半天从滴水檐上流下来的雨点儿,可以拿着木棒扒拉一个簸箕虫玩半天,可以……打小,我最喜欢坐的地方就是门槛,理由很简单:屋里太闷太暗,屋外又大而没依靠,我就喜欢坐在门槛上。屋里是奶奶在做针线活儿,屋外是妈匆忙的身影,屋里屋外,都给了我很安全的感觉。

老屋可以塌,老土炕不能不在。

老土炕承载着我冬天里所有的记忆:早晨,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烧炕。天冷,就是棉花杆儿之类的硬柴火,烧了热一天;天不是很冷,就是玉米杆那样的软柴火,不至于人热得在炕上坐不住。一放学,妈就将我赶到炕上,用被子将我围一圈,只露个脑袋瓜子。我幸福地坐在热炕上,单单等着妈将热的饭菜端给我。妈对我疼爱的确有些夸张,谁让我是老小呢。

老屋可以塌,屋顶得好好着,每年高高地挂几个苹果,整个冬天屋子里都是香甜的;老屋可以塌,炕墙得好好着,我一直是趴在炕墙上写作业的,年年捧回来的奖状都是炕墙的功劳;老屋可以塌,屋前一长溜的小花坛得好好着,育儿花、蝎子草、月季、芍药、铺盆草,还有很多我叫不上名字的花花草草,那是我儿时的乐园……

老屋可以塌,可是,可是其它的,怎么就受到了伤害?

作者:张亚凌

关于故乡的诗歌欣赏:老井 篇5

文/孔祥忠

离家快四十年了

但老家院中那口老井

却是我心中永恒的记忆

/

井边那一小块菜地

四季总有不同的蔬菜在生长

/

井水很浅,站在井口

就可以看见自己的倒影

它像一颗水汪汪的大眼

在期盼着你的到来…

/

井边的水桶,总可取出

冬暖夏凉的井水

让你体验到

爱的温暖和甘甜

/

经历了

今冬大雪寒天后的月季和金银花

在小院的围墙边

依然挺立和攀爬着,只等着

春风吹后的绿芽萌发

/

依偎在井边的两颗桂花树

已结出果实,它们也算是

爱的结晶吧!

/

院中陶瓷的茶几

依然还是那样鲜亮,但

坐在桌边的老人

已经不在…

/

阳台上的几盆花,我

年年都来看它,它

还认识我吗?

/

井边捶衣棒的声音

与井共鸣后

可传出很远,像是母亲

在呼唤儿女们回家…

/

老家院中的那口老井哦

永远是

我对家乡的眷念,和对父母的

无限思想!

作者:孔祥忠

故乡的老井的优美散文 篇6

读着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仿佛在你面前,呈现出一条紫色的瀑布,色彩绚丽,幽香缭绕,如“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作者以女性作家特有的细腻与爱心体贴物情,既富有动感又富有情趣地描摹了紫藤萝瀑布亮丽可爱,玲珑透剔的品质。老舍的《济南的冬天》顺着“温晴”这幅长轴,铺展了小山摇篮图、雪霁晴峦图、空灵水晶图等多幅图案,文章语言如诗如画,遣词造句非常精妙,如“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作者把夕阳斜照下粉色的薄雪比拟为害羞的少女,情态可掬,在傍晚雪光的渲染中画出了形中的情。把水藻、水和垂柳都人格化了,它“把终年储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一个“拿”活脱脱地道出了尽心尽力,使人看到了在冬天里孕育着的朦胧春意。最后写下了珠落玉盘般的结句“这就是济南的冬天”。

这两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借景抒情散文,最大的成功得意于作者对于景物的仔细观察,观察细致才会写得具体。中学生要学会观察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观察可分为三种形式(见下图):

恰当贴切的修辞手法,也是写好借景抒情散文的重要手段,这两篇散文都多次使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比喻就是在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使描写生动形象,说理通俗易懂。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或思想感情。写景的文章从形式上看是写外界环境,而实际上必须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经过内心的感受揣摩才能成文。没有真正被外界景色感动了的情,就无法把景写好。

