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教育质量强化内涵发展(共8篇)
——赵县职工子弟学校暑期快报
国家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2017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今年教育工作的两个基本原则:一是稳中求进,二是内涵发展。特别强调要“提高教育质量”,不做违背规律的事、不做政绩冲动的事,不急功近利、不求轰动效应、不求表面之功。依此,我校确定2017年发展主题为:强化内涵发展、提升办学品味、提高教育质量。上半年,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步入暑假,全体教职工抓住有利时期,认真总结、精心谋划,稳步推进各项工作。
一、主动服务大局,扎实开展创城工作
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创建省级文明城通知》精神,我校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创建工作。一是积极发起号召动员。向全校师生印发《关于积极投身创建文明城活动的倡议书》,充分发挥作为市级文明校园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号召全校师生以主人翁精神,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崇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文明言行的实践者、文明风尚的传播者、弘扬文明的引领者。二是积极营造创城氛围。在校门两侧悬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标语;利用学校网站、电子屏、橱窗等宣传文明主题;教学楼前脸统一颜色、提档升级;铺设楼体亮化轮廓灯,体现学校发展主题、美化县城夜景;在前院东墙绘制“核心价值观”“祖国在我心中”“奔跑”主题作品各一面,增强文明感染力;开通楼顶活动平台和书吧,既可以美好楼顶,增加绿化面积和学生阅读场所,又有利于学生疏散和课间活动。三是积极完善人文环境。今年我校被评为全县唯一一所“石家庄市最美校园书屋”学校,下半年将迎接省级评比验收。学校利用暑期,抓紧布置图书馆、规范各班书吧、借助过厅走廊和楼顶平台设置书屋,努力达到全校师生开放式阅读,用读书引导文明风尚。
二、认真按照要求,稳妥开展分流招生工作
学校按照赵编办[2016]7号文件和赵教字[2017]32号文件《关于规范石塔学校、李春学校、职工子弟学校各校区管理的规定》要求,进一步规范法人设置,严格落实学校工作“四统一”要求,即:教师统一管理、教育教学工作统一管理、学生统一管理、财务工作统一监督管理。学校本着自愿、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将七年级生八年级、六年级升七年级的学生进行合理分流本部和子弟中学区,既满足了住宿生的需求,又实现走读生的意愿。分流后,及时召开新七、八年级学生动员会,宣讲政策、布置假期作业,加强了学生加强精细化管理,给予了学生有效的学习指导。同时,根据县教育要求,对一年级新生实行网上报名、面试验证等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子弟校区、苏村校区、南三相校区辖区内适龄 儿童的入学准备工作。
三、抓住有利时机,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严格执行县教育局有关工作纪律的通知要求,切实加强师德建设,规范教师职业行为。放假初,学校召开教职工专题大会,传达上级精神要求,明确相关规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严格要求,全体教职工签订承诺书,杜绝有偿补课等违规现象。二是根据学校培训计划,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国培,提高专业知识能力和水平。组织部分教师到北京???参加培训,接受教育新思想新理念。三是组织全体党员积极开展庆祝建党96周年“六个一”系列活动,组织全体教师认真收看十集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深入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治国理政新思想新论断新战略,凝聚思想共识,筑牢理想信念,最大限度的汇集改革能量。四是认真开展“一问责八清理”专项行动暨基层“微腐败”专项整治工作,严格落实规定动作,认真查摆存在的问题,制定有效措施,限时整改到位,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四、及时总结反思,认真谋划学校发展
core task is the reformation of personnel training model,changes and innovation in educational philosophy are prerequisites.In recent years,many studies about content development,personnel training reform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and innovation in educational philosophy raise a hot issue.In this paper,the current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of domestic universities is analyzed and several key points
personnel training mode;educational philosophy;quality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0 引言
《2010-202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人才。高校改革和发展归根到底是多出拔尖人才、一流人才、创新人才,(1)因而注重内涵发展,即提高综合的教育教学质量,成为高校人才培养任务的迫切要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一个体系性、全局性的问题,其中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核心任务,转变和创新教育理念是先决条件。本文将尝试以创新的观点阐述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教育理念方面的几个关键问题。
1 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近几年来,在国家政策和财力的大力支持下,我国许多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教育理念
在教育理念方面,由于长期以来传统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惯性等因素的影响,教育理念的陈旧和落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才的培养。主要表现在重视共性、缺乏个性;重知识传授、轻实践应用;过于权威、缺乏民主等。
1.2 专业设置
在专业设置方面,人才培养不能紧密地联系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宏观上专业设置结构不能及时有效地满足社会各行业对人才数量上的需要;中观上许多高校的专业培养目标与社会对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目标大相径庭;微观上一些专业课程体系陈旧呆板,培养过程缺乏系统科学性,难以保证社会对各专业人才质量提出的要求。
1.3 教学
在教学方面,教学方法与模式的呆板单调与学生主体地位发挥这一矛盾日益突出。绝大多数教师仍沿袭“传授知识——接受知识”的旧模式,普遍以课堂和教师为中心,甚至以课件为中心,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满足于概念的陈述、资料的罗列,缺少在思想方法论上的思考和启示,不能给学生创造提高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良好条件。
1.4 学习
在学习方面,学生的创新精神不强,动手能力较差,应变能力不强。当代大学生普遍缺乏远大崇高的理想和拼搏进取的精神,价值观蜕变非常严重,更谈不上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依赖老师,依赖课堂,依赖书本;偏重知识数量积累、忽视思想方法创新;偏重理论知识获取、轻视动手实践;重第一课堂、轻视第二课堂,这些传统的观念都严重制约着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要改变或改善以上现状,进行根本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涉及到多层管理部门和高校,以及数以千万计的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因此,教育理念的先导作用就显得尤为突出。转变和创新教育理念,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笔者认为以下几点教育理念尤为关键。
2 必须强化的六点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指人们对于教育活动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观念体系。任何一种教育理念总会在不同的层面反映人们对教育问题的思考,是人们对教育活动的一种基本看法和理性审视。以下六点教育理念仅仅是共性的要求,权作抛砖引玉。
2.1 以人为本
教育是人的活动,人是教育的主体。高校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树立一种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以人的可持续发展为第一需要的教育理念。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也逐渐得到广泛的认可和采纳。已有越来越多的高校管理者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融入自己的治校实践,越来越多的教师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越来越多的学生认识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
2.1.1 坚持“以人为本”,首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
“以学生为本”,把学生作为教学过程的主体,是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高校的服务对象无疑是学生,学生是学校一切工作的核心,应该把学生的利益放在一切利益的首位。“以学生为本”,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要全面审视培养目标、教育内容、教育过程和方法,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强调个性和多样性,使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成才方案和发展空间。
“以学生为本”,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自主性。学生的学习并不是教师简单传播知识的过程,而是一个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掌握这一规律,有利于针对性地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给学生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自由,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例如,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激励学生乐观向上、自主自立、努力成才。
2.1.2 坚持“以人为本”,要注重发挥教师的教书育人作用
高等学校的任务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然而现在很多学校的教师忙于科研,忽视了人才培养这一根本。另外,高校教师普遍偏重“教书”、忽视“育人”职责,甚至部分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滑坡,弄虚作假、追名逐利、误人子弟之事时有发生。
