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致良知读后感

2025-01-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王阳明致良知读后感(精选11篇)

王阳明致良知读后感 篇1

(一)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

说来很惭愧,再读《明朝那些事儿》以前,我对王阳明一点也不了解。历史课本基本没怎么提过这个名字,可能主流的高考方向是唯物论吧,心学基本没有认真去了解过。

“良知者,心之本体。”“心者身之主也,而心之虚灵明觉,即所谓本然之良知也。”“夫良知即是道,良知之在人心,不但圣贤,虽常人亦无不如此。若无有物欲牵蔽,但循着良知发用流行将去,即无不是道。”这是在王阳明文集《传习录》里能找到的话语。近日,手头没离开这部影响后世颇为深远的大书,在字里行间,领悟着王阳明极具启迪意义的灼见,尤其对他的“致良知”思想印象颇深。

坦然面对人生 王阳明教导弟子初学用功时,对自己的内心必须进行扫除荡涤,使它臻于清静澄明的境界,不要让自己的心陷入声色货利等东西之中,它们来了既不欢 迎,去了也不留恋、惋惜,这样,才能以坦然的心情来对待所遇到的各种事物,才不会成为心灵上的负担,自然就会依顺自己本来的智慧去应对。其实,这是王阳明先生 在教我们一种处事的态度,那就是要以豁达的心态来面对自己的人生。人生在世,不如意事 常有。但遇到不如意事时,有人怨天尤人,有人哭天抢地,也有人泰然处之。其实我们都知 道,最智慧的人应该是能以豁达、坦然心态面对一切的人。这种人,面对名、权、利,拥有顺应自然,失去也不悲伤,只会认为这些与自己有缘无缘而已。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正能形 容这类人的心态。若能做到这样,就会在人生中活得潇洒自然,怎么能不实现自己心灵的快 乐与自由呢?

四、做回最优秀自己 王阳明先生告诉我们每个人在天地间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每个人都是神圣而伟大的,在内心中都有一个完美的自我,只是由于我们受自卑等心理影响不能相信自己,致使这个最 优秀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被埋没了。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做回最优秀的自己呢?阳明先生给出了 行动——知行合一,认识到了真正自我的优秀及智慧,那就要通过行动来显现。静下心来,细细地反省内心,自己的缺点,一项项分析,摒除。然后充分相信自己的心灵有着无限的可能,要相信有一种神圣力量的存在,相信你心中永远有最优秀的自己。让自己凭借信心与勇气,努力挖掘自身的潜力、智慧,怎能做不回最好的自己呢?

致良知:不要做伤害别人的事。我们追求让自己开心舒服,但是这是在不伤害别人的基础上,在法律道德的基础上。其实就我个人而言,如果我做了伤害别人的事情,我会内疚、惭愧,内心受到煎熬,这就是让我自己不舒服了。所以每次面对诱惑时,我都会问问自己,如果我违背自己的道德去做这件事情了,得到的诱惑与我内心的折磨相比值得吗?坦荡荡的生活,这才是天底下最快乐的一件事情。——韩军梅

王阳明致良知读后感

(二)当今社会人们的脚步越来越急促,放下了书籍紧接着代替他们的是手机电脑,没有了以前人们对书籍的追求,有的只是名利与金钱手机与游戏的诱惑,现在的社会能静下来做事的人是少之又少。现代人存在的问题很多,脑袋里装的也很多,有些是习惯了忙碌,做事也心急,就连吃饭睡觉心也不安,总想着把所有的事情都做了,不再有修心养性的心态。

现在的人们对金钱名利的追求也让着实人害怕,有些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不经意间给孩子们灌输了不好的的想法,比如攀比,他们嘴上跟孩子说着不要攀比,可是一些做法却暴露了他们的攀比。他们不注意孩子们的想法,以至于孩子们在学校或是公开的场所肆意攀比,没有现代孩子该有的个性。他们也失去了孩童时代该有的天真纯洁,只是社会和他们自己给他们太大的压力,太多不好的习惯。所以做人不能处处攀比,要以诚待人,这才是有意义的人生。

现在人们的相处也是很可怜,没有交心的相处也遇不到古人们嘴里的知音,有的只是各种为了生活凑在一起各种打拼,也很少有人再为了自己喜欢的事情聚在一起,即使是聚在一起来也只是抱着手机,就产生了特别尴尬的距离。所以就出现了一句特别经典的话,史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站在你的面前你却抱着手机。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说出了多少人现在的心理,在外面与朋友是这样。有些人在家里面对父母与孩子也是这样,社会的氛围越来越差,也是应了一句话越长大越孤单。不过这不是现代人所期望的,现代人应该做的是坦诚对人,诚信交友,与人用心相处,这才是明智的选择。

做任何事都不能强求,事事要做到努力就好,不要太过于较真,做事多看看过程,一些时候其实结果并不是那么重要。不管是在工作上还是学习上只要自己尽力了,就顺其自然不给自己结果上的压力与烦恼。虽然惰性人人都有但是不能顺着惰性来,那样一个人做事就不再坚持,要想做好自己做好事情就要跟自己的惰性作对,让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极致,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觉得在生活与工作中,我们要学习王明阳的精神同时也要擦亮自己的双眼多和那些比自己优秀的人打交道,学习他们的长处,改掉自己的短处,也要时时克制自己不让自己做无用的事。工作时就认真工作,把心静下来,人们也常说一心不可二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在工作中不能过于傲气,要一傲一谦,张弛有度。在工作中一个企业就是一个团体,既然是团体就不能相互诋毁,就要团结,勇于创新让企业的灵魂一直生存下去,这样的企业才会永垂不朽。

