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反思(精选11篇)
生:苹果和菠萝。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拿出游戏小棒,用你的小棒来表示一下桌子上的苹果和梨。
好了吗?那么,小朋友们帮老师想想这是()是()的()倍呢?哪位小朋友来告诉老师?
生:苹果是菠萝的3倍。
师:为什么苹果是菠萝的3倍?(出示图片)
生:因为苹果有是6只,菠萝有2只,6是2的3倍。
生:苹果里有3个2,所以苹果是菠萝3倍。
……
师:小朋友们真棒。帮助老师解决了问题。这时候老师有些饿了,看见红红的苹果就更加饿了,于是拿起苹果一下子就吃了2个。现在桌上的水果用小棒该怎么表示?一起动起小手来摆一摆,好了吗?现在请小朋友们,同桌之间互相说说()是()的()倍,为什么?
生:苹果里有2个2,就是4是2的2倍,就是苹果是菠萝的2倍。
师:老师吃完苹果突然发现,桌子旁边有个袋子,打开一看,发现里面也是苹果,于是老师把它们一起放到桌子上,发现现在的苹果是菠萝的5倍。老师知道小朋友们都很聪明,所以考考大家。现在桌子上的水果该怎么摆?为什么?
师:知道苹果的只数是菠萝的5倍,也知道菠萝的只数是2,(板书:苹果的只数是菠萝的5倍)也就是说...生:苹果的只数是2的5倍是多少。
师:这就叫:一个数(2)的几(5)倍是多少(板书)。而桌上的水果有苹果和菠萝,菠萝有2只,苹果的只数是菠萝的5倍,苹果有多少只?(出示题)这类应用题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叫做“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板书)。……
教学反思:
相对于美术、音乐、语文而言数学就根本没有乐趣可言。而在教学低年级的学生中,兴趣就更加重要了。
当然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不断尝试,联系实际,大胆探索,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会随着你的努力不断增加的。所以我在这堂课的设计上创设他们感兴趣的事。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倍的认识”中“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情境操作交流回顾
孩子们, 其实只要用心去听、去发现, 你会发现拍手中也藏着数学。
(1) 师第一次拍2下, 第二次拍6下。
问:你听出了什么?要想知道第二次拍的是第一次的几倍, 也就是6里面有 () 个2, 用什么方法计算?
(2) 师:第一次拍3下, 第二次拍4个3下。
第二次拍了几个几下, 是几下?
板书:解决问题
【设计说明】简单的拍手游戏在拉近师生心灵距离的同时也巩固了学生对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思路, 同时又为今天的学习“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作了铺垫。
一、探究比较, 建构模型
1. 出示例题情景图
(1) 从两个小朋友的交流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两个条件,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2) 要算柳树有多少棵?根据以往的经验, 我们可以摆摆学具, 也可以在草稿纸上画画或者直接说一说、算一算。 (学生活动, 教师巡视, 找出有代表性的作品)
(3) 汇报交流。
(1) 摆小棒的台前演示, 说说你是怎么摆的?
师:你为什么摆2行? (根据学生说的板书:杨树、柳树) 为什么柳树是这样的5棵一份?[是以杨树的5棵为一份, 柳树有这样的……, 柳树有 () 个 () 。]
(2) 出示学生图示法。
(这两种只是符号不一样, 柳树也是5棵5棵画的, 都有3个5。)
(△看做一个整体, 柳树有这样的3份, 也就是3个5。这样的画法更简洁、更抽象。)
(4) 有没有不画图直接说思路、列算式的?
(5) 看来根据杨树有5棵, 柳树的棵数是杨树的3倍, 要求柳树的棵数, 就是求3个5棵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算式:5×3=15 (棵) 。
2. 举例
(1) 如果杨树有8棵, 柳树的棵数是杨树的3倍, 要算柳树有多少棵, 就是求几个几?
(2) 如果杨树仍有5棵, 柳树的棵数是杨树的6倍, 柳树有多少棵, 怎么想?
(3) 你还想杨树有几棵, 柳树的棵数是杨树的几倍?自己说一说, 在作业纸上记一记、算一算。
3. 观察比较
横看。你从每一横行中发现了什么?要算什么?你是怎么想的?
竖看。从每一竖行我们知道了杨数的棵数, 柳树是杨树的几倍, 是求柳树的棵数, 还是求 () ?