教师要认识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努力形成以主动参与、积极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创造为基本学习方式的新型教学过程,为学生将来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打下基础。没有一流的教师,就很难培养出更多的一流的学生,因此高校迫切需要一支具有高水平、高素质和高度责任感的教师队伍,并千方百计充分发挥出这支队伍在教书育人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2.1.3 坚持“以人为本”,要加强高校人本管理
“以人为本”的高校管理理念,也就是把人的因素当作管理之本,强化人的个性特征,根据人的思想和行为规律,运用各种手段,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满足师生的种种合理需要。管理者不是单靠行政命令和强硬措施来进行调控,而是通过共同的奋斗目标,细致的思想工作,正确的决策以及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使被管理者真正从内心接受教育。同时,管理者应将师生视为高校管理的重要参与者,在决策过程中,尊重他们的意见,考虑他们的需要,保护他们的利益,为他们的学习与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2.2 全面发展
高等教育领域的全面发展,是针对狭隘的专业教育的弊端提出的。坚持全面发展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要突破专业教育的框架,确立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将知识学习过程、科学研究过程、社会实践过程、自我教育过程有机结合,将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结合,突出学生品德的培养,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突出学生创造和实践能力的激发,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坚持全面发展理念,重点要做好确定培养目标、完善课程体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等工作。
2.2.1 准确定位的培养目标是“全面发展”的努力方向
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将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逐渐摆脱了重专业轻基础、重知识轻能力、重教轻学,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知识面窄、变通能力差、缺乏可持续发展后劲的局面。坚持全面发展,以文化素质教育为突破口,强调在思想品德方面,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在科学文化知识方面,具备坚实宽广的知识基础,重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协调统一,坚持终身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在基本能力素质方面,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求异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心理品质方面,具备百折不挠、锲而不舍的坚强意志,以及把握机遇、追求最佳结果的进取精神。
2.2.2 不断完善的课程体系是实现“全面发展”的载体
坚持全面发展理念,可通过完善课程体系,给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高校可通过增设和优化选修课、辅修课、个性化课程和综合性课程,将人文素质教育和第二课堂教育活动纳入课程体系,实行灵活的课程体系设置,使得学生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课程,在学科交叉领域对所学知识进行融合和再创造。在大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方面,除了在各学科的教学中进行培养训练,还可以针对性地开设训练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课程,开设的形式则可结合自身实际多种多样。
2.2.3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坚持全面发展理念,还应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精神体现,它在陶冶大学生情操,培养大学生的高尚道德品质和实践应用能力方面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打造高标准的校园文化环境应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坚持将课堂教学与课外辅导相结合,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主动去学习、思考和实践,从而使他们获得理想的认知和定位,不断提升自我的社会实践能力。
2.3 创新教育
所谓创新教育,(2)就是根据创新原理,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创新个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理论和方法,重在使学生牢固、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理念的提出,是对我国传统的以继承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反思。毫无疑问,向过去学习,继承前人成果是十分必要的,但我们还要向现在学习,向未来学习,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坚持创新教育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要有适应每个学生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更要认真探索创新人才成长的规律,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培养模式、管理制度、教学方法等具体形式。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大学生是高校教学活动的主体,因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就尤为重要。如果只通过教育和训练的传统方法来培养“创新”,那只能是南辕北辙,缘木求鱼。所以,我们不应该“教”创新,而应努力在师生中营造严谨的学风、自由探索的学术气氛和共同分享知识的环境。(3)同时,要注意引导大学生克服当前各种消极的价值观引发的负面思想,树立远大的理想,拼搏进取,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重视自身创新精神的培养。例如,德国洪堡的精神就在于大学教育是以“寂寞”和“自由”为大学组织原则的,强调对学术的追求,强调对个性和道德的修养,强调学术不为政治、经济社会利益所左右,与之保持距离,强调大学在管理和学术上的自主性和创新性。
2.4 服务社会
高校不仅可以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而且可以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发明创造通过技术市场转化为生产力,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反过来,任何社会的高等教育都不可能超越社会的需要而孤立地、盲目地发展,它需要凭借自己对社会发展具有反作用的功能,同整个社会的发展相协调、相统一,在服务社会中推动社会更快地向前发展。(4)因此,高等学校为什么要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都与社会发展、社会需要密切相关。
坚持服务社会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充分了解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认真研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其次,要将社会需求体现在专业设置、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上来,明确人才培养针对服务社会的具体目标。再次,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必然是在社会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发展的开放式互动过程中构建,而不是在高等教育系统内封闭式构建,因此要通过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合作研究、服务社会等多种方式,与社会建立广泛的、息息相通的联系。
2.5 开放办学
坚持开放办学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除上文提到的面向社会开放、面向企业开放之外,还应面向兄弟院校开放,面向世界开放。高等学校只有实施立足国内、面向国际的开放战略,才能吸取世界先进的教育理念,把握科学发展的前沿,实现教育内容的国际化,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眼光的开放型人才,也才有可能卓有成效地履行其社会职责,得到社会的承认和信任,从而求得自身的快速发展。我们在树立教育理念的同时,要借鉴国内外各高校的经验,但绝不能照搬照抄,一定要立足国情和教育体制,结合高校自身特点,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环境的的各类要求。
2.6 知行合一
任何改革必然会面对种种困难和压力,我们在教育理念上的创新肯定在开始时也会受到各方面的压力和阻挠。因此,尽管目前传统的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已深入人心,但我们对待教育理念的创新问题一定要矢志不渝、贵在坚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坚持知行合一理念,就是要克服畏难情绪,大胆思考,敢于实践,避免成为“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更新教育理念,让理念更加切实有效地指导教育教学实践。
3 结语
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实践。(5)高校要走内涵发展之路,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经历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在这个伟大的实践过程中,高等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绝不能盲目照搬其他学校的教育理念,只有结合社会环境、学校传统、学生主体等因素,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教育理念上不断创新,方能完成人才培养的神圣使命。
摘要:注重内涵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一个体系性、全局性的问题,其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核心任务,转变和创新教育理念是先决条件。近年来,内涵发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教育理念创新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对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强调了需要转变和创新的几个关键教育理念。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教育理念,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温家宝.百年大计教育为本[N].人民日报,2009-1-5(2).
[2]赵振红.高校创新教育理念及实施策略[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0(134):23-25.
[3]李吉生.浅谈当代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4(3):13-14.
[4]刘献君.创新教育理念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09(1):18-20.