——刘海丽

王阳明致良知读后感

(三)致良知,是使心本有之良知得以“不为私欲遮隔,充拓得尽”。这样,人就可以为贤为圣。圣贤功夫从庙堂、书斋走向市井、村落。这就是他所谓的“满街是圣人”的含义。他提出:“虽终日作买卖,不害其为圣为贤。”,又说:“四民异业而同道”。由他提出的这些儒学的经济伦理是前所未有的。显然是当时“士农工商”四民职业观松动的一个注解,也是他企图打破传统的“荣宦游而耻工贾”的价值观之举。正因为如此,他的致良知说,为商人、窑工、樵夫、灶丁、田夫等民众所乐于接受。不少人投其门下,并为弘扬与发展其学说作出了贡献。他的高足王艮继承与发展了他的学说,创立泰州学派。王艮承于师又不同于师。他说“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他较之于其师,走得更远,而距野老村夫更近了。其徒陶匠韩贞“以化俗为任,随机指点农工商贾,从之游者千余。秋成农隙,则聚徒谈学,一村毕,又之一村”。泰州学派后学李贽又把王艮的“百姓日用即道”,加以发挥。他引入“迩言”的概念,以此来概括反映百姓日常生活情趣、心态的流行通俗话语。认为“迩言”才是“真圣人之言”,亦即王艮所说的“百姓日用”。他肯定先儒所讳言、反对的对“利”、“欲”的追求,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又提出“夫私者,人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私”既是“心”,自然亦即“理”。在这里,李贽把穿衣吃饭等人生的基本要求、人对物质和精神的欲望、对私利的追求等,都视之为道,合乎天理。剥下了程朱一派新儒加于“道”、“天理”之上的圣光,还其赤裸裸的日常生活的情态。在当时,实是一种惊天动地之举。尽管他被当道者所迫害至死,但他极大限度地把儒学俗世化和社会化了。

所以,我觉得阳明心学不能简单以唯心唯物论之,(网)我们更主要的要从中取其精华。而明朗之阳光君所写书字字珠玑,正好给我解惑,如大海之中的灯塔,引领我向前迈了一大步。在此,将自己对此书的感悟记录下来。

——刘通杰

王阳明致良知读后感

(四)“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在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凡是要取得成功必须具备二个先决条件。

一是确立正确的目标

二是找到正确的路径

二者缺一不可。只有先确立了正确的人生目标,才能实现人生真正的价值。王阳明从小就没有立志走科举仕途的目标,而是立志要成为圣贤之人,这在当时引起了老师的不解,但他矢志不移,通过不断的实践加学习,终成一代圣贤。他从格物致知引伸到认识本体,认识客观的“天理”,再把它转换为律己的修养目标,直接追求一种人生意境。这种意境使人能够“心有所主”,王阳明就是一个能坚持自己的观念,不怕困难,坚韧不拔的人。他能在人生实践中对各种境遇、事物都运用自如,应对合“理”。这一切都因为他树立了正确的人生目标。这种意境使人能够“心有所主”,并在人生实践中对各种境遇、事物,都能运用自如,应对合“理”。实际上王阳明的哲学命题,从“心即理”,到“知行合一”,再到“致良知”,其核心所讲的,就是心之“体用”,即“良知”的境界与“致良知”修养的圆融契合。

——潘庆龙

王阳明致良知读后感

(五)王阳明先生是一个诗文英杰,文思敏捷独特,述怀的同时往往包含着哲理,11岁时候便能够即兴作诗金山寺和蔽月山房,文字简朴,却气概非凡。少年喜爱象棋一事并未被董教授提及,别处记载先生少年曾痴迷于象棋,后被父亲训斥,才醒悟沉迷非正道,作诗一首,亦是别有韵意,不可多得。翻阅先生诗文,题材广博,深川幽谷,天心月圆,都留下他隽永的辞藻。

先生是一位军事天才,平定江西匪患,体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治理手段。最著名的莫过于迅速平定宁王叛乱一事,从发起对南昌的进攻,到活捉宁王朱宸濠,只用了六七天的时间,何等的迅速,可能有些人会认为宁王准备不足,势力不强,包括当时朝中佞臣也是这样看待,可事实并非如此,宁王准备谋反并非一朝一夕,而且有着充足的准备,通过对安庆的猛攻也能窥得一二。而王阳明在平叛之初,既没有公文任命,又没有一兵一卒,完全是凭借智慧与其周旋,后续征兵也是仓促而行,也没有得到周邻省份的支援,靠着临时征募的乌合之众,却将宁王生擒,不可谓不传奇。

先生在受人压迫排斥的忍耐中领悟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其实是有一个永远知道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邪恶、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的“东西”在的。他把这个东西叫做“良知”。先生强调说,“良知”是我们每一个人原本就具有的,是与生俱来的。我认为蒙学《三字经》开篇就告诉了人们“良知”的存在,那就是“人之初,性本善”。先生认为,“良知”虽然是永远存在的,但在日常生活中,由于我们的眼、耳、鼻、舌、身这些外在的感觉器官是无时无刻不在与外界事物打交道的,并且它们在与事物打交道的过程中还往往自作主张、妄作分别,将偏见甚至是虚妄之见当做真理,这样就会使人们的生活偏离“良知”的引导,或者说,“良知”被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偏见掩盖和遮蔽起来。这是十分危险的,先生主张“致良知”,一个是要自己的“良知”不被蒙蔽,第二个要将“良知”贯彻到生活实践中,所谓“知行合一”。这的确是与当时主流思想相悖,程朱理学主要遵循道理,不能破旧立新,很多道理是不对的,不合理的,也要人去遵循,违背人的意愿,禁锢人的身心。

从先生的人生经历中可以看到,一个人的志向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没有志向的人,也就是在生活中没有生活目标的人,这样的人十分容易在生活中迷失自我,整日浑浑噩噩,不知所往,不知所求,醉生梦死,当然也是很难实现生活的意义的。在“良知”中追求目标,付诸实践,才是正途。

邱君

王阳明致良知读后感 篇2

一、师友辩难法

王阳明认为“良知”是人先天固有的善性,是存在于人心中的天理。“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1]6但良知常被私欲所侵蚀,故需去除私欲,恢复善性。陈来认为,“致良知”首先是“恢复”良知。

所谓辩难法,就是与弟子一起相互辩难、共同探讨。早在龙冈书院,王阳明就开始采取学生问老师答的方式,与学生探讨学术问题,还在此作了《龙场诸生问答》。此后,王阳明在讲学中一直采用师生问答的方式进行学术思想的探讨。《传习录》记录了大量的师生一问一答的辩难内容,提问的大多为王阳明的高徒,如徐爱、陆澄、薛侃、欧阳德等,他们提问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对儒家经典的探讨,也有对儒家哲学范畴和命题的思考,还有对当时学术界争论较为激烈的问题如朱陆异同等问题的探讨,更有对心性之学的阐发。学生或直接向老师发问,或自己阐述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再请老师指点;王阳明或许或否,或启或导,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

