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整式的乘法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共10篇)
课型:新授课 总课时:3课时 设计课时:第二课时 节选自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一章整式的乘除第四节
一、课前部分
(一)教材分析:《整式的乘法》是北师大版教材第一章《整式的运算》重要内容。是进一步学习方程、函数以及其它数学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学习物理、化学等学科不可缺少的工具。学习单项式与多项式乘法并熟练地进行运算是学好整式乘法的关键,为学生综合运用多种运算法则拓宽了空间,有利于学生对双基的掌握,在综合运用多种运算法则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运算能力。单项式与多项式乘法、同底数幂相乘、幂的乘方、积的乘方等运算法则的综合运用,又是今后将要学习的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基础。由此可以看出,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学习既是前面学习的综合应用,又是后续学习的基础,本节课教学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后续学习。
(二)学情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在第一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已学会了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的法则,并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了幂的运算性质,在练习的过程中,体会了运用法则进行计算的算理。本节课所学主要知识是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将其转化为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学生只要理解转化的方法和依据,本节课知识就迎刃而解了。所以,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具备了学习本课的知识基础。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在前面学习幂的运算时,学生经历了一些探索活动,初步积累了一些经验.在第一课时探索单项式乘单项式法则的过程中,学生也体会了转化思想在解决新问题中的重要作用,这都为本课时的探索积累了活动经验。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单项式与多项式乘法的意义,会进行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运算。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单项式与多项式乘法法则的过程,理解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算理,体会乘法分配律的重要作用及转化的数学思想,发展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索单项式与多项式乘法运算法则的过程中,获得 成就感,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
(五)教学难点:正确、迅速地进行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计算。
(六)教学方法:由本节课实际,我采用自主探索,启发引导,合作交流展开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猜测、验证和交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方式、思维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进行分层次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并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七)教学准备:PPT课件。
二、课堂部分
(一)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 回顾与思考(2分钟)1.回顾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的运算法则;
32.计算:(1)3mn2(2mn);(2)8xy2(yz2)
8师生活动:学生在老师引导下回顾上节所学内容,并进行针对性练习,为新课做准备。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单项式乘单项式的运算法则,目的是为探索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做好铺垫,因为最终我们要将它转化为单项式乘以单项式,所以这里通过活动1、2来进行回顾十分必要.有上一课时的课堂学习加上课后作业的巩固,学生应该能够熟练应用法则进行计算,所以问题2设置的综合性较上节课的练习更强一些。
第二环节 新知探究(12分钟)
问题1:如图:三个长和宽分别为a和m,b和m,c和m的长方形,合并成一个较大的长方形,求这个新长方形的面积?
师生活动:提出四个问题后,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分组交流,得出结论。
结论:m(a+b+c)=ma+mb+mc 延伸问题1:观察等式左边有什么特点?
结论:是一个单项式乘与多项式。延伸问题2:观察等式右边的有什么特点?
结论:是一个单项式乘单项式,再把积相加。
m a b c 问题2:通过刚才的计算过程,你能发现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是如何运算的吗?
结论: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法则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根据分配律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符号表示:m(a+b+c)=ma+mb+mc
设计意图:教师创设实际情景,学生通过探究对同一面积的不同表达方法,引出等式,然后提出延伸问题后,再由学生观察思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乘法分配律说明上述等式成立的原因,由此得到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法则。
第三环节 例题讲解(6分钟)例2.计算:
(1)2ab(5ab2+3a2b)
21(2)(ab22ab)ab32(3)5m²n(2n+3m-n²)(4)2(x+y2z+xy2z3)• xyz
师生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生共同完成例题,学生对单项式乘多项式运算法则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着进行简单的单项式乘多项式运算,熟悉和掌握单项式乘多项式运算法则,并未归纳单项式乘多项式的步骤做准备。
第四环节 想一想(4分钟)
问题
1、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步骤?
①按乘法分配律把乘积写成单项式与单项式乘积的代数和的形式; ②按照单项式的乘法法则运算; ③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问题
2、计算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1)、注意符号问题,多项式中每一项都包括它前面的符号。(2)、单项式要乘以多项式的每一项,不要出现漏乘现象。
(3)、混合运算中,要注意运算顺序,结果有同类项的要合并同类项。(4)、单项式乘多项式的积仍是多项式,其项数与原多项式的项数相同。师生活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交流讨论,归纳出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步骤以及计算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对单项式乘多项式法则的运用更加牢固。
设计意图:通过刚才的例题,引导学生归纳出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步骤以 及计算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初步归纳能力。
第五环节 随堂练习(10分钟)
1、计算:
1(1)a(a2mn)(2)b2(b3aa2)(3)x3y(xy31)(4)4(ef2d)ef2d
