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夯资料

2024-09-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强夯资料(精选4篇)

强夯资料 篇1

1.工程确已竣工验收并移交给建设单位,进入保修阶段。

2.竣工结算资料齐全,包括结算书、内业资料、竣工图等。

3.结算审查工作小组成立。结算工作小组将根据全套竣工资料、结算书和其它相关资料进行仔细审查,编写审查报告,递交结算领导小组。

二、审查依据:

(1)招、投标文件;

(2)合同文件及补充合同;

(3)施工方工程结算书;

(4)签证、洽商、变更资料;

(5)内业资料;

(6)竣工图;

(7)其它合同约定的计价文件和资料。

三.审查方法:

1.按合同进行标段分类

2.重点突出:由于工程涉及金额较大,先进行合同金额较大的标段重点审查,然后审查合同额少的标段,对于每个标段中单项金额为合同额10%以上的重点审查。

3.商务优先:首先熟悉招、投标文件和合同文件,充分理解商务条款对工程量变更的单价调整以及措施项目结算计费等的约定,首先从商务角度审核不合理项目和工程量。

4.复核工程量:在商务审核后对于标段内涉及金额大的钢筋、砼要按比例复核工程量,如复核项目准确率低于80%时,需全部复核。安装工程审核主要工程量,如挖方、撼砂、大口径管线、管件、电缆等数量。

四.审核原则:

1.重复报量:部分标段承包的工作内容可能在别的标段或零星工程内重复出现,对于该部分要仔细查找核减。2.虚报工程量:将实际未发生或不需要发生的工程量列入结算,需查找证据列出核减。

3.缺竣工图和资料: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不少设计变更,如因施工单位提交的竣工图和变更资料不齐,造成某些工程量发生没有证明材料,视为该项目没有发生,应预扣除。

4.设计变更、洽商、签证手续不齐:对于合同外项目,重点审查设计变更。洽商和签证手续是否齐全,是否与内业资料一致,发现疑问的需进一步确认,不合理的应予核减。

5.不按图施工,偷工减料:对于某些单位不按图施工,结算时应收集证明材料,按相关规范和定额核减该部分价格。

对工程结算的认识

我对工程结算的认识是:结算从合同签定的时候就开 始了,它一直伴随着整个施工过程直到对卷,认定的全部过程.那么究竟整个经济结果的好坏存在于哪些条件呢,首先以工程量清单和定额结算来说:

(1)合同的签定,首先考虑甲方即建设单位的条件,你在签定合同的时候要考虑将来结算时候的纠纷甚至是诉诸于法 律的纠纷.考虑最坏的情况,考虑材料人工的风险,比如说签定一个合同,考虑到市场上人工涨价,而每年官方都要对 结算进行文件调整,你就应该尽可能把人工材料上涨因素应进行调整写进合同,届时根据合同你就可以计锝这一块上浮的利润.或者根据工程量清单报价最后确定的合同单价或者合同总价的合同,一定要确定好工程内容,对于图纸上有的而肯定不会施工的内容,比如有的住宅为毛坯房,甲方不安门而图纸中有门框及门.这样在合同中就应该明确此合同 为工程图纸全部内容,但其中不包括夹板门及门框等等,同样如果甲方清单里有门的清单量,一定要和招标部门说明,尽量把这条去掉,如果他们不同意,此部分价格一定要低低的报防止将来被扣除.(2)作好施工方案,首先关于各种类型的工程你一定要有通用的成型方案,备用呗,各种方案中一定要有对经常性的用于结算的措施,比如楼板马镫筋的布置情况及计算参数/大小/间距等,框架结构拉结筋/是预埋呀还是钻孔植筋呀,详细节点图啊什么的,还有需要提高设计深度的,需要图文并貌,总之施工方案要标准,在技术上要少瑕疵,给人良好印象,才能容易批准,同时你的结算伏笔也就打好了.(3)图纸会审.图纸会审过程中不要总关心那些细小的事情,有的事情可以在施工过程继续问,先把涉及到大的经济利益的东西考虑好,最好做两次会审,因为第一次未必考虑那么明白,以后在进行第二次会审把问题都解决掉.关系到结算中提高造价的一定要写明白,一定要考虑周全,不要造成损失,对于用字用词一定要仔细推敲,防止歧义,可是如果想瞒天过海有的又要含而不露.(4)变更,变更一定要即使跟上,这里有几种情况一种设计院的变更,一种甲方的变更,一种你的变更,但一定要形成三方或者更多方面签字盖章的签字,两方的有时有问题,有的工程甲方变更可是设计院的或者甲方工程部的人可能拖延,那我们一定催促,需要时自己跑一下,没有办法,甲方市场.自己做的变更一定详尽,尽量配图,还有所有图形一定要CAD绘图,这个感觉正规,感觉真实,给人印象好,不要小看这一点印象,人正是在这些小印象上获得别人的信任的.如何搞好竣工结算