真理越辩越明,这种方法实际上就是发扬教学民主,既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教学相长,相互学习,共识共达“良知”。例如有一段师生论学的问答如下:

澄问:“喜怒哀乐之中和。其全体常人固不能有。如一件小事当喜怒者,平时无喜怒之心。至其临时,亦能中节。亦可谓之中和乎?”先生曰:“在一时之事,固亦可谓之中和。然未可谓之大本达道。人性皆善。……譬之病疟之人,虽有时不发,而病根原不曾除,则亦不得谓之无病之人矣。须是平日好色好利好名等项一应私心,扫除荡涤,无复纤毫留滞。而此心全体廓然,纯是天理。方可谓之喜怒哀乐未发之中。方是天下之大本。”[1]23

陆澄对心学功夫境界有所体悟,诉诸王阳明。王阳明肯定了其思想,并指出其所悟不透彻,即对致中和功夫中的“中”本体的参悟不深。指点陆澄时,王阳明步步追问,循循引导,师生讨论层层深入,终于使得陆澄认识到要去除私欲,方可到中和的境界。这段对话体现了王阳明开悟学生,使学生从中领会要旨的方法。这种学生问、老师答的一唱一和,体现了心学学术研究的一大特点,也是王阳明教学法的特点,其让学生在辩论中不断“扩充”良知。

明代兴盛书院,当时的“讲会”就像现在的专题讲座,又有点像“沙龙”的形式。其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后来成为宋明理学家学术论辩的集会,是当时书院教学的重要组织形式,也是传播学术思想的重要途径。“讲会”为王阳明宣传他的“致良知”理论提供了便利。王阳明每为官一方,都建学校,创书院,立社学。他一生中先后在贵州、浙江、江西、广西、湖南、福建、江苏等地的几十家书院里讲学,亲自主持“讲会”,前来听讲的学员少则几十人,多则几百人,“大江之南,学者翕从”。在书院的“讲会”中,因为学员都有较好的理论基础,内容是围绕“良知”这个主题进行广泛讨论,这些学员中大部分后来成为阳明学的传承弟子。在“讲会”过程中,不是王阳明独自一讲到底,而是其与弟子一起探讨学术上重要的、有疑难的问题,这种方法既活跃了学习的气氛,又推动了“良知”学术研究的深入。

王阳明认为,“讲会”讨论,不在于向学生传授多少知识、解释多少学术疑难,其真正的意义在于“开悟”,就是激发和恢复存在于内心的“良知”。

二、随处点化法

这一教学法类似今天的情境教学法或者叫作现场教学法。王阳明继承了孔子“能近取譬”的教学方法,他常说:“圣贤论学,多是随时就事。”王阳明特别擅长采用容易理解的浅近事例启发弟子思考,但是,王阳明的随处点化教学法,比之今日的情境教学法更进一步,因为,今天的教师是在课堂中创设或者设计一种情境,而王阳明的情境教学大都在自然环境中展开。比如有一次,于中、国裳陪他吃饭,他说,凡饮食只是要养成身,食了要消化,若徒蓄积在肚里,便成痞了,如何长得肌肤?接着他比喻说:“后世学者,博学多识,留滞胸中,皆伤食之病也。”[1]95吃饭为了养身,食而不化,不仅不能养身反会伤食得病。吃饭如此,学习亦然。

王阳明还常常带着弟子游山玩水,在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放松心情的情况下,不失时机地因时因地因景进行点化,比如一次王阳明与朋友出游禹穴:

顾田间禾曰:“能几何时,又如此长了。”范兆期在旁曰:“此只是有根。学问能自植根,亦不患无长。”先生曰:“人孰无根,良知即是天植灵根,自生生不息,但着了私累,把此根戕贼蔽塞,不得发生耳。”[1]101

这种应时应景、万事万物皆为教具的教育方法,天然自成,给人的启示是十分深刻的。

王阳明的口讲指画、洒脱应答、随处点化,看似平常,其实是他注重自身修养、饱学经书、厚积薄发又兼顾启迪后学、师范世人的体现。这种教学法,自然天成,精妙绝伦,非一般人能为之。

三、顺性导情法

针对当时儿童教育中的弊病,王阳明提出了顺导儿童性情的教育主张,他认为:“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1]87一般说来,儿童性情好动,喜欢嬉戏玩耍,而害怕受到拘束和禁锢,就像草木刚刚萌芽,顺其自然就会使它长得枝叶茂盛,摧挠它则很快会使它衰败枯萎。因此对儿童进行教育,必须注意顺导儿童性情,激发兴趣。王阳明提出“: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矣。”[1]87他主张采取使儿童“趋向鼓舞”和“中心喜悦”的积极教学法,认为这样才能使儿童的学习日有长进,就如春风时雨被及于草木一样,盎然生意,而不是冰霜剥落,生意萧条。

教育应关注儿童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王阳明已经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他认为“人的资质不同,施教不可躐等”,教育者对儿童施教,不仅要考虑儿童认识发展水平的共性特征,而且还要注意个体的兴趣爱好、天赋潜质,以及个体发展水平的差异,并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就像良医之治病,对症下药方可药到病除。他认为,因材施教的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各成其材”,他说“因人而施之,教也,各成其材矣,而同归于善”。他认为每个儿童都有其长处,教育者如能就其长处加以培养,就可以使他们某一方面的才能得到发展。

王阳明极力反对“小大人式”的儿童教育方法和粗暴的体罚等教育手段,提出必须顺应儿童的性情,根据儿童的个性兴趣特长和接受能力来施教。这种教育思想具有自然主义教育倾向,难能可贵,值得我们教师和家长学习。

四、责善改过法

改过从善,教学相长,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对此,王阳明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阐发,并多方实践。

王阳明认为,人活在世上犯错误是难免的,即便是圣贤也不例外,关键在于对错误要有正确的态度。他说“:夫过者,自大贤所不免,然不害其卒为大贤者,为其能改也。故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2]975那么,如何“改过”呢?王阳明认为,基本方法有两条:一是“反己”,一是“责善”。