教师小结:不管横看还是竖看, 我们都知道了一个数, 也知道了另一个数是这个数的几倍。求另一个数, 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 用乘法。
【设计说明】本课的重难点是让学生探索并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不难看出, 学生在读题收集信息后能直接列式解答。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就是求几个几相加的问题用乘法”, 我在这一环浓墨重彩, 在学生探究后分析交流, 再举例建构这一数学模型。而后为使学生对应用模型更加清晰、明朗, 我又让学生观察比较横看发现了什么?竖看发现了什么, 最后总结得出方法。
二、练习反馈, 巩固深化
1. 画一画、想一想
(1) 第一行画3个○, 第二行△的个数是○的2倍, 要求△的个数就是求 () 个 () 是多少。
(2) 第一行画2个○, 第二行画8个★, ★的个数是○的 () 倍。
2. 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 成年人的脉搏每分钟大约跳70次, 刚出生的婴儿每分钟的脉搏跳大约是成年人的2倍。刚出生的婴儿每分钟脉搏跳动 () 次。
A.35 B.140
(2) 新生儿身高是头长的4倍, 我那时头长12厘米, 你知道那时我的身高是多少厘米吗? ()
A.48厘米B.46厘米
(3) 人在地球上的体重是月球上的6倍。我在地球上的体重是30千克, 我在月球上的体重是 () 千克。
A.180 B.5
学生独立选择每一题后, 分题同座位互换对答案。找出错误原因。
3. 学生完成书中作业第2~5题, 限时3分钟。汇报交流, 教师针对孩子的一些习惯适当地评价。
【设计说明】练习的安排上重点深化了学生关于本节课“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就是求几个几相加的问题”的解决, 用乘法计算这一模型建构, 同时在每一题组里又加入一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的问题”。这样安排主要是为了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 在纠错中更好地理解应用。
三、情境游戏, 拓展延伸
你能猜出老师的年龄吗?
老师的年龄比你们的 (9岁) 3倍大, 但又比你们的4倍小, 老师今年最大是多少岁?最小是多少岁? (年龄数每一数位上都是单数, 并且十位上的数是个位上数的1倍, 个位上数也是十位上的1倍。)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课时例2。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建立“倍”的概念。2、初步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的数量关系,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一般解决方法。
教学难点: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谈话引入:提问口答:6里面有几个3?用什么方法可以算出来?10里面有几个2?15里面有几个5?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什么方法来计算?(用除法计算)
1、收集信息
师:今天,卢老师来到学校,发现学校的校园非常干净,看来我们学校的同学都是爱劳动、讲卫生的好孩子。你们瞧,三(1)班的同学们正在做卫生呢!
(1)问: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师:这两个同学说的信息也就是(擦桌椅的有12人,扫地的有4人)板贴
师:把我们刚才收集到的信息连起来说一说。
2、提出问题
问:你想到了什么数学问题?
师: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解决呢?
师:除了算之外,还有什么办法?(用摆、画的方法)(板书:摆一摆,画一画)
3、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出示学习建议: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学习建议,你们推荐一位同学来读读。
学习建议:独立思考,可以画一画,并列算式。
同桌合作,结合自己的图相互说说算式的意思。
准备汇报,怎么说更容易让别人听懂你的意思。
来完成在练习纸上。
4、汇报交流。
师:老师收集了3位同学的作品,咱们来欣赏一下,这是谁的作业,你来做做小老师,说说什么意思。
生反馈:你来介绍一下,4表示什么意思?那12呢又表示什么意思?
师:还有谁听明白他的意思了呢?
师:是呀,这样可以让人一眼看出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人数的几倍呢?
来,请看大屏幕,老师把刚才小朋友们画的搬到了大屏幕上,请看。(课件出示)
小结:小朋友们刚才用圈一圈的方法让我们知道了擦桌椅的人数里面有3个扫地的人数这么多。
列式解答,小结提升
师:解答这道题,我们用了画一画、算一算的方法。来,回想一下,这里的12、4、3各表示什么意思,在我们的图上能找的到吗?
师:为什么用除法来计算?
