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教师的教学反思
8的分成学习中,孩子们在动手和合作之后都能按照规律(顺序)来读(背)分成,但在这里有一点处理得不够好:没有让更多的孩子把读背规律这点掌握好,在这里,如果我能多请几个小朋友用自己儿童化语言来叙述,可能对规律,孩子们会掌握得更好。
另外,学习9的分成,我又一次让孩子们摆学具,这里就出现了重复的现象,也错过了一个举一反三的机会。如果能处理成:直接出分成让孩子们运用刚学到的规律填数,可能效果会更好。
关键词:数学教师,一年级新生,养成教育
人们常说:“细节决定习惯, 习惯决定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由此看来, 习惯的养成对人生影响是多么重要。 从事了多年的数学教学工作, 在与学生的接触中我发现, 影响学生学习进步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学习习惯的养成, 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 例如:有些学生不会听课, 做事时注意力不集中, 不爱读题或读题时眼睛一瞟, 只读有数字的语句, 随便不完成作业, 忘带学习用品, 等等。 这些不良习惯形成的原因很多, 但大多是学生在低年段没有得到很好的养成教育训练造成的。 这就要求我们对新入学的孩子首先要做好养成教育训练。
一、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 而且对于刚刚走出幼儿园, 来到全新的环境, 老师是陌生的, 同学也是陌生的, 如何让孩子很快适学校生活, 教师就要做到事无巨细, 持之以恒, 明确要求, 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1.让学生介绍自己, 尽快熟悉同学, 熟悉校园生活。 教师明确基本的课堂常规要求, 让学生知道课堂上要干什么。
2.教给学生尽快认识各门课的教科书, 学会做好课前准备。
3.知道什么是上课, 会坐着上课, 眼睛看着老师。 知道发言要先举手, 回答问题时声音尽量大, 语速适中。
4.上课时注意听老师讲授, 思考同学的发言, 知道回答老师的问题, 会跟着老师的引导想问题。
5.会自己整理书包、准备学具, 带齐学习用品。 写作业时, 桌面上的学习用品摆放整齐, 注意写字姿势。
常规训练常抓不懈。 对新入学的孩子要先定好要求, 再提要求, 不能总是变化。 提出要求后就一直严格要求下去, 坚持再坚持, 直到学生养成习惯。 还要注意两点:一是常规要求不能提出的太多;二是做到后就要严要求, 不断检查, 及时表扬做得好、有进步的学生, 不断鼓励, 正确引导, 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低年段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 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并能使学生终身受益。 笔者做了以下尝试。
1.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低年级的数学教科书图文并茂, 设计了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境, 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与动机。学生阅读教材, 主动获得数学信息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主要渠道。现行教材配备了生动、实用性很强的课件, 但在课堂教学时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我先不出示教学课件, 而是充分利用教科书这一教学资源, 引导学生自己阅读课本中内容, 并设计了适合一年级学生特点的问题。 如:“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等。 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识字量少, 但有的学生认识的字较多, 我尽量鼓励学生自己读题, 实在不认识的地方教师给予帮助, 然后再出示课件进一步学习。 经过一学期的尝试, 初见成效。 学生已初步养成了主动阅读教科书的习惯, 只要听到老师说“现在把书翻到……”学生就很快翻开书, 按照老师的要求认真阅读。
2.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 在学习 “分与合”时, 知道了4、5的“分”之后, 提问:“你知道什么叫合吗? ”“你能用恰当的符号表示吗? ”学生积极讨论, 争相发表见解, 逐步得到可以用“+”表示“合”。 学习《6—7的认识》这一单元中“解决问题”时, 在学生自己阅读教材、 仔细观察后我设计了如下问题:“图里有什么? ”“完整地说出这幅图的意思。 ”“我们要解决什么问题? ”“怎样解答? ”学生很快按老师的引导回答了以上问题后, 再继续提问:“解答正确吗? ”抓住时机培养学生及时纠错的习惯。为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在提供思考材料的同时, 我注意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 让学生看到什么说什么, 鼓励学生说出和别人不一样的话, 在学生表述有困难时, 老师要教给学生一些语句, 但不能让学生机械重复。 在学生开始回答问题时要照顾到大多数学生接受知识的水平, 多留一些时间让大家思考, 等到已有相当多的学生举手后, 再根据实际情况, 让不同层面的学生回答, 允许学生出现错误, 经过大家争议得到正确结果, 这样更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另外, 在提问时要注意避免仅与经常发言正确的学生对话, 而要注意调动全体同学的积极性, 利用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动手操作等多种方法, 或在老师的引导下, 让一些性格内向、 羞涩的学生也有独立思考、提出问题的机会。
一、关于第一节课堂教学重要性
第一节课意味着教育事业的开始,对教师来说至关重要,也非常具有纪念意义。就学生而言,他们对未来的新教师充满了诸多的期盼和想象,并希望快点见到教师去印证下是不是自己心中的那样。从新时期儿童的心理研究来看,儿童对未知的新事物总是充满了好奇,总是满载期盼,又总是过多于羞涩。对不同教龄阶段的教师来说,上好第一节课具有不同的意义。首先,对于刚参加工作走上教师岗位的新教师来说,上好人生当中第一节课是人生教育事业开启的奠基石,是初次和学生接触的美好时光记载,所有的都是第一次具有纪念意义;对于老教师来说,上好第一节课是必然的,教师把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传授给学生,激起学生对学习知识的欲望,调动学生自主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第一次接触学生需要严肃中带着可亲,可亲中具有一定的严师风范,这样既拉进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又保障了学生对教师的敬重和对神圣教育事业的尊重。第一节课意味着美好的开始,对所有的教师都非常重要,我们要引起必要的重视。
二、关于学困生学生问题处理是否得当
在每一个班级里面,都会有学困生学习方面的问题存在。针对学困生的问题,教师要站在客观实际的角度去分析每一个学困生学习数学困难的成因,在分析成因过程中不可带有主观的个人因素。儿童时期的学困生问题,有多种因素造成的,但是绝大部分是客观原因造成的,比如儿童本身还处于无法控制自己的言行阶段;家庭原因;自身思维方式原因;学生之间的关系问题等。教师要同学困生进行面对面、心与心的交流,找出学困生的学习问题原因,并记录在案,而后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有效的对策对学生给予帮助且不断跟踪反馈,让他们从阻碍中出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关于注重培养学生实践活动能力
一方面,小学数学学科本身具有抽象性强和逻辑性强的特点,另一方面,小学生还处于身心发展阶段,无法分辨和控制自己的言行。基于这两个方面的原因,必将阻碍小学生数学学业水平的提高。这就要求数学教师从这个两个方面出发去寻求针对这两个方面的举措,经过小学数学教师的不断探索和总结,他们发现数学实践创新活动有助于破解数学的难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创建适合学生自由、快乐、友爱的学习情境,在知识讲解上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引入生活进数学的方法、创新思维发展的方法等开展数学教学实践活动,以实践助学习,以学习促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
四、关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共同发展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活动营造师生互动的教学情境,改变以前师生相分离的教学状态,在教学活动中注重让学生回归学习的主体,让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掌控者,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只是引导作用,双方共存于一个教学共同体之中。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不足之处能够引起教师的注意并促进教师去解决问题,从而促使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理论素养提升;另外,教师的新思维新方法有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和视野,让学生对数学充满兴趣去主动学习数学。
五、关于正确评价学生,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评价是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对教学活动的反思和总结,有利于新的教学发展奠定基础。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对教学评价提出了比较高的层次要求,就是要求教师要站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客观、公正、公开的评价,但是要转变评价内容,多采取鼓舞和激励的方式,让学生树立信心,尊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保护学生的身心发展。而批评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发展,更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教学评价中尽量不用,对于学生的不足之处给予指正就可。特别注意的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变化情况,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主创地位并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在进行评价活动的时候,针对教师掌握的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教师的意见和建议,给予学生以正确的引导,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是教学活动直接实施者,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是否能够顺利开展,需要教师对教学改革的正确认识和对待,可以说教师对教改的践行起关键作用,因此,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反思是有必要的,是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