一、留住人才,就是留住希望
学生流失严重,这是2009年新的学年度所要面对的第一个问题。暑假期间,便有家长托人打电话要求转学;开学的第一天,便有几对家长陆续到校给学生办理转学手续。学生的流失,不仅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提升,更动摇了社会、家庭和学生对学校的信心,影响到学校的长远发展。种种迹象表明,家长和学生对学校的教育逐渐失去了信任感。要留住学生的“人”,就要顶住种种压力,坚持原则,按规则办事,就要深入做好家长和学生的思想工作;要留住家长的“心”,就要转变教师的工作作风,提升学校的正面影响力,就要让家长和学生看到学校发展的希望、看到学生成才的希望,就要在提高质量了下苦功夫。
专任教师缺编,教师队伍的不稳定,这是压在心底的一块石头。新塘一中的教师,有42.4%的教师港北有房,有50%以上的适龄教师子女在城区小学就读,加之学校教育质量和社会声誉的滑坡,使大多数教师具有调离本校的强烈愿望。我们一方面争取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力求有新教师分配上有所倾斜;另一方面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把好镇内学校教师调动的出入口;同时做好教师的思想工作,服务好教师的工作和生活,让教师安下心来工作。
二、凝聚人心,才能诞生力量
1.制度引领,唤起公平之心。新学期教师分工困难重重,初三岗位无人问津,班级管理望而生畏。教师工作情绪低落,纪律涣散。有些教师出工不出力,甚至个别教师一日打鱼三日晒网。教师考核工作的不公平,是导致教师群体心理失衡的重要原因。干部与教师考核优秀名额严重失衡,班主任工作得不到体现,工作量付出没有相应的权重区分。制度彰显公平,竞争产生活力。我们克服种种难以想像的困难,认真学习上级有关干部教师考核的文件,广泛征集干部教师的意见与建议,讨论、修改、完善、通过了《新塘一中干部教师考核方案》、《新塘一中班级管理考核方案》、《新塘一中教研组长考核方案》、《新塘一中关于表彰和奖励教学工作先进个人的意见》。学校评优树先,排除所有人为因素,严格按程序操作、严格按制度办事,全透明、全公开,还教师以公平,让教师在公平竞争、合作共赢的氛围中发展。
2.心灵沟通,增强仁爱之心。对教师的最高奖励就是尊重。充分发挥妇委会、团委、总务处的职能,想方设法帮助教师解决工作、生活上的种种困难。落实党员干部“三联制度”,定期交流、真诚关心、现实帮助,让教师体会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坚持民主决策制度,及时征求教师的意见与建议,集体的事情大家说了算。落实干部走访制度,每年春节,学校干部分头走访老教师、优秀教师、困难教职工,将组织的关心带到每一个需要的家庭。落实校长会话制度。公开校长信箱、电子邮箱、全天侯接待教师诉求,开通“班级管理直通信息”,了解基层管理者的思想与工作动向,帮助解决实际困难。2011年春节前夕,由校长执笔,为每一位在岗教师撰写书信。感谢老师们的辛苦劳动、分享事业发展的成功喜悦、畅想学校发展的美好明天。
三、提升素质,才能长出翅膀
学校规模小,同年级同学科教师少,甚至许多科目的教师都是单打独斗,学校集体备课活动难以组织实施,研究氛围难以形成。打破常规,谋取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的科学之路、实用之路,成为提升教师素质的重要研究课题。
1.课前三步,加快新教师成长的脚步。我们深入落实青蓝工程的相关要求,实行帮教双方捆绑式考核策略。青年教师上课前必须达到三步的要求,第一步要精心备课;第二步要带备课本听指导教师的课;第三步听课后要进一步修改完善教案,指导教师审阅签字。课前三步的推行,对帮教双方都是极大的促进。青年物理教师李飞、徐君每学期听课过50节,学校物理组的成绩显著提升。
2.教育成长行动,促进教师群体的成长。为营造良好的学习研究氛围,我们倡导实施了教育成长行动。由校长发起,面向全校教职工,成立成长社团。社团成员每个工作日撰写一篇教育日记,每学期读一本教育专著,两周一次社团座谈交流会,每人建立自己的教育博客。社团组织自愿参与,现在已由起初的六人发展到近二十人,已成蓬勃壮大之势。教育成长行动的兴起,弥补了校本培训与校本教研的不足,变任务为义务,变被动为主动,变强制推行为自发自愿,调动了广大教师自觉参与校本培训的内在积极性,提高了培训与研究的实效性。
四、创新实践,才能铸造辉煌
推行全员育人导师制,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自2010年秋开始,我们探索实行全员育人导师制,其间得到了局领导热情关怀和悉心指导,现已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明显成效。
1.探索学习方案设计,不断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行为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状态被动应付、学习习惯千差万别、学习过程杂乱无章,为真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我们想到了学习方案的设计。学习方案的设计因人而异,要在充分引导主体反思的前提下由导师与学生合作进行。学习方案的设计主要包括目标、内容、时间、程序、方法、强项、补弱等七项指标。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班主任、任课教师与导师分工不同,分别参与,共同促进学生学习过程的优化。
2.成立家教服务站,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融合。由于多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家长学校缺少对家庭与学生个体的充分关注,缺少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它面向全体而不能面面俱到,它讲究方法而不能因材施教,它注重协作而不能满足家庭教育的现实需要。为弥补家长学校的不足,满足家庭个体对学校教育的要求,我们成立了家教服务站。家教服务站由校长任站长,分为三个科,五个室。调度科,接收家长的预约,根据家长提供的情况,选择调配服务科服务人员。负责家教服务站的日常建设、档案材料整理,并协助搞好其他各科室的协调工作。业务科,负责服务科工作人员的培训,服务过程的监督与管理,相关材料的整理与积累,服务质量的评估等。服务科,全面做好对家长、家教的服务工作。服务科下设五个室,即包括行为研究室、心理研究室、学习研究室、信息研究室和就业研究室。家教服务站尚在初步运营之中。但我们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做,它必将成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联系的纽带,成为学生与学校、家庭心灵沟通的桥梁,成为彰显学校良好形象的一面镜子。
----大林小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设想
仙居县横溪镇大林小学 沈杰君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办教育的永恒主题。近几年来,我校教育投入不断加大,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学质量也有了较大提高;但是,我们不忘教育初心,继续励志前行。将继续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想实招、鼓实劲、办实事,进一步优化提高环境,继续加强教学管理,重视自身建设和教师素质提高,集思广益,形成合力,推进我校教学质量提高。
一、打造“师生团队”,着力“通力协作”,实现“互帮互学”(打造“师生团队”,在“通力协作” 中提质)
(一)教师团队:关注“静心学习”,专注“潜心育人”,注重“求真务实”(1)静心学习,筑梦校园,培育学习团队;
开展教师教育人生提升修炼活动,让教师筑梦校园,静心学习,开阔视野,提升境界;同时也通过教师团队学习,在学生中起潜移默化作用,营造师生共学氛围。
①组织教师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工作一日常规》等行为规范,提高教师职业规范意识。
②开展教师读懂教材活动,要求教师不但掌握自己所教年级的教材还要利用课余时间通读1-6年级所教学科教材,全盘了解教材编写体系,在读懂教材、读懂学生上下大功夫。
(2)潜心育人,逐梦校园,打造追梦团队;
实干创实绩。只有脚踏实地,真正担负起教书育人的责任,才能教好书,育好人。抓实干,让教师心中有学生,真正为学生发展着想,脚踏实地,认真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追逐教育梦想。
(3)专注发展,合作圆梦,成就高效团队;
一个优秀的教师能教好一门学科,带好一个班,但一个合作的团队却能让更多的孩子受益,开拓出更广的天空,受益的不仅是孩子、学校,更会惠及每一位教师,带来良性循环。学校将采取全体成员密切协作,打团体战的策略。具体地说,一是利用成绩分析会、经验交流会等分析各学科间的渗透作用和各任课教师自身能力、素质对学生多方面的影响,启发他们的协作意识,增强他们相互合作 1 的意愿;二是我校将对各科每天的作业量和自习辅导都制订明确的规范,在管理措施上进行调控;三是在制定工作奖励措施时,我们淡化单科独进,适度缩小单科平均名次奖的差距,增加班级、年级整体任务的完成和超额完成奖,增强任课教师间协作与配合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全体教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密切配合、协同作战,争先为学生成绩的全面提高献计献策多作贡献,形成了教师群体的1+1>2的整体教育合力。
(4)心有大爱,不忘初心,凝聚爱心团队;
心有大爱,眼中的孩子都是可爱的,那么我们才会蹲下身来看孩子,才会改变师生间猫与老鼠的关系,也才会真正担起肩上的责任,踏踏实实地把教书育人。开展以“大爱无言”、“大德无痕”、“大责无疆”、“大智无价”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促使教师做一个心有大爱、行有大德、敢负大责、满怀大智的合格教师。
(二)学生团队:关注“乐于学习”,专注“学习习惯”,注重“奋搏进取”
1、组建“组学团队”,促进“后进生”提质
