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课题研究总结

2024-08-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有效教学课题研究总结(共9篇)

有效教学课题研究总结 篇1

从确定并提出“有效教学”课题研究以来,我已经进行了一年的实践与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现将研究工作做一总结如下:

一、教师专业素养得以全面提升。

1、我参与并系统地学习了有效教学的理论研究读本。

我带着问题学,在学中“用”,“用”中学,边学习边实践,边实践边探究,边探究边总结,“螺旋式”提升了专业理论水平。我结合自身学习实践撰写读书笔记,校课题组汇编成“学习心得集”。

2、解决了只关注课前备课,忽视课后反思的不完全备课问题,明白了教学反思的意义,开始养成了职业反思习惯。

我通过认真学习有效教学反思的理论,从国内外教育名家的成长经历史中明白了“教学反思”与“教育教学过程”的关系,“教学反思”与“专业成长”的关系,从自身的反思实践中体会到了专业成长的乐趣。我高兴地看到骨干教师们正在摆脱“教书匠”、“经验型”的老框框条条的束缚,开始迈步走向“学者型”、“科研型”教师。

3、初步解决了“备课”与“上课”两张皮的问题。

在课题研究之前,教师限于平时紧张的工作,大多数教师备课就是抄自己老教案或教案选,教师成了“抄写员”。大家讲究的只是书写工整,教案有固定的格式,缺乏反思与修改。教师备课只是为了应付教学检查,上课还是按部就班,陈旧老套或是像机械一样操作。现在课题组商讨:允许教师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备课,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备”一致。

4、解决了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两张皮问题。

解决了“备课”与“上课”两张皮的问题后,就较好地解决了我们教师写教案与潜心研究教材争时间的问题。传统的教案是教案,是教师教的程序。教师预设的问题往往是多而细,牵着学生鼻子走,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或者干脆遇到问题绕道走。现在教师增强了生成意识,在备课时尽可能少设定,多设想,在备课构想中尽可能渗透应变策略,把解决教学中的生成问题融入了备课构思之中。

5、系统地研究了课堂有效管理的策略,提高了教师课堂管理能力。A、实施有效管理的课堂管理策略(1)、课堂需要规划、有秩序的环境是实施有效管理的前提。

(2)、课堂需要鼓励,学生学习内驱动力是有效管理的生命体现。(3)、课堂需要协调,和谐融洽的课堂人际关系是有效管理的生产力。(4)、课堂需要威信,树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威信是有效管理的必要条件。(5)、课堂需要控制,课堂纪律是实现有效管理的重要保证。

(6)、课堂需要引导,创建一种对学习负责任的环境是有效管理的出发点。(7)、课堂需要安全,有效的课堂管理需要降低学生的焦虑。B、有效的时间管理(1)、在备课中明确教学过程中的时间分配。(2)、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调动不同感官,提高单位时间效率。(3)、把握学生学习的心理活动规律,科学运筹时间。

C、有效的作业管理(1)、趣味性与科学性。(2)、层次性与激励性。(3)、实效性与主动性。(4)、实践性与探索性。

6、备课的有效性增强。

向备课要质量,从某种意义上讲,课堂教学的质量取决于备课的质量。返璞归真,大家在有用、实用、有利于教、有利于学上狠下功夫。青年教师基本走出了自己不能独立备课的阴影,备课能力普遍增强。

7、常态课教学的有效性明显增强。大家都明白有效教学研究的目的就是要上好常态课,常态课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因此,现在随便你走进哪一位教师的课堂,都能让你听到比较满意的课。教师教学能力普遍有所提高。

8、作业布置走出了枯燥无味机械劳动的误区,趣、活、精、实代替了原有的题海战。

作业布置适量、适度,不搞滚雪球式重复练习的“一刀切”。基本题与综合题分层要求,书面题与实践题尽量兼顾,作业的趣味性明显增强。

9、许多教师已经养成了反思自己教学行为的习惯。

一课后、一节后或一单元后,都写了长短不一的教学反思,课堂教学的水分明显大大减少。

10、青年教师的网络运用技能和搜集有关课程资源信息的能力明显增强。他们中的许多人在研读教材后,都有上网查阅资料的习惯,合理制作课件已经成为他们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素质教育的整体水平显著提高

1、合作探究式学习走进了常态课的课堂。

过去只能在公开教研课上看到学生合作学习的方式,现在已经普及到各学科的常态课中。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平等对话、交流,学生学会了合作,参与课堂活动的意识增强,思维的潜能得到较大发掘,教室里消灭了专听课的“闲人”。

2、随着“有效教学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在我校的深入开展,我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不断提高。

近两年来,我校的教学质量一直稳中有升。在教学质量上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三、课题研究今后的设想与建议。

课题研究虽然有力地推动着我校校本研修和新课程改革实验的步伐,全面提高了我校教师的综合素质。但爱因斯坦说过:“科学绝不是,也永远不会是一本写完的书”。“有效教学研究与实践”是学校教学工作中的一个永恒的课题。它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怎样建立常态化管理机制、坚持不懈地深入抓下去值得我们去思考、去研究。

有效教学课题研究总结 篇2

师:同学们, 四季是怎样形成的?根据前一节课的学习进行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3分钟后, 汇报。

生1:地球公转。

生2:地球倾斜。

生3:太阳的直射和斜射。

师:好的。古人很早就对四季有所研究, 打开书本说说是怎样研究的。

学生打开书本, 简单讨论

师:看了这幅图你有什么发现?

生:夏季短, 冬季长……

师:古人的发现是真的吗?我们用实验来验证。这个实验应该注意什么?