反思这几节让孩子喜欢的课,我觉得首先得益于教材的合理安排。以往的教材往往是直接告诉学生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米、厘米是长度单位,1米等于100厘米等,学生缺乏对知识的来源、形成的认识、缺乏自己的体验,因此很难建立正确的表象,发展空间观念。
新教材在呈现长度单位厘米和米时,是让学生通过充分的活动,让学生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让学生了解知识的来源,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同时引出用1厘米的小正方体作为统一的单位长度,但每次都拿正方体不方便,由此引出直尺的认识、厘米和米的认识以及两者之间的进率教学。教材的安排能按照儿童学习数学的特点,还原数学生动活泼的建构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类似的创造过程,用自己的活动建构对人类已有的数学知识的理解。
反思本次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缺乏借助数学本质追问活动过程的技能,一年级数学物体的分类教学反思。组织教学教零乱。
首先,在“分一分”初步感知物体特征这个活中,大部分教学时间都用来安排学生的操作活动,所以首先要考虑的是组织教学问题,教学反思《一年级数学物体的分类教学反思》。一年级学生还不具备一定的自控能力,集中于学习活动的注意力维持时间较短,导致课堂纪律较乱。假如改操作为直接思考,转学生的“分实物”为“分序号”,也许这样组织便于老师把握课堂。
1.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惫。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也就成了负担。”所以,我一直在思索,怎样从一上课就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马上处于振奋状态呢?于是,我利用课件,让学生欣赏各种各样的表,学生非常感兴趣。学生看到各式各样的钟表露出喜悦的神情,通过听觉、视觉走进钟表的世界,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
2.抓住学生年龄特征,整节课我关注学生以有的认知特点,把教学内容清晰有趣的串了起来。充分利用好学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课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拨学具小闹钟,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密切联系实际。体现数学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注重学生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更贴近学生。
3.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使学生围绕问题畅所欲言,这样,同学间也有了相互学习的机会。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演示,并伴有声响和颜色的变换,能较好地帮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1~12个数字,分针和时针.我充分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演示,在仔细观察钟表后,学生发现钟面上有12个数字宝宝,12大格,还有长针和短针。于是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演示,并伴有声响和颜色的变换,较好地帮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1~12个数字,分针和时针。
一、厚学生主体作用, 薄教师主导作用
过去常以教师为中心, 视学生为接受知识的容器, 进行“一灌到底”的“填鸭式”教学, 是过于突出教师主导作用的极端结果.教师“独霸课堂”, 与“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这一理念相违背.新课程倡导凸显学生主体、关注师生情感互动的教学方式, “独角戏”、“满堂灌”的方式已被广大教师所摈弃.但是, 出现了另一种异化的现象:教学成了满堂的自主探索、合作讨论的过程.学生的各种感官调动起来了, 在教学过程中能动眼、动耳, 动口、动手、动脑、动情.而教师成了旁观者和没有明确指向的组织者, 无法履行“平等中的首席”职能.这样的数学课堂想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恐怕只是一厢情愿而已.
如何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呢?教师应克服“穿新鞋走老路”的心理, 寻求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平衡, 使学生的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
二、厚探究性学习方式, 薄接受性学习方式
高中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与练习, 高中数学课程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为主要特点的探究性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不仅仅是学习数学方式的改变, 而且通过学习方式的改变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创造空间.但是我们据此把探究性学习当作是学生学习中最为重要, 甚至是唯一的方式那就走入了误区.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接受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是两种主要方式.新教材里必修课程5个模块中不少知识是靠接受性学习来积累的, 选修课程系列里的基础内容如导数及其应用很多知识点依赖接受性学习方式.新课程强调“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是想找回其在课程中应有的位置, 而非放弃“接受性学习”.可以说, 两种对立的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 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三、厚能力培养, 薄知识传授
新课程强调课程的功能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一方面, 数学知识似乎没有了以往代数、三角函数、立体几何、平面几何的系统性.于是, 有些教师认为课程改革的重点是突出对能力的培养, 淡化知识的教学.另一方面, 因倡导师生互动, 使教师从知识的权威变为平等的参与者, 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被弱化, 也使一些教师在课堂里陶醉于自己创造的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的活跃气氛, 不知不觉产生了轻视知识的念头与行为.重视能力培养就可以轻视知识传授了吗?
要重视能力不能以轻视知识为代价.知识与能力是密不可分的, 没有知识作基础不可能形成能力.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都必须以知识作为必备条件之一, 没有知识基础或者不获得知识的学习是不成立的.数学课程的改革不是对传统教育的全盘否定, 也不是另起炉灶, 而是继承与发展.事实上, 新教材更加强调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强调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突出知识对科学发展、社会进步和经济建设的重要作用, 不是不要知识, 而是要更加重视知识.坚持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的原则, 知识与能力并重, 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四、厚电脑展示, 薄人脑演练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发展, 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正在加速, 普通高级中学的信息技术装备也在不断改善, 多媒体成了普通高中的基本设施.新课程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多媒体已逐渐成为目前教学技术手段的主流之一.它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 展示了数学的本质, 增强了学生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接受, 进入了仅凭借粉笔、黑板和教师一张嘴的常规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全新境界.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真的成了“时尚”.有的学校为了体现现代教学技术水平, 强行规定教师每节课要用计算机教学, 有的年轻女老师担心粉笔灰弄脏自己贵重的漂亮衣服而主动放弃粉笔与黑板, 教师上课很少有现场板书, 整节课教师只需动动鼠标, 师生一起“围着屏幕看”, 人机对话基本取代了人际交流.一旦计算机由辅助教学演变成了主宰教学, 教师原来的讲解与演练仅成了电脑的播放与展示, 学生自主探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因师生之间缺乏有效地沟通不可能及时反馈, 学生的笔算训练没有得到保证, 学生的思维发展也受到了阻碍.
