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的教学设计(共9篇)
2.突出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
教学重点:1.文言字词
2.引导学生感受世外桃源所描绘的美好社会生活
教学难点:理解陶渊明这篇文章的创作目的
教学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学习字词、课文诵读
教学过程:
一.导入:由成语“世外桃源”或陶渊明诗句导入
二.陶渊明简介
三.学生自学,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教师鼓励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相互讨论,学习字词,教师指导、点拔
四.概括文章各段内容(学生归纳,教师总结)
五.分析本文写作线索(以渔人行踪为线索)
六.分小组进行诵读比赛,部分同学能当堂背诵。
七.字词训练(投影)
1. 重点实词和虚词:缘、穷、然、属、闻、具、足、之、志、规、寻、向、诣
2. 古今异义词:鲜美、交通、妻子、绝境、间隔、无论
3. 特殊用法字词:异:意动用法;通:使动用法
4. 通假字:“要”同“邀”
5. 同义词:都:悉--咸--皆--并;邀请:要--延
6. 成语:世外桃源;豁然开朗;无人问津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感受桃花源美好社会生活,讨论陶渊明写作目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想象桃花源的美好画面
三、桃花源给大家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三个词概括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美丽、神秘、幸福)
四、分类感受
(一)感受桃花源的美丽
1. 桃花源美在何处?(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桃林美;土地美;屋舍美;田池美;桑竹美;阡陌美。
2. 教师小结:桃花源美在环境幽雅,风景优美
(二)感受桃花源的神秘
桃花源神秘在何处?(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桃林神秘: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山洞神秘:仿佛若有光,形状奇特。
林中人神秘: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结局神秘:不复得路,探访未果。
(三)感受桃花源幸福
桃花源的幸福表现在何处?(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1. 发垂髻:怡然自乐(和平安定、丰衣足食)
2. 男女:往来种作(没有战乱,安居乐业)
3. 渔人(侧面烘托):杀鸡作食,皆出洒食(民主平等,民风淳朴)
学生小结:桃花源幸福在生活和平安定,丰衣足食,民主平等,民风淳朴。
五.桃花源中的生活是一种怎样社会理想?
(反对战乱,追求和平、幸福、自由生活的社会理想)
六.文中哪一句话表现了桃花源中人的这种社会理想?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七. 文中哪一句话还表现了林中人不愿与世俗交往,受到干扰的心理?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八. 深入讨论
1. 桃花源这一人间乐园能找到吗?
(不能,这是作者虚构的)
2. 陶渊明为何要虚构?联系当时社会现实思考
(反衬黑暗现实,寄托自己的生活理想)
3. 有人说陶渊明定作《桃花源记》是积极追求美好生活,也有人说他是消极逃避现实,你怎样评价?(自由辩论)
九. 总结结束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向往一种没有剥削与压迫的幸福美好生活,这是我们应学习的,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更应树立一种远大的理想将个人的利益与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才能无愧于这个时代,无愧于我们的民族。
十. 布置作业
1. 背诵课文。
2. 完成书后思考练习。
摘录一些谈理想的名人名言。
二 : 桃花心木优质课教案设计
桃花心木优质课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桃花心木》是义教课标实验教材第十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是台湾作家林清玄的散文。写一个种树人让树木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说明了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生活考验、克服依赖性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文章借树喻人,文笔朴实流畅,寓意深刻。
本文所在组的训练重点是:“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在把握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情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运用”。
课标解读:
《语文课程标准》第三阶段阅读目标指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根据需要搜集信息;拓展阅读面。”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自主意识、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逐渐增强。生字词可以在预习中自学学会。四年级接触过借物喻人的文章,对这种表达方法并不陌生的,但对物与人的连接点却难以理解。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正确读写“插秧、枯萎、依赖、锻炼、优雅”等词语,理解“莫名其妙、语重心长、基业”等的意思。
2.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4.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体会种树人的用心,联系生活实际领悟作者受到的启迪,从而感受育人的真谛。
5.学习并运用“借物喻人”的表达手法。
教学重点: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体会种树人的用心,领悟作者受到的启迪,从而感受育人的真谛;学习运用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并运用“借物喻人”的表达手法。
评价设计:
目标1:学生在预习中通过自学达成,上课初通过开火车读词、交流学习收获来考查。
目标2、3:当堂学习,并通过填空背诵、配音诵读达成。
目标4: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之后,通过小组展示来检测。
目标5:通过“小练笔”来检测达成情况。
课前准备:学生根据预习提纲进行自学。
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存疑激趣。(3’)
1、揭题质疑:
2、交流资料:
3、存疑激趣:
(1)树名由此而来,那么,以《桃花心木》为题的这篇文章是否在写桃花心木呢?大作家林清玄为什么以此为题呢?
(2)大家先别急着说,我们存个疑问,待课文学完后再来交流。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5’)
1、检查字词
(1)开火车读,相机正音。
(2)在读、写方面,最想提醒大家哪个字?
(3)最想给大家讲讲哪个词?
2、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交流。
三、问题导学,感悟用心(15’)
1、那么,种树人的哪些做法让作者感到奇怪?他这为什么要这样做?
课件出示导学提纲,学生自学。
2、小组展示汇报学习成果。
(1)出示表格:
(2)在小组汇报过程中,相机出现相关的语句;小组同学之间或互相补充,或提出不同见解,或提出疑问;全班共同讨论完善表格。
3、同学们,如果你就是种树人,我就是作者,你能回答好我的问题吗?
别急,请各位种树人再精心地准备一下。
现在,哪位种树人来解答我的疑惑呀?
师生角色问答。
师小结。
四、领悟写法,实践运用。(15’)
1、你的做法让我非常感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种树尚且如此,何况是育人呢!
课件出示种树人的话。
(1)师配乐读。生齐读。
(2)这里的“不确定”指的是什么?你在生活中遇到过什么挫折?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不确定,我们应该怎样做?
(3)“很少的养分”指什么?“巨大的能量”指什么?
(4)种树人一番意味深长的话,让我悟出了育人的真谛,这是本文的点睛之笔,值得积累。自己练练;填空读(这样还会读吗?);背诵。
2、还记得刚上课时存起来的问题吗——课文为什么以《桃花心木》为题?课文只是在写种树吗?
(1)种树和育人有哪些相似之处呢?
对比着读两段话,小结:看来,不论是树还是人,都要在不确定的环境中经受磨练,才能茁壮生长,这是种树与育人的神似处,也是借物喻人的连接点。
(2)我们四年级也曾学过借物喻人的文章——
《落花生》,借花生比喻什么样的人?
《白杨》,借白杨来赞美谁?
3、正确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可以使自己的习作立意深远,让人回味。想不想试试这种写法?