遥望故乡月优美散文 篇7

夜已经很深,可城市还没有安静下来。汽车的喇叭声不时划裂冷冷的空气,同时,划裂的是我的美梦。我的目光,穿过千山万水,穿过浓浓的乡愁,看见那轮唐朝的明月正从母亲的乳房间升起。

洁白的月光流泻下来,为高山洗去阴沉的疲惫,为田野洗去灰暗的愁容,还把小虫子的歌声洗得铮铮发亮,以致故乡的夜晚变得明丽而鲜活。那些错落有致的村庄像一艘艘巨轮,在亮汪汪的月光里轻轻地飘摇,把人们的梦载进了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载进了理想中的蓬莱仙岛。

不知是谁说过“月是故乡明”,果然一点不假。在他乡,在城市,我随时都在观望月亮,但总觉得没有故乡月明,没有故乡月亲切。最让人感到失望和伤痛的是城市里的月亮。滚滚黑烟,阵阵臭味,把月亮折磨和蹂躏得伤痕累累,面目全非,致使现代人的生活总是缺乏诗意。很多时候,我看到月亮悄悄地躲在城市的旮旯里哭泣,实在令人心碎,但无能为力。因为我本身就是城市的过客,没有权利来干涉他人的事情。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心里默默地祈愿,祈愿人们不要把心灵最美好的一份寄托轻易毁灭,让明月夜夜照亮生命的通道。

我呱呱落地就开始吮吸故乡月的乳汁。所以,我的童年因故乡月而充满无穷乐趣,少年因故乡月而充满个性色彩,就连青年时的`恋爱也因故乡月而充满浪漫情调。后来,在外面经受了许多的风风雨雨,坎坎坷坷,我都没有畏退,因为我有一副坚韧的身骨。但这无不与以前饱饮故乡月的甘乳有关。假如没有故乡月的恩泽,我现在肯定患了贫血和缺钙综合征,而变成一摊软泥。

在什么都被污染的现代,只有故乡的月光还一片清纯,清纯得没有一点渣子,就像故乡人的心灵。在故乡,你要是遇到什么难处,别人就会争着向你伸出温暖的援助之手。还有从来不会为一点私利而反目成仇,大家相处得就像兄弟姐妹一样,有什么好事都是共同分享。哪像城市里的某些人,心与心之间总是隔着一层厚厚的冷霜,就算你饿死街头,他都不会停下所谓匆忙的脚步看你一眼,更不要说解救你于水火。有时为了一点微不足道的名利,就开始勾心斗角,尔虞我诈,非夺到手不可,把人情撕得粉碎。

贝多芬的《月光曲》从故乡的方向悠然飘来,在我的耳畔轻轻地回荡,为我抹去失落的心情,为我吹开甜美的记忆。也许,我真的不该为那些尘事所累,而应该多想一些故乡的快乐之事。

故乡小城有过塔优美散文 篇8

那座中苏友好纪念塔,建在小城的中心街十字路口中心上,那也是小城最繁华的地方,进了城就能看到,是小城最高的建筑了。小城的街道,是厚厚的黄土修成的,晴天里,车马过后,黄尘漫卷,塔,便如在云雾之中一般。人们走一回中心街,便灰头土脸一回。只有那塔,在尘埃,在风霜雪雨中一站就是十几年。为了证明那段历史。

文化大革命,木塔扒掉了。原址上建了一座忠字塔,砖混,方形,四面对着四条路。每一面画上一幅毛主席像。那像画了有二十几天,只要上街,就能看到毛主席站在那儿。画像的几位老师,后来都熟悉了,其中的一位,还在一起工作了几年。可是在当年,这些人是我仰视的画匠。能把毛主席画得那么像,那是多大的本事呀。母亲说:手巧。

画上毛主席像的忠字塔,又安上了灯,夜晚灯光齐明,好看。小城也有了夜生活的一景了。就在那一年,我第一次做起了小买卖,到忠字塔下的台阶上卖瓜子。每天晚上,母亲给我炒一兜瓜子,兜子是上开口,有两个带拎着,草绿色,上面还印着飞机的那种。瓜子按杯卖,杯子是那种没有把,白瓷的水杯,喝酒人称之为洋灰礅子的那种,看着不小,可壁厚,装不了多少东西。一毛钱一杯,一个晚上,百十杯瓜子,可以赚到五元钱左右。那可不是个小数,我一年的学杂费,两元钱。只是有一次回家查钱,赚了十多元钱,母亲说是给人找错钱了,人家要是来找,就还给人家。可那人始终没来找我。那时卖瓜子都是在冬天,我不知道为什么别的季节不卖瓜子?

