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乡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2024-08-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白沙乡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共11篇)

白沙乡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篇1

2006年以来,白沙乡新农村建设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新农村办公室的具体指导下,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产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具体要求,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产业发展规划》,并严格按照《实施方案》和《产业发展规划》,分步骤实施,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白沙乡距县城东12公里,属以山区为主山川结合的乡镇,全乡行政总面积13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总面积5379亩,辖14个行政村,70个村民小组18958人。全乡粮食总产量7240.93吨,人均纯收入1799元,白沙乡马沟村是2007年市列新农村示范村,是市委表彰命名的“先进基层党组织”,也是市政府表彰命名的文明村,全村有3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270户1321人,全村耕地总面积3011亩,2009年底人均产粮435公斤,人均纯收入2945元。

该村于2006年3月启动实施了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将本村自然条件差、群众生产生活困难的99户461人统一搬到川里居住,极大地改善了搬迁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近年来,马沟村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把生产发展摆在了首位,狠抓产业建设,充分利用川塬区的地域优势,依托整村推进扶贫项目,大力-1-

发展群众增收的主导产业,两年来发展塑料大棚380座,栽植苹果200亩,大樱桃100亩,核桃1000亩,发展暖棚养畜户155户,饲养仔猪1240头。同时以“三清三改”为突破口,狠抓旧村改造,完成巷道硬化8条1560米,面积4606平方米,刷白墙面3989平方米,更换围墙230米,拆除各类临时性及违章建筑9处116平方米,建成垃圾堆放点7个,清理垃圾120立方米,新建娱乐文化广场1处1800平方米。该村党支部还紧紧围绕“五个好”村建设目标,积极开展“党员明星户”、“五好家庭”、“好婆媳”等评选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活动,把村民事务村民管理当作发扬村级民主的一条重要途径,全村成立村民理事会,下设理事分会4个。通过不断努力马沟村已呈现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景象。

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马沟村在去年旧村改造完成硬化巷道7条1220米3416平方米的基础上,今年又拓宽硬化巷道1条400米,完成1800平方米休闲广场1处,硬化村阵地院子600多平方米,更换旧村临马路砖围墙10户243米,并统一刷白。县级新农村建设汤浴村在完善去年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完成巷道硬化1165米,458平方米,更换围墙673米,商住一条街开发建设,新建二层砖混村阵地1处10间229.6平方米,栽植通村公路行道树150株,环村行道树230株。县列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程沟村完成环村水泥路2.2公里,以“三清五改”为突破口,完成主巷道硬化1400多米,硬化村阵地院子200平方米。

市、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都把“生产发展”始终放在首位,突出抓支柱产业建设,注重增加农民收入。特别是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马沟村把易地搬迁工程的后续管理、旧村改造和产业建设有机结合,充分利用该村地处川塬区的地域优势,依托整村推进扶贫项目,大力发展塑料大棚蔬菜产业,2007年新搭建塑料大棚126座,实施订单农业,走“公司+农户+协会”的农业产业化路子,群众增收效益显著,每座大棚纯收入达2000元,建成冬暖式圈舍155座,养猪1240头,养殖业户均纯收入达8000元,栽植大樱桃100亩,苹果100亩。今年马沟村继续实施订单农业,种植地膜早熟洋芋500亩,亩均纯收入1500元,新搭塑料大棚280座,每座大棚纯收入2300元,露天种植铁杆大葱100亩。县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汤浴村今春浅山区一次性栽植核桃6000亩,河谷川道地区栽植苹果1500亩,以核桃为主的主导产业已基本成型,年内新增养猪户100户,其中饲养量20头以上能繁母猪的规模养殖户5户,分散养殖户至少饲养母猪1头,育肥猪1头,全村养殖业收入达80万元,以养猪为主的辅助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今年的县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程沟存大力发展以生猪养殖和蔬菜种植为主的主导产业,新建占地35亩养殖园区1处,建成高标准圈舍5座1500平方米,年内新增50头以上规模户12户,累计达18户,畜禽饲养量3.742万头(只),其中鸡3.5万只,猪2420头(育肥猪2103头,能繁母猪317头),预计年收入146万元。

市、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都把培养懂科学、会经营、能致富的新型农民作为科技培训的主要目标,狠抓农民科技培训工作。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马沟村依托县农广校创办的马沟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基地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马沟村年内共举办培训班六期1930人,其中省农科院培训大棚蔬菜种植一期283人,汤浴村举办科技培训四期2120人,程沟村举办科技培训四期1620人。通过科技培训三村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得到了较大提高,提高了科技对群众增收的贡献率。

市、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都能结合村情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马沟村、汤浴村各建文化广场1处,同时结合“三清五改”开展“文明农户”、“卫生家庭”、“好婆媳”等评选活动,三村文明新风蔚然成风,特别是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制定了《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方案》积极开展各项工作,通过一年的努力,马沟村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市级“文明村”。

在经验方面一是健全了组织机构,乡、村两级都成立了领导小组和新农村建设理事会,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是靠实责任,细化任务。实行主要领导亲自抓,包村领导直接抓,驻村干部具体抓,帮扶单位协同抓的工作机制,同时细化、量化工作任务,责任到人。

三是增强群众的自主权、参与权、选举成立理事会、群众的事由群众办,调动了群众参与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四是主导产业确定适合本村村情,群众增收效果明显,群众对发展产业的积极性高涨。

问题方面,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业路、通村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缺少资金。

二是农民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理解认识不到位,还有少数群众认为农村建设只是盖新房子,参与性不高。

三是群众思想观念陈旧,小富即安,满足于现状,对发展主导产业增收积极性不高。

四是新农村建设标准不高,尤其是旧村改造方面规划不到位,改造建设标准低。

五是科技培训工作抓得不够经常,培训内容和形式不够灵活,培训与指导实践联系不紧。

今后,一是继续把生产发展放在工作之前,狠抓群众不增收的主导产业,培育壮大支柱产业,积极探索农业产业经营的新路子,继续实施订单农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二是继续完善旧村改造工作,讨论制定《村规民约》,健全各种制度,使制度经常化,使群众好的习惯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形成。

三是积极开展文明新风创建活动,倡导文明新风尚小版面,书写宣传标语,开展各类文明户评选活动,使乡村文明蔚然成风。

四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以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马沟村社会治安技防工作为契机,在抓全乡平安乡镇工作的同时,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真正达到管理民主。

白沙乡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篇2

一、大力丰富和开发档案信息资源

首先, 把反映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和社会生活进步的多种形式、多种载体、多种门类的档案资料收集起来, 把反映当地名人、名产、风土人情、乡土风俗、历史文化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档案收集起来, 确保归档文件材料齐全完整。围绕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重点和农民关心的热点问题, 丰富档案信息资源。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劳动力就业、人居环境治理、农村社会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等领域的专门档案。

其次, 以农村政策、农业科技知识、市场动态等内容为主要信息资源, 为农民提供有效的服务。及时发布对农民致富有帮助的科技档案和农经信息, 为发展农村经济, 促进农民增收服务。利用劳动力就业档案为指导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利用合同档案为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服务, 切实让农村档案真正成为各级领导的好参谋、科技兴农的好顾问、强村富民的好帮手,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优质服务。