以班级为单位,组建“组学团队”,把学习尖子与后进生进行组学组队,让尖子生在学习任务上进行督查,对学习习惯进行指导,对学习内容进行辅导,对学习品质进行熏陶,以促进后进生的全面提高;同时,分期中期末两个时间段对组学团队进行考核,对优秀组学团队进行表彰,以激发组学团队的兴趣,维持组学团队的持久发力。
2、进行“游戏组团”,在学习游戏中提质
以少先队活动为平台,开展如“诗词大赛”、“听写大赛”等学习游戏,各班组建游戏团队进行PK,用赛事激发兴趣,让学生在赛事中成长。
3、打磨“互学团队”,在互学竞争中提质
我们的“互学团队”,不是让优等生帮学困生,而是让同学间相互组建团队,成为学习上的竞争对手,这种团队,可以是成绩优秀和优秀的组建团队,也可以是成绩后进和后进组建团队。为什么这样安排呢?因为成绩优秀的与成绩后进的之间的差距太大,而差距大导致一方高高在上,对后进生不屑一顾,语气也不可能友善,态度也比较生硬,这样做的后果是使后进生的自卑感更重,根本谈不上通过互帮的形式使后进生进步。而让成绩相当的互相结团队,由于两者之间的知识差距不是很大,这样会使他们之间无形的产生一种竞争激励的欣喜和成就感,会自觉地不厌其烦地去相互竞争,加之,在他们相互有进步时,及时给予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小奖品奖励,这样一来双方的学习兴趣就会更高,成绩就会大幅 2 进步。
二、注重“务实创新”,聚焦“高效课堂”,追求“轻负高质”;(聚焦“高效课堂”,在“务实创新”中提质)
1、聚焦“高效课堂”,科学执教,向效率要质量
深入课堂,了解教师们的授课情况,围绕规范教学管理流程,制定检查管理细则,落实管理举措,强化教学管理实效性,狠抓常规管理,切实监督、指导教师们在教学上的备、批、辅、考等工作。开展好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
(1)规范备课检查管理,提高教学设计的质量;
(2)规范课堂教学管理,打造高质的有效课堂;
(3)规范作业批改管理,提高作业批改的质量;
(4)规范自习课的管理,提高学生自习的效率;
(5)规范各类考试管理,提高检测反馈的时效;
(6)规范教学评优管理,培养团队合作的意识;
(7)规范校本教研管理,提高教研活动的效益;
(8)规范读书工程的管理,奠基学生终生文学素养; 2、专注“童趣课堂”,创新教学,在创新中提质
开展“童趣课堂”教学尝试,挖掘能激发学生兴趣的生活素材,加强学生生活与课堂的联系,让课堂走向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改变以往课堂教师“一言堂、独角戏”的现状;抓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着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的习惯,通过教师提出预习、复习等要求培养学生自我学习习惯的养成,克服了传统教学中课上只有少数学生跟着老师转,而多数学生旁听的弊端,从而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逐步得到了提高;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设备,提高实验室、计算机房、多媒体教室、等专用教室和设备的使用率;整合图书资源,切实提高图书使用效益。
3、深化内涵管理,探索举措,向管理要质量
深化教学质量提升的内涵管理,落实五个探索举措:教学最优策略的探索、童趣课堂的探索、备课有效途径的探索、有效作业手段的探索、考试考评反馈有效性的探索。
建立质量分析制度,每次期中、期末考试都要进行质量分析,通过对试卷的简要分析,学生对所考察内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后进生成绩差的原因,失分率较高试题的原因,教师要进行认真分析,质量分析后,由领导小组会同相关人员 3 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
三、打造“童趣校园”,引领“师生发展”,促进“内涵提升”;
1、开展童趣校园建设活动,滋养童心;
对校园进行美化、绿化,让校园环境充满童趣,成为学生乐于停留的地方;用洋溢童真的作品去装饰教室、楼道,让学生喜闻乐见。
2、开展洋溢童趣的师生行为养成,激活童趣。
(1)精心组织,积极开展“阳光校园、活力少年”为主题的“校园小歌手”、“校园小书法家”、“校园小画家”、“校园小作家”、跳绳、羽毛球、篮球、乒乓球比赛等系列活动,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平台。
(2)开展师生“亲子活动”,让童心飞扬。
3、开展构建童趣课堂的研究与实施活动,呵护童真;
用学生的视角去研究教材文本,去设计教学活动,让课堂走进学生的知识世界,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让学生在课堂上施展个性、闪现童真。
四、强化“科研兴校”,浓郁“文化引领”,提升“教学效益”
本校将引领教师开展高效课堂教学研究和高效课堂展示、研讨活动,打造高效课堂教学;开展备课有效途径研究、有效作业手段研究,提升教师职业智慧。同时,引领教师进行反思活动,时时思考,时时改进,时时总结。不断总结得失之处,以便更好的提升课堂质量。对专业发展处于不同阶段的教师,在反思内容上提出不同要求。对自我关注较多的教师,引导他们更多地对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对关注教学任务的教师,引导他们将反思重点放在关注学生上。每月进行一次专项检查,通过检查使反思落到实处,通过反思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开展教学最优策略的教研、课堂教学改革的教研、备课有效途径的教研、有效作业手段的教研、培养青年教师成长的教研。
2.开展“文化引领、读书工程”:
(1)开放图书室,开设阅读指导课,设立读书节;进一步完善各班图书角,设立图书协管员定期分发图书的办法,来增加图书借阅量,以高学生的阅读量,通过阅读扩大识字量。
(2)开展“师生共读”、“好书推荐”、“ 悦读等级考核”等系列活动;明确各年段学生的阅读量,保证充足的阅读时间,通过开展阅读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3.开展《新秀工程》和《名优工程》活动:
新秀工程:青年教师的“五个一”活动(一篇教学课例,一个学科课件,一堂汇报课,一本教学反思,一篇获奖的教学论文);
名优工程:中年教师的“七个一”活动(一项课题研究,一堂优质课,一篇市级以上发表或获奖的论文,一个个人博客,一个优秀课件,一本特色教案,一本学习笔记)。
五、细化“辅导时间”,实行“分级辅导”,提高“辅导效率”
以往的辅导重在培优辅差,只顾两头而少顾中间,只关注少数而忽视大数。其实,位居中间的学生却往往有巨大的潜力,会该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为此,本学期的学生辅导,我校将细化“辅导时间”,实行“分级辅导”,在做好抓两头的培优辅差同时,将重点关注中间学生的辅导研究上,以提高“辅导效率”。
第一、建立档案。根据考试分数和任课教师平时观察,确定后进生名单,建立档案。
第二、任课教师必须对班上的学困生心中有数,教学中要分层次。第三、督促班主任召集本班学科教师协调好辅导时间,掌握学生离校的远近,把握好辅导时间,保证学生用最短的时间补上所不懂的内容,又要注意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承受能力。
六、密切“家校联动”,强化“家庭监督”,保证“作业质量”
我校教师反映,大部分学生在学校能按时认真完成作业,但家庭作业就不做或者做得不好,特别是周末的作业情况更严重,为防止5+2=0的结果。学校将利用家长会、教师家访、家长微信群等联系方法,随时和家长联系,多与家长沟通,达到家校联动,共同监督帮助孩子认真学习,完成好学习任务,提高教学质量。
七、落实“养成教育”,追求“个性发展”,聚焦“和谐发展”
1、加强德育环境和校园文化建设。大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科技、艺术、体育活动。充分利用好升旗仪式,重大节日主题活动等德育阵地,营造健康生动、积极向上的德育氛围,搭建学生快乐成长的平台。
2、以“争创星级文明班,争做文明好少年”为抓手,深入开展学生的日常行为养成教育,特别是自律、卫生、礼仪等方面的养成教育,努力创设一个“我成长、我快乐”的成长环境,使学校成为弘扬正气、团结友爱、生动活泼、秩序井然的精神文明建设基地。
3、以绿化、美化、净化、亮化为抓手,以创建走廊文化、班级文化为依托,5 以少先队活动、心理辅导平台、班队课等为主要活动形式,着力构建和谐、人文、书香的育人环境。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依法治校,遵循教育规律,深入发展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注重教育内涵的提升,逐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努力使我校成为有品位、有特色的,老百姓家门口的优质学校。
二、工作重点
1、抓党建,夯实基础,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很抓意识形态工作。
2、抓队伍,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加强师德师风,消除职业倦怠,全力建设学习型、创新型、研究型师资队伍。3、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均衡发展,深化行为规范教育。牢固树立教育教学的规范意识,实现教育教学管理规范化。
4、教、研、训一体化,落实好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继续开展古诗文晋级,探索英语单词晋级、跳短绳晋级、踢毽子晋级,召开少先队员代表大会构建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5、做好常态疫情的防控工作,加强学校安全管理,提高学校安全管理水平。
6、改善校园环境,优化后勤管理。
三、工作措施及内容
(一)德育、少先队工作