师小结:擦桌椅的是扫地的多少倍,其实就是求12里面有多少个4,12里面有3个4,就说12是4的3倍。
说明:“倍”是一种关系,不是单位名称,所以3后面什么也不写。
5、比较提升。
(1)师:来,孩子们我们一起看板书,刚才我们在解决问题,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几倍?(板书:解决问题)可以用画一画和列算式来解决。那我们是不是做对了呢?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生:检查。(板书:检查)
师:扫地的4人,擦桌椅是扫地的3倍,也就是4的3倍正好是12,刚好是擦桌椅的人数,看来我们计算结果是正确的。
最后我们还要写答。
二、联系实际,巩固提高
1、老师发现我们班的小朋友真棒,学的真好。接下来要用我们所学的这些知识玩闯关游戏。
拿出练习纸 快速完成第一关:《枫桥夜泊》 提问:诗句字数是标题字数的几倍?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知道哪些信息?来,快速完成第一关。
课件出示:仔细观察这两题,他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师:原来他们都是用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也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都是用除法,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解决问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板书课题)
2、来,完成第二关: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反馈分三种类型。
A.直接出示问题和算式。小鹿的只数是小猴的几倍?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哪些信息?
B.出示小兔的只数是天鹅的几倍?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哪些信息?看来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要选择有用的信息来解决?(板书:有效)
C.有个孩子的算式是这么列的(24÷6=4)你觉得他的问题是怎样的?
最后,我们来个有难度的,挑战一下,来,完成练习纸上第三题。
3、第三关:第一行 黄带子12厘米
第二行 红带子6厘米
估计一下,黄带子的长度是红带子的( )倍。你们估的对吗?想不想验证一下?好,拿出直尺动手量一量,算一算,,请大家拿出练习纸。
谁的眼力很准呢?
三、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我们是怎么解决问题的?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擦桌椅的有12人,扫地的有4人 收集信息
擦桌椅人数是扫地的几倍? 提出问题
就是求12里面有( )个4?
12÷4=3 解决问题
答: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3倍。
教材第9、10页例6和“练一练”,练习二第3-9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并能正确解答。
2、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联系实际问题初步理解“倍”的含义,找到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会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小棒、情景图
教学过程:
一、操作导入
1、摆一摆
第一行摆2根小棒,第二行摆的根数是第一行的3倍,第二行摆了几根?你是怎样想的?
先让学生摆一摆,再让学生说一说:第二行摆了个()根,第二行摆了()根。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2、画一画。
学生独立完成第10页的练一练第1题,并让学生说一说,圆片画了()个(),一共画了()个。你是怎样算的?
二、自主探究,教学新知。
1、出示情景图
(1)谈话:看着这图,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可能会说:松树有多少棵?柏树有多少棵?......)
(2)要求松树有多少棵,可以怎样想呢?我们先来画一画。
根据题意老师和学生一起画图。
杨树
松树
(3)要求松树有多少棵,你准备怎样来计算?你是怎样想的?
(4)学生独立计算。
(5)谈话: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6):要求松树有多少棵就是要求3个11是多少,用乘法来计算。
(7)要求柏树有多少棵,你准备怎样列式计算?为什么?学生独立计算后说说想的过程。
2、练一练
(1)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
(2)集体订正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要求白兔有几只,就是求()个()是多少。)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二第4题。
(1)理解题意后,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2)要求书包要多少钱,就是要求()个()是多少。
2、练习二第5题。
(1)改编题意:一辆面包车可以坐11人,一辆大客车坐的人数是面包车的4倍,我们班有55人,一辆大客车够吗?
(2)学生独立思考后完成。
(3)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3、独立完成练习二第9题。
四、全课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学会了什么?
一、通过观察、操作、游戏等活动,多渠道促进学生内化对“倍”概念的理解。
教学中首先让学生欣赏图片说一句话“谁是谁的几倍”,接着让学生根据“倍”的知识灵活、开放地摆小棒,使学生牢固建立起“倍”与“几个几”之间的联系,内化对“倍”概念的理解。
二、教学中,我充分提供给学生活动和发展的空间。
让他们亲身经历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转化为“求一个数里面包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过程,并要求学生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如提问:要求这个问题必须知道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通过两次摆棒学生已初步理解了本课的教学重点,最后进行实际的应用——例5的教学,例5的教学我让学生先尝试练后自学课本的方式进行,全班学生都能顺利完成。最后进行课堂总结并揭题。
1、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关系。
2、让学生经历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让学生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点:经历转化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教学设计:
一、复习旧知,铺垫新知。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上一节数学课。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先来复习一下以前我们学过的知识,首先看这个问题。
(1)蓝气球有6个,红气球的个数是蓝气球的5倍。红气球有多少个?