关键词:数学教师;教学反思
一、什么是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全面、深入、冷静的思考和总结。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从而进一步充实自己,提高教学水平。
二、为何要写教学反思
1.促进思考向纵深发展
一般的思考,往往因时间、大脑遗忘规律等方面的因素,或者导致思考停留在一般或者还没思考出具体的结果就产生了搁置现象。而写教学反思,首先需要教师对在教学中引发了注意的教学现象进行认真的回忆,并具体、细致、形象地描述,形成对教学事件和个案的进一步比较细致全面的认识,为深入思考奠定了基础。其次,写反思的时候,因为要落笔,就需要对所思考的内容进行逻辑化、条理化、理性化的表述,促使思考具有一定的理性化。同时,对写下来的教学现象、个案进行思考,因为写得翔实,思考也会趋于全面。
2.促进教师对教育理论的学习
如果是一般的思考,往往是教师的思考不能够与理论的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导致思考的肤浅。而写教学反思,往往使人产生一种写得深刻一点的想法,在这种需求的驱动下,往往要参阅一些资料、翻看一些书籍,促使教师进一步学习,使自己的思考与倡导的理论结合起来,实现对理论认识的提升,从而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3.促成教师的经验积累和自我提升
一般的思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淡忘。而写教学反思,能够帮助教师把自己教学实践中的经验、问题和思考积累下来,使自己对教学现象中的典型事例和思考深深地記忆下来。因为写的积累作用,教师便真正成为了一个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理性思考的教师。同时,写下来的东西更方便与人交流,会促进教师更好地发展。
三、教学反思的内容
对一名数学教师而言,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反思
高中数学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数学。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学会“数学地”思考,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而对于教师来说,还要从“教”的角度去看数学,不仅要能“做”,还应当教会别人去“做”,因此教师对教学概念的反思应当从逻辑、历史、关系等方面去展开。
下面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以函数为例,从逻辑的角度看,函数概念包含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等以及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对称性等性质和一些具体的函数,这些内容是函数教学的基础,但不是全部。从关系的角度来看,不仅函数的主要内容之间存在着种种实质性的联系,函数与其它内容也有联系。方程的根可以作为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不等式的解就是函数的图象在轴上方的那一部分所对应的横坐标的集合;数列也就是定义在自然数集合上的函数;同样的几何内容也与函数有着密切的联系。
2.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反思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最大的区别是从“实际的算”到“理论的思”。当初中学生第一次走进高中数学课堂时,他们的头脑并不是一张白纸——对数学有着自己的认识和感受。教师不能把他们看成“空的容器”,按着自己的意思往这些“空的容器”里“灌输数学”,这样常常会进入误区,因为师生之间在数学知识、数学活动经验、兴趣爱好、社会生活阅历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使得他们对同一个教学活动的感觉通常是不一样的。要想多“制造”一些供课后反思的数学学习素材,一个比较有效的方式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地把学生头脑中的问题“挤”出来,使他们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暴露出来,使他们感到数学中的问题所在,以对数学有更深入的理解。
3.对数学教学的反思
课堂上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要围绕着学生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让学生唱主角,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学习的领路人。教得好本质上是为了促进学得好。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合乎我们的意愿呢?我们在上课、评卷、答疑解难时,自己认为讲清楚明白了,学生受到了一定的启发,但反思后发现,自己的讲解并没有很好地针对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只是一味地想要他们按照某个固定的程序去解决某一类问题,学生当时也明白了,但并没有理解问题的本质。
《折叠》这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数学与生活”部分的第二节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及展开图之后,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立体图形和平面展开图之间的关系,从而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建立表象,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学生今后形成较强的探索能力打下基础。
本节课的核心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因此,我在教学中采用了互动探究式教学。即我通过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课件出示长方体与正方体展开图,让学生观察、想象它们各能折成什么立体图形?再出示三棱柱的展开图,让学生继续观察,它能折成什么立体图形?)立足于“导”,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知识,再让学生动手折叠“小房子”、“三棱柱”等立体图形,接着展开房子,在图中相应位置标出天窗和门,再通过我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让学生主动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自觉地总结和掌握解决问题过程中所用到的思想和方法。
教学中,我创造机会,让学生充分的自由,学生通过互动探究获取新的知识、能力,经验与意识。课堂上,我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积极作用,学生自评、互评或教师评议让学生兴趣盎然,乐于其中,充分发挥教师角色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作用,使每位学生获取不同的经验与自信。
1、《认识图形》本节课例题教学比较简单,只要学生会根据图形的边数来判断出图形,但是后面的练习相比较而言有些困难,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自己探究并解决问题,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操作,我在课前准备了不少学具,如长方形纸、小棒,各种图形的纸片等等。
2、本节课我先让学生从若干图形纸片中找出自己已经认识了图形及长方形和正方形,让学生总结出他们的相似点,从而引出四边行的概念。接着再让学生把剩下的图形分分类,引导学生根据图形的边数来分类,最终总结出规律:有几条边就是几边形。从学生已有的只是经验出发,为学生探索新知做了很好的铺垫,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学生也更加乐意去学习数学,并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3、但是本节课在想想做做第2题和想想做做第5题的处理上不够恰当,浪费不少时间,练习最后一题没有来得及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要求学生用最少的小棒分别摆出五边形和六边形,由于教师对首尾相连的概念渗透不到位,因此学生在围的过程中犯了不少错误,主要表现为这样两方面:第一,相邻的两根小棒之间没有靠紧,之间存在一定距离;第二,有学生在四边形的里面摆一根小棒,认为是五边形。思考今后在这样的教学中,可以这样处理:第一,充分利用学生犯的错误,引导学生在错误的图形上进行修正,从而强调首尾相连,让学生对首尾相连这一概念有一个主观的认识;第二,可以在练习之前教师先示范、强调,然后再让学生模仿,练习。从学生的主体地位来看,个人认为第一中处理方法可能更有利于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也更能加深学生的印象,但是要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教师应不断提示引导。
关键词: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方法反思
【中国分类号】G623.2
传统的语文教学只是一味的约束学习的行为,甚至会约束学生的个性特色的发展,限制学生“动”的基本能力,强制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认真”听课,“认真”笔记,往往这样却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针对最新的课标改革和课程要求,教师在对小学一年级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反思总结,及时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特色创设具有生活情境的教学模式,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分组讨论学习,让学生亲身体验到课程的学习中,增加学生对语文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1.一年级语文教学的现状