再次, 运用现代化技术, 建立信息网络。现代化通讯手段和网络的运用、计算机的普及等, 都与档案信息的传播和管理有着重要的关系, 如果档案管理人员掌握并运用这些现代化工具, 档案工作就能得到更大的发展。条件成熟的农村可以充分运用网络技术优势, 增强档案信息的收集与传输能力, 将档案法规、档案馆藏介绍、开放档案的目录、档案业务工作流程、档案查阅手续、档案工作动态以及最新建设成果汇编等信息载入农村网站, 让档案信息融进农村工作、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二、强化新农村建设中各类档案的管理

1. 强化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档案的管理。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产生、发展和壮大, 是现阶段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必然, 代表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 是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指导, 逐步规范管理。要全力把散存的文件材料收集齐全;制定好档案工作的基本工作制度, 保证档案工作的有序开展;编制好文件材料归档范围, 归档范围涵盖的内容应宽泛一些, 要考虑到各类合作经济组织的共性, 也要考虑到个性, 要涵盖各类合作经济组织的综合管理、产供销、技术指导服务、财务管理等方面, 并保持归档范围的相对稳定;对现有的文件材料进行比较科学的分类和组卷, 进行规范化管理。同时, 要加强档案的安全管理, 但不要苛求档案保管条件, 只要档案能得到安全保管、方便利用即可;对尚未建档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 尽量把文件材料收集齐全, 初步建立起档案工作, 对缺失部分, 可在以后逐渐弥补、完善。

2. 强化农村民主建设档案的管理。

要把做好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档案工作当作农村档案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 规范村务公开档案管理, 建立村民委员会工作记录簿、村民代表会议和村民会议记录簿、村民委员会基本情况登记册、村委会选举档案、村务公开档案, 并妥善保管。进一步规范村务公开、村委会选举文件材料的标准、格式, 把建立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档案同普遍开展的村级建档结合起来, 使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档案逐步走向规范化和法制化管理的轨道。

3. 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建设档案的管理。

档案部门要与管理、建设、设计、规划、施工监理等部门密切协调, 加大对农村基本建设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力度, 切实加强对农田建设、水利工程、生态保护、资源保护以及新农村建设规划、公共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交通、通讯、电力设施等相关建设项目的档案工作, 确保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档案齐全完整, 更好地发挥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4. 强化农村民生档案的管理。

为解除农民后顾之忧,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要抓好农民保障工作, 而建立农民医疗档案、养老保险档案是保障农民权益的基础环节。在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等工作中, 通过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农民家庭健康档案, 使投保农民老有所养, 病有所医。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 农村大批富余劳动力纷纷涌向城市甚至国外, 通过建立档案, 外出务工农民的个人信息、就业市场信息得到交流, 为农民拓宽就业渠道提供了新途径。

三、提高农村档案管理人员的档案意识

1. 领导高度重视, 上下齐抓共管。

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管理工作, 要为档案管理人员收集和整理日常材料提供充裕的时间。各级档案馆的工作人员应经常深入农村指导档案的立卷归档工作, 加强基层档案管理人员的归档意识, 提高农村档案工作质量。

2. 树立参与意识, 强化应用观念。

积极参与是做好档案业务工作、优化档案服务的必由之路。农村档案管理人员应把档案业务基础做实, 先期掌握档案材料的形成情况, 超前预测档案需求的社会动向, 主动开展档案服务工作, 使档案工作的服务水平向更新更高的要求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信息对于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这些档案的管理, 档案管理人员可以了解和把握诸如农业科技、农村发展规划等信息, 如果将这些档案信息运用于经济建设和科技开发, 使之转化为生产力, 或者与各行各业展开交流, 扩大档案信息的流通渠道, 就能使深藏不露的档案真正“活”起来。

3. 注重自我进修, 提高理论水平。

白沙新农村 篇3

白沙村地处河北省武安市,是一个仅有700多户人家的小村,却已实现了集体年总产值5.1亿元、人均纯收入达到1.5万元、家家住小洋楼、人人有着多达16项的各种福利。

如今的白沙村一片繁荣,而在30年前却是另一番景象。当年的白沙村土地瘠薄、石头多、交通闭塞,是典型的穷山村。改革开放以后,白沙村做出了一项重大决定——走“集体化”道路。改革之初的白沙村只有一个白灰窑、一个石子场和一个啤酒厂,年收入仅3万元,集体欠债达30万元。面对这种情况,村委会调整了干部队伍,重新组成的两委成员分工负责工作,分担指标,分头借款,3个多月就建成了一个新的石子厂。当年不仅还清了建厂贷款,还盈利两万多元。

此后,白沙村先后建起了焦化厂、洗煤厂、免烧砖厂、煤气白灰厂、益源畜牧业公司、清源现代农业科技园等。2009年白沙村投资1200万元,组建了白沙五龙运输公司。2010年投资8000万元,建成了一个零污染的活性氧化钙厂。到2010年年底,白沙村已拥有30多家企业。白沙村村民就业不用出村,每月平均工资达到了1500元。白沙村集体出资为全村18~60岁村民办理了养老保险。

总书记褒奖了白沙人

在白沙村的发展进程中,党支部书记侯二河把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作为农村建设小康村、构建和谐村的重要保证,武安市委针对白沙村的工作实际情况总结制定出了“一制三化”工作机制,并在全市农村推行,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一制三化”即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支部工作规范化,村民自治法制化,民主监督程序化。《人民日报》对“一制三化”工作机制进行了报道,这一创新性乡村治理模式得到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的褒奖。白沙村党支部书记侯二河由于工作业绩突出,2008年当选为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2010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光荣称号。 (中央电视台七套《乡约》栏目供稿)

白沙乡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篇4

2011年,在县党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县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乡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新农村建设会议精神,进行了认真地调查研究,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方针,以“突破重点、攻克难点、凸显亮点、形成特点”的工作思路,制定了我乡新农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全力推进我乡的新农村建设。

一、广泛宣传,营造浓厚的的建设氛围

我们采取召开动员大会、编辑宣传专栏、张贴横幅标语、定期召开调度会等一系列形式,加大新农村建设政策宣传力度,让各级干部吃透精神,让国家的惠农政策家喻户晓,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真正做到新农村建设“政府主导,群众参与”。

二、统筹发展,科学推进新农村建设

着眼长远,规划先行,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新农村建设全部工作。按照“三清七改五普及三绿一处理”的基本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分别制订了村庄建设规划、新社区建设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先后建立了理事会议制、村民议事制、环境整治制、垃圾处理长效机制、门前三包制等多项制度,用制度加强管理,以制度推进工作。

三、突破重点,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按照“三清七改五普及三绿一处理”的整体要求,全面完成了4个省级建设点和1个市、县共建点的改水、改厕、改路等硬性工作。各建设点积极开展“三清”工作,使各建设点旧貌换新颜。美化、绿化、亮化各建设点。各建设点纷纷建立了卫生长效机制,实行了保洁员专人负责,严格实行垃圾分类收集,做到“户集、组收、村运”,合理利用。切实打造一流的生活环境,提高了百姓的生活质量。