生:椭圆形。

经过简单的谈论, 教师安排开始实验……

教师指导一组学生到讲台上进行实验, 其余小组分组进行并教师忙于讲台与学生小组之间巡回指导, 忙的不亦乐乎……

长达30分钟的实验……

铃声响起……

师:今天的实验我们验证了什么?

生:四季的形成与地轴的倾斜有关

生:与地球的公转有关。

下课!

这是一堂发生在笔者身边的科学课, 教师突出了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 同时我们也不难发现整堂课教师对于学生的活动并没有任何有效的小结与总结, 每一个活动都处于相对割裂的状态, 学生处于一种松散、自由的实验活动, 从而导致学生无法形成良好的知识系统, 科学素养的提升也非常有限。

【理论基础】新课标与建构主义理论

小学科学新课标指出:科学课是以探究式学习为主要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主动的学习者, 学习是学生对知识的建构, 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建构主义提倡一种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 它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 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认为教师是儿童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 学习主要通过交互来实现。

作为学生知识建构过程中的组织者和引导着的教师, 在课堂上如何实现有效的交互活动, 促使学生良好科学素质的形成, 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针对小学科学有效总结谈谈自己的一点思考。

一、有效总结的作用

1. 有效总结是科学有效学习的“保险箱”。

科学教学过程中, 学生的学习以探究活动为主, 与其他学科教学形式存在极大的区别, 学生往往高高兴兴上课, 稀里糊涂下课, 对于一堂课到底学的是什么, 作为小学生来说无法领会和掌握, 因此教师恰到好处的小结与总结对于学生科学知识的掌握尤为重要。是学生形成系统知识、突破课堂教学重难点的保障。

课例一:《杠杆的科学》

师:请2名学生玩游戏。谁会赢?

生:××会赢因为他是我们班力气最大的同学, ××是我们班力气最小的。

进行“大力士”比拼, 发现反而力气小的同学赢了。

师:为什么我们的猜测错了呢?

生:老师不公平, 因为距离不同。××很费力, ××很省力的。

师:刚才游戏中的道具科学上我们称之为“杠杆”。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杠杆的科学。

要研究杠杆, 必须认识杠杆的三个重要位置:支撑着杠杆, 并围绕着运动的点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点叫用力点。克服阻力的点叫阻力点。

“杠杆”“用力点”“支点”“阻力点”对于学生来说一些陌生的科学名词, 但是对于《杠杆的科学》教学来说是极为重要的科学概念, 教师结合有趣的小游戏适时地教学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表象, 形象而轻松地掌握枯燥的科学概念。很好地处理了课堂的知识重点。

课例二:《谁选择了他们》

场景一:两只墨绿色的青蛙在墨绿色的背景前快乐地跳舞, 一起跳到幕布后面;【改变幕布颜色:黄绿色】两只墨绿色青蛙带领4只不同颜色青蛙出场。

师:如果你是一条蛇, 你会最先吃掉哪只青蛙?

(扮演蛇的同学抓住了墨绿色的青蛙)

师:为什么?

生:墨绿色的青蛙在黄绿色的环境里最显眼。

场景二:幕布后出现另一只黄绿色青蛙, 两只黄绿色青蛙共同跳入幕布;【改变幕布颜色:黄色】两只黄绿色青蛙带领4只不同颜色青蛙出场。

天敌再次出动。

场景三:最后剩下的是与环境颜色接近的黄色的青蛙。

师:通过刚才的表演和青蛙体色演变图, 你有什么新的想法?

生1:绿色环境中绿青蛙容易生存, 黄色的环境中黄青蛙容易生存。

生2:只有适应环境的生物才能生存下来。

师:青蛙在繁衍过程中, 会有一些微小的变化, 这种变化的生物学上称为变异。 (板书:变异) 这种变异能让青蛙更适应环境, 就会传给下一代, 生物学上我们称之为遗传 (板书:遗传) 。

“遗传和变异”是一组生物学名词, 对于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但是作为小学科学教学如果将遗传和变异的规范概念灌输给学生, 将会适得其反。教师采用了形象的表演让学生明白, 在繁衍的过程中, 动物的体色会随着环境的变化, 将适应环境的因素遗传给下一代, 称为遗传。不适应环境的因素在自然的选择中逐渐被淘汰, 而这些微小的变化就称为变异。通过形象的表演降低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从而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组科学概念。

课例三:《谁选择了他们》

环节一:恐龙与魔鬼蛙的对比引入

环节二:青蛙的去与留 (略)

环节三:怎样体形的动物保温效果好实验探究 (略)

课堂总结:环境的变化影响了生物的生存, 生物通过遗传、变异来改变自身的结构、习性来适应环境。作为地球生物的一员, 让我们共同来保护环境, 维护生物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因为保护环境, 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师通过组织有趣的表演再现了蛙类体色的演变与周围环境颜色的关系, 利用科学的对比模拟实验有效地验证了体形与保温效果的关系。但是一节形式多样的科学课堂, 带给学生的身心的愉悦同时也给学生带来大量的、零碎的科学信息, 这些信息是不稳定的, 不牢固的, 特别是新旧知识的衔接需要一个及时有效的梳理, 因此有效的总结能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 形成知识结构, 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 引领学生透过游戏、实验的现象看本质, 找到本科的精华所在, 那就是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的科学法则。

2. 有效总结是科学探究活动的“润滑剂”, 是激发学生探究热情的“引爆器”。

科学探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需要学生持续的探究热情与强烈的求知欲望的支撑。如果科学课堂仅仅是单纯一个接一个的独立的活动组成, 会影响学生探究的热情。因此简洁而精辟的课堂总结是课堂的润滑剂, 不仅将课堂环节有效地衔接, 而且使学生将对之前的活动热情和情感更好地延续到下一个探究活动当中去。更有甚者可以将课堂的气氛推到最高点。

课例四:《谁选择了他们》

活动:青蛙体色演变表演

师:环境的变化影响了生物的生存, 而生物要想更好地生存下去, 必须适应环境的变化。青蛙和其它生物都是利用遗传和变异来改变自己适应环境。

师: (出示极地照片) 这是什么环境?