1.1课程教学方式死板
鉴于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处于初级阶段,尚未接触过语文的学习,所以当前小学一年级语文课程的进度较慢,每天的课程要求较简单,基本上是要求煤炭识记四至五个生字左右。然而死板的教学模式使大部分学生在认识生字的时候仍然较为困难,教师的教学灵活度不够,使学生不能够真正的熟记生字的笔画和拼音。学生在课本中不能单独读出生字,也存在会读生字而不会写生字的现象,默写生字时会写错的问题,长此以往的生字学习会影响了学生日后的语文阅读和写作能力,无助于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1.2 家长忽视了一年级语文的重要性
对于学生语文课程的学习,家长往往忽视了其重要性,在日常的生活中没有关注学生语文生字的学习效果和朗读的基本功底,没有及时的发现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的问题,没有及时与教师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并没有介入而针对性的指导工作。
1.3写字能力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基本功,而且学生语文学习初期握笔写字姿势最为重要,然而家长和部分教师在一年级语文课堂上却忽视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正确引导和及时纠正,只是一味的追求提高学生的写字速度,只是注重写字教学的表面结果。
1.4家长在学生学习一年级语文课程之前就根据自身学习语文的经验进行了或多或少的小学一年级语文的学前教育,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词汇量,但是家长的教育因为没有正确的引导所以对學生的学习教育没有一定的规范性。这样,对于仍是一张白纸的小学生,在进入一年级语文的学习中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很难将其之前的固定的知识点改正,影响了学生后期的语文学习进度和学习兴趣。
2.教师在一年级语文教中的要点
2.1教师需要学习分析学生的差异性和个性特色,从根本上相信学生的语文能力并不断的鼓励学生积极学习。一年级的语文课堂上要针对性的布置任务,加强学生的思考思维能力,服务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性,让学生积极展示其特点并感受到一年级语文课程学习的乐趣。
2.2小学生的学习往往不稳定,有意而无意的会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而发生改变,会受自身情绪和兴趣的支配而发生改变,教师对一年级学生的语文教学必须要具有耐心,不断的鼓舞学生并督促学生不能在课堂上分心,通过小组活动和分析讨论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带动整个语文课堂的学习氛围。
3.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具体方法的反思
3.1识字课程加强纠错
一年级课程中是学生刚刚开始学习识字的课程,所以相对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每个课程的识字量的增多也会影响学生一年级语文学习的学习兴趣。
(1)课堂上要灵活运用学生的思维模式,根据大纲要求的自主学习方法,在识字教学之前让学生掌握明白学生自学生字的有效方法。教师可以发散思维,通过最简单的方法,比如借助顺口的拼音帮助学生识字,要求家长在课外和学生一起拼读生字词,加强学生的记忆性。
(2)在语文实践课堂上,教师需要采用多种方法检验学生生字学习的掌握情况,要不断的了解学生语文学习的动态。采取各种指导方法加强学生的学习效率,比如通过小组分组讨论、自由发挥组词、认识拼读同学的名字等方法加强学生识字拼读的能力。
3.2朗读课堂上要泛读、熟读课文
(1)课堂上要求每篇课文进行仔细朗读,课外要求学生尽量多的熟读,告诉学生正确的朗读标准后要求全部98%的学生可以熟读课文,甚至重要的文章学会背诵。
(2)教师必须要每篇课文范读,学生跟读,以便让学生领悟正确的朗读方式,尤其是难懂的文章教师必须要解释。教师必须要随时提问,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要让学生理解老是朗读时的语调、重读的词句,理解朗读课文的意义,学会通过朗读课文来正确的感悟文字信息,表达文字的中心思想。
3.3 教学方式多元化
一年级语文课堂教师必须要使课堂教学方式多元化,对于刚涉及语文知识的小学生来说,接触几百字的文章稍微有些难度,所以教师可以采取丰富多样的读文方式,比如说:师生对话,同学间对话、背诵诗词、,男女同学间交换读、小组间分段读,甚至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给予学生一定的朗读氛围和朗读兴趣。加强学生富有感情特色的朗读方式,提高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加深其对课文的理解和自身生活经验的体验。
3.4 写话
写话教学是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难点,因为学生的表达能力及理解能力尚不能较为灵活的通过写字的方式表达出来,所以教师必须要着重培养训练学生的写话能力。
课堂上要求学生先多读多说,其次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最后让学生通过自己学过的字词写出来。让学生课上课下都要经常阅读,丰富其写作内容,加强期写话的基础。另外,教师可以带动学生经常体验生活,感受自然,参加丰富多样的活动,组织故事比赛,锻炼学生的说话能力,最后让学生针对其参与的活动利用自己的语言写下来。
总结:
一年级的学生具有爱玩爱动的天性,其自身的学习自制力和约束性较差,在语文课堂上学习注意力容易受周围环境而分散,影响了其学习效率。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程相对比较重要,是帮助学生建立牢固其语文基础的重要课程,教师需要不断的进行教学反思,充分的落实新课标的教学任务大纲,以契合现阶段的小学一年级语文学习的特点,利用多样的教学模式、灵活创立课堂教学情境,提高小学一年级语文课堂的学习氛围。
参考资料
【1】王威威.小学教师教学反思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王乐微.小学语文教学运用反思性教学的体会及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0年07期
【3】梁为丽.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数学课程标准 》 也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笔者在实践教学中深深体会到数学操作的重要:操作能为学生的知识学习铺设桥梁, 能为学生的数学语言学习能起到辅助性作用. 数学学习离不开直观, 也离不开学生的实践操作, 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学习抽象的数学更需要运用操作作为学习数学语言的抓手和依托.
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据主导地位, 但语言的表达是起步阶段, 学生的语言没有任何的条理和逻辑, 更不会说完整的话, 数学味缺乏, 严重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和兴趣. 那么低年级数学教学, 如何凭借操作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呢?
1. 运用动手操作 ——操作过程是学生思维的直观呈现.二年级学生年龄小, 他们以直观思维为主, 不易理解抽象的概念. 虽然他们在平时的生活实践中已有一定的分物品的经验, 但缺少平均分物品的实践活动的思考. 因此, 他们对于“什么是平均分”、“怎样平均分物品”都感到比较困惑.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与童话世界出发, 选择学生身边感兴趣的数学问题, 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 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学习《认识平均分》时, 我设计了猴妈妈分6 个桃的情境.学生在知道猴妈妈要把6 个桃分给两个猴宝宝时, 借助于小棒去模拟分桃过程. 结果分的情况有: 1 个和5 个;2 个和4个;3 个和3 个. 前两种分法小猴有意见:不公平. 我让学生对照自己分的结果去思考:为什么这两种分法, 小猴都说不公平, 从而意识到这两种分法在数量上的特点, 两个盘里的桃不一样多. 只有两盘一样多, 每份都是3 个时分法才公平. 学生动手操作获得的感性经验在大脑里起到了帮助. 在分析数据特征后, 学生总结出:每份分得数量同样多是公平的, 平均分的概念就在操作实践中水到渠成出现.
2.转换语言文字——实物操作与文字语言可以积极转换.“8只桃, 每个小朋友分2个, 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数学的文字语言是简洁的, 学生并不能理解“每个小朋友分2个”的意思.教学时, 我让学生用小圆片代替8只桃, 把8个小圆片每2个一份地分, 看看可以分成几份?这样帮助学生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含义, 将文字语言转换成对学具的操作, 从而抽象成纯粹的数学问题.在操作中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8只桃, 每2个一份, 可以分成这样的几份?由于学生的学具是实实在在的物体, 是可视的, 而且动手分的过程已经得出了结果, 因此接下来学生的数学语言的口头表达就有了依据, 学生的表达就很丰富、有条理:8只桃, 每2个一份, 可以分成这样的4份.