师:自由读题,谁来解决?
生:6×5=30(个)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6的5倍也就是5个6,所以用6×5=30(个)。
师:同学们看,这里的5倍也就是5个,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也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所以我们用乘法来计算。
2、15个小朋友在做游戏,每5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
师:自由读题,谁来解决?
生:15÷5=3(组)
师:怎么想的?
生:15人,每5人一组,15里面有3个5,所以15÷5=3。
师:这道题实际上是把15个小朋友按每5个人一组平均分,15里面有几个5,也就是几组,像这样有关平均分的问题我们用除法。
师:对已经学过的知识同学们掌握得非常好,在以前知识的基础上我们今天继续来解决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1、课件出示“小红摆飞机”的情况。
师:看,小红在干什么?数一数,她是怎么摆的?
生:小红摆了一架飞机,用了5根小棒。
师:小红用了5根小棒(板书5根),摆出了一架飞机,小棒数就是1个5。(板书1个5)
2、课件出示“小红和小丽摆飞机”的情况。
师:接着看,小丽又是怎样摆的?(谁还有补充?)
生:小丽用10根小棒,摆出了2架飞机。
师:她用的小棒根数就是几个5?
生:2个5。(板书:10根2个5根)
师:小红用了5根小棒,小丽用了10根,10里面有2个5,我们就可以说10是5的2倍,小丽用的小棒根数是小红的2倍。(板书:10是5的2倍)谁能像老师这样把结论完整地说一说?没关系,老师引着你说。(找两名同学说)来,我们一起说。
师:都会说了吗?好,再来看图。
3、课件出示“小红和小强摆飞机”的情况。
师:小强又是怎么摆的?
生:小强用了15根小棒,摆了3架飞机。
师:小强有一个问题想请大家来解决,他用的小棒的根数是小红的几倍呢?有同学一下子就想出来了,别着急,只说出结果还不行,还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师:谁来说?
预设:
情况一:
生:小红用了5根,小强用了15根,15根里面有3个5,15是5的3倍,所以小强用的小棒的根数是小红的3倍。
师:挺好,你是结合我们刚才的学习来思考的。
情况二:
生:15÷5=3,小强用的小棒的根数是小红的3倍。
师:你为什么这样列式?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小强有15根小棒,每5根一架,可以分成3架。
师:你这样解释,实际上求的是可以摆3架。不过能摆3架,就说明15里面有3个5,15是5的3倍。
师:这里的“5”指的是谁?你能到前面来指一指吗?(生指小红的飞机)
师:同意吗?对了,要求小强用的小棒根数是小红的几倍,列算式时是以小红的根数作为标准,看看小强的15根里面有几个小红这样的5根,就是小红根数的几倍。解决这类问题得到的是几倍,不写单位名称。
师:来看图,指着小红,这是几架飞机,指着小强,这是几架飞机,不数根数,只看架数,小强摆的架数是小红的几倍?刚才求的是根数和根数之间的关系,现在我们求的是架数和架数之间的关系。
师:回过头来我们看这个问题,小丽用的根数是小红的几倍,谁能快速列出算式?10÷5=2,10里面有2个5,10是5的2倍。
4、求“老师的小棒根数是小红的几倍”
师:如果老师手里有20根小棒,我的小棒的根数是小红的几倍?谁能完整地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20÷5=4,老师的小棒根数是小红的4倍。我是这样想的:20根里面有4个5,20是5的4倍。
师:说得真完整,谁能像他这样再完整地说一说?
师:大家观察一下,今天我们求的都是什么样的问题?
生: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师板贴)
师:一起来读一读。解决这样的问题就是看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来解决。
三、应用“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1、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藏着许多关于这样的问题呢,想去看看吗?春天到了,我们学校组织同学们去公园春游。这是我们春游的路线图,看看路线图,我们要经过哪些地方。每到一处都藏着数学问题,等着你们去解决,你们想去吗?来,我们出发吧!
问题1:儿童票每张8元,成人票每张16元,每张成人票的价钱是儿童票的几倍?