四、凸显亮点,打造新农村建设精品示范点

完成多项“民心工程”,不断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农村服务功能,推进新农村建设整体发展。

按照新农村建设要求和新农村建设规划,在枫树塘组整合资金40余万元重点打造生态休闲的新村,完成改水改厕改沟,新栽树木等基础建设;添置了各类健身器材,完成400余平方米的生态休闲广场的专业设计规划,并已全面完工。

五、积极协调,形成新农村建设部门联动的特点 积极组织,引导村、组干部与新农村建设理事会成员加强同帮扶单位领导的汇报,形成新农村建设中各级部门紧密协作的特点。在九合乡挂点的各有关帮扶单位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对我乡建设点的支持力度很大。

六、注重文化,提高新农村农民的综合素质

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篇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香山农场党委、管委认真贯彻落实旗委、政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落实旗委第十届党代会精神,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制定了“抓项目,建基地,兴产业,打品牌,增效益”的发展思路,团结带领全场干部职工同心同德,努力工作,新农村建设工作成效明显。

一、基本情况

香山农场位于扎鲁特旗中西部,总土地面积24万亩,耕地7.7万亩,林地面积6.8万亩。总场下辖8个分场,其中一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一分场),七个新农村建设重点整治村(二分场、三分场、四分场、五分场、六分场、稻子把分场、向阳分场),共2194户,8223口人,在册职工3000人。

二、组织宣传发动的具体做法

按旗委、政府的总体部署,场成立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派了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并参加了旗委组织部举办的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培训班,11月10日,场召开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宣传动员会,对机关、各分场全体干部和部分骨干职工进行了培训,下发了《香山农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方案》。为加大宣传力度和覆盖面,(三)生态建设成果显著。坚持生态建设不动摇,把生态建设当作历史任务来抓,今年荒山造林1万亩,栽植杨树20万株,打林地井10眼,封山育林1.2万亩,种灌1.5万亩,水土保持治理1.5万亩,绿化村屯2个,为了确保生态建设成果,场成立执法队进驻东山项目区,严厉打击惩处滥垦、偷牧现象,同时抓好春秋冬季防火,确保安全。

(四)农业产业化建设实现新突破。近两年,场把葵花作为主导产业来培育,今年以构建葵花交易市场为中心,完成了绿色食品认证,成立了“香山农场葵花协会”,注册了“扎鲁特葵花籽”地理证明商标,培育壮大经纪人队伍,现有各类农村经纪人200多人,今年的葵花销售总量达到1500万斤,仅葵花一项人均增收620元。

(五)基层组织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取得新成绩。一是干部工作作风实现了新转变,组织建设工作取得了新成绩。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基层工作的需要,场党委从干部工作作风转变抓起,明确提出了“注重细节,有效执行,做事到位”的工作作风要求,实现干部工作作风两转变(即:从命令型转变为责任服务型,从指挥型转变为实干带动型)。努力打造“学习型团队,依法行政团队,有执行力团队”,确立了“团结、友爱、协作、共赢”的生活发展理念,香山农场党委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被评为先进党委,一分场党支部被评为先进党支部,三名党员受到旗委的表彰奖励。

1000米,编石笼500平方米,抢修底桥一座,动用石方1600立方米,修三分场项目区作业路3公里。

八是深化“三级联创”活动,开展“双链双推”活动和“关爱子女读书,建设学习型家庭”活动,机关干部、能人党员与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加快贫困户的脱贫步伐,同时积极倡导职工群众关爱子女读书,建设学习型家庭,致力于培养造就一代有文化、懂市场、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队伍,出台职工子女升学奖励政策,对考入市、旗两级重点高中和自治区级以上重点大学的职工子女给予助学金,今年为9名学生颁发助学金17000元。

(六)社会秩序明显好转

一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信访工作成效明显。今年春季是完善耕地二轮延包收尾工作的关键时期,面临的矛盾多,涉及面广,存在不稳定因素相当多,因此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和信访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综治办协调派出所、司法所成立专项执法大队,有效地维护了群众的利益和春耕秩序,同时做好司法调处和信访接待工作,执行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和司法调处例会制度,调处化解矛盾32起,解决群众上访26起,加大了法制宣传和打击非法传教的工作力度,举办法制培训班三期,开展法律咨询便民活动一次,打击惩处非法传教36人(次),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的安宁。极大地缓解了矛盾激化,确保了农场社会的稳定。

5、发展新产业、建设新设施缺少启动资金,致使很多该实现的目标难以启动,协调各类贷款的支持非常关键。

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篇6

工 作 总 结

甲良镇甲良村位于荔波县北部, 是镇政府所在地,距荔波县城37公里,“独荔”、“甲麻”公路穿境而过,交通非常便利,全村由原来的甲良、洞庭、金对三个行政村合并而成,辖24个村民小组,1556户,总人口4960人,主要居住布依族、水族,以布依族为主,少数民族占99%,全村土地面积29.5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03亩,其中:田1979亩、土1224亩,主要农作物以水稻、玉米、辣椒、西红柿为主。几年来,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镇党委的、政府的直接领导下,通过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共同努力,全村广大群众的密切配合,农村经济持续发展,人居环境不断改善。新农村建设成效明显。现将我村上半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1、完成拉干组1.5公里的通车公路,投入10万元。

2、县水利局投入资金1万元维修牛行组、蔡家组水渠

1.5公里,解决100亩的灌溉面积.3、县水利局在干广投入30多万元,新建干广人饮工程,解决干广、拉料、甲言200户饮水困难。

4、完成三孔桥清淤堵漏7.5公里,投工2000余个、投入资金15000元用于购买水泥、石粉。解决石板村、甲良村和梅桃村部分农田灌溉500亩。

5、争取政府抗旱资金3000元,新建板六组水井80立方米,解决65户饮水困难。

6、完成甲良村办公楼维修,投入资金2万元。

7、镇政府投入资金80万元完成甲良村2个路口和斗牛场及的建设。

二、主要做法与成效

(一)切实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县委县政府把甲良村列为县级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后镇党委镇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此项工作。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和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村支两委将工作责任落实到每位成员,分片负责。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要求,积极推进我村新农村建设工作。

(二)做好村级发展规划。结合本村实际,制定了《甲良村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甲良村农民增收远景规划和近期目标》、《甲良村党员发展规划》。

(三)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结合实际建立健全《甲良村工作制度》、《甲良村民主决议制度》《甲良村党员发展教育制度》、《甲良村党务村务公开制度》、《甲良村村规民约》等,达到民主管理的要求。