1、加强德育队伍的建设,营造全员育人氛围。本学期将继续实行值班领导、值周学生的检查制度,做到随时、随地、随人、随事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实行班主任培训制,通过聆听讲座、骨干引领等方式来进行所有班主任的培训。打造一支有理想、善管理、能开拓、作风好的专业化德育队伍,提高德育队伍的管理水平,鼓励名优教师确立一项能叫响的德育项目,做好“小微工程”。培养少先队干部管理学校,课间中午的买零食、乱扔垃圾的管理。
2、抓好“一日常规”养成教育。
根据新的《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以丰富的德育活动为载体,以“周优秀班级评比”为督促,继续开展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做到日检查、周评比、周总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坚持从小处着眼,从小事抓起,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和卫生等习惯,将学生的行为习惯的要求落到实处,为学生形成养好的品行和行为习惯打下坚实的精神底色,坚持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将升旗仪式作为有力的宣传阵地和学生展示的舞台。
3、抓好文明礼仪、爱国主义、传统文化等教育活动。
开展“播种希望追梦起航”开学典礼,教师节感恩活动,向国旗敬礼国庆系列活动、低碳环保系列活动、召开“第八届第四次少先队员代表大会,改选大队委员,继续在各班级深入开展科技活动,期末以班级或者年级方式进行展示和比赛。加强文明礼仪教育,使少年儿童在亲身的体验中把做人做事的道理内化成健康的心理品格,转化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垃圾分类”“文明校园”的创建积极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引导学生争做低碳环保、节约资源的宣传者和实践者,让小角色在潜移默化中养成环保、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继续开展开学典礼、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元旦、结业式等活动进行仪式庆典和感恩教育,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道德教育,让活动更加贴近学生,走进学生心灵。使学生感恩父母、感恩教师、感恩祖国。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继续开展经典诵读,每月学生学唱一首古诗词歌曲。
(二)教学工作
1.加强常规管理,提升教育质量
(1)根据国家省市相关文件规定以及《沈阳市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施意见》科学合理的设置课程与教学管理的内容。严格执行课时计划控制课时总量,开齐开足国家课程。统筹设置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优化课程结构,完善课程体系。
(2)规范落实规范落实减负提示要求,规范布置作业,探索科学合理的的测评方式,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3)按照规定要求做好一年新生入学阳光分班等工作,在一年级开展始业教育。做好新生学籍建档工作,规范学籍管理。
(4)做好校园开放活动,搭建家校平台,实现家校共治,家校共育。
2.落实教研训三位一体的模式,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质量。
(1)在区域性四学模式的指导下,开展适合学校学情的自主探究、自主合作、自我成长,自学、互学、助学、测学的“三自四学”自主型课堂,使课堂高效。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组织教师进行听课、评课活动,促使教师不断改进完善自己,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2)继续加强教研组的合作交流,共享教学资源。以课堂为主阵地对新教材进行研磨。提高课堂质量。做好低年综合测评工作,继续探索科学合理的测评方式。
(3)继续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等不同课型细化课堂建模,实现每个课型人人达标,提高研磨教材、研究学情和研赜反思的能力,完成专递课堂及的录制上传工作。
(4)通过“三全四模块式”校本研训方式,使校本培训全员化、全面化、全程化。加强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以教学研讨等为载体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和专业化成长。继续开展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使青年教师在传帮带的作用下快速成长。
(5)紧扣教学一线重点难点,丰富教学教研内容,搭建教学研究的有效平台。深化课题研究,增强教师科研意识,拓展教师教育视野,浓厚学校科研氛围,重视强化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让课题研究真正为教学服务。
(6)加强信息技术理论与实践,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
(8)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科活动。本学期以班级为单位继续开展古诗文晋级活动,同时探索英语单词的晋级的活动,力争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逐步形成学校的特色活动。
(三)体卫艺工作
1、体育工作: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认真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落实“体育、艺术2+1项目”,以阳光体育锻炼一小时为主要抓手,精心组织大课间活动和体育活动课,做到形式与内容能体现学校的特色,内容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切实提高我校学生的体质。迎接教育局体卫艺科对五年级学生进行体质测试,全校学生进行国家和教育研究中心体质健康测试,同时进行整理数据、输入上报工作。启动冬季长跑活动,举行2次小型竞赛,在全校开展跳短绳和踢毽子晋级活动。
2、卫生工作:继续认真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切实落实健康教育课。继续对学生进行防疫健康知识教育。加强学校常见病的防控工作,降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率,努力降低学生常见病的新发病率;
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日常注重测温、消毒、通风、勤洗手等日常防控措施。落实晨检、因病缺课网络直报等制度。针对一年级新生进行预防接种证检查,每年一次的学生医疗保险和意外伤害险的统计和上报工作,三年级学生进行窝沟封闭。本学期有2个宣传日,安排升旗仪式,班会,手抄报等宣传活动。
3、艺术工作: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开齐、开足音、美课,上好音、美课贯彻落实小乐器进课堂的相关要求,开展4-6年级葫芦丝普及。加强教师的自身修养及艺术修养,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探究和发展。抓好艺术教育的常规教学工作,并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分层次教学,使每名学生都在艺术教育中有所得,有所发展。做好学校艺术班的管理和活动的开展。特别是音、美学科要根据上级部门的竞赛要求及学校的艺教要求,对隔周二七八节课定期开展音、美第艺术班活动,组建舞蹈、合唱、葫芦丝、朗诵四个学校社团和17个班级社团,带领艺术团队建设,培养艺术特长生,加强审美能力,充分张扬学生个性,积极筹备市区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做到提前酝酿,提前训练,信心十足地参赛,争取好成绩。
(四)安全、后勤、工会工作
本学期安全工作,启动安全网格化管理模式,纵向到头,横向到边的网格模式,层层签订责任状,责任到人,本学期安全培训1次,每个月都进行应急疏散演习共4次,本学期有3个节日,节日前会对全校师生进行安全教育和下发一封信和微信发送家长节假日注意学生和本人的安全,不定期进行全校范围的安全检查。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进一步抓好综合治理和安全工作。把法制教育和预防犯罪侵害教育纳入课堂;
要继续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在维护学校治安、对学生法制教育,让学生知法、守法、用法。落实好外来人员入校登记制度,并加强上学、放学期间安全管理,杜绝可疑人物进入校园。
后勤工作:切实为教育教学的服务工作,切实改善校园环境。做好相关设备的添置,维修及各种物品供应工作,及时解决师生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抓好学校食堂管理。对食堂从采购到制作进行全过程加强监督管理,严防食物中毒等非正常事件的发生,经常向师生了解食堂伙食情况,不断更新菜谱。本学期做好供暖前的准备工作,食堂屋顶的防水工作,一年三间教室的维修,教学楼外墙涂料修补,楼内监控迁移到收发室,增设监控点位,做到校园楼内楼外全覆盖,不定期抽查各班订餐订水人数。加强对保安及临时工的日常管理,认真检查值班值宿工作。严格财务管理,及时完成各阶段的财务上报工作。把好学校经费使用关,严格遵守财务管理制度,认真执行区局对学校的财务管理及审计要求。
工会工作: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切实加强工会组织建设,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营造积极奋进、求真务实、团结合谐、创新发展的良好氛围。本学期将继续落实好教师体检工作和教职工的保险工作。全面维护、保障教职工的权益。