竣工结算是施工企业在完成承发包合同所规定的全部内容,并交工验收之后,根据工程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实际情况及合同的有关规定而编制的,向业主提出自己应得的全部工程价款的工程造价文件。

竣工结算由施工单位编制报业主后,业主将自行或委托造价咨询部门审核,其审定后的最终结果,将直接牵涉到施工单位的切身利益。如何把已实施的工作内容,该得的利益,通过竣工结算反映出来,而使自身利益不受损失,是每个施工企业应该重视的问题。同时竣工结算是施工单位考核工程成本进行经济核算的依据,是总结和衡量企业管理水平的依据,通过竣工结算,可总结工作经验教训,找出施工浪费的原因,为提高施工管理水平服务。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不少施工企业在这方面做得并不理想,从而使企业的经营管理及经济利益受到一定的影响。对此,本文就如何搞好竣工结算谈几点看法。

一、企业领导重视是搞好竣工结算的前提

在现行的建筑市场竞争中,施工企业为了求得生存,其首要任务是在投标竞争中获得任务,但所接任务能否盈利,又是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这就牵涉到经营策略、日常生产和成本管理、竣工结算等一系列环节,企业为保证综合效益,应正确处理好各环节的关系,不能变成接不到工程是“等死”,接了工程是“自杀”的局面。为此要求企业领导能尽力保证各方面的有机结合,在重视投标工作的同时在结算编制方面也应配备足够的高水平的人员,让其参与投标决策分析。另外,为调动结算编制人员的积极性,应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奖惩条件,对相关工程的结算成果进行检查考核,同时还可建立以集团公司、分公司、项目部、现场核算相结合的一整套的成本管理体系,为结算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很好的组织保证。

二、编制人员具备较高的业务水平,是编好结算的基础

要编好工程结算,编制者应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具体表现在能正确理解定额内容,准确套用定额项目,能对定额项目单价进行必要换算;能准确理解和运用合同条款对该调费用进行调整;及时掌握计价信息,(如各地的补充定额、规定调整的计价文件等)并能吃透精神,准确运用。此外,能深入了解和掌握工程现场情况,掌握各分部工程的构造做法及施工工艺,进行必要的签证和费用计算;能主动把握索赔起因,根据索赔程序,利用索赔技巧进行索赔,同时应懂得必要的法律知识为其服务;针对新材料、新工艺,能利用定额原理自行组价等。

为实现以上要求,就需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为此,企业一方面应加强对现有人员的培训,积极鼓励和创造条件让相关人员参加各种培训学习和考试,如定额交底、预算编审人员资格考试(初、中级)、造价工程师资格考试等。同时,应建立个人利益与其水平及效果挂钩的制度,督促职工自我学习,提高整体素质。