(四)完善组织活动阵地。一是着力抓好远程教育管理。明确“一村一大”为远程教育操作管理人员,完善相关设备制度、学习制度、站点管理制度,加强教学资源光碟下载刻录。

三、存在困难和问题

1、新农村建设的资金不及时到位,很多建设没有得到实施。

2、有部分小组的道路没有硬化,小组的道路硬化质量差,加上多年失修,损坏严重,凸凹不平。

四、下步工作重点:一是大力开掘和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根据群众的需求及时刻录更多的光碟给他们,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通过招商引资等形式,积极发展集体经济。二是加大创建示范点建设力度,努力打造“一村一品辣椒、西红柿等”特色产业,三是发挥党员的示范作用,通过出台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服务政策,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对有意愿创业党员创造有利条件,积极争取上级资金解决他们在创业中的实际困难,确保其创业有途径、有资金、有技术。四是切实加大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考察力度,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有利条件。五是继续争取上级资金解决拉料组、吊井组、甲言组、塘米上下组、拉干组、干广组板六组的路面硬化,为群众的生产生活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总结经验,虚心向各弟兄村学习,寻找差距,完善措施,狠抓落实,切实加强村级党建工作,带领广大党员和群众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甲良村党支部

白沙乡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篇7

一、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一) 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繁荣农村经济的发展

当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 其在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引起了社会生产关系的巨大变化。在新农村建设中, 农民群众是主体力量, 要想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积极作用, 必须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一方面, 要及时传达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路线、方针、政策, 提高农民的思想政治觉悟, 保障农村的经济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前进。另一方面, 要加强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扫除农村中不利于经济发展的陈旧思想意识和抵御不健康的思想文化观念, 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从而为繁荣农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 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党的十八大指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困难的任务在农村, 这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自从党的十六大报告正式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来, 我国在小康社会建设中取得了巨大成就, 而这些都离不开“三农”工作的有力支撑, 如果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 就不可能有全国的全面小康, 更不会有2020年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因此,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必须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从思想上引导农民, 使其能够正确地认识当前社会发展的形势与状况, 正确理解党在农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增强对党和国家的信任, 从而使农民自觉的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更好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和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二、当前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困境

(一) 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偏低和价值观念落后, 使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度加大

我国是农业大国, 人口数量多, 农民的文化水平低, 不易接受由社会体制、结构变革带来的科技进步和知识爆炸式的冲击波, 不能自觉的提高自身素质, 这就直接制约着我国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地不断深入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 农村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也发生了复杂的变化, 农民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也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由于市场经济和竞争意识的负面影响, 农民的小农意识复苏, 个人主义增强, 集体观念递减,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被抛之脑后, 甚至追求西方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 道德出现滑坡, 不能遵守农村原有的乡规民约, 漠视法律法规等, 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变得异常困难, 难以使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

(二) 农村党政干部和基层干部认识错位, 存在着重经济建设轻思想政治教育的倾向

目前, 农村党政干部和基层干部的思想观念中普遍存在着错误的认识, 把经济建设看作唯一目的, 认为经济建设搞好了, 农民的生活水平和思想认识自然会提高, 忽视了农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认识是行动的先导, 错误的认识必然会导致错误的行动。基层领导干部具有先锋模范的作用, 直接影响到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如果不能以身作则, 只搞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 不能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机统一起来, 在工作中必然会出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 必然会影响到其他农民的思想, 使这种腐化的思想滋生蔓延, 从而严重阻碍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违背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初衷。

(三)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单一和管理不善, 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覆盖缺位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和效果实现的程度如何, 在于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否根据客观实际和针对“三农”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发展, 提出符合农民思想实际、现实需求和自身利益相关的新内容, 并采取相应的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法。目前, 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单一, 方法过于刻板, 与农民的实际生产生活相脱离, 缺乏创造性, 不能解决农民的现实问题, 也不能回答农民思想认识上的疑惑, 从而得不到农民在情感上的共鸣和工作上的信任。另外, 由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 农民就业形式、劳动方式和地理位置的不稳定性, 导致部分村级组织不能对农民实行有效的管理, 使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不能及时有效地传达到每个农民心中, 出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覆盖缺位, 大大削弱了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

三、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

(一) 优化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对新农村物质方面的要求, 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 采取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 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 着力解决农民现实生产生活中的问题, 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 着力推进新农村经济建设, 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营造了良好的物质环境;“乡风文明”是新农村建设精神方面的要求, 建设乡风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就要提高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的建设以及发展农村教育, 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新农村文化建设中, 从而优化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环境。“村容整洁”是对新农村生态环境方面提出的要求, 当前农村居住环境差, 工业和生活废弃物乱排乱放, 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因此, 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 大力发展农村循环经济, 如沼气利用、秸秆还田、退耕还林等, 加大农村环境的保护力度, 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从而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管理民主”就是要坚持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村民自治制度, 改革农村现有的政治体制, 使村民自治发挥更大的作用, 增强广大农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 使人们真正意识到当家作主的权利, 从而保证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

(二) 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做好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关键在于建设一支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结构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首先, 要抓好乡镇党委、村党支部和村干部队伍的建设, 按照德才兼备、民主平等的原则, 做好选拔与培训工作, 要在思想上、纪律上、作风上增强他们的政治敏锐性, 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从而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和领导能力。其次, 选拔任用大学生“村官”, 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在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农村改革和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使大学生村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实现自身的价值。最后, 要充分吸收社会上的各种优秀人才, 把他们纳入到农村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中, 调动农村共产党员、致富能人、教师等积极性和创造性, 采取农村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专兼职结合的道路, 不断向农村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输送新鲜血液, 建设一支充满朝气与活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三) 建立健全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

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的工作, 要顺利开展这项工作, 就要建立健全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机制。首先, 建立健全以党和政府为主导的领导机制, 使广大党员干部在思想上重视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党和政府相关部门要制定相应的政策, 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和转变政府职能, 整合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务, 并面向农村实际,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在领导新农村建设中的核心作用。其次, 建立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调控机制, 包括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激励机制的建设要与农民的自身利益相结合, 发展农村生产力, 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 鼓励农民合法致富, 树立先进模范榜样, 逐步健全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激励机制的运行还需要保障机制的约束,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 只有激励机制是不行的, 还需要道德约束机制和相应的法律法规来保证新农村的建设。最后, 完善监督机制, 将监督机制与领导干部的考核机制相结合, 充分发挥农民群众和媒体舆论的监督作用, 通过各种社会舆论的合力作用, 将道德评价成为扬善抑恶的保护伞。

摘要:随着党的十八召开, 我国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加紧步伐, 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 其思想政治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因此, 在新时期, 必须针对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的困境, 采取相应的有效对策, 切实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使其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困境,对策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8

[2]刘建荣.新时期农村道德建设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3]胡锦涛.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4]袁鑫鑫, 张鑫.新农村建设视野下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探析[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2, 21 (3)

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篇8

白石前村共有126户,720多人,全村共有山地500多亩,田地450亩。全村以劳务输出和蔬菜种植为主。20xx年全村集体收入达1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达3900元。全村126户,已有122户建成面积达200平方的小楼房。