小城的冬日里,冷。太阳落山了,更冷。躲在塔的背风处,特别是那塔上的灯光,照在身上,总觉得比别的地方要暖和一些。后来我读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总想起卖瓜子的时候。

木塔扒了,渐渐的也就忘记了,记不清那塔有什么明显的特殊,是什么颜色了。

忠字塔后来也扒了,记不得是什么时候扒的了,只觉得小城的道一下子宽了许多,眼前也亮了许多。可每当走到那里,心里总是空落落的。

没了塔的小城,有一天突然要建一座城标,城标和塔的区别是什么呢?想了许久,没想明白。城标,要建在小城原来的北门十字路口上,全县征集样式。城标建成的那一天,开了一个大会,那天,我站得高,在城标东南角的一座楼上,照了许多的相。我想,这城标不能再像中苏友好纪念塔、忠字塔那样在记忆中模糊了。我要留下永恒,虽然当时我相信,城标会永恒的,我只是记录一下当时的场面。

城标,是一座城市的标志,小城的城标,按设计者的思想,足以代表小城了。城标下面刻有《千字文》,这是小城最大的特点,按《千字文》排地名,这也是国内独有。记得有一年我陪一位台湾省来的记者,他最感兴趣的,也是小城的地名。为此他写了几篇介绍小城地名的稿子在台湾省、香港等地发表。

城标,我去过几次,一次,我认真地看了《千字文》,竟然发现了四五处错别字,我怕自己叫不准,查书,是错了,又问万江先生,也说是错了。可那字刻在了石头上,没办法。这让我叹息了几回。

后来,我听说城标要扒掉,这让我震惊,好坏那也是个成物哇!再后来,城标还是被扒了。理由,说法不一。城标都扒了,就不去探寻那些个理由了。建有建的说法,扒有扒的说法。历史,就是个说法。

没了塔,没了城标,小城还是小城。只是偶尔的走过那个地方,记忆便会浮了上来,想起曾经有过的塔,有过的城标。

太庙老井探古幽 篇9

您问了,太庙里要水井干什么?皇上一年就来那么几趟,恐怕这水井的用途也不太大。其实不然,在古代,水井对于太庙来讲是十分重要的,几乎天天都离不开。

了解老北京的人都知道,紫禁城里皇上一家子喝的水,是从西直门专门运送来的玉泉山的水。皇上要是来太庙祭祖,水也照送不误。那太庙还要水井干吗呀?

太庙5口水井里的水主要有这么几个用途:一是礼仪之水,二是清洗之水,三是烹饪之水,四是生活之水,五是灌溉之水。您一定说我故弄玄虚,哪儿有这么复杂啊?

您别着急,请听我慢慢道来。

一是礼仪之水。大戟门左右各一口水井,南北方向正对东西玉带桥,这两口井和太庙的中轴线完全对称。另外,两口井都建有六角黄琉璃瓦井亭,是大戟门的匹配建筑。大戟门和紫禁城的太和门一样,是正殿的礼仪之门,与之相匹配的井亭自然也是重要的礼仪建筑。从形式上,起到了景观的平衡和烘托作用,使大戟门更加稳重和庄严;从理念上,又具有“天人合一”的神秘意义。井亭的屋顶称作“顶”,“”就是“盒子”的意思,也就是说井亭的房顶像一个六角型的“盒子”。但是,这“盒子”既没有盖儿,也没有顶,中间是空的,露着天。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古代人认为,祖先离开了人世,灵魂就升了天,天上下的雨就是祖先的泪水。井亭之所以没有盖儿,就是要和上天保持联系通道。还有一层意思是说,天上的露水是天帝所赐的神水,具有神奇的力量,饮之可长生不老。因此,皇家园林建筑都建有承露台,上有铜制的仙人托着承露盘。甭管怎么解释,这天上下来的水都是具有神秘力量的物质。天上的水通过通透的顶落入地上的井中,井水就融合了神奇的力量。用这样的水祭祀祖先,是一种极大的尊重,是当时重要而严肃的礼仪之一。