生1:寒冷的北极。

生2:面目的白色。

生:在这个环境中的动物应该用什么体色来适应环境?

讨论开展探究实验……

环境的变化与动物生存存在密切的关系, 对青蛙的去与留是一个很好的总结和归纳, 一张冰天雪地的图片以及不同体形的动物却将话题顺理成章地转移到了体形与保温效果之间的对比实验中去。而强烈的反差不仅缓解了学生课堂的思维疲劳, 而且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探究内容的激情。学生有了之前的知识铺垫, 思路也完全打开课堂顿时活跃了许多。

3. 有效总结是科学活动得以延伸的“催化剂”。

课例五:《昼夜交替》

课堂结束环节:

师:今天我们对昼夜交替现象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解释。并通过模拟实验的方法进行了验证, 尽管许多同学已经知道昼夜交替现象的形成原因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解释, 但是通过今天的研究我们却发现其中的**等解释都是合理的。看来, 我们对昼夜交替现象的形成原因要作出更加科学的解释, 需要进行更多的观察和实验, 需要有更多的证据。我们将在以后的科学课中进一步加以研究。

课例六:《抵抗弯曲》

课堂结束语:

师:这节课我们从生活中屋顶、高架桥等生活入手, 讨论发现影响材料抗弯曲能力的影响因素有很多, 今天通过对比的方法控制材料厚度的因素, 反复实验后发现材料的厚度增加, 它的抗弯曲能力就会显著增强。那么影响物体抗弯曲能力的其他因素, 我们可以在以后的学习中逐一进行研究也可以在课外小组进行。

这样的结束语不仅帮助学生回顾本堂课经历的“观察—假设—模拟—解释—得出结论”的完整探究过程。又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还可以激发起学生对科学探究方法更深切的理解。

二、有效总结的原则

1. 科学、准确。

课堂总结是教师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组织与表述, 它与课堂一般提问和互动不同, 它要求教师的语言更严密、更科学、更准确, 能为学生知识的建构起到良好的疏通与概括的作用。

2. 精辟。

课堂总结要做到重点突出、恰到好处, 并言简意赅。课堂小结作为学生知识梳理和提升的重要手段, 在每一个教学环节的期末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但是他所占的“戏份”却并不多, 因此精辟的语言却要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3. 承前启后。

课堂小结根据不同类型的科学课堂, 不同的教学环节所起的作用应是不同的。教师应根据不同的需求采用不同的课堂总结达到不同的效果。

三、有效总结的方式

俗话说: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课堂总结的方式没有固定的形式, 教师在遵循客观的教育教学规律的前提下, 可以根据不同的课型与不同教学环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不同的小结和课堂总结。

1. 归纳总结、承前启后式。

归纳总结式是指教师在小结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时, 运用准确、简练的语言, 提纲挈领地将新知识在学生大脑中经过“信息编码”而定格。如教学《我们来造环形山》一课, 经过模拟实验的方式模拟环形山在形成过程中陨石的特点以及环境的影响, 教师可以利用提问: (1)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 你能用几句话来描述一下“陨石撞击说”吗?学生通过思考回顾, 将再一次重现大小、轻重不同但都近似圆形的陨石以不同的速度、角度撞击月面从而形成大小不同、深浅不一、层层叠叠、大换套小环、但都近似圆形的环形山。 (2) 你还有什么疑问?学生从不同角度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如:有学生就问到:撞击月面后的陨石去了哪里?教师适时地引导新的探究活动。进而达到承前启后的效果。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课堂小结都需要承前并启后, 需要根据具体课题的类型来确定。

2. 图表式。

(1) 学生表格式。科学探究活动往往伴随着探究实验记录表的使用, 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形成具有个性的小组成果进行小结。如:

表格很好地体现了学生实验过程中控制变量的方法, 实验反复验证的科学性以及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教师通过指导学生解读表格信息的同时, 也能很好地了解学生对实验方法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板书式。利用结构性板书很好地反映了整堂课的教学探究过程与探究方法, 以及科学概念的形成过程。教学《昼夜交替》一课, 通过一节课的教学形成结构性板书如下:

教师利用这样的板书带领学生回顾课堂40分钟的“行程”, 让模拟实验的一般步骤与环节在每一位学生的脑海中重现。从而促进学生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的学习与掌握。

3. 活动式小结。

(1) 科学游戏活动小结。科学知识的学习来自生活, 更需要运用生活中去。如杠杆省力广泛运用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当中, 教学《杠杆的科学》一课最后的课堂小结可以做到首尾呼应, 利用“大力士”比拼游戏引入, 仍然利用解密力气小的同学轻松赢过力气最大同学的原因就是力点与支点之间的距离。并适时提出如果给你足够长的撬棍和一个足够坚固的支点, 你可以翘起整个地球吗?虽然这个游戏并不能真正完成, 但是通过五年级学生的思维讨论, 完全可以推测和讨论出相应的方法。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学生对杠杆省力特点的理解和掌握。

(2) 知识竞赛活动小结。同样是《杠杆类工具的研究》教学小结,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距离是杠杆省力与否的关键因素。教师可以利用大量的工具图片让学生进行抢答的形式, 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熟悉程度的训练。