22、计算:)2xy2(x22y21)(1(2)3xy2xyx(y2)x师生活动:选取学生代表上黑板解题,其余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学生完成情况及出现的问题,结合黑板上同学的完成情况提出解题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设计意图:在应用法则进行计算时,需要有一定的方法和步骤,所以先让学生独立尝试解决,只有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亲身经历困难,才能获得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再进行变式训练,及时巩固。
第六环节 能力提升(8分钟)
1、x(x2-x+y2)-y(x-x2+y2)
2、先化简,再求值: 2a(a-b)-b(2a-b)+2ab,其中a=2,b=-3 设计意图:能力提升的难度与类型较例题有一定的变化,目的是不断促进学生思考,不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能力的提高。
第七环节 课堂小结(2分钟)
1、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法则: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根据分配律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2、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步骤:
①按乘法分配律把乘积写成单项式与单项式乘积的代数和的形式; ②按照单项式的乘法法则运算; ③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3、计算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1)、注意符号问题,多项式中每一项都包括它前面的符号。(2)、单项式要乘以多项式的每一项,不要出现漏乘现象。
(3)、混合运算中,要注意运算顺序,结果有同类项的要合并同类项。
(4)、单项式乘多项式的积仍是多项式,其项数与原多项式的项数相同。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回顾与反思,强化学生对确定公因式的方法及提公因式法的步骤的理解,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六环节 作业(1分钟)课本习题1.7 第1题;
(二)板书设计:
1.4整式的乘法
1、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法则 例题讲解
2、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步骤:
三、课后部分
乘法的初步认识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46页主题图,第47页情境图及有关的做一做。练习九的第1、2题。
本节课是基于学生积累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理解了加法的含义,能够正确计算加法的基础上学习的。乘法是相同数连加的一种简便运算。教材通过学生熟悉的游乐场情景提供同数相加的资源,通过学生的列式和计算的体验,进而产生对加法运算麻烦的感觉,从而引出乘法,了解乘法的意义,体现乘法运算的简洁性。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乘、除法的基础。
(二)核心能力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在加法和乘法的对比中凸显乘法的简洁,在借助加法算乘法的过程中体会两种运算的联系,增强学生联系的观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四则运算的能力和符号意识。
(三)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情境图,了解乘法与同数连加之间的联系,体会乘法表示的简洁性,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2.学生在经历观察、比较、归纳等学习过程中,借经历建构乘法意义的过程。
3.通过数学活动增强学习的求知欲,体会乘法运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对应思想和简洁美。
(四)学习重点 理解乘法的意义。
(五)学习难点
根据具体情境图说乘法意义并写出乘法算式。
(六)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乘法的初步认识》名师教学课件、《乘法的初步认识》课时作业。
二、学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预习任务
(1)预习教材第46页。(2)计算下面各题: 3+3+3=
2+2+2+2=
7+7+7+7+7= 思考:这些加法算式有什么特点?你在生活中遇到过这种问题吗?
(二)课堂设计 1.情景导入
(出示情景图)
师:这节课孙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好玩的地方,你们想去吗? 师:你最喜欢里面的哪种游乐项目? 下面让我们一起一项一项地游玩。
【设计意图:用学生感兴趣的游乐场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问题探究
(1)同数相加问题
(课件展示教材主题图中小飞机)师:你发现了什么?
思考1:每架小飞机上的人数有什么特点?能解决什么数学问题? 师:“小飞机上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你是怎么解决的? 师:要求小飞机里共有多少人,你能用一个加法算式表示吗? 师:这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学生说教师来写。
思考2:你有什么好办法,让我一听就明白该怎么写吗? 生:一共5个3相加。
下面我们来回忆一下。我们是怎么解决小飞机的?
小结:先观察,从图里找条件。提出了一个问题,然后列式解决。用这个方法:找条件,提问题,列算式,来研究小火车。好吗?(课件展示教材主题图中小火车)
师:先观察小火车图,你发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解决呢?想一想,然后请你把算式写在练习纸上。开始吧!
师:谁能用几个几相加更简练地说一说你?(课件展示教材主题图中过山车)
接下来,我们到最刺激的过山车项目里看一看。同桌互提问题并列算式。
思考3: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加数相同)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能熟练地用加法解决问题,所以放手让学生解决,总结解决问题的过程,发现加法算式中加数都相同的特点,让学生简练地来说的引导,初步感知“几个几”与同数连加的关系,为理解和概括乘法的意义打下基础。】(2)建构乘法的意义
师:如果这列过山车有20节,想一想,算式会是怎样的?是几个2相加?你有什么感受?遇到这种问题怎么办呢?
小结:像这样加数相同的加法,还可以用乘法表示。今天我们就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 师:7个2相加,怎么用乘法表示呢?有同学知道吗? 师:7个2相加,用乘法算式表示可以写成:2×7=14,其中“×”叫做乘号。算式中的“2”、“7”是什么呢?
思考4:看着算式2+2+2+2+2+2+2和算式2×7=14你知道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思考5:2×7=14表示什么意思? 师:这个算式怎么读?
小结:这个算式按顺序来读,乘号在乘法算式里读做“乘”。
师:表示7个2相加除了可以用2×7=14来表示,还可以用7×2=14来表示。思考6:表示7个2相加,可以写出几道乘法算式?
思考7:比一比这道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有什么关系?你喜欢哪种表示方法?为什么? 【设计意图:把乘法和同数相加结合起来,再把乘数与实际情景结合起来,让学生理解乘法的含义,可以直接用乘法表示这类问题。】(3)及时练习,加强意义 ①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师:你能把黑板上另外两道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吗?在学习单上写一写。师: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②生活中的乘法
生活中还能找到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吗?和同桌互相说一说。在自己的身上、身边找一找? 【设计意图:第一题学生用乘法表示同数相加,第二题与实际生活结合,学生发现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加深对“同数”的理解。】 3.巩固练习思考8:求旋转木马上共有多少人?能直接用乘法表示吗?怎样改变才能直接用乘法表示?
思考9:是不是所有的加法都可以用乘法表示?