——隋春波
方正县教师进修学校隋春波在如何提高全县教育教学质量会议上的专题报告 在实施免费普及高中教育背景下,为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教师进修学校将运用一个手段(实施“方正教育管理工程);围绕“一个核心”(逐步落实《哈尔滨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指导意见》精神);抓住“三个根本”(一是德育工作,二是课堂教学;三是教师队伍);突破“三个关键”(一是教学研究,二是校本研修,三是教导处工作);追求一个目标(以全面提升学校内涵发展为目标),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下面就我县如何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提出几点意见。
一、抓住关键,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找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切入点
(一)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确保教育质量。
1、组织开展班主任育人风格展示活动,举办名优班主任育人风格展示会。更好的发挥骨干班主任的引领示范作用。
2、创建班主任典型人物库和工作坊,树立一批省、市、县内有影响的中青年德育先进典型,造就一支教育家式的班主任队伍。举办班主任大讲坛,广泛征集班主任优秀育人案例,课件及教案,德育论文,班主任工作反思、班主任工作叙事。通过各项活动的开展,搭建班主任学习交流的平台。在他们的带动下,提高全体教师的育人水平。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深化德育主题实践活动,开展第九届中小学德育实践活动大赛,促进德育实践活动育人效能最大程度的发挥。
2、充分挖掘学科德育内涵,广泛征集,评选学科德育渗透优秀案例,全面开展与学科相衔接的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注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各学科教学。
(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中小学生健康和谐发展。
1、深入研究和探索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内容与方法,指导各校上好心理健康课程。
2、通过举办心理讲坛,心理教师工作经验交流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及兼职教师的培训等一系列活动。努力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心理健康教师队伍。
(四)扎实开展德育科研工作。以德育科研促进德育工作水平的提高。
做好“构建中小学生活化德育体系”项目制工作。进一步深化课题研究,以养成教育、道德实践、学科德育、学校文化四方面支撑,从重情感、重情境、重实践、重体验入手,探索出一条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生活化的中小学德育之路。建立内容序列化、形式多样化、组织规范化、实践生活化的德育体系。
二、深入贯彻落实《方正县教育管理工程》,强化课堂管理,使课程改革得到进一步深化
(一)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学校要把教学常规管理的落实作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教学质量大面积提升的奠基性工程来抓。日常教学常规管理,要着力把好五关。一要突出“效”字,严把集体备课关。学校要充分发挥备课组作用,凝聚集体智慧,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备课效益。教师要在深入剖析教材,研究课标,熟悉学生的基础上科学备课,绝不能对他人的成果进行简单的“复制”和“粘贴”。二是要突出“新”字,严把课堂教学关。教师要以改革课堂教学,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实效为重点,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倡导“启发式”“快乐式”教学,杜绝满堂灌,一言堂现象。三要突出”精“字,严把作业批改关。学生作业布置要遵循“控制总量,降低难度,优化设计,提高效率”的原则。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批改,有讲评。坚决杜绝不加甄别,不做取舍,不分层次盲目拓宽,重复训练的做法,切实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四要突出“严”字,严把课后辅导关。课后辅导要抓两头带中间,培优帮困两不误,力争使好学生更优秀,学困生不掉队,中等学生有进步。五要突出”活”字,严把测试讲评关。测试内容要精选,讲求科学性,测试方式要多样,讲求灵活性,并做到有考必评。学校只有立足课堂教学,将常规管理抓实做好,并在规范化,精细化上寻求新的突破口,教育教学质量才会得以提高。
(二)加强学校教学工作的常规管理重在过程,重在教务处作用的发挥。一是各校校长必须重视教学工作,使之成为学校中心工作之灵魂。教导处要切实按照“工程”中的教学常规、评估细则要求抓好课堂教学,抓好教学中的备、讲、批、辅、考、评等环节。二是教研员要采取“普遍听课、听家常课”等有效措施督导课堂教学,检查教学基本环节工作是否到位。如何发挥教导处的职能作用。一是对教学理论的“指导”职能——教导处要制订计划,组织培训,指导全校教师学习教育政策法规、课程标准、课改理论及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等。帮助广大教师自觉转变教育观念、规范教学行为、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增强其教书育人的艺术性和实效性。二是对教学研究的“引导”职能——引导教师研究新的课程标准、教材教法,研究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性潜能的发展,研究新课程背景下减负增效的科学方法等。教导处每学期初要拿出教学研究总体计划,并以教导处、学科教研组、年级组三个层面具体组织全校教师、学科组教师及年级组教师进行研究学习。力争在促进年轻教师成长、探索适合学生特点教学方法、减负增效等方面有突破。三是对教学行为的“督导”职能——教导处要发挥督导职能,对教师的日常备、讲、批、辅、考、评各个环节是否到位,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是否养成,进行检查督导。对在常规教学和创新教学中成绩突出的教师给予充分肯定与鼓励,并推广好的做法和成功经验;对教师、学生中的教学行为和学习行为欠规范的,应及时批评调整。督促、检查、指导可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同进要抓好期中评教评学。期中评教评学,由教导处负责,每班随机抽3—5名学生,进行不计名的问卷调查,了解所在班级教师的教学行为、班级管理、学生学习行为习惯等方面的情况。通过督导,促使学校的教学管理及教师教学行为日趋规范,逐步走向科学化发展的轨道。四是对教师的“辅导”职能——这里重点抓好六方面工作:(1)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注重发挥研究型团队,网上工作室的作用;(2)把课堂作为主阵地,向课堂教学要质量。教导处要把“工程”关于备课、上课以及作业的常规要求落实到位;(3)以优化作业设计、减轻学生负担为主题,围绕优化不同课型、不同年级作业设计的原则、内容、形式等开展研究;(4)积极组织参加各项比赛。如各学科教师教学优质课比赛、板书、板画、计算机、教具制作比赛等;(5)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备课组长督促引导,沟通交流教学方法,发挥有经验老师的传帮带作用,集中群体智慧;(6)教师每学期至少听课25节以上,多反馈交流,共同提高。同时教研组定期检查教案和作业,重点考察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的把握,教具的准备及教学环节的设计。要求教师坚持写教后记或教学反思。作业布置科学合理,精而巧,有利于知识点的落实和巩固。
(三)、研读、探索落实《哈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指导意见》,强化课程管理,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升。
一是开展专项调研,增强教研工作的针对性。进修学校将围绕区域教学工作着力开展专项调研,学期末,教研员都要撰写有质量的调研报告,力求转化为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措施。二是严格规范教学常规管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开齐、开好国家课程以及校本地方课程作为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另一方面要初步建立充满活力的课程管理机制。科学实施课程,既要加强课程建设与指导力度,又要为特色学校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加强对学校教学工作的常规管理重在过程,我们必须抓课程计划的落实,学校要创造条件开齐、开满课程。三是加强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工作,落实《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例实行基本标准》,开展阳光体育活动,通过体育课和校园大课间活动,确保学生体育活动时间。开展艺术展示和高雅音乐进校园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情趣。四是要面向基层学校和教师征集在课程改革实验和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各类疑难问题(包括学科知识和技能方面的问题),要组织专业力量对问题进行科学筛选、分类、研究和破解,破解的结果将根据类别和性质分别在网站公布,供全县广大教师学习、研究。