“反己”就是自觉地作自我批评,这是改正过错的根本前提。王阳明有一个朋友,不注意“反己”,好动辄“责人”。王阳明告诉他:“学须反己,若徒责人,只见得人不是,不见自己非,若能反己,方见自己有许多未尽处,奚晦责人?”[1]101学习中要自觉地反省自己,这样就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如果只知道指责别人,只看见别人的不是,就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很难取得进步。当然,对自己的过失,仅仅进行自我反省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反省的基础上悔悟,醒悟到自己的错在哪里,进而自觉地加以改正。

在自觉“反己”的前提下,师生、朋友之间要相互“责善”,就是相互批评和提意见,这是发现和改正过失的重要条件。王阳明指出“:责善朋友之道,然须忠告而善道之,悉其忠爱,致其婉曲,使彼闻之而可从,绎之而可改,有所感而无所怒,乃为善耳。”[2]975这里,王阳明不仅提出了师友之间开展相互批评的必要性,而且还指明了批评者应有的动机和态度。从动机而言,这种批评应该是善意的忠告;从态度而言,应该是从爱护出发,与人为善的。有了正确的动机和态度,方法也会注意了,就会语言婉转,引导得法。这样,被批评的人听了批评,就会心悦诚服地接受,认真检查犯错误的原因,并加以认真改进。对于批评者非但不会迁怒,反而会非常感激,这样,才能达到开展批评的目的。如果不注意态度,动辄暴白其过恶,痛毁极诋,使被批评者无地自容,必然造成双方情绪上的对立,对方就根本不会接受,这就达不到开展批评的目的。至于那些心术不正、动机不纯的人,用人阴私以沽名钓誉的行径,只是恶意的人身攻击,根本称不上“责善”。王阳明指出:“若先暴白其过恶,痛毁极诋,使无从容,彼将以其渐耻愤恨之心,虽欲降以相从,而势有所不能,是激之而使恶矣。故凡评人之短,攻发之人阴私以沽直者,皆不可以言责善。”[2]976这里,王阳明把“责善”科学地区分为三种情况:一种是动机端正,态度正确,就能达到责善的目的;一种是态度不正确,方法不对头,就达不到责善的目的;再一种是动机不纯,态度不对头,这只能叫人身攻击,不能叫责善。这种分析入情入理,启示我们在批评学生时也要特别注意动机与态度。进而,王阳明认为,作为被批评者,也必须有正确的态度对待别人的批评,就是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王阳明本人既是“反己”“责善”教学方法的创立者,也是这一思想的践行者。他主张在教学中要努力做到笃志力行,勤学好问,与人为善而咎己之失,从人之长而明己之短。他说:“凡攻我之失者,皆我师好;安可以不乐受而心感之乎?某于道未有所得,其学卤莽耳,谬为诸生相从于此,每终夜以思,恶且未免,况于过乎?人谓事师犯无隐,而遂谓师生可谏,非也;谏师之道,直不至于犯,而婉不至于隐耳。使吾而是也,因得以明其是;使吾而非出,因得以去其非,盖教学相长也。”[2]976肯定凡批评他过失的,都是他的老师,并怀着感激的心情乐意地接受批评,这是很不容易和难能可贵的!

五、静坐反思法

静坐反思法常用于佛家坐禅,也可以称作自家解化法或内心体悟法。王阳明的心学形成得益于自己的静坐反思,他曾在绍兴筑阳明洞,修身养性,自号阳明山人。王阳明继承与发展儒家传统的“内省、自讼”的修养方法,后来在实践中总结出一套修身养性、培养良好道德观的好方法,就是“省察克治”,做到“静处体悟,事上磨炼”。

所谓“省察克治”,就是反省内心深处的私欲把它揪出来,进行分析批判,连根拔起,彻底铲除。他说:“省察克治之功无时而可间,如去盗贼,须有个扫除廓清之意。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索出来,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常如猫之捕鼠,一眼看着,一耳听着,才有一念萌动,即与克去,斩钉截铁,不可姑容与他方便,不可窝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实用功,方能扫除廓清。”[1]16在这里王阳明提倡修养的自觉性和彻底性。修养的基本方法即作“格物致知之功”,即是“省察克治”。王阳明主张人的修养要向内用功,不假外求。“格物致知”,关键在匡正意念,端正行为的动机,去掉邪念,以保证行为的正当性。

人的行为受观念或意识的指导,观念不正确,行为就不正当;行为不正当,观念就不会正确。这是不言而喻的真理,王阳明非常形象、生动地用猫捉老鼠来形容要抓住头脑中一闪而生之邪念,即不正当的私欲,要毫不留情地把它除掉。防患于未然或防微杜渐就要这样做。现实生活中,那些见利忘义、见财起意的人,难道不是一念之差吗?不是私欲过分膨胀的结果吗?可见,克服头脑里哪怕是一闪而过的错误观念,是做正派的人、有道德的人的保障。

王阳明的静坐反思法主要用在个人“致良知”的道德修为上,其实在做人做事做学问时,都一样有奇效。许多困惑,许多疑难,纷繁杂乱,毫无头绪,无以为解,就静下心,闭目养神,慢慢地黑暗中会出现一丝光亮,接着就豁然开朗。例如,郭沫若年轻时在日本留学,彷徨无助,精神恍惚,一天到晚忧国忧民,事业爱情都失利,夜间噩梦不断,神经极度衰弱,他深感绝望,想到了死。就在他准备自杀的前一天,偶尔翻看《王文成公全集》,被王阳明一生的曲折经历和伟大贡献所感动,开始模仿王阳明“静坐以明知“”磨练以求仁”,每日潜心静坐30分钟,去除杂念,最终度过了难关,完善了自我,成就了事业。

静修反思法的另一个重大意义在于独立思考,自求自得,不盲从权威。在“尊孔尊朱”无以复加的历史背景下,王阳明反对孔子、朱熹对学术思想的垄断,在客观上起了极大的解放思想的作用。在今天,我们仍然要大力提倡这种培养学生勇于质疑、敢于创新的教学方法。

六、知行并进法

王阳明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知行并进,知行合一。他说“知的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又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不可分作两事”。[1]4在强调知行并进的同时,他表现出更加重视行的倾向,提出“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谓之知”的观点。