三、商签公平合同条款,为结算编制提供必要条件

结算编制在合同基础上进行,并以合同条文作为理由和根据,所以结算的结果常常取决于合同的完善程度和表达方式。从理论上讲,合同的订立应遵循公平原则,《合同法》规定显失公平的合同无效;然而在实际工程中,往往难以判断一份合同的公平程度(极端明显的情况除外),由于建筑市场是买方市场,业主占主导地位,业主在起草招标文件时,经常提出一些苛刻的不公平的条款,使业主权力大,责任小,风险分配不合理,但从另一方面讲,承包商自由报价,可以按风险程度调整价格,双方自由商签合同,这又是公平的。所以承包商为签订一份有利的合同应依据《合同法》、《建筑法》、《招投标法》及《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仔细研究有关法律、政策、规定,特别是关于合同范围、价款与支付、价款调整、工程变更、不可抗力、工期、保险、违约、索赔及争端解决等条款,必须在合同中明确当事人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以便为最后的结算提供合法的依据和基础。另一方面,应注意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所签各种资料的合理性,以防利益损失。

四、编制者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是编好结算的保证

结算编制者的工作态度是影响结算编制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在结算编制过程中,编制人员如果抱着算多算少与我无关的思想,只对其他人员或部门提供的资料进行被动计算,或对资料收集不全,对现场缺乏深入了解,盲目编制,则其编制结果必将有失水准。因此,我们要通过加强对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相引导,让职工树立主人翁的思想,培养他们的敬业爱岗精神。同时,建立必要的约束与激励机制,把结算编制人员同具体项目结合,安排他们常跑工地,改变以前那种坐办公室凭图纸编结算的状况。通过领导放权,来赋予编制人员一定的责权,为结算编制创造宽松环境。

五、全面收复相关资料,为结算编制提供充分依据

在建筑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对与结算工作相关的资料进行广泛收集十分必要,一方面它可保证结算编制内容的完备性,另一方面可保证结算审核工作的顺利进行,避免审核时产生过多疑问和矛盾。为此,承包商应注意以下几方面资料的收集。

1.工程承发包合同,它是结算编制的最根本最直接的依据,因为工程项目的承发包范围、双方的权利义务、价款结算方式、风险分摊等都由此决定,另外结算中哪些费用项目可以计入或调整、如何计算也都以此为据。

2.图纸及图纸会审记录,它是确定标底及合同价的依据之一。

3.投标报价、合同价或原预算,它是实际做法发生变化或进行增减删项后调整有关费用的依据。

4.变更通知单、工程停工报告、监理工程师指令等。

5.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记录、原始票据、形象进度及现场照片等。

6.有关定额、费用调整的文件规定。

7.经审查批准的竣工图、工程竣工验收单、竣工报告等。

以上这些资料在施工项目管理中,分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和人员,从整个施工项目管理而言,项目部应统筹安排,合理分工,确保资料的完整,同时应及时提供给结算编制部门或人员,确保这些资料在结算中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仔细分析,算全该算内容是关键

结算编制中容易出现的失误之一就是漏项,漏项就意味该得收益的损失。为了防止这一点,笔者通过对结算工作的分析与总结,认为承包商应根据工程的具体实施情况考虑以下内容。

1.由于政策性变化而引起的费用调整。

如间接费率的变化、材差系数的变化、人工工资标准、机械台班单价的变化等。

2.投标时按常规计算,结算时需如实调整的费用。

如大型机械进退场费(什么类型规格的机械进场多少次等)、墙体加固筋、甲供水电费的扣除等。

3.设计变更、签证、监理指令等导致增加的费用(发包方主动提出的部分)。

这部分费用包括自身工作量的增加,及造成对其他工作的影响而增加的费用(也可作为索赔费用)。如楼层和建筑面积的局部增加,会导致脚手架和垂直运输费用的增加。

4.施工索赔费用。

是由发包方未履行合同义务,或发生了应由发包方承担的风险而导致承包商的损失。如发包方交付图纸技术资料、场地、道路等时 间的延误,与勘探报告不符的地质情况,发生了恶劣的气候条件(洪水、战争、地震),业主推迟支付工程款,第三方的原因导致的承包商的损失(如设计、指定分包),甲供材的缺陷,设计错误导致的施工损失等。