操作是一种定向的心智活动, 其方向决定于教学目标.而学生爱动手并不等于会操作, 盲目地动手不但不能为课堂服务, 反而会影响整堂课的教学. 这里的操作活动对突破教学难点具有关键作用. 因此必须就操作内容给予学生一定的定向指导, 即在学生动手操作前安排一个定向指导环节, 使学生知道“为什么做”、“做什么”和“怎样做”. 在学生充分动手操作之后, 再学习用圈一圈表示每2 个一份的方法, 可以看出把8 只桃分成了这样的4 份. 有序地学具操作就是在引导学生学会有条理地表述数学语言, 这样学生不仅会做数学, 而且会说数学, 能有效预防数学课堂学生只会意会不会言传的局面, 能加强学生对数学语言运用的意识, 积极地将操作过程转换成文字语言的表达.
3.运用集体智慧——合作操作体现数学语言的丰富多样.二年级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是很欠缺的, 利用学生爱动手、爱表现的特点, 积极调动所有学生的参与, 让大家的操作为数学课堂的学习增加厚度, 在课堂的每个环节都让学生有内容说、有顺序地说、有方法地说, 让操作为学生数学语言的发展提供资源, 让合作操作为课堂教学真正发挥作用, 为学生数学语言的发展起到有力地支撑.
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 要突破除法学习的难点, 关键是理解“分”, 尤其是“平均分”. 平均分是认识除法含义的基础, 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 学生只有充分经历平均分物的过程, 明确“平均分”的含义, 并在头脑中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才能为认识除法建立知识的逻辑基础. 因此 “平均分”的教学对除法的学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地位. 课堂上, 我充分利用学具盒中的小棒, 这样做学生既动手又动脑, 在操作中探索规律, 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又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 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情感投入到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去. 同时让同桌互相表述自己摆小棒的思维过程, 学着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来表达自己操作的结果. 同时操作时能充分体现学生的合作精神, 在交流中学会学习, 学会分工、合作, 丰富多样的数学语言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的发展, 体验成功的喜悦.
如:按要求摆12 根小棒:每几个一份, 分成这样的几份?通过分、观察、思考和交流, 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全过程, 体现分法的多样化, 从而得出:把一些物体每几个一份的分, 也是平均分. 并从中发现规律:分的小棒总数是不变的, 每份的数量越多, 分得的份数就越少;反之. 另外每份的数量乘以份数就是小棒的总量. 大家交流时不会顺利表达数学内容, 有的只会说:那个越来越多, 那个越来越少. 经过别的同学的加工以及教者的点拨才能顺利地进行规范的数学语言的表达.这样的发现是在大家齐心协力的操作后发现, 而且这是引导学生探索发现规律的一个成功的经历, 对今后的学习起到引领作用.
1、学生学习兴趣高。不论是猜一猜、提问题,还是自己探求算法解决问题,大部分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这些数学活动中,感受到成功的乐趣,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2、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体验的时间和空间。本节课通过学生动手拨一拨计数器、算一算、写竖式,使学生体验到“36+23”的知识形成过程,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活动与创造,这样所学的知识记得深、记得牢。
3、体现算法多样化,注意算法的优化。算法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思想,鼓励学生学习算法多样化主要包括下面三方面:
⑴尊重学生独立思想;
⑵学生表达多样化;
⑶解题方法多样化,但不是让学生掌握多种解题方法。
《兄弟姐妹》是小学数学新教材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五单元整理与提高中的内容,教学目标是通过对同一个情景设置不同的问题,探索加减法的关系。
《兄弟姐妹》这一内容老教材中也有,老师们称之为:“一图四式”。在新教材中把“一图四式”比作:“兄弟姐妹”非常生动。我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了一副副生动,可爱的小动物情景图。学生们被一副副情景图深深地吸引,一个个踊跃发言,课堂气氛浓厚,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难题的欲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但是,由于上课时间紧,内容又是整理与提高中的内容,有一位学生在练习“9,6,3”三个数组成兄弟姐妹时,出现了6-9=3时,我在许多小朋友七嘴八舌的帮他纠正:“小数不能减大数”时,这位学生自己改正说:“9-6=3”后,当时我认为学生已掌握了现有的知识,只不过一时疏忽说错了。现在,我想:6-9在那时我可以再渗透一下,到四年级我们也会做6-9这一道数学题了。
一、读题从预读、阅读开始
在低年级的解决问题教学板块中, 从阅读开始关注读题的方法, 有计划地开展训练学生怎样读题可以将题读得通顺, 读得简洁明了, 不同的题型要用不同的读题方法。在读题前, 教会学生预读是会读题的必备环节。预读是指在开始读题前, 不管题目是以图画或者以图文参半或者以纯文字呈现, 都要从整体上纵观问题的大意, 并引导学生用一个词或一句简短的短句概括整道题的主要内容, 也就是核心问题。这样的预读准备, 恰恰让学生在预读中浏览题意, 大概意会核心问题, 找到解决问题的思维支点, 让思考有依托, 盘活数学思维, 避免解题伊始就无从下手的尴尬局面, 使学生体验到预读可以找到数学思考的切入点, 为后面顺畅的解决问题埋下伏笔。读题的过程有大概预读作伏笔, 有细节阅读作延伸, 这样的读题训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初始阶段就形成了细心读题, 通过鲜活事例帮助领悟题意的审题意识。
二、构建解决问题的模式
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 注重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 一步一脚印地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解决问题的五步骤, 构建解决问题的思考模式。这个思考模式是有别于机械的解题步骤的。这个思考模式是学生在细心读题后, 在理解了题意的基础上解决问题的一个思维程序, 这个过程中的五步骤不是机械固定的, 而是在客观的数学问题前, 进行数学思维的一个秩序。体现数学思考的有序性和逻辑思维的严谨性。这个五步骤的思考模式分别是一读题, 二找信息, 三写算式, 四答题, 五对了吗。其中的第五个步骤“对了吗”, 我敢于创新, 敢于打破传统程序, 在学生解决完问题后, 引导学生之间相互质疑, 相互解疑, 不仅留给学生交流的空间, 还在学生的交流中以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介入, 培养学生敢说、会说的学习能力, 真正的让学生体验自主学习的过程。由于比较注重检验, 反思这一环节得到很好的深化提升, 现阶段并没有出现传统教学中学生见题分类, 找出类别后对号入座机械解题的现象。反而是学生在检验中养成了学会思考、判断等良好的解决问题的品质。
三、数图
在一年级的解决问题教学中, 学生的审题意识得到了培养, 并形成了问题解决的有序思考模式。因此, 到了在二年级的解决问题教学中, 我把如何提高学生理解题意的能力设定为本阶段的训练目标, 数图的训练便是提高理解题意能力的有效途径。在一、二年级, 由于学生只学习了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 因此解决问题的类型有一年级的用加、减法解决问题和二年级的用乘法解决问题, 都比较简单, 而在一年级的用加减法解决问题中, 由于学生的识字量比较少, 教材中都用画图的方式呈现题目, 所以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都是通过直观看图、数图的方法帮助理解题目意思。从一年级的一个一个的点数到二年级的一个几、2个几这样一份一份的数, 这个数图方法的转变也应该成为课堂教学中的训练细节, 在数图训练前首先要引导学生认识用乘法解决问题与用加减法解决问题这两种题型的直观图特点。例如, 用加减法解决问题的直观图特点是分为两部分, 再由两部分合成一部分, 这样的图需要点数的方法去数图中数量。而用乘法解决问题的直观图特点是由若干个每份数整齐规律的排列, 数图中数量时可以整行地数或者整列地数。只要数出图中有几个几, 便可列出相关的乘法算式进行解答。
四、画图
“画图”是帮助学生理解题意的直观手段, 学生在阅读完文字题后, 用画图的方式, 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 这种重要的替换数学思想, 在画图中潜移默化的进行了渗透, 帮助学生体验替换策略的重要价值。例如:有6条小船, 每条小船坐了4个人, 一共坐了多少个人?去情景后, 引导学生用有序排列的一行行小圆点或其他图形呈现题意, 突出了符号化的思想, 并让学生主动用图描述出文字中有价值的数学信息 (6条小船, 每条小船坐了4个人, ) 将题意画成直观图的过程就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建立数学模型, 逐步使数学建模扎根于学生的心中。尝试在用乘法解决问题中体现“建构”—“解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审题的意识和理解题意的能力, 发展学生的思维。