王阳明坚持学行结合,要求学生在行中去学,把学到的知识再用到行中去。他认为,当时社会上有两种人:一种人,懵懵懂懂地任意去做,全不解思维省察,只是冥行妄作,所以必说个“知”方才行得是;另一种人,茫茫荡荡悬空去思索,全不肯着实躬行,只是揣摸影响,所以必说一个“行”方才知得真。冥行妄作与悬空思索,从不同角度割裂了“知”与“行”的统一,都不能得到“真知”。他认为,学的过程就是行的过程,行是学的应有之义。他说:“夫问思辨行,皆所以为学,未有学而不行者也。如言学孝,则必服劳奉养,躬行孝道,然后谓之学,岂徒悬空口耳讲说,而遂可以谓之学孝乎!学射,则必张弓挟矢,引满中的,学书则必伸纸执笔,操觚染翰,尽天下之学,无有不行而可以言学者,则学之始,固已即是行矣。”[1]4学孝,必须按孝道去孝敬父母、服劳奉养;学射,必须拿起箭,对准靶,拉满弓,射中的;等等。王阳明的这一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联系实际原理有异曲同工之妙。例如,王阳明认为,威胁明王朝统治的并不是“山中贼”,而是“心中贼”,而要“破心中贼”,唯一的途径就是扫除当时陈腐空疏的学风,复明圣学并破除士人的“功利之心”,以“知行合一”的“实学”来拯救时弊。他在《答路宾阳》信中提出“郡务虽繁,然民人社授,莫非实学”,以经世致用、治乱亲民为“实学”。因此,王阳明强调学以致用,阐明了学与行的关系:学的实质即是行;学中有行,行中有学,学与行是相辅相成、不可相离的。因为在他看来,“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1]42

论王阳明对孟子良知思想的延承 篇3

关键词:心性;良知;致良知

中图分类号:K2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051-02

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他的“心即理““致良知”学说历来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然而讨论的多数都是从其自身的哲学体系进行建构的,然而很少有人认识到他与孟子某些关联,即使有些人注意到这一点,也只是就他的良知说这一点进行大略的概述,没有进行详细的论述和研究。牟宗三先生在其《从陆象山到刘蕺山》中指出王学是孟子学,他指出“王阳明在龙场驿悟良知,人们对其悟良知的现实主观机缘虽可就其生活发展加以叙述并于文献不足征处加以猜测,然就其自道,主要问题是因朱子而发无疑,但不管其主观机缘如何,其学之义理系统客观的说乃属于孟子之学”。牟宗三先生此论也是肯定了王阳明的思想是因朱子而发,但属于孟子之学。而他也就是对其良知的来源进行叙述而已,并未对王阳明与孟子心性关系以及良知与四端之心的发展进行深一层次的探讨。近来,也有学术界人士开始关注孟子与王阳明之间的某种联系,如蔡新法的《王阳明与孟子的心本体论比较》一文中对“王阳明在心本体论方面对孟子的传承与超越关系就行了说明,然其认为王阳明否定孟子心中的物质成分,将其看作精神实体,而且认为是将孟子的心物关系改造为以心统物等观点不免有些偏差,而对其四端之心,以及本体也没有详尽的说个明白。

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孟子是对心进行反思的第一人,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是在其心学的基础上进行建构的,孟子是提出良知良能范畴的第一人,二者之间一定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本文是就王阳明与孟子思想在心学与良知差异以及继承发展方面进行论述的,

一、心性关系

我们知道王阳明的良知一词来源于孟子的良知良能,而且王阳明致良知学说是在其心学体系的基础上建构上,孟子的良知良能也是在其性善论的基础上提出的,所以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孟子与王阳明在心性关系的区别和联系。

(一)孟子以心言性。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其天矣。”(《孟子尽心上》)可见在孟子看来,心,性,天三者是密不可分的,是内在统一的。徐复观的《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中指出孟子是在以心善言性善。在他看来,由于每个人都有四端之心,而这四端是心是善的,所以性是善的。那么孟子所说的尽心,知性,知天又是怎样展开的呢?

孟子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孟子告子上》)“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孟子 离娄下 》)而此处的“几希”就是人所具有的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孟子在此指出人禽之别,说人之为人的特性正是人具有这四端之心,即良心。 而此良心是他性善论的基础。而“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而四端之心是人所固有的,是天生的。从此看来,孟子认为每个人的人性天生具有都具有这种仁义礼智的善端。所以,在这样的基础上,孟子所说的性是善的,所以,尽心才能知性,而性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属性,是天之所与,所以才能知天。

(二)王阳明心性合一。

在《传习录》中,尚谦问:“孟子之不动心与告子异。先生曰:告子是硬把着此心,要他不动,孟子欲是集义到自然不动。又曰“心之本体原自不动。心之本体即是性,性即是理也。性元不动,理元不动。集义是复其心之本体”在孟子看来,心之本体是性,集义是复性。所以,孟子还是以心言性。不同于孟子,王阳明的心性是合一的。

澄问:仁义礼智之名因已发而有。曰:然。他日,澄曰:恻隐羞恶辞让是非是性之表德邪?曰:仁义礼智也是表德。性一而已:自其形体也,谓之天;主宰也,谓之帝;流行也,谓之命;赋于人也,谓之性;主于身也,谓之心;心之发也,遇父便谓之孝,遇君便谓之忠。自此以往,名至于无穷,只一性而已。犹人一而已,对父谓之子,对子谓之父。自此以往,至于无穷,只一人而已。人只要在性上用功,看得一性字分明,即万理灿然。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王阳明所说的心性已经超越了孟子说的心性。在王阳明那里性有了更广泛的内容,只是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称呼而已。正如他在回答陆澄的问题时所说的那样,心之所发也,只一性而已。而这里一性就是一心。先生曰“性是心之体,天是性之原,尽心即是尽性”可见在王阳明那里,心性就是合一的。

二、良知

孟子和王阳明都是在自己心学的基础上,提到了良知,了解了心性关系之后,那么看一下二者在良知上差异和发展。

(一)孟子的良知即本心。

孟子在《尽心上》篇中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可知,亲亲敬长都是仁义。程子曰:“良知良能,皆无所由;乃出于天,不系于人。”那么孟子所说的良知良能就是先天所具有的一种道德意识,道德认知。而这个先天具有的意识就是孟子所说的仁义理智。良知就是说人具有的知仁知义的本心。孟子以孺子将入于井以及齐宣王的不忍杀牛的不忍之心为例,来说明这个良知对人道德行为的一种内在的自发的驱动。