5.合同规定的有关奖励费用:如提前竣工奖、赶工措施费、质量奖等。

6.由于变更删项,导致原让利优惠部分的退还费用。

在现行的招投标中,承包方为了在竞争中获胜,一般都要在正常算得的造价基础上给出一定的优惠条件,而当业主变更导致工程量减少或部分删项时,结算中除扣除对应费用外,应注意加上因原优惠而损失的费用。

七、正确处理好公共关系,是搞好结算的重要手段

强夯置换施工方案 篇2

段(1区)

强夯置换法地基处理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拟建的海花岛3#岛详勘工程位于儋州市滨海新区海花岛3#岛,拟建2层建筑一栋、3层建筑47栋、6层建筑2栋、7层建筑17栋,起重6层7层建筑处设有整体1层地下室,拟建建筑拟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础形式拟采用桩基础、基础埋深待定。

二、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勘察成果及场地附近资料,在钻探深度范围内揭露地层共分为6个工程地质层,揭露地层由上到下分为:

①素填土:青灰色,干饱和,松散,土质不均匀,成分以石英质砂为主,含少量贝壳碎屑,为新近人工回填土。

②淤泥质粉质粘土(Q):灰黑色,软塑状,土质不均匀,切面稍有光泽,含少量有机质,韧性、干强度差,有轻微摇振反应,含少量细砂。

③珊瑚贝壳砾砂:杂灰色,灰黄色,松散状,以较多珊瑚碎屑及贝壳碎屑夹石英质砾砂为主。呈块状,块径2~6cm ④-1粉质粘土:灰黄色,灰褐色,可塑状,土质不均匀,韧性、干强度中等,切面无光泽,无摇振反应,含较多的石英质细砂。

⑤粉质粘土:青灰色,可塑~硬塑状,局部坚硬状,土质不均匀,韧性中等,干强度较高,切面无光泽,无摇振反应,局部含少量石英质砂及贝壳碎屑,其中11.7~13.0米为生物碎屑、石英质砂等钙质胶结呈半成岩状,致密状。

三、施工技术要求

一、设计依据

1、《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S131-2012)。

2、《水运工程岩土勘察规范》(JTS133-2013)。

3、《港口工程荷载规范》(JTS144-1-2010)。

4、《港口工程地基规范》(JTS147-1-2010)。

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2)。

6、《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7、《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2008)。

8、《海花岛3#岛首期规划总平图》(业主提供)。

9、《海花岛3#岛首期第三批次(1区)地勘中间资料》(中南勘察设计院湖北有限责任公司,2015年7月)。

10、其他有关标准、规范及来往资料。

二、施工技术要求

1、强夯置换墩的深度应穿透软土层下卧淤泥层,需达到较硬土层珊瑚碎屑层。

2、点夯夯锤:夯锤直径1.1~1.3m,锤高2.2~2.5m,锤底静接地压力应为100KPa~200KPa,锤重20~25t的异型柱状或多边形夯锤。

3、当夯坑深度大于2m时,向夯坑内用挖掘机或装载机配合填筑工程周边运距20~50m范围内的砂土料由业主方提供,填筑砂土料含泥量不超过5%。

4、强夯置换地基处理点夯能量暂定为3000KN.m~5000KN.m,点夯两遍,点夯间距为5m×5m,点夯施工结束后进行一遍满夯,满夯搭接1/4锤径,两遍点夯夯击间隔时间根据试夯情况,待地基处理下方土中超静孔隙水压力完全消散后三天进行下一遍夯击。

5、强夯置换施工按照“由内向外、隔行跳打”的原则,完成全部夯点施工。

6、施工前应将地下水位降低至夯坑地面以下2m。

三、施工工艺流程

1、场地整平

2、夯点放样

3、开始施工

4、按要求回填料

5、继续夯击施工

6、完成一个墩体

7、重复以上步骤完成全部墩体

8、场地整平

9、满夯

10、场地整平

11、振动碾压

12、质量验收

四、施工组织设计

一、施工准备

1、夯锤:柱状锤或多边形锤,重量20-25T,锤径1.1-1.3m,锤高2.2-2.5m.2、起重机械:履带式起重机2台,以满足夯锤起吊重量和提升高度,并设安全装置,防止夯击时臂杆后仰。