只有加数相同的加法,能用乘法表示。看来小精灵这句话挺重要,我们再读一读。4.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家属相同的加法可以用乘法计算,并能把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还知道了用乘法表示比较简单。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用到乘法,下节课我们会继续研究。
(三)课时作业 1.看一看,填一填。
【答案】4个5 5+5+5+5
4×5 5×4
3个6 6+6+6
3×6 6×3 【解析】考查目标2。这是用乘法表示同数相加的问题,学生能明确乘法的写法与读法。2.【答案】画图略 2+2+2
2×3或3×2
第一部分是单项式乘单项式,这一部分内容主要是要注意运算的法则依据是乘法的交换律,分成三步计算:一是各个单项式的系数相乘,二是同底数幂相乘,三是单独的字母照抄。这部分的计算中往往会混合了积的乘方,要注意运算的顺序,积的乘方应注意复习巩固。
第二部分是单项式乘多项式,这一部分内容的依据是乘法分配律,要注意有乘方运算时的运算顺序以及符号的确定。
第三部分内容是多项式乘多项式,注意带符号运算以及不要漏乘。在混合运算中注意括号运算,不要漏括号。
在整个这一部分的内容教学中,难点与易错点主要是:
1、符号不能正确的判断,其中主要是没有注意带符号运算或者没有注意整体思想,漏掉括号或者去括号错误。
2、同时注意整体思想的渗透,作为整体的相反数的的变形,根据指数的奇偶性来判断符号。
3、注意实际问题主要是图形的面积问题的正确解决。
注重难点与学习方法。
1、关注对教学难点的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发展学生的思维,教材中的难点往往是数学思维迅速丰富、过程大步跳跃的地方,所以在本节课难点教学中既注意了化难为易的效果,又注意了化难为易的过程,在探究法则的过程中设置循序渐进的问题,不断启迪学生思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应用法则的过程中,又引导学生进行解题后的反思,这些将促使学生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同时提高。
2、关注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是对知识主动建构的过程,同时学生要主动构建对外部信息的解释交流,所以在教学中注重营造学生自主参与、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创新为主线的教学模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入手,逐渐发现和提出新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在探究中掌握知识。
3、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也是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结合学生实际,有效整合教材,精选例习题,分层施教。本单元教学是以习题训练为主的,教学时注意选择了有层次的例题和练习,采用“兵教兵”的方法,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在探究问题的设计上也是由浅入深,目的就在于通过引导学生对问题的解决,能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灵活运用基本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让学生在“做”中学。
依据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本节课通过拼图游戏,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活动中既复习了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又引出多项式相乘的运算。由于所拼图形的面积会有不同的表示方式,通过对比这些表示方式可以使学生用几何方法对多项式乘法法则有一个直观认识,再由几何解释的基础上从代数运算的角度将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转化为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整个过程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经历操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在问题探究中不断质疑和释疑,体现了以探究为出发,以活动为中心,注重让学生从做中学的教学思路。
5、加强反思,注重对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加涅指出,学习者学会了如何学习、如何记忆、如何获得更多的学习思维和分析思维,将会使它们变得越来越自主学习。所以,在教学中非常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运用了哪些数学思想,例如本课中将多项式乘法转化为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转化”的思想,运用乘法分配律时的“整体”思想,拼图列式中运用的“数形结合”思想等,可以帮助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所学知识,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使教学过程起到“授之以渔”的作用。
整式的乘法教学反思三:
一、内容分析
整式的乘法是在学生学习了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等知识之后安排的有关整式的运算学习。幂的有关运算法则的学习主要是幂的意义的基础之上来学习的,这一部分内容主要法则依据是乘法的交换律及结合律,知识点相对较少且难度不大,在这节课的学习中通常用“四环节”教学模式来安排每一节课的学习。
第一环节:自学质疑
让学生自学课本相关内容,并提出相关问题:
(1)认真学习课本中探究,并对探究中问题认真填空,且要说明道理;
(2)领会问题中作题依据;
(3)归纳出你自学中体现出的乘法法则并会用字母表示,
(4)记下你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在法则中的不解之处,以备讨论。
第二环节:合作释疑
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内讨论,对于每个组员出现的问题进行交流,解除疑惑,组内不能解决的,组长作好记录,以进行全班讨论。
而对于讨论仍然不能解决的问题老师要作好班内讲解。
第三环节:展示评价
以小组为单位派一个中下等水平的学生进行展示。可口头也可黑板上板演,然后组与组间交换进行评价,查找问题,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全班纠正。
第四环节:巩固深化
由学生分组板演课后相关练习,并进行组间互评。若学生掌握较好,则适时给出一些较复杂的问题如把和差与乘法的结合的计算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练习,从而提高其运算能力,然后布置难易两组作业,一组必作,一组选作。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习了有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幂的定义、合并同类项、去括号、整式的加减、幂的有关运算法则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前面知识的延伸,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承前是继整式的加减之后而学习,启后是它是学习整式的除法、分式的运算、函数、二次方程的解法学习以及进行整式的加、减、乘、除综合运算的基础。整式的乘法这一部分内容主要分成三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单项式乘单项式,这一部分内容主要是要注意运算的法则依据是乘法的交换律,分成三步计算:一是各个单项式的系数相乘,二是同底数幂相乘,三是单独的字母照抄。这部分的计算中往往会混合了积的乘方,要注意运算的顺序,有乘方的要先算乘方,后算乘法,积的乘方应注意复习巩固。
第二部分是单项式乘多项式,这一部分内容是第一部分的延伸,其依据是乘法分配律,要注意有乘方运算时的运算顺序以及符号的确定,还要注意分配律的复习。
第三部分内容是多项式乘多项式,注意带符号运算以及不要漏乘。混合运算是一个难点,在混合运算中注意括号运算,不要漏括号。
在这几部分的学习中,从学生课堂表现与作业完成情况看,效果还不错,学生整体对法则的掌握较好,但在处理一些涉及符号以及乘除与加减同时出现的一些问题时,出现的错误较多,另外合并同类项与幂的运算法则在运用中也出现混淆的现象。
在整个这一部分的内容教学中,难点与易错点主要是:一、符号不能正确的判断,其中主要是没有注意带符号运算或者没有注意整体思想,漏掉括号或者去括号错误。二、同时注意整体思想的渗透,作为整体的相反数的的变形,根据指数的奇偶性来判断符号。三、混合运算中符号及各种运算法则混淆不清,运用还不够熟练。
第一课时:小数乘整数(1)
教学内容:P55页例1及“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第1-4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探索并初步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进行计算。
2、能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能力,感受数学探索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探究并学会小数乘整数的计算。
教学难点:探究并学会小数乘整数的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展台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谈话:在炎热的夏天,你喜欢吃西瓜吗?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在的人们不仅能在夏天吃到西瓜,在寒冷的冬天也能吃到西瓜。
2、出示例题的场景图,提问: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
3、引导:根据图中的信息,要求“夏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这个问题,你会列式吗?“0.8×3”是求几个0.8相加的和?这个乘法算式和我们以前学习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有一个因数是小数) 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
二、探索计算方法
1、启发:你能用以前学过的知识算出“0.8×3”的得数吗?先想一想,再算一算。学生各自思考、计算,师巡视,了解学生用什么方法。
2、交流:谁先来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算出的结果是多少?