(二)王阳明良知即天理。

王阳明的良知是本于孟子而来的,他更加鲜明的赋予了良知更为丰富的含义。他认为良知即是心之本体,同时也是万事万物以及人伦秩序存在的依据。

王阳明说“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传习录》这样阳明就把孟子的是非之心、羞恶之心合起来一起收于其良知上来讲,一起皆是其良知的表现。

“心之本体,原是个天理,原无非理;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天理。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传习录》

“良知只是一个天理自然明觉发见处,只是一个真诚恻怛,便是他本体。故致此良知之真诚恻怛以事亲便是孝,致此良知之真诚恻怛以从兄便是弟,致此良知之真诚恻怛以事君便是忠。只是一个良知,一个真诚恻怛。” (《传习录》卷二“答聂文蔚”)

从以上两段可以看出,王阳明是以真诚恻怛来说良知。从真诚方面讲,孟子的恭敬之心包含于其中,而恻怛方面也将孟子的恻隐之心包含其中,那么,王阳明将孟子的恻隐和恭敬之心合起来也归于良知上。

综上所述,王阳明将孟子的四端之心和良知联系起来,来说明四端都是良知。这相比于孟子所言的良知,是一个发展。不仅如此,王阳明还强调良知是心之本体。是万事万物存在的依据。王阳明说“良知者,心之本体,即前所谓横照者也。”阳明说:“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是乃天命之性,吾心之本体,自然灵昭明觉者也。”此外, 王阳明说“心之本体,原是个天理,原无非理;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天理。”

三、致良知

王阳明言“致”,是以至、极、尽之义来解释“致”字,就是向前推致的意思。王阳明在论述良知是心之本体时,也指出“致其知”就是指“充其恻隐之心”。“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若良知之发,更无私意障碍。即所谓‘充其恻隐之心。而仁不可胜用矣’。可见王阳明所说的“致”就是孟子所说的扩孔。孟子说:“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而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能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孟子.公孙丑上》)所以“致良知”就是扩充推行自己先天禀赋的,发见于日用之中的良知,使良知全体充拓得尽,得以充塞流行,“必致其知如何为温清之节者之知,而实以之温清致其知如何为奉养之宜之知,而实以之奉养,然后谓之致知”。因此,王阳明的致良知说实际上是一种返求诸己的道德修养论,主张存心养性,追求一种当下自知自觉的良好状态。这与孟子所说的存养扩充本心有相似之处。但孟子仅仅是从内在方面进行修身,王阳明强调的是知行合一。

总之,王阳明与孟子在心学和良知范畴有一定的差异,更多的是王阳明是在孟子思想的基础上进行延承和发展,所以,孟子以心言性,提出良知良能;王阳明在孟子四心和良知良能的基础上提出“心性合一”,指出“良知是心之本体”,并强调致知的功夫,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自己的“致良知”学说。

参考文献

[1]焦循. 孟子正义. [M]. 北京:中华书记,1987

[2]王阳明. 王阳明全集.[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3]王阳明. 传习录.[M]. 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

[4]牟宗三. 心体与性体.[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5]牟宗三. 从陆象山到刘蕺山[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12

[6]陈来. 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精神[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

[7]吴兴怀. 论王阳明延承孟子良知学说.[J]. 济南: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2012.06

致良知读后感 篇4

阳明先生在37岁贵州龙场悟道后,谈到学习的四个次第:立志、勤学、改过、责善。人到中年时,如果不是因为此次学习致良知,终日为利为名所奔波劳累,早以把立志一事忘却,或者说懒得提及此一说。当阳明先生告诫学生,如不立必为圣贤之志,人生终无所成,才感知到不立志,则无志可夺,也就放弃自己、随波逐流。致良知的学习之“立志”,就如同我们工作中制定目标,只有先制定明确目标,再为达成目标制定出各种营销策略,才是我们工作业绩的基础。

阳明先生谈到:千罪百恶,皆从傲上来。回想走过的人生中,哪一次不是因为谦虚而受益,骄傲而落败,活到老,学到老,为学处世,傲念在心则满。阳明先生谈到:千罪百恶,皆从傲上来,只要心头“傲”字不除,学习断然难进半步。我每每看到越是成功的人越谦虚、越是无知的人越傲慢。傲慢之人要么一事无成,要么就是事业停滞不前走下坡路。现在我们的工作就是处在这种状态,从事汽车行业太久,总是以为自己对行业分析的透彻,却不知现在的市场变换太快,不去深入学习和分析新的市场营销模式,沉迷在老的观念和曾经业绩中,又怎么能做好新时期的营销工作,所以只有抛开曾引以为豪的过去,低下身子踏踏实实学习才是提升业绩的最好方法。

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至诚”都是入门修习的唯一钥匙,无诚则不得入。诚生信,信受奉行、才能实现任何一门实学至理的知行合一。现在的社会不缺聪明的人,而是缺忠诚的人,忠诚不是忠诚某一个人,而是我们学习做事的一种态度,在学习中要诚实深入,认认真真才能学到终身受用的技能,工作中我们只有忠诚对待工作和公司,时刻把自己的命运和公司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公司成长我成功的思想才能真正落实。

《致良知》读后感 篇5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浮世之中,总有许多人为追求物质享受、社会地位和显赫名声等身外之物,而心力交瘁、疲惫不堪。他们怨天尤人、欲逃离其中而不可得,皆因忽略了自己的内心,不明白万事以修心为先的道理。

忙碌是现代社会中大多数人的一种生活状态。不幸的是,与身体的操劳相伴随而来的,还有内心的忙乱急躁、焦虑不堪。所谓身之主宰便是心,倘若在忙碌的生活中不能给内心留一份悠闲,而使其深受烦恼与担忧所累,便更难在为人处世之时做到游刃有余、潇洒自在。

心胸狭隘的人,只会将自己局限在狭小的空间里,郁郁寡欢;而心胸宽广的人,他的世界会比别人更加开阔。

圣人做学问追求一种大道至简的境界,值得我们学习。人活一生也应如此。为什么人们会不厌其烦、孜孜不倦地去追求那些看似风光,实际上令人身心疲惫的负担呢?皆因内心少了一份简单,少了一种简单的人生态度。与其困在财富、地位与成就的壁垒中迷惘,不如尝试以一颗简单的心,追求一种简单的生活。