3、辅助设备:装载机或挖掘机1台。

4、自动脱钩装置:有足够强度,起吊时不产生滑钩,脱钩灵活,能保持夯锤平稳下落,挂钩方便迅速。

5、测量仪器:GPS、水准仪。

6、人员安排:起重机司机2名、装载机司机2名、起重工4名、测量员2名。

二、试夯

强夯置换正式施工之前需要进行试夯以确定施工的具体技术参数,在强夯置换施工区域内选择一块20m×20m且具有代表性的场地进行试夯。强夯置换试夯结果,将作为正式施工中质量控制、施工方法和施工工序判定标准。

暂定强夯置换每遍每个夯点击数不少于15击,满夯一遍,每点2击搭接为锤径1/4并应满足下列条件:

② 墩底穿透下卧淤泥层,且达到设计墩长。

②累计夯沉量指夯点在每一击夯沉量的总和为设计墩长下卧淤泥层的1.5~2.0倍。③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不大于10cm。步骤:

①选取试夯区域。

②进行场前整平并降水至标高2m以下。③夯点放样。

④起重机、装载机、各工种人员就位。⑤开始夯击。

⑥按照试夯设计要求回填周边砂料并记录夯沉量。⑦继续夯击直至一个墩体完成,做好施工记录。⑧全部墩体施工结束后,进行一遍满夯。⑨整平场地进行振动碾压

三、质量控制

1、施工中夯击并逐击记录夯坑深度,当夯坑过深,起锤困难时,应停夯,向夯坑内填料至与夯坑齐平,记录填料次数,工序重复,直至满足设计要求的夯击次数和质量控制标准,完成一个墩体的夯击。当夯点周围软土挤出,影响施工时,应及时清理,并宜在夯点周围铺设填料后继续施工。

2、平均下沉量、总下沉量、总填料量和每击隆起量、填料量以及对邻近夯点影响要做记录。

3、强夯过程中发现夯坑倾斜而造成夯锤歪斜时应及时将基地整平。

4、下雨天不能进行施工,夯坑内或场地内积水应及时排除。地下水位影响施工时,宜采用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或铺填一定厚度的砂石材料的施工措施。

四、进度计划

1、工程量

强夯置换面积3000KN.m为11512平方米,4000KN.m为2466平方米,5000KN.m为18563平方米

2、工期

强夯试验段总结报告 篇3

一、总结目的我标段地处属Ⅵla区河套副区,地面较为平坦、广阔。全线在河沟中表层发育砂层、且水位较浅,存在地震液化的可能性,线路区部分段落在地震作用下,会发生砂土液化,液化等级由轻微~严重;路基段内当液化土层厚度在1.0-4.0m时,采用强夯+砂砾垫层进行处理。

为保证路基填筑质量,提高路基的整体强度与均匀性,减小工后沉降。遵照设计图纸要求,对砂土液化厚度在1.0-4.0m的路基采用强夯,进行补强。通过K18+660~K19+300段落内选取一段进行试验段的强夯施工来确定强夯施工工艺、施工方法,收集施工中的各项技术指标参数,为下一步路基强夯施工提供现场控制依据。

二、强夯试验段工程概况及施工组织

1、试验段工程概况

试验段选定在K18+660~K18+710段进行,满足试验段长度要求(长度不小于50m且强夯段无涵洞或其它构造物),长度为50m。

2、路基强夯试验段的施工组织

K18+660~K18+710段路基处理范围内强夯增强试验,收集强夯相关数据。试验施工的时间安排及工作内容为:

2015年3月15日~2015年3月20日施工准备:落实安排施工作业人员、机械,场地平整;测量组放线确定边线及标高。

2015年3月21日~2015年3月29日按设计图纸要求对试验段路基进行

强夯处理,强夯完成以后进行压实度检测及沉降观测数据整理。

2.1试验段人员分工

试验段施工前成立了试验段领导小组,由总工程师主持,参加试验路段工作的人员分工见表1强夯试验段人员分工表。

表1强夯试验段人员分工表

序号

姓名

职务

职称

责任

赵根根

总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全面负责技术工作

石建华

副经理

高级工程师

负责施工管理工作

副总工程师

工程师

负责技术指导工作

吴利军力

工程部长

高级工程师

负责技术方案编制

王巧玲

质检部长

高级工程师

负责施工中的质检

路基工程师

工程师

负责方案的实施及参数整理收集、7

李顺福

测量队队长

工程师

负责试验段测量工作

张晓刚

试验室主任

工程师

负责试验段试验工作

弓钰光

领工员

工程师

负责机械调动及组织施工

马泽灵

安全部长

工程师

负责试验段的安全施工

2.2强夯试验段施工机械设备情况

2.2.1机械设备准备

1、夯锤:用钢板制作外壳,内部焊接骨架后灌注混凝土制成。夯锤底采用圆形直径2.3m、重量14t,并设4个排气孔,孔径为230mm。

2、起重机械:选用50t的履带式起重机,以满足夯锤起吊重量和提升高度,并设安全装置,防止夯击时臂杆后仰。

3、自动脱钩装置:要求有足够强度,起吊时不产生滑钩,脱钩灵活,能保持夯锤平稳下落,挂钩方便迅速。

4、铲车:用作回填、整平夯坑和作地锚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及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装载机

ZL50

强夯机

TQH259

洒水车

15T

夯锤

14t

脱钩器

0.3T

15、测量仪器:全站仪、水准仪等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全站仪

拓普康GTS-332N

水准仪

DS3

表3液压履带式强夯机设备参数

额定夯机能(势

能)

t.m

250

T

TQH259液压履带式强夯机

发动机功率

kw

125

尺寸(不

车)长×宽×高

mm

6635×

3360×3200

2.3施工准备工作

强夯试验施工前,项目部组织所有参与工艺试验施工的技术、质检、测量、机械操作人员及现场的指挥调度人员并邀请监理工程师参加,召开了一次技术交底会,会上明确了各岗位的职责,施工技术要求、工序试验流程及报验程序,并组织技术人员熟悉图纸、技术规范及标准化施工要求,完成强夯点布设。

2.4设计标准

满夯施工到最后相邻两击的夯沉量之和不大于100mm,之差不大于50mm时,停止夯击,立即用装载机粗平,平地机整平,洒水,碾压。

2.5、强夯施工

夯击遍数采用主夯、副夯与满夯三遍:

第一遍:主夯,按规定间距,正方形布置;

第二遍:副夯,在各主夯点位中间穿插进行;

第三遍:满夯,采用夯点彼此搭接1/4连续夯击。

⑶.夯击间隔时间:对砂性土,由于其透水性能好,夯击时孔隙压力消散快,可连续夯击。对粘性土,需间隔2周左右才能连续夯击。

3.75

3.75

3.75

3.75

3.75

3.75

3.75

3.75

…..........….1

3.75

3.75

3.75

3.75

点夯布置图

⑷.夯点布置及夯距:根据设计图纸,夯击点按方形布置。第一遍的夯点间距要大,使得深层土得到加固,然后中间补插夯点。设计夯点间距为3.75m。夯点平面布置详见下图。

说明:

代表主夯N0.1

代表主夯N0.2

2.3m

满夯布置图

三、质量控制及检验

1、质量控制

1.1为保证地基加固效果,在设计范围内布置夯击点位。

1.2按设计要求确定夯击路线

1.3各夯击点须放线定位,夯完后发现偏差及漏夯应及时纠正。强夯施工时对每一夯点的击能、夯击次数和每次夯沉量等详细记录。

1.4强夯过程的记录

1.4.1每个夯点的夯坑深度、时间需记录。

1.4.2用水准仪对每遍夯击后场地对夯沉量进行测量且及时记录

1.4.3记录最后2击的夯沉量,看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值。

2、检验

2.1强夯处理夯击点布置应满足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全部检验

检验方法:观测、尺量

2满夯的夯击点布置应满足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全部检验

检验方法:观测、尺量

2.3点夯、满夯地表下沉量

检验数量:施工结束7天后,检验试验段总长度的10%的横断面。(K18+660-K18+710长度为50m)