学生回答后继续提问:谁用不同的计算方法?
3、指出:“0.8×3”也可以用乘法竖式计算.
讨论:看着竖式,说说用竖式计算“0.8×3”的过程?
比较:0.8是几位小数?2.4呢?
4、提出要求:冬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先列加法
竖式计算,再列乘法竖式计算。
5、交流:列出的加法计算式是求几个2.35相加的和?
列出的乘法算式呢?谁来说说用乘法竖式计算的过程?
2.35是几位小数?2.35×3的积是几位小数?
6、猜想:如果用一个三位小数乘3,积会是几位小数?如果用一个四位小数乘3呢?
三、教学“试一试”归纳计算方法。
1、出示4.76×12,2.8×53,103×0.25,
2、讨论:通过刚才的计算和比较,你认为在计算小数乘整数时,可以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3、小结:计算小数乘整数时,先按整数乘法计算,再看因数里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并点上小数点。
四、指导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1题。(集体交流、订正)
提问:四道题中,有哪些题目的计算结果需要化简的?
2、指导完成练一练第2题。先在书上填一填,指名交流。
3、要求学生在课本上完成练习十第1题。
4、完成练习十第2题(板演,其他学生在作业本上完成)
5、完成练习十第3题。
提问:这道题中雷声在空气中传播了几秒钟?每秒的速度是多少千米?想一想,要求打闪的地方离小华有多远,就是求什么?
6、完成练习十第4题。
学生列式计算后,组织交流。
六、全课小结:你认为计算小数乘整数时要注意什么?
第二课时 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内容:P56-57例2、3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
十第5-8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由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能应用规律正确口算一个数乘10、100、1000……的积。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应用规律正确口算一个数乘10、100、1000……的积
教学难点: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准备:课件、展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口算。5×10 50×10 5×100 50×100
2、比较每组两个小数的大小。 4.53 ○ 45.3 0.7 ○ 0.07
3、导入新课:比较一下,刚才每组的两个小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为什么每组里的数字相同,数字排列顺序也相同,而组成的数的大小却不同呢?
揭示课题: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2
(1)出示例2:5.04乘10、100、1000各是多少?
学生用计算器计算。
(2)指名说说计算结果,并板书。
(3)引导观察比较:50.4和50.4比,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了几位?
504和5.04比,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了几位?
猜想:把一个小数乘10,就是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几位?把一个小数乘100、1000呢?
(4)验证:以小组为单位,每组任意找一个小数,分别把它乘10、100、100,看看小数点位置的变化情况于我们猜想得是否一样。
(5)归纳:通过计算,你认为我们的猜想对不对?谁能用一句话说说你们发现的规律?换一种说法,这个规律还可以怎么说?
2、教学例3
(1)出示例3中表格,让学生说说从表中能知道什么,结合学生的交流是适当介绍“蛋白质”的含义。
(2)提出“每千颗黄豆中蛋白质的含量是多少千克”这一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这个问题就是让我们把0.351千克改写成以“克”做单位的数。
(3)提问:你会把0.351千克改写成以“克”做单位的数吗?可以怎样想?先在小组里互相说说。
(4)组织交流,并明确:要把把0.351千克改写成以“克”做单位的数。可以把0.351乘1000,可以直接把0.351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
3、教学试一试和练一练
(1)完成第57页试一试
交流:你是怎么填的,又是怎样想的?把“0.03”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可它的小数部分只有两位,你是怎么处理的?
(2)完成第57页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填表。
讨论:小数,小数点应该在什么位置?
(3)学生独立完成第57页练一练第2题
三、巩固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第5-7题。
四、全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教学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较好,但少数后进生对数位不够时不会用“0”补足数位,还需加强个别辅导。
第三课时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教学内容: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情境,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理解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地进行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教学准备:课件、展台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同学们,在买东西时顾客经常讨价还价,下面讲一个关于还价的真实的事情:
商贩在卖苹果,一个人问:“老板,多少钱一斤?”“一块五一斤”
“太贵了,这样吧,5块钱3斤卖不卖?”听到这里,你有何想法?
类似这样的购物问题,既可以用小数乘法解决,也可以用小数除法解决,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小数除法。
二、教学例题。
1、创设情境。
(1)课件出示:例4表格,
师:从表格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这三种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你能求出妈妈买的苹果的单价吗?