(1)教师课件出示:
小练笔:
1. 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这让我想起了--------------------。
2.最弱小的却是最强大的。一只小小的蚂蚁根本不可能搬动这块糖球,但是,当许多蚂蚁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的时候,就凝结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由此,我想了到了--------------------------------------------。
学生说话,集体交流、评价。
(2)教师课件出示四幅精美的图画。请在练习本上写一段话。
学生写话,集体交流、评议。
五、推荐作业,课外延伸(2’)
课件出示:
推荐作业:
1、仿照课文的写法,从身边许多普普通通的事物中,选择一个使你有所感悟的写清特点,以及从中得到的感悟。
2、阅读林清玄的其他作品。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在该文“教学建议”部分有一条是“关于朗读教学”,建议教师在课堂上将“读和讲”“穿插起来进行”。关于“读”,建议教师分阶段让学生“在扫清语言障碍的基础上读得顺畅”,并“通过多次朗读熟悉故事”,在“牢牢记住文章中所有重要语句” 的基础上“读出一点‘讲故事’的味道”,最后达到 “比较熟练地背诵全文”的目标;对于“讲”,建议教师“对情节作一点分析”,并能“分析课文的思想内容”。这样将“读、讲穿插”的方式固然有其可行性, 可是笔者仔细揣摩关于“读”的分阶段建议时,发现基本还只停留在大而化之的要求和目标层面,缺少具体而又必要的朗读教学设计与指导。
基于对此“建议”的迷茫与遗憾,笔者依据文本既有情节又有情味的特质和学生的特点,以“融理解文本于多种朗读”的方式带领学生领略文本朴素简洁的语言风格及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并尝试在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探析朗读教学设计的多重维度。
一、叙述视角维度
(一)作者视角与渔人视角相交错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此段中“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一句,以传记的笔法,向读者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年代、地点, 并引出身份为“渔人”的人物。其后“缘溪行,忘路之远近”一句的主语虽是渔人,但从叙述视角来看,依然是作者向读者介绍具体故事发生前的情形。而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一句,看似既可以是作者的客观介绍,也可以是渔人的眼中所见,但从“渔人甚异之”一句来看,这句所写之景只能是渔人眼中所见,唯如此,才解释得通渔人为何“异”,也才能与“忽”这一表示瞬即时间的词语所领起的心理变化相符合。这也是渔人有了“复前行,欲穷其林”这一行动的原因。
因此,这段文字中就出现了两种叙述视角:作者全知的第三人称视角和渔人的第一人称视角。前者是客观的冷静的姿态,读来自然是舒缓、平静的; 后者是渔人“忽逢”桃林后的惊异与“欲穷其林”的渴望,读来自然是急切、期待的。
(二)作者视角与渔人视角相统一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从言语情境来看,“问今是何世”一句中的人物关系非常明确,即村人问渔人,是作者的叙述。可接下去对“乃不知有汉”感到惊奇并发出“无论魏晋” 这一感慨的人是谁?是跟村人对话的渔人,还是全知视角的作者?就行文来看,似乎两者都说得通,因为此处渔人与作者的心理是相统一的。只是接下去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一句的叙述视角是确切的, 即全知视角作者,这是作者在向读者交代之后进行的活动,或许能从“一一”中读出一点惊讶与感动来,但更多的还是平静与舒缓。为了能整体地体现主客人间交谈的浓厚氛围,笔者更倾向于这句话的叙述视角是作者。
因此在朗读这个句子时,不但要体现出由“乃” 与“无论”所引发的惊讶与感慨,而且也要为读下一句时的平静与舒缓作过渡。
二、言语形式维度
(一)缺省指称词,让画面切换更流畅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这几句最大的特点是主语及部分人称代词的缺省。在不影响理解的前提下,省略句中某些具体的指称词,可以使行文简洁、流畅,这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言语现象。若将省略的成分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还原,就变成:(村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渔人/ 他)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村人)便要(渔人)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这样一来是否将句子变复杂了,暂且不论,致命的是破坏了原句本有的和谐画面与场景间切换的流畅性。这三个句子犹如一组电影镜头:先是聚焦某位村人,他碰见渔人,大吃一惊,此时需要特写他吃惊的表情或动作,继而问渔人从哪里来;接着将镜头切换到渔人回答村人问话的画面,这里值得玩味的是,村人虽然只问了“从哪里来”这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可渔人是“具答之”,即详尽地回答问题,可见渔人的朴实与真诚;紧接着画面再切换到村人,是他热情邀请渔人前去做客及“设酒杀鸡”款待渔人,这里虽有时空的转换,但画面的切换流畅到了无须过渡的境地。可见,这里行文的节奏是急的。如果加上指称词,就破坏了这种紧凑的节奏,更影响了对人物心理与性格特点的准确理解。
在朗读时,先要准确揣摩句中描写渔人神态、 动作的词语,“乃”与“便”等词体现的是“快”:遇见渔人是突然的,村人的表情变化快;邀请渔人跟他一起回家,是在听了渔人回答后随即作出的决定, 同样是快;更妙的是“设酒杀鸡作食”之前没有任何过渡词,足见“设酒杀鸡”是村人一回家就开始的, 深切反映了村人热情好客的特点。因此,在朗读指导时要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加快的节奏,并要在快中透着稳、透着诚,通过这一系列连贯的动作,让学生体会到渔人的朴实真诚与村人的热情好客。
(二)使用短式句,让场景转换更清晰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 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渔人是在村人“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叮嘱声中离开桃花源的,可他一出来,就急着去见太守。渔人的“急”体现在两种比较典型的言语形式上,一是主语的缺省,二是短式句的使用。缺省主语,能更加突出动作的连贯与快捷,而将这些连贯快捷的系列动作再以短式句的形式呈现出来,场景的转换就更为清晰明快,这种“清”“快”既能体现故事本身的节奏,更能突出人物的内心活动。“出”“得”“志”“及” “诣”“说”犹如一个个按下快进键后的画面,只见渔人的脚步匆匆动作夸张,即使向太守讲桃源见闻的情形,也只一个画面闪过而已———并不是他讲述得少,而是作者通过省略话语内容并以短式句的方式来表现渔人迫切的心理。
太守听后不假思索,即刻就派遣人跟着渔人前往,可最终以“不复得路”的结局作罢。若从最基本的生活经验出发,完全可以想象不论是寻找渔人所作标记的情形,还是迷路后寻找出路的情景,即使内心再急切,但体现在动作上是仔细的,是小心翼翼的,更是持续了很久时间的,可作者依然用一组短句来叙述,用这组清晰转换的场景来体现人物内心的急切。
短式句本身因其字数少语义明确,读来就清晰明快,如果学生能在一定语感与理解的基础上,边想象画面边朗读这些短式句,其文字背后的情形与意味才能应然而生。只有朗读教学的设计与指导到位,才能让学生体会到这些,从而培养学生语感的敏锐性。
三、词语所指维度
“桃花源”是一个理想的所在,那里没有压迫, 没有剥削,没有纷扰,人人各尽所能地参加劳动,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与人之间极为融洽而友好。作者在塑造这个人人都向往的理想社会时,选择以表现“群像”的形式来体现桃源中人物的生活方式和性格特点。第一个遇见渔人并邀请其到家做客的村人,虽是“个像”,但作者并没有对其进行具体的描写与刻画。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这是渔人所见,男男女女的穿戴跟桃源外的人全都一样。学者们对这句的理解多有分歧,说一直生活在桃源且不曾到过外边的秦人后代的衣着,怎么可能与东晋太元时人们穿得一样?但不论怎么解答这个疑点,从“悉”这个词我们能读出作者是从群像的角度进行描写的。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桃源中老人小孩以怎样的形式体现他们的 “乐”,他们一个个在干什么,比如老人们坐在树下聊天,小孩们在空地上游戏,或小孩们围起来听老人讲故事,等等,虽是渔人亲眼所见,但作者没有进行具体的描写或介绍,只用一个“并”字概括反映他们的情态与神貌,依然是从群像角度体现人们的安闲快乐。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当桃源中的其他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后,反应与行动是一致的,一个“咸”字,将村人的群像群情生动地刻画了出来:他们都来打探消息。至于他们问了哪些问题,渔人是怎么回答的,作者都略去不写,但简洁中渗透着丰富。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桃源中的人听渔人讲了外面的见闻后,都感叹惋惜起来。结合渔人的时代背景,读者大致能推测出渔人的所讲,但究竟是何内容,作者同样以精简的笔法将其省去,然后以村人的群像情态作结,每个人都在感慨惋惜,或许为自己,或许为桃源外的人们。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相对于第一个邀请渔人到家做客的人而言,其他人就都是“余人”,这也是一个表示群像的词,再用“各”“皆”等词作限定,具体表现出了村人们热情好客的性格特点与安逸闲适的精神风貌。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就文字本身的所指而言,“此中人”既可是个人,也可是群体,但若从整个语境来看,是群像的可能性更大。因为彼时的情景是渔人向桃花源人告别,唯有大家都来相送,方与他们热情好客的特点相符合;再者,让大家来说这句嘱咐的话,更能体现他们统一的意志与愿望,即不希望桃源里安宁祥和的氛围被外人打扰、破坏。