检验方法:水准仪测量

四、试验路段数据分析与成果总结

路基试验段强夯共分3遍,第一至第二遍为点夯,第3遍为满夯,通过强夯前后试验数据对比、强夯过程中测量夯沉量数据分析:

1、夯沉量

根据每点夯击数遍下沉量观测数据进行分析,按照设计要求,满足满夯施工到最后相邻两击的夯沉量之和不大于100mm,之差不大于50mm,夯锤在第五、六击时已经满足设计要求的沉量值。

满夯沉降量分析表(采用相对标高)

桩号

位置

满夯前地面高程

第4击后高程

第5击后高程

第6击后高程

第5、6击

高差

最后2击夯沉降量

K18+660

0.665

1.085

1.120

1.120

0.000

0.035

右中

0.630

1.100

1.140

1.145

0.005

0.045

0.565

0.940

0.950

0.950

0.000

0.010

左中

0.610

0.865

0.900

0.935

0.035

0.07

0.675

1.091

1.124

1.140

0.016

0.049

K18+667.5

0.630

1.103

1.137

1.150

0.013

0.047

右中

0.601

0.936

0.988

0.981

-0.007

0.045

0.558

0.876

0.899

0.910

0.011

0.034

左中

0.557

0.975

0.992

1.00

0.008

0.025

0.715

1.025

1.053

1.065

0.012

0.040

K18+675

0.658

1.060

1.093

1.110

0.017

0.050

右中

0.655

0.882

0.915

0.931

0.016

0.049

0.659

1.142

1.171

1.181

0.010

0.039

左中

0.785

1.100

1.135

1.140

0.005

0.040

0.790

1.020

1.050

1.060

0.010

0.040

K18+682

0.900

1.210

1.240

1.240

0.000

0.030

右中

0.940

1.220

1.250

1.260

0.010

0.040

0.783

1.077

1.123

1.126

0.003

0.049

左中

0.850

1.199

1.204

1.22

0.016

0.021

0.768

1.057

1.084

1.100

0.016

0.043

K18+690

0.662

1.087

1.102

1.135

0.033

0.048

右中

0.727

1.132

1.125

1.14

0.015

0.008

0.734

1.078

1.110

1.111

0.001

0.033

左中

0.763

1.184

1.200

1.230

0.03

0.046

0.785

1.020

1.047

1.062

0.015

0.042

K18+697.5

0.827

1.085

1.125

1.140

0.015

0.055

右中

0.832

1.057

1.098

1.102

0.004

0.045

0.973

1.158

1.170

1.190

0.020

0.032

左中

1.087

1.313

1.342

1.356

0.014

0.043

0.818

1.291

1.314

1.335

0.021

0.044

K18+705

0.962

1.242

1.268

1.272

0.004

0.030

右中

0.943

1.221

1.254

1.260

0.006

0.039

1.003

1.212

1.243

1.250

0.007

0.038

左中

1.092

1.301

1.338

1.350

0.012

0.049

1.047

1.342

1.358

1.370

0.012

0.0282、地表下沉量

强夯完成,地表整平压实后,地表平均下沉量为0.379m,高程变化见下表:

地表下沉量分析表(采用相对标高)

序号号

里程桩号

位置

夯前地面高程(m)

夯后地面高程(m)

累计下沉量(m)

平均下沉量(m)