4. 交流式小结。

科学课堂教学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讨论和探究活动。同时要让学生有机会去畅谈自己对科学的理解和体验。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见解和困惑。因此课堂小结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任何一次科学探究活动后的小组交流与集体交流时间教师都可以开展探究活动自评与互评活动。如三年级《磁铁》单元第一课, 为了养成良好小组合作习惯和探究规范, 教师在实验之前就可以提出关注同伴的要求, 实验时候进行交流和小结, 不仅养成学生良好的科学探究实验规范, 而且逐步形成学生与人合作的良好素养。

5. 科学故事式小结。

科学故事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 他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每一个故事背后具有丰富的任务结构, 历史背景等等。如教学《证明地球在自转》一课, 学生利用大量的生活经验证明物体运动的相对性, 并且利用摆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借鉴验证傅科摆所形成的夹角证明地球在自转的事实。教师可以利用傅科的资料让学生了解, 人类对地球自转的认知, 从而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热爱之情, 对傅科这些富有科学精神的科学家产生热爱的情感, 并给孩子心中埋下科学的小火种。

课堂小结同课堂其他环节一样是课堂有效教学中的必要环节, 也是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 课堂小结做得好, 不仅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所学的内容, 使学生的知识得以梳理、能力得以强化、学习方法得以归纳、思想情感得以升华, 而且可以给学生留下思考、探究的空间, 激发他们课后探究、学习的兴趣, 从而形成影响终身的良好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科学 (3~6年级) 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张燕境.教育学新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

[3]藩菽.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0.

写好教学经验总结的有效方法 篇3

一、见微知著,由表及里

初写教学经验总结最好是从常见的、单一的小教学环节入手,不能贪大求全,这是因为将精力集中在某一单项环节上获得的体会会更深。这也决定了写总结的范围宜小不宜大,如针对某节课的教学组织或教学重难点来写既能解决实际问题,又能真正积累教学经验;另外一个原因是有些教师一学年或一学期的工作比较平淡,要落实到一些具体的小环节上会得到一些新鲜而有用的经验。

见微知著是讲由一点而反映全局,由表及里,由事物的外部入手而抓住事物的本质。从“微”处着眼,从“表面”入手,只是一种手段,目的还是要“知著”,掌握大局,探求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与特征。不论是复习课还是新授课都要提炼出一条乃至几条带有规律性的经验来,这样才有普遍的推广价值与启迪思路的意义。如有的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以“问题”为基点,将教学程序设计成一个个问题,教师按照问题循序渐进地教授学生知识与技能,这种层层深入的方式带着学生不断地发现新的问题,又不断地解决问题,直到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同时也达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该教师在总结时将这种“问题”作为一条主线渗透于每节课的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初写经验总结的教师来说,从小处入手写教学经验总结能揭示基本的教学问题,给他人以某一方面的启示。

二、提纲挈领,分类简述

因教学实践周期较长,实验内容也很丰富,所以值得总结的经验也往往十分丰富,教师面对的经验素材纷繁复杂。对此,采用提纲挈领、分类表述的方法来写比较合适。如某位教师对于课堂导入有丰富的经验,经过自己的总结,该教师罗列了以下导入方式:直接导入法、故事导入法、情境导入法、激疑导入法等,该教师对导入法进行了研究与分类,并在教学实践中检验,根据不同的课型采用不同的导入方法,并针对某一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形成了自己的经验与特色。该教师将导入作为自己的研究点,对导入方法进行分类,总结出了适合自己的导入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意义。

三、鉴别比较,选择新题

写教学经验总结要选择新鲜的、富有时代感的,同时又切合教学实际的题目。教学实践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写教学经验总结也应该走上创新之路,力求充满活生生的新鲜气息。选择题目是目的,鉴别比较是方法,这主要体现在:

1.把个人的实践以及由实践而产生的总结主题同别人的实践以及由实践而产生的总结主题(主要指已发表的)加以比较,从而鉴别出是不同的内容或者相同的内容,为自己的写作开阔视野。做这项工作大有好处,可以使我们少走很多弯路,进而寻求研究的“捷径”。经常搞教学研究的教师会有这样的体会:自己煞费苦心在实践中刻苦摸索,总结了一套“经验”或“方法”,但遗憾的是,这些“经验”或“方法”要么过时,要么与别人的结论相重复。这样的经验总结就没有多大的借鉴与学习价值。

2.把有些不属于教育教学方面的课题同教育教学课题联系起来鉴别比较,也能使我们受到启发,辟出新路,提出新见,给经验总结注入新的活水。经验本身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我们完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因此,通过鉴别比较,我们可以从实践活动中挖掘新的内容,选择新的题目,阐述新的经验。

3.教师个人的教学实践活动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经验也在发展变化。因此,我们有条件也有必要把前阶段总结的经验同后期的实践活动或总结的经验加以比较分析,这样前后联系起来考虑,也会有新的发现,也可能提出新的真知灼见。

四、理论渗透,重在剖析

经验总结不是把教学形式与活动内容罗列起来,而是抓住主要的、有特色的内容,在理论的渗透下,剖析出规律或教学观点。可以说,写教学经验总结离不开理论的渗透与指导。渗透是指理论与实践活动要融为一体,密不可分。渗透是基础,剖析是关键。理论渗透最好是深入浅出,用通俗简明的语言表达。必须明确,写经验总结与写专业学术论文有些不同,前者是在事实的基础上加以概括,是对实践本身的总结,后者是理论上的进一步发展,着重理论分析。

教学经验总结要多些理论的渗透,需要教师平时多读书,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去指导自身的教学实践,用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去检验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写出更有理论水准的教学经验总结,这样的经验总结不仅能归纳出实践的意义与价值,也便于读者做出深入的思考。因此,经验总结中的理论内容始终处于指导地位和引领地位,而不是处于被论证分析的地位。总之,理论因素应潜藏在实践活动的归纳与叙述之中。

有效教学课题研究总结 篇4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形式,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的主要场所。它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因此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线。经过一学期的研究与实践,下面是我个人的几点看法:

1、改变教学观念是提高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关键。

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不更新观念是行不通的。新课改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中心,要全面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课堂上要把机会交给学生,给学生展示的机会。要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要关注学生的体验和感悟。这在老一套的教法中是做不到的。

2、课堂的有效性教学离不开集体的分工与合作。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 对课堂的有效性教学的研究是离不开集体的分工与合作的。不同的教师具有不同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模式,只有把大家的缺点和长处一起拿出来,才能总结出最佳的教学和学习效果。这样做不但减轻了教师工作的压力和时间精力过多的投入,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教师科学研究的能力。

3、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工作的重心。在新学期开始的时候,我们都会鼓励学生为自己确立学习的目标,并把这一目标落实到每堂课的学习中。学生有了目标,就有了不断奋进的动力。而且我们在围绕同一个语言项目时,会提出不同的要求,时刻鼓励学生的冒险和创新精神。在课堂的交互活动中,减少做这做那的死规定,尽量多给学生一点选择。这些做法的转变为我们这次课题研究带来了新的活力。只有增加对学生的投入,才能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乐于参与课堂的研究活动。

有效教学课题研究总结 篇5

课题研究总结:如何有机整合三维目标进行有效教学

课题研究总结:如何有机整合三维目标进行有效教学

为了更好的实施《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整合三维目标的研究》区级课题研究课题,我们高年级组实施了《如何有机整合三维目标进行有效教学》小专题,旨在初明确课题研究的方向和发现三维目标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所做的工作

1、实施《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有机整合三维目标进行有效教学》的小专题研究。

2、以小专题为平台,进行集体备课、课堂研修,最后通过教师和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问题,形成调查报告,最终确立区级课题三年内研究的子课题。

3、通过网络学习、讨论研修、理论培训,增强理论知识。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4、对课题研究进行明确分工。

二|、具体实施及取得的初步经验。

(一)学习教研计划和区级课题方案,使教师和领导能得以重视,并进行明确分工。

1、领导机构:

组长:曹x

副组长:苏x 马x

成员:冯x 朱x 负责:

(1)安排人员分工,联络指导教师。

(2)深入课堂听课,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协调各项研究工作。

2、研究机构:

组长:苏x 马x

副组长: 冯x 朱x 2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负责:

(1)设计总体计划、研究方案。

(2)收集整理研究资料、研究数据,对研究情况进行分析、指导、参与研究教师: 王x 杨x 马x 陈x 李x 田x 马x 马x

负责:参与教学实践,写出活动方案,活动反思,个案分析,研究论文、阶段性总结

3、人员分工:

苏x:(教务主任)主要负责课题研究工作的组织与管理、长期方案的把握以及理论指导、方案的审定、修改,文字资料的上传。

马x(课题负责人):负责课题阶段性研究内容、结题报告的撰写、负责课题研究活动的组织开展、检查研究教师活动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情况。

冯x:视频资料上传、撰写教研简讯、关注教研动态。、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朱x:负责课题研究活动记录、(学生篇)三维目标调查问卷及书写调查报告,收集与整理课题组阶段性小结

田x:负责课题研究(教师篇)三维目标调查问卷及书写调查报告,收集与整理课题组阶段性小结

马x、杨x、李x:负责三个年级专题教研活动方案制定、活动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及各年级专题的阶段性总结报告。

王x、马x、陈x:承担研究课及收集整理各年级成功落实三维目标的个案集。、课例。

马x:文字资料的打印和装订。

(二)调查问卷 找出原因

调查我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三维目标落实的现状,以问卷、访谈、听课、研讨会等形式对老师进行三维目标落实的情况调查,通过问卷、访谈、听课、座谈会、测试等形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方式,对现行教材进行研究,分析老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材对落实三维目标诸方面影响的成因。在教育教学中只有知识、技能,过程、方4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融为一体,才是有生命的,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但是反思当前的课堂教学,存在着大量三维目标离散的现象,具体表现在:

1、三个维度的目标顾此失彼:过多追求语文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训练,忽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过早开展形式多样的非语文活动,忽视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2、三个维度的目标南辕北辙:过程与方法目标和知识与能力目标不吻合;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不相符;知识与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不一致。

3、三个维度的目标油水分离: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和过程的展开、方法的学习分离;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分离;过程的展开、方法的学习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分离。

这次阅读测试不仅考查学生知识与能力目标的达成情况,更是考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两个目标是否到位。我校高年级18个班学生参与测试。现把试卷内容摘录如下: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阅读材料一(教材上的): 美丽的小兴安岭(片断)

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岛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树林,树林里栖息着各种海鸟。遍地都是鸟蛋。树下堆积着一层(厚厚)的鸟粪,这是非常(宝贵)的肥料。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

2,这段话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写的,具体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几种景物。

这道题得分率为99.5%全年级有二十二个同学没读懂,胡乱地填写景物的名称。这些练习题是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到的,所以,学生的答题结果令人满意。

同是阅读,为什么学生的成绩却反差甚大呢?试题超出大纲的要求吗?没有,“根据意思写词语,接着进一步提高要求,让学生从文中找反义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这些题非常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与三上学段的教学目标是吻合的,为什么课内的阅读能力不能很好地迁移到课外阅读中呢?我们不得不反思自己在课堂教学中三维目标的落实情况。“知识与技能”的目标是每个老师都能达成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到底落实怎样呢?这次测6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试给我们的阅读教学敲了一个警钟。

究其原因,其中很大部分是因为很多的教师只是形而上学地去理解所谓的“三维目标”。没有认识到三维目标的教育价值,没有弄明白三维目标的内在涵义,没有理清三维目标的内在关系……根本没有理解到“课程目标应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也就是说三个维度的目标不是简单叠加,而是一个有机整体,是不可分割的,是彼此渗透、相互融合的,应统一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统一在学生发展的过程中。