列式:9.6÷3
(2)能算出是多少元吗?试试看
(学生独立探索计算方法,尝试计算。)
(3)香蕉和橘子的单价会求吗?试试看。
(学生尝试列竖式计算。集体订正。)
12÷5得出商2后,组织讨论:除的余数2以后要不要继续往下除?为什么可以在余数2后面添0再除?
提示:商的小数点应点在哪里?
5.7÷6个位不够商1怎么办?
2、你能根据“单价×数量=总价”验算上面各题吗?
3、总结法则:
小数除以整数可以按照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去除,求出商,再对齐被除数的小数点,点上商的小数点。
三、课堂练习。
1、完成第60页练一练。(学生自主完成,集体交流。重点说说:商的小数点是如何确定的?)
2、完成练习十一第1题(比较每组两题的计算,你发现了什么?)
3、完成练习十一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计算小数除以整数,应注意什么,你有什么想提醒大家的?
4、完成练习十一第3题。(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
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内容: P60页例5、例6,“练一练”、“试一试”,练习十一第
4 - 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由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应用规律正确口算一个数除以10、100、1000……的商。
2、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和主动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由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理解由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准备:课件、展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口算。90÷10 900÷10 900÷10 900÷100
2、前面我们学过小数点向右移动能能]引起小数大小变化,那么向左移动是否也可以呢,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研究一下。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5
(1)出示例5:21.5除以10、100、1000各是多少?
学生用计算器计算。
(2)指名说说计算结果,并板书:
(3)引导观察比较:21.5和2.15比,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了几位?
21.5和0.215比,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了几位?
猜想:把一个小数除以10,就是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几位?把一个小数除以100、1000呢?
(4)验证:以小组为单位,每组任意找一个小数,分别把它除以10、100、100,小数点位置的变化情况与我们猜想得是否一样。
(5)归纳:通过计算,你认为我们的猜想对不对?谁能用一句话说说你们发现的规律?换一种说法,这个规律还可以怎么说?
2、教学例6
(1)出示例6中表格,让学生说说从表中能知道什么。
(2)提出“长颈鹿的体重是多少吨”这一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这个问题就是让我们把500千克改写成以“吨”做单位的数。
板书:500千克=( )吨
(3)提问:你会把500千克改写成以“吨”做单位的数吗?可以怎样想?先在小组里互相说说。
(4)组织交流,并明确:要把500千克改写成以“吨”做单位的数,可以用500除以1000。计算500除以1000可以直接把500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
三、课堂练习
1、完成第61页试一试
指名读题,明确解题要求。学生各自填空。
2、完成第61页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填表。
3、完成第61页练一练第2题
独立完成,小组交流怎样想的。
4、独立完成练习十一第4、5题。
5、独立完成练习十一第6题。(说说表格中用到的数量关系)
6、完成练习十一第7题。
四、全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练习
教学内容:练习十一第8 -16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巩固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展台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完成练习十一第8题(学生先心算,在指名口算)
二、计算练习
1、完成练习十二第9题(学生独立计算并验算,交流订正)
2、完成练习十一第10题
(生独立计算,师巡视,了解学生计算中的错误,及时纠正)
3、完成练习十一第11题(指名回答,说说是如何进行比较的)
4、完成练习十一第12题(独立完成,说说是怎样想的?)
三、解决实际问题
1、练习十一第13题
思考:“1千克小麦能加工成多少千克面粉”运用的数量关系是什么?1吨小麦呢?(学生自主完成,集体订正)
2、练习十一第14题。(指名说说:如何进行单位转换?)
3、练习十一第15题
读题后指名说说算式以及每一步算式的意义。
两种方法:①864÷12÷30 ②864÷30÷12
如果出现:864÷(12×30)也请学生说说想法。
(指出:这种做法不妥当,还是用前面两种为好)
4、练习十一第16题
说说如何求平均体重?平均体重应该在哪个范围内?为什么?
5、练习十一思考题
说说读题后你有什么想法?
明确:甲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正好等于乙数,说明甲数和乙数是10倍的关系,一共是11倍。16.5÷11=1.5,甲数是1.5,乙数是15。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用“有的……有的……有的……”说一句话
3、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导入新课:
1、复习生字
2、看图练说
3、郊外的秋天如此的美丽,你们想去那儿看一看,玩一玩吗?现在我们就一块儿去秋游。(揭题,板书课题:秋游)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多媒体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读。
2、指导读好渐渐。
4、用渐渐说一句话。
5、齐读,想:这一段主要告诉了我们什么? 过渡:他们来到郊外,看到了什么?
三、图文结合,学习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一)总体感知第二、三自然段。
1、显示画面,请小朋友轻声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的哪几个自然段是描写这幅画的?
2、学生轻声读课文。
3、指名回答。(第二、三自然段)
4、现在我们一起来看课文是怎么写的,你们仔细读课文,再对照插图,看看课文中写了哪些秋天的景物,边读边把主要的词语画下来。
5、学生回答。(二)学习第二段
1、师出示天空图:秋天的天空什么样?你能用课文里的话说说吗?指生说。
2、白云还会变成什么样子呢?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来试着说一说。
3、你们觉得天空美吗?美在哪儿?
4、第二自然段怎样读才能读出天空的美丽,请小朋友边看图,边仔细听。
5、指名说。
6、教师范读,指导第二自然段。
7、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过渡:秋天的天空是那样美,田野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请看--(三)学习第三段
1、出示图片,你能用一句话来说说田野的景色吗?
2、课文第三自然段就写了田野中的美景,谁愿意读一读?
3、小朋友,你们觉得田野美吗?美在哪里?