二是清洗之水。在太庙东南角有一组独立的建筑群,这就是牺牲所,是皇家祭祀祖先宰杀牲畜、制作牺牲的地方。由北殿、正门、治牲房、宰牲亭等组成,祭祖所用的牛、羊、猪等(称作“牲牢”)均在此宰杀。宰牲要经过“入涤”“省牲”“宰杀”三个程序。治牲房位于正门内,黄琉璃瓦悬山顶,室内无柱,设有毛血池,是洗涤牲畜及礼部尚书在祭祀前三天省牲之处。宰牲亭在治牲房以里,黄琉璃瓦重檐歇山顶,是宰牲之处。在牺牲所门外有一口井,并建有井亭。这口井的位置表明了功用,而井亭的规制,也表明礼仪建筑的性质。制作牺牲的对象——活蹦乱跳的牛、猪、羊,在这里要先用大木槌猛击头部,剥夺它们的生命。然后在牺牲所里,用井中所取之水进行清洗处理。动物为皇上祭祖而献身,皇上也要表示垂怜和体恤,所以要以礼相待,把其生命的最后地点修建成庄严的礼仪建筑。

三是烹饪之水。清洗好的牺牲和其他的祭菜,要在大戟门西侧的神厨进行烹制和加工。神厨为黄琉璃瓦单檐悬山顶,面阔五间,进深一间,是制作牺牲等祭品的厨房。内设锅灶,上有天窗,经数百年烟熏火燎,室内屋顶已被熏黑。神厨烹饪时所用之水,刚好是用和神厨距离最近的大戟门西侧井亭的井水。井亭高8.55米,为黄琉璃瓦顶六角亭,梁架用鎏金斗承托,亭内正中有水井一口,井台上是六角汉白玉井圈。

四是生活之水。明清两代在太庙西南的奉祀署,是管理太庙的太监们居住的地方。据历史记载,奉祀署原为独立的一道围墙,大门朝北,左右各有房三间,是平时管理太庙的机构。明代由内府神宫监管理,设掌印太监一人,其他管理人员10余人。清代属太常寺,设七品首领一人,八品副首领二人,太监20人。当时,在奉祀署院内有一口水井,就是当时太监们饮用、做饭、洗涤的生活用水。太监们在院子里种的蔬菜,也由这口井水浇灌。现在,这口水井已无踪迹可寻了。

五是灌溉之水。这里说的灌溉,不是太监在小院浇菜地,而是一项繁重、持续的体力劳动。2009年上半年,在太庙修缮整治的工程中,发现了一口古井,位于前琉璃门西侧,现郜三喜烈士雕像前方。

这口井深约8米,由青砖砌成。井圈为汉白玉,六方形,上口内收。井圈高0.56米,最大对角直径0.98米,井口内径0.39米,侧面相对两个穿辘轳轴的小孔为0.08米。在井圈上,保留着频繁使用的信息:穿辘轳的小孔已经磨成了椭圆形。更为明显的是井口,已经被辘轳绳磨出了十几道深深的沟痕。

据专家判断,此井为灌溉太庙树木取水之用。明清两代,太庙有柏树1000多株,灌溉浇水是个大问题。特别是在明初太庙柏树栽种时期,浇水就更为重要。根据井圈用料和造型工艺,此井是明初随太庙初建而挖掘、修建并开始使用的。当时,井圈上安装着手摇的打水工具——辘轳。坚硬的汉白玉井口被柔软的麻绳磨出十几道深深的沟痕,绝非短日之功,而是经历了几百年的光阴。太监们挥汗如雨,木质辘轳日夜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这才有了今日太庙古树遮天的浓阴,这才有了太庙苍翠的绝妙美景。