(四)突出教、科、研引领服务,加强教育科研的应用性研究,打造高效课堂 树立“科研兴教”意识,通过教育科学研究促进全县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把工作重心放在促进学校发展、提高基础教育质量上来,让广大教师真正体会到教育科学研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实现教科研的有效整合。
1、集中力量,攻坚克难,做好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目前我县有科研课题38项,“方正县教育管理工程的策略研究”被列为哈市“十二五”首批规划重点课题。让科研走进课堂,倡导“教学即研究,问题即课题”的务实研究。要紧紧围绕“聚焦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的工作主题,积极探索勇于实践,真正实现由知识课堂向有效课堂转变。各学校要继续求真务实地开展课题研究,鼓励上课题实验课,让科研真正走进课堂,让科研之花开遍我县的中小学课堂,真正做到科研引路。
2、教研引路,专业指导。实施“全员教师专业能力提升项目”,使学科联动分区域教研出实效。为了更好的有针对性,实效性地开展有效教研,教师进修校将继续开展联片教研活动。全县中小学将分九片协作组织。今年,要在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上下功夫、在推动广大教师聚精会神教书育人上下功夫、在促进教育资源共享上下功夫,立足岗位,提升全员教师的专业能力。以“调整教学关系,聚精会神教书育人”为主题,以“三个一”活动为载体,即“一课”、“一功”、“一技
能”活动,深入开展全员教师岗位大练兵。开展全县性的“大集备”。并充分利用中、小教的博客、QQ群、UC网络教研,力争做到乡村教研无盲区。真正做到校际联动,城乡互动,区域推动的信息沟通共同发展。
3、名师引领,示范辐射。进一步加强名师工作室的建设,组建中小学区域名师工作室。主要开展三项活动:首先是通过学习交流,为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搭建平台。其次是确定研究主题,依托岗位练兵载体,帮助教师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三是帮带培养青年教师,教学新秀的成长。
4、进一步加强团队建设,充分发挥学科团队的作用。目前我县小学的五个学科现已组建35个学科团队。其中实验小学的数学团队在哈尔滨市小学教师研究型团队工作总结推进会上,作为十县中的唯一一个团队在大会上进行了交流。实践证明学科团队无论是在教学研究中,还是校本研修中,对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都起着重大的作用。除了组建各学校的学科团队,我们还要在小学组建区域学科团队,让学科团队发挥辐射作用,惠及全县中小学教学。
三、提升素质,加强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
(一)加强教师德能建设 关心教师健康成长。
以“一德三新”为主要内容,深入开展“师德是教师的灵魂,爱与责任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为重点的师德师风主题教育。不断加强师德建设。全面“关心教师思想、关心教师情感、关心教师生活、关心教师心理健康”。,(二)认真做好 “研培一体”工作,积极探索教师培训新模式。
全面实施“国培计划”,建立开放型教师培训体系。组建教师教育专家资源库,开发建设一批独具方正特色的教师教育优质资源。把校本培训作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举措,创新校本培训模式,切实增强培训和教研的实效性。扩大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结对帮扶规模,开展教师互助培训、帮教带教活动。推进以未来教育家培养为核心的名师队伍建设工程,有效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加强教师培训基地建设,为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1、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县、乡、校三级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络,改善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条件,大力开展继续教育,在教师队伍中率先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组织,确保农村中小学教师每5年进行一轮培训。充分借助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多种远程教育形式并举,大规模开展高水平教师培训,使不同区域的教师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2、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业务能力。要建立完善的在职教师培训制度,使所有在职教师能够定期接受新课程、新知识、新技能等的培训。鼓励老教师参加合格学历的进修。采取函授等多种方法,较快提高合格学历的比例。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学历后进修,提高学历层次。制定措施,奖励教师参加自学考试。加强对教师进行各类培训,如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培训、英语应用能力培训等,使教师接受新知识、新信息,掌握新的教学手段。邀请特级教师和教育行家上示范课、讲学。同时还要加强教育教研,挖掘自身潜力。通过观摩课、优质课、技能展示等活动,大力开展业务练兵活动,促进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
3、重视培训需求,科学设置课程;优化培训过程管理、提高培训服务质量。在培训中,围绕基础教育新课改为主要内容,以专家讲座、课堂教学观摩、参观
考察等形式,让学员接受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以此提高学员综合素质和教学实践能力。作为组织培训的实施者,本着做知识更新的引导者,态度观念的影响者,能力结构的调整者。从教师发展需求出发,热情服务,总结培训经验,让更多的人接受更好的培训。实施“星火计划”。充分利用现有培训资源,分步做好国培、金种子计划、乡村教师进名校等学员的跟踪问效工作,切实发挥这些教师的引领、示范、辐射作用。
4、推广应用课题成果《五层三段培训模式》,深入开展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在教师岗位大练兵的基础上,开展校本研修活动,并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通过推广应用课题研究成果,增强校本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此来有效的深化教师岗位大练兵和开展学习型团队活动,利用二年时间使我县初步形成五层三段培训模式体系,使之成为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形成一支具有现代教育观念、不断开拓进取的学习型研究型教师队伍。
(三)深入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全面提高岗位技能,促进师资队伍专业发展 以岗位大练兵为契机,使教师的专业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以“聚焦有效教学,构建高质量课堂”为主题,以提高教师师能,深化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目的,继续深入开展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各校要明确认识到它是课改实施工作的立足点,是提高师能做好校本研修的有效办法,是一项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行为方式。因此,要求各校继续开展教师岗位练兵工作,认真筹划练兵内容,依托教研组进行有效开展,教研员要做好组织、筹划、深入指导、及时总结等工作。
(四)实施“强校名师带动”工程。
全面启动农村中小学星火计划,组织城镇优质学校(示范学校)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项目学校)建立“一帮一、一带一”的发展共同体,通过激发发展动力、实施立体培训、开展考察学习、促进自主创新等方式,全面提升项目学校的管理水平、教育教学质量和师生素质,鼓励优质学校与城镇薄弱学校、农村学校建立教育联盟,在管理机制、课程教学、校本教研、校园文化、专业发展等方面深度帮扶带动,全面提升我县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城乡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强校名师带动工程”提升短板促进均衡发展。以岗位练兵为契机,制订薄弱学校教学发展规划,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教学指导力度,建立教学协作体。按照《方正县强校名师带动工程方案》,通过“双走进”、示范引领,实施校际间、教师间、学生间的帮带引领,提升短板促进全县教育均衡发展。在配合哈市继续做好乡村教师进名校和送教下乡等工作的基础上,将我县的送教下乡工作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以达到促进校际间教学研修工作的目的。