村人的这些“集体意识”突出体现了他们的默契与和谐,他们表现着同样的好奇,有着同样的善良与热情,也有着同样的感慨与祈求。因此,在朗读时,要重点突出这些能体现村人统一意志与群像情态的词,如“悉”“咸”“并”“皆”“各”等。不论是初读, 还是品读,只有敏感于这些限制词的所指,方能更清晰地勾勒出作者笔下理想社会的轮廓,在领略文本简洁的语言风格时,更能理解、体悟文章丰富的内涵。
余映潮老师曾指出,日常教学中很多朗读是 “为朗读而朗读”,并说:“朗读教学对学生主要起着四种作用:一是情感体味、熏陶感染,二是训练朗读能力,三是丰富学生的语感,四是积淀学生的语文素养。”[1]只是想要让朗读在课堂上真正起到这些作用,就需要教师有着“强烈的‘利用教材’的理念”,并对学生的课堂“朗读实践活动”进行一定的设计与指导。
为此,我经过思考,变换新的角度设计了四项学习任务,旨在使学生多角度地认知,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
学习任务一:朗读感悟,描绘桃源。词句理解的任务移到课外,由学生在课外合作解决。课堂上学生以听自己朗读、听别人朗读来诱发通感,激活发散思维和形象思维,重在发挥想像力描绘桃花源由外到内的某个环境和某个生活画面。学生们起初略显拘谨,但在我的激励和几个积极分子的带动下,想像力开始被打开,学生们根据自己对词句和情节的感知,一个比一个想像得合情、合理、丰富:有的对桃花源外的山青水秀、桃红草绿组合的画面进行想像,有的对桃花源村中的田池桑竹、鸡犬相闻的美好环境进行想像,有的对村中人幸福的生活画面进行想像,有的对渔人和村中人促膝交谈的情景进行想像,有的对村中人宴请渔人的情景进行想像,有的甚至想到了村中人对洞口进行了处理,等等。只要给学生提供一个舞台,适时点拨、鼓励,学生学习的思维细胞便会翩翩起舞。
学习任务二:对比现实,获得认识。让学生对比桃花源中的生活和现实的生活,领悟作者思想。学生们研读课文发现:桃花源村中“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样的美好环境就在自己身边;男女“往来种作”“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样的幸福生活就出现在自家和身边众多家庭中;至于桃花源中和谐富足、淳朴热情的民风和我们所处乡村没有多大区别。一千六百多年前,陶渊明就为我们设计了一幅美好的小康农村的蓝图,经过代代努力,今天我们实现了陶渊明的理想。有的学生还为美化我们的生活提出了治理环境、加强“三个文明”建设的建议,这也是认识。在完成这个学习任务中,学生逻辑思维很活跃,原因是以对比拉近了古代与现实的距离,学生凭借颇为熟悉的现实生活去参悟分析前人的思想,显得较为容易。
学习任务三:探究渔人,别有收获。指导学生学习时,教师探讨桃花源的人多,另辟蹊径探讨渔人的人少,而这个渔人并不简单,蕴含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不知是否陶渊明的巧设玄机。我设计了一个问题,引导学生们讨论:联系渔人的言行举动,你发现他是一个怎样的人?有学生认为,渔人出去透露秘密还带人寻找桃花源,是不诚信的卑鄙小人;有学生认为,渔人只身一人深入一个陌生环境,具有勇往直前的探索精神;有学生认为,渔人“处处志之”,是个做事细致认真的人;还有学生认为如果渔人是小人,那么他在桃花源中时,就不会热心的“具言所闻”,至于出而复寻,那是追求理想生活的愿望过于迫切罢了……最终大家都原谅了渔人的不是,接受了这个有意思的渔人。在完成这个学习任务中,学生们或因果推理,或假设推理,或归纳,或演绎,在探求渔人精神秉性的同时,提高了逻辑思维能力。
学习任务四:推想发展,描绘未来。学习需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课程资源也应与未来发展相适应。我让学生思考:桃花源作为一个理想的乡村模式是否有不足之处,桃花源可能的发展方向有哪些,如何建立新时代的“桃花源”。学生们认为,桃花源的自我封闭,逃避了战争,但是逃避不了疾病和自然灾害,有灭顶之灾的威胁;避开了与世人的交往,也断绝了对外界信息的接受,精神生活难以丰富;不能与外界资源互补共享,生活质量难能提高……一个思想落后、生活质量低下、自以为是、忽视外界发展的村子在当今不能算一个理想的村子!由此,学生们推想:“桃花源”发展视其对外开放交往的程度,或灭亡落后,或融入当今社会成为文明村。新时代的“桃花源”应该是发展的“桃花源”,既保持传统的淳朴诚信,又体现出现代睿智的发展眼光,是和谐的,美好的,发展的。本次学习任务的完成,就是要让学生以辩证的、发展的哲学观点来科学思维,形成正确的判断。
以上四个学习任务的设计,使学生们在课堂上的积极程度远高于以往,学习收获远多于以往,这大概是这四个角度的任务有别于常规思维,且任务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以让思维迸发火花的平台吧。
王俊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字词,识别古今异义现象.2、把握本文虚实结合的写法,想象探究,提高对作品的鉴赏力
3、熟读背诵全文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交流合作,体验本文所表现的理想社会,感受宁静的田园生活,正确理解作者的理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肯定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激发学生向着更高更远的理想前进。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陶花源优美的环境,淳朴的人情,和平安定、丰衣足食的生活,民主平等、其乐融融的人际关系。教学难点:
理解陶渊明虚构这一扑朔迷离的陶源胜境的目的,正确评价课文所描写的理想境界。
诊断性测试:
⒈说说下列句子中红色词语的意思。⑴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⑶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鲜美:鲜艳美丽。今义:食物味道好 妻子:妻和子女。今义:专指男子的配偶
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境地。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⒉翻译下列句子。
⑴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⑵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夹在溪流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地上)芳草鲜艳美丽,落花纷纷。
(渔人在这里)住了几天,就告辞离去。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桃花源记》 陶渊明
进入课文 : 一.文章结构:
按渔人行踪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第二部分(第2~3节)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
第三部分(从第4节到完)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派人先后探访桃源未果的情形。
二.课文中的桃花源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 发现桃源: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渔人怎样发现桃花源的?(曲折、隐蔽、幽深)进入桃源: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渔人看到什么景象?(所见)(生活安乐幸福)(环境优美宁静)
3.在与桃花源人的交往中,哪些语句写出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所历)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民风淳朴)
4.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地方?哪些语句写出了桃花源人与世隔绝的久远(所闻)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不足为外人道也。”(厌恶战争、不满外界生活 与世隔绝)离开桃源:
5.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可是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这些说明了什么?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构的。课文中的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一个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宁静安乐的理想社会。根据以上分析,请你归纳桃花源的特点(学生讨论)课文中的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一个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宁静安乐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
三.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么一个世外桃源呢? 背景资料: 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期,当时社会政治黑暗,兵祸连结,民不聊生。本文是他57岁时所写的《桃花源诗》前面的小序。当时作者已隐居16年之久,对农民的苦难深有感触。在本文中他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们过着安居乐业、友好和睦的生活。
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个“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反对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同时也批判了当时的黑暗现实,因而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又多少带有原始共耕生活的痕迹,表现出了一定的复古倾向,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这又是作
者逃避现实的思想的反映。
四.小结: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五.形成性测试: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A、作者在文中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但这样的理想社会是不可能存在的。()
B、桃源人见渔人“乃大惊”,说明桃源人一向以耕作为业,从未见过捕鱼的人。()
C、村人“皆叹惋”是为渔人费了这么多周折才找到他们而叹惋,为自己住在这里与世隔绝而叹惋。()
2、从文中找出能表现下列内容的语句 桃花源环境优美:
桃花源人生活安乐:
3.试一试:你能找到出自本文的几个成语? 世外桃源 豁然开朗 怡然自乐 无人问津 六.作业:
1、完成课后的练习题。
1、朗读、背诵课文,积累词汇。
2、掌握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寓意。
3、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朗读、背诵。
2、理解故事的寓意。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准备】
音频朗读、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朗读课文,初步了解故事情节。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名家名篇大家谈。(回顾七年级学过哪些文言文,接触了哪些作家作品。)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古代的大文豪──陶渊明,并且来学习他的一篇脍炙人口的作品《桃花源记》。(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二、检查预习
1、交流作者的有关资料: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九江西南)人。我国古代杰出的文学家。是大司马陶侃的曾孙,其祖父、外祖父都做过官。他受家庭教养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年少时就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时值东晋和宋的易代之际,壮志难酬,二十九岁开始,先后做过几任小官,他在几次仕途中,深感官场污浊、仕途凶险,终于在41岁辞官回乡,并作《归去来兮辞》以明其志。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他所做的诗文多描写农村生活情趣,表现田园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愿与农民来往而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但又包含了消极遁世的因素。
此文作于宋永初二年(4),当时陶渊明约57岁。他拒绝了东晋政府的征招,又拒绝同刘裕宋政权的合作,作《桃花源诗并记》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记”相当于诗的序。作品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了普通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2、识记生字词:
豁(huò)然开朗俨(yǎn)然阡(qiān)陌垂髫(tiáo)
诣(yì)太守刘子骥(jì)
三、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对课文的感知,以朗读为切入点,又以朗读为重点。)朗读的设计如下:
一读: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意在听准字音;
二读:学生放开声音,自由朗读,意在读通课文,培养语感;(此处提出要求:“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朱熹语)
三读:请班上朗读课文好的同学有感情的读。并请其他同学思考:这篇文章写了一个什么故事?用几句话概括一下。
2、分小组细读课文并自己试着疏通文意。(不懂的地方做好记号,准备质疑。)
3、每一小组派一名代表质疑,全班答疑,教师参与。
4、集体逐段朗读,“开火车”翻译,贯通文意。
5、把握叙事线索和故事情节。分组讨论,明确:
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开端,写渔人发现桃花林。第二部分(第2、3段)发展,写渔人进入桃花源的见闻和经历。第三部分(第4段)结局,写太守派人寻找桃花源未果。第四部分(第5段)尾声,写桃花源无人问津。
四、布置作业
1、初步背诵课文。
2、抄写并识记字词、对译课文2、3两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了解思想内容,理解故事寓意。
〖教学步骤〗
一、重点研读
1、揣摩积累语言:
教师导学:学习文言文要注意两点:
⑴要将古汉语的单音节词翻译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如“鲜──鲜嫩”、“美──美丽”、“交──交错”等等;
⑵注意古今词义的区别及一词多义的现象。
古今异义:
①交通绝境
古:交错相通古: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今:走投无路的境地
②妻子鲜美
古:妻子儿女古:鲜艳美丽
今:男子的配偶今:味道好
③无论如此
古:不要说,更不必说古:像这样
今:表条件关系的连词今:这样
④不足
古:不值得
今:不够
一词多义:
①舍:
舍弃“便舍船”
房子,“屋舍俨然”
②寻:
寻找,“寻向所志”
不久,“寻病终”
③志:
做标记,“处处志之”
标记,“寻向所志”
④向:
以前,“寻向所志”
对着,“眈眈相向”
2、思考下列问题:
⑴文中描写桃花源景色的句子有哪些?
(明确: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⑵文中描写桃花源村民生活的句子有哪些?
(明确: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⑶思考一下,下列的句子说明了什么?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明确:桃花源是朦胧飘忽的世界,种种的神秘色彩,表面上是描写了桃花源的隐蔽,实质上,作者是暗示了:桃花源,本来就是子虚乌有的,它只是作者追求得一种美好境界,一种对现实生活不满的精神寄托。)
二、理解研读(引导学生提问题来研究,或教师提出思考题,分小组讨论。)
1、“乃不只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乃”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推想一下,渔人对桃源人说了些什么?桃源人为什么叹惋?
(明确:“乃”是竟然的意思。表现出桃源人对外面改朝换代的时世感到吃惊。渔人向桃源人介绍了自秦朝以来的历史。桃源人因世间社会**和百姓生活痛苦而叹惋。)
2、文章最后写“寻向所志”“不复得路”,目的是什么?
(明确: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表达了作者无可奈何的叹惋之情。)
3、我们应当怎样评价文章所表现的社会理想?