4、你能来说一说,田野里稻子黄了,黄得怎么样?高粱红了,红得怎么样?棉花白了,白得怎样吗?可以只说一种,也可以说两种,能说三种就更好了。提供句式:
5、(出示稻子黄了,高粱红了,棉花白了。)这句话应读好哪些词?
6、光读好黄了、红了、白了这些词行吗?还要注意--音量要逐次加高,还要有赞美和高兴的心情。
7、教师范读,指导读第三自然段。
8、学到这儿,你们想说什么?
9、齐读第二、三自然段,再次感受秋天天空和田野的美。
四、图文结合,学习第四自然段
1、小朋友,我们已不知不觉地来到了风景如画的郊外,开心吗?现在,你们最想干什么?
2、好,就让我们高高兴兴地玩吧。
3、谁能用有的……有的……有的……把所看到的说出来。
4、书上是怎么写的?齐读第四自然段。
5、大家玩得开心吗?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大家玩得十分开心?请小朋友边读课文边圈画相关的词语。
6、指名回答。
7、小朋友亮开了嗓子干什么?
8、指导朗读第一句话。
9、你们看他们在草地上奔跑追逐,笑着喊着,真开心哪!你们知道他们会喊什么?
10、指导读第二句话。
11、齐读第四自然段。
五、拓展练习:
用“有的……有的……有的……”练习写话。
六、总结,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小朋友,今天我们作了一次秋游,不仅欣赏了郊外的美丽风光,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无穷魅力,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从优美的语言文字中进一步感受秋天的美景。
七、作业:
1、用几句话写你眼里的秋天美景。
2、画出秋天的美丽景色或小朋友们玩耍的场面。
五、板书设计
天空
美
秋游
农田
美
(郊游)
同学们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2——6自然段,抓住钱学森说的两句话,体会钱学森的拳拳爱国心,浓浓骨肉情。
3、学会描写人物的语言,学习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4、学习倒叙的写作方法,体会倒叙写法的好处。教学重、难点:
1、体会钱学森的拳拳爱国心,浓浓骨肉情。
2、学会描写人物的语言,学习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3、学习倒叙的写作方法,体会倒叙写法的好处。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在上一节,我们初学了《钱学森》一文,对钱学森有了初步的了解,谁能用一句话介绍他? 古语说得好,“识其人,听其言”。这节课我们就来细细品味人物的语言,进一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二、诵读感知,体验人物情感
1、请同学们迅速浏览课文,找一找钱学森说的话,用横线划出来。
2、这是人物的语言描写。课文中的人物语言最难读,怎样才能读好呢?首先,我们要看看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话的。先来看第一段话,钱学森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3、简介冯·卡门(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被誉为“超声速时代之父”,是美国空军科技的奠基石。)“师从美国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成为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从这段语言文字中发现了什么?从两个“最”读懂了什么?(钱学森很出色、有才华、学有成就等)
这么出色的钱学森留在这么著名的冯·卡门教授身边,意味着钱学森将得到些什么呢?…… 这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可是钱学森却选择了回国。读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要问钱学森呢?
钱学森怎么回答的?(示: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谁来读钱学森的话,注意此时你就是钱学森。板书:我是中国人 你从钱学森的这句话中感受到他怎样的情怀?板书:拳拳爱国心
中国才是他的家。是祖国的山山水水养育了他。他一刻都没有忘记自己是中国人。让我们一起来读读他的心声吧(齐读)
4、钱学森的第二段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示: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齐读留学生说的话)你对这些中国留学生有什么看法?
其实中国留学生说的话是有道理的。当时中国刚解放,的确很落后,开展科学研究实在很困难。在这种情况下,钱学森毅然地选择回国是非常了不起的。
轻声读读这句话,你认为这段话中哪些词用得好呢?“终于”写出这一天来之不易,写出钱学森激动、喜悦之情。“应当”是什么意思?从“应当”一词读出了什么?指导朗读这个句子。
5、同学们,你们觉得还有谁会来劝钱学森不要回国呢?他会怎么劝呢?
引读:钱学森认为回国是义务,回国是责任;是对祖国培育之恩的回报。所以不管谁来劝,他总是说——(齐读第一处)
不管怎么劝,他总是诚恳而坚定地说——(生齐读第二处)
6、正是这拳拳爱国心,促使钱学森踏上了回国的征途。请同学们细细读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看看还有什么牵动着钱学森回国的情思? 思乡思亲“每逢佳节倍思亲” 板书:浓浓骨肉情
三、抓住侧面描写,体会回国艰难,衬托伟人不凡
师:这浓浓的骨肉情使钱学森牵肠挂肚啊!正是这拳拳爱国心,浓浓骨肉情,才促使钱学森毅然回国。但是,他的回国路充满了艰辛,真可谓一波三折。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指名说)请看:(示:“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绝不能让他离开美国!”)这是谁说的?
当时美国部队的编制分甲、乙两种,甲种部队一个师10000人,乙种部队一个师5000人,五个师至少是25000人,一个钱学森至少抵得上25000人,真是个了不得的人!怪不得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将领说——齐读
读好这句话,关键要读好哪个词呢?“绝不能”什么意思?态度极其坚决的
这句话也是人物语言的描写。描写有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课文的主人公是钱学森,所以对他的语言描写是——(正面描写),而这个美国海军的高级将领的语言是(侧面描写)。其实文中还有一处语言描写也是侧面描写,找找是谁的语言?(留学生)
侧面描写有什么作用呢?(对比、衬托)
美国政府为了留住钱学森,让他继续为美国服务,他们会怎么留呢?