从一年级的加减法问题到二年级的用乘法解决问题, 题型多了, 一道题的内容容量大了, 用图的方式呈现题目就有了局限性。因此, 二年级的教材中, 一些解决问题的呈现方式也逐步由直观图转变成了文字。那么从会看图到会看懂文字, 对于学生来说, 这是一个坎, 学生由看懂图到脱离直观的图去理解文字的意思, 这种变化是需要我们老师搭建帮助学生理解题意的平台的。因此, 在教学中, 注重从细节入手, 为学生搭建理解题意的阶梯, 从怎样数图到怎样说图再到怎样画图, 都要实实在在地引领学生走好每一步。
本节课根据我校的体育锻炼特色来重组教材。“校园自编兔子舞”是我校早操活动的内容之一,也是一年级必须掌握的一项健身内容。“兔子舞”动作活泼,节奏明快,富有活力,音乐感染力强,对场地及学生的舞蹈基础要求不高,易于操作。考虑到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对动作的理解和掌握较慢,只安排3个组合动作作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设计意图
本课以学习兔子舞的3个组合动作为主线,设计“开心模仿、复习旧知、快乐新授、分组练习、游戏巩固、快乐回放”等环节,环环相扣,采用编口诀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他们始终能够主动地学习、快乐地学习,较快地掌握兔子舞的3个动作组合的名称、路线、方向,提高动作的准确性,全面发展身体技能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教学过程
人数:36人 课次:第一课时
教后反思
这一节小学低年段体育课,主要凸显以下几个特点:
一、立足生活,整合教材
为开发校本课程,充实大课间的体育活动项目,丰富校园生活,笔者从学生的生活入手,根据“兔子舞”动作活泼、节奏明快、富有活力、集舞蹈、健身与运动为一体,具有较强趣味性的特点,结合一年级小朋友活泼好动的年龄特征,大胆探索低年级学生学习兔子舞的新教法。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模仿中、口诀中、合作中、游戏中较快地掌握兔子舞的3个组合动作的名称、路线、方向,提高动作的准确性、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敏度,提高学生的体能,有效完成教学目标。
同时,引导学生在跳兔子舞中体验快乐、在游戏中释放心情、在分组中学会合作,在展示中提高自信,在作业中课外延伸,使跳兔子舞日常化、生活化,促进学生的健康意识及锻炼习惯的养成。
二、面向全体,缩小差异
本课以学习兔子舞的3个组合动作为主线,设计“开心模仿、复习旧知、快乐新授、分组练习、游戏巩固、快乐回放”等环节,环环相扣,激发全体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能够始终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承认学生存在的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得到最好的发展,使人人都有“成就感”:优生体验到成功快乐的同时锻炼了组织能力;中等生在榜样的激励下自觉地进行学与练,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后进生在组长和教师善意的提醒和反复的辅导下也能体会到进步的快乐,在学练过程中努力克服困难,增强自信心,同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分组练习,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动作的准确性和身体的协调性方面都能得到不同层次的提高,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互帮互助的意识,增强自信心。
三、寓教于乐,教法创新
针对低年级的学生好动、爱新鲜、注意力难以长时间地集中、自控能力还处于一种较低的状态等特点,笔者充分利用游戏结合主教材进行教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兴趣,循序渐进、分层教学、逐个突破,让学生始终积极、快乐地学习,逐步提高动作的熟练程度,在练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通过对原有的体育趣味游戏“老狼、老狼、几点钟”这一资源进行开发,既达到让学生复习提高主教材的单个动作组合质量,进一步突破教学的难点,又能展示学生的个性,同时让学生体验在游戏中合作、锻炼,养成遵守游戏规则的好习惯,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数一数》教学反思
数一数的教学内容是第2、3页的内容,第2、3页是一幅美丽的画面,图中有教师、学生、鲜花、树木、楼房,人和物的数目注意用到10以内的各数。新教材丰富的教学资源,不仅将数扩展到20,而且画面中,每个数量出现了多种角度数的话,还会数出很多,这就给予学生创设了充分观察、探究的空间。在教学中,要注意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数画中的事物,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的能力,并不要求都数到,在学生数出以后能给及时正确的评价即可`。在和谐愉悦的探讨氛围中,了解学生的数数和认数情况。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使学生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数学是有用的知识,对产生亲切感,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刚入学儿童对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要给学生创造合作与交流的机会,给了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权,鼓励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数数方法进行数数。
《比一比》教学反思
《比高矮、比长短》是人教新标版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二课时,在实际生活中,长短、高矮联系较为紧密,而且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高矮的经验,一般他们都会进行直接判断。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组织了一个个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主要体现在如下两方面:
一、选孩子喜欢的活动,给孩子质疑的空间,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小学生学习的动力。我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以活动方式激发学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动手、动脑、动口参与学习。如:当学生已经会用谁比谁长谁比谁短来形容物体长短时,我故意拿出两支长短不同的粉笔,错开用手捏住一端,让学生猜一猜谁比谁长。孩子都喜欢猜一猜,一下来了兴趣,大部分学生脱口而出,说长出的那支长。但会仔细观察的孩子,却说不一定。我趁机让他说为什么,然后给大家看结果。在同学们看到结果与想象不一样的时刻,也就明白了那个学生为什么说不一定的道理。以此引出没有一头对齐的物体,不能直接判断谁长谁短,要让人一眼看出谁比谁长,最好一头对齐比。学生这时便会真正心服口服,以后比长短时不自然的就会用一头对齐的方法。
二、联系实际生活,探索比的方法,巩固比的技能。当学生学会了比长短、高矮后,联系生活经验,说说、比比身边的事物,以四人小组讨论的方式展开,合作交流。增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并在交流成果中,学生不断地体尝成功,欣赏自己的发现,感到“我行”,欣赏本组的发现,感到我们小组棒,看到全班的发
现,又会意识到全班同学都很聪明。这样既有助于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又能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教学反思
据我课前了解,我班的70名学生都已经学会了计算5以内的加减法,也会根据具体情境正确地选择加减法(熟练程度有差异),但是对“为什么用加法计算”“得数‘5’是怎么来的”之类的问题讲不出所以然。
“1~5的加减法的初步认识”教材安排了5课时,包括加法的初步认识和1~5的加法,减法的初步认识和1~5的减法,练习三。刚入学的孩子上课习惯尚未形成,自控能力差,需要有趣味性的学习方式。让一年级的新生投入到数学活动中的关键是调动起他们的兴趣,创造一个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情境。我利用坐火车旅游形式,将练习题串在一起,变枯燥的练习为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问题情境中的问题,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在练习中,通过用手指表示得数,将式子列在自己的纸板上,小组交流,抢答等形式,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都得到需要的数学知识。习题的内容上选择有生活味的、学生熟悉的情景,可大大提高他们的兴趣。比如点点人数,看看动物园,数数小蜜蜂,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注意,去思考,从而让学生亲近数学,喜欢数学,提高数学学习的能力。
《认识物体和图形》教学反思
一、创设情境,让情境贯穿课堂始终。
在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的数学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所以,我的开头便是创设了一个圣诞老人送礼物的情境,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上来了。而且在课堂的练习部分也加上了一个情境的延续部分,把学生反复练习摸以及到纸上找图形的活动变得丰富生动了,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有效的组织了课堂纪律。
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在自己的实践中不断的发现,不断的获得知识。