(明确:作者虚构了这样一个故事,寄托了自己的社会理想,也是对现实社会的一种否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能是一种幻想。)
4、归纳源自本文的成语:
世外桃源豁然开朗怡然自乐与世隔绝无人问津
三、教师小结
陶渊明因生活在战乱频繁的环境里,因而构想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这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客观上反映了人民摆脱压迫、剥削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又带有一定的复古倾向,是不可能实现的。
四、布置作业
1、摘抄成语。
2、背诵并默写全文在家庭作业本上。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桃花源记教学设计范文(通用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1一、教学分析
《大纲》的要求: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对阅读能力提出这样的要求“学习欣赏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形象,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
1、教材内容的地位、特点和作用
本文编在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本单元是古诗文单元,《桃花源记》是教读课文,居单元之首。诗人“以文为辞”,在《桃花源记》中虚构了一个美好的理想境界,比作者在田园诗《归园田居》所描写的田园生活更美,更理想。诗人以洗炼的笔墨,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没有尘世羁绊的人间乐园——世外桃源。因此《桃花源记》更具有文学的欣赏性,对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培养文言散文的审美情趣有着重要的作用。
2、教学的重点、难点
由于初二年级学生知识积累的有限,形象思维能力仍占主导地位,抽象思维能力还不是很强,学生正确评价作者的理想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依据《大纲》要求和教材内容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桃花源记》的教学重点、难点可以这样确定:
(1)教学重点:感受桃花源美境,品味优美语言,理解文中作者所表达的美好理想。
(2)教学难点:理解评价作者心中的理想社会
3、教学目标
根据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语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再加上初二年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这篇课文还是比较浅显易懂,文意理解相对简单,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能读懂课文的意思。这篇文章有着自身的特点:首先,故事性强,颇具传奇色彩。其次,作者借虚构的故事表现自己的社会理想,全文笼罩着似有若无的神秘虚构的色彩。最后文章的语言优美隽永,琅琅上口,值得品味。所以我在处理教材时,定位为“美文美教”,把本文的目标定为以下的几点:
学习目标:熟读课文,积累文言字词,理解文章的内容。(这是根据语文课程工具性特点确立的。)
能力目标:品味本文优美、精炼的语言。(积累迁移,培养想象能力、创新能力。)
德育目标: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社会理想。(正确评价作者的理想,思考现代人生,这体现语文课程人文性的特点。)
4、讲课前准备
学生:①课前预习,根据注释及工具书自行疏通文意,把疑难之处勾画出来。②查找作者资料。
教师(我):准备多媒体课件
二、过程分析(结合多媒体)
本节课的指导思想是教师作为启发者和鼓励者,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想象,主动参与学习,摄取知识,培养能力。整个教学过程主要是以朗读为纽带,以桃源‘美’境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赏析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进行美文美教。我的教学基本流程如下:
教师导:诵读感知 —— 分步品读 —— 积累迁移
学生学:感受“美”—— 欣赏“美 —— 创造“美”
具体操作如下:
1、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好奇心是想象的起点。这一环节我先口述桃花源的故事,创设情感情境,把学生带入一个神奇的世界。
设计意图: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
2、反复诵读,整体感知
从认识的心理过程来说,这一环节是学生的感性认识阶段,它是学生进行想象的基础。设计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扫清字词的障碍,习得语感,积累感性材料。其具体步骤是:
① 学生听配乐朗诵,以此为示范向导,让学生进入情境;
② 学生自由读,读法自定,或朗读,或默读,甚至可以吟唱。这是尊重学生的“个体”认知个性,引导他们乐于去读。此时,我再用幻灯片把一些易读错的字(如阡陌、语云、郡下、诣、骥、邑人)投影出来,供学生参考。
③ 小组内互评,看谁读得最清楚、流利。通过讨论比较优劣找差距,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对朗读产生浓厚的兴趣。
“读”后让学生写出一句话,把自己对这篇课文的感受表达出来,并与本组的同学交流,看谁写得最简洁。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整体感知课文。
3、分步品读,理解、欣赏文章精妙的意境之美
这部分是教学的重点。我将充分利用中学生好想象特点,引导学生细读课文,认真揣摩课文中所表达的形象,通过想象去感受桃源的自然美、社会美,培养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让学生细读课文,赏析桃源之美,引导学生从我选择的三个画面或者自选画面进行思考。
选取 “桃源美”、“桃源乐”、“桃源奇”三个画面,分别用三个句式“这里的……美,你看……”、“桃源乐,乐在……”、“桃源奇,竟然……”来品味语言的优美、简练及桃源生活的美好。
设计意图:此环节重在指导学生对课文情节、课文结构、课文情感、课文语言进行美析训练并有一定的梯度。给能力一般的学生一个思考的方向,给能力较好的学生更为广阔的思考空间。让学生明白桃源之美美在自然,美在人情;文章之美美在叙事简明,情节曲折,语言恬淡优美
4、质疑探究,评说桃源情结
这部分是课文的难点,也是值得探究之处。我将充分利用前面教学环节的铺垫形成的阅读期待鼓励学生多角度的有创意的有批判的阅读,以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创设问题:陶渊明在这篇文章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这个理想在当时的条件下能不能变成现实?今天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
此环节,我让学生分组讨论。
设计意图:此环节重在自主合作探究,进行探究性学习。另外也是语文课程与历史课程的沟通,课内与课外的结合。
三、教法分析
1.朗读法:正所谓:“熟读百遍,其意自现。”朗读是学生体会情感美、节奏美,是学生习得语感,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它具有唤起形象、表达情感、加强理解、训练思维等多种功能。《桃花源记》是一篇美文,只有让学生熟读成诵,才可能习得语感,在此基础上理解文章的内容,感受优美意境。
2.想象法: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由此可见,想象力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性。本文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虚构故事,教学时引导学生发挥合理的想象,领会作者的意图,评价桃花源社会。
3.自主合作探究法:新的语文课程理念要求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文的诸多问题,如“桃源”是否存在?你如何评价世外桃源?这些问题都需要自主思考,讨论探究来完成通过讨论探究,可以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活跃课堂。
4.多媒体教学法:直观形象又易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注意力。
四、评价分析
1、归纳与总结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对文章的认识已从开始的感知形象过渡到理性的认识。此时我首先让学生自发总结本节课的收获,让学生谈学习这一课的感受,也可以谈学习方法等等。然后我再进行适当的补充和肯定。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本文的学习有一个系统、完整的印象,并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作出下一环节的设计。
2、作业布置
根据上一归纳与总结环节,我了解到学生学习本文还存在的问题。如对个别文言字词读法、解释把握还不是很准确,对文中一些句式还存在疑惑及语言概括能力不强等问题。为此,我设计了两个步骤:
(1)堂上作业:全班一起来完成课文后面的研讨与练习。
此步骤是让学生对本文来一个系统的复习,及对所学知识进行加强与巩固。
(2)课后作业:请以“我心目中的桃花源”为题写一篇小短文。
把学生对桃源美的感受延伸至课外,开阔视野,同时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训练。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2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读准下列字音:
豁然 俨然 衣着 阡陌 鬓 要 邑 诣 骥 语
2.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言词汇的特点,《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1)通假字:具、要;(2)古今异义:交通、妻子、绝境、无论;(3)一词多义:舍、寻;(4)辨析同义词:悉、并、具、咸、皆;(5)句式:省略句。
3.了解文学家陶渊明。
(二)能力目标
1.借助《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查找有关词的意思。
2.培养朗读和背诵的能力,这样可以品味语言的神韵、气势和感情色彩,体会语言形式、修辞方法、写作手法的表现力,理解文章深刻的思想内容。
(三)情感目标
1.理解作者这一理想的进步意义和消极意义。
2.理解作者追求平等、自由、幸福,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理想及对黑暗现实不满的精神。
二、学法引导
朗读感知课文内容,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疏通文意,再用归纳比较法形成规律性的认识,教师指导学生辩证地评价陶渊明的社会理想,最后熟读成诵,汲取文化营养。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学习一词多义、句子成分的省略等古汉语知识。
2.理解和评价桃花源这样的社会。可通过讨论课后练习一至四题来完成。
3.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4.如何理解文章的人物和情节都是虚构的;开头渲染神秘色彩,结尾又不知所踪都暗示了桃花源是一个似有实无、似真而幻的虚构境界。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1.投影片:①生字词;②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③有关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多义词、同义词的辨析表格;④随堂练习。
2.有关课文的插图。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背诵接龙,其中如有人背错,就让他(她)表演一个节目,最后评出优胜者。
七、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读准生字的字音。
2.了解作家陶渊明。
3.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言词汇的特点。
4.理解和评价桃花源这样的社会。
5.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二)整体感知
文章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从发现桃花源,到访问桃花源,再到离开桃花源,一线贯之层次分明,故事性强,情节曲折回环,悬念迭起,虚虚实实,引人入胜,富有“传奇”色彩,初中三年级语文教案《《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可以通过以下问题来带动学生通读全文,了解大意。
l.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林的?
2.在桃林尽头渔人看到了什么?
3.渔人在桃花源作客时,和村中人作了哪些交谈?
4.渔人离开桃花源后做了些什么,结果如何?
(三)教学过程
1.简介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又名潜,东晋时人,祖居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陶渊明少年时代深受儒家学说影响,有着“大济苍生”的志向。二十九岁出什,但几次做官都不过担任祭酒、参军一类低微的职务,不仅济世的抱负得不到施展,而且还要屈身和一些官场人物周旋,他十分厌恶官场生活。四十一岁时,他出任彭泽县令,但上任只有八十几天,就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弃官归隐,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田园生活。
陶渊明归隐田园之后,亲自参加了一些农业劳动,较多地接触了劳动人民;思想感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对他此后的创作起了积极的作用。陶源明的作品,大都是归隐后写的,反映了当时的田园生活,因而成为我国有名的“田园诗人”。
《桃花源记》(原名《桃花源诗并记》,诗未收入教材)是作者57岁时所作,标志着作者思想发展的高度。作者因不满当时的社会现实,想象出了“桃花源”这样的理想社会,寄托了作者洁身自好、要求人人劳动、人人平等、丰衣足食、与世无争的希望。这既是作者在思想上对当时社会的一种否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民的愿望。
2.读准下列字音:
3.学生借助工具书和课文的注释,老师稍加指点,让学生弄清全文内容。
4.第一自然段描写了怎样的景物?这样描写的意图是什么?