结合实际解决建设用地

白石前村是一个有几百年历史的古村,村中有500多间旧泥砖屋,且杂乱无序。要推进新农村建设,首先必须面对两大难题,一是建设用地,二是建设资金。

全村原有500多间旧屋,除保留祠堂古建筑围屋不动外,拆平500多间泥砖屋仅有1万平方米建筑用地,而全村126户建楼与配套公共设施共需建设用地近3万平方。

面对困难,在镇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下,在村党员为骨干的班子的有力组织下,党员干部经过细致的调研,深入思考,召开村民大会,讨论通过了村里的“第一号决议”:即村民的旧屋地不受侵害。经实地丈量面积不变,旧料归原业主所有。但由村集体规划建楼地的面积作价多除少补,除此以外,所有私人的旧屋、厕所、禾坪本属集体的地为私人所占,故一律连同村前村后臭水塘推平列入统一规划的建设用地。

在决议通过后,村党员干部迅速带头,组织力量把村旁的私厕、粪屋、禾坪及臭水塘等都填平,这样,就增加了1万多平方米的建设用地。

做土地文章解决资金问题

建设用地解决了,建设房屋及村中公共设施的资金从何而来,这又成为摆在村干部及村民前面的又一大难题。

村党支部集思广益,利用土地做文章,召开村民大会,又通过了村里的“第二号决议”:即坚持维护原联产承包责任地面积不变,将全村共450亩耕地的三分之一即150亩,连片分划到户为粮、油、菜自给用地,其余的300亩实行产业化经营,以租赁的形式给外商种马蹄200亩、给专业户种糖蔗100亩,每年所得租金归集体投入公共设施,农田水利建设和村民福利补助。

经过“二号文件决议”的实施,村集体每年除从土地鱼塘租金及林业收入达10万元以上。而农户在做到粮油自给之余,还给承租村土地老板做临时工,及外出劳力。该村每家每户平均2个人共有200多人到珠三角承包种菜,一年收入达4万多元。

精心规划推进新农村

在解决好建设土地和资金问题后,自20xx年开始,白石前村精心规划,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全村每年以20%农户建成楼房推进,至20xx年全村除4户特殊情况外,126户中有122户已建成2层10多万元的小楼房。

对于村10万元以上集体收入,村民小组长陈景坤告诉记者,村里近几年投入60多万元建成公厕、下水道、大小街道硬底化、村民活动中心,并对200多亩农地实施山水田村路综合治理,基础设施已逐步完善,改善了人居环境,又为生产发展奠定基础。此外,村里还利用村收入每个村民购买农村合作医疗,让村民大病不用愁。

围绕新农村建设做好农村工作 篇9

刘田喜

2006年第2期 ——特别策划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而长期的历史任务,是立足我国国情和当前农村工作实际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将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从我省实际出发,2006年应着重抓好以下6个方面的工作。

——以促进粮农增收为前提,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在当前,发展粮食生产的关键点是要促进粮农增收,切入点是正确处理好农民、政府、市场三者关系,使“农民愿种、政府愿给、市场愿要”。如果沿用过去由各级政府层层落实指标、依靠牺牲农民利益的方式来实现粮食增产目标,或者在粮食短缺时用价格刺激农民,而不是从根本上解决粮食收入安全和效益问题,发展粮食生产的难度将越来越大。因此,要将粮农的收入增长和国家的粮食安全统一起来,以促进粮农增收为前提,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是我省今后粮食策略的正确选择。2006年,应采取如下措施:一是完善促进粮农增收的各项政策,特别是要继续落实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和粮食直补政策,加大良种、农机具等生产资料的补贴支持力度。二是加大投入力度,支持主产区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三是扶持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增收,特别是在收购资金、税收政策、配套服务等方面加大对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

——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着手,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是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对湖北来说,主要应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更大范围优化配置农业资源和生产要素。我省农业资源丰富,在许多产品上都具有一定的优势。有关资料表明,目前湖北具有规模优势的农产品,按总产量在全国的排序依次为:第1位是油菜和淡水产品、第3位是水稻、第4位是蔬菜、第5位是生猪、第6位是柑橘。因此,应该集中力量重点培育这些优势产品和优质产品,因地制宜地形成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带。二是优化农产品品种和品质结构,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以满足市场优质化、多样化和安全性的需求。三是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培植壮大一批龙头企业,要树立做强、做大的思想,建好一个大龙头,带动一个大产业,要整合资源,加大扶持,突出抓好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千方百计地培植一批支撑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大公司、大集团。四是加快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尤其是要鼓励农业技术创新。

——以转移农村劳动力为重点,拓宽农民就业和增收渠道。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快

城镇化建设,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既是拓宽农民就业空间和增收渠道的战略选择,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我省转移农村劳动力起步较早,目前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已达560万人。在一些地方劳务经济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总体来看,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不快,组织化程度不高,劳务经济发展规模不大,农民收入中工资性收入不高,这也是我省农民收入难以快速增长的主要制约因素。为了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最近,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农村劳务经济的意见》,力争全省“十一五”期间每年稳定地转移农村劳动力80万人以上,到“十一五”期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达到1000万人。为此,各级党委、政府应加大工作力度,逐步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由无序向有序、由自发向有组织的方式转变,真正把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一项战略性任务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一是多渠道转移农村劳动力。要加大向省外劳务输出的工作力度,扩大劳动力输出规模;要积极探索境外输出领域,促进农村劳动力走出国门就业创业;要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外出务工者回乡创业。二是因地制宜,打造劳务经济品牌,依靠劳务品牌带动更多的富余劳动力转移。三是大力培育劳务中介组织和经纪人队伍,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四是加快实施“阳光工程”,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力争每年通过实施“阳光工程”培训50万人,组织社会培训50万人。五是营造发展劳务经济的良好环境,落实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的有关政策,放宽农民进城就业和定居的条件,依法保障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动力,继续推进乡镇综合配套改革。2006年,我省应在全面推进农村各项改革的同时,继续稳妥地推进乡镇综合配套改革,重点是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以转变职能为重点,切实把乡镇机关改革全部推进到位。从目前情况看,全省绝大多数乡镇机关机构设置、人员定编、党政领导交叉任职等已基本到位。下一步要在继续把乡镇行政机关改革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的同时,加快转变乡镇政府职能。乡镇政府要把工作重点放在政策引导、典型示范、提供服务、营造发展环境和维护社会稳定上,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努力建设服务型、法制型政府。二是以加快农村公益性事业发展为重点,全面推进乡镇事业单位改革。要全面推进乡镇事业单位转制,除农村中小学校、卫生院、财政所及规定的延伸、派驻机构外,乡镇其他事业单位要转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或服务组织,成为独立法人;全面建立乡镇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健全以钱养事的新机制。三是以编制实名制试点为重点,不断推进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改革。我省确定先在京山县等13个县(市、区)开展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试点工作,对机构设置、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编制实行公开化管理。

——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一是搞好乡村规划和整治,改变村容村貌,搞好生态环境建设,实现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二是加强农村教育建设,继续加大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力度,发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三是加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抓好农村重大疾病防治工作。四是加快扶贫开发进程,“十一五”时期,全省每年选择500个重点贫困村开

展整村推进工作,力争每年“搬迁扶贫”1万人。五是加快乡村道路建设和信息化建设,继续完善农村电网。六是切实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