(三)、案例研究,发现问题根本。

本学期,我们通过对韩乾老师执教的《我最好的老师》一课,采用集体备课、听课、评课、议课等形式发现,我们的教师在课堂上只关注了学生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从整堂课来看,学生发言不主动、对文本的理解泛化,也就是说学生真正没有融入文本之中。教师在备写教案的目标设计上,只是提到了本课教给学生的内容,没有深入到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设计,将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和过程的展开、方法的学习分离;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分离;过程的展开、方法的学习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分离。存在知识与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不一致。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四)反思总结学习,明确方向。

我们发现要解决以上诸多问题,首先要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将三维目标的内涵正真领悟透彻,三者的关系分清分明确,孰重孰轻,要让每一位老师心里有杆称,同时,要加大教研的时间,花时间和精力进行研究,最主要的是想办法调动教师研修的积极性。为此,我们进行以下工作:

1、理论学习,提高认识

(1)、正确理解三维内涵

A、知识与能力目标。“总目标”的6-10条是对课程中知识与能力的具体规定,是“知识和能力”教学的基本依据。我们要深入钻研新课标,了解新课标中的知识能力要求与旧大纲比较有什么变化,从而正确把握新课程“知识与能力”的要求。如,阅读教学,旧大纲要求“能理解主要内容,领会中心思想,有一定的速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新课标则要求“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此外,还有阅读量阅读速度方面的要求,以及强调积累与语感的培养,这是旧大纲所没有的。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B、过程与方法目标。这是新课标所特有的。“总目标”第五条是有关过程与方法的要求,倡导“探究性学习”,强调在实践过程中学习。“过程”,重在“亲历”。“识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等,都要让学生亲历过程,在过程中学习,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生活世界的一部分。“方法”,应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应伴随着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情感的体验,审美的陶冶,如影随形,而不能游离其外。中外教学史说明,独立于具体的知识技能学习的“方法”是很难产生迁移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现的是语文的人文性,强调的是给学生广博的文化浸染,内涵比起旧大纲“思想性”目标要丰富得多,深刻得多。“总目标”1-4条是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具体要求,涵盖传统的思想教育的精华,以及生命意识、现代意识、多元文化、国际理解和语文学习兴趣、信心、习惯的培养。

(2)、理清了三维之间关系

在新课程中,三维目标是主要矛盾,知识与能力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能力,这是无庸置疑的,没有“过程与方法”的目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也将难以落实。在兼顾其他二维的情况下,知识和能力的坚实牢固,是语文新课程追求的目标。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3)、整理急需探究的问题:如何整合三维目标,确立子课题。

新课标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提高。”教学中,我们要做好三维目标的整合,而不是把三个维度简单地叠加,要以“知识与能力”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充分地体现在过程和方法中。新课标中的“课程目标”处处为我们整合三维目标提供了典范。如,第一学段“口语交际”第6条规定:“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自信心”“积极”“感兴趣”是情感、态度的要求,“表达”“参加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是技能方面的要求,而“参加”“发表”就体现过程,如何讨论和怎样发表意见则体现学习方法地要求。

因此确立的子课题初步有:

1、教学时在拟订三维教学目标时,我们如何对三维目标的整合?

2、加强目标意识,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学习目标

3、在四年级阅读教学内容中,如何使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有效渗10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透落实三维目标

4、注重朗读,重视朗读体验,升华情感态度,使三维目标有效落实

5、夯实“双基”,有效有效落实三维目标

(五)6、根据课型结构,整合三维目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总结 篇6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总结

新一轮课程体系改革如火如荼,语文课堂教学花样翻新,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教学?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此,我们学年组在本学期着手开展了本课题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效果。

具体措施:

开学不久,我们二学年课题组三位成员依据课题方案和教学实际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课题研究计划,明确本学期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即:第一课时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的有效性研究。每月三个老师轮换上研讨课。老师们都能认真钻研教材,开展集体备课,精心预设教案。在研讨过程中,我们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集体备课,确立教案——认真听课,详细记录——专题学习,展开评课——集思广益,达成共识。我们将本课题作为学校教研组研究的课题,每次的活动都扎实有效。

点滴收获:

心理学研究表明,幻想是儿童的一种天赋和本能,富有幻想、好奇心强几乎是所有儿童共有的心理特性。在低年级教材中童话占很大的比重,而童话这种文体,正是以其幻想性、可读性,牢牢地吸引着少年儿童的注意力,使他们产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如何让学生学得生动、有趣,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呢?通过学习很研究,我们一致认为,老师可以让学生扮演角色,通过读一读、讲一讲、演一演、想一想等多种形式,亲近文本,走进文中的角色,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我们通过研讨,认为应该改变第一课时的程式化,学生的“读”要富有层次性,每次“读”都要有相应的要求,让学生边读边思索,努力改变了第一课时的“读”的泛化现象。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合理,既解决了第一课时的共性问题,又能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现教学目标的多元化,努力做到“课前预习,课中扎实,课后延伸”。

现在的课堂是书声琅琅、“读”领风骚。如何使朗读指导更有效?和于莉、管雪锋两位老师经过探讨,认为朗读不仅是技巧的指导,更是引领学生深层次地读悟,教师可以采用多种读悟方式,立足文本,创设情境,体现朗读过程的层次性和朗读目标的有效性,注重朗读评价,丰富学生的语感,定会取得良好效果。

存在问题:

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 篇7

关键词:课堂,有效教学,方法

邢台市第二十六中学是一所普通中学,学生基础薄弱,教学技术和设备也相对落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占主要地位,这显然达不到新的教学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讲解枯燥无味,学生不愿听课,课堂管理失控,教师教学效率低下。因此,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迫在眉睫。 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应该是面对面地交流,非常和谐的状态。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一)教师教育理念和教学态度的因素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而不重视学生的个性体验。在教学活 动中,教师垄断 了大部分 的课堂时 间,教师的教代替了学生的学,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学生的任务是被动接受知识、储存知识;教师以书本知识为中心,忽视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师教学就等同于教书,学生学习就等同于读书,教师完全依靠教材, 学生对书本知识绝对遵从。要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就要从根本上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

(二)教师教学能力和对课本知识掌握情况的因素

教师的个人因素是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 因素。教师专业知识和理论学习的缺乏以及自身修养的不足必然导致教学的低效。有些教师缺乏钻研精神,备课不认真,课前准备不足;有些教师不注重知识的更新 ,一本教案教一辈子,这些必然导致课堂教学低效。

(三)高中生心理特征的因素

学生在学习上两极分化日益明显。优生由于 前面学得好,他们积极、自信的心理不断得到强化,学习兴趣上升为乐趣,学习已然成为自觉的行为,并不断从中得到成功的心理体验。而另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屡遭挫折,对学习的灰心、自卑甚至惧怕等心理渐渐固化,出现兴趣转移、偏科等倾 向。中等水平 的学生学 习目的模 糊,学习动机不强,处于一种淡漠的被动状态。

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课堂上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有个性的学习提供空间。教师要相信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索而获得知识。 为培养学生的创 新意识,在课堂教 学中应做 到以下几 点。

1.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平等愉悦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敢于展现自我,从而保证学习活动顺利、高效地进行。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拓展创新空间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将教学内容分成 不同的板块,提出不同要求供学生分组探究,要求每组学生互帮互助,相互配合,明确分工,共同归纳出 结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赏识教育,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要信任学生,赏识学生,激励学生,引导学生, 给学生多一分理解和尊重,给学生一个宽松的环境,鼓励学生参与到 课堂教学 中来,这样才会 使学生建 立自信,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种教学模式适应学生的心理特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我校运用了这种教学模式,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主要步骤:落实先学,循序渐进;自我质疑,知识拓展;课堂后教,查漏补缺;当堂训练,检测能力。

(三)实施小组合作学习

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需要注意: 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科学组建合作小组;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行为;以小组集体的学习效果作为评价的依据;教师参与小组活动,积极引导; 合作学习与自主探究相结合。

三、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评价方法

(一)教学目标有效性评价

教学目标的激励作用体现在使教学活动真正处 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处于学生“最近发展 区”的活动是最具挑战性、激励性和探究价值的活动,最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提高认知水平。

(二)学习过程有效性评价

1.学生的参与度

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能引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教学活动。对学生参与度的评价,既要评价学生参与活动的时间,又要评价学生参与的广度。学生课堂活动参与时间应不少于整节课的2/3,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率应不低于85%。

2.学生的思维度

对学生思维度的评价要看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 题是否积极思考以及思考的深度、广度如何;要看学生是否具有问题意识,是否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否敢于质疑,发表不同见解;要看学生提出问题的价值如何以及探究问题的独特性如何;要看学生回答问题的条理性如何。总之,要看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否得到了有效培养以及明显提高。

(1)生生、师生的交往度

评价交往度,一是看师生之间能否 平等对话 沟通; 二是看学生在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基础上进行合作学习是否解决了问题或产生了新的认识;三是看师生、生生之间的语言交流、情感融合以及成果的共享情况。

(2)师生的愉悦度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既需要知识的获得,又需要真挚情感和探索体验。对愉悦度的评价除了看学生是否富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涨的学习热情,还要看学生是否善于倾听和思考,另外还要对愉悦度的保持时间进行评价。

(三)教学过程有效性评价

有效的教学一定使学生有所收获。课堂教学 的有效性就是让每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首先就面而言是对全班学生中的多少学生有效率,其中包括了对好的、中的、有困难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效率;其次看效率的高低,如果没有效率,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这算不上一堂好课。

四、课堂有效性研究成效

(一)有效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通过两年的实验,我们发现实验班学生的课堂状态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教师注重师生间的互动,注重民主和谐氛围的营造,注重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成为主角,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和发挥,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及质疑学习,他们在课堂上得到了最大化的展示和发挥,张扬了个性,培养了能力,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依托课题研究 推动有效教学 篇8

健全组织,管理到位

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课题组长的课题领导组织机构,负责课题的整体规划、阶段目标的确定及组织落实工作;成立了以科研骨干为重点的研究组织,选拔了学历高、业务能力强的青年骨干教师担任子课题组长,负责制定阶段性实验计划,指导并带领本组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学期末进行专题汇报。

为保证课题的顺利开展我校对科研课题的组织申报、实施、检查、结题、经费补贴和具体的管理都规范有序,形成以课题申报立项、中期论证、成果鉴定为主要内容的科研课题过程管理。为鼓励教师参与科研,还出台了《密云六小关于教育教学,教研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学校规范科研工作的每一个过程,从制度上确保了课题研究工作能够取得实效。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采取自评、互评、组长评、领导评多种方式,制定了课堂教学的评价细则,从评价内容、方式等几方面做了具体规定,为教师研究提供导向。

强化常规落实,保证课题研究的开展

我校加强各科任课教师的责任意识,牢固树立“功在课前,常态质量是第一生命力”的思想,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我们关注每一节常态课的教学,严把每一节课的目标关,讲透每节课的知识点,关注每堂课的课堂效益。学校领导还随机听课,检查教案。