讨论明确:描写了一片美丽的桃花林。这段景物描写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来会出现“奇景”,为渔人进入桃花源作了气氛上的渲染,也为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铺垫。
弄清以下词句的含义:“忘路之远近”中的“远近”是偏义复词;“夹岸数百步”,指两岸数百步之宽,不是指沿岸之长;“渔人甚异之”中的“异”为意动用法。
5.讨论第二自然段写了几层意思?渔人初入桃花源的所见所闻有哪些?从这些叙述描写中,可以看出这是怎样的一个社会?
明确:第二自然段写了两层意思,即先写进入桃花源的过程,再写初入桃花源的所见所闻。
初入桃花源的所见所闻,一是环境——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歼陌交通,鸡犬相闻。二是人——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鬓,并怡然自乐。
作者的这些描写叙述让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和平安宁、丰衣足食、人人劳动、安居乐业的社会,与黑暗的现实社会形成了鲜明对比。现实社会生活中,战乱频繁,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而桃花源却是一派优美、安宁的景象。作者明写桃花源,暗里却在讥讽现实,反映了作者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在这一段中要弄清下列语言现象:一是一词多义现象,如“便舍船”和“屋舍俨然”中的“舍”,前者是动词,作“舍弃”讲,后者是名词,作“房舍”讲。二是古今词义的区别,如“阡陌交通”的“交通”作“交错相通”讲,是两个词。三是同义词的辨析,如“悉”和“并”两个词意思基本相同,作“都”讲,但这两个词也有差别,“悉”指数量上的全部,“并”指各种类别合并在一起。四是句子成分的省略,如“林尽(于)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小口)仿佛若有光。(渔人)便舍船,从口入。(小口)初极狭,才通人。”
6.讨论学习第三段的内容。
在桃花源里,村中人怎样对待渔人?村中人见到渔人,先是“大惊”,然后听了渔人的回答后“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热情招待。这些描写说明桃花源里的人热情好客,生活富足,民风淳朴。
村中人与渔人的谈论之语有何含义?通过村中人之口,补充交代了他们的来历和长时间与世隔绝的缘由。作者还有意用秦末暴政影射当时东晋社会兵连涡结、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似乎想给人们指出一条出路,要想摆脱黑暗统治,可以像村中人“避秦时乱”一样,去找一个“绝境”,过着男耕女织的安居乐业的生活。这仅是作者的幻想,在封建社会里是不可能实现的。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3一、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内容,感受世外桃源所描绘的理想社会;
2.理解作者寄托的社会理想;
3.掌握出自本文的四个成语;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内容,感受作者所描绘的美好的理想社会;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寄予的社会理想;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桃花源记,导入新课
课堂开始请同学们回忆上节课内容。具体导入语如下:
同学们,“桃花源”真的存在吗?陶渊明虚构这样一个故事,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怎样的社会理想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读课文,并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问题:
1.描写桃花林景色的句子;
2.描写桃花源自然景色的句子;
3.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句子;
4.描写桃花源人衣着、劳动、精神状态的句子;
5.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句子。
(三)深入研读,体悟情感。
上环节画出句子后,引导学生思考:桃花源的人为什么会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当渔人说了外面的情况后,桃花源人为什么“皆叹惋”,又为什么说“不足为外人道也”?课文中的桃花源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小组内讨论:文章的结尾写道渔人复寻桃花源而不得,刘子骥“欣然规往”“未果”“后遂无问津者”,这样的结尾说明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1.找出出自本文的四个成语,并写出它们的意思;
2.熟练背诵课文。
五、板书设计。
略。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4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
2.了解本文所描绘的理想社会,感受宁静的田园生活,正确理解作者的理想。
3.熟读并背诵全文。
二、能力目标
1.加强朗读训练,提高诵读能力。
2.力求学生运用想像探究故事中的某些细节,培养其想像能力和探究能力,逐步提高对作品的鉴赏能力。
三、德育目标
肯定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大胆追求,激发学生向着更高更远的理想勇往直前。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桃花源优美的环境,淳朴的人情,和平安定、丰衣足食的生活,民主平等、其乐融融的人际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陶渊明虚构这一扑朔迷离的桃源胜境的目的,正确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本文语言简练生动、通俗流畅,教师可指导学生朗读、背诵。
朗读,首先要读得清楚,即句读分明,节奏合理;其次要读得流畅,语句流利,音韵铿锵。
本文有许多对偶句和四字句,还应注意读出对称感来。
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熟读背诵。
2.品读法。
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步品味,通过想像、描绘、分析、推理的活动,让学生含英咀华,探幽揽胜,着眼于学生想像力、表达能力的培养和分析概括能力、鉴赏能力的训练。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导入新课,作者、作品及背景简介;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情韵;整体感知文意,要求学生复述课文,概述桃花源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一、导语:
有这样一位诗人,他才华出众,却主动辞官,陶然耕作,他钟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般的人生境界,他宁可归隐也不要在世俗之中玷辱自己的高洁,这个人就是——(陶渊明)
(顺带介绍作者)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篇文章《桃花源记》
二、整体感知
1.背诵课文(课前已经布置背诵)
2.自由朗诵,思考问题,讨论回答。
你认为桃花源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那么你认为桃花源的哪些特征与我们现代文明社会的要求是一致的?
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样一个理想社会?
你是否愿意长期生活在这个桃花源里?
三、总结。
同学们能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老师特高兴特激动。
至于这个桃花源,无论大家喜欢与否,无论这个桃源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都不重要,因为它已经成为人们心中的理想境界,成为美的象征。
现在我们的社会发展了,大家觉得和谐生活已经基本实现了,你们对自己现在的生活现状普遍比较满意,看来陶渊明向往的幸福生活我们已经享受到了。
现在我们杭州提倡“和谐杭州,品质生活”,这就是我们向往的“桃花源”,无论社会怎样发展人类追求和谐幸福安宁生活的愿望没有改变,正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让我们一起”上下求索吧。
四、再次背诵全文,回味美丽的桃源生活!