在低年级教学中,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所以,在设计的时候,我便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分类,按照规则,想怎么分就
怎么分,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只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教师就应当给予肯定与鼓励。再有,我设计了一个环节,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再说一说,捏一捏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让学生自己在动手操作的时候发现这些物体的特点,并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认识了这四种物体后,教师让学生举例子,让学生在生活找这些物体的影子,然后呢,拿出你喜欢的物体随意的玩,也是和他们最熟悉的玩具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而在最后一个环节中,加入了让学生看精美建筑的图片,孩子们情绪高涨,他们不仅从建筑中感受到了所学物体的美,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
总之,在本课教学实践中,既产生了我所意想不到的惊喜,也留下了值得我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1、在以后的教学中发现孩子都对球的特点掌握很好,但是对正方体和长方体不容易区分。例如:其中有一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孩子很容易认为是正方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我想,首先学具的准备太单调,没有一些特殊性的物体来启发学生,以次加深学生对物体特征的理解,来开阔学生的思维。如在操作环节上,老师可以放手让学生准备各种各样的物品,鼓励看谁带的样子多,加深学生对物体特点的认识,另外老师可以多准备一些比较特殊的物品,和学生共同探讨,引发学生一些思想的碰撞。
2、对学生的评价过于单调。所以在以后的课堂中,我会积极加强自己的评价性语言,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评价,如从学习态度上评价,从积极性上评价,还有的比如说从速度上,从动脑上,从今后的发展上,从思维的灵活性,对学生进行评价,再结合一些小奖品的利用,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压力,而且使学生更乐于去学习,获得了学习知识的成功感。
《分类》教学反思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了许多游戏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中,加深了对分类的认识,重点是让学生学会了选择不同的分类标准的方法。开阔性、活动性的练习让课堂洋溢着愉快的学习氛围,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获得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1、从生活切入数学,激发学习欲望。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生活背景越按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导入,容易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整节课始终注意从生活中取材,无论是整理学具、观察超市,还是开阔的练习,都赋予有趣的生活情境。由于是发生在身边的事例,学生很容易产生亲切感,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很自然地形成数学与生活的链接。同时开阔学生思维,让学生说说分类的好处、找找生活中的分类现象,使数学不只是局限在课本上,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应该为生活服务。
2、以游戏收获知识,调动学习兴趣。
《新课标》提出:“教师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游戏是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游戏让他们的注意力更持久,游戏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知识。因此,教学中努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数学游戏,使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数学游戏中来,在游戏中乐学,在获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同时,基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诸方面都能得到发展。如案例中游戏之一:比赛整理学习用品,让学生在整理的过程中认识到把文具分类摆放会更好看、更方便。在好胜心的驱使下,学生迫不及待地动脑、动手整理,不知不觉中巩固了所学知识。
在本节课的教学实践中,既产生了我所意想不到的惊喜,也留下了值得我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游戏中如何灵活、有机地处理好课堂中的“动”与“静”;如何让学生的思维更开阔、更活跃,形成更具生机和活力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反思
众所周知,每一个孩子都爱问为什么,每一个孩子都想探究一些秘密,根据孩子的这种心理,我多次采用“估一估,猜一猜”的形式,让学生在好奇中思考,在思考中得到逐步提高。如在教学时,我先告诉学生我一共有几颗珠子,左手有几个,让学生猜猜右手有几个,这样反复进行几次,学生就在“猜”中掌握了数的分解和组成以及加、减法,加深了对数的认识,为今后学习用数学做好了铺垫。在教学中,我注重对学生进行“用数学”过程的指导,让他们明确大括号和问题所表示的意义、重视学生亲身经历观察画面、理解画面内容、选择有用条件和恰当的方法计算的过程,以此让学生获得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和途径。
1.对于大括号的作用的很好体现。在引入大括号时我用课件演示出大括号,让大家体会大括号表示把两个或几个物体合起来,让学生用手势来演示,再让学生来说说你觉得大括号有什么作用,突出大括号的作用,体会大括号的意义。
2.在对进行加法和减法的对比中,我逐个出示,练习,再让学生观察对比这两组题目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让他们自己发现其中的不同,再通过他们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情况下用加,什么情况下用减,教师这时做一个总结,这样教学效果较好。
3.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应用于生活。课前我布置学生收集一组生活中表示数量是8和9的数据,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活动,亲身感受到了8、9的基数和序数含义,同时培养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学生对8和9已经有了一些的认识,已经掌握了数数的一般方法。因此,在教学主题图时我让学生通过观
察,自己找出数量是8、9的物体,并说明数量是8的物体用数字8来表示,数量是9的物体用数字9来表示,学生不仅初步了解了数字8、9的形成过程,而切培养了学生有序观察的能力。在前面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大小,已经掌握了比较的方法,在比较7、8、9的大小时,我没有讲怎样进行比较,而是让学生通过观察,直接用“>、<”表示他们之间的数量关系,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11-20各数的认识是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11-20各数的认识》在整个数的学习体系中具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它既是10以内数的认识和延续,又是100以内乃至更大的数的认识的基础,同时也为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学习打下算理基础。在本节课教学中我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特点设计了一系列动手操作和练习的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到数学学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一、通过充分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熟练数数,掌握数的组成。
研究表明,小学低年级学生必须借助图象、操作等形象的感知才能在大脑中形成相应的数学知识表象,然后通过表象的中介作用建立起相应的数学概念。教学中,我让学生自己摆小棒,在摆的过程中观察、掌握数的组成。这样的操作情景,使学生的“思维发端于动作”以动诱思,以思促动,“数形结合”、“情理互促”帮助孩子们在操作中体验,在操作中感知。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更重要的是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运用以前学习10以内数的方法,自主学习11—20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一方面培养学生类比迁移的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建构数学知识;另一方面加强了生生之间的互动,培养学生的相互合作能力。