师:谁来说说题意?
师:怎么算?(口答)怎么想的?
师:同学们进入公园,来到了演艺中心的会场,看到少年宫的小朋友们正在表演歌舞,大家兴奋地走到跟前。
问题2:唱歌的有35人,跳舞的有7人,唱歌的人数是跳舞的几倍?
师:谁来说说题意?
师:仔细观察,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师:看完演出,同学们继续往前走,来到了公园里的游乐场。从图上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问题3:请选择你需要的数学信息提出有关于求倍数的问题并列出算式。
师:同桌互相说一说。
师:我们来玩一个你问我答的游戏,谁来提问?你想找谁回答?她答对了吗?你问问他,他是怎么想的?
师:同学们在游乐场里玩得特别开心,最后来到了百花园赏花。
问题4:公园的花坛里摆了4行月季花,每行9盆。还摆了6盆牡丹花,月季花的盆数是牡丹花的几倍?
师:这个问题有点复杂,你们要仔细思考,把算式写在练习本上。
师:这是一道两步计算的问题,以后遇到这样的问题,要弄清题意,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问题5:
师:再来看路线图,你能不能根据路线图上这三段长度提出一道两步计算的有关于求倍数的问题?
四:全课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这样问题,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你们出色的表现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谢谢同学们,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小红5根1个5
小丽10根2个510是5的2倍10÷5=2
小强15根3个515是5的3倍15÷5=3
本次课的教学,在以下几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
1、从教学观念上,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思想,突出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教学的主体,实践了教师是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服务者的角色转变。例如:学习例题时,学生根据课前设计的学习材料完成先自学,分组讨论,然后汇报,答疑,小结等环节,从中获取初步知识。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其中,和学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最后,教师根据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点拨,指导学生写出反思小结。整个过程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教师的作用得到加强。
2、在教学中,把知识与实际生活有机联系,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因此这节课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结合习题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进行了一些实践。例如教学例1时:提出了‘你根据我国现有的国土资源人多地少的矛盾,给国家提一些好的建议?’的问题,目的是教育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关注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的现状,教育学生珍惜每一寸土地。又如:习题中有书包重量与人体重关系的研究,从探索中使学生认识到背负过重的东西会损害我们的身体,教育他们正确地处理人体负重问题,从而健康生活。这些问题的提出紧贴生活实际,启发学生思考,起到了细雨润无声的作用。
3、教学中紧紧抓住了这节课的关键,即:关键句的处理。重点帮助学生理清了思路,即:关键句---单位1---线段图---求什么----就是求某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本次课的教学,也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深思:
1、在学法指导上缺少应变,问题的提出有些抽象化,师生间的配合欠默契。这些问题的出现,从学生方面讲是:基础较差,无法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是教学手段单一,变化不足,调整不及时,缺乏应有的激励机制造成的。
2、要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要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有所获,教学中要充分体现这一原则。这节课对差生关注不够,存在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完的情况。
3、要在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上多下功夫。本次课的教学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但不够。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个教师无止境的追求,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教学反思。怎样做才能提高一节课的教学效率呢?我认为首先要准确的确定每个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与难点,然后围绕教学目标、重点与难点在思考教学应采取的有效的活动方式。为了保证四十分钟的高效,数学教学中,尤其要善于选准重点和难点展开有效的教学活动,重点、难点一突破,对于后续的学习会有推波助澜的效果。