我们看到这口井,睹物思情,不禁为古代先人肃然起敬。新发现的这口井已经在原地复原,并且围上了汉白玉石栏,在傲视苍穹的古柏下,成了太庙新的历史景观。

描写老井的散文 篇10

在我的老家有一口水井,长一米,宽不过2尺,深约2尺许,用四块青石板围成,坡度成梯形,状如扁日,长年能看见水井里有两处泉眼,泉水清澈透明甘甜。

我就是喝这口井水长大的。记得儿时,全屋五户人家住在一座中间有公堂厅分上下两排的瓦房里,只要走进一家就能从任何一家走出来 。这口井就在屋的`东南角,当年每家每户都没有水缸,做饭用水是用一个木制提桶,要用水时即去井里提一桶回来,不够再去提。井边备一个水瓢,便于每家提水时掏水用,即方便又卫生。水井里的水不多,最多不过三担,即便多了也从旁边溢出来流到下方的一个小水池里了,池子不大,水满时多了也就流走了,平日里洗衣洗菜就在这个池子里。

有一年大旱,生产队上其他屋里的水井全干了,40多户人家百余人全来这口井里等水吃,说是等,其实是因为水井的容量有限,最多三担水,不过井里的泉水沁出来也是很快的,只消嗦几筒黄烟或一杯茶的功夫又会满的。有的人来了也不急于挑水,一看前面有人在等就放下水桶,进屋串串门拉拉家常什麽的,不消一会儿 就话也说了水也有了,两不误。

有好事者提议,这麽缺水,为何不把水井凿大些呢?曾记得那年,叔叔们与队里几个年轻人找来钢钎大锤准备把井扩大些,不想钻了没几下,原本有三个泉眼却突然有一个泉眼不再冒水了,任凭他们再怎麽找也找不着。奶奶知道后出来一通大骂,死活不准他们再挖下去,生怕剩下的两泉眼被弄没了。原来,这口井本有四口泉眼,想扩大这口井也不是今天才想到,祖上曾公一辈人也因闲井小水少干过同样的事,不想戳瞎了一个泉眼而后悔莫及。现在又被戳瞎一个怎能怪奶奶不骂?从哪以后,泉水来路少了,溢满的时间自然要长些,直到如今,依然只有两处泉眼出水了。至于这是怎麽一回事我至今也还不太明白。

尽管我不吃鱼,但是在井里捉鱼却成了我儿时的一大乐事,经常趁大人们出工去了,我就拿个面盆,站在井里,水刚过膝,三两面盆就把井水斛干了,里面寸长的小鱼,泥鳅每隔三五天就有,用碗盛了放在饭边蒸熟拌饭给猫吃,乐得小花猫终日对我百依百顺,馋了就跟着我一路叫,让我又去掏井捉鱼。

农夫山泉,有点甜,这话我信。而我家那口井里的泉水比农夫山泉水更甜。一到夏季,我几乎不喝茶,渴了就喝这井水,有时井边没有水瓢,我就扒在井台上,嘴伸到井里直接喝,有点像牛饮水,哈哈。在田畈上做工的大人们歇钵时也总是喜欢到我家门前的老枫树下来,提一桶井水,用葫芦瓢就着一个个地喝,冰凉解署止渴,大呼过瘾!如果恰逢队里分夏季降温用的冰糖或红糖,用这泉水化开,那滋味入口,比喝红参鹿茸汤还舒坦,终身难忘......

老井经典散文 篇11

小时候,村里村外分布着一些老井,说它们老,一是因为没有谁记的这些井产生于什么年代;二是它们大都年久失修,破败不堪。这些老井几乎都是用笨重的青砖砌成,口径大,井底比较宽敞。

我对于这些老井的记忆,都与发生在它们身上的故事有关。

一个炎热的夏日,我和几个小伙伴到西南洼大人们劳作的田地里玩耍。突然,从不远处的玉米地里传出“救命啊!救命啊!”的呼救声。大人们寻着声音望去,惊恐地说:“糟了!有人落井了!”于是,大家急忙放下手里的活计,直奔玉米地里的那口老井。赶到井旁,大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只见两个嘎小子围在这口老井旁一边手舞足蹈,一边高喊“救命啊”。由于二人跳得太投入,喊得也太投入,大人们到了跟前,他们也没有发现。生产队长和一名社员一个健步冲上去拧住了他俩的胳膊,两个嘎小子疼得杀猪般嗷嗷直叫。然后,他们受到了更严厉的惩罚。二人被揪住双腿,头朝下,送到老井里。俩小子反倒没有了声息,肯定是吓坏了。事情发展到这里,还没有完,生产队长叫人找来绳子,把俩小子的双手反绑起来,押送到大队部,交给村干部处理。