五、布置作业
1、总结文中文言知识点
2、完成课后思考题
3、总结并抄写课文中出现的成语。
六、教学后记
文言文教学,学生首先要熟悉问年,在熟读的基础上师生一起探究学习,这个过程就比较顺利而充实,并且充满乐趣。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一场讨论会的主持人,让学生做主角,本课堂的设置为第一课时,注重对作者思想的领悟,结合现实生活,激发学生讨论的兴趣,也一定程度上解答了学生心中困绕的“为什么要学习文言文”的疑问。
本节课,气氛活跃,学生研读文本比较细致,讨论和背书结合,充分理解了作者的社会理想并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有了一定的了解,有利于客观辨证的评价作者的思想情感,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仅领悟了作者的理想,也能多一份社会责任感,文言知识点的学习留待第二课时,这样就避免了一上课就识记知识点的枯燥。
一、课件的设计
多媒体课件设计是开发的基础, 开发是根据课件设计的内容把抽象的东西用具体的实物展现出来, 课件设计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课件的质量, 也影响着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在《桃花源记》课件中, 前期的设计主要从教学内容设计、页面设计和交互设计三个方面进行。
1. 教学内容设计
《桃花源记》是八年级人教版上册的课文, 根据学习者的基本特征、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笔者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设计, 为学习者设计了丰富的知识, 有感情的课文朗诵和形象生动的视频, 难度适中的习题和开阔思维的拓展学习资源。
根据教学设计, 《桃花源记》多媒体课件分为背景介绍、课文讲解、练习研讨、知识拓展四个模块。
在背景介绍模块下, 设置了作者简介、写作背景、图片欣赏和动画观看四个二级模块;课文讲解模块是多媒体课件的核心, 设置了课标解读、配乐朗诵、课文讲授、结构分析、参考译文和诗文赏析六个模块;练习研讨模块是对学习者学习效果的评价, 在该模块下设置了字词考查、讨论思考、典型案例三个模块;知识拓展模块设置了推荐资源、古诗体裁、知识应用三个模块。
2. 页面设计
《桃花源记》这篇课描述了一个没有压迫剥削、人人自得其乐的广大劳动人民所向往的理想社会。根据作者描述的画面和课文内容, 页面设计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 这样可以让学习者看到主页时就能联想到学习的内容, 可以牢牢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
页面主要包括主页、导航页和课程页面。主页中, 随着悠扬的笛声, 一片一片的桃花飘然而落, 然后一幅土黄色的卷轴慢慢展开, 出现了一幅农人在桃花源中辛勤劳作的图片 (如图1所示) 。然后用动画呈现课文题目, 采用按笔画顺序书写题目。土黄色的卷轴给人一种浓厚的历史文化感, 展开的卷轴意味着开卷有益。
导航页给学习者指明了学习的方向, 使学习者明确学习内容。导航页中的导航按钮在页面的左端依次排开, 页面的中间是一幅有桃花盛开的山水画 (如图2所示) 。导航页采用的是暖色系的黄色和粉红色, 颜色搭配和谐, 给人温暖明亮的感觉。当鼠标放在导航页的按钮上, 会出现该按钮下的学习模块内容, 当鼠标点击按钮时, 会进入一级模块进行学习。这样的设置可以让学习者明确一级模块下的学习内容, 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已有知识基础进行选择性学习。
课程页面是呈现学习内容的页面。课程页面的背景色采用很淡很淡的土黄色, 页面的边框用到了淡棕色四方连续, 具有我国的古典风格, 土黄色和棕色是最不容易分散学习者注意力的颜色, 这两种颜色恰到好处地与首页和导航页的颜色统一起来。为了给学习者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 课程页面简单却不单调, 每一个模块下的二级学习页面均有所不同, 但是整体基本一致, 减轻了学习者的认知负荷。
3. 交互设计
交互性是多媒体课件的重要特性, 多媒体课件交互一般包括人机交互和师生交互。基于Flash开发的多媒体课件不能向精品课程网站中那样设置QQ交流和BBS讨论区, 这里的交互设计仅仅指人机交互的设计。
课件中的导航按钮清晰美观, 按钮位置符合多媒体课件设计原则。按钮的点击区域设置合理, 鼠标点击按钮后就可以进入相应的页面, 不会出现按钮点击后没有课件没有反应的情况。
交互性在习题测试方面表现比较充分。习题测试可以让学习者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 明确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在习题测试中, 古今异义中设置了输入文本, 让学习者输入自己的答案, 学习者完成后可以单击按钮查看参考答案;在词类活用中使用了选择题的格式, 让学习者选出词类活用的一项, 计算机会根据学习者选择的答案进行判断然后评分, 最后给出评分等级, 等级过低系统会给出提示和鼓励, 如果等级较高系统用动态文本显示“你真棒!”。
二、课件的开发
课件的开发是依照设计进行, 课件开发的流程如图3所示。
1. 处理素材
对收集的素材进行加工处理。Photoshop是一款功能强大的图片处理和设计软件, 在Photoshop中对收集到的图片进行裁切使之符合页面大小, 调整图片的色相饱和度使之与背景色和谐统一;制作合适按钮, 如控制背景音乐的按钮是一个乐符, 在Photoshop中用自定义形状工具画出“∮”, 保存成png的格式, 然后导入到Flash中作为按钮元件。
多媒体课件的主页和按钮中添加的音频是需要从乐曲中截取的, 此时需要用音频编辑软件Audition截取符合背景的音乐, 然后调整音量的高低。
2. 整合资源
把收集和制作的各种图片、文本、按钮音频和视频整合起来, 构成完成的教学课件。整合资源的过程中参考Mayer的多媒体设计原则, 根据聚焦要义原则没有放太多与学习内容无关的图片和动画, 这样可以维持学习者的注意力;根据空间邻近原则, 把图片和相关的学习内容放在一起, 加深学习者的印象;双向通道原则是指通过动画和解说进行学习比通过动画和屏幕文本学习的效果要好, 因此, 课件中放置《桃花源记》的视频, 视频以讲故事的形式展现了课文的内容, 把难学的古文转化成易理解的故事。
3. 实现功能
在Flash中把各个模块的内容做成单独的影片剪辑, 并为影片剪辑的实例命名。然后在页面适当的位置放上按钮、文本和动画等内容, 页面布局完成后再利用按钮、影片剪辑和帧上的脚本实现功能。
(1) 导航页把鼠标放在一级模块显示二级模块功能代码, 以背景介绍按钮上的脚本为例。
(2) 播放背景音乐
(3) 选择题代码
(4) 对选择题评分
(5) 全屏显示
fscommand (″fullscreen″, ″true″) ;
(6) 退出课件
三、Flash课件的优势
Flash多媒体课件把图片、文字、音频、视频和动画融合在一起, 实现听觉和视觉、静止和运动的集合, 表现力比较强。《桃花源记》多媒体课件, 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不仅可以欣赏画面, 观看动画, 还可以聆听饱含深情的课文朗诵, 从朗诵中学习古文的断句, 感受古文的韵律美。
实验心理学家赫瑞特拉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 11%来自听觉。Flash多媒体课件给学习者带来了视觉和听觉的刺激, 多媒体课件可以把学习内容以不同的形式呈现, 学习者学习知识后可以马上进行评测, 过程性的评价有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
Flash多媒体课件还可以被PPT和Authorware所调用, 文件量比较小, 还可以打包成.exe文件, 即使电脑上没有安装Flash软件也可以播放, 方便学习者的学习。
四、结束语
本文探讨了基于Flash的《桃花源记》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和开发的流程, 在开发过程利用软件工程的思想, 分部进行, 修改贯穿整个开发过程。课件的界面清晰美观, 颜色和字体搭配和谐, 教学内容丰富。希望通过多媒体教学, 提高学习者对古文的学习兴趣, 让学习者了解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 培养他们的爱国热情。
参考文献
[1]孙晓红.物理教学中Flash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 2004, (03) .
[2]李运林, 徐福荫编著.教学媒体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一、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生字新词,抄写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培养学生在阅读中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4.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种树人的话和“我”从中感悟到的育人的道理。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有一个孩子,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就立志当一位作家。你认为他怎样做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呢?(生交流)
是啊,他会遇到各种困难,这些困难都是不确定的。但是他克服了种种困难,努力成长,从17岁就开始发表作品,在30岁时就获得过当时台湾的所有文学大奖。这个人叫林清玄,(介绍作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篇文章《桃花心木》(板书课题).
(二)初步感知“桃花心木”
1.齐读课题。
2.读了这个课题,你最想知道的是什么?