我在教学《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人教版第十一册第二单元解决问题例3)一课时,我就确定本课的重点与难点是正确分析关键句子,从中找出标准量,教学反思《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教学反思》。所以,在教学中我设计的准备题就是根据关键句找单位“ 1”的量,而在教学例题当学生读完题后,我让他们从中找出关键句子: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4/5,提出你是怎样分析理解这句话的?一开始,很多学生都不能正确分析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于是我就让同学们反复多次的读这个句子,并引导他们把这句补充为谁是谁的几分之几这种句式,最终让学生真正明白题目中的标准量(即:单位1)是青少年的心跳的次数,比较量是婴儿每分钟心跳比青少年多的次数。在这个基础上,我又让学生根据对这句话的理解画出线段图,从而让学生对题中的数量关系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之后,通过观察线段图让学生沟通本课知识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应用题的内在联系。以达到对知识的沟通、联系与深刻理解。
教学内容: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28页信息窗5第3课时。教学目标:
1.理解“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含义,掌握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这种两步计算问题的方法。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
2.在观察、比较、讨论等活动中,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达和交流,同时概括能力和问题解决的能力得到提高。
3.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含义,掌握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这种两步计算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掌握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问题的解题思路。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直尺 学生准备:直尺、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同学们,见过贝壳吗?你们见过的贝壳是什么样子的?漂亮的贝壳制作成工艺品同样精美。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去贝壳工艺品加工厂去看看,这里面还隐藏着许多数学问题呢。(出示情境图。)
引导学生观察情景,找出信息,提出问题。教师可这样引导:
1、仔细观察,从图中你了解到什么?找到了那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可找到的数学信息有:(1)做一个小刺猬用了42个贝壳。
(2)做一个大刺猬用的贝壳数比小刺猬的6倍多18个。
2、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提取数学信息,让学生把信息完整地叙述下来,教师板书。
3、预设;让学生提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很多问题,比如:(1)做5个小刺猬用多少个贝壳?(2)做1个大刺猬用多少个贝壳?(3)做3个大刺猬用多少个贝壳?等等。
针对本节内容,教师选取“做1个大刺猬用多少个贝壳?”这个问题进行板书。带着问题和学生一起探究。
4.出示目标。
本节课要达到以下学习目标(课件展示):
理解“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含义,掌握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这种两步计算问题的方法。会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
5.自学指导
为了达到学习目标,请看自学指导(课件展示)
认真看课本28页的情境图和29页“红点”3的内容。思考(1)认真读题理解题意2.怎样用图表示(温馨提示:可以用画圆圈、摆小棒、画线段来表示)3.列出算式。
6分钟后,看谁回答的好。
二、自主学习(看一看)
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指导”开始自学。比一比谁看书最认真,谁自学效果最好。(教师深入每个小组,巡视了解学情)
三汇报交流(说一说)
(一)分析解决“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几”的问题。
1、整理信息,分析数量关系。(1)探索整理信息的方法。
让学生借助手中的学具和纸笔,先独立思考,并且在小组内交流一下.(2)、小组展示汇报,大家分享,相互评价,质疑对话。
2、优化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总结出画线段图是分析问题的好方法。
3、规范画法:
学生回答,教师概括总结,在黑板上示范画图,规范画法。(1)做小刺猬用的42个贝壳用一条短的线段表示出来,(2)再画做大刺猬用的贝壳数,表示做大刺猬用的贝壳的线段画在下面,起点要和表示小刺猬的线段对齐,也就是上、下线段左端对齐,先画一段和小刺猬一样长的,表示小刺猬的1倍,接着画,总共画出这样的6段,意思是小刺猬的6倍,再画出比小刺猬的6倍多出的18个。
(3)先用大括号标出已知信息:42个、多18个,(4)再用大括号标出大刺猬用的贝壳数,加上问号,这就是问题。像这样用线段整理信息的方法,在数学上被称为“线段图”。
4、解决问题。
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表明了信息和问题之间的关系,下面尝试解决问题。学生汇报。
(1)42×6=252(个)252+18=270(个)(2)42×6+18 =252+18 =270(个)
教师板书这两种做法,学生发现不同,引导学生总结第一个是分步列式计算,第二个是列综合算式计算。鼓励学生列综合算式计算。并提示以后在列综合算式的时候,应该写脱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解决的“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几” 的问题。(板书课题)
(二)分析解决“比一个数的几倍少几”的问题。
1.发现信息,提出问题。
轻轻地打开贝壳,带给我们惊喜的是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人们把珍珠 加工,做成手链和项链,让爱美的女士更是爱不释手。瞧,漂亮吧?
多媒体出示文字:做一条手链用20颗珍珠。项链用的珍珠数比手链的3倍少9颗,做一条项链用多少颗珍珠?