(五)进一步明确职能定位,加强教研员队伍建设
几年来,我们不断调整工作思路和工作定位,进一步明确了县、乡镇两级教研员工作职能。今年,我们还要进一步理顺工作,教师进修学校做到放手不放任,真正做到分工不分家,到位不越位。通过定位、职能、分工的进一步落实,提高工作效率,进而减轻师生负担。
课改以来,教研员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要以此为契机,加强教研员队伍建设。一是要加强教
研员师德建设,严格执行教研员应该遵守的各项规章制度,用教研员的高素质、高水平、高境界来给教师做示范。二是强化教研员教育科学素养的培养。对教研与培训进行策划,对乡镇教研、培训和学校的校本研修给出专业评估、专业解释和专业建议。今天的教研员不是研究一节课、研究一个人,而是要培养一个研究团队,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研究机制。教研员只有具备广博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科学素养,才能做到“三个转向”,即从单纯关注教材教法转向全面研究学生之后的教师如何作为,从重在组织活动转向培育教师的研究状态,从单一注重课堂教学中的具体经验转向理念更新和教师学习文化的再造。也就是说,教研员要在科学的方法论的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和优选的工作方法开展常规教研和个性化教研。为此,我们要做好四项工作:一是建立项目研究机制,提高其研究水平和实践能力;二是创新教研活动方式,引导教研员有针对性地采集教学案例,并对教学案例、教学效果、教学要素进行量化分析与研究,探索个性化教研活动方式;三是开设“教研员大讲堂”,发挥教研员和“我最喜爱的教研员”的专业优势,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做出表率,科学开展教育科学应用研究;四是做好兼职教研员培训工作。兼职教研员是不可缺少的专业队伍,我们要珍惜这宝贵的财富和资源。一定要组织好、管理好,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培训,进一步加强对这支队伍的培养。同时,我们还要研究建立有利于兼职教研队伍建设和个人成长的有效管理机制和体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把提高质量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任务。我国的教育事业正处在以规模扩张为主要特征的外延发展阶段向以质量提升为主要特征的内涵发展阶段的转变过程中。园长作为“幼儿园的灵魂”, 必须准确把握实现园所科学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学前教育所面临的新形势, 不断强化园长各项职能, 推进园所内涵发展。
强化战略决策职能, 规划园所发展
幼儿园的教育对象是6岁前的孩子, 无论何种办学形式, 最终目的是要推动幼儿发展、推动教师发展、推动幼儿园发展, 得到家长认可。作为一园之长一定要精心谋划幼儿园的发展战略, 要善于摆脱以往的从属思想, 学会独立思考, 要对幼儿园的未来进行长远的思考。
一是要从教育整体发展趋势角度去思考, 从国家和市区宏观教育发展目标角度去思考。二是要对幼儿园的适应性进行审慎思考。立足本园的具体实际, 从本园在市区的位置及面对的竞争环境角度去思考, 从本园目前发展的现状角度去思考。三是要对幼儿园的发展特色进行深入思考。要依据自己的发展优势、强项来确定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即形成和突显自己的特色, 以强带弱, 千万不能盲目追风或者面面俱全。
强化管理职能, 完善管理机制
园长主要的职责是管理, 一个园长如果只有理念, 没有卓越的管理才能, 很难把幼儿园搞好。园长一定要把握好3个原则:一是依法办事———园长要学会用法规说话;二是以人为本———尊重人, 对每一个教师做出的努力要肯定、支持, 同时也要相信教师能克服自己的弱点;三是公平公正———创设讲理的环境, 一视同仁才能赢得民心。
强化教育教学职能, 胜任师者之师
教育教学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中心, 是幼儿园的主要工作内容。幼儿园就是一个以教育教学为中心层层展开的有机系统。园长作为最高管理者, 必须抓住教育教学工作这一中心, 取得对教育教学的驾驭权, 才能有序、高效地管理好幼儿园。
硬管理是用严格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与考核, 使幼儿园的一切工作有要求、有标准、有规范、有约束, 以此保证幼儿园的管理有章、有序、有力。严格的制度虽然很有必要, 但它在幼儿园管理中发挥的作用也是有限的, 因此作为园长一定要关注软管理, 提升团队每个成员的思想道德水平、增强教育的使命感、责任感及对幼教事业的追求等。这些都是从文化建设层面提升教育质量的有效而无形的力量。
(一) 完善机制
园长应视幼儿园为一个整体, 合理组织各部门各个层次, 以质量管理为核心, 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 建立岗位责任制、人员考核聘任制、奖金分配制等工作机制。幼儿园各项工作要有明确的要求和规范, 让每个人要清楚自己干什么, 怎么干, 干到什么程度。做到事事有人管, 人人有专责;办事有标准, 过程有督促, 工作有检查。
(二) 有科学的管理行为
园长的管理行为是否科学, 要看其在行使职权、教育改革的一系列实践活动中所做的计划、决策、组织、协调、控制是否使幼儿园朝着既定的目标顺利运转, 并体现出和谐发展的特色。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古今事业必成于实。工作中的每一项成绩, 都是狠抓落实的结果。责任心是工作落实的关键因素和内在动力。作为园长, 就要抛弃一切个人私心杂念, 对工作一抓到底, 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一定要抓落实, 求实效。
抓落实, 首先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不回避问题, 不躲避矛盾。其次要敢于管理。敢于抓不落实的事, 敢于追究不落实的人。要努力掌握抓落实的科学方法。善于发现问题, 总结分析影响抓落实的矛盾症结, 减少工作中的盲目。
(三) 提升课程领导力
幼儿园实施教育的载体是教育课程, 美好的教育理念需要以课程为载体转化为真实、有益的学习内容和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此, 课程是幼儿园教育的基础, 它既承载着教育内容, 更蕴含着社会所追求的教育理想和教育目标。这就要求园长必须成为专家型的园长, 不断提升课程领导力, 引领教师层层推进课程改革, 在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等诸方面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首先, 树立园长是课程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关注课程价值领导, 注重课程目标引领。
其次, 淡化园长的行政身份, 站在教师专业成长的角度, 以一个合作者和指导者的角色, 在理解、沟通、商讨的情境中, 将自己的理念渗透其中, 使自己成为一个交换意见的合作者, 一位帮助教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指导者。
再次, 根据幼儿园实际情况和办园特色, 以内涵发展为目的, 优化课程结构, 设计适合幼儿发展的课程体系, 增强幼儿园课程的适应性和创造性。在课程园本化实施过程中, 形成园所特色, 提升内涵发展水平。
企业的发展包含外延式发展和内涵式发展两种模式,前者是“做大”,后者是“做强”,两者紧密联系,并行不悖。石宗源署长曾深刻地指出:“大”是指形成一定的规模经营能力,而“强”是指形成一定的核心竞争力。集团在做大规模之后,必须迅速地把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做强,这就要求我们在现阶段必须重点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
作为以“内容提供商”为战略定位的出版集团,其主业就是内容生产,其核心能力就是内容提供能力。广东省出版集团从去年出台《关于加强内容生产,促进主业发展的意见》,提出“五项创新”和构建“五项机制”,到今年召开内容生产工作会议,树立“八项坚持”,集团上下逐渐廓清了思路,统一了认识,主业意识得到强化,内容生产理念得到升华。纵观国际传媒集团近几年的发展,无一不是通过购并、重组来实现企业规模的扩张,通过品牌建设和专业化发展来促进核心能力的增强。“术业有专攻”,出版社的发展必须走专业化道路。因此,集团在“十一五”出版规划中明确提出了抓好内容生产的两项策略——品牌策略和专业化策略。
品牌有不同的层次,出版集团的品牌应该是集团品牌、出版社品牌和出版物品牌的统一体。由于我们集团并不是一个专业性的出版集团,其所属出版社的出版领域较广,出版种类五花八门,很难形成一个富有特色的、专业性强的产业聚合点。美国著名出版家小赫伯特,贝利曾说过:“出版社并不因为它经营管理的才能出名,而是因它所出版的书而出名。”因此,集团品牌策略的重点在于强化下属出版社的原有品牌,为出版社的品牌建设创造平台。出于这一目的,集团今年与《羊城晚报》花地版合作打造“广东出版在线”栏目,重点对作者、出版物、出版人、出版社等进行全方位推介。出版社品牌不仅仅是对读者的吸引力,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对作者的号召力,良好的出版社品牌,就能把一流的作者吸引到出版社来。
【立足教育质量强化内涵发展】推荐阅读:
立足本职着眼发展09-29
立足现在 展望未来 谋求发展09-23
现代教育的内涵及特征11-12
强化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11-18
开展主题教育深化校园文化内涵07-05
城镇化背景下教育公平的内涵和要求12-09
立足新岗位06-14
立足课堂注重实效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