K18+660

0.665

1.120

0.455

0.461

右中

0.630

1.130

0.500

0.565

1.000

0.435

左中

0.610

1.140

0.530

0.675

1.060

0.385

K18+667.5

0.630

1.110

0.480

0.492

右中

0.601

1.070

0.469

0.558

1.140

0.582

左中

0.557

1.100

0.543

0.715

1.100

0.385

K18+675

0.658

1.130

0.472

0.333

右中

0.655

0.970

0.315

0.659

0.980

0.321

左中

0.785

1.080

0.295

0.690

0.950

0.260

K18+682

0.650

0.945

0.295

0.315

右中

0.640

0.980

0.340

0.583

0.930

0.347

左中

0.550

0.900

0.350

0.768

1.010

0.242

K18+690

0.662

0.990

0.328

0.346

右中

0.527

0.900

0.373

0.734

1.060

0.326

左中

0.663

1.010

0.347

0.585

0.940

0.355

K18+697.5

0.727

1.100

0.373

0.376

右中

0.732

1.170

0.438

0.773

1.090

0.317

左中

0.687

1.124

0.437

0.818

1.132

0.314

K18+705

0.662

0.997

0.335

0.332

右中

0.743

1.162

0.419

0.703

1.053

0.350

左中

0.792

1.112

0.320

0.847

1.082

0.235

五、结论

根据试验段强夯结果分析确定,强夯施工采用2遍点夯,1遍满夯。点夯间距布置为7.5m正方形,满夯,采用夯点彼此搭接1/4连续夯击。点夯和满夯夯击遍数确定为夯击数不少于6击。以上施工方法能满足设计要求,确实可行。

六、强夯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夯击过程中会出现歪锤现象,经现场观察主要是有三种情况导致:1.夯机站立不平或不稳,2.夯锤稳定后下落。3.地面不平。以上三种因素控制后即可解决歪锤现象。

七、施工安全注意事项

1.强夯前应对起重机、滑轮组及脱钩器等全面检查,并进行试吊、试夯,一切正常方可强夯。

2.现场从事强夯作业人员须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同时必须持有从业操作合格证。

3.起吊夯锤保持匀速,不得高空长时间停留,严禁猛升猛降,防锤脱落。停止作业时,将夯锤落至地面。夯锤起吊后,臂杆和夯锤下及附近7m范围内严禁站人。

4.干燥天气进行强夯时宜洒水降尘。

5.应定期对起吊装置,钢丝绳进行检查,如发现有磨损或断丝现象应及时进行更换。

6.强夯作业时,应对作业区周边50m范围内进行防护,并作出醒目标识及警戒,防止机械、人、畜误入造成伤害。

7.进入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每次夯锤起吊时,应确认吊钩与锤挂接牢固,不能出现虚钩现象,操作手起吊时,应在周边挂钩人员离开后再进行。

8.施工作业时,必须设置专人进行强夯指挥,车辆挪动时,必须经指挥人员同意才可挪动,防止机械落入夯坑。

八、路基试验段施工工程照片

点夯图1

点夯图2

满夯图1

强夯法加固机理有哪些要求? 篇4

目前,强夯法应用于地基加固,主要有三种不同的加固机理:

1、动力固结:当强夯法应用于处理细颗粒饱和土时,其加固机理则是动力固结理论,强夯时,巨大的冲击能量在土中产生很大的应力波,破坏土体的原有结构,使土体局部发生液化并产生许多裂隙,增大了排水通道,使孔隙水顺利逸出,待超孔隙水压力消散后,土体固结,

由于软土的触变性,强度得到恢复。

2、动力密实:采用强夯法加固多孔隙、粗颗粒、非饱和土是基于动力密实的机理,即冲击型动力荷载,使土体中的孔隙减小,土体变得密实,从而提高地基土强度。非饱和土的夯实过程,就是土中的气相(空气)被挤出的过程,其夯实变形主要是由于土颗粒的相对位移引起。

3、动力置换:动力置换可分整式置换和桩式置换。整式置换是采用强夯将碎石整体挤入淤泥中,其作用机理类似于换土垫层。桩式置换是通过强夯将碎石填入土中,部分碎石桩(或墩)间隔地夯入软土中,形成桩式(墩式)的碎石桩(墩),其作用机理类似于振冲法形成的碎石桩,整体形成复合地基。

★ 学会运用心理换位法

★ 工程实践报告

★ 化学新授课运用投影导入法

★ 工程审计证据收集五法

★ 瞬变电磁法在高速公路采空区勘测中的应用

上一篇:蓬莱阁的英语导游词下一篇:财务部岗位职责分工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