当时,上演“狼来了”的俩小子不过十一二岁,他们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不过,从此村里类似的闹剧再也没有上演过。

可能是出于天性,小孩子贪玩爱冒险的性格不是可以用惩罚能扼杀掉的。记得七岁那年,我和几个伙伴到大北洼生产队的菜园里玩耍。平时,我们到这里玩耍,菜园里的那口老井是必去的地方,因为我们常常以找水喝的名义趁看菜园的老头不注意顺便摘个瓜吃。这次,我们依旧来到老井旁,凑巧,老井上正安着那套打水工具——辘辘。往常看到浇菜园的老头用辘辘打水,我很羡慕。今天趁他不在,我要亲自试一试。于是,我把水斗松到老井里, 左手抚在缠绕着井绳的木制滚筒上。随着空水斗迅速下落,滚筒哗啦哗啦飞速转动,受到滚筒的摩擦,我的左手痒痒的,感觉非常惬意。水斗灌满了水,有好几十斤重,我握紧辘辘把用力地摇,水斗摇到半截,我坚持不住了,双手不由自主地松开,水斗拽着滚筒飞转,我躲闪不及,右胳膊被辘辘把打中,疼得当时就不能动弹了。

回到家里,母亲看到我伤得严重,就领着我到邻村,让一个七八十岁的白发老太婆治疗。老太婆一只手攥住我受伤的胳膊,一只手狠命地拿捏,我疼得嗷嗷直叫。母亲数落我说这就是发皮的后果。记得母亲带我去了三四次,每次带去一盒烟,或称上一斤果子,也就是几毛钱的价钱,这些算是对老太婆的回报。后来,我说啥也不去看老太婆了,因为我的胳膊一直肿得老粗,根本不见好转。再后来,养了两三个月,胳膊才渐渐能动弹,听大人说,当时我的这只胳膊被辘辘把打折了。

村里的这些老井,由于年代久远,长期淤积,多半已是干涸状态。赶上干旱年头,地里的庄稼还需要用老井的水来浇灌。所以,清淤淘井就成了必须做的活。记得当时干这活都是在春冬两闲季节。淘井需要井下作业,很危险,所以就生出许多讲究来。我印象最深的是,女人、寡妇及守丧期间穿白鞋的人一律不准到淘井现场。有一次,社员们正在淘南洼那口老井,一个寡妇来给儿子送感冒药。虽然她把药交到儿子手里就走了,但是还是出事了。下井的人头晕恶心,难以支持,只好停工。这事自然就怪到那个给儿子送药的寡妇头上,有人说她把晦气带到这里,才出了这事。现在想想,那是封建迷信,不懂科学,很可能是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的缘故,根本怪不得那个寡妇。

在我的记忆里,老井制造的最大悲剧是它曾夺去过人的生命。有一年刚开春的时候,有人在东南洼的那口老井里发现了一具女尸。经大家仔细辨认,原来是去年来村上讨饭的那个乞丐。当时她四十来岁的年纪,虽然穿得破烂,但是面容整洁,头发梳理得也比较齐整。可能是受过什么精神刺激和人生磨难,女人神智不大清醒,但能说得上自己大概是哪里人。她平时不主动和人们交流,有人问起来也能简单回答几句。白天她在村里的`大街上走动,却不向人们讨吃的,好心人给口吃的她也拿着,夜里就睡在村东头的破房框里。

就这样大约过了半年的时间,有一天村里有人提起有段时间没有见到那个女乞丐了,这时大家才想起那个女人确实很长时间没有见到了。今天,在这口老井里发现了她,没有谁会感到奇怪。她是因口渴找水喝失足落井,还是想结束命运的折磨而寻了短见,都在情理之中。试想在那个严冬季节,寒风刺骨,饥寒交迫,这个面黄肌瘦、衣不遮体的女人,如何能挨得过去?再说一个宁愿死在他乡也不肯回家的人,无疑是家乡或家庭曾经给她造成过莫大伤害。这样说来,处于那种年代,那口老井成为她最终的归宿也属必然。