(导向桃花心木的样子:能用文中的词语来形容桃花心木吗?(树形优美、高大笔直、优雅自在、生机勃勃……)
(三)整体感悟“种树”
带着刚才的疑问,打开书45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篇文章?(解决能解决的问题)
1.实际上,这篇文章就写了一件事?什么事?用一个词语概括。
板书:种树。
2.可是这个人种树和别人不一样,让我感到奇怪,这个人的哪些做法让我奇怪呢?种树人是怎样种树的?请默读课文,勾画出写种树的有关句子,放声读一读。
的确,这是一种特别的、甚至让人觉得奇怪的种树方式。你看,他来的间隔时间“不确定”,浇水的量也“不确定”,什么时间来,也“不确定”。
读到这里,你心里一定产生了这样或那样的猜想或疑问。同学们,如果此时种树人就在你面前,你想问他什么?(生交流)
是啊!作者和你们一样,也忍不住问他,它问了什么(读11段)?
可是,这个种树人是怎么回答的呢?从课本找出,放声读。
(四)精读“不确定”
种树人认为:
1.在确定的环境中生长,结果会怎样?
生长过程:养成依赖心,根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
生长结果:自然枯萎,遇到狂风暴雨也会被吹倒。
2.在不确定的环境是生长又会怎样?
生长过程:学会在土地里找到水源,拼命扎根,汲取水源。
生长结果:长成百年大树,显示出勃勃生机。
3.你觉得一棵树会有哪些不确定?
岁月悠悠,变幻莫测。如果你就是一棵仅及膝盖的桃花心木苗,想象一下,在这漫长的成长历程中,你可能会遭遇些什么?必须面对些什么?(干旱、洪水、虫害……)你又是怎么想、怎样做的呢? (板书:不确定)
4.现在说一说:种树人为什么要让桃花心木在不确定中生长?种树人采用了正反对比来说明道理。
由此可见,种树人可不是一个一般的人,不但懂得种树的道理,还懂得用正反对比的方法来说明道理(引导学生朗读)。
5.“种树人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由种树过渡到了人的成长。作者想到了什么?(生读第14自然段)
为什么“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说人的成长也和树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容易成才?(因为人在不确定中生活,能锻炼一颗独立的心,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作者只说了人在不确定中生活,你能不能模仿作者继续说下去?
“在确定中生活的人,就会养成依赖心,不会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做不了有用的人才。
我们由树在确定中生活推出了人在确定中生活的情况。把课文中没有的内容补充了出来。说说为什么人也和树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容易成才?
(人如果在确定中生活,容易养成依赖心,不会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做不了有用的人才。只有在不确定中生活,才能锻炼一颗独立的心,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实现自己的梦想。)
林清玄的这段话告诉我们必须做到“两个学会”——
(一个是学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一个是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五)升华“不确定”
想一想这里的“不确定”是什么意思,与前面的“不确定”有什么不同。
结合人的成长过程,谈谈你对“不确定”的理解。
事例准备:PPT1魏永康PPT2刘伟
2008年4月30日,參加北京电视台《唱响奥运》节目;
2010年3月,赴意大利参加世界吉尼斯纪录,创造了用脚打字一分钟251个英文字母的世界纪录;
2010年7月,参加东方卫视《中国达人秀》,同年10月,摘得第一季《中国达人秀》总冠军头衔;
2010年11月,获奖后首赴美国迈阿密访问,于皇家加勒比游轮“海洋魅力号”上举办小型演奏会,为全世界媒体及观众现场表演《梦中的婚礼》《神秘园》及自创钢琴曲《希望》。
生活给刘伟的养分很少,但他却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力量!的确了不起!
实际上,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想要借桃花心木的生长告诉我们,要成就梦想,长成参天大树,必须做到“两个学会”——
学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他提示我们“人在不确定中生活,经历风雨和磨难,就能成为意志坚强、有所作为的人。”
齐读最后一句。思考:为什么“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你仅仅看到的是树吗?
(六)因文悟法,“借物喻人”
作者借种树来写育人,告诉了我一个深刻的道理。我们把它叫做借物喻人
他提示我们“人在不确定中生活,经历风雨和磨难,会成为意志坚强、有所作为的人。”(板书:借物喻人)
四、作业
1.抄写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2.推荐阅读:《心田上的百合花》。
板书设计:种树人——桃花心木
浇水无规律
(树苗)——(人)
会找水源生活考验
拼命扎根锻炼自主
长成大树努力成长
1、知识和技能:能背诵课文,概括作者在文中所表现的思想。
2、过程与方法:师生合作探究,品味课文语言,培养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进一步理解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师生合作探究,品味课文语言,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现的思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今天接着学习21课《桃花源记》,上一堂课我们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借助文下注释,疏通了文意,理清了课文线索。孔子云,学而时习之,下面我们就来复习一下。
二、温故知新
1、你知道这些带点词语的意思吗?【分组接龙比赛】
(1)缘溪行(2)落英缤纷(3)渔人甚异之
(4)欲穷其林(5)才通人(6)豁然开朗
(7)屋舍俨然(8)阡陌交通(9)阡陌交通
(10)便扶向路(11)便要还家
(1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13)乃不知有汉
(14)无论魏晋(15)皆叹惋
(16)不足为外人道也(17)诣太守
(18)欣然规往(19)寻病终
2、本文以什么为线索?写了哪些内容?
(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依次写了发现桃林—→进入桃源—→做客桃源—→离开桃源—→复寻桃源。)
三、合作学习
(一)品桃源之美
1、桃花源美吗?美在何处呢?请大家帮忙找一找,并说说你认为美的理由。【学生听读课文录音,分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预设:环境美(美在桃林美、土地美、屋舍美、田池美、桑竹美、阡陌美);生活美;人情美。
(1)桃花林美在何处?这样写有何作用?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美吗?喜欢吗?请用喜爱的感情读一读。能背下来吗?)渲染了神秘美丽的气氛,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下文写桃花源的美作铺垫。
(2)桃源人的生活美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黄发垂髻,怡然自乐(和平安定、丰衣足食);往来种作(没有战乱,安居乐业);见渔人,杀鸡作食,皆出酒食(热情好客,民风淳朴)。
(3)桃花源还具有神秘美。(桃林神秘: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山洞神秘:仿佛若有光,形状奇特;林中人神秘: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结局神秘:不复得路,探访未果。)
(二)悟作者之情
1、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猜一猜渔人说了些什么?
汉……三国……东晋……
2、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
3、桃源人希望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
4、对比当时桃源里和桃源外的生活环境,猜想一下陶渊明当时的思想是怎样的?
5、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不复得路”?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构的。
6、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样一个理想社会?
【交流点拨】桃花源是作者追求的一种美好境界,一种对现实生活不满的精神寄托。
四、拓展延伸
1、如何劝桃花源人走出桃花源?
2、当代歌曲唱桃源
梦入桃花源(歌词)
作词:石煌远
高悬瀑布,远叠山,动听雀鸣,静听蝉、不知松竹,谁先绿,难辩水天,哪最蓝、忽逢桃花岸,白云裹红团,牧笛惊花雨,化蝶戏流泉、忽逢桃花岸,白云裹红团,桃花源头随梦远,忽在天际忽眼前、桃花源,桃花源,梦入桃花源,红树青山,斜阳古道,梦入桃花源、桃花源,桃花源,梦入桃花源,桃花流水,福地洞天,梦入桃花源。
3、背诵课文。
【《桃花源记》的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的方案05-24
教学设计桃花源记09-15
《桃花源记》教学建议06-14
12 桃花源记 教学设计10-11
《桃花源记》公开课教学设计01-04
桃花源记的译文07-20
桃花源记的教案12-17
桃花心木教育教学案例06-22
描写桃花的07-01
我家门口的桃花源作文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