——以完善村民自治制度为重点,加强农村政治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加快农村政治文明进程;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扎实开展农村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加强农村法制建设,搞好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造安全祥和的农村社会新秩序。■

白沙乡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篇10

一、创新发展机制, “三在三农”理思路

在2006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始, 区委、区政府通过深入调研, 请有关专家学者“会诊”, 普遍认为该区的发展现状是:农业仍然是弱势产业———农业不稳———综合生产效益低、增产自然条件差、产业化程度低;农民仍然是弱势群体———农民贫穷———增收渠道窄、文化水平低、生活保障低;农村仍然是弱势地区———农村落后——经济底子薄弱、基础设施落后、基层党组织职能弱化。基于这一认识, 区委、区政府决定从解决三农问题入手, 把解决农业问题的核心锁定在建设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上, 把解决农民问题的核心锁定在实现充分就业、提高农民收入上, 把解决农村问题的核心锁定在加强基础建设、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三在三农”的新思路。即:“三在农村”, “通”在农村———通路、通电、通电话、通公交、通自来水、通广播、通有线电视、通宽带、通沼气、通科技热线;“改”在农村——改俗、改灶、改圈、改厕;“美”在农村———环境美、生态美、生活美。“三在农业”, “调”在农业———产业结构调特、产业品牌调精、产业效益调高;“扶”在农业———扶龙头、扶基地、扶大户;“优”在农业———品质优良、产业优化、效益优先。“三在农民”, “智”在农民———拥有发展之智、科教之智、创业之智;“乐”在农民———身心健康乐、文化生活乐、公德文明乐;“惠”在农民———政策惠民、权益惠民、保障惠民。并运用这一科学思路指导米王村新农村建设工作, 进一步明确了建设目标。

二、创新规划机制, “一心六区”绘蓝图

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 是发展农村经济、塑造村庄空间布局形态、改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必要前提和客观需求。从米王村的发展现状出发, 采取政府推动、部门联动、乡村主动三措并举的新机制, 深入细致地进行前期规划设计, 实行“六步”循序渐进的新办法, 即:第一步讨论制定村级新农村建设总体、布局规划构思, 第二步测绘千分之一地形图, 第三步编制调查问卷、广泛征求群众意见, 第四步整村规划设计, 第五步初设成果评审, 第六步审核备案成果。在此基础上详细规划和勾画出米王村新农村建设蓝图, 提出了建设“一个中心, 六大功能区”的新布。培训室、文化广场、卫生所、超市、老年公寓等内容的公益事业服务设施, 满足村民对医疗、卫生、文化、体育、休闲、娱乐、集会等需要。商贸加工区:以星宇锅炉厂、陕西兴平贵妃泉有限公司、庆阳分公司为辐射, 布设商贸加工区, 规划占地1000亩, 可落户大小企业30余户;小康住宅区:以村部为中心, 以村组主干道和绿化带为界, 在村部东、南、西方向, 规划各具特色的小康住宅区4处, 每处5排200户。产业开发区:以北坳、庙门等组现有果树基地为中心, 规划果树面积达到4000亩, 占总耕地面积的50%。养殖小区和基本农田保护区:以兴旺肉杂鸡繁育场为中心布设全村养殖小区和基本农田保护区, 规划占地500亩建成各类养殖小区4个。通过新机制、新办法、新布局为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创新增收机制, 三大产业富农民

米王村原是全区有名的烤烟生产重点村, 十多年来, 全村每年栽植烤烟1900多亩, 实现产值380多万元, 发展优质烤烟成为农民的致富之路。2006年底, 烤烟生产计划取消, “产业转型”随之成为农民关注的焦点问题。为此, 村两委带领党员、群众代表多次赴陕西洛川、旬邑、宁县焦村等地考察学习。最终确定果、疏菜、畜为全村的三大主导产业。在积极争取区上政策、资金、技术等多方面的支持下, 着眼于培养懂经营、会管理、懂技术的农民为目标, 年组织农民人均参加各类技术技能培训3次以上, 累积培训800多场次, 在庙门、新庄、路东等8个村民小组重点发展果树产业, 两年间新栽果树2800亩, 累计达到4300亩, 占总耕地面积的52.9%, 人均1.2亩。同时, 村上及时讨论决定以瓜菜、养殖保农民短期内增收, 依靠庆隆、伟业脱水蔬菜厂, 以“果树间作瓜菜”发展蔬菜产业, 三年共签订甜椒订单6800亩, 实现产值680万元;以兴旺肉杂鸡养殖为依托, 按照“小规模、大群体”的发展思路, 带动发展养鸡大户8户, 年育雏鸡10万只以上, 饲养肉杂鸡4.7万只, 发展养兔大户18户, 养獭兔5300多只, 引进畜禽优良品种13个, 畜牧业年产值实现200万元, 纯收入79.9万元, 人均收入238元。初步形成了家家都有增收产业、户户都有增收项目、人人都有增收能力的发展格局。

四、创新建设机制, “三统一分”建农宅

小康农宅是新建设的最直接体现, 也是农村经济发展、实现现代文明的形象标志。区委、区政府在具体工作指导过程中, 坚持标准化建设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相结合的原则, 从米王村的实际出发, 运用“三统一分” (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标准、分户建设) 的方式, 遵循“三个结合”即把小康农宅同建设节约型社会相结合、同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同群众迫切要求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相结合, 因地制宜地采用“三种模式”即:城镇经营型、城郊宽裕型、农村安居型, 坚持“三个一批”即:新建一批、巩求, 该村三年累计建设小康农宅3处60户, 80%村组道路达到砂石化标准, 道路绿化率达到60%以上, 自来水入户率达到100%, 清洁能源使用率达到50%以上, 安全用电率达到100%, 电话使用率达到100%, 公益设施齐全, 极大地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准。

五、创新投资机制, 三帮一扶解难题

新农村建设既是农民自己的私事, 也是关系全区和谐发展的大事。以在全区全面开展“一帮一、手牵手”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主题活动为契机, 逐步扩展帮建的范围, 加大帮建的力度, 强化帮建的责任, 建立了县级领导干部、区直部门单位以及区内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民营企业等经济实体“结对帮扶”新农村试点村, 扶持残疾困难家庭的工作新机制。确定由1名县级领导、1个包村部门、1户企业、10名包村干部共同帮扶该村新农村建设和扶持残疾贫困家庭工作, 积极为该村引进资金、技术、人才、项目, 探索出了“以农民为投资主体、以项目整合资金为动力、以区乡财政配套资金为引导”的引资、融资、生资新机制。三年间共投入资金1108.6041万元, 其中省投资金150.5041万元, 市投资金10万元, 区投资金127.4万元, 整合项目资金171.6万元, 群众自筹资金649.1万元, 为该村建设加大了资金支持力度。富康果品有限责任公司根据米王村的资源和特色, 大力培育苹果产业, 依托自身加工、技术、品牌优势, 定期下派5名技术人员对该村果产业进行跟踪技术服务, 极大地带动一村一品经济势力的不断壮大, 使该村逐步建成了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的优质苹果生产新基地。