说起村里的老井,不得不说说村前大坑里的那口井,因为那口井曾流传着一段无比悲壮的故事。传说很久以前,村里有一位姑娘,聪明伶俐,心地善良,她还有一颗侠肝义胆,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所以村里的人对姑娘都十分敬重。后来,村里发生的一个严重事件,改变了姑娘一生的命运。这个事件就是这个地方闹起了天灾,大旱三年滴雨未下,地里没有收成,甚至连水井都干枯了,不少人被活活饿死渴死 。无奈之下,大家组织起来烧香拜佛祈神求雨。可是,上天并没有因为老百姓的虔诚与善良而使他们免遭不幸。 那位善良的姑娘心想,要想拯救乡亲们,就必须先找到水源。可是头上太阳火辣辣照着,地上连树木都快烤焦了,地下深挖三丈不见一滴水,到哪里能找得到水源呢?

正在姑娘整天心急如焚、寝食难安的时候,一天夜里,她从睡梦中得到神仙的指点,说是村前的大坑里有一条通往东海的泉水线,挖到泉水线,村里人的用水问题就有希望解决了。姑娘听了神仙的话,高兴得不知说什么好。神仙看透了姑娘的心思,便说道:“姑娘不要高兴得太早,有一点你要听清楚,挖到泉水线后并不会有泉水,它只是伸向东海的一个通道,你要顺着这个通道到东海龙王那里,请求他把海底最大的淡水库——玉带泉打开才行。不过你这一去,恐怕难以回还了,请姑娘仔细定夺!”姑娘听到这里,激动得泪水像断了线的珍珠落下来。她想,用自己一人的命换回众多乡亲的命也算值了!

虽然是一场梦,但是姑娘醒来后对梦中发生的一切深信不疑。她和乡亲们诉说了梦中的情景,并带领他们来到大坑里,按照梦中神仙的指点,果然挖到了那条能容的下人身的泉水线。姑娘要求下去看一看,乡亲们不明就里,就把她送到井底,之后再也不见了她的踪影。

不久后的一天清晨,当乡亲们从睡梦中醒来推开家门的时候,眼前的一幕令他们惊呆了:街道上、大坑里、村边的田野里,到处都是水。有了水,庄稼可以种活了,乡亲们也不再忍受干渴了,村里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后来,水渐渐消退了,大坑里的那口井显露出来。大家给这口井砌上了砖,井台做了简单修整。打那时起,直到现在,不知过去了多少年,可是不论天气多么干旱,这口井从来没有干涸过。但是,每当想起这口老井,我的内心就充满莫名的感慨。这口老井见证着侠义与悲壮,但也充满着无情与忧伤。

随着改革开放,责任田承包到户,村里村外的那些老井相继消失了(大坑里的那口井除外),取而代之的是水泥管井和真空井,几年后,深机井又普及了。回忆这些老井,它们并没有给我留下什么好印象。一口口老井,就像一张张吃人的大口,更像一条条伸向地狱的通道。

描写故乡的优美段落 篇12

夏夜里,我最喜欢去外婆家的屋顶乘凉了。一张凉席,一个竹床,全家坐在一起吹着凉风谈心。躺在凉席上,冰凉的清风夹杂着门前荷花的清香迎面扑来。仰起头,满天星斗,一勾新月在云彩的追嬉下,时隐时现,明亮了又暗淡,如梦幻般浮动。常有飞机在天空漫游,闪耀着红绿光点,与星星遥相呼应。幸运的话,还能看到流星。每当这时候,我总是激动万分地叫嚷着并立刻坐起来诚心的许下愿望。每每这时,外婆总会笑我说:看,城市的孩子连流星都这么稀奇。因为平常在家都没有机会看夜空,似乎城里的夜空没有星星,就算有也没有故乡的亮吧。耳畔还有知了和青蛙的歌唱,风吹树叶沙沙的声音,人们的谈笑声,交融在一起,听起来就似一曲和谐的交响乐。