总之,整节课中,我倡导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与动手实践的学习方式,在关注学习过程的同时,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自信心,增强上进心。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促使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并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更大的发展。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
时间对于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他们的生活、学习离不开时间,陌生是他们认时间、看钟表的方法是零碎的、不具体的,这就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提升概括科学地认钟表的方法。因此我在设计本课时遵循以学生为主体,引导他们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大胆表达,在主体探究中学会认钟表的方法。通过实际教学,感触颇深,反思如下:
成功之处:
1、课件引发学生的兴趣。我利用精美的课件,通过小朋友喜欢的小动物小熊入手,把大家带入钟表店,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新课的学习中,始终让小熊陪伴小朋友一起学习,当学生学的好时,让小熊来表扬他们,这比老师的表扬更能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大约几时教学中,截取了神州六号发射的实况转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充分感知,明白了只要接近九时的都可以估计成大约九时,同时让学生再次感受了祖国科技的领先地位,激励学生好好学习。
2、抓住学生年龄特征,整节课以玩为主线,把教学内容清晰有趣的串了起来。充分利用好学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课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拨学具,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 能力。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密切联系实际。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注重学生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更贴近学生。
不足之处:
学生会看钟表认时间,但根据时间拨出相应的钟表就有难度了。由于学生不是经常训练操作实践的活动,所以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不是很听老师的指挥,在活动中,学生的合作意识较差,从动手操作到自主探索到用语言文学表达出来,学生都无所适从。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反思:学习钟表不仅是静止的图片,也要会认识真实生活中的钟表,这就需要平时生活中的多观察,多练习了。想让孩子真正掌握,还需课后的大量实践。在教学中,仅仅教会学生书本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让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能感受到数学的魅力,热爱数学,主动学习数学!
《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教学反思
对于一年级数学来讲,计算是基础又是重点。我认为20以内的进位加法又要以10的组成与分成为基础。如果学生在此基础上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应该是没有阻碍的。所以,在教学9加几的时候,我先巩固学生学过的10的组成,让学生能很快的知道看到9的想到1,1的凑数是9,看到8的想到2。先让他们知道如何凑十,然后就加快口算、计算速度。直到他们非常熟练的找到5、6、7、8、9的凑数。接下来我就重点让学生掌握9加几的思考过程与方法。先引导他们想怎么样计算,要怎么样去想?没有料到的是,两个班都有一个学生都能按我预想的要求说出了计算的过程和方法。接下来我就对学生说出来的进行讨论,让全班学生参与,然后我再重点的讲解计算的过程和方法与道理。结果学生做起很得心应手,非常的感兴趣,原来要用数手指来计算的学生,现在能心算了。他们那高兴的样子啊,我看了有说不出来成功感。然后接下我并没有上新课,在9加几的上面多用了一点时间,让他们做得有味了,我才教学8、7、6、加几,在这儿我没有让学生按书上的要求进行思考的,我就直接让学生只想大数的凑数,但还是让学生明白也可以想小数的凑数,那样做要难一点。在课堂中加上凑十的儿歌,便于学生的记忆,并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学习的话,那最后面那一课时可能不要上了。由于学生在9加几的时候学得好,方法掌握了,后面的教学就是畅通无阻。通学生的练习来看,教学效果还比较理想 一、二班期末数学教学反思
回顾这一学期,既忙碌,又充实,有许多值得总结和反思的地方。在教学工作上,我努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并做好一切教学常规工作。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我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也从中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现将本学期的工作做一个小结,借以促进提高。
一年级的数学教材,就象是一本卡通故事书,每一课学习内容、每一道练习题都可以用一个小故事来把它表达出来,并把知识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当中,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但出现了一个问题让我很头痛——如何与学生沟通,曾经出现我在台上讲得嗓子冒烟,部分学生一脸茫然,所以我尝试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来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生认数和记数时,我采用具体形象的事物和一些有趣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为了让学生记住数字1-9的字形,我教学生背诵顺口溜:“1像粉笔,2像鸭子,3像耳朵,4像小旗,5像钩子,6像口哨,7像镰刀,8像葫芦,9像蝌蚪。另外,我很注重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本册数学教材的练习题中,有很多题的答案都不是唯一的。这就需要我们抓住时机,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勤思考。刚开始,当我问道:“谁还有不同的方法?”时,很多学生的表情都很茫然,所以这时,只要有学生能通过思考来回答问题,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当我讲《分类》这一课中的“做一做”时,大多数学生都分苹果、梨和桃子三类(3个苹果,3个梨,3个桃子),这时,有个学生胆怯怯的举起了小手,她说她是按图形分类的,我故作惊讶地问:“你为什么要这样分呢?”她说:“有3个三角形,3个圆,3个正方形,共有9个图形。”我当时借机说:“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棒极了!”并奖给她一个“智慧果”。然后,我 对其他孩子说:“其实这幅图还有不同的分法,谁还能做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经过这一启发,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最后一直深挖到根据不同颜色来分类。
还有就是加强学生的数学体验,例如在学习完加法的有关知识后,我让学生体会加法的含义,让他们自己举例子说一说,在什么情况下用加法进行计算。这是一个再体验的过程,是之前感悟的延伸,它促使了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再体验运用加法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体会加法的含义。让学生们明白,数学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更加热爱数学。同时,说的过程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大胆回答问题的能力。通过这样的教学,赋予数学内容以一定的感情色彩,将数学的知识渗透到童话的故事中去,从而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低年级的孩子喜欢受到表扬和鼓励,当孩子获得成功时,把拥抱和鼓励送给孩子,那将是对他最好的奖励.当孩子遇到挫折时,送给孩子一个拥抱,将是对他最
好的鼓励。把爱抚毫不吝啬地送给孩子,无需太多的言语,孩子会觉得享受到了无尽可的爱与关心,那会是他生活和学习的最大动力.。
【一年级数学教师的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几》的教学反思12-20
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平面图形》的教学反思07-04
一年级数学上《图形与位置》的教学反思07-22
一年级上册数学小猫吃鱼的教学反思09-13
一年级数学上册《5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11-26
一年级数学《找规律》教学反思06-15
一年级数学认识位置教学反思06-28
《文具》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10-04
一年级数学上册《退位减法》教学反思07-09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反思10-07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