新农村建设的内力在于有一支能攻善做的基层干部队伍做龙头。为切实加强村班子阵地建设, 该村按照市区、提出的“六有”创建标准 (有朝气蓬勃的组织生活、有争创一流的工作目标、有考核评议的规范制度、有学习先进的良好氛围、有群众拥护的深厚基础、有坚强有力的领导能力) , 全面加强村级班子、村民自治组织、民主政治制度建设, 成立了社区理事会、监事会等村民自治组织和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民主理财小组等村务、账务监督组织, 制定了“一事一议”的民主议事制度, 民主管理更加规范化、制度化、正常化, 真正使“村官”成了“透明官”, 群众成了“明白人”。有了坚强的领导班子, 村上的各项社会事业建设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按照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乐有所去的目标要求, 目前, 该村建成标准化村部1处260平方米, 老年活动室1处42平方米, 村级多功能文化室1处42平方米, 科技网络服务中心1处42平方米等, 使全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五保老人供养率均达到100%。并通过米王村社区下辖的农民自乐班、协会、社火队等9个民间机构, 完善村委会的服务职能, 妥善处理村内各种矛盾, 推进“民主治村、和谐治村”的进程。

白沙乡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篇11

**县认真贯彻中央、省农村工作会议和市新农村建设动员会议精神,坚持从解决当前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坚持规划先导、示范先行,以办好**件实事工程为主抓手,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坚持县乡共建,保障新农村建设的有序推进。

一是加强领导,强化组织保障。县成立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县委农办牵头,从有关职能部门抽调专人办公,具体负责全县面上工作的协调、指导、督查、考核等工作。各乡镇、村(居)成立专门工作班子,明确建设标准,制定建设规划,建立建设台帐,按照进度,逐一落实。二是明确责任,强化工作保障。实行“部门规划指导,镇村组织实施”的工作机制。财政、农林、水务、建设、交通、环保、卫生、国土、民政、供电、广电、电信等部门要抽调精干力量,组成专门班子参与新农村建设工作,制定建设规划,具体组织实施和服务各个单项实事工程。三是加大扶持,强化投入保障。县财政扩大对农村的覆盖面,实施“三个转变”,即从全面扶持为主向支持年度重点村转变,从支持农业生产为主向支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并重转变,从支持第一产业为主向支持三次产业协调发展转变,对减免扶持政策均作出明确规定。从XX年起,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扶持、推进农民集中居住点等新农村工程建设。县财政返还各乡镇的土地出让金的**%用于示范村建设。对集中居住点建设中涉及的各种行政性规费,除上交省、市以外的实行全免,服务性收费减半收取。

二、坚持示范先行,形成新农村建设的带动效应。

启动实施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建设工程。一是明确建设目标。县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经济实力较强、农民积极性较高的*个村居进行先期试点,每个乡镇选择*个村居进行重点培植。在此基础上,积极稳妥地向全县面上推广试点建设工作成果效应,建立健全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确保每年新农村建设都有新的突破。二是科学编制规划。XX年底前完成所有村庄建设规划。目前已基本完成全县***个镇村建设布局规划,村庄建设规划和农民集中居住点建设各项详细规划正在编制之中。三是创新工作机制。实行挂钩式联系。县四套班子领导每人挂钩指导一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居)。实行选派式挂职。从县级机关选派科级后备干部和优秀年轻干部到示范村(居)挂职服务。实行结对式扶持。县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在示范村(居)规划、项目、资金、政策等方面提供支持、指导和帮助,开展结对共建帮扶。四是强化考评奖惩。从XX年起将新农村示范村(居)创建工作纳入全县三个文明建设考评目标体系的重要内容。每年底就创建完成进度情况进行验收评比。对进展较快的村居由县授予“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居)先进单位”,对责任部门授予“新农村建设服务先进单位”,对创建工作实绩突出的个人授予“新农村建设功臣”等称号。同时,对进展较慢的*个村居,给予通报批评。

三、坚持富民优先,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

一是实施农业标准化建设工程。制定一个省级地方农产品标准,建设二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老舍红镶边绿扁豆、樱桃谷肉鸭养殖标准化示范区),申报*个“三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建立起农业标准化三个工作体系(标准体系、监测体系、生产体系),建设四大特色产品基地(*万亩无公害浅水藕生产基地、*万亩无公害扁豆生产基地、****亩无公害番茄生产基地、***万只樱桃谷肉鸭养殖基地),创建*个放心农副食品产地(企业)。同时加强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力争建成优质粳稻、高品质棉花、林业、油菜、花生、浅水藕、无公害蔬菜等六大特色种植业产业带,三元肉猪、草鸡、山羊、菜牛、樱桃谷肉鸭等五大特色养殖产业带以及海淡水鱼、贝类、紫菜等三大规模特色水产养殖带。二是实施龙头企业建设工程。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兴办农业龙头企业,形成以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贸工农一体化格局。XX年要引进三资投入农业*.*亿元,新办投资***万元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家,新增市级龙头企业*家以上。三是实施农业机械化推广工程。推广插秧机***台,机插秧面积达*万亩,高效能收割机**台,精少量播种机***台等,农业机械化率达**.*%。四是实施造林绿化工程。新建成片林*万亩、农田林网**万亩、四旁植树***万株。同时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积极推进农村产业向园区集中,加快两个工业集中区、外向型农业经济开发区和镇村工业小区建设。加快发展农村现代服务业,重点搞好每村*个“农家店”建设。

四、坚持以人为本,壮大新农村建设的力量源泉。

大力实施新农民培育工程。XX年,劳动力培训要达*.*万人,全县**%以上的农户都有一个科技“明白人”。一是加强绿色证书培训、专业技术证书培训和乡土人才开发。全县**-**岁的农村劳动力要普遍掌握*-*门专业技术和技能。二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大力度组织、多渠道培训、全方位服务,深领域开拓,不断扩大劳动力输出范围和提高农民就业的能力,今年新增劳务输出*万人,全县劳动力转移输出人数累计要达**.*万人。同时围绕市场需求,培植响水缝纫、面食、挡车、化工等特色劳务品牌。三是强化农村经济大户培植。通过政策扶持、发展引导、环境保护等多种措施,让更多的农民拥有自己的财产,跨入中产阶层行列。XX年新增农村经济大户***多户。四是推进农民投资创业。通过创业辅导、管理咨询、典型示范、市场连接、“龙头”引路、“大户”带动等措施,吸引更多的农民进行投资性创业。XX年,全县农民自主创业人数新增****人以上,新增投资额*亿元;新增创业人员*万人,新增投资额**亿元。五是开展农民文明创评活动。开展文明标兵户创评活动和道德评议活动以及科技、文化、卫生、经济、法律、政策“六下乡”活动,不断引导广大农民自觉养成科学文明生活方式。

五、坚持协调发展,优化新农村建设的和谐环境。

一是实施道路通达工程。乡村公路铺设逐步向规划的集中居住点延伸。XX年要完成总投资****万元***多公里的农村公路建设。其中,县通乡公路**.*公里,乡通乡公路**.*公里,乡通村公路**公里。二是实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完成海堤防护一期和灌河堤防护工