在作者看来,人的本心就是真、真诚、真挚、真君子。世上只有两样事,一件为真,一件为假。求真必然务实,求假自然务虚,虚实之间,体现的不仅是对人的态度,更是对自己的认识。糊弄别人容易,糊弄自己很难。

心的本体就是最本真,不矫揉造作,不过分修饰,不画地为牢,不损人利己。人应永远保持初心,不受外界环境影响,光明磊落,坦诚纯粹,永远长新。什么是初心?不自私,存大爱。

绕圈子,躲躲闪闪,反易叫人疑心。你耍手段,倒不如光明正大,实话实说,只要态度诚恳、谦卑恭敬,无论如何人家都不会对你怎么样的。此外,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假如我们没有诚意,就会什么事情也做不好,做不成。

自古以来,凡欲做大事者必先立志,志不坚则事必难成。这是因为,一个人的理想,体现着这个人的眼界和胸襟,自然也决定了他日后的高度。所以,人不应隅居于自己的狭小天地之中,而应眼睛望向大千世界、心中装上天下苍生,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去看待世间。

致良知四合院听后感学后感精选 篇6

王阳明真的可以用神奇来形容,以一介书生先后平定多场叛乱,但创立王学才是他在历史中辉煌的根本原因。王学的核心是“知行合一”,基本是知识不仅仅是在理论上有它的意义,还一定要还愿到生活的实践当中才能够真正体现出它的价值。这一理论学说的提出在当时无疑是一个具有相当冲击力的行为,因为中国的知识分子一向有死读书且鄙夷实践的传统,结果是读了一辈子的圣贤书,却干不了半点圣贤事,真正的百无一用是书生。所以,王阳明提出,要改变这种只讲“知”而不讲“行”的毛病,其重大意义可见一斑。我由此想到了现在常讲的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问题,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丰富理论,实践出真知,理论抽象实践,这些不就是“知行合一”的进一步发展深化吗?

在提倡“知行合一”的同时,王阳明创造了“心学”,提出人不一定非要去追寻外面的圣人之道,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良知”,这个良知是善的、纯洁的、高尚的,做道德的事才是每个人的本心;应该好好地去发现自己的良知,让良知主宰自己。我感觉,良知学说的提出,是对儒家“修身养性”观点的发展,其间明显的有佛家的思想影响。我甚至想到了“万人皆求佛,佛本在我心”佛家禅语。事实上,一个人真正的要优秀,不管怎么学,怎么做,根本的还是内心。而且,良知还有一个扩大的问题,绝不仅仅是内心现有的,境界有多大,良知愈多,实践能力愈强。后世的大人物们,无不是自我修炼和不断扩大境界的典范。

古人言,有三不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读致良知有感 篇7

通过对“致良知”的学习,感悟很多,首先我们要有感恩的心,我们在公司任职,为公司为自己为了客户着想,也必须对自己严格要求,做事必须认真负责,毕竟是汽修行业,汽车是我们的代步工具,是客户养家糊口的工具,所做的任何事要精益求精,不让客户抱怨,努力解决客户提出的一系列问题。

在汽车维修方面,不断摸索,努力学习,刻苦专研提高维修技能。在近几年的汽车维修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努力对解放车系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在维修当中积累了不少经验。经过这几年的磨练发现自己有了一定进步,但是在汽车维修方面还是不够细心,不够耐心。有的时候把问题复杂化了,明明是一个保险丝的问题,却会想到发动机电脑板,有的时候知道是那个地方出的错,却偏偏查到另外一个地方去了。所以有时应该,先易后难,有条不紊,学序渐进,多问自己一个为什么,多走几种路子想想,说不定问题就能找出来。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吸取经验教训,不断摸索,努力提高维修技能。从自身找原因。作为本人来讲,一名机电维修工,他的岗位职责是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对客户车辆进行快速准确的维修,并进行总的检查,发现质量问题及时汇报。虽然很短两句话,但是真正做好做到位的没有几个,在正常的工作中,有没有按照操作规范去做,有没有及时准确的维修,有没有总的检查。这些都是存在的问题,如何解决还是靠自己的素质,靠自己的修养,真正的做到,服务在心中,质量在手中。

努力学习更先进的汽车维修知识,强大自身,使自己每时每刻都保持精益求精的精神。

《致良知》心得体会 篇8

立志:在《教条示龙场诸生》一文中谈到学习的四个次第:立志、勤学、改过、责善。阳明先生开示学生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与志者。故立志而圣则圣,立志而贤则贤。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终无所成。学不勤者皆因志不笃。回想走过的半生,不是不曾立志,只因立志不明、不坚、不高,导致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志,人到中年时,如果不是因为此次学习致良知,终日为利为名所奔波劳累,早以把立志一事忘却,或者说懒得提及此一说。当阳明先生告诫学生,如不立必为圣贤之志,人生终无所成,才领悟到志不立,则无志可夺,也就放弃自己、随波逐流,妄想冥行。立圣贤志者,就是坚定明确人生前进的方向,达致良知,按照圣贤的为人处世的原则对照自己,每日三省吾身,去人欲,存天理。致良知的学习之“立志”,如佛学中的“皈依”同理:信受奉行。

致良知学习心得体会 篇9

致良知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教会我们做人的基本准则,为人友善、不说谎、不抱怨,用自己的良知去感化身边的每个人、每件事。做到知行合一,不空想,理性的对待身边的人和事,既成就了自己又成就了他人。致良知是一种伟大的力量,对我们的心灵、灵魂深处是一种触动。我们需要去改变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生存本领。提高我们分店的菜品结构:真正做到真材料、放心吃。让全体广大师生满意是我们永远追求的目标。蜕变可能是暂时的痛苦,改变好了,生活和工作回馈给我们的又是一片蔚蓝的天空。

王阳明先生说,“如果一个人胸无大志,即使有伟大的举动也称不上是伟人;如果一个人立志要学习圣贤的心性修养,则迟早会达到圣贤的境界。如果每个人都能确定人生的方向,并在这个方向上坚持走下去,必将获得成功。”

“良知”二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人只有认知自己的不足,方能成大器,走的更远,飞的更高。

知行合一:

1、做一个有良知的人,立好志,树立一个目标。天下无不可成之事。

2、做一个有良知的人,勤奋学习,满足现状只会让脚步停留在原点,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定也。

3、做一个有良知的人,责善,朋友之道,然须忠告而善道之。不搬弄是非,不听信谣言,不以个人感情去决定任何事情,忠言逆耳,都是良药。

4、做一个有良知的人,改过,夫过者,自大贤所不免,然不害其卒为大贤者。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每个人每天都是在错误中成长,只要有改过之心,心中能容事,能为他人着想。不以自己的喜好,去决定、判断事情。理性和感性兼顾,就能成为圣人。

王阳明致良知读后感 篇10

尊敬的领导,来宾,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在第34个教师节到来之际,我们欢聚一堂,隆重举行“致良知”助学基金签约揭牌仪式。

为助推我校打造优质教育品牌,推动邢台基础教育再上新台阶,邢台市政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资,设立“致良知”助学基金,用于对我校优秀考生及教师的奖励和对困难学生的资助。

我代表邢台一中全体师生,向基金会的设立机构——邢台市政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表示最诚挚的谢意和最崇高的敬意!

出席今天揭牌仪式的领导有:邢台市政建设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刘宗山;邢台市第一中学校长高云洪;邢台市政建设集团副总裁、法人代表孟祥宏;邢台市政建设集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孙振魁;邢台市政建设集团总裁办公室主任刘燕;邢台市政建设集团党群督察部部长尤越;邢台市第一中学领导班子全体成员。

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向各位领导和嘉宾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下面我宣布:“致良知”助学基金签约揭牌仪式正式开始!

下面,进行第一项议程,请高校长致辞;第二项议程,请刘总致辞;第三项议程:请高校长、刘总共同签署《“致良知”助学基金协议书》;请全体领导到主席台后排陪签。

第四项议程:请高校长、刘总移步到主席台东侧为“致良知”助学基金会揭牌。

请全体领导合影留念。

我宣布:“致良知”助学基金签约揭牌仪式圆满结束!(领导离开主席台)

致良知四合院演讲学习心得体会 篇11

1.动机至纯,了无私心,要做到完全没有私心基本上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我想修心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更深的认识自己,如果我们能够多为别人着想一点,少一点私心,在境界上和格局上也就能有所提高,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利他,助人就是助己

2.通过这几次的学习,我认识到了责己自省的重要性,一般来说,找别人的问题,挑别人的毛病很简单,但是这对我们自身毫无用处,你不可能去轻易的改变别人,我们应该从自身找出问题,从自己的内心出发,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一味的抱怨

3.我觉得人应该不断的提高自己,不断的去学习,去挖掘自己内心的宝藏,精彩而高级的活着。

2019致良知四合院观看心得

一、修行

胡季强在演讲中说:“修行就是修复自己跟世界的关系。企业家,经营就是修复和员工、客户、社会的关系。”那么我对修行的认识是什么?我该如何修行?人们常说活着就是一种修行,是持续不断、长期的、为其一生行为,我查了百度修行的目的是“达到与现阶段相比境界更高、胸怀更广、视野更宽的个人修养水平”。一开始看起来很大、很空,感觉没有落脚的地方,不知道改如何去修行,想了很久,才明白修行就在生活当中,自己的思想、言语、行动都是修行表现。借助圣贤语录从下修己:

“善思”谦卑,不狂妄自大,也不能妄自菲薄,从私欲上做减法。

“善言”不恶语相向,不欺骗、不妄说大话。

“善行”不触犯法律,勤奋务实,善待身边每一个人。

二、 动机之纯,了无私心

78岁的稻盛就任日航董事长,和员工的心连在一起,同频共振。用巨大的人格力量,把经营管理变成了所有员工的自觉行动,用心去换心。只有没有私欲,动机纯良时人的能量才能无限大,才能影响、感染到别人,才能和你同频共振、思想统一。

2019致良知四合院观看体会

1.想要提升人格的力量,就要去建设自己的心灵。起心动念,只有心里特别想做一件事,才能动念,才能把事情做成功,不管遇到多少挫折也要自信。相由心生,回到心上,从心出发,建设自己,就是掌握人生和事业的基础。

2.怎样提高人格的魅力?真正能打动别人心的只有你的真诚和善良。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你靠装是不行的。多读古人圣贤之书,你就会明晓人生更多的道理和真谛。

3.人格的力量不能忽视,甚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人格的力量就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

2019致良知四合院观看感想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希望分享的主题是“修行”。

人一生就是个修行的过程,我们要不停地去修复与世界的关系,包括周围的环境、人与事。在公司要作为其中的一员去修复与团队成员的关系,达到同频共振的工作效果;在家庭要修复与家人的关系,营造和谐幸福的家庭氛围。

而人格的力量会在修行中发挥强大的作用,当我们责己后发现各种问题时,要利用自己内心的能量和心力资源去解决问题,做到更好的自己,达到更佳的工作结果。

当遇到利己VS利他的问题时,“用心至善,私心了无”应该成为行为的指向标。我会一点点努力的。

2019致良知四合院观看学习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其实考验我们自己到底有一颗怎样的心,私心?公心?进取心?……其实,工作的过程也是一样,你到底用一颗什么样的心对待工作。有人兢兢业业、诚恳负责,对人接物,谦卑有礼;这样同事不管在什么工作岗位都能做出不一般的成绩。那些取巧耍滑,逃避责任势必被其他人所不容。世上没有永远吃亏的人,“马拉松”赛场上的胜利者用不是起步跑的最快的哪一个。一颗心,决定一生的成就。

曾经,我在部门的早会上强调,工作其实就做好了两件事请:一是保质保量的完成每天的工作;二是自身学历能力提升;不要为眼前的辛苦感到压力和不公,长期的耕耘,必然会带来更大的收货。对事的态度永远比你目前所掌握的技术更加重要。

昨天拜读了台湾作家林清玄先生的一本书《你心柔软,却有力量》,其中一段话是这样说的:生命里有许多正向的时刻,也有许多负向的时刻;一个的快乐就是抓住那些正向的时刻,使它充盈;转化负向的时刻,使它得到清洗。

上一篇:景观工程监理细则下一篇:《受益人》保险题材电影观后感及精彩影评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