是啊,他们会软硬兼施,千方百计阻挠钱学森回国。事实上,当时的美国政府确实也是这么做的,他们以莫须有的罪名把钱学森关进牢里,然而,钱学森回国的决心——(引读:一刻也没有动摇过。经过五年的漫长岁月,在周总理的关怀下,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
“五年漫长的岁月”对一心要回国的钱学森是怎样的五年啊?度日如年、寝食难安、望眼欲穿 在中国政府的强烈要求下,美国政府被迫同意钱学森回国了。齐读第一自然段
四、学习倒叙写法,如果按时间顺序写,第一自然段要放在哪里?作者为什么要把这段放开头呢?
师:这种写法叫“倒叙”。把后面的内容提到前面来写,起突出、强调的作用,增强表达效果,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大家在作文中也可以学习这种写法。
五、小练笔
通过这篇课文,我们认识了“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他凭着坚定的信念,克服千难万险,终于回到祖国,为我国的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被评为“2007年感动中国人物”,请同学们为他写一段颁奖词吧。交流
六、总结、布置作业
课型:复习
学习目标:
1、巩固对整式乘法法则的理解,会用法则进行计算
2、在学生大量实践的基础上,是学生认识单项式乘以单项式法则是整式乘法的关键,“多乘多”、“单乘多”都转化为单项式相乘。
3、在通过学生练习中,体会运算律是运算的通性,感受转化思想。。
4、进一步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学习重点: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
学习难点:计算过程中项与项相乘时的符号处理。
学习过程
1.学习准备
1.叙述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
2.计算
(1)ax(cx+d)=(2)b(cx+d)
(3)(-2x-1)3x(4)(-2x-1)(-2)
2.合作探究
(一)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1、问题:一块长方形菜地,长为a,宽为m。现将它的长增加b,宽增加n,求扩大后的菜地的面积。
结合图形,考虑有几种算法?
算法一:扩大后菜地的长是a+b,宽是m+n,所以它的面积
是;
算法二:先算4小块矩形的面积,再求总面积。扩大后
菜地的面积是m2.
因此,(a+b)(m+n)=am+bm+an+bn
2、你能用乘法分配律来求出(a+b)(m+n)的结果吗?
3.根据上面的计算过程,你能尝试总结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吗?
(二)师生探究,合作交流
1、例4计算:
(1)(ax+b)(cx+d)(2)(-2x-1)(3x-2)
2、练一练计算:
(1)(2b+6)(n-3)(2)(3x-y)(3x+y)
4.例5计算
(1)(a+b)(a2-ab+b2)(2)(y2+y+1)(y+2)
5、练一练
(1)(x-y)(x2+xy+y2)(2)(x+1)(x2-2x+3)
(三)学习体会
对照学习目标,通过预习,你觉得自己有哪些方面的收获?有什么疑惑?
(四)自我测试
1、教科书P61练习3,结合解题的结果,观察每一项的系数和因式中项的关系,
写出你的想法。
2、计算:(x-6y2)(x2+9xy2+4y4
3、当x=3,y=1时,代数式(x+y)(x-y)+y2的值是.
4、先化简,再求值。
a(b-c)-b(c-a)+(a-b),其中a=0.5,b=-1,c=-2.
(五)应用拓展
1、(达州中考)若a-b=1,ab=-2,则(a+1)(b-1)=
2、先化简,后求值
x2(3-x)+x(x2-2x)+1,其中x=
整式的乘法复习教案
1、回顾本章内容,熟练地运用乘法公式进行计算;
2、能正确地根据题目的要求选择不同的乘法公式进行运算。
教学重点:正确选择乘法公式进行运算。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平方差和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多项式的计算。教学方法:范例分析、探索讨论、归纳总结。教学过程:
一、导学
1、平方差公式:ababa2b2
2、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
(ab)2a22abb2
3、计算
(1)abab
(2)abab
(xy1)(xy1)(3)x1(x21)(x1)(4)
二、探究
(abc)
(1)做一做 运用乘法公式计算:
(abc)=abc2ab2ac2bc
得:(2)直接利用第(1)题的结论计算:(2x3yz)
分析(2)小题中的2x相当于公式中的a,3y相当于公式中的b,z相当于公式中的c。
解:(2x3yz)2=[2x(3y)z]
=(2x)2(3y)2z22(2x)(3y)2(2x)z2(3y)z
=4x9yz12xy4xz6yz
三、精导
例1运用乘法公式计算:
(1)abab
(2)abab 22222222222222(abc)(abc)
(3)a3a3
(4)
2解:(1)abab 22=[abab][(ab)(ab)] =2a(2b)2ab
想一想:这道题你还能用什么方法解答?(2)abab 22=a2abb222a222abb2
2=a2abba2abb
=2a2b
(3)、(4)略
注意灵活运用乘法公式,按要求最好能写出详细的过程。
例3 一个正方形花圃的边长增加到原来的2倍还多1m,它的面积就增 加到原来的4倍还多21m,求这个正方形花圃原来的边长。解:略
四、提升
1、练习P49的练习题
2、小结:利用乘法公式可以使多项式的计算更为简便,但必须注意正
确选择乘法公式。
3、布置作业:
复习题 A组 第3题、第4题
教学反思
参赛编号:24
学校:云南昌宁第一中学
姓名:韩云凤
3.2.1 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第二课时)
教学反思
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从理念、内容到实施都有较大变化。要实现数学课程改革的目标,教师是关键。新课程要求教师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还强调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发展和成长的核心因素。在教学后进行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形成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我的反思如下:
一、思不足。上完了课,坐下来回想,有很多地方不满意,也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更有许多地方需要学习。