就那样静静地看着四周的景物,我可以呆上一天。仿佛在这里我能采摘到快乐,忘记一切的不愉快。心可以沉淀得那么纯净与轻盈。在那一刻我总会联想到那么一句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新、自然。太阳闪耀着柔和的光芒,铺洒在故乡的土地上,洒在缓缓向前流动的长江上,江面泛起一层鱼鳞似的波纹,随着左右来往的船只相互碰撞盛开出一朵朵洁白的浪花。由于这些年潮退,江边显现出一片沙地,那沙光滑而细腻,在阳光下还会射出星星点点的光,我形象地称它为沙滩。有时我会兴致勃勃地赤着脚在沙滩上拾贝壳。其实,这毕竟不是海边,哪有什么美丽的贝壳呢,只是自娱自乐罢了。不过有时还是可以捡到一些小螺蛳和漂亮石头的,也算满足了。

那些小孩子们成群结队的赤着小脚丫在沙滩上嬉戏打闹,堆堡塔,做房子,玩得不亦乐乎,常常忘记了回家。傍晚时分,母亲们常在堤岸上喊他们回去吃饭,他们这才提着鞋子往家里跑,并相约着明天接着玩。在那一刻母亲们不由地嘴角上扬,然后深深吸一口这混着青草芬芳的空气,起身,无奈地走在孩子们身后,回家。

描述故乡的优美语句摘抄 篇13

1、难舍故乡亲,更难舍故乡情。游子们寄乡愁 于酒上,托感情于杜康。“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在微弱的烛光下,伴着泪水,带着惆怅,饮下对故乡浓浓的思念。乡愁是青丝,常系在心头。心中有泪,只感 到故乡的亲切,只感到故乡的温暖,只感受到故乡的姹紫嫣红。故乡啊,故乡,让我魂牵梦绕的故乡,何时我才能再次走进你的心房。

2、故乡,故乡是什么?故乡是你儿时的一个梦,故乡是你在成长过程中的一块基石。有一首歌这样唱到:“走遍天下的路,最美的还是故乡,喝遍天下的水,最甜的还是故乡。”

3、莫说乡路长,再长也长不过我的思念;莫说天涯远,再远也远不过我的目光;莫说云天高,再高也高不过我的畅想。故乡啊,你是人们心中永远的根。

4、你知道我家乡最美的一处景物吗?让我来告诉你,那就是——鼓浪屿。当你乘着船,在海面遨游的时候,你就会发现鼓浪屿其实是个岛屿。白白的海浪伴随着 你来到这个美丽的岛屿,风迎面扑来,带着阵阵海咸味。这是为什么呢?那是贝壳的咸味,那是一颗被串在绳子上的珍珠,散发着大海的气息。然后,我将带你去看 看“百鸟园”。“百鸟园”里的`鸟可多了,有白鹭,丹顶鹤,黑天鹅、鹦鹉……各种不知道名字的鸟向你招呼。而且,有演出表演等,准能让你大饱眼福!最后,我 不得不带你去看看闻名中外的日光岩。等你爬上日光岩,肯定已经大旱淋淋了。不过,从上面看,还可以看到整个鼓狼屿哩!你瞧:郁郁葱葱的树木环绕着红砖白瓦 的房子,一个个富有各国特色的建筑尽收眼底。偶尔,还能隐隐约约地听到悠扬的琴声呢!这就是我家乡的一处景物,那么清幽,那么飘逸美丽,你们快来饱览这美 丽的风景。

5、初夏的夕阳洒在河面上,那夕阳的余辉随着微波来回荡漾。几艘渔船在河上游荡,另有几艘在岸边休息,就这样构成了一幅优美的画。

6、家乡是一曲悠扬的清笛,总是让人魂牵梦绕;家乡是一抹皎皎的月光,总是让人心动不已;家乡是一串永恒的记忆,总是让人想起就思念。家乡的那些人,那些事,是曲中最美妙的,是月光中最迷人的,是记忆中最深刻。

7、莫说乡路长,再长也长不过我的思念;莫说天涯远,再远也远不过我的目光;莫说云天高,再高也高不过我的畅想。故乡啊,你是人们心中永远的根。

上一篇:什么是现代农业下一篇:客房部卫生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