程;大力开展河道河塘疏浚活动,疏浚骨干河道**条,村庄河塘疏浚整治**万方;启动**万亩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工程。改造中低产田*万亩。土地开发整理新增耕地****亩以上。修建农村农用桥梁**座。三是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大力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改善村卫生室服务设施条件,规范内部管理。加快农村饮用水设施建设,完成农村两座地面水厂规划选址、项目评审与设计审查工作。三是实施帮村扶户工程。建立农村特困人群医疗救助制度。XX年帮扶**个村,帮扶贫困户****户,户增超千元。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慰问活动,慰问困难群众****户。农村五保户供养率达到**%。四是实施文化建设工程。加快镇、村文化站改造建设步伐,初步建成县、乡、村(社区)三级文化网络,做好乡镇综合性文化站建设的启动工作,新建***平米站房*家,扩建*家。指导农民组建新型文艺团队。五是农村基层组织强基工程。实施“***”增智计划,组织**名村党支部书记参加大专、本科学历教育,对***名村干部及后备干部进行专题培训,对****名农村党员进行适用技术培训.县以“十二件实事工程”为抓手推进新农村建设

xs县认真贯彻中央、省农村工作会议和市新农村建设动员会议精神,坚持从解决当前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坚持规划先导、示范先行,以办好**件实事工程为主抓手,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坚持县乡共建,保障新农村建设的有序推进。

一是加强领导,强化组织保障。县成立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县委农办牵头,从有关职能部门抽调专人办公,具体负责全县面上工作的协调、指导、督查、考核等工作。各乡镇、村(居)成立专门工作班子,明确建设标准,制定建设规划,建立建设台帐,按照进度,逐一落实。二是明确责任,强化工作保障。实行“部门规划指导,镇村组织实施”的工作机制。财政、农林、水务、建设、交通、环保、卫生、国土、民政、供电、广电、电信等部门要抽调精干力量,组成专门班子参与新农村建设工作,制定建设规划,具体组织实施和服务各个单项实事工程。三是加大扶持,强化投入保障。县财政扩大对农村的覆盖面,实施“三个转变”,即从全面扶持为主向支持年度重点村转变,从支持农业生产为主向支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并重转变,从支持第一产业为主向支持三次产业协调发展转变,对减免扶持政策均作出明确规定。从XX年起,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扶持、推进农民集中居住点等新农村工程建设。县财政返还各乡镇的土地出让金的**%用于示范村建设。对集中居住点建设中涉及的各种行政性规费,除上交省、市以外的实行全免,服务性收费减半收取。

二、坚持示范先行,形成新农村建设的带动效应。

启动实施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建设工程。一是明确建设目标。县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经济实力较强、农民积极性较高的*个村居进行先期试点,每个乡镇选择*个村居进行重点培植。在此基础上,积极稳妥地向全县面上推广试点建设工作成果效应,建立健全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确保每年新农村建设都有新的突破。二是科学编制规划。XX年底前完成所有村庄建设规划。目前已基本完成全县***个镇村建设布局规划,村庄建设规划和农民集中居住点建设各项详细规划正在编制之中。三是创新工作机制。实行挂钩式联系。县四套班子领导每人挂钩指导一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居)。实行选派式挂职。从县级机关选派科级后备干部和优秀年轻干部到示范村(居)挂职服务。实行结对式扶持。县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在示范村(居)规划、项目、资金、政策等方面提供支持、指导和帮助,开展结对共建帮扶。四是强化考评奖惩。从XX年起将新农村示范村(居)创建工作纳入全县三个文明建设考评目标体系的重要内容。每年底就创建完成进度情况进行验收评比。对进展较快的村居由县授予“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居)先进单位”,对责任部门授予“新农村建设服务先进单位”,对创建工作实绩突出的个人授予“新农村建设功臣”等称号。同时,对进展较慢的*个村居,给予通报批评。

三、坚持富民优先,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

一是实施农业标准化建设工程。制定一个省级地方农产品标准,建设二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老舍红镶边绿扁豆、樱桃谷肉鸭养殖标准化示范区),申报*个“三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建立起农业标准化三个工作体系(标准体系、监测体系、生产体系),建设四大特色产品基地(*万亩无公害浅水藕生产基地、*万亩无公害扁豆生产基地、****亩无公害番茄生产基地、***万只樱桃谷肉鸭养殖基地),创建*个放心农副食品产地(企业)。同时加强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力争建成优质粳稻、高品质棉花、林业、油菜、花生、浅水藕、无公害蔬菜等六大特色种植业产业带,三元肉猪、草鸡、山羊、菜牛、樱桃谷肉鸭等五大特色养殖产业带以及海淡水鱼、贝类、紫菜等三大规模特色水产养殖带。二是实施龙头企业建设工程。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兴办农业龙头企业,形成以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贸工农一体化格局。XX年要引进三资投入农业*.*亿元,新办投资***万元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家,新增市级龙头企业*家以上。三是实施农业机械化推广工程。推广插秧机***台,机插秧面积达*万亩,高效能收割机**台,精少量播种机***台等,农业机械化率达**.*%。四是实施造林绿化工程。新建成片林*万亩、农田林网**万亩、四旁植树***万株。同时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积极推进农村产业向园区集中,加快两个工业集中区、外向型农业经济开发区和镇村工业小区建设。加快发展农村现代服务业,重点搞好每村*个“农家店”建设。

四、坚持以人为本,壮大新农村建设的力量源泉。

大力实施新农民培育工程。XX年,劳动力培训要达*.*万人,全县**%以上的农户都有一个科技“明白人”。一是加强绿色证书培训、专业技术证书培训和乡土人才开发。全县**-**岁的农村劳动力要普遍掌握*-*门专业技术和技能。二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大力度组织、多渠道培训、全方位服务,深领域开拓,不断扩大劳动力输出范围和提高农民就业的能力,今年新增劳务输出*万人,全县劳动力转移输出人数累计要达**.

*万人。同时围绕市场需求,培植响水缝纫、面食、挡车、化工等特色劳务品牌。三是强化农村经济大户培植。通过政策扶持、发展引导、环境保护等多种措施,让更多的农民拥有自己的财产,跨入中产阶层行列。XX年新增农村经济大户***多户。四是推进农民投资创业。通过创业辅导、管理咨询、典型示范、市场连接、“龙头”引路、“大户”带动等措施,吸引更多的农民进行投资性创业。XX年,全县农民自主创业人数新增****人以上,新增投资额*亿元;新增创业人员*万人,新增投资额**亿元。五是开展农民文明创评活动。开展文明标兵户创评活动和道德评议活动以及科技、文化、卫生、经济、法律、政策“六下乡”活动,不断引导广大农民自觉养成科学文明生活方式。

五、坚持协调发展,优化新农村建设的和谐环境。

【白沙乡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白沙中心小学教学管理经验交流10-18

白沙县青年志愿者招募倡议书10-12

上一篇:爱和自由孙瑞雪读后感下一篇:企业安全工作年终总结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