让学生完整的把信息和问题说一说。
2、整理信息,分析数量关系;自主学习,小组探究。仿照解决“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几”的问题的方法进行处理。
班内汇报。哪个小组愿意将你们组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大家分享一下? 小组展示汇报,大家分享,相互评价,质疑对话。(1)20×3=60(颗)60-9=51(颗)(2)20×3-9 =60-9 =51(颗)
这个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要解决的“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少几的问题”。(补充课题)
三、抽象概括,总结提高
通过解决做大刺猬用的贝壳数和做项链用的珍珠数这两个问题,学生们了解了解决“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这类题的整理信息和解题步骤,先让学生试着回答,教师最后做概括总结,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读懂题目,找到信息。(2)根据信息,提出问题。(3)整理信息,画线段图。(4)列出算式,解决问题。
四、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今天同学们的表现得都很好,你们敢接受考验吗?
1、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本第30页第4题。
(设计意图:本题只要线段图没有文字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读图的能力,以及将形转化成文字的能力;巩固“比一个数的几倍少几”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法。)
2、多媒体课件出示《新课堂》第26页第3题。
鸭的孵化期是16天,信天翁的孵化期比鸭的4倍还多11天,信天翁的孵化期是多少天?鸡的孵化期比鸭的2倍少11天,鸡的孵化期是多少天?
(设计意图:通过本题巩固“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法,了解卵生动物孵化期的相关内容,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崇尚自然科学的意识。)
学生尝试画出线段图。
学生自己解决。学生汇报。集体更正答案,教师点评。
3、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本第30页第5题。
(设计意图:本题延续了前面海产品丰收的情境,将前后连贯起来,给学生以整体感,旨在练习“比一个数的几倍少几”这类问题。)
学生尝试画出线段图。
学生自己解决。学生汇报。集体更正答案,教师点评。
4、老师多大了?
老师的年龄和你的年龄有联系。老师的年龄比8岁的4倍小1岁,比9岁的3倍大4岁。想一想,算一算,老师今年多大了?
学生汇报。
a.8×4-1=32-1=31(岁)b.9×3+4=27+4=31(岁)
5(设计意图:通过计算老师的年龄,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增加本节课知识点的实用性,让学生感觉我们在学有用的数学。)
五、汇报收获,总结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认为自己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1)知道了“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问题”,都是先求一个数的几倍,再求多几或者少几的数。
(2)画线段图的确是一种分析数量关系的好方法,在今后的学习中它还能帮助我们解决更多的问题!
板书设计:
使用说明:
1、教后反思:回味课堂,我感觉亮点之处有:(1)整体把握信息,有利于更好的分析数量关系。
先引导学生找出信息,老师把相关信息板书之后,引导学生完整地把信息说 一说,然后学生根据完整的信息再提问题,提出问题后和问题完整地说一说。这样,学生提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又能充分认识到问题和信息之间的联系,为下面分析数量关系做好准备。
(2)从“多样”到“最优”。
整理信息时,引导学生用画圆圈或长方形、摆小棒、画线段等多种方法来表示信息和问题之间的关系,这很符合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图像认知、形象思维为 主的认知规律。
(3)注重解题思路,体会解决这类问题的步骤。
分析数量关系是解决问题中非常关键的一个步骤。学生把信息问题完整地说完之后,老师提出“有没有好办法,把这些信息问题进行整理,让大家很容易地看出信息和问题之间的关系?”
及时地回顾解决问题的步骤:先是发现信息,提出问题,接着画图整理信息,分析数量关系,最后列式解决。
2、使用建议。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可适当增减练习。
3、需破解的问题。
福建省福安市坂中中心小学
吴永全 [ 教学内容 ]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材 P39-40 页的例 2,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八的 6 — 11 题。[ 教学目标 ] 1 .学生经历例 2 的探究、观察、对比,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知道求一个数的 几分之几可以用乘法计算。2
.在数学情景中,通过操作、观察、交流,数学知识间的体会内在联系,学生培养 的推理能力,展学生的思维。
发 3、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学生经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增 强问题意识,确问题
明解决的策略。4
.学生通过学习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体验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的成功 喜悦。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美德教育,成积极向上的形精神面貌。[
教学重、难点 ] 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以及计算方法;会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的方 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1、口算。12 7 × 3 × 18 5 请说出你是怎么计算?
2、说出下面每个分数表示的意义。a
、花生产量是小麦产量的 4 1。b、火车的速度是汽车的3 4。
【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说课稿11-08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少多少)复习06-17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教学反思10-04
《一个数乘分数》教学设计09-19
一个数除以小数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09-10
一个数除以小数05-28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一共有多少教学设计09-14
汉字一共有多少个09-25