1、刚刚开始的时候因为有点紧张,所以讲话速度快了,可能不专心的同学就会听不懂。后来虽然及时发现,把速度压下来了,可是,还是应该学会任何时候都保持平和的心态;
2、课件制作的时候,字体颜色偏浅了,在我自己的电脑上看得很清楚但是拿到大屏幕上,有些地方对于学生来说看不清了,这也说明我考虑的不周到;
3、在备课的时候,准备在几何画板上演示三种函数模型的增长差异,使分析更直观,但是因为给学生自主学习和讨论交流的时间太多,发现时间不够,所以没有演示,这样可能会使得到结论的说服力就不是那么强。也失去了一些趣味性。这证明,作为年轻老师的我,需要增强课堂的把控能力,在备课时也要尽量宏观考虑,在有限的时间里得 到想要的教学效果;
4、在讲解5个思考的时候,语言不够精炼,有些地方重复太多,有些地方表述又不到位。并且既然给学生小组讨论了,那么应该让他们尽可能多的展示他们自学和交流的结果,根据展示的情况进行精讲,而不是我一个一个的又讲,没有做到“以学定教”,这样也可能会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5、师生的交往互动没有达到很好的状态,虽然很多问题,学生愿意一起回答但是却不太愿意自己站起来回答,特别是抢答题时,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被调动起来,我想是因为我的亲和力不够,而且引导还不到位;
6、最后的“当堂检测”的第四题的第二个问,有很多同学没有写出来,本来应该讲评一下,但是时间到了,所以没有强调。
总的来说,我的应变能力有待提高,教学机智不够,应该多使用几何画板和EXCEL来使教学增加趣味性和说服力。
二、思成功
1、通过学生自学和讨论交流,以及我的讲解,基本达到教学目标。刚开始,我就展示了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和重、难点,使学生有目的的学习;抢答题和当堂检测题都和教学目标相呼应,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2、基本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讨论交流,不但有利于这节课知识点的探究,也有利于合作交流意识的养成。而我只是引导者、组织者、合 作者;
3、使学生尽可能的单独回答,而不是大合唱,这样可以很好的反馈他们自学和讨论的效果,进而调控我的教学过程;
4、问题串的设置使学生学习得更轻松,也使和我的教学更有条理性和适切性;
5、把“小结”设置在“当堂检测”的前面,不但使前面的结论得到巩固,也使学生在做“当堂检测”时有所依据;
6、“当堂检测”的设置很好的反馈了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对我后面的教学具有指导作用。并且题目的设置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可以很好的反应学生的学习效果。
7、把我准备的内容在规定的时间内讲完、练完,这节课的教学步骤有了完整性。并且根据学生“当堂检测”结果,证明在有限的时间内,绝大多数同学还是完成了学习目标。这是让我很欣慰的一点。
三、思改进
这堂课有成功之处,但是就如我上面所说,不足的地方更多,所以需要改进的地方也很多。
1、多和别的老师进行交流,把握每一次学习的机会,提升自己的应变能力、教学机智和把控能力;
2、认真学习几何画板和EXCEL,熟练操作,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说服力;
3、在以后上课中,压慢自己的语速;
4、备课时,多方面考虑,包括课件的可操作性、学生的起始能力、教学中会出现的问题等等;
5、多走近学生,增加自己的亲和力,进而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思维的参与和行动的参与);
6、学着去设置有趣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设置有效的例题、练习题、检测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7、学会精讲,多给学生展示和思考的时间,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学习流程图:
学案
课前课外预习内容:
学生独立自主学习P2~P3页中的例题和所有练习题,把有疑问的地方做上记号。
学习任务:
1、弄懂分数乘整数的计算过程以及计算的原理。
2、初步学会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表述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3、能用完整而优美的格式书写分数乘整数的计算过程。
4、谈谈计算的小窍门。
本节课知识点:(应知应会,老师把握)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求几个几分之几是多少或求几分之几的几倍是多少?
2、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分母不变,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
3、计算过程中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比较简便。
教案
课堂中展示交流过程:(三个模块)
1、心中有数,带着问题进课堂!
整理回顾自己的预习作业,记住自己有疑问的地方,准备在交流展示环节提问(1分钟)
2、展示自我,交流汇报同进步!
○1小组内交流预习中的收获和疑问。
○2展示组展示汇报预习学习情况,别的小组补充完善,提出疑问,由展示组优先解惑,有问题其他组补充,最后由组长作总结发言。
3、练习运用,独立完成我能行!
独立完成课本第4页练一练的1、2、3题,老师巡视,发现问题全班展示、点评。完成后按照1号检查6号、2号检查5号,3号检查4号的顺序进行组内批改及帮助,各组长督促检查完成情况。(6分钟)
备注:
○1举手组员多的组优先发言。
○2发言时各组尽量观点不同,相同观点的可以补充别组不完善的地方。
○3若哪一组所有观点均与别组全部相同,则不用发言。
○4别组发言时,提倡提出有质疑的问题(有价值的问题),若对方无法解释或者解释不清,提出质疑的小组加双倍的分。
○5提倡有创意的想法。
○6只要发言的小组均加分,有创意想法的加双倍的分数。
xkb1.com新课标第一网
【1.整式的乘法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第1课时有理数的乘法07-13
整式第一课时txt09-13
《表内乘法二》第7课时教学设计10-28
《整式的加减――数学活动》教学设计10-27
整式的加减复习教案设计10-01
3.3整式 教学设计06-12
1.4.1 有理数的乘法说课稿07-25
1到8的乘法口诀练习题06-03
初一数学上整式的加减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