学校狠抓教师常态课管理,进一步落实课堂教学“十项”要求,继续强化“双20”,力求精讲多练。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习惯,培养学生倾听和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搜集、运用课外资料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率,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增强教师的课后反思意识,构建有效课堂,力争常态课的有效课堂达标率达到90%以上。

我校还发挥电子备课优势,改变电子备课造成不备课的弊端,努力提高备课质量。改变电子备课格式,一部分采用原有教案,一部分采取集体备课,一部分采用个性化内容。在进行个性化修改时,重点找准学生在本节课中的参与点,并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出教师是如何引导学生深入参与的;每周至少组织一次备课活动,提前布置研讨内容,把集体备课落到实处;加大管理和检查的力度,随机听课同时检查教案,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学校要求课堂上学生思维、动口、动笔、动手的时间不少于10分钟,重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习惯。将学生的参与状态和实效性作为课堂评价重要指标,追求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的课堂教学,形成课堂教学扎实、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良好习惯逐渐形成、学习兴趣浓厚的课堂教学。

开展活动,促进课题研究深入开展

为了扎实进行课题研究,确实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找出学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子课题,我们在2012年1月对学校的全体教师进行调查问卷,进行了数据统计,做出了问卷分析。

我们召开了子课题组长会议,会上首先带领组长学习了开题报告,明确了课题中的概念界定、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以便于更好地带领本组教师进行扎实有效的课题研究。为了能让全体教师积极有效地参与课题研究,我们为全校教师做了相关讲座,为扎实有效地进行课题研究奠定了基础。我校还分别请了朱懋勋、蔡歆、孙建龙等专家来校进行课题研究的指导。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教科研工作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2011年11月我校被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评为北京市科研先进单位;10名骨干教师参加录像课评比,其中7节获得一等奖、1节获二等奖、2节获三等奖;15篇论文获得市级奖励,在教学设计评比中获得市级一等奖1节、二等奖1节;2012年我校3个学科的5名骨干教师承担了北京BDS的录课任务。

“引导学生深入参与教学过程,实施有效教学的研究”正处于研究阶段,我们将围绕课题研究方案,继续探索实施有效教学的途径方法,进一步深入开展课题研究。

有效教学课题研究总结 篇9

2012年度研究工作总结

在2011年3月月我们课题组成员参加了课题《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从课题立项到实施已有将近一年的时间,为了真正探索出中学化学课堂有效性研究各种策略,用新课改理念和现代先进的教学理论指导下进行实践。实践中坚持遵循课题研究原则,公开教学研究和探索。在先进地的教学理念、心理学理论下,结合丰富精彩教学案例以及众多教师的教学心得中寻找各类有效教学策略,与此同时,吸引学生自觉、自愿地投入到研究学习活动中去。我们对课题任务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各成员深入教学一线积极开展研究,到目前,已初见成效,现将阶段研究工作总结,同时对下一阶段的研究计划下:

一、现阶段研究工作总结:(1)、现阶段课题研究工作情况

1.建立了课题组,确定课题组人员及分工;

2.制定了《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3.多次组织实践教师学习课题研究的理论、方法及现代教育理论与有效教学的相关研究;

4.进行相关有效教育资源的收集、整合与设计,主要在学习他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搜集大量有关知识,整合里面的精华部分,设计出有效教学案例;

5.实验教师及课题组成员统揽教材,共同研讨,认真分析教学中存在的困难以及通过怎样的途径去尽可能地解决在研究中存在的困难; 6.定期召开课题组成员和实验教师会议,及时总结整合经验、追究问题解决问题;

7.对实验教师和学生进行课题实施前的有关专题问卷调查与测试; 8.选取典型有效教学设计,进行尝试性教学,打造精品教学课堂,体现有效的教学策略,初步构建有效教学课堂模式;

9.本着师生共建的原则,集合师生中的优势力量,广泛收集有关课题所需要的素材资源。

10.有效教学课堂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教师打磨出的精品课件、精品习题、优秀教案等成果被推荐到市里乃至省里进行评优评奖。(2)、现阶段课题研究初步成果

对中学化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中,主要有以下方面的成果: 1.提出的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平等、和谐、合作的关系。和教师可采用运用心理学的知识,运用教学机智有效管理课堂,教学氛围变得和谐、流畅。生动;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形成有效教学氛围,采用的创设各种有效的情境、将化学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相结合实验教学、借助多媒体、丰富多样地学习方式和课外活动、教师鼓励学生进行情感激励等一系列有效措施,明显感觉学生乐于学习、喜欢化学课堂,教师自身也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在研究过程中能够感受教学相长的氛围;与此同时,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因材施教,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更能更好更有效地实施有效教学,在这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发展得更好。2.在评价策略中,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心理得到正面鼓励,学习兴趣高涨;由同学、教师、家长三元角度地评价,让学生觉得新鲜同时也对自己有更全面的认识。

初步体现研究成果有:优秀的有效教学设计、教学课件,精品的测试卷和习题,众多教师的教学论文,展现学生发展变化的多元评价表、以及在运用有效教学策略反应课堂效果照片等材料。

二、下一阶段的研究计划

在先前的初步成果中,继续完善、深化课题,在下一阶段,继续以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精益求精的研究态度完成研究。主要有如下的计划:

1.在有效的教学设计地基础上,充分利用各种各种教学策略,面向学生形成具体的课堂,用摄影机录制,以录像课的形式展现成果。2.前期阶段中的成果进行汇总和分析,主要有:在前期有教师的教育心得,教育论文,多样化的评价表,在实施过程中采取拍照方式留下研究资料。

3.设计调查问卷,了解教师与学生在进行有效教学后,自身的发展和变化。

4.将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变化趋势,与有效教学过程结合,进行分析得到相应的研究报告。

上一篇:庆五一颁奖晚会主持词下一篇:浅